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17.01.19

•【字号】徐政办发〔2017〕12号

•【施行日期】2017.01.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社会工作

正文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

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徐政办发〔2017〕1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城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1月19日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04号)精神,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关爱保护,现就加强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和工作对象

(一)主要目标。各县(市、区)(含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下同)要坚持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关爱、源头预防的原则,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纳入科学发展、社会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全面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充分发挥政府监督指导作用,强化各县(市、区)属地职责,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建成精准识别、动态管理、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分类保障等救助保护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集中摸底排查工作,到2017年底,建成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平台;到2020年,全市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关爱保护儿童的意识普遍增强,儿童成长环境更安全更有保障,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形成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对象。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二、完善服务体系

(一)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3岁以下儿童的父母应与其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3-6岁儿童应入园接受学前教育,学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父母外出务工要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有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得出现不满16周岁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的情况。父母双方外出务工不能履行监护职责交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兄姐监护的,村(居)委会应当对其监护能力进行评估,不具备监护能力的,及时督促家长更换监护人。对委托非直系亲属、朋友承担监护责任的,须经村(居)委会同意,在监督人监督下,由监护人和受委托监护人签订委托监护协议,明确双方责任义务,监督人在协议上签字后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村(居)委会备案。外出务工人员要与留守未成年子女经常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子

女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给予更多的亲情关爱。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村(居)委会、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及时进行劝诫、纠正,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其责任。

(二)落实政府主导责任。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承担主体责任,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承担具体责任。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措施,认真组织开展关爱保护行动。县(市、区)民政部门和救助管理机构要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开展的监护监督等工作提供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乡镇(街道)配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专(兼)职人员,村(居)设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督导员,确保关爱保护工作全覆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建立详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支持;同时,在乡镇(街道)建立党员干部、教师、挂职书记等“一对一”关爱帮扶制度,采取关爱式帮扶、保护式帮扶等帮扶措施,并监督指导监护人落实监护责任,形成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中心、监护人为主体、帮扶人为补充的全方位关爱服务格局。村(居)委会应定期走访、全面排查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等基本信息,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同时,为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父母联系提供便利。

(三)加强教育管理和学校关爱保护。教育部门要认真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相关教育资助政策,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按时入学作为控辍保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建立在校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准确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基本信息,确保其不因贫困而失学。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力争实现有需求的农村留守儿童全部住校。乡镇(街道)高配比建设公办中心幼儿园,按照一定服务半径规划建设村办幼

儿园,实现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满足适龄儿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需求。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队伍建设力度,到2017年底,全市每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至少配备1名心理辅导教师或接受过心理健康指导培训的兼职教师。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要专门建设或结合现有功能室设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室,配备图书、计算机、电话等,为农村留守儿童开展阅读、亲情联络等活动提供条件。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采取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帮助监护人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情况,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及时了解无故旷课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

(四)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假期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关爱服务。工会组织积极帮助有农村留守儿童的困难职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共青团组织广泛动员团员青年、少先队员和青年志愿者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互助活动。妇联组织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纳入家庭教育工作总体规划,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受委托监护人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提升家庭托育和教育能力;依托妇女儿童之家、留守流动儿童活动站等阵地,组织开展符合农村留守儿童特点和需求的关爱服务;通过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等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帮扶和关怀,实现服务活动常态化。残联要积极做好残疾农村留守儿童康复和救助工作。

(五)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加快孵化培育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等,建立政府负责,专业社会组织、基层组织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模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家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加大志愿者招募和培训力度,壮大

志愿者服务队伍,探索“类家庭”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模式,让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温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依托学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

