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文《敕勒歌》赏析

古诗文《敕勒歌》赏析

古诗文《敕勒歌》赏析
古诗文《敕勒歌》赏析

古诗文《敕勒歌》赏析

敕勒歌

南北朝:佚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译文及注释

【译文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注释①《敕勒歌》:这是南北朝时代敕勒族的一首民歌。②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甘肃、内蒙一带。川:平川、平原。③阴山:一条山脉的名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又叫“大青山”。④穹庐(qióng】

lú):蒙古包。⑤笼盖四野(yǎ):笼盖,笼罩;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⑥天苍苍: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⑦野茫茫:草原无边无际。⑧见(xiàn):显露,露出来。

敕勒歌英文翻译

The Chile SongThe Chile River flowsWhere the Gloom Mountains stand.

The sky is like a domeCovering the wild land.

The sky is a blue cast;The grass extends vast.

Cattle and sheep appear out of grass at a blast.

敕勒歌鉴赏一

这首北朝民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从中我们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那不可抑制的由衷赞美之情。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这两句显现出敕勒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首民歌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敕勒人的豪情。

敕勒歌鉴赏二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敕勒歌创作背景

《敕勒歌》的诞生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的北朝时期。此时,今黄河流域以北基本在我国少数游牧民族鲜卑族的统治之下。敕勒,在汉代时称为丁零,魏晋南北朝时称狄历、敕勒,到隋朝时称作铁勒。因所用车轮高大,亦称高车。《隋书》记载铁勒各部分布于东至独洛河(今图拉河)以北、西至里海(今里海)的广大地区,分属东、西突厥。其漠北十五部,以薛延陀与回纥为最著。唐贞观末,于东部铁勒分设都督府、州,隶燕然都护府。”

在秦汉时期,敕勒的祖先丁零居住在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它的南边是匈奴,西南是乌孙。匈奴在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先后征服了很多部族,当时丁零也和其它周边的部落一样,遭受匈奴的奴役。不少丁零人被匈奴掳去作了匈奴的奴隶。在公元前三世纪末至公元后一世纪间,丁零不断和匈奴进行武装斗争。据《汉书.匈奴传》中记载,公元前71年,匈奴单于领兵攻打游牧与伊犁河上游流域的乌孙族,在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平时被匈奴奴役的乌桓、乌孙和丁零乘机对匈奴进行袭击,结果杀死了数万匈奴骑兵。从此匈奴国势大衰,被匈奴奴役的各族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

公元一世纪中叶以后,匈奴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分裂为南、北两部。公元87年,丁零联合南匈奴、鲜卑及西域各族共同夹击北匈奴,北匈奴大败,被迫西迁。东汉时,除大部分丁零人仍游牧于贝加尔湖一带外(这部分丁零人被称作北丁零),一部分向西迁徙游牧于伊犁河流域和阿尔泰山一带(这部分丁零人被称作西丁零),还有一部分丁零人南移,在今山西和河北境内有定州丁零、中山丁零、北地丁零等。“五胡十六国”时期,丁零人在中原一带先后参加了各族统治者的混战。后来,这部分丁零人后渐与其他民族融合。

汉末魏晋时,又有很多的丁零族人南迁,这样,富饶的漠南地区成为敕勒人游牧的地区。当然大部分敕勒人还留在原来的牧地。当时敕勒人的游牧地域东到贝加尔湖,西到土拉河、阿尔泰山一带。当时,由于敕勒人造车业很出名,他们造的车车轮直径最长者达1.4左右,超过了当地牛身的高度,与马的身高相差无几。这种高轮大车,可以在草茂而高,积雪深厚,且多沼泽的地区顺利通行。所以当时南方人称他们为高车。据记载,当时的铁勒部落分布广在大漠南北的9个地区,共有四十个不同名称的部落。比较著名的部落有副伏罗部、斛律部、吐突邻部、袁纥部、敕力犍部、幡豆建部等。由于游牧在北方的敕勒各部落日益强大起来,对当时的柔然和北魏统治阶级构成了威胁。北魏统治阶级曾多次攻打敕勒各部,这样很多敕勒部落相继归附北魏。五世纪初,北魏王朝曾把贝加尔湖东部敕勒人数十万落都迁徙到漠南一带。使漠南一带畜牧业发展很快。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逐渐懂得了

