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图法》基本部类与基本大类

《中图法》基本部类与基本大类

《中图法》基本部类与基本大类
《中图法》基本部类与基本大类

中国图书分类法美大版

《中图法》基本部类与基本大类是根据图书资料的特点,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的编制原则。《中图法》是在五个基本部类的基础上组成二十二个基本大类。(如下表)

A 马克斯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类目简表

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2 列宁著作

3 斯大林著作

4 毛泽东著作

49 邓小平著作

5 马克斯、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7 马克斯、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8 马克斯、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 列宁著作

A3 斯大林著作

A4 毛泽东著作

A41 选集、文集

A42 单行著作

A43 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

A44 诗词

A45 手记

A46 专题汇编

A48 语录

A49 邓小平著作(仿A4分)

A5 马克斯、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A7 马克斯、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A8 马克斯、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B 哲学、宗教

类目简表

0哲学理论

1世界哲学

2中国哲学

3亚洲哲学

4非洲哲学

5欧洲哲学

6大洋洲哲学

7美洲哲学

80思维科学

81逻辑学(论理学)

82伦理学(道德哲学)

83美学

84心理学

9 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类目简表

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1 社会科学现状及发展

2 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4 社会科学教育及普及

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

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8 统计学

91 社会学

92 人口学

93 管理学

94 系统科学

95 民族学

96 人才学

97 劳动科学

D 政治、法律

类目简表

0 政治理论

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2 中国共产党

33/37 各国共产党

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5 世界政治

6 中国政治

73/77 各国政治

8 外交、国际关系

9 法律

E军事

类目简表

0 军事理论

1 世界军事

2 中国军事

3/7 各国军事

8 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

9 军事技术

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

F 经济

类目简表

0 经济学

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2 经济计划与管理

3 农业经济

4 工业经济

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5 交通运输经济

59 旅游经济

6 邮电经济

7 贸易经济

8 财政、金融

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类目简表

0 文化理论

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2 信息与知识传播

3 科学、科学研究

4 教育

8 体育

H 语言、文字

类目简表

0 语言学

1 汉语

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3 常用外国语

4 汉藏语系

9 国际辅助语

H0 语言学

H11 语音

H12 文字学

H13 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

H131 古代词汇

H134 近代词汇

H136 现代词汇

H14 语法

H141 古代语法

H146 近代、现代语法(白话语法入此)

H15 写作、修辞

H151 风格论

H152 文体论

H152.1 记叙文

H152.2 辩论文

H152.3 应用文(普通应用文、专业应用文、说明文等入此)

H158 诗词格律

H159 翻译

H16 字书、字典、词典

H161 《说文》(六书研究入H122)

H163 字典

H164 词典

H17 方言

H171 古代方言

H19 汉语教学

H191 教学改革

H192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H193 教学法

H194 汉语读物

H195 对外汉语教学

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H3 常用外国语

H31 英语

H310.1 非标准英语

H310.4 英语水平考试

H310.41 世界(适用于世界范围英语水平考试的,如GRE、托福考试等入此)H310.42 中国(专论国家英语水平考试、大学英语等级水平考试等入此)

H311 语音

H312 文字

H313 语义、词汇、词义

H314 语法(兼论语法、修辞的著作入此)

H315 写作、修辞

H315.9 翻译

H316 词典

H319 英语教学

H319.4 读物

H319.6 习题、试题

H319.9 会话

H32 法语

H33 德语

H34 西班牙语

H35 俄语

H36 日语

H37 阿拉伯语

H4/95 其他外国语

I 文学

类目简表

0文学理论

1世界文学

2中国文学

3/7 各国文学

J 艺术

类目简表

0艺术理论

1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2绘画

29书法、篆刻

3雕塑

4摄影艺术

5工艺美术

[59] 建筑艺术

6 音乐

7 舞蹈

8 戏剧艺术

9 电影、电视艺术J 艺术

依总论复分表分,-0理论与方法论所属类目入J0

J-0 理论与方法论

J-1 现状与发展

J-2 机构、团体、会议

J-4 教育与普及

J-5 丛书、文集、连续出版物

J-6 参考工具书

J-7 文献检索工具、非书资料、视听资料

J0 艺术理论

J01 艺术美学

J02 艺术理论的基本问题

J03 艺术工作者

J04 艺术创作方法

J05 艺术评论、欣赏

J06 造型艺术理论

J061 构图学

J062 透视学

J063 色彩学

J064 艺术解剖学

J08 艺术技法

J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J11 世界艺术

J110 艺术史、艺术思想史

J111 艺术作品综合集

J114 艺术市场

J12 中国艺术

J13/17 各国艺术

依世界地区表分,再仿J11分

J18 美术考古

J19 宗教艺术

J2 绘画

依总论复分表分,-0理论与方法论所属类目入J20

J2-39 电子给画技术

J20 绘画理论

J21 绘画技法

J211 一般技法

J211.24 风俗、社会生活

J211.25 人物、肖像

J211.26 风景、山水

J211.27 静物、花卉、竹木(总论花鸟、鱼虫画的著作入此)

J211.28 鸟兽、鱼虫

J211.29 其他

J211.6 绘画材料和工具

J211.7 绘画的装帧和修裱技术

J212 中国画技法

J212.1 基本技法(笔法、墨法、用色、染法等入此)

J212.2 各种画技法(按题材分,仿J211分)

J213 油画技法

J213.1 基本技法

J213.2 各种画技法(按题材分,仿J211分)

J213.9 漆画、涂料画技法(丙烯画、喷洒画技法入此)

J214 素描、速写技法(包括兼论理论的著作)

J215 水彩、水粉画技法(包括兼论理论的著作)

J216 粉画、蜡笔画技法(包括兼论理论的著作)

J218 各种画技法(按用途分,包括兼论理论的著作)

J218.1 宣传画

J218.2 漫画(讽刺画入此)

J218.3 年画

J218.4 边环画

J218.5 组画、插图画

J218.6 壁画

J218.7 动画(卡通)

J218.9 其他用途画(立体画入此)

J219 其他绘画技法(包括兼论理论的著作,宗教绘画艺术、农民画、儿童画入此)J22 中国绘画作品

J221.1/.7 各地方绘画作品集(依中国地区表分)

J221.8 个人绘画作品集

J221.9 绘画范本

J222 中国画(外画画家的中国画作品入J232.9)