三、健全工作机制

(一)建立精准识别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将农村未成年人家庭全部纳入摸底排查范围,重点排查面临困境、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农村未成年人,准确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监护、就学、行为表现等情况,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帮扶台帐以及详实完备、动态更新的全市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库。民政部门牵头做好有关工作,教育、公安部门积极协助配合,提供相关数据支持,确保摸底排查工作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二)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县(市、区)民政部门在全面摸底排查的基础上,指导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时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及家庭情况评估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支持。评估工作每年进行2次,重点对象随时评估。评估结果根据委托监护人履行职责情况和农村留守儿童受保护程度确定,分为较好、一般、差三个等级。指导村(居)委会依据评估结果建立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报告制度,对新增农村留守儿童的有关信息及时在帮扶台帐和相关信息平台更新;对父母外出务工返乡的实行退出制度。

(三)实行强制报告机制。学校、幼儿园、村(居)委会、医疗机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负有强制报告责任的单位和人员未履行报告义务的,其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要严肃追责。其他公民、社会组织积极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给予表扬或奖励。

(四)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公安机关要及时受理有关报告,第一时间出警调查,并将相关情况及时通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有针对性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属于失踪情况的,启动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及时开展调查;遭受家庭暴力的,及时依法制止,必要时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予以保护;遭受其他不法侵害、意外伤害的,依法制止侵害行为并实施保护。对遭受家庭暴力和其他不法侵害、意外伤害的情形,要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并协助其就医、鉴定伤情,为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提供依据。

(五)健全评估帮扶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接到相关部门通报后,会同民政、公安、教育、卫生计生、司法行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和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并在村(居)委会、中小学校、医疗机构以及亲属、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的协助下,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处境、监护情况、身心健康状况等进行调查评估,有针对性安排监护指导、医疗救治、心理疏导、行为矫治、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对于监护人家庭经济困难且符合享受有关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政策条件的,民政及其他社会救助部门应及时将其纳入保障范围。

(六)强化监护干预机制。对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公安机关应予批评教育,必要时依法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依法立案侦查。对于监护人将农村留守儿童置于无人监管和照看状态,导致其面临危险且经教育不改正的,或者拒不履行监护职责6个月以上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无着的,或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农村留守儿童导致其身心健康严重受损的,其近亲属、村(居)委会、县(市、区)民政部门等可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另行指定监护人。

(七)健全分类保障机制。继续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困境儿童分类保

障制度的意见》(苏政办发〔2014〕113号)要求,对困境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中的困境儿童,强化基本生活保障,加强医疗康复保障,完善教育保障政策,健全监督保护制度,优化儿童关爱机制。各县(市、区)要提高财政保障标准,全面落实监护人监护缺失的儿童生活费补助按照当地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80%以上发放生活补助费。统筹做好监护人无力履行监护职责的儿童、重残重病和流浪儿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有条件的可按当地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的一定比例发放生活补助。

四、着力减少儿童留守现象

(一)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同城待遇。公安部门结合实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完善外来务工人员随行未成年子女落户政策,逐步使其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教育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完善随迁子女入学办法,坚持以流入地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和相对就近原则,在区域内学校统筹安排入学;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要普遍对外来务工人员未成年人子女开放,在公办学校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同时完善和落实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卫生计生部门按规定将辖区内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纳入当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住房保障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政策,将符合条件的纳入保障范围,通过实物配租公共租赁住房等方式满足其家庭基本居住需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按规定统筹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及子女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问题。

(二)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各县(市、区)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依托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便利条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返乡农民工项目、技术、资金和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有针对性地推荐用工岗位或创业

项目,开展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吸引更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业。针对贫困户农村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可以通过政府购买部分公益岗位的方式安排其家庭成员就业。

五、强化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级建立由民政部门牵头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县(市、区)建立完善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教育、公安、司法行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卫生计生、扶贫等部门和妇联、共青团、残联等群团组织参加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在市、县(市、区)民政部门明确负责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明确相应工作机构,具体负责留守儿童日常帮扶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实施步骤,落实保障措施,形成各司其职、责任到人、互相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抓好能力建设。加快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居)未成年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服务体系建设,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鼓励企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组织提供帮扶资金,引导社会资金、爱心捐款投向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的镇(街道)、村(社区),要利用现有资源建立留守儿童服务工作站、儿童之家等活动场所,工作站、活动之家等要有固定场地、统一标识、配齐设施、建立档案,真正发挥阵地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及引导社工人才、社会志愿者、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方式,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基层工作任务重、人手少等难题,补齐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最后一公里”短板。