农耕。据记载,北魏文成帝时期,“五部高车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绕歌声忻忻,其俗称自前世以来无盛于此。”这样空前的盛会,敕勒人乘着高车,唱着优美的牧歌,行进在草原,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是很壮观之事。由于漠南地区当时主要是敕勒人聚居的地方,他们把漠南一带成为“敕勒川”。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

敕勒歌古诗的意思 [敕勒歌的诗意及赏析]

敕勒歌古诗的意思[敕勒歌的诗意及赏析] [解释] ①《敕勒歌》:这是南北朝时代敕勒族的一首民歌。 ②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甘肃、内蒙一带。川:平川、平原。 ③阴山:一条山脉的名称,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又叫“大青山”。 ④穹庐(qióng lú):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笼盖,笼罩;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野茫茫:草原无边无际。 ⑧见(xiàn):显露,露出来。 [译诗] 阴山脚下啊,有个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蒙古包”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啊,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草低处啊,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这首北朝民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

[赏析]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从中我们也可以强烈地感受到那不可抑制的由衷赞美之情。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这两句显现出敕勒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这首民歌从语言到意境可谓浑然天成,它质直朴素、意韵真淳。语言无晦涩难懂之句,浅近明快、酣畅淋漓地抒写了敕勒人的豪情。 感谢您的阅读!

(完整版)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注释版本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注释版 (一)江南 【汉乐府】(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①可:“适宜”、“正好”的意思。②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③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 (二)长歌行 【汉乐府】(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①长歌行:汉乐府曲牌名。②葵(kui):蔬菜名。③朝露:清晨的露水。④阳春:温暖的春天。⑤焜(kun)黄:形容草木凋落的样子。⑥百川:大河流。⑥徒:白白地。 (三)敕勒歌【北朝民歌】(南北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①敕勒(chi le)川:敕勒族居住的地方。②阴山:山脉的名称。③穹庐(qiong lu):蒙古包。④笼盖四野(yǎ):笼盖,笼罩;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⑤天苍苍:天蓝蓝的。⑥野茫茫:草原无边无际。⑦见(xian):显露,露出来。 (四)咏鹅【骆宾王】(唐)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①咏:歌颂、赞美。②项:颈的后部。③《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④骆宾王:字观光,与王勃、杨炯(jiong)、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五)风【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①解:能够。②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③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④过:经过。⑤斜:倾斜。 ⑥李峤(qiao):唐代诗人,字巨山。 (六)咏柳【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①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②妆成:装饰,打扮。 ③一树:满树。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④丝绦(tao):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④裁:裁剪。⑤二月: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⑥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 (七)回乡偶书【贺知章】(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释:①偶书:随便写的诗。②衰(shuāi):疏落,衰败。鬓(bin)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白。 (八)凉州词【王之焕】(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①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②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③仞(ren):古代的长度单 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④羌笛: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⑤何须:何必。⑥度:吹到过。

