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81《社会心理学》2011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精)

0081《社会心理学》2011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精)

0081《社会心理学》2011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精)
0081《社会心理学》2011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精)

0081《社会心理学》2011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本课程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型一:选择题

题型二:填空题

题型三:判断题

题型四:名词解释

题型五:简答题

题型六:问答题(论述题

二、重点复习内容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对象

1、社会心理学的概念: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研究人的行为、意识、感情等是怎样被社会环境所影响的。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在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上留下痕迹的三大派心理学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行为是人本身的强有力的本能所出来的。成人的行为,尤其是不正常的行为,是由于童年时期没有解决的心理矛盾所引起的。

(2行为主义-巴甫洛夫、华生,研究重点在人类和其它动物的外部行为,即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行为主义学者对人的思维和情感不感兴趣也不加以研究,而只研究可以

直接观察和测量的外部行为。注重研究环境对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过去学习的结果。

(3格式塔理论-韦德海默、考夫卡,认为人们对环境或事件的理解不是对每一个局部的知觉的总和,而是一个对总体的知觉和理解。

4、了解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动机理论和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1学习理论:一个人的行为是由过去的学习决定的,现在的行为是由过去的经验形成的。

(2认知理论:一个人的行为决定于这个人对于社会环境的认识和看法。

(3动机理论:人的需要或动机可以对我们的知觉、态度和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4决策理论:人在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之前,总是以一种很符合逻辑、很理智的方式计算这个行为可能给人带来的,人所选中的行为一般都是利益最大、损失最小的行为。

第二章社会认知

1、社会认知研究内容:研究人们如何根据社会信息形成判断的过程。

2、自我效能感:对自己完成某一任务的能力的看法。

3、图式的概念与理解

(1图式:是对知觉的一种较复杂的组织形式,是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知觉。

(2图式加工的特点:A、可以帮助我们对人物和事件的细节进行整理并帮助我们的记忆和回忆;B、影响信息加工的速度,与图式一致的信息更容易加工;C、可以填充信息之间的空缺;D、可以决定对未来的期望,这种期望反过来会影响我们对一个环境的感觉,或者说会影响我们的情绪。

(3图式加工的缺点:A、对于与图式相符的信息过于信赖;B、以与图式相符的信息来填补信息的空缺,实际上这种信息的填补往往有可能是错误的;C、人们有不愿意改变已有图式的倾向,进而影响社会推断。

4、了解社会认知研究中的一些经典实验的内容和结论:

(1社会推论中常犯的错误、对人的理智行为的假设;

(2Kelley对核心品质的研究:核心品质指的是可以提供有关一个人更多情况和信息的个人品质或性格特点。在Kelley的研究中,热情-冷淡被设为老师的核心品质。

(3认知理论的研究——“图形-背景原则”。

5、社会推论中常发生的错误

(1收集信息时常犯的错误;

(2统计信息与个案历史信息的影响;

(3相关判断时可能发生的错误:收集信息偏差,没有从有关信息中随机取样,对例子进行

分类时受到预先期望的干扰,在回忆或估计各类信息的频率时发生错误。(详见讲义第二章第五节

6、思维捷径法则

(1代表法则

把所得到的信息与图式相比较,并判断这个信息是不是可以代表一个图式法则。对人进行判断有时会发生错误,一是一个人并不一定具有图式或定型所认为他应该有的那些特点。应用代表法则可能会产生的第二个错误是对有关的信息的忽略,具体地说是忽略一种概率上的事实。应用代表性法则进行判断犯的另一个错误是对随机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判断。

(2可得性法则

在对人进行判断时,我们不但要确定一个人是不是属于某一种性格的人、是不是某个职业的人,我们还关心一个事件的发生频率,或者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许多情况下,运用可得法则作的判断往往是正确的。然而,可得法则的应用很明显地会为判断带来偏差,因为由于每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兴趣、爱好不同,接触的人和事也就不同,应用可得法则就会过高或过低地估计事件发生的频率。

(3参照法则

如果对于有的情况不掌握任何信息,但可以用一个类似的情况作为参照点,依照这个参照点及其它有关情况,经过一番调整和推论,可以得出答案。在社会知觉中较常见的参照点是自己。利用参照法则来进行判断往往会由于参照点的选择而发生偏差。

第三章归因理论

1、归因:对事物原因的寻求和解释。

2、归因的维度(韦纳:内部归因/外部归因,稳定/不稳定,可控/不可控。

内部/外部:探讨行为的发生是由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即来自个体内部或外界因素。

稳定/不稳定:行为发生的原因是否会随时间发生变化。

可控/不可控:事件的原因有些是可以个体控制的,有些是无法控制的。

3、归因的理论

凯利的共变理论-关注原因与结果在不同情况下的共同关系。

对一个行为或一个事物作出归因需要了解三方面的情况:(1引起行为或结果的人或事;(2做出行为或结果的人或事;(3环境背景。

为了做出归因结论,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1特异性,某一特定行为是否只是对某一特定事物的反应,而对其他类似的事物这个行为并不发生;(2一致性,其他的人对这样事物是否也做出同样的反应;(3一贯性,在不同的情况和背景下,对特定事物的反应是否一贯。

4、了解关于动机归因的实验和结论。

研究人员发现当一个人是为了奖励而完成某一件工作时,工作的动机往往被归结于外部条件。而如果付给一个人报酬很低时,则会使工作的动机归结于个人的内部原因。这种对于个人行为的归因使我们得到一个与常识不符的推论,即最少的报酬可导致对工作最大的内在兴趣。这种推论也可以叫作过于充足理由法则。

过于充足理由指的是在内在兴趣存在的基础上又提供外在的报酬。过于充足理由的存在会伤害一个人对某一活动的内在兴趣。关于个人行人归因以及过于充足理由的研究对于教育工作者是有重要意义的。它告诉我们奖励有时是会引起反作用的。奖励有时不是鼓励人们去从事某一项工作,反而会使人们由于奖励的存在而不去从事自己本来很喜爱的工作或活动。

