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兄弟树阅读答案

兄弟树阅读答案

兄弟树阅读答案

【篇一:第六章树习题答案】

t>一、选择题

1、已知一算术表达式的中缀形式为 a+b*c-d/e,后缀形式为

abc*+de/-,其前缀形式为(d )

a.-a+b*c/de b. -a+b*cd/ec.-+*abc/de d. -+a*bc/de

2、算术表达式a+b*(c+d/e)转为后缀表达式后为( b )

a.ab+cde/* b.abcde/+*+c.abcde/*++ d.abcde*/++

3.设树t的度为4,其中度为1,2,3和4的结点个数分别为4,2,1,1 则t中的叶子数为( d)

a.5b.6 c.7 d.8

4.在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 d)

①只有一个结点的二叉树的度为0; ②二叉树的度为2;③二叉树

的左右子树可任意交换;

④深度为k的完全二叉树的结点个数小于或等于深度相同的满二叉树。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④ d.①④

5.设森林f对应的二叉树为b,它有m个结点,b的根为p,p的右

子树结点个数为n,森林f中第一棵树的结点个数是( a )

a.m-nb.m-n-1 c.n+1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6.若一棵二叉树具有10个度为2的结点,5个度为1的结点,则度为0的结点个数是( b )

a.9b.11c.15 d.不确定

7.在一棵三元树中度为3的结点数为2个,度为2的结点数为1个,度为1的结点数为2个,则度为0的结点数为( c )个

a.4 b.5 c.6d.7

8.设森林f中有三棵树,第一,第二,第三棵树的结点个数分别为

m1,m2和m3。与森林f对应的二叉树根结点的右子树上的结点个

数是( d )。【北方交通大学 2001 一、16 (2分)】

a.m1 b.m1+m2 c.m3 d.m2+m3

9.具有10个叶结点的二叉树中有( b)个度为2的结点,

a.8 b.9 c.10 d.ll

10.一棵完全二叉树上有1001个结点,其中叶子结点的个数是(e ) a. 250b. 500 c.254 d.505e.以上答案都不对

11.设给定权值总数有n 个,其哈夫曼树的结点总数为( d)

a.不确定 b.2nc.2n+1d.2n-1

12.有关二叉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二叉树的度为2 b.一棵二叉树的度可以小于2

c.二叉树中至少有一个结点的度为2d.二叉树中任何一个结点的度都为2

13.二叉树的第i层上最多含有结点数为( c )

a.2i b. 2i-1-1 c. 2i-1d.2i -1

14.一个具有1025个结点的二叉树的高h为( c )

a.11 b.10 c.11至1025之间d.10至1024之间

15.一棵二叉树高度为h,所有结点的度或为0,或为2,则这棵二叉树最少有( b )结点

a.2h b.2h -1 c.2h+1d.h+1

18.对于有n 个结点的二叉树, 其高度为(d )

a.nlog2nb.log2n c.?log2n?|+1 d.不确定

19. 一棵具有 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树高度(深度)是( a)

a.?logn?+1 b.logn+1 c.?logn?d.logn-1

20.深度为h的满m叉树的第k层有( a)个结点。(1=k=h)

k-1 kh-1ha.m b.m-1 c.md.m-1

21.在一棵高度为k的满二叉树中,结点总数为( c)

a.2k-1b.2k c.2k-1 d.?log2k?+1

22.高度为 k的二叉树最大的结点数为( c )。

a.2kb.2k-1 c.2k -1 d.2k-1-1

23.一棵树高为k的完全二叉树至少有(c )个结点

kk-1k-1k a.2 –1 b. 2 –1c. 2 d. 2

25.利用二叉链表存储树,则根结点的右指针是(c )。

a.指向最左孩子 b.指向最右孩子c.空 d.非空

26.对二叉树的结点从1开始进行连续编号,要求每个结点的编号大于其左、右孩子的编号,同一结点的左右孩子中,其左孩子的编号小于其右孩子的编号,可采用( c )次序的遍历实现编号。

a.先序 b. 中序 c. 后序 d. 从根开始按层次遍历

27.树的后根遍历序列等同于该树对应的二叉树的( b ).

a. 先序序列

b. 中序序列

c. 后序序列

28.在下列存储形式中,哪一个不是树的存储形式?( d )

