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文化研究理论与媒介研2

第六章 文化研究理论与媒介研2

第六章  文化研究理论与媒介研2
第六章  文化研究理论与媒介研2

第6章 文化研究理论与媒介研究(二)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目的:熟悉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和意识形态理论

教学过程:

第1节文化研究

1、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1)名称来源:日本学者佐藤卓指出,英国没有美国式的新闻学院和德国式的新闻系,传媒研究在制度上因此享有很大的自由性,英国传媒研究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传

统。120世纪60年代英国就兴起了一股新兴的文化革新流派,这个流派通常被称“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学派,最初得名于1964年霍加特(Hoggart,Richard)在伯明翰大学成立的英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因此,这个学派也经常被称为“伯明翰学派”。不过,文化研究学派的成员均来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组织,学派也没有发表什么共同纲领,是一个比较松散的学派。但是这个松散的文化团体所产生的影响却非常深远,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波及到了世界各地,北美、澳洲和亚洲地区都有数量不菲的学者从事文化研究,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成了唯一可以和美国经验主义媒体研究相抗衡的学术思潮。

(2)代表人物:文化研究的早期主要代表是英国的两位学者: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威廉斯,两个人奠定了文化研究跨学科的研究取向。50年代后期霍加特的著作《文化的用途》(The Uses of Literacy,1957年)和雷蒙·威廉斯的《文化与社会》(Culture and Sociaty,1958年)被看作是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霍加特和雷蒙·威廉斯均有工人阶级和文学研究的文化背景,但是两个人都不满足于仅仅研究文学作品,他们涉足了文学以外的其它文化领域,他们的著作虽然从文学出发,但是更侧重于思考整个英国文化在巨大社会变迁中所遇到的一些共同问题。像后来一位英国所指出的那样,“他们的著作都试图从不同的方面解决英国社会缺乏共同文化历史这一问题。”2

(3)兴起背景:文化研究兴起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批评保守主义的文化偏见,克服保守主义者对现代传媒和大众文化出现的恐惧心理,这是英国文化研究兴起的主要背景。

第二,英国文化研究兴起另外一个社会背景是20世纪50年代英国社会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随着社会日益富裕,民主体制和福利国家的健全,许多人相信马克思的阶级分析学说早已不合时宜。但在此背景之下,英国文化研

究学派提醒人们,马克思的阶级分析学说仍依然有效,在高福利、民主化和自由化的外表后面,实际上隐藏着严重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只不过现在冲突往往不再是表现为阶级斗争的方式,而是渗透在文化和日常生活领域,文化上的偏见造成了个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2、文化研究的路径

我们按照文化研究的进路分为四个时期:

(一)、文化主义时期,主要是雷蒙·威廉斯,他们探讨文化本身问题,探讨工人阶级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差别。斯图亚特·霍尔在《文化研究:两种范式》这篇著名的文章中区分了文化研究的两种路径: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

(二)结构主义时期,主要受到结构主义影响,霍尔的偏好阅读理论、阿尔杜塞的意识形态结构、罗兰·巴特的理论。

(三)文化霸权理论阶段。讨论种族、性别和阶级,身份认同成为关键词。

(四)消费社会和后现代主义阶段,八十年代后开始对读者和受众理论的强调,从强调文本的意识形态,转向强调个体的快感和受众的解读自由。

3、文化研究的议题:文化与认同

文化研究的议题是相当广泛的,其实文化研究从一开始就流露出了跨文化研究取向。雷蒙·威廉斯、霍格特的研究对象和基础都是文学领域,但是他们并不满足,把视野投向了社会文化研究,研究方法里面也不纯粹是文学批评,而是融合了社会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知识。这些议题包括:1、人们怎样才成为文化的一个部分?2、文化研究如何理解事物意义?3、文化研究如何理解过去?4、其他文化能被理解吗?5、我们如何理解不同文化间的关系?6、为什么有的文化和文化形式比其他文化得到更高的评价?7、文化与权力存在什么样的关系?8、“作为权力的文化”是如何被谈判和被抵制?9、文化如何塑造我们的身份等。第二节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概念的来源

最早提出“意识形态”(Ideology)一词的是法国哲学家德斯蒂·德·特拉西在1796年时候提出来,他提出这个词语是用来描述一门新学科的计划的,这门学科有关对观念和感知的系统分析,对它们产生、结合和后果的分析。318世纪的欧洲正是科学观念盛行的时代,特拉西就想建立

一门新兴的“观念学”,并且他希望“观念学”成为“第一科学”,是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这门学科也包含政治和社会,1803年到1815年,他出版了四卷本《观念学的要素》阐释他的“观念学”。但是特拉西的观念学受到了拿破仑的嘲笑,拿破仑认为“观念学”是脱离政治和社会实际的虚幻的形而上学,他甚至指责“观念学”破坏了法国,所以拿破仑严厉控

制“观念学”的发展,但随着拿破仑的离开,“观念学”又回到了哲学空间,不过这时人们将(Ideology)等同于“观念学”,而是指观念本身。

马克思进一步批判了统治阶级的思想,他对于“意识形态”所作的最经典的阐释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意识形态”看作是错误的东西,而且是占主导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形式,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的思想始终占据统治地位,这些统治通过媒介、知识分子传播,并统治着被统治阶级的思想,被统治阶级尽管可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但是这些思想却被统治阶级控制和支配。

