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流变临床意义

血流变临床意义

血流变临床意义

供稿:校医院 2008-5-6 浏览人次:452

-----------------------------------------------------------------------------------------------------

--------------

血流变临床意义

一、血流变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是专门研究血液流动及血球变形规律的一门新的医学分析学科。通常人们所说的血流变检查,其主要内容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性和粘滞性以及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和变形性等。血液流变学检查近十几年来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疾病的发展和预防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包含的具体内容及临床意义如下:

1、全血粘度检测

全血粘度是反映血液流变学基本特征的参数,也是反映血液粘滞程度的重要指标。影响全血粘度的主要因素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及血浆粘度等。根据切变率的不同,一般分为高、中、低切粘度。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反映红细胞的变形性,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

[临床意义]:

血液粘度是血液流变的重要参数,在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液粘度增高,血液的流变性质发生异常,可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发生组织缺水和缺氧、代谢失调、肌体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后果。

全血粘度升高会导致下列疾病的发生:

(1).循环系统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周围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深静脉栓塞等。

(2).糖尿病

(3).脑血管病:中风、脑血栓、脑血管硬化症等。

(4).肿瘤类疾病:较为常见的为肝脏、肺和乳腺肿瘤等。

(5).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6).其他:休克、烧伤、先兆子痫等。

全血粘度减低见于各种贫血、大失血等。

2、血浆粘度

血浆粘度是反映血液粘滞程度的又一重要指标。影响血浆粘度的因素有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白蛋白、

脂类和血糖等。临床意义]

血浆粘度越高,全血粘度也越高。临床血浆粘度增高可见于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一些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巨球蛋白血症等。

3、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压积又称红细胞比容、比积,是指将不改变红细胞体积的抗凝血放置于温氏管或毛细管中,经一定离心力离心一段时间后,被压紧的红细胞层占血液容积的比例。

[临床意义]:

红细胞压积增高:见于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的正常人,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反应,如新生儿,高山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

红细胞压积降低:见于正常孕妇、各种贫血患者以及应用干扰素、青霉素、吲哚美辛、维生素A等药物。

4、全血还原粘度检测

全血还原粘度是指红细胞压积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也称单位压积粘度。

[临床意义]:

全血还原粘度反映了红细胞自身的流变性质对血液粘度的贡献。

(1).若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都高,说明血液粘度大,而且与红细胞自身流变性质变化有关,有参考意义。

(2).若全血粘度高而全血还原粘度正常,说明红细胞压积高(血液稠)而引起血液粘度大,但红细胞自身流变性质并无异常(对粘度贡献不大)。

(3).若全血粘度正常而全血还原粘度高,表明红细胞压积低(血液稀),但红细胞自身的流变性质异常(对粘度贡献过大),说明全血粘度还是高的,也有参考意义。

(4).若全血粘度和全血还原粘度都正常,说明血液粘度正常。

5.红细胞聚集指数

红细胞聚集性是指,当血液的切变力降低到一定程度,红细胞互相叠连形成所谓“缗钱状”聚集物的能力。

[临床意义]:

临床上许多疾病都伴有红细胞聚集性升高,如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肺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周围血管病等。

6.红细胞变形指数

红细胞变形性是指红细胞在血液流动中的变形能力,也就是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改变其形状的特性。[临床意义]:

临床上红细胞变形性减低主要见于一些溶血性贫血、心肌梗死、脑血栓、冠心病、高血压和外周血管病、糖尿病、肺心病等。

(1).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第1—3天变化明显。

(2).脑血栓形成患者红细胞变形明显低于健康人。糖尿病患者也有类似改变,有血管并发症者更差。

(3).高脂血症使红细胞膜中胆固醇含量升高,膜面积增加,红细胞变成棘状,变形性降低。

(4).多发性动脉硬化、慢性肾功能衰竭、雷诺氏病、高血压病、肿瘤均可使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吸烟也降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

7、血沉

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的沉降速度。

[临床意义]:

病理性增快:

(1).结核和风湿的活动期血沉常增快,当病情好转或稳定,血沉也逐渐恢复正常;

(2).用于鉴别心肌梗死与心绞痛;胃癌与胃溃疡;盆腔炎性包块与无并发症卵巢囊肿,前者血沉明显增快,后者正常或略有增高;

(3).多发性骨髓瘤的血浆中出现大量异常球蛋白,血沉加速非常显著。

8、血沉方程K值

通过血沉方程K值的计算,把血沉转换成一个不依赖于红细胞压积的指标,这样血沉方程K值比血沉更能客观地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变化。

9、红细胞刚性指数

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及质量保持相对稳定。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红细胞生成和破坏的失常,都会引起红细胞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改变,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临床意义]:

红细胞刚性指数越大,表明红细胞变形性越小,是高切变率下血液粘度高的原因之一。

10、红细胞电泳时间

红细胞表面带有负电荷,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移动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叫红细胞电泳时间。影响电泳时间的因素主要与血浆中血脂、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增加以及血浆粘度的增加有关。

[临床意义]

缺血性中风、冠心病、肺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人红细胞电泳率都降低,电泳时间延长。

11、纤维蛋白原

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即凝血因子Ⅰ,是凝血系统中的重要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是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子,它对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临床意义]:

(1).纤维蛋白原减少见于先天性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新生儿及早产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重症肝炎、肝硬化、重症贫血、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恶性肿瘤及某些产科急症。

(2).纤维蛋白原增多见于妊娠晚期妊高症、老年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症、急性传染病、结缔组织病、急性肾炎和尿毒症、烧伤、放射病、多发性骨髓瘤、休克、手术后、心肌梗死及剧烈运动后。

二、什么人群适宜做血流变检查

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对于多种疾病的病因研究、诊断、鉴别诊断、疾病的发展和预后的判断、治疗和预防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正常或亚健康人群:如:工作压力大、心理失衡、营养过剩或不良、生活不规律的群体以及3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

2.病理状态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动脉粥样硬化症、脑梗、肺心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脑卒中、恶性肿瘤、血液病、烧伤、各种原因的重症贫血、重症肝炎、肝硬化及高脂血症等的患者。

宏观血液流变学检验

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是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性、变性性和聚集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医学中应用的科学。血液流变特性的改变与多种临床疾病,尤其是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血液流变学检验对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诊断、预防、疗效观察等都有重要意义。血液流变学检验主要包括宏观及微观流变学检验。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是宏观血液流变学检验的重要指标。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细胞,对血液的流变特性影响最大,其变形性是微观血液流变学检验中最重要的指标。

(一)全血粘度(whole-blood viscosity)测定.