小学古诗25首 敕 勒 歌

敕勒歌 北朝民歌 chìlachūān① 敕勒川,〇〇/〇, yīn shān xià②, 阴山下。〇〇/〇。 tiān sìqiónɡlú③ 天似穹庐,〇〇/〇〇, lónɡɡài sìyǎ 笼盖四野。〇〇/〇〇。 tiān cānɡcānɡ④ 天苍苍,〇 ./〇.〇., yěmánɡmánɡ⑤ , 野茫茫,〇 ./〇.〇. fēnɡchuīcǎo dīxiàn niúyánɡ⑥ 风吹草低见牛羊。〇〇 ..。 ../〇./〇〇 ../〇〇 诗人名片: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所创作的作品,其民歌内容丰富,语言质朴,风格粗犷豪迈,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今存60多首。 疑难注解:①敕勒川:敕勒族居住的平川。敕勒:古代匈奴族的后代。②阴山:山脉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③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④苍苍:青色。⑤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⑥见:通“现”,读xiàn ,呈现、出现。 古诗今读: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 ,天空好像牧民们的圆顶帐篷。笼罩着四面的原野。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一群群牛羊。 诗文赏析:这是一首敕勒人千古传诵的民歌,它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北国草原壮丽富饶风光的豪情。诗开句就交代了敕勒川的地理位置。用“天似穹庐”写出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帐一样,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壮阔场景。接着用“天苍苍,野茫茫”形容一碧千里、广袤无边的草原是多么美好!最后用“风吹草低”一句,由静态转为动态。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天人和谐的人文图景。 名句书写: 迁移阅读:《折杨柳歌辞》 北朝 民歌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跋黄尘下,然后别雌雄。 牛 羊 吹 草 风低 现

(完整版)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完美打印版

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5.《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3.《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4.《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5. 《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6.《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word完整版)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目录及默写稿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 i江南汉乐府 2长歌行汉乐府 3敕勒歌北朝民歌 4咏鹅唐骆宾王 5风唐李峤 6咏柳唐贺知章 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8凉州词(黄河远上)唐王之涣 9登鹳雀楼_唐王之涣 10春晓唐孟浩然 11凉州词(葡萄美酒)唐王翰12出塞唐王昌龄 1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14鹿柴唐王维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17静夜思唐李白 18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 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20赠汪伦唐李白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2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23望天门山唐李白 24别董大唐高适 25绝句(两个黄鹂)唐杜甫 26春夜喜雨唐杜甫 27绝句(迟日江山丽)唐杜甫 28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29枫桥夜泊唐张继 30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31游子吟唐孟郊 32早春呈水部十八员外唐韩愈 33渔歌子唐张志和 34塞下曲唐卢纶 35望洞庭唐刘禹锡 36浪淘沙(其六)唐刘禹锡 37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38池上唐白居易 39忆江南唐白居易 40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41悯农(锄禾日当午)唐李绅42悯农(春种一粒粟)唐李绅43江雪一唐柳宗元_ 44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45山行唐杜牧 46清明唐杜牧 47江南春唐杜牧 48蜂唐罗隐 49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50元日宋王安石 51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52书湖阴先生壁_宋王安石 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54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55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 56题西林壁宋苏轼 57夏日绝句南宋李清照 58三衢道中宋曾几 59示儿南宋陆游 65春日宋朱熹 66观书有感宋朱熹 67题临安邸宋林升 68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69乡村四月宋翁卷 70墨梅兀王冕 71石灰吟明于谦 72竹石清郑燮 73所见清袁枚 74村居清高鼎 75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敕勒歌

《敕勒歌》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嫩江县铁东学校兴彩霞《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民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 感受诗中粗犷古朴的意境,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感受草原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使命感。。 3、感受诗人的内心,体会诗人热爱家乡,渴望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感受诗中意境,感受草原的美丽,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在整理书籍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相传在公元646年,统治中国北部的东魏和西魏之间爆发一场大战,东魏伤亡数万。战士们无心在迎战,主帅为安定军心,在宴会上命大将斛律金唱了一首他们民族的民歌,听了这首民歌你们猜猜结果怎样? 生:可能是胜利了。

生:也可能失败了。 师:结果全军士气高涨,取得胜利。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一首什么样的民歌? 生:想!究竟具有什么神奇力量能使士气高涨,取得胜利。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具有魔力的民歌,《敕勒歌》。 师:板书课题《敕勒歌》 生:读课题。 师:通过读课题可以了解这是哪个民族的民歌? 生:敕勒族。 师:对,敕勒族的。有哪位同学通过预习对敕勒族有所了解。 生:敕勒族因其造车“车轮高大幅数至多”故而得名高车族。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生:敕勒族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游牧,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食肉食、饮奶酪、衣革皮、能歌善舞。 师:同学们真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好孩子,《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 二、初读古诗,扫清障碍。 师:《敕勒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读起来朗朗上口,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读,老师读一句你跟学读一句好吗? 师生读文。 师:在朗读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完整版)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词(75首)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6、《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西安》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 轻舟已过万重山。 23、《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4、《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敕勒歌》练习