2、历史与阶级意识

卢卡奇和列宁都把意识形态分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在这里代表着参与冲突的双方的各自利益。在卢卡奇看来,既然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占据统治地位,那么无产阶级也具有自己的意识形态,而且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水火不容,根本对立的。

3、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法国哲学家阿尔杜塞(1918-1990年)在“意识形态”理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世纪60年代法国哲学兴旺发达,我们说结构主义哲学思想就是在法国兴起,阿尔杜塞是结构主义的一个重要学者,虽然阿尔多塞否认自己是一个结构主义学者,但是很多人仍然将他看作是“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阿尔杜塞试图解决马克思主义的某些问题,尤其是关

于“意识形态”方面论述的欠缺,他把结构主义理论应用到了“意识形态理论”中,他运用结构主义理论重新解释了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问题。

首先,根据阿尔多塞的观点,马克思所提出的“经济决定论”并不能解决所有资本主义问题,要解决资本主义问题,必须认识到“意识形态”,也就是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的重要性。阿尔杜塞从结构主义出发,强调必须根据各种结构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本质及其表现来思考各种社会问题,包括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现象/本质,关系/结构。而各种各样的关系组成了叫“意识形态”的整体,我们要想了解某种思想,就必须先了解当时的“意识形态”结构。

其次,阿尔杜塞最著名的一篇文章叫《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Ideology and the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在这里阿尔杜塞

把意识形态分为强制性的、非强制性的,非强制性的意识形态主要是通过教育、媒介再现的方法,而强制性的包括军队、司法机关等,这些都属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资本主义生产必需的社会关系即由此维持。

再次,意识形态通过“召唤机制”实现对主体控制。对正统马克思主义来说,“主体性”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词语,因为它和唯心主义哲学联系在一起。但是阿尔杜塞重新认识了“主体性”,他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和“个体”的关系是通过“召唤”的方式实现的,媒介和其他文化文本“召唤”和“呼唤”个体。

思考题:

1.你认为大众文化仅仅是娱乐,与意识形态没有关系吗?

2.试举一部电影或者电视作品,谈谈大众文化与政治、意识形态的关系。

描述[←1]

[←2]

(英国)戴维·钱尼:《当代文化史概览》,戴从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7页。

[←3]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媒介发展与媒介文化

目录 导言………………………………………………………………………………1    一、媒介文化的界定………………………………………………………………… 1    二、媒介文化的特性………………………………………………………………… 4 1、全能性………………………………………………………………………  4    2、动态性及可易性……………………………………………………………  5 3、复杂的多面性………………………………………………………………  6 三、媒介文化的发展规律…………………………………………………………… 7 四、具体媒介文化形态的变迁……………………………………………………  12 五、媒介文化的未来走向…………………………………………………………  24 结 语…………………………………………………………………………… 26    注 释…………………………………………………………………………… 27

参考文献…………………………………………………………………………… 31    论文摘要(中文)……………………………………………………………………1 论文摘要(英文)……………………………………………………………………1    媒介发展与媒介文化 导言 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技术的发展使新型媒介的崛起成为可能,新型媒介的出现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媒介环境,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和行动的因素,根据媒介的发展阶段,可将文化史作如下时代划分:口头媒介文化,书写媒介文化,活字媒介文化和电波媒介文化。按照麦氏的观点,媒介的发展可以一一嵌入文化史相应的发展区段中,即各种媒介文化同各种社会形态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口头文化象征着部族社会;活字文化所代表的是作为同质化个人组成的集合体的近代社会;电视文化则产生出将地球全体居民连结起来的大部族社会。 一. 媒介文化的界定 德福勒在1966年曾提出,“媒介不仅直接地作用于个人,而且还影响文化、知识贮存,一个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念”。(1)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媒介愈发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与传播媒介的交往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交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将日常交往活动看作是文化活动的一部分,那么传播媒介则成为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里,传播媒介不仅指社会传

媒介文化是近年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媒介文化是近年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文化的范畴,涉及到了包括文学艺术、价值体系、制度建设在内的诸多边界,甚至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媒介文化的话语也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领域、从精英阶层转向普通大众、从社会政治经济转向日常生活、从严肃价值观念的推广和道德的教化转向审美体验甚至功能的快感。可以说,媒体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塑着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形态。 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文化,高调追捧者有之,怀疑批判者有之,但一味的追捧和批判并无益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媒介文化。本文拟对当代媒介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后现代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媒介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转变之间的关系。 一、理解媒介文化 对媒介文化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the Frankfurt Sch001)。该学派诸多成员,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阿多诺(Theodor w.Adorno)、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等人,对所谓“文化工业”的批判就已经包括了大众媒介这一维度。后来,伯明翰学派(theBirmingham School)的先驱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又进一步拓宽了对大众媒介研究的视域;“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第二届主任霍尔

