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要素—储能

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要素—储能

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要素—储能
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要素—储能

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要素—储能

在能源互联网建设中,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石化能源是核心内容之一,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具备重要意义。首先,发展新能源能够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是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一环。以石油为例,我国自90年代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至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1亿吨,同比增长9.5%,对外依存度为59.6%,已确定今年将超过60%,远超美国。其次,发力发展清洁能源是应对空间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目前光伏“十三五”装机目标已明确上调50%,至2020年光伏发电规模将从之前的1亿千瓦上调50%到1.5亿千瓦。最后,清洁能源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如分布式发电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分布广泛的家庭、楼宇等主体都能够成为电力供应者。

但是,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发电模式有其先天缺陷,即供应有非常强的随机性、间断性和模糊性。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的能量波动性以及用户驱动的能量需求的时空随机性,导致能源互联网中能量流本身具有先天的不确定性与无秩序性。因此,储能技术由于可以有效消除能量流的不确定性,并使能量的时空转移和能量流的有序流动成为可能,成为能源互联网重要基础支撑。

在能源互联网格局下,储能将扮演能源芯片的关键角色,是实现能源系统数字化和辅助能源管理的核心要素。

目前我国储能产业已经在分布式发电与微网、电力辅助服务、用户侧需求管理和电动汽车车电互联等四个领域出现市场机会和商业化模式。在储能国际峰会2015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俞振华介绍,根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储能市场容量将达67GW。目前储能产业井喷在即,未来三年将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迎来产业发展的“储能元年”。

我国对储能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码。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首次提出支持新能源和储能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要求指导新能源、智能电网、储能行业的发展建设以及规划新能源重点建设项目,储能第一次出现在国家政策性纲领文件中。2014年11月,《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发布,储能首次被重点列入国家级能源规划性文件,提到:加强电源与电网统筹规划,科学安排调峰、调频、储能配套能力,切实解决弃风、弃水、弃光问题。《中国制造2025》提出:实施智能电网成套装备创新专项,实现大容量储能装置自主化,大容量储能技术及兆瓦级储能装置满足电网调峰需要,解决可再生能源并网瓶颈。

十三五期间储能将是科技部重点支持的方向之一,科技经费将持续支持储能的前沿技术、示范应用及对商业模式的探索。

储能技术与能源互联网

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

能源互联网是一种在现有配电网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了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和分布式储能装置,能够实现能量和信息流动的新型高效电网结构。它是以可再生能源发电为基础构建的能源互联网络,通过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实现实时、高速、双向的电力数据读取和可再生能源的接入。 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互联网的主要能量供应来源。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波动性, 其大规模接人对电网的稳定性产生冲击, 从而促使传统的能源网络转型为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关注如何将分布式发电装置、储能装置和负载组成的微型能源网络互联起来, 而传统电网更关注如何将这些要素“接进来”。储能装置是能源互联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已被视为电网运行过程中“采一发一输一配一用一储”六大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中引入储能环节后, 可以有效地实现需求侧管理、消除昼夜间峰谷差、平滑负荷, 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电力设备,降低供电成本, 还可以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也可作为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调整频率、补偿负荷波动的一种手段。储能技术的应用必将在传统的电力系统设计、规划、调度、控制等方面带来重大变革。 储能装置是能源互联网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在3 个方面。(1)改善电能质量,维持系统稳定。应用储能装置是改善发电机输出电压和频率质量的有效途径,同时增加了分布式发电机组与电网并网运行时的可靠性。可靠的分布式发电单元与储能装置的结合是解决诸如电压跌落、涌流和瞬时供电中断等动态电能质量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2)在分布式发电装置不能正常工作时向用户提供电力。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太阳能发电的夜间,风力发电无风时,储能装置能够起到过渡的作用,持续向用户供电。(3)提高分布式发电单元拥有者的经济效益。在电力市场的环境下,分布式发电单元与电网并网运行,有了足够的储存电力,分布式发电单元成为可调度的机组单元,发电单元拥有者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向电力公司卖电,提供调峰和紧急功率支持等服务,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先进储能技术包括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电池储能、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冰蓄冷热、氢存储、P2G 等储能技术;从物理形态上讲,包括可用于大电网调峰、调频辅助服务的储能装备,也包括用于家庭、楼宇、园区级的

