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实验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实验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实验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初中数学实验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在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初中数学中,数学实验是每块新授内容常用的引入方式。数学实验的操作、感悟、拓展是新的教案内容得以充分展开进而发展运用的重要手段。经历操作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手脑并用的学习习惯。

实验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其评价与传统型评价相比,具有更重视过程,更重视应用,更重视体验等特点。其一般过程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准备材料,设计实验流程、实验体验、解决问题、形成结论<写成论文)。相对应的评价除了学生自

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外,理应包含对教师的评价。

释义:数学实验是指为研究与获得某种数学理论、验证某种数学猜想,解决某种数学问题,实验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在典型的实验环境或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数学探索活动。

数学实验教案是指恰当运用数学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己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猜想的数学活动。

初中数学实验评价:<狭义)是对学生在数学实验活动中所表现的问题意识、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体验感情程度进行的测量与评价活动。广义的实验评价还包括对教师在实验活动中进行指导调控的有效性与科学性的评价。

一、数学实验的形式和内容

1、课堂实验形式:

a新授内容实验:模仿科学研究过程,体验科学研究方法,得出学习结论。一般应用在课堂起始部分。

b、验证型实验:验证一些结论的真实性,一般在课中使用。

c、应用型实验:一般在结论应用中出现,其实验内容更适合于试卷中面向实验能力测试的试卷。

2、课外活动实验形式:如:1>、八年级学习相似形性质后,开展实验在三角形中

剪最大正方形”。2>、九年级学习三角函数后,实验正四点间线路最短问题”。

3、家庭实验形式

正常情况下,每章一般安排两次课堂小实验,每学期安排课外实验两至三次,而家庭实验一般安排在假期进行。

课外实验、家庭实验的内容,可以从课程实验资源中挑选感兴趣的一至两个内容去做。做透一个实验,对实验有个完整的体验,有利于提高今后对其他实验的驾驭高度。

二、初中数学实验的基本类型

合理的数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概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在苏科版初中教材中,将实验分类归纳,研究各种类型实验的操作范式和能力实现的着生点,以期更好发挥实验的各种功能。

1、猜想-实验”型实验

数学学习中大量的问题发端于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归纳、类比,然后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数学实验往往是检验这些猜想正确性的有效方法。

例1, 如图,在进行孤、弦、圆心角”的关系定理教案时,若圆心角/ AOB= / DOC 那么它们所对的弧,所对的弦是否相等呢?学生根据图形的直观易得猜想,此时师生可设、计如下实验加以证明:用透明的塑料板制作一个与扇形OCD大小相等的扇形

'

绕圆心旋转塑料板使其与扇形OAB重合,这时对应的弧、弦也重合相等,从而通

过实验验证了猜想。

1/ 10

例2,如图,在进了三角表中位线定理教案时,通过观察与测量,学生不难猜想出

AB ,结论是否反映了普遍规律呢?此时利用几何画板,拖动 C 点

,随着三角形形状的变化,/ CDE 、/ CAB 的度数和线段DE , AB 的长度也发生了变化, 但根据几何画

板的测量功能会看到角的大小关系以及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保持不变,因而 实验不是个别情况,具有

一定的普遍性,从而加大了猜想的真实性。

例3, 验证勾股定理,其中 数学实验室”介绍了公元三世纪我国数学家赵爽证明勾 股定理的 弦

图” <口图1),课堂中再现当年数学家的创造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所 学的内容。

剪拼:剪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

2的正方形。

验证:根据面积关系,得到 a 2+b 2=c 2 展示赵爽的证明方法:赵爽称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朱实”,中间小正方形的面

积为 中黄实”,以弦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弦实”,贝U 朱实四+中黄实=弦实”,即a 2+b 2=c 2

当学生们发现自己的验证方法和古人的证法如出一辙时,自信和自豪之感将油然而 生,赵爽

对 出入相补”原理的开拓性工作,在中国古代数学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2002年在

北京举行的数学家大会将 弦图”作为大会的中央图案也就不足为奇了。 2、 生成T 发现”型实验

《课标》十分重视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教案。 生成T 发现”型实验就是借助实验的

形式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像物理、化学学科那样让学生通过实验去 发现现象、

揭示本质,同时在对实验的观察、思考、判断中,主动生成数学知识,理解和 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

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

例如,在进行 圆周角”定理教案时,借助几何画板设计如下实验 <如图3),同时在

图形的运动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探索、思考,生成数学知识。

问题:<1 )让A 点在亠 上运动,BC 所对的圆周角有多少个? 按照它们与

圆心位置关系可分为几类?

<2)这些圆周角相等吗? <运用几何画板的测量功能,发现它们相等)

<3)通过运动使/ BAC 的一边经过圆点,/ BAC 与/ BOC 存在怎样的数 量关

系?

<4)在其他两种位置下,还有上述结论吗?如何证明? <在前面三个问题的

铺垫下,教师再引导学生把两种一般情况转化为特殊情况加以证明)

生成T 发现”型实验遵循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学生思维活动的规律设计实 验与问

题,使数学活动充满观察、探索与互动,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变被动接受 为主动建构,数学

知识和能力就在问题解决中动态生成。

3、 类比T 联想”型实验 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是根据事物之间某些特征的相似性产生联想,

由此及彼得出 相似结论?数学教案中教师要敏锐地捕捉问题间的相似性,将可类比的素材呈现给学生,

触发他们的联想,从而探求新的数学规律与知识.

2 / 10

结论:DE // AB , DE

//

例如,在进行 等式的性质”教案时,在平衡的天平两边都加、减 (或乘、除 >同样的量,天 平还

保持平衡?等式与平衡的天平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类比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等式的性质.

《课标》在 数学思考”中要求学生 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上面例子中 用天平平衡原理来解释等式性质,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我们发现

类比T 联想”型实验是 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以及发散思维的有效方式,有助于打破思维定势,促进学生创新 思维和创新

能力. 4、情境T 模拟”型实验

《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特别要充

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 为丰富的学习资源,

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对于 数学教案中一些动态问题,我们可以用计算机进行实际情境的模拟,再现问题情境,帮助 学生解决问

题.

例如,如图4,在墙壁上有一长度为 8M 的梯子,若其底部沿地面向右滑动,最后平躺在地 面上,求

梯子中点运动的长度.

