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道热处理工艺

管道热处理工艺

管道热处理工艺
管道热处理工艺

压力管道热处理工艺

一、弯管的热处理工艺

l、在下列条件下,必须对冷弯或热弯的钢管进行热处理。

(1) 壁厚大于l9mm的碳素钢热弯管,弯管时温度始终保持在900℃以上的情况除外。

(2) 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l00mm或壁厚大于或等于l3mm的中,低合金钢冷弯管。

2、对于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l00mm,或壁厚大于或等于l3mm的中、低合金钢热弯弯管,应按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完全退火、正火加回火,或回火处理。

3、奥氏体不锈钢制作的弯管,可不进行热处理;当设计文件要求热处理时,按设计文件规定进行。

4、弯管的热处理可在电加热炉中进行;也可用陶瓷电加热器进行,采用热电锅测温,并选择硅酸铝针刺保温毯作为陶瓷加热热液时的保温材料。

5、热处理后进行硬度测定,弯管部分硬度不应超过母材硬度规定值。

二、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

1、管道焊接后,根据钢材的淬硬性,焊件厚度和使用条件等综合考虑,按图纸要求或规范进行焊后热处理。

2、管道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一般应在焊接后及时进行,对于易产生焊接延迟裂纹的焊接接头,若焊后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则在焊后冷却到300-350℃(或加热到该温度区间),保温4—6h缓冷,加热

范围和焊后热处理相同。

3、焊后热处理采用履带或陶瓷加热器进行,温度检测根据不同要求,采用色笔和热电偶,保温材料采用硅酸铝针刺保温毯,保温宽度从焊缝边缘算起每侧不小于管子壁厚的5倍。

4、焊后热处理的加热范围;以焊缝中心,每侧不应小于焊缝宽度的3倍,且不小于60mm。

5、焊后热处理的加热速率、恒温时间及降温速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加热速率。升温至3O0℃后,加热速率不应超过220×25.4/δ℃/h (δ为壁厚,mm),且不大于220℃/h。

(2) 恒温时间,碳素钢每毫米壁厚为2—2.5mm;合金钢每毫米壁厚为3 mm,且不小于30min。

(3) 冷却(降温)速率降;恒温后,冷却速率不得超过275×25.4/δ℃/h且不大于275℃/h。300℃以下自然冷却。

6、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焊后热处理要求,按合金成分较低侧的金属确定,热处理温度不超过该钢材的下临界点AC1 。

7、焊后热处理后,焊缝及母材上焊接热影响区的硬度值:碳素钢不应超过母材的l20%,合金钢不应超过母材的l25%,当硬度超过规定时,应重新进行热处理,并仍须作硬度测定。硬度检查的位置,每条焊缝不少于l处,每处各测焊缝、热影响区、母材三点,当管外径大于57 mm时,检查热处理焊口数的10%以上,当管外径小于等于57mm时,检查热处理焊口数的5%以上。

钢制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规程完整

锅炉管焊接热处理工艺规程 1 总则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低碳和低合金钢锅炉管道焊接接头消除残余应力的焊后热处理,不涉及发生相变和改变金相组织的其他热处理方法。 2 、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 NB/T47015—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SH3501—2011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GB50236—201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3、焊前预热 3.1材料性能分析 部分锅炉管道采用低合金耐热钢,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是高温热管道的常用材料,由于材料中存在铬、钼合金成分,材料的淬硬倾向大,施工中采用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的工艺措施,来获得性能合格的焊接接头。 3.2管道组成件焊前预热应按表1的规定进行,中断焊接后需要继续焊接时,应重新预热,焊接是保持层间温度不小于150℃。 3.3 当环境温度低于10℃时,在始焊处100mm围,应预热到50℃以上。 表1 管道组成件焊接前预热要求

4 设备和器材 4.1焊后热处理必须采用自动控制记录的“热处理控制柜”控制温度。4.2“热处理控制柜”需满足下列要求: 4.2.1能自动控制、记录热处理温度。 4.2.2控制柜、热电偶和补偿导线组合后的温度误差≤±10℃。 4.2.3柜所有仪表、仪器需经法定计量单位校验合格,使用时校验合格证须在有效期。 4.3热电偶 4.3.1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须采用热电偶测温控温。 4.3.2热电偶需满足如下要求: 4.3.2.1量程为热处理最高温度的1.5倍,精度等级为1.0;控温柜和补偿导线的组合温差波动围≤±10℃。 4.3.2.1按校验周期进行强制校验,使用时校验合格证须在有效期。 4.4加热器 4.4.1焊后热处理必须采用可实现自动指示控制记录的电加热绳或履带加热板加热。 4.4.2管壁厚大于25mm的焊接接头宜采用感应法加热。 4.5热处理设备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人管理和调试,使用时应放置在防雨防潮的台架上。 4.6保温材料 热处理所用保温材料应为绝缘无碱超细玻璃棉或复合硅酸盐毡,且应有质量证明及合格证。

热处理工艺规范(最新)

华尔泰经贸有限公司铸钢件产品热处理艺规范 随着铸造件产品种类增多,对外业务增大,方便更好的管理铸造件产品,特制定本规定,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1目的: 为确保铸钢产品的热处理质量,使其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力学性能指标,以满足顾客的使用要求,特制定本热处理工艺规范。 2范围 3术语 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3.3淬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 快速冷却的操作工艺。 3.4回火:指将淬火后的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 段时间后出炉,冷却到室温的操作工艺。 3.5调质:淬火+回火 4 职责