(三)强化督查问责。建立完善相关督查机制,采取明察暗访、定期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督查。审计部门要加强对儿童救助保

护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对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依法严肃处理。民政部门要认真履行牵头职责,对关爱保护工作加强指导、督查、通报和跟踪问效,切实发挥统筹协调、监督指导作用。对措施不实、工作不力的,特别是对底数不清、风险隐患排查不到位、突发事件处置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责任。

(四)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的教育引导,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的宣传力度,强化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责任意识和家庭自觉履行监护责任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理性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开通网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栏,公布关爱保护救助热线电话,建立起畅通的救助绿色通道;大力宣传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向上、健康快乐、自强自立、自尊自信的优秀事迹和关爱工作先进典型,积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或细则。对本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市政府将适时组织专项督查。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和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确保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关爱保护,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市委办〔 2017 〕 59 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要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完善联动机制,强化监护责任,注重创制创新,强化关爱保护,力争建成“ 五个一批”,即:一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平台、一批标准化留守儿童之家、一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阵地、一批热衷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指导的专业服务团队、一批专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着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监护、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工作重点任务 (一)强化监护监管责任落实。各乡镇、社管委要全面完成辖区内农村留守儿童再排查工作,彻底查清留守儿童数量结构、家庭状况、监护情况、父母动态和学习生活状况,重点排查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家庭生活困难、监护人缺失、事实上无人抚养和残障等留守儿童,坚决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由县民政局牵头,教体、公安、妇联、残联、团委等成员单位配合,汇总完善留守儿童信息库,落实动态管理机制。留守儿童情况发生变化的,乡镇、社管委随时更新信息数据,做到一人一档。在摸底排查中发现无人监护、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乡镇和公安部门会同村(社区)联系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责令其立即返回或确定受委托监护人。村(社区)要与留守儿童法定监护人、其他监护人签定监护责任确认书,并定期走访、及时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等问题的,要第一时间向乡镇和公安部门报告。乡镇和村(社区)要加强对监护人的法治宣传、监护监督和指导,督促其履行监护责任,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对留守儿童不闻不问,甚至麻木不仁、视而不见,侵害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公安部门要依法坚决查处。 (二)打造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平台。着力打造农村留守儿童网格化关爱保护平台,依托各乡镇、社管委和村(社区)综治网格化管理平台,由县综治办督促指导各乡镇建设“1+1+1”关爱保护平台,即1个重点对象落实1个村社干部、1个网格长或志愿者和1个远近邻,基本建立起“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将全县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纳入有效监护范围,确保父母一方外出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家庭得到有效帮扶。精心打造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困境诉求平台,由团县委设立全县统一的青少年维权与心理咨询公益服务电话,安排专人负责接听,第一时间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法律咨询、家庭教育、就业创业等服务;由县网信办设置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公共微信号,及时发布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法规政策,不断提高全社会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x〔x〕13号)、《x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x发〔x〕57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x发〔x〕77号)精神,进一步做好我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维护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以党的x和xx、x、x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和x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决策部署,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关爱、标本兼治的原则,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关爱保护体系。形成“家庭”“政府”“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依法优先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确保我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到x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全面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机制有效运行关爱保护儿童的意识普遍增强,儿童成长环境显著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明显减少。 二、重要意义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区直各相关部门、x镇、各涉农街道办事处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真正的关爱和保护。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留守儿童监护主体责任在家庭,父母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外出务工人员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暂不具备条件的,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或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及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外出务工期间,委托代为监护的,父母应和子女保持经常联系沟通,切实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定期探望,情亲互动,情感陪护。受委托人应切实负起责任,努力养护,力戒漠不关心,杜绝暴力伤害,助力留守儿童健康、阳光成长。相应部门应积极主动介入,切实督促指导,延伸关爱保护。对不履行监护责任的父母和受委托监护人,村(居)民委员会、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安等有关部门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二)落实属地监督职责。区直有关部门、x镇、各涉农街道办事处要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内容,制定切实可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五篇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五篇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五篇 【篇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苏 政发〔**〕104号)和《关于完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意见》(苏政发〔**〕113号)精神,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法保护,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 爱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大 关爱保护力度,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 效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父母监护,家庭尽责。落实父母和家庭监护主体责任,依法履行监护义务,确保儿童权益。加强对家庭监护和委托监护的督促指导,确保农村留守儿童 和困境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共管。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作为政 府重要工作任务,落实各园区、镇属地管理责任,强化民政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指 导责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救助保护机制,切实 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合法权益。 ——坚持社会参与,全民关爱。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村(居)民委员会、群团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方面积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 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生活、监护、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全社会关 爱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目标 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 保

