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第19章细菌的致病性与感染

中央电大农林医药学院唐已婷

【学习建议】

第19章是细菌学部分的重要章节,介绍了细菌致病性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这章内容,我们对细菌致病性的有关因素、包括细菌和机体两方面的各种因素,应有一个整体认识。细菌方面最重要的因素是细菌的毒力。我们应掌握细菌毒力、侵袭力的构成因素(物质基础)、内毒素和外毒素的来源、特点及毒性作用、重要的侵袭性酶类的名称、毒性作用及来源、以及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的概念。熟悉感染的类型、感染的来源和侵入途径。了解细菌毒素的作用机制。

【重点难点】

一、细菌的致病性

细菌侵入宿主机体生长并引起宿主疾病的性能称为致病性。具有致病性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不同的致病菌引起机体不同的病变,比如:结核杆菌引起结核病、伤寒杆菌引起伤寒、痢疾杆菌引起痢疾。因此,致病性表示了细菌的种的特征。

细菌是否具备致病性取决于2点:(1)细菌是否具有侵袭力,可以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在体内定居及生长繁殖。(2)细菌是否能产生毒性代谢产物造成宿主组织细胞的损伤。这2点即构成了细菌的毒力。

细菌侵入后是否一定引起机体患病?即致病性能否实现,虽主要决定因素是细菌的毒力,但还取决于细菌的入侵数量、合适的入侵途径、以及机体的免疫状态。毒力强的细菌比如结核杆菌,经呼吸道吸入,只要1-10个细菌就可以引起疾病,最常引起的是肺结核。而伤寒杆菌经口食入,需要约10万个细菌才引起疾病。破伤风杆菌虽然可以引起死亡率很高的破伤风,但必须是经有厌氧环境的伤口感染,如果是经口食入则不引起感染。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时,很多感染通常不出现症状,以隐性感染为主。而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缺陷时,甚至体内正常菌群也可引起严重感染。如艾滋病患者,常常死于条件致病菌引起的机会感染。

二、细菌的毒力

毒力表示的是细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可以用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染量(ID50)来表示毒力的强弱。不同种类的细菌由于细菌的结构、代谢能力和毒性产物的不同,毒力有很大差异。即使是同种细菌不同菌株之间,毒力也有差异。比如大肠杆菌、白喉杆菌都有产毒株和不产毒株之分。

细菌毒力主要与细菌侵袭力和细菌毒素有关。

(一)侵袭力主要与菌体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有关。

1.菌体表面结构:与侵袭力有关的菌体表面结构主要有两类:

(1)具有粘附作用的表面结构――菌毛(G-菌)和膜磷壁酸(G+菌)等。

细菌侵入机体,首先必须附着在细胞表面,获得立足之地,才能生长繁殖,引起感染。G-致病菌大多借助菌毛粘附在易感细胞表面。G+菌如A族链球菌表面的膜磷壁酸、M蛋白,有着类似菌毛的粘附作用, 可与口腔粘膜及皮肤上皮细胞,以及各种血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而定居,进而引起疾病,如咽炎、皮肤化脓感染、败血症等。

细菌粘附在体表或细胞表面后,可以三种不同方式引起致病:

A. 在细胞表面生长繁殖,不侵入细胞内, 不引起明显的细胞损伤,但产生毒素作用于细胞,使细胞功能紊乱,如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并无肠粘膜细胞的损伤,而只有细胞分泌功能的亢进,所以表现为大量水样腹泻。

B.侵入表层细胞内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浅表组织细胞的损伤(溃疡),但不再进一步侵入深部组织和血液,如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因为有肠粘膜上皮细胞的损伤,所以表现为脓血便。

C.由表层细胞进一步侵入深层组织,甚至侵入血液向全身扩散,引起全身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伤寒杆菌引起的肠热症。

(2)具有抗吞噬作用的表面结构――荚膜、微荚膜、SPA等。

细菌侵入体内后,会受到体内吞噬细胞的捕捉和吞噬消灭。只有能抵抗吞噬作用的细菌才能在体内生存。以荚膜为主要致病物质的细菌最典型的是肺炎球菌。有荚膜的肺炎球菌不到10个注入小鼠腹腔就可以使小鼠死亡。而无荚膜的肺炎球菌需一万个才能杀死小鼠。荚膜抗吞噬的机理主要是表面光滑,不易捕捉,再就是荚膜与吞噬细胞所带电荷相同,同性相斥。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表面的M蛋白、伤寒沙门菌的Vi抗原和大肠艾希菌的K抗原类似微荚膜,都有抗吞噬的作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A(SPA)也有抗吞噬作用。它可以和抗体IgG的Fc段结合,与吞噬细胞竞争结合抗体的Fc段,抑制了抗体对吞噬细胞的调理促吞噬作用。

2.侵袭性酶:与细菌侵袭力有关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侵袭性酶。细菌突破体表的防御机能,进入体内后,还受到细胞之间结缔组织的隔离和其他因素的限制而不能任意扩散。毒力强的细菌能产生一些胞外酶水解组织细胞间的基质透明质酸、胶原蛋白、以及溶解纤维蛋白等,帮助细菌在体内扩散,这些酶就称为侵袭性酶。侵袭性酶是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之一,重要的侵袭性酶有: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胶原酶。

(二)细菌毒素:

细菌毒力的另一重要构成是细菌的毒素。细菌毒素是细菌合成的与致病性有关的重要代谢产物。根据毒素的来源、化学性质、毒性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内毒素和外毒素。

1.内毒素:

毒性作用:由于革兰阴性菌的脂类A化学组成都类似,因此不同种G-菌所引起的内毒素中毒表现大致相同:主要症状有:发热、白细胞反应、内毒素性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C)

2.外毒素:

外毒素毒性强烈,并且选择性作用于易感组织细胞,即不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其毒性作用是不同的。

三、细菌感染的来源及侵入途径

什么叫感染?感染,也叫传染,是细菌侵入机体后与宿主的防御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一)感染的来源

1.外源性感染:致病菌由外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发生外源性感染必定存在着感染源或称为传染源,而细菌的入侵也有一定的途径和方式。

(1)传染源:主要有病人、带菌者以及患病或带菌动物。值得一提的是医护人员中的健康带菌者作为传染源的重要性。

(2)感染的方式与途径:发生外源性感染时细菌侵入机体的途径主要有:

A.经呼吸道感染:病人或带菌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随地吐痰等,都可将病菌喷洒在空气中。如开放性肺结核患者24小时痰中可排出结核杆菌一千万个左右,而结核杆菌可在干燥的痰中存活6-8个月,保持感染性8-10天。因此,应制止随地吐痰。

另外,军团菌广泛存在于各种水环境中,如空调冷却水中、热水管道、淋浴喷头、雾化吸入治疗仪的水里等,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以经呼吸道吸入含嗜肺军团菌的微小水滴(气溶胶)引起军团菌肺炎。

通过呼吸道侵入机体引起感染的细菌还有引起肺炎的肺炎球菌、引起咽炎、猩红热的链球菌、以及白喉杆菌、脑膜炎球菌、百日咳杆菌等。

B.消化道感染:主要指经粪-口途径引起的感染。人类和动物肠道内的致病菌或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可以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并可以通过粪便污染食物、手和水源而引起流行。

C.接触感染:与患者或带菌动物密切接触也可以引起传染病。

D.创伤感染

E.节肢动物叮咬感染: 如鼠疫杆菌可经鼠蚤叮咬引起人类感染。

2.内源性感染:是指机体抵抗力下降,由体内正常菌群或隐伏的病原菌引起的感染。如AIDS患者,由于免疫系统的破坏,对正常人无明显致病作用的白色念珠菌可以引起严重感染。

(二)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

根据细菌和机体之间力量的较量,感染可分为三种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和带菌状态。

1.隐性感染:机体抵抗力强,侵入的病原菌数量少,毒力低,很快被免疫系统清除,不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可获得免疫力。结核杆菌、白喉杆菌、脑膜炎球菌的感染主要以

隐性感染为主。

2.显性感染:

急性感染-----起病急,持续数日或数周,如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的感染。

慢性感染-----起病缓慢,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引起的感染。

局部感染----病原菌局限在入侵局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疖、毛囊炎等。

全身感染-----病原菌或其代谢产物由入侵局部扩散至全身。全身感染的几种类型: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和毒血症。前三种类型的感染都有细菌侵入血流,但严重程度不同。毒血症一般只有毒素入血,而细菌不入血。