1.原理由于血液是非牛顿流体,它的表观粘度取决于剪切状况(切应力和切变率)的变化,故全血粘度测定常用旋转式(如锥板式)粘度计来测定,以提供不同的切变率。锥板式粘度计的测试系统由一个平板和圆锥组成,在半径为R的圆锥上设置较大的顶角,即圆锥和平板之间的夹角很小(q< 4。),圆锥和一个调速电机相连,血液充满在圆锥和平板之间狭窄的间隙中。当圆锥以一定的角速度旋转时,由于血液的粘稠性,与圆锥相连的弹簧则产生一个复原扭矩,粘度的大小与复原扭矩呈正相关,复原扭矩通过一个测力传感器检测并经计算机处理后以表观粘度值显示于仪器屏幕上。

2.标本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用肝素(终浓度0.1mg/ml)或EDTA-Na2 或EDTA-K2(终浓度1.5mg/m1)抗凝,抗凝剂为干粉(勿用水溶液)。抗凝血置室温四小时内完成测定。

3.切变率选择由于血液是非牛顿流体,其粘度与切变率变化有关,因而测定是必须选择在一定的切变率范围内。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 SH )建议,测定血液粘度的理想切变率范围在1~200/s。临床应用时可根据仪器的设置,选择2~3个切变率。高切变率(高切)可选在200/s左右,中切变率(中切)可选在40~50/s之间,低切变率(低切)可选在10/s 以下。

4.影响血液粘度的主要因素

(1)切变率:全血粘度随切变率不同而变化。在高切变率时全血粘度降低,而在低切变率时全血粘度则增高,这是由于高切变率时血液中红细胞聚集体被解开并发生取向与变形,而低切变率时红细胞易于发生聚集所致。切变率一旦选定后一般不宜随意改变;

(2)温度:一般而言讲,在15℃~37℃的范围内,如果以37℃时的粘度为标准,温度每降低1℃,粘度大约上升2%~3%。血液粘度测定一般选择在37℃,因这更接近人体的生理状态。

(3)红细胞比积(HCT):HCT是影响血液粘度的重要因素,血液粘度随H CT的增加而迅速增高,反之则降低。正常情况下白细胞和血小板对血液粘度的影响不明显,当其数量异

常增多时,血液粘度会有所增高。

(4)红细胞变形性:正常人红细胞在一定的切应力作用下很容易发生变形并随流动方向取向。红细胞变形性大小随切应力(或切变率)增大而增大,从而致使血流阻力降低,全血粘度下降。当红细胞膜有缺陷、表面积减少、血红蛋白浓度或结构异常时,均可致红细胞变形性减低。

(5)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聚集性大小受血浆大分子蛋白桥联作用、细胞表面静电排斥力和流场内切应力等因素的影响。当流场中切变率降低、血流速度减慢时,红细胞容易聚集,使血液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大小主要影响低切变率下血液粘度。当血浆中大分子蛋白质浓度增高、红细胞表面负电荷降低时,均可致低切变率下血液粘度增高。

(6)血浆粘度:当血浆内大分子蛋白,尤其是链状大分子蛋白增高时,可使全血粘度增高。大分子蛋白质如纤维蛋白原、低密度脂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增高时,可致红细胞聚集性增大,变形性降低。

(二)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测定

1.原理由于血浆为牛顿流体,其粘度与切变率变化无关,故常用测牛顿流体粘度的毛细管粘度计测定。毛细管粘度计测定流体粘度是以泊肃叶(poiseuille)定律为理论基础,如果体积为V的牛顿流体通过某一等长度的毛细血管时间为△t,则该流体的粘度η可由下式测出:

pR4.△P.△th=——————8VL

由此式公式可以见到:对于一个确定毛细管(L-管长,R-管半径),当驱动压差(△P)相同时,流体的表现粘度h正比于一定体积流体通过毛细管的时间△t。因此,两种不同流体的表观粘度之比就等于它们通过毛细管的时间之比。若选用蒸馏水(下标w)作为参照流体,可以定义血浆(下标p)的粘度为hp=(hw.△tp)/△tw,水的粘度可从理化手册中查出,△tp和△tw由实际测得,由此便可计算出血浆粘度。

2.标本制备采血同全血粘度测定,但分离血浆时应以799g(3000转/ 分)离心10分钟以上,尽量去除细胞成分并应避免溶血。

3.影响血浆粘度的主要因素:

(1)血浆蛋白:是影响血浆粘度最主要的因素。血浆蛋白对血浆粘度的影响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分子的形状和大小。大分子蛋白含量愈高,血浆粘度愈高。链状分子比球状分子影响更大,故纤维蛋白原对血浆粘度影响最大,球蛋白次之,a1、a2、b、g球蛋白等任何一成分增加,均可使血浆粘度增加,但以g球蛋白最为明显。IgA、IgG、IgM中以IgM 影响最显著。低密度脂蛋白含量也与粘度成正比。白蛋白对血浆粘度影响最小。

(2)其它成分:血糖过高或白血病患者因大量白细胞裂解,血浆中会出现大量核酸(DNA 和RNA),而使血浆粘度增高。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也可使血浆粘度增高。

(3)温度:温度与血浆粘度呈负相关。一般测定血浆粘度在37℃时较为适宜。

(三)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的报告方式及参考值

1.报告方式:粘度的单位为Pa·S(帕·秒),1Pa·S=1000mPa.S(毫帕·秒)以mPa·S为常用。报告血液粘度时至少应包括高、低切变率下的粘度及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HCT),为了便于理解测定结果,常根据以上测定值计算有关参数并加以报告。

(1)红细胞刚性指数: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刚性指数=(hg0.4-1)/hg0 .4·C,hg=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C为HCT值。红细胞刚性指数越大,表明红细胞变形性越小,是高切变率下血液粘度增高的原因之一。

