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压强 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压强 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压强 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压强 说课稿

第八章第一节《压强》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八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讲解了应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最后解释课本例子和同学举例,旨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B.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单位;

C.知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用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过程与方法:

A.通过探究鸭梨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

B.能够把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的认识过程有一个质的飞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生活中的压强,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情感。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知道压力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二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

难点所在。

四、说课堂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1.用食指和大拇指轻压着圆珠笔两头,为什么两个手指的感觉不一样呢?

2.两个人对雪的压力差不多,为什么穿普通鞋子走路的人陷下去了,另一个穿着宽宽的滑雪板的人没有陷下去?

对刚才的问题,可能同学们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

(二)讲授新课:

一、压力

我们用手指去按圆珠笔尖的那头,你会有什么感觉?(生:手指会感到痛)手指会感觉痛说明了什么?是不是说明有一个力作用在手指上?像这个力我们把它叫做什么?(生:压力)

像我们课桌上摆放了些物体,这些物体对桌面都有个压力,那通过你的观察,你的体验你是否能对压力给出个定义呢?(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给出压力的定义:物理学中将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下面我们用一些图形来模拟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图a)这个好比你坐在椅子上,那他受到的压力应该是怎么样的?(图b)有的物体是在斜面上,那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是如何的?(图c)还有的物体是作用在竖直墙面上,那它对墙面的压力是怎么样的?

图a 图b 图c 第一张图,置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但是压力和重力是不同的两个力,重力是像b、c两图物体不是置于水平面上,压力的大小就不一定等于重力了。

在雪地行走,人对地面的压力相同,但是有穿滑雪板跟没有穿的效果也不一样。那么,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二、压强

大家知道啄木鸟跟鸭子的嘴巴有什么不一样?(生:啄木鸟的嘴巴是尖的,鸭子的嘴巴是扁的。)如果把啄木鸟的嘴巴换成鸭子的嘴巴,那会怎么样呢?(生:鸭子的嘴巴去啄木头嘴巴会坏掉的)为什么会这样呢?(鸭子的嘴巴扁不够尖)我们刚才用手指压圆珠笔的两端,手指受到的压力是相同的,但是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用更大的力压圆珠笔两端,手指受到的压力的效果也不一样的那我们来猜想下这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作用面积是否有关,跟压力的大小是否有关呢?

让我们来通过实验来验证下猜想:

图(a ) 图(b ) 图(c )

在课本P143实验探究中,图(a )(b )受力面积相同,但压力不同,图(a )(c )压力相同,但受力面积不同。

(1)介绍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要观察的现象。通过三个实验观察小桌子陷入海绵的深度。最后请同学们回答课本上实验探究里提出的问题,并得出结论。

(2)照图(a )(b )那样放上一个砝码和两个砝码,想一想海绵受到的压力相等吗?海绵的受力面积相等吗?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照图(a )(c )那样放上一个砝码,把小桌子放置不同,想一想海绵受到的压力相等吗?海绵的受力面积相等吗?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

(3)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教师总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为了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物理学中引入压强的概念,也就是取相同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学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例:一台机器重1000N ,与地面接触面积是2m 2,这台及其对地面的压强多大?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物理学上用p 来表示压强,用F 来表示压力,用S 来表示受力面积。S F

p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 ,面积的单位是m 2,压强的单位是N/m 2,该单位读作“牛每平方米”,它还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帕斯卡是法国科学家,为了纪念他在物理学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以他的名字作为压强单位的名称。

Pa 这个单位有多大呢?举例加深理解:

(1)一张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为0.5Pa ;

(2)一粒西瓜籽对桌面的压强为20Pa ;

(3)一个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10000Pa 。

讲解课本例题:一辆质量为50t 的坦克在水平地面上,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1.5m 2。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0.05mm 2,手指对图钉帽的压力是20N ,试比较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与图钉尖对墙面的压强的大小。

已知:28222214110505.0,20,5.1,100.5m mm S N F m S kg m -?====?=,

求:21,p p 解:Pa m N S F p Pa m N S F p m m S S N kg N kg g m G F 82822525112215

41110410520)2(1063.13109.435.122109.4/8.9100.5)1(?=?==

?=?==

=?==?=??===,

答:坦克对地面压强为1.63?105Pa ,图钉尖对墙面压强为4?108Pa 。

三、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生活中有时要增大压强,有时又要减小压强。你能利用压强公式分析下面的一些事例吗?(p145)

1、用刀切割水果(刀刃越锋利,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2、推土机的履带(推土机履带宽大,可以减小对地面的压强,不易陷入泥土中)

3、钉钉子(钉子、箭头、刺刀、长矛等有尖锐的尖端,这可以增大压强)

4、华表下的基座(华表下的基座,扩大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少华表对地基

的压强,防止地基下沉。在古塔、宫殿等古建筑物中,都能发现古人为减小压强而作的精心设计)

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哪些增大或减小压强的例子?