●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大量繁殖,血液只是起运载工具,将细菌播散到全身。

●败血症:细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物质,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皮肤出血点、肝脾肿大,休克等。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血流大量繁殖后,又播散到其他组织器官引起新的化脓性感染,如膈下脓肿、肝脓肿、肾脓肿、肺脓肿等。

●毒血症:细菌在入侵局部生长繁殖,产生的毒素入血到达易感组织细胞引起特定病变,如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白喉杆菌产生的白喉毒素,志贺痢疾杆菌产生的志贺毒素等,都是由细菌在生长局部产生,通过血液播散到毒素特定的易感组织产生毒性作用。但霍乱弧菌的肠毒素不入血。

3.带菌状态和带菌者:体内带有病原菌,并不断或间歇向体外排出,称为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人就叫带菌者。带菌者是重要的、隐蔽的传染源。带菌者可分为:

●健康带菌者:主要是隐性感染者,尤其是医务人员中的带菌者,往往可造成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

●恢复期带菌者:主要见于伤寒、痢疾等传染病。如伤寒痊愈后,仍有部分患者可由粪便或尿液排菌。排菌3周---3个月,称为恢复期带菌者。

●慢性带菌者:主要见于伤寒、痢疾等传染病。排菌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称为慢性带菌者,伤寒病后约有3%患者成为慢性带菌者,是重要的传染源。

四、机体抗菌免疫

(一) 非特异性免疫

1.屏障结构――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1)皮肤粘膜屏障-人类的体表和与外界相同的腔道如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的表面都覆盖着一层完整的皮肤或粘膜,构成机体的体表屏障,是机体抵御外来病原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它的防御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机械性阻挡与排除作用;②分泌杀菌物质;③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2)血脑屏障――可以有效地阻挡来自血液的细菌或其毒素侵入脑组织,保证脑组织

不受感染。血脑屏障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成熟。婴幼儿的血脑屏障往往发育不完善,因此容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

(3)胎盘屏障――胎盘屏障不妨碍胎儿从母体血液中获取营养,但可以阻止来自母体血液中的病原菌和毒素侵犯胎儿,保护胎儿的正常生长。但是在妊娠的头三个月,胎盘屏障发育不完善,因此怀孕的前三个月孕妇若感染病原菌,可以通过胎盘危及胎儿,造成胎儿的先天感染、畸形、甚至死亡。

2.吞噬细胞――抗感染的第二道防线

细菌若通过皮肤、粘膜进入体内,会受到组织中吞噬细胞的攻击和吞噬。因此,吞噬细胞是抵御细菌的第二道防线。

(1)吞噬细胞种类:分为两类:小吞噬细胞和大吞噬细胞。

①小吞噬细胞:是血液中的嗜中性粒细胞。是最先迎战细菌的先锋。②大吞噬细胞: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停留2~3天后,就从血管内逸出到组织中继续发育成熟为固定的或可以游走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巨噬细胞,如肝脏中的枯否细胞、肺脏中的尘细胞、神经组织中的胶质细胞等。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构成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2)吞噬作用的后果:

①完全吞噬:化脓性球菌被吞噬后,5~10分钟内死亡,30~60分钟被消化。在临床表现为隐性感染或急性感染。

②不完全吞噬:有些细菌,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军团菌、伤寒杆菌、麻风杆菌等毒力强的胞内寄生菌,在尚未建立特异性免疫的时候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不被杀灭,反而在吞噬细胞内生存,得到保护,并随吞噬细胞的游走在体内扩散。在临床多表现为慢性感染。这些细菌可以抑制吞噬细胞的吞噬消化功能。如结核杆菌菌体成分中的硫酸脑苷酯可以抑制吞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使溶酶体内的各种杀菌物质不能向吞噬体中释放,因此结核杆菌虽然被吞噬,但却无法对它进行消化和降解。军团菌也是典型的胞内寄生菌,它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可将其细胞壁表面的脂多糖插在吞噬体膜表面,抑制吞噬体和溶酶体的融合,从而抑制了吞噬细胞的消化杀菌作用。

3.体液中抗菌物质――补体

体内抗菌的第二道防线除了吞噬细胞外,还有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其中最重要的是补体系统。

(二)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是指个体在出生后,由于隐性感染或患病、或通过免疫接种而获得的对某种特定病原菌的免疫力,也叫获得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相比,特异性免疫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针对所有病原菌的,而是受到某种特定病原菌对免疫系统的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的结果。因此,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受相同病原菌抗原的再次刺激,可以使免疫力

增强。也就是说,得过伤寒的人,或者种过伤寒菌苗的人,才对伤寒杆菌有免疫力,再次遇到伤寒杆菌的袭击时,因为已有抵抗力而不会得伤寒。因此,特异性免疫是抗感染的重要因素,也是预防接种的物质基础。

特异性免疫又可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的作用:体液免疫是以抗体为主的免疫。机体受病原菌感染后,可以产生各种类型的抗体,与抗感染有关的抗体类型主要是IgG、IgM、sIgA,这些抗体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如化脓性球菌和毒素。抗体的主要作用有四点:

(1)中和细菌外毒素。机体受细菌外毒素刺激,或预防接种类毒素,体内都可以产生针对毒素的特异性IgG类抗体,称为抗毒素。抗毒素和相应毒素结合后,可以阻止游离毒素与易感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游离毒素失去毒性。抗毒素的这种作用称为中和作用。被抗体结合的毒素和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后,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一旦毒素已和细胞结合,抗毒素的中和作用就无法发挥。因此,临床治疗破伤风、白喉等以强烈外毒素致病的细菌感染时,一定要早期、足量应用抗毒素做被动免疫,而不能等待体内自行产生抗毒素。

(2)抑制细菌粘附。痢疾杆菌、淋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主要靠菌毛粘附在粘膜上皮细胞表面才能引起致病。特异性菌毛抗体如粘膜局部的分泌型IgA(sIgA)可抑制细菌的粘附而阻止感染的发生。

(3)调理促吞噬。

●IgG类抗体Fab段结合细菌抗原后,可以直接通过Fc段,和吞噬细胞表面的Fc受体结合,形成抗体桥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IgM类抗体的Fc段虽然不能直接和吞噬细胞结合形成抗体桥,但抗体Fab段结合细菌抗原后,可以激活补体,通过补体的C3b片段结合吞噬细胞,起到连接细菌和吞噬细胞的作用,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功能。IgG类抗体也可通过补体发挥调理作用。

(4)介导杀伤和溶解细菌。单独的抗体本身不能溶解和杀伤细菌。但抗体与细菌结合后,可以限制细菌的活动,通过激活补体裂解细菌,或者通过巨噬细胞的吞噬,杀灭细菌。

2.细胞免疫的作用:有些细菌如结核杆菌、布氏杆菌、军团菌等,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可不被杀灭,反倒可以在巨噬细胞内生存。抗体对这类胞内寄生菌无能为力,因此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对付这类感染。发挥细胞免疫的细胞主要有两类:细胞毒T细胞,即Tc细胞,炎性T细胞,即Th1细胞。

【难点分析】

1.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细菌的致病性表示的是细菌可以引起机体患病的性能,是细菌种的特征。细菌毒力表示的是细菌致病性强弱的程度,是量的概念。细菌是否具备致病性,主要取决于细菌的毒力,包括是否具备侵袭性结构和是否产生毒素及侵袭性酶。细菌能否引起机体患病,则除去细菌毒力因素外,还取决于细菌的入侵数量、合适的入侵途径和机体抵抗力。

2.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致病菌通常具备较强毒力,引起外源性感染,存在传染源。致病菌的毒力可以通过基因重组、质粒传递和溶原性噬菌体引起的溶原性转换等增强。条件致病菌通常是体内正常菌群,引起内源性感染,不存在外源性的传染源。条件致病菌致病的诱因往往是机体抵抗力下降、异位寄生和菌群失调,并不存在细菌毒力的增强。

