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出血的急救护理

鼻出血的急救护理

鼻出血的急救护理
鼻出血的急救护理

业务学习记录

时间:2017.4.15

地点:急诊护士站

主讲人:姚秀萍

记录人:王婵娟

参加人员:

自学者签名:

内容:鼻出血的急救护理

定义:鼻出血又称鼻衄,是鼻腔或其周围解剖部位(副鼻窦或鼻咽等)出血经鼻腔流出的现象。

病因:

1.外伤:儿童天性好动,跌倒撞伤常引起鼻部出血,另外,有些小孩喜欢挖鼻常导致鼻前庭糜烂而出现粘膜糜烂渗血。

2.气压性损伤

3.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穿孔也常有鼻衄症状。

4.炎症:各种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均可引起鼻出血,但量可能不多。在霉菌性鼻窦炎时发生鼻出血的情况更多见,而且为少量血丝或有时有污秽的分泌物,咽部痰多等。

5.肿瘤

6.发热。发热常导致鼻粘膜干燥微血管破裂出血。

7.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儿,因为凝血障碍而导致鼻出血。

8.其他

急救与护理措施:

1.急行止血:止血方法很多,有指压止血、烧灼或冷冻止血、水囊压迫止血、填塞止血、血管结扎止血等,应视出血区域及情形而选择不同的止血方法。填塞不应超过48h,为避免中耳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应同时应用抗生素。患者前额、后颈、鼻背部给予冷敷,可采用冰囊冰袋、冷毛巾湿敷等。

2.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头部前倾,嘱患者将血吐出,不要吞咽,以免刺激胃黏膜而引起恶心加重病情,同时便于观察出血情况及出血量。尤其在鼻腔油纱充填时或充填后,患者有强烈的打喷嚏欲,嘱其此时要深呼吸,以免腹压增高而加重出血或填塞物过早脱落引起再次出血。

3.备好抢救器械及药品,及时观察生命体征,有休克先兆及时报告医生。

4.全身:止血、镇静、抗生素、输血、输液等。

5.双侧鼻腔填塞后,应加强口腔护理,注意有无并发鼻窦炎、中耳炎。

6.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突然发病、发展迅速,加之对疾病知识缺乏,往往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应向患者介绍同类治愈患者,鼓励患者,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教育:

1、不要用手挖鼻,注意鼻腔卫生。

2、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食物。

3、老年人鼻腔血管弹性差,气候干燥最好在室内放一个加湿器或一盆水。

4、儿童应注意不要将玩具和异物塞入鼻孔。

5、平时应适当加强健身,提高身体抵抗力。

鼻出血患者的护理 蒋利

鼻出血患者的护理蒋利 发表时间:2016-09-22T14:10:04.047Z 来源:《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作者:蒋利 [导读] 出血是我科的一种常见的急症。 成都市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 610404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关键词鼻出血护理 出血是我科的一种常见的急症,笔者就自己对鼻出血的护理体会进行了如下总结。 1、心理护理 对于反复鼻出血和出血量大的患者,出血时都会感到紧张、恐惧,护理人员要镇静、有秩序地协助医生进行鼻腔填塞止血工作,动作迅速果断,同时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安慰患者,解除其思想顾虑,同时认真倾听患者的感受并鼓励其充分表达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情绪,使之心理压力得以释放。 2、基础护理 2.1少量出血时,给予冷敷鼻部及前额,以使血管收缩,用拇指和示指紧捏两侧鼻翼10~15分钟,以压迫鼻中隔易出血区行简便止血措施。出血量多时,及时给予有效的鼻腔填塞止血,并根据病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作进一步处理。 2.2疼痛的护理,鼻腔填塞后,鼻部及头部疼痛常给患者带来难以忍受的痛苦。取半卧位,鼻部及前额冷敷,减轻头部充血及黏膜水肿以缓解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 2.3睡眠的护理鼻,出血后患者精力和体力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消耗,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故要求病室温湿度适宜、安静,光线宜暗,避免噪声的干扰,可置患者于单人房间,允许家属陪护,避免患者接触抢救危重病人情景,以免增加心理压力,影响睡眠质量。 2.4加强病情的观察,定时测量患者生命体征,记录出血量,观察鼻部有无继续出血,随时备好止血用物及药品。每天定时测体温3次,如有发热,口腔及鼻腔异味加重,除每天测体温4~6次外,同时做好口腔护理,每餐前后和睡前用呋喃西林漱口液或生理盐水漱口;双侧鼻腔填塞或前鼻孔填塞者,张口呼吸,咽喉部干燥、疼痛,如伴有咽腔狭窄的病人,憋气加重,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的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暂停,如有缺氧情况,给予间歇面罩吸氧及雾化吸入,以保证患者血氧含量及咽喉部黏膜湿润,口唇涂液体石蜡以避免口唇干裂;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一切外来刺激[1],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定时测量血压脉搏,防止因情绪波动引起应激性高血压,加重出血。嘱患者自觉有血液流入口咽部时,要吐至容器内,切勿咽下,避免刺激胃黏膜而引起恶心呕吐,同时有助于出血量的观察。如脉搏快且细弱、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提示有血容量不足或再出血的可能,应立即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吸氧,通知医生迅速处理,严防出血性休克等并发症。 2.5填塞后的鼻腔护理,纱条填塞后常因渗血凝结,纱条变硬,故每日滴液体石蜡4次以润滑纱条,便于抽取。观察鼻孔端线牢固度,避免断裂、纱条脱落而引起病人窒息[2]。尽量避免打喷嚏而引起再出血,可进行深呼吸制止或张口打出。取出纱条后,患者容易再出血,要注意观察,确定不再出血后方可恢复日常活动[3]。 3、饮食护理 对于鼻出血患者,应进食松软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过热和辛辣刺激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铁剂;因烟酒对呼吸道黏膜有损害,故应禁烟禁酒,鼻腔填塞后的患者因局部胀痛、吞咽困难、张口呼吸,故应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咀嚼加重出血,同时多饮水,保持口咽部黏膜湿润,保持大便通畅。 4、健康教育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避免上呼吸道感染;生活规律,保持大便通畅;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高血压;保持平和乐观的心境,避免因情绪激动使血压升高导致出血[4];改正不良习惯,勿用手挖鼻,勿用力擤鼻,气候干燥时鼻腔内涂红霉素眼膏以保持黏膜湿润。教会患者用拇指示指捏两侧鼻翼的简易止血方法。 参考文献 1 宫淑芝,赵爽.1例3级高血压合并鼻出血患者的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22):2469. 2 轩宗香,宋桂花,吕华荣.老年性高血压鼻出血32例护理体会.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6,27(2):154. 3 蒲瑞清,李爱芹,王爱玉.鼻出血病人108例的护理体会.职业与健康,2004,22(6):146. 4 蒋冬梅.患者健康教育指导.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62-263.