J222.2/.6 历代作品(依中国时代表分)

J222.7 现代作品(建国后作品入此)

J223 油画

J223.9 漆画、涂料画(丙烯画、喷洒画技法入此)

J224 素描、速写(铅笔画、钢笔画、木炭画作品等入此)

J225 水彩、水粉画

J226 粉画、蜡笔画

J227 版画

J228 各种画(按用途分,仿J218分)

J229 其他绘画

J23 各国绘画作品

J231/239 各种绘画作品(以下如需按作者的国家区分时,可依世界地区表分,并用()加以标识。

例:英国油画集为J233(561))

J231 作品综合集(两种以上技法的画集入此)

J231.9 绘画范本

J232 民族技法画

J232.9 中国画(外国画家的中国画作品入此)

J233/239 仿J223/229分

J29 书法、篆刻

J292 中国书法、篆刻(总论汉字书法及兼论篆刻的著作入此,论画而兼及题字书法和刻印的著作入

J212,汉字形体研究入H123)

J292.1书法(理论和方法入此)

J292.11毛笔字

J292.12硬笔字(钢笔字、铅笔字书法及作品入此,钢版字刻写法及作品入此)

J292.13美术字(美术字书法及作品入此)

J292.14少数民族文字(少数民族文字书法及作品入此)

J292.15拼音文字(拼音文字书法及作品入此)

J292.2 碑帖、书法作品

J292.3 书法作品:按书体分

J292.31 篆书书法

J292.32 隶书书法

J292.33 楷书书法

J292.34 草书书法

J292.35 行书书法

J292.4 篆刻、治印及作品

J292.41 篆刻法

J292.42 历代印谱

J292.47 现代印谱(建国后、外国人所刻印谱入此)

J293 外文书法

J3 雕塑

J30 雕塑理论

J305 雕塑评论、欣赏

J306 雕塑造型艺术理论

J309 雕塑艺术史

J309.9 雕塑艺术流派及其研究

J31 雕塑技法

J311 基本技法(塑造、放大、翻模等入此)

J312/315 各种雕塑法(涉及样式、题材、材料等多种分类标准的著作)J316 雕塑材料和工具

J317 雕塑作品的修复和保管

J32 中国雕塑作品

J321 雕塑作品综合集

J322 木刻、木雕、根雕(木刻版画作品入J227)

J323 石刻、石雕

J324 金属雕刻

J325 竹刻、竹雕

J326 漆雕

J327 泥塑、塑像

J328 陶雕

J329 其他

J33 各国雕塑作品(仿J32细分)

J4 摄影艺术

J40 摄影艺术理论

J41 各种摄影艺术

J412 室内摄影(静物、室内陈列、展览等的摄影入此)

J412.9 广告摄影

J413 人像摄影(婚纱摄影入此)

J414 风光摄影(户外摄影入此)

J415 舞台摄影

J416 动体摄影

J417 夜间摄影

J418 空中摄影、水下摄影

J419.1 新闻摄影

J419.3 建筑摄影

J419.5 动物、植物摄影

J419.9 其他

J42 中国摄影艺术作品

J43 世界各国摄影艺术

J5 工艺美术

J50 工艺美术理论

J51 图案学

J52 中国工艺美术

J521 工艺美术作品综合集

J522 图案集(纹样集、报刊图案入此)

J522.1 人物集

J522.2 动物

J522.3 植物

J522.4 图案字

J522.8 少数民族图案

J524 工商工艺美术

J524.1 产品、商品装潢

J524.2 包装

J524.3 广告(招贴画入此)

J524.4 商标

J525 装饰美术

J525.1 室内陈设

J525.2 橱窗

J525.3 家具

J525.9 其他

J526 金属工艺美术

J527 陶瓷、漆器

J528 民间工艺美术(剪纸、刻纸、折纸、扎纸、绒绢、木偶、皮影、灯彩等入此)

J529 其他工艺美术(塑料、皮革、玩具等美术入此)

J53 各国工艺美术(仿J52分,如有必要,可再依世界地区表分,并用括号加以标识)

J59 建筑艺术(仿TU-8分)

J6 音乐

J60 音乐理论

J61 音乐技术理论和方法

J613 基本乐科(基本乐理、简谱乐理入此,如视唱练耳、读谱法、记谱法、音阶、调试等入此)J614 作曲理论(和声学、管弦乐法、作曲法、伴奏写法、作词法等入此)

J615 指挥

J616 声乐理论(发声法、歌唱法等入此)

J617 戏剧音乐理论

J618 舞蹈音乐理论

J619 音乐工艺学

J62 器乐理论与演奏法(兼论民族的乐器入此)

J63 民族器乐理论与演奏法(宗教器乐理论与演奏法入此)

J64 中国音乐作品

J65 各国音乐作品

J69 音乐事业

J7 舞蹈

J70 舞蹈理论

J71 舞蹈技术与方法

J72 中国舞蹈、舞剧

J73 各国舞蹈、舞剧

J79 舞蹈事业

J8 戏剧艺术

J80 戏剧理论

J81 舞台艺术

J82 中国戏剧艺术

J83 各国戏剧艺术

J89 戏剧事业

J9 电影、电视艺术

K 历史、地理

类目简表

0史学理论

1世界史

2中国史

3亚洲史

4非洲史

5欧洲史

6大洋洲史

7美洲史

81传记

85文物考古

89风俗习惯

9 地理

K 历史、地理

K0 史学理论

K06 历史研究

K1 世界史

K10 通史

K11 上古史(公元前40世纪以前)

K12 古代史(公元前40世纪~公元476年)

K13 中世纪史

K14 近代史

K15 现代史

K18 民族史志

K2 中国史(革命史、通史)

K204 古代史籍(纪传、编年、纪事本末)

K205 历史事件

K206 史料

K207 研究、考订、评论

K208 年表

K209 普及读物

K21 原始社会

K22 奴隶社会

K224.06 史料(《周礼》等入此)

K225 春秋(古代史籍《左传》、《公羊传》、《国语》等入此)K23 封建社会

K231 战国

K232 秦、汉

K233 秦(陈胜、吴广起义等入此)

K234 汉(绿林起义、黄巾起义等入此)

K235 三国、晋、南北朝(总论)

K24 隋、唐至清前期

K241 隋

K242 唐

K243 五代、十国

K244 宋(北宋)