(2)红细胞聚集指数用以下公式计算:聚集指数=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聚集指数越大,表明红细胞聚集性越高,是低切变率下血液粘度增高的原因之一。

(3)低切变率下血液的相对粘度:用以下公式计算:低切相对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低切相对粘度扣除了血浆粘度对低切粘度的影响,便于比较不同血浆粘度时红细胞聚集性的大小。

(4)还原粘度:由下式计算:还原粘度=全血高切粘度/HCT,还原粘度扣除了HCT对高切粘度的影响,便于不同HCT时红细胞变形性的大小及HCT对全血粘度的影响。若全血高切粘度增高,还原粘度正常,表明全血粘度增高是因HCT增高所致。

2.参考值血液粘度是一个综合指标,它是血浆粘度、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变形和聚集能力、血小板和白细胞流变特性的综合表现。正常人血液粘度值有一定波动范围,由于各实验室的检测仪器类型不同,检测方法不统一、检测条件的不一致,一个适于各实验室统一参考值目前尚不可能制定。各室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验条件,制定出本室的参考值来提供给临床。下面列出本室参考值,所用仪器为成都仪器厂生产的锥板式粘度计(N XE-1型),肝素抗凝血,37℃条件下测得,仅供参考,见下表。

血液参数测定参考值

检验项目参考值

男性女性

全血粘度(mpa·s)

切|230/s

变|46.0/s

率|5.75/s 3.79~4.88 3.12~4.13

5.19~

6.70 4.13~5.50

8.20~13.14 5.69~10.05

血浆粘度(mpa·s) 1.197~1.631

红细胞比积(%) 42.52~48.44 35.66~44.12

红细胞刚性指数0.666~0.890

红细胞聚集指数1.946~2.996 1.584~2.716

血液还原粘度7.615~10.535

低切变率下血液相对粘度5.532~9.598 3.753~6.811

(四)血液粘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1.血液粘度是血液最重要、最基本的流变特性参数。血液粘度的改变,可以从整体水平了解与其它因素(如细胞因素、分子基础等)的联系。血液粘度的测定能为临床许多疾病,尤其是血栓前状态与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提供重要依据。一旦血液粘度增高,就意味着机体开始处于一种无或有症状的病理状态,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2.血液粘度测定的临床应用

(1)冠心病与心肌梗塞:冠心病的发病与血液粘度升高有关,血液粘度增高的程度可反映心肌缺血的严重性,血液粘度测定对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可提供一项前瞻性指标。血液粘度增高,尤其是低切变率下粘度增高,可能出现在心肌梗塞之前,是在其它症状出现之前的较早表现。

(2)高血压病:血液粘度增高,主要与红细胞变形性降低有关。

(3)脑血栓形成:血液粘度常增高,其原因可能与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增高、血浆粘度增高、HCT增高和红细胞变形性降低有关。

(4)血液病:

1)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所致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均可使血液粘度增高。

2)白血病:白血病细胞增多、白血病细胞破坏释放大量核酸,均可致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增高。

3)异常免疫球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均可致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显著升高。

4)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不稳定血红蛋白病、HbS:均可见还原粘度增高,红细胞变形性明显降低。

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血液高凝期患者,血液粘度可增高。

(5)恶性肿瘤:血液粘度增高使恶性肿瘤易于转移。肿瘤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球蛋白增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性增高,使全血粘度增高。肿瘤细胞释放的促凝物质使血液凝固性增高,也是血粘度增高的原因之一。

(6)其它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炎、肝硬变、高脂血症、休克等可出现血液粘度增高。风湿性关节炎、肾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外科手术后,视网膜动静脉血栓栓塞等均可出现血液粘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7)各类贫血、失血时,由于红细胞比积减低常可致血液粘度降低。

临床意义

、血液粘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测定全血、血浆粘度,对了解血液的流动性及其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变化规律,评价微循环障碍的原因,诊断、防治血液粘度异常的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临床资料表明,许多表现有明显微循环障碍的疾病都同时伴有全血、血浆粘度增高。而且微循环障碍程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全血、血浆粘度增高是平行的。微循环障碍同时伴有全血或血浆粘度的增高常见于多种疾病,如脑中风、心肌梗塞、冠心病、肺心病等。如果经过治疗,随着临床症状和微循环障碍的改善,血液粘度亦有所降低。

血液粘度的测定,在缺血性和出血性脑中风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予后判断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影响血液流变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和纤维蛋白原等。这些指标的变化直接影响血液的流动性,粘滞性和凝固性,其变化超出正常范围就可能引起脑血管病。在出血性脑中风时,以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降低为最明显,(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均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它予示将要有出血性血管病的发生。在缺血性脑中风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其他血液流变学检验指标均增高。其中细胞压积和全血粘度升高,是造成缺血性血管病的主要原因。

血液粘度的测定,可作为冠心病和心肌梗塞发作的警报信号。

冠心病一般在临床上虽可无症状,但常可能突然转为心绞痛或心肌梗塞,尤其是心肌梗塞也可能突然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或心脏停博而致猝死,有的甚至发生毫无先兆的猝死。据

统计,冠心病急性发作的死亡率近40% ,而且其中半数病例从症状确定到死亡不超过 1 小时。因此,如何能及早地检测出即将发生的冠心病及其发病程度,这是迄今尚未解决的关系到冠心病防治的重要临床问题。近年来,有临床资料表明,血液流变学诸指标的异常,尤其是其中的低剪切率下的血液粘度增高可出现于冠心病的发病之前,而且又往往是出现在其他一些临床先兆症状之前的更早先兆。更为重要的是与血压、血脂和血管硬化等指标相比,血液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特点是不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这一点对于预测老年人冠心病的发生是一个极有利的条件。近年来,发现一些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在发病前血液粘度就明显增高,其中最显著者可比正常人高3—4 倍。血液粘度增高亦见于心绞痛患者,但不如急性心肌梗塞时明显。心肌梗塞时血液粘度不论是低剪切率下或高剪切率下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尤其是在低剪切率下明显高于心绞痛者。故血液粘度的明显增高可作为冠心病、心肌梗塞发病先兆的客观指标。冠心病发病后在治疗过程中,血液粘度持续增高多提示病情恶化和愈后不良,而血液粘度降低,相反多提示病情缓解和愈后良好,因此,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及时测定血液粘度,了解血液粘度有无降低,也就成为判断任一治疗措施和临床疗效的一项重要指标。