(完整版)鼻出血的应急预案.doc

急性鼻出血护理抢救应急演练 预案名称急性鼻出血的应急演练演练地点耳鼻喉头颈外科二病区组织部门耳鼻喉头颈外科总指挥方利演练时间2013 年5 月13 日参加人员耳鼻喉头颈外科护士长、全科护士、主管医生及其上级医生 护士能够熟练的掌握急性鼻出血的护理抢救应急处理,抢救过程井然有序,参加人员预期目标 灵活机动。 护士长方利、护士 A 龚丹、护士 B 蒲萍、护士 C 宋梅、主管医生徐本军、副主任医师人员准备 李明红、 80 床病人张美丽 演员签名 参加人员签名 图片

0.9%NS生理盐水 1 瓶、输液器 1 附、卡络磺 1 瓶、心电监护、病历、填塞物、鼻腔止 用物准备 血包,吸引器,冰袋,鹅颈灯、治疗车。 患者鼻出血入院,经止血后,责任护士于 16:00 发现患者在病床休息时发生再次出血,场景设置 血流速度快。 场景一病房 护士 A: 嘱患者“头向前、张口呼吸,用手指按压患者双侧鼻翼”。按呼叫铃,对着呼 叫铃大声说“ 1 床张美丽发生急性鼻出血,抢救病人!” 护士长:同时赶赴现场指挥。 护士 B:通知主管医生徐本军,准备治疗车放(心电监护、吸引器、鹅颈灯、填塞物、 鼻腔止血包、冰袋) 护士 C:准备治疗车放 (0.9%NS生理盐水 1 瓶、输液器 1 附及输液所需用物 ) 。 护士长:“C 护士 ,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B 护士,安置心电监护。 A 护士,用冰袋冷敷患 者前额。” 护士 B: 安置心电监护及吸引器后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做好抢救记录。 护士 A:稳定患者情绪,使之配合治疗。嘱患者“张老师请不要紧张,我们在为你进 行处理,您尽量勿将血液咽下,以免刺激胃部引起不适及影响出血量的观察。” 演练过程主管医生及上级医生,拿病例赶赴现场。 护士长:“徐医生,李医生, 80 床张美丽,鼻出血病人,经过止血后于16:00 发现患 者在病床休息时发生再次出血,血流速度快。护士B:“徐医生患者脉搏78 次 / 分,呼 吸24 次 / 分,血压 90/60mmHg.出血量约为 30ml” 徐医生:“护士 C,卡络磺 80mg静脉滴入。” 护士 A:为医生打开鼻腔止血包,连接光源,协助医生止血。 李医生:为患者填塞止血。 护士 C:到治疗室拿来卡络磺 1 瓶及输液卡,大声复述一遍,徐医生确认无误后为患者 换上。 徐医生:“张老师请不要担心,你的鼻腔出血已经止住了。我去补开医嘱,你的责任护 士 A 会继续留在这里观察你的病情,请不要担心”。 医护人员撤离现场,护士长安排善后处理工作,护士C将用物撤离。 护士A:留现场继续观察,为患者口、鼻、面部的血液清洁干净,更换污染的衣物、

2021紧急抢救鼻出血

2021紧急抢救鼻出血 Understand the common sense of safety,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safety issue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daily work, and enhance your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17

2021紧急抢救鼻出血 鼻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许多人都有过鼻子出血的时候,现在空气干燥,鼻粘膜的水分蒸发很快,因此,毛细血管壁弹性降低,变得很脆,许多老年人由于血压高,血管弹性差,更容易鼻子出血,反复大量的鼻子出血会使患者出现高度紧张、恐惧、焦虑,因其导致血压升高更容易使患者再出血。对于鼻子出血的病人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安慰病人,保持安静,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因为鼻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恐惧出血过多,出现精神紧张,而精神紧张乃是激发鼻出血并使出血持续不止的重要因素。许多患者诉说鼻子出血有时间“规律”,每天一到这个钟点就出血,就是这个原因。 鼻出血后,患者应采用坐位或半卧位,勿平躺,因为平躺后会使头部血压升高,更容易再出血,流到咽部的血尽量别咽下,以免

刺激胃部引起恶心呕吐。少量鼻出血的患者可用食指和拇指紧压两侧鼻翼10至15分钟,同时拿湿凉毛巾或冰袋冷敷前额及后颈,也可用指压法治疗鼻出血:单侧鼻孔出血时选择对侧食指,双侧鼻孔出血时选择双侧食指,将食指掌指关节向掌心屈曲,用力按压,以局部酸胀疼痛感为好,小儿及高龄体质较差者,用力应稍轻,以能耐受为宜,一般按压10至15分钟即可达到止血效果。 也可用浸有冷水或冰水的毛巾敷在前额部、鼻背部等部位,冷的刺激可使鼻内小血管收缩而止血。也可用比较清洁的纱条、棉花等填塞在鼻腔内,如果能沾一些肾上腺素或云南白药等,效果会更好。 在北方地区空气干燥,加强室内湿度非常重要。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鼻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鼻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鼻出血(鼻衄)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它是许多疾病的一个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出血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综合起来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种。在出血过多时可引起贫血、休克,甚至死亡。因此,除应及时、正确的诊疗外,加强护理对治疗鼻出血,特别是对抢救出血较多的患者,也时十分重要的。 1 鼻出血患者常见于出血较多进其精神紧张,所以医护人员一定要沉着、冷静、给患者予安慰,使其情绪镇定,否则,精神越紧张,血压越增高,血流量加速,则出血量越多,并可引起虚脱。必要时应给予镇静药物,如本巴比妥钠针0.1g肌注或冬眠Ⅰ号(杜令丁针50mg,冬眠灵非那根针各25mg)肌注,口服云南白药粒子止血。 2 止血方法和护理: 鼻出血的治疗原则,应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首行尽快地把血止住。其次,再进行按病因治疗。所以我们护理人员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止血方法。①指压法:其适用于鼻中膈前部小血管破裂可致的鼻出血,或在医生未到前后临时急救用。方法:用手捏紧张双侧鼻翼,压迫鼻中膈前部,同时,经患者抬头,直立位并张口呼吸。低头可引起头部充血,仰头可使血液注入咽部。②引导法:令病人双足浸于温水中或把大蒜捣烂,敷于足底涌泉穴上,有引起下行减少因上炎的