K245 南宋

K246 辽、金

K247 元

K248 明

K249 清前期

K2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K2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K28 民族史志

K29 地方史志

K3 亚洲史

K4 非洲史

K5 欧洲史

K6 大洋洲史

K7 美洲史

K81 人物传记

K811 世界人物传记

K815 人物总传

K82 中国人物传记

K82-6 参考工具书(人名词典、人物总传等入此)K825 人物传记

K825.8 历史、地理

K826 自然科学、工程技术

K827 社会政治人物

K828 社会各界人物

K833/K837 各国人物传记

K85 文物考古

K86 世界文物考古

K87 中国文物考古

K89 风俗习惯

K891 世界风俗习惯

K892 中国风俗习惯

K9 地理

K91 世界地理

K92 中国地理

K99 地图

N 自然科学总论

类目简表

0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1自然科学现状及发展

2自然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3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4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

5自然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6自然科学参考工具书

7自然科学文献检索工具

8自然科学调查、考察

91 自然研究、自然历史

93 非线性科学

94 系统科学

99 情报学、情报工作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类目简表

1数学

3力学

4物理学

6 化学

7 晶体学

R 医药、卫生

类目简表

1 预防医学、卫生学

2 中国医学

3 基础医学

4 临床医学

5 内科学

6 外科学

71 妇产科学

72 儿童学

73 肿瘤学

74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75 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76 耳鼻咽喉科学

77 眼科学

78 口腔学

79 外国民族医学

8 特种医学

9 药学

Z 综合性图书

类目简表

1丛书

2百科全书、类书

3辞典

4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5年鉴、年刊

6期刊、连续出版物

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Z 综合性图书

Z1 丛书(综合性丛书入此)

Z12 中国丛书

Z13/17 各国丛书

Z2 百科全书

Z22 中国百科全书、类书

Z221唐代

Z222 宋代

Z223 元代

Z224 明代

Z225 清代

Z226 明国时期

Z227 现代(建国后编辑的百科全书、类书入此)

Z228 综合性普及读物

Z23/27 各国百科全书

Z28 专科百科全书

Z3 辞典

Z32 中国辞典

Z33/37 各国辞典

Z38 专科辞典

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Z42 中国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Z43 各国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Z5 年鉴、年刊(仿Z4分)

Z6 期刊、连续出版物(仿Z4分)

Z8 图书目录、文摘、索引

中国图书分类法简表第五版

中国图书分类法简表(第五版)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 列宁著作 A3 斯大林著作 A4 毛泽东著作 A49 邓小平著作 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B 哲学、宗教 B0 哲学理论 B1 世界哲学 B2 中国哲学 B3 亚洲哲学 B4 非洲哲学 B5 欧洲哲学 B6 大洋州哲学 B7 美洲哲学 B80 思维科学 B81 逻辑学(论理学) B82 伦理学(道德学) B83 美学 B84 心理学 B9 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C1 社会科学概况、现状、进展 C2 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C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 [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C79 非书资料、视听资料 C8 统计学 C91 社会学 C92 人口学 C93 管理学 [C94] 系统科学 C95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 C96 人才学 C97 劳动科学 D 政治、法律 D0 政治学、政治理论 D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2 中国共产党 D33/37 各国共产党 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D5 世界政治 D6 中国政治 D73/77 各国政治 D8 外交、国际关系 D9 法律 DF 法律 E 军事 E0 军事理论 E1 世界军事 E2 中国军事 E3/7 各国军事 E8 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 E9 军事技术 E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 F 经济 F0 经济学 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 经济地理 F2 经济管理 F3 农业经济 F4 工业经济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5 交通运输经济 F59 旅游经济 F6 邮电通信经济 F7 贸易经济 F8 财政、金融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0 文化理论 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G3 科学、科学研究 G4 教育 G8 体育 H 语言、文字 H0 语言学 H1 汉语 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H3 常用外国语 H4 汉藏语系 H5 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I 文学 I0 文学理论 I1 世界文学 I2 中国文学 I3/7 各国文学 K 历史、地理

中图法法律类简表

中图法法律类简表 D9 法律 D91 法律各部门 D92 中国法律 D93-97 各国法律 D99 国际法 中国图书分类法法律类 图书分类一览表 D9法律 依总论复分表法,-0理论与方法论所属类目复分入D90。D90 法的理论(法学) 总论国家与法、法哲学、法理学的着作入此 D90-05 法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D90-051 法律逻辑学 D90-052 法律社会学

D90-053 法伦理学 D90-054 司法心理学 D90-055 法律语言学 D90-059 其他 D 901 立法理论 D 902 法制与民主 D 903 法的起源与本质 法的本质、作用、起源、发展、消亡的条件与途径等归于此D 904 法的历史类型 奴隶制国家的法关于罗马法的论述入此 封建制国家的法 资本主义国家的法 D905 社会主义国家的法 本质与作用本质、作用、法制、法律意识等入此 制定与实施 法律关系、法律体系、法的适用等入此

D908 比较法学总论入此;专论入有关各类D909 法学史、法律思想史 世界依世界时代表分 中国依中国时代表分 .7 各国依世界地区表分 世界法制史 总论入此; D 91 法学各部门 D 910 各国法律综合汇编 D 911 国家法、宪法 D 911.01 理论 D 911.02 法的历史 D 911.04 学习、研究(参考资料入此) D 911.05 解释、案例 D 911.09 法律汇编 以下(类目复分可仿D911分)例:各国民法汇编为

D 912.1 行政法 D 912.2 财政法 D 912.29 经济法 D 912.3 土地法 D 912.4 农场、农庄、合作社法 D 912.5 劳动法 D 912.6 自然资源与环境法 D 912.7 青少年法 D912.8 军法 D 913 民法(民商法入此) D 婚姻法 D 商法(总论) D 914 刑法 D 915 诉讼法 D 915.1 诉讼制度(3版类名制度与方法)D 915.12 当事人原告、被告等入此 D 915.13 证据制度(证据、证人入此)

