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技术要求资料

最新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技术要求资料

最新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技术要求资料
最新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技术要求资料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技术要求

发布时间:2012-08-27 浏览: 1205

(此章程目前为试行阶段)

1 适用范围

本要求规定了煤矿井下避难硐室(以下简称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管理等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目前重庆市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 编制依据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2005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安监司办2010第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3 基本要求

3.1 矿井应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合理选择和布置避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

3.2所有矿井在各水平井底车场设置固定式避难硐室。

3.3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应设置采区避难硐室,设置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必须设置在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

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3.4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5%的富裕系数。其中,采区避难硐室至少满足15人的避难需求。

3.5避难硐室的设置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并要求尽量布置于岩层中,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前后20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若必须设置在煤层中时,应有防瓦斯涌出、煤层自燃发火的安全措施。

3.6 井下避难硐室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控制、避难硐室内外环境参数监测、通讯、照明及指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证在无任何外部支持的情况下维持避难硐室内额定避险人员生存96h以上。

3.7 矿井避灾路线图应包含井下所有避难硐室设置情况。避难硐室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牌,并悬挂于避难硐室外。标识牌中应明确标注避难硐室位置和规格、种类,井巷中应有避难硐室方位的明显标示,以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能够迅速到达避难硐室。

3.8 避难硐室内应有简明、易懂的使用和操作步骤说明,以指导遇险人员正确使用避难设施,安全避险。

4 设计要求

4.1避难硐室净高不低于2m,长度、深度根据同时避难最多人数以及避难硐室内配置的各种装备来确定,每人应有不低于0.5 m2的面积。

4.2避难硐室的形状宜采用半圆拱形,内部顶板和墙壁的颜色为浅色,以减轻受困人员的心里压力。

4.3避难硐室应设置与外界相通的单向排气管,室内一侧的管口靠近避难硐室底板。

4.4避难硐室顶板应安装防水设施,不得有滴水现象。硐室地面应高于巷道底板0.2m,硐室内应设置单向排水管。

4.5避难硐室内应设计承重挂钩,以方便设备安装。

4.6避难硐室外20米范围内不应堆放易燃物品。

4.7避难硐室应采用向外开启的2道隔离门结构,以形成风障。隔离门不低于反向风门的标准,高不小于1.5m,宽不小于0.8m。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隔离门上应设置观察窗。4.8隔离门墙体周边掏槽,深度不小于0.2m,或见硬顶、硬帮,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体接实。

4.9压风、供水及信号传输管线在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埋设于巷底或巷壁,或采取其他措施保护,确保在灾变发生时不被破坏。埋设或保护距离在避难硐室设计中明确,但至少不得低于200米(压风、供水主管道距避难硐室不足200米的,分支管道必须全部埋设或保护)。4.10避难硐室应根据不同岩性采用锚喷、砌碹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应阻燃、抗静电、耐高温、耐腐蚀。

4.11在井下通往避难硐室的入口处应有“避难硐室”的反光显示标志,标志应符合AQ 1017-2005标准要求。

5 功能及配置

5.1 避难硐室内部与外部巷道相比在灾变时处于不低于100Pa的正压状态,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渗入。

5.2避难硐室应配备矿井灾变期间的空气供给装置或设施,在额定防护时间内提供避险人员人均供风量不低于0.1m3/min,氧气浓度在18.5%~22.0%之间。避难硐室氧气供给应以压风为主,接入矿井压风管路,设有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也可以大直径钻孔直通地面。

5.3避难硐室采用压缩空气供氧方式时,可不考虑空气净化和调节;采用压缩氧供气时,应具备对有毒有害气体的处理能力和空气调节控制能力,对CO2的吸收(排除)能力不低于每人0.5L/min,对CO的吸收(排除)能力不低于400ppm/h,在额定防护时间内,避难硐室环境参数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避难硐室内部气体环境要求

5.4避难硐室内应配备隔绝式自救器,自救器使用时间不低于45min,配备数量不低于额定人数的1.2倍。

5.5 避难硐室内应配备正压氧气呼吸器,呼吸器使用时间不低于2h,数量2~4台。

5.6避难硐室应设置内外环境参数检测仪器,至少应对避难硐室内的CO、CO2、O2、CH4,避难硐室外的CO、O2、CH4、CO2、温度等进行检测或监测。在避难硐室设置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终端,各种探头与矿井监控系统联网运行。

5.7避难硐室应设有与矿井调度室直通的电话,保证灾变期间通讯可靠。

5.8避难硐室应配备在额定防护时间内额定人员生存所需要的食品和饮用水,食品不少于2000kJ/人·天,饮用水不少于0.5L/人·天。避难硐室具备直通地面的大直径钻孔时,可不配备。

5.9避难硐室应采用一体式矿灯照明,并储备逃生用一体式矿灯,数量不少于额定人数的25%。

5.10避难硐室配备急救箱、工具箱、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设施设备。

5.11避难硐室用电气设备、高压容器、仪器仪表、化学药剂等,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和国家有关管理要求,纳入安全标志管理的设备应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

