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生态学复习重点讲义

基础生态学复习重点讲义

基础生态学复习重点讲义
基础生态学复习重点讲义

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绪论

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种群: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

3.群落: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

4.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

5.生物圈: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6.分子生态学: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生态学问题所产生的新的分支学科。

7.尺度: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

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

1、生物与环境

1.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2.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3.大气候: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米以上的气候,是由大范围因素决定的,如大气环流、地理纬度、据海洋距离、大面积地形等。

4.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5.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米以内的气候。受局部地形、植被和土壤类型的调节。

6.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温度、水、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7.生境:指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8.主导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9.作用:环境的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一般称为作用。

10.反作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般称为反作用。

1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也称短板理论。

12.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13.限制因子定律:因子处于最小量时,可以成为生物的限制因子;但当因子过量时,同样可以成为限制因子。

14.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15.生态幅或生态价: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

16.内稳态机制:生物通过控制体内环境(体温、糖、氧浓度、体液等),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即内稳态),减少对环境的依赖,从而扩大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能量环境

1.太阳高度角:以平行光束射向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与地面的交角,称为太阳高度角。

2.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依赖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将辐射能转换成具有丰富能量的糖类,然而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够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波长的辐射能,称为光和有效辐射。

3.黄化现象:指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的现象。

4.光合能力:当传入的辐射能是饱和的、温度适宜、相对温度高、大气中2和O2的浓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称为光合能力。

5.光周期现象:指植物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羽毛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6.长日照植物(短夜植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萝卜、小麦、凤仙花及牛蒡。

7.短日照植物(长夜植物):日照小于某一数值或黑夜长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玉米、高粱、水稻、棉花、牵牛等。

8.中日照植物:昼夜长度接近相等时才开花的植物,如甘蔗

9.日中性植物: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植物,如蒲公英,四季豆、黄瓜、番茄及番薯等

10.上湖层:夏季湖泊上层的水受风的搅动,水温较一致,称为上湖层。

11.斜温层或温梯层:在上湖层以下,水温变化剧烈,每加深1m。水温至少下降1度,这层水称为斜温层或温梯层。

12.下湖层:斜温层以下的部分称为下湖层。

13.常温动物:维持大致恒定的体温的动物。

14.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动物。

15.外温动物:依赖外部的热源,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动物。

16.内温动物:是通过自己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的动物,如鸟兽。

17.冻害:当温度低于-1度时,很多物种被冻死,这是由于细胞内冰晶形成的损伤效应,使原生质膜发生破裂,蛋白质失活或变性,这种损伤称为冻害。

18.冷害:指喜温生物在0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这可能是通过降低了生物的生理活动及破坏生理平衡造成的,它是喜温生物向北方引种和扩张分布区的主要障碍。

19.发育温度阀:发育生长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阀温度,或称为生物学零度。

20.总积温或有效积温:发育的速率是随着发育阀温度以上的温度呈线性增加,它表明外温动物与植物的发育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时间和温度的结合(称生理时间),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

21.春化:一些物种的种子只有经历了预寒冷后才能发育和开花,这种由低温诱导的开花称为春化。

22.驯化及气候驯化:内温动物经过低温的锻炼后,其代谢产热水平会比在温暖环境中高,这些变化过程是由实验诱导的,称为驯化,如果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则称为气候驯化。

23.贝格曼规律:来自寒冷气候的内温动物,往往比来自温暖气候的内温动物个体更大。

24.阿伦规律: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如四肢、尾巴和外耳有变小的趋势。

25.异温动物:产生冬眠的内温动物又称异温动物。

26.适应性低体温:内温动物的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称为适应性低体温。

27.风:空气相对于地面的水平运动称为风。

3.物质环境

1.相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e)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含量(E)之比。

2.田间水持量:对于陆地植物,水主要来自土壤,土壤孔隙抗重力所蓄积的水称土壤的田间持水量,是土壤储水能力的上限,为植物提供可利用的水。

3、土壤质地:组成土壤的各种大小颗粒按直径可分为粗砂、细砂、粉砂和黏砂。这些不同大小颗粒组合的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根据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

4、土壤结构:土壤颗粒排列形孔隙度及团聚体的大小和数量称为土壤结构。土壤结构可以分为微团粒结构、团粒结构和比团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

5、土壤的生物特性:是土壤中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活动所产生的一种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特性。

6、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的总称。

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

1、种群及其基本特性

1、种群:是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系统更高组织层次——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2、实验种群:指实验室内饲养或培养的一群生物。

3、无性系分株:构件生物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可能会死亡和腐烂,这样就形成了许多分离的个体,这些个体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并且基因型相同,这样的个体被称为无性系分株。

4、种群生态学:是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他其他生物种群(如

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5、种群大小:是一定区域内种群个体的数量,也可以是生物量或能量。

6、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单位体积或单位生境中个体的数目。

7、内分布型(简称分布):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种群的内分布型一般可分为均匀的、随机的和成群的几种。

8、建筑学结构:指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它是决定植物个体与环境间相互关系和个体间相互作用的。

9、出生率:泛指任何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能力,不论这些个体的产生是通过分裂、出芽、卵生、胎生还是别的生产方式。

10、最大出生率:是理想条件(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下种群内后代个体的出生率。

11、实际出生率:就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每个雌体实际的成功繁殖量。

12、特定年龄出生率:就是特定年龄组成内每个雌体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后代数量。

13、死亡率:是在一定时间段内死亡个体的数量除以该时间段内种群的平均大小,这是一个瞬时率。

14、最低死亡率:指种群在最适环境下由于生理寿命而死亡造成的死亡率。

15、生态死亡率:种群在特定环境下的实际死亡率。

16、特定年龄群的特定年龄死亡率:是死亡个体数除以在每一时间段开始时的个体数。

17、迁入:是个体由别的种群进入领地;迁出:是种群内个体离开种群的领地。

18、种群统计学:就是种群的出生、死亡、迁移、性比、年龄结构等的统计学研究。

19、年龄锥体:是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下到上配置而成的图,横柱从下而上的位置表示从幼年到老年的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个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各年龄组在种群中所占数量的百分比。按锥体形状,年龄锥体一般有以下3类:典型的金字塔型锥体(基部宽、顶部狭,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代表增长型种群)、钟形锥体(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平衡,年龄结构和种群大小都保持不变,代表稳定型种群)、壶型锥体(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说明种群正处于衰老阶段,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代表下降型种群)。