作用。而协助止血。③吹鼻法:用血作炭码勃、百草霜、田三七末、去南云药等具有止血作用的药物末吹入鼻腔,粘于出血处而达到止血目的。④滴鼻法:据记载香墨有止血好的作用可以使出血停止,把香墨浓研滴鼻中,或用1~3%麻黄素溶液滴鼻而协助止血。⑤冷敷法:鼻部用冰块冰袋冷敷,其可使血凝,以止血,止痛的目的。冷敷时,要观察皮肤颜色及患者感觉。如有变色或麻木感时应停止用。⑥当后鼻孔填塞后,患者用口呼吸,应加强口腔护理。注意观察后鼻填塞物是否松动或脱落掉,以免引起再出血,一旦发现应立即拉紧固定,一般后鼻孔填塞应在48h内取出更换,以免在鼻腔内发生异物反应而引起感染。鼻腔填塞,尤其是后鼻孔填塞易引起鼻窦炎,鼻源性脑膜炎,化脓性中耳炎及血鼓室等并发症,应注意观察。此外我们经观察有及少数病人在正常进食时诱发鼻出血,可能为进食吞咽,鼻咽及鼻腔产生负压作用于封闭的血管,使之再次破裂,遇此情况应禁食数日输液维持营养。⑦鼻出血患者应采用坐位或半卧位,以便观察,若出现虚脱或体克应采取平卧位。 3 病情观察 ①密切观察血压、脉搏、休温、如果有血压下降须考虑可能为休克先兆,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②观察出血量:对鼻出血病人观察出血量的多少对临床治疗或判断预后都有重要意义。在鼻出血时若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表示出血量已达500ml以上,若收缩压下降到75mmHg则说明失血量可能已达到人体全血量

201X年护理资格考点:处理放射治疗时鼻出血患者的方法汇总

1.下列哪项不是处理放射治疗时鼻出血患者的方法 ( B ) A.2%麻黄碱滴鼻 B.切忌颈外静脉结扎 C.配血、备血 D.前鼻腔填塞 E.后鼻孔填塞 2.应激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正确的是: ( D ) A.应激对身心健康有害 B.应激对健康的影响与持续时间无关 C.不同应激原可造成不同的身心伤害 D.适度的应激对健康有益 3.下列何种情况时需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 C ) A.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 B.随机血浆葡萄糖>11.1mmol/L C.6.1mmol/L<空腹血浆葡萄糖 4.临床护理工作中,按其工作内容进行分工的工作模式是: ( B ) A.责任制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个案护理 D.小组护理 5.给患者施行导尿术前,对患者的评估不包括 ( D ) A.意识状态 B.膀胱充盈程度 C.合作程度 D.进食习惯 E.健康知识 6.关于术后患者的体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E ) A.颅脑手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取15°~30°头高脚低斜坡卧位B.颈胸手术后,取高半坐卧位 C.腹部手术后,取低半坐卧位 D.脊柱或臀部手术后,取俯卧或仰卧位 E.休克患者,应取头低脚高卧位 7.药效发挥最快的给药途径是 ( D ) A.肌内注射 B.皮下注射 C.吸入法 D.静脉注射 E.口服给药 8.肝硬化腹水产生的机制不包括 ( E ) A.门静脉内压增高 B.血清白蛋白减少 C.肾小球滤过减少 D.醛固酮分泌增多 E.脾功能亢进

9.毒蛇咬伤最有效的局部早期处理是 ( A ) A.胰蛋白酶局部注射或套封 B.拔除毒牙 C.伤口近心端肢体结扎 D.局部伤口烧灼 E.局部外敷中草药 10.消化道出血应用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放气的时间是术后 ( A ) A.12小时 B.24小时 C.48小时 D.72小时 E.96小时 11.依据纽曼模式,护理的主要功能是: ( C ) A.执行医嘱 B.执行护理程序 C.帮助护理对象保持、恢复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D.健康教育 12.耳源性颅内并发症患者禁用 ( C ) A.止呕药 B.止泻药 C.影响瞳孔变化的药物 D.缓泻药 E.脱水药 13.需要同时服用下列药物时,应最后服用的是 ( C ) A.维生素 C B.维生素 B1 C.止咳糖浆 D.头孢拉定 E.复方阿司匹林 14.下列哪种情况不需预防应用抗生素 ( D ) A.结肠手术 B.胃癌根治术 C.髂内动脉瘤手术 D.慢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 E.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5.大量饮清水后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D ) 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B.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D.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E.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16.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是 ( D )