工业互联网发展必要条件分析

工业互联网发展必要条件分析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指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五个必备条件: (一)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部署 当前,《中国制造2025》这一中国制造业十年规划即将出台,这将是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在信息技术领跑制造业变革的时代,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必将成为贯彻其中的发展主线。应当把握好工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趋势,立足我国工业发展的技术和市场基础,紧密结合《中国制造2025》,发挥我国在互联网、信息、通信等方面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研究和部署。 (二)超前布局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 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复杂运算、智能控制、智慧应用的实现,都是建立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之上。为有效应对工业互联网发展需求,应当:一是制订工业互联网整体网络架构方案,开展工业互联网IPv6地址资源管理示范工程,探索IPv6与未来网络技术的融合发展和长期演进方案。二是加快工业宽带网络优化升级,适度超前部署超长距离、超大容量光传输和智能管控设备,重点推进产业集聚区的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改造。三是有序推进工业互联网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感知设施等的合理发展和布局,推动与宽带网络的优化匹配和有效协同。 (三)突破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 应当从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出发,结合《中国制造2025》明确的重点领域,面向全产业链,自主开展工业互联网的技术标准体系和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抓住在中国市场制定竞争新规则的机会。聚焦各重点行业的工控、工业互联网、工业云领域,打造中国自主的核心工业信息技术体系,形成技术创新、标准规范和知识产权协调互动机制,打破西方主导工业技术发展的现有格局。加快推动我国工业互联网自主技术标准体系的国际化进程,大力提升国际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地位,抢占工业互联网发展先发优势。 (四)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 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对于引导工业互联网健康发展作用重大。重点是遴选一批传统行业优势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大力培育智能检测、全产业链追溯、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等工业互联网应用新模式。积极引导两化融合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电子发展基金等向工业互联网试点企业倾斜,探索建立工业互联网发展投资基金或专项资金,给予资金需求迫切的初创企业专项支持。加强试点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软件企业协同,探索建立三者之间协同发展机制,支持引导软件和互联网企业深入工业领域,与工业企业从技术、资本等层面进行跨界战略合作探索。 (五)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圈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打造集合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和各种社会科研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新能源储能系统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储能系统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目录 第一章新能源储能系统相关论述 (1) 新能源相关论述 (1) 新能源定义 (1) 新能源分类 (1) 储能技术相关论述 (1) 储能技术的定义 (1) 储能技术的分类 (1) 第二章国内外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发展动态分析 (2) 日本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发展动态分析 (2) 新能源储能电池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 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3) 新能源储能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 (3) 美国在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应用中漫漫求索 (4) 政策与投资力度 (4) 储能技术的经济性瓶颈 (5) 我国新能源储能系统的现状 (5) 储能是构建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 (6) 商业模式不成熟制约储能发展 (6) 第三章国内外在相关新能源储能技术上的发展现状 (8) 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实际应用 (8) 创能、节能与储能的完美搭配 (9) 国内新能源储能技术瓶颈解析 (10) 新能源科技发展的核心—储能技术 (10) 新能源无"仓库储能"的尴尬 (10) 储能技术的突破效应 (11) "不能等肚子饿了才去种麦子" (12) 第四章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日本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储能电池的发展趋势 (13) 我国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我国智能电网带动储能产业发展态势研究分析 (13) 新能源并网储能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14)

第一章新能源储能系统相关论述 新能源相关论述 新能源定义 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 新能源分类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储能技术相关论述 储能技术的定义 储能技术是将电力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以电的形式释放。 储能技术的分类 目前全球储能技术主要有物理储能(如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化学储能(如钠硫电池、液流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和电磁储能(如超导电磁储能等)三大类。目前技术进步最快的是化学储能,其中钠硫、液流及锂离子电池技术在安全性、能量转换效率和经济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化应用的条件日趋成熟。

工业互联网九大核心技术

工业互联网的九大核心技术 工业互联网这个话题是由GE公司在2012年率先提出的。这个话题和后来2013年德国提出的工业4.0,可以说搅动了很多企业的神经。 但是这些新的理念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是工业化国家在过去几十年强大的技术积累,以及和互联网结合以后产生的新战略,新的技术布局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新的愿景。如果我们单从互联网角度去解读这些愿景和战略,我认为是不够的。事实上工业互联网有强大的技术支撑。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我们要想获得持续、稳健的发展,需要具备坚实的技术基础。下面这张图将正在出现的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要素用结构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大家对工业互联网所形成的技术和系统基础,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 在这个结构当中,最为基础是工业互联网的标准和系统安全体系,不同于已经成熟的商业互联网和人际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相关的技术标准还远远没有成形,

可以讲不同技术阵营当中的博弈和争夺正在激烈展开。而且系统安全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这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工业互联网的开放,和彼此数据的交换。在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各个工业化的国家、组织乃至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将围绕标准的设立和系统安全的共识和创建,进行大量的工作。 这些基础性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战略性的。因此我们中国的企业家群体要非常关注这些基础性的工作,要抛弃那些可能假想性的,以及希望快速弯道超车的简单愿望。没有这些基础工作,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互联,是不可能的。 在此之上还有三个非常关键的技术组件,一个称之为随处可及的超级计算终端。所谓随处可及的超级计算终端,是由传感器、强大的芯片以及因此产生的分布式强大计算能力所带来的,这个是因为芯片技术的普及和IPV6的寻址能力的扩张所带来的。 第二类的组件基础,我们称为软件定义机器。所谓软件定义机器就是强大的、无处不在的超级计算终端,以及我们所使用的工业时代的各种设备的整合以后所出现的一种新的前景。未来硬件虽然重要,但是软件更加重要。硬件作为技术组件,相对软件赋予不同的功能,软件定义硬件和定义机器,将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 由此产生的数据、模式、方法论和人工智能,将归结在知识工作的自动化领域,这个领域涉及大量新的技术。 在这三个技术组件之上,是关于新型的工业流程。未来的工业流程将突破流程化,或者是离散化的传统定义。随着机器人的深度介入,将使得工业流程和工业生产的过程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工业生产将变成真正没有停息的全过程,因为机器人没有疲劳,而且机器人之间将进行深度的交流和自动化处理,使得生产效率突破人类介入方式的瓶颈,达到新的高峰。 在分布式生产领域,3D打印作为分布式生产的一个代表,将成为一个新的明星,而且它使得个体、组织成为大型生产中间的一个个节点,彻底改变过去大规模生产方式,这将重新定义未来的工业流程。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综合智慧能源的发展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综合智慧能源的发展 行宇2016.09.18 什么是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可以理解为:“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和智能管理技术, 将大量由分布式能量采集装置, 分布式能量储存装置和各种类型负载构成的新型 电力网络、石油网络、天然气网络等能源节点互联起来, 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的能量对等交换与共享”。能源互联网有三大内涵:从化石能源走向可再生能源;从集中式产能走向分布式产能;从封闭走向开放。这也意味着,未来能源行业的发、输、用、储及金融交易等环节都将会发生巨大变化。 实际上,能源互联网看似美好,但具体操作起来,从电网公司、发电企业、专门的调度机构等电力从业者,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监管部门,都会觉得很头疼。因为新的电力价值链需要新的技术,更需要新的体制以及商业模式来支撑,而这恰恰都是目前能源行业所缺乏的。 综合能源系统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物理载体,根据地理因素与能源发/输/配/用特性,综合能源系统分为跨区级、区域级和用户级。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是探究不同能源内部运行机理、推广能源先进技术的前沿阵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稳态分析是该领域研究的基础,是探究多能互补特性、能量优化调度、协同规划、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核心所在。