5.12在两道隔离门之间设置喷淋装置。

5.13避难硐室基本装备配置见表2。

表2

基本装备配置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1 适应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建造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包括永久避难硐室及临时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检测及管理要求。 本标准不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避灾硐室。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 《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 分类 分类及代号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根据其服务范围及使用年限,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Y,临时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L。 避难人数 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但应满足如下规定: 永久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20人,宜不多于100人; 临时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硐室结构形式 避难硐室形式,采用如下三种结构形式: “一”字型:硐室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巷道,硐室有两个安全出口; “凹”字型:硐室两端均连接同一条巷道,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m;“口”字型:硐室仅一个安全出口,在巷道旁边构筑。 临时避难硐室一般采用第(3)种结构形式,也可采用上述三种形式之一;永久避难硐室不得采用第(3)种形式的结构。 图3-3-1 “—”型避难硐室

图3-3-2 “凹”型避难硐室 图3-3-3 “口”型避难硐室 硐室型号表示 避难硐室型号表示: DM / 1,临时缺省为3 96,单位为小时(h) 设计避难人数 L、临时避难硐室

永久避难硐室设备技术要求(T)

永久避难硐室设备技术要求(T)

内蒙古中实工程招标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巴彦高勒矿井项目 技术文件 招标设备名称:永久避难硐室设备 招标编号:ZS-QCBY-H-2013-1106 招标人: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招标代理机构:内蒙古中实工程招标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三年九月 一、总则 1.1 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黄陶勒盖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巴彦高勒矿井,它提出了巴彦高勒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设备的功能设计、制造、结构、性能、安装和调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格书所提及的要求和供货范围都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地详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须按本技术规格书和相关相关标准、规程、规范等提供高质量的功能齐全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健康、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 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格书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高质量产品。要求设备是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产品,且已有相同规格的合同设备制造、运行的成功经验,而不是试制品。 1.4 如卖方对本招标技术规格书提出异议,不管多么微小,都将在投标书异议表中清楚地表示。如卖方没有对招标技术规格书提出异议,则可认为卖方完全接受和同意招标技术规格书的要求。 1.5 卖方执行本规格书所列要求、标准。本规格书中未提及的内容均满足或优于本规格书所列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国际标准。本规格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到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的标准执行。卖方在设备设计、制造、结构、性能、安装和调试等方面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遵循现行最新标准的版本。 1.6 卖方所提供的设计、设备和相关文件应使用国际单位制(SI),技术规格书采用中文版本。 1.7 卖方提交的文件和资料,包括与项目有关事宜的所有来往函电,以及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时所使用的工作语言均应使用中文。

临时避难硐室建设要求

临时避难硐室建设要求 设计要求 临时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煤)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确保服务期间受采动影响小。前后20米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符合安全出口的要求。布置在煤层中时应有控制瓦斯涌入和防止瓦斯集聚、煤层自燃等措施。 临时避难硐室应由过渡室和生存室等构成,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隔离门结构。 过渡室净面积应不小于2.0米2,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第一道隔离门上设观察窗,靠近底板附近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 生存室净高应不低于1.8米,长度、宽度根据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以及内配装备情况确定。 每人应有不小于0.6米2的使用面积,设计的额定避险人数应不少于10人,不宜多于40 人。靠近底板附近设置不少于两趟的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 隔离门应不低于井下密闭门的标准,密封可靠,开闭灵活,防水抗压达1Mpa~2Mpa,隔离门上应设置观察窗。隔离门墙周边掏槽,

或见硬顶、硬帮,墙体用强度不低于C25的混凝土浇筑,并与岩(煤)体接实,保证足够的气密性。 利用可移动式救生舱的过渡舱作为过渡室时,过渡舱外侧门框宽度应不小于300毫米,安装时在门框上整体灌注混凝土墙体。硐室四周掏槽深度、墙体强度及密封性能要求不低于隔离门安装要求。 临时避难硐室应采用锚网、锚喷、砌碹等方式支护,支护材料应阻燃,顶板宜采用半圆拱形,室内顶板和墙壁颜色为浅色,以减轻受困人员的心里压力,硐室地面应高于巷道底板不小于0.2米。 临时避难硐室应接入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 接入的矿井压风管路,应设减压、消音、过滤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压风出口压力在0.1~0.3兆帕之间,连续噪声不大于70分贝,过滤装置具备油水分离功能。 接入的矿井供水管路,应有接口和供水阀。 接入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应能对硐室内的O2、CH4、CO2、CO、温度等进行实时监测。 硐室入、出口处应设人员定位基站,实时监测人员进出紧急避险设施情况。 硐室内应设置直通矿调度室的固定电话。 在井下通往避难硐室的入口处应有“避难硐室”的反光显示标志,标志应符合AQ 1017-2005标准要求。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以下简称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编制依据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安监司办2010第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修2010〕146号)本文来自 3基本要求 3.1矿井应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合理选择和布置避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 3.2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应设置采区避难硐室,设置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必须设置在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 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3.3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5%的富裕系数。其中,采区避难硐室至少满足15人的避难需求。 3.4避难硐室的设置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并要求尽量布置于岩层中,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前后20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规定