3.菌血症和败血症:菌血症只是细菌一过性的通过血流由入侵局部传播到体内其他器官和组织,细菌并不在血液中大量繁殖。败血症是细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4.毒血症和脓毒血症:毒血症是细菌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播散到易感组织和细胞,而细菌一般不入血,仅在入侵局部生长繁殖。脓毒血症是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液播散到体内其他组织和器官中大量繁殖,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5.外毒素和内毒素的主要区别:

内屏障。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抗菌物质。这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和外毒素,抗体的作用主要有抗毒素、抗细菌粘附、调理、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以及在补体和巨噬细胞的协助下,杀灭细菌。体液免疫效果快而有效,临床多见于急性感染的恢复。

细胞免疫主要是以Tc细胞对靶细胞的直接杀伤和以Th1细胞释放各种淋巴因子,扩大和强化免疫效应,引起炎症反应为主。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不如体液免疫有效,临床常表现为慢性感染,而且细胞免疫常与免疫病理反应,即IV型超敏反应同时存在,即Tc细胞在杀伤胞内寄生菌时,连同细菌寄生的细胞也一同杀死。

机体抗细菌感染的特异性免疫是建立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之上的。两者互相协同,互相促进。如特异性免疫中的抗体单独和细菌抗原结合,并不能杀死细菌,必须通过激活补体、或是结合巨噬细胞,才能杀死细菌。又如非特异性免疫中的巨噬细胞在无特异性免疫的情况

下,往往不能杀灭被吞噬的结核杆菌、伤寒杆菌等胞内寄生菌,造成不完全吞噬、细菌扩散。当特异性免疫产生后,在细胞因子和抗体的趋化、调理等作用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大大加强,可变不完全吞噬为完全吞噬。

7.吞噬杀菌过程:吞噬细胞对病原菌的吞噬杀灭包括以下几个连续的过程:

(1)吞噬细胞与病原菌接触:有三种接触方式:随机接触、趋化因子的驱使、调理作用的介导。

①随机接触:吞噬细胞是体内的巡逻兵,在巡逻过程中遇到病原菌的入侵可随时吞噬这些入侵者。

②趋化作用:如果细菌在入侵局部没有碰到巡逻兵,偷袭成功并在体内定居下来,这时候吞噬细胞可以受趋化因子的吸引向细菌入侵部位定向移动。趋化因子是体内的报警系统,可以发出求救信号、召集、吸引吞噬细胞到细菌入侵部位作战。重要的趋化因子有三类:

●补体裂解产物。G-细菌的脂多糖和G+菌的肽聚糖、磷壁酸等可以直接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补体裂解产物C3a、C5a、C567等有强烈的趋化作用,可以吸引吞噬细胞到炎症部位聚集,发挥吞噬功能,杀灭细菌。在炎症部位,病理切片常可见到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或巨噬细胞的浸润。

●细胞因子。如IL-1、IL-8、TNF-a等。TNF-a可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血管内的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表面有糖蛋白可以识别细胞间粘附分子并和它结合,使吞噬细胞与血管内皮粘附而穿过血管壁到达感染发生的部位。

●细菌的多糖(如肺炎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组织细胞损伤释放的酶类等,都具有趋化作用。

③调理作用:可以介导吞噬细胞和细菌接触,增强吞噬细胞功能的作用,称为调理作用。具有调理作用的物质主要有:

●抗体:吞噬细胞表面有抗体IgG的Fc受体。抗体的Fab段和细菌结合后,Fc段可以和巨噬细胞结合,在细菌和巨噬细胞之间起连接作用,促进巨噬细胞对细菌的接触和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表面蛋白A可以和抗体IgG的Fc段结合,从而抑制了抗体对吞噬细胞的调理作用,抵抗吞噬细胞对其吞噬杀灭。

●补体:补体无论是通过替代途径还是经典途径激活,C3b结合在细菌上或者结合在抗体上以后,都可以和巨噬细胞上的C3b受体结合,促进巨噬细胞与细菌之间的接触。

(2)吞入病原菌:吞噬细胞膜伸出伪足,包饶细菌,将细菌吞入细胞内,并形成吞噬体。

(3)杀死和消化病原菌。吞噬细胞内的溶酶体和吞噬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吞噬溶酶体脱颗粒,释放一系列杀菌物质,如水解酶、髓过氧化物酶(MPO)、溶菌酶、碱性多肽、乳铁蛋白、吞噬细胞杀菌素、碱性磷酸酶等,可杀死细菌,多糖酶、核酸酶、蛋白酶等可分解细菌成分,将细菌消化、降解。最后将不能消化的残渣排出细胞外。

8.吞噬细胞的杀菌机制:

(1)有氧时呼吸爆发:依氧系统的MPO介导系统—— MPO (主要系统)

非MPO介导系统 H2O2

氯化物

H2O2 ----直接杀菌

超氧阴离子O2-----直接杀菌

单态氧1O2-----灭活生物氧化系统

游离羟基OH------氧化基团

吞噬细胞在吞入细菌后,胞内氧化酶激发,摄取大量氧,代谢极为旺盛,可产生大量H2O2 、O2-、1O2、OH-等一组杀菌物质,称为呼吸爆发。

MPO系统是吞噬细胞内的一组过氧化物酶系统。MPO与 H2O2 在氯化物的辅助下,生成醛类物质,具有高度杀菌作用。

(2)厌氧条件下,主要靠非依氧系统杀菌。

非依氧系统——吞噬溶酶体内的酸性物质

乳铁蛋白----结合铁离子,抑制细菌摄取铁

溶菌酶-----水解聚糖骨架

吞噬细胞杀菌素------损伤菌细胞膜

弹性蛋白酶-----水解肽聚糖

中性粒细胞在有氧时主要依靠呼吸爆发产生大量杀菌物质,并与MPO系统协同发挥杀菌作用。在无氧条件下,主要依靠吞噬溶酶体内的酸性物质如H2O2、乳酸, 以及乳铁蛋白、溶菌酶等物质杀菌。巨噬细胞内没有MPO系统,主要依靠H2O2、和乳酸等物质杀菌。

【本章小结】

细菌入侵并和机体免疫系统之间互相作用,产生不同程度病理现象的过程称为感染。感染的发生与类型取决于细菌和机体双方力量的抗衡结果。细菌方面取决于致病菌的毒力、入侵数量和途径。机体方面取决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

细菌的毒力由菌体表面的侵袭性结构、侵袭性酶和毒素构成。侵袭性结构包括具有黏附作用的菌毛、膜磷壁酸和具有抗吞噬作用的荚膜、微荚膜和表面蛋白等。重要的侵袭性酶有金葡菌的血浆凝固酶、链球菌的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细菌毒素又分为内毒素和外毒素。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死亡裂解释放的细胞壁脂多糖,毒性作用主要有发热、白细胞反应、内毒素性休克和DIC等。外毒素主要是由革兰阳性菌产生的毒性蛋白,根据作用不同分为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

致病菌主要引起外源性感染,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途径入侵。条件致病菌引起内源性感染。

机体抗菌免疫的第一道防线是屏障结构,包括体表屏障和体内屏障。皮肤粘膜屏障除了

机械阻挡病原菌的入侵外,还可以分泌杀菌物质、依靠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等,在阻止病原菌的入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体内的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可保护脑组织和胎儿。第二道防线是体内的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抗菌物质。一旦皮肤粘膜破损,病原菌侵入,体内的吞噬细胞和补体、溶菌酶等杀菌物质立即对入侵者进行吞噬、裂解。以上构成了机体非特异性抗菌免疫,在感染早期发挥重要的抗感染作用。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要针对胞外寄生菌和毒素,可阻止细菌和毒素对易感细胞的黏附、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激活补体等。细胞免疫主要针对胞内寄生菌,可通过Tc细胞的特异性杀伤和Td细胞释放淋巴因子扩大、强化免疫效应。

