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种常见曲线的笛卡儿方程式总结

各种常见曲线的笛卡儿方程式总结

各种常见曲线的笛卡儿方程式总结
各种常见曲线的笛卡儿方程式总结

1.碟形弹簧

圓柱坐标

方程:r = 5

theta = t*3600

z =(sin(3.5*theta-90))+24*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2.葉形线.

笛卡儿坐標标

方程:a=10

x=3*a*t/(1+(t^3))

y=3*a*(t^2)/(1+(t^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3.螺旋线(Helical curve) 圆柱坐标(cylindrical)

方程:r=t

theta=10+t*(20*360)

z=t*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4.蝴蝶曲线

球坐标(rho:表示锚点到二次曲线两端点的距离与其在二次曲线上投影点到两端点距离的比值。当rho= 1/2时,生成抛物线;小于1/2时,生成椭圆或椭圆弧;当大于1/2时,生成双曲线。Phi:比率)

方程:rho = 8 * t

theta = 360 * t * 4

phi = -360 * t * 8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jpg

5.渐开线

采用笛卡尔坐标系

方程:r=1

ang=360*t

s=2*pi*r*t

x0=s*cos(ang)

y0=s*sin(ang)

x=x0+s*sin(ang)

y=y0-s*cos(ang)

z=0

6.螺旋线.

笛卡儿坐标

方程:x = 4 * cos ( t *(5*360)) y = 4 * sin ( t *(5*360))

z = 10*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jpg

7.对数曲线

笛卡尔坐标系

方程:z=0

x = 10*t

y = log(10*t+0.000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7.jpg

8.球面螺旋线

采用球坐标系

方程:rho=4

theta=t*180

phi=t*360*2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8.jpg

9.双弧外摆线

卡迪尔坐标

方程:l=2.5

b=2.5

x=3*b*cos(t*360)+l*cos(3*t*360) Y=3*b*sin(t*360)+l*sin(3*t*36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jpg

10.星行线

卡迪尔坐标

方程:a=5

x=a*(cos(t*360))^3

y=a*(sin(t*360))^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0.jpg

11.心脏线

圓柱坐标

方程:a=10

r=a*(1+cos(theta))

theta=t*36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1.jpg

12.圆内螺旋线

采用柱座标系

方程:theta=t*360

r=10+10*sin(6*theta)

z=2*sin(6*theta)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2.jpg

13.正弦曲线

笛卡尔坐标系

方程:x=50*t

y=10*sin(t*360)

z=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3.jpg

14.太阳线(这本来是做别的曲线的,结果做错了,就变成这样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4.jpg

15.费马曲线(有点像螺纹线)

数学方程:r*r = a*a*theta

圓柱坐标

方程1: theta=360*t*5

a=4

r=a*sqrt(theta*180/pi)

方程2: theta=360*t*5

a=4

r=-a*sqrt(theta*180/pi)

由于Pro/e只能做连续的曲线,所以只能分两次做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5.jpg

16.Talbot 曲线

卡笛尔坐标

方程:theta=t*360

a=1.1

b=0.666

c=sin(theta)

f=1

x = (a*a+f*f*c*c)*cos(theta)/a

y = (a*a-2*f+f*f*c*c)*sin(theta)/b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6.jpg

17.4叶线(一个方程做的,没有复制)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7.jpg

18.Rhodonea 曲线

采用笛卡尔坐标系

方程:theta=t*360*4

x=25+(10-6)*cos(theta)+10*cos((10/6-1)*theta) y=25+(10-6)*sin(theta)-6*sin((10/6-1)*theta)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8.jpg

19. 抛物线

笛卡儿坐标

方程:x =(4 * t)

y =(3 * t) + (5 * t ^2)

z =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9.jpg

20.螺旋线

圓柱坐标

方程:r = 5

theta = t*1800

z =(cos(theta-90))+24*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jpg

21.三叶线

圆柱坐标

方程:a=1

theta=t*380

b=sin(theta)

r=a*cos(theta)*(4*b*b-1)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1.jpg

22.外摆线

迪卡尔坐标

方程:theta=t*720*5

b=8

a=5

x=(a+b)*cos(theta)-b*cos((a/b+1)*theta) y=(a+b)*sin(theta)-b*sin((a/b+1)*theta) z=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2.jpg

23. Lissajous 曲线

theta=t*360

a=1

b=1

c=100

n=3

x=a*sin(n*theta+c)

y=b*sin(theta)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3.jpg

24.长短幅圆内旋轮线

卡笛尔坐标

方程:a=5

b=7

c=2.2

theta=360*t*10

x=(a-b)*cos(theta)+c*cos((a/b-1)*theta) y=(a-b)*sin(theta)-c*sin((a/b-1)*theta)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4.jpg

25.长短幅圆外旋轮线

卡笛尔坐标

方程:theta=t*360*10

a=5

b=3

c=5

x=(a+b)*cos(theta)-c*cos((a/b+1)*theta) y=(a+b)*sin(theta)-c*sin((a/b+1)*theta)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5.jpg

26. 三尖瓣线

a=10

x = a*(2*cos(t*360)+cos(2*t*360)) y = a*(2*sin(t*360)-sin(2*t*36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6.jpg

27.概率曲线!