遵义县纸房煤矿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规定2016年1月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规定 为规范避难硐室的管理,结合我矿井下实际情况,特作如下规定: 一、职责划分: 1、安监科负责永久避难硐室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负责食品、饮用水、急救药品等物资和各种牌板的更新。每班安排安全员巡检避难硐室。 2、通风队负责永久避难硐室各种设备设施、压风(供氧)、供水等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3、监测监控中心负责避难硐室内通讯、监测监控系统的维护及监控仪表的日常调校,同时监测人员进入避难硐室情况。 4、机运科负责监督、检查、维护避难硐室内供电设备设施。 5、安监科负责避难硐室的监管,下井人员使用避难硐室的技术培训工作;负责存档与避难硐室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包括设计资料、各种检查验收资料、设备运转和维护记录、物资更新记录等;负责组织开展紧急避险应急演练和建立应急演练档案,同时负责向上级单位书面汇报避难硐室运行及应急演练情况。负责监督避难硐室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二、维护与物资更新 1、每旬对紧急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按规定和产品说明书及时校验、更换硐室内各种仪器、仪表和设备。

、硐室内食品、水、急救药品每旬进行一次检查,确保其始终2.处于保质期内,同时应提前七天予以更换,同时作好记录存档备查。外包装应明确标示保质日期和下次更换时间。 3、每旬应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1次全面检查,设置检查牌板,做好旬检记录。 4、每旬对配备的高压气瓶进行1次余量检查及系统调试,气瓶内压力低于额定压力的95%时,应及时更换,同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每3年对高压气瓶进行1次强制性检测,每年对压力表进行1次强制性检验。 5、每旬应对设备电源、开关及变压器进行1次检查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要处理,同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6、每年对避难硐室内设施进行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理等,同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7、每旬检查避难硐室门是否开启灵活和密封可靠,检查橡胶是否老化,每月润滑保养。 8、避难硐室内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停止本采区内采掘作业。 9、硐室内设备设施需检修时,必须提前向矿调度室办理申请,按照程序审批后方可作业。检修完毕后,应立即恢复各系统,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10、避难硐室要建立仪器调校、设备维护及药品、食品检查、更换的专用台账。 11、每旬检查马桶的自动打包装置是否工作正常。

避难硐室使用说明书.

贵州双丰科贸有限公司 1 永久避难硐室使用说明书 共(33 页 版本:V-GZSF-96/60 贵州双丰科贸有限公司 2013/2/20 目录 一、概述 (7 1.1 避难硐室执行标准 (7 1.2 技术特点 (7 1.3用途及使用流程 (7 二、硐室功能系统技术特性 (9 三、硐室结构及工作原理 (10 3.1压风、气幕喷淋与正压系统 (10

3.2供氧系统 (12 3.3空气净化与制冷系统 (13 3.4环境监测系统 (13 3.5生存保障系统 (14 3.6通讯系统 (14 3.7照明系统 (14 3.8 供排水系统 (14 3.9辅助系统 (14 四、使用与操作 (16 4.1 压风系统 (16 4.2 供氧系统 (17 4.3 无电空调 (19 4.4 气幕与喷淋 (22 4.5 环境监控 (22 4.6 通讯 (23 4.7 照明 (24 4.8 生存保障 (24 4.9 辅助系统 (26 4.10 动力电源 (26

五、故障分析与排除 (27 5.1 压风系统 (27 5.2 供氧系统 (27 5.3 防爆空调与无电空调 (28 5.4 气幕与喷淋装置 (29 5.5 环境监测监控 (30 5.6 通讯与照明 (30 5.7 动力电源 (30 六、维护说明 (32 6.1 管路、钢瓶检查 (32 6.2 系统压力 (32 6.3 动力系统 (32 6.4 给排水 (33 6.5 各气阀检查 (33 6.6 门气密性检查 (33 6.7 食品、药品、饮水质量检查 (33 6.8 吸附剂及吸湿剂状态检查 (33 序言