血液流变学检测还可用于衰老及抗衰老的研究,在长寿因素调查中,健康长寿者的血液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红细胞变形能力、血小板聚集功能等均在正常范围。而心血管疾病的长寿者上述指标明显高于正常。维持血液粘度在正常范围是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抗衰老研究中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应作为评价疗效的一个指标。

许多资料表明,患肿瘤时,血液粘度,特别是血浆粘度明显增高。血浆粘度增高主要是由于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增高所引起。而纤维蛋白原的增高,又促使红细胞聚集性的增强,是造成血液粘度增高和血沉加快的主要原因。肿瘤患者,特别是肿瘤已发生转移时,血液流变学变化,特别是血液和血浆粘度表现尤为显著。这样,全血和血浆粘度的测定有可能成为予测肿瘤的发生,尤其是肿瘤转移的重要指标。

血液流变学应用于临床的最基本概念之一就是血液高粘滞综合征,许多血液粘滞因素升高都会导致血液的高粘滞状态,在大多数情况下高粘滞综合症都伴有血液粘度的升高。因而血液粘度的变化在高粘滞综合征中具有重要意义。[/hide

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5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新生儿:6.0~7.0 ×10的12次方/L(600万-70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①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2、血红蛋白测定(HB或HG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女:110~150g/L(11-15g/dL)。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N 0.3 ~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 ~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 ~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 0.005~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B 0.00 ~0.01 (0~1%) 淋巴细胞L 0.20 ~0.40 (20%-40%) 单核细胞M 0.03 ~0.08 (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 ×10的6次方/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出血性疾病检查

血流变16项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区别

血流变16项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区别 血流变16项是一项血液检测指标,用于评估人体的血液流动情况。它包括了多个指标,如黏度、凝聚力、红细胞聚集度等等。这些指标能够揭示血液的流动性和黏稠度,从而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血液状态和相关的疾病风险。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简称Hcy)是一种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它在正常情况下的浓度较低,但一旦体内的蛋氨酸代谢紊乱,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就会升高。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血流变16项和同型半胱氨酸虽然都与血液相关,但其检测内容和目的有所不同。血流变16项主要关注血液的流动性和黏稠度,通过测量一系列指标来评估血液的流动情况。而同型半胱氨酸则是一种代谢产物,其测量主要用于评估蛋氨酸代谢的紊乱程度和相关疾病的风险。 在临床应用中,血流变16项主要用于评估血液循环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通过检测血液黏稠度、凝聚力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血液是否过于粘稠,是否易于形成血栓,从而提前预防和干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同型半胱氨酸的测量则主要用于评估蛋氨酸代谢的紊乱情况和相关疾病的风险。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等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生化指标来评估患者的疾病风险。 血流变16项和同型半胱氨酸在临床意义上也存在差异。血流变16项主要用于评估血液循环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以为医生提供客观的生化数据,帮助他们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而同型半胱氨酸则主要用于评估蛋氨酸代谢的紊乱情况和相关疾病的风险,可以为医生提供相关的生物化学信息,帮助他们了解患者的疾病状态和风险程度。 血流变16项和同型半胱氨酸虽然都与血液相关,但其检测内容和目的有所不同。血流变16项主要用于评估血液流动性和黏稠度,帮助医生判断血液循环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同型半胱氨酸则是一种代谢产物,其测量主要用于评估蛋氨酸代谢的紊乱情况和相关疾病的风险。这两者在临床应用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作用,都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在进行相关检测和诊断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血流变16项和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疾病风险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血流变临床意义——数据分析

1919年,binhan首先提出了流变的概念,即物在力的作用下可以产生流动和变形; 到了1951年,血液流变学正式的被提出。随后,血液流变学便飞速发展,时至今日,血流变仪已经成为各个医院的必备检验仪器,利用血流变仪测定血粘度也成为了一种很重要的临床检验手段,主要是通过观测血液的粘度、粘弹性、流动、凝集等流变性和红细胞的变形及聚集、血小板的聚集等指标来研究血液和血管的宏观与微观流变性的规律。 血液流变性质的异常,将会引起机体血液循环障碍,其中尤以血液粘度为重要因素,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其内部各种分子和颗粒之间以及血液与血管壁之间必然会产生内摩擦力,这种内摩擦力就是血液粘度产生的原因。而血浆粘度也是影响血液粘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血浆蛋白的含量愈高血浆粘度愈高,但白蛋白对血浆粘度影响极小。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与血液粘度成正比。红细胞聚集可使血液流动减慢,血流阻力加大,血液粘度增高特别是低剪切粘度明显增高,增高的程度与红细胞的叠连速度及数量有直接关系。血液粘度的低与高代表血液运输的优与劣或血液供应的多与少。血液粘度增加,循环阻力升高,血流速度减少。血液粘度增加,循环阻力升高,血流速度减慢,必然导致器官和组织,尤其是微循环灌流量下降,造成缺血缺氧,影响组织的代谢和功能,从而产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周围血管病及忧虑等,虽然有诸多致病因素,但均与血液粘度异常有关。至于血液病、遗传或免疫异常、休克和中毒等疾病的血液流变性会有更显著地改变。所有病程必然经过了一个或数个血液流变特性指标高的阶段,可见血液粘度与疾病的一系列病理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血液粘度是诊断各种病理过程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通过对血液流变性的检测,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预后提出了可靠的依据。目前,国内外对于血液粘度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而广泛。很多研究表明,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临床意义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临床意 义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50例健康体检对照者、5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50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组。结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特点表现为血液浓稠、粘滞性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聚集性增强。血流变异常可鉴别诊断出血性脑梗死和缺血性脑梗死。 [关键词]缺血性脑梗死;出血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 缺血性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临床观察证实,脑栓塞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血液流变性异常,尢其是血液粘度增高。本文通过检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其和脑梗死发病率的关系。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50例健康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45岁~65岁。50例已经(CT或MRI)确诊的缺血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男15例,女35例,年龄48岁~83岁。50例已经(CT或MRI)确诊的出血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男20例,女30例,年龄45岁~79岁。 1.2 标本采集和方法受检者均于清晨空腹采取肘静脉血,其中5.0 ml肝素抗凝,用于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1.6 ml血加入109 mmol/L枸橼酸钠0.4 ml抗凝测血沉,0.5 ml血用EDTA2K抗凝测红细胞压积。检测仪器为LBY-N6自动旋转式血液粘度计。 1.3 统计学分析血流变指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各