双亲表示法 b.孩子链表表示法 c.孩子兄弟表示法 d.顺序存储表示法

29.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为abcdefg,它的中序遍历序列可能是( b)

a.cabdefg b.abcdefg c.dacefbg d.adcfeg

30.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结果为abcdef,中序遍历结果为cbaedf,则后序遍历的结果为( a )。

a.cbefda b. fedcba c. cbedfa d.不定

31.已知某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是dabec, 中序遍历序列是debac , 它的前序遍历是( d)。

a.acbed b.decab c.deabcd.cedba

32.某二叉树中序序列为a,b,c,d,e,f,g,后序序列为b,d,c,a,f,g,e 则前序序列是: b

a.e,g,f,a,c,d,bb.e,a,c,b,d,g,fc.e,a,g,c,f,b,dd.上面的都不对 33.上题的二叉树对应的森林包括多少棵树( b )

a.lb.2 c.3 d.概念上是错误的

34.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如下:先序遍历:efhigjk;中序遍历: hfiejkg 。该二叉树根的右子树的根是:c

a、 e

b、 f

c、 g

d、 h

35.将一棵树t 转换为孩子—兄弟链表表示的二叉树h,则t的后根序遍历是h 的

a.前序遍历 b.中序遍历c.后序遍历(b )

39.一棵非空的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与后序遍历序列正好相反,则该二叉树一定满足( c) a所有的结点均无左孩子b.所有的结点均无右孩子c.只有一个叶子结点d.是任意一棵二叉树

40.在二叉树结点的先序序列,中序序列和后序序列中,所有叶子结点的先后顺序( b )

a.都不相同 b.完全相同c.先序和中序相同,而与后序不同

d.中序和后序相同,而与先序不同

41.某二叉树的前序序列和后序序列正好相反,则该二叉树一定是( c )的二叉树。

a.空或只有一个结点 b.任一结点无左子树 c.高度等于其结点数d.任一结点无右子树

44.一棵左子树为空的二叉树在先序线索化后,其中空的链域的个数是:(d )

a.不确定b. 0 c. 1 d. 2

45.一棵左右子树均不空的二叉树在先序线索化后,其中空的链域的个数是:( b)。

a. 0b. 1 c. 2 d. 不确定

46.若x是二叉中序线索树中一个有左孩子的结点,且x不为根,则x的前驱为( c )

a. x的双亲

b.x的右子树中最左的结点

c.x的左子树中最右结点

d.x的左子树中最右叶结点

47.引入二叉线索树的目的是( a )

a.加快查找结点的前驱或后继的速度b.为了能在二叉树中方便的进行插入与删除

c.为了能方便的找到双亲d.使二叉树的遍历结果唯一

48.线索二叉树是一种( c )结构。

a.逻辑 b.逻辑和存储c.物理 d.线性

二、填空题

1. 二叉树由_(1)根结点__,__(2)左子树_,_(3)右子树__三个基本单元组成。

2. 树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方式有_(1)_双亲表示法_,_(2)孩子链表表示法__,_(3)孩子兄弟表示法__。