综合智慧能源只做一件事情,就是用积极的方式开发建设全新的综合能源,运用互联网创新技术让综合能源系统拥有智慧。综合智慧能源以功能区为单元,对不同能源品种,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横向“电热冷气水”多类能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用”多种供应环节的生产协同、管廊协同、需求协同以及生产和消费间的互动。 一、综合智慧能源解决的问题 《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对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明确能源互联网建设的10大重点任务,一是推动建设智能化能源生产消费基础设施。二是加强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建设。三是推动能源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四是营造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培育售电商、综合能源运营商和第三方增值服务供应商等新型市场主体。五是发展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新模式。六是发展智慧用能新模式。七是培育绿色能源灵活交易市场模式。八是发展能源大数据服务应用。九是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攻关。十是建设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 作为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典型能源形式,源端与受端的能源多样化发展以及能源传输与设备的革新促使能源系统进一步耦合。简单的讲综合智慧能源=多类供能技术集成+分布式能源+互联网技术的创新。本

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及展望

能源互联网发展趋势及展望 一、导论 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能源技术与现代电力系统的结合,是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如果以开放、互联、对等、分享的原则对电力系统网络进行重构,可以提高电网安全性和电力生产的效率,使得能源互联网内可以跟互联网一样信息分享无比便捷。在能源互联网提出来前,智能电网概念已经得到业内认可,智能电网的理论都已经非常成熟,从手段、理念到目标都非常清晰。正因如此,去年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出台了智能电网的有关指导性文件。 在智能电网的基础上,让互联网和智能电网深度融合,才会走向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不能简单认为是能源修饰互联网。如果简单从字面理解,能源互联网更多指向二次能源甚至新能源的互联网,这不全面。能源互联网应该是让包括新能源、非化石能源在内的更多的创新性能源技术,在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时代,整合得更坚实有力。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理念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但其并非能源与互联网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新型的信息与能源深度融合的“广域网”,它以现有的大电网作为“主干网”,并以微网和分布式能源等能量自治单元为“局域网”,构建开放、互联、对等和分享的信息与能源一体化架构,以真正实现能量的按需分配与动态平衡使用,最大限度地灵活接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智能电网力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电力系统自身的问题,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安全可靠性、电能质量等等,而能源互联网的基本出发点则是要解决未来大规模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与用户之间的开放互联问题,互联式的电网是最可行的方式。因此,能源互联网的核心在于能量的交换,信息通信控制是为了更好地支撑,信息物理融合在能源互联网中也非常重要。 形象地说,其实未来能源互联网的场景也很容易理解,就是源的极端动态(如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达到50%以上)、负载动态加上个性化需求(如电能质量等),那么应如何构建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借鉴互联网的理念和技术,实现能量的交换。事实上,互联网从一开始面对的就是这样的需求——信息随时要求开放的接入(“源”是动态且开放的)、用户要求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用”是动态且内容不断变化的),而且互联网需求的增长也非常迅速,应该说互联网架构演进到今天,虽然还存在很多问题,但基本上满足了这样的需求。 二、用户端 能源互联网,首先用户端就要联上网。“智能电表”的概念应运而生。智能电表是什么?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的智能终端和数据入口,为了适应智能电网,智能电表具有双向多种费率计量、用户端实时控制、多种数据传输模式、智能交互等多种应用功能。智能电表在智能电网数据资源整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物联网将会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十大领域重点部署,其中智能电网总投资预计达2万亿元,位居首位。2015年8月,发改委7个物联网立项中首个验收工程“国家智能电网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验收成功。之后国家能源局印发的《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提出“推进用电信息采集全覆盖”、“2020年,智能电表覆盖率达到90%”以及“以智能电表为载体,建设智能

电力储能产业上市公司

电力储能产业上市公司 1.阳光电源 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储能系统、电动车电机控制器,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光伏电站解决方案、储能及微电网解决方案。其中光伏电站解决方案包括:荒漠电站、屋顶电站、山丘电站。能及微电网解决方案主要有储能并网系统、光储微电网系统、燃料节约系统,主要应用与厂矿、企业、村落、通讯基站、光伏、风能发电站、地铁、港口医院等。 太阳能光伏逆变器产品继续稳居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也快速发展。 公司布局储能电源领域公司与三星SDI株式会社与2014年11月在韩国釜山签订了正式的合资合约,双方将在合肥建立合资公司,携手开展电力用储能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依据计划,双方将在合肥高新区新设立储能电池和储能电源两个合资公司,分别从事电力用锂离子储能电池包的开发、生产、销售和分销,及电力设施用变流设备和一体化储能系统的开发、生产、销售和分销。双方约定,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强强联合,共同开拓电力储能市场,并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储能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2.南都能源 公司主营业务为通信后备电源、动力电源、储能电源、系统集成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主导产品为阀控密封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及相关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铁路等基础性产业;太阳能、风能、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动自行车电池、通讯终端应用电池等民生产业。 公司战略目标:致力于成为全球的通信后备电源、储能应用电源、动力电源和新能源应用领域系统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在储能应用领域,拥有大型储能、离网储能、分布式储能的系统设计及集成技术;在动力应用领域,拥有电动汽车、电动叉车、电动自行车等车用超级电池、锂离子电池技术;在通信应用领域,拥有IDC等交换机房用、基站用、UPS用等阀控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技术,其

