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国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建国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建国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建国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图1

1949-1986年的耕地总量变化情况[1]

收稿日期:2007-06-18;改回日期:2007-09-06

作者简介:傅超(1982-),男,副主任科员,从事土地经济与城市经营研究。

①虽然也有学者认为该数据由于受各级利益关系和调查误差等多方面的影响而质量不高(郑云阳,2003)。但已是当前所能获

得的相对精确的耕地面积数据。

建国以来我国耕地数量变化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傅超1,郑娟尔2,吴次芳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北京100013;2.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9)

要:分三个阶段对我国建国以来的耕地数量

变动史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阶段耕地数量的变动情况及相应的政治、社会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以供现行耕地保护参考,同时提出耕地减少分析对宏观调控的意义以及耕地保护政策需要严格执行的必要性。关键词:耕地;耕地数量;历史考察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一直强调用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来保护耕地,并采取了用途管制、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动态平衡等措施,但耕地总量仍呈逐年递减之势,这成了耕地保护中的怪现象。“

耕地保护”在“两会”被如此重视,说明“十一五”期间我国耕地保护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本文将对建国以来我国耕地数量的递减史进行回顾并总结相关经验,以史明鉴,以供现行耕地保护工作参考。

一、耕地面积变动的历史足迹

(一)数据标准

在国土资源部成立以前,我国存在两套数据:国家统计局数字和1979-1985年组织的全国范围(除港、澳、台、南海诸岛外)的土地概查数据。耕地问题研究组认为概查数据可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部门规划的主要依据[1]。本文以此为准,结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分析1949-1995年耕地面积变动的历史数据。1996年以后的数据以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土地详查数据为准①。

(二)耕地总量变动史

耕地面积的变动包括总量的变动和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动,这里先分析总量的变动。

1.1949-1986年耕地总量变动。

之所以将这一时段分离开来是考虑到1986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成立和一些法律政策的实施。图1显示了1949-

1986年耕地数量的变化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

1949-1986年耕地面积的变

动经历了多次波折,有递增期,也有递减期。1957年底,全国耕地总量达到

233405.16万亩,为历史上最

高水平。自那以后,尤其是

1966年起,耕地总量基本上

呈直线递减趋势。只有在

1964、1965、1969、1972、1978

文章编号:1009-4210(2007)06-068-05

①1958-1962年由于统计混乱,撇开不谈。

②1995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耕地数据为14.25亿亩。笔者认为该数据可能存在异议,这里撇开不谈。1987-1994年的数据根据《中国耕地》42页的数据参照《

中国耕地递减问题的数量经济分析》提供的方法调整所得。图21987-1994年的耕地变化量[1,3],②(图中划横线的数据为每年变化的耕地面积)

和1979年是略有增加的,但增加量跟递减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耕地问题研究组将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1949-1957年的耕地净增时期;1963-1974年耕地递减的初步阶段①;1975-1981年耕地递减的初步治理阶段;1982-1986年的占地高峰阶段。

根据耕地问题研究组的研究,1949-1957年耕地大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有:①多年的战争使耕地荒芜,耕地面积下降,因而这种增加具有恢复性质;②当时的新中国成立不久,需要农业提供大量的剩余产品和劳动力。耕地面积增加的主要途径是垦荒,这种开发方式导致了耕地后备资源的减少[1]。朱国宏从当时的制度背景出发认为当时的土地制度改革只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包括其积极性),它受制于生产力水平和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下的技术进步条件[2]。因此,耕地面积增加受阻并于1957年达到极值。1963-

1965年耕地总量虽也有增

加,但增加幅度已大不如第一阶段。

1966年由于政治气氛浓

厚,虽然也强调“以粮为钢”,“大锅饭”体制消耗了农民的积极性,再加上耕地后备资源的减少,耕地面积迅速减少。但在这一时期里1975-

1977年由于行政管理有所加

强,耕地递减速度减缓,一些

省市,特别是一些人地矛盾较为突出的省份,纷纷下发了一系列制止乱占耕地的文件。1978年以后,随着“文化大革命”的解体和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大大激发。1978和1979年分别比上年净增214万亩和163万亩。1980年耕地面积又开始下降,1982-1986年的平均减幅达到每年

842.3万亩,尤其是1984-1986年,分别比上年净减

少758万亩、1542万亩、925万亩,这是相当惊人的数据。耕地的下降速度和我国经济和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及农业的“超常”增长同步。虽然其中也有水

土流失、沙漠化等自然毁损导致的耕地减少,但相比人为占用其比重是微不足道的。

2.1987-1995年耕地总量变化。考虑到1996

年起国土资源部开始公布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因此以1996年为界,将1986年以后的耕地数量变动史分两个阶段进行分析[3]。

由图2可见,1987年与1986年相比,递减量下降了414万亩。总体而言,1987-1994年,耕地面积变化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是1987-1990年的递减情况好转阶段,耕地净减少面积从1987年的

511万亩,逐步降至1989年的99万亩,尤其在1990年,耕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27万亩。

然而,1991年起耕地总量又开始递减,1992年净减少341万亩,比1991年多减少310亩。1993年和1994年尤甚,分别减少486万亩和597万亩。

从历史上来看,1986以后国家开始采取措施控制耕地面积的减少。首先是198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的成立;其次是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和1988年1月开始征收的耕地占用税。这些法规、条例和措施的执行,在一定程度上使1986-1990年的耕地递减势头得到有效控制。然而,随着土地双轨制的实施,土地价值日益凸显,各地纷纷圈占土地,开发区热和房地产热兴起。据建设部资料,截至1993年3月,内地县级以上的开发区达6000多个,占地1.5×104km2,比当时城镇城区用地面积总量还多0.16×104km2[4]。与此相对应