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最新)

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最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X〕13号)和《X州教育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转发的通知》(X教长函〔X〕2号)精神,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经县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国家、省、州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大决策,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以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为重点,深化关爱活动为总抓手,对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长期性的关爱帮扶。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大关爱保护力度,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良好氛围。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支持、部门配合、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工作体系,形成留守儿童学有所教、困有所帮、爱有所依、托有所居、居有所安,入学保障等工作全面覆盖、持续开展的良好局面。 (一)阵地建设科学化。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要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加强入学保障阵地建设,逐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步形成农村村组、城镇社区、学校三位一体的入学保障网络,实现入学保障

阵地在全县各学校全覆盖,基本满足留守儿童多元化需求。 (二)基础档案信息化。完善留守儿童个人信息档案、志愿者结对档案、阵地建设档案,动态掌握全县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做好入学保障工作打下基础。 (三)入学保障工作情感化。进一步完善入学保障体制,做到物质入学保障与精神入学保障相结合,确保入学保障工作取得实效,形成全县上下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入学保障、共同参与留守儿童入学保障的良好局面。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和相关职能部门要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按要求全面落实到位。 (二)明确部门职责,保障留守儿童入学 1.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要不断完善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工作机制,负责统计全县在校留守儿童数据台账,加大对各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的监督、指导工作力度,在学校综合评估工作中,必须将留守儿童入学保障工作作为学校综合评估重要内容进行考核。 2.团县委及县妇联负责指导各级团组织、妇联组织,结合本地实际,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健康生活和学习环境。 3.县关工委要在全县广泛深入开展志愿者结对帮助入学保障行动,组织动员志愿者,采用各种形式强化入学保障工作,教育、引导、

关于贯彻国发〔2016〕13号文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贯彻国发〔2016〕13号文件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 作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要求,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关爱保护,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社会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考评体系,纳入社会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关爱、源头预防原则,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落实县(市、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属地职责,强化民政等部门监督指导职责,构建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关爱保护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的工作机制,建设集发现报告、任务转介、关爱服务、救助保护、持续跟踪为一体的工

作平台。2016年,部署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2017年,建成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平台。到2020年,全省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意识普遍增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得到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格局。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精准识别机制 1.摸底排查建档。摸底排查工作以县(市、区)为单位,县级民政部门牵头负责,同级教育部门、公安机关协助配合。2016年上半年,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组织开展一次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将农村未成年人家庭全部纳入摸底排查范围,对有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农村未成年人重点排查。通过摸底排查,精准采集数据信息,认真填写《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表》,准确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行为情况等,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和帮扶台账;及时录入山东省未成年人(留守儿

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我区属欠发达后发展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庞大、关爱保护任务繁重。扎实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关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对我区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全区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关爱保护。 (一)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主体责任在家庭,农村留守儿童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责任和抚养、教育义务。外出务工人员要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照料,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外出务工人员要与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联系、多见面,加强与学校教师和其他监护人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给予更多亲情关爱。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前或外出务工后改变地址的,应将务工地点、联系方式和委托监护等基本信息告知村(居)民委员会和子女就读学校(幼儿园)。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不依法履行监护责任的,村(居)民委员会、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

