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知识点及学考复习题-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

高中数学知识点及学考复习题-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

高中数学知识点及学考复习题-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
高中数学知识点及学考复习题-高中数学会考知识点

高中数学必修2 知识点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 为底面周长,h 为高,'

h 为斜高,l 为母线) ch S =直棱柱侧面积 '2

1ch S =正棱锥侧面积

')(2

1

21h c c S +=正棱台侧面积 rh S π2=圆柱侧

()l r r S +=π2圆柱表

rl S π=圆锥侧面积

()l r r S +=π圆锥表

l

R r S π)(+=圆台侧面积

()

22R Rl rl r S +++=π圆台表

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V Sh =柱 13

V Sh =锥

'1()3

V S S h =+台

2V Sh r h π==圆柱 h r V 23

1π=圆锥

'2211

()()33

V S S h r rR R h π==++圆台

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V 球=343

R π

; S 球面=24R π

第二章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

2

(1符号表示为

A ∈L

B ∈

L => L α A ∈α B ∈α

公理1作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2

符号表示为:A 、B 、C 三点不共线 =>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

使A ∈α、B ∈α、C ∈α。

公理2作用:确定一个平面的依据。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1、 空间的两条直线有如下三种关系: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 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2、符号表示为:设a 、b 、c 是三条直线

a ∥

b

c ∥b

强调:公理4实质上是说平行具有传递性,在平面、空间这个性质都适用。 公理4作用:判断空间两条直线平行的依据。

3、

4、 注意点:

① a '与b '所成的角的大小只由b a 、的相互位置来确定,与O 的选择无关,为了简便,

点O 一般取在两直线中的一条上;

②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 );

③ 当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记作b a ⊥; ④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有共面垂直与异面垂直两种情形;

⑤ 计算中,通常把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转化为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L

A ·

α C ·

B

·

A · α 共面直线

=>a ∥c 2

π

2.1.3 — 2.1.4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有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在平面内 —— 有无数个公共点

(2)直线与平面相交 ——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3)直线在平面平行 —— 没有公共点

指出: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可用α?a 来表示

α?a A a =α α//a

1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

a α

b β

=> a ∥α

a ∥b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

符号表示:

a β

b β

a ∩

b = P β∥α a ∥α b ∥α

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 (1)用定义; (2)判定定理;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2.2.3 — 2.2.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1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

a ∥α

a β a ∥

b α∩β= b

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2符号表示:

α∥β

α∩γ= a a ∥b β∩γ= b

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定义: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 ⊥α,直线L 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 的垂面。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P 叫做垂足。

P a

L

2注意点: a)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这一条件不可忽视;

b)定理体现了“直线与平面垂直”与“直线与直线垂直”互相转化的数学思想。

2.3.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1、二面角的概念:表示从空间一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

A

梭lβ

B

α

2、二面角的记法:二面角α-l-β或α-AB-β

3

2.3.3 —2.3.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1

2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

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α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斜率常用tan

=。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

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90°, k 不存在.

当[)

90

,

α时,0

k;当()

180

,

90

α时,0

<

k;当

90

=

α时,k不存在。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

2

1

1

2

1

2x

x

x

x

y

y

k≠

-

-

=( P1(x1,y1),P2(x2,y2),x1≠x2)

注意下面四点:(1)当

2

1

x

x=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

(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

)

(

1

1

x

x

k

y

y-

=

-直线斜率()11,y x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

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0)

a,

注意:○1○2特殊的方程如:

平行于平行于

(4

(5)两条直线的交点

:

1

1

1

1

=

+

+C

y

B

x

A

l0

:

2

2

2

2

=

+

+C

y

B

x

A

l相交

交点坐标即方程组

?

?

?

=

+

+

=

+

+

2

2

2

1

1

1

C

y

B

x

A

C

y

B

x

A

的一组解。

方程组无解

2

1

//l

l

?;方程组有无数解?

1

l与

2

l重合

(6

22

,

x 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

(7)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0

,y

x

P到直线0

:

1

=

+

+C

By

Ax

l

(8

已知两条平行线直线1l 和2l 的一般式方程为1l :01=++C By Ax ,

2l :02=++C By Ax ,则1l 与2l

第四章 圆与方程

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

的半径。

2

(1

r ;

点00(,)M x y 与圆2

2

2

()()x a y b r -+-=的位置关系:

当2200()()x a y b -+->2

r ,点在圆外 当2200()()x a y b -+-=2

r ,点在圆上 当2200()

()x a y b -+-<2

r ,点在圆内

(2当04>-+F E D 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

?

? ?

?