学生对于梯子中点在空中划过的图形难以想象,不少学生受梯子滑动的影响,认为梯 子中点划

过的图形是一道向内凹陷的圆弧,此题用多媒体课件去演示一下,如图

5所示,学 生就会发现情况正巧相反,是一道向外凸起的圆弧?不难看出 情境T 模拟”型实验通过再

现事物发生的过程,让难于想象的问题变得清楚、明晰起来,从而便于学生观察现象,寻 找规律?

5、延伸T 拓展"型实验

《课标》在教案建议中要求: 教师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案活动,引导学

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在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

力。”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孤立地看待一些数学问题,而应 该用整体

的、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思想去进行处理。

例如,如图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 P 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滑动, 并使得

一条直角边始终经过 B 点?当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和边 CD 交于Q 点时,求证

这是一道结论封闭的题目,我们可以通过几何画板的演示,把它变成结论开放的题目,同

时探求出一般性的规律?如图 7,当另一条直角边和边 CD 的延长线相交于Q 点时,结论还 成立吗?

如图&图9,当直角顶点p 运动到AC 或CA 的延长线上时,还有类似结论吗 ?由此, 你能总结出一般

性规律吗 ?(结论成立,可以通过过△ PQM BPN 得证>

3

/ 10

PB = PQ .

实验类型

二级分类 苏科版 华帅版 比较优化 操作感悟型 自我发现 <或操作归纳) 七 <上) P 62七 <下)P11,P164八<上)

P125 八 <下)P110 , P113, P115

操作体验 七<上) P26, P129,七 <下)P21, P145, 八

<上) P176,九(上 >P 86。

操作猜想

八(上>P 44八 <下)P 130

仿做体验型 游戏解难 类比联想 七(上> P 103

验证确认型 猜想验证 八(上>P 46

启发创新型 方案设计 延伸拓展 七(上>P 125八(上>P 15, P 82 九(上> P 30

计算机模拟型 情景模拟 七(下>P 141八(下>P 70九(下> P 17

四、数学实验的评价形式和内容

1、课堂实验评价:a 、自我评价

b 、组员互评

c 、小组评价

d 、教师评价

e 、自我二次评价

实验前告诉学生评价细则,向学生展示《自我评价表》、《组员互评表》、《小组评 价表》《二次评价表》,弓I 导学生把评价内容内化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参照评价指标自 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

课堂实验的评价受时间等条件限制,评价操作可作简化处理,如:仅用表 1和教师口头

评价即可。如果实验较复杂且难度较大,可以把实验的评价放在课外时间进行,并最好辅

N

延伸T 拓展”型实验通过对数学问

题 ,变中有不变,有时又蕴涵着 生的思维空间. ’■ M 从量变

的延伸、变化 炉变,培 B

,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拓展学 图9

4/ 10 以二次自我评价。<评价的各种表格设计附后)

2、课外实验评价:个人评价、伙伴评价、个人改进评价,评价标准参照上面三四表格进行。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参照教师评价表进行。

3、学期对实验的专门评价:<1)、本学期所有实验评价汇总。

<2)、专门编写针对数学实验的评价性测评试卷。关于评价表的制定与使用的说明:

哲学认为——量是质的规定性,量变引起质变。定性与定量是描述事物状态的两个相互依存的方面。在当前的数学实验中,教师口头评价和定性评价比较多,而定量评价却很少,评价手段单一且不科学,操作起来也不方便。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和实验教案中评价的经验,尝试设计了四个评价表格,期望能将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引入多种元素参与评价。使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导向和促进作用。并且尽可能地照顾不同学生对评价的心理感受

“在三角形中剪最大正方形”的实验及评价案例便初步实现了上述的目标<案例见附件)。使用自我评价表时,要对评价目标有所了解,自我评价工程是对学生在实验中体验收获的提示,在此基础上学生总结写出小论文。这可以给其它定量评价再次提供判断的依据。而小组评价表也可以做组员互评表使用,该表是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参与人数越多评价的可信度越强,可以通过算术平均数得到定量的个体评价结果。组员评价别人也是自身提高认识的可贵过程。教师评价表可从上述两表< 自我评价表、组员互评表)和学生实验的表

现综合分析,给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结果。

当然,课堂中的评价最好即时进行,并要适当简略些,如有必要课后再延时补充完成。而课外的综合实践难度较大的实验,可以较全面地展开评价< 可以即时、延时、定性、

定量相结合),尽可能地多元、多层次地评价,促进学生二次评价的质量和水平。实践证明,该评价体系如果从基础做起,学生的收获和综合能力发展是显著的<两个平行实验班,一个班坚持做实验另一个班几乎不做。做实验的班级在2006年江苏省数学竞赛中获得省级三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而没有坚持做实验的班级仅有两个三等奖)

附件:< 1)评价的各种表格设计

< 2 >数学实验及评价案例

5/ 10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活动表现评价方法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活动表现评价方法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活动表现评价方法 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活动表现评价的含义、特点及意义 1.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活动表现评价的含义活动表现评价( Performance Assessment) 发起于美国,20 世纪80 年代后,这种评价方法被大量地用于学科课程的教学诊断评价中。它是质性评价方法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化学实验教学的活动表现评价,是指评价者(可以是化学教师、家长、学生自己或同伴) 依据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对学生化学实验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所进行的一种客观、综合的评价。对于化学实验教学的活动表现评价的含义,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理解。 ·这种评价离不开一定的化学实验学习活动,而且这种活动是由学生完成的。 ·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学生在化学实验学习活动中要完成某种任务或一系列任务。 ·活动具有较强的情景性,力求在真实的情景中完成任务。 ·这种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外显的行为表现。 ·这些表现不仅仅只是化学实验学习活动的结果,更重要的还应包括学生在具体的化学实验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 2. 化学实验教学的活动表现评价的特点及意义同传统的纸笔测验相比,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活动表现评价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评价力求在真实的情景中来进行,因而,通过评价可以使学生关注与化学实验有关的实际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评价的范围扩大了,不仅能评价认知领域的内容,同时也能对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化学实验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进行评价。因而,有利于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评价深度增加了,不仅仅只是在记忆性内容的层面上进行评价,而且还常常涉及到应用和创造等能力的考察。因而,有利于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评价不是“一次性”的或“一考定终身”,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进行评价,因而,通过评价可以较为真实的了解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情况。 ·评价是针对学生个体的,同样一个化学实验学习活动,每一名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甚至差异还很大,因而,这种评价更具有个别性和针对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一、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一个相对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记录,及结果处理、问题和讨论等。 (二)、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 (1)、当制备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时,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 ①、制氢气不能用HNO3、浓H2SO4,宜用稀H2SO4等。另外,宜用 粗锌(利用原电池原 理加快反应速率),不宜用纯锌(反应速率慢)。 ②、同理,制H2S、HBr、HI等气体时,皆不宜用浓H2SO4。前者宜 用稀盐酸,后两者宜 用浓磷酸。 FeS + 2HCl = FeCl2+ H2S↑H3PO4+ NaBr NaH2PO4+ HBr↑(制HI用NaI) (2)、与反应进行、停滞有关的问题 用CaCO3制CO2,不宜用H2SO4。生成的微溶物CaSO4会覆盖在CaCO3表面,阻止反应进 一步进行。 (3)、MnO2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较多;若用 KMnO4代替MnO2进行反应,由于反应不需加热,使制得的Cl2中含HCl气体和水蒸气极 少。 (4)、酸性废气可用碱石灰或强碱溶液吸收,不用石灰水,因为Ca(OH)2属于微溶物质,石灰水中Ca(OH)2的含量少。 (5)、检查多个连续装置的气密性,一般不用手悟法,因为手掌热量有限。 (6)、用排水法测量气体体积时,一定要注意装置内外压强应相同。