《敕勒歌》练习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5分钟)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ìlè()qiónɡ()庐见()牛羊 天似()笼()盖 二、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语句。 1. 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形状像蒙古包。() 2. 青色。() 3. 辽阔,深远。() 4. 同“现”,呈现。() 三、品味下列语句。 1.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 风吹草低见牛羊 四、思考探究。 1. 可以表现天高地阔的比喻很多,诗人为什么选择穹庐?这其中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2. 这首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请举例分析。 五、阅读理解。 和海一样,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草就是海水,极单纯,在连绵不断中显示壮阔。 有一点与海不同:观海者多数站在岸边,眼前与身后迥然不同。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与站在船上观海的相异处在,你可以接触草原,抚摸、打滚地甚至过夜,而海上则行不通。 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人,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的环境中,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二十世纪哲学反复提示人们注意自己的处境,在草原上,人的处境感最强烈。天,果真如穹庐一样笼罩大地。土地宽厚仁慈,起伏无际。人在这里挥动双拳咆哮显得可笑,蹲下嘤嘤而泣显得可耻。 外来的旅人,在草原上找不到一件相宜的事来做。 1. “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单一与丰富是否矛盾? 2. 草原与大海一样在单一中呈现丰富,那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3. “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局促。” 这里又出现一对相矛盾的词语。刚刚我们分析了“单一”与“丰富”这对看似矛盾的词,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4. 作者的“静默”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他又为何说草原是静默的? 5. 以草原为题材的《敕勒歌》与《静默草原》在情感表达、结构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完整版)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共99+1首)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5、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6、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7、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8、江畔独步寻花5(唐)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9、江畔独步寻花6(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1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11、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12、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3、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14、忆江南(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5、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6、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17、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18、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19、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20、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1、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小学一年级语文《敕勒歌》知识点及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敕勒歌》知识点及教案 (*) 原文: 敕勒歌①北朝民歌 敕勒川②, 阴山③下。 天似穹庐④, 笼盖四野⑤。 天苍苍⑥,野茫茫⑦, 风吹草低见牛羊⑧。 词语解释: ①《敕勒歌》:敕勒(chì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译文: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 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老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并配乐)

2、老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3、老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老师:诗中哪句是描写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在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

(完整版)1至6年级必背古诗词

人教版小学必背古诗词 (按年级整理) 班级: 姓名:

【一年级上册】 NO.1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NO.2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NO.3《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NO.4《悯农(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NO.5《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NO.6《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人竹万竿斜。 【一年级下册】 NO.7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NO.8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NO.9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NO.10《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NO.1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NO.12《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NO.13《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声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二年级上册】 NO.13《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NO.14《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NO.15《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NO.16《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NO.17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NO.18《夜宿山寺》 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NO.19《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年级下册】 NO.20《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NO.21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NO.22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NO.23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曰荷花别样红。 NO.24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二首——《敕勒歌》

18 古诗两首——敕勒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乐府;会认“似”、“笼”、“庐”“茫”“盖”“苍”6个字。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诗歌;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师: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你们去过美丽的大草原,见过草原的美丽景色吗?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听了歌曲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师(板书诗题):谁来读读诗题? 师(给“敕勒”注上拼音):看看拼音,再来试试。

师:(请学生读,齐读诗题)诗写得可美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二、初读古诗 1.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笼盖苍茫见(xiàn)牛羊 3.这些字谁会读?(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师(出示整首诗):字音都读准了,我相信古诗也一定会读得很棒的!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指名读) 5.师:谁来评一评? 6.师:分组赛读吧,看哪组的字音读得最准,读得最流利。 三、背景资料: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北朝民歌《敕勒歌》赏析