《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一、政策制定背景 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20〕1号)、《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铜政办〔2020〕7号)等文件,结合我区实际,区民政局起草了《实施方案》,对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进行细化明确。 二、起草过程 在《实施方案》起草过程中,我们主要的依据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20〕1号)文件。 三、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坚持儿童优先、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措施,分类施策,精准帮扶,提高保障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强化家庭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环境进一步改善、安全更有保障。 三、主要内容 主要有四个方面11条:一是明确困境儿童类型。二是落实基本生活保障。三是加强医疗康复保障;四是完善教育资助救助;五是履行家庭监护责任;六是落实困境儿童的政府兜底监护责任。七是强化安全风险防范。八是依法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九是强化安全风险防范。十是提升关爱服务水平。十一是完善关爱保护机制。 四、下步工作考虑 规范儿童之家、儿童活动室、老少儿童活动家园、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等村(居)儿童关爱服务场所管理,开展政策宣传、家庭教育、社会融入等服务。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打造“乡村温馨校园”,满足困境儿童和农村留守儿童入学需求。 (非正式文本,仅供参考。若下载后打开异常,可用记事本打开)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石市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黄政发〔2016〕33号

黄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石市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 的通知 正文: ---------------------------------------------------------------------------------------------------------------------------------------------------- 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黄石市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黄政发〔2016〕33号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和《湖北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鄂政发〔2016〕37号)精神,确保我市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关爱保护,根据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到2020年,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意识普遍增强,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机制有效运行,留守儿童权益有效保护,侵害事件有效遏制,儿童成长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儿童留守现象明显减少。 二、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制度各乡镇人民政府(街办)要“一人一档”建立农村留守儿童 信息台账,根据农村留守儿童增减情况,每季度向县级民政部门、公安部门报送农村留守儿童更新信

息。县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幼儿园每季度要提供并核实反馈在校在园留守儿童更新信息。县级公安机关及派出机构要核实农村留守儿童户口登记情况并对无户籍的办理落户手续。县级民政部门每季度负责数据汇总、更新、上报,统筹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信息库。 (二)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1.强化家庭主体责任。鼓励父母双方外出务工人员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要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得让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督促外出务工人员主动将务工地点、联系方式和委托监护等基本信息告知村(社区)和留守儿童就读学校,与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联系、多见面,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给予更多亲情关爱。 2.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制度,组织开展各类关爱行动,确保关爱保护工作覆盖本行政区域内所有农村留守儿童。乡镇人民政府(街办)要督促法定监护人及委托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及时核查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确保得到妥善照料。村(居)民委员会要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办)上报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监护、就学情况,监督委托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和抚养义务,发挥村(社区)基础设施作用,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条件。 3.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责任。教育行政部门要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会同公安机关指导和协助中小学校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在校安全。中小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安全防范教育,促进儿童积极健康成长,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要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协助村(居)委会督促监护人送适龄儿童入学并完成义务教育;要与本校就学的农村留守儿童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关系,加强与家长及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对其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 4.强化民政部门牵头协调和兜底救助责任。各级民政部门要推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机构、工作制度、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及时救助符合条件且经济困难的农村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家庭;督促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接收安置公安机关护送的农村留守儿童并履行临时监护责任;加快孵化培育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社会组织机构深入城乡社区、学校和家庭,开展专业服务。 5.强化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关爱服务责任。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开展假期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残疾康复、家庭教育等关爱服务。要发挥好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专业社工等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各类专业服务、爱心呵护、慈善帮扶等活动。支持社会组织、爱心企业依托学校、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举办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服务机构,财