电力储能产业完整版

电力储能产业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电力储能产业上市公司 1.阳光电源 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储能系统、电动车电机控制器,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光伏电站解决方案、储能及微电网解决方案。其中光伏电站解决方案包括:荒漠电站、屋顶电站、山丘电站。能及微电网解决方案主要有储能并网系统、光储微电网系统、燃料节约系统,主要应用与厂矿、企业、村落、通讯基站、光伏、风能发电站、地铁、港口医院等。 太阳能光伏逆变器产品继续稳居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也快速发展。 公司布局储能电源领域公司与三星SDI株式会社与2014年11月在韩国釜山签订了正式的合资合约,双方将在合肥建立合资公司,携手开展电力用储能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依据计划,双方将在合肥高新区新设立储能电池和储能电源两个合资公司,分别从事电力用锂离子储能电池包的开发、生产、销售和分销,及电力设施用变流设备和一体化储能系统的开发、生产、销售和分销。双方约定,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强强联合,共同开拓电力储能市场,并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储能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2.南都能源 公司主营业务为通信后备电源、动力电源、储能电源、系统集成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主导产品为阀控密封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及相关材料。产

品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铁路等基础性产业;太阳能、风能、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动自行车电池、通讯终端应用电池等民生产业。 公司战略目标:致力于成为全球的通信后备电源、储能应用电源、动力电源和新能源应用领域系统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在储能应用领域,拥有大型储能、离网储能、分布式储能的系统设计及集成技术;在动力应用领域,拥有电动汽车、电动叉车、电动自行车等车用超级电池、锂离子电池技术;在通信应用领域,拥有IDC等交换机房用、基站用、UPS用等阀控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技术,其中适用于高温环境下的环保节能电池为国际首创,具有巨大的经济及生态效益;在新型材料方面,拥有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阀控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质材料等多项核心技术。 公司主营业务: 储能领域: 2014年,公司储能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5,969.52万元,同比增长14.69%。公司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在大规模储能、分布式储能、户用储能等领域齐头并进,各类系统解决方案及产品日趋成熟。在大规模储能及分布式微网储能领域,公司以锂电和铅炭电池核心技术为基础,提供全面系统解决方案,完成了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项目(国家电网主导、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新能源综合示范项目)、广东电科院广成铝业 1.5MW蓄能项目(科技部863项目)、浙江鹿西岛4MWh新能源微网储能项目(科技部863项目)等项目的装机运行,并在一系列新的示范项目中中标。 3.科陆电子 科陆电子是智能电网、新能源、节能减排产品设备研发、生产及销售方面的龙头企

唐西胜:储能运营模式分析学习资料

储能运营模式分析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唐西胜 今天我讲的储能应用与价值分析,三个方面:一、探讨一下大家都认为储能时代已经到了,我们正在进入储能这个时代。二、在这个储能这个时代,我们怎么构建储能的价值体系。三、想大家汇报一下双登集团这些年在储能方面的工作。我本人是搞科研的,从科研到产业不是特别长,我讲这个话题不是很专业,我讲着就讲到技术方面的,很可能从技术看储能的问题,希望从另外一个方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 我们国家需要做这个能源结构的转型,更加低碳化,更加清洁化,这个是毫无疑问这是大趋势。 第二个方面,现在都在提互联网+,互联网+智慧能源,也就是能源互联网,这也是国家一个战略方向。 第三个方面,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实际上随着电改9号文的下发,很多地方开始实施了售电市场的放开,尤其一些增量配电网的进入。实际上给储能的应用提供了一些可以展示的平台,大概是这样一个思路。 我想讲储能,储能是能源互联网基石,我觉得话不过分,应该还是说的比较中肯,实际上建能源互联网,它要解决的问题,我觉得是需要让这个电网,因为我们未来的电网它会接纳更多的负荷,用电的上升还是持续的方向,在这样一个条件下,怎么样让电网更加的灵活,这个灵活性是电力系统追求

的目标,调控的灵活性,运行的灵活性,然后经济上的一些灵活性,这是从灵活性角度来讲。 储能,应该说它具有灵活的充放电的控制能力,所以储能在电网当中的作用,解决了发电和用电实施平衡的问题,在局部地区,让发电和用电通过储能做一个解偶,当然时间长短有一个说法的。 所以说从这个方面来讲,能源互联网它要想让这个系统运行的更加灵活和高效,储能在这里面的作用是有所体现的。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我们追求的是电网的发电和用电的平衡,或者产能和用能的平衡,实际上除了储电之外,我还可以储能,这个能像张总讲的,比如说我可以蓄热,我可以蓄冷,这也是一种储能的方式,我可以做负荷的调控,我们可以做需求侧的管理,我们国家有4个城市进行了需求侧响应的试点,在我需要减少负荷的时候,一些签约的负荷主动把负荷用电降下来,对系统用电的平衡产生很好的作用。通过这个能源互联网多能互补的方式的实现,用能和产能之间的匹配关系,可以做多个维度上,多个方式上得到一个解偶。 一般我们现在做了很多的分析,储能在整个电力系统各个环节当中,从发电到输配电到用电都是需要的,但是实际上现在很多的机制,或者市场并不支持这方面的运行。要完全实现各个环节的都能把储能很好的调控进去,其实也是一个很难做的工作,问题就在于实际上电力系统它自身具有很强的调控能力,我们常规的火电机组、水电机组还有燃气机组,它自己的调控能力做的很强,尤其在我们国家,目前这种情况下,应该说电网是非常强大的,再一个火电机组应该说这几年建设存在一个过剩的阶段。

