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能源互联网中的储能需求、储能的功能和作用方式

能源互联网中的储能需求、储能的功能和作用方式

第37卷第2期2018年2月

电工电能新技术

AdvancedTechnologyofElectricalEngineeringandEnergy

Vol.37,No.2Feb.2018

收稿日期:2016-11-23

基金项目: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LAPS2016-14)

作者简介:朱永强(1975-),男,天津籍,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二能源互联网等;

郝嘉诚(1992-),女,内蒙古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二能源互联网三

能源互联网中的储能需求二储能的功能和作用方式

朱永强,郝嘉诚,赵一娜,王一欣

(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北京102206)

摘要:第三次工业革命为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客观条件三储能技术是能源互联网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但是现有文献对储能作用的关注往往集中在削峰填谷二平抑功率波动及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比例上,对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储能的功能和作用方式还缺乏比较系统全面的阐述三本文对储能在能源互联网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了一种新的且较为全面的认识,首先分析了能源互联网中的储能需求,包括能源互联网中需要储能参与实现的目标及其对储能系统的基本要求;然后系统地总结了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多种功能,除了文献中广泛关注的削峰填谷二平抑功率波动等,还包括多能源系统之间的耦合与解耦二可再生能源的充分利用二新的能源管理与交易模式,等等;接着阐述了储能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基本作用方式;最后说明了储能在能源互联网中的作用方式二功能与需求之间的对应关系三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储能;需求;功能;作用方式

DOI:10.12067/ATEEE1611055一一一文章编号:1003-3076(2018)02-0068-08一一一中图分类号:TM60

1一引言

自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始终是促进能源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原动力三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深层关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并且体现在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能源领域三随着人类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及对能源消费品质的需求的提升,社会能源消费结构和各种能源系统的结构组成甚至运行模式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三以智能电网为代表的新型能源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旨在提高能源可持续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和改善能源利用效率的分布式发电技术成为亮点,这些都是对传统电力系统能量构成和运行方式的突破三

互联网的应用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能源系统的变革带来了新的契机,也使多种能源的协同发展成为可能三自2008年能源互联网的概念被提出[1]以来,对能源互联网的构想渐渐成形,并且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

命的核心代表[2]三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能源互联网的研究如雨后春笋,并且出现了一些示范项目[3]三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能源互联网的讨论和设想,大多是以智能电网为核心[4,5],这是基于电网在目前各种能源网络中最为成熟健全的现实考虑三

能源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应该包括[6]:①多类型

能源的开放互联二各种设备与系统的开放对等接入二各种参与者和终端用户的开放参与;②以用户为中心,有效推动能源互联网在能源生产二运行二管理二消费二交易二服务等各环节创造价值;③分布式供能,实现能源产消的即插即用和能量时时处处平衡;④去中心化,不同参与者处于对等的位置,进行对等的交易;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也是对等的,不再是单向的生产跟踪三

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开辟了能源系统发展的新愿景,但是作为新生事物,能源互联网的实现需要很多关键技术支撑,储能技术就是其中的重要基础三传统能源系统中,储能已经有广泛的应用三在2016年

5月召开的储能国际论坛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6“预测,到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