(坦克履带、铁轨下的枕木、注射器的针头很尖另一端接触面积很大,吸管一端被削的很尖……)

(三)小结:

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并明确探究的五个步骤。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

(四)布置作业

请学生回去设计与课本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五)板书设计

本节板书我采用提纲挈领式的板书,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明确。

一、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二、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

2、压强

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公式:S F

p = 单位:N/m 2 、Pa (帕)

三、压强的增大与减小

在这一节课的设计上,我根据新课标精神,以现代课堂教学观为指导,以实验活动为基础,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力求突出课堂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我相信,通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会在“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这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收获。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八章 压强 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第八章 压强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对图1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正确的是( ) 2. 如图2所示,用左手掌平压在气球上,右手的食指顶住气球,处于静止状态 的气球发生了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力 B .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强 C .右手指对气球的压强等于左手掌对气球的压强 D .气球内部的气体压强一定不变 3. 质量相同的正方体实心铜块和铁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比较它们对桌面的 压强和压力( ) A .压力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强大 B .压力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大 C .压强相等,铜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 D .压强相等,铁块对桌面的压力较大 4. 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 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 的是( ) A .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B .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虫子 C .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 下来 D .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浅水处的压强比深水处小 得多 A .压力一定时, 受力面积越小压强 越大 B 拦河坝下部较宽,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C .用吸管喝饮料时,利用了大气压 D .滑冰鞋底装有冰刀,通过减小受力面积使压强减小 图1 图 2

5. 潜水员潜入水中的深度有一定的限制,这与潜水员能承受的压强大小有关。 若某位潜水员能承受水产生的最大压强为4.0×105pa ,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 (g 取10N/kg ),则该潜水员在水中能下潜的最大深度是( ) A .4m B .40m C .400m D .60m 6. 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3所示。这两 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 .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 .无法判断 7.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质量相同 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为了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 强,应分别在两个容器内(无液体溢出) ( ) A .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B .倒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C .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D .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8. 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利用胸部扩张和收缩呼吸的方式叫胸式呼吸,下列 能正确表述胸式呼吸动作的是( ) ①吸气时胸部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 ②吸气时胸部收缩,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 ③呼气时胸部扩张,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④呼气时胸部收缩,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 A .①和② B .①和④ C .②和③ D .③和④ 9. 三个同学同时在一实验室里用托里拆利的方法测量大气压强,管内水银柱的 长度分别是75.0cm 、75.5cm 、76cm ,其中有一位同学实验时管子有些倾斜,而 另一位同学在实验时管内进入了少量空气,只有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那么 用正确的方法测得的数值是( ) A .75.0cm B .75.5cm C .76cm D .无法确定 10. 我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的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按预定计划执行,预计会在今年下半年发射。在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所以物体不受大气压强。请 甲 乙 图3