图4我国人均耕地变化情况[2]

图31996-2005年耕地变化情况(数据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的是1992-1994年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3.1996-2005年耕地总量变动。1999年11月1日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1996年10月

底的全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之后耕地面积继续减少(图3)。2002年,全国耕种的耕地为18.89万亩,与2001年相比,减少1.32%,2003年降为

18.51亿亩,比2002年减少3806.1万亩,人均耕地由1.47亩降为1.43亩,2005年降为18.31亿亩,比2004年还要减少600万亩,人均耕地更降为1.4

亩,为历史最低值。

这一时段的最大特征是耕地面积的大量减少和耕地保护措施的日益严格并存。从1997年“世界上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建立、《刑法》中“破坏耕地罪”、“非法批地罪”和“非法转让土地罪”的增设到1998年国土资源部的成立、1999年新《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正式实施,再到2003年省以下土地垂直管理体制的建立等政策措施无不体现了中央对耕地保护的重视。针对乱占滥用耕地的根源———地方政府的寻租行

为,2004年颁布的国务院28号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的责任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负主要责任”。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对《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省长(主席)、市长为第一责任人。2006年,“土地调控”对我国耕地保护事业来说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利好政策,可以有效地遏制耕地减少过快的势头。“十一五”规划更将保有18亿亩耕地作为本轮规划期末的约束性指标之一。

然而,耕地面积还是大幅减少,耕地保护依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从组成结构来看,是生态退耕的幅度增大。从建设占用的原因来看,可能在

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圈地运动”的兴起。原则上,《土地管理法》得到修改,耕地占用变得困难。然而,各地都绕过法律规定,采用“统征零批”等方式巧妙地圈地。叶剑平[5]认为第二轮“

圈地运动”始发于1998年,其中设立的开发区,延续到了第三次“圈地运动”,并为后者的疯狂圈地留下了铺垫。第三次“圈地运动”的数字已为国土资源部公布。各地开发区数量达5524个,占地面积达到3.51×

104km2,超过全国城镇建设用地的总和,是第一次

“圈地运动”开发区占地总量的一倍多[4]。

(三)人均耕地数量变动情况

伴随着耕地总量的减少和人口的增加,我国人均耕地数逐年减少。1949年我国人均耕地3.92亩,2005年人均耕地减少到1.4亩(图4)。从图中

(三)耕地减少组成结构的改变

从历史来看,我国耕地减少的结构整体呈以下路径:基建占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1]→生态退耕占用。根据耕地问题研究组的调查,1963-1974年占地的主要原因是基本建设占地,且国家建设占地大于社队和农村建设占地;1975-1981年国营、集体、个人基建占地比重从原来的70%左右下降到50%~60%;

1982-1986的占地高峰段中基建占地占总占地比重

继续下降,并于1985年以后降为第二位因素,如果

将国家基建占用、乡镇基建占用和农村建房占用加总,1985-1989年的平均比重也不过20.6%。之后,

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导致建设占用继续上

升,主要是国家基建和乡镇基建公用。1997-2003年耕地减少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生态退耕,其占用耕地的

比重从1997年的35.35%直线上升到2003年的

78.55%,到2005年的58.42%。而建设占用耕地的比重明显减少(表3)。这一点是值得人们留意的[1]。

三、对现行耕地保护的启示

(一)对现行耕地增加方式的置疑

1957年以前耕地增加的主要途径是大规模的

垦荒,这一方式的直接后果就是耕地后备资源的迅速减少和耕地面积增加受阻。由此说明了一个事实,试图通过开垦增加耕地的潜力是有限的,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目前,我国在耕地保护上采取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耕地的增加主要通过开发整理的方式。这种开发方式的背后是耕地后备资源和未利用地的大量减少和水土流失的加剧。

表2

1949-2003各年段耕地数量的变化情况

表1

人均耕地-年份的简单相关系数表

*在P<0.001时显著相关(双尾)。

可以看到我国人均耕地基本呈持续递减之势,且低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如果对1949-2005年人均耕地面积与年份做一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两者呈显著负相关,证明了人均耕地的逐年递减性(表

1)。对其进行线性拟和,其关系式为:

Y=3.823783-0.045654(t-1948)R2=0.8084

式中:Y为人地比率;t为年份。

二、综合分析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耕地数量的递减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一)耕地递减速度加快,波动范围先小后大

1996-2005年累计减少1.2亿亩,占2005年

耕地面积的6.6%。这一时段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

1200万亩,而此前减少量最大的年份段(1979-1986)也仅为612.775万亩,足见近8年耕地递减

速度之快。从耕地变化的近50多年历史来看,波动范围(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偏差占年均值的比重)呈两头大、中间小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1949-

1957年耕地波动幅度最大,证明耕地增加迅速,而

近10年的波动范围之大恰恰说明了耕地减少减幅之大,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表2)。

(二)耕地面积的变动与历史背景息息相关从历史看,中国耕地数量变化呈明显的整体减少局部波动的特征。每一时期耕地数量的波动都与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1949-1977年的耕地变动与政治运动、

农业和粮食生产特别相关,1978-1990年代的耕地变动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特别相关,1990年以后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的大量推广和土地管理法制的不够健全相关,新世纪延续并扩展了这种时代特征。