20、性比:指的是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

21、动态生命表: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这样的一组个体称做同生群,这样的研究叫做同生群分析。

22、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做一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而编制的。

23、特定年龄存活率():种群从出生到年龄成长到x期开始时存活个体所占的比率。

24、生命期望:是种群中某一特定年龄的个体在未来所能存活的平均年数。

25、净增殖率:将存活率与生殖率相乘并累加起来,即得净增殖率。

26、K—因子分析:根据观察连续几年的生命表系列,我们就能看出在哪一时期,死亡率对种群大小的影响最大,从而可判断哪一个关键因子对死亡率的影响最大,这一技术成为K—因子分析。

27、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28、世代时间:是指种群中子代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的平均时间。

29、种群平衡:种群较长时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称为种群平衡。

30、种群的衰落:指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人类过捕或栖息地被破坏),其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当一个地域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迁出大于迁入,R0<1,r呈现负值后,如果这种趋势长期得不到恢复,种群就会衰落,进而消亡。

31、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渐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32、非密度制约因子:如果因子对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等参数产生的影响在各水平种群密度下都是均一的,即其所产生的影响与种群本身的密度无关,则称为非密度制约因子。

33、密度制约因子:有些因素对种群初级参数产生的影响与种群本身的密度密切相关,当种群密度达到很高时,这些因素的不足会加剧种群内各个体之间的竞争作用,从而导致种群增长率的下降,这些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大小决定于种群密度的高低,称为密度制约因子。

34、集合种群:描述的是生境斑块中局域种群的集合。

35、局域种群指的是同一个种的,并且以很高的概率相互作用的个体的集合。

36、斑块:指的是局域种群所占据的空间区域。

37、集合种群动态:是指被占据生境斑块的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2、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

1、基因型:种群内每一个体的基因组合称为基因型。

2、物种:

3、基因库:种群内所有个体基因的总和构成种群的基因库。

4、哈代温伯格定律:是指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如突变、选择、迁移、漂变等)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这种状态称为种群的遗传平衡状态。

5、多态现象:种群在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一种群中一种以上的表型,这种现象称为多态现象。

6、地理变异:指广布种的形态、生理、行为和生态特征往往在不同地区有显著的差异,称为地理变异。

7、渐变群:如果环境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连续变化,则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或表型的渐变,表型特征或等位基因频率逐渐改变的种群叫渐变群。

8、遗传漂变:是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仅偶然出现。

9、瓶颈:如果一个种群在某一时期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等原因数量急剧下降,就称其经过了瓶颈。

10、建立者种群:遗传变异和特定基因在新种群中的呈现将完全依赖这少数几个移植者的基因型,从而产生的种群叫建立者种群。

11、建立者效应:由于取样误差,新隔离的移植种群的基因库不久便会和母种的差异越来越大。此种现象称为建立者效应。

12、稳定选择:当环境条件对处于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的个体是最适时,选择淘汰两侧极端个体,属于稳定选择。

13、定向选择:如果表型与适合度的关系是单向型的,选择对一侧极端个体有利,则选择属于定向型。

14、分裂选择:如果种群的数量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两侧的表型具有高适合度,而他们中间的表型适合度低,则选择是分裂的或歧化的。

15、表型:直接观察所感受到的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16、配子选择: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发生在配子上,称为配子选择。

17、亲属选择:如果个体的行为有利于其亲属的存活能力和生育能力的提高,并且亲属个体具有同样的基因,则可出现亲属选择。

18、群体选择:一个物种种群如果可以分割为彼此多少不相连续的小群,自然选择可在小群间发生,称为群体选择。

19、性选择:动物在繁殖期经常为获得交配权而通过某些表型形状或行为进行竞争。

20、物种形成:选择性进化的关键阶段是形成新的物种,即物种形成。

21、基因流:描述的是基因在种群内通过相互杂交、扩散和迁移进行的运动。

22、异域性物种形成:与原来种由于地理隔离而进化形成新种,为异域性物种形成。异域性物种形成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大范围地理分隔使两种群独立进化造成的物种形成;另一类是异域性物种形成方式发生在处于种分布区极端边缘的小种群中。

23、邻域性物种形成:发生在分布区相邻,仅有部分地理隔离的种群。

24、同域性物种形成:发生在分化种群没有地理隔离的情况下。

25、适应辐射:像这种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起源,在进化过程中分化成许多类型,适应于各种生活方式的现象,叫做适应辐射。

3、生活史对策

1、生物的生活史:指其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2、生态对策: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

3、休眠:指生物因为当前环境苛刻,而未来预期会更好,就可能进入发育暂时延缓的状态。

4、滞育:昆虫的休眠称为滞育。

5、冬眠:响应冷环境的深度蛰伏叫做冬眠。

6、夏眠:一些种类的鸟和哺乳动物,可以通过类似于冬眠的夏季休眠来渡过沙漠长期的高温和类似的生境,这种休眠叫做夏眠。

7、变态:个体生活史中的形态学变化叫做变态。

7、种内与种间关系

1、拟寄生:是一种寄生的形式,也称作重寄生,发生在一些昆虫种类(主要是拟寄生蜂和蝇),拟寄生者在寄主体上或体内产卵,通常引起寄主死亡。

2、偏利共生:种间相互作用对一方没有影响,而对另一方或有益。

3、偏害共生:种间相互作用对一方没有影响,对另一方或有害。

4、种内关系: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种内关系。

5、种内竞争:同种个体间发生的竞争。

6、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对于植物而言,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7、自疏: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种内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同样在年龄相等的固着性动物群体中,竞争个体不能逃避,竞争结果典型的也是使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这一过程叫自疏。

8、雌雄同体:产生雌雄配子的动植物就是雌雄同体的,但雌雄同体的并不一定都是自体受精的。

9、闭花受精:某些植物有花,但从不开,仅能通过自体受精而生殖,这叫闭花受精。

10、性比:通常以种群中雄体对雌体的相对数来表示,如雌雄个体数相等,则性比为1:1,性比也可以用雄体占种群总数的比例来表示,如雌雄数相等,其比例为0.5.