--2,2

E D ,半径为

F E D r 42

1

22-+=

当0422

=-+F E D

时,表示一个点; 当042

2<-+F E D 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3)求圆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

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a ,b ,r ;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 ,E ,F ;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

(1) 设直线0

=+C ,圆()()222:r b y a x C =-+-,圆心()b a C ,到l 的距离为

则: 有相离与C l ?;相切

与C l r d ?=;相交与C l r d ?<

(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k 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 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

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 ,得到方程【一定两解】

(3) (x-a)2+(y-b)2=r 2,圆上一点为(x 0,y 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 )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设圆()()221211:r b y a x C =-+-,()()22

2222:R b y a x C =-+-

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 )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当r R d +>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

当r R d +=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

当r R d r R +<<-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

当r R d -=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

当r R d -<时,两圆内含; 当0=d 时,为同心圆。

注意:已知圆上两点,圆心必在中垂线上;已知两圆相切,两圆心与切点共线 圆的辅助线一般为连圆心与切线或者连圆心与弦中点

学考复习课时训练———必修2

1、若某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2 (B )1 (C )

23

(D )

13

2、若一个底面是正三角形的三棱柱的正视图如图所示,则其侧面积...等于 ( ) A

.2 C

..6

3、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小长方体,所得几何体的正(主)视图与侧(左)视图分别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俯视图为: ( )

4、图中的三个直角三角形是一个体积为3

20cm 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h cm

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

6、一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9π

B.10π

C.11π D .12π

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上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 A.3

3

π B .2π C .3π D .4π 8、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32π

B .16π

C .12π

D .8π

9、上图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则其全面积为( )

A

B

6

C

6 D

4 10、长方体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长分别为3、4、5,且它的八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这个

球的表面积是( ) A .202π B .252π C .50π D .200π 11、已知⊥PA 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N M ,分别是PC AB ,的中点,求证: (1)平面⊥PAD 平面PDC ; (2)//MN 平面PAD

12、如图正三棱柱111C B A ABC - 的底面边长为8,对角线101=BC ,D 为AC 的中点。

A

1题

第2题

4题

第5题

第8题

(1)求证://1AB 平面BD C 1; (2)求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的角。

13、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F E ,分别是CD BB ,1的中点。 (1)证明:F D AD 1⊥; (2)求AE 与F D 1所成的角。

14、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ABCD S -中,?=∠90ABC ,⊥SA 面ABCD

1===BC AB SA ,2

1

=AD .

(1)求四棱锥ABCD S -的体积; (2)求面SCD 与面SBA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

15、在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 B CD 是正方形,PAB ?是正三角形,已知

222==PD AB ,。

(1)证明⊥AD 平面PAB ; (2)求直线PC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

16、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A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B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C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D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17、在棱长都相等的正三棱锥中,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

.

A 21 .

B 3

1

.C 22 .D 33

18、半径为3的球的体积等于( )

.A π3 .B π12 .C π24 .D π36 19、直线01=+-y x 的倾斜角为( )

.A ?30 .B ?45 .C ?60 .D ?90

20、已知点()()143,2,

,B A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 ) .A 033=+-y x .B 05=--y x .C 073=-+y x .D 0113=++y x

21、若球的直径为2,则球的表面积是( )

.A π .B π2 .C π4 .D π16 22、点()0,1到直线0243=++y x 的距离为( )

.A 1 .B 2 .C 3 .D 5

23、直线0153=-+y x 在y 轴上的截距是( )

.A 5- .B 5 .C 10 .D 15

24、圆心坐标为()0,1C ,半径为2的圆的方程是( )