(7)、实验室制备Al(OH)3的反应原理有两个:由Al3+制Al(OH)3,需加氨水;由AlO2-制Al(OH)3,需通CO2气体。 (8)、装置顺序中,应先除杂后干燥。如实验室制取Cl2的装置中,应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气体,后用浓H2SO4吸收水蒸气。 2、可行性 (1)、在制备Fe(OH)2时,宜将NaOH溶液煮沸,以除去NaOH溶液中溶解的O2;其次在新制的FeSO4溶液中加一层苯,可以隔离空气中的O2,防止生成的Fe(OH)2被氧化。 (2)、实验室一般不宜采用高压、低压和低温(低于0℃)等条件。 (3)、在急用时:宜将浓氨水滴入碱石灰中制取NH3,不宜用NH4Cl与Ca(OH)2反应制取NH3;又如,宜将浓HCl滴入固体KMnO4中制备Cl2;还有将H2O2滴入MnO2中制O2,或将H2O滴入固体Na2O2中制备O2等。 (4)、收集气体的方法可因气体性质和所提供的装置而异。 (5)、尾气处理时可采用多种防倒吸的装置。 3、安全性 实验设计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的药品和一些有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当必须使用时,应注意 有毒药品的回收处理,要牢记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以防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 (1)、制备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务必认真验纯,以防爆炸! (2)、易溶于水的气体,用溶液吸收时应使用防倒吸装置。 (3)、对强氧化剂(如KClO3等)及它与强还原剂的混合物,千万不能随意研磨,以防止 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引起人身伤害等事故。 (4)、有毒气体的制备或性质实验均应在通风橱或密闭系统中进行,尾气一般采用吸收或燃 烧的处理方法。 (5)、混合或稀释时,应将密度大的液体缓慢加到密度小的液体中,以防液体飞溅。如浓硫 酸的稀释等。 (6)、用Cu制CuSO4,可先将Cu在空气中灼烧成CuO,再加稀

实验方法和步骤

实验1 《科达组装电脑管理信息系统》 一、上机实验目的 1. 了解使用数据库开发一个小型信息系统的过程。 2. 掌握使用Access 数据库保存数据、按用户要求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友好界面输出信息报告的方法。 3. 掌握Access 数据库查询、统计、输出等功能。 4.通过实验理解数据库知识、软件开发工具知识和管理信息系统知识,了解如何将它们融会贯通起来为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服务。 二、上机实验基本要求 1. 在规定上机时间内完成信息系统的开发任务,由指导老师检查通过。 2. 按时提交上机实验报告。 3. 指出系统的创新之处(学生要说明系统的创新点及意义)。 三、开发系统资料 (一)公司基本情况 科达电脑公司现在是一个销售电脑外部设备和组装电脑的小公司,成长很快。该公司成立于1997 年,由于销售量增长很快,公司考虑扩展其业务。 公司目前推出5 种型号的计算机:入门级PC、家用PC、小企业PC、高能PC 和超强PC。公司采用标准配件组装这些计算机,其中一些配件如键盘、鼠标、主板及电源对所有型号的计算机都是一样的。另外一些配件象CPU,不同型号的计算机有不同的配置,入门级和家用PC 使用的是Celeron 系列产品,而其它型号则使用不同速度的Pentium 系列产品。还有一些配件包括硬盘、显示器和声卡对不同型号的计算机有不同的配置。在某些计算机中可能有一个特别的配件,另外一些则可能有多个特别的配件。例如,一些计算机中配置多条内存,另一些则配置多个硬盘。 (二)各种型号计算机的配置说明 科达公司的仓库里存放着装配公司五种计算机的全部配件,一共有36 个品种,每组装一台计算机,会使用15~20 种配件。 下列表格给出了每种计算机使用配件的详细情况。(注意,这些表格含有大量的重复和冗余,这种格式是不宜用作数据库表的)。

--临床检验方法评价

第十一章临床检验方法评价 本章考点: 1.基本概念和定义(了解) 2.临床检验方法评价(掌握,重点) 3.评价分析方法(了解,难点) 4.评价方法可接受性(熟悉) 5.应用范例:血清葡萄糖 70年代由Barnett和Youden首次提出了选择和评价临床实验室的客观计划。由国际临床化学联合会(IFCC)提供的文件提供了方法评价名词术语和哲学思想的一般讨论以及它与整个质量保证过程的相互关系。在1992年7月,病理学和检验医学档案包含了几篇有关方法评价的有用文章。也出版了该主题的书籍。美国国家临床检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已制定了当进行方法学评价时,临床实验室人员和厂家执行的协同一致的草案。 本章的目的是描述临床实验室人员能用于客观地选择和评价分析方法的技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提供了(1)与方法学选择和评价过程密不可分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的讨论;(2)选择候选方法的程序;(3)性能标准的讨论;(4)逐步描述如何评价候选的方法;(5)用于可接受方法的标准的描述。任何新方法(包括新的试验原理、新的仪器和新的试剂)在正式投入常规应用前都必须进行的评价程序。图6-11-1中显示的关键步骤为方法选择、方法评价和质量控制。 为了证实这种信息如何用于实际情况,我们在本节结束时举一实例。 新的或修改的方法引入到临床实验室对临床实验室专业技术人员期望保证高质量的服务来说是经常性的任务。方法的选择和评价是执行新方法过程的关键步骤(见图6-11-1)。因此,良好的实验室规范(实践)要求必须仔细地选择新的或修改的方法,在常规应用之前对其性能必须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严格和公正的评价。 一、基本概念和定义 见表6-11-1指出新方法成功评价的五个关键要点。抓住这5个关键点,成功的方法评价就能实现。方法选择和评价过程必须开始于临床。评价过程应寻求知道候选方法是否具有足够的分析重复性和准确度来产生结果,使其为临床所用。统计的和经济的考虑也是重要的,但是要与临床方面进行比较。例如,对于方法评价需要统计技术,但是统计的显著性意义并不能提供判断方法的可接受性的基础。关于接受或拒绝的决定应基于数据可进行误差的估计,并为临床所接受。实验成本的压力也已成为特别重要,但不是唯一因素。在选择候选方法时需要对其进行考虑。 表6-11-1 新方法成功评价的关键点 1.整个任务应用临床观点; 2.在开始之前,设定目标-分析目标; 3.执行正确的试验,收集所需的数据; 4.正确地使用统计工具,以便正确地估计误差; 5.作出客观方法的正确评论。 二、临床检验方法评价(重点)

