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复习课-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十二中学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共14张PPT)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复习课-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十二中学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共14张PPT)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复习课-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十二中学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共14张PPT)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复习课-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第十二中学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共14张PPT)

维护宪法的权威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 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法治观念,对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理解和认识,感受宪法具有的最大权威,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进而涵养公民爱国情感,增强宪法至上的法治意识,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自觉性。 3.运用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清醒地意识到依宪治国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积极主动地宣传宪法和法律;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能将尊宪意识落实在行动上,主动按宪法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勇于同违宪行为做斗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进而形成崇尚民主、公正、平等思想,初步培养承担依法治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从理论观点上说,我们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以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目的都是为了树立和增强“宪法至上”的意识和理念;从实践意义上说,只有树立和增强了“宪法至上”的意识,才能自觉地遵守宪法,自觉地维护宪法的权威,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首先,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该内容在本章的重要作用,从知识架构的角度来说,理解了该部分内容对于后面法律知识的学习意义重大。其次,从理论理解的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存在违反宪法和违反具体法律比较难以区分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从理论上把握宪法。最后,从学生“自觉维护宪法”的行为养成角度来看,宪法观念的树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这是教学难点。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维护宪法的权威”。教材从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入手,阐明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进而揭示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在社会生活中,每个公民都必须认真学习宪法,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三、学情分析 青少年由于年龄的原因,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需要增强;在实践中青少年往往缺乏依法维权的经历,法制观念,特别是宪法意识更迫切需要提高。总之,无论从理论理解的角度还是维护宪法的实践角度,青少年的宪法意识都亟待提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宪法意识,在行动中努力做到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四、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材料对比法、讲解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材料1:胡锦涛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部分内容):“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一崇高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一定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神圣职责,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为民服务、为国尽力,绝不辜负各位代表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 教师充分利用课件材料中包含的宪法元素,根据材料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仔细观察课件图片,引发学生回忆、思考学过的宪法知识,激发学生对宪法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入宪法主题,以此导入新课。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农业耕地面积数据洞察报告2020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农业耕地面积数据洞察报告2020 版

序言 本报告对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农业耕地面积做出全面梳理,从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农业耕地面积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农业耕地面积数据洞察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农业耕地面积的理解,洞悉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农业耕地面积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户籍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和农业耕地面积现状 (1) 第二节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 一、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三、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占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 四、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同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 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地区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7) 一、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7) 二、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地区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地区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2018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2课时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学案新人教版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2.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指的是哪些?人权的内容包括哪些? 3.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宪法的原则。我国宪法是如何践行这一原则的? 一、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举例如下) 三、我国的人权特点、内容 1991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人权官方文件。它指出,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2009—2010年)》《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和《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各项人权保障力度,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得到全面加强,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明显提升,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事业迈上新台阶。 2016年12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发展权:中国的理念、实践与贡献》白皮书。

它指出,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象征着人类尊严和荣耀;发展权的主体是人民;发展权是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的统一,它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它的保障必须是可持续的,它应为各国人民共有共享。 1.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的主体包括哪些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包括哪些?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人权具有什么特点? (1)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2)中国人权具有广泛性、公益性和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四、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 1.原因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原则。 (2)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要求: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对国家机关的要求:(变题: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对国家机关提出了哪些要求?)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1.小杨同学在复习备考时,整理归纳出以下一些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B、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对我国国家性质的确认,也是对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确认 C、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有了宪法保障,公民的权利就不会被侵犯了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 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 A、明确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C、明确了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D、完全实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3、下列选项能体现“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观点的是() ①社会上不再存在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③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④广大人民通过人民 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下列能为漫画《宪法承诺》提供有力证据的是() 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②宪法规定公民广泛的基本权利 ③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宪法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对此很多群众积极参与并向政府等相关部门提议:增设垃圾分类宣传,使人们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这样才能落实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

