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中学心理学重点

2016年中学心理学重点

2016年中学心理学重点
2016年中学心理学重点

国考没有指定教材,每一本教材都是按照大纲编的,超纲很正常,每年都有超纲。答案网上

也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阅卷人自己知道。网上答案很多跟标准答案是不一样的,标准答案也

不能确定是出自哪本书。多写不扣分,但不要太多。没有一本教材是全面的,考试绝对会超

出大纲。阅卷速度快,不要流水账的写,一个要点一个要点的写,一个要点一段。

模块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注意。想学要有学习动机,学了之后把课

堂上学习的东西能迁移到课外,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还要教给学习策略,再就是心理学家

对学习的研究,以及学习理论。

第一章感觉与知觉

一.定义

(一)感觉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二)知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在人脑中整体的反映。

二.分类

感觉分类:外部感觉(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肤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

体觉)知觉分类:空间直觉、时间直觉、运动直觉。

三.规律

感觉的基本特征:

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就是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就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觉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绝对感受阈限越大,绝对感受性就

越低,绝对感受阈限越小,绝对感受性越高。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受性就是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阈限指刚刚感觉出两

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 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

留的现象叫感觉的后像。在各种感觉中,痛觉和视觉的后像很显著。一般来讲,刺激强度越

大,时间越长后像的持续时间就越长。

2. 感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连续作用下(刺激强度不变),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续而发

生变化(多数为感受性降低,甚至消失),这种现象称作感觉的适应。在各种感觉中,嗅觉、味觉和皮肤觉的适应性特别强。其中,视觉的适应现象分为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和感受性提

高的暗适应。

3. 感觉的相互关系: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同一感觉之内的相互作用和不同感觉之间的

相互作用。同一感觉之内的相互作用可由刺激作用的时间顺序不同而引起,也可以由感受器

官的各部分受到不同刺激而引起(感觉对比和那共和感觉融合);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在不同感受器官同时受到刺激时发生,其作用的一般规律是:弱的某种刺激往往能够提

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的某种刺激则会使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降低。

联觉: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感觉现象。

知觉的基本特征(简答、选择):

1. 知觉的整体性:当我们感知一个熟悉的对象时,只要感觉了它的个别属性或主要特征,

就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而对它进行识别,把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反映;如果感知的对象是没

有经验过或不熟悉的话,知觉就会以感知对象的特点为转移,将它组织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

2. 知觉的选择性: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但在一定时间内,人

不能感受到所有刺激,而仅仅能感受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有刺激的变化、对比、位置、运动、强弱等,主观因素有经验、情绪、动机、兴趣和需要等。

3. 知觉的理解性:通常人对事物都是根据已有知识和过去经验来理解和领会的。对事物的

理解是知觉的必要条件,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通常要对它进行命名,即将感知对象用词来

概括,使它具有一定意义。

4. 知觉的恒常性: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往往并不随知觉的变化而变化,而表现出

相对的稳定性。在视知觉中,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形状、亮度和颜色等。

第二章注意

一.定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二.分类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它们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易出简答和单选)

1.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地注意。引起和保持有意注

意的方法有:对活动做深入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组活动活动等。

2.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地注意。引起无意注意

的原因主要有:刺激物的特点,如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的刺激物等;人的主观状态,如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等。

三.注意品质

注意的特征包括: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1.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受注意对象的特点

影响,单调的,静止的,注意就难稳定;变化、活动的,注意就稳定。

2.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注意的广度受

知觉对象的特点和知觉活动任务和我知识经验影响。

3.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熟练程度和自动化程度会影响

注意分配的难易程度。

4.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

对象或另一个活动上去。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

的新对象的性质。如果原来事物的注意紧张程度高,或对新事物不感兴趣,注意转移就较困难、缓慢。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与分配。

补充:注意不属于认知过程:(1)注意不像感知、记忆、思维那样去反映内容(2)认知的

过程必须要有注意的参与

第三章记忆

一.定义

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提取的过程。有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再现。

二.分类

1.根据记忆内容:形象记忆(以感知过去的事物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记忆);逻辑记忆(以概念、公式和规律等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

为内容的记忆);运动记忆(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

(1)瞬时记忆(感觉记忆):1s左右、图像声像编码。声像记忆的时间可能保持较长时间,达到四秒左右

(2)短时记忆:1min左右、听觉编码,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大体是7±2个组块。复述

是短时记忆保持的重要机制。

(3)长时记忆:1min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语义编码

3.根据记忆时意识参加的程度: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4.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陈述性记忆(what)、程序性记忆(how)

三.规律(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1)干扰说: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易出辨析、简答、材料分析)

前摄抑制是先学习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

干扰作用

(2)影响遗忘的原因:

衰退说:遗忘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

干扰说:遗忘是因为我们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之故。一旦排除这些干扰,

记忆就能够恢复。

提取失败说: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欲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

的信息就能够被提取出来。

压抑说: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推出意识之外。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

忆被压抑。

四.中学生记忆能力的培养

5条记住,易出材料分析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学习达到刚好程度以后的附加学习。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

效果最好

5.合理进行复习:及时复习、分散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

第四章思维与问题解决

一.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

二.分类

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1)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的不同,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

思维三大类。

(2)根据思维时是否具有或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或逻辑规则,思维又可以分为形式逻辑思

维和非形式逻辑思维两大类。

(3)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思维可分为集中思维和分散思维。

三.问题解决

1.特点

(1)目的性(2)认知性(3)序列性

2.过程

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3.影响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有时有

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则妨碍问题的解决。功能固着是指个体熟悉了一种物体的某种功能时,变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功能的心理特点。它诗人难以发现事物功能的新异之处,因此会阻

碍问题的顺利解决。

(4)动机水平

(5)原型形启发

(6)个性特点

四.创造性思维

1.基本特征

(1)流畅性(2)变通性(3)独创性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

(2)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

(3)发展学生想象力

(4)创设有利于创造的情境,组织学生参加创造性活动

(5)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

五.想象

1.定义: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2.种类

(1)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据他人言语描述或图样示意来造相应新形象。

创造想象:独立创造新形象

幻想:指向未来,体现个人愿望

(2)无意想象

第五章学习动机

一.定义

二.学习动机的成分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奥苏泊尔认为由三方面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为知识而学)自我

提高内驱力(为自己而学)附属内驱力(为他人而学)

2.学习期待与诱因

三.功能

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功能

四.分类

主要是:近景的直接性动机、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五.学习动机理论

(一)强化理论: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

(二)需要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成就动机理论(代表人物:阿特金森)

力求成功动机

避免失败动机

(四)成败归因理论(韦纳)易出辨析

1.能力高低:稳定内在不可控

努力程度:不稳定内在可控

任务难易:稳定外在不可控

运气好坏:不稳定外在不可控

身心状态:不稳定内在不可控

外界环境:不稳定外在不可控

2.习得性无助:将失败归因于努力所致

(五)自我效能感:认为有能力做好这件事

班杜拉提出

强化分三种: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榜样作用)、自我强化

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2点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换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4点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六章学习迁移

一.定义

指一种学习对另一中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二.种类

(一)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二)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概括水平不同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上位学习、下位学习)

(三)根据迁移内容不同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四)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五)根据迁移方式不同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三.基本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

由德国沃尔夫提出,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强调自动迁移到一切活动中去,是关于学习迁移最早的学说。

(二)共同要素说

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强调存在共同成分

(三)经验类化说

贾德的水下打靶试验,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

(四)关系转换理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科勒提出,强调个体的作用,迁移的产生取决于能否理解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能否理解原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关系。

(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实现学习迁移最关键因素。

原有认知结构的特性:清晰性、稳定性、概括性、包容性、连贯性、可辨别性。

四.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简答)

(一)相似性

(二)原有认知结构

(三)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辨析)

五.促进迁移的措施(材料题、简答题)

(一)精选教材内容

(二)合理组织材料

(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五)防止负迁移的发生

第七章学习策略

一.定义

二.分类

迈克卡

(一)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复习、画线

2.精细加工策略:记忆术、做笔记

3.组织策略:提纲、图表

(二)元认知策略

1.计划策略

2.监视策略

3.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5条

(1)学习时间管理

(2)学习环境的设置

(3)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4)学习工具的利用

(5)社会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第八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定义

广义学习:练习和反复经验、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持久的变化(辨析)

药物引起的学习成绩的变化是短暂的,通过学习行为潜能的变化,能力的提高,是内部的狭义学习:学校学习

二.学习种类

(一)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累积学习模式)

前三种是人和动物都有的,后五种只有人有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五种)

(三)奥苏伯尔的发现学习、接受学习、意义学习、机械学习

三.学习理论(简答、辨析)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S—R):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1.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1)狗:铃声+食物=唾液

(2)刺激的分化:区分开类似的刺激

刺激的泛化:对事物相似性的反应

2.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

(1)小猫迷笼实验

(2)试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

准备律:学习者在开始学习时的准备状态

练习律:

效果律:结果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1)小白鼠,斯金纳箱

(2)基本规律

正强化:增加一个愉快刺激,使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增加

负强化:撤销一个厌恶刺激,使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增加

消退:无强化,降低行为反应在将来出现的概率

惩罚:增加一个厌恶刺激,降低行为反应在将来出现的概率

程序教学:小步子教学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的过程(单选、简答)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再生过程

(4)强化和动机过程: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二)认知学习理论:布鲁纳、苛勒、奥苏伯尔、加涅