初中物理-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xx市第十一中物理教师xx,能参加这次物理教师说课的评比活动,我感到十分高兴,同时也非常珍惜这样一个难得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作业与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说说这节课.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本节的内容是上海科技出版社,第八章《压强》中的第二节内容. “压强”一章是在学生学过力的概念及力和运动、密度、浮力的基础上再来研究有关压强现象的,本章不仅本身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科学探究“液体的压强”是本章的第二节,学生在初步了解压力及固体压强之后进一步来研究液体的压强.探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本节安排了“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性活动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其创造思维能力;为学生验证假说提供了科学方法. 2.教学目标 准确、简单、易懂、可行的目标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任务,从而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我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有压强 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 第八章 压强 计算题 练习(包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复习第八章压强计算题练习(含答案) 1.植树节里,小倩同学用水桶提15L水给刚栽上的树浇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1kg,桶的底面积为5× 10-2m2,,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1.0×10-3m2.(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g=10N/kg) (1)手收到水桶压力大小? (2)提水时,人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大? 2.一颗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0.5×10-4m2,手指对图钉的压力为20N,求: (1)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 (2)图钉尖对墙面产生的压强。 3.如图所示,质量为2.5千克,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柱形容器(容器足够高)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另有一正方体物块A,其体积为1×10﹣3米3. (1)求薄壁柱形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现将物块A放入容器中,再向容器中注入水,当水的体积为2×10﹣3米3时,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刚好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两倍,求物块A的质量. 4.如图所示,一个方桌重75N,桌上放有一台质量为20kg的电视机,桌子脚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100cm2,求桌子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5.如图(a)所示,底面积为2×10﹣2米2的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1米.求: 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②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 ③如图(b)所示,将容器放在密度为ρ的正方形木板的中央,若木板的边长为L、厚度为h,且a1<L<a2, b1<h<b2,求木板对水平地面的最大压强和最小压强.(请用ρ、a1、a2、b1、b2等表示) 6.将一未装满水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瓶盖的面积是8cm2,瓶底的面积是28cm2,瓶重和厚度忽略不计(g取10N/kg).求: (1)倒立放置时瓶盖所受水的压力和压强; (2)倒立放置时矿泉水瓶对桌面的压强。 7.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m2(g取10N/kg),求: (1)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 (2)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强 (3)水对A点的压强 (4)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5)若A处有个横截面积为1cm2的小孔,求此孔所受水的压力。

初中物理 优秀《压强》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8。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九章第一节《压强》。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五个方面阐述。 一、说教材 压强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压强即是前面学过的质量密度、重力及二力平衡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又是后面学习浮力的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设计 1.知学情分析学情可知学生对力有初步的认识。有探究简单实验的经历,了解控制变量法。具备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薄弱。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参与实验,操作兴趣强烈。 2.通过课标和学情确定教学目标 (1)知道压力。(2) 能通过实验,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3)知道压强、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改变压强,能用压强解释有关物理现象。 3.依据教学目标和中考热点,确定重点是压力、压强公式及简单计算;难点是:压强概念的形成。 4说教法、学法、教具我的教法主要采用讲授法、实验法。学法以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为主,教具有自制微课、改装的书包、气球、水桶、瓶子、烧杯、水、沙子、木块、小桌子、钩码、海棉。 三、教学流程如下:

由微课情景引入认知压力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学 习压强改变压强知识巩固延展 (一)微课情景引入【】 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我根据教材,利用自制的微课“北极的交通工具”,来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于北极的特定的情境之中,由情由景引入新课。 (二)认知压力分三步 1.初步认识。我让学生用手指压一端削尖的铅笔两端。提问:手指有感觉吗?有形变吗?学生动手实验,有感知、有兴趣,积极性高。明确压力定义后,学生练习画压力的示意图。通过投影、纠错,示范。这样训练正确画图,进行规范引导。 2.区分压力和重力。我利用水桶压气球的实验,提问:球为什么变瘪啦?学生能说出是压力的作用。再问:压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容易想到的是重力。我再把气球挤压在墙上,问:这个压力怎么产生的?通过实验学生意识到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产生的。随后展示示意图进一步区分。这样让学生由现象到本质逐渐深化,构建知识。 3.通过设计组合图,会进行压力的简单计算。 压力是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考虑学生的认知层次,我把压力分三步学习,这样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让学生理解压力,为压强计算做好准备。 (三)学习压力的作用效果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我把书包做了改装,让学生去体验改装的效果。【】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动”。学生通过摸摸、看看、做做,多种感官感知,从而发现问题或找到规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

第一、二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比m大的有km,比m小的有dm cm mm μm nm. (2)换算关系:1km=103m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比s大的有h、min。比s小的有ms、μs。 (2)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 (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3、国际单位:m/s,常用单位km/h,换算关系1m/s=3.6km/h 4、公式:v=s/t,变形公式s=vt,t=s/v。 5、直线运动的分类 (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 (2)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用v=s/t计算。 (4)相对速度:两个都在运动的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时,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速度。 ①方向相同时,相对速度v=v1-v2;②方向相反时,相对速度v=v1+ v2。 6、测量速度的方法:(1)根据v=s/t(2)借助光电计时器(3)速度仪 四、速度变化的科学探究 1、实验程序: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2、探究容:小球沿斜面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八章 压强 单元测试卷(原卷版)