达拉特旗概况

【地形地貌】达拉特旗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南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南部为低山丘陵沟壑区,海拔在1 300~1 500米之间,约占总面积的28%;中部为库布其沙漠区,海拔在1 100~l 300米之间,约占总面积的48%,北部为黄河南岸冲积平原区,海拔在l 000~1 100米之间,约占总面积的23%。 【气候】达拉特旗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征为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温和短促,春季干旱少雨多风,秋季凉爽,四季温差大,日照充足,无霜期较短。气温:年平均气温平原区低于丘陵区,东北区低于西部区,一般为6℃。1月平均气温为-13.4℃。极端最低气温-34.5℃(1971年1月22日),7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2.8℃。极端最高气温40.2℃(1975年7月16 日)。生长期:年平均气温0℃以上持续时期为239.2天,5℃以上的持续时期为205.5天,年日照时平均3 138.7小时。全年太阳总幅射量为142.8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年平均159.8天。降水量:年平均降水311.75毫米,年极端最低降水量141.9毫米(1980),年极端最高降水量为526毫米(1964年)。 【水文】达拉特旗北靠黄河,主要水系由黄河和10条季节性河川构成。黄河过境全长178.5公里,年平均径流量为247亿立方米。季节性河川由西向东依次为毛布拉格孔兑、布日嘎斯太沟、黑赖沟、西柳沟、罕台川、壕庆河、哈什拉川、母花沟、东柳沟、呼斯太河。这些河流均为黄河一级支流,发源地均在鄂尔多斯台地北麓,总流域面积为5 663万平方公里。内流河共有12条,全部集中于蓿亥图乡,均为时令河流,发源于丘陵区,终点为库布其沙漠,大部分为干沟。10条季节性河川年平均总径流量15 686.1万立方米,河网密度为0.0089公里/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达拉特旗已探明的燃料矿有褐煤、泥炭、油汽苗(油气岩),非金属有石英砂、大理石、石灰石,化工原料芒硝,冶金辅助材料有白粉球、耐火土、瓷土等十多种矿产。褐煤分布于罕台川、高头窑、敖包梁一带,储藏量10亿吨,煤层厚1~401.2米。泥炭有吴四圪堵、张吉祥、纳林沟等小型矿点。油页岩分布于吴四圪堵、元宝湾、马场壕等地,属低品位矿石。石英砂分布于敖包粱、呼斯粱等地,储量较大,属高品位矿,二氧化硅占98%(敖包粱小母花沟砂矿),仅敖包粱储量达4 800万吨。芒硝分布于大树湾一德胜太一带,仅德胜太储量达30亿吨,硫酸钠含43.8%;白粉球分布于四村乡白泥窑,蕴藏量丰富,品位极高;耐火土分布于敖包粱一高头窑一带,储量达10 052.38万吨,属低晶位矿;已发现的沙金矿分布于青达门,高头窑乡等地,储量尚未探明,含金量居内蒙古金矿之首,纯度为96.8%。主要野生动物有兔、狐狸、鼠类、黄河鲤鱼、白莲鱼、蜥蜴、刺猬等。植物药材有甘草芦根、蒲公英、远志、车前子、麻黄、贝母等。 【概况】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鄂尔多斯高原北端,黄河中上游南岸。地理坐标为北纬 40°00′~40°30′,东经109°00′~110°45′之间。东与准格尔旗接壤,南与东胜区毗连,西与杭锦旗相邻,北与草原钢城包头市隔河相望;全旗东西长133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面积8 200平方公里。全旗辖1个苏木8个镇5个社区(2005年10月乡镇机构改革前为1个苏木、10个乡、9个镇)。达拉特旗地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市“金三角”开发中心,旗府所在地树林召镇距呼市150公里,距包头机场25公里。旗内包神铁路、包东高速公路、210国道、敖德公路(连接109和110国道的二级油路)纵贯南北,109国道、羊巴公路(地区三级油路)横穿东西,树林召镇一级绕城公路方便快捷,沿河地区乡乡贯通油路。设计总装机容量500万千瓦的达拉特电厂就建于旗府所在地树林召镇。已有6台33万千瓦机组投入运行。四期首批2×60万千瓦工程已开工建设近两年,2006年投产发电,后续2台60万千瓦机组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工作。规划建设于树林召镇,由神华集团、华谊集团和亿利集团三方投资的100万吨/年聚氯乙烯,首期建设规模为年产400万吨聚氯乙烯、40万吨离子膜烧碱及配套2×50MW自备热电厂,2006年7月建成投产。建于王爱召镇年产600万吨河北新奥集团的阿维菌素项目于2005年投入运营。 【人口民族】 2005年,达拉特旗总人口33.64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6471万人,乡村人口为19.9984万人,由蒙、汉、满、回、朝鲜、达斡尔、苗、彝、维吾尔、羌等12个少数民族组成,汉族人口占多数。【经济】 2005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9.5亿元,同比增长30.28%,财政收入突破8亿元,累计完成“十五”计划的14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5亿元一、二、三产比例调整为16∶48.3∶35.7。呈现出“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活”的局面。