.A ()2122

=+-y x .B ()2122

=++y x

.C ()4122

=++y x .D ()412

2

=+-y x

详细版2018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2018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 【必修一】 一、 集合与函数概念 并集:由集合A 和集合B 的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集合,如果遇到重复的只取一次。记作:A ∪B 交集:由集合A 和集合B 的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如果遇到重复的只取一次记作:A ∩B 补集:就是作差。 1、集合{}n a a a ,...,,21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有2n –2个. 2、求)(x f y =的反函数:解出)(1y f x -=,y x ,互换,写出)(1 x f y -=的定义域;函数图象关于y=x 对称。 3、(1)函数定义域:①分母不为0;②开偶次方被开方数0≥;③指数的真数属于R 、对数的真数0>. 4、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f(x 2),那么就说f(x)在区间D 上是增(减)函数,函数的单调性是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的性质,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5、奇函数:是()()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0x =在其定义域内,则(0)0f =); 偶函数:是()()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6、指数幂的含义及其运算性质: (1)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 (2)指数函数(0,1)x y a a a =>≠当 01a <<为减函数,当 1a >为增函数; ①r s r s a a a +?=;②()r s rs a a =;③()(0,0,,)r r r ab a b a b r s Q =>>∈。 (3)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7、对数函数的含义及其运算性质: (1)函数log (0,1)a y x a a =>≠叫对数函数。 (2)对数函数log (0,1)a y x a a =>≠当 01a <<为减函数,当 1a >为增函数; 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 :01log =a ;③底真相同的对数等于1:1log =a a , (3)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a > 0 , a ≠ 1 , M > 0 , N > 0,那么: ①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②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③)(log log R n M n M a n a ∈=。 (4)换底公式:)0,10,10(log log log >≠>≠>= b c c a a a b b c c a 且且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整理人:李辉) 【必修一】 一、 集合与函数概念 并集:由集合A 和集合B 的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集合,如果遇到重复的只取一次。记作:A ∪B 交集:由集合A 和集合B 的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如果遇到重复的只取一次记作:A ∩B 补集:就是作差。 1、集合{}n a a a ,...,,21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有2n –2个. 2、指数函数x y a =与对数函数log a y x =互为反函数(0,1a a >≠)它们的图象关于y=x 对称。 3、(1)函数定义域:①分母不为0;②开偶次方被开方数0≥;③指数的真数属于R 、对数的真数0>. 4、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f(x 2),那么就说f(x)在区间D 上是增(减)函数,函数的单调性是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的性质,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5、奇函数:是()()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0x =在其定义域内,则(0)0f =); 偶函数:是()()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6、指数幂的含义及其运算性质: (1)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 (2)指数函数(0,1)x y a a a =>≠当 01a <<为减函数,当 1a >为增函数; ①r s r s a a a +?=;②()r s rs a a =;③()(0,0,,)r r r ab a b a b r s Q =>>∈。 (3)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7、对数函数的含义及其运算性质: (1)函数log (0,1)a y x a a =>≠叫对数函数。 (2)对数函数log (0,1)a y x a a =>≠当 01a <<为减函数,当 1a >为增函数; 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 :01log =a ;③底真相同的对数等于1:1log =a a , (3)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a > 0 , a ≠ 1 , M > 0 , N > 0,那么: ①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②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③)(log log R n M n M a n a ∈=。 指数与对数互化式:log x a a N x N =?=;对数恒等式:log a N a N =.

2016年普通高中数学会考真题

2016年普通高中数学会考真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第1-10每小题3分,第11-15 每小题 4分,共50分) 1.已知集合{0,2},{|02}M N x x ==≤<,则M ∩N 等于 ( ) A .{0,1,2} B .{0,1} C .{0,2} D .{0} 2.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ac>bc ,则a>b B .若a 2>b 2 ,则a>b C .若a>b,c<0,则 a+c

7.甲、乙、丙三名同学站成一排,甲站在中间的概率是( ) A. 16 B. 1 3 C. 12 D. 23 8.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组成该组合体的简单几何体为 ( ) A .圆柱和圆锥 B .正方体和圆锥 C .四棱柱和圆锥 D .正方体和球 9.若sin α2=3 3 ,则cos α=( ) A .13 B .-1 3 C. -23 D. 23 10.要得到)4 2sin(3π +=x y 的图象只需将y=3sin2x 的图象 ( ) A .向左平移 8 π 个单位 B .向右平移 8 π 个单位

高中数学知识点完全总结(绝对全)

高中数学概念总结 一、 函数 1、 若集合A 中有n )(N n ∈个元素,则集合A 的所有不同的子集个数为n 2,所有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2-n 。 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a b x 2-=,顶点坐标是??? ? ? ?--a b ac a b 4422,。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时,解析式的设法有三种形式,即(一般式)c bx ax x f ++=2)(,(零点式))()()(21x x x x a x f -?-=和n m x a x f +-=2)()( (顶点式)。 2、 幂函数n m x y = ,当n 为正奇数,m 为正偶数, m