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民政部 •【公布日期】2016.04.27 •【文号】民函〔2016〕119号 •【施行日期】2016.04.2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未成年人保障 正文 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 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民函〔2016〕1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2016年2月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以下简称《意见》)。为抓好《意见》贯彻落实工作,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意见》出台的重大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分别对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做出决策部署。国务院连续三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发〔2015〕34号)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

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意见》的印发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体现。《意见》是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为切入点的第一份系统性地明确未成年人保护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的国务院文件,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大制度创新,为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制度,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遵循。贯彻实施好《意见》,对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民政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意见》出台的重大意义,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上来,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按照全国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把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发挥牵头作用,履行部门职能,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意见》贯彻落实,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措施落地生根,见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准确把握民政部门的职责要求 《意见》紧紧抓住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针对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和健全救助保护机制等重点环节,提出了系统性的顶层设计和有针对性的政策安排,明确了家庭、政府及有关部门、群团组织、学校、村(居)民委员会和社会力量的职责任务。各地要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深入理解《意见》规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准确把握民政部门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中的职责要求。 一是承担牵头组织职责。提请地方党委政府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纳入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大局,协助地方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动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牵头、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参加的农村留守儿童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务院 •【公布日期】2016.02.04 •【文号】国发〔2016〕13号 •【施行日期】2016.02.04 •【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未成年人保障 正文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 国发〔2016〕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一些地方农村劳动力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寻求更好发展,走出家乡务工、创业,但受工作不稳定和居住、教育、照料等客观条件限制,有的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料,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出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为我国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对改善自身家庭经济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客观上为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但也导致部分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极端行为,遭受意外伤害甚至不法侵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方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强烈。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

周岁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对促进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家庭监护缺乏监督指导、关爱服务体系不完善、救助保护机制不健全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机制化建设亟待加强。 农村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关系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关爱保护。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法保护,不断健全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大关爱保护力度,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家庭尽责。落实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监护人要依法尽责,在家庭发展中首先考虑儿童利益;加强对家庭监护和委托监护的督促指导,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亲情关爱和家庭温暖。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区外出务工人员规模的扩大,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他们在生活、学习和成长等方面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和谐中区建设,按照《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加强我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实施方案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是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个重点,关乎祖国明天和未来。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具体体现。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央和X市对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要求,以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目标,以动员社会支持,增强家长责任意识为着力点,大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保障和良好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部门牵头”的责任制度,加强政府统筹协调力度,实现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有成、监护有人、安全有保、亲情有护、活动有地”的工作目标。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义务教育管理机制。 充分发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主导作用,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纳入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在安排、指导、检查、考评学校工作时,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统一部署,切实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平等的权益。建立完善农村留守儿童档案资料库,建立情况登记、监护人联系、教育管理责任、情况报告、结对帮扶、沟通交流、寄宿优先

进一步加强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工作方案

进一步加强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工作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教育、公安、司法、卫生计生等部门和残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参与的留守儿童、孤残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机制。坚持把关心未成年人特殊群体当作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大事来抓,落实工作责任、拓宽工作思路、扎实工作成效,让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得到良好保障。 二、建立联动机制 各有关单位要密切沟通协调、完善工作机制、总结工作经验、落实帮扶措施,共同搞好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工作,确保关心关爱特殊未成年人工作取得实效。县教育局要保证贫困山区群众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做到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有措施、有效果,制订照顾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入学的有关制度;县民政局要加大对孤残儿童和流浪儿童的救助力度,使我县主要公共场所无流浪乞讨未成年人;县妇联要牵头搞好全县关爱帮扶留守儿童工作;县残联要搞好对残疾儿童的帮扶关爱工作;县财政局要加大对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财政支持力度,对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划拨专项救助资金;团县委要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搞好希望工程,关爱贫困青少年。 三、强化工作措施 一是对全县困境儿童进行登记。XXXX年X月底之前完成农村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摸底排查工作,XXXX年,完成全县农村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平台建设。到XXXX年,全面建立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机制有效运行