振动试验的正确选择方法

振动试验的正确选择方法 振动试验是力学环境试验中的一种。振动台就是用于此类试验的专门的力学环境试验设备。振动试验机模拟产品在制造,组装运输及使用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环境,用以鉴定产品是否忍受环境振动的能力,适用于电子、机电、光电、汽机车、玩具……等各行各业的研究、开发、品管、制造。 一、振动的描述 1、什么叫振动 振动是一种波动。机械振动是物体在平衡点附近反复进行的机械运动。 2、振动的分类 振动可分为随机振动和周期振动。 周期振动包括正谐、多谐、方波、锯齿波。 周期振动都可分解为一系列简谐振动之和。 按是否有外力推动,振动又可分为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 二、正谐振动的描述 2.1 频率、角频率 频率和角频率都是用来描述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的。 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高频红外碳硫分析仪称为振动的频率,常用f表示。单位是:次数/每秒,用Hz表示。 假如用机械转子激振器每秒钟的转动弧度数来描述振动,称为振动的角频率,常用ω表示。单位是:弧度/每秒。 频率和角频率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ω=2πf 3.2 位移、速度、加速度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用来描述振动的幅度的。 位移是指振动时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常用A表示。单位是:米(m)。 速度是指振动时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常用v表示。单位是:米/每秒(m/s)。 加速度是指振动时物体运动的最大加速度,常用a表示。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2)。有时也用重力加速度g来表示:g=9.8m/s2。 在正弦振动的情况下,且使用国际单位制时,位移、速度、加速度三者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v=ωA=2πfA a=ωv=ω2A=(2πf)2A 三、使用振动试验机的优点: 1、设计时,可分析破坏点、易不良点, 2、质量时,可分析每一批产品所产生的不同点和不良点, 3、生产时,可完全一边振动一边测量,使产品不良率早发现, 4、耐久测量,让产品耐久使用、使不耐久的组件提早改进,公司品牌口碑即会更好。 四、振动台的分类、原理、特点 振动台按它们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电动台、机械台、液压台三种。 电动台以输出激振力为主要规格。它的频率范围最宽,一般为5-3000Hz。最大位移一般为±12-25mm。最大加速度一般可达100g。配以水平滑台可以作水平振动。配以随机控制仪可以作随机振动。精度指标好。但是它的台面尺寸小,常须另配辅助台面;运行成本及价格比较高。常用于电工、电子元器件等产品的高频、高加速度振动试验。 机械台以最大负载为主要规格。频率范围一般为5-80Hz。最大位移一般为±3-5mm。

临床生化检验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第五章临床生化检验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临床生化检验方法的选择和评价,是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基础工作。当建立一个新的方法,或引进新的方法、都应对它们的技术性能作出评价,以便科学的选择和应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图5-1 来表示。 图5-1 方法选择和评价与其它实验之间的关系 图5-1 方法选择和评价与其它实验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检验方法的正确选择 一检验方法和标准品的分级 (一)方法的分级 临床生化检验方法根据其准确度与精密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常规方法等三级。 1.决定性方法(definitive method)是指准确度最高,系统误差最小,经过详细的研究, 没有发现产生误差的原因或在某些方面不够明确的方法。用于发展及评价参考方法和一级标准品。 2.参考方法(reference method)是指准确度与精密度已经充分证实的分析方法,干扰因 素少,系统误差与重复测定的随机误差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有适当的灵敏度、特异性及较宽的分析范围。这类方法在条件许可的实验室中应经常使用。用于评价常规方法和试剂盒,鉴定二级标准品。 3.常规方法(routine m ethod)指性能指标符合临床或其他目的的需要,有足够的精密度、 准确度、特异性和适当的分析范围,而且经济实用。这类方法经有关学术组织认可后可称为推荐方法(recommended method),推荐方法应具有足够的实验证据。 临床化学决定性方法及参考方法见表5-1。 表5-1 临床化学决定性方法及参考方法 (Tietz,clin chem. 1979, 25: 834) 项目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

钙ID-MS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氯电量滴定法、中子活化法电流滴定法 镁ID-MS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磷ID-MS —— 钾ID-MS、中子活化法火焰光度法 钠重量分析法、中子活化法火焰光度法 白蛋白——免疫化学法 总蛋白——双缩脲法 肌酐ID-MS、离子交换层析法离子交换层析法 尿素ID-MS 尿素酶法 尿酸ID-MS 尿酸酶法(紫外法) 胆红素——重氮反应法 葡萄糖ID-MS 己糖激酶法 胆固醇ID-MS Abell-Kendall 法,胆固醇氧化酶法 甘油三酯ID-MS 酶法 AST(GOT)——MDH-NADH 法 ALT(GPT)——LDH-NADH 法 转肽酶(r-GT)——连续监测产物生成法 肌酸激酶——NAD+偶联法 注:ID-MS:同位素稀释一质谱法MDH:苹果酸脱氢酶LDH:乳酸脱氢酶 (二)标准品的分级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将标准品(参考物)的定义暂定为:它的一种或几种物理或化学性质已经充分确定;被用于校正仪器或用于评价一种测定方法的物质,并将其分成三级。 1.一级标准品(原级参考物)是一种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它的数值已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或由高度准确的若干方法确定,所含杂质也已经定量,且有证书;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评价及校正参考方法以及为二级标准品定值。 2.二级标准品(次级参考物)也称校准品,包括用于常规分析的标准液。这类标准品可由实验室自已配制或为商品,它的示值必须用一级标准品和参考方法并由训练有素的,能熟练掌握参考方法的操作者确定;主要用于常规方法的评价或为控制物定值和常规测定的结果计算。 3.校准品用二级标准品和常规方法测定得到校准品,用于常规测定中的标准。 各级测定方法及标准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准确度传递见图5-2。 图5-2 方法与标准品之间的准确度传递