方程:

笛卡儿坐标

x = t*10-5

y = exp(0-x^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7.jpg

28.箕舌线

笛卡儿坐标系

a = 1

x = -5 + t*10

y = 8*a^3/(x^2+4*a^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8.jpg

29.阿基米德螺线

柱坐标

a=100

theta = t*400

r = a*theta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9.jpg

30.对数螺线

柱坐标

theta = t*360*2.2

a = 0.005

r = exp(a*theta)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0.jpg

31.蔓叶线

笛卡儿坐标系

a=10

y=t*100-50

solve

x^3 = y^2*(2*a-x)

for x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1.jpg

32.tan曲线

笛卡儿坐标系

x = t*8.5 -4.25

y = tan(x*2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2.jpg

x = 6*t-3

y = (exp(x)+exp(0-x))/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3.jpg

34.双曲正弦

x = 6*t-3

y = (exp(x)-exp(0-x))/2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4.jpg

测井曲线典型形态

测井曲线的形态代表了地层特征,如自然电位曲线分为钟型,漏斗型,锯齿型,指型等,他们分别代表了各种信息。但是其中SP曲线幅度又分为高幅,中幅,低幅。请问一下这些幅度是怎样定义的。是用公式算的还是直接看曲线的。还有双测向曲线,声波时差,微电极曲线齿型是什么意思。 电位的形状确实可以指示出一定的沉积环境,,比如“漏斗”:有口向上的漏斗,有口向下的漏斗,这就能分出沉积顺序,逆序还是正序。 不同测井曲线的形态以及变化关系,都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是沉积相的指相标志,也是层析地层划分识别的标志之一,你随便找一本层序地层学的书都有介绍幅度一般代表了当时的沉积能量; 一般都指的是电位或者伽马曲线. 至于曲线形态: 1)钟型;底部突变接触,代表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 2)漏斗型:顶部突变接触,代表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微相; 3)箱型:顶底界面均为突变接触,表示水动力条件稳定,代表潮汐砂体或者废弃水下分流河道; 4)齿形:反映沉积过程中能量快速变化,一般代表河道侧翼,席状砂,分流间湾微相. 1、曲线幅度 高幅度:反映海湖岸的滩、坝砂岩体,由于波浪的作用淘冼、冲刷干净泥质含量少,改造彻底、分选好,中━细砂岩渗透性好, 故高幅度。 中幅度:反映河道砂岩,水流冲刷强、物源丰富,分选差。 低幅度:反映河漫滩相,水流冲刷弱沉积物以细粒为主故以低幅度为主。 2、曲线形态 钟形:下粗上细,反映水流能量逐渐减弱,物源供应的不断减少。其代表相是蛇曲河点砂坝。曲线反映底为冲刷面,上面为河道 6, 砾石堆积,再上为河道砂,最上是河道侧向迁移后形成的堤岸砂,漫滩泥,沉积序列为河道的正粒序结构特征。 漏斗形:下细上粗反映向上水流能量加强,分选逐渐变好。代表相为海相滩坝砂岩体;另外

人教版初中所有化学方程式总结

初中化学反应常见基本的化学方程式: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 2====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 2====点燃Fe 3O 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 2====加热2CuO 4.铝与氧气反应:4Al+3O 2====2Al 2O 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O 2====点燃2H 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 4P+5O 2====点燃 2P 2O 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 2====点燃 SO 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 2====点燃CO 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 2====点燃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 2====点燃2CO 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2O 2====点燃 CO 2+2H 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 2H 5OH+3O 2====点燃 2CO 2+3H 2O (3)氧气的来源: 13.加热氯酸钾:2KClO 3====加热 2KCl+3O 2↑(实验 室制氧气原理1) 14.加热高锰酸钾: 2KMnO 4====加热 K 2MnO 4+MnO 2+O 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15.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2H 2O 2=====MnO22H 2O+O 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3) 二、自然界中的水: 16.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 2O====通电2H 2↑+O 2↑ 17.生石灰与水:CaO+H 2O==Ca(OH)2 18.二氧化碳与水:H 2O+CO 2==H 2CO 3 三、质量守恒定律: 19.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 2====点燃 2MgO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 4===F e SO 4+Cu 21.氢气还原氧化铜:H 2+CuO====加热Cu+H 2O 四、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化学性质 22.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 2====点燃CO 2 23.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 2↑ 24.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 2O 3====高温4Fe+3CO 2↑ (2)煤炉中发生的三个反应:(几个化合反应) 25.煤炉的底层:C+O 2====点燃 CO 2 26.煤炉的中层:CO 2+C====高温2CO 27.煤炉的上部蓝色火焰的产生: 2CO+O 2====点燃 2CO 2 (3)二氧化碳的制法与性质: 28.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29.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 2CO 3==H 2O+CO 2↑ 30.高温煅烧石灰石(工业制二氧化碳): CaCO 3====高温 CaO+CO 2↑ 31.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鉴别二氧化碳): Ca(OH)2+CO 2===CaCO 3↓+H 2O (4)一氧化碳的性质: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 Cu+CO 2 其它反应: 33.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灭火器的原理):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五、燃料及其利用: 34.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 4+2O 2====点燃CO 2+2H 2O 35.酒精燃烧:C 2H 5OH+3O 2====点燃 2CO 2+3H 2O 36.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 2+O 2====点燃2H 2O MnO 2