4.1热处理操作工艺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制订。 4.2热处理操作工艺由生产部门负责实施。 4.3热处理操作者负责教填写热处理记录,并将自动记录曲线转换到 热处理记录上。 4.4检验员负责热处理试样的力学性能检测工作,负责力学性能检测 结论的记录以及其它待检试样的管理。 5 工作程序 5.1 错位炉底板应将其复位后再装, 5.2 对特别 淬铸件应控制入水时间,水池应有足够水量,以保证淬火质量。 5.5作业计划应填写同炉热处理铸件产品的材质、名称、规格、数量、 时间等要素,热处理园盘记录纸可多次使用,但每处理一次都必须与热处理工艺卡上的记录曲线保持一致。 6 不合格品的处置 6.1热处理试样检验不合格,应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6.2技术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处置。 7 附表 7.1碳钢及低合金钢铸件正火、退火加热温度表7.2碳钢及低合金钢铸件退火工艺 7.3铸钢件直接调质工艺 7.4铸钢件经预备热处理后的调质工艺 7.5低合金铸钢件正火、回火工艺

焊接、热处理工艺卡

焊接热处理工艺卡 精品

工艺曲线图: 注意事项: 1. 在加热范围内任意两点的温差应小于 50℃; 2. 保温厚度以40~60mm 为宜; 3. 升、降温时,300℃以下可不控温; 4. 焊后热处理必须在焊接完毕后24h 内进行。 编制 日期 审批 日期 焊接施工工艺卡 企业名称: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设计卡编号:APCC-GD-WPS-001 产品名称:P91中大口径管焊接工艺卡 所依据的工艺评定报告编号:APCC-PQR-115 焊接位置:2G 、5G 、6G 自动化程度:手工焊 母 材 坡 口 简 类号 B 级号 Ⅲ 与 类号 B 级号 Ⅲ 钢号 SA335-P91 与 母材厚度范围:√对接接头 角接接头 70mm 焊缝金属厚度范围:δ≤h ≤δ+4mm 管子直径范围:√对接接头 角接接头 φ406 其 他: / 坡口检查 √外观检查VT √着色PT 磁粉MT 装配点焊 √手工焊Ds 氩弧焊Ws 二氧化碳气体焊Rb 焊材要求 √焊丝清洁 √焊条烘焙 焊剂温度 焊前预热: 火焰预热 √电阻预热 预热温度:150~200℃ 层间温度:200~300℃ 焊嘴尺寸: M10×L65×φ6 钨极型号/尺寸: Wce-20,φ2.5 焊接技术: 导电嘴与工件距离: / 清理方法: 机械法清理 无摆动或摆动焊: 略摆动 焊接方向: 由左至右、由下至上 工 艺 参 数 层 道 次 焊接方法 焊材 极 性 焊接参数 焊剂或 气体 保护气体流量L/Min 背面保护气体流 量L/Min 气体后拖 保护时间S 牌号 规 格 (mm ) 电流(A ) A 电压 (V ) 焊速 mm/Min 150~250 200~300 ≤300℃ 温度(℃) 时间 6(h ) 80~100℃/2 ≤90℃/h ≤90℃/h 750~770℃

无缝钢管的热处理生产.doc

CL0104-无缝钢管的热处理生产 案例简要说明: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学要求,归纳提炼出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点,弱化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使之与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一致,成为一个承载了教学目标所要求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案例。该案例是轧钢生产中有关无缝钢管生产及热处理工艺的案例,涉及了无缝钢管生产工艺及钢材热处理工艺知识点和岗位技能,与本专业轧钢生产课程无缝钢管生产及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热处理单元的教学目标相对应。 案例信息表:

无缝钢管的热处理生产 1.背景介绍 某大型无缝钢管厂,采用热连轧无缝钢管生产线,配套热处理生产线生产各类品种钢管的高端产品,生产线功能多,适应多品种要求,生产灵活性高。有油井管专用管热处理线两条,年处理量共计16万吨,拥有步进梁式热处理淬火加热炉,外淋内喷水淬装置、回火炉、热矫直机、双向链式冷床,直度检测、硬度检验装置、超声波探伤、管端电磁探伤、测长称重喷印装置、手动砂轮机、手动超声探伤装置等,可进行淬火+回火(调质处理),回火热处理,正火热处理和成品部分质量检验;高压锅炉管热处理线1条,年处理量4万吨,拥有2座还原性保护气氛下贯通式连续辊底式炉,可进行高压锅炉管的正火、回火热处理。 热处理后生产出各类品种合格的钢管热处理成品:包括石油油管,石油套管,合金结构管,管线管,船舶管,石油裂化管,流体管,中低压锅炉管,高压锅炉管。 2.主要内容 2.1.热处理无缝钢管的用途和要求 钢(管)的热处理是通过钢在固态下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操作来改变钢(管)的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一种工艺方法。通过热处理可以获得所需综合力学性能,充分发挥钢材(管)的潜力,提高工件(钢管)的使用性能,减轻工件(钢管)重量,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热处理工序还可以改善加工工艺性能,提高加工质量减少刀具磨损。同时,一些理化指标必须经过热处理才能获得。诸如:高抗H2S应力腐蚀性能、不锈钢钢管的强化等。生产厂家通过热处理工序能提高钢管的强韧性等理化指标,通过热处理来生产高附加值的钢管,特别是抗腐蚀、抗挤毁、既抗腐蚀又抗挤毁和超高