11氏性比理论:大多数生物种群的性比倾向于1:1,这种倾向的进化原因叫做氏性比理论。

12.稀少型有利:如果母体偏向于生产性别较少的后代,则母体的适合度就比较高,这就是稀少型有利。

13.局域交配竞争:在同胞姐妹间存在交配竞争的情况下,母体如果产同样数量的雄仔和雌仔就会形成浪费,因而性比偏于雌,这叫做局域交配竞争。

14.婚配制度:是指种群内婚配的种种类型,包括配偶的数目,配偶持续时间,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15.领域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

16、领域行为:指动物保卫领域的方式很多,如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其领域范围;或威胁、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等,称为领域行为。

17、社会等级:是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18.他感作用:也称异株克生,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9.阿利氏规律:种群过密或过疏都是不利的,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

20.种间竞争:是指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而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

21:利用性竞争:通过损耗有限的资源发生竞争。

22.干扰性竞争:个体不直接相互作用,或通过竞争个体间直接的相互作用。

23.似然竞争:相互影响与两种捕食者以共同的食物资源为中介产生的资源利用型竞争结果相似,称为似然竞争。

24.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25.竞争释放:在缺乏竞争时,物种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

26.性状替换:偶然,竞争产生的生态位收缩会导致形态性状发生变化,叫做性状替换。

27.捕食:可定义为一种生物为摄取其他种生物个体的全部或部分为食,前者称为捕食者,后者称为猎物或被食者。

28.把协同进化定义为: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

29.捕(觅)食对策:就是动物为获得最大觅食效率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

30.寄生:是指一个种(寄生物)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而生存。

寄生物可以分为两大类:微寄生物(在寄主体内或表面繁殖)、大寄生物(在寄主体内或表面生长,但不繁殖。)拟寄生物(也称重寄生物,比如食尸动物)

31.互利共生:是不同种两个体间一种互惠关系,可增加双方的适合度。

32.专性互利共生:指永久性成对组合的生物,其中一方或双方不可能独立生活。

33.兼性互利共生:共生者可能不互相依赖着生存,仅是机会性互利共生。

第三部分群落生态学

1.生物群落:是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2.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

3.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

4.亚优势种: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5.伴生种:它与优势种相伴生存,但对群落环境的影响不起主要作用。

6.偶见种:可能偶然地由人们带入或随着某种条件的改变而侵入群落中,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

7.多度:是对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中。

8.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上的一个实测数据。

9.相对密度:是指样地内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全部植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

10.密度比: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百分比。

11.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又称投影盖度。

12.盖度比:某一物种的盖度占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的百分比。

13.基盖度:是指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乔木的基盖度称为显著度。

14.频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

15.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16.数目或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

17.均匀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

18.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是基于在一个无限大小的群落中,随机抽取两个个体,他们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是多少这样的假设而推导出来的。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不同种的概率=1—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同种的概率。

19.香浓-威纳指数:是用来描述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高,多样性也就越高。

20.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21.层片:是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

22.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23.同资源种团:通常将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成为同资源种团。

24.干扰: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是指平静的中断,对正常过程的打扰或妨碍。

25.波动:生物群落的年变化是指不同年度之间,生物群落常有明显变动。但这种变动只限于群落内部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通常将这种变动成为波动。波动可分为三种:不明显波动、摆动性波动、偏途性波动。

26.演替是指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演替分为快速演替、长期演替、世纪演替(按照演替发生的时间进程分);群落发生演替(群落发生)、内因生态演替或内因动态演替、外因生态演替或外因动态演替(按照引起演替的主导因素分);自养性演替和异样性演替(按照群落代谢特征);水生基质演替系列(黏土生演替系列、砂生演替系列、石生演替系列、水生演替系列)、旱生基质演替系列(黏土生演替系列、砂生演替系列、石生演替系列)(按照基质划分)。

27.定居:就是植物繁殖体到达新地点后,开始发芽、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第四部分生态系统生态学

1.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事物有规律地联合的集合体,是有序的整体。

3.非物质环境:包括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元素和化合物,联系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有机物质和气候或其他物理条件。

4.生产者:是能以简单的无机物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

5.消费者:是针对生产者而言,即它们不能从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因此属于异样生物。

6.食草动物:是直接以植物体为营养的动物。食草动物可以统称为一级消费者。

7.食肉动物:即以食草动物为食的食者,可以统称为二级消费者。

8.大型食肉动物或顶级食肉动物:即以食肉动物为食者,它们可以统一称为三级消费者。

9.分解者:是异样生物,它把动植物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的化合物,并释放能量,其作用正与生产者相反。

10.初级生产:一般把自养生物的生产过程称为初级生产,其提供的生产力称为初级生产力。

11.次级生产:异样生物再生产过程称为次级生产,提供的生产力称为次级生产力。

12.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一般有两类食物链:捕食食物链、碎屑食物链。

13.一级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14.二级营养级:所有以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都属于第二级营养级。

15.第三级营养级:包括所有以植食物为食的食肉动物。

16.能量锥体或金字塔:能量通过营养级逐渐减少,如果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流量,由低到高画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成为能量锥体或金字塔。

17.传递效率:能流过程中各个不同点上能量之比值,可以称为传递效率。

18.摄食量:表示一个生物所摄取的能量。对于植物来说,它代表光合作用所吸收的日光能,对于动物来说,它代表动物吃进的食物的能量。

19.同化量:是消化后吸收的能量。对分解者是指对细胞外的吸收能量;对于植物来说,它指在光合作用中所固定的能量,常常以总初级生产量表示。

20.呼吸量:指生物在呼吸等新陈代谢和各种活动中消耗的全部能量。

21.生产量:指生物在呼吸消耗后净剩的同化能量值,它以有机物质的形式累计在生物体内或生态系统中。对于植物来说,它是净初级生产量;对于动物来说,它是同化量扣除呼吸量以后的净剩的能量值。