常用测井曲线符号及单位(最规范版)

常用测井曲线符号单位测井曲线名称符号(常用)单位符号名称 自然伽玛GRAPI 自然电位SP MV毫伏 井径CAL cm厘米 中子伽马NGR 冲洗带地层电阻率Rxo 深探测感应测井Ild 中探测感应测井Ilm 浅探测感应测井Ils 深双侧向电阻率测井Rd 浅双侧向电阻率测井Rs 微侧向电阻率测井RMLL 感应测井CON 声波时差AC 密度DENg/cm3 中子CNv/v 孔隙度POR 冲洗带含水孔隙度PORF 渗透率PERM毫达西 含水饱和度SW

冲洗带含水饱和度SXO 地层温度TEMP 有效孔隙度POR 泥浆滤液电阻率Rmf 地层水电阻率Rw 泥浆电阻率Rm 微梯度ML1或MIN 微电位ML2或MNO 补偿密度RHOB或DEN G/CM3 补偿中子CNL或NPHI 声波时差DT或AC US/M微秒/米 深侧向电阻率LLD或RT OMMxx米 浅双侧向电阻率LLS或RS OMM欧姆米 微球电阻率MSFL或SFLU、RFOC 中感应电阻率ILM或RILM 深感应电阻率ILD或RILD 感应电导率CILD MMO毫姆xx PERM绝对渗透率,PIH油气有效渗透率,PIW水的有效渗透率。测井符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Rttrueformationresistivity.地层真电阻率 Rxoflushedzoneformationresistivity冲洗带地层电阻率

Ilddeepinvestigateinductionlog深探测感应测井 Ilmmediuminvestigateinductionlog中探测感应测井 Ilsshallowinvestigateinductionlog浅探测感应测井 Rddeepinvestigatedoublelateralresistivitylog深双侧向电阻率测井Rsshallowinvestigatedoublelateralresistivitylog浅双侧向电阻率测井RMLLmicrolateralresistivitylog微侧向电阻率测井 CONinductionlog感应测井 ACacoustic声波时差 DENdensity密度 CNneutron中子 GRnaturalgammaray自然伽马 SPspontaneouspotential自然电位 CALboreholediameter井径 Kpotassium钾 THthorium钍 Uuranium铀 KTHgammaraywithouturanium无铀伽马 NGRneutrongammaray中子伽马 5700系列的测井项目及曲线名称 StarImager微电阻率扫描成像 CBILxx声波成像

圆锥曲线常用结论

圆锥曲线常用结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圆锥曲线常用结论(自己选择) 一、椭 圆 1. 点P 处的切线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外角. 2. 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 上的射影H 点的轨迹是 以长轴为直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3. 以焦点弦PQ 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 4. 以焦点半径PF 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 5. 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 +=上,则过0P 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 6. 若000(,)P x y 在椭圆22 221x y a b +=外 ,则过Po 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 1、 P 2,则切点弦P 1P 2的直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 7. 椭圆22 221x y a b += (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为椭圆上任意一 点12F PF γ∠=,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122tan 2 F PF S b γ ?=. 8. 椭圆22 221x y a b +=(a >b >0)的焦半径公式: 10||MF a ex =+,20||MF a ex =-(1(,0)F c - , 2(,0)F c 00(,)M x y ). 9. 设过椭圆焦点F 作直线与椭圆相交 P 、Q 两点,A 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 连结AP 和AQ 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 的椭圆准线于M 、N 两点,则MF ⊥NF. 10. 过椭圆一个焦点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 、Q, A 1、A 2为椭圆长轴上的顶 点,A 1P 和A 2Q 交于点M ,A 2P 和A 1Q 交于点N ,则MF ⊥NF. 11. AB 是椭圆22 221x y a b +=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 ),(00y x 为AB 的中点,则 2 2OM AB b k k a ?=-, 即0 20 2y a x b K AB -=。

常见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

常见有机化学方程式归纳 物质类别性质反应方程式 一、烷烃 1、燃烧 CH4 + 2O2CO2 + 2H2O 2、取代反应 CH4 + Cl2CH3Cl + HCl CH3Cl + Cl2CH2Cl2 + HCl(或CH4 + 2Cl2CH2Cl2 + 2HCl) CH2Cl2 + Cl2CHCl3 + HCl(或CH4 + 3Cl2CHCl3 + 3HCl) CHCl3 + Cl2CCl4 + HCl(或CH4 + 4Cl2CCl4 + 4HCl) CH3CH3 + Br2CH3CH2Br + HBr 3、高温分解CH4 C + 2H2↑ 二、烯烃 1、燃烧 C2H4 + 3O22CO2 + 2H2O 2、加成反应