(工业管道焊后热处理施工工艺标准

1 目的 为了规范压力管道等焊件的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工艺,保证焊接工程质量,特制定本工艺标准。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承接的工业与公用压力管道焊接工程的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3 引用标准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 定义 预热:焊接开始前,对焊件的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的工艺措施。 焊后热处理:焊后,为改善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 5 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一般要求 5.1焊前预热 5.1.1 焊接工艺人员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份、焊接性能、厚度、焊接接头的拘束程度、焊接方法、焊接环境和所执行的施工工艺标准要求等综合考虑是否进行焊前预热,必要时可通过试验确定。 5.1.2 焊前预热温度应符合设计或焊接施工工艺标准的规定,当无规定时,焊前预热温度宜采用表1的规定。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5.1.3 预热的加热方式一般采用氧-乙炔焰加热或电加热带加热法。预热的温度应用热电偶、测温笔等测出。当温度达到要求时才能进行焊接。5.1.4 焊前预热的加热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不应小于焊件厚度的3倍。 5.1.5 要求焊前预热的焊件,其层间温度应在规定的预热温度范围内。5.1.6 当焊件温度低于0℃时,所有钢材的焊缝应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以上。 5.1.7 不同钢号相焊时,预热温度按预热温度要求较高的钢号选取。 5.1.8 当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时,焊前预热温度可按表1规定的下限温度降低50℃。 5.1.9 当用热加工法下料、开坡口、清根、开槽或施焊临时焊缝时,亦需考虑预热要求。 5.2 焊后热处理 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低合金耐热钢管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技术措施(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低合金耐热钢管焊前预热焊后热 处理技术措施(新版)

低合金耐热钢管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技术措 施(新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低合金耐热钢管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范围包括:过热器、减温器、集汽集箱、主蒸汽管道等。 二、编制依据 1.无锡锅炉厂提供的UG-130/9.8-M3型锅炉施工图、设备清单及有关技术文件; 2.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建规》锅炉机组篇; 3.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建规》管道篇; 4.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建规》焊接篇; 三、主要施工机具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X射线探伤仪T×2505台2租用 2光谱分析仪WKX台1租用

3热处理仪台1购买 4加热带各种类型个各3购买 5热电偶0~1000℃只2购买 6电缆VV3*50米100购买 7电缆KX米50购买 四、施工作业必须具备的条件 1.现场达到“三通一平”条件; 2.施工图纸已到位,并经图纸会审,施工方案已审批; 3.主要设备材料.人员配置.施工机具已到位。 五、安装施工工艺 1、为降低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改善焊缝的组织与性能,耐热钢管件的焊缝焊前应进行预热及焊后热处理 2、焊前预热 (1)壁厚大于6mm的12Cr1MoV及壁厚大于10mm的15CrMo管子焊前必须进行预热。 (2)预热温度:12Cr1MoV为150-250℃;15CrMo为100-200℃。在负温下焊接时以上温度值需提高20-50℃。 (3)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需预热的所有焊缝必须预热至15℃

管道焊后热处理

1. 范围 本方案针对六盘水煤基气化替代燃料项目一期工程A标段工艺管线对接焊缝及设备局部需要进行热处理部位而编制的焊后热处理的基本要求,本工程采用履带式陶瓷电加热板加热,使用热电偶检测温度。 2.目的 本方案的制定用于正确的指导现场操作工人进行正确的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为降低或消除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防止产生裂纹、改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金属组织与性能,应根据材料的淬硬性、焊件厚度及使用条件等综合考虑进行焊接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3. 编制依据 3.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3.2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GB50235-97 3.3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4709-2000. 3.4 《石油化工工程鉻钼耐热钢管道技术规程》SH3520-91 3.5 《石油化工低温钢焊接规程》SH-T3525-2004 4.准备工作 4.1 人员资格 参与热处理工作的操作工应熟悉热处理设备的性能,熟悉本工程所采用的热处理各项技术参数。 4.2 设备准备 本工程采用履带式电加热板进行加热,各项技术参数如下:产品型号:DJK-120型 输出功率(P ):120KW 最大 ):0~1000℃ 温控范围(I 输出 输出电压(V ):380V /三相四线 输入 控温点:3点 ):220V/50HZ 输出电压(V 输出 记录点:6点 5.热处理流程 焊口拍片→工件接收(若合格)→固定加热板→固定热电偶→保温包裹→检查各连线→送电→加热→记录→断电→拆除各连线→拆除热电偶、加热板→资料整理 6.热处理详细描述 A.在进行包扎加热板前,应检查以下几项内容: ?检查工件是否清洁和去除油脂。 ?检查工件表面是否有缺陷。