表3建设占用耕地的情况

数据来源:1985-1989年数据来自《中国耕地递减问题的数量

经济分析》;1990-1993年数据来自《中国耕地》;1997年以后

数据来自国土资源部网站。

(二)对宏观调控的意义及手段的思考

从历史来看,耕地递减减缓或增加时期都是国家对耕地占用进行控制的时期。如1986年以后耕地减少趋缓和1997年以后建设占用耕比重减少,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宏观调控在耕地保护中的意义。这里需特别指出的是,由于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建设占用对生态安全、粮食生产等的不同意义,我们不能将耕地减少的因素简单地捆绑在一起进行分析,即耕地减少的组成结构对分析宏观调控的作用非常有意义,尤其对1997-2005年这一时期的耕地减少。但是必须注意宏观调控的手段。耕地的增减反应了一个时代的背景,因此,在政策采用上必须把握时代背景,对症下药,在我国市场化越来越深入的时候,应尽量减少行政干预,而更多采用市场性质的手段和激励机制。要注意,调控不等于控制!肯定宏观调控的意义不代表肯定强制性手段。

(三)名义的严格不代表措施的有效性

从历史来看,耕地保护越来越强调,在政策措施尤其在法律的规定上日益严厉,但还是出现了大量的违法圈占耕地的现象。这就告诉我们耕地保护措施有效性的关键不在于名义上的严格性,而在于操作层面上的严格性。因此,耕地保护的关键不能单靠口头强调,而在于建立一套制约性强的耕地保护机制。

参考文献:

[1]耕地问题研究组.中国耕地递减问题的数量经济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2]朱国宏.人地关系论——

—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的系统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3]毕于运.中国耕地[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4]袁一泓.土地:第三次“圈地运动”动物凶猛[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31227/1530580463.shtml.2003-12-27.

[5]叶剑平.2003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特点[J].建筑经济,2003,(2):9-10.

InvestigationandRevelationofQuantityChange

ofCultivatedLandResourceinChinaSince1949

FUChao1,ZHENGJuan-er2,WUCi-fang2

(1.InternationalCooperationCenter,theNationalDevelopmentandReformCommission,Beijing,100013,China;2.CollegeofPublicAdministration,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9,China)

Abstract:Thispaperinvestigatesthequantitychangeofcultivatedlandresourcesduringtheperiodof1949to2005,dividedintothreestages,analyzesthecorrespondingdetailsandpoliticalandsocialbackgroundofthechangeineachstage,andsummarizeshistoricexperiencesforthepresentprotectionofland.Italsodiscussesthemeaningoftheanalysisofcultivatedlandreductiontothemacroeconomiccontrolandthenecessityofstrictlyimplementingthepolicyoncultivatedlandprotection.

Keywords:cultivatedland;quantityofcultivatedland;historicinvestigation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1.耕地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4].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1980~1988年;第四次从1992年持续至今。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减少的速度是60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5],1978~1997年累计增加耕地1140万hm2,累计减少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减少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25万hm2,而在此前的10年(1968~1978)间,平均每年净减少16万hm2,速度明显加快。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耕地总量平衡中只有1979、1990、1995和1996年新增耕地面积超过了减少的耕地面积。但净增面积有限,不超过10万hm 2.净减少最快的是1984~1988年,年均减少55万hm2,其中1985年是减少最多的一年,达100万hm2.1993~1995三年也很突出,每年净减少近40万hm2. 如果仅从全国尺度考察耕地总量变化,会忽视一些重要的现象。从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上看,净减少最快的一是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及辽宁等沿海省份;二是陕西、湖北、四川、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尽管从全国的趋势看个别年份耕地面积是净增加的,但这些自然条件较好的省份自1978年以来一直维持着净减少的趋势。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等省,1988年以后耕地却基本上是净增加的。个别省份,如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增加的幅度还比较大。耕地面积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说明在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中,生产力较低的耕地面积的增加,在数量上部分地抵消了优质良田的减少,因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答案补充 耕地面积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在中国包括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撂荒未满3年的土地和休闲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附带种植零星果树、桑树、茶树和其它林木的土地,多年固定耕种的河滩地,已围垦利用的海涂、湖田等,也都属于耕地的范围。但专业性的桑园、果园、果林苗圃、林地、芦苇地、天然草场等不包括在内。据统计,1996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耕地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年初耕地面积,加上当年增加的耕地面积、减去当年减少的耕地面积。当年增加的耕地面积是指本年度内因新开荒答案补充 据最新统计,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20亿亩 .世界现有耕地总面积约为15亿公顷,约占世界地表总面积134亿公顷的11%,约占世界可耕土地总面积42亿公顷的36%。匿名回答采纳率:52.0% 2009-03-19 23:39 发表年份统计对象数字全文快照来源文献全国范围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 中部五省具有广阔的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湖泊,其耕地面积达25977.9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 查看来源:一、中部农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栏目:报告六中部农业发展研究,《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年)全国范围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 中部耕地面积达25977.9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2002年中部主要农产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8.6%,油料占全国的39.7%。查看来源:摘要,栏目:摘要,《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年)全国范围 92万亩原平市地处晋北,是山西省较大的县市之一,总面积2571平方公里,共有29个乡镇,520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6万人,耕地面积92万亩,其中水地面积42.54万亩。查看来源:着力构建新世纪的晋北强市,栏目:新思维新概念市长论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年)全国范围 320万亩全市总面积3,4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万亩。查看来源:搞好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实践与思考,栏目:新思维新概念市长论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年)全国范围只占13.8% 耕地面积只占13.8%。查看来源:二、人口变化正朝着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健康发展,栏目:人口过快增长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成就辉煌的20年》(年)全国范围达25977.9千公顷中部耕地面积达25977.9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2002年中部主要农产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8.6%,油料占全国的39.7%。查看来源:摘要,栏目:摘要,《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年)全国范围达25977.9千公顷中部五省具有广阔的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湖泊,其耕地面积达25977.9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 查看来源:一、中部农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栏目:报告六中部农业发展研究,《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年)医药; 30万公顷全市耕地面积30万公顷,林地面积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2.3%,林木蓄积量7213万立方米。查看来源:建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医药名城,栏目:新思维新概念市长论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年)全国范围净减少683万亩“八五”期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683万亩,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 查看来源:三、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栏目:深化改革协调政策加速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成就辉煌的20年》(年) 1838-1949 全国范围拥有61.01% 据靖江四个乡五个村的调查,1938年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以前,占农村户数5.5%的地主,拥有总耕地面积的