3、加聚反应 4、氧化反应 三、炔烃 1、燃烧 2C2H2 + 5O24CO2 + 2H2O 2、加成反应 四、芳香烃 1、卤代 2、硝化

3、加成 4、氧化 五、醇 1、与活泼金属反应2CH3CH2OH +2 Na2CH3CH2ONa + H2↑ 2、消去反应 3、脱水成醚 4、取代反应 5、氧化

6、酯化反应 六、醛1、氧化 2C2H4O + 5O24CO2 + 4H2O

2、还原 七、酮1、加氢还原 八、羧酸 1、酸性 2CH3COOH + 2Na = 2CH3COONa + H2↑ CH3COOH + NaOH = CHCOONa + H2O 2CH3COOH + Na2CO3 = 2CH3COONa + H2O + CO2↑ CH3COOH + NaHCO3 = CH3COONa + H2O + CO2↑ 2、酯化反应参考醇的性质 九、酯1、水解 十一、卤代烃 1、水解反应 2、消去反应 十二、酚1、弱酸性

初中化学方程式分类总结

初中化学方程式分类总结 (一)化合反应A+B→C 多变一木炭完全燃烧:C+O2 CO2 (还记得什么情况下生成CO2 )木炭不完全燃烧:2C+O22CO 什么情况下生成CO吗?硫在氧气或者空气中燃烧:S+O2 S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2 Fe3O4 (黑)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2P2O5 (白)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黑)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2CO+O22CO2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 +C2CO二氧化碳与水反应:CO2 +H2O===H2CO3氧化钠溶于水:Na2O +H2O ===2NaOH氧化钾与水反应:K2O + H2O===2KOH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 ===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 ===H2SO4 【SO3是H2SO4的酸酐二氧化硫溶于水:SO2+H2O===H2SO3 注意S元素化合价未变哦】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 +O22H2O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 + Cl22HCl铁在氯气中燃烧:2Fe +3 Cl22FeCl3铁生锈4Fe +3O2 +2n H2O===2Fe2O3nH2O铜生锈2Cu + O2 + H2O + CO2 ===Cu2(OH)2CO3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CuSO4+5H2O ===CuSO45H2O (蓝)铝在纯氧中燃烧4Al+3O22Al2O3 铝在空气耐腐蚀的原因:4Al +3O2 ===2Al2O3 (不用写条件)镁条可以与氮气反应:3Mg + N2 Mg3N2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白)(二)分解反应:

C→A+B 一变多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共热实验室制O22KClO32KCl +3O2↑加热高锰酸钾制O2 :2KMnO4 K2MnO4+MnO2+O2↑(注意会画这三种制取氧气方法的实验装置图)MnO2催化分解双氧水制 O2 :2H2O22H2O +O2↑加热铜绿:Cu2(OH)2CO32CuO+H2O +CO2 ↑电解水:2H2O2H2 ↑+ O2↑碳酸不稳定分解:H2CO3===H2O+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CaO+CO2 ↑硫酸铜晶体受热失水: CuSO45H2O CuSO4 +5H2O氢氧化铜受热分解:Cu(OH)2 CuO + H2O 加热分解氧化汞:2HgO2Hg + O2↑工业制铝:2Al2O32Al +3O2 ↑碳酸氢铵的分解 NH4HCO3 NH3 ↑ + H2O +CO2 ↑碳酸氢钙的分解Ca(HCO3)2 CaCO3 ↓ + CO2 ↑ + H2O (三)置换反应 A + BC → B + AC 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 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B的位置被A替换了(注意定义和观察置换的位置)注意置换反应是两种反应物两种生产物,近几年来,在物质推断题中经常考察置换反应,基本的设置是两种反应物,两种生产物,反应物中有种是单质,生产物有种是单质,那 就是置换嘛。但涉及到置换反应的分类。 1、金属与液态物质的置换反应①活波金属与酸(溶液)实验室用锌和硫酸制H2:Zn+H2SO4 = ZnSO4+H2↑ (为什么用锌呢?)锌和稀盐酸的:Zn+2HCl=ZnCl2+H2↑(因为锌的速度适中 那为什么不用盐镁与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酸 呢?盐酸挥发出HCl气体)镁与稀盐酸:Mg + HCl== MgCl2+ H2↑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 (注意是+2价的铁)铁和

高考数学中圆锥曲线重要结论的最全总结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重要结论 一、定义:第一定义:平面内到两定点F1(-c,0),F2(c,0)的距离和为定值(大于两定点间的距离|F1F2|)2a的点的轨迹叫椭圆,两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焦距,与坐标轴的交点叫顶点。 第二定义: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的距离与到定直线1的距离比为常数e(0