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2.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

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与发现学习

3.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选择、简答)

(2)接受学习:先行组织者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罗杰斯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布鲁纳、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1.知识观

2.学习观:新旧知识相互作用

3.学生观

模块五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一章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动作阶段(0—2岁):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1)单维思维(2)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3)思维的不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1)多维思维(2)思维的可逆性(3)去自我中心(4)具体思维逻辑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主要特点:(1)命题之间的关系(2)假设—演绎推理(3)抽象逻辑思维(4)可逆与补偿(5)思维的灵活性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二.观察

(一)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最高形式

(二)观察的特征(简答)、观察力的培养(材料)

三.注意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简答、材料分析)

第二章中学生的情绪情感

一.定义

二.分类

1.情绪的分类

(1)心境:平静而持久、具有弥漫性

(2)激情:强烈、爆发性、为时短促

(3)应激:急速而高度紧张

2.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高级的社会情感

(2)理智感: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

三.主要情绪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情绪的“外周”理论,对身体变化的觉知

2.坎农—巴德学说:丘脑理论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简答)

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2.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3.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三)情绪abc理论

埃利斯创建,对于同一事件,对他的认知不一样,情绪反应也不一样

四.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特点(简答、材料分析)

(二)良好情绪的标准

(三)情绪情感的调节方法(单选)

(四)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培养(材料分析)

第三章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定义(人格的特征):易出简答、单选

1.独特性: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2.稳定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3.统合性:统一性

4.功能性:人格决定命运

二.结构

(一)气质:心理活动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气质是先天的,无好坏之分。

(二)性格: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有好坏之分。性格的结构分为态度特征、认知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四个方面。

(三)认知风格: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沉思型和冲动型、辐合型和发散型

(四)自我调控

三.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论

本我、自我、超我

(二)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简答)

在什么样的年龄做什么事

1.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

2.自主感对羞耻感、怀疑感:2-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6.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

7.繁殖感对停滞感:25-50岁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50岁以上

(三)人格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1)共同特质

(2)个别特质:首要特质、重要特质、次要特质

2.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1)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3.埃克森的人格特质理论

(1)内外倾

(2)神经质

(3)精神质

4.大五人格理论(简答)

(四)人格类型理论

气质类型(易出单选题)

胆汁质(张飞)、多血质(孙悟空)、粘液质(沙和尚)、抑郁质(林黛玉)主要特征及表现,主要记住四个代表人物即可。

四.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材料、简答)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学校教育因素

5.早期童年经验

6.主观能动性

第四章中学生身心发展

一.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特征(简答):教育学里有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二.中学生性心理的发展(材料、简答)

1.异性疏远期

2.异性接近期

3.两性恋爱期

模块六中学生心理辅导

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无心理疾病、社会适应良好

曾考过辨析: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也包括社会适应良好

二、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简答):背书上的

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

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三、对心理健康标准的理解(辨析)

心理健康是相对的,随着社会发展时代发展是变化的,像同性恋、变性不再认为是不健康的。第二章中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单选题)

其实书上这些不属于心理健康,属于疾病了。中学生不常见,常见的是学习问题,学习焦虑、网络成瘾等

1.焦虑症:不安、紧张、焦急等复杂情绪,总觉得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中学生常见的是考试焦虑,要克服对焦虑的焦虑。

可能会考材料题,老师怎么指导学生,也会考单选题

抑郁症:心情低落状态,有自杀倾向。像官员

2.强迫症:强迫观念(反复出现的念想、想法)、强迫行为(反复检查的一些行为)

反复洗手,控制不了自己

3.恐惧症:非理性惧怕。像幽闭恐惧症,密集恐惧症

4.网络成瘾:过度使用互联网

知道属于什么问题就行

第三章心理辅导

出现心理问题怎么办,这章其实属于心理治疗(

1.行为改变方面

(1)强化法:斯金纳

(2)代币疗法(用小红花、小星星等)幼儿园管用

剩下的看下,知道什么方法就好

2.行为演练方面

(1)全身松弛训练

(2)系统脱敏(常考):脱出敏感、一步步脱去。像恐高,设置等级去克服它(3)肯定性训练

3.理性情绪疗法:ABC

关键改变B不合理的认知,用合理的代替不合理的

4.来访者中心疗法

人本主义罗杰斯提出(来访者中心)

咨询师的基本治疗态度

没什么大题,比较简单

模块八

第七章教师心理

1.教师角色有哪些,未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简答、单选)

2.教师角色形成阶段(简答、单选)

角色的认知:知道社会对老师的要求和期待,还有老师应具有的知识

角色的认同:不能信口开河,检点自己的行为

角色的信念:内化阶段

3.教师心理特征:

最重要的是认知特征

认知能力包括:(1)认知结构: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实践知识(2)教育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反思能力