临床常用细菌感染指标87626

临床常用细菌感染指标 感染性疾病是目前临床上常见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细菌和病毒是最多见的、最主要的两种病原微生物,临床上快速、准确的诊断和鉴别对病人的治疗十分重要。在大多数情况下,尚无完善的、实用的、快速的病原学诊断技术以实现对细菌和病毒快速分离和鉴定,而目前常用鉴定感染指标有(1)血WBC和N分类;(2)血沉ESR;(3)白细胞介素-6(IL-6);(4)血清hs-CRP;(5)PCT降钙素原。 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分类比例 目前,WBC、N%作为传统感染指标,因其检测方法简便经济,是广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感染鉴别的主要指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WBC 计数方法简便、快捷, 目前仍被认为是鉴定细菌感染的常规项目。但是,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对于细菌感染诊断的准确性较低,在局部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二者有所升高,但在重症细菌感染组二者均下降,白细胞降至正常范围内,中性粒略有升高,因此二者均不能很好的反应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因为全身细菌感染时外周血WBC计数既可升高,又可减少,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另外剧烈运动、进食、寒冷刺激、情绪波动等以及采血部位不同和采血技术水平也可使血象出现较大差异[1]。所以WBC 计数和N%用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敏感性不够, 有一定的局限性。 血沉(ESR)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绝大多数急性或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组织变性和坏死性疾病都能使血浆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产生变化,或使异常蛋白进入血液,引起血沉加速。此外,贫血和月经期及妊娠三个月后也可以使血沉加速。因此,血沉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不能单独用以诊断任何疾病。白细胞介素-6(IL-6) IL-6 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由212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功能糖蛋白。在感染和炎症时,上皮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IL-6 和IL-8,是局部和系统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在败血症患者体内的细菌感染产生炎症,刺激机体的T、B 细胞,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大量的IL-6。IL-6 通过促进巨噬细胞表达细胞黏附分子、组织因子,诱导肝细胞合成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使超敏CRP浓度提高。但国外资料表明,除细菌因素外,其它非感染因素也会引起IL- 6的非特异性升高,从而限制了IL- 6对诊断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而PCT 与hs- CRP则正好可以弥补IL- 6这一缺点。 另外,IL-6与急性胰腺炎疾病严重程度正相关,故IL-6水平能很好地评估急性胰腺炎的程度。 hs-CRP C -反应蛋白早于1930 年发现,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 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近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超敏CRP(HS-CRP)方法的引入,CRP不仅可作为一种急性炎症的标志物,而且可区别在正常范围内低程度炎症反应中CRP 的水平。HS-CRP已被证实是由慢性炎症引发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其浓度对心血管疾病的干预及预后起重要作用被临床重视。 C 反应蛋白(CRP)是肝脏细胞在IL-6 的作用下分泌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急性时相蛋白,在应激情况下血清CRP 水平增高,在任何组织损伤和感染的急性期均可升高[2]。除细菌感染外,病毒感染、慢性炎症反应、梗死、急性创伤或手术、烧伤、免疫复合物沉积等都可以使CRP升高。健康人血清中CRP 含量很低,当机体受到细菌入侵引起炎症时,血中浓度其峰值可达基础值的数十倍至数百倍,并不受年龄、性别、体温及贫血等因素的影响,被认为是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一个首选指标[3]。据沈国森等实验研究报道显示[4],细菌性

第四章 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四章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伤寒 一、名词解释 1.伤寒 2.再燃 3.复发 4.伤寒细胞 二、填空题 1.典型伤寒的病程可分为4期,分别是、、、。 2.伤寒极期的典型临床表现为、、 、、、。3.伤寒病人能够分离到伤寒杆菌的标本有、、 、。 4.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引起并发症的原因是。 三、选择题 (一)A1型题 1.下列哪项为伤寒初期的确诊依据 A.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B.尿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C.胆汁培养伤寒杆菌阳性D.肥达反应阳性 E.粪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2.对曾使用过抗生素,疑为伤寒的患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骨髓培养 B.粪培养 C.血培养 D.肥达反应 E.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伤寒并发症中最严重的是 A.肠出血 B.溶血尿毒综合征 C.中毒性肝炎 D.肠穿孔 E.中毒性心肌炎4.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为 A.病后第1周 B.病后第2周 C.病前1周 D.病后第5~6周E.病后第3~4周 5.常用于调查伤寒慢性带菌者的抗体为

A.H抗体 B.A抗体 C.B抗体 D.Vi抗体 E.O抗体 6.伤寒病人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 A.起病后第1周 B.起病前1周 C.起病后第2~4周 D.起病后第5周E.起病后第6周 7.伤寒发病后,第1周阳性率最高的化验检查是 A.大便培养 B.肥达反应 C.尿培养 D.补体结合试验 E.血培养 8.伤寒出现肝脾肿大的主要原因为 A.伤寒性肝炎、脾炎 B.I型变态反应 C.III型变态反应 D.中毒性肝炎E.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增生性反应 9.伤寒杆菌的病原学特点下列哪项正确 A.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部分细菌有菌体表面(Vi)抗原 B.属沙门菌属的A群 C.革兰染色阴性,产生芽孢,有夹膜 D.Vi抗原抗原性强,产生Vi抗体滴度高,持续时间长 E.到目前为止,我国未发现耐氯霉素的伤寒杆菌株 10.伤寒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肠毒素 B.外毒素 C.神经毒素 D.细胞毒素 E.内毒素 11.引起伤寒不断流行、传播的主要传染源为 A.慢性带菌者 B.暴发型伤寒患者 C.普通型伤寒患者 D.伤寒恢复期E.伤寒患者的潜伏期 12.下列哪项是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 A.长程间歇寒战、高热、肝脾肿大,重度贫血,肥达反应阴性 B.驰张热、肝脾不大,周围血象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升高,肥达反应升高C.长程间歇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消化道出血 D.中、长程稽留高热、肝脾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H”、“O”均升高E.长程低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阳性。 (二)A2型题 13.某女,28岁,发热7日,伴有食欲减退、腹胀,病人发病前有涉水史。体格检查:T 40℃,P 80次/分,脾肋下2cm,外周血白细胞3.5×109/L,N 0. 52,L 0.48,下列选项中哪种诊断可能性大

急性细菌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1 急性细菌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抗菌药物临床试验 技术指导原则 药审中心 2020年9月

目录 一、概述 (1) (一)目的 (1) (二)应用范围 (1) (三)前提条件 (2) 二、临床试验规划和方案 (3) (一)总则 (3) 1、急性细菌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 (3) 2、目标病原菌 (3) 3、目标人群 (4) 4、有效性评估 (4) 5、安全性评估 (5) 6、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研究 (6) 7、药物敏感性折点 (6) 8、上市后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研究 (7) (二)临床试验方案 (7) 1、试验设计 (7) 2、试验人群 (7) 3、主要入选标准 (8) 4、主要排除标准 (8) 5、中止标准 (9) 6、特殊人群 (10)

7、药代动力学/药效学评价 (10) 8、研究药物剂量的选择 (11) 9、对照药的选择 (11) 11、辅助治疗 (12) 12、合并用药 (13) 13、有效性评估 (13) 14、安全性评估 (16) 15、试验访视及评价时间 (17) 16、统计学要求 (18) 17、说明书撰写 (20) 三、主要参考文献 (20)

急性细菌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抗菌药物 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一、概述 (一)目的 《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于2015年由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在我国颁布并实施,其对全身用的各种抗菌药临床试验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为药品注册申请人和临床试验研究者在整体规划、设计、实施临床试验中提供了技术指导,但未针对各种细菌性感染制定不同临床适应症治疗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为针对拟用于急性细菌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Acute Bacterial Skin and Skin Structure Infection, ABSSSI)药物临床试验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指导,解决临床试验中的重点问题,规范其临床试验,保证数据完整性,在遵循《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了《急性细菌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为注册申请人、临床试验研究者在规划、设计、实施临床试验中提供技术指导。 (二)应用范围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在急性细菌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直接核酸诊断试验