尊敬的用户,首先,我们衷心感谢您选用我公司设计、选型、生产的永久避难硐室,我们将为你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星级的售后服务。 本公司所建设的永久避难硐室为煤矿井下的重要安全救援设施,集供氧、防爆、隔毒、抗压、降温除湿等功能于一体。适合所有井下车场、运输大巷等人员集中区域,具有救援技术先进、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工作稳定、模块化布置、控制方式多样等特点。 本使用说明书向您详细介绍了本公司所配套建设的永久性避难硐室的技术特点、性能参数、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安全操作、保养维修等各方面内容,如果所需资料在本说明中未曾提及,请联系贵州双丰科贸有限公司,以获得详细资料。 为了使永久避险硐室长期保持性能、防止故障及事故的发生,请务必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维护检测、故障诊断和修理作业,请您在操作前仔细阅读本说明书,这将会: ----帮助您了解本硐室; ----避免由于不当操作引起设备故障; ----增加硐室的可靠性; ----延长室内系统的使用寿命; ----减少修理费用和停机时间。 建议本说明书象工具箱里的工具一样伸手可得,以便能够随时阅读。只有完全了解说明书的内容,您才能熟练而安全地操作设备。 贵州双丰科贸有限公司 ★安全警示 ?在确认能够安全逃生的情况下,禁止进入本硐室避险! ?未经正确培训演练不得操作硐室设备!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并作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实施安全监察工作的依据。 第三条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并符合“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序”的要求。 第四条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驻在辖区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察。 第二章紧急避险系统 第五条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第六条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突出等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避险人员提供的一个安全避险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的避难硐室。 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的避难硐室。 可移动式救生舱是在井下发生灾变事故时,为遇险矿工提供应急避险空间和生存条件,并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适应井下采掘作业要求的避险设施。根据舱体材质,可分为硬体式救生舱和软体式救生舱。硬体式救生舱采用钢铁等硬质材料制成;软体式救生舱采用阻燃、耐高温帆布等软质材料制造,依靠快速自动充气膨胀架设。

煤矿避难硐室系统简介

中煤平朔集团公司 井工矿避难硐室 系统简介 中煤平朔集团公司井工矿 中煤综合利用公司电气公司 二0 一二年九月 目录 1.气幕喷淋???????????????????? 3

气幕状态下???????????????? 3 喷淋状态下???????????????? 4 2.压风控制系统?????????????????? 5 安装??????????????????? 5 使用说明????????????????? 6 3.二氧化碳洗涤系统????????????????7 二氧化碳洗涤系统介绍???????????7 使用说明?????????????????8 4.除湿帘????????????????????9 安装及使用说明??????????????9 5.压风系统???????????????????11 6.通讯系统???????????????????11 7.监测监控系统?????????????????12 8.供水施救系统?????????????????12 9.人员定位系统?????????????????13 10.动力照明系统????????????????13 气幕喷淋操作使用说明

气幕: 操作流程 1)防爆密闭门开启后,气幕装置自动打开,阻止有毒有害气 体进入硐室内。 (2)关闭球阀,气幕装置自动打开。 (3)在主压风管路涡轮阀打开的情况下,防爆密闭门的启闭可以联动打开或关闭行程开关,从而控制气动球阀的工作,实现气幕启闭。 (4)当矿井压风管路损坏的情况下,打开自备气幕1 中摇柄阀,由矿井压风供气切换到自备气瓶进行供气。 喷淋 气体喷淋系统主要通过换气解决过渡室有害气体超标问题,即通过大气量的新鲜压缩空气,将有害气体稀释并通过排气阀排放到硐室外,最终达到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并净化的目的。喷淋系统采用高品质气体喷头,使压缩空气迅速吹扫过渡室,并将多余气量经泄气阀排到硐室外。当压

煤矿避难硐室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6页

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操作规程使用方法 1、旋转左侧门把手,打开过渡硐室门,进入过渡硐室,进入后立即从里把过渡硐室门关闭。 2、当人员进入过渡硐室后,首先打开所有空气钢瓶阀门(注:要把所有钢瓶阀门打开到位),空气由气幕向外喷出进行洗气,洗气过程大约20—30秒(注:每次过渡硐室洗气人数不得超过8人) 3、洗气后,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正压状态时空气减压器已经预设气压为0.3MPa,请勿改动!如果压力低于0.3 MPa时,调整减压器使低压表数值至0.3MPa。 4、打开位于过渡硐室两侧全部压缩O2钢瓶(蓝色)阀门(逆时针为打开,顺时针为关闭)。 5、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正压状态时O2减压器已经预设至0.4MPa,请勿改动!如果压力低于0.4 MPa时,调整减压器使低压表数值至0.4 MPa。 6、打开辅助硐室门(在此过程中应佩戴自救器)进入后关闭二氧化碳硐室门。 7、打开全部CO2钢瓶(灰色) 阀门,(逆时针为打开,顺时针为关闭)打开CO2气瓶控制阀门。 8、回到过渡硐室后迅速关闭二氧化碳硐室门。 9、旋转通往生存硐室门的左侧门把手打开,打开过渡硐室门进入生存硐室。 10、在压风管路完好状态时采用压风供氧,开启压风出口“三滤”置后的阀门,听到消音器发出声音确认有压风吹出即表示此时压风供氧系统已开启。(硐室内一共有4个压风供氧出口均需打开) 11、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正压状态时压风供氧的减压器及流量计均已设置好,请勿随意改动。 12、压风“三滤”装置设置有自动排污口,请勿随意触碰,防止堵塞。 13、在压风管路被破坏的情况下,打开生存硐室两面O2流量计的控制阀门。并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正压状态时表示压力已经设置好,请勿改动。