第八章压强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破窗锤的锤头很尖 B. 滑雪板的面积较大 C. 切果器的刀片很薄 D. 图钉的尖很尖锐 2.关于大气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大气也受到重力作用 B. 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强的数值 C. 越往山顶爬,大气压强越大 D. 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不竖直会影响水银柱的竖直高度 3.如图所示,三个等高的不同形状均匀实心铁制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为圆柱,乙 为圆锥,丙为长方体),它们的底面积S甲═S乙

4.船在水中航行时,船体受到水的阻力较大,影响了航行 速度。如图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船在高 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体抬高从而减小水对船 体的阻力。则水翼的形状应该是图中的() A. B. C. D. 5.下列器材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 茶壶 B. 订书机 C. 小灯泡 D. 吸尘器 6.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 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则关于甲、乙的密度ρ甲、 ρ 和对地面压力变化量的判断,正确的是() 乙 A. ρ甲>ρ乙,△F甲<△F乙 B. ρ甲>ρ乙,△F甲>△F乙 C. ρ甲<ρ乙,△F甲<△F乙 D. ρ甲<ρ乙,△F甲>△F乙 7.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若把 乙、丙中的阴影部分切除后,甲、乙、丙、丁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p丁p乙>p丙>p丁 D. p丁F乙 C. p1=p2 F甲p2F甲=F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液体压强习题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液体压强习题压强练习题 【基础知识】 1、垂直压在物体的力叫压力;压强是反映_________作用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受到的叫压强,压强的计算公式 2是,压强的单位是,1N,m= 。 2、如图所示,的几种情况下物体都是边长为10?的正方体,重力均为10N,图中F=20N, F 试计算各个情况时支持面受到的压力和压强: F (1)F= ,P= ; a A (2)F= ,P= ; b B a b c (3)F= ,P= ; c C (4)F= ,P= ; d D (5)F= ,P= 。 F f F F 3、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 d f 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压强。斧 头要经常磨,这样用来砍木头时可以增大_____________;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到路基上而铺到枕木上,这样可以_____________压强。 4、液体压强的特点是:液体对容器都有压强,液体内部 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有关系。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 。 225、水平桌面的面积为1m,上面放着质量为5?的物体,物体与桌面接触面积为0.1 m,则物体对桌面的压力是________N,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_Pa。 6、如图,在水平方向用50N的力,将一个重30N的木块压在竖直的黑

2板上,木块与黑板间的接触面积为0.01m,则黑板受到的压力为F ________N,压强是________P。 a 7、一长方形木块平放和侧放在地面上,其受力面积之比为3:1,则 平放和侧放时,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压力之比 为。 3312.5? 10? 8、有一密度是8.5×10kg/m、边长为20cm的正方体金属块直立在水 平桌面上,则金属块对桌面的压强是 (取 g=10N/kg) 29、倾斜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如图所示,容器的底面积为5cm,受到的液体压强为980P,a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的大小是_______N,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 24.8m 10、油罐里装着4.8m深的煤油,在罐壁上有2cm的小孔,用 3塞于塞着,塞子中心距罐底0.3m,(煤油的密度是0.8×10kg / 0.3m 3m)如图所示。 则:(1)煤油对塞子中心的压强是。 (2)煤油对塞子的压力为 ( 11、如图所示,置于桌面上的甲、乙底面积相等的两容器,都装 有水且水面相平,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比较 F F;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比较P 甲乙甲甲乙 //P;水对两容器底的压强相比较P P ;水对乙甲乙 1 //两容器底的压力相比较F F 。(不记两容器的质量) 甲乙