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直接核酸诊断试验 Florence Paillard, PhD, and Craig S. Hill, PhD 准确和快速的诊断是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和防止感染性疾病扩散的关键。理想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试剂应该能够给临床医生提供快速、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的实验结果。检测试剂如果灵敏度不高则可能导致疾病的漏检,使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还可造成疾病的扩散;同样,试剂如果特异性较差则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假阳性的出现不仅会导致不必要的治疗,还可能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阴影。不论对个人还是公共卫生部门,因检测方法的不可靠所导致的错误诊断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已使得人们可以研制出比传统方法更为灵敏、特异和快速的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试剂。 一、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方法述评 数十年来,检测细菌的的标准方法是培养(液体和/或固体培养基)和染色,如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抗酸染色和淋病奈瑟菌的革兰染色。其它一些方法还包括采用抗体技术检测细菌抗原的酶免疫测定(EIA)和直接荧光抗体技术(DFA)等。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微生物核酸成分的核酸检测(NATs)技术的发展为临床诊断方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目前用于微生物鉴定的NA Ts主要有两种类型:培养确认检测试剂和直接检测试剂。培养确认的NA Ts试剂主要用来对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进行确认;直接NA Ts试剂可以直接检测标本中的微生物,无需培养。与培养确认探针试剂相比,由于直接NATs试剂完全不需要培养这一步骤,所以可以更快地给出检测结果;直接NATs试剂一般来说其准确性也高于直接免疫检测方法。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非放射性直接NA Ts试剂是Gen-Probe PACE试剂,用来检测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 对直接NATs试剂而言,一个至关重要的改进在于加入了目标扩增步骤,即探针检测前将目标序列进行扩增。第一个用于沙眼衣原体检测的核酸扩增试剂(NAA Ts)于1993年获得了FDA的批准。此后,随着核酸扩增技术的不断改进,出现了可以将样品成分的抑制作用降为最小的第二代NAA Ts,它的操作流程也得到了相应改进。 本文将就已经商品化并得到FDA批准的用于检测五种细菌感染的直接NATs试剂进行述评。这五种感染为:链球菌性咽炎、肺结核(TB)、阴道炎、衣原体(CT)和淋球菌(GC)感染。 二、直接NAT方法学 非扩增直接NATs(表1):大多数商品化的直接NA Ts试剂都采用特异性针对出现在被测生物体内的一段独有的核酸序列(目标序列)的核酸探针。这种探针通常采用荧光或化学发光标记。所测样品需进行处理以使其能够释放出核酸。检测时,标记的DNA探针可以和靶序列特异性结合,形成一个稳定的探针-目标序列杂交体。该杂交体被从非杂交探针中分离或区别开后,标记物散发出信号。 在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的微生物时,NATs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提高试剂的灵敏度。Gen-Probe采用的一项专利技术是将rRNA作为检测目标,rRNA在大多数微生物体内是以数以千计的拷贝量存在的。例如,沙眼衣原体中的rRNA可达2000拷贝,而DNA中有用的靶序列在每个细菌体内的量仅有一个或数个拷贝。因此以rRNA为检测目标可以大大提高试剂的灵敏度。除此之外,Gen-Probe由于在杂交检测中还采用了杂交保护检测(HPA)方法,使其试剂的灵敏度得以进一步提高。检测rRNA和HPA技术的结合使得第一个DNA探针检测试剂被临床实验室广泛用于培养的确定和直接检测。 第二个用于提高DNA探针检测灵敏度的方法是对信号分子进行放大,如杂交捕获试剂(Hybrid Capture assay)。它采用针对RNA:DNA杂交体的抗体来检测杂交形成,每个抗体都带有酶标记物。每个酶分子都会产生多种着色分子用于与之结合的每个杂交分子。这种从

细菌感染的原因与诊断标准

细菌感染的原因与诊断标准 人体全身各个器官,各系统都可发生细菌感染,引起多种疾病,常见的有细菌性感冒。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细菌感染呢?细菌感染有什么症状?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回答吧。 一、出现细菌感染的原因: 细菌感染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细菌则容易侵入体内;人体的免疫反应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及特异性免疫反应两种,后者又可分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方面。 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不能充分发挥其吞噬杀灭细菌的作用,即使入侵的细菌量较少,致病力不强也能引起感染;条件致病菌所引起的医源性感染也逐渐增多。细菌因素主要与病原菌的毒力和数量有关。毒力强或数量多的致病菌进入机体,引起败血症的可能性较大。细菌侵入人体后是否引起感染,与人的防御、免疫功能,细菌的毒力及数量有关。完整的皮肤和粘膜是防止细菌侵入人体的天然屏障。 细菌感染的原因与诊断标准 二、细菌感染如何诊断? 临床上以寒战、高热、皮疹、关节痛及肝脾肿大为特征,部分可有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病灶。病原微生物自伤口或体内感染病灶侵入血液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上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烦躁、四肢厥冷及紫绀、脉细速、呼吸增快、血压下降等。 病毒感染:能在人体寄生繁殖,并能致病的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中毒症状及病毒寄主和侵袭组织器官导致炎症损伤而引起的局部症状。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称为真菌病,发病率最高的念珠菌病和皮肤癣菌病由人体正常菌群的真菌引起,感染可区分为:表面感染,皮肤感染,皮下组织感染,深部感染和条件性感染。 三、细菌感染的治疗和预防: 细菌感染最好预防,而且最容易治疗,一般都有特效药,只要治疗及时一般都能治愈。预防只要注意清洁卫生即可防止感染。经常保持皮肤和粘膜的清洁和完整,避免创伤,切忌挤压,应积极治疗、控制慢性病,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类药物,烧伤病房应严格消毒等措施,均可预防发生。 一切明显的或隐匿的化脓性病灶如能及早予以清除,感染的发生就可以减少。小儿时常见的等每易继发较重的呼吸道感染,从而发生细菌感染。对这类病儿,必须加强保护。对不论多么细小的皮肤创伤必须予以重视,早作适当处理。 四、细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有什么区别?

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第五章细菌的感染与致病机制 1.什么是柯赫法则?如何从分子水平解释柯赫法则? 答:柯赫法则是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其要点是,第一,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在健康者不存在;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而得到纯种;第三,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第四,自试验感染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纯培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水平的柯赫法则”应运而生。取得共识的有一下几点:第一,应在致病菌株中检出某些基因或其产物,而无毒力菌株中无。第二,如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因被破坏,则菌株的毒力应减弱或消除。或者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内,后者成为有毒力菌株。第三,将细菌接种动物时,这个基因应在感染的过程中表达。第四,在接种动物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或产生免疫保护。该法则也适用于细菌以外的微生物,如病毒。 2.如何确定某种细菌具有致病性? 答: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主要从细菌所具有的毒力来考虑。细菌毒力的表示方法很多,最具实用的是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感染量。半数致死量是指能使解中的实验动物在感染后一定时限内死亡一半所需的微生物量或毒素量。半数感染量某些病原微生物只能感染实验动物、鸡胚或细胞,但不引致死亡,可用ID50来表示其毒力。 4.什么样的细菌能内化入胞?意义何在? 答:内化作用指某些细菌粘附于细胞表面之后,能进入吞噬细胞或非吞噬细胞内部的过程。内化作用对细胞的意义在于,细胞通过这种移位作用进入深层组织,或进入血液循环,细菌借以从感染的原发病灶扩散至全身或较远的靶器官。宿主细胞为进入其内的细菌提供了一个增殖的小环境和庇护所,使细菌逃避宿主免疫机制的杀灭。 5.胞外蛋白酶有何致病作用?举例说明. 答:胞外蛋白酶本身无毒性,但在细菌感染的过程中有一定作用。例如: (1)血浆凝固酶:大多数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一种血浆凝固酶(游离血浆凝固酶),能加速人或兔血浆的凝固,保护病原菌不被吞噬或免受抗体等的作用。凝固酶是一种类似凝血酶原的物质,通过血浆中的激活因子变成凝血样物质后,才能使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因而血浆凝固。金黄色葡萄球菌还产生第二种血浆凝固酶(凝聚因子),结合在菌细胞上,在血浆中将球菌凝集成堆,无需血浆激活因子,而是直接作用于敏感的纤维蛋白质。在抗吞噬作用方