22.同化效率:指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能量比例。同化效率=被植物固定的能量/植物吸收的日光能=被植物消化吸收的能量/动物摄食的能量

23.生产效率:指形成新生物量的生产能量占同化能量的百分比。生产效率营养级的净生产量营养级的摄入能量

24.消费效率:指1营养级消费(即摄食)的能量占n营养级净生产能量的比例。消费效率1营养级的消费能量营养级的净生产量

25.林德曼效率:指1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占n营养级所获得能量之比。

26.反馈:是指系统的输出变成了决定系统未来功能的输入。一个系统,如果其状态能够决定输入,就说明它有反馈机制的存在。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控制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正反馈使系统偏离加剧。

27.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

28.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29.生态阀值:生态系统受外界干扰后,自我调节的极限。

30.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产量: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

31.净初级生产量: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生长和生殖,这部分生产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而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

32.生产量: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物质生产量,而生物量是指在某一定时刻调查时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

33.潜蒸发蒸腾指数:是反映在特定辐射、温度、湿度和风速条件下蒸发到大气中水量的一个指标。

34.分解:是死有机物质的逐步降解过程。

2018年暨南大学714基础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圣才出品】

2018年暨南大学714基础生态学考研真题(A卷) 学科、专业名称:生态学 考试科目名称:714基础生态学(A卷) 一、名词解释(12小题×3分/小题,共36分) 1.水华 2.生态平衡 3.顶级群落 4.竞争排斥原理 5.生物富集作用 6.群落交错区 7.生态入侵 8.耐受性法则

9.次级生产 10.光补偿强度 11.种群 12.植物区系 二、填空题(10小题×2分/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可以将水生植物分为:______、______以及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 2.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态决策,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多种生活史对策,如______、______以及迁移对策等。 3.根据种群的年龄结构绘制成年龄椎体,按照年龄椎体形状将种群的年龄结构分为三种类型:即增长型种群、______种群以及______种群。 4.生物多样性可分为物种多样性、______以及______三个层次。 5.生态系统主要包括4种主要组成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以及______和______。

6.初级生产力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______、______、二氧化碳测定法以及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和叶绿素测定法。 7.同一群落中不同种类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种间关系主要包括______、______以及寄生和共生等。 8.原生演替系列一般包括从岩石表面开始的旱生演替和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其中水生演替系列主要包括以下演替阶段:______阶段、沉水植物阶段、______阶段以及直立水生阶段、湿生草本植物阶段和木本植物阶段。 9.一个地区所覆盖的植物群落总和称为植被,一个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由______和______条件决定。 10.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正改变着地球的功能,导致全球环境的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包括______、______以及臭氧层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三、简答题(6小题×9分/小题,共54分) 1.简述K-选择和r-选择的主要特征。 2.简述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区别是什么?

生态学知识点总结

包括非生环境和生物环境。 (3)相互关系一相互作用:①有机体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②有机 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种内竞争:异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种间竞争、捕 食、寄生、共生。 2.环境: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 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3.环境的分类:①按性质分: 自然环境、非自然环境、社会 环境 ②按范围分: 宇宙环境(空间环境)、地球环境(地理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内环境 ③按 主体分: 人类环境、 (生物) 环境 ④按影响分: 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4.环境因子 :生物有机体以外的 一切环境要素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子分类:①按环境因子特点:气候类、土壤类、生物类 ②按对环 境的反应:第一性周期因子、次生性周期因子、非周期性因子。 5.生态因子 :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 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6.区别: 生态因子是环境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 子;而环境因子则是指生物体外部的全部要素。 7生态因子的分类:①按生命特征:生物因子、非生物 因子;②按性质: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③对生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作 用:密度制约因子、非密度制约因子;④按利用方式: 条件、资源;⑤ 稳定性及其作用特点:稳定因 子、变动因子、周期性变动因子、非周期性变动因子。 8.限制因子: 限制因子是对生物的生存、生长、 繁殖或扩散等起限制作用的因子;当生态因子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这个因子成为该生物限制 因子。 9.最小因子定律: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这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 素称最小因。 10.耐受性定律: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 ,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 生物的耐受限度时 ,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两定律异同: 都是对生态因子数量的法则,但是前 者是决定植物的生长,最小因子增加有利于其生长,而后者生态因子的增加会使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11.限制因子定律 生态因子处于低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小量和高于生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最大量时, 都对生物具有限制性影响。。 12.生态幅: 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 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 (或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 )之间的范围称生态幅或生态价。 13.适应方式 :形态适应、行为适应、生理适应、营养适应。 性和1.生态学 :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1)有机体:包括生命的各组织层次 2)环境: 14. 适应: 生物适合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特

基础生态学试题

基础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ecology):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得科学。 生物圈:地球上得全部生物与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得场所,它包括岩石圈得上层、全部得水圈、大气圈得下层。 环境:就是生物赖以生存得外界条件得总与。它包括一定得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与发展得各种因素。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得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栖息地得生态环境。 尺度:就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与时间上所涉及得范围与发生得频率。有空间尺度、时间尺度与组织尺度。 频度: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得样方占整个样方得百分比,表示物种得个体在群落地段分布得均匀状况。 多度: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得一种估测指标。 盖度:植物体地上部分得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得百分比。 适合度:一种生物对生境得适合程度,以平均每个个体生育得存活后代得数量作为衡量适合度得指标。 进化:生物种群基因频率变化。 物种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得多少。 物种得均匀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得分配状况,它反映得就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得均匀程度。 內禀增长率: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稳定年龄组配得生物种群不受其她因子限制时得最大瞬时增长速率. 食物链: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得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得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协同进化:两个相互作用得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共同进化得现象。 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得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得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得相互关系得数量分许法. 领域:动物个体或群体所占据得排斥同种其它个体或群体得空间.