的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实现全社会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意识普遍增强,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显著改善、农村特殊群体未成年人现象明显减少。 二是对全县孤儿进行重新核査。由县民政局社政股负责对全县孤儿情况进行定期核查。通过按照规定给孤儿发放生活保障金,减免在校就读孤儿相关费用,对个别生活困难的给予适当临时救助,将孤儿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确保孤儿学生治病享受城乡医疗救助等措施,基本上解决孤儿的吃、穿、住、医、学等生活上的难题。 三是对流浪未成年人进行临时救助。县民政局救助管理要与公安、行政执法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接送流浪乞讨人员回家为主题的专项行动。救助人员要在主要街道、繁华路段和医院、商场、广场、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拉网式巡逻搜救,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尽快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关于加强关心关爱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X府发〔X〕X号)和《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X府发〔X)X号)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工作,促进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浪儿童等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宗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网络,解决特殊群体未成年人感情缺失、心理失衡、生活失助、安全缺保、学习缺教等问题,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关爱实施方案

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关爱实施方案 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保障关爱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维护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保障其健康成长,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县民政局的决策部署,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家庭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的意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安全保障等政策措施,整合拓展保障资,加大保障力度,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二、总体目标建立健全与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制度,加快形成家庭尽责、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困境、留守儿童关爱保障工作格局。建立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全社会关爱保护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意识明显增强,困境儿童数量明显减少、困境程度明显减轻,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安全更有保障,儿童成长环境更加优化。 三、保障范围 (一)困境儿童

1.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主要包括城乡低保家庭儿童、城乡低收入家庭儿童等。 2.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的儿童,主要包括孤儿、社会弃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流浪儿童等。 3.因罹患重病或身体残疾导致康复、照料、护理和社会融入等困难的儿童,主要包括残疾儿童、重病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 4.因其他特殊原因导致陷入临时困境的儿童,主要包括打拐解救儿童、临时失去家庭依靠的儿童等。 (二)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 留守儿童中符合困境儿童条件的,纳入困境儿童保障范围。 四、主要任务分工 (一)加强困境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护工作 1.强化留守儿童家庭监护主体责任。父母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责任和抚养、教育义务。外出务工人员要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得让不满 16 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生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 为切实维护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推进我旗儿童福利事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13号)以及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内政发〔**〕 75号)和《XXX关于印发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乌政办字〔**〕149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旗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总体目标农村留守儿童主要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是最需要全社会关注的特殊弱势群体,扎实做好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关系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关系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对我旗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精准扶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上级有关部门在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困境家庭儿童救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近年来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因缺乏精神关爱而造成心理障碍,辍学、厌

学,甚至成为问题儿童,因缺乏监护而遭受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等严重威胁人身安全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目前全旗外出流动人口达到总人口的36%。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加将是我旗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因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站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项长期的、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摆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密切配合,抓出实效。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儿童优先,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的关爱保护。要坚持构建“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形成家庭、政府、学校尽职尽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确保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有效运行,切实防范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事件的发生。**年全旗要全面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体系和机制,在重点乡镇和服务内容上要有创新和突破。到2018年,各乡镇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实现全覆盖,未成年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2023年留守儿童工作方案

2023年留守儿童工作方案 2023年留守儿童工作方案1 一、完善机构,加强领导 一是成立关爱留守妇女儿童领导小组。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经党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人大主席、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卫生院长、派出所长、财政所长、民政干事、妇联干事、计宣站长、党委政府秘书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公室,党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二是组建“留守儿童之家”、“妇女之家”。根据上级妇联的文件精神要求,镇党委、政府计划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妇女之家”。全镇预计建设5所“留守儿童之家”,10所“妇女之家”。 三是组建志愿者专业服务队伍。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我镇准备组建以乡镇政府工作人员、村组干部为主体的专职和兼职服务队伍,以教师、医护人员、民政和公安人员为主的志愿者专业服务队伍,以社会各界关心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人士为主的社会志愿者队伍。 二、搭建平台,推进服务。 一是健全档案,规范管理。我镇妇联将利用节假日大批务工人员返乡之际,依托村支部、村委会,及时摸清并掌握留守家属基本情况,重点了解留守儿童家长姓名、外出务工地点、联系方式等基础情况,完善留守儿童花名册、登记表、监护人登记表,建立外出务工农民家庭情况档案。二是充分发挥“妇女之家”在服务留守妇女儿童和家庭方面的阵地作。一方面通过“妇女之家”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各种针对留守妇女儿童的系列服务活动;联系农业、劳动部门对留守人员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通过下乡、慰问等活动,机关干部到留守人员家中帮助她们解决实际困难;在节日对特困留守家庭开展送