常见物质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归纳

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 依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是否单一将纯 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 成和性质,可以用化学式表示,各种物质的化 学式都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出来的,一种纯净 物只能由一个化学式来表示,不能主观臆造。一.单质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由同种元素组 成的纯净物) 1.稀有气体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等物质的化学式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 (1)氦气---He (2)氖气---Ne (3)氩气---Ar (4)碳---C (5)磷---P (6)硫---S (7)硅---Si(8)钠--- Na (9)镁---Mg (10)铝--- Al (11)钙---Ca (12)钾---K (13)铜---Cu (14)铁--- Fe (15)锌---Zn (16)汞---Hg (17)银---Ag (18)钡---Ba ★【读法】直接读出元素的名称。 2.双原子(或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化学式 的书写,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注每个分子中原 子的个数。 (1)氧气--- O2(2)氢气--- H2 (3)氮气---N2(4)氯气--- Cl2 (5)臭氧---O3(6)碳60---C60(7)溴---Br2(8)碘---I2 ★【读法】元素名称后加“气或直接读出元素名称”。 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一)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 写和读法 1.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氧化镁---MgO (2)氧化铜CuO (3)氧化钙---CaO (4)氧化钠---Na2O (5)氧化锌---ZnO (6)氧化汞---HgO (7)氧化铁---Fe2O3(8)氧化铝---Al2O3 (9)二氧化锰---MnO2(10)四氧化三铁 ---Fe3O4(11)二氧化碳---CO2(12)二氧化硫---SO2 (13)二氧化氮---NO2 (14)三氧化硫---SO3 (15)五氧化二磷---P2O5(16)一氧化碳---CO (17)一氧化氮---NO ▼(18)水--- H2O ▼(19)过氧化氢--- H2O2 ★【书写规则和读法】氧化物的化学式中,氧 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另一种元素的符号写在左边,即“先读的后写,后读的先写”一般称为“氧化某”,例如“氧化铜”,后读“铜”,则先写铜的元素符号“Cu”,先读“氧”,则后写氧元素的符 号“O”,故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反之,MgO 的名称就是“氧化镁”,CaO 的名称就是“氧化钙”。 某些稍微复杂点的氧化物或者有多种化合 价元素的氧化物,一般称为“几氧化(几)某”,即化学式中有几个氧原子就称为“几氧化”,另一种元素有几个原子就称为“几某”,例如Fe3O4称为“四氧化三铁”、P2O5称为“五氧化二磷”,若另一种元素原子数是1,则称为“几氧化某”,例如CO2称为“二氧化碳”、SO2称为“二氧化硫”、SO3称为“三氧化硫”。 2.其他由两种元素组成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和读 法 (1)氯化氢---HCl (2)氯化钠(俗称食盐)---NaCl (3)氯化钾---KCl (4)氯化镁---MgCl2 (5)氯化钙---CaCl2 (6)氯化铝---AlCl3(7)氯化铁---FeCl3 (8)氯化银---AgCl (9)氯化铜---CuCl2 (10)硫化锌---ZnS (11)氟化钙--- CaF2▼(12)氯化亚铁---FeCl2 ★【书写规则和读法】一般正价元素写在前, 只供学习与交流

圆锥曲线经典结论总结(教师版)

椭圆与双曲线的对偶性质--(必背的经典结论) 高三数学备课组 1. 点P 处的切线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外角. 2. 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 上的射影H 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 径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3. 以焦点弦PQ 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 4. 以焦点半径PF 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 5. 若000(,)P x y 在椭圆22221x y a b +=上,则过0P 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 6. 若000(,)P x y 在椭圆22 221x y a b +=外 ,则过Po 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 1、P 2,则切 点弦P 1P 2的直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 7. 椭圆22 221x y a b += (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 12F PF γ∠=,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122tan 2 F PF S b γ ?=. 8. 椭圆22 221x y a b +=(a >b >0)的焦半径公式: 10||MF a ex =+,20||MF a ex =-(1(,0)F c -,2(,0)F c 00(,)M x y ). 9. 设过椭圆焦点F 作直线与椭圆相交 P 、Q 两点,A 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AQ 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 的椭圆准线于M 、N 两点,则MF ⊥NF. 10. 过椭圆一个焦点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 、Q, A 1、A 2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A 1P 和 A 2Q 交于点M ,A 2P 和A 1Q 交于点N ,则MF ⊥NF. 11. AB 是椭圆22 221x y a b +=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 ),(00y x 为AB 的中点,则 2 2OM AB b k k a ?=-, 即020 2y a x b K AB -=。 12. 若000(,)P x y 在椭圆22 221x y a b +=内,则被Po 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 22 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 +=+.

常用测井曲线名称

常用测井曲线名称 测井符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Rt true formation resistivity.地层真电阻率 Rxo flushed zone formation resistivity冲洗带地层电阻率 DIFL double induction focus log感应测井 Ild deep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深探测感应测井 Ilm medium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中探测感应测井 Ils shallow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浅探测感应测井 DLL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Rd deep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深双侧向电阻率测井Rs shallow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浅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RML micro resistivity log微电阻率测井 RNML微电位 RLML微梯度 RMLL micro lateral resistivity log微侧向电阻率测井 RPROX邻近侧向测井 CON induction log感应测井 AC acoustic声波时差 AC DT CDL density密度 DEN Z-DEN Z-density岩性密度 Z-DEN PE光电指数 CNL neutron中子 CN GR natural gamma ray自然伽马 SP spontaneous potential自然电位 CAL borehole diameter井径 K potassium钾 TH thorium钍 U uranium 铀 KTH gamma ray without uranium无铀伽马 NGR neutron gamma ray中子伽马 NLL 中子寿命 输出曲线中文名 SH 泥质含量 SW 地层含水饱和度 POR 有效孔隙度 PORH 含烃重量