基础生态学重点总结材料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环境:非生物环境——温度,可利用水,风; 生物环境——同种或异种其他有机体。 1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生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的生态环境。 生态因子作用特征:(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阶段性作用。 (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2 光合有效辐射: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利用太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nm波长的辐射能。 黄化现象:光是叶绿素形成的主要因素。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 光合能力:当传入的辐射能是饱和的,温度适宜,相对湿度高,大气中的CO2和O2的浓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 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温动物:通过自己体氧化代产热来调节体温,如鸟兽。 外温动物:依赖外部的热源来调节体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发育阈温度:发育生长是在一定的温度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 春化:很多植物在发芽之前都需要一个寒冷期或冰冻期,这种由低温诱导的开花称为春化。驯化:温动物经过低温的锻炼后,其代产热水平会比在温暖环境中高,这些变化是由实验诱导的称为驯化。 贝格曼规律:来自寒冷气候的温动物,往往比来自温暖气候的温动物个体更大,导致相对体表面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少,有利于抗寒。 阿伦规律:冷地区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却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生物对低温的适应:(1)形态:植物的芽和叶片常有油脂类物质保护,树干粗短,树皮坚厚 状;温动物出现贝格曼规律和阿伦规律的变化。

(完整word版)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答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题(卷)2011—2012学年第1学期《基础生态学》课程 A 卷专业班级:命题教师:张晓鹏李刚审题教师: 标准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得分:分 1.趋异适应: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在不同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表现出性状不相似的现象。 2.顶级群落:生物群落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一系列演替,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或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以及产生量和消耗量也都达到平衡)。 3.生物的生活史对策:指种群在其生活史各个阶段中,为适应其生存环境而表现出来的生态学特征。 4.特征替代:重叠区内长期共存的物种,因其生态要求发生分化而导致形态分化,使它们在形态上又略有不同。但形态上的种间差异只在两个物种的重叠分布区内才存在,而在各自独占的分布区内则消失,这种现象就叫特征替代。 5.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 6.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第 1 页共10 页

7.生态入侵:指某种生物从原来的分布区域扩展到一个新的地区,其后代在新的 区域内繁殖、扩散并维持下去的过程。 8.生态阈值:生态系统忍受一定程度外界压力维持其相对稳定的这个限度。 9.边际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比相邻群落有增大趋势的现象。 10.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的结构、功能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稳定。 二.填空题(每空1,共20)得分:分1.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群丛。 2.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物种形成学说是地理物种形成学说。3.五种北美莺同以云杉为生,分处不同的位置,达到避开竞争的效果,这是由于形成了生态位分异(分化)的结果。 4.构成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是水。 5.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特点和速率主要取决于分解者种类和 资源质量、环境条件三个方面。 6.驱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能(阳光)。7.动物种群的生殖适应对策中,高纬度地区的哺乳动物每胎产仔数比低纬度地区多。 8.阳地植物的光补偿点比阴地植物高;飞鼠每天开始活动以温度 为信号;鹿秋天进入生殖期以日照长短为信号。 第 2 页共10 页

基础生态学复习 重点讲义

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绪论 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种群: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 3.群落: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 4.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 5.生物圈: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6.分子生态学: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生态学问题所产生的新的分支学科。 7.尺度: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 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 1、生物与环境 1.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2.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3.大气候: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米以上的气候,是由大范围因素决定的,如大气环流、地理纬度、据海洋距离、大面积地形等。 4.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5.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米以内的气候。受局部地形、植被和土壤类型的调节。 6.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温度、水、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7.生境:指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8.主导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9.作用:环境的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一般称为作用。 10.反作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般称为反作用。 1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也称短板理论。 12.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13.限制因子定律:因子处于最小量时,可以成为生物的限制因子;但当因子过量时,同样可以成为限制因子。 14.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15.生态幅或生态价: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 16.内稳态机制:生物通过控制体内环境(体温、糖、氧浓度、体液等),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即内稳态),减少对环境的依赖,从而扩大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能量环境 1.太阳高度角:以平行光束射向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与地面的交角,称为太阳高度角。 2.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依赖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将辐射能转换成具有丰富能量的糖类,然而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够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mm波长的辐射能,称为光和有效辐射。 3.黄化现象:指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的现象。 4.光合能力:当传入的辐射能是饱和的、温度适宜、相对温度高、大气中CO2和O2的浓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称为光合能力。 5.光周期现象:指植物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羽毛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6.长日照植物(短夜植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萝卜、小

园林生态学复习重点汇编

绪论 海克尔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尤其指动物与其他动物、植物之间互惠或互敌对的关系。 生态学发展简史: 1.生态学萌芽时期:16世纪以前,人类依赖自然生存,在长期与自然的交往及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关植物和动物的知识,对自然地了解逐渐增多。人类在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的这些知识为生态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生态学建立时期:17-19世纪。十七世纪后,有关生态学的知识逐渐丰富。十九世纪末,生态学作为生物学的分支科学诞生。 3.生态学巩固时期:20世纪初-50年代。生态学进入到生态系统这一新阶段。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科学发展,生产力提高,人类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人类面临人口爆炸、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不足、环境污染五大问题的挑战,人们意识到生态对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生态学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概念)园林生态学是研究城市居民、生物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内容)1.城市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与园林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2.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和标准。3.城市植被营建管护相关的植物群落生态学知识。4.城市景观生态规则以及城市的生态恢复与生态管理等。 第一章城市环境与生态因子 环境:是指生物个体或群体外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构成环境的各个因素称为环境因子。 生态因子:环境因子中,能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的因子。 生境:是指植物体或植物群落所居住的地方,是具体的特定地段上对植物起作用的生态因子的总和。 城市环境的特征(简答) (1)城市环境的高度人工化特征 (2)城市环境的空间(平面和立面)特征 (3)城市环境的地域层次特征:建筑空间、道路广场空间和绿地空地空间