电力储能产业

电力储能产业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电力储能产业上市公司 1.阳光电源 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储能系统、电动车电机控制器,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光伏电站解决方案、储能及微电网解决方案。其中光伏电站解决方案包括:荒漠电站、屋顶电站、山丘电站。能及微电网解决方案主要有储能并网系统、光储微电网系统、燃料节约系统,主要应用与厂矿、企业、村落、通讯基站、光伏、风能发电站、地铁、港口医院等。 太阳能光伏逆变器产品继续稳居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光伏电站系统集成业务也快速发展。 公司布局储能电源领域公司与三星SDI株式会社与2014年11月在韩国釜山签订了正式的合资合约,双方将在合肥建立合资公司,携手开展电力用储能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依据计划,双方将在合肥高新区新设立储能电池和储能电源两个合资公司,分别从事电力用锂离子储能电池包的开发、生产、销售和分销,及电力设施用变流设备和一体化储能系统的开发、生产、销售和分销。双方约定,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强强联合,共同开拓电力储能市场,并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储能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2.南都能源 公司主营业务为通信后备电源、动力电源、储能电源、系统集成及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主导产品为阀控密封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及相关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力、铁路等基础性产业;太阳能、风能、智能电网、电动汽车、储能电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动自行车电池、通讯终端应用电池等民生产业。 公司战略目标:致力于成为全球的通信后备电源、储能应用电源、动力电源和新能源应用领域系统解决方案的领导者。在储能应用领域,拥有大型储能、离网储能、分布式储能的系统设计及集成技术;在动力应用领域,拥有电动汽车、电动叉车、电动自行车等车用超级电池、锂离子电池技术;在通信应用领域,拥有IDC等交

能源革命与能源互联网

曾鸣:能源革命与能源互联网 发表时间:2015-08-10 来源:曾鸣 能源互联网———未来能源利用体系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通信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种以电力系统为核心,集中式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量单元,依托实时高速的双向信息数据交互技术,涵盖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公路和铁路运输等多类型多形态网络系统的新型能源利用体系,即“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构想和雏形被提出。在“能源互联”的背景下,传统的以生产顺应需求的能源供给模式将被彻底颠覆,处于能源互联网中的各个参与主体都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互联共享将成为新型能源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 因此,能源互联网是要构建一个以电力系统为核心与纽带,多类型能源网络和交通运输网络的高度整合,具有“横向多能源体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和能量流与信息流双向流动特性的大能源互联圈,是要实现更广泛意义上的“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其中,“源”是指煤炭、水能、天然气等各类型一次能源和电力等二次能源,“网”涵盖了天然气和石油管道网、电力网络以及铁路、公路等运输网络,“荷”与“储”则是指各种能源需求以及存储设施。通过“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达到最大限度消纳利用可再生能源,能源需求与生产供给协调优化以及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从而实现整个能源网络的“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推动整个能源产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 构建能源互联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构建能源互联网不仅是能源技术的革新,也是一次能源生产、消费以及政策体制变革,更是对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一次根本性革命。当前我国正处在能源革命的关键时期,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关乎发展与民生,要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以及“互联网+”的概念,预示着我国能源行业发展将要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不是基于现有的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和能源体制,而是要通过能源互联网这种能源技术革命,推动能源生产、消费、体制变革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有力地推动我国能源革命,能源互联势在必行。 首先,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能源与环境问题。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尽合理,导致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传统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我国能源依赖进口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周边政治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将无法得到保障。能源互联网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国内经济发展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从根本上改变当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从而有效解决我国当前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能源安全问题。 其次,我国正处在能源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能源互联网作为一次能源技术革命,互联共享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经济产业布局和能源生产消费模式,其高度开放的特性,也会推动我国能源行业体制的变革,提高我国能源行业的整体开放程度。能源互联网是多类型用能网络的多层耦合,电力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是实现各能源网络有机互联的链接枢纽,电力互联是实现能源互联的重要途径。 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将会最大程度地推动当前我国电力工业体制改革进程,加速相关政策措施的完善以及智能电网等技术手段的研发速度,从而促进我国新型电力工业体系的建设完善。 能源互联网对未来电力工业体系形成的作用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储能技术展望 刘一思