实验4-选择结构

0实验4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C 语言表示逻辑量的方法,学会正确使用逻辑运算符和逻辑表达式。 2.熟练掌握if 语句和switch 语句。 3.结合程序掌握一些简单的算法。 4.学会程序调试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程序调试示例 (1)改正下列程序中的错误,输入x ,计算并输出下列分段函数f (x )的值(保留一位小数)。 (以10 和0为例)?????=≠==)0( 0)0( 1 )(x x x x f y 源程序(有错误的程序): #include main() { double x,y; printf(“Enter x=”); scanf(“%lf ”,x); /*************found********************/ if(x!=0) { y=1/x } /*************found********************/ else { y=0; } printf(“f(%.2f)=%.1f\n ”,x,y); } 调试步骤: ①打开源程序,单击工具栏上的编译按钮 ,出现的第1条错误是:

双击错误信息,箭头指向第一个“}”所在的行,错误信息指出在“}”前缺少分号。在y=1/x后补上分号。 ②重新编译,出现新的错误提示: 双击错误信息,箭头指向“scanf(%lf”,x)”所在的行,错误原因是“x”前少了“&”,将之补上。重新编译并连接,都正确。 ③选择菜单栏上的“Tools”——“Customize”命令,在“Customize”对话框中单击“Toolbars”选项卡,在其中勾选“Debug”显示调试工具条。 ④单步调试程序。单击调试工具条中按钮(Step Over),每次执行一行语句,编辑窗口的箭头指向某一行,表示程序将要执行该行。 在上图的下半部分列出了变量窗口和观察窗口,在观察窗口中可以改变变量的值。 ⑤再单击3次(若调试工具条未出现,则利用第三步将之调出), 程序执行到输入语句这一行,同时运行窗口显示: 表示程序将要执行该行。继续单击按钮,在运行窗口中输入10,按回车键,则箭头指向if(x!=0)这一行。此时,在变量窗口可以看到变量10.000000000000。 ⑥继续单击按钮2次,箭头指向“else”这一行,在变量窗口可以看到变量y的值为 0.1000000000000。 ⑦继续单击铵钮2次,运行窗口显示运行结果,符合题目要求。 ⑧单击(Stop Debugging)按钮,程序调试结束。

实验方案的选择

例谈实验方案的选择 对于一个实验,可能存在多条思路、多种方案,那么在众多实验方案中,我们应如何选择呢?一般来说,选择实验方案主要有三条原则: 1.简便性原则即要求所选方案原理简单、操作简便,各量易测。应尽量避免实施那些原理复杂、操作繁琐和被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实验方案。 2.安全性原则实验方案的实施要安全可靠,不会对人身和器材造成危害,使用易破、易碎的器材时有谨慎操作的意识。所需装置和器材要易于置备,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超出现有条件。 3.精确性原则不同的实验方案,其实验原理、所用仪器以及实验重复性等方面所引入的误差是不同的。在选择方案时,应对各种可能的方案进行初步的误差分析,尽可能选用精确度高的实验方案。 下面结合密度的测量,具体说明如何选择实验方案。 小汉和小盼合作进行“测定盐水的密度”的实验。他们选择的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实验步骤:步骤一、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步骤二、将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出装有盐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2 步骤三、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人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

步骤四、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m/V=(m2-m1)/V 他们收拾好实验器材后,一起对实验的过程进行了评估,小汉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正确,实验器材使用恰当,操作过程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得出的盐水密度是准确的。 小盼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点儿盐水沾在烧杯内壁上。这样,尽管我们操作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但我们测量得到的数据还是有了误差,导致计算的结果也有误差。 小汉认真思考后,同意了小盼的意见。然后,他们一起继续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方案,尽量减小测量的误差。根据小汉和小盼对实验过程的评估,请思考: (1)小盼这里所指的“测量误差”是在上述实验步骤的第步骤产生的,导致了盐水体积读数(填“偏大”或“偏小”),从而使得盐水密度的计算结果(填“偏大”或“偏小”)。 (2)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必须从质量和体积两方面的测量进行控制。根据小汉和小盼的分析意见,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条件下,提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使实验结果的误差达到最小。实验步骤是:。 (3)在你的设计方案中,控制误差的思路是:。 思路点拨:任何测量都有误差,由于仪器的精度、人的读数等原因引起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由于实验的操作方法不当而引起的误差,我们是可以避免的。题目测量的是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将杯中盐水倒入量筒时,烧杯壁上会沾上盐水,这样测出的盐水体积会偏小,算出的密度会偏大。 注意到了上述因素,小汉提出了改进方案:

实验设计及方案的评价

《实验设计及方案的评价》(05、4、22) 班级姓名等第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A.通电使水分解 B.稀过氧化氢在MnO2的催化下常温分解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D.氯酸钾和MnO2混合共热 2.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A.某白色固体化合物溶于水,向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人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呈红色,证明该白色固体化合物一定是碱 B.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氯化钠,可将固体放入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然后过滤、干燥 C.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镁、硫酸铜和硝酸钾这四种溶液 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3.某同学设计了四种物质制备的实验方案。其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的是() 4.如右图所示,等体积的A、B两集气瓶充满空气, 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当完全燃烧后, 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看到的现象是() A.A瓶中有水流入 B.B瓶中有水流入 C.A、B瓶中都有水进入 D.无法确定 二、综合题 5.根据下面实验室制取氢气并验证氢气性质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是。 (2)B装置的作用是。 (3)C装置盛放氧化铁的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4)C装置的一个显著优点是: (5)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会儿氢气,然后再加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 6.花匠用熟石灰来降低校园苗圃中土壤的酸性,但效果不明显。化学老师发现原因是熟石灰已经部分变质,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实际例子,就取回一包熟石灰样品,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证明该样品确实部分变质。请填写有关实验仪器和药品,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证明熟石灰样品部分变质 【实验仪器】玻棒、胶头滴管、___ ___________ 7.实验:验证NH4HCO3受热易分解及其分解产物。 可选用的仪器:没有明火(如酒精灯、蜡烛、火柴),其它自选。 提供的药品:NH4HCO3粉末、酚酞试液、红色石蕊试纸、澄清石灰水、水、浓硫酸、生石灰。请回答: (1)不用酒精灯,你采用何热源(从提供的药品中选择):或理由是。(2)设计并画出能同时看到三种实验现象的实验装置(要注明药品盛放的位置) (3)描述实验现象及验证结果: 实验现象结论 ① ② ③