生态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态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 结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综合,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物环境:A大环境: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宇宙环境)/a大气候:离地面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B小环境: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领接环境/b小气候:生物所处的局域地区的气候 大环境直接影响小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反作用环境。 生态因子: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CO2 、H2O 、食、天敌……)分类:A性质:1气候因子 2土壤因子 3地形因子 4生物因子 5人为因子B有无生命特征:1生物因子 2非生物因子C生态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的变动作用:1密度制约因子(食物,天地) 2非密度制约因子(气候,降水)D生态因子的稳定性及作用特点:1稳定因子(引力,光强)2变动因子{周期性变动因子(四季,潮汐)非周期性变动因子}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阶段性作用 4不可代替性和补偿性作用 5直接或间接作用 生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态环境)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地域某种生物余姚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碍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之歌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一个生态上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在最高点和最低的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光质的生态作用:尽管生物生活在日光全光谱下,但不同的光质对生物的作用是不同的,生物对光质也产生了选择性适应 光合有效辐射: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够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nm 波长的辐能,这个带对应于辐射能流的最大节 黄化现象: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 植物物种间对光照强度表现出的适应性差异,是已进化的两类值物间的差异:1阳地植物 2阴地植物 动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1昼行动物 2夜行动物自然条件下,动物每天开始活动的时间常常是由光照强度决定的,当光照强度达到某一水平时,动物才开始活动,因此不同季节随着日出日落的时间差异,动物活动时间也有变化 生物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毛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1 长日照植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2 短日照植物:日照小于某一数值或黑夜长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3 中日照植物:昼夜长度接近相等才能开花的植物 4 日中性植物: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植物 动物的光周期现象:A繁殖的光周期1 长日照动物 2 短日照动物 B昆虫滞育的光周期现象 C换卖鱼换羽毛的光周期现象 D动物迁徙的光周期现象

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

基础生态学试题A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题(卷) 2011—2012学年第1学期《基础生态学》课程 A 卷 专业班级: 命题教师: 张晓鹏李刚审题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考试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得分: 分 1.趋异适应 2.顶级群落 3.生物的生活史对策 4.特征替代 5.协同进化 6.生态幅 7.生态入侵 第 1 页共 8 页 8.生态阈值 9.边际效应 10.生态平衡 二.填空题,每空1~共20, 得分: 分 1(中国植物群落分类系统的基本单位是。 2(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物种形成学说是。 3(五种北美莺同以云杉为生~分处不同的位置~达到避开竞争的效果~这是由于形成了的结果。 4(构成陆地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中~最易成为限制因子是。 5(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特点和速率主要取决于和

、三个方面。 6(驱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7(动物种群的生殖适应对策中~高纬度地区的哺乳动物每胎产仔数比低纬度地区。 8(阳地植物的光补偿点比阴地植物 ,飞鼠每天开始活动以为信号,鹿秋天进入生殖期以为信号。 9(物种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基本单位是。 10(种群数量的调节实际上是通过种群本身内在和两个反向力间的平衡而实现的。 11(按照演替发生的起始条件不同可以将群落演替划分为和 两类。 第 2 页共 8 页 12.能够准确反映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关系的生态金字塔是。 13. 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顶级。 14. 在生态系统氮的循环中~一方面通过固氮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另一方面又通过重新返回大气。 三.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15分, 得分: 分 1. 如果某种群个体间竞争强烈~排斥性强~则其内分布型最可能是以下哪种 ( ) A. 随机分布 B. 均匀分布 C. 成丛分布 D. 群集分布 2(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 , 。 A(比相邻群落环境更加严酷 B(种类多样性高于相邻群落 C(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 D(在群落交错区各物种密度均大于相邻群落 3(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 ,。 A(凸型曲线 B(凹型曲线 C(对角线型曲线 D(S型曲线 4(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错误的是, , 。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一个n维的超体积 ;

鱼类生态学知识点

鱼类生态学复习资料 1,按照研究的生物组织水平可将鱼类生态学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发展中的分子生物学。2,鱼类生态学:鱼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3,鱼类的栖息环境:41% 淡水,58% 海水,1% 洄游。4,鱼类的经济利用:食用、药用、工业、观赏。 第一章:年龄1,鱼类的生活史:是指精卵结合直至衰老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亦称生长周期。2,鱼类的发育期分为:胚胎期、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成鱼期、衰老期。3,寿命:指鱼类整个生活史所经历的时间。主要取决于鱼类的遗传特性和所处的外界环境条件。其分为两类:生理寿命和生态寿命。 4,生长年带:一年之中所形成的宽阔环片和狭窄环片合称为一个生长年带。5,年轮:被规定为由密向疏过度的最后一条密的环片。 6,年轮标志的类别为:疏密型、切割型、碎裂型、间隙型。年轮的特点:清晰性、完整性、连续性、普通性。 7,副轮:或称假轮、附加轮。在正常的生长季节,由于饵料不足、水温突然变化、疾病或意外受伤等原因,使鱼体正常生长受到干扰,从而破坏了环片排列的规律性,在鳞片上留下痕迹。 8,副轮和年轮不同之处有以下四点:a,年轮一般见于鱼体的每一鳞片上,而副轮往往只出 现在少数的鳞片上;b,副轮不像年轮那样清晰、完整和连续,多半局限于某一区域。c,年轮仅仅表现为疏密结构的,则年轮内缘是密环,外缘是疏环;若为副轮则与此相反。d,副轮所构成的“生长年带”及其“疏带”和“密带”的比例不协调。 9,鱼的年龄表示方法:鳞片上没有年轮,用0 表示;有1个年轮,用1表示;依次类推。 为表示年轮形成后,在轮纹外又有新增的环片,则在年轮数的右上角加上“+”号,如0+、1 +… 0+ -- 1,1龄鱼,指大致渡过了一个生长周期;鳞片上无年轮、或第一个年轮 刚形成。 1+ -- 2,2龄鱼,指大致度过了两个生长周期;鳞片上有一个年轮,或第二个 年轮刚形成。 10,经常用作鱼类年龄鉴定的材料有鳞片、耳石、鳞条、鳞棘和支鳍骨、鳃盖骨、匙骨和脊椎骨等。最常用的是鳞片,因为取材方便,观察简便,不需特殊加工。 11,年龄结构或组成是种群的基本属性之一。种群的年龄结构通常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12,渔获物年龄结构的分析,最直接的意义是用来判断渔捞程度、渔具合理性和水域渔捞量的合理性。 13,一般来说,凡种群年龄结构简单的鱼类,其幼体龄组在种群中所占数量百分比大,年龄金字塔低平,意味着种群的生产量大;而种群年龄结构复杂的鱼类,其幼体龄组,特别是1龄幼体在种群中所占数量百分比相对要小,年龄金字塔高耸,意味着种群生产量小。 第二章:生长1,鱼类的生长通常是指鱼体长度和重量的增加。2,生长式型:是指生长的方式、过程和特点。包括不确定性、可变性、阶段性、季节性、 雌雄相异性、等速和不等速性。 3,影响鱼类的生长因子有:外源因子食物、温度、溶氧、光照、盐度和其它、群落对生 长的影响。内源因子基因、遗传来控制生长。 4,食物对鱼类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数量、质量和颗粒大小三个方面。 5,食量:指在一定温度等环境条件下,鱼类每天摄食的食物总数量。其有三种关键性的 水平:维持食量、最适食量、最大食量。 6,食物的质量:主要是指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含量。 7,生长效率:是衡量鱼类所社区的食物重量转化为机体组织重量的百分数的一个指标。8,补偿生