《中图法》第五版简表

中图法第五版简表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 列宁著作 A3 斯大林著作 A4 毛泽东著作 A49 邓小平著作 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B 哲学、宗教 B0 哲学理论 B1 世界哲学 B2 中国哲学 B3 亚洲哲学 B4 非洲哲学 B5 欧洲哲学 B6 大洋州哲学 B7 美洲哲学 B80 思维科学 , B81 逻辑学(论理学) B82 伦理学(道德学) B83 美学 B84 心理学 B9 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C1 社会科学现状、概况 C2 机关、团体、会议 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C6 社会科学文献参考工具书 [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C8 统计学 C91 社会学 C92 人口学 C93 管理学 [C94] 系统科学 C95 民族学 C96 人才学 【 C97 劳动科学 D 政治、法律 D0 政治理论 D1 中国共产党 D33/37 各国共产党 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D5 世界政治 D6 中国政治 D73/77 各国政治 D8 外交、国际关系 ? D9 法律 E 军事 E0 军事理论 E1 世界军事 E2 中国军事 E3/7 各国军事 E8 战略、战役、战术 E9 军事技术 E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 [ F 经济 F0 政治经济学 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和经济地理 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F3 农业经济 F4 工业经济 F5 交通运输经济 F6 邮电经济 F7 贸易经济 F8 财政、金融 —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0 文化理论 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G3 科学、科学研究 G4 教育 G8 体育 H 语言、文字 H0 语言学 H1 汉语 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H3 常用外国语 H4 汉藏语系 H5 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系) H61 南亚语系(澳斯特罗-亚细亚. I 文学 I0 文学理论 I1 世界文学 I2 中国文学 I3/7 各国文学 K 历史、地理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及其优缺点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structure)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 1、直线型组织结构 又称单线型组织结构,是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类型。其特点是组织系统职权从组织上层“流向”组织基层。上下级关系是直线关系,即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优点:①结构简单,命令统一;②责权明确;③联系便捷,易于适应环境变化;④管理成本低。 缺点:①有违专业化分工的原则;②权力过分集中,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2、职能型组织结构 又称多线型组织结构。其特点是采用按职能分工实行专业化的管理办法来代替直线型的全能管理者,各职能部门在分管业务范围内直接指挥下属。 优点:①管理工作分工较细;②由于吸收专家参与管理,可减轻上层管理者的负担。 缺点:①多头领导,不利于组织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②各职能机构往往不能很好配合;③过分强调专业化。 3、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是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行政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即在直线制组织统一指挥的原则下,增加了参谋机构。 优点:既保证了集中统一的指挥,又能发挥各种专家业务管理的作用。 缺点: 1、各职能单位自成体系,不重视信息的横向沟通,工作易重复,造成效率不高。 2、若授权职能部门权力过大,容易干扰直线指挥命令系统。 3、职能部门缺乏弹性,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迟钝。 4、可能增加管理费用。 5、注意:直线职能制仍被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采用。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图 4、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是欧美、日本大型企业所采用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有时也称之为“联邦分权化”,因为它是一种分权制的组织形式。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图 利弊:事业部制事在一个企业内对具有独立产品市场、独立责任和利益的部门实行分权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 优点:1、责权利划分比较明确,能较好地调动经营管理人员地积极性; 2、事业部制以利润责任为核心,能够保证公司获得稳定地利润; 3、通过事业部门独立生产经营活动,能为公司不断培养出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缺点:1、需要较多素质较高地专业人员来管理事业部; 2、管理机构多,管理人员比重大,对事业部经理要求高; 3、分权可能架空公司领导,削弱对事业部地控制; 4、事业部间竞争激烈,可能发生内耗,协调也较困难。 条件:1、具备专业化原则划分的条件,并能确保独立性,以便承担利润责任; 2、事业部间相互依存,不硬性拼凑; 3、保持事业部之间适度竞争; 4、公司有管理的经济机制,尽量避免单纯使用行政手段; 5、适时而动:①外部环境好:有利于事业部制; ②外部环境不好,应收缩,集中力量度过难关。 模拟分权结构是一种介于直线职能的组织结构 5、矩阵结构 是专门从事某项工作的工作小组形式以展而来的一种组织形式。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第5章组织结构 5.1组织结构分析 5.1.1组织结构特性 组织结构描述组织的框架体系。就像人类由骨路确定体形一样,组织也是由结构来决定其形状的。组织结构特性可以被分解为三种成分:复杂性、正规化和集权化。 1.复杂性。 复杂性指的是组织分化的程度。一个组织越是进行细致的劳动分工,具有越多的纵向等级层次,组织单位的地理分布越是广泛,则协调人员及其活动就越是困难。 2.正规化。 正规化就是组织依靠规则和程序引导员工行为的程度。有些组织的规范准则较少,其正规化的程度就较小;而另一些组织,规模虽然很小,却具有各种规定,指示员工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这些组织的正规化程度就较高。 3.集权化 集权化是决策制定权力的集中程度。在一些组织中,决策是高度集中的,问题自下而上传递给高级经理人员,由他们制定合适的行动方案;而另外一些组织,其决定制定权力则授予下层人员,这被称作是分权化。 5.1.2 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 ●确定组织目标 组织目标是进行组织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任何组织都是实现其一定目标的工具,没有明确的目标,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管理组织设计的第一步,就是要在综合分析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组织的总目标及各种具体的派生目标。 ●确定业务内容 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确定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须进行的业务管理工作项目,并按其性质适当分类。如企业的市场研究、经营决策、产品开发、质量管理、

营销管理、劳动认识等。明确各类活动的范围和大概工作量。进行业务流程的总体设计,使总体业务流程优化。 ●确定组织结构 根据组织规模、技术特点、业务工作量的大小,参考同类其他组织设计的经验和教训,确定应采取什么样的管理组织形式,需要设计哪些单位和部门,并把性质相同或相近的管理业务工作分归适当的单位和部门负责,形成层次化、部门化的结构。 ●配备职务人员 根据各单位和部门所分管的业务工作的性质和对人员素质的要求,挑选和配备称职的人员及其行政负责人,并明确其职务和职称。 ●规定职责权限 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明确规定各单位和部门及其负责人对管理业务工作应负的责任以及评价工作成绩的标准。同时,还要根据搞好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授予各单位和部门及其负责人适当的权力。 ●联成一体 这是组织设计的最后一步,即通过明确规定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相互协调方面的原则和方法,把各组织实体上下左右联结起来,形成一个能够协调运作,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组织系统。 5.1.3 组织结构体系 要使管理工作有效,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是极为必要的。因为,组织机构形成一种决定所有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关系的模式。一个现代化的健全的组织机构一般包括:决策子系统、指挥子系统、参谋子系统、执行子系统、监督子系统和反馈子系统。 ●决策子系统 组织的领导体系和各级决策机构及决策者组成决策子系统。各级决策机构和决策者是组织决策的智囊团,其层次视组织的规模和特点而定。现代化大型组织的决策中心,采取委员会的形式,以便于集思广益,提高决策的正确程度。 ●指挥子系统 指挥子系统是组织活动的指令中心,是以行政首长为首的各级职能单位及其负责人和成员所组成的垂直形态的系统。它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决策机构的决定,