最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2、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牛顿与牛顿三大定律。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玻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 6、物理学定义: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结构、物体间相互作用和物体运动最一般规律的自然科学。 7、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5)分析与论证;6)评估;7)交流与合作。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一、动与静 1、运动的世界: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2、机械运动 (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描述方法:选择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m(米),比m大的有km(千米),比m小的有dm(分米)、cm(厘米)、mm(毫米)、um(微米)、nm(纳米)。 2)换算关系:1km=103m、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2、时间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s(秒),比s大的有h(小时)、min(分钟)。比s小的有ms(毫秒)、μs(微秒)。 2)换算关系: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3、用刻度尺测长度 1)使用前三认清:①认清是否磨损;②认清量程;③认清分度值。 2)正确使用方法:①(放尺)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②(看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③(读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4、用停表、秒表测时间 5、测量误差 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产生原因:客观因素(如测量工具),主观因素(如读数、测量方法)3)减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三、快与慢(速度)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单元测试卷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2.如图所示,设水对底部的压强为p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p和p′的变化情况是 A.p变小,p′变小B.p变小,p′变大 C.p变大,p′变小D.p变大,p′变大 3.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块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用一水平力F,向右缓慢地推木板,使其一部分露出桌面如图乙所示.在推木板的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压强p和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A.F、p不变,f变大B.F、f不变,p变小 C.F、f不变,p变大D.F变小,p、f变大 4.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乙>p甲>p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

D.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乙=F丙>F甲 5.关于压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B.最早测出大气压强值得科学家是托里拆利 C.菜刀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D.拦河坝建成上窄下宽,是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6.将玻璃瓶、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和橡皮塞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装置内加入适量的液体,可完成如下四个实验:在这些实验的设计中,把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的是() ①验证力使物体发生形变;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③观察液体的热胀冷缩:④模拟潜水艇的浮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 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原因是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 二、多选题 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B.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人教版物理八下9.1压强说课稿

压强说课稿 我将从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教学程序的安排与意图三个方面谈谈本节教学的构思。 一、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定位(主要基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压强是力学中的重要内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对与压强相关的物理现象较为熟悉,但压强的概念学生还比较陌生。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学生学习了力的初步知识基础上,和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压强是全章的基础,也是学生学好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的重要保证。因此,搞好压强的教学是抓好本章教学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具有力的初步知识和受力分析能力,熟悉科学探究活动的环节,实验探究积极性高,抽象思维不够,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比较弱。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知识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压力的概念;懂得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②理解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应用压强公式进行有关计算,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 ③知道压强增大和减小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乐于探索、勇于探究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 压强的概念统领全章、贯穿全章,因此压强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2、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 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得出压强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3、教学关键:实验的成功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探究影响压力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所以做好感受压力效果的实验就显得特别重要。 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主要反映教学方法选择与应用要点) (一)设计思路和理念 本节设计总体思路:从有关压强的生活情景引入压强课题,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感受压力的效果,自然形成压强概念,并用所学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压强应用。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突出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教法和学法1、教法:根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本课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自然规律。 2、学法:根据以上教法及学生年龄特点,教学中不但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体验,分析归纳,获得对压强概念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程序的安排与意图(包括教学媒体和板书的使用步骤及其理由)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试卷 压强练习题

压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在端午节那天,小明一家乘游艇游浑河,看到水中有岸边美丽景色的倒影,这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水面上有一些漂浮的落叶,当游艇驶过时,发现附近的落叶向游艇靠近,这是由于河水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__的缘故。当游艇即将驶向码头时,驾驶员关闭发动机,利用游艇的________,使游艇平稳靠岸。 2、某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其中介绍了当乘坐的小轿车不慎落入水中时,所应采取的自救方法。如果河水较深,车沉入水中后将无法打开车门,此时不要惊慌,在水将要投过头部时深憋一口气,待水充满车厢后,就可以打开车门逃生了。这是由于最初轿车沉入水中时,车外水的压强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车内空气的压强.会产生一个向________(填“车内”、“车外”)方向的压力差。随着车内水面升高,车内外的压强差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1)橡胶管一端与漏斗相连,另一端与一只气球相连。当往漏斗中灌水时,气球充水后鼓起。当漏斗上升时气球的体积逐渐增大,漏斗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气球被水挤破。以上现象说明水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是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2)将一根塑料吸管弯成直角,在弯折处开一个小孔,插入水中,从水平管口向里吹气,观察到由小孔喷出雾状的水。该实验的原理是。 4、志华在使用笔时,发现手握的位置有橡胶套,这是为了增大来减小压强;而且它的表面粗糙,这是为了增大。 5、大型平板车往往装有很多车轮,这样做是为了(“增大”或“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强。车子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合力是N。 6、母亲节,小雨和妈妈去看望奶奶。在高速公路上,坐在客车车窗旁的小雨感觉道路两旁的树木在疾速(后退、前进)。当她推开车窗玻璃时,长长的披肩秀发被“吸”到了窗外。这是因为。 7、小莉在水平地面上玩滑板。她的滑板重40N,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8×l0-4m2,当体重为440N的小莉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对地面的压强为Pa。 8、质量为45kg的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两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300cm2,则他对地面的压强P l= Pa,若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2,则有P l P2(填“>”、“<”或“=”)。 (取g=l0N/kg) 9、大气压强虽然很大,但是平常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 是________实验强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 破裂,其主要原因是高空的大气压________(“高”或“低”,),球内气 压___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将球胀破。 10、如图所示,是某栋房子供水的水路示意图,放水时水龙头与水塔构 成了一个。若将水龙头(相同型号)单独打开并将开关旋至最大,则(填“甲” 或“乙")水龙头出水速度大。 11、如图为运载“渣土”的某型号载重车的示意图. (1)为保证交通安全,交管部门规定“渣土车”在市区行驶的速度不 得超过3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渣土车”行驶3000m 至少需要 h. (2)图中的6轮“渣土车”装载渣土后总质量为12t,则该车对水平路面 的压力为 N.规定车辆对地面的压强不得超过7×105Pa,假 设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恒为0.02m2,则该车装载渣土后对地面的