3. 具有256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__9____。

4. 已知一棵度为3的树有2个度为1的结点,3个度为2的结点,4个度为3的结点,则该树有____12__

个叶子结点。

5. 深度为k的完全二叉树至少有___(1) 2k-1 ____个结点,至多有___(2)_ 2k -1___个结点。

6. 假设根结点的层数为1,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的最大高度是

__n____。

7. 在一棵二叉树中,度为零的结点的个数为n0,度为2的结点的个数为n2,则有n0 =_ n2+1

8. 设只含根结点的二叉树的高度为0,则高度为k的二叉树的最大结点数为_ 2k+1 -1_____,最小结点数为__k+1____。

k-2 9. 高度为k的完全二叉树至少有____2__个叶子结点。

10. 高度为8的完全二叉树至少有___64___个叶子结点。

11. 已知二叉树有50个叶子结点,则该二叉树的总结点数至少是

____99__。

12. 一个有2001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高度为_11_____。

13. 设f是由t1,t2,t3三棵树组成的森林,与f对应的二叉树为b,已知

t1,t2,t3的结点数分别为n1,n2

和n3则二叉树b的左子树中有__(1)n1-1_个结点,右子树中有

_(2)_n2+n3_个结点。

14. 如某二叉树有20个叶子结点,有30个结点仅有一个孩子,则

该二叉树的总结点数为_____69_。

15. 如果结点a有 3个兄弟,而且b是a的双亲,则b的度是

__4____。

16. 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存储,共有__n+1____

个空链域。

17. 先根次序周游树林正好等同于按_(1) _先序__周游对应的二叉树,后根次序周游树林正好等同于按

__(2)中序_周游对应的二叉树。

18. 利用树的孩子兄弟表示法存储,可以将一棵树转换为___二叉树

___。

19. 线索二元树的左线索指向其__前驱____,右线索指向其___后继___。

20. 设n0为哈夫曼树的叶子结点数目,则该哈夫曼树共有__2n0-

1____个结点。

三、应用题

1.将下列由三棵树组成的森林转换为二叉树。(只要求给出转换

结果)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98 一、 (10分)】

2.设一棵二叉树的先序、中序遍历序列分别为

先序遍历序列: a b d f c e g h 中序遍历序列: b f d a g e h c (1)画出这棵二叉树。

(2)画出这棵二叉树的后序线索树。

(3)将这棵二叉树转换成对应的树(或森林)。【南京航空航天大

学 1997 二、 (10分)】

(3)

3.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对称序和后序序列如下:

对称序:gldhbeiacjfk后序: lghdiebjkfca

(1) (2分)给出这棵二叉树:

(2) (2分)转换为对应的森林:

.

4.假设一棵二叉树的层次序列为abcdefghij,中序序列dbgehjacif。请画出这棵二叉树。

【武汉大学 2000 三、1】【东南大学 2000 一、1 (6分)】

(1) (2)

5(1)设通信中出现5中字符a、b、c、d、e对应的频率为

0.2,0.1,0.5,0.15,0.25构造哈夫曼树,并给出对应字符的编码。【青岛大学 2002 四、2 (10分)】

(2)设a、b、c、d、e、f六个字母出现的概率分别为

7,19,2,6,32,3。试写出为这六个字母设计的huffman编码, 并画出对应的huffman树.【山东工业大学 1995 四(10分)】

(1) 编码为:15:111, 3:10101, 14:110, 2:10100, 6:1011, 9:100, 16:00, 17:01

(2) 常用哈夫曼树为通讯用的字符编码,本题中集合的数值解释为字符发生的频率(次数)。由哈夫曼树构造出哈夫曼编码。译码时,进行编码的―匹配‖,即从左往右扫描对方发来的―编码串‖,用字符编码去匹配,得到原来的元素(本题中的数)。

【篇二:2015绵阳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威慑蜂涌顶礼膜拜战战兢兢

b.绚烂奇崛伶牙利齿水泄不通

c.紧俏婉转争奇斗妍冥思苦想

d.琅琅熟稔龙盘虎踞出奇致胜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以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为原形的同名电影,讴歌了焦裕禄一心为民、舍小家顾大家的公..

仆精神。

b.在绵阳科技城举办的成果展示会上,我国自己生产的高科技产品洋洋大观,摆满展厅,....

引来各国专家驻足。

c.桥梁专家茅以升多年来苦心孤诣地进行科普创作,在科学知识与人民大众之间架起一座....

宝贵的―科普之桥‖。

d.尽管文艺界对汪国真的诗歌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唤起了

一代代年轻人对于诗歌和生活的激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小学安全教育能否深入人心,除了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关

键在于每个学生要树立起尊重生命的意识。

b.全国第八届特奥会的参赛队员,除四川本省的84名运动运动员外,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177名运动员也参与了奖牌角逐。

c.由于当今日本青年基本上对动漫、明星、腐文、萌元素等更有兴趣,使日本民间出现了对历史反思相当冷淡的现象。

d.《大国崛起》本着―为国人打开视野、为人类共同进步提供思考‖

的创作宗旨,引导人们以开放的心态汲取历史的智慧。

5.把下面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加深我们对艺术本质的认识

②实际上,探讨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的关系至少有两重意义

③尤其是对爱因斯坦与艺术的关系,几乎根本没有触及、发掘

④平常我们谈论较多的只是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而对艺术家和哲

学家的爱因斯坦则较

少提到

⑤这不论对美学界、科学界和教育界认识爱因斯坦,都是一大憾事

⑥揭示科学与艺术的互补性和统一性

a.④⑤②①⑥③

b. ④⑤③②⑥①

c. ②①⑥④③⑤

d. ④③⑤②⑥①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7题

(一)