碳钢管焊后热处理程序(中文)1

碳钢管焊后热处理程序 1范围 程序规定了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对碳钢管进行焊后热处理,释放焊接应力的要求 2目的 2.1 采用电加热方法来释放经过焊接产生高温循环焊件的焊接残余应力 2.2 规定了采用电加热释放焊接应力的方法 3 程序 3.1 该热处理属于局部热处理,主要用于焊道区域,来释放焊接后形成的残余应力。 根据ASME规范要求,对所有ASME P No.1等级的碳钢管,当壁厚大于等于19mm, 需做焊后热处理 3.2该程序规定的热处理方法和温度,适用于相应管子的所有焊道 3.3采用带陶瓷绝热的电加热片,将加热片直接覆盖在管子外部焊道上,沿管子形成一 个环行布置。确保能预热到焊缝两侧25mm的范围。 3.4将保温绝热材料覆盖在电加热片上面,防止热量散失 3.5在室外施工,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临时遮蔽 4温度控制 从环境温度加热到315o C,对加热速度没有要求,从315o C到最高温度的加热速度,不超过下式的计算结果和200o C/小时的较大值。 加热速度= 200 X 25.4 / 壁厚(单位毫米) 加热速度—摄氏度/小时壁厚—毫米 4.2 用热电偶或其他适合的方法测量热处理温度 4.3 热处理温度620o C ±28 o C 4.4 保温时间2小时,参照WPS要求。 4.5 从315o C冷却到环境温度的冷却速度没有要求,从最高温度冷却到315o C的冷 速度不超过下式计算结果和200o C/小时的较大值 加热速度= 200 X 25.4 / 壁厚(单位毫米) 加热速度—摄氏度/小时壁厚—毫米 5 热处理设备 5.1 热处理设备采用电阻加热片 5.2 用绝热材料来保护焊道防止热量散失 6 温度控制 采用控制台来监控加热速度,保温温度和冷却速度 7温度测量 为了确保热处理正确的执行,应对焊道温度进行测量。 第 1 页共1 页

管道焊后热处理方案

管道焊后热处理方案

陕西陕化煤化工节能减排技改项目管道焊缝热处理方案 施工单位:陕西化建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陕西化建陕西陕化煤化工有限公司节能减排技改项目项目经理部 2011-05-25

目录 1.适用范围。。。。。。。。。。。。。。。。。。。。。。。。。。。。。。。。。。。。。。。。。。。。。3 2.编制目的.。。。。。。。。。。。。。。。。。。。。。。。。。。。。。。。。。。。。。。。。。。。。。3 3.编制依据。。。。。。。。。。。。。。。。。。。。。。。。。。。。。。。。。。。。。。。。。。。。。3 4.工程概况。。。。。。。。。。。。。。。。。。。。。。。。。。。。。。。。。。。。。。。。。。。。。3 5.责任和义务。。。。。。。。。。。。。。。。。。。。。。。。。。。。。。。。。。。。。。。。。。。。3 6.施工准备。。。。。。。。。。。。。。。。。。。。。。。。。。。。。。。。。。。。。。。。。。。。3 7.热处理施工流程。。。。。。。。。。。。。。。。。。。。。。。。。。。。。。。。。。。。。。。。4 8. 质量保证措施。。。。。。。。。。。。。。。。。。。。。。。。。。。。。。。。。。。。。。。。。。6 9. 安全注意事项。。。。。。。。。。。。。。。。。。。。。。。。。。。。。。。。。。。。。。。。。。。7 10.劳动力安排。。。。。。。。。。。。。。。。。。。。。。。。。。。。。。。。。。。。。。。。。。。。9 11主要施工措施用料一览表。。。。。。。。。。。。。。。。。。。。。。。。。。。。。。。。。9 1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10

管道热处理方案

管道热处理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山东四方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1编制说明 (238) 2编制依据 (238) 3热处理工艺要求 (238) 4热处理主要仪器、设备、材料的准备 (239) 5热处理过程的控制 (239) 6质量检验及资料整理 (240) 7安全文明施工 (240)

管道热处理方案 1 编制说明 本方案参考项目招标文件编制,仅作为本工程投标使用。 本工程需热处理的管道系统有:甲醇精馏工段的烧碱溶液管道系统等。 2 编制依据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3 热处理工艺要求 1) 施工中,焊后应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当不能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时,在焊后立即均匀加热至200~300℃,并进行保温缓冷,其加热范围与焊后热处理的要求相同。 2)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均采用电加热方法,加热过程中,焊缝内外壁温度应均匀。 3)焊前预热的加热范围应以焊缝中心为基准,每侧不小于焊缝厚度的3倍;焊后热处理的加热范围,每侧不小于焊缝宽度的3倍,加热带以外部分应进行保温。 4)对于外径≥159mm的管道应设置两个测温点,加热时两热电偶的温差小于60℃,恒温时应小于20℃。 5)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的温度选择如下:焊前预热100~150℃;焊后热处理600~650℃。 6)焊后热处理的加热速率、热处理温度下的恒温时间及冷却速率符合下列规定:a.当温度升至400℃以上时,加热速率不应大于(205×25/δ)℃/h,且不得大于205℃/h。 b.焊后热处理的恒温时间应为每25mm壁厚恒温1h,且不得少于15min,在恒温期间内最高与最低温差应低于65℃。 C.恒温后的冷却速率不应大于(260×25/δ)℃/h,且不大于260℃/h,400℃以下可自然冷却。 7)对于一般碳钢管,角焊缝如果有一侧厚度需热处理也应热处理。