维护宪法的权威

第七课维护宪法权威,当好国家公民一、维护宪法的权威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理解维护宪法尊严的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 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探究,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法治观念,对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形成正确理解和认识,感受宪法具有的最大权威,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进而涵养公民爱国情感,增强宪法至上的法治意识,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自觉性。 3.运用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清醒地意识到依宪治国的重要性,从而做到自觉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积极主动地宣传宪法和法律;在学习与生活的实践中,能将尊宪意识落实在行动上,主动按宪法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勇于同违宪行为做斗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觉维护宪法的

尊严。进而形成崇尚民主、公正、平等思想,初步培养承担依法治国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从理论观点上说,我们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以及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目的都是为了树立和增强“宪法至上”的意识和理念;从实践意义上说,只有树立和增强了“宪法至上”的意识,才能自觉地遵守宪法,自觉地维护宪法的权威,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首先,宪法的地位和重要性决定了该内容在本章的重要作用,从知识架构的角度来说,理解了该部分内容对于后面法律知识的学习意义重大。其次,从理论理解的角度来看,现实生活中存在违反宪法和违反具体法律比较难以区分的现象,不利于学生从理论上把握宪法。最后,从学生“自觉维护宪法”的行为养成角度来看,宪法观念的树立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这是教学难点。 3.结构线索 本课时的主题是“维护宪法的权威”。教材从分析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入手,阐明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进而揭示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在社会生活中,每个公民都必须认真学习宪法,增强宪法观念,自觉

达拉特旗电厂

达拉特旗电厂 达拉特发电厂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东靠包(头)西(安)公路,西邻包(头)神(木)铁路,北距黄河约18公里,南距东胜煤田万利川煤矿50公里。达拉特发电厂是当时能源部改革试点之一,1992年9月8日,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发电厂全面动工兴建。电厂设计最终装机总容量为500万千瓦,属亚洲设计装机总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一期工程装机两台33万千瓦发电机组,投资额16.9亿元,投产后年发电能力为42亿度。达拉特发电厂的兴建是实施内蒙古煤电转换战略,实现煤从空中走的重大举措,为满足内蒙古西部地区电力供应、缓解京津唐供电紧张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发电厂全面动工兴建。电厂设计最终装机总容量为500万千瓦,属亚洲设计装机总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一期工程装机两台33万千瓦发电机组,投资额16.9亿元,投产后年发电能力为42亿度。 达拉特发电厂的兴建是实施内蒙古煤电转换战略,实现煤从空中走的重大举措,为满足内蒙古西部地区电力供应、缓解京津唐供电紧张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达拉特发电厂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东靠包(头)西(安)公路,西邻包(头)神(木)铁路,北距黄河约18公里,南距东胜煤田万利川煤矿50公里。达拉特发电厂是当时能源部改革试点之一,由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共同投资建设,实行以设计为龙头的

总承包,即以西南电力设计院为主与达拉特发电厂联合组建承包公司,作为本工程的建设管理单位,对工程的勘测设计、设备询价采购、材料订货、施工招标发包、项目管理、质量控制、调试验收和试生产等负责全过程总承包。这种做法是我国电力基本建设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 达拉特发电厂全面动工兴建之前,施工专用的变电站、厂区施工用电环形电网已安全运行和投入使用,施工用水主干线已建成通水,水泵和环网输水管线通向全厂,能够满足施工需要,施工道路已建成通车,通讯工程的国际国内直拨电话已经开通。 达拉特发电厂是自治区建设能源基地、实施向北京送电的重要电源点,是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单机容量和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火力发电厂。1990年12月,原能源部行文明确达拉特发电厂总规划容量为500万千瓦。一期工程2台33万千瓦机组于1992年正式开工,1号机组1995年11月15日投产发电,2号机组1996年11月30日投产;二期工程2台33万千瓦机组分别于1998年6月和1999年2月投产发电;三期工程2台33万千瓦机组分别于2004年8月和10月投产以电。目前,总装机容量达到198万千瓦,所发电力已全部进入蒙西和华北电网,一条50万伏和一条22万伏输变电线路直接向北京供电,一条50万伏输变电线路向东胜、伊旗、乌审旗和乌海市供电,另有两条50万伏输变电线路分别向包头市和准旗永圣裕供电,全年发电量可达到130亿度,利润总额486亿元,税收4.06亿元,达拉特电厂已成为蒙西电网中主要的支撑电源点。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七课维护宪法的权威说课稿DOCX 文档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 我抽取到的课题为《维护宪法的权威》。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七部分展开维护宪法权威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高教社《职业道德与法律》。是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是中职学生进入职场前在职业道德素养和法律自我约束以及保护方面的知识储备,对中职学生顺利进入职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选自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从这个单元开始,主要学习法律的相关内容。本单元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对的主体是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在校生。她们处于应试教育到职业教育的过渡期,对她们来说最大考验是适应中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就是说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填鸭式学习方法,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学会分析,学会应用。 另外她们在初中阶段文化基础差,对于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比较难以接受,对枯燥的理论性知识没有兴趣。 2、学习基础与态度:学生通过一个学期中职学校学习的适应过程,有了一定职业认知,采取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自主融入课堂,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兴趣,提高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职业生涯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将帮助学生在思想上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在行动中努力做到尊重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能力目标 在学习与生活实践中,能将尊宪意识落实在行动上,主动按照宪法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3、情感目标 理解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树立宪法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进而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增强宪法至上的法治意识,提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尊严的自觉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难点: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五、教学策略 找到适合我校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合理的教学方法: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用为根本立体式教学模式。 教为主导体现为: 1、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适度调控,为学生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学习氛围,彻底改变一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 2、展开事例,以浅显化,通俗方式讲授,即启发式教学。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引言 本报告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供指引。 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对关键因素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展开了深入研究。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专题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 (1) 第二节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3) 一、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二、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3) 三、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 统计 (3) 四、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全自治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 一、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自治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自治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