温暖活动;联合社保部门举办农业养殖、生态种植及创业项目推介会,为留守妇女搭建创业平台;请妇幼保健院、计生部门的医生传授妇幼保健常识,留守妈妈们在妇女之家能交流家庭教育心得;另一方面利用“妇女之家”深化对留守妇女儿童的维权服务,对留守妇女儿童开展安全防范教育,进行心理情绪疏导,调适婚姻家庭关系,切实加强人文关怀,使“妇女之家”真正成为留守妇女儿童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三是广泛宣传,营造环境。镇党委、政府干部通过送法下乡、进校、贴标语等多种形式,在集市、学校进行广泛宣传 “以人为本”、“尊重儿童”、“以德育人”等新观念和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的意义,通过宣传,在全社会形成关爱留守人员的良好社会环境。四是教育部门依托家长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辅导、亲情沟通、亲子活动等服务。五是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积极开展维权行动,热情接待来访妇女儿童,进一步畅通妇联组织和妇女群众的沟通及妇女诉求渠道,加大对危害妇女儿童侵权案的打击惩处力度,大力宣传妇女儿童保护法,从源头上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三、丰富活动内容,关爱留守人员 一是开展访贫问苦、爱心帮扶活动。首先,镇党委、政府把关心关爱留守妇女工作放在首位,采取各种方式开展各项关爱活动,每年组织计生部门免费为农村留守妇女进行一次妇科疾病检查。其次,通过社会各界力量开展捐资捐物、生产生活帮扶、维护权益等形式的“真情关爱留守家庭”活动,利用节日之际到村组、社区走访慰问贫困留守妇女儿童,帮助留守妇女儿童切实解决生产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困难,把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及时送到他们身边。联合宣传、财政、计生、民政、教育等联合开展“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向社会各界筹集资金扶助贫困留守家庭的母亲贫困母亲,使所有留守贫困母亲都能享有生存与发展权、接受教育权、生殖健康权。在寒暑假镇村领导到村看望留守流动儿童,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书包,并组织到延安、马栏等红色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二是为强化留守流动儿童监护人的监护意识,我镇准备在各学校开展一系列家庭教育巡回演讲活动,从根本上提高监护人的监护能力和水平。三是关注留守人员身心

2023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方案

2023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方案2023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方案1(2743字)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加强我镇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给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结合均衡教育发展及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以党的十九大和______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全面构建“家庭尽责、源头预防、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建立健全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重点时段排查等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有效遏制侵害、伤害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事件和安全事故。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关爱保护工作格局。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列入乡镇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切实提高执行力。结合实际,调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小

组,确保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得到及时研究解决。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站及村(居)党组织作用,推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2、落实村(居)委员会职责。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行属地管理,落实村(居)民委员会职责。结合学校教育,建立详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患、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施策,为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供支持。 3、明确部门职责。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是一项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各职能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民政部门承担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牵头责任,推动建立工作领导机制,教育部门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农村留守儿童不因贫失学;公安机关指导和协助中小学校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帮助儿童增强防范不法侵害的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支持和指导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中小学校、幼儿园发挥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独特作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加强教育关爱,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与外出务工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及时了解无故旷课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劝返无效的,应书面报告教育行政部门和镇人民政府,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完善教育关爱服务团队和志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