压力管道焊接及焊后热处理施工工艺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工业管道或公用管道中材质为碳素钢、合金钢、低温钢、耐热钢、不锈钢和异种钢等压力管道的手工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及其焊后的热处理施工。 2 主要编制依据 2.1 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2 DL5007-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焊接篇)》 2.3 SH3501-1997 《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4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5 CJJ28-89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6 CJJ33-89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7 GB/T5117-1995 《碳钢焊条》 2.8 GB/T5118-1995 《低合金钢焊条》 2.9 GB/T983-1995 《不锈钢焊条》 2.10 YB/T4242-1984 《焊接用不锈钢丝》 2.11 GB1300-77 《焊接用钢丝》 2.12 其他现行有关标准、规范、技术文件。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 压力管道焊接施工前,应依据设计文件及其引用的标准、规范,并依据我公司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编制出焊接工艺技术文件(焊接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如果属本公司首次焊接的钢种,则首先要制定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然后对该种材料进行工艺评定试验,合格后做出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3.1.2 编制的焊接工艺技术文件(焊接工艺卡或作业指导书)必须针对工程实际,详细写明管道的设计材质、选用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接头型式、具体的焊接施工工艺、焊缝的质量要求、检验要求及焊后热处理工艺(有要求时)等。 3.1.3 压力管道施焊前,根据焊接作业指导书应对焊工及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技术交底记录。 3.1.4 对于高温、高压、剧毒、易燃、易爆的压力管道,在焊接施工前应画出焊口位置示意图,以便在焊接施工中进行质量监控。 3.2 对材料的要求

T12钢热处理工艺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T12钢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 院(系):冶金材料系 专业年级:材料1201 负责人:陈博 唐磊,杨亚西, 合作者:谭平,潘佳伟,多杰仁青 指导老师:罗珍 2013年12月

热处理工艺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部冶金材料系专业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 学生姓名陈博,杨亚西,唐磊,谭平,多杰仁青,潘佳伟 课程设计题目T12 设计任务: 1,课程设计的目的:为了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碳素工具钢的性能及其热处理工艺流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热处理课程的知识去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发展。学习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热处理设备选用和装夹具设计等进行热处理设计的基础技能训练。 2.课程设计的任务分组(碳素工具钢T12) ①:锉刀的热处理工艺(唐磊) ②:热处理后的组织金相分析(陈博) ③:淬火(潘佳伟) ④:回火(多杰仁青) ⑤:局部淬火(谭平) ⑥:缺陷分析(杨亚西) 3.课程设计的内容: T12钢热处理工艺设计流程 4参考文献: 【1】詹艳然,吴乐尧,王仲仁.金属体积成形过程中温度场的分析.塑性工程学报,2001,8(4) 【2】叶卫平,张覃轶.热处理实用数据速查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59---60 【3】许天己钢铁热处理实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34"~136 设计进度安排: 第一周周一~周二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设计理论学习 周三~周五分组进行典型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工艺设计第二周周一~周三撰写设计说明书 周四~周五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日

热处理工艺卡 热处理工艺卡材料牌 号 T12 零件重 量 锉刀400g 工艺路 线 热轧钢板冲压下料——退火——校直——铣或刨侧 面——粗磨——半精磨——剁齿——淬火加回火。 技术条件检验方法 硬度HRC60-62,HB≤207 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 金相组 织 珠光体,马氏体和 渗碳体 金相观察 力学性 能 硬度:退火,≤ 207HB,压痕直径≥ 4.20mm;淬火:≥ 62HRC 布氏法,洛氏法 工 序号工序名称设备 装炉方式 及数量 加热温 度℃ 保温 时min 冷却 介 质 温 度 ℃ 冷却时间 min 1 预热加热炉- 550-65 加热 时间 的5-6 倍 - - - 2 球化退火退火炉- 760-77 0 2-4h 空 气 550 -60 4h 3 淬火保护气 氛炉- 770-78 - 水150 -20 10 4 低温回火回火炉- 160-18 0 0.75- 1h 空 气 150 60 编制人陈博编制日期2013.12.11 审核日期

无缝钢管的一般热处理过程和热处理目的

无缝钢管的一般热处理过程和热处理目的 1..1无缝钢管退火处理 过程:将无缝钢管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 目的:①降低硬度、提高塑性,以利于切削加工及冷变形加工; ②细化晶粒,均匀钢的组织,改善钢的性能及为以后的热处理作准备; ③消除钢的内应力,防止零件加工后变形及开裂。 1.2无缝钢管退火类别: 1.2.1完全退火 过程: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不同钢材临界温度也不同,一般是710~750℃,个别别合金钢的临界温度可达800~900℃)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随炉缓慢冷却(或埋在沙中冷却)。 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降低硬度、充分消除内应力完全退火适用于碳含量(质量分数)在0.8%以下的锻件或铸钢件。 1.2.2球化退火 过程: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20-30C,经过保温以后,缓慢冷却至500℃以下再出炉空冷。 目的:降低硬度,改善切削性能,并为以后淬火做好准备,以减少淬火后变形和开裂。球化退火适用于碳含量(质量分数)大于0.8%的碳素钢和合金工具钢。 1.2.3去应力退火 过程:将钢件加热到500~65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采用随炉冷却) 消除钢件焊接和冷校直时产生的内应力,消除精密零件切削加工时产生的内应力,以防止以后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去应力退火适用于各种铸件、锻件、焊接件和冷挤压件等。 2.1无缝钢管正火处理 过程: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40~6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热处理。 目的:①改善组织结构和切削加工性能; ②对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零件,常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 ③消除内应力 3.1无缝钢管淬火处理 过程:将钢件加热到淬火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盐水或油(个别材料在空气中)中急速冷却。 目的:①使钢件获得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②使钢件在回火以后得到某种特殊性能,如较高的强度、弹性和韧性等 3.2无缝钢管淬火类别 3.2.1单液淬火 过程:将钢件加热到淬火温度,经过保温以后,在一种淬火剂中冷却。单液淬火只适用于形状比较简单,技术要求不太高的碳素钢及合金钢件。淬火时,对于直径或厚度大于5~8mm的碳素钢件,选用盐水或水冷却:合金钢件选用油冷却。 目的:①使钢件获得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②使钢件在回火以后得到某种特殊性能,如较高的强度、弹性和韧性等 3.2.2无缝钢管双液淬火 过程:将钢件加热到淬火温度,经过保温以后,先在水里快速冷却至300~400℃,然后移入油中冷却。目的:①使钢件获得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合金钢管道焊接热处理