血流变临床意义简述

血液流变仪临床意义: 1.全血粘度(低切)增高: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高血压脑病、血 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肺栓塞等。 减低: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见于出血、贫血、尿毒症、肝硬化、 晚期肿瘤等 2.全血粘度(中切)增高:见于高粘滞综合症,如心肌梗塞、缺血性脑卒中、大面积烧 伤、肺心病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等。 减低: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多为HCT减低所致 3.全血粘度(高切)增高: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塞、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微循环 障碍、周围动脉硬化、糖尿病、肺心病或先天性心脏病致缺 氧、酸中毒、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等。 减低:见于各种贫血。 4.血浆粘度:增高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塞、高脂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感染、多发性骨髓瘤。 减低:见于低蛋白血症 5. 红细胞压积(HCT):增高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如脱水、大面积烧伤;真性红 细胞增多症明显增高。体内供氧不足引起的继发性红细 胞增多症,如肺心病、高山居住者。 减低见于各种贫血 6. 红细胞沉降率(ESR): 增高生理性增高见于:妇女经期、妊娠期、小儿、老年人。病理性增高见于:活动性结核病、重度贫血、风湿活动期,白血病、肾炎、感染等,急性心梗发病3~4天内增高,重度心绞痛发作时正常或稍高,恶性肿瘤时进行性增高,良性肿瘤多正常。 7.全血还原粘度(低切):=(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HCT,将血粘度校正到相同比积的基础上比较,即设HCT为1时的血粘度,排除血浆粘度和HCT的影响,是全血粘度(低切)的校正值,红细胞聚集性指标。若全血低切粘度增高,还原低切粘度正常,表明增高因HCT增高所致,若均增高,表明红细胞聚集性增高。

血流变的临床意义

血流变的临床意义 一.说明: 1、血液流变学介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血液流变学是主要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规律,血液中有形成分(细胞)的变形性和无形成分(血浆)的流动性对血液流动的影响,以及血管和心脏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医学技术,其中一些资料尚未齐全,有待补足。 2、血液流变学测定的方法是一种物理学方法,其中一些参数可能会与用其他方法测定的参数有出入,检查流变学时以流变学的测定结果为准。 3、在测定流变学时最好加做血脂(主要是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因这两项对流变学影响很大。 4、可用于血液流变学检查的疾病 (一)、血管性疾病 1 高血压, 2 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脑出血), 3 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 4 周围血管病(下肢深静脉血栓,脉管炎,眼视网膜血管病等)。 (二)、代谢性疾病 1 糖尿病, 2 高脂蛋白血症,

3 高纤维蛋白血症, 4 高球蛋白血症。 (三)、血液病 1 原发性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2 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3 白血病, 4 多发性骨髓瘤。 (四)、其他 1 休克,脏器衰竭,器官移植,慢性肝炎,肺心病,抑郁性精神病。 2 中医范围中的血瘀症等。 二、测定时间:每周一至周五,用肝素钠抗疑管采血,标本量不得低于4毫升。 三、临床意义: 1,全血粘度: 在低切变率时,血液形成红细胞聚集体,红细胞聚集体越多,红细胞聚集越强,血液粘度越高,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值,可以反映红细胞的聚集程度。高切变率下可反映红细胞的变形程度,高切粘度高,红细胞变形性差;高切粘度低,红细胞变形性好。中切粘度值为低切到高切粘度变化的过渡点,其临床意义不十分明显。全血粘度测定对判别、诊断有一定意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原性心脏病、充血性心

血流变原理和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检验及临床应用 一、血液流变学概述 (二)什么是血液流变学? 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 )是研究血液及其组分以及与血液接触的血管的流变性质及 变化规律的学科。 (二)什么是临床血液流变学? 研究与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预后和疗效评价及药物的作用原理等有关 的血液流变性称为临床血液流变学(Clinical Hemorheology )。 (三)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范围 1血液的宏观流动性,即粘度。 2血细胞的流变性,主要是红细胞的聚集性和变形性。 3血浆成分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主要是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等。 二、血液流变学基础理论 (一)血液的流动 血液在血管中运动是一种表现为中央流速快,周边流速慢的“套管式”流动。而所谓“套管式”流动实际上是一种分层运动,故又称层流。 液体层流的模式图 (二)血液流变学参数 1 内摩擦力(F ):快慢两层液体间能够驱使整体血液流动的一对力(拉力与阻力),就称为 内摩擦力。单位:达因 2 切应力(τ):在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粘滞力。单位:Pa (帕斯卡),1Pa= 10达因/平方厘 米 τ = F/S S:两液层之间的面积 3 切变率(g ):反映快慢两液层之间的速度差和距离差。单位:1/秒(s -1) 公式: 4 粘度(η):切应力(τ)与切变率(g )之比。衡量液体流动时的内摩擦力或阻力的度量。 单位:毫帕斯卡·秒(m P a ·S ) 牛顿粘滞定律: 血粘度是衡量血液流动性的指标, 粘度愈高流动性愈差,粘度愈低流动性愈好。 5 非牛顿液体和牛顿液体 全血是非牛顿液体,即全血的粘度是随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而血浆被看作是牛顿液体,它的粘度与切变率无关。 dH dV g = g τ η=

血液流变性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性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 意义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 正常的血液流变学是维持各器官组织正常血流灌注、保证其代谢活动的重要条件。临床上血液流变性转变对许多疾病的诊断、医治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如冠心病、红细胞增多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除与免疫异样、血管神经调剂功能异样外,血液流变性异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1]。作者检测SLE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通过与正常人及患者医治后相较较,以探讨血液流变学与SLE的关系及其意义。 1对象和方式 对象 观看组:本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门诊及住院SLE 患者36例,其中男1例,女35例,年龄20~56岁,平均(34±)岁,体重47~74kg,平均(55±8)kg,均符合美国风湿协会1997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中活动期标准[1]。正常对照组:本院健康体检者30例,其中男8例,女22例,年龄22~55岁,平均(37±)岁,体重50~72kg,平均(56±)kg。两组对象性别、年龄、体重不同均无显著性(P>。 方式 (1)采血:早晨空肚、24h禁食脂肪性食物条件下采血6ml,