5、归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见和错误。

(1突出性偏见:过多地对突出的刺激产生发应。

(2将行为过度归因为性格。

(3行为者与观察者:只有观察者会犯这一错误,行为者并不出现错误。

(4错误的一致性:倾向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典型的行为,这种夸大自己意见和行为普遍性的倾向称为错误的一致性效应。

(5自我服务归因偏见:认为自己是成功的原因,否认失败的责任。

(6自我中心偏见:夸大自己对某一共同活动的贡献。

第四章态度和态度理论

1、态度的定义。

2、态度的三个组成部分:

认知成分-对这种行为的想法,具有复杂性。

情感成分-对这种行为的或喜爱程度,具有简单性(最简单的成分。

行为成分-对这种行为会做出什么反应。

情感成分比认知成分更难改变,影响作用更大。

3、认知不协调理论

(1费斯廷格提出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当人们的行为与他们的态度不一致时,认知不协调就会产生,认知不协调会给人带来心理紧张和压力。当行为不能收回或不能改变时,减轻认知不协调的主要方式是改变态度。

(2两种基本的认知不协调:决策后的认知不协调、违反态度行为带来的不协调。

(3认知不协调出现的条件:行为理由不充足、不情愿行为的自愿性、决定的可改变性、行为后果的可预知性、对行为后果的责任感、努力的付出。

4、自我觉知理论

自我知觉理论是由白姆(Bem在1967年对行为会引起态度改变这一现象提出的理论解释,他认为一个人对态度的表示只是一些随意的口头上的表示。个体对自己的态度并没有很强的信仰或情感,因此态度是可以随时改变的。

当一个人的态度很模糊很不清楚时,态度的改变一般是通过自我知觉的过程产生的。相反,当态度很明显很清楚时,认知不协调产生的压力则可能是态度改变的原因。

5、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以往关于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研究,分别支持了两种不同的观点(1态度与行为无关,或只存在微弱的关系;(2态度与行为一致。(具体研究见讲义。

第五章态度改变

1、态度改变的过程的理论:信息接受、情感转移、认知一致性、反说明

2、抵制说服的主要机制:贬低说服者、曲解说服内容、抵制说服、反说服、系统加工。

3、影响说服者效果的因素:可信度、可靠性、喜爱度、参照团体。

4、信息传递对说服的影响:

(1原有态度与信息的差距:差距越大,态度改变的潜力越大。

(2信息对动机唤起的程度:侵犯信息可提高侵犯动机,进而有助于侵犯主张的说服效果;经。恐惧唤起的作用因条件而异,在低水平条件下,较强烈的恐惧引起较大的态度改变;在高水平条件下,高条件往往不能起到成功的作用。在大部分情况下,恐惧唤起可以说服效果,但是太强的恐惧唤起会破坏说服效果。

(3信息证据的有力程度:反问的作用、重复的作用、周围线索。

第六章社会影响

1、从众的概念:一个人由于他人做出了某种行为而自愿地做出同样的行为时,这种现象称为从众。

阿什和谢里夫进行从众研究时所使用的不同方法。

在谢里夫的研究中,他在暗室里让被试观察一个亮点的流动距离(这点实际是静止不动的,由于错觉,被试对这点的流动距离的估计是很不一致的。当一位被试做过几次深度后,研究者的助手以被试身份被带入实验室。他的估计与真被试明显不同,但是每次的估计都基本一样。原被试的估计很愉就与后进来的“被试”趋向一致。

阿什认为人们面临一个清楚、明显的问题时,他们会相信自己的感知觉,作出正确的回答,即使在别人都不同意自己的时,也会坚持自己的答案。结果发现人常常是顺从多数人的意见的。即使多数人的意见与自己的意见矛盾时顺从也会出现。

2、从众的原因

(1信息影响:对正确行为的希望,从众行为的一个原因是他人的行为往往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对多数人正确性的信心越大,从众的可能性越大;而当人们掌握信息较多时,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则较少从众。

(2规范影响:希望被人喜爱。

3、从众行为产生的因素:团体的约束力、群体的大小、群体的一致性

4、听从的概念:一个人不自愿地按照别人的要求去作某件事情的行为。

5、影响听从行为的策略和因素:奖励、强迫、专业优势、合理要求、参照力量、法定的权威。

6、外部压力局限性:逆反、过分充足理由(大量的外部奖励会破坏一个人对于某项活动的内在兴趣。

7、增强听从的方法

第七章人际吸引

1、合群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合群的倾向(即与他人在一起的愿望,是很强烈的。

2、儿童依恋: 儿童对一个或几个成人的出现产生积极的反应。

依恋对儿童的作用:提供安全感、提供信息

3、增强合群需要的情景因素:

沙赫特假设-一个人受威胁或感到恐惧时就产生合群的要求。

(1分心假设-面临恐惧的人同别人一起时会把注意从自己所害怕的问题上转移开

(2社会比较假设-人们希望与处于同一情景中的人的思想和情感进行比较。

4、人际吸引的原则

(1联结-喜欢与好的经历有关的人,不喜欢与不好经历有关的人。

(2强化-喜欢用不同方式奖励我们的人。

(3社会交换-当与另一个人的交往是利大于弊时,就会喜欢那个人。

5、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个性特征-诚实、热情、能力

(2相似性-喜欢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个性与我们相似的人。

(3熟悉心-多次见到同一个人,会增加对他的喜欢。

(4邻近性-空间上邻近的人更容易相互喜欢。

6、爱情与孤独

第八章社会交往

1、社会交往的类型:无接触-留意-表现接触-相互依靠-密切关系

2、自我呈现常用策略:遵循社会情景中的常规;模仿对方的行为;自我推荐和讨好;正确地运用谦虚;与成功的、有势力有地们的人或著名人物相提并论。

3、自我评价维持模式

4、社会比较理论的基本观点

(1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的意见、能力进行准确评价的要求;