能源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力储能技术展望刘一思 发表时间:2018-06-19T16:50:13.8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作者:刘一思[导读] 摘要:电能存储技术是实现需求侧能量高效管理、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入网的关键技术,被认为是智能电网关键要素之一,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涉及到“采、发、输、配、用、储”各个环节。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 100095 摘要:电能存储技术是实现需求侧能量高效管理、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入网的关键技术,被认为是智能电网关键要素之一,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涉及到“采、发、输、配、用、储”各个环节。大规模新能源发电和众多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给电力系统运行与规划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储能是电力系统实现高比例新能源发电消纳不可或缺的资源。在能源互联网中,燃料网、热力网、交通网、电力网几 大重要网络的联合运行、互通互补将成为趋势。储能技术还可以在能源信息、应用运营层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应用层各种能源业态的开展具有核心的支持作用。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电力储能;储能技术引言 随着应用领域的扩展,储能技术已被视为电力系统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储能技术的研究,智能电网建设对于电能质量和供电稳定性的更高要求也将依托于储能技术的发展来实现。随着智能电网的进一步建设、间歇性可再生能源人网需求的扩大,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有待进步。 1能源互联网中储能技术现状能源互联网中存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送出和消纳、局域多能源系统灵活高效和经济运行、能源市场自由交易等应用需求,为储能技术提供了发展机遇。电能可以转换为化学能、势能、动能、电磁能等形态存储,按照其具体方式可分为物理、电磁、电化学和热能储能四大传统类型。其中一些储能技术可实现大规模的能量存储,在广域能源的调配中发挥重要作用,一些储能技术灵活高效并与用户需求紧密结合,是局域多能源系统中的必要元件。 1.1物理储能 物理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等形式。 1.1.1抽水蓄能是目前电力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循环寿命周期最长、容量最大的一种储能技术,通过水泵将下水库的水抽送到上水库存储电能,通过上水库水流冲击水轮机组发电释放能量。水蓄能电站技术成熟可靠,单位容量成本相对较低,在各国电力系统中不仅发挥了削峰填谷、黑启动、调频调相等作用,还能够优化电源结构、有效提高电网消纳新能源发电的能力。 1.1.2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在充电时用电力压缩空气并将其储藏在高压密封设施内,放电时释放高压气体驱动燃气轮机发电。但其能量密度较低,并受岩层等地形条件的限制。近几年,研究人员进一步优化热力循环,改变介质及其状态,开发出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液态空气储能系统、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等多种新型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这些新系统具有储能规模大、效率高、不需要大的储存装置等优点,可用于消纳新能源、削峰填谷、频率调节等。 1.1.3飞轮储能系统由一个圆柱形旋转质量块和通过磁悬浮轴承组成的支撑机构组成。飞轮充电时运行于电动机状态,发电时运行于发电机状态。飞轮储能的突出优点在于运行维护需求小、设备寿命长、环境友好,适用于高功率、短时间的场合。其缺点主要在于受材料性能制约,单个飞轮的容量难以做大。 1.2电磁储能 电磁储能系统包括超导磁储能和超级电容器等。 1.2.1超导磁储能单元的能源来自于超导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存储的能量能够近乎瞬时地通过功率变换系统释放至电力系统,并且可以根据电力系统的需要对储能线圈进行充放电。超导磁储能具有快速响应特性、极高的储能效率、极长的循环寿命和较大的功率等显著优点,适用于暂态稳定控制和电能质量提升等场景。 1.2.2超级电容器采用多孔的碳或其他表面积很大的材料做电极,正负极板距离极小,可提高容量达2个数量级。其与常规电容器相比具有更高的介电常数、更大的表面积或者更高的耐压能力。 1.3储热 储热技术大体可分为显热储能、潜热储能和化学储热3类。显热储能通过提高介质的温度实现热存储。潜热储能,即相变储能,利用材料相变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目前以固—液相变为主。与显热储能相比,相变储能具有较稳定的温度以及较大的能量密度。化学储热利用可逆化学反应储存热能,可实现宽温域梯级储热,能量密度可达显热和潜热储能的10倍以上。化学储热技术要求储热介质具备可逆的化学反应,储热材料选择难度大。目前储热技术仍以显热和潜热储能为主。 1.4氢储能 氢气是一种蓄能密度很高的物质,具有热值高、环保、无碳排放等优点,是优质的二次能源。电解水制氢是一种成熟的制氢方法,其优点在于制氢纯度高,缺点在于成本很高,但是对于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电解水不仅可以制得廉价的氢气,还可以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因此利用新能源电解水制氢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技术之一。 1.5电化学储能 电化学储能安装灵活、响应速度快,在为电网提供功率服务和能量服务中都可起到重要作用。其在抑制新能源发电快速波动、电网调频、微电网能量管理和稳定性支撑、分布式电源接入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 2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下的应用作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元素之一,储能系统能够实现多种能源的融合运转。物理储能、电磁储能和电化学储能本质上均为电力储能,即电能在富余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在需要时再转化为电能。而热能储能和制气储能则是“跨系统”的储能形式,热能和氢气、天然气等能源尽管也可以转化为电能,但是更多地直接满足热负荷和化工负荷。因此,物理储能、电磁储能和电化学储能一般仅用于电力系统,而热能储能和制气储能可实现不同能源系统的互联。 3总结与展望

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要素—储能

能源互联网的核心要素—储能 在能源互联网建设中,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石化能源是核心内容之一,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具备重要意义。首先,发展新能源能够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是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一环。以石油为例,我国自90年代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原油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至2014年我国进口原油3.1亿吨,同比增长9.5%,对外依存度为59.6%,已确定今年将超过60%,远超美国。其次,发力发展清洁能源是应对空间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目前光伏“十三五”装机目标已明确上调50%,至2020年光伏发电规模将从之前的1亿千瓦上调50%到1.5亿千瓦。最后,清洁能源具备较高的经济效益,如分布式发电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分布广泛的家庭、楼宇等主体都能够成为电力供应者。 但是,风能、太阳能等分布式发电模式有其先天缺陷,即供应有非常强的随机性、间断性和模糊性。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的能量波动性以及用户驱动的能量需求的时空随机性,导致能源互联网中能量流本身具有先天的不确定性与无秩序性。因此,储能技术由于可以有效消除能量流的不确定性,并使能量的时空转移和能量流的有序流动成为可能,成为能源互联网重要基础支撑。 在能源互联网格局下,储能将扮演能源芯片的关键角色,是实现能源系统数字化和辅助能源管理的核心要素。 目前我国储能产业已经在分布式发电与微网、电力辅助服务、用户侧需求管理和电动汽车车电互联等四个领域出现市场机会和商业化模式。在储能国际峰会2015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俞振华介绍,根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储能市场容量将达67GW。目前储能产业井喷在即,未来三年将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迎来产业发展的“储能元年”。 我国对储能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码。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