行为实验方法

2.1 物体识别实验 检测实验动物的非空间认知能力。 Object recognition test The test apparatus was a white, open-field plastic box (60 cm × 50 cm ×40 cm) placed in a sound-proof testing room, which was lit by constant illumination (about 40 lx) to eliminate shadows. The discriminated objects (A, B and C) were identically-sized (5 cm× 5 cm× 5 cm), cuboid, woody blocks. Objects A and B were black, whereas object C had a black and-white pattern. Each of the three objects was sufficiently heavy to prevent the mice from moving it. The ORT consisted of two phases: the sample trial and the test trial (Fig. 2A). In order to acclimate the mice, each was first placed into an empty box for 5 min. Subsequently, during the sample trial the two identical objects (A and B) were placed on opposite sides (at a distance of 8 cm from the walls and 34 cm from each other). To start a 5-minute period of exploration, each animal was plac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wo objects. After this period, they were returned to their home cages for an interval of 4 h. In the test trial, object B was replaced by object C, which was novel to the mice and different from either object A or B. The mice were then left to explore objects A and C for 5 min. The animals' behavioral performances during the tests were video-taped and the exploration time of the sample and test phases for each of the three objects was recorded by a trained observer. 2.2 物体定位实验 检测实验动物的空间认知能力。 Object location test

实验一混悬剂的制备及稳定剂的选择方法

实验一 混悬剂的制备及稳定剂的选择方法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混悬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2. 掌握沉降容积比的概念并熟悉测定方法。 3. 熟悉根据药物的性质选用适宜的稳定剂,用以制备稳定混悬剂的方法。 二、 实验指导 混悬剂(又称混悬液,悬浊液)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0.5μm )形式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中形成的分散体系。一个优良的混悬剂应具有下列特征:其药物微粒细小,粒径分布范围窄,在液体分散介质中能均匀分散,微粒沉降速度慢,沉降微粒不结块,沉降物再分散性好。 混悬剂的沉降速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可用Stoke 定律表示: ηρρ9)(r 2V 212g -= 式中V-沉降速度,r-粒子半径,ρ1-粒子密度,ρ2-介质密度,η-混悬剂的粘度,g-重力加速度。 混悬剂微粒的沉降速度与微粒半径、混悬剂粘度的关系最大。通常用减小微粒半径,并加入助悬剂如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半合成纤维素衍生物等,以增加介质粘度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 混悬剂中微粒分散度高,具有较大的表面自由能,故体系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微粒有聚集的趋势,可加入表面活性剂等用以降低固液之间介面张力,使体系稳定。表面活性剂又可作润湿剂,改善疏水性药物的润湿性。从而克服疏水微粒(质轻)因吸附空气而造成上浮现象。 向混悬液中加入絮凝剂,使微粒的ζ电位降低至一定值,微粒间发生絮凝,形成网状疏松的聚集体。其特点是沉降速度快,沉降物体积大,沉降物易再分散,其物理稳定性好,此种混悬剂称絮凝混悬剂。向混悬剂中加入反絮凝剂,使其ζ电位增大,减少微粒间的聚集,沉降速度慢,沉降物体积小,沉降物结块,不宜再分散,其物理稳定性差,此种混悬剂称反絮凝混悬剂。但这种混悬剂由于微粒小,混悬液流动性好,易于倾倒,是适于在短时间内应用的混悬剂。

实验方法与步骤要求

实验方法与步骤要求: (1)开始学习,视角选择 登录实验平台下载课程启动器与课程模块相关。课程模块安装完成后,点击“开始学习”按钮,启动进入相关课程的学习界面。学生可在屏幕3d视图中使用鼠标进行放大(滚轮上推)、缩小(滚轮下拉)、纵向旋转(按住左键上下滑动)、横向旋转(按住左键左右滑动)、平移(按住右键滑动)以选择适合于学习的视角。 从上部主菜单可看到整体软件分为5个子模块,分别为:构件认知、构件考核、建造过程认知、建造过程考核和构件残损监测。 (2)隐藏或显示适当内容 学生可以选择适当内容隐藏,将被其它构件遮挡的本次拟学习内容直观显示出来。例如在斗拱学习时,可以隐藏屋面构造;在台基和柱的学习时,可以选择隐藏斗拱及以上构造。 具体操作:鼠标点击待隐藏构件,使之亮显,然后点击屏幕右下方“隐藏所选”,即可隐藏选择的构件。点击“恢复显示”可恢复最近一次隐藏的构件。点击“显示全部”可恢复显示所有构件。

(3)构件认知(基于模型) 在上部主菜单选择“构件认知”->“开始认知”,进入“构件认知”模块学习。 该模块中,学生在模型查看窗口中可以通过旋转、缩放、平移来观察宋保国寺模型,学生点击任何一个木构构件,则在属性窗口显示相应构件信息,供认知学习。同时,可以在结构与显示过滤窗口打开或关闭相应构件群的显示。 (4)构件认知(基于数据库) 通过界面右侧上部选择构件的类型和位置还可以检索并以红色频闪显

示每一个构件。在点击模型了解各个构件之后,就应该可以按照构件类型和位置检索特定构件,以加强构件认知的学习效果。只有通过基于数据库检索构件才能获得该部分学习成绩! 木构件分类则按照相关研究文献,首先根据构件在建筑中所起的作用区分“别类”,自下而上分为:地面、柱础、柱、梁栿剳牵、额串枋、外檐铺作、内檐铺作、藻井、蜀柱、叉手斜撑、槫、装饰和其他(椽、垫木托木);另外把“缝(柱缝)”也作为一类对象用于定位识别。然后再在每个别类之下进行细分。例如“梁栿剳牵”都是大殿内部横向承重构件,可以分为“梁”“栿”和“剳牵”三个大类,其中“栿”又可以再细分为“三椽栿”、“丁栿”、“乳栿”、“草栿”。这样共分出40大类,90小类。这样通过三层分类(别类、大类、小类),把众多构件分门别类管理起来。 构件位置的定位方式以“缝(柱缝)”、“间(心间、次间、XX补间)”、“进(进深)”、来命名。这样定位虽然并不精确,但大大简化了构件定位数据,更适合在现实的大殿里迅速定位每个构件,当然这也是中国古建筑传统的定位方式,同时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水平左右横向面阔以“西”、“东”区分;水平南北纵向进深以“前”、“后”区分;竖向则以“上”、“中”、“下”区分(大部分仅为“上”,只有心间前内柱间的补间铺作在竖向上有重叠)。