局部化脓性感染

局部化脓性感染 局部化脓性感染主要包括疖、痈、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管炎与急性淋巴结炎与脓肿。疖就是一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得急性化脓性感染,常扩展到皮下组织。致病菌大多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人体皮肤得毛囊与皮脂腺通常都有细菌到磨擦与刺激,都可导致疖得发生。疖常发生于毛囊与皮脂腺丰富得部位,如颈、头、面部、背部、腋部、腹股沟部及会阴部与小腿。临床表现为局部出现红、肿、痛得小结节,以后逐渐肿大,呈锥形隆起。痈就是多个相邻得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得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医称为疽。颈部痈俗称“对口疮”,背部底部开始。由于皮肤厚,感染只能没阻力较弱得皮下脂肪柱蔓延至皮下组织,沿着深筋膜向四周扩散,侵及附近得许多脂肪术,再向上传入毛囊群而形成具有多个“脓头”得痈。痈呈一片稍隆起得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在中央部得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痈易向四周与深部发展,周围呈浸润性水肿,局部淋巴结有肿大与疼痛。急性蜂窝织炎就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得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其特点就是病变不易局限,扩散迅速,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致病菌主要就是溶血性链球菌。炎症可由皮肤或软组织损伤后感染引起,亦可由局部化脓性感染灶直接扩散功经淋巴、血流传播而发生。临床表现常因致病菌得种类、毒性与发病得部位、深浅而不同。表浅得急性蜂窝织炎,局部明显红肿、剧痛,并向四周迅速扩大,病变区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病变中央部位常因缺血发生坏死。如果病变部位组织松弛,如面部、腹壁等处,则疼痛较轻。深在急性蜂窝织炎,局部红肿多不明显,常只有局部水肿与深部压痛,但病情严重。丹毒就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得急性炎症,由β-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粘膜得细小伤口入侵所致。丹毒蔓延很快,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化脓。临床表现丹毒得好发部位为下肢与面部。起病急,局部表现为片状红疹,颜色鲜红,蹭较淡,边缘清楚,并略隆起。手指轻压可使红色消退,但在压力除去后,红色即很快恢复。在红肿向四周蔓延时,中央得红色消退、脱屑,颜色转为棕黄。附近淋巴结常肿大、足癣或血丝虫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得反复发作。致病菌从损伤破裂得皮肤或粘膜侵入,或从其她感染性病灶,发疖、足癣等处侵入,经组织得淋巴间隙进入淋巴管内,引起淋巴管及其周围得急性炎症,称为急性淋巴管炎。如急性淋巴管炎继续扩散到局部淋巴结,或化脓性病灶经淋巴管蔓延到所属区域得淋巴结,就可引起急性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管炎与急性淋巴结炎得致病菌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与溶血性链球菌。丹毒即为网状淋巴管炎。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脓肿常继发于各种化脓性感染,如急性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结炎、疖等;也可发生在局部损伤得血肿或异物存留处。临床表现为浅表脓肿,局部隆起,有红、肿、痛、热得典型症状,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压之剧痛,有波动感。深部脓肿,局部红肿多不明显,一般无波动感,但局部有疼痛与压痛,并在疼痛区得某一部位可出现凹陷必不肿。患处常有运动障碍。 【外治方集成】 1、新鲜野菊花30g。水煎服,并用上药捣烂敷。 2、马齿苋60g,甘草6g。水煎服,每天2回。 3、绿豆15g,白芷10g,蜈蚣2条。水煎服,每天2回。 4、蒲公英30g,白菊花叶30g。水煎服,每天2回。 5、蒲公英60g,白菊花60g,桔梗30g,甘草15g。水煎服。用于红丝疗。 6、紫花地丁30g,忍冬藤30g,知母10g,白果10g,桔梗10g,甘草10g。水煎服。用于治上部疔疮。

重症监护室感染菌群分析及控制感染对策

重症监护室感染菌群分析及控制感染对策 蓝如束1,赵 丽2,廖光付1 (1.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广西柳州545005;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室(I CU)病原菌分布及探讨控制感染措施。方法 对2047份临床标本(包括痰、咽拭子、尿、血、穿刺液、中心静脉插管)进行培养分离出1047株致病菌加以整理分析;分离培养后均用A P I系统或V IT EK全自动分析仪鉴定。结果 2074份临床标本中,阳性标本914份;分离出的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真菌、革兰阳性球菌分别占70.3%、17.2%、12.3%;感染部位以肺部最多,共771株(72.7%)、泌尿道感染181株(17.0%)、引起败血症58株(5.5%)、其他51株(4.8%),其中肺部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真菌为主,分别占28.9%、19.3%、9.1%、18.1%;泌尿系统、败血症常见细菌感染为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为主,分别占25.6%、12.4%、11.8%;单纯1种细菌感染占53.0%,单纯真菌感染3.1%,真菌与细菌混合感染占17.4%,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感染占27.1%;患者一般与其他部位感染同时存在。结论 为有效控制感染,必须合理选择抗生素;要特别重视对患者的卫生整顿和消毒隔离,严格对病房空间环境及使用医疗器材进行消毒监测。 关键词:I CU;病原菌分布;控制感染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529(2002)0420284202 I CU内危重患者的医院获得性感染日益受关注。目前I CU面临最大的难题是细菌感染,它是引起多系统器官衰竭及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因素[1,2]。控制感染主要环节是针对病原菌的合理应用抗生素。对于危重患者,抗菌治疗往往是在获得细菌培养结果之前开始,基本上是经验治疗。因此,了解I CU各种感染的病原学流行规律是非常必要的,为危重病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我们对1995年1月~1999年12月连续从I CU分离出1047株细菌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来自I CU患者送检的痰、咽拭子、尿、血液、穿刺液、中心静脉插管等共2074份标本,阳性标本914份,共分离出1061株细菌,其中真菌为182株。 1.2 培养与鉴定 所有标本培养方法均按全国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后均用A P I系统或V IT 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法国梅里埃公司)鉴定。 2 结 果 1995年1月~1999年12月从I CU共分离的病原菌分布见表1。5年分离出致病菌106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746株(70.3%)、真菌182株 收稿日期:2001203202; 修订日期:2001207218(17.%)、革兰阳性球菌130株(12.3%)。常见致病菌分布见表1。在感染部位中以肺部感染为最多,共分离出771株(72.7%),泌尿系感染181株(17.0%),败血症58株(5.5%),其他51株(4.8%)。其中肺部感染以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真菌为主,分别占28.9%、19.3%、18.1%。泌尿系常见细菌为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5.6%、12.4%、11.8%。从调查中发现,多部位感染及真菌和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占17.4%,单纯1种细菌感染占53.0%,单纯真菌感染占3.1%,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感染占27.1%。 3 讨 论 3.1 I CU是医院感染高发区 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病房。细菌分布因不同医院而异。本次调查表明铜绿假单胞菌、真菌、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是I CU下呼吸道主要病原菌。这些细菌是条件致病菌,当患者本身有严重基础疾病、营养不良和肺部防御功能减弱易发生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感染途径是吸入已丛集于口咽腔的细菌[3]。肠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是泌尿系主要病原菌。导尿是泌尿系受感染最常见的原因,病原菌主要来自患者的身体内定居的内源菌或医院环境污染的外源菌,这些细菌可通过直接定居尿道周围或污染导尿管引起泌尿道感染[4]。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真菌在I CU感染日益严重,特别是深部真菌感染,往往十分凶险顽固,治疗困难。本次 ? 4 8 2 ?Ch in J N o socom i o l V o l.12N o.42002

病例分析——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

第三章病例分析——软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 字体:大中小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 软组织常见的化脓性感染主要有疖、痈、急性蜂窝织炎、丹毒、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1.疖: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最初,局部出现红、肿、痛的小硬结,以后逐渐扩大,呈圆锥形隆起,随后结节中央出现黄白色小脓头;红、肿、痛范围扩大;之后脓栓脱落,脓液排出而愈合。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多个疖同时或反复发生在身体各部,称为疖病。 2.痈: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为金黄葡萄球菌。感染从毛囊底部开始,沿深筋膜向外周扩展,上传入毛囊群而形成多个脓头的痈,破溃后呈蜂窝状,随后中央部坏死、溶解、塌陷呈“火山口”状。病人多有明显全身症状。 3.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其特点是病变不易局限,扩散迅速,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可有明显的毒血症。致病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其次是金黄葡萄球菌,亦可为厌氧性细菌。

4.丹毒:是皮肤和粘膜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其特点是蔓延很快,很少有组织坏死和化脓,全身反应剧烈和易复发。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好发于下肢与面部。局部表现为片状红疹,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界清楚、略隆起。 5.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致病菌常为金黄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管状淋巴管炎分深、浅两种。浅层淋巴管受累,常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硬而有压痛。深层淋巴管受累,不出现红线,但患肢肿胀,有压痛。 诊断 1.局部红、肿、热、痛及各种病变的特征性表现; 2.全身不同程度的感染中毒表现。 鉴别诊断 1.各种软组织感染相互间的鉴别。