精品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练习题(原卷版)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维护宪法权威练习题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单项选择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宪法对我国() 国家性质的规定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规定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 D、国家根本任务的规定 2. 宪法基本原则是指人们在制定和实施宪法的过程中必然要遵循的最基本的准则,下列属于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是() A.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B.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C.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3. 国家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下列对此理解错误的() A. 这体现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B. 它反映了每个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 C. 这说明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D. 它反映了人民平等地享有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4. 宪法对经济制度的规定,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C.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私有制 D.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混合所有制 5.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入宪法,开启了我国法制史关于人权保障问题的先河。尊重和保障人权要求() ①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②人权至上,任何时候都要尊重和保障人权③各级国家机关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④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依法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是中国人权事业与进步的基本内容。尊重和保障人权要求国家行政机关 () ①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②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监督权④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坚持宪法至上(教案)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教案) 李念存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能力目标 1.知道很多国家机关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的原因。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3.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4.提高对人权内涵的认识,自觉维护个人的人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 2.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 3.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重点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难点 1.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2.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1.精心准备宪法内容、国徽幻灯片及教材上教学展示所用幻灯片。 2.认真备课,熟知本课时两大板块内容之间内在联系。 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中探究问题。 2.提出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与同学共同探讨。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 故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由来及含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中央政府命令,分别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执行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工作。 经多次咨询研究,最后确定了国徽的图案,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其意是用天安门图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国徽图案交由清华大学小组的教授高庄最后完成设计加工与塑造国徽模型。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祖国的海关,在人民的法庭上,每当我们看到庄严美丽的国徽,心里便会荡起一种崇高的爱国之情。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3)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 宪法确认的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P3) 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P4)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4.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包括哪几类?(P5) 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等。 5.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P6)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6.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P6)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7. 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P7)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8. 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7—P8) (1)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9.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P11) 10. 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P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达拉特旗简介