鼻出血病人的护理

鼻出血病人得护理 鼻出血就是鼻科常见得临床症状之一,可由鼻腔、鼻窦或者邻近结构疾病引起,也可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但以前者多见。引起鼻衄得原因很多,可因鼻腔本身疾病引起,也可因鼻腔周围或全身性疾病诱发。 1.局部原因 (1)鼻部损伤①机械性创伤如车祸、跌伤、拳击伤及挖鼻等,就是引起鼻衄常见得原因。②气压性损伤在高空飞行、潜水过程中,如果鼻窦内外得气压差突然变化过大,会使鼻腔鼻窦内黏膜血管扩张破裂出血。③放疗性损伤头颈部放疗期间及放疗后,鼻黏膜发生充血水肿,或上皮脱落,也可出现鼻衄。 (2)鼻中隔偏曲多发生在骨嵴或骨棘(矩状突)附近或鼻中隔偏曲得凸面,该处黏膜较薄,空气气流得流向在此处发生改变,故黏膜变得干燥,以致血管破裂出血。存在鼻中隔穿孔得患者,由于穿孔边缘得黏膜干燥、糜烂及干痴脱落,可引起反复鼻衄。 (3)鼻部炎症①鼻部非特异性炎症急性鼻鼻窦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易引起鼻衄,出血量一般不多。②鼻部特异性感染结核、狼疮、梅毒、麻风与白喉等特异性感染,因有黏膜糜烂、溃疡、肉芽、鼻中隔穿孔可引起鼻衄。 (4)鼻腔、鼻窦及鼻咽部肿瘤其中最易发生鼻衄者为鼻中隔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出血性鼻息肉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少量鼻出血或涕中带血就是恶性肿瘤得早期主要症状之一。 (5)鼻腔异物常见于儿童,多为单侧鼻腔出血,因鼻腔异物长期存留于鼻腔内,可致鼻腔黏膜糜烂出血。动物性鼻腔异物,如水蛭等,可引起反复大量鼻出血。 2.全身原因 (1)出血性疾病及血液病①血管壁结构与功能缺陷性疾病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维生素C 缺乏症、过敏性紫癜、药物性血管性紫癜、感染性血管性紫癜、血管性假血友病等。②血小板数量或机能障碍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原因引起得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等。③凝血因子障碍性疾病如各型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④血液得自身抗凝作用过强如抗凝剂使用不当、血循环中存在抗纤维蛋白原等抗凝物质,或纤维蛋白溶解过度或加快,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2)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上感、流感、出血热、猩红热、疟疾、麻疹及伤寒等。多因高热、血管发生中毒性损害,鼻黏膜充血、肿胀及干燥,以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一般情况下出血量较少,多发生于发热期,且出血部位多位于鼻腔前部。 (3)心血管系统疾病①高血压与动脉硬化高血压与动脉硬化就是中老年人鼻出血得重要原因,血管硬化就是其病理基础。血压增高,特别就是在便秘、用力过猛或情绪激动时,可使鼻血管破裂,造成鼻出血。另外,打喷嚏、用力咳嗽、猛力得经鼻呼吸或鼻腔按摩,也就是鼻出血反复与难以控制得因素。②静脉压增高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颈部或纵隔占位性病变等疾病,可致上腔静脉高压,这些患者得鼻腔及鼻咽静脉常怒张淤血,当患者剧烈咳嗽或其她诱因,血管则可破裂出血,出血部位多位于后鼻孔处得鼻咽静脉从分布区。 (4)其她全身性疾病妊娠、绝经前期、绝经期均可引起鼻衄,可能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有关。严重肝

鼻出血患者填塞期的护理

鼻出血患者填塞期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鼻腔填塞期可能出现的相应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18例鼻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总结鼻出血患者填塞期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118例鼻出血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对鼻出血患者在准确及时治疗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是确保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恢复的关键。 【关键词】鼻出血;填塞期;护理 鼻出血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具有反复、不易自止和出血猛烈的特点,危险性较大。在及时准确治疗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尽快摆脱痛苦和恐惧的情绪,对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2005年1月~2006年5月我科共收治鼻出血患者118例,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18例,男70例,女48例;年龄12~78岁,中老年患者占81%,儿童和青年人占19%;外伤引起的15例,鼻中隔偏曲20例,鼻腔、鼻窦、鼻咽部肿瘤25例,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引起的58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2.1.1 鼻腔填塞患者的心理护理此类患者不但需要用药物巩固疗效,而且更要情绪稳定。心理护理不仅要体现在语言和情感的

传递中,还要体现在护理工作的细节及行为中。所以当患者进入病区后,应主动热情,对老年患者要更为关心、安慰,及时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和恐惧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多数患者入院时常自用棉花、软布等填塞鼻孔或用手压迫鼻部,有时患者面部或衣服上血迹斑斑,应主动热情迎上前去携扶患者入检查室,不怕脏、不厌烦,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帮助患者清洗面部血迹,同时主动了解病情及告知患者如何配合治疗等。 2.1.2 严重鼻出血者的心理护理此类患者要紧急处理,及时抢救。给予舒适安静的环境,室内光线柔和,清洁整齐,减少不良刺激,尽量避免看到抢救危重患者的情景,以免增加心理压力。 2.1.3 填塞后心理护理患者刚从几小时前的突发出血及止血状态中脱离,此时患者最想知道的是止血效果如何,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客观适当地为患者解释病情,告知患者填塞后效果很好,突出其填塞的必要性,解除其后顾之忧。其次,告知患者鼻腔中有填塞物,需要承受一定的不适,这种不适是暂时的,从而消除患者的精神顾虑,最大程度地取得配合,让患者在微痛到不痛中渡过填塞期,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及护理。 2.2 病情观察 2.2.1 对体温的观察填塞后的患者可能有轻度反应性发热,如体温较高或持续时间较长,常有继发性感染的可能,随时测量体温,为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2.2.2 对血压的观察填塞后患者出现疼痛、发热、烦躁、失眠,血压也可能轻度升高,若患者原有高血压,且现在血压持续性升