(2在没有直接的客观标准的情况下,人通过与其它人的比较对自己进行评价。

(3一般来说,人喜欢与自己类似的人进行比较。

5、社会比较的目的:准确的自我评价、自我抬高、自我改进

6、自我暴露的目的:表达、思维整理、社会肯定、控制社会环境、建立友谊

7、社会交换理论:人类社会的原则是互相帮助,别人给了你好处你要回报,社会交往过程因此可以说是一个交换过程。人们要考虑从交往关系中得到的结果,我们总是尽量使自己的社会交往给自己提供最大报酬。

报酬——一个人从社会交往中得到的任何有益的东西。报酬的六种基本类型:爱、地位、服务、信息、物、钱。

代价——社会交往引起的消极后果。

第九章群体行为

1、社会促进作用:当其他人在场的时候一个人的工作成绩要比没有他人在场时的工作成绩要好。

2、社会抑制作用:当其他人在场时工作成绩要比没有其他人在场时工作成绩要差。

3、社会惰化作用:个体在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时付出的努力要比单独工作时小的现象。

4、社会作用力理论:旁观者对个体工作任务完成的影响力取决于旁观者的特征、数量、强度、距离。

5、社会认同和去个体化的概念

去个体化现象:当个体与群体在一起时,作出独自一人时不会作出的反社会行为,甚至暴力行为。

6、社会困境问题:指对于个体短期有益的选择最终导致全体受害的情景。也就是当任何合理的个体生产单位聚焦起来会成为集体的灾难的情景。解决社会困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个

体采取有利于社会的合作行为,以便使整个群体更加受益。

第十章性别研究

1、性别定型:关于男性和女性个人特点的看法。

2、性别认同:关于自己是什么性别的知识。

3、性别差异:智力能力差异、侵犯行为(男性多于女性、助人行为、服从行为(女性多于男性、非言语沟通(女性比男性强。

非言语沟通:沟通中不通过语言进行的沟通渠道,如表情、手势等。

第十一章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

1、利他行为:一种不期望任何形式回报的自愿地帮助他人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任何自愿帮助别人的行为,都是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的决策理论:对需要的注意-承担责任-对利弊的考虑-决定如何帮助

3、亲社会行为的学习理论

4、助人行为的社会规则:社会责任、相互性、公平性。

5、提供帮助的情景因素:他人是否在场-责任分散(旁观者作用、模糊解释(问题不确定、对别人评价的害怕;环境特点-天气、城市大小、噪音、时间压力。

第十二章侵犯行为

1、侵犯行为:任何伤害别人的行为都是侵犯行为。

2、愤怒的来源:来自他人的攻击、挫折。

3、影响侵犯的因素:

(1学习作用-模仿、强化;

(2社会规则-什么样的侵犯社会是可以接受的,什么样的侵犯社会是不可以接受的。

(3工具性侵犯-对他人的侵犯行为不是由愤怒引起的,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引起的。

4、减少侵犯行为

(1惩罚和报复;减少挫折和来自于他人的攻击;

(2学会控制。

第十三章健康心理

1、健康心理学考察在促进和保持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寻找健康、疾病或功能丧失的原因和相关因素以及改进医疗保健制度和健康政策的制定中心理因素的作用。

2、心理学家用认知-行为方法对健康习惯进行分析,以了解影响健康习惯的环境中具体的刺激和健康认知。通过改变这些刺激和认知,就可以促使更多的健康行为出现。

3、压力是一个主要的健康问题,因为它可以引起心理紧张,对健康有消极影响。但是,压力并不是某一情景内在的性质,而是个体评价过程的结果。消极的、无法控制的和模糊的事件最容易被感知为压力事件。

生活事件:生活中重要的事件,通常是消极事件。

4、应对包括问题解决和情绪调整两种方法,目的是降低事件的压力。应对的资源和问题包括: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时间、钱和生活中其他压力事件的存在。

第十四章环境心理学

1、环境心理学:考察物理环境怎样影响人们的行为和生活。环境心理学的主要课题包括个人空间、拥挤、噪音、建筑设计和城市生活。

2、人际交往有四种基本的空间:亲密空间、个人空间、社会空间和公共空间。

个人空间:个体周围最邻近的被看做自己一部分的空间。

3、噪音对人的影响比所想象的要小。

4、建筑设计可以影响人的行为。

三、答题技巧

1、选择题:根据题干,选择合适的选项,每一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可以采用直接选法、排除法等方法进行选择。

2、填空题:要根据讲义和课本的内容,把相应的内容填入题干所留的空中。要求精确记忆,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3、判断题:要根据讲义和课本的内容,对题目内容作出正误判断。结合根据题干意思进行判