中国农业耕地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中国农业耕地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摘要: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多地少,土地压力十分巨大。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粮食必然要保障自给,耕地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但耕地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逐年降低,致使我们国家的耕地面临很大的危险。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突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农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农业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耕地问题,耕地闲置,耕地荒废,耕地占用,耕地面积,趋势。 一、中国农业耕地现状 1.中国耕地的现状 想要更好的解决耕地问题,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耕地的现状。我们就简单的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看一下我国耕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中国耕地资源数量由1997 年的13024. 9 万公顷减少为2006 年的12177. 59万公顷,年均减少94. 15万公顷,人均耕地数量不足0. 095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 /3,全国有2 0%以上的县区人均耕地低于FAO确定的0. 053公顷的警戒线。 日前,新华社发布消息,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近日审议《发展改革委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时透露,随着近几年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用地和企业用地不断扩张,耕地一再受到侵蚀,目前中国耕地面积仅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18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绿色的可耕地面积和10年前相比,减少了1亿亩。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中等县的面积。 下面我们就了解下我国不同地区耕地的现状,从而进行横向的比较。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8亩,其中有9个省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1亩,3个省

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

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大国。几千年的国防史为我们积累了无数宝贵的经验,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祖国而战,为民族而战,为和平而战。证明了中华民族是不可欺凌、不可战胜的。纵观中国国防历史的种种历程,前人留给了我们太多重要而有意义的启示。现我总结如下: (一)、国防强大的基础是经济实力的强大 建设强大的国防是一个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国家想要发展,不被外界威胁而自强,则必须强大自己的国防。国防强大的基础体现在于国家的经济实力。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军事思想家就提出了“富国强兵”的重要思想。从秦到清,这一思想在各个朝代的前期都得以贯彻实施,统治者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变法,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促迸了经济的发展,所以秦有统一六国的大业,唐有贞观之治,清有康乾盛世,这些都是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的结果。相反,各个朝代的衰败、更替,大多是其末期的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所导致的。在这一点上,现代国防与古代国防具有极大的共同性,所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提高国民生活水平的战略方针,经过二十几年的实践,这一高瞻远瞩的策略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只有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只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基础,才能保证国防无坚不摧、固若金汤。 (二)、坚持党的领导和建立一支忠于国家、人民的现代化军队是建立强大国防的根本保证 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就必须有一个睿智的领导核心和一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军队。历史上,凡是兴盛的朝代,除了大力发展经济外,统治者大都雄才伟略、足智多谋,实行比较开明的治国之策,并拥有一支对国家和人民忠心耿耿的军队。现代的中国,没有了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却有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们一步一步地领导策划,国家才一步一步走向发达、富强。 (三)、人民群众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前提与关键 “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在于民众之中”;“团结就是力量”。国家军民上下团结,民族友爱互助,是一个国家自强的根本,是国防力量的源泉,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才能共同抵御外敌,让所有侵略者望而生畏。 漫漫五千年,留下多少中国人民的智慧成果。观古如鉴今,考察国防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并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得到启示,是研究当代中国国防、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课题。

内蒙古自治区耕地数量变化和经济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耕地数量变化和经济发展 摘要:耕地保护是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保护。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面对我国耕地严重不足的严峻形势,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是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使用,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1.前言 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我区灾损、环境变迁等自然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较小,耕地变化主要受人文因素的强烈影响,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为政策因素、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等。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空间集聚方面加剧了城镇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导致城镇中心区域的耕地急剧减少。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每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比重也较大,这也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翻。 2.耕地及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分析 2.1耕地面积变化 图1为1981年以来我区耕地面积变化图。从耕地面积

来看,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1981年~1987年我区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1988年~1999年耕地面积则由455.9万公顷增长至607.7万公顷。1988年耕地面积为历史最低点。2004年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新政策,耕地面积出现了稳步增长的新形势。2013年耕地面积达到721.1万公顷。 耕地面积的变化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30多年来全区人口呈快速稳步增长的态势,由此而产生的人均耕地的变化过程出现了平缓减少-平缓增加-减少-急速增加4次较明显的变化。第1阶段从1980年的人均0.28hm2耕地减少到1994年0.23hm2;第2阶段主要为1995年~1999年,随人口增长速度的变缓,人均耕地减少速度也趋缓;第3阶段从2000年~2012年,随着耕地数量第2次高峰出现,人均耕地也出现增加趋势;第4阶段从2012年~2013年人均耕地面积由0.29hm2骤增至0.37hm2。 2.2.粮食生产总量及其结构分析 自1981年以来,我区粮食实现了产量和生产能力的快速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国的粮食供求进入基本平衡的阶段。虽然在1986年~1989年和1997年~2001年间我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从整体来看,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2013年我区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新高,突破2773万吨,比上年增产244.5万吨,增长9.67%。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一、耕地的基本含义1 所谓耕地,就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这是耕地最一般的概念。根据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及有关规定划分,下列三种情形的土地都属于耕地:a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和草田轮作地;b、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者其他树木的土地; c 、耕种三年以上的滩涂和海涂,以及前三年内曾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在上述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 1. 0 米、北方宽< 2. 0 米的沟、渠、路和田梗。这就是我国目前统一适用的耕地的标准。 此外,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条件,在生产实践中,对耕地又可具体的划分为下列五种不同类型: a 、水田。有水资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种植水稻、莲藕和席草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b、望天田。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以生产的耕地,包括无灌溉设施的水旱轮作地。望天田也主要用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农作物。c 、水浇地。除水田、菜地之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的耕地。水浇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灌溉方式一般都是浇灌、滴灌、畦灌和喷灌。d、旱地。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固定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早地主要种植棉花、杂粮、油料等早作物。e 、菜地。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温室和塑料大棚用地。 二、我国耕地分布概况