(stuart Hall)的论文《编码,解码》更是成为大众媒介研究的经典之作。虽然上述对大众媒介的关注产生的时间比较早,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媒介文化却直到晚近才出现。在西方研究界(主要是英语研究界),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媒介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才不断问世,媒介文化逐渐成为显学。而在中国内地,20世纪90年代以前,学界基本上没有使用过媒介文化一词。可见,无论是对西方还是对中国学界来说,媒介文化都算是一个新生事物。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学界对媒介文化的研究成果可谓不计其数。但是,如何理解和界定媒介文化却一直众说纷纭。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媒介文化是一种压制性的意识形态,它不但不能提升大众的精神境界,反而以虚假的自由误导大众,让大众沉醉于单向度的感官享受中。而费斯克(JohnFiske)则倾向于从消费实践角度理解媒体文化。他认为,媒介文化是动态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选择适合他们的文化产品,并能动地创造他们所需要的意义和陕感。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突出强调了媒介对社会文化的形塑力量。他认为,正因为有了媒介,人类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社会活动;媒介的不同决定了社会文化样态的不同;媒介会消灭一种文化,同时引进另一种文化。而在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看来,媒介文化创造出了一个超现实的“拟仿”世界,它使一切真实失去稳定性,并最终促使主体趋向多重化、离散化;它的存在就是填充人们不断变换的、不确定的需要。显然,媒介文化的开放性与超越性给它的理论界定带来了难度,因为我们既可以从意识形态角度理解媒介文化,也可

城市记忆与文化认同

城市记忆与文化认同 [ 来源:《城市文化评论》 | 发布日期:2012-11-20 ] 张海燕 【内容提要】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记忆的丧失和文化认同危机的出现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城市记忆不仅是一种集体记忆、历史记忆和社会记忆,还是一种文化记忆。文化认同是城市记忆中的一种自我主体意识,文化认同感的根源在于城市文化的自我同一性。城市记忆作为城市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城市文化认同感的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城市记忆的文化认同面前,城市建设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 【关键词】城市记忆文化记忆文化认同 一、城市的“集体失忆” 在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正在以势不可挡的城市化进程和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宣告着城市社会的来临。然而,中国在跑步进入城市社会并急于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一系列由“城市化急躁症”和“文化短视症”所引发的问题。一方面,在城市发展的经济大潮中,很多城市片面追求物质文化和城市化率的增长,而忽略了城市的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问题。一些城市在旧城改造和危房拆迁中,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而采用急功近利的商业化运作模式;于是,在轰隆隆的推土机声中,北京的四合院不见了,上海的石库门消失了,成都的明城墙倒塌了……这种大拆大建的城市开发方式直接导致了很多富有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历史文

物、地方民居的破坏乃至消失。城市的楼房越来越高了,马路越来越宽了,广场越来越大了,然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惶惑:这还是我们的城市吗?我们的城市为什么变得越来越陌生?原来充满亲切感的城市哪里去了? 另一方面,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城市规划出现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很多城市并不去认真分析自己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而是一味采用“拿来主义”,不仅城市规划方案完全采用欧美的,就连城市住宅区的命名也跟着开起了“洋荤”,诸如“加州花园”、“东方巴黎”、“迈阿密水岸”、“阳光西班牙”、“新西兰文化花园”、“柏林爱乐”、“路易凯旋宫”、“东方威尼斯花苑”随处可见,置身其中的你一时还真不知道自己到底身在何处。也难怪有人戏称中国城市是“万国城镇”。此外,由于城市规划中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城市的“麦当劳化”也日见严重:城市建设完全采用现代商业的标准化生产方式,以形式上的整齐划一来取代现实生活对城市灵活多变的要求,人类的“造城”运动遂沦落为拙劣的“克隆”伎俩,“千城一面”的现象随之出现: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① 上述“城市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城市记忆和文化认同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城市建设中人为地割裂历史文脉和文化空间的做法导致了城市记忆的丧失,而城市记忆的丧失又导致了城市文化认同危机的产生。 二、城市记忆是一种文化记忆