陈大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

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

不顾。

(二)

周彬不治财产,服膺儒学。其妻让之曰:―汝家兄弟能力稼穑,囊箱

丰盈,汝之不调,无

子之事,非女子所能知‖。

(节选自《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6、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大丘与友期行期:约定

b相委而去委:托付

c其妻让之曰让:责备

d卿尝与吾市油数金市:买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日中不知,则是无信..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汝之不调,无思悔以所赐金帛陈列于庭.

c d

无丝竹之乱耳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第Ⅱ卷(共119分)

三、(26分) 8. 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4分)

⑵囊文以往谒,锡赉颇厚(4分)

9. 第Ⅰ卷文言文中,陈元方和周彬的故事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概括,每点不超过10字(2分)

10. 阅读下边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向潇湘我向秦。

⑴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之景.并概括诗人的情感。(3分)

⑵ ―扬子江‖―杨柳春‖―扬花‖中同音字的重复.有什么样的效果?(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i0分)

⑵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⑶,札札弄机抒。(《迢迢牵牛星》)

⑷开轩面场圃,。(孟浩然《过故人庄》)

⑸蓬山此去无多路,。(李商隐《无题》)

⑹.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⑺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

⑻辛苦遭逢超一经,(文天祥《过零丁洋》)

四、(11分)

12、明德中学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将开展―《水浒传》连连看名著

阅读系列活动,欢迎你参加。(11分)

【争做自愿者】

(1)―水浒故事会‖将招募自愿者,担任现场主持并对同学们的讲述

作出评判。请自荐担当志愿者,陈述自己能胜任该角色的理由。70

字左右。(3分)

【人物脸谱绘】

(2)在―水浒人物脸谱‖展示区,按要求填出几位好汉的绰号。请将

林冲、的绰号工整、规范的填写在空格里。(2分)

【水浒英雄论】

(3)活动将举办―我看水浒好汉‖的即兴演讲。请你从几位好汉中任

选两位,以他们的故事为论据证明下面观点。不少于90字。(6分)读《水浒传》,既要欣赏好汉门身上的英雄性和豪侠气,又要看到

他们英雄行为背后的暴力性和非人道。

五、(3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20题

(一)(18分)