三、我国耕地资源现状2 我国是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人口和耕地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11 公顷,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 25 公顷的44 %。特别是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大于0. 13 公顷的12 个省、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其中除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外,其他省区粮食不能自给或仅能自给。人均小于0. 06 公顷的除4 个直辖市外,还有湖南、浙江、广东、福建4 个省。统计,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 05 公顷临界值的县(区)达666 个,占全国县(区) 总数的23. 7 % ,其中低于0. 03 公顷的县(区) 达463 个,有些县(区) 人均耕地只有0. 01 公顷—0. 02 公顷。 我国耕地分布不合理,质量差,生产水平低。我国山地、丘陵、高原地区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6 % ,而平原、盆地和其他地区的耕地仅占34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 % ,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0 %以上;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不足全国的20 % ,而耕地却占全国的62 %。全国优质耕地少,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占耕地总量的39 % ,中低产田则占61 %。我国现有耕地总量不足1033 亿公顷,产出的粮食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1995 年—2000 年,我国人口增加近6800万,总人口近达12. 6 亿,粮食年需求为5200 亿千克,而近年来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4500 亿千克左右,与需求数量相差700 亿千克。人增粮不增,必然导致粮食供求关系的紧张。 耕地总体质量差,生产水平低。从全国范围来讲,我国的优质耕地少,抗自然灾害能力差.耕地中还有近亿亩坡度在25度以上,需逐步退耕。耕地质量差和耕地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我国耕地的生产水平较低,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粮食单产相差100公斤以上。 后备耕地资源贫乏。据统计,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即使全部开发成耕地,人均增加耕地也不足0.1亩,而且建国以来,经过长期开发,剩余的后备耕地资源大多为质量差、开发难度大的土地。因而,我国必须要保护耕地。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是耕地保护的基本原则。

中国国防历史国防

中国国防历史 专业:11自动化3 姓名:翟天明学号:11010081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一个是发展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了解我国国防历史,并从中获得启迪是有必要的。 我国古代的国防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共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漫长历史。其间,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锤炼,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培育出了自强不息,前仆后继,不畏强暴,卫国御敌的尚武精神,最终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疆域国家。 1,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 大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古代社会开始由原始氏族公社制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出现了国家.从此,作为抵御外来侵犯和征伐别国的武备——国防的雏形便函产生了.随后的几千年征战中,为保家卫国,逐渐形成了我国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诸候国之间连年征战,使国防观念迅速得到强化,虽然当时的诸子百家在政治和哲学主张方面各放异彩,但在国防方面却甚至一致.形成了诸如"义战却不非战","非攻兼爱却不非诛""足食足兵","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富国强兵""文武相济","尚战,善战,慎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思想,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对武备和国防的重视,而且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全面奠定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成熟.主要表现体现在:军事学术极为活跃.现存最早,影响最深的奠基之作《孙子兵法》,就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代表作.其他影响较大的还有《吴子》,《孙膑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等十多部.在几千年的军事历史中一直被视为兵学经典的7部著作中,就有5部产生在这个时期.诸子百家的大量的军事论述,共同形成了我国军事学术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为我国国防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也形成较为完整的战争观,并提出了普遍的战争指导原则.如孙子的"知彼知已,百战不殆","示战先算","伐谋伐交,不战而胜","以智使力"等指导原则.这些指导原则概括精辟,到现在仍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结出一整套治军方法,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军队编制结构;重视改善武器装备,研制出种类繁多的兵器装备,明确提出把军队的教育训练当作治军的首要任务,以此来提高部队的素质. 历史进入秦,汉,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国防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经过10年的统一战争,先后兼并六国,结束了历史上的长期分裂局面,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随后的唐,汉两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军事上也,处于开疆拓土的鼎盛时期.至公元10世纪中叶的近1300年间,中国古代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全面整理兵书,初步形成古代军事学术体系.通过三次大规模的整理,形成了研究军事战略的"兵权谋",研究战役,战术的"兵形势",研究军事天文,气象的"兵阴阳",研究兵器,装备的制造和运用技巧的"兵技巧",共四大类,构成一个较为完