九种常规曲线测井方法(苍松参考)

常规测井曲线方法及应用 项目符号单位 测量的物 理量 理论基础分辨率主要应用影响因素影响结果表现 井 径测井CAL In/ cm 测量井眼 直径的变 化 机械式直 接测量 井径的 大小 ①辅助区分岩性 ②井眼形状 ③计算固井水泥 用量 ④其他曲线的环 境校正参考 ⑤检查套管变形 和破裂情况 ①岩性 ②裂缝 ①泥岩段或裂缝发育段易 发生扩径。 自然 伽马测井GR API 或μ R/h ①地层中 天然GR 射线放射 性强度 ②计数率 (地面仪 器接收到 的每分钟 形成的电 脉冲数) ①岩石具 有自然放 射性 ②不同地 层具有不 同的自然 放射性 垂向: 12~16 In 径向: 4~6 in (1 in = 0.0254 m ) ①区分岩性 ②进行地层对比 ③估算泥质含量 ④判断放射性矿 物 ⑤划分储集层 ①υτ影响 (υ为测井 速度,τ为时 间常数) ②放射性涨 落的影响 ③层厚对曲 线幅度的影 响 ④井的参数 (井径、泥浆 比重,套管, 水泥环等) ①表现在GRmax下降,且 GRmax的位置不在地层中 心,而向上移动 ②GR曲线上具有许多“小 锯齿”独特形态 ③厚度小于3倍井径时,地 层变薄,泥岩的GR曲线值 会下降,砂岩层的GR的曲 线值则会上升 ④泥浆、套管、水泥环吸收 GR射线,使得GR值降低 自然 电位测井SP mv ①钻开岩 层时井壁 附近产生 的电化学 活动而形 成的自然 电场。 ②电极和 地面参考 电极间的 电位 ①井壁附 近两种不 同矿化度 的溶液 (泥浆和 地层水) 接触产生 电动势 垂向: 6~10 in ①划分渗透层 ②估计泥质含量 ③确定地层水电 阻率Rw ④判断水淹层 ⑤判断岩性 ⑥地层对比与沉 积相研究 ①地层水和 泥浆滤液中 含盐度比值 Cw/Cmf ②岩性 ③温度 ④地层水和 泥浆滤液含 盐性质 ⑤地层电阻 率 ⑥地层厚度 ⑦井径 ⑧泥浆侵入 ①Cw>Cmf 砂岩层SP负异 常;Cw

初中化学最全的知识点及化学方程式总结

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 ①生石灰——CaO ②熟石灰——Ca(OH)2 ③石灰石、大理石——CaCO3 ④食盐——NaCl ⑤火碱、烧碱、苛性钠——NaOH ⑥纯碱、苏打——Na2CO3 ⑦小苏打——NaHCO3 ⑧铁锈、赤铁矿——Fe2O3 ⑨赤铁矿——Fe3O4 ⑩金刚石、石墨—— C ⑾干冰——CO2 ⑿冰——H2O ⒀天然气(甲烷)——CH4 ⒁酒精(乙醇)——C2H5OH ⒂醋酸(乙酸)——CH3COOH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 红色的固体——Cu、Fe2O3、P(红磷) 黑色的固体——C、CuO、Fe3O4、FeO、MnO2、铁粉 白色的固体——MgO、P2O5、P(白磷)、CuSO4(无水硫酸铜)、KC、l NaCl等黄色的固体——S 蓝色的固体——CuSO4?5H2O 蓝色絮状沉淀——Cu(OH)2 红褐色絮状沉淀——Fe(OH)3 常见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BaSO4、AgCl 溶于酸并二氧化碳气体的白色沉淀——BaCO3、CaCO3等不溶性碳酸盐的沉淀溶于酸但不产生气体的白色沉淀——Mg(OH)2、Al(OH)3等不溶性碱的沉淀蓝 色的溶液——CuSO4、CuC2l、Cu(NO3)2 等含Cu2+溶液 浅绿色的溶液——FeSO4、FeC2l、Fe(NO3)2等含Fe2+溶液 黄色的溶液——FeC3l、Fe2(SO4)3、Fe(NO3)3 等含Fe3+溶液 三、常见气体

(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干燥剂的选择: 1、浓硫酸可干燥:酸性气体(如:CO 2、SO2、SO 3、NO2、HCl、) 中性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如:NH3 ) 2 、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可干燥:碱性气体(如:NH 3 )中性气体(如:H2、O2、N2、CO) ※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如:CO2、SO2、SO3、NO2、HCl、) 3、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由白色变蓝色,可检验水的存在,并吸收水蒸气。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 (一)、固体的颜色 1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胆矾(蓝矾、五水硫酸铜CuSO4.5H2O) 5 、淡黄色固体:硫磺 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7 、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8 、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 氧化二磷,氧化镁 (二)、液体的颜色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15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三)、气体的颜色 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圆锥曲线常用结论(无需记忆-会推导即可).