煤矿永久避难硐室规范要求

煤矿永久避难硐室规范要求 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煤矿井下必须形成六大系统,其中施工永久避难硐室以以下规范要求: 避难硐室施工图设计是以矿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初步设计为依据,额定避难人数80人; 避难硐室内及出口外5m范围内,设计采用混凝土砌碹支护,支护厚度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在出口5m范围外,20m范围内必须采用不燃性支护材料支护。 过度室密闭门在门洞墙体浇筑时一次固定,混凝土浇筑须满足以下要求: (1)浇筑混凝土时底板、两帮、顶部围岩必须清理干净,并用水冲洗应形成粗糙面,四周墙帮必须用铁刷子刷洗,经矿工程技术人员验收后,方可浇灌。 (2)用于配制砼的碎石粒径规格为5~25mm,碎石内严禁混入土、木屑、煤粉及铝土岩等杂物,配制前碎石必须用水冲洗干净。砂为中砂,砂内不得有任何杂物。 (3)配制砼时需加入JD-HEA缓凝泵送型防水剂,配合比见产品说明。 (4)浇灌砼必须连续,并严格控制好砼的配比(比例按1:2:3),尤其是水灰比,严禁在墙体内搅拌混凝土。 (5)在浇灌过程中,必须用振动棒捣实,特别是墙体边缘。浇灌

出的砼必须均匀致密,不得出现蜂窝状或局部地方砂浆与碎石分离的现象。 (6)模板与模板之间,模板与围岩之间,必须封严,防止振动时混凝土浆液流出。 (7)交接班时,墙体所留接触面必须拉毛。 (8)由于自重作用,挡水墙顶部混凝土难以充填密实,可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加压或预埋注浆管注浆等方式对顶部进行充填。 (9)注浆管采用DN25的水煤气管,沿轴向每隔100mm钻1个直径10mm的孔,相邻孔呈90°错开,使孔均匀分布在管壁四周。并预先沿墙与巷道拱径向接触线固定,并紧贴拱岩壁。浇筑完,经7d 养护后方可注浆。注浆采用瓦斯抽采封孔注浆泵,浆液采用425号水泥按1:2的水灰比配制成的素水泥浆,注浆压力控制在2MPa。 硐室内及硐室外20m范围内压风管、通讯等所有管路均需埋设于管沟内,管沟尺寸见图,管路安设完成后,管沟需用混凝土填实。 硐室内设备安装见设备安装图。 在进入临时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待避时,应保持安静,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空气消耗,借以延长避灾时间。硐室内除留有一盏灯照明外,其余矿灯应全部关闭。在硐室内可间断地敲打铁器、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全体避难人员要坚定信心,相信在各级领导和职工的努力下,一定会安全脱险。

国家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技术要求(试行)Word 文档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技术要求(试行) 1 适用范围 本要求规定了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以下简称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管理等要求。 本要求适用于重庆市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 编制依据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 50215—2005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安监司办2010第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3 基本要求 3.1 矿井应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合理选择和布置避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 3.2所有矿井在各水平井底车场设置固定式避难硐室。 3.3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应设置采区避难硐室,设置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必须设置在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范

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 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3.4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5%的富裕系数。其中,采区避难硐室至少满足15人的避难需求。 3.5避难硐室的设置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并要求尽量布置于岩层中,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前后20m范围内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若必须设置在煤层中时,应有防瓦斯涌出、煤层自燃发火的安全措施。 3.6 井下避难硐室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控制、避难硐室内外环境参数监测、通讯、照明及指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证在无任何外部支持的情况下维持避难硐室内额定避险人员生存96h以上。 3.7 矿井避灾路线图应包含井下所有避难硐室设置情况。避难硐室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牌,并悬挂于避难硐室外。标识牌中应明确标注避难硐室位置和规格、种类,井巷中应有避难硐室方位的明显标示,以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能够迅速到达避难硐室。 3.8 避难硐室内应有简明、易懂的使用和操作步骤说明,以指导遇险人员正确使用避难设施,安全避险。 4 设计要求 4.1避难硐室净高不低于2m,长度、深度根据同时避难最多人数以及

煤矿避难硐室设计

煤矿避难硐室设计

前言 建立并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国家安全发展的需要,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建设完善紧急避险系统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等系统相连接,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国家强制推行的先进适用技术装备。白山市江源区宝源煤矿已按上级各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建设完善了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和《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3]10号)的要求,对该矿井的避难硐室设计进行完善和补充。 该矿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紧急避险设施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本设计中的紧急避险设施为永久避难硐室。 设计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 2、《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文); 4、《吉林省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总体规划》(吉安监管煤监一字[2010]304号); 5、《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 6、《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安监总煤装[2011]33号文); 7、《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文); 8、《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3]10号); 9、《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10、《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 11、《矿井压风自救装置技术条件》(MT390-1995); 12、《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AQ1048-2007); 13、《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AQ6201-2007); 14、《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 15、《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