鼻出血的院前急救护理

鼻出血的院前急救护理 发表时间:2011-11-18T10:46:33.4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8期供稿作者:戚君华 [导读] (4)嘱病人切勿将血液咽下,血液应吐在一个固定的容器中,便于医护人员到达后估计出血量。 戚君华(四川省阆中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四川阆中 637400)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8-0364-01 【关键词】鼻出血院前急救护理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出血可以是少量,也可以是反复多次,个别病人也可能一次大量出血而导致休克,病人一旦反复多次出血和大量出血,尤为恐惧,若处理不当,救治不及时,病人很快发生严重贫血、休克或窒息。因此,反复多次和大量鼻出血在院前急救中积极而正确的处理和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到达急救现场前的护理 1.1 出诊前准备接求救电话后,根据病情准备好鼻止血包、所需药品、器械、敷料等。 1.2 出诊后出车的同时即可拨打病人联系电话,详细询问病情,指导病人及家属进行自救止血,如:(1)嘱病人保持镇静,不要紧张。(2)若出血量不多,可用干净棉花堵塞鼻孔,用手指捏紧双侧鼻翼5-10分钟,张口深呼吸。(3)也可冷敷鼻背部及前额。(4)嘱病人切勿将血液咽下,血液应吐在一个固定的容器中,便于医护人员到达后估计出血量。 2 到达现场后的护理 2.1 到达现场后立即查看病情,迅速测量生命体征,判断出血原因,评估出血量,了解既往病史,协助病人取半卧位或坐位,休克病人取平卧位或侧卧位,若病人未行鼻背部及前额冷敷,可给予冷敷。 2.2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由于短时间内大量鼻出血而导致周围循环衰竭,因此,需快速补液,扩充血容量,同时由于路途要搬动,可选用静脉留置针,方便使用,不易脱落。 2.3 局部填塞止血用1%丁卡因棉片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15分钟,取出后再行鼻腔填塞止血,填塞材料多为凡士林油纱条、明胶海绵等。为取得配合,操作前需向病人解释,保证操作顺利进行,避免病人情绪紧张、恐惧;指导病人避免咳嗽、打喷嚏,防止填塞物脱出,且不要随意擤鼻及牵拉鼻腔填塞物,防止再出血。 2.4 由于病人鼻腔填塞只能张口呼吸,特别是双侧鼻腔填塞者改变了病人的通气习惯,用鼻呼吸变成了口呼吸,因此,要嘱病人多饮温开水,防止口腔干燥引起不适;若病情严重为改善病人呼吸困难,可给予面罩吸氧。 3 转运途中的护理 3.1 保持各管道通畅将病人安全抬于救护车上,协助其取坐位或半卧位,观察输液情况,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固定好氧气管保证有效通气。 3.2 观察病情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快,血压下降,烦躁不安,口干,脉细速等,提示病人处于休克前期或已经休克,应立即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并报告医生及时协助处理。若发现病人有频繁的吞咽动作时,应嘱其尽量将口中分泌物吐于固定容器内,以便观察分泌物的颜色、性质和量,勿咽下,避免引起胃部不适。 3.3 心理护理由于鼻出血发病突然,出血量较多,病人及家属一般都表现为紧张、恐惧,因此,医护人员需耐心解释,消除病人的恐惧紧张情绪,主动取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使其对该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稳定病人的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4 健康指导鼻腔填塞后,取半卧位,告知病人不要用力打喷嚏、咳嗽,勿低头弯腰,防止纱条松动、脱落,避免外力碰撞鼻部,防止用力摒气,以免再次出血;忌烟酒、忌吃辛辣刺激饮食,应进食温凉、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清淡饮食。 3.5 与医院相关科室取得联系返程的同时可拨打医院相关科室联系电话,告知该急诊病人病情,以便急诊科制定好抢救和检查流程。

鼻出血病人的护理

鼻出血病人的护理 鼻出血是鼻科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可由鼻腔、鼻窦或者邻近结构疾病引起,也可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但以前者多见。引起鼻衄的原因很多,可因鼻腔本身疾病引起,也可因鼻腔周围或全身性疾病诱发。 1.局部原因 (1)鼻部损伤①机械性创伤如车祸、跌伤、拳击伤及挖鼻等,是引起鼻衄常见的原因。②气压性损伤在高空飞行、潜水过程中,如果鼻窦内外的气压差突然变化过大,会使鼻腔鼻窦内黏膜血管扩张破裂出血。③放疗性损伤头颈部放疗期间及放疗后,鼻黏膜发生充血水肿,或上皮脱落,也可出现鼻衄。 (2)鼻中隔偏曲多发生在骨嵴或骨棘(矩状突)附近或鼻中隔偏曲的凸面,该处黏膜较薄,空气气流的流向在此处发生改变,故黏膜变得干燥,以致血管破裂出血。存在鼻中隔穿孔的患者,由于穿孔边缘的黏膜干燥、糜烂及干痴脱落,可引起反复鼻衄。 (3)鼻部炎症①鼻部非特异性炎症急性鼻鼻窦炎、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易引起鼻衄,出血量一般不多。②鼻部特异性感染结核、狼疮、梅毒、麻风和白喉等特异性感染,因有黏膜糜烂、溃疡、肉芽、鼻中隔穿孔可引起鼻衄。 (4)鼻腔、鼻窦及鼻咽部肿瘤其中最易发生鼻衄者为鼻中隔血管瘤、鼻咽纤维血管瘤、出血性鼻息肉和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少量鼻出血或涕中带血是恶性肿瘤的早期主要症状之一。 (5)鼻腔异物常见于儿童,多为单侧鼻腔出血,因鼻腔异物长期存留于鼻腔内,可致鼻腔黏膜糜烂出血。动物性鼻腔异物,如水蛭等,可引起反复大量鼻出血。 2.全身原因 (1)出血性疾病及血液病①血管壁结构和功能缺陷性疾病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维生素C缺乏症、过敏性紫癜、药物性血管性紫癜、感染性血管性紫癜、血管性假血友病等。②血小板数量或机能障碍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种原因引起的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等。③凝血因子障碍性疾病如各型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症等。④血液的自身抗凝作用过强如抗凝剂使用不当、血循环中存在抗纤维蛋白原等抗凝物质,或纤维蛋白溶解过度或加快,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2)急性发热性传染病如上感、流感、出血热、猩红热、疟疾、麻疹及伤寒等。多因高热、血管发生中毒性损害,鼻黏膜充血、肿胀及干燥,以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一般情况下出血量较少,多发生于发热期,且出血部位多位于鼻腔前部。 (3)心血管系统疾病①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是中老年人鼻出血的重要原因,血管硬化是其病理基础。血压增高,特别是在便秘、用力过猛或情绪激动时,可使鼻血管破裂,造成鼻出血。另外,打喷嚏、用力咳嗽、猛力的经鼻呼吸或鼻腔按摩,也是鼻出血反复和难以控制的因素。②静脉压增高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颈部或纵隔占位性病变等疾病,可致上腔静脉高压,这些患者的鼻腔及鼻咽静脉常怒张淤血,当患者剧烈咳嗽或其他诱因,血管则可破裂出血,出血部位多位于后鼻孔处的鼻咽静脉从分布区。