肝素抗凝,4h内测定。医治前及医治6个月后各采血一次。(2)指标检测:MDK-3200AT全自动血液流变测试分析仪预热后,将全血样品置入吸样管处,测定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将部份血浆样品置入吸样管处测定血浆黏度,部份全血样品置入测试管测血沉和压积,剩余的血浆测定纤维蛋白指数。 统计学处置 采纳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各组间的比较采纳t查验。P<为不同有显著性。 2结果 血液流变学各检测指标结果见表1。从表1可见,与对照组比较,SLE患者医治前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刻、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显著增高,不同有显著性(P<);与医治前相较,经有效医治后,一些参数(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红细胞电泳时刻、血沉)明显降低,不同有显著性(P<)。表1两组血液流变学参数比较(略)注:与正常对照组相较,*P<;与医治前相较,ΔP< 3 讨论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份的流动和变形规律的一门学科[2],随着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不断深切开展,愈来愈多的临床工

血流变临床意义

血流变临床意义 供稿:校医院 2021-5-6 阅读人次:452 ----------------------------------------------------------------------------------------------------- -------------- 血流变临床意义 一、血流变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是专门研究血液流动及血球变形规律的一门新的医学分析学科。通常人们所说的血流变检查,其主要内容是研究血液的流动性和粘滞性以及血液中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性和变形性等。血液流变学检查近十几年来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疾病的诊断、治疗、疾病的开展和预防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包含的详细内容及临床意义如下: 1、全血粘度检测 全血粘度是反映血液流变学根本特征的参数,也是反映血液粘滞程度的重要指标。影响全血粘度的主要因素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及血浆粘度等。根据切变率的不同,一般分为高、中、低切粘度。高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反映红细胞的变形性,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 [临床意义]: 血液粘度是血液流变的重要参数,在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液粘度增高,血液的流变性质发生异常,可直接影响到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发生组织缺水和缺氧、代谢失调、肌体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后果。 全血粘度升高会导致以下疾病的发生: 〔1〕.循环系统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堵塞、周围动脉硬化症、高脂血症、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深静脉栓塞等。 〔2〕.糖尿病 〔3〕.脑血管病:中风、脑血栓、脑血管硬化症等。 〔4〕.肿瘤类疾病:较为常见的为肝脏、肺和乳腺肿瘤等。 〔5〕.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 〔6〕.其他:休克、烧伤、前兆子痫等。 全血粘度减低见于各种贫血、大失血等。 2、血浆粘度 血浆粘度是反映血液粘滞程度的又一重要指标。影响血浆粘度的因素有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白蛋白、

血液流变学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1.纤维蛋白原(Fb) 正常值:2.4~3.7(g/L) 临床意义 增高:感染,炎症,风湿、经期,手术后,DIC代偿期等。 减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期剥离,分娩时羊水渗入血管形成栓塞等。 2全血还原比粘度(高切) 正常值:高切男:10~13 女:9~13 临床意义 当血细胞比积浓度为1时的全血粘度值。以全血粘度与血细胞比积浓度之比表示。即(全血粘度-1)/血细胞比积。其中(全血粘度-1)为增比粘度,还原粘度则实际反映单位血细胞比积产生增比粘度的量,使血液粘度校正到同一血细胞比积浓度的基础上,以之比较。3血沉方程K值 正常值:男:27~95 女:49~119 临床意义 贫血或血液被稀释血沉增快,是红细胞下降逆阻力减低,并不是红细胞聚集增强而增快。通过红细胞比积的血沉方程K值,可排除贫血或血液稀释对血沉的影响。K值高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增强。若血沉快,K值大,血沉一定是快;血沉快,K值正常,是由于红细胞比积低而引起血沉增快。 4血小板电泳 正常值:19~22.6s 临床意义 反映血小板表面带电情况及血小板的聚集能力。 5红细胞变形能力 正常值:男:3.9~5.0 女:3.0~4.2 临床意义 降低溶血性贫血、血管性疾病、糖尿病、肝脏病。 6红细胞电泳时间(S) 正常值:15~17.4s 临床意义 红细胞、血小板电泳时间缩短,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红细胞、血小板电泳时间延长,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7全血比粘度(低切) 正常值:低切男:7.5~10.0 女:5.8~8.1 临床意义 增高: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降低:常见于贫血疾病 8全血比粘度(高切) 正常值:高切男:5.6~6.7 女:4.7~6.01 临床意义

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与临床意义

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 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的是血液及其成分的流动性和变形性规律的科学,它与临床多种疾病有关。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就是描述血液各种流变性质的定量,半定量参数,这些指标的异常改变及其改变程度,对疾病的病因,诊断,预防,治疗,疗效观察及病情监测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和药物研究及群体普查及亚健康检查。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已成为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血液流变学检测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和掌握血液在人体内的流动状态,是处于生理状态还是处于病理状态。血液粘度的测量是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它的重要性在伯肃叶(poiseuille )定律中已经体现出来。血液粘度测量包括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测量,但是,单单地测量血液粘度是远远不够的,目前,以围绕血液粘度测量为中心,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在逐年增多,血液流变学最初只给 5 个参数,即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与红细胞刚性指数。以后发展增加了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高切还原粘度,低切还原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 值,红细胞电泳时间与电泳率,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与聚集。后来又增加了卡松粘度与卡松屈服应力值。全血高切相对粘度,全血低切相对粘度等。 指标虽多,但总是围绕着红细胞的聚集性与变形性的(血液粘度)。随着检测仪器设备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还会不断增加反映红细胞聚集,红细胞变形,凝血,血液触变性,血液粘弹性,血栓弹力图等指标,血液粘滞性异常都是根据上述参数检测结果来判断的,所以,我们测量这么多指标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从多方面来寻找血液粘度增高的原因,不同原因所导致的血液粘度增高,其治疗方法是不同的。有些指标,如血脂等,虽不算血液流变学指标,但是,它的含量与血液粘度密切相关,因此亦将其列为血液流变学指标中来进行讨论。 临床常用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 血液流变学的每一项指标都是其相应流变性的数值表达。血液具有诸如粘滞性,红细胞聚集性与变形性,血小板聚集性与粘附性等等各种流变性质,因而相应地形成了表达这些流变性质的指标体系。从目前国内各医疗单位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报告单上看,临床常用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可归纳如下: ·实测指标:·计算指标: 1 .全血粘度 1 .全血还原粘度 ①全血高切粘度①全血高切还原粘度 ②全血中切粘度②全血低切还原粘度 ③全血低切粘度 2 .血浆粘度 2 .血沉方程K 值 3 .红细胞压积3. 红细胞变形性-TK 值 4 .血沉 4 .红细胞刚性指数 5 .纤维蛋白原 5 .红细胞聚集指数 6 .红细胞电泳时间及电泳率6. 卡松屈服应力