北朝民歌《敕勒歌》赏析 敕勒歌 【年代】南北朝 【体裁】词 敕勒川①,阴山②下。 天似穹庐③,笼盖四野④。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⑤牛羊。 【注释】 ①敕勒川:泛指敕勒族游牧的草原,大致在今内蒙古土默特旗一带。 ②阴山:即阴山山脉,今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西走向。 ③穹(qióng)庐:游牧人住的圆顶毡帐。 ④野:在这里应读为yǎ。

⑤见:通“现”,读xiàn,呈现、出现。【拼音】Chì Lè gēChì Lè chuān , yīn shān xià , tiān sì qióng lú , lóng gài sì yǎ 。 tiān cāng cāng , yě máng máng , fēng chuī cǎo dī xiàn niú yáng 。 【译文】 阴山脚下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 敕勒川的天空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的毡帐一般。 蓝天下的草原翻滚着绿色的波澜, 那风吹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 【作品鉴赏】 这首古代民歌,歌咏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敕勒川,阴山下”,说出敕勒川的地理位置。阴山是绵亘塞外的大山,草原以阴山为背景,给人以壮阔雄伟的印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环顾四野,天空就像其大无比的圆顶毡

帐将整个大草原笼罩起来。“天苍苍,野茫茫”,天空是青苍蔚蓝的颜色,草原无边无际,一片茫茫。 诗的前六句写平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敕勒族人用穹庐——圆顶毡帐来比喻草原的天空,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讴歌赞美,这样的审美情趣与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穹庐是游牧异议的活动居室,牛羊和牧草是他们的衣食来源,对于这些与他们的生活和命运相关的事物,他们有着极深极厚的感情。所以我们说,他们讴歌草原,讴歌牛羊,就是赞美家乡,赞美生活;我们并且认为,这首民歌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色彩,原因也在这里。

古诗敕勒歌翻译赏析

古诗敕勒歌翻译赏析 《敕勒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斜率敦。其古诗全文如下: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前言】《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注释】①《敕勒歌》: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④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⑥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⑧见:同“现”,显露。【翻译】阴山脚下啊,有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敕勒川的天空啊,它的四面与大地相连,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毡帐一般。蓝天下的草原啊,都翻滚

着绿色的波澜,那风吹到草低处,有一群群的牛羊时隐时现。【鉴赏】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敕勒歌》教案

《敕勒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乐府;会认“勒”、“笼”、“苍”“茫”“见”5个字。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诗歌;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师: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你们去过美丽的大草原,见过草原的美丽景色吗?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听了歌曲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师(板书诗题):谁来读读诗题? 师(给“敕勒”注上拼音):看看拼音,再来试试。 师:(请学生读,齐读诗题)诗写得可美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生立刻翻书93页) 二、初读古诗 1、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笼盖苍茫见(xiàn)牛羊 3.这些字谁会读?(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师(出示整首诗):字音都读准了,我相信古诗也一定会读得很棒的!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指名读) 5、师:谁来评一评?

6、师:分组赛读吧,看哪组的字音读得最准,读得最流利。 三、背景资料: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四、品读诗文 结合文中注释,同桌间自己理解诗中含义。看你读懂了多少?(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一)、前四句 1、师(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蒙古包):你看到了什么? 2、师:你们说得真好!诗中哪句是描写图中的内容?(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3、生说含义:(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想读读吗?大家赶快试试吧! 4、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师: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还有谁想读? 5、师:说说他读得怎么样?(他读得又流利又有感情。听了他的朗读,我觉得草原很大!) 6、师:“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7、师:你们读得真棒,老师真高兴!下面咱们进行男女生赛读这两行诗句,好吗?(男女生赛读) 师:男生把阴山的雄伟高大读出来了,女生把草原的辽阔无边读出来了,男女生都得第一! (二)、后三句