实验方法的选择及评价

实验方法的选择及评价 临床生化实验方法的选择及评价 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校准物与质控物的概念及其区别,重复性实验、回收试验、干扰试验、对 比实验的方法及指标的计算?熟悉:参考值的概念,实验方法的性能标准及其评价指标、医学决定水平、危急值?了解:方法和标准品的分级 一、方法的分级: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常规方法 1.1 决定性方法(definitive method) ?准确度最高 ?系统误差最小 ?经过详细的研究,没有发现产生误差的原因或在某些方面不够明确的方法?测 定结果为―确定值‖,与―真值‖最接近?技术要求太高,费用昂贵 ?不直接用于鉴定常规方法的准确性?只用于发展及评价参考方法和标准品 1.2 参考方法(reference method) ?准确度与精密度已经充分证实的分析方法 ?干扰因素少,系统误差很小,与重复测定的随机误差相比可以忽略不计 ?有适当的灵敏度、特异性、较宽的分析范围(线性) ?在条件优越的实验室中经 常使用 ?主要应用于鉴定常规方法,评价其误差大小,干扰因素,并决定其是否可以被接 受?也用于鉴定二级标准品,为质控血清定值,也可用于评价商品试剂盒等 1.3 常规 方法(routine method) ?性能指标符合临床或其它目的需要?有适当的分析范围 ?经济实用 ?偏差已知的方法(指准确度已经确定的方法,准确度不明者称为偏差未知的方法)?常规方法在作出评价以后,经有关学术组织认可,可以作为推荐方法常见项目的方法 分类 二、标准物质的分级及质控物

?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ISO)对标准品 (参考物)定义:它的一种或几种物 理或化学性质已经充分确定,被用于校正仪器或用于评价一种测定方法的物质。? 标准品分级: ? 一级标准物质? 二级标准物质? 校准物?质控物 2.1 标准物质(standard material ) ?又称参考物质( reference material ),是一类充分均匀,并具有一个(或多个)确定特性值的材料或物质 ?用以校准仪器设备、评价测量方法,或给其它物质赋值?标准物质的定值结果 一般表示为:标准值±总不确定度 ? “标准物质证书”是介绍标准物质的技术文件,是研制单位向用户提出的质量保 证书和使用说明 2.2 一级标准物质 ?又称原级参考物( primary reference material ) ?是已经确定的稳定而均一的物质,它的数值由决定性方法确定,或由高度准确的 若干方法确定,所含杂质也已经定量 ?用于校正决定性方法,评价及校正参考方法以及为―二级标准品‖定值?一级 标准品都有证书 认可的参考物质 ?认可的参考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CRM ),其特性值由建立了 溯源性的程序确定,且每个标准值都附有给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 ? CRM 470由欧洲共同体参考局制备提供 ? CRM 470含14种血清蛋白的定值:白蛋白、Ig A、a1-抗胰蛋白酶、Ig G、C3、Ig M、C4 、巨球蛋白、铜 蓝蛋白、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转铁蛋白、酸性糖化蛋白、触珠蛋白 2.3 二级标准物质 ?又称二级参考物(secondary reference material)?用一级标准物质校准, 参考方法定值 ?用于校准常规方法、为质控物定值?国内的几种二级参考物: ? ? ? ?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仪器分析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化学(创新)1301 实验名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原子吸收光谱法最佳实验条件选择的方法。 2掌握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根据物质的基态原子蒸气对特征辐射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元素定量 分析的方法。 实验条件: 1吸收线波长:选择吸收线波长通常要从灵敏度,稳定性,线性范围以及干扰等几个方面来考虑。对谱线比较简单的元素,应选择共振线作分析线,使测定有较高的灵 敏度。 2燃助比:助燃比不同,火焰的温度和性质不同,因而元素的原子化程度不同。通常固定空气流量,改变燃气流量来改变助燃比。在不同助燃比时测定吸光度,吸 光度最大的助燃比为最佳助燃比。 3 灯电流:灯电流的选择要从灵敏度和稳定性两方面来考虑。灯电流过大,易产生自吸 作用,多普勒效应增强,谱线变宽,测定灵敏度降低,工作曲线弯曲,灯的 寿命减小。灯电流低,谱线变宽小,测定灵敏度高,但是灯电流过低,发光 强度减弱,阴极发光不稳定,因而谱线信噪比降低。一般的原则是在保证稳 定和适当的光强输出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较低的灯电流。 4 狭缝宽度:狭缝宽度的选择以能将吸收线和邻近线分开为原则。狭缝较窄,灵敏度较高, 但噪声较大,信噪比不一定高。 5燃烧器高度:火焰高度不同,其温度和还原气氛不同,因而被测元素基态原子的浓度随火焰高度的不同而不同。测定燃烧器不同高度时的吸光度,以吸光度最大时的 燃烧器高度为最佳燃烧器高度。

三实验仪器及其装置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乙炔钢瓶,空气压缩机、钙空心阴极灯、 1.00 mg/mL钙离子储备液 四实验步骤 1 溶液的配制:准确移取 1.00 mg/mL钙离子标准溶液0.5 mL、1.0mL、1.5mL于1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定容,摇匀。 2 仪器调节: (1)启动计算机,打开TAS-986电源开关。 (2)鼠标双击“AA win”图标,启动工作站,选择联机,仪器初始化。选工作灯和预热灯,寻峰,预热30分钟。 (3)在工作站界面上点击“仪器”,再点击“燃烧器参数”,设置原子化器工作条件(燃气流量、狭缝宽度等)。 (4)进样管放入空白液中,点击“校零”。调零后将进样管放入样品中,点击“开始”,测量样品吸光度。 3 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 (1) 燃助比的选择:在“燃烧器参数”中改变“乙炔流量”为 1.4、1.6、1.8、2.0、 2.2,在不同乙炔流量下测定0.50 μg/mL钙离子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2) 狭缝宽度的选择:在上述已选定的最佳实验条件下,将狭缝宽度分别置于0.2nm、 0.4nm、1.3nm、2.6nm,测定不同狭缝宽度下0.50 μg/mL钙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4 试样溶液中钙离子浓度的测定 分别取适量“农夫山泉”“昆仑山”水样于烧杯中,选择最佳实验条件,测定其吸光度。五.实验数据 1.固定狭缝宽度,改变燃气流量。