),(y x P ,点P 到原点的距离记为r ,则sin α= r y ,cos α=r x ,tg α=x y ,ctg α=y x ,sec α=x r ,csc α=y r 。 2、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中,平方关系是:1cos sin 2 2 =+αα,αα22sec 1=+tg ,αα22csc 1=+ctg ; 倒数关系是:1=?ααctg tg ,1csc sin =?αα,1sec cos =?αα; 相除关系是:αααcos sin = tg ,α α αsin cos =ctg 。 3、诱导公式可用十个字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如:=-)23sin( απαcos -,)2 15(απ -ctg =αtg ,=-)3(απtg αtg -。 4、 函数B x A y ++=)sin(?ω),(其中00>>ωA 的最大值是B A +,最小值是A B -,周期是ω π 2= T ,频 率是πω2= f ,相位是?ω+x ,初相是?;其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2 Z k k x ∈+=+π π?ω,凡是该图象与直线B y =的交点都是该图象的对称中心。 5、 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x y s i n =的递增区间是??? ?? ? + -222 2πππ πk k ,)(Z k ∈,递减区间是????? ? ++23222ππππk k ,)(Z k ∈;x y cos =的递增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22,)(Z k ∈,tgx y =的递增区间是 ??? ? ? +-22ππππk k ,)(Z k ∈,ctgx y =的递减区间是()πππ+k k ,)(Z k ∈。 6、=±)sin(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 =±)c o s (βαβαβαs i n s i n c o s c o s = ±)(βαtg β αβ αtg tg tg tg ?± 1 7、二倍角公式是:sin2α=ααcos sin 2? cos2α=αα2 2 sin cos -=1cos 22 -α=α2 sin 21- tg2α= α α 2 12tg tg -。

高中数学会考练习题集

高中数学会考练习题集 练习一 集合与函数(一) 1. 已知S ={1,2,3,4,5},A ={1,2},B ={2,3,6}, 则______=B A I ,______=B A Y ,______)(=B A C S Y . 2. 已知},31|{},21|{<<=<<-=x x B x x A 则______=B A I ,______=B A Y . 3. 集合},,,{d c b a 的所有子集个数是_____,含有2个元素子集个数是_____. 4. 图中阴影部分的集合表示正确的有________. (1))(B A C U Y (2))(B A C U I (3))()(B C A C U U Y (4))()(B C A C U U I 5. 已知},6|),{(},4|),{(=+==-=y x y x B y x y x A ________B A =则I . 6. 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有__________. (1)A B A B A =??I (2)B A A B A ??=Y (3)A A C A U =)(I (4)U A C A U =)(Y 7. 若}2,1{≠?}4,3,2,1{?A ,则满足A 集合的个数为____. 8. 下列函数可以表示同一函数的有________. (1)2)()(,)(x x g x x f == (2)2)(,)(x x g x x f == (3)x x x g x x f 0 )(,1)(== (4))1()(,1)(+=+?=x x x g x x x f 9. 函数x x x f -+-=32)(的定义域为________. 10. 函数2 91)(x x f -= 的定义域为________. 11. 若函数_____)1(,)(2=+=x f x x f 则. 12. 已知_______)(,12)1(=-=+x f x x f 则.

2020高二数学水平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知识点1 定义: 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 范围: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理解: (1)注意“两个方向”:直线向上的方向、x轴的正方向; (2)规定当直线和x轴平行或重合时,它的倾斜角为0度。 意义: ①直线的倾斜角,体现了直线对x轴正向的倾斜程度; 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每一条直线都有一个确定的倾斜角; ③倾斜角相同,未必表示同一条直线。 公式: k=tanα k>0时α∈(0°,90°) k<0时α∈(90°,180°) k=0时α=0° 当α=90°时k不存在 ax+by+c=0(a≠0)倾斜角为A, 则tanA=-a/b, A=arctan(-a/b)

当a≠0时, 倾斜角为90度,即与X轴垂直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知识点2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平面只有三种位置关系:在平面内、与平面相交、与平面平行 ①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②直线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 esp.空间向量法(找平面的法向量) 规定: a、直线与平面垂直时,所成的角为直角, b、直线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所成的角为0°角 由此得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最小角定理: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线与该平面内任一条直线所成角中的最小角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如果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与这条斜线垂直 esp.直线和平面垂直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一条直线a和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a和平面互相垂直.直线a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叫做直线a的垂面。