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理论研究 刘杨 王立荣 (东北农业大学 艺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的重要途径之一。要想把文化产业打造成国民支柱性产业,就应该先从文化创意产业入手。然而,设计艺术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解读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框架,分析设计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途径,阐述文化创意产业结构的理论依据。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产业资源丰富,如何有效地利用文化资源,改变中国“中国制造”的格局,构建“中国创造”的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理论,就成为目前设计艺术创意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设计艺术 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美国、英国、瑞典和芬兰 也都是在经济十分发达之后,才将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 展起来的。在中国文化创意发展较快的城市,如北京、 上海、长沙、深圳等,其经济发展水平也都相对东北较 高。因此,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 第一步,同时文化创意产业又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物质经济满足的人们,逐渐显现出对精神层面的诉求,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就渗透到商品中在交换的各个环 节中产生改变社会意识的因素;文化产品的消费诉求 的高涨催生了种类繁多的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价值能满 足人们的精神诉求,任何一种文化创意产业都能通过引 入文化艺术创造力来提升它经济附加值。 3.创意产业 创意产业来源于个人的创意思维和技术能力的活 动结果,通过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来生产创造性的文化 产品,促进社会整体生活环境的发展。英国在世界范围 内是最早提出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国家,其中它包含了 建筑、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家具设计、服装设计、音乐、 舞蹈、影象、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传播领域。之后, 创意产业又扩大到文化、艺术和娱乐等各个方面。通过 英国的案例结论,我们可以得出创意产业立足于三个基 本条件;第一基于个人思维与创造力等相关领域。创意 的结果是难以复制的,是个人思维的一种价值表达。第 二是符合自然资源的市场生产经营的产品。第三通过知 识产权的保护,在全球范围内互动流通获得的商业价值 是不可估量的。在这三个基本条件下,各个国家更加强 调个人创意思维和经济价值的关系,更多的是依靠市场 和消费者自身的推动力,同时又在不断地策划市场,激 发市场活力,设计艺术产业也是如此。此外,创意产业的 发展呈现多维化多层次的趋势,是市场经济运行的高端 拓展模式,把文化创意当做产业来组织、管理、生产和流 通,是商业化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建 立在新经济全球化属性下,以创意、创造、创新为表达手 段的产业,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为社会 创造了财富提供了就业的新产业形态。由此可见,文化作者简介:刘杨(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王立荣(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认识媒介文化-笔记

尼克·史蒂文森,现任教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学院。主要讲授《社会文化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和《公民权利、身份认同与全球化》(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Globalization)等课程。 1987年,尼克·史蒂文森以一等奖获得克立大学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学士。19991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于1995年出版,收录于《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一书(Avebury出版)。从1991年起,担任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研究系讲师。2001年赴诺丁汉大学任教。 1996年,史蒂文森和他的同事彼得·杰克逊、凯特·布鲁克斯有机会进行一项对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研究。研究成果于2001年与由政体出版社(Polity Press)出版,书名为《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意义生成》(Making Sense of Men's Life Style Magazines)。史蒂文森最近的著作有朗曼(Longman)出版的《媒介转型:全球化、伦理和道德》和编著的《文化和公民身份》(公司出版)。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公民身份、世界主义和文化等等。

内容提要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以下简称《认识媒介文化》)一书是1995年由塞奇(Sage)公司出版的。该著作先后被译为西班牙语和汉语,中文版由王文斌翻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2002年,《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在英国出了第二版,主要是增补了一些有关网络等新媒体的内容。 《认识媒介文化》对当代社会理论试图探讨媒介在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中的地位的种种方法做了批评性的审视,阐述了一般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的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评价了意识形态、结构和行动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准则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日益全球化的大众传播已经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内容。然而,媒介文化到底有何意蕴?和其他研究领域相比,传播领域的重要性有多大?大众媒介的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其他各个方面有何关系?不同的传播媒介已怎样改变了时间的和空间的关系?媒介文化是否再生产了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而电子传播又培育着什么样的身份认同?最后,在思考上述问题时,我们应当了解的主要理论家都有哪些?——这些问题,

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播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播研究 在当下,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传播也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载体得以广泛的传播。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以电子科技为代表的传播手段等新兴媒体进行传递信息的传播环境即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播与发展。在新媒体时代下,尤以网络与手机传播的形式最为显著。此时此景,文化传播就面临着纷繁复杂的传播环境,其中机遇和挑战并存。新媒体时代下的文化传达便拥有前所未有的平台和未曾面对的困难,笔者以广西桂剧的发展为例,通过透视广西桂剧的发展现状、展望桂剧的未来前景,探讨桂剧如何借助当下新媒体载体达到创新与传承的双赢。 一、桂剧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桂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西的主要剧种中极具代表性的戏剧,它运用桂林方言演唱,以细腻贴切、生动活泼的手眼身法步著称,以生活化的表演手段塑造人物角色。其代表作品有《梁红玉》、《打金枝》、《断桥》、《大儒还乡》、《烽火南欧》等。 随着当下E时代的到来,图片、视频、网络各种承载文化信息的新兴媒体充斥着当众的眼球,如网络视频、微博、