盘点:工业互联网的九大核心技术

盘点:工业互联网的九大核心技术 工业互联网这个话题是由GE公司在2012年率先提出的。这个话题和后来2013年德国提出的工业4.0,可以说搅动了很多企业的神经。但是这些新的理念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是工业化国家在过去几十年强大的技术积累,以及和互联网结合以后产生的新战略,新的技术布局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新的愿景。如果我们单从互联网角度去解读这些愿景和战略,我认为是不够的。事实上工业互联网有强大的技术支撑。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我们要想获得持续、稳健的发展,需要具备坚实的技术基础。下面这张图将正在出现的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要素用结构化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大家对工业互联网所形成的技术和系统基础,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 在这个结构当中,最为基础是工业互联网的标准和系统安全体系,不同于已经成熟的商业互联网和人际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相关的技术标准还远远没有成形,可以讲不同技术阵营当中的博弈和争夺正在激烈展开。而且系统安全是比较薄弱的环节,这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工业互联网的开放,和彼此数据的交换。在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到各个工业化的国家、组织乃至企业,以及科研机构,将围绕标准的设立和系统安全的共识和创建,进行大量的工作。 这些基础性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战略性的。因此我们中国的企业家群体要非常关注这些基础性的工作,要抛弃那些可能假想性的,以及希望快速弯道超车的简单愿望。没有这些基础工作,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互联,是不可能的。 在此之上还有三个非常关键的技术组件,一个称之为随处可及的超级计算终端。所谓随处可及的超级计算终端,是由传感器、强大的芯片以及因此产生的分布式强大计算能力所带来的,这个是因为芯片技术的普及和IPV6的寻址能力的扩张所带来的。 第二类的组件基础,我们称为软件定义机器。所谓软件定义机器就是强大的、无处不在的超级计算终端,以及我们所使用的工业时代的各种设备的整合以后所出现的一种新的前景。未来硬件虽然重要,但是软件更加重要。硬件作为技术组件,相对软件赋予不同的功

新能源储能系统及智能微网解决方案

新能源储能系统及智能微网解决方案1概述(略) 用电量统计: 应急用电部分: 大陆机电机房:总功率数为36kw,应急时间暂无统计,可按一般水平计算。 2项目具体设计 光伏系统 已建成140KW光伏电站,基本自发自用,只有周末用电量不大时,有余电上网。 3.3.1双向储能逆变器 根据现场实际需求,南楼北楼每天实时用电量为每小时最大300KWH,最小150KWH,应急36KW负荷,建议南北楼各增加一套储能系统,功率在100KW,系统选用双向储能逆变器三相100KW。 3.3.2储能蓄电池 按照数据统计计算,每月7万度电,最少每天用电量在2000KWH以上,光伏每天提供500KWH,建议储能系统蓄电池总共储能1000KWH,直流电压按照500V 设计,需要单体电池2V1000AH,共需要500只。(这个蓄电池容量可根据投资来设计)南楼500KWH蓄电池,北楼500KWH蓄电池,每个楼蓄电池数量2V1000AH,250只。 3.3.6交流配电柜 36KW负荷整体系统需要配置一套50KW的交流配电柜,用于应急系统馈线管理。 3.5 双向储能逆变器性能特点 1、专为智能电网、智能微网设计,接受电网调度; 2、可满足铅酸蓄电池、锂电、超级电容、钒电池等不同储能形式的接入,适用范围广;

3、双向逆变,恒功率充放电、恒流充放电、恒压充放电等多种电池充放电模式可选, 4、具有时间段工作模式设定功能,根据当地电网特点设置合理的工作方式; 5、具有市电接口和负载接口两路交流接口,实现并网运行及独立孤网运行; 6、完善的孤岛检测及并离网模式切换,当市电突然断电时,储能逆变器可自动无缝切换到离网工作模式,与大电网脱离,建立微电网独立运行; 7、RS485、以太网、CAN总线等多种通讯接口可选,实现远程监控; 8.选配智能电网主控系统,可与光伏并网逆变器、风力并网系统、潮汐发电系统、柴油发电机等多种能源方式实现互联,组成混合能源智能电网,可实现多种组网方式; 四、系统设备清单