高中数学会考习题精选

高中数学会考练习题集 练习一 集合与函数(一) 1. 已知S ={1,2,3,4,5},A ={1,2},B ={2,3,6}, 则______=B A I ,______=B A Y ,______)(=B A C S Y . 2. 已知},31|{},21|{<<=<<-=x x B x x A 则______=B A I ,______=B A Y . 3. 集合},,,{d c b a 的所有子集个数是_____,含有2个元素子集个数是_____. 4. 图中阴影部分的集合表示正确的有________. (1))(B A C U Y (2))(B A C U I (3))()(B C A C U U Y (4))()(B C A C U U I 5. 已知 },6|),{(},4|),{(=+==-=y x y x B y x y x A ________B A =则I . 6. 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有__________. (1)A B A B A =??I (2)B A A B A ??=Y (3)A A C A U =)(I (4)U A C A U =)(Y 7. 若}2,1{≠?}4,3,2,1{?A ,则满足A 集合的个数为____. 8. 下列函数可以表示同一函数的有________. (1)2)()(,)(x x g x x f == (2)2)(,)(x x g x x f == (3)x x x g x x f 0 )(,1)(== (4))1()(,1)(+=+?=x x x g x x x f 9. 函数x x x f -+-=32)(的定义域为________. 10. 函数291 )(x x f -=的定义域为________. 11. 若函数_____)1(,)(2=+=x f x x f 则.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2016年高中数学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1、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n 2个 第二章 函数 1、求)(x f y =的反函数:解出)(1 y f x -=,y x ,互换,写出) (1 x f y -=的定义域; 2、对数: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01log =a ,③、底的对数等于1: 1log =a a , ④、积的对数: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商的对数: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幂的对数:M n M a n a log log =;b m n b a n a m log log = , 第三章 数列 1、数列的前n 项和:n n a a a a S ++++= 321; 数列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 2()1(111n S S n S a a n n n 2、等差数列 :(1)、定义:等差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2)、通项公式:d n a a n )1(1-+= (其中首项是1a ,公差是d ;) (3)、前n 项和:1.2 ) (1n n a a n S += d n n na 2 ) 1(1-+ = (4)、等差中项: A 是a 与b 的等差中项:2 b a A += ,三个数成等差设:a-d ,a ,a+d 3、等比数列:(1)、定义:等比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 (0≠q )。(2)、通项公式:11-=n n q a a (其中:首项是1a ,公比是q ) (3)、前n 项和:????? ≠--=--==) 1(,1)1(1)1(,111q q q a q q a a q na S n n n (4)、等比中项: G 是a 与b 的等比中项:G b a G =,即ab G =2 (或ab G ±=,等比 中项有两个) 第四章 三角函数 1、弧度制:(1)、π= 180弧度,1弧度'1857)180 ( ≈=π ;弧长公式:r l ||α= (α是 角的弧度数) 2、三角函数 (1)、定义: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整理人:辉) 【必修一】 一、 集合与函数概念 并集:由集合A 和集合B 的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集合,如果遇到重复的只取一次。记作:A ∪B 交集:由集合A 和集合B 的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如果遇到重复的只取一次记作:A ∩B 补集:就是作差。 1、集合{}n a a a ,...,,21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有2n –2个. 2、指数函数x y a =与对数函数log a y x =互为反函数(0,1a a >≠)它们的图象关于y=x 对称。 3、(1)函数定义域:①分母不为0;②开偶次方被开方数0≥;③指数的真数属于R 、对数的真数0>. 4、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对于定义域I 的某个区间D 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f(x 2),那么就说f(x)在区间D 上是增(减)函数,函数的单调性是在定义域的某个区间上的性质,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5、奇函数:是()()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0x =在其定义域,则(0)0f =); 偶函数:是() ()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6、指数幂的含义及其运算性质: (1)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 (2)指数函数(0,1)x y a a a =>≠当 01a <<为减函数,当 1a >为增函数; ①r s r s a a a +?=;②()r s rs a a =;③()(0,0,,)r r r ab a b a b r s Q =>>∈。 (3)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7、对数函数的含义及其运算性质: (1)函数log (0,1)a y x a a =>≠叫对数函数。 (2)对数函数log (0,1)a y x a a =>≠当 01a <<为减函数,当 1a >为增函数; 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 :01log =a ;③底真相同的对数等于1:1log =a a , (3)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a > 0 , a ≠ 1 , M > 0 , N > 0,那么: ①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②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③)(log log R n M n M a n a ∈=。 指数与对数互化式:log x a a N x N =?=;对数恒等式:log a N a N =.

高三数学会考试卷(模拟卷)