断,题干中的表述只要有一点错误,就可判断为错。 4、名词解释:要根据讲义和课本的内容,对名词进行解释。要求精确记忆,尽量使用课本原话。 5、简答题:要求回答正确、要点完整,有条理,如果需要举例的话,举例要恰当。 6、问答题(论述题):根据题干要求,回答知识点,并结合现实情况适当展开论述,要有自己的分析。四、练习题一、选择题 1. 态度的()成分包含个体对某一事物的思维(事实、知识、想法)(C 。) A.情感 B.行为 C.认知 D.情绪 2. 社会认知是对人们如何( C )的研究。() A. 感知人际关系 B. 考察社会 C. 根据社会信息形成判断 D. 自省 3. 在米尔格莱姆关于服从的研究中,被试向另一位被试发出电击的原因是:(B ) A. 另一位被试曾经有过虐待行为 B. 主试让他们那样做 C. 被试有独裁个性 D. 被试听错了要求 4.依恋对儿童有两个主要的作用。一个是提供有关周围世界的信息;另一个是提供: B)( A.陪伴 B.安全 C.社会认同 D.合群 5. 下列的哪位人物与行为主义理论有关?(A ) A.华生 B.卡夫卡 C.弗洛依德 D.勒温6.态度的___ C ___成分包含个体对某一事物的思维(事实、知识、想法)。 A、情感 B、行为 C、认知 D、情绪 7.一位同学借给你他的课堂笔记,两周后,你给了他一篇他写论文需要的文章。你的行为可以用______ C __解释。 A、利用 B、相互依靠 C、交互原则 D、责任原则 8.沙赫特假设人们合群的原因是:(D ) A、避免孤独 B、避免独处 C、重建认同 D、降低恐惧 9.在一个中学的班级里现在很多同学都穿耐克运动鞋是一个______的例子。(A ) A、从众 B、听从 C、逆反D、少数人影响 10.你的朋友宣布她要同现在的男朋友分手,因为“他从我们的关系中所得到的比我多得多!你马上对自己说:(A) A、“社会交换理论起作用了。” B、“她不懂交互原则” 。 C、“他们的关系可能从来不是交互的” 。 D、“她不懂社会深入概念” 。二、填空题 1.社会角色这一概念指运用于某些特定职位(如教师或警察)的规范。 2.从众的两个基本原因是:被人喜欢和正确。 3.能力与喜

爱的相关研究中,一个有趣的例外是,过于完美反而降低对有能力人的喜爱。 4. 中间和周围加工的区分是态度改变研究中一个主要的区分。 5.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都尽量得到最大的报酬,付出最小的代价。偏见指个体常常夸大自己在共同活动中所做的贡献。 6.一个信息与受众的态度差距越大,态度改变的压力就越大。 7. 具有非中心集权交流方式的群体通常对解决复杂问题更有效。这种交流方式使成员之间可以进行更自由的交往。 8. 达利和拉坦内提出了旁观者作用,即人们为什么不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9.一个群体聚在一起的积极和消极的力量叫做凝聚力。 10.心理学中一个基本的假设是挫折引起侵犯。 6

三、判断题 1.总的来说,在人们进行相关判断时,很少按照理智模式去做。2.贬低信息源是解决认知不一致最原始(也许是最常用的)的方式。 3.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思想、感觉和行为如何受到他人的影响。 4. 人们更容易被与自己相似的人而不是不同的人说服。 5. 消极印象比积极印象更容易改变。 6. 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坚持使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7. 人们常会做出从众行为,但当行为与他们的看法不一致时,他们不会从众。 8. 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对消极信息更加注意。 9. 人们对于可预料的事件一般不会问为什么的问题。 10.当人们的态度强烈、清楚时,自我知觉理论最适用。((((((((((√ × √ √ × √ × √ √ × ))))))))))四、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1. 核心品质:可以提供有关一个人更多情况和信息的个人品质或性格特点。 2. 刻板印象:关于某个群体成员的图式。 3. 图式:图式是对知觉的一种较复杂的组织形式,是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知觉。 4. 社会认同:个体认为自己是属于某个社会群体的,或与某个社会群体有密切联系。 5. 个人空间:个体周围最邻近的被看做自己一部分的空间。 6. 社会支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提供帮助。五、简答题 1. 举例说明一个社会困境问题。谈谈你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想法。回答要点:社会困境问题是指对于个体短期有益的选择最终导致全体受害的情景。解决社会困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个体采取有利于社会的合作行为,以便使整个群体更加受益。举例要贴切。 2. 举例介绍思维捷径中的代表法则。回答要点:代表法则是把所得到的信息与图式相比较,并判断这个信息是不是可以代表一个图式法则。应用于判断某人或某事是否属于某一类事或某一过程。举例要贴

切。六、论述题 1.很多人都知道体育锻对身体健康的益处,但是仍然很少参加体育锻炼。请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如果要使这样的人增加体育锻炼,可以运用哪些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回答要点:解释这一现象可以通过态度中态度与行为的不一致来解释。要增加行为,可以增加态度的强度,也可以增加环境压力。另外,增加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也可以增加行为。 7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讲课稿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①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②研究人的社会动机③研究人的社会认知④研究社会态度的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自20C20’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根据这一设想,有三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与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统治和统辖,它遵循“现实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与自我并将父母的道德观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 将潜意识冲动归于性的趋利: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 乔治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 主观我与客观我。“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社会认知理论 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1.儿童期的社会化:基本社会化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预期社会化 3.成人期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化 4.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化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 2.家庭 3.学校 4.同辈群体 5.大众传播媒介 6.计算机网络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侵犯]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教学文稿

第九章侵犯 一、侵犯的实质 (一)侵犯的概念 1.侵犯的定义 侵犯(aggression)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①伤害行动——侵犯行为必须是伤害性的,包括实际和可能造成伤害的行为。 ②伤害意图——没有造成伤害却有伤害意图的行为是侵犯;无意伤害不是侵犯。 ③社会评价——侵犯是社会所不允许的。 (2)侵犯的分类 敌意性侵犯:也称作情绪性侵犯,是源于愤怒,意在伤害的侵犯; 工具性侵犯:把伤害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的侵犯。 2.侵犯与敌意 (1)敌意的多种含义 ①非身体接触性的直接或间接的有意伤害; ②高度排斥性的态度; ③人与人之间的高度怀疑,即一种高度的自我防卫状态。 (2)敌意与侵犯的关系 ①敌意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限制。在侵犯受到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而不能实