微视、微信等与传统的桂剧角逐市场,竞争激烈,与此同时,桂剧本身面临演员老龄化、人才断档、创新不足、观众减少、传统流失、剧目和技艺失传、艺术特色日渐淡化的尴尬境遇。 令人欣喜的是,国家与致力于桂剧的艺术家们共同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在这一古老的戏剧文化上,不仅在2006年将桂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桂剧艺术家们在对原生态的文化艺术资源进行整合的基础之上,融入创新的新元素,从剧本的编排、舞台的设置、演员的表演手段、戏剧的传播发行、观众传承等发面着手,创作了一批精品桂剧,如《大儒还乡》、《风采壮妹》等。桂剧以其独到的戏剧张力与魅力在中华传统的戏曲百花园中大放异彩,为此,桂剧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二、新媒体时代下桂剧的传承 (一)推陈出新,适应现代审美追求 精品桂剧的涌现,彰显了桂剧能够顺应时代的步伐。 首先要在义不容辞地保护与发扬传统的古老艺术、肯定传统的沉淀的前提之下推陈出新,以多元化的表演形式来对传统艺术进行发展,并充分发掘传统戏曲的文化价值。其次,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作出符合新时代气息,贴近观众生活的好剧目,努力打造精品剧目,提升艺术质量,扩大桂剧的影响力,融入时代新元素,拓展吸引新一代观众群。 与此同时,桂剧的“变脸”应从编剧理念、舞台设计上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马海霞 (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目前国内外有关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了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理论建构, 文化产业的政策制定和发展战略研究,文化产业的行业分析、区域分析、比较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等。但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区域研究偏重于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关注较少;缺少对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比较研究;缺少对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系统研究,以及缺少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统计分析。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产业;研究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08)01-0089-0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自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以来,为适应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党和政府提出一系列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思想。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文化资源的开发,于是关于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近年来逐渐增加。由于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各国对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研究的具体内容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国内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日益显示 出对推动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加就业等的积极作用。国内许多专家和学者逐渐开始关注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文化产业的发展,针对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概念、本质特性、范围划分,结合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分析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联系区别,介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分析我国文化产业所面临的发展机遇,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解决方案及发展对策。 (一)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理论构建 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概念,一直成为国内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依据研究的范围和内容的差异,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的内涵和范畴。我国文化部将文化产业界定如下: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 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等四个领域。 程恩富提出,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或文化活动所利用的各种资源总和。文化资源可分为文化自然资源和文化社会资源,还可以分成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文化资源具有以精神形态为主要存在形式的无形性、地域差异性、更新和发展性、无限性的特点。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指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并使文化生产顺利进行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经济措施与活动。开发的实质是尽可能的发现和利用各种文化资源,通过劳动加工使其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产品。开发有两种形式:单项文化资源开发和多项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 吴圣刚提出, 文化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 的、以一切文化产品和精神现象为指向的精神要素。和自然资源一样,文化资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重要资源。文化资源具有无形性、传承性、稳定性、共享性、持久性、效能最大性、递增性等特征。文化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方向性、支撑力、凝聚力、推动力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李东红、杨利美认为,文化资源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遗产的总和,它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一样重要。资源有价,文化资源的“自然成本”与“使用成本”,应纳入文化资源消耗型企业的成本与效益核算。以文化为资源基础的产业,必须为资源的使用与消耗付费,把生产能力的增长建立在科学的资源观之上。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 收稿日期:2007-09-14 作者简介:马海霞(1973-),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教授、博士后,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经济学研究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Xinji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 2008年3月 第29卷第1期 Mar.,2008Vol.29,No.1

国内媒介文化

国内媒介文化 一、阐释性研究 所谓“阐释”并非“罗列”也非“翻译”,而是一个理解与再探究的 过程,它试图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虽说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 阶段,但是它对于澄清理解、深化理解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阐释性研 究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表现”,而更在于通过“表现”阐明研究对 象的意义,或者说被表现的并非仅仅是作为能指的对象,而更应是其 所指。因而,阐明“是什么”绝非易事。 就2008年此类研究的内容来看,大致能够分为“对西方媒介文化研 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阐释性研究”和“对媒介文化现象的阐释性研究”两类。 (一)对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阐释性研究 汪振军勾勒了西方媒介文化研究的大致图谱及重要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他认为总的来看,西方的媒介文化研究注重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他同时认为,媒介文化研究作为媒介研究的新思路、 新方法,对于改变以往技术主义的新闻传播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他指出,伴随理论日益发展,文化研究思潮对文化概念实行着持续改 写和扩展,从单 一、不变的文化观扩充到多元、复合、变动不居的文化观。主流文化 和边缘文化的界限日渐蚀解,多种亚文化持续浮出水面,与主导性文 化平起平坐。从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揭露到文化霸权观点的提出, 再到工人阶级文化、大众文化、媒介文化、女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 等等众彩纷呈的描述,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边界、包罗万象的概念。4

从过往的研究来看,对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概览式的介绍与描述居多,而对其每一个人、每一种理论的深入研究比较少。这种局面在2008年有所改观,出现了一些有所聚焦的研究。 首先是基于具体文本的研究。 殷琦的研究聚焦于美国文化研究代表人物约翰费斯克的《电视文化》这本书,对其中的受众观实行解读。他认为,费斯克的观众理论最大的硬伤在于,其研究观众的积极性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维度的强调。时代不同,受众所表现出之状态亦不同,每个时代的受众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一言以蔽之。5 刘宝娜和苏冠元则对罗兰巴特的《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一书作一分析,他们认为该书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媒介文化的研究,敏锐地发现了意识形态被自然化的神话,并提出了解神话的策略。从传播符号的角度对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实行文化批判,并大大发展了索绪尔的理论,创建了带有文化批评色彩的符号学理论,对以后的大众文化、媒介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6 其次是不同逻辑主线下展开的对于不同代表人物的思想研究。 钟丽茜对雷蒙德威廉斯对都市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关系、传媒技术与传媒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实行了梳理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展望传媒文化的发展方向。她认为威廉斯对城乡两种文明的研究,对今天我们理解自己的文艺很有启示意义。因为英国(最早实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城市化变革相当早、都市文明发展得非常成熟,而中国至今仍有很多地方处在由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进程中,两种文明的交织与抗衡正是我们面对的论题,借鉴西方学者对都市文化的评析有助于理解我们当下的社会和艺术创作。同时,如果我们能清醒地把握当代中国文化表现的东西方文明与新旧模式混合、错置和交叉的状态,有可能扬长避短,在多种艺术场域的叠合中激发创造的活力、找到深入把握现代生活的审美路径。7