降钙素原对新生儿重症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治意义

降钙素原对新生儿重症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治意义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新生儿重症感染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临床价值。方 法选取92例笔者所在科室住院治疗的新生儿,分为重症感染组37例及局部感染组55例,选取30例非感染性住院治疗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新生儿PCT与白细胞计数水平,分析其对于感染的早期诊断意义。结果重症感染组降钙素原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降钙素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组,差异阳性率及分级情况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血清,差异水平的监测对疾病早期诊断、病情程度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标签:降钙素;新生儿;重症感染;早期诊治 新生儿感染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重症感染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因此早期诊断,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新生儿感染的早期诊断尚缺乏快速、可靠的检测方法,常用的WBC计数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血培养虽为诊断败血症等严重感染的金标准,但由于时间长,阳性率较低易污染,其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一些新的感染标志物如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受到了临床学者的关注[1],本研究选取PCT为检测新生儿感染的临床指标,诊断新生儿感染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2月在笔者所在科室住院治疗的92例新生儿临床资料,按照出院诊断的感染程度分为重症感染组(37例)和局部感染组(55例),选取同期30例非感染性住院治疗的新生儿为对照组。 1.2分组标准 重症感染组包括败血症22例,化脓性脑膜炎5例,重症细菌性肺炎10例,败血症诊断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为参考;局部感染组为无全身症状的局部感染,包括普通性肺炎25例,尿路感染7例,脐部炎症18例,肠炎5例;对照组排除各种感染,其中缺氧性脑病7例,高胆红素血症10例,早产儿6例,新生儿糖尿病或因妊高症等高危因素治疗的新生儿7例。 1.3检测方法 新生儿在接受相应治疗前抽血,检测血常规、PCT,进行血培养。使用PCT 检测试剂盒,采用血清半定量固相免疫检测,分为4个等级,>0.5 ng/mL认为PCT阳性。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白细胞计数。

传染病--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传染病 猩红热G+ 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GAS,致病性最强,也称化脓性链球菌),产生红疹毒素。患者和携带者是传染源(自发病前1天至出疹期传染性最强),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感染后获得抗菌免疫和抗毒免疫。 抗菌免疫力产生慢,持续时间短暂,具有型特异性。 抗毒免疫力,红疹毒素产生抗毒抗体,持续终生,无交叉免疫。 流行特征:多流行于温带热带,冬春季多见,学龄儿童多发,小于1岁大于50少。 病原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人和动物的粪便及健康人的咽部。 1.致病的菌体成分(了解) ①M蛋白:是GAS的重要致病因子,位于细胞壁,抗吞噬,与致病原是妨碍吞噬的毒力因子。 ②粘附素:脂磷壁酸(L TA)和M蛋白是两种粘附素,L TA 介导GAS的粘附。 ③胞壁多糖 ④透明质酸荚膜(HAC):在体外保护GAS抵抗吞噬。 2.致病性的胞外分泌物、 ①链球菌DNA酶:DNaseB分布最广,具较强的抗原性。 ②链球菌溶血素:O S,作用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心肌 ③透明质酸酶:又称扩散因子,分解质酸,促进结缔组织分解,增加组织坏死程度,有助于毒素的吸收和扩散。 ④链球菌溶纤维蛋白酶:溶解血块和阻止血浆凝固。 ⑤Spe:致热源物质,曾称“红疹毒素”,是外毒素。 病理改变 1感染性病变:化脓性炎症 2.中毒性病变:充血出血,皮疹(恢复期表皮细胞角化坏死脱落,脱屑) 3.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滑膜 临床表现潜伏期1~7天,大多2~4天。外科型1~2天。 1.典型: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出疹期:充血性,与毛囊一致隆起突出的“鸡皮疹”,舌头初为“草莓舌”中期“杨梅舌”后期“覆盆子舌”。恢复期:第2周开始脱皮,常为糠屑样脱皮,手掌和足底可见大片脱皮。 皮肤特征:帕氏线、口周苍白圈、贫血性划痕。疹退脱屑未遗留褐色瘢痕。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但少数患者可为细菌性感染或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性感染,此时可予以抗菌治疗。 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患者扁桃体有渗出物、颈淋巴结肿大、发热伴周围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有助于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诊断。如患者已出现猩红热样皮疹,或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则可诊断为细菌性感染。 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的病原菌主要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少数为C组或G组β溶血性链球菌。 【治疗原则】 1.针对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选用抗菌药物。 2.给药前先留取咽拭培养,有条件者可做快速抗原检测试验(RADT)作为辅助病原诊断。 3.由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发生非化脓性并发症——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因此抗菌治疗以清除病灶中细菌为目的,疗程需10天。 【病原治疗】 1.青霉素为首选,可选用青霉素G,也可肌注普鲁卡因青霉素或口服青霉素V,或口服阿莫西林,疗程均为10天。某些患者的依从性较差,预计难以完成10天疗程者,可予苄星青霉素单剂肌注。 2.青霉素过敏患者可口服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疗程10天。 3.其他可选药有口服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菌素,疗程10天,但不能用于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的患者。此外,磺胺类药不易清除咽部细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对四环素类耐药者多见,这两类药物均不宜选用。 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合并轻度中耳炎表现,不需用抗生素,但如表现为急起的耳部疼痛、听力下降、发热、鼓膜进行性充血和膨隆,或已有鼓膜穿孔伴流液时,则需考虑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的临床诊断,可予以抗菌治疗。急性细菌性中耳炎的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最为常见,三者约占病原菌的近80%;少数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等。 【治疗原则】 1.抗菌治疗应覆盖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莫拉菌。 2.疗程7~10天,以减少复发。 3.中耳有渗液时需采取标本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病原治疗】 1.初治宜口服阿莫西林。如当地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酶菌株多见时,也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口服。 2.其他可选药物有复方磺胺甲噁唑和第一代、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

化脓菌感染CBL病例

化脓菌感染CBL病例 №1(标本:眼角脓性分泌物) 20岁女性,配戴隐形眼镜2年,近2日来出现剧烈的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刺激症状,用氯霉素眼药水滴眼后未见好转,有明显的视力减退,眼科检查可见患者角膜光泽消失、透明度减低、前房有较多黄白脓性分泌物,分泌物未见有绿色。临床表现符合化脓性角膜溃疡。 请考虑患者感染的病原体可能是哪一种微生物,设计微生物检查方案。 思考题: 1)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和链道酶由何种细菌产生及生物学特 性? 2)化脓性细菌包括哪几类? 3)引起化脓性角膜溃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提示: 化脓性角膜溃疡是眼科常见病。引起此病的原因很多,包括角膜外伤,长期戴角膜接触镜,暴露性角膜炎等。因戴接触镜发生角膜溃疡,近年来屡有报道,应予以足够重视,加强宣传正确配戴及保养接触镜的方法。眼外伤后发生化脓性角膜溃疡病例较多。这说明要积极预防角膜外伤,在劳动中注意保护眼球,减少外伤发生。避免给小儿玩耍一次性注射器。一旦外伤发生后,及时到医院正确处理,减少感染的发生。角膜异物剔除术后继发感染性角膜溃疡,也占有一定比例,这提醒医务工作者在剔除角膜异物时,应保持严格无菌操作,严防操作所用的器械及眼药水被污染。病原菌方面,包括葡萄球菌、真菌等微生物。真菌性角膜溃疡多见于农作物外伤。由于皮质类固醇、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以及人们对该病认识的提高,近年来有不断增多的趋势。化脓性角膜溃疡对视功能危害极大,致盲率达66.3%,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及时正确处理,尽可能减低对视力的影响。