焊接作业指导书 (含焊接热处理工艺) 合金钢管道(15CrMoG)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建设机械分公司技术质量部

目录 一、适用范围 (3) 总则 (3) 二、编制依据 (3) 三、工程一览 (4) 四、对焊工及热处理工的要求 (4) 五、焊接材料的选择 (4) 六、焊接设备、材料及焊接环境的要求 (5) 七、主要施工机具 (5) 八、焊接施工 (6) 材料验收 (6) 焊接工艺及流程 (6) 九、焊接热处理 (8) 作业项目概述 (8) 作业准备 (9) 作业条件 (9) 热处理作业程序 (10) 质量检查与技术文件 (15) 十、质量检验 (17) 十一、安全技术措施 (18)

一、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鞍钢股份能源管控中心1#4#干熄焦余热发电项目工程的管道安装施工。 总则 1、为了保证锅炉焊接热处理质量,指导焊接热处理作业,特制定本工艺。 2、本工艺适用于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在受压元件上焊接非受压元件的安装检修焊焊前预热、后热和焊后热处理工作。 3、焊接热处理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有关规定。 4、焊接热处理除执行本工艺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以及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 二、编制依据 1、施工蓝图; 2、DL/T5031-9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 3、DL/T 821-2002《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验技术规程》; 4、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5、《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D0001-2009 6、GB/T17394—1998《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方法》 7、DL/T819—2002《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 8、GB/T16400—2003《绝热用硅酸铝棉及其制品》

管道焊后热处理

管道焊后热处理

1. 范围 本方案针对六盘水煤基气化替代燃料项目一期工程A标段工艺管线对接焊缝及设备局部需要进行热处理部位而编制的焊后热处理的基本要求,本工程采用履带式陶瓷电加热板加热,使用热电偶检测温度。 2.目的 本方案的制定用于正确的指导现场操作工人进行正确的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为降低或消除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防止产生裂纹、改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金属组织与性能,应根据材料的淬硬性、焊件厚度及使用条件等综合考虑进行焊接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3. 编制依据 3.1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3.2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GB50235-97 3.3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4709-2000. 3.4 《石油化工工程鉻钼耐热钢管道技术规程》SH3520-91 3.5 《石油化工低温钢焊接规程》SH-T3525-2004 4.准备工作 4.1 人员资格 参与热处理工作的操作工应熟悉热处理设备的性能,熟悉本工程所采用的热处理各项技术参数。 4.2 设备准备 本工程采用履带式电加热板进行加热,各项技术参数如下:产品型号:DJK-120型 输出功率(P ):120KW 最大 ):0~1000℃ 温控范围(I 输出 输出电压(V ):380V /三相四线 输入 控温点:3点 ):220V/50HZ 输出电压(V 输出 记录点:6点 5.热处理流程 焊口拍片→工件接收(若合格)→固定加热板→固定热电偶→保温包裹→检查各连线→送电→加热→记录→断 电→拆除各连线→拆除热电偶、加热板→资料整理 6.热处理详细描述 A.在进行包扎加热板前,应检查以下几项内容: ?检查工件是否清洁和去除油脂。 ?检查工件表面是否有缺陷。

42CrMo热处理生产工艺卡

42CrMo热处理生产工艺卡 一、钢管规格、钢级、工艺、订单号及执行标准 219*23 42CrMo 淬火+回火 rzg-0517 XTG-RZ-C-067-2014 单支交货长度5300mm 二、生产工艺流程 生产准备→淬火炉→淬火机→回火炉→定径机→冷床→矫直机→冷床→标记→取样。三、热处理生产工艺 控制参数 一、淬火炉 淬火炉加热段温度℃880±14℃ 淬火炉均热段温度℃870±14℃ 布料方式连续布料 步进时间97秒(加热时间80分钟) 二、淬火机床 淬火方式外淋水关闭,采用内喷浸入式 浸入水量开启3台水泵 内喷水量开启2台水泵(1台低频 1台工频) 淬火时间(48s)45秒(淬后管温50-70度) 喷嘴规格D160mm 拖轮转速40rpm 翻料延时5s 浸入延时8s 淬火高度250mm 三、回火炉 回火炉加热段温度℃565±7℃ 回火炉均热段温度℃560±7℃ 回火炉保温段温度℃560±7℃ 布料方式连续布料 步进时间97秒(加热时间121分钟) 注意事项: 1、淬火炉和回火炉各区炉温按中限控制,特别注意回火温度实时调整,保证炉温均匀一致。 2、淬火后钢管内外表温控制在50-70℃,测试管温全长一致性。 3、淬火后钢管应及时回火,严禁淬水后停留时间超过15分钟。 4、调快定径机后冷床速度,保证矫直前钢管温度≥400℃,钢管矫后冷床来回转动。 5、取样前平头50mm,每批截取220mm管环试样,委托拉伸、化学成分、冲击(纵向、常温、U口)、交货硬度、晶粒度、非金属夹杂。每批取2个试样,取样位置为不同的支头尾。 6、取样时应注意交货长度要求,严禁取短尺事故发生。 编制:审阅:批准:

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

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 1 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机械等工业工程的碳素钢及合金钢管道工程焊后热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文件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501-2002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 管道焊后热处理的一般规定 3.1 进行焊后热处理应根据钢材的淬硬性、焊件厚度、结构刚性、焊接方法及使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3.2 对有应力腐蚀的焊缝,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3.3 非奥氏体异种钢焊接时,应按焊接性较差的一侧钢材选定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温度,但焊后热处理温度不应超过另一侧钢材的临界点A C1((A 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温度)。 3.4 对容易产生焊接延迟裂纹的钢材,焊后应及时进行焊后热处理,当不能及时焊后热处理时,应在焊后立即均匀加热至200~300℃,并进行保温缓冷,其加热范围应与焊后热处理要求相同。 3.5 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温度应符合设计或焊接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常用管材焊接的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温度宜符合表1《常用管材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工艺技术条件》中的规定。 3.6 焊后热处理应在焊缝外观检验及无损检测合格后,且在压力试验前进行。 3.7 经焊后热处理合格的部位,不得再从事焊接作业,否则应重新进行热处理。 3.8 焊接热处理人员应经专业培训,焊接热处理人员应按规范、焊接作业指导书及设计文件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焊缝热处理工作。 3.9 进行焊后热处理时,应测量和记录其温度,测温点的部位和数量应合理,测温仪表应经计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钢材技术秘籍之七 - 钢管的热处理

钢管的热处理,退火与正火 最常用的无缝钢管,精密网管的热处理工艺分为两大类: 预备热处理目的:消除坯料、半成品中的某些缺陷,为后续冷加工,最终热处理作组织准备。 最终热处理目的:使工件获得所要求的性能。 退火与正火的目的:消除钢材经热加工所引起的某些缺陷,或为以后的切削加工及最终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 一、钢的退火 1、概念:将钢件加热到适当温度 (Ac 1 以上或以下),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获得近于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 2、目的: (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2)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 (3)消除内应力 (4)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3、类型:(根据加热温度可分为在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上或以下的退火,前者又称相变重结晶退火,包括完全退火、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后者包括再结晶退火及去应力退火。) (1)完全退火: 1)概念:将亚共析钢(Wc=0.3%~0.6%)加热到AC3+(30~50)℃,完全奥氏体化后,保温缓冷(随炉、埋入砂、石灰中),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完全退火。 2)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3)工艺:完全退火采用随炉缓冷可以保证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和过冷奥氏体在Ar1以下较主温度范围内转变为珠光体。工件在退火温度下的保温时间不仅要使工件烧透,即工件心部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而且要保证全部看到均匀化的奥氏体,达到完全重结晶。完全退火保温时间与钢材成分、工件厚度、装炉量和装炉方式等因素有关。实际生产时,为了提高生产率,退火冷却至600℃左右即可出炉空冷。 4)适用范围:中碳钢和中碳合金钢的铸,焊,锻,轧制件等。 注意事项:低碳钢和过共析钢不宜采用完全退火。低碳钢完全退火后硬度偏低,不利于切削加工。过共析钢加热至Accm以上奥氏体状态缓冷退火时,有网状二次渗碳体析出,使钢的强度、塑性和冲击韧性显著降低。文章来自网络由"常州精密钢管博客"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2)球化退火

钢管热处理加热保温时间法则

钢管热处理加热保温时间法则 本文介绍了用于热处理加热时保温时间的简单计算法则——369法则,实际生产表明,该369法则的实行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简化工艺。该法则包括各种金属材料加热保温时的369法则,真空热处理的预热、加热、保温时的369法则,以及用于密封箱式多用炉热处理加热保温的369法则。 一、各种金属材料在空气炉中加热淬火保温的369法则 1.碳素钢和低合金钢(45#、T7、T8等) 传统的碳素钢淬火加热时间的计算公式:T=K?αD 式中,T——加热时间min; K——反映装炉状况的修正系数,通常在1.0~1.3范围内选取; α——加热系数,一般在0.7~0.8min/mm; D——工件有效厚度。 在实际生产中,一般也根据经验和工件有效厚度(mm)来计算保温时间。例如某45#钢工件的有效厚度为60mm,在空气炉中加热淬火保温时间大约是炉温到温后再保温60min,即工件的每1mm有效厚度加热1min,这是对于单件加热。对于大批量生产,一炉装入很多工件,就只有根据实际经验延长保温时间或通过窥视孔,观察工件透烧后再保温一定的时间。经验证明,如果按照369法则,对于碳素钢,保温时间仅需原传统保温时间的30%即可。例如,对于采用箱式炉加热60mm直径的45钢工件,其保温时间公需60min×30%=20min。