流鼻血的急救方法【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

流鼻血的急救方法【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 流鼻血在日常生活中很是常见,那么鼻出血我们该怎么办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鼻出血的止血方法 1、局部压迫止血:头部应该保持正常竖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似一般以手夹鼻子的做法,直接压迫约五至十分钟。大部份病人都可以此种方法简朴地来止血。假如压迫超过了十分钟后血仍未止,则可能代表着严重的出血,或有其它问题存在着,此时就须要送医做进一步的处置。 2、在止流之前应先将血块擤出,以免因伤口无法闭合而无法止血。 3、以去充血剂或鼻腔喷液将棉花沾湿,塞入鼻孔可帮助止血,白醋也行。 4、涂抹软膏:当鼻血被控制后,在鼻内涂一些维生素E软膏。假如没有维生素E,可用少许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代替,一天涂2~3次。维生素Ⅱ软膏可促进伤口愈合,而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町毁坏鼻腔内的葡萄球菌,不仅止痒,也防止粘液干硬。鼻粘膜若因干燥而产生疼痛,可使用芦荟或治痢草软膏。 5、用冰冷敷:冰冷能促使血管膨胀及减少流血。可以用碎冰或冰毛巾冷敷鼻子、颈部及脸颊,促使血管膨胀,减少流血。 6、涂抹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可止痒也可防止黏液干硬。 7、左鼻孔流血,举起右手臂,数分钟后即可止血。 8、患者左鼻孔流血时,另一人用中指勾住患者的右手中指根并用力弯曲,一般几十秒钟即可止血; 9、或用布条扎住患者中指根,左鼻孔流血扎右手中指,鼻血止住后,解开布条。 10、取大蒜适量,去皮捣成蒜泥,敷在脚心上,用纱布包扎好,可较快止血。 11、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双脚浸泡在热水中,可止鼻血。 12、穴位按摩法取穴:肩井穴治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用食、拇指掐捏,挤压穴位中央,将肩部肌肉向上提起3-5秒钟,反复3回为1次,每次间歇两分钟,发作时连接3次。5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孕妇忌用此法。 13、如流鼻血不止,要及时到医院就医。鼻出血中医治疗方法 治疗中应根据病情,掌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鼻衄发作时应采用冷敷,压迫止血,鼻内填塞等外治法止血,再分析鼻衄的病因,进行辨证施治。 1.肺经热盛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黄芩汤加减。黄芩9g,山栀子9g,连翘12g,桑白皮12g,薄荷9g,荆芥6g,赤芍12g,丹皮12g,麦冬9g,白茅根15g,侧柏叶9g,大蓟9g,小蓟9g,甘草6g,咳嗽痰稠者加瓜蒌仁、贝母。 2。胃热炽盛 治法:清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清胃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黄芩15g,黄连6g,芦根12g,藕节9g,升麻9g,生石膏30g,生地15g,丹皮12g,赤芍12g,犀角2g,大蓟9g,白茅根15g、若失血过多,加黄精、桑椹子等以养血止血。 3.肝火上逆 治法:清肝泻火,降逆止血。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6g,山栀子9g,黄芩9g,柴胡12g,木通6g,生地15g,车前子18g,泽泻2g,当归12g,甘草6g,羚羊角,代赭石15g,钩藤15g,茜草12g,侧

鼻出血急救常识

鼻出血急救常识 鼻出血急救常识 春节期间由于情绪波动或暴饮暴食之后,胃溃疡患者很容易并发胃穿孔,一旦发生上述症状,应立即考虑到胃穿孔的可能。在救护车到达之前,应做到以下几点: 鼻子出血是很常见的一种症状。这是因为在鼻腔两侧鼻孔中间有一层隔膜,这里有好几对血管会合,尤其是在鼻中隔的前下方,有一个小小的叫鼻前庭的区域,鼻前庭里的小血管密集成网,仅靠一层非常娇嫩的粘膜保护着,因此小血管容易破裂而出血。出血量少时血呈点状滴出,多时血呈柱状喷出。 通常诱发鼻出血的因素有这样几种 1、气候干燥。 鼻粘膜是喜湿润,忌干燥的,无论是在秋高气爽的季节,还是在寒冷腊月的季节,只要室内外气候干燥,就容易发生鼻子出血现象。 2、发热。 心脏骤停的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千万不要坐等救护车到来再送医院救治。要当机立断采取以下急救措施进行心肺复苏。 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发热时心率加快,血液流速快,小血管处于扩张,加上发热时进水量

少,出汗多,在口干舌燥的情况下,容易使鼻子出血。 3、外伤。 用手挖鼻孔损伤鼻粘膜导致血管破裂;鼻部外伤中如跌伤、碰伤;鼻腔中有异物;或者有时因咳嗽、打喷嚏,用力擤鼻涕等外力,都可能损伤鼻粘膜引起鼻子出血。因此,应针对诱发原因来预防鼻子出血。 流鼻血的急救方法 (1)坐下并松开围在颈项上的衣物; 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出。若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用水蒸气或在水龙头下用涓流冲洗眼睛,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2)稍向前倾,不要仰头,应任由鼻血从鼻腔流出,而非倒流往咽喉; 亮警报:三级烫伤、触电灼伤以及被化学品烧伤务必到医院就医。另外,如果病人出现咳嗽、眼睛流泪或者呼吸困难,则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二级烫伤如果面积大于手掌的话,患者也应去医院看看,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3)用嘴呼吸,紧捏鼻梁部分约5分钟 (4)5分钟后若鼻腔止血,便可放松鼻梁,否则应继续捏紧鼻梁; (5)鼻腔止血后,继续以口呼吸,4小时内不要擤鼻子或尝试清除鼻腔内的血块。