汉中耕地面积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相关分析

收稿日期:2007-04-02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XR K006)1 第一作者简介:蔡慧(1982-),女,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1 汉中耕地面积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相关分析 蔡 慧,卢新卫,任淑花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摘 要:研究了近56年来汉中地区耕地面积动态变化情况及其城市化进程,并对二者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56年来汉中耕地面积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与全省的耕地面积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停滞不前和稳步攀升两个阶段;人口增长与耕地面积减少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类似库兹涅茨曲线倒/U 0型关系,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减少量之间存在正/U 0型关系。提出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应该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缓和库兹涅茨曲线的曲度,最大程度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图5,参17。关键词:耕地变化;城市化;库兹涅兹曲线 中图分类号:F2321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68(2007)04-0385-04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 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in Hanzhong C AI Hui,LU Xin -wei,REN Shu -hua (Colle ge o f T ourism and En viron ment,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 .an 71006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dynamic change of cul tivated land and urbanization course in Hanzhong area during the past 56years,then gives us a calculated analysis of thei r correlation 1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ynamic 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 presents a collectivi ty downtrend,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provincial rule 1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experiences two steps,those are stagnancy step and steadily ascendin g step 1The cultivated land decrease with populati on i ncreasing shows an obvious relationship the same to inversed U of Kuznets Curve 1Also the relation bet ween urbanization level and decrement of cultivated land area is same to positive U of Kuznets Curve 1It sugges ts that we should achieve the ai m of protecting cultivated land as possible as we can through ways li ke law,administrati on,economy,technique and so on 1Key words:change of cultivated land;urbanization;Kuznets Curve;Hanzhong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1]。在我国现阶段,耕地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核心类型,而城市化是与耕地变动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因素 [2]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耕地面积变 化与城市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已有不少成果[3-8]。其结果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将会受到土地的约束,据此提出城镇要适度发展;另一类认为城市化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提出高速城市化可以置换农村闲置用地,同时有利于城镇内部挖掘[9]。采用1949~2005年的统计资料(5陕西统计年鉴(1989~2006)6、5陕西省地市县历史统计资料汇编(1949~1990)6),对汉中耕地面积变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关系作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为制定陕西省PREE 协调发展方针政策以及更好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汉中地处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 山,汉江横贯东西。西南与甘肃、四川毗邻,东北与陕西省的安康、西安、宝鸡接壤。东西最长25816km,南北最宽19219km,行政区划面积27246km 2。辖汉台1个区和南郑、城固、洋县、西乡、勉县、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10个县,共271个乡镇,总人口376156万。年平均气温1413e ,年平均降水量87118mm 。资源丰富,物华天宝,被誉为/西北小江南0和/秦巴聚宝盆0,具有很大的经济开发潜力。 1 耕地面积动态变化分析 56年来汉中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整体呈下降趋势,与全省的耕地面积变化规律基本一致[10]。56年间,汉中的耕地面积减少了157180hm 2,平均每年递减2810hm 2,年平均递减率为110%。根据其递减速度,汉中56年来耕地面 第23卷第4期2007年11月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SYSTE M SCIENCES AND COMPREHENSIVE STUDIES IN AGRIC ULTURE Vol 123,No 14Nov.,2007

结合我国近代史发展,谈谈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

问:结合我国近代史发展,谈谈对我国国防建设的启示。 中国近代的国防充溢着孱弱、破败和屈侮的。上溯至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者利用坚船利炮击破了清王朝紧锁的国门,将殖民主义根植在了中国的土地上。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面前,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却执意奉行“居安思奢”,“卖国求荣” 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就提出“富国强兵”的思想,孙子则更直接地指出:兵不强则不可以摧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富国是强兵之本,强兵之急。这一观点抓住了国防强大的根本所在。我国古代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王朝,无不强调富国强兵。秦以后的汉、唐、明、清各代前期国防的强盛,都是与民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结果;与此相反,以上各朝代的衰败,也都由于经济的衰落导致政治腐败和国防孱弱所至。无数历史史实证明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二、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否巩固,良好的政治是固国强兵的根本。纵观我国数千年的国防史,不难发现,凡是兴盛的时期和朝代,都十分注意修明政治,实行较为开明的治国之策。原本西陲小国的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修政治,明法度,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国防日渐强大,为吞并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唐初建之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正是由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开明的政治制度,使国家很快从隋末的战争废墟中恢复过来,很快成为国力昌盛、空前统一的大唐帝国。凡是衰落的时期和朝代,无不因为政治腐败导致国防虚弱。唐朝中期以后,两宋乃至晚清都是如此。 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翻开几千年的国防史,人们都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国防就是巩固、就强大;凡是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国防就虚弱、就颓败。晚清时期,在西方列强的进攻面前,不仅不敢发动反侵略战争,不依靠、不支持人民群众进行战争,反而认为“患不在外而在内”、“防民甚于防火”。对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反侵略斗争实行残酷的镇压,最终造成对外作战中屡战屡败,割地赔款,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启示之一:落后就要挨打 血色黄昏:偶然背后的必然 68年前,“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对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觊觎已久。上世纪30年代初,严重的经济危机加速了日本的侵略步伐: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我国东北地区,挑起侵华序幕,随后将枪口瞄向内蒙古、华北,步步进逼;1932年,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3年,侵占热河省。回顾近代中日关系史,国防大学徐焰教授认为,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具体战斗在某一地点发生可能有其偶然性,但同日本进行一场决定民族命运的生死大战却是必然的! 回顾这段以人力和火力相拼的历史,我们除了对血肉拼搏的感动,更有对实力不济的无奈。在强大的物质力量面前,精神力量固然可贵,但总呈现出一种苍白无力的悲壮。周总理曾对那场战争感慨: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

改革开放后耕地变化

改革开放后耕地变化 进入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由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更为侧重对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因而对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和湿地等类型的土地覆被变化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其实,另一种土地覆被变化可能对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威胁更为直接,这就是有限的耕地资源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丧失。就这种变化来讲,中国大陆在近20年来成为全球最为突出的地区。 考虑到下个世纪初人口高峰到来时中国农业所面临的压力,耕地资源的变化无疑是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耕地资源的概况 与淡水资源一样,土地资源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在这种需求的压力下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利用方式和质量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耕地资源变化总体趋势表现为向其他利用方式的转变,总面积持续减少。在“谁来养活中国”的论争和全球食物安全危机之背景下,耕地损失的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我国政府为了遏制耕地持续减少的势头,提出了以行政区“耕地总量平衡”为目标的耕地保护政策。 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1980~1988年;第四次从1992年持续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减少的速度是60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5],1978~1997年累计增加耕地1140万hm2,累计减少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减少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25万hm2,而在此前的10年(1968~1978)间,平均每年净减少16万hm2,速度明显加快。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耕地总量平衡中只有1979、1990、1995和1996年新增耕地面积超过了减少的耕地面积。但净增面积有限,不超过10万hm2.净减少最快的是1984~1988年,年均减少55万hm2,其中1985年是减少最多的一年,达100万hm2.1993~1995三年也很突出,每年净减少近40万hm2. 如果仅从全国尺度考察耕地总量变化,会忽视一些重要的现象。从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上看,净减少最快的一是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及辽宁等沿海省份;二是陕西、湖北、四川、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尽管从全国的趋势看个别年份耕地面积是净增加的,但这些自然条件较好的省份自1978年以来一直维持着净减少的趋势。 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等省,1988年以后耕地却基本上是净增加的。个别省份,如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增加的幅度还比较大。耕地面积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说明在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中,生产力较低的耕地面积的增加,在数量上部分地抵消了优质良田的减少,因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 2.耕地数量变化的构成和分布