现时,往往是以敌意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敌意实质为代偿性的侵犯。 ②敌意不是侵犯,但可能会激发别人的侵犯,也可能发展为侵犯。敌意行为还可以直接激化人际冲突使敌意上升为侵犯。 3.侵犯的普遍性 无论是在整个世界还是中国,暴力与犯罪都是有增无减,愈演愈烈。 (二)侵犯的本能论 1.主要观点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本能论倾向的经典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和洛伦茨的习性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 弗洛伊德(S.Freud)早期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性本能与自我保持本能,侵犯性是性本能的一部分。后期又修正为生的本能(性本能)与死的本能(侵犯本能),侵犯本能目的在于破坏,标志着人类有一种基本的无意识的死亡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死的本能本来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但由于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把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的侵犯冲动。如果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则表现为争论、竞技、冒险等。如果侵犯冲动得不到表现,就会导致精神疾病。 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心理异常者的治疗实践发展起来的,因而解释的范围限于心理病理患者,而不能简单扩展到正常人。 (2)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它不指向毁灭,而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同类的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 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战争是人的侵犯本能定期发泄的结果,要想避免战争,就需要多开展冒险性的体育活动,耗散侵犯本能。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 与 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 、 和 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 、 和 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 、 和 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 、 、 或 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 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 为 。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 (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 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 )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 维度是( )。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要点

2016秋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和英国心理学家()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 3.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4.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5.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二是()。 6.角色冲突的类型可分为两大类:()冲突和()冲突。 7.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8.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9.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即自我概念可分为()自我、()自我和()自我。 10.根据希金斯(Higgins,1987)的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与()。 11.琼斯与戴维斯(JonesDavis,1965)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常假设他人的内在()与他们的外在()相对应。 12.言语之外的一些行为,如()表情、()表情、()表情等却很难被人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从而能更真实地揭露人们内心的想法、情绪、性格等。 13.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个人的();二是()。 14.伍德(Wood,1989)把社会比较的方式分为()、()与()三种。 15.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把行为的原因分为三种,即()、()和()。 16.根据认知失调理论,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有()、()和()。 17.社会认知是个体通过(),根据认知对象的(),推测与判断其()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1)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 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 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 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 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 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 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 出感知,推断的过程。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

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 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 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 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 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 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 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 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体。 简答论述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尔雅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1 父母养我们,我们要回报,这属于()1.0 分
? ? ? ?
A、符号互动理论 B、平衡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社会交换理论 我的答案:D
2PAC 中 A 是指()1.0 分
? ? ? ?
A、我们的父母自我状态 B、我们的成人自我状态 C、children D、老人 我的答案:B
3 群体的极化现象有()种解释 1.0 分
? ? ? ?
A、一 B、二 C、三 D、四 我的答案:B
41950 年发端于美国的社会交换理论是从()的视角看待利他行为 0.0 分
? ?
A、哲学 B、经济学

? ?
C、心理学 D、社会学 我的答案:C
5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强调在()指导下研究 1.0 分
? ? ? ?
A、马克思主义 B、纳粹主义 C、实验 D、计划 我的答案:A
6《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这一杂志是由()和斯坦达尔一起创办的。1.0 分
? ? ? ?
A、斯金纳 B、文森特 C、莫尔 D、拉察鲁斯 我的答案:D
7 心理学实验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实验室实验,一种是()。1.0 分
? ? ? ?
A、情景实验 B、外部环境试验 C、现场实验 D、仪器实验 我的答案:C

8 符号互动是来自于()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 1.0 分
? ? ? ?
A、物理学 B、生物学 C、社会学 D、心理学 我的答案:C
9 人的幽默感是在()阶段建立起来的 1.0 分
? ? ? ?
A、青春期 B、青年期 C、中年期 D、婴幼儿期 我的答案:A
10 在管理当中为了更大地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对他们进行人文的关怀让他们感觉
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是由()实验得出的结论 1.0 分
? ? ? ?
A、霍布斯 B、霍兰德 C、霍桑 D、勒温 我的答案:C
11 自我的作用是()1.0 分
?
A、阻止本我发泄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练习题

一, 二, 十一,名词解释2分*5个=10分社会心理:由社会因素引起的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动 2,社会心理学:是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收到他人现实、想象、隐含的影响 3,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积极的肯定的亲密状态或关系 4,犯错误效应:一个优秀的人如果偶尔犯非原则性的错误,会提高他的人际吸引的现象5,首因效应:人与人初次交往所获得的最初信息对双方以后交往活动的影响 6,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对交往对方某一方面特征所形成的印象会影响对此人其他方面特征的评价 7,刻板效应:又叫社会定势,在交往时,对某类人的共同特征所形成的印象会影响对群体中某一个人的评价 8,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以感情为基础的直接的交往过程 9,人际关系:个体与个体之间以感情为基础的直接的,关系 10,印象整饬:个体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形象的过程 11,归因:观察者利用各种线索和信息对行为者行为的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 12,侵犯行为:一个个体向另一个个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对方造成社会标定的有害行为13,利他行为:个体所作为的对他人或者社会能带来积极的影响的自愿的行为 14,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任职、情感和行为是哪个表现与大家一致的现象15,社会促进:由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会提高工作成绩和效率的现象 16,相似性:在客观上双方具有一致性,主观上能意识到的特点 17,补偿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通过一定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进行补偿 18,强迫性:在空间位置上比较接近交往频率较高易产生人际吸引 十二,简答题5分*6个=30分 1.西方学者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看法 SSP取向(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取向) 1)社会化,把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代表会人物纽夸姆,墨菲。社会人的条件: 掌握生活技能,遵守社会规范,有社会生活目标,会扮演各种社会角色 2)社会角色:由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大多数人的社会期望的一整套行为模式和心理 倾向 3)社会交换:霍班斯,社会互动是物质和非物质交换的过程 PSP取向(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取向) 1)社会行为:勒温B=F(P*E) 社会行为=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群体 3)社会影响:奥尔波特,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到他人的 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影响 4)人际互动:人与人相互交往建立的人际关系 CCSP取向(跨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1)不同文化模式的人的心理特点 2)性别角色差异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期末考试题型说明: 一、选择题:15题*2分=30分 二、名词解释:6题*3分=18分 三、简答:4题*8分=32分 四、论述题:1题*20分=20分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导论 1、民族是最大范畴的群体。 2、社会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欧洲的群体心理研究。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1871-1938)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3、亚洲社会心理学会成立于1988年,每四年举办一次大型学术研讨会。第一次是在韩国召开的,第二次在日本,第三次在中国台北由杨国枢主持召开。 4、社会心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大众心理和民族心理,四者之间的关联,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轮廓。 5、社会心理与社会文明是分不开的,文明是社会心理的内核。 6、关于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社会心理的作用,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一是影响社会心理状态,二是影响心理沟通和心理表达的程度。 7、社会心理 8、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9、群体心理 10、大众心理 11、民族心理