浙江省丽水市附属高中高三数学会考试卷(模拟卷) 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6小题1-20小题每题2分,21-26小题每题3分,共58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设集合{|1}X x x =>-,下列关系式中成立的为 ( ) A .0X ? B .{}0X ∈ C .X φ∈ D .{}0X ? 2. 函数x y sin =是 ( ) A .增函数 B .减函数 C .偶函数 D .周期函数 3. 椭圆2 2 1916x y +=的离心率是 ( ) A .45 B .35 C D 4. 已知锐角α的终边经过点(1,1),那么角α为 ( ) A .30 B . 90 C . 60 D . 45 5. 直线21y x =-+在y 轴上的截距是 ( ) A .0 B .1 C .-1 D .21 6. lg1lg10+ = ( ) A .1 B .11 C .10 D .0 7.已知集合{}2|4M x x =<,{}2|230N x x x =--<,则集合M N 等于 ( ) A .{}|2x x <- B .{}|3x x > C .{}|12x x -<< D .{}|23x x << 8. 函数x y =的定义域是 ( ) A .(,)-∞+∞ B . [0,)+∞ C .(0,)+∞ D .(1,)+∞ 9.“1x >”是“21x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10.已知平面向量(1,2)a =,(2,)b m =-,且a //b ,则23a b += ( ) A .(5,10)-- B .(4,8)-- C .(3,6)-- D .(2,4)-- 11. 已知命题:①过与平面α平行的直线a 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α平行; ②过与平面α垂直的直线a 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α垂直.则上述命题中( ) A .①正确,②不正确 B .①不正确,②正确 C .①②都正确 D .①②都不正确 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成立的是 ( ) A .AB = B . AB = C .A D = D .AD = 13. 根据下面的流程图操作,使得当成绩 不低于60分时,输出“及格”,当成绩 低于60分时,输出“不及格”,则 ( A .1框中填“Y ”,2框中填“N ” B .1框中填“N ”,2框中填“Y ” C .1框中填“Y ”,2框中可以不填 D .2框中填“N ”,1框中可以不填 14. 已知53()8f x x ax bx =++-,且(2)10f -=,那么(2)f 等于 ( ) A .-26 B .-18 C .-10 D .10 15. 计算:2(2)i += ( ) A .3 B .3+2i C .3+4i D .5+4i 16. 在等比数列{}n a 中,若354a a =,则26a a = ( ) A .-2 B .2 C .-4 D .4 17.一条直线若同时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那么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的位置 关系是 ( ) A .异面 B .相交 C .平行 D .不能确定 (第12题图) A B C D

高中数学知识点体系框架超全超完美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整合 函数与方程区间建立函数模型 抽象函数复合函数分段函数求根法、二分法、图象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单调性:同增异减赋值法,典型的函数 零点函数的应用 A 中元素在 B 中都有唯一的象;可一对一(一一映射),也可多对一,但不可一对多 函数的基本性质 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对称性 最值 1.求单调区间:定义法、导数法、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 2.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 1.先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看f (-x )=f (x )还是-f (x ). 2.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x =0有意义,则f (0)=0. 3.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之也成立。 f (x +T)=f (x );周期为T 的奇函数有:f (T)=f (T/2)= f (0)=0.二次函数、基本不等式,对勾函数、三角函数有界性、线性规划、导数、利用单调性、数形结合等。 函数的概念 定义 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 表示三要素使解析式有意义及实际意义 常用换元法求解析式 观察法、判别式法、分离常数法、单调性法、最值法、重要不等式、三角法、图象法、线性规划等 定义域 对应关系值域 函数常见的几种变换平移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伸缩变换 基本初等函数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幂函数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 定义、图象、性质和应用 函数 映 射 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 退出 上一页 第二部分映射、函数、导数、定积分与微积分 导数 导数概念函数的平均变化率运动的平均速度曲线的割线的斜率 函数的瞬时变化率运动的瞬时速度曲线的切线的斜率 ()()的区别 与0x f x f ' '0 t t t v a S v ==,() 0' x f k =导数概念 基本初等函数求导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ln 1ln ln 1 log sin cos cos sin 0''' ' 1' 'x x x x a n n e e a a a x x a x x x x x x nx x c c ==== -====-;;;;;;; 为常数()()()()[]()() ()()[]()()()()()()()()()()()[]2)3()2()1(x g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 ? ????+=?±=±是可导的,则有:,设()()[]()() x u u f x g f ' ' ' ?=1.极值点的导数为0,但导数为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2.闭区间一定有最值,开区间不一定有最值。导数应用函数的单调性研究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曲线的切线变速运动的速度生活中最优化问题 ()()()(). 00''在该区间递减在该区间递增,x f x f x f x f ?1.曲线上某点处切线,只有一条;2.过某点的曲线的切线不一定只一条,要设切点坐标。 一般步骤:1.建模,列关系式;2.求导数,解导数方程;3.比较区间端点函数值与极值,找到最大(最小)值。 定 积分与微积分 定积分概念 定理应用 性质定理含意微积分基本 定理 曲边梯形的面积变力所做的功 ()的极限 和式i n i i x f ?∑-=1 1 ξ定义及几何意义 1.用定义求: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 2.用公式。 ()()()()[]()()()()()()()() c b a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f dx x g dx x f dx x g x f dx x f k dx x kf c b b a c a a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 莱布尼兹公式牛顿则若--==?a F b F dx x f x f x F b a ,'1.求平面图形面积;2.在物理中的应用(1)求变速运动的路程: (2)求变力所作的功; ()?=b a dx x F W ()dt t v s a b ?=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提纲