基础生态学试题

基础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生态学(ecology):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上层、全部的水圈、大气圈的下层。 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一定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 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尺度: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有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组织尺度。 频度: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占整个样方的百分比,表示物种的个体在群落地段分布的均匀状况。 多度: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 盖度: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 适合度:一种生物对生境的适合程度,以平均每个个体生育的存活后代的数量作为衡量适合度的指标。 进化:生物种群基因频率变化。 物种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物种的均匀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 內禀增长率:在特定条件下,具有稳定年龄组配的生物种群不受其他因子限制时的最大瞬时增长速率。 食物链: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 协同进化: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共同进化的现象。 排序:把一个地区内所调查的群落样地,按照相似度来排定各样地的位序,从而分析各样地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数量分许法。

领域:动物个体或群体所占据的排斥同种其它个体或群体的空间。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于其生存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影响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过程。 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间有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生态位:之声吴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生态位包含了所有生态因子和生态辐。 生态幅:生态幅是指物种对生态环境适应范围的大小。它常与耐受限度一致,耐受限度越宽,生态幅也越大。 生态因子:指环境因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又称环境因子。所以有人称生态因子的总和为生态环境。 生态型:同一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隔离,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趋异适应的结果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分异并在遗传上固定下来,这种不同的个体群称为生态型。生活型:不同种类的生物生长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相同或相似外貌的物种群被归并为同一生活型。生态型是趋异适应的结果,生活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优势种:指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 生物多样性:指生命有机体及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 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表现为相对稳定,能量与物质的输入、输出接近相当,外来干扰所引起的变化可由自我调节而恢复到原初稳定状态,生态系统的这种状态即为生态平衡。 趋同适应:不同物种在相似的大环境条件下,可能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表现出相似性。这样导致了不同物种相同的生活型。 趋异适应:指在不同的环境下,同一个物种面对不同的生态压力和选择压力,在生理、行为和形态等方面会有不同的调节,这导致了生态型。趋同适应和趋异适应都是物种为适应环境条件而表现出的特性。 层片:每一层片由相同生活型和相似生态要求的不同植物构成的机能群落。层片作为群落的结构单元,是在群落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生态学基本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ecology):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重心就是生态系 统、 2.生态学研究的对象的四个层次: ●个体:就是有机体对环境的反映。 ●种群:就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 年龄结构比、性比、种内关系与空间分布结构等。60年代前就是研究主流。 ●群落:栖息在同一区域中的动物、植物与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群落的结构、演替、 多样性、稳定性。群落组成与结构的过程。 ●生态系统:就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过程。 ●生物圈:地球上的全部生物与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 圈与大气圈的下层。 3.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分为野外、实验研究与理论研究 ●野外就是首选、并且就是第一性的。如了解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动 ●实验研究就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补充手段。优点就是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分析比 较可靠,重复性强。——自然条件下试验法,如驱除寄生虫以研究雷鸟种群的动态。 ●理论研究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数学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在种群生态学中,研究种群动 态,种群增长与种间竞争。预测结果还必须通过现实来检验,根据现实通过修改模型 参数,使研究结果逐步逼近现实等。 第二章个体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与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与其她相关生物等。 2环境:生物赖以生存的外界条件的总与。它包括一定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生活与发展的各种因素。 3生境:特定群落的生态因子的总与(无机环境)称为生境(Habitat)。生境就是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对生物具有更实际的意义。 4限制因子:在众多的生态因子中,那些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而限制其生存、生长、繁

基础生态学终结复习题

基础生态学终结版复习题

————————————————————————————————作者:————————————————————————————————日期:

基础生态学终结版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生物圈: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的下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生态位主要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事物和其他生物 生存因子: 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群落: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类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内稳态:生物通过控制体内环境(体温、糖、氧浓度、体液等),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 有效积温:生物在某个生育期或全部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 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 基因型:种群内每一个体的基因组合。 小气候: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最大出生率与实际出生率:最大出生率是理想条件下(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下种群内后代个体的出生率。实际出生率就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每个雌体实际的成功繁殖量。 哈-温定律: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如突变、选择、迁移、漂变等)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动态生命表: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 遗传漂变:是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仅偶然出现,在小种群中更明显。 环境容纳量:由环境资源所决定的种群限度,即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 空间异质性:群落的环境不是均匀一致的,空间异质性的程度越高,意味着有更加多样的小生境,能允许更多的物种共存。指生态学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其复杂性。*边缘效应:在两个或两个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或其他系统)交互作用处,由于某些生态因子(可能是物质、能量、信息、时机或地域)或系统属性的差异和协合作用而引用而引起系统某些组分及行为(如种群密度、生产力和多样性等)的较大变化,称为边缘效应。亦称周边效应。 生物多样性:是指各种生物源,包括数百万种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各个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各个物种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他们的生态过程。 *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我们把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种间竞争:指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产生的相互竞争作业。竞争的结

基础生态学课后习题和答案

第一章绪论(康金林整理) 1.说明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分为种内的和种间的,或种内相互作用和种间相互作用。 2.试举例说明生态学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到生物圈,但主要研究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在个体层次上,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在种群层次上,多度与其波动的决定因素是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等等;在群落层次上,多数生态学家在目前最感兴趣的是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过程;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 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 第二章有机体与环境 1.概念与术语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生态幅是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 大环境指的是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小环境指的是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 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 小环境中的奇虎称为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态因子,称为密度制约因子。 可调节种群数量,但其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称为非密度制约因子。 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广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宽,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广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广温性动物。 狭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窄,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窄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狭温性动物。 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 利比希在1840年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其基本内容是: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根本因素,这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Shelford于1913年提出了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3.生态因子相互联系表现在那些方面?