血流变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检验科 血流变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一、定义: 血液流变学包括: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血沉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等10多项指标。 主要通过观测血液的粘度、流动、凝集等流变性和红细胞的变形及聚集、血小板的聚集、释放等指标反映由于血液成分变化,而带来的血液流动性、凝滞性和血液粘度的变化,来研究血液和血管、心脏的宏观与微观流变性的规律。 二、采样:绿头管空腹采血5ml,2h内送检。 三、检测:赛科西德6000血流变仪。1h出结果。 四、辅助检查:血脂(特别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检查。 五、可用于血液流变学检查的疾病: 1、血管性疾病 ①高血压; ②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脑出血); ③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 ④周围血管病(下肢深静脉血栓,脉管炎,眼视网膜血管病等)。 2、代谢性疾病 ①糖尿病; ②高脂蛋白血症; ③高纤维蛋白血症; ④高球蛋白血症。 3、血液病 ①原发性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②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③白血病; ④多发性骨髓瘤。 4、其他 ①休克,脏器衰竭,器官移植,慢性肝炎,肺心病,抑郁性精神病; ②中医范围中的血瘀症等。 (五)、亚健康状态的筛选 六、我院开展血流变检测的意义:

1、西藏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人群的健康状态评估。 针对高原人群的研究认为久居高原人群的红细胞压积结果普遍在平原地区参考值的高线上或高于参考值范围,特别是40岁以后的中老年龄段,结果高出参考值范围更加明显,升高比率更加显著,血红蛋白结果高于平原地区参考值范围男性占50%以上,女性接近50%,高血糖、高血脂比率也不低。监测血流变的异常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2、老年前期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预测及预防。 心、脑血管疾病虽然有诸多致病因素,但均与血液粘度异常有关。甚至在尚无症状之时,就可以在血液流变参数方面反映出来。至于血液病、遗传或免疫异常、休克和中毒等疾病的血液流变性会有更显著的改变。 老年前期是血液粘滞性和凝固性由正常转变为异常的重要时期,也是发生冠心病的重要时期,定期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测,对预防或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延缓和防止心血管、血液系统的衰老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定期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查应该成为中、老年人保健的措施之一。 3、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恶性事件的预防及治疗监测。 临床和实验资料表明,血液流变学异常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共同的病理基础,并与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长期高血压导致动脉管壁粥样硬化,以至形成粟粒状脑动脉瘤。一旦动脉内压力骤升,超过血管壁的耐受性时,就会导致破裂出血。而血脂升高,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以及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等诸因素的参与,又易形成梗塞。 在一定范围内,血液流变学参数可作为诊断,甚至是早期诊断、疾病转归和疗效判断的主要指标。及早发现在血液流变性异常的可逆阶段,及时采取改善血液流变性的措施,降低血液粘度,可以逆转此过程,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已为临床医生所推崇。 4、年轻人群的亚健康状态的筛选。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作压力大、心理失衡、营养过剩或不良、生活不规律及有着不良生活习惯的群体与日俱增。研究表明,不同职业人群血流变指标异常发生率从高到低顺序为为公务员、知识分子、工人;不良生活因素引起血流变指标异常发生率从高到低顺序为吸烟组、高脂饮食组、睡眠不足组、运动缺乏组。生活习惯越差其血流变指标越是异常。 然而很多研究表明,在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体征之前,往往已有一种或数种血液流变指标的异常(血液粘滞因素升高),它标志着无症状的疾病病程已经开始,已经由健康人发展为亚健康人。

血流变检查的临床意义

血流变检查的临床意义 一.说明: 1、血液流变学介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血液流变学是主要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规律,血液中有形成分(细胞)的变形性和无形成分(血浆)的流动性对血液流动的影响,以及血管和心脏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医学技术,其中一些资料尚未齐全,有待补足。 2、血液流变学测定的方法是一种物理学方法,其中一些参数可能会与用其他方法测定的参数有出入,检查流变学时以流变学的测定结果为准。 3、在测定流变学时最好加做血脂(主要是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因这两项对流变学影响很大。 4、可用于血液流变学检查的疾病 (一)血管性疾病 1、高血压, 2、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脑出血), 3、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 4、周围血管病(下肢深静脉血栓,脉管炎,眼视网膜血管病等)。 (二)代谢性疾病 1、糖尿病, 2、高脂蛋白血症, 3、高纤维蛋白血症, 4、高球蛋白血症。 (三)血液病 1、原发性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2、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3、白血病, 4、多发性骨髓瘤。 (四)其他 1、休克,脏器衰竭,器官移植,慢性肝炎,肺心病,抑郁性精神病。 2、中医范围中的血瘀症等。 二、测定时间:每周一至周五,用肝素钠抗疑管采血,标本量不得低于4 毫升。 三、临床意义: 1、全血粘度: 在低切变率时,血液形成红细胞聚集体,红细胞聚集体越多,红细胞聚集越强,血液粘度越高,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值,可以反映红细胞的聚集程度。高切变率下可反映红细胞的变形程度,高切粘度高,红细胞变形性差;高切粘度低,红细胞变形性好。中切粘度值为低切到高切粘度变化的过渡点,其临床意义不十分明显。全血粘度测定对判别、诊断有一定意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原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高山病、烧伤、脱水均可使红细胞压积增加、使全血粘度升高。冠心病、缺血性中风、急性心肌梗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创伤等使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而使全血粘度升高。镰状红细胞