中图图书馆分类法简表(第五版)

中图法简表(第五版) 基本部类基本大类简表(二级类)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A马克思 主义、列 宁主义、 毛泽东 思想、邓 小平理 论 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 列宁著作 A3 斯大林著作 A4 毛泽东著作 A49 邓小平著作 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A6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 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A7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哲学B哲学、 宗教 B0 哲学理论 B1 世界哲学 B2 中国哲学 B3 亚洲哲学 B4 非洲哲学 B5 欧洲哲学 B6 大洋州哲学 B7 美洲哲学 B80 思维科学 B81 逻辑学(论理学) B82 伦理学(道德学) B83 美学 B84 心理学 B9 宗教 社会科学C 社会科 学总论 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C1 社会科学概况、现状、进展 C2 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C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 [C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C79 非书资料、视听资料 C8 统计学 C91 社会学 C92 人口学 C93 管理学 [C94] 系统科学 C95 民族学、文化人类学 C96 人才学 C97 劳动科学 D 政治 法律 D0 政治学、政治理论 D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2中国共产党 D33/37 各国共产党 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D5 世界政治 D6 中国政治 D73/77 各国政治 D8 外交、国际关系 D9 法律 DF 法律 E 军事 E0 军事理论 E1 世界军事 E2 中国军事 E3/7 各国军事 E8 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 E9 军事技术 E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全)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 1.直线型组织结构又称单线型组织结构,是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类型。其特点是组织系统职权从组织上层“流向”组织基层。上下级关系是直线关系,即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优点:①结构简单,命令统一;②责权明确;③联系便捷,易于适应环境变化;④管理成本低。 缺点:①有违专业化分工的原则;②权力过分集中,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2.职能型组织结构又称多线型组织结构。其特点是采用按职能分工实行专业化的管理办法来代替直线型的全能管理者,各职能部门在分管业务范围内直接指挥下属。 优点:①管理工作分工较细;②由于吸收专家参与管理,可减轻上层管理者的负担。 缺点:①多头领导,不利于组织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②各职能机构往往不能很好配合;③过分强调专业化。 3、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是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各级行政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即在直线制组织统一指挥的原则下,增加了参谋机构。 优点:既保证了集中统一的指挥,又能发挥各种专家业务管理的作用。 缺点: 1.各职能单位自成体系,不重视信息的横向沟通,工作易重复,造成效率不高。 2.若授权职能部门权力过大,容易干扰直线指挥命令系统。 3.职能部门缺乏弹性,对环境变化的反应迟钝。

4.可能增加管理费用。 5.注意:直线职能制仍被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采用。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图 4、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是欧美、日本大型企业所采用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有时也称之为“联邦分权化”,因为它是一种分权制的组织形式。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图 利弊:事业部制事在一个企业内对具有独立产品市场、独立责任和利益的部门实行分权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 优点:责权利划分比较明确,能较好地调动经营管理人员地积极性;1)事业部制以利润责任为核心,能够保证公司获得稳定地利润;2)通过事业部门独立生产经营活动,能为公司不断培养出高级管理人才。 主要缺点:1)需要较多素质较高地专业人员来管理事业部;2)管理机构多,管理人员比重大,对事业部经理要求高;3)分权可能架空公司领导,削弱对事业部地控制;4)事业部间竞争激烈,可能发生内耗,协调也较困难。 条件:1、具备专业化原则划分的条件,并能确保独立性,以便承担利润责任; 2、事业部间相互依存,不硬性拼凑; 3、保持事业部之间适度竞争; 4、公司有管理的经济机制,尽量避免单纯使用行政手段; 5、适时而动:1)外部环境好:有利于事业部制; 2)外部环境不好,应收缩,集中力量度过难关。

中图法分类号与中图分类法查询(全部简表)

生物科学属于Q类,医学类属于R类,可以直接转至Q或R类查询 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A1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列宁著作 A3斯大林著作 A4毛泽东著作 A49 邓小平著作 A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A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A8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B哲学 B0哲学理论 B1世界哲学 B2中国哲学 B3亚洲哲学 B4非洲哲学 B5欧洲哲学 B6大洋洲哲学 B7美洲哲学 B80逻辑科学(总论) B81逻辑学 B82伦理学 B83美学 B84心理学 B9无神论、宗教 -------------------------------------------------------------------------------- C社会科学总论 C0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C1社会科学现状及发展 C2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C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C4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C6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 C[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C8统计学 C91社会学

C92人口学 C93管理学 C[94] 系统科学 C95 民族学 C96人才学 C97 劳动科学 -------------------------------------------------------------------------------- D政治、法律 D0 政治理论 D1 共产主义运动 D2 中国共产党 D3 各国共产党 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D5 世界政治 D6 中国政治 D73/77 各国政治 D8外交、国际关系 D9法律 -------------------------------------------------------------------------------- E军事 E0军事理论 E1世界军事 E2中国军事 E3/7各国军事 E8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 E9军事技术 E99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 -------------------------------------------------------------------------------- F经济 F0政治经济学 F0-0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论) F01经济学基本问题 F02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 F03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 F04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 F05共产主义社会生产方式 F06经济学分支学科 F08各科经济学