煤矿井下临时避难硐室建设标准

煤矿井下避难硐室根据其服务范围及使用年限,分为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硐室,永久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Y ,临时避难硐室的标记为DML 。 临时避难硐室设计额定避险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40人。 避难硐室形式,采用如下三种结构形式: (1) “一”字型:硐室两端分别连接不同的巷道,硐室有两个安全出口; (2) “凹”字型:硐室两端均连接同一条巷道,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 不小于20m ; (3) “口”字型:硐室仅一个安全出口,在巷道旁边构筑。 临时避难硐室一般采用第(3)种结构形式,也可采用上述三种形式之一;永久避难硐室不得采用第(3)种形式的结构。 图3-3-1 “—”型避难硐室 图3-3-2 “凹”型避难硐室

图3-3-3 “口”型避难硐室 临时避难硐室应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 硐室容量应满足突发紧急情况下所服务区域全部人员紧急避险的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并应有一定的备用系数。永久避难硐室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2,临时避难硐室的备用系数不低于1.1。 1、功能要求 避难硐室必需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96小时。 2、位置选择 避难硐室应布置在稳定的岩层中,避开地质构造带、高温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危险区。特殊情况下确需布置在煤层中时,应有控制瓦斯涌出和防止瓦斯积聚、煤层自燃的措施。 永久避难硐室应确保在服务期间不受采动影响,临时避难硐室应在服务期间避免受采动损害。 3、安全出口结构 避难硐室安全出口应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

煤矿井下人标准固定式永久避难硐室设备配备明细表

煤矿井下人标准固定式永久避难硐室设备配备明细表

————————————————————————————————作者:————————————————————————————————日期: ?

煤矿井下100人标准固定式永久避难硐室设备配备明细表 序号产品名称型号及规格数量单位技术参数备注一、安全防护系统 1防护密闭门KYG-100 2 座抗冲击爆炸1.7 Mpa气密性:泄压速率每小时<100 Pa 附:检测报告 2 密闭门KDD-FH-100 4 座气密性:泄压速率每小时<100Pa 3 压缩空气幕装置KDD-QM-100 2 套 4 喷淋洗气装置KDD-PL-100 2 套 5高压空气钢质气瓶WGA267-80-15 14 瓶80L,15MPa 6 空气减压器YQY-614 台含高压软管 7 汇流排KDD-HL 2 套 8气瓶固定装置KDD-GD14 套 9 单向排气阀4”12 个 10手动球阀4”12 个 11 泄压管路DN10010 0m 12 不锈钢管件 1 套

序号产品名称型号及规格数量单位技术参数备注 二、供氧系统 1 三级过滤装置A126 4 套凝聚式0.01μm: 压力8Kg/cm 2 流量8m3/mi n 2 减压阀YQK-3524个 3 消音器 4 个 4手动球阀DN25 4 个公称直径为25mm 不锈钢 5 手动球阀DN50 1 个公称直径为50mm 不锈钢 6 气水分离器DN50 1个法兰连接,公称直径为50mm 7 无缝钢管φ60×520 m 8 不锈钢管DN32 20m 9 隔绝式压缩氧自救 器ZYX-4512 0个使用时间不小于45min 10氧气控制装置KDY-YG 2 套根据人数,可以调节氧气流量,控制氧气浓度在18.5-23. 0%之间 11 高压氧气钢质气瓶WGA267-80-15 44 瓶80L,15MPa 12 压力表1-6Mpa 1 个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制度

12采区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煤矿矿井安全保障能力,使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设施规范化管理,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和《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要求,特制定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制度如下: 1、永久避难硐室必须安排专职管理员三班交接,入硐室人员必须进行登记。 2、保养维护管理员和管理员,必须是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衣着整齐,持证上岗。 3、永久避难硐室设施,必须按设施布置图摆放,任何人不得擅自挪动。 4、管理员打扫卫生,及时清理杂物和灰尘,保持持室内整洁卫生。 5、硐室内各种设施放置整齐,设置标识牌清晰并和设置对照一致。 6、紧急状态下,入室避险人员要听从带班领导或管理员的指挥,快速有序使用避险设施。 7、避险人员使用避险设施后,管理员要及时将避险设施复位,不具备下次安全使用设施和仪器及时维护和更换。 8、在非紧急避险状态下,除管理员和各系统检查、保养维护管理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 9、系统检查、保养维护管理员进入,必须待有工作票方可入内, 10、进入检查矿级以上领导,要有矿领导或硐室管理单位领导陪同并进行登记。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装〔2011〕15号)要求,特制定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1、管理员必须是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衣着整齐,持证上岗。 2、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值班交接班记录。 3、按永久避难硐室管理制度做好室内设施摆放和文明卫生管理。 4、按永久避难硐室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对各根据《煤矿 井 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系统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处理。 5、在紧急状态下,正确引导入室避险人员,快速有序使 用硐室避险施设施和配套设备。 6、管理员不得随意开关系统控制闸阀,动用食品、药品, 饮用水。 7、加强“六大”系统硐室内设施的理论和操作技能学习, 提高避险施救操作技能。