鼻出血患者填塞期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鼻出血患者鼻腔填塞期可能出现的相应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118例鼻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总结鼻出血患者填塞期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118例鼻出血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结论对鼻出血患者在准确及时治疗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是确保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疾病恢复的关键。【关键词】鼻出血;填塞期;护理鼻出血是鼻腔疾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具有反复、不易自止和出血猛烈的特点,危险性较大。在及时准确治疗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尽快摆脱痛苦和恐惧的情绪,对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2005年1月~2006年5月我科共收治鼻出血患者118例,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118例,男70例,女48例;年龄12~78岁,中老年患者占81%,儿童和青年人占19%;外伤引起的15例,鼻中隔偏曲20例,鼻腔、鼻窦、鼻咽部肿瘤25例,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引起的58例。 2.护理 2.1 心理护理 2.1.1 鼻腔填塞患者的心理护理此类患者不但需要用药物巩固疗效,而且更要情绪稳定。心理护理不仅要体现在语言和情感的传递中,还要体现在护理工作的细节及行为中。所以当患者进入病区后,应主动热情,对老年患者要更为关心、安慰,及时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和恐惧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多数患者入院时常自用棉花、软布等填塞鼻孔或用手压迫鼻部,有时患者面部或衣服上血迹斑斑,应主动热情迎上前去携扶患者入检查室,不怕脏、不厌烦,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帮助患者清洗面部血迹,同时主动了解病情及告知患者如何配合治疗等。 2.1.2 严重鼻出血者的心理护理此类患者要紧急处理,及时抢救。给予舒适安静的环境,室内光线柔和,清洁整齐,减少不良刺激,尽量避免看到抢救危重患者的情景,以免增加心理压力。 2.1.3 填塞后心理护理患者刚从几小时前的突发出血及止血状态中脱离,此时患者最想知道的是止血效果如何,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客观适当地为患者解释病情,告知患者填塞后效果很好,突出其填塞的必要性,解除其后顾之忧。其次,告知患者鼻腔中有填塞物,需要承受一定的不适,这种不适是暂时的,从而消除患者的精神顾虑,最大程度地取得配合,让患者在微痛到不痛中渡过填塞期,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及护理。 2.2 病情观察 2.2.1 对体温的观察填塞后的患者可能有轻度反应性发热,如体温较高或持续时间较长,常有继发性感染的可能,随时测量体温,为医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2.2.2 对血压的观察填塞后患者出现疼痛、发热、烦躁、失眠,血压也可能轻度升高,若患者原有高血压,且现在血压持续性升高,此时,鼻出血不易止住,应在降血压的同时,每日至少测2次血压,必要时进行持续的血压监测。 2.2.3 止血效果的观察观察鼻部止血后有无渗血,嘱患者口腔内有血应及时吐出,不要咽下,避免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进而致虚脱。 2.2.4 全身情况的观察出血量在500ml 左右会有头晕、口渴、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嘱患者卧床休息,如需下床活动,要有人搀扶,以防摔倒。出血量在500~1000ml会有大汗淋漓、血压继续下降、脉速无力的表现。此时,应及时告知医师,建立静脉通道,输血、补液,及时纠正休克。 2.3 基础护理(1)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流质饮食,鼓励患者多进食,少食多餐,禁烟酒,保持大便畅通,防止便秘发生。(2)鼻腔填塞后,患者常有较明显的局部疼痛及反射性头痛,此时,患者宜取半卧位,切忌低头,再配合局部冷敷,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3)加强口腔护理。鼻腔填塞期,患者常常张口呼吸,口唇干燥,嘱患者多饮水或润唇,同时,老年性鼻出血患者往往口腔有血腥味护士为患者做口腔护理每日2次,动作要轻柔,随时观察口腔黏膜的变化。加强口腔护理,不仅促进患者食欲,也可预防口腔感染。(4)加强鼻部护理。鼻腔填塞油纱条24~48h可抽取,同时要注意有无感染,及时对症处理。对严重出血者行后鼻孔填塞,要经常注意后鼻孔填塞物是否松动或脱落,以免引起再出血,一旦发现,立即拉紧固定,一般后鼻孔填塞物应在48~72h内取出更换,以免在鼻腔内发生异物反应,引起感染,同时观察出血情况。(5)老年性鼻出血患者更应注意保暖,防止感冒,避免过分用力咳嗽和打喷嚏,以免引起再出血。 2.4 出院指导(1)注意保持鼻腔清洁,切勿用手指挖鼻。如果鼻腔

流鼻血的急救方法【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

流鼻血的急救方法【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流鼻血在日常生活中很是常见,那么鼻出血我们该怎么办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鼻出血的紧急处理方法,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鼻出血的止血方法 1、局部压迫止血:头部应该保持正常竖立或稍向前倾的姿势。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似一般以手夹鼻子的做法,直接压迫约五至十分钟。大部份病人都可以此种方法简朴地来止血。假如压迫超过了十分钟后血仍未止,则可能代表着严重的出血,或有其它问题存在着,此时就须要送医做进一步的处置。 2、在止流之前应先将血块擤出,以免因伤口无法闭合而无法止血。 3、以去充血剂或鼻腔喷液将棉花沾

湿,塞入鼻孔可帮助止血,白醋也行。 4、涂抹软膏:当鼻血被控制后,在鼻内涂一些维生素E软膏。假如没有维生素E,可用少许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代替,一天涂2~3次。维生素Ⅱ软膏可促进伤口愈合,而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町毁坏鼻腔内的葡萄球菌,不仅止痒,也防止粘液干硬。鼻粘膜若因干燥而产生疼痛,可使用芦荟或治痢草软膏。 5、用冰冷敷:冰冷能促使血管膨胀及减少流血。可以用碎冰或冰毛巾冷敷鼻子、颈部及脸颊,促使血管膨胀,减少流血。 6、涂抹抗生素或类固醇软膏,可止痒也可防止黏液干硬。 7、左鼻孔流血,举起右手臂,数分钟后即可止血。 8、患者左鼻孔流血时,另一人用中指勾住患者的右手中指根并用力弯曲,一般几十秒钟即可止血; 9、或用布条扎住患者中指根,左鼻孔流血扎右手中指,鼻血止住后,解开

布条。 10、取大蒜适量,去皮捣成蒜泥,敷在脚心上,用纱布包扎好,可较快止血。 11、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双脚浸泡在热水中,可止鼻血。 12、穴位按摩法取穴:肩井穴治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用食、拇指掐捏,挤压穴位中央,将肩部肌肉向上提起3-5秒钟,反复3回为1次,每次间歇两分钟,发作时连接3次。5天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3天,孕妇忌用此法。 13、如流鼻血不止,要及时到医院就医。鼻出血中医治疗方法 治疗中应根据病情,掌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鼻衄发作时应采用冷敷,压迫止血,鼻内填塞等外治法止血,再分析鼻衄的病因,进行辨证施治。 1.肺经热盛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黄芩汤加减。黄芩9g,山栀