06年高中数学会考复习提纲1(第一册上)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1、 集合 (1)、定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叫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集合的元素。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表示一个集合要用{ }。 (2)、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记作φ,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4)、元素a 和集合A 之间的关系:a ∈A ,或a ?A ; (5)、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整数集:Z ;整数: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 2、子集 (1)、定义:A 中的任何元素都属于B ,则A 叫B 的子集 ;记作:A ?B , 注意:A ?B 时,A 有两种情况:A =φ与A ≠φ (2)、性质:①、A A A ??φ,;②、若C B B A ??,,则C A ?;③、若A B B A ??,则A =B ; 3、真子集 :(1)、定义:A 是B 的子集 ,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记作:B A ?; (2)、性质:①、A A ?≠φφ,;②、若C B B A ??,,则C A ?; 4、补集:①、定义:记作:},|{A x U x x A C U ?∈=且; ②、性质:A A C C U A C A A C A U U U U ===)(,, φ; 5、交集与并集( 1)、交集:}|{B x A x x B A ∈∈=且 性质:①、φφ== A A A A , ②、若B B A = ,则A B ? (2)、并集:}|{B x A x x B A ∈∈=或 性质:①、A A A A A ==φ , ②、若B B A = ,则B A ? 6、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三者之间的关系) A B B A

高中数学全部知识点整理_超经典

高中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有关概念 1.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2.关于“属于”的概念 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 a∈A ,相反,a不属于集合A 记作 a?A 3.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Φ 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B 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A 2.“相等”关系: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时,集合B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即:A=B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A ②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 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 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 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 1.交集: 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 2.并集: 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 3.交集与并集的性质:A∩A = A, A∩φ= φ, A∩B = B∩A,A∪A = A ,A∪φ= A ,A∪B = B∪A. 4.全集与补集(1)补集: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即 S A?),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 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 C S A 即 C S A ={x | x∈S且 x?A} (2)全集:如果集合S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

高中会考数学考试

高中会考数学考试

————————————————————————————————作者:————————————————————————————————日期: 2

2011级高中数学毕业会考试题 命题: 二高高二数学组 2012.11.10 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所选答案涂在“机读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已知集合{}{}13,25A x x B x x A B =-≤<=<≤=U ,则( ) A. ( 2, 3 ) B. [-1,5] C. (-1,5) D. (-1,5] 2.sin 3π4cos 6π5tan ?? ? ??3π4-=( ).A .-433 B .433 C .- 43 D .4 3 3.奇函数)(x f 在区间[]a b --,上单调递减,且)0(0)(b a x f <<>,那么)(x f 在区间[]b a ,上( ) A .单调递减 B .单调递增 C .先增后减 D .先减后增 4.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的内壁底面半径为5,两个直径为5的玻璃小球都浸没于水中,若取出这两个小 球,则水面将下降的高度为( )A 、53 B 、3 C 、2 D 、 4 3 5.已知关于某设备的使用年限x 与所支出的维修费用y(元)有如下表统计资料:若y 对x 呈线性相关关系,则回归直线方程$y bx a =+表示的直线一定过定点( ) A (3,4) B (4,6) C (4,5) D (5,7) 6.在等比数列{}n a 中,若32a =,则12345a a a a a = ( ) (A )8 (B )16 (C )32 (D )42 7.在某次测量中得到的A 样本数据如下:82,84,84,86,86,86,88,88,88,88.若B 样本数据恰好是A 样本 数据都加2后所得数据,则A ,B 两样本的下列数字特征对应相同的是( ) A .众数 B .平均数 C .中位数 D .标准差 8.已知点()0,0O 与点()0,2A 分别在直线y x m =+的两侧,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20m -<< (B )02m << (C )0m <或2m > (D )0m >或2m <- 9.函数sin 26y x π?? =+ ?? ? 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 ) (A )(,0)12 π - (B )(,0)6 π - (C )(,0)6 π (D )(,0)3 π 10.已知0a >且1a ≠,且23a a >,那么函数()x f x a =的图像可能是( ) 使用年限x 2 3 4 5 6 维修费用y 2.2 3.8 5.5 6.5 7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知识 点汇总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1、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若()B A ∈∈αα则则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 记作A B ??或B A 真子集:若A ≠?B B A ,且 则称A 是B 的真子集。记作A ?B 或B ?A 空集: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符号 φ 或 {} 规定: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n 2个;真子集有12-n 个;非空子集有22-n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属于∈ 不属于?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包含于? 包含? 集合与集合的运算 并 交 补集 C U 第二章 函数 1、求)(x f y =的反函数:解出)(1 y f x -=,y x ,互换,写出 )(1 x f y -=的定义域; 2、对数: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01log =a ,③、底的对数等于1:1log =a a , ④、积的对数: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商的对数: 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幂的对数:M n M a n a log log =;b m n b a n a m log log = , 换底公式:b a N a N b log log log = 幂的运算:n m n m a a = 第三章 数列