采掘工作面临时避难硐室技术要求

郑煤集团公司采掘工作面临时避难硐室 技术要求及参考装备明细 为促进和规范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煤装[2011]15号)、《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关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2]15号)等相关规定,集团公司制定了采掘工作面临时避难硐室建设管理标准及参考装备明细,请各矿认真执行。 一、基本要求 1、有采区永久避难硐室的突出煤层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的,应在距离工作面300~500米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硐室;其它煤层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1000米的,应在距离工作面300~500米范围内建设临时避难硐室。 2、硐室总容量,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内全部人员避难需要,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及可能出现的其他临时人员,但至少能满足15人避难,且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0.5m2。 3、避难硐室及其前后20米范围内巷道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且保持支护良好,巷道全断面喷浆封闭,提高支护强度,控制瓦斯涌出和煤层自燃。喷浆前要在巷帮和迎面预

埋桩点,以便安装压风自救、吊挂管线、电话、牌板等。 4、避难硐室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门轴设在朝向工作面一侧。门扇和门框采用钢质结构,门洞尺寸一般为0.7m×1.6m(宽×高)。门框材质强度不小于14#槽钢,门扇材质强度不小于8mm厚钢板。门框四周要安装密封条,密封可靠、开闭灵活。 5、避难硐室应设置两个与外界相通的单向排气管,并在室内安装手动阀门。 6、硐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m,深度不超过5m,宽度不低于4m。 7、隔离墙可用砖、料石或混凝土砌筑,墙垛厚度不得小于0.8m。墙体四周必须掏槽,掏槽深度进入实体煤不小于0.5m。墙垛四周要打2排Φ18mm以上的密集钢筋锚杆,打入煤(岩)体的深度不得小于1m,外露长度不得小于0.6m,间排距均为0.3~0.4m,砌墙时将外露锚杆全部砌入墙体内。墙面要求平整无裂缝,严密不漏风。提前预留风管、水管、电缆等过墙管。 硐室地板高于室外巷道底板不小于0.2米。 二、室内装备 1、压风自救。避难硐室内压风自救必须接入矿井地面压风系统,设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数量满足最多避难人数需要,但不得少于15个,每人供风量不得少于

煤矿避难硐室系统说明介绍

中煤平朔集团公司井工矿避难硐室 系统简介 中煤平朔集团公司井工矿中煤综合利用公司电气公司

二0一二年九月

目录 1.气幕喷淋 (3) 1.1气幕状态下 (3) 1.2喷淋状态下 (4) 2.压风控制系统 (5) 2.1安装 (5) 2.2使用说明 (6) 3.二氧化碳洗涤系统 (7) 3.1二氧化碳洗涤系统介绍 (7) 3.2使用说明 (8) 4.除湿帘 (9) 安装及使用说明 (9) 5.压风系统 (11) 6.通讯系统 (11) 7.监测监控系统 (12) 8.供水施救系统 (12) 9.人员定位系统 (13) 10. 动力照明系统 (13)

一 气幕喷淋操作使用说明 1.1气幕: 操作流程 (1)防爆密闭门开启后,气幕装置自动打开,阻止有毒有害气

体进入硐室内。 (2)关闭球阀,气幕装置自动打开。 (3)在主压风管路涡轮阀打开的情况下,防爆密闭门的启闭可以联动打开或关闭行程开关,从而控制气动球阀的工作,实现气幕启闭。 (4)当矿井压风管路损坏的情况下,打开自备气幕1中摇柄阀,由矿井压风供气切换到自备气瓶进行供气。 1.2 喷淋 气体喷淋系统主要通过换气解决过渡室有害气体超标问题,即通过大气量的新鲜压缩空气,将有害气体稀释并通过排气阀排放到硐室外,最终达到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并净化的目的。喷淋系统采用高品质气体喷头,使压缩空气迅速吹扫过渡室,并将多余气量经泄气阀排到硐室外。当压风被损坏的情况下,自动由压缩空气瓶向喷淋系统供气。压风状态下: (1)防爆密闭门开启后,气幕装置自动打开。 (2)打开气体喷淋系统截止阀,气体喷淋系统开始工作。 (3)在过渡室内首先利用多参数气体测定仪对室内气体进行监测。 (4)若CO的浓度低于24ppm,则直接进入生存室;若CO的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技术要求内容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技术要求(试行) 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技术要求 (试行) 1 适用围 本要求规定了煤矿井下固定式避难硐室(以下简称避难硐室)的设计、装备、管理等要求。本要求适用于市井工煤矿,包括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2 编制依据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GB 50215—2005 《煤矿安全规程》2010年版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2009年版 《矿山救护规程》2009年版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煤安监司办2010第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 3 基本要求 3.1 矿井应根据井下作业人员和巷道断面等情况,结合矿井避灾路线,合理选择和布置避难硐室或移动式救生舱。 3.2所有矿井在各水平井底车场设置固定式避难硐室。 3.3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应设置采区避难硐室,设置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必须设置在防逆流风门外的进风流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以外的其他矿井,从采掘工作面步行,凡在自救器所能提供的额定防护时间不能安全撤到地面的,必须在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米围建设避难硐室或救生舱 突出煤层的掘进巷道长度及采煤工作面走向长度超过500米时,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围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3.4避难硐室的额定人数,应满足所服务区域同时工作的最多人员的避难需要,并考虑不低于5%的富裕系数。其中,采区避难硐室至少满足15人的避难需求。 3.5避难硐室的设置应避开地质构造带、应力异常区以及透水威胁区,并要求尽量布置于岩层中,且顶板完整、支护完好,前后20m围应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若必须设置在煤层中时,应有防瓦斯涌出、煤层自燃发火的安全措施。 3.6 井下避难硐室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害气体处理、温湿度控制、避难硐室外环境参数监测、通讯、照明及指示、基本生存保障等功能,保证在无任何外部支持的情况下维持避难硐室额定避险人员生存96h以上。 3.7 矿井避灾路线图应包含井下所有避难硐室设置情况。避难硐室应有清晰、醒目的标识牌,并悬挂于避难硐室外。标识牌中应明确标注避难硐室位置和规格、种类,井巷中应有避难硐室方位的明显标示,以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能够迅速到达避难硐室。 3.8 避难硐室应有简明、易懂的使用和操作步骤说明,以指导遇险人员正确使用避难设施,