椭圆与双曲线--经典结论 椭 圆 1. 点P 处的切线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外角. 2. PT 平分△PF 1F 2在点P 处的外角,则焦点在直线PT 上的射影H 点的轨迹是以长轴为直径 的圆,除去长轴的两个端点. 3. 以焦点弦PQ 为直径的圆必与对应准线相离. 4. 以焦点半径PF 1为直径的圆必与以长轴为直径的圆内切. 5. 若000(,)P x y 在椭圆22 22 1x y a b +=上,则过0 P 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 6. 若000(,)P x y 在椭圆22 221x y a b +=外 ,则过Po 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P 1、P 2,则切点 弦P 1P 2的直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 7. 椭圆22 221x y a b += (a >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 1,F 2,点P 为椭圆上任意一点 12F PF γ∠=,则椭圆的焦点角形的面积为122tan 2 F PF S b γ ?=. 8. 椭圆22 221x y a b +=(a >b >0)的焦半径公式: 10||MF a ex =+,20||MF a ex =-(1(,0)F c - , 2(,0)F c 00(,)M x y ). 9. 设过椭圆焦点F 作直线与椭圆相交 P 、Q 两点,A 为椭圆长轴上一个顶点,连结AP 和 AQ 分别交相应于焦点F 的椭圆准线于M 、N 两点,则MF ⊥NF. 10. 过椭圆一个焦点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P 、Q, A 1、A 2为椭圆长轴上的顶点,A 1P 和A 2Q 交于点M ,A 2P 和A 1Q 交于点N ,则MF ⊥NF. 11. AB 是椭圆22 221x y a b +=的不平行于对称轴的弦,M ),(00y x 为AB 的中点,则 2 2OM AB b k k a ?=-,即0 202y a x b K AB -=。 12. 若000(,)P x y 在椭圆22 221x y a b +=内,则被Po 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22 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 +=+. 13. 若000(,)P x y 在椭圆 22 22 1x y a b +=内,则过Po 的弦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圆锥曲线常用结论整理

圆 锥 曲 线 常 用 结 论 整 理 椭圆问题小结论: 1.与椭圆22 221x y a b +=共焦点的椭圆的方程可设为()222221,0x y b a b λλλ+=+>++ 2.与椭圆22 221x y a b +=有相同的离心率的椭圆可设为()2222,0x y a b λλ+=> 或()22 22,0x y b a λλ+=> 3.(中点弦结论)直线l 与椭圆22 221x y a b +=相交与()()1122,y ,,A x B x y 两点,其中点 (),P x y 为线段AB的中点,则有:2 2AB OP b K K a ?=-;若000(,)P x y 在椭圆 22 221x y a b +=内,则被Po 所平分的中点弦的方程是2200002222x x y y x y a b a b +=+ 若椭圆方程为22221y x a b +=时,2 2AB OP a K K b ?=-; 4.(切线结论)若000(,)P x y 在椭圆22 221x y a b +=上,则过0P 的椭圆的切线方程是 00221x x y y a b +=.以000(,)P x y 为切点的切线斜率为20 20 b x k a y =-; 5.(切点弦结论)若000(,)P x y 在椭圆22 221x y a b +=外 ,则过Po 作椭圆的两条切线切点为 P 1、P 2,则切点弦P 1P 2的直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 6. 椭圆的方程为22 221x y a b +=(a >b >0),过原点的直线交椭圆于,A B 两点,P 点是椭圆 上异于,A B 两点的任一点,则有2 2PA PB b K K a =-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大全

化学方程式(初中) 燃烧(高温)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H2O==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2H2O+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K2MnO4+MnO2+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2H2↑+O2↑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CaO+CO2↑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 2Cu+CO2↑ 25、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C H2+CO 26、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 4Fe+3CO2↑

测井曲线名称汇总

测井曲线名称汇总 测井曲线名称汇总(可能有重复,请谅解) 测井符号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Rt true formation resistivity. 地层真电阻率 Rxo flushed zone formation resistivity 冲洗带地层电阻率 Ild deep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深探测感应测井 Ilm medium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中探测感应测井 Ils shallow investigate induction log 浅探测感应测井 Rd deep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深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Rs shallow investigate double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浅双侧向电阻率测井 RMLL micro lateral resistivity log 微侧向电阻率测井 CON induction log 感应测井 AC acoustic 声波时差 DEN density 密度 CN neutron 中子 GR natural gamma ray 自然伽马 SP spontaneous potential 自然电位 CAL borehole diameter 井径 K potassium 钾

TH thorium 钍 U uranium 铀 KTH gamma ray without uranium 无铀伽马 NGR neutron gamma ray 中子伽马 --------------------------------------------------- GRSL—能谱自然伽马 POR 孔隙度 NEWSAND PORW 含水孔隙度 NEWSAND PORF 冲洗带含水孔隙度 NEWSAND PORT 总孔隙度 NEWSAND PORX 流体孔隙度 NEWSAND PORH 油气重量 NEWSAND BULK 出砂指数 NEWSAND PERM 渗透率 NEWSAND SW 含水饱和度 NEWSAND SH 泥质含量 NEWSAND CALO 井径差值 NEWSAND CL 粘土含量 NEWSAND DHY 残余烃密度 NEWSAND SXO 冲洗带含水饱和度 NEWSAND DA 第一判别向量的判别函数 NEWSAND DB 第二判别向量的判别函数 NEWSAND