1、数列的前n 项和:n n a a a a S ++++= 321; 数列前n 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 2()1(111n S S n S a a n n n 2、等差数列 :(1)、定义:等差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 (2)、通项公式:d n a a n )1(1-+= (其中首项是1a ,公差是d ;) (3)、前n 项和:1.2) (1n n a a n S +=d n n na 2 )1(1-+=(整理后是关于n 的没有常数项 的二次函数) (4)、等差中项: A 是a 与b 的等差中项:2 b a A += 或b a A +=2,三个数成等差常 设:a-d ,a ,a+d 3、等比数列: (1)、定义:等比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0≠q )。 (2)、通项公式:11-=n n q a a (其中:首项是1a ,公比是q ) (3)、前n 项和:??? ?? ≠--=--==) 1(,1)1(1)1(,111q q q a q q a a q na S n n n (4)、等比中项: G 是a 与b 的等比中项:G b a G =,即ab G =2 (或ab G ±=,等比中项有两个) 第四章 三角函数 1、弧度制:(1)、π= 180弧度,1弧度'1857)180( ≈=π ; 2、三角函数 (1)、定义: x y  r x r y ===αααtan cos sin

2019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2019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精简版) 【必修一】 一、 集合与函数概念 并集:记作:A ∪B 交集:记作:A ∩B 补集:记作:C U A 1、集合{}n a a a ,...,,21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与非空子集各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2、求)(x f y =的反函数:解出)(1y f x -=,y x ,互换,写出)(1 x f y -=的定义域;函数图象关于y=x 对称。 Eg:y=log a x 与y=a x 互为反函数 3、(1)函数定义域:①分母不为0;②开偶次方被开方数0≥;③对数的真数0>.④x 0 要求x ≠0⑤log a x 中x>0 4、函数的单调性判断:①求定义域(单调区间定义域内找) ②任取x 1=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 (2)指数函数(0,1)x y a a a =>≠当 01a <<为减函数,当 1a >为增函数; ①r s r s a a a +?=;②()r s rs a a =;③()(0,0,,)r r r ab a b a b r s Q =>>∈。 (3)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7、对数函数的含义及其运算性质: (1)函数log (0,1)a y x a a =>≠叫对数函数。 (2)对数函数log (0,1)a y x a a =>≠当 01a <<为减函数,当 1a >为增函数;

山东普通高中会考数学真题及答案A

山东普通高中会考数学真题及答案A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3分)已知集合A={0,1},B={﹣1,1,3},那么A∩B等于() A.{0} B.{1} C.{0,1} D.{0,1,3} 2.(3分)平面向量,满足=2,如果=(1,2),那么等于()A.(﹣2,﹣4)B.(﹣2,4)C.(2,﹣4)D.(2,4) 3.(3分)如果直线y=kx﹣1与直线y=3x平行,那么实数k的值为()A.﹣1 B.C.D.3 4.(3分)如图,给出了奇函数f(x)的局部图象,那么f(1)等于() A.﹣4 B.﹣2 C.2 D.4 5.(3分)如果函数f(x)=a x(a>0,且a≠1)的图象经过点(2,9),那么实数a等于()A.2 B.3 6.(3分)某中学现有学生1800人,其中初中学生1200人,高中学生600人.为了解学生在“阅读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决定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全校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80的样本,那么应从高中学生中抽取的人数为() A.60 B.90 C.100 D.110 (3分)已知直线l经过点O(0,0),且与直线x﹣y﹣3=0垂直,那么直线l的方程是()7. A.x+y﹣3=0 B.x﹣y+3=0 C.x+y=0 D.x﹣y=0 8.(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CD中点,那么向量等于()

A.B.C.D. 9.(3分)实数的值等于() A.1 B.2 C.3 D.4 10.(3分)函数y=x2,y=x3,,y=lgx中,在区间(0,+∞)上为减函数的是()A.y=x2B.y=x3C.D.y=lgx 11.(3分)某次抽奖活动共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两类奖项.已知中一等奖的概率为0.1,中二等奖的概率为0.1,那么本次活动中,中奖的概率为() A.0.1 B.0.2 C.0.3 D.0.7 12.(3分)如果正△ABC的边长为1,那么?等于() A.B.C.1 D.2 13.(3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如果a=10,A=45°,B=30°,那么b等于() A.B.C.D. 14.(3分)已知圆C:x2+y2﹣2x=0,那么圆心C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是()A.B.C.1 D. 15.(3分)如图,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A1A⊥底面ABCD,A1A=2,AB =1,那么该四棱柱的体积为() A.1 B.2 C.4 D.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