八年级物理(沪科版)压强_说课稿学习资料

《压力的作用效果》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第一节《压力的作用效果》。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生产生活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着重学习固体的压强。《压强》是整个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初中阶段四个要求理解的公式之一。它既是已学过的密度、质量、重力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的关键,又是今后学习浮力的基础,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所学习的压力,学生有一定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根据以上原因确定教学的重难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难点:知道压力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 二、说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 依据新课标要求“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本节从有关压强的生活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自然形成压强概念,并用所学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压强应用。 2、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八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探究实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不但要学生注重知识的获得,更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采用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使教学声图并茂, 实验器材的准备:海棉、橡皮泥、气球、肥皂、砖两块、削好的铅笔、自制的压力小桌、钩码一盒、水杯、针、图钉、水、细线、细沙等。(二)情景导入 用这两个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讲授新课: 1、压力 用手指去按圆珠笔尖的那头,你会有什么感觉?(生:疼) 手指感觉痛说明了什么?(生:有力)像这个力我们把它叫做?(生: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1)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液体的压强》是人教版版《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二节内容,《液体的压强》是学生学习了《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学习本课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懂得不但固体会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而且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也为今后学习浮力做好知识铺垫。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我安排了“设计实验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并学会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自主设计实验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军事纪实》:《极度下潜》的视频片段的观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四)、教学准备: 1.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 2.演示器材:四面贴有橡皮膜的立方体一个、液体底部和侧壁压强演示仪一套、U型管压强计一套、烧杯、水、2个塑料瓶、水槽、红色盐水。 3.学生实验器材:大烧杯、刻度尺、水和盐水、U型管压强计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学期的物理学习,已具备了初步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对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已不再陌生,具体操作时,教师适当引导即可。 三、教法学法分析 根据新课标要求这堂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演示实验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播放《军事纪实》:《极度下潜》的视频片段,提出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演示实验,探知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有压强、液体容器底和容器壁侧压强 1、将四面贴有橡皮膜的立方体竖直放入水中,可看到立方体四面的橡皮膜都有不同程度的向框内凹陷。 2、在装满水的塑料瓶的侧壁扎个小孔,观察现象。 3、在装满水的塑料瓶的瓶底扎个小孔,观察现象。 (三)、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 《压强》沪科版

沪科版物理2020中考复习专题《压强》 一:知识点梳理 一、压强 1、压力: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说明: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一般压力不等于重力。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物体如果放在斜面上,则它对斜面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2、压强: (1)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2)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压强公式:p=F/ S,其中: P:压强单位:帕斯卡(Pa); F:压力单位:牛顿(N) S:受力面积单位:米2(m2)。 3、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同时增大压力和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时减小压力和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的特点: ⑴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 ⑷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公式:p=ρgh。 说明: ⑴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⑵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ρ:kg/m3; g:N/kg; h:m 。 ⑶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3、连通器 (1)定义: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2)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保持相平的。 (3)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存在 (1)马德保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2)实验证明:空气内部各个方向也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大气压强通常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整理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章节练习新课标