《基础生态学》(第二版)必背整理

0 绪论 1、说明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生物环境分为种内的和种间的,或种内相互作用和种间相互作用。 2、试举例说明生态学是研究什么问题的,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很广,从个体的分子到生物圈,但主要研究4个层次: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在个体层次上,主要研究的问题是有机体对于环境的反应;在种群层次上,多度与其波动的决定因素是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年龄结构和性比等等;在群落层次上,多数生态学家在目前最感兴趣的是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过程;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生态学家最感兴趣的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生态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野外的、实验的和理论的三大类。 1 生物与环境 1、概念与术语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等 生态幅是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在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 大环境指的是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 小环境指的是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直接影响生物的生活 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m以上的气候,由大范围因素决定 小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m以内的气候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的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密度制约因子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数量的生态因子(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 非密度制约因子可调节种群数量,但其影响强度不随种群密度而变化的生态因子(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只有在耐受范围内,生物才能存活。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广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宽,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广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广温性动物 狭温性是指生物对环境中的温度因子的适应范围较窄,这种生物对温度耐受限度较窄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动物叫做狭温性动物 2、什么是最小因子定律?什么是耐受性定律? 利比希在1840年提出“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元素”。其基本内容是: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与分布的根本因素,这就是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Shelford于1913年提出了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态学(第三版)复习提纲PDF.pdf

第一章;生态学定义: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第二章:简述光的生态作用,生物如何适应? 1、光强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作用 光强是光合作用能量的来源,适宜的光照能促进细胞的增大和分化,影响细胞的分裂和伸长,促进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器官的生长和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光照强度影响动物的发育。光强和体色也有一定的关系。 2、光照强度与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在水中的分布与光照强度有关。 光补偿点:光的穿透性限制着海洋植物的分布,只有在海洋表层的透光带内,植物的光合作用量才能大于呼吸量。在透光带的下部,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刚好与植物的呼吸消耗相平衡,就是所谓的补偿点。 阳地(阳生或阳性)植物:在强光环境中才能生长健壮,在隐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 阴地(阴生或阴性)植物: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植物。潮湿、背阴的地方或林下。 耐阴性植物: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在全日照下生长最好,但也能忍耐适度的阴蔽,或是在生育期间需要较轻度的遮荫。 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有重要的生态作用,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在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 生物和许多周期现象是受日照长短控制的,光周期是生命活动的定时器和启动器 长日照植物:日照超过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 短日照植物:短日照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一般需要较长的黑暗才能开花。 中间性植物:在什么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 哺乳动物的繁殖和换毛 长日照动物:在温带和高纬度地区许多鸟兽在春夏之际白昼逐渐延长的季节繁殖后代。如雪貂、野兔。 短日照动物:一些动物只有在白昼逐步缩短的秋冬之际才开始性腺发育和进行繁殖。如绵羊、山羊和鹿。 温度对生物作用的“三基点”和积温在农业生产上和虫害预报有何意义? 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预测害虫来年的发生程度;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应用积温预报农时。 水分对生物有何影响?生物如何适应? 1、水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条件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很好的溶剂;水是生物代谢过程的重要原料;缓和调节体温;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使生物保持一定的状态,维持正常的生活。 2、水对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就植物而言,水分对植物的生长也有一个最高,最适,最低的三基点。只有处于最适范围内,才能维持植物的水分平衡,以保证植物有最优的生长条件。 3、水对动植物数量和分布的影响 降水在地球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这主要因地理纬度,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的不同所致。(1)水生植物对水因子的适应 适应方式

基础生态学复习题

绪论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1. 简述生态学研究对象的主要层次。 四个组织层次,即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2.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野外(田间)研究、实验研究、数学模型研究(理论)、模拟实验生态网络及综合分析 3. 介绍几位著名的国内外生态学家。 ①英国生态学家埃尔顿(Elton 1927)在《动物生态学》中,把生态学定义为“科学的自然历史”(Scientific Natural History)。 ②前苏联的生态学家克什卡洛夫(Kaшкapoв1945)认为,生态学研究“生物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的适应性”,即达尔文的生存斗争学说的各种适应性。 ③澳大利亚生态学家安德列沃斯(Andrewartha 1954)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他的著作“动物的分布与多度”。 ④植物生态学家Warming(1909)提出植物生态学研究“影响植物生活的外在因子及其对植物……的影响;地球上所出现的植物群落……及其决定因子……”。 ⑤法国的Braun-Blanquet(1932)则把植物生态学称为植物社会学,认为它是一门研究植物群落的科学。 ⑥美国生态学家Odum(1953,1959,1971,1983)的定义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⑦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1980)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1 生物与环境 一、名词解释 1.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所有生态因子综合作用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2.生境(habitat):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 3.生态幅: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是生物对这种生态 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4.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 殖的关键性因子。 5.趋同适应: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常形成相同或相 似的适应方式和途径。 趋异适应: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有机体,由于分布地区的间隔,长期生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适应方式和途径。 6.生活型:趋同适应的生物,具有类似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生态型:趋异适应的生物,分化形成的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二、问答题 1.生态学研究更加注重生物的生境与小环境,为什么? 答:大气候一般不能控制,但小气候可以改变。 大环境不仅直接影响小环境,而且对生物体也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小环境直接地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也直接影响小环境。如蜂鸟巢内的卵33.3℃→鸟体表12.4℃→空气和树枝3.5℃→天空→-20.7℃。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在小环境层次上对气候因子进行研究。 2.简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及生存因子之间的关系。 环境因子:是指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