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

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 口燕海鸣 我们都会有过类似的经历:一些事情拼命想记住,却总是将它遗忘;而另一些事情我们拼命想要将其忘却,却总在某些时刻出现在回忆中。看来,记忆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那么记忆因何而生、又因何而灭呢?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记忆与忘却。集体记忆所探求的,正是这种种回忆背后的“缘”与“故”。 涂尔干(EmileDurkheim)的学生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ehs)被公认为是集体记忆(collectivememory)研究的鼻祖,他将记忆这个概念首次赋予了社会学的内涵,强调记忆的社会性。在哈氏看来,记忆产生于集体,即只有参与到具体的社会互动与交往中,人们才有可能产生回忆。“3涂尔干一生都在探讨道德与规范在社会整合中的积极作用,到了学生哈布瓦赫这里,这种道德的力量被具体化到了记忆。 哈布瓦赫虽然将集体记忆从生物学意义上的个人记忆中剥离出来,但是剥离得并不够彻底。他的理论偏重解读个体的记忆如何在集体互动中塑造。这种通过集体互动而形成的记忆,归根结底还是个人的记忆。而哈氏理论中的“集体记忆”,指的其实是许多个体记忆的总和。集体在此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具体的个体集合。真正使集体成为记忆的主体的,是哈布瓦赫以后的学者。康纳顿(PaulConnerton)在《社会如何记忆》中,指出一个群体通过各种仪式塑造的共同记忆,并不仅是每一个群体成员的私人记忆相加的产物,更是属于这个群体自身的。[2’在康纳顿那里,集体记忆从“集合起来的记忆”变成了“集体的记 [1)Holbwachs。naurik,CollectiveMemory.Newyork;HarperandRow,1980. (Z]Connerton。Paul。HowSocietiesRemember,Cambridge:CambridgeUniuersityPress,19891。I中国图书评论a妇勘嚏R嘲_

媒介文化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认识媒介文化》对当代社会理论试图探讨媒介在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中的地位的种种方法做了批评性的审视,阐述了一般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的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评价了意识形态、结构和行动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准则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的作用。日益全球化的大众传播已经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内容。不同的传播媒介已怎样改变了时间的和空间的关系?媒介文化是否再生产了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而电子传播又培育着什么样的身份认同? 按照史蒂文森的看法,现代文化是依靠大众传播媒介来传达的。而许多理论家是在对一般的现代文化的分析过程中建立起各自的媒介文化观的。因此,对媒介文化理论的理解,需要放在一般的学术思想史的语境中理解。 史蒂文森把大众传播研究中的社会理论划分为3种范式。 第一种范式是批判研究,主要是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这些研究认为,大众传播是社会权力的重要资源。研究主要围绕大众媒介、民主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关注焦点是大众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以及公共领域等。 第二种范式是受众研究。研究从受众和媒介文化的关系角度,阐释受众参与的日常实践。关注焦点有无意识自我认同过程、家庭内部的权力关系以及符号意义的产生过程等。 第三种范式是媒介研究。研究集中在传播媒介本身。加拿大的麦克卢汉是这一范式的典型代表。其他的理论家还有英国的杰克〃古蒂、安东尼〃吉登斯和法国的博德里亚、美国的杰姆逊等等。 而在全书的最后一章,史蒂文森试图阐明这3种范式之间的区别。并对这3种范式所忽视的公民权利、义务和身份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史蒂文森认为,这些范式各自强调了媒介文化的一个方面,而由于媒介文化的多元性,这3种范式不可偏废。试图建立一种统一的宏大理论,对于媒介文化并无实质意义。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与大众传播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媒介理论对阶级社会中所谓“思想的自由交流”进行了批判。史蒂文森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优点,在于它指出了所有制和媒介生产的文化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滋长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形象和表达。而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劣势,在史蒂文森看来,在于忽视了阶级统治以外的其他统治关系,比如性别和种族。 史蒂文森探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媒介理论方面的3种研究成果。分别是雷蒙德〃威廉斯对传播制度的研究,斯图尔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对电视新闻