第八章压强 第一节《压强》单元练习 快乐自主研学 一、选择题 1、骆驼的体重比马大不了一倍,而它的脚掌面积是马蹄的三倍,其好处是() A、为了站的稳 B、为了与身体对称 C、为了减小对沙漠的作用效果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如图1所示,纸片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 A、纸片很轻 B、水粘住纸片 C、空气有浮力 D、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 3、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A、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在坦克的轮子上安装履带 C、刀、斧、剪的刃磨得很薄 D、在铁路的钢轨下铺上枕木 4、有一长方方形木块,沿虚线竖直切去右半部,剩下部分对水平支承面(地面)的压力和压 强的变化是() A、压力减半,压强减半 B、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压力不变,压强减半 D、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5、下面对强压的理解正确的是() A、物体密度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越大 B、物体体积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越大 C、物体重力直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越大 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产生压强越小 6、下列情况中,人对地面压强最大的是() A、人站立在地面时 B、人单脚着地,另一脚向前跨步时 C、人蹲在地上时 D、人席地而坐时 7、关于压力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都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C、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D、压力的大小有时等于物体的重力 8、竖直向上用力将木板按在天花板上,已知所用的力为10N,木板质量为1kg,那么天花板受 到的压力为() A、10N B、19.8N C、9.8N D、0.2N 9、下面措施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A.拧螺钉时,在螺母下面垫加一个较大的平面垫圈

八年级物理《压强》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压强》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压强》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压强》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压强》,根据新课标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首先,我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压强》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压力和压强的知识是对前面学力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做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对全章有重要意义。 (过渡句)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 二、说学情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学生之前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过渡句)通过比较知识点间的联系,以利于后续的应用。因此将

教学目标确定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认识压强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以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渡句)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难点】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五、教学方法 (过渡句)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因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谈话法、练习题法。 (过渡句)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全套】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数据收集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静止: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没有改变称为静止 2、参照物:研究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择原则: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即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 m dm ㎝ mm μm nm 换算:1km=1000m、 1m= 10 dm = 10 2㎝ = 103mm= 106 μm= 109nm 长度测量的工具:刻度尺 使用前的观察:三看: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测量:会选:根据测量的实际需要选取适当的分度值和量程。 会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一侧紧贴被测物。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会读:读出精确值后,还要再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会记:会记录测量值,由精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测量的特殊方法:累积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 化曲为直:一段铁丝,可用细棉线。测量操场的跑道 5、时间的单位:国际制单位:秒(s)常用单位:小时、分、秒、毫秒、微秒 h min s ms μm 换算:1h=60min=3600s 1s= 103 ms= 106μm 6、误差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产生原因:①仪器精密度不高②环境变化对器材的影响③测量者估读 减小方法:①误差可以减小,但不可避免②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7、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的路程,比时间的多少(百米竞赛) ②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长短(观众看跑步比赛) ③不同时间和路程,比较速度的大小 8、速度: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单元测试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单元诊断检测题 学校________班级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即将投入运营的高原列车有完善的供氧系统和完备的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 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大 C.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小D.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大 2.在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3.如图2所示,甲是密闭容器装满水,乙是将容器倒翻 放于水平面上,则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强将: A.不变B.变小 C.变大D.都有可能 4.站在地面上的小明想让自己对地面的压强变为最小,他应该: A.抬起一只脚B.走动 C.坐在地面上D.平躺在地面上 5.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动物身上的各种器官不断地完善,以适应生存的环境。我们所了解的以下事例中,有减小压强功能的是: A.号称“森林医生”的啄木鸟,长有细长而又坚硬的尖喙,便于啄开树皮 B.人口腔里的牙齿根据咀嚼功能的不同,分出了切牙、尖牙等 C.骆驼的体重比马的体重大不了一倍,脚掌面积却是马蹄的三倍 D.大象长有两个大大的耳朵,不仅可以发挥听觉功能,还能用于散热 6.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3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7.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A.潜水员潜入水下越深,所受水的压强越大 B.盖在杯口的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出 图2 A.用细钢丝切肥皂 B.铁轨铺在枕木上 C.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 D.用刀切苹果肥皂 图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