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系统中应用及趋势

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系统中应用及趋势 发表时间:2017-12-25T10:31:38.10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作者:张勇 [导读] 摘要:“洁能+储能+智能”是能源互联网全新的发展趋势,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现阶段已有很多项目正在进行示范应用和工程实施。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1100) 摘要:“洁能+储能+智能”是能源互联网全新的发展趋势,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现阶段已有很多项目正在进行示范应用和工程实施。文章主要讲解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运用,并基于此对国内外的储能发展状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对今后储能技术的应用及趋势进行展望,得出储能技术市场缺口较大,只能依托示范推广的方法推进储能应用成本的减少,但下降空间极为有限,应该重视储能技术的创新和知识产权布局,努力研发成本低、寿命长、安全高效、容易回收的新型储能技术,为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做长远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储能技术;能源互联网;分布式能源;调峰调频;电能质量 能源互联网是融合使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很多分布式能源进行收集,并将相应的能源储存装置和多种负载组成的能量节点相联系,使能量和信息能够双向流动的智能能源网络,以期达到能源的高效、清洁和安全使用,方便能源的分配、交换和共享。 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能源互联网”一词,其发展过程是不断深入与进化的。在此过程中,虽说电力网依然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构成要件,但能源互联网不仅从范围上已然从电力网扩展到较大的能源和信息系统组织,而且从方式上由集中迈向分散、由单向转为双向,从而推动储能技术的兴起,同时储能也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能够预知的是,相应的清洁能源技术、智能互联技术和规模储能技术将为能源互联网的创建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持,“洁能+储能+智能”是今后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并且紧随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能源互联网不再只是局限于“西电东送”,而是更好的使用各地方、各种形式的资源,发展电力的同时也将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有效将西部的自然资源和东部的城市建设相融合,实现经济均衡化发展。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能够改善今后中国的生态格局,促使各区域平衡发展。 1储能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 1.1电网调峰调频 电力组织调峰电源必须按照负荷变化情况紧密跟随出力,来维护电力组织电压和频率稳定。电网期望调峰负荷可以迅速按照指令准时投入、实现系统切换,并按照指令迅速变换其出力水平。由于旋转电源存在比较大的系统惯量,其响应的及时性和响应深度受到限制,就会造成延迟和偏离等现象发生,并且火电机组参加调频会减少其经济运作成效,不是最优选择。 储能技术在增强电网调度能力方面,能够降低因过度切换而造成传统调频电源的消耗;在增强电网调度水平方面,按照电源和负荷的瞬态变化情况,储能组织能够准时、可靠、快速地响应调度指令,并按照指令转换出力水平。电网领域急需成本低、容量大的储能技术完善调频调峰的问题,便于增强其供电可靠性和电能品质。电网1-2次调频储能项目的通常装机容量应保持在1MW以上,充放电时间应该在1-15min之间,日循环均值为10-40次,响应时间应保持在1min以内。用作调频的储能项目,通常装机容量保持在 10MW以上,充放电时间维持在1-4h,均值循环为1-3次,响应时间要求不高,在1h以内投入就行[1]。 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能够满足以上的调峰需要。现阶段建设的电网峰谷平衡储能项目通常是以抽水蓄能为主。在“十二五”期间,国内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规模就在逐渐扩展,已经组成比较完备的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作体系,接连建成潘家口、广州、天荒坪、十三陵等独具世界先进功能的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了2773万千万,规模居世界第一。用在电网调峰中的压缩空气储能,通常是在电网负荷处于低谷期的时候将电能用于压缩空气,把空气经过高压密封于特定的存储空间如山洞、储气井中,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来发电。和抽水蓄能相较,电池储能的方法通常都是用于规模较小的电网调峰,不过就目前来说,成本还比较高,但是因为电池储能技术比较适合使用于百千瓦至几十兆瓦级别的电网调频,相应的调频成效是水电机组的1.7倍,远胜于火电机组。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铅酸电池的应用范畴较广[2],。 1.2改善配电质量和可靠性 电力负荷对供电可靠性及电能品质的要求极为严格,一级负电不能停电,二级负电不能长期停电。当电力系统发生隐患时,应该配有备用电源为用户连续供电,并且要预防负荷向电网回馈谐波等电能品质问题。在增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方面,当配电网发生意外时,储能组织能够成为备用电源为用户连续供电;在完善电能品质方面,应杜绝电压暂降、谐波等情况的发生,并且还应该减少主干网络扩容的投入,节省扩容资金[3]。 用作增强配电网可靠性和电能品质的储能项目装机容量通常保持在MW以上,充放电时间可以是几小时或者几分钟,但对响应时间的要求极高,就比如做电压支撑的响应时间通常在ms级。飞轮储能、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和氢储能能够广泛应用于配电领域。飞轮储能系统几乎没有摩擦损耗、风阻小、寿命长、对环境没有影响,缺点是能量密度比较低,保证系统安全性方面的费用高,在小型场合无法体现其优势,主要作为电池系统的补充。电池储能技术成熟、成本适中,可对电网的电能品质进行迅速的评判和处置,因此在配电网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美国的很多配电服务项目中均是使用此种技术来实现的。相对于电池储能,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较低,但是由于超级电容器的工作温度范围较宽、充放电极为迅速,能够反复充电高达数十万次。所以,超级电容器储能适合用在供应短时、大功率的负载平滑和电能质量峰值功率场合,如应付电压暂降行业瞬间停电、增强用户的用电品质、有效控制电力组织低频振荡,最大程度增强电能品质。 1.3分布式微电网储能 微电网是能源互联网的基本组成单元,通过新能源发电、微能源收集、汇聚与分享以及储能和消纳形成“局域网”。微电网应具备独立性、灵活性、交互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等特征,储能组织具备吸收能量和适度释放的特征,是微电网中能量缓冲最重要的环节,储能组织能够完善电能品质、优化组织配备、确保微电网安全运行;还能克服微电网惯性小、干扰能力差等现象,这样才能更好的弥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造成的影响,致使可再生能源输出功率具备相应的预测性和调度性[4]。满足微网接入的储能技术要求同时具备功率型与能量型的特点,宜选用高密度、小体积的储能技术;用于改善电能质量的储能技术要有一定的响应速度,平滑负荷波动等。现阶段微电网中可利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