燃烧的木棉花

杨春山

①在滇西北的高山峡谷里,从罅隙中穿透过来的风,总是会在不经

意间带来远方的热烈气息。而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三江并流的

地带,木棉花就如一位清逸的隐士,不时把它孤傲的身影投射在江

畔的某个地带。

②一条江的奔流,会让江岸承受无处不在的冲击;而一条江的静滞,会让江畔拥有云蒸霞蔚的江花。在金沙江沿线绽放的木棉花,聚成

了一道绝美的风景。挺立在江岸边的木棉花树,不离不弃地依偎着

金沙江,用自己的身影,点缀着江水的寂寞。有了木棉花的点缀,

金沙江就拥有了明媚的色彩与春光。木棉花的俊逸挺拔和金沙江的

激情交织碰撞,滇西北高原停驻在人们的视野里。

③春会让木棉花隐忍了一年的生机在瞬间绽放,满树的鲜红与艳丽

成就了木棉花,成就了它英雄树和木棉树的称谓。一树木棉花,就

是一树春天里绽放的火红与希望。有了木棉花娇艳的容颜,滇西北

高原就有了亮丽的底色。有了木棉花的陪伴,一路奔行的金沙江就

不再感到疲惫。在金沙江的穿行路线图里,始终有木棉花若隐若现

的身影。

④除了金沙江边的干热河谷地带,在滇西北的一个个村庄,木棉花

依然有着挺拔不凡的气度。在乡村,一只只在花朵旁驻足的小鸟,

一只只在硕大花瓣里穿行的蜜蜂,会让木棉花变得更加生动和温情。五星形的花瓣,紧紧簇拥着蕊的花瓣,让木棉花充满了凝聚的象征

意味。选择了乡村的木棉花,把自己的根深深扎进红土地里,用俊

俏而大气的容颜,和村庄两相厮守。那些硕大而肥厚的花朵,在喧

闹了春光之后,便会被摘下、晒干,成为味蕾上的诱惑。

⑤有了木棉花,乡村就拥有了另一副容颜。在木棉花的绿荫下纳凉、聊天,或是做些手里的活计,是村人的最爱。爷爷在世时,曾守过

生产队的窝棚多年,院里长着一棵高大的木棉花树。每年春天木棉

花如期绽放,他会把木棉花摘下,晒干后当作枕芯,或是用来做菜,让我们在儿时便享受到了来自木棉花的诱惑。这缕鲜香,至今让我

回味,是我在外打拼的日子里不断的一缕乡愁。

⑥没有了木棉花,滇西北的金沙江肯定会失去不少美。河湾里的一

树木棉花,倒映在河水里,与天空的云彩互相唱和;江岸边的一树

木棉花,把笑脸展示在崖畔上,与山林中的飞鸟和鸣;村庄里的一

树木棉花,用它的静默付出,温馨农人的朴素生活。给予、奉献、

朴实、隐忍,是木棉花的气度,也应该是乡村的气度。

⑦木棉花始终在提醒着乡村,只有不断地张扬美好,摒弃丑陋,才

能获得踏实的幸福生活。木棉花的美,在目光所及之内,也在目光

所及之外,当它们的一树花朵开始凋零,褪去............

了原有的繁华,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它作为美食的历程却才刚刚开始。我们的生命,也应该如木棉花一样,勇敢绽放。

⑧蛰居小城二十多年的时光里,我会在夜晚不时地怀念木棉花。怀

念木棉花,其实也是在怀念曾经拥有的乡村生活与气度。那在味蕾

上逐渐洇开的淡淡乡愁,那散发出木棉花瓣清香的睡梦,陪伴着我

们在人生的路途上不断跋涉、前行。

⑨被木棉花染红的春天是幸福的.有了木棉花的滇西北是幸福的。

我们在外行走时略显踉跄的脚步,和故乡的明媚春光里的木棉花遭

遇之后,开始变得坚实,如同我们凝望故乡时的深情目光。

13.第②一④段从形、色方面刻画了木棉花的什么特点?请用文中词

语回答。(3分)

【篇三:小狗和大树阅读答案】

t>二上寒假语文阅读练习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小学练习

篇三:小狗和大树阅读答案

什么感情。说明文:作者说明的对象和主要特征。议论文:作者针

对什么问题,发表了什么见解和主张。小学现代文阅读一般技巧:1、理解题目记叙文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类型的;记叙文

的题目一般也分为这几种类型。题目是文章内容的眼睛,简析题目

可以帮助推测记叙文内容,推测文章中心。2、阅读文章浏览一遍文章,凭感觉划出自认为重点的词语、句子;(1)整体感知:文章的

基本内容(什么人?什么事(物)?怎么写的?为什么要写?你是

怎么看的?)写人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

神态等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主题。记事的文章要弄清事情

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事件的

意义和它体现的中心思想。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借景抒情,

在分析时注意:①写景层次、景物特点、写景顺序、情景交融;②

想像、联想、修辞手法的运用。借物抒情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某

物的外形、内在特点的描绘,运用联想、类比,颂扬与之有关的人

物的内在精神特征,用象征手法、议论、抒情篇末点题即可。分析

这类文章要注意:①文中富有哲理的语言警句;②一般富有哲理的

语言譬句是以文中物的形象的描写为载体的,所以分析时要抓住物

的形象的特点;③想象、联想、象征写法的运用。(2)理清思路:

叙述的基本要素、作者的情感变化、材料的安排、文章的过渡3、认

真读题4、再读原文,揣摩语言第二个阶段的整体阅读,是在认真、

深入分析了文章细节的基础上,对文章主题、感情基调、结构特征、写作意图等方面的准确把握和总结。记叙文:①抓住全文的中心句

或主旨句。②从文章中的一些关键性语句入手,体会作者的态度、

观点和情感。③从线索入手,把握文章中作者的感情脉络,进而领

会全文。④从标题入手,把握文章中心。⑤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根

据事件的发展过程划分;根据时间先后划分;根据空间的变化划分;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根据感情的发展变化划分。这次是带着

问题有目的地读,很快能确定回答问题的阅读范围,再阅读与题干

相关的语句,截取关键性文字。揣摩语言:引领文章主旨的词、句(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使用关联词(如:不但??而且??;因为、何况、但是、然而、因此等)5、准确答题,提炼概括