2.合金结构钢(40Cr、40MnB、35CrMo) 因为合金结构钢中添加了一些合金元素,在加热保温过程中为使碳化物均匀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369法则,合金结构钢加热的保温时间可以是原来传统保温时间的60%。例如用传统的公式计算的40Cr的保温时问如果为100min,根据369法则,新的保温时问为:100min×60%=60min。 3.高合金工具钢(9SiCr、CrWMn、Crl2MoV、W6、W8等) 对于这些合金元素含量较高的钢种,合金碳化物较多,因此需要较长的保温时间,使其均匀化。369法则的保温时间是原来传统保温时间的90%。 4.特殊性能钢(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等) 这些钢种的369法则可按照合金工具钢的公式计算。即以传统公式计算的加热保温时间×90%作为保温时间。 5.预热淬火 对于大型工件(有效直径≥1m)调质处理的预热保温时问的369法则为 即 T1=3D

工业管道焊后热处理工艺标准

工业管道焊后热处理通用工艺 1适用范围 本通用工艺适用工业管道中非低温用碳钢、低合金钢、铬钼钢等管道的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2引用(依据)文件 2. 1《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1997 2. 2《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20225-95 2. 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184-93 2. 4《石油化工钢制管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J517-91 3施工准备 3.1主要机具及材料 3.1.1主要机具: 1.热处理设备:自动控制温度的固定盘柜式或手提式控制柜、自动打点记录仪。热处理设备应经检验合格,温度指示仪表应校验准确; 2.热电偶; 3.加热器:指形加热器或履带加热器。 3.1.2主要用料 1.保温棉:无碱超细玻璃棉、硅酸铝陶纤毯且应有质量证明书或合格证; 2.挡雨、雪的遮盖物; 3.其它必要的手段用料。 3.2 热处理前检查工作 3.2.1在以下工作已完成并确认后,方可进行热处理工艺的实施。 1.焊接工作已完成; 2.焊接外观符合质量标准; 3.除容易产生延迟裂纹的钢材以外,焊缝的无损检验已取得检验合格通知; 4.其它要求的检验项目均已取得检验合格通知; 3.2.2焊缝热处理前,应将管道两端的管口封闭,防止管内气体流动。同时将其热处理件进行支撑,防止热处理中发生永久性变形。 4热处理工艺 4.1 工艺流程:

300温度 工艺流程见图4.1,其中虚线适用于容器产生适送裂纹的钢材。 图4.1 热处理工艺流程图 4.2热电偶及加热器的安装 4.2.1管材的焊口与热电偶端部接触处应打磨露出金属光泽。管径小于400mm ,设置一个热电偶;管径大于或等于400mm 每道焊口对称安装两个热电偶。热电偶安装在靠近焊缝边缘10mm 处,安装采用电偶夹或细铁丝捆扎。为防止加热器直接的热影响引起热电偶的测温误差,热电偶与加热器之间垫上一层薄薄的陶纤毯。 4.2.2加热器用钢带或金属线围绕固定在焊道中心,覆盖范围以焊口中心线为准,每侧不应小于焊缝宽度的三倍,且不小于25mm 。 4.2.3 加热器安装完毕后,用无碱超细玻璃棉进行保温。保温厚度100~125mm 。延管线长度方向的保温以焊口中心为准两侧各700mm 。加热器外部100mm 范围内都应予以保温。 4.3 热处理工艺 4.3.1 热处理曲线 4.3.2升温速度:在300℃以前,对升温速度不控制,从300℃开始进行加热速度的控制。 不合 格

高压蒸汽管道焊接及热处理施工规划方案.docx

目录 1、概况........................................ 2、编制依据 .................................... 3、焊接工艺控制程序............................ 4、焊接工艺要求 ................................ 5、焊后热处理 .................................. 6、管道安装 .................................... 7、管道吊装 ..................................... 8、主要程序控制点 .............................. 9、成果保护 ..................................... 10、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管理....................... 11、主要工机具、人力组合及施工计划............... 1、概况

咸阳60 万吨 /年吨甲醇项目空分装置(271)及压缩机厂房(671)区域共有高压蒸汽管线470 米,管线材质均为12Cr1MoVG,管道主要尺寸主要为325*28及450*38的厚皮管道,此合金钢管道材料需要做焊 前预热、焊后后热及焊后热处理,以降低焊接接头的残余应力,改善焊缝及近缝区的组织性能。因此编制 此方案指导合金钢管道的施工及热处理 2、编制依据 2.1《现场设备、工艺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2.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 2.3报甲方批准的焊接工艺评定 2.4《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国家质量监督局 2.5JB/T4709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2.6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热处理技术要求及文件 3、焊接工艺控制程序 焊接工艺评定施焊环境 基本要求的控制 后热焊接定位焊预热 焊接材料准备管道下料及组对 焊后热处理焊缝探伤检验合格 返修检验不合格 4、焊接工艺要求 4.1焊接工艺评定和焊工资格确认。 4.1.1依据管道材质及厚度选择合适的焊接工艺评定并报给监理、甲方,确认合金钢管道焊接所用焊材。 4.1.2焊接工艺评定批准后,对施焊焊工的焊工合格证进行报验确认,无焊工合格证及焊工合格证过期 人员严禁进行合金钢管道的焊接。 4.2焊接方法的选择 4.2.13″及以下合金钢管用氩弧焊。 3 寸以上合金钢管道采用氩电联焊,氩弧焊及电弧焊的焊接允许厚 度应符合焊接工艺评定需用厚度。 4.3焊接环境:合金钢管道焊接时,外部环境要干燥,当下雨或风速大于8m/s 时,时必须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证焊接质量;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0%时严禁施焊,氩弧焊丝不得有油脂、铁锈等污物。焊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