12、请通过某些社会问题,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善”的理念对于社会心理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章研究方法 1、乔根森主张,具有下面特征者都是参与观察者: ⑴开放式的; ⑵研究者作为被观察团体的成员之一; ⑶个案的深度访谈; ⑷直接观察。 2、戈尔德(Gold)把参与的程序分为四种:⑴完全参与者;⑵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⑶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⑷完全的观察者。 3、期待效应 4、随机抽样 5、定量研究: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6、访谈的类型:⑴无结构访谈;⑵结论化访谈。 7、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哪些特点? ㈠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㈡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㈢期待效应; ㈣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8、问卷调查中题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⑴理解性原则; ⑵准确性原则;

社会心理学复习要点(终结版)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1、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P5 1908年,两本社会心理学专著的出版指着社会心理学的诞生。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6 社会心理学领域第一个层面的研究内容是“个人成长”的心理和行为,山谷终于微观的一个层面。主要涉及个体的社会化、自我概念、必胜发展和人生规划、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情感、社会态度、个体的信仰和价值观、社会学习、社会认同、异常与偏差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等。 社会心理学领域第二个层面的研究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概念、成分、分类、发展阶段、人际吸引和友谊、人际交往、竞争与合作、侵权与助人、爱情和婚姻、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等。 社会心理学领域第三个层面的研究内容是三人以及三人以上人群的群体行为。主要涉及社会群体心理成分、群体心理氛围、群体规范和压力、群体冲突与战争、民族与阶级心理、社区心理、职业群体心理、舆论与谣言、群众运动等。 社会心理学领域第四个层面的研究内容是最宏观,是社会发展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变革(革命)心理、现代化心理、国际化与全球化、社会生活质量、人口与流动、环境社会心理、贫困社会心理、腐败心理、科技发展的社会心理、其他社会心理问题等。 3、精神分析理论(诞生的标志、理论发展、荣格)P7 此处答案不确定,各位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由发挥。 4、社会交换理论P12 霍曼斯在其著作《社会行为:它的基本形式》中阐述了社会交换理论的六个基本命题: (1)成功命题如果个体的某种特定行为经常得到奖励,那么个体就会越多地表现 出该行为 (2)刺激命题如果过去某一特定刺激或某组特定刺激的出现,往往能够伴随着对个体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 一、单现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B) A、荣格 B、弗洛伊德 C、阿德勒 D、霍妮 2、个体出生到成年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指( D) 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基本和预期社会化 3、根据角色存在形式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A) A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B先赋角色、后致角色 C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D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 4、在人际关系的8种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D) A竞争型 B合作型 C竞争合作型 D无规则型 5、“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A)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 6、时尚的极端形式是( C ) A时髦 B热 C时狂 D流行 7、从信息传递速度看,以下哪种沟通速度最快( A) A轴型 BY型 C链型 D圆型 8、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是( B )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 9、在人际沟通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种沟通称为( A ) A假相倚 B非对称相倚 C反应性相倚 D彼此相倚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漂亮女孩会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们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C)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作用 D隐含人格 11、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称为( D) A缺陷补偿 B自我照顾归因 C选择性遗忘 D自我设障 12、米德认为,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D) A角色学习 B角色分析 C角色意识 D角色扮演 13、迁居到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称为( c ) A发展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主动再社会化 D强制再社会化 14、在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D) A动态无声的 B静态无声的 C有声的 D类语言 15、阿德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属于(A) A 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新精神分析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档案研究法 2、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有( ACD ) A时尚 B时狂 C流言 D集群行为 E群众行为 3、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解释有( ABC ) A挫折—侵犯理论 B随异交往理论 C标签理论 D符号互动理论 E社会认知理论 4、有声的非语言符号称为类语言,它包括( ABCDE ) A笑声 B哭声 C叹气声 D呻吟声 E其他声音变调 5、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包括( AC ) A退化 B投射 C攻击 D抑制 E隔离 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5分) 1、“望梅止渴”式的暗示是间接暗示。(×) 2、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准确。(√) 3、女孩更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男孩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 4、人们用来进行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静态无声的非语言符号。(×) 5、实验室实验法比现实实验法的信度高,效度低。(×)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0分)