№2: 10岁男孩在随母亲旅游中,进食快餐店的牛肉汉堡和沙拉,回家后,出现腹痛,大便次数不断增加,且多次便血,伴发热、呕吐,到医院急诊检查有溶血性贫血及血小板减少等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思考题: 1.最可能的病原菌是什么? 2.针对该病例应做哪些微生物学检查 №3:(标本:血液)(败血症) 一岁女婴因皮肤感染脓痂疹(俗称黄水疮),发热2天就诊,入院检查发现体温39℃,胸部皮肤有脓痂,面积较大。全身有黄疸,发病后口服阿莫西林未见好转 分析该患儿临床表现,请考虑可能是哪一种微生物感染,设计微生物检查方案。思考题: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2-10-18T11:16:50.87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5期供稿作者:郑清山[导读] 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感染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并分析其对不同菌群的清除率。郑清山(泉州市中医院福建泉州 362000) 【摘要】目的探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感染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并分析其对不同菌群的清除率。方法 68例重症感染患者随机 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予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照组予以美罗培南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病原菌清除情况,监测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1%、62.5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2.35%、59.62%,2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感染,能迅速清除致病菌,促使病变转归,不良反应少或轻微,可作为早期治疗重症细菌感染的推荐药物。【关键词】重症细菌感染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美罗培南降阶梯治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为二者1:1的混合物,其中,亚胺培南为新型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有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对绝大多数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的需氧菌和厌氧菌以及多重耐药或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1];西司他丁为特异性二肽酶抑制剂,能阻断亚胺培南在肾脏内被水解破坏,因而保持了亚胺培南在体内的活性[2]。对于重症细菌感染,特别是重症监护室发生的重症感染,目前认识比较一致,常在早期应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进行重拳出击[3]。近年来,我们早期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感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2011年1月~ 2012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68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20~81岁,平均(55.4±16.7)岁;疾病类型:下呼吸道感染25例,腹膜炎17例,腹腔内脓肿10例,妇科感染9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皮肤和软组织感染1例,败血症3例,心内膜炎1例。均具有明确的感染征象且病情危重,全部患者入院前2天均未接受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并排除严重脏器疾病及对青霉素类、头孢类药物有过敏史者。以入院顺序将68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感染类型与严重程度等情况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积极的对症处理、支持治疗与护理,根据感染类型采集痰液、尿液和血液等标本,送细菌培养。在此基础上,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1.2.1观察组予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1.0g,ivdrip,q8h,感染症状缓解后改为q12h,疗程为4~14d。 1.2.2对照组给予注射用美罗培南,肺炎、尿路感染、妇科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0.5g,静脉滴注,每8 h给药1次。院内获得性肺炎、腹膜炎、败血症剂量加倍。疗程为4~14 d。 1.3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功能,根据不同的感染类型,采集来自感染部位标本、痰液、尿液或血液等标本,送细菌培养。治疗过程中每天记录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情况。 1.4疗效评定依据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病原学进行评定,4项均恢复正常者为痊愈,有1项未恢复正常者为显效,尚未达到显效标准者或用药72 h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有加重者为无效。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录入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观察组平均经(4.5±0.6)天症状体症好转,短于对照组平均时间(9.5±1.1)天(t2=6.14,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11%、62.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细菌培养与清除结果 2组患者细菌培养结果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菌属。观察组与对照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2.35%、59.62%,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χ2=5.42,P<0.05)。 2.3不良反应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反应轻微;瘙痒1例,停药后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对照组恶心呕吐1例,皮疹1例,未影响继续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05)。 3 讨论 发生重症细菌感染的患者,多为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较差,且常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早期往往需要经验性用药,目前临床多倾向于早期使用泰能进行重拳治疗。 亚胺培南为具有碳青霉烯环的硫霉素类抗菌药,其抗菌作用和稳定性优于硫酶素,对各种细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均显示出良好亲和力,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对大多数革兰阳性、阴性菌产生的质粒或染色体介导的内酰胺酶比较稳定,对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强,特别是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活性更强;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也具有良好得抗菌活性,如对产ESBLs或AmpC酶的革兰阴性杆菌高度稳定[4]。但是,亚胺培南单独应用时,在体内稳定性差,约80 %以上可被肾细胞膜产生的肾脱氢辅酶l (肾辅酶I,DHP I)分解破坏。西司他丁是DHP-I抑制剂,其本身无抗菌作用,但可保护亚胺培南在肾脏免遭破坏,使其原形药物在尿中回收率提高到70 %~80 %[5]。西司他丁还可阻止亚胺培南进人肾小管上皮组织,减轻其肾毒性。但对亚胺培南的其它药动学过程无影响。因此,临床上将亚胺培南和西司他丁钠作为复方制剂使用,如“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症状体征好转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可见在重症细菌感染的早期,经验性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重拳打击,能够迅速的清除致病菌,促使病变转归,且不良反应少或轻微,可以作为早期治疗重症细菌感染的推荐药物。参考文献 [1] Shah K, Pass LA, Cox M, et al. Evaluating contemporary antibiotics as a risk factor for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in surgical trauma patients[J].J Trauma Acute Care Surg, 2012,72(3):691-5. [2] Behera B, Prasad Babu T, Kamalesh A, et al. Ceftazidime resistance in 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First report from India[J].Asian Pac J Trop Med,2012,5(4):329-30.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老年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老年重症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发表时间:2019-03-04T15:37:57.7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第02期作者:赵晶[导读] 对老年重症细菌感染患者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治疗,可有效保障对该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 要在4月份前发表 北京市石景山医院 100043 摘要:目的对老年重症细菌感染患者按照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治疗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共计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所接诊患者60例,取组中30例以美罗培南治疗,即对照组,余下30例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即观察组。对两组效果分析。结果经过对整体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细菌清除率对比,观察组均具备优势,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细菌感染患者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治疗,可有效保障对该部分患者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老年重症细菌感染;安全性老年重症细菌感染在临床较为常见,因老年患者综合体质较弱,且多伴随存在有其他慢性疾病,抵抗力较低,在手术创伤等方面因素的作用下,很容易出现感染症状,将直接影响到患者恢复。借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该部分患者展开治疗,存在有极高的使用率。本文就侧重对该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计纳入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所接诊患者60例,取组中30例以美罗培南治疗,即对照组,余下30例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即观察组。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在63—78岁间,均值为(70.12±1.82)。而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61—77岁间,均值为(71.83±1.29)。以上对比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给与营养支持,并对其体内电解质紊乱情况进行改善。对照组以美罗培南治疗,剂量为0.5g/次,间隔8小时使用一次。而观察组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剂量为1g/次,间隔12小时使用一次。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15天。 1.3 疗效评定标准 若在用药结束后无感染症状,各方面指标均恢复正常,即显效。若治疗后,患者感染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即有效。若用药结束后,患者感染症状未改善且存在有更加严重趋势,即无效[1]。 1.4 观察指标 需对整体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细菌清除率进行统计。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各数据处理均建立在SPSS19.0上,百分数表示计数数据,卡方检测,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整体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为76.67%(23/30),对比知观察组占据明显优势,P=0.018,x2=7.082。且细菌清除率上,观察组为96.67%(29/30),对照组为80.00%(24/30),对比P=0.009,x2=10.177。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共计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为8例,对比P=0.008,x2=8.092。 3 讨论 随着年龄持续增加,老年人身体器官功能均存在有不同程度衰退症状,且多数患者存在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多方面因素下,一旦出现感染,若未及时进行治疗将很容易促使患者出现重症感染,导致患者机体各方面功能受到不同程度损伤,严重时更会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借助抗生素类药物对老年重症感染患者治疗属于当前治疗该症最为主要方式。美罗培南在临床存在有较高使用率,其本质II 类碳青霉烯类药物,可对多种细菌发挥作用(尤其在革兰阴性杆菌方面具备有极高的抑制效果)[2]。但结合实际可知,在长时间使用下,容易促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且用药周期较长,促使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有一定局限性。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近几年逐步在临床得到运用,其同样为II类碳青霉烯类药物,在抑制革兰阴性菌方面的作用效果较美罗培南更为显著,且对于革兰阳性菌同样存在有抑制效果,且作用效果较快,患者服用后可在短时间内血药浓度便达到峰值,达到抗菌、抗炎的效果,与常规抗生素类药物相比,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缩短患者用药时间,帮助患者体内炎性反应能够在极短时间内得到控制。早在孙贤辉等[3]研究中已经指出,借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老年细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可实现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进行有效抑制,促使患者感染症状迅速得到改善,充分证实该药在治疗老年细菌性感染中的优势。需要注意的是,该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促使患者出现多种不良反应,诸如局部疼痛、红斑以及消化道反应等,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 结合本次研究可知,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帮助下,可有效提升临床对老年细菌性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帮助该类患者恢复,存在有极为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利军, 李荣.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与莫西沙星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比较[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21):81-82. [2]高惠, 袁勇.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对老年重症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菌群清除率观察[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7,23(5):347-349. [3]孙贤辉, 谭成燕.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不同输注时间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严重病原菌感染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 抗感染药学, 2017,54(8):1504-150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