人格特征

(1)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2)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罗森塔尔的教师期望效应经常考

4.教师成长过程(简答、单选):关注成长、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要知道这三个方面,经常考

5.教师成长与发展途径(可以考简答的)

6.教师的心理健康以及标准

标准都差不多。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1)压力有哪些刚考过不会再考

(3)职业倦怠: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特征:1.情绪耗竭:情感枯竭2.人格解体3.个人成就感降低

如:老师上课讲课讲的很有条理但是感染不了学生,没有情感在里面。

容易发生在助人行业,与人打交道的行业

8.心理健康的维护(简答、材料)背背就好

药理学 第一章绪论 药物:就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得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与治疗疾病得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得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就是研究药物对机体得作用及作用机制得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就是指药物对机体得初始作用,就是动因。 药理效应:就是药物作用得结果,就是机体反应得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就是指药物作用得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得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得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得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得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得不良反应:与用药目得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得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得与治疗无关得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就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得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得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得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得不正常得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得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得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得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得效应量)得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就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得增减呈连续性量得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得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得比小得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得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得信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得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得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得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得配体称为拮抗药。受体得特性:灵敏性,特异性,饱与性,可逆性,多样性。受体调节时维持内环境稳定得一个重要因素,其调节方式有脱敏与增敏两种类型。 药物与受体结合不但需要亲与力,还要有内在活性,才能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激动药:既有亲与力双有内在活性得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 拮抗药:有较强得亲与力,但缺乏内在活性.分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为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后在胞浆内产生得信息分子.有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 第三章药动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药物在体内得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并用数学原理与方法阐释药物在机体内得动态规律。

精选疫情防控及教育类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最新药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亲爱的考生们,由于考试即将临近,我呕心沥血总结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受体: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首先与之结合,并通过中介的信 息放大系统,出发后续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能与受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定义: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二、中学教育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 教育心理诞生标志: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 ※学与教的基本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对象,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如教学大纲,教材等。 教学媒体:是用于传递旨在改变学习者心理与行为的教学信息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沟通教学信息和学习信息的工具。 教学环境:是学生接触到的主要社会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指教学设施、空间布置等; 后者指师生关系,课堂氛围等。 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1)孕育时期19世纪末--1903年;冯特(德);乌申斯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奠基人) (2)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以前;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3)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末;1924年,我国第一本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教育心理学》 (4)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 (5)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当代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大) 研究转向认知范式,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注意对学习过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注重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促使教学心理学兴起 开展影响学与教过程的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 5)重视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心理学应用研究 第二章 逆反心理的表现及产生原因(大) 1、逆反心理的表现 (1)态度强硬,举止粗暴(2)漠不关心,冷淡相对(3)“恨乌及屋”,反抗迁移 2、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首先,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导致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出现。 其次,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导致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出现。 最后,独立意识的发展导致初中生产生逆反心理。 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大) 初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思维模式 2初中生思维品质表现出矛盾性特点:①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②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