考点名称:写字写字:既是对我国汉字的书写,对于小学生,写字

过程中主要注意:1、注意笔顺。 2、不要写错别字。养成良好的书

写习惯及注意事项:1、书写姿势书写的姿势对于练习写字非常重要。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

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

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必须引起重视。正确的写字姿势是:

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

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

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2、执

笔姿势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

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

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有些人用左手写字)大拇指、

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

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

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左右。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

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3、书写方法俗话说,字如其人。那么该如何用笔在自己的手里运用自如,炉火纯青

来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呢?如果是钢笔字,可买张字帖,和写字贴,慢慢临摹。字和人一样,有重心,从头到脚,都是一条直线,所以

人看起来不会倒。那么初学者来写字的时候可以运用这个道理来写

写字了,在临摹的基础上,先保持字不会?倒‘,特别是对于小孩子。

小孩子想写好字就必须得首先把字写工整,写正,然后再练技巧,

再练好看。那么想要练一手字,就得从小抓起,不仅要抓字,还要

抓姿势,这样孩子才能在健康的基础上来练好字。蒙恬写字故事:

蒙恬是春秋时期的秦国大将,公元前二二三年,蒙恬带兵在外作战,他都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王。当时,人们用竹签写字,很不方便,

一个字蘸了墨没写几笔又要蘸,而写一份报告要很久的

时间。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

心中不由来了灵感。他立刻剪下一些兔尾毛,插在竹管上,试著用

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试了几次,效果还

是不行,于是随手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石坑里。有一天,他无意中看见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捡起来后,他发现湿漉漉

的兔毛变得更白了。他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兔尾竟变得非常

「听话」,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

碱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变得柔顺起来,传说这就是毛

笔的来历。历史上对于蒙恬造笔的说法有一些记载。《太平御览》

引《博物志》曰:「蒙恬造笔。」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说:「自

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但事实上,出土的文物已证明,毛笔远在蒙

恬造笔之前就有了。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秦谓之笔,楚谓

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先秦书籍中没有「笔」字,而「笔」字早在商代就出现了,秦始皇只是统一了笔的叫法,可见笔

是早于秦代就存在的。清代大学者赵翼在《孩馀丛考》中的「造笔

不始蒙恬」条中写道:「笔不始于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于前人,遂独擅其名耳。」看来,这一评述还是有所根据的。唐代韩愈《毛

颖传》以笔拟人其中也提到蒙恬伐中山,俘捉毛颖,秦始皇宠之,

封毛颖为「管城子」。后世又以「毛颖」、「管城子」为笔的代称。除此之外,毛笔的别名还有「毛锥子」、「中书君」、「龙须友」、「尖头奴」等,这是后话。现代人越来越少运用毛笔来写字了,取

而代之的是后来的钢笔、原子笔,现在又进步到鼠标了。记得我们

念书时,如果因为成绩好而得到一支钢笔的奖赏,那才真是一件了

不得的事情。好笑的是,现在我们的孩子们有的连钢笔是什麽模样

都没有见过,更不会了解毛笔的由来,这是喜或忧呢?考点名称:

辨析解释词义,辨析解释字义词义,字义的解释与辨析即是对词语

意思的理解。

理解词义的主要方法:每个词都表示一定的意思,即词义。 1、查

字典或词典解释字词; 2、分解组合法。先逐个分析词语中每个词素

的字义,然后再合起来理解。如―健美‖,―健‖是―健康‖,―美‖是―优美‖,合起来就是―健康而优美‖。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字义辨析: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

―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2、爱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

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3、安详、

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祥和‖指气

氛而言。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4、安静、宁静:都指没

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

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而―宁静‖重在平和,一

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

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5、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后者指有条理,

有先后的处理。

b 1、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

气作用,多作状语。

(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后面带动词或带形

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2)加强命令语气;(3)―必须

―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2、表率、表帅:―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

成的并列式合成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

率领‖的意思。―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

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因―表帅、表率‖

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

误写为―表帅‖。 3、报道、报导:这是一对等义词。都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用书面或

(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爆发:(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2)指像爆炸那样