《中图法》第五版简表

中图法第五版简表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 列宁著作 A3 斯大林著作 A4 毛泽东著作 A49 邓小平著作 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B 哲学、宗教 B0 哲学理论 B1 世界哲学 B2 中国哲学 B3 亚洲哲学 B4 非洲哲学 B5 欧洲哲学 B6 大洋州哲学 B7 美洲哲学 B80 思维科学 B81 逻辑学(论理学) B82 伦理学(道德学) B83 美学 B84 心理学 B9 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C1 社会科学现状、概况 C2 机关、团体、会议 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C6 社会科学文献参考工具书 [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C8 统计学 C91 社会学 C92 人口学 C93 管理学 [C94] 系统科学 C95 民族学 C96 人才学 C97 劳动科学 D 政治、法律 D0 政治理论 D1 中国共产党 D33/37 各国共产党 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D5 世界政治 D6 中国政治 D73/77 各国政治 D8 外交、国际关系 D9 法律 E 军事 E0 军事理论 E1 世界军事 E2 中国军事 E3/7 各国军事 E8 战略、战役、战术 E9 军事技术 E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 F 经济 F0 政治经济学 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和经济地理 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F3 农业经济 F4 工业经济 F5 交通运输经济 F6 邮电经济 F7 贸易经济 F8 财政、金融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0 文化理论 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G3 科学、科学研究 G4 教育 G8 体育 J 艺术 J0 艺术理论 H 语言、文字 H0 语言学 H1 汉语 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H3 常用外国语 H4 汉藏语系 H5 阿尔泰语系(突厥-蒙古-通古斯语系) H61 南亚语系(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 H62 达罗毗荼语系(德拉维达语系) I 文学 I0 文学理论 I1 世界文学 I2 中国文学 I3/7 各国文学 K 历史、地理 K0 史学理论 K1 世界史 K2 中国史

类书与丛书的基本常识

类书与丛书的基本常识 【类书】辑录汇集资料,以利寻检、引用的一种古典文献工具书。其体例有集录各科资料于一书的综合类和专收一门资料的专科类两种。编辑方式,一般分类编排,也有按韵、按字分次编排的。现存著名的类书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初学记》,宋代的《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其价值:一为保存我国古代大量的接近原作的珍贵资料,以供校勘典籍、检索诗词文句、查检典故成语出处之用;二为研究者直接提供了专题研究的资料。 类书是我国一种传统的工具书,它辑录经、史、子、集各类著作,所收内容相当广泛,几乎无所不包。类书起源于三国时代魏文帝曹丕命儒臣所编成的《皇览》,而后,历代续有编刊,其中较为常见的,有唐代的《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宋代的《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明代的《永乐大典》、《三才图绘》,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渊鉴颣函》等等。其中《永乐大典》原是我国历史上内容最广博,卷帙最庞杂的一部类书,可惜历经劫难、散佚,至今传存的已不及原书的百分之三。而清代官修类书《古今图书集成》,为现存最大的一部类书。全书分为六个汇编,三十二典,六一○九部。全书并且收录不少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文字翔实,实为今日查核典故、考经证史的重要依据和凭借。 类书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其编制方法系按类汇编群书,即将当时能搜集到的所有书中的内容拆散,重新按类或主题进行编排,以便需要时能快速地查到。因为其主要是按类编排的,所以被称之“类书”。明清时期,也有少数类书是按韵目进行排检的,如明代的《永乐大典》和清代的《佩文韵府》等,但历代类书的主流还是以分类为主。 什么叫丛书? 所谓「丛书」就是将原属单行流传的书籍,依照一定的原则、体例汇编为一部大书,再题以概括的总名,以便成套保存下来。南宋末年编纂的《儒学警悟》、《百川学海》是现今公认的丛书始祖。此后,类编群籍,总括篇章,似乎已成为丛书编纂的基本体例。明人踵武前贤,丛书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多种形态、不同内容的汇刻书籍。直至清代,我国丛书的编刊始迈入全盛的时期,由于文化事业受到普遍的重视,从朝廷官修巨帙的《四库全书》,到民间个人编撰的丛刊汇编,无论在质与量方面,都是超越以往的。 丛书是在一个总书名下汇集多种单独著作为一套,并以编号或不编号方式出版的图书。它通常是为了某一特定用途,或针对特定的读者对象,或围绕一定主题内容而编纂。一套丛书内的各书均可独立存在,除了共同的书名(丛书名)以外,各书都有其独立的书名;有整套丛书的编者,也有各书自己的编著者。一套丛书一般有相同的版式、书型、装帧等,且多由一个出版者出版,除少数丛书一次出齐外,多数为陆续出版。丛书在我国古典文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保存古籍文化曾起过积极作用。

中图法分类简表

中图法分类简表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1/49 (特殊分类规定) A1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11选集、文集 A119选读 A12单行著作 A121/125 各时期单行著作 A121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1848年以前) A122革命风暴的高涨与低落时期(1848~1863年) A123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时期(1864~1872年) A124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和各国建立社会主义 政党时期(1873~1889年6月) A125第二国际时期(1889年7月~1895年) A13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 A14诗词 A15手迹 A16专题汇编 A18语录 A2列宁著作 A21选集、文集 A219选读 A22单行著作 A221/227各时期单行著作 A221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形成和布尔什维克派出现 时期(1904年以前) A221.11899年以前 A221.21900~1904年 A222第一次俄国革命时期(1905~1907年) A223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和布尔什维克形成独立政党 时期(1908~1912年3月) A224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工人运动的高涨及大战 时期(1912年4月~1916年) A225第二次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1917年) A226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年) A227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21~1924年) A23书信集、日记、函电、谈话 A25手迹 A26专题汇编 A28语录 A3 斯大林著作 A31选集、文集 A319选读 A32单行著作 A321/328 各时期单行著作 A321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以前(1917年及其以前) A322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1918~1920年) A323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21~1925年) A324为实现国家工业化而斗争时期(1926~1929年) A325为实现农业集体化而斗争时期(1930~1934年) A326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35~1941年5月) A327苏联卫国战争时期(1941年6月~1945年) A328战后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时期(1946~1953年)

中图法分类号查询(全部简表)

中图法分类号与中图分类法查询 生物科学属于Q类,医学类属于R类,可以直接转至Q或R类查询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 列宁著作 A3 斯大林著作 A4 毛泽东著作 A49邓小平著作 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 B 哲学 B0 哲学理论 B1 世界哲学 B2 中国哲学 B3 亚洲哲学 B4 非洲哲学 B5 欧洲哲学 B6 大洋洲哲学 B7 美洲哲学 B80 逻辑科学(总论) B81 逻辑学 B82 伦理学 B83 美学 B84 心理学 B9 无神论、宗教 -------------------------------------------------------------------------------- C 社会科学总论 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C1 社会科学现状及发展 C2 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C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 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C8 统计学