从《理解大众文化》看约翰·费斯克的文化理论

第30卷 第2期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V ol.30 No.2 2010年4月 Journal of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Apr. 2010 收稿日期:2009-12-10 作者简介:邓筑虹,女,1978年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学。 从《理解大众文化》看约翰?费斯克的文化理论 邓筑虹 (广东海洋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广东 湛江 524025) 摘 要:解读约翰?费斯克的《理解大众文化》,了解费斯克的文化理论,认为:费斯克对大众文化进行了语义转换和辩解,由此强调大众文化的创造性、娱乐和逆反功能。然而,尽管费斯克对大众文化的乐观有着鼓舞人心的地方,但他对大众的文化生产力是否标举过高,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费斯克;大众文化;生产者式文本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159(2010)02-0080-05 On Fiske’s Cultural Theory in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DENG Zhu-hong (Foreign Affairs Office ,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 Zhanjiang 524025, China ) Abstract: Since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is the most theoretical of John Fiske’s works, it can shed light on Fiske’s cultural theory. As is shown in this book, Fiske proposes a redefinition of popular culture that sets great store by its creativity, entertainment and rebellious spirit. Though Fiske’s optimistic view of popular culture is inspiring, whether he has over-evaluated the creativity of popular culture still needs to be investigated. Key words :John Fiske; Popular culture; Producerly text. 作为“世界知名的文化研究健将”,[1]7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1939-)是20世纪80年代以 来活跃在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是任何研究大众文化和电视文化都无法绕开的重要人物。费斯克 子·尽心上》云:“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荀子·劝学》亦有所谓“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之说。刘勰对前人的理论在文学的鉴赏批评的实践中进行了升华和超越。 综上所述,刘勰在《文心雕龙》的鉴赏批评论中,以其全部的心灵与精神对“知音”进行了充满诗意的美学探索:力主“觇文见心”的同情体验而要求避免“贵古贱今”的孤独体验,并以“博观”打开眼界、开阔胸怀,对前人的理论在文学的鉴赏 批评的实践中进行了升华和超越! 注 释: ① 本文所引皆据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齐鲁出版社 1995年版。 参 考 文 献 [1] 张佐邦. 文艺心理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陆侃如,牟世金,译注. 文心雕龙译注[M]. 济南:齐鲁出版社,1995.[3] 钱谷融,鲁枢元. 文艺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新媒体文化研究期末归纳

名词解释 “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一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任何两位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够产生联系。 “150法则” 来源于欧洲发源的“赫特兄弟会”,这个组织认为“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这个假说把150当作是“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 差序格局 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 职人文化 日本的职人文化是在江户时代(1630—1867)形成的,职人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具有常年的经验,拥有纯熟、令人信赖之技术的专家,并且是能够独当一面,拥有自主性者”。职人不是被他人所雇佣,而是以自我磨炼为中心,职人的技术是将自然万物视为生命而进行的创作技术。 各行各业都植根于自然和人性,不只是一门手艺,在追求手艺精进的同时可将其视为一生的修行。 正是因为日本的这种职人文化的存在,动漫的制作者们都把自己视为“职人”,把自己从事的工作视为“艺术”,所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日本动漫的创作质量。漫画创作更被视为一种传统手工艺,至少在理念上和美学上一直保持了传统手工艺的高品质特征。 "元神话"理论 不同民族神话中的英雄尽管千姿百态,实际上乃是同一个英雄被不同的文化赋予千差万别的面貌而已。

城市文化记忆系统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研究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19, 8(4), 572-578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9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e92730885.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e92730885.html,/10.12677/ass.2019.84080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of Urban Cultural Memory System and Its Operation Law Jiafeng Zhao, Geng Yang, Hui Me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Jinan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Received: Apr. 1st, 2019; accepted: Apr. 15th, 2019; published: Apr. 22nd, 2019 Abstract Culture is the charm and the spiritual core of a city, and it serves as an important role in making people identify themselves and spiritual ascription. The existence of culture is based on a certain carrier, and cultural memory is a form of cultural existence as well as a way of cultural continuity. Cultural memory is essentially human subject, which is the result of the process and transforma-tion of people’s cultural phenomena and the cultural memory of their predecessors in the mind. Therefore, the cultural memory is also manifested as a 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 study of urban cultural memory has regional meaning.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urban of culture memory is a set of system, which takes cultural symbol as memory object, a variety of media as memory sup-port mechanism, and social members as the main body in the memory. They associated with each other closely. Based on the structure of urban cultural memory system, a comprehensive and effi-cient urban cultural governance system can be formed,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modernization of the city. Keywords Urban Cultural Memory, System Structure, The Law of Urban Cultural Memory Operation 城市文化记忆系统结构及其运行规律研究 赵佳凤,杨庚,门惠 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山东济南 收稿日期:2019年4月1日;录用日期:2019年4月15日;发布日期:2019年4月22日 摘要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是城市的精神内核,也是人们获得身份认同及精神归属的重要依据。文化

文化研究多元文化主义与媒体文化

文化研究、多元文化主义与媒体文化 道格拉斯?凯尔纳 2012-4-9 14:57:11 来源:《国外社会科学》(京)2011年5期内容摘要:批判性的文化研究使人们能够剖析当代媒体文化产品,从而获得应对文化环境的能力。近年来,文化研究已经开创了社会文化研究的一整套方法,主要包括文化的生产与政治经济学分析、文化的文本分析、文化的受众与接受分析等。这种多元的方法从媒体文化文本中分析生产、阶级、民族、种族、性别、国籍与意识形态等维度,并研究它们对受众接受文化时产生的影响。媒体文化效应的多样性与争议性要求文化研究运用批判的、多元文化主义的与多视角的综合性方法。 关键词:媒体文化;多元文化主义;文化研究 作者简介:[美]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1943- ),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主要研究晚期马克思主义和社会批判理论,并致力于媒体文化批判和教育哲学研究,近些年在后现代主义、当代美国文化批判与多元文化路径探索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译者:赵士发,男,(1973- ),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0 一、引论