中国国防史对我们的启示

中国国防史对我们的启示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屹立于世界之林必定离不开国防。 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关注国防、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国防的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21世纪,伴随着奴隶制国家夏的出现,作为抵御外来入侵和讨伐他国的工具──国防便产生了。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神州大地先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国防也经历了无数个强盛与衰落的交替,从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国防遗产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我国古代的国防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共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漫长历史。其间,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锤炼,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培育出了自强不息、前仆后继、不畏强暴、卫国御敌的尚武精神,最终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疆域国家。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古代国防事业的基本趋势是由弱到强,再从强盛走向衰落。 从汉、唐、明、清等几个大的历史朝代看,国防事业也都是由兴而盛,由盛及衰。其间固然 不乏极盛之前的短暂衰落,衰败之后的一时复兴,但终其一朝由盛及衰的基本趋势是没有改变的。 我国近代的国防是孱弱、衰败和屈辱的。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者凭借船坚炮利的优势,攻破了清王朝紧锁的厚重国门,对中华民族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面前,腐朽的统治者却奉行的国防指导思想却是“居安思奢”,“卖国求荣”;制定的国防斗争策略是“不战而败”,“攘外必先安内”。结果有国无防,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惨遭蹂躏和屠杀。 1911年暴发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彻底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并没有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帝国主义通过扶植各派军阀作为自己的代理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掠夺;各派军阀争权夺利,混战不已,中国依然是有边不固,有海无防,人民有家难安。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全的休养生息的环境,中国共产党顺民心,从民愿,不计前嫌,准备与国民党第三次携手,合作建国。但蒋介石背信弃义,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经过四年的解放战争,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蒋家王朝,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有国无防的屈辱历史。 了解了中国从古代到现在的国防史,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首先我认为,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就提出“富国强兵”的思想。通过历史,我明白了这个道理,必须要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国民经济收入,提高国家的经济总产值,这样才能提升中国的地位,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变的强大,才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才能让中国这只雄狮屹立于世界之上,不再让那段屈辱的历史重演。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被别人侵略。我们自己一定要强大起来,首先要在经济上强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落后就要挨打,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得发愤自强。在鸦片战争中国是落后的,武器落后,科技落后,经济落后,最根本的还是社会制度落后。要发愤自强就要改造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国防。怎么样才能是国家发展、加强国防呢?只有我们国家的经济富有了,才能发展科技、发展文化、搞国防、制造工业等等。经济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国防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国防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当圆明园的华丽与高贵被英国传教士的书信传回英国时;当康乾盛世浮华背后的致命弱点渐露时;当英国使者的通商请求被清帝婉言谢绝时,没有人能想到,中国即将经历100多年的劫难。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中国的万里土地上,受到了外国列强侵华炮火的洗礼,也是我感到只有国富兵强才能拥有自己的主权与和平安定的发展当鸦片大量的流入我国,由道光即位之初的四千余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鸦片的泛滥,影响了民众的身心健康,使吏治败坏导致中国白银外流,政府财政收入短绌。清政府破于压力加之林则徐一针见血地指出:鸦片不禁,几十年后会弄的国贫民弱“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种局面显然是道光帝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的,“兵”“银”是封建统治的两大死穴。道光十八年十一月(1838)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但是,当时清政府给与战争的财政运算本来就少之又少,再加上各个级别的大小官吏层层的压榨剥削,致使军费紧张,士兵所用枪支大多是鸟枪,舰炮的炮弹大多不能爆炸,武器装备甚至不如明朝,清政府是以弓箭和腰刀在马背上夺取的天下,所以在清政府执政的200多年中,武器根本没有任何改进。在当时清政府的官兵浴血奋战,可是由于敌我双方的武器比例悬殊太大,致使鸦片战争在敌方压倒性优势的情况下,清政府被迫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中国的主权。他规定中国割让香港,赔偿二千一百万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城市对外通商,此外英国还享有协议关税,而通过《南京条约》补充文件《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的签订得到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优惠国待遇和开设租界等特权。如果清政府的官吏都尽心尽力的维护国防的建设,不把军费中饱私囊,就不会指使清军的装备不进反退。在鸦片战争中清军的人数远远超过英法联军,但是就武器装备和性能来讲,几乎就是冷热兵器之间的对话,这无疑是导致这场人数悬殊的战争以少胜多的结果的必然因素。所以,我觉得。只有国富兵强才能不受外国列强的欺辱。而在2战的反法西斯的战场上,中国人民始终坚定不移的坚持抗日求国的基本思想。经过8年的艰苦抗战终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但是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留下的苦难是不可磨灭与消除的。1937年7月7日夜11时,日军驻丰台部队,在宛平城外芦沟桥附近,借口夜间演习中,失踪士兵一名,无理要求派部队进宛平城搜查,为当时驻芦沟桥的中国第29军第37师第219团吉星文部所拒绝。双方正在交涉中,日本侵略军竟向宛平城射击,继而开炮轰击宛平城和芦沟桥。日本军国主义向中国发动全面战争从此开始。8年抗战中的中国的海空军都很弱小,不具备与日军抗衡的实力。但他们同样为抗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海军将士们拆下舰炮,自沉舰艇,作为炮兵,步兵参战。中国空军与日军激战8年,创造了无数辉煌:抗日天神高志航指挥我们的战斗机在8.13空战中击落日机6架,自己无一伤亡,使中国空军一战成名;飞行员阎海文在飞机中弹跳伞后落入日军包围,敌人要他投降,他拔出佩枪杀了几个鬼子后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牺牲前高呼:“中国无投降之空军!”;飞行员沈崇诲在飞机被敌人舰炮击中后毅然驾机撞向敌舰,与敌同归于尽,让鬼子领教了中国的神风特攻......中国空军的200多架飞机在开战不久就打光了,后来国家集中有限的财力坚持打掉多少就买多少。后在美国援华航空队的帮助下,坚持到了1945年,我们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芷江会战,中美联合空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鬼子也尝到了被飞机狂轰滥炸的滋味,此次战役是抗战史上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军理论文