社会心理学》期末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名词解释: 1.冲突:冲突是一种对立状态,表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关联的主体之间的紧张、不和谐、敌视甚至斗争的关系。 2.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时,在场目睹此情境的人越多,出面相救的可能性越小的现象。 3.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痛苦的行为。 4.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作出判断。 5.近因效应:是指最新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起较强作用的现象。 6.晕轮效应:是指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 7.刻板效应: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比较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8.社会动机: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动机 9.过度辩护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的现象。 10.态度:是指人们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内部制约化的心理反应倾向 11.内化:指个体响应他人影响完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之成为自己观点的一部分。 12.服从:受到他人或者规范的压力,个体发生符合他人的或规范要求的行为叫做服从。 13.认知失调: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的对自我的认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积极的自我)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不愉快的情绪。 14.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指社会中的某一群体或组织的心理或某一集群的心态过程或某一人类共同体在同质文化下的相似心理活动倾向。 15.内聚力:指多数群体成员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 16.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群体意识影响下,人们似乎感到自己被淹没在群体之中,并丧失了他们的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 17.集群行为是指人们在激烈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从多人的狂热行为. 18.舆论:是指大家共同关心的有争议的问题上多数人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的公众对于某些社会事件的一致反应或判断,是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的意见。 19.谣言是一种缺乏真实根据,或未经证实、公众一时难以辨别真伪的闲话、传闻或舆论。 20.时尚:是人类追求独特、标新立异、冒险创新、自我表现、自我满足、社会认同,以及模仿、趋同、服从的心理反应。 21.宗教情感:是与宗教信仰相联系的、人们对超自然力量及其象征物所产生的一种体验,它是在宗教环境中培植、在宗教礼仪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 22.基本归因错误/归因偏差:人们在解释他人行为时,夸大行为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 23.经济心理:指经济行为的心理经济准备状态及对经济行为的主观理解,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经济行为的动力与阻力。 24.差序格局:是就中国横向社会结构而言的人际关系上的一种特有格局,在个人与他人关系上,是从自己出发,层层往外推,人际关系也随着外推而越来越不重要。 25.挫折:是指人们在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需要或动机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消极反应。 二、判断对错并对错题加以改正 1.夫妻两人外出度假时对使用什么交通工具意见不一,这是一种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错。是特定行为上的冲突。 2.在人际交往中,正面的评价更易受别人欢迎。错。由负面转向正面更易受别人的欢迎。 3.在平行冲突中,存在客观的分歧,但双方都未能准确地知觉到分歧的存在。错。双方都准确地知觉到这种分歧。 4.在人类行为中,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都会起作用,激发了外在动机会增强内在动机。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

《社会心理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从社会心理学史来看,一般可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分为__D_个阶段。 A.二 B.三 C.四 D.五 2.我们可以激起人们对某件事的恐惧来改变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一般来讲,当对某件事的恐惧达到_A__强度时,相对而言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改变是较大的。 A.中等 B.低等 C.较高等 D.高等 3. 在听众没有改变态度的情况下,先向听众提出小的要求。在听众同意之后,再提出更高要求,听众往往也会同意,此称为(A) A. 登门槛技术 B. 先大后小 C. 对牛弹琴 D. 折扣技术 4.通常人们减少认知失调的办法不包括(C) A. 改变认知 B. 增加认知 C. 减少认知 D. 改变认知重要性 5.在生活中不难发现,许多友谊、爱情的形成都强烈地受到_D_的影响,如住家的位置、工作场所、宿舍的房间距离、铺位的远近、教室座位等。 A.交往的频率 B.类似性 C.互补性 D.物理距离的接近性 6.从生物学观点去研究侵犯性,不包括(A) A.从后天学习中去寻找原因 B.侵犯性存在于基因之中 C.与异常的XYY基因有关 D.寻找大脑中“侵犯性位置” 7.属于遵从行为范畴的例子是(A) A.在流氓团伙的胁迫下,他杀死了他的亲弟弟 B.很多人喜欢喝茶,我也喜欢喝茶 C.由于时间紧迫,我不得不乘车赶到那儿 D.我们都说雪是白色的 8.当个体在写毕业论文时,他人在场(A) A.会产生社会助长 B.会产生社会抑制 C.对其没有任何影响 D.对其会产生激起 9. 在态度的心理成分中,起基础作用的成分是(B) A. 情感 B. 认知 C. 外显行为 D. 行为倾向 10. 以下选项中属于影响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的是(D) A. 接近性 B. 熟悉性 C. 互补性 D. 能力 11. 相亲时,如果一个人对对方有了良好的第一印象后,往往会对这个人的其他特征或能力也给予积极评价。这种现象属于(C) A. 优先效应 B. 新近效应 C. 晕轮效应 D. 中心特质效应 12.自我认知的归因偏差研究发现,作为观察者,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做(C) A.正确归因 B.错误归因 C.内在归因 D.外在归因 13.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B) A. 一方的收获就是对方的损失 B. 一方的收获就是对方的损失,双方的收益和损失加起来等于零 C. 一方的收获并不必然是对方的损失 D. 一方的收获并不必然是对方的损失,双方的收获和损失加起来不是零 14. 社会科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其中社会心理学家一般采用的层面是(C) A. 社会层面 B. 个人层面 C. 人际层面 D. 特质层面 15.社会心理学的第一公理是(B) A.在人和情境之间,内在个人特点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大于外部情境的影响。 B.在人和情境之间,外部情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大于内在个人特点的影响。 C.外部情境和个人内在特点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同样重要。 D.以上均不对。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怎样理解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的关系? 答:第一,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可用常识说明,但是常识未必就是正确的。第二,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之所以不同,与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的行为并不是完全