(完整版)北朝民歌——《敕勒歌》赏析

敕勒歌 北朝乐府 【原文】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川:平原。阴山:即阴山山脉,起源于河套西北,穿过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内兴安岭相接。 穹庐:圆顶帐篷,俗称“蒙古包”。 苍苍:深青色。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见:通假字,通“现”,显现。 【赏析】 《敕勒歌》是敕勒族的民歌,《乐府诗集》收在《杂歌谣辞》中。史载,北齐高欢为周军所败,曾使敕勒族人斛律金唱此歌以激励士气。其歌本鲜卑语,南北朝时译成汉语。敕勒,又称铁勒,是北朝时居住在今山西省北部和内蒙古南部的游牧民族。 这首诗只用二十七个字便生动地描绘了故乡阴山下草原的辽阔无垠、牧草的丰茂和牛羊的肥壮,表现了西北大草原雄伟壮丽的风光和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风貌。 全诗风格雄浑奔放,语言洗练简洁质朴,明白如话。作者能抓住大草原的特点,信笔写来,不加雕饰,便勾勒出奇壮明丽的景色。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诗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敕勒歌》

《敕勒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2个生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领略辽阔壮美的草原风光,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材说明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敕勒川,阴山下”,这句诗交待了牧民居住的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句写天空像圆圆的蒙古包大屋顶,笼罩着大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主要写草地。在蓝蓝的天底下,草原一眼望不到边,风时时吹来,茂盛的牧草低伏下去,一群群肥壮的牛羊从草里显露出来。整首诗场面宏大,意境高远,层次清楚,语言通俗,充分表达了牧民对草原风光的热爱之情。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反映草原风光的图画。 课文朗读录音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VCD光盘(或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不多,要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采用部件分析方法记住字形,教学中要专设环节检查指导。 2写字教学: 庐:半包围结构,字体偏斜,书写时应特别把握好字的重心。“广”字旁的横,不要写得过长,第三笔撇,应写作竖撇。里面“户”字的“”写得开阔些,末笔要写成竖撇。盖:上下结构,上边是美字头,下边是皿字底。 (三)词句教学: 敕勒歌:敕勒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歌。 敕勒川:川,平原。文中指敕勒族居住的草原。 阴山:阴山山脉,绝大部分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穹庐:蒙古人住的圆形帐篷,也称蒙古包。 笼盖:笼罩、遮住、盖住。 苍苍:深青色,本课可理解为蓝蓝的。 茫茫:辽远,没有边际。 本课的词语,绝大部分是凭已有知识理解不了的,教师应在学生通读诗句的基础上讲解。诗句的理解,要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插图加以体会,然后通过反复朗读,加深理解。这首诗的大意是: 敕勒族人居住的草原,就在阴山脚下。 天像圆圆的大屋顶,笼罩在原野上。 蓝蓝的天底下,草地一眼望不到边, 风吹过来,草低下了头, 露出了一群群肥壮的牛羊。

敕勒歌古诗

敕勒歌古诗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敕勒歌古诗 《敕勒歌》 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 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 小虫在窃窃私语, 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 只见皎洁的月光,

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 满地的荞麦花, 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简析: 这是一首敕勒人唱的民歌,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它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 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这种景象只在大草原或大海上才能见到。最后三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多么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这里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景象。全寥寥二十余字,就展现出我国古代牧民生活的壮丽图景。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宋诗人黄庭坚说这首民歌的作者“仓卒之间,语奇如此,盖率意道事实耳”(《山谷题跋》卷七)。因为作者对草原牧民生活非常熟悉,所以能一下抓住特点,不必用力雕饰,艺术效果就很好。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古诗词汇总(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小学阶段古诗词

小学阶段日积月累 二年级(上) 四 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六神无主 七嘴八舌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 二年级(下) 五 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七 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无不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博采众长多多益善贪小失大舍本逐末轻重倒置小题大做 勤学好问好学不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八 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思考可以构成一座桥,让我们通向知识。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三年级(上) 一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二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三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四 正月菠菜才吐绿,二月栽下羊角葱;三月韭菜长得旺,四月竹笋雨后生; 五月黄瓜大街卖,六月葫芦弯似弓;七月茄子头朝下,八月辣椒个个红; 九月柿子红似火,十月萝卜上秤称;冬月白菜家家有,腊月蒜苗正泛青。 五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六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后山前处处梅。(王安石) 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八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三年级(下) 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