耕地变化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为了解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对耕地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就必须对农业生产所需的耕地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因此,开展耕地数量变化的相关问题研究,揭示耕地数量变化的动态特征和规律,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耕地提供科学依据就越发显得紧迫和重要了。 二、研究意义 区域耕地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应着重于探索耕地变化过程、方向、速率、结构、程度及空间差异等方面的规律性,进而揭示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为区域耕地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综述 就研究范围而言,耕地数量变化研究隶属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范畴,并且是在对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起来的。耕地作为土地利用类型的一种,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突出重要的地位,是人类对土地利用的精华部分。因此,耕地数量变化研究归属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是LUCC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百年,各国从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出发,进行的有关土地利用类型以及植被覆盖类型的调查、分类及制图等,对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认识,其成果是各种各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图、植被覆盖类型图等,对各国的经济建设、资源开发等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早期土地利用研究主要针对土地利用调查而展开(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分析方法研究,博士论文)。索尔等1922年在美国密执安州较早地开展了土地

利用综合调查(吴传钧等,1994)。同期,英国众多学者也开展了土地利用区域调查,波纳开展了大英国农业资源的估算(倪绍祥,1999),英国于1930年成立了土地利用调查所,在斯坦普(L.D.Stamp)主持下,带领众多学生从1931~1935年间开展了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完成了全国范围的调查总报告、各郡分报告及土地利用专题图等一系列成果(吴传钧等,1994;刘彦随,1999)。从40年代起,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在全球广泛开展。······ 从70年代起,随着更广泛的资源调查和遥感等技术手段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以及土地利用规划需求的发展,从土地清查到土地评价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 由此可见,国外早期的土地利用研究主要围绕土地利用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等开展。在这一阶段,尽管人们已开始注意土地利用变化,但缺乏全面、系统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机理的研究。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日益深入,各国科学家越来越感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以及引起的土地覆盖变化被认为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因此,隶属于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的国际地区生物计划(IGBP)和隶属于国际社会科学联合会(ISSC)的国际全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于1995年联合提出“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LUCC)研究计划,将其列为核心研究计划。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IIASA)、联合国环境署(UNDP)、美国、日本等国家机构纷纷跟进,对综合区域或本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项目。 1994年联合国环境署(UNDP)启动了以东南亚为研究区的“土地覆被评价与模拟(LCAM)”项目。1995年国际系统应用研究所(IIASA)启动了为期三年的“欧洲和北亚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模拟”的项目,旨在分析1900—1990年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空间特征、时间动态和环境效应,并预测该区域未来50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趋势,为制定相关对策服务。1996年美国与欧洲空间署等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遥感监测工作,并利用遥感信息编制土地覆被图,进行全球植被分类和生物量估算。还利用卫星遥感方法分析北美等地的土地覆被空间变化。此外,日本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开展了诸如“为全球环境保护的土地利用研究(LU/GEC)”等项目,预测2025—205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支持。这一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特点是注重于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尤其对气候变化和微量气体排放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目的是为理解土地覆被变化机制和建立全球动态模型提供依据。 目前更多的国际组织和国家启动了各自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项目,取得了一

城市化进程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_以甘肃省和江苏省为例

第6期729~734 JOURNAL OF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双月刊 城市化进程对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 ——以甘肃省和江苏省为例 牛星,欧名豪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是人口非农化、经济非农化发展的一个过程,也是土地非农化的过程。文章以甘肃省和江苏省为例,运用相关系数和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阶段城市化水平和耕地面积的关系有不同的表现,但要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根本在于加快城市化进程,走集约利用土地的道路。 关键词:城市化;耕地面积;相关分析;集约利用 中图分类号:F 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15(2004)06-0729-0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cultivated land change ——taking Gansu and Jiangsu provinces as examples NIU Xing1, OU Ming-hao2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angsu,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 Urbaniz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and result of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It is the developing course of nonagricultural population, non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nonagricultural land. By taking Gansu and Jiangsu provinces as example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cultivated land area in China using correlation index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spects was quit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areas and different phases, but the fundamental way of coordinating these two aspects was consist of accelerat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intensive land use. Key words: urbanization;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intensive land use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中国城市化水平只有36.09%[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0%,比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低22%,比高收入国家低42%。提高城市化水平是中国现代化建设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占用一部分耕地,如何正确处理好城市化和耕地保护的关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甘肃省和江苏省为例,通过对城市化进程和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研究,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对策。 1 城市化内涵及其水平测度 1.1 城市化的内涵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一种趋势,一般是由经济产业化、人口集中化、社会生活方式文明化所 作者简介:牛星(1980-),女,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 资助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70373020)。 通讯作者:欧名豪(1964-),男,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地籍管理、城乡规划。 收稿日期:2004-10-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