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进行裂缝识别

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进行裂缝识别 崔健1,张星2 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2. 冀东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唐山(063004) E-mail :cuijian68@https://www.doczj.com/doc/ea1541937.html, 摘 要:本文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裂缝识别和预测,就如何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识别裂缝发育段,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判别裂缝存在的方法。给出了计算裂缝参数的数学模型,利用获得的裂缝的相关参数对裂缝进行了定量的描述和预测。 并进一步探讨了改进裂缝预测的三种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裂缝识别,次生孔隙,常规测井,裂缝发育程度,裂缝指数 1. 裂缝研究的目的意义 裂缝性储层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1] [2]。大量的碳酸盐岩储层、各种类型的古潜山裂缝性储层、致密的砂砾岩储层都有裂缝的存在,是油气储积的有利场所。然而裂缝性油藏勘探开发中如今还存在许多的难题,如裂缝预测技术、裂缝描述及表征、裂缝渗透性预测等问题。原因主要表现在地质上的复杂性:储集空间多样化,且差异大、裂缝储层的非均质性极强、裂缝储层油、气、水分布复杂。其次表现在裂缝成因的复杂性:化学、物理、成岩、构造多方面因素。还有就是裂缝形成期次的复杂性。 裂缝性储层研究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两点:1)裂缝在哪儿?-裂缝分布预测;2)哪些裂缝能产油、能高产?-裂缝渗透性预测。 2. 裂缝研究方法 本文以***构造嘉陵江组气藏裂缝预测为例,探讨利用测井数据建立裂缝性油气藏测井解释模型与评价方法[3]。本次研究的构造三维工区面积250 Km2,总井数11口。主要目的层为嘉二、嘉四段。研究目的是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裂缝进行识别和预测。 2.1 岩性识别 如表1所示,嘉二岩石的测井响应特征值可以归结为:白云岩具有较小的自然伽玛,较高的补偿中子,中-低电阻率,当孔隙度较高时有较高的声波时差;灰岩表现为高电阻率,中等自然伽玛,低且平直的补偿中子;石膏的测井响应值为极高电阻率,极低自然伽玛,极低且平直的补偿中子;泥岩表现为低-极低电阻率,高-极高自然伽玛,高-极高的声波时差和补偿中子。 表1 不同岩石典型的测井响应值 Tab.1 Typical log response for difference rock type in Jia2 Fields 自然伽马 (API) 声波时差 (us/m) 密度 (g/cm3) 中子 (P.U) 泥质 100-150 360-426 2.4-2.8 40-60 方解石 30-40 154-158 2.7-2.72 0.5-3 白云石 20-30 141-148 2.85-2.87 3-6 石膏 10-20 164-171 2.95-2.98 -2 地层水 0 620 1 100

最全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常见化学方程式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1常见化学方程式总结归纳 1、钠露置于空气中生成白色固体:4Na+O2= 2Na2O 2、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 2Na+O2Na2O2(淡黄色固体) 3、钠在氯气中燃烧(白烟现象):2Na+Cl22NaCl 4、钠与硫在研磨时爆炸:2Na+S=Na2S 5、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 2Na + 2H2O =2NaOH + H2↑ (2Na + 2H2O = 2Na+ + 2OH - +H2 ↑) 6、氧化钠与氧气反应:2Na2O+ O2△2Na2O2 7、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Na2O+2HCl= 2NaCl + H2O(Na2O+2H+=2Na++ H2O) 8、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2Na+2H2O+Cu2+=Cu(OH)2↓+2Na++H2↑) 9、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 6Na+6H2O+2FeCl3=2Fe(OH)3↓+6NaCl+3H2↑ (6Na+6H2O+2Fe3+=Fe(OH)3↓+6Na++3H2↑) 10、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反应、Na2O2是强氧化剂,用于漂白。)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Na2O2 + 2H2O = 4Na+ + 4OH - +O2↑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1、过氧化钙与水的反应:2CaO2 + 2H2O = 2Ca(OH)2 + O2↑ 12、氧化钙与水的反应:CaO + H2O = Ca(OH)2

13、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原因是: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4、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气体反应:Na2O2+ SO2= Na2SO4 CO、H2在氧气中燃烧后再通过Na2O2时的总反应:CO、H2全部被吸收Na2O2+ CO= Na2CO3Na2O2+H2=2NaOH 15、过氧化钠与稀盐酸的反应: 2Na2O2 +4HCl= 4NaCl + 2H2O + O2↑ (2Na2O2 +4H+= 4Na+ + 2H2O + O2↑) 16、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 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有气泡):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CO32- + 2H+ = H2O + CO2↑ ②纯碱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无气泡): 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 CO32- + H+ = HCO3- 17、小苏打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 + H2O +CO2 ↑ 18、固体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NaHCO3 + NaOH △Na2CO3 + H2O (若是溶液中反应有离子方程式):HCO3-+ OH - = H2O + CO32- 19、小苏打(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NaHCO3+ HCl=NaCl + H2O + CO2↑(HCO3-+H+=H2O+CO2 ↑) 20、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CO2气体(晶体析出):Na2CO3+H2O+CO2=2NaHCO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