社会心理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全集

社会心理学试题1 一、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C)。(分) P155 A、相互性原则 B、平等性原则 C、强化原则 D、交换性原则 2、刻板印象具有(D)的意义,使人的社会知觉过程简化。(分) P120 A、消极 B、破坏性 C、概括定型 D、社会适应 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D)的哲学争辩。(分) P92 A、社会分层 B、本能和教育 C、遗传和环境 D、人性 4、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B)很重要,个体对后续信息的解释往往是以其为根据来完成的。(分) P119 A、印象形成 B、第一印象 C、信息加工 D、印象管 5、霍兰德(E. P. Hollander,1976)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B)等三个阶段。(分) P91 A、经验描述、实证分析与哲学思辨 B、哲学思辨、经验描述与实证分析 C、哲学思辨、实证分析与经验描述 D、实证分析、经验描述与哲学思辨 6、社会行为是人对(B)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分) P90 A、周围环境 B、社会因素 C、现实生活 D、即时情境 7、美国心理学家罗特(J. Rotter)关于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是(A)理论。(分) P123 A、控制点 B、稳定性 C、可控性 D、内外因 8、在斯坦伯格(R. Sternberg,1988)的爱情三角形中,一见钟情属于(C)。(分) P170 A、迷恋爱 B、愚蠢爱 C、浪漫爱 D、空洞爱 9、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C)的机制。(分) P108 A、终身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再社会化 D、早期社会化 10、受(A)的影响,个体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分) P118 A、图式 B、自我意识 C、遗忘曲线 D、印象 11、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B)。(分)P155 A、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社会化:社会化是在个人与他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连续的、经历着许多阶段和变化的相互发展作用的过程,是一个反映个体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适当的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 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的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的反应受到自己态度的调节。 社会动机:是“个性倾向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是个人行为的动力,是引起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它是一种内部刺激。 相符行为:指个人行为与群体行为相一致,或群体中一部分的行为与另一部分人的行为一致的现象,它主要包括从众,众从和顺从。 人际交往:在社会活动中,人们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言符号系统相互之间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就是人际交往。 利他行为: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 侵犯行为:有意伤害他人且不为社会所许可的身体行为或语言行为。 大众心理的连锁反应: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自觉或不自觉的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交互作用,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的连锁反应,其表现形式有流行、暗示、舆论、流言等。

社会心理学的伦理学原则 1.研究必须无损于被研究者的身心健康 2.研究结果中涉及研究者个人的材料必须保密 3.谨慎选择研究策略 撰写研究报告 1.题目。体现研究报告的主题,一般在题目中点明题意 2.研究的目的、意义。要讲清楚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揭示出研究该课 题的背景,即介绍过去有关类似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或意见分歧等。 3.研究方法。要把研究对象的条件、数量、取样方式、采用的具体的研究方法、 研究时间、条件控制等问题讲清楚。 4.研究结果与分析。报告以图表形式把数据展示出来后,要结合典型事例做些 简要分析和说明,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分析,并使二者融为一体。 5.结论建议。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小结。应简要的总结研究课题的意义、研究 方法及其结果,从研究结果中表明研究者的观点 6.参考文献。研究报告最后,研究者应介绍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曾阅读过的参考 文献。 撰写要点 1.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 2.应着重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 3.讨论与分析客观实在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标志 1.1859年德国的M·拉扎鲁斯和H·施坦塔尔两人合作创办的《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为社会心理学的经验描述阶段的前奏。 2.1857年,德国学者A·舍夫勒在其著作《社会躯体的结构及其生活》一书中,以社会心理、社会形态与社会生理的排列来解释社会的性质,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里学一词 3.1908年,罗斯侧重于社会学角度的《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侧重于心理学角度的《心理学导论》这两本教科书的出版,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诞生了 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1.早期孕育。这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基本特征是根据权威的思辨 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的社会行为。代表人物:卢梭,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主张顺应儿童本性,然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 2.初创阶段。社会心理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诞生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 纪初。作为社会心理学的初创阶段,该阶段强调根据经验来描述社会行为,也被称为“社会经验论阶段”。 代表人物:(三大直接理论) (德国民族心理学)M·拉扎鲁斯和H·施坦塔尔。他们注重民族的风俗习惯,企图通过研究民族精神所产生的语言、风俗、宗教、神话、艺术、法律等社

社会心理学[第十三章从众、服从、依从]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十三章从众、服从、依从 在行为的层面上,从众、服从、依从,是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的几种主要的方式。从众较多涉及群体对个人的影响;服从涉及个人由于社会角色关系连带而发生的影响作用;而依存则涉及更为一般的人际影响。 一、从众(conformity) (一)从众的概念与经典研究 1.从众的概念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1)从众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2)实际的群体和想象上假设的群体都可以导致从众行为。 (3)群体压力在人们意识到的情况下和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都能发生作用。 (4)从众的行为方式对于个人的社会适应意义非常明显。 社会功能的执行和社会文化的延续需要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一致。只有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才能够适应社会。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完全适应他所遇到的每一种情境。因此,个人需要用从众的方式,在最大可靠程度上使自己迅速适应未知的世界。 2.社会规范的形成 谢里夫的经典实验(1935)为社会规范的形成提供了例证。 (1)实验过程:让被试坐在一间完全黑暗的屋子里,实验者在距被试15英尺远的地方出示一个光点。随着光点的明灭,完全不动的光点看起来好像在移动,

即产生“自运动现象”。被试的任务是估计光点移动的距离。 (2)实验结果:在单独估计时,被试的个体差异很大。但如果将个人组成为一个小组,在同一房间里一起观察,但每个人还是报告自己的估计,他们会很快发生相互影响,并最终会聚至一个共同的平均距离。 3.群体压力研究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Asch)是有关从众问题研究影响最广泛的一位学者。他的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被称为“阿希实验”。 (1)实验过程:7人组成的被试小组参加知觉判断实验。其中只有编号为7的被试为真被试,其他均为实验助手。被试与其他群体成员围桌子坐下后,实验者依次呈现50套两张一组的卡片。两张卡片中,一张画有一条标准直线,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其中一条同标准线一样长。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三条比较线中哪一条与标准线一样长。 实验开始后,群体的每一个成员前两次都选用同一条比较线。在第三组比较时,实验助手们开始按实验安排故意作错误的判断。被试听过前几个人的判断后才能进行判断。这时他面临一个是相信自己的判断,还是跟随大家做错误判断的两难问题。 (2)实验结果:数十名自己独自判断时正确率超过99%的被试,跟随大家一起做出错误判断的总比率占全部反应的37%。75%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群体压力,作了从众的判断。事实证明,聪明的人也会说“白谎”,表面上保持与群体或他人的一致。 (二)从众的类型 根据外显行为是否从众,及行为与内在的自我判断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行为分为三类: 1.真从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