血液流变学的应用

血液流变学的应用 《血流变学》是一门研究血液及其组份流动和变形规律的一门科学。1920年,Binhan 首先提出流变的概念,即在应力的作用下,物体可产生流动与变形。至1948年Copley提出生物流变的概念,即血液、淋巴液其他体液、玻璃体,软组织如血管、肌肉、晶体、甚至骨骼,细胞质等均可发生流变。到1951年,提出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性与形变规律的流变叫血液流变学(hemorheology)。这是生物、数学、化学及物理等学科交叉发展的边缘科学,目前研究全血在各切变率下的表现粘度称为宏观流变学,而研究血液有形成分的流变学特性,如红细胞的变形、聚集、表面电荷等,称为血细胞流变学(cellular hemorheology)。 五十年代中期在英国伦敦、牛津先后召开了血液流变学大会后,七十年代我国血液流变学处于萌发阶段。八十年代有更多的理工科研究人员转入到该领域。八十年代后期至今我国血液流变学有了空前发展,之所以有如此快的发展是由于临床许多病症与血液流变特性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冠心病、高血压及恶性肿瘤是造成人类死亡的最大威胁。而这类病都会使人体血液的流变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血液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足、缺血、缺氧及代谢障碍,严重时导致心、脑缺血。因此对血液流变特性研究的另一重大意义在于它可以给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预报性资料,甚至于在尚无临床症状时作为预报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血液流变学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测手段和中老年体检的必要项 目。 近年来,已发展到从分子水平研究血液成分的流变特性,如红细胞膜中骨架蛋白、膜磷脂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血浆分子成分对血浆粘度的影响等,这些属于分子血液流变学 (molecullar hemorheology)。 由于涉及领域的广泛,在天津医院以骨科特色的专科性医院,至今血流变开展较为缓慢。这首先是我们作为医技检验科室对该领域研究深入不够,还有就是没有和临床科室沟通和交流,提供流变学相应的知识,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现在血流变学已经发展到分子领域,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我们将深入探讨血液流变学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医学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标准的日益更新,血液流变学检查已经成为人们健康检查中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血液流变学检查越来越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作为医技检查科室,服务临床是我们的宗旨,同时我们也希望得到更多的信 息充实自己。 血流变的临床意义 一.说明: 1、血液流变学介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血液流变学是主要研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规律,血液中有形成分(细胞)的变形性和无形成分(血浆)的流动性对血液流动的影响,以及血管和心脏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医学技术,其中一些资料尚未齐全,有待补足。 2、血液流变学测定的方法是一种物理学方法,其中一些参数可能会与用其他方法测定的参数有出入,检查流变学时以流变学的测定结果为准。 3、在测定流变学时最好加做血脂(主要是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因这两项对流变学影响很大。 4、可用于血液流变学检查的疾病 (一)、血管性疾病 1 高血压, 2 脑卒中(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脑出血), 3 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 4 周围血管病(下肢深静脉血栓,脉管炎,眼视网膜血管病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二聚体、红细胞参数及血流变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二聚体、红细胞参数及血流变指标的变 化及其临床意义 唐西怀;樊凡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二聚体、红细胞参数及血流变指标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7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时期的76例同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D-二聚体、红细胞参数及血流变指标,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TIMI评分及Killip分级患者的D-二聚体、红细胞参数及血流变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二聚体、红细胞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及血流变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与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TIMI评分及Killip分级较高患者的D-二聚体、红细胞参数及血流变指标均高于TIMI评分及Killip分级较低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D-二聚体、红细胞参数及血流变指标呈现高表达状态,且不同TIMI评分及Killip分级患者的表达差异明显,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检测价值.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19(030)009 【总页数】3页(P1096-1098)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TIMI评分;Killip分级;D-二聚体;红细胞参数;血流变指标【作者】唐西怀;樊凡

【作者单位】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陕西西安 710005;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陕西西安 71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2.2+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高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临床诊治的时效性要求极高,而相关研究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循环状态相对异常,而血液相关方面的研究是重点[1-2]。D-二聚体作为循环正常进行的有效影响指标,其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 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红细胞参数及血流变指标作为急性心肌梗死中较为常见的研究指标,其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较大,可见目前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治的肯定性指标仍十分缺乏[3-4]。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二聚体、红细胞参数及血流变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76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排除标准:合并感染者;血液疾病者;合并脑 梗死者;合并肝肾肺等功能不全者;妊娠期与哺乳期者。以同时期的76 例在本院体验的健康体检同龄者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46例,女性30例;年龄40~74岁,平均(63.9±8.7)岁。观察组中男性48例,女性28 例;年龄41~74 岁,平 均(64.1±8.8)岁;TIMI 评分≤2 分(低危)者30 例,3~4 分(中危)者28 例,5~7 分(高危)者18例;Killip分级:Ⅰ级16例,Ⅱ级20例,Ⅲ级22例,Ⅳ级18例。两组受检者的性别构成与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的家属和(或)本人对研究知情同意。 1.2 观察指标与检测方法严格按照SOP 文件进行操作,采集对照组体检当日的空

血流变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血流变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血流变学检查是一种通过测量血液流动性能力来评估血液流动性的方法。它可以检测出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对于血液黏度和流动性的影响,从而提供有关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信息。以下是血流变学检查在临床上的意义。 1. 评估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高黏度和低流动性的血液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检测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程度、红细胞变形能力等指标,可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2. 指导肿瘤治疗 肿瘤患者常常需要接受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这些治疗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其中包括影响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通过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耐受性和治疗效果,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案。 3. 诊断炎症和感染

炎症和感染会导致血液黏度增加,红细胞聚集程度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等现象。因此,通过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出患者是否存在炎症或感染,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评估肝脏功能 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在肝功能异常时会影响人体内各种物质的代谢和转运,从而影响血液流动性。通过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肝功能状态,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 5. 指导营养干预 营养不良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营养不良会导致人体内各种物质代谢异常,从而影响血液流动性。通过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可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相应的营养干预和治疗。 总之,血流变学检查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身体状态和疾病诊断的重要信息,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