药理学总结 第一章绪论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即药物效应动力学,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有滤过(水溶性扩散)、简单扩散(脂溶性扩散)和载体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绝大多数药物是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生物膜。 药物通过细胞膜的速度与可利用的膜面积大小有关。膜表面大的器官,如肺、小肠,药物通过其细胞膜脂层的速度远比膜表面小的器官(如胃)快。 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统称为ADME系统。 吸收: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药物只有经吸收后才能发挥全身作用。 (一)口服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内是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的。 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 (二)吸入(三)局部用药(四)舌下给药(五)注射给药 分布:药物一旦被吸收进入血循环内,便可能分布到机体的各个部位和组织。药物吸收后从血循环到达机体各个部位和组织的过程称为分布。大多数药物在血浆中均可与血浆蛋白不同程度地结合而形成结合型药物,它与未结合的游离型药物同时存在于血液中,并以一定百分数的结合率而达到平衡。 代谢:体内各种组织对药物的消除,肝是最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 排泄:肾是最重要的排泄器官 一级消除动力学:是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血浆药物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多,血浆药物浓度降低时,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也相应降低。 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药物消除半衰期(t1/2):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其长短可反映体内药物消除速度 半衰期恒定;一次给药5个半衰期消除完毕;多次给药5个半衰期达到稳态。 当血浆和组织内药物分布达到平衡后,体内药物按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在体内分布时所需体液容积称表观分布容积 经任何给药途径给予一定剂量的药物后到达全身血循环内药物的百分率称生物利用度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 副反应: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应。副反应是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是药物本身固有的作用,多数较轻微并可以预料。 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反应一般是可以预知的,应该避免发生。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致癌、致畸胎和致突变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 变态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接触10天左右的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过敏反应。 特异质反应:这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但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这种反应不是免疫反应,故不需预先敏化过程。 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这就是剂量-效应关系,简称量-效关系 药理效应按性质可以分为量反应和质反应两种情况。效应的强弱呈连续增减的变化,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的百分率表示者称为量反应。从量反应的量效曲线可以看出下列几个特定位点: 最小有效量或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亦称阈剂量或阈浓度。 最大效应(E max):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其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是指能引起50%最大效应的浓度。 效价强度:是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药物的最大效应与效价强度含意完全不同,二者并不平行。 如果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则称为质反应。质反应以阳性或阴性、全或无的方式表现,如死亡与生存、惊厥与不惊厥等,其研究对象为一个群体。从质反应的量效曲线可以看出下列特定位点: 半数有效量(ED50):即能引起50%的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时的药物剂量;如效应为死亡,则称为半数致死量(LD50)。治疗指数:药物的LD50/ED50的比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药物安全性评价指标: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安全。但以治疗指数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并不完全可靠。因为有效剂量与其致死剂量之间有重叠。为此,有人用1%致死量(LD1)与99%有效量(ED99)的比值或5%致死量(LD5)与95%有效量(ED50)之间的距离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 根据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所产生效应的不同,习惯上将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为激动药、部分激动药和拮抗药(阻断药)3类。 激动药: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动受体而产生效应。依其内在活性大小又可分为完全激动药和部分激动药。前者具有较强亲和力和较强内在活性(a=1);后者有较强亲和力,但内在活性不强(a<1),与激动药并用还可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a=0)的药物。根据拮抗药与受体结合是否具有可逆性而将其分为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竞争相同受体,其结合是可逆的。通过增加激动药的剂量与拮抗药竞争结合部位,可使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能不变。非竞争性拮抗药与激动药并用时,可使亲和力与活性均降低,即不仅使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右移,而且也降低其最大效能。与受体结合非常牢固,产生不可逆结合的药物也能产生类似效应。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 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20药理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亲爱的考生们,由于考试即将临近,我呕心沥血总结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绪论

药物:是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物质。 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 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药物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得量-效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低有效浓度,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最小药量或最小药物浓度。 最大效应: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也增加,当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若继续增加药物浓度或剂量而效应不再继续增强,这一药理效应的极限称为最大效应,也称效能。 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50%的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质反应:药理效应不是随着药物剂量或浓度的增减呈连续性量的变化,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 治疗指数:LD50/ED50,治疗指数大的比小的药物安全。

中学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一、考试依据 陈安福主编《中学心理学》新编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考试时限 90分钟 三、考试题型与分值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五)案例分析或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13分) 四、考试范围如下: 一、单项选择 1.对从动物到人类的种系演变过程中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研究称()。 A.个体心理研究 B.群体心理研究 C.种系心理发展研究 D.动物心理研究 2.从初二年级起,少年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向理论型转变。 A.实践型 B.经验型 C.形象性 D.抽象性 3.一些教师严厉惩罚学生时,希望借此产生“杀鸡吓猴”的效果,却不知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了一次()。 A.积极观察模仿学习 B.消极观察模仿学习 C.外部强化学习 D.自我强化学习 4.学生出于想要了解与理解知识、想去应用知识的愿望而醉心于某一学科的学习,这种

学习动机是()。 A.外部动机 B.辅助动机 C.内部动机 D.错误动机 5.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引发认知冲突具体策略的是()。 A.呈现与学习者的错误观念相对立的事实或者观点 B.对学习者所具有的错误观念进行批判 C.指导学习者加强对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 D.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 6.从问题解决的基本实践目标出发,可以把问题解决的教学大体划分为()三个层次。 A.基于目标的教学,基于任务的教学以及基于技能的教学 B.一般性问题解决的教与学、研究性教与学以及创造性的教与学 C.启发式教学、灌输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 D.策略性教学、任务性教学以及目标性教学 7.道德的规范作用来自于()。 A.社会舆论良心 B.法庭 C.警察 D.监狱 8.下列属于心理不健康表现的项目是()。 A.适应中学学习与生活 B.乐于与同学交往 C.自尊自爱 D.仍像幼儿那样幼稚 9.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学生的差异属于()。 A.感觉通道差异 B.记忆类型差异 C.专门能力差异

新东方在线教师网(https://www.doczj.com/doc/ea17935070.html,/)分享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中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相互协调的,因而使个体的身心能处于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但中学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中一个特殊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生理发育十分迅速,而心理发展却相对缓慢。研究表明,中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 第一,连续性与阶段性。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当某些代表新特征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取代旧特征而处于优势的主导地位,表现为阶段性的间断现象。但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而且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特征,表现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 第二,定向性与顺序性。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尽管发展的速度可能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各阶段之间也不可逾越。