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与治疗方法

鼻出血常见的出血部位与治疗方法 发表时间:2018-12-21T10:53:51.4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3期作者:朱珍华 [导读]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既有局部原因包括外伤、炎症、肿瘤、鼻中隔疾病、鼻腔异物等,也有全身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肝肾功能疾病、风湿热、中毒、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内分泌失调等。 贾汪区人民医院江苏省徐州市 221011 摘要: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既有局部原因包括外伤、炎症、肿瘤、鼻中隔疾病、鼻腔异物等,也有全身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营养障碍或维生素缺乏、肝肾功能疾病、风湿热、中毒、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内分泌失调等。目前治疗鼻出血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对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9例鼻出血患者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 关键词:鼻出血出血部位;鼻出血治疗方法;鼻内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79例鼻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38例,年龄在6-88岁,平均年龄46.6±3.8岁。病史0.5~15天,出血量50~1000ml。患者中患有并发症的44例,其中并发高血压的42例,鼻腔恶性肿瘤1例,凝血机制障碍1例。 1.2治疗前处理 为了对患者进行处理,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的方法是采取2%利多卡因 20ml+0.1%肾上腺素棉片进行表面麻醉,并且利用利多卡因进行鼻腔粘膜浸润麻醉,共有78例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全身麻醉主要采用人工呼吸机控制呼吸,静脉泵维持患者的麻醉深度与肌松,鼻腔以2%利多卡因20ml+0.1%肾上腺素棉片进行表面麻醉,共有1例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2.治疗方法 2.1鼻内镜下电凝止血治疗 找到出血部位是解决鼻出血的关键,因鼻内镜亮度较高能深入鼻腔,可见较隐藏部位尤其是嗅裂区,中道后段和C型鼻中隔凹陷处,鼻内镜导视下治疗鼻出血避免了盲目填塞,减少了并发症,最大限度减少了鼻黏膜损伤。我院治疗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依次为:利氏区35.44%(28/79),下鼻道穹隆部25.31%(20/79)、嗅裂鼻中隔部32.91%(26/79)、中鼻道后上部3.79%(3/79)、恶性肿瘤 1.26%(1/79),凝血机制障碍未知出血部位1.26%(1/79)。出血部位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关系。50岁以下年龄组以利氏区为主,50岁以上以嗅裂鼻中隔部,下鼻道后方穹隆部出血最为常见。79例中,除1例因鼻腔恶性肿瘤,行全身麻醉下肿瘤切除,填塞止血,1例因凝血机制障碍未知出血部位,行局麻下鼻内镜下填塞止血,其余77例均采用局麻下电凝后局部明胶海绵填塞止血。1次止血治愈的患者75例(94.93%),2次止血治愈的患者4例(5.06%)。 2.2填塞法 传统的鼻腔填塞是治疗鼻出血最基本有效的方法,目前适用于出血较剧、渗血面大且出血部位尚不明确者。目前常用的止血材料有凡士林油纱条、止血纱布、高分子膨胀海绵、明胶海绵、碘仿纱条等。其实各种材料各有优缺点,但不论用什么材料填塞,影响止血效果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能否准确找到出血点。基层医院最常用的是凡士林油纱条,某些病人凡士林纱条填塞后仍未能止血,其原因有二:对疼痛耐受性低的患者,在填塞过程中头部下意识地躲闪拒填,并且因紧张和痛苦而皱眉时,鼻翼内收使鼻腔左右径变窄,凡士林纱条不能深达后鼻孔处,鼻腔后段的出血点不能被压迫止血,这时如改用高分子膨胀海绵填塞,患者痛苦减轻,不再拒填,使止血海绵能顺利填到后鼻孔处,可达到止血效果。若血先自前鼻孔流出,可用无菌凡士林纱条行前鼻孔填塞止血;若出血来自鼻腔后部并先流向咽部,或经前鼻孔填塞后仍有血流入咽部,可采用后鼻孔填塞。对于出血较剧者,往往出血点不明确或只能大概估计出血部位,传统的填塞术不能有效止血,可应用鼻内镜,查找出血点,微型定向填塞。鼻腔填塞虽然效果好,操作简便,但存在着填塞时及填塞后患者非常痛苦,且有不同程度的黏膜损伤,抽出纱条后再出血需重新填塞等弊端,且反复填塞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 2.3血管结扎法 随着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及微创介入的运用开展,血管结扎术已较少使用,经传统鼻腔填塞、物理凝固止血失败后的鼻出血患者,才考虑使用血管结扎法。明确出血部位的供应动脉是血管结扎术的前提。鼻腔动脉的主要血供分为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外动脉发出上颌动脉,上颌动脉发出蝶腭动脉、眶大动脉、腭大动脉等分支,其中蝶腭动脉经蝶腭孔进入鼻腔,又发出鼻腔外侧动脉和鼻后中隔动脉两个分支,分别供应鼻腔外侧壁后部、下部、鼻腔底、鼻中隔后部、下部,是鼻腔的主要供血动脉。可见鼻腔侧壁出血的责任血管是蝶腭动脉的外侧支,即鼻腔外侧动脉。血管结扎术通常是在经过反复鼻腔止血无效后才使用。临床上动脉结扎术的要求较高,例如上颌动脉结扎,通常会造成颌面部疼痛麻木、面瘫、眶下神经损伤、失明、上颌窦炎、溢泪、上唇麻木等并发症。尽管血管结扎术并发症较多,临床上已较少使用,但是经鼻内镜下蝶腭动脉结扎术仍是目前临床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2.4全身治疗 引起鼻出血的病因很多,分全身性和局限性两种,出血的程度也不相同。在临床工作中,常常先作局部止血再行全身治疗,即止血期间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大部分鼻出血患者情绪紧张和恐惧,应予以安慰,必要时给予镇静剂。鼻出血的一般处理原则,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鼓励患者吐出口咽部血液,以免刺激胃部引起呕吐。休克患者,应取平卧低头位,给予补液、抗休克急救治疗;鼻出血局部处理原则,明确出血部位并及时止血。对于年龄偏大,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给予降压、降糖、心脑血管相关对症治疗,密切监测血压、血糖、脉搏、心率、凝血情况。对发热、鼻窦炎、鼻腔填塞时间久的患者可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患有血液系统疾病的鼻出血患者,应先给予局部止血,随后行血液系统相关检查,对症处理后可转入血液内科行相关具体治疗。总之,鼻出血的全身治疗也很重要。 结语 鼻出血属于耳鼻喉科常见急症,目前治疗鼻出血的方法多种多样,鼻内镜下可准确定位出血部位,直视下电凝止血,视野清晰,止血迅速准确,方法简单有效,患者痛苦小,止血效果确切、鼻黏膜损伤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无需特殊设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