煤矿避难硐室

附件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促进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和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和管理,并作为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实施安全监察工作的依据。 第三条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并符合“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序”的要求。 第四条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使用、管理等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检查。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对驻在辖区内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使用、管理等实施监察。 第二章紧急避险系统 第五条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在井下发生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包括为入井人员提供自救器、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合理设置避灾路线、科学制定应急预案等。 第六条紧急避险设施是指在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突出等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避险人员提供的一个安全避险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 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5年的避难硐室。 临时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不大于5年的避难硐室。 可移动式救生舱是在井下发生灾变事故时,为遇险矿工提供应急避险空间和生存条件,并可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适应井下采掘作业要求的避险设施。根据舱体材质,可分为硬体式救生舱和软体式救生舱。硬体式救生舱采用钢铁等硬质材料制成;软体式救生舱采用阻燃、耐高温帆布等软质材料制造,依靠快速自动充气膨胀架设。 第七条所有煤矿应为入井人员配备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自救器,入井人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规定

遵义县纸房煤矿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规定 2016年1月 永久避难硐室管理规定

为规范避难硐室的管理,结合我矿井下实际情况,特作如下规定: 一、职责划分: 1、安监科负责永久避难硐室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负责食品、饮用水、急救药品等物资和各种牌板的更新。每班安排安全员巡检避难硐室。 2、通风队负责永久避难硐室各种设备设施、压风(供氧)、供水等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3、监测监控中心负责避难硐室内通讯、监测监控系统的维护及监控仪表的日常调校,同时监测人员进入避难硐室情况。 4、机运科负责监督、检查、维护避难硐室内供电设备设施。 5、安监科负责避难硐室的监管,下井人员使用避难硐室的技术培训工作;负责存档与避难硐室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包括设计资料、各种检查验收资料、设备运转和维护记录、物资更新记录等;负责组织开展紧急避险应急演练和建立应急演练档案,同时负责向上级单位书面汇报避难硐室运行及应急演练情况。负责监督避难硐室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二、维护与物资更新 1、每旬对紧急避险设施及配套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按规定和产品说明书及时校验、更换硐室内各种仪器、仪表和设备。 2、硐室内食品、水、急救药品每旬进行一次检查,确保其始终处于保质期内,同时应提前七天予以更换,同时作好记录存档备查。

外包装应明确标示保质日期和下次更换时间。 3、每旬应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1次全面检查,设置检查牌板,做好旬检记录。 4、每旬对配备的高压气瓶进行1次余量检查及系统调试,气瓶内压力低于额定压力的95%时,应及时更换,同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每3年对高压气瓶进行1次强制性检测,每年对压力表进行1次强制性检验。 5、每旬应对设备电源、开关及变压器进行1次检查和测试,发现问题及时要处理,同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6、每年对避难硐室内设施进行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包括气密性、电源、供氧、有害气体处理等,同时做好记录存档备查。 7、每旬检查避难硐室门是否开启灵活和密封可靠,检查橡胶是否老化,每月润滑保养。 8、避难硐室内设施不能正常使用时,应停止本采区内采掘作业。 9、硐室内设备设施需检修时,必须提前向矿调度室办理申请,按照程序审批后方可作业。检修完毕后,应立即恢复各系统,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10、避难硐室要建立仪器调校、设备维护及药品、食品检查、更换的专用台账。 11、每旬检查马桶的自动打包装置是否工作正常。 12、净化系统的风机两次运转间隔时间不大于3个月,每次运转时间不少于30分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