新东方在线教师网(https://www.doczj.com/doc/ea17935070.html,/)分享第三,不平衡性。心理的发展可以因进行的速度、到达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高度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通常,一方面表现出个体的不同系统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起讫时间与到达成熟时期的进程不同;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同一功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度。 第四,差异性。任何一个正常学生的心理发展总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在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又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N孚LJL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l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岁~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少年期 少年期是指11、12岁~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性。整个少年期,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而造成初中生的身心发展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以具体形象作支柱。与此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 -绪言 【目的要求】 掌握药理学、药物、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熟悉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了解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 (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和规律及原理的一门学科。 2.药物(drug)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在理论上指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 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 3.药效动力学(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原理。 4.药代动力学(药动学, 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作用规律。 5.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提高药物疗效;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史 1.药物学阶段中国的《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为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药理学的发展 德国化学家 F.W. Serturner(1783-1841)分离吗啡;后来相继发现士的(1819),咖啡因(1819),奎宁(1820),阿托品(1831);德国微生物学家P. Ehrlich(1906)发现新胂凡纳明;德国R. Buchhneim(1820-1879)建立第一个药理学试验室;J N. Langley(1905)提出受体学说;20世纪药理学新领域及新药的发现:抗生素、抗精神病药、抗高血压药、镇痛药、基因药等。我国药理学家在麻黄碱、吗啡镇痛作用部位及青蒿素的研究方面做了重要贡献。 3.药理学从实验药理学到器官药理学,进一步发展到分子药理学;并出现了许多药理学分支如临床药理学(Clinical pharmacology)、生化药理学(Biochemical pharmacology)、分子药理学(Molecular pharmacology)、免疫药理学(Immunopharmacology)、心血管药理学(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神经药理学(Neuropharmacology)、遗传药理学(Pharmacogenetics)、化学治疗学(Chemotherapy)等。 (三)药理学在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中的作用 新药包括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品新药研究过程分临床前研究包括药学、药理学研究临床研究售后调研(四)学习药理学的参考书 1.杨世杰主编.药理学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杨藻宸主编。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2000,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Katzung BG. Basic and Clinical Pharmacology. 7th edition. Stamford, Connecticut, USA: A Simon and Schuster Company, 1998. 4.Hardman JG, Limbird LE. Goodman ﹠Gilman’s .The Pharmaco logical Basis of Therapeutics, Tenth edition, USA: McGraw-Hill Company,New York, 2001. 附 一、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1. 处方药 (1)疾病必须由医生或试验室确诊,使用药物需医师处方,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⑵可产生依赖性的药物:吗啡类、中枢性药物等。 ⑶药物本身毒性较大:如抗肿瘤药。 ⑷刚上市的新药:对其活性、副作用还要进一步观察。 2. 非处方药(nonprescription drugs, over the counter drugs, OTC ) 二、药品名称 1. 中文采用中国药品通用名称(药典名称) 2.英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 for pharmaceutical substances, INM) 3. 商品名(trade mark name) 例:中文名:普萘洛尔 英文名:Propranolol 商品名:心得安,恩得来,萘心安,inderal , angilol, cardinol.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及治疗效果。 2.掌握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 3.熟悉药物作用机制。了解构效关系。 4.掌握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相关概念。了解受体类型及第二信使。 【教学内容】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和效应 1.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与要点归纳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教育心理学对于教育实践的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知识点梳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①学生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学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②教师 ③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④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⑤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①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②教学过程 ③评价/反思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可概括为总论、学生与学习心理、教学与教师心理。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性研究中。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重点难点提示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以及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本章的重点。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复习提要 本章主要介绍了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中学生的人格发展以及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知识点梳理 1.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l4、1 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少年期是指11、12岁到l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青年期指14、15岁至l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3.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关于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 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于关键期 关键期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但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它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①命题之间的关系 ②假设一演绎推理 ③抽象逻辑思维 ④可逆与补偿 ⑤思维的灵活性 5.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1)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关于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6.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①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 ②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2)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都会影响人格的发展。 7.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含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一是自我认识;二是自我体验;三是自我监控。 (2)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8.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1)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中学教育心理学考点与要点归纳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