广播、电视、电影和其他媒体文化产品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材料,这些材料来自我们塑造的特有身份、自我意识和一些观念,即我们成为男性或女性意味着什么,还有我们的阶级、种族、国籍和性别意识以及“我们”和“他们”的观念意味着什么。媒体形象帮助我们塑造了世界观和更深层的价值观:什么是好的或坏的,哪些是积极的或消极的,怎么做才是道德的或邪恶的。媒体故事提供了象征、神话和资源,借此我们建构起共同的文化,并通过实践而使自己融入这种文化当中。媒体奇观向我们展示了谁有权,谁无权,谁被允许动用军队和行使暴力,谁不被允许。它们使武装权力戏剧化与合法化,并表明无权的人必须待在他们的位置上或任人压迫。 从摇篮到坟墓,我们一生都浸泡在媒体和消费社会里,因而,学习怎样理解、解释和评论媒体的信息和含义就显得非常重要。媒体是一种复杂的且常被误解的文化教育学资源:它教导我们如何去做或者不去做,教我们想什么,感受什么,相信什么,害怕什么,期望什么。媒体也是教育的一种形式,它教导我们如何做男人或女人;如何着装、打扮和消费;如何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成员做出反应;如何变得受人欢迎,如何取得成功和避免失败;如何顺应主流社会的规范、价值、实践和制度系统。因此,获得批判媒体的素养,对个人和公民来说,是学习如何应付充满诱惑的文化环境的重要途径。学习如何阅读、批判和抵抗社会文化的操纵,能够使一个人与占优势的媒体和文化形式相联系;能够提高个人面对媒体文化的自主权,增强人们应付文化环境的能力。 在此,我将要讨论文化研究视角对提高媒体批判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哪些潜在贡献。近年来,文化研究已经作为文化与社会研究的一整套方法而出现。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开创了这条路径,这种路径培育了多样性的批判方法,并对文化产品进行了分析、解释和批判。在一系列的内部辩论,在回应20世纪

国内外文化研究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文化产业范围与分类的研究 目前在国际社会中,文化产业并没有一个一致的统计标准,由于各国国情 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都对本国的文化产业有一个基本的诊释,也有自己的一个范围和分类。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产业范围与分类 首先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 产业的定义“结合创造、生产与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本质是无形的文化内容。 这些内容基本上受到著作权的保障,其形式可以是货品或服务。”并在年 召开的蒙特利尔专家会议上对文化产业产生的条件进行了说明“一般说来,文 化产业形成的条件是,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产业和商业流水线上被生产、再生产、储存或者分销,也就是说,规模庞大并且同时配合着基于经济考虑而非任何文 化发展考虑的策略。”并把文化产业的定义进一步解释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以这一定义为基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包括了以下内容行业范畴印刷、出版和多媒体,视听、唱片和电影的生产,以及工艺和设计。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便于 收集各国文化统计数据,在年专门制定了文化产业的统计框架,在 年又作了进一步的修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分为十大类别。具体包括文化遗产、出版印刷业和著作文献、音乐、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频媒体、视听媒体、社会文化活动、体育和游戏、环境和自然等大类。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的定义和分类在国际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的认知标准,为各国文化 产业数据的统计奠定了基础。尽管如此由于国情的不同,各国文化产业解释 和统计范围划分上仍旧保持着本国的独特性。 ②世界主要国家文化产业的范围与分类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和分类基础上,各国根据本国文化产业的实情 也建立了各自的统计范围。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为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版 权产业等类别。 年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简称开始用“版权产业”概念来 计算创意产业对美国整体经济的贡献。为了与国际标准相一致,采用世界 知识产权组织正界定的四种版权产业分类法核心版权产业,交叉产业, 部分版权产业,边缘支撑产业。按此方法,创意产业几乎全部列入美国版权产 业,所以在美国版权产业就是创意产业、文化产业。 美国虽是文化产业强国,但是其并没有总体一致的有关文化产业的提法, 而存在多种不同的提法共存的现象,比如版权产业、创新创意产业、内容 产业、信息产业、艺术产业、休闲娱乐产业等。版权产业则是最为广泛的被美国政府和学界所以使用的,可以认为版权产业集中地代表了美国对文化产业的 理解。所谓版权产业,是指与知识密切相关的行业,主要包括出版、商业软件、 音像录制、电影及电影发行等方面。版权产业又可分为四类一“核心版权 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业、录音录像业、图书、报刊出版业、戏剧创作业、广告业、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处理业等,其基本特征是研制、生产和传播享有版 权的作品或受版权保护的产品。二“部分产权产业”,产业内的部分物品享有 版权保护,较典型的如纺织、玩具制造和建筑业等。三“发行类版权产业”, 主要是以批发和零售方式向消费者传输和发行有版权的作品,如书店、音像制 品连锁店、图书馆、电影院线和相关的运输服务业等。四“版权关联产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