C91 社会学 C92 人口学 C93 管理学 C[94]系统科学 C95民族学 C96 人才学 C97劳动科学 -------------------------------------------------------------------------------- D 政治、法律 D0政治理论 D1共产主义运动 D2中国共产党 D3各国共产党 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D5世界政治 D6中国政治 D73/77各国政治 D8 外交、国际关系 D9 法律 -------------------------------------------------------------------------------- E 军事 E0 军事理论 E1 世界军事 E2 中国军事 E3/7各国军事 E8 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 E9 军事技术 E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 -------------------------------------------------------------------------------- F 经济 F0 政治经济学 F0-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论) F01 经济学基本问题 F02 前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 F03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 F04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方式 F05 共产主义社会生产方式 F06 经济学分支学科

中图法简表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馆目前正在使用的图书分类法.读者可以根据此类表分类查询您感兴趣的图书。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 列宁著作 A3 斯大林著作 A4 毛泽东著作 A49 邓小平著作 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B 哲学、宗教 B0 哲学理论 B1 世界哲学 B2 中国哲学 B3 亚洲哲学 B4 非洲哲学 B5 欧洲哲学 B6 大洋州哲学 B7 美洲哲学 B80 思维科学 B81 逻辑学(论理学) B82 伦理学(道德学) B83 美学 B84 心理学 B9 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C1 社会科学现状、概况 C2 机关、团体、会议 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C6 社会科学文献参考工具书 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C8 统计学 C91 社会学 C92 人口学 C93 管理学 C94 系统科学 C95 民族学

C96 人才学 C97 劳动科学 D 政治、法律 D0 政治理论 D1 中国共产党 D33/37各国共产党 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D5 世界政治 D6 中国政治 D73/77各国政治 D8 外交、国际关系 D9 法律 E 军事 E0 军事理论 E1 世界军事 E2 中国军事 E3/7 各国军事 E8 战略、战役、战术 E9 军事技术 E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 F 经济 F0 政治经济学 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和经济地理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F3 农业经济 F4 工业经济 F5 交通运输经济 F6 邮电经济 F7 贸易经济 F8 财政、金融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0 文化理论 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G3 科学、科学研究 G4 教育 G8 体育 J 艺术

综合部基本工作流程

综合部工作流程 1、员工招聘流程: 人员招聘目前主要有现场招聘、网络付费招聘、网络免费招聘、劳动力市场招 聘,公司目前主要采用的是网络付费(金凰珠宝的网络账号平台)、免费招聘与劳动力市场招聘相结合的方式。 工作要求:接到招聘申请后一周内发布招聘信息或人才市场现场招聘。 2、员工入职手续: 要求:以上手续应在入职后一个月内办理齐全,一月内未交齐者工资暂缓,转正时仍未交 齐者予以解聘。

3、员工转正流程: 工作时效要求:员工转正资料交至综合部后,二个工作日内审核资料是否完整/ 测试成绩是否合格,符合要求的提出转正建议(含薪资和转正日期),资料不合格的列出全部要求补办的手续和资料,由综合部负责协调申请人补办。 4、员工的晋升(加薪): 5、员工离职手续:

工作要求:员工离职时督促办妥各种移交手续,审核齐全后方可开具离职证明、结算工资等。 6、考勤管理: ;分管副总等职能部门主管请假部 门 主 管 审 批 部 门 主 管 审 批 请假单、结婚证明、医院证明等 分 管 负 责 人 审 批 请假单、医院证明等 总 经 理 审 批 综 合 部 审 核 综 合 部 存 档 要求:每月月初1-2日前核查各部门考勤卡,按部门整理并归档 7、客服、前台接待 前台接待及客服人员需遵循遵循四声原则, 回答声、疑问时有解释声、离开时有道别声。 访客来访时有迎接声、询问时有

8、招商 1)准备以下招商资料:招商函,招商手册(文案和图片),幻灯片,视频,专案招商资料,招 贴,海报,电话咨询的标准回复语等等,所有资料的编制和完善需要另行推进。 2 )主要的发布渠道有:公司网站、互联网、各种商业活动、推介会、说明会、短信、招贴 等。 3)招商方式:新闻发布会、项目推介会、招商说明会、专案招商小组,委托中介或机构招商、 网络招商、各种招商函件传真邀约等。 4)不同阶段的招商工作的流程如下: 4.1基础性工作: 4.2部门建设工作: 保持基本的礼 节礼貌、大方 得体 前台客服人员需时刻注意 厂_?桌面及大厅环境卫生,并及 时与保洁沟通 登记来访信息和部门协调 客人离开,接过来访登 记单,并致感谢语

四、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四、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中若干相勺_关联的构成要素之间的排 列组合方式和动态勺_助关系的总称。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就是 企业集团的各相勺_关联的构成要素(母公司、子公司、关联企业、协作企业)的排列组合方式。 我国人公司和企业集团组织架构的基本模式卞要有以下 四利‘: 1.直线职能制结构(Unitary Structure) 实行母公司总部集权控制,按职能划分为若干职能部门, 母公司通过职能部门对下属事业单位实行高度集权管理。处于 创业初期的生产经营性的母公司或者业务比较单一的企业集团 往往采用这种形式。但由于这种结构过于集权,使得集团高层 领导者陷入繁琐的行政工作,集权也削弱了下属事业单位的积 极性,致使管理效率下降。随着公司规模的日渐扩张,这种结构 会向其他组织结构转变。 2.事业部制结构(M ulti一divisional Structure) 对相关领域进行相对集中的归口经营管理,将相同或相近 产品的基层生产经营企业结合为一个事业部,通过事业部来管 理基层企业(子公司、关联企业和协作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事业部仍是母公司内部的经营和管理单位,母公司的最高管理 层并不需要直接管理子公司,最高管理层只需要协调和考核事 业部。 3.控股制结构(Holding Company) 这种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母公司持有子公司的部分或全部 股份,下属各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所从事的事业一般关联 度不人,适合开展独立经营。在这种结构中,集团公司对子公司 不仅可以通过控制股权进行直接管理,而且可以通过它们的董 事会以及出售公司股份等方式进行控制。iii 4.区域分布的网络型结构(Net Structure) 网络型组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契约关系的建立 和维持为基础,依靠外部机构进行制造、销售或其他重要业务经 营活动的组织结构形式。被联结在这一结构中的各经营单位之 间并没有正式的资本所有关系和行政隶属关系,只是通过相对 松散的契约(正式的协议契约书)纽带,透过一种勺_惠勺_利、相勺_ 协作、相勺_信任和支持的机制来进行密切的合作。这种结构不 仅是小型组织的一种可行选择,也是人型企业在联结集团松散 层单位时通常采用的组织形式。