药理学一、名词解释: 1不良反应:对机体带来不适,痛苦或损害的反应。 2血浆半衰期:是指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3选择性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多数药物吸收后,只对某一.两种器官或组织产生明显的药理作用,而对其它组织作用很小甚至无作用,药物的这种特性称为选择性。 4激动剂:药物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它兴奋受体产生明显效应。 5拮抗剂:药物与受体亲和力较强,但无内在活性,故不产生效应,但能阻断激动药与受体结合,因而对抗或取消激动药的作用。 6部分激动剂:本类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较强,但只有弱的内在活性,能引起较弱的生理效应,较大剂量时,如与激动药同时存在,能拮抗激动药的部分效应。 7半数致死量(LD50):如以死亡为指标,则称为半数惊厥量或半数致死量。 8安全范围:有人用1%致死量与99%有效量的比值来衡量药物的安全性,5%致死量与95%有效量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9生物利用度:指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和程度,生物利用度高,说明药物吸收良好,反之,则药物吸收差。10首关消除:口服某些药物时,在胃肠道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进入体循环前被肠粘膜及肝脏酶代谢灭活或结合贮存,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称首关消除。 12.首过效应:口服经门静脉进人肝脏的药物,在进人体循环前被代谢灭活或结合储存,使进人体循环的药量明显减少。 11肝肠循环:药物自胆汁排泄到十二指肠后,在肠道被再吸收又回到肝脏的过程 12量效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药物的效应与靶部位的浓度成正相关,而后者决定于用药剂量或血中药物浓度,定量地分析与阐明两者间的变化规律称为量效关系。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为量效关系。 13有效量:出现疗效的剂量。 14肝药酶诱导剂: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这类药物就称为肝药酶诱导剂。15最小有效量:在一定剂量范围内, 随剂量的增加药物效应逐渐增强,出 现疗效的最小剂量称为最小有效量。 16耐药性:是在长期应用化疗药物 后,病原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 17身体依赖性:是由反复用药造成 的一种适应状态,中断用药产生一系 列痛苦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 18抑菌药:指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 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19首剂现象:即部分患者首次给予哌唑 嗪(2mg以上)后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心悸、昏厥等。 20稳态浓度:按一级消除动力学规 律,如恒速静脉滴注药物,血药浓度 平稳上升,没有任何波动,约经5个 半衰期达到稳态浓度,此时给药速率 与消除速率达到平衡,其血药浓度称 为稳态浓度。 21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 骤然停药所致原病复发加重的现象。 22半数有效量:是指药物在一群动 物中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 23二重感染:正常人体内的菌群处于 一种平衡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广谱抗生 素后,使敏感菌受到抑制,不敏感菌乘 机在体内繁殖生长,造成新的感染,称 为二重感染。 24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 降低到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 25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26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 微生物的能力称为抗菌活性 27钙拮抗剂:主要通过阻断心肌和血 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 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细胞内钙离 子水平降低而引起心血管等组织器 官功能改变的药物。 28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 (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 比值,用以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治疗 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安全。 29替代疗法:用于补充身体内生理 剂量不足的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急慢 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脑垂体前叶 功能减退症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 30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性是细菌 产生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产生原 因是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 特殊表现形式。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 药和获得性耐药。 3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 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可能给病人带 来不适或痛苦。 药理学: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 互作用规律及其原理的科学。 药效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 用或在药物影响下机体细胞功能如何发 生变化。 药动学:药动学是研究药物的吸收、分 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体内过程的变化 规律。 药物:指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 在理论上,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 及细胞代谢的物质都属药物范畴。对药 物的基本要求安全,有效,故对其质量, 适应症、用法和用量均有严格的规定, 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才可供临床应用。 制剂:是药物经加工后制成便于病人使 用,能安全运输,贮存,又符合治疗要 求的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软膏等。 效能:药物所能达到的最大效应的能力 就是该药的效能,即最大效应。如再增 加药物剂量,效应不再进一步增强。 效价强度:产生相同效应的各个药物在 其达到一定治疗强度时所需要的剂量。 最小有效量:刚能引起效应的剂量称最 小有效量,亦称阈剂量。 半数有效量:能引起半数实验动物阳性 反应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引起50%实验动物死亡的 剂量。 对因治疗:应用药物消除致病原因的治 疗。如抗生素杀灭体内的致病微生物。 对症治疗:应用药物来减轻或消灭疾病 症状的治疗。如发烧时的解热作用。 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 的无关的作用。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 毒性反应: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产生的 药物中毒反应,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甚至 危及生命。可有急性毒性、慢性毒性急 特殊毒性。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到 阈浓度以下时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变态反应:人体对药物过敏所引起的反 应,与用药剂量无关。 选择性作用:治疗剂量的药物吸收入血 后,只对某个或几个器官组织产生明显 的作用,对其他器官组织作用很小或不 发生作用。 质反应:药物效应以阳性或阴性表示的 反应。 量反应:可以数量分级表示的药理效应 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治疗指数:指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以 LD50/ED50的比值表示,此值越大越安 全。 安全范围:指ED95与LD5之间的距离。