达拉特旗简介 1、地理位置 2、历史沿革 3、政区人口 4、自然环境 5、资源条件 6、改革发展 地理位置 美丽富饶的达拉特位于自治区西南部,黄河中游南岸,鄂尔多斯高原北端。东西长133公里,南北宽66公里,总面积为8188平方公里。 地理坐标:东经109°100″—110°45″,北纬40 °00″—40°30″。北与国家钢铁稀土基地—包头市隔河相望,东南西分别与准格尔旗、东胜市、杭锦旗接壤。 地处蒙中经济区,内蒙古自治区最主要的“呼和浩特—包头—乌海”产业带与连通我国中西部的神骅铁路产业带的“T”字型结合部。旗人民政府树林召镇,是包头—西安210国道和包神铁路线上的重镇,是包头通往鄂尔多斯市、陕西、山西等地的交通要道,是鄂尔多斯市的北大门。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为胡戎游牧地,秦属九原郡,汉属五原郡,两晋十六国时属朔州,魏为大夏国夏州,隋唐时为丰、胜二州,又为榆林郡治所。宋时置肃州,后入于西夏。元时属东胜州,明时蒙古据之,为达拉特、墨尔根等部牧地,达延汗统一蒙古后,为鄂尔多斯万户之一鄂托克地,后由卫达尔玛统辖。清顺治六年为鄂尔多斯左翼后旗,清末设达拉特旗。1950年5月1日,旗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政区人口 全旗总人口约33.3万人,男性174121人,女性159014人,人口密度40.7人/平方公里。有蒙、藏、满、回、壮、达斡尔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2872人,占全旗总人口的3.86%。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的多民族杂居区。旗政府所在地树林召镇占地14.33平方公里,总人口73749人。达拉特旗辖9个镇、10个乡、1个苏木:树林召镇、白泥井镇、大树湾镇、解放滩镇、高头窑镇、耳字壕镇、中和西镇、吉格斯太镇、王爱召镇、乌兰乡、昭君坟乡、树林召乡、榆林子乡、德胜泰乡、蓿亥图乡、青达门乡、盐店乡、敖包梁乡、马场壕乡、展旦召苏木。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1课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学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序言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内外条件,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每个公民都应该坚持宪法至上,认真学习宪法,坚决捍卫宪法。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引言 宪法是什么?毛泽东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那么,为什么说我们有尊严的生活要由宪法予以保障?为什么说国家权力的运行规则要由宪法作出规定? 第1节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1课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在我国,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怎样?我国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的这一地位的? 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有哪些?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变题: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1)(2)(3)(4)]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变题: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什么?)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特点和内容 3.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主人责任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在我国,人民的地位怎样?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地位: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思想政治人民八年级下学期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了解我国有哪些法律、法规。 (2)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本课是人民版政治八年级下学期第15课。主要讲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课文从三个角度比较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最为严格。通过比较,使人们认识到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从而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有利于我国的依法治国。 学习本课需要达成以下的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 2.知识与能力: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自觉宣传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 三、教材分析 本课时围绕“宪法”主要讲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要树立宪法意识等问题。其中“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关键性知识点。 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四、教学方法及流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合作、探究式。

流程如下: 1.常识学习 (1)了解学习目标及其重难点。 (2)出示有关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内容 (3) 基础知识总结 (4) 知识体系总结 2.自主学习 (1)看书上有关内容,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子。 (2)阅读法律的有关内容,从中分析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 3.合作探究 ①大家评评理,在我们法律家族中,谁应该排第一位?找出法律内容中相关的根据。 ②全国法制宣传日的有关活动 4.问题解读 依法治国的核心为什么是依宪治国? 5.拓展训练 全国法制宣传日①图标有何寓意?②是哪一天?主题是什么?③在这个活动中,你准备做些什么? 6.布置作业 有关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至理名言。你是如何理解的?结合齐玉苓案例说说自己的感想。 五、教学过程 【事例导入】齐玉苓案 【教师活动】齐玉苓能获得最终胜诉,是依靠了宪法的力量,可见宪法的神圣! 【板书】神圣的宪法 【教师活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依法治国。而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为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教师不去下结论。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归纳

2018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总章程。 2.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4.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6.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7、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8、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9、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10、我们怎样当家作主?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 1.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②XX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要求: 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和保护人权。 3、中国的人权的特点: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 4.人权的主体: 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5、人权的内容: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立法方面②执法方面 ③司法方面④宣传方面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数据专题报告2020版

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数据专题报告2020 版

序言 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数据专题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对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进行剖析和阐述。 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数据专题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等,对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数据专题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的重要参考渠道。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鄂尔多斯达拉特旗户籍人口数量、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产总值现状 (1) 第二节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 一、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三、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占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 四、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年末户籍人口数量同全自治区年末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 对比分析 (6) 第三节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指标分析 (7) 一、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 (7) 二、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7) 三、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全自治区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7) 四、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鄂尔多斯达拉特旗第一产业生产总值(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八年级下册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导学案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编写人:八年级A段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2、学习难点: 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学法指导】自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自主学习、夯基寻困】 请你阅读课本1-8页,我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完成下面的问题。 自学1、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自学2、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自学3、我国人民是通过什么途径行使国家权力的?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自学4、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合作探究、互助解惑】 请同学们讨论,相互合作。我相信大家的力量。 探究一:阅读教材第2~3页“运用你的经验”,请学生着重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2)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 (2)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表示我国的国家性质也就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探究二:阅读教材第7页中间一段文字,然后请回答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和范围分别是什么? (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同步演练、拓展提升】 一、【基础题】(A级) 1、“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表明在我国() A、人民代表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B、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各级人民代表都是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D、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 二、【发展题】(B级) 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这说明() A、我国公民享有权利的主体非常广泛 B、我国公民享有权利的范围非常狭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