(完整版)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全)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企业组织结构类型

统;又有按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的结构广益,有利于把组织垂直联系与 横向联系更好地组合起来,加强 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强 了横向联系,组织的机动性加 强,集权和分权相结合,专业人 员潜能得到发挥,能培养各种人 才) 稳定性较差;2、小组成员 要接受双重领导,当两个意 见不一致时,就会使他们的 工作无所适从。临时性项目 化组合,员工 素质较高,技 术复杂的企业 多维立体组织结构跨国公司或跨地区的大公司 虚拟组织虚拟组织与传统的实体组织不同,它是围绕核心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与全球企业进行互补、互利的合作,合作目的达到后,合作关系随即解散。以此种形式,能够快速获取处于全球各 处的资源,为我所用,从而缩短“从观念到现金流”的周期。不仅如此,灵活的“虚拟组织”,可避免环境的剧烈 变动给组织带来的冲击。 1. 职能式组织适合完成相对稳定的任务,矩阵式组织适合变化比较快的任务。 2. 职能式组组织强调按专业技术分工纵向管理力度强,矩阵式组织加强了各专业分工之间的横向管理力度。 3. 职能式组织按部门、岗位具有的专业技术、资源特性分解任务,有很强的专业技术分工;矩阵式组织以任 务为中心,把任务按功能、模块、性质分解从职能部门组织资源。 4. 职能式组织是层级管理。下级的工作处于被动。矩阵式组织里员工的目标直接是任务,处于主动工作。 5. 职能式组织强调分工完成任务,矩阵式组织强调协调完成任务。 项目管理中采用何种组织结构因项目条件不同则差别很大。组织结构适合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做到资源优化配置为原则,至于利弊也就要在具体环境中去衡量了 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是表明组织各部分排列顺序、空间位置、聚散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 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框架”。 1.直线型组织结构又称单线型组织结构,是最古老、最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类型。其特点是组织系统职 权从组织上层“流向”组织基层。上下级关系是直线关系,即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优点:①结构简单,命令统一;②责权明确;③联系便捷,易于适应环境变化;④管理成本低。 缺点:①有违专业化分工的原则;②权力过分集中,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2.职能型组织结构又称多线型组织结构。其特点是采用按职能分工实行专业化的管理办法来代替直线型 的全能管理者,各职能部门在分管业务范围内直接指挥下属。 优点:①管理工作分工较细;②由于吸收专家参与管理,可减轻上层管理者的负担。 缺点:①多头领导,不利于组织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②各职能机构往往不能很好配合;③过分强调专 业化。

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一、直线职能制 1、定义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是现实中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个组织形态,它把直线制结构与职能制结构结合起来,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负责人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作为该领导的参谋,实行主管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是直线制与职能制的结合。 2、主要特征 (1)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负责人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分别从事专业管理,作为该级领导者的参谋,实行主管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 (2)职能参谋部门拟订的计划、方案以及有关指令,由直线主管批准下达;职能部门参谋只起业务指导作用,无权直接下达命令,各级行政领导人实行逐级负责,实行高度集权。 (3)在组织内部既有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直线部门,也有按专业分工设置的职能部门。但职能部门在这里的作用是作为该级直线领导者的参谋和助手,它不能对下级部门发布命令。 3、优缺点 优点:(1)把直线制组织结构和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点结合起来,既能保持统一指挥,又能发挥参谋人员的作用;(2)分工精细,责任清楚,各部门仅对自己应做的工作负责,效率较高;(3)组织稳定性较高,在外部环境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易于发挥组织的集团效率。 缺点:(1)部门间缺乏信息交流,不利于集思广益地作出决策;(2)直线部门与职能部门(参谋部门)之间目标不易统一,职能部门之间横向联系较差,信息传递路线较长,矛盾较多,上层主管的协调工作量大;(3)难以从组织内部培养熟悉全面情况的管理人才;(4)系统刚性大,适应性差,容易因循守旧,对新情况不易及时做出反应。(5)在实际工作中,直线职能制有过多强调直线指挥而对参谋职权注意不够的倾向。 二、直线参谋制 1、定义 又称直线一职能型组织结构。综合了直线制和职能制两种类型的组织特点而形成的组织结构形式,设置2套系统,一套是直线指挥系统,另一套是参谋系统。最早由法约尔提出。

中图法第五版简表.doc

《中图法》第五版简表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A1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列宁著作 A3斯大林著作 A4毛泽东著作 A49邓小平著作 A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A7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A8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B 哲学、宗教 B0哲学理论 B1世界哲学 B2中国哲学 B3亚洲哲学 B4非洲哲学 B5欧洲哲学 B6大洋州哲学 B7美洲哲学 B80思维科学 B81逻辑学(论理学) B82伦理学(道德学) B83美学 B84心理学 B9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C0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C1社会科学概况、现状、进展 C2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C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C4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 出版物 C6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 [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C79非书资料、视听资料 C8统计学 C91社会学 C92人口学 C93管理学 [C94]系统科学 C95民族学、文化人类学 C96人才学 C97劳动科学 D 政治、法律 D0政治学、政治理论 D1中国共产党 D33/37各国共产党 D4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D5世界政治 D6中国政治 D73/77各国政治 D8外交、国际关系 D9法律E 军事 E0军事理论 E1世界军事 E2中国军事 E3/7各国军事 E8战略学、战役学、战 术学 E9军事技术 E99军事地形学、军事地 理学 F 经济 F0经济学 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 经济地理 F2经济管理 F3农业经济 F4工业经济 F49信息产业经济 F5交通运输经济 F59旅游经济 F6邮电通信经济 F7贸易经济 F8财政、金融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0文化理论 G1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G2信息与知识传播 G3科学、科学研究 G4教育H 语言、文字 H0语言学 H1汉语 H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H3常用外国语 H4汉藏语系 I 文学 I0文学理论 I1世界文学 I2中国文学 I3/7各国文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