一、填空、单选、多选 1.(冯特)被称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P1 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人格)两大方面。P2 3.(认知)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P3 4.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方面。P3 5.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等)。P3 6.人格倾向性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心理活动对象的取向和选择。P3 7.人格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P3 8.(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P4 9.(测验法)就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心理测验有两个基本要求,即测验的(信度)和(效度)。P5 10.(信度)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一致性的程度。P5 11.(效度)指测验结果的正确性、有效性的程度。P5 12.测验的种类较多,按测验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P5 13.影响生理学人物的有(缪勒、赫尔姆霍兹、费希纳)。P9 14.(赫尔姆霍兹)所倡导的色觉理论与听觉理论以及“无意识推理”理论,迄今仍是心理学上解释色觉、听觉现象以及知觉经验的重要理论根据。P9 15.(费希纳)是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教授,首创用实验法将物理刺激的变化转化为心理经验的过程。P9 16.(冯特)是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第一个心理学派的奠基人。P9 17.冯特的弟子(铁钦纳)发展成为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构造注意心理学派。P9 18.(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使用实验内省法。P10 19.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詹姆斯、杜威、安吉尔)。P10 20.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有(托尔曼、赫尔、斯金纳)。P11 21.完美注意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韦特默、考夫卡和苛勒)。P11 22.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有(霍妮、沙利文、费罗姆)。P12 23.人本注意心理学的创始人有(马斯洛)和(罗杰斯)。P12 24.对来访者提出(无条件地积极关怀)的是罗杰斯。P12 25.外胚层:后来发展为表皮、指甲、牙齿、头发、感官及神经系统。中胚层:后来发展为真皮、肌肉、肌腱、循坏系统和排泄系统。内胚层:后来发展为消化系统、肝、胰腺、唾液腺和呼吸系统。P23 26.脑主要由(脑干、间脑和小脑)组成。P25 27.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 桥脑和中脑)。延脑有(活命中枢)之称。(下丘脑) 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P25 28.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性激素和泌乳激素)三种 激素。P27 29.人体运动系统由(骨、骨联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 成。P28 30.高级神经活动主要指的就是大脑皮层所完成的(条 件反射活动)。P29 31.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泥丸之宫, 神灵所集”。P29 32.鲁利亚认为脑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第一机 能系统叫动力系统,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受、加工 和储存的系统,第三机能系统叫行为调节系统。P30 33.(视觉区)位于大脑皮层后端的(枕叶)内。(听 觉区)位于皮层颞叶上缘。人的运动区主要在(中央前 回)。P31 34.(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 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应。(谢切诺夫)把反射的概念 推广到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上,认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 的生物的一切活动,按其生产方式来说,都是反射。 P33 35.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 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 分组成。P33 36.(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不学即会的反射。 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见梅子的时候会流口水, 是(条件反射)。P34 37.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主要有(过渡性、闭锁 性、社会性)三个特点。P47 38.初中生人格发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意识高涨)和 (反抗心理)。P52 39.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 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P66 40.刺激—反应理论是由(桑代克)创立的。桑代克提 出三条学习定律是(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P66 41.(桑代克的联结说)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 的学习理论。P66 42.布鲁纳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P66 43.社会行为方面的学习称为(观察学习)。P66 44.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的不同,迁移分为(顺向迁移) 和(逆向迁移);根据迁移的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 平,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P68 45.(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 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具体迁 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特殊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 种学习中去。P69 46.(贾德)在1908年所做的“水下打靶”实验支持的 是(经验概况说),苛勒在1919年所做的“小鸡觅食” 实验支持的是(关系转换理论)。P69 47.直观教学主要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言语直观) 三种形式。P73 48.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 和(智力技能)两种。P75 49.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 意志、道德行为)四部分P80 50.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P82 51.前习俗水平对应(惩罚定向)和(寻求快乐定向), 习俗水平对应(好孩子定向)和(权威定向)。P83 52.(道德信念的确立)是道德认识发展的关键。(道德 评价能力)是道德认识发展的标志。P86 53.(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失误个别 属性的反映。P101 54.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 内部感觉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包括(平衡 感觉、运动感觉和内脏感觉)P103 55.(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每一 种感觉都有(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P103 56.(后象)是指当前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 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P105 57.颜色具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三个基本特性。 P109 58.(平衡感觉)又称静觉,是对人体做直线的加速或 减速运动或做旋转运动进行反应的感觉。P117 59.(运动觉)为人体提供身体各个部位的位置和运动的 感觉。(知觉)是对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失误整 体的反映。P118 60.运动知觉主要包括(真知动觉)和(似动知觉)两 种类型。P123 61.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P125 62.(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这三个基本 环节,(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保持) 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回忆和再认)是记忆 过程的第三个基本环节。P137 63.(组块的大小、复杂性和熟悉性)等都可以影响短 时记忆的容量。1分钟以内的记忆为短时记忆,长时记 忆是指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P145 64.(再学法)根据初学和再学所用的次数或时间来计算 保持量。(重构法)是指要求被试再现学习过的刺激次 序。P149 65.(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 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 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66.(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P168 67.聚合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求同),发散思维包括思维 的(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的三个主要热的。P172 68.推理主要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三 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