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

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5、辩驳、辩论、辩(辨)白、辩解:―辩驳‖

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

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辩白‖指说

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

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 6、辨别、辨认、辨析:―辨别‖指根据不

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辨认‖指根据特点辨别,做出

判断,以便找出或认定某一对象;―辨析‖指辨别分析。 7、表示、显示、显露:―表示‖(1)事物本身或凭借其他事物显露出某种意义(2)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显示‖明显地表现;―显露‖原来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 8、边疆、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

的领土,范围较大;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范围较小。(边界:

地区与地区的界线,多指国界) 9、不详、不祥:前者指不详细、不

清楚;后者指不细说。后者指不吉利。10、不止、不只:前者是副词,

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后者用

于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相当于―不但、不仅‖。 11、报复、抱负:

前者指对别人反击。后者指远大的志向。 12、不齿、不耻:前者指

不愿提到。后者指不以之为耻。 13、不肖、不孝:前者指品行不好(多指子弟)。后者指对父母不敬。 14、编辑、编撰、编纂:―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撰‖指编纂、编写。

―编纂‖指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大的著作) 15、变换、变幻:前

者指事物的一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一种。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

(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16、把戏、伎俩:前者指花招,蒙蔽

人的手法。后者指不正当的手段(贬义重)。 17、颁布、公布:前

者指公布(法令条例、大的正规性文件)。后者指(法令、文告、

团体的通知)公开发布。 18、抱怨、报怨:前者指自己不满情绪很大;后者指向别人报仇。 19、辨(辩)正、辨(辩)证:―辨正‖指

辨明是非,改正错误;―辨证‖指辨析考证。 20、摈弃、摒弃:二者

都是动词,都含有―排除‖的意思,多用于书面语。―摈弃‖表示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摒弃‖表示舍弃、除去,多用于较抽象的事物,较少用于人或具体事物。

c 1、沉重、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 2、刹那、霎那:前者形容

极短的时间,后者指瞬间。 3、斥责、叱责:都含―用严厉的语言指

责别人的错误或罪行‖的意思。―斥责‖偏重于严辞指责。―叱责‖偏重

于大声喝叱,强调声音大。 4、驰马、马驰:从前,有个人骑马到乡

下去。路下,马受到惊吓,突然狂奔起来,把行人撞成了重伤。于

是伤者的家属向县衙告状。县官要骑马人写答辩状。骑马人在答辩

状上写了自己―驰马伤人‖。他写完后向一位朋友请教。朋友问清了

情况,提笔将―驰马伤人‖改为―马驰伤人‖。他说:―?驰马伤人‘的主

要责任在你,而―马驰伤人‖的主要责任却在马不在人。‖结果,本应

重判的骑马人,却因一处妙改而得到了轻判。―驰马‖和―马驰‖,只

颠倒了一下词序,意思却大不一样。 5、呈现、浮现:都是表示动作

的词,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呈现‖较清楚,持续的时间长,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呈现多在事物本身,有时在

人的眼前;对象多是现实的事物,如颜色、景色、神情、气氛等。

―浮现‖往往是影影绰绰的,持续的时间较短,多是想象的,有时是

直接看到的;浮现多在脑中、眼前、脸上等。对象多是人的形象、

印象、往事、表情等。有时可换用,如―脸上呈现(浮现)出喜悦的

神情‖。 6、嘲笑、讥笑:都含有―看不起人,取笑人‖的意思,只是

语意轻重程度不同。―嘲笑‖是一般的取笑,语意比较轻;―讥笑‖指

带有讽刺、挖苦意味的取笑,语意较重。 7、查看、察看:前者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后者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 8、处罚、惩罚:前者词义轻,后者词义重。 9、沉思、深思、寻思、神思:―沉思‖

重在思考的精神贯注;―深思‖重在思考的深入;―寻思‖重在思考的

反复;―神思‖指精神、心绪。 10、才能、才华:前者侧重于做事的

能力,后者侧重于在文学艺术方面显露出来的智慧和特长。 11、篡改、窜改:前者指用作伪的手段对历史、理论、政策等故意改动或

曲解;后者是一般意义上的改动。 12、处世、处事:前者指泛指在

社会上的活动、人际交往;后者指指处理事务。 13、查核、察核:

前者指检查核对(帐目);后者指对某事物特性加以利用。

14、查访、察访:前者指调查打听案情;后者指通过观察访问去进

行调查,多公开进行。 15、草率、轻率:前者指(做事)不认真,

敷衍行事;后者(说话做事)随随便便,不经过慎重考虑。 16、常(成)规、陈规:前者指久已通行的规则(不带贬义);后者指不

实用的旧规章。 17、筹划、筹备:前者指想办法,定计划/筹措(钱粮);后者指为进行工作,举办事业或成立机构等事先准备。 18、

陈设、摆设:前者(动词),指摆设;后者(名词),指供欣赏的

艺术品/徒有其表而毫无用处的东西。 19、传诵、传颂:前者多用于

美名;后者多用于事迹。 20、船、船只:前者表具体的,后者表概

括的。 21、查阅、查验:前者指(把书刊、文件等)找出来阅读有

关的部分;后者指检查是否真实。 22、常、长:―常‖有以下几个义项:(1).一般、普通,如―常识、常事―等;(2).经常、固定不变的,如‖常备不懈、常客、常量等;(3).常常、时常,如―常来常往、常

见面―等。‖―常‖和―常常‖都侧重于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多,但―常常‖在证据上比―常‖要强,而且否定式多用―不常‖,极少用―不

常常‖,例如多说―他不常来‖,很少说―他不常常来‖。―时常‖强调有

一些时候常发生,较多用于口语,如―近来他时常发病‖。―经常‖和

―常常‖―时常‖区别不大,可以通用;但有时指较长时间接连地、比

较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强调一贯性,如―由于经常锻炼,他身体棒极了‖。这时则多少有点不同。另外,―经常‖除作副词外,有时还有形

容词意义,如―经常的工作、经常性‖等,这跟―常常、时常‖的区别

就更明显了。―长‖本义是―长‖,又可指长度;指距离远,如‖源远流

长、长途跋涉―‖等;时间长,如―长夜、长寿‖等;再引申一步,可

指永远,如―长逝、长眠、长生不老‖;还表示长处、擅长,如―特长、一技之长、长于技击‖。因为―常‖和―长‖同音,有时不注意可能混用,如有人把―语重心长‖和―长年累月‖的―长‖误写作―常‖。又因为―长‖

有经常的意思,也有人把―细水长流‖误写成―细水常流‖。

d 1、哆嗦、颤抖:前者多用于口语,后者多用于书面语。2、惦记、思念:前者指(对人或事)心里老想着,放心不下,多用于口语;

后者指对景仰的人、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希望见到,多用于

书面语。 3、陡峭、峻峭:前者侧重于山的坡度大而陡直,后者侧重

于山势的高而险。4、电讯、电信:前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的消息;后者指用电话或电报传播消息的通讯方法。 5、独立、独力:前者指

不依靠别人;后者指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

6、典雅、高雅:前者指优美而不粗俗;后者指高尚而不粗俗。

7、

抵制、抵御:前者指阻止有害的事物,使不能侵入或发生作用;后

者指抵挡、抵抗。 8、对于、关于:都是介词,前者引进对象或事物

的关系者。后者指(1)引进某种行为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状语;(2)引进某种事物的关系者,组成介宾作定语,后面要加―的‖。注意:表关涉,用―关于‖不用―对于‖,指出对象,用―对于‖不用―关于‖,兼有两种情况时可以互用;―关于‖有提示性质,用―关于‖组成

的介宾,可以单独作标题,用―对于‖组成的介宾,只有跟名词组成

偏正短语才能作标题,如对于政策的认识。 9、戴、带:―戴‖作动词

的一个意思是把东西放在头、面、颈、胸、臂等处。如―戴帽子、戴

红花、戴袖章‖。引申出来了有关的词如―戴高帽子、戴绿帽子‖。

―不共戴天‖的―戴天‖是头顶着天,―戴罪立功‖的―戴罪‖是顶着、承

担着罪名。―戴孝‖是身穿孝服、臂缠黑纱等表示哀悼,也常常写作

―带孝‖。在实际运用中,说―带孝‖或―带着孝‖更为常见。因为有的

人并不一定作―戴孝‖的穿着,只是一定的期间里很多方面有所节制

而已。 10、度过、渡过:―渡‖的本义是―横过水面‖,如―渡河、渡江‖,也可引申为―由此到彼‖,如―渡过难关、过渡时期‖等。而―度‖

的其中一个义项虽也是―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