实验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初中数学实验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在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初中数学中,数学实验是每块新授内容常用的引入方式。数学实验的操作、感悟、拓展是新的教案内容得以充分展开进而发展运用的重要手段。经历操作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手脑并用的学习习惯。 实验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其评价与传统型评价相比,具有更重视过程,更重视应用,更重视体验等特点。其一般过程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准备材料,设计实验流程、实验体验、解决问题、形成结论<写成论文)。相对应的评价除了学生自 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外,理应包含对教师的评价。 释义:数学实验是指为研究与获得某种数学理论、验证某种数学猜想,解决某种数学问题,实验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在典型的实验环境或特定的实验条件下,所进行的一种数学探索活动。 数学实验教案是指恰当运用数学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自己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猜想的数学活动。 初中数学实验评价:<狭义)是对学生在数学实验活动中所表现的问题意识、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体验感情程度进行的测量与评价活动。广义的实验评价还包括对教师在实验活动中进行指导调控的有效性与科学性的评价。 一、数学实验的形式和内容 1、课堂实验形式: a新授内容实验:模仿科学研究过程,体验科学研究方法,得出学习结论。一般应用在课堂起始部分。 b、验证型实验:验证一些结论的真实性,一般在课中使用。 c、应用型实验:一般在结论应用中出现,其实验内容更适合于试卷中面向实验能力测试的试卷。 2、课外活动实验形式:如:1>、八年级学习相似形性质后,开展实验在三角形中 剪最大正方形”。2>、九年级学习三角函数后,实验正四点间线路最短问题”。 3、家庭实验形式 正常情况下,每章一般安排两次课堂小实验,每学期安排课外实验两至三次,而家庭实验一般安排在假期进行。 课外实验、家庭实验的内容,可以从课程实验资源中挑选感兴趣的一至两个内容去做。做透一个实验,对实验有个完整的体验,有利于提高今后对其他实验的驾驭高度。 二、初中数学实验的基本类型 合理的数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概念,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在苏科版初中教材中,将实验分类归纳,研究各种类型实验的操作范式和能力实现的着生点,以期更好发挥实验的各种功能。 1、猜想-实验”型实验 数学学习中大量的问题发端于对事物的观察、比较、归纳、类比,然后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数学实验往往是检验这些猜想正确性的有效方法。 例1, 如图,在进行孤、弦、圆心角”的关系定理教案时,若圆心角/ AOB= / DOC 那么它们所对的弧,所对的弦是否相等呢?学生根据图形的直观易得猜想,此时师生可设、计如下实验加以证明:用透明的塑料板制作一个与扇形OCD大小相等的扇形 ' 绕圆心旋转塑料板使其与扇形OAB重合,这时对应的弧、弦也重合相等,从而通 过实验验证了猜想。 1/ 10

实验性研究方法

第九章实验性研究 第一节实验性研究的特点及分类 一、实验性研究的特点 二、实验性研究的分类 第二节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处理因素 二.受试对象 三.实验效应 第三节实验设计的原则 一、对照原则 二、重复原则 三、随机原则 四、齐同原则 五、盲法原则 第四节实验性研究优缺点 一、优点 二、缺点 第五节临床试验 一、临床试验的类型 二、临床试验注意 第九章实验性研究 学习目标 说出实验性研究的概念与特征;阐述实验设计的要素与原则;简述实验性研究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能对某一新药或新疗法效果评价作出研究设计。 案例:关于Goldberger糙皮病的研究。糙皮病于1735年在西班牙首先发现,之后在意大利、法国、美国等相继发生。开始一些学者认为是一种传染病,也有认为是遗传病。Goldberger认为不可能是传染病。他在发病多的孤儿院内作了细致的现场调查后发现6~12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而该组儿童每日主食以玉米为主,一周只吃一次肉,故认为该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缺乏肉类、蛋、奶等动物食品所致。

问题:怎样通过实验性研究说明该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缺乏肉类、蛋、奶等动物食品所致? 实验性研究(experimental study)是将一组随机抽取的实验对象随机分配到两种或多种处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人为地给予或控制某因素,而对照组不给予该因素或给予安慰剂,然后观察比较不同处理因素的效应(或结果)。如添加赖氨酸促进生长发育的实验研究,将随机抽取的若干小学三年级学生随机分配到甲乙两组,甲组课间餐中添加赖氨酸,乙组仅给予正常课间餐,追踪观察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身高、体重增长情况。 实验设计是关于实验研究的计划、方案的制定。良好的设计是顺利进行实验和统计分析数据结果的先决条件,也是使实验研究获得预期结果的重要保证。 第一节实验性研究的特点及分类 一、实验性研究的特点 1.研究者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如上例,赖氨酸的添加是人为设置的,学生被动地接受或不接受这种处理。 2.受试对象接受何种处理因素或水平是由随机分配而定的。 由于这两个特点,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相比,能使比较组间具有较好的均衡性,即使得非处理因素对不同处理组的影响相同,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在此条件下来探讨、评价处理因素的作用。如上例中,通过随机分配使甲乙两组的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和心理状况一致,来研究赖氨酸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研究还能使多种实验因素包括在较少次数的实验中,更有效地控制误差,达到高效的目的。 二、实验性研究的分类 实验性研究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其研究对象分为动物试验、临床试验和社区试验。按研究目的又分为病因试验(etiological trial)、预防试验(preventive trial)和治疗试验(therapeutic trial)。实际工作中常根据受试对象分类: 1.动物试验(animal experiment)很多试验首先在动物身上进行,?取得肯定结果后再逐步过渡到人体。动物实验持续的时间一般不长,多在一年以内。如食品毒理学中的口服花粉致畸实验,可以用小白鼠作为受试对象来进行。 2.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临床试验通常局限在患病人群中,持续的时间可以较长,目的是了解某种治疗措施的疗效。例如研究某种新型化疗方法治疗淋巴性白血病的效果。 3.社区干预试验(community intervention trial)社区干预试验往往在某个地区的所有人群中进行,持续时间一般较长,目的是通过干扰某些危险因素或施加某些保护措施,然后了解它们在人群中产生的预防效果。例如在饮用水中加氟防龋齿的人群试验。由于社区干预试验中难以贯彻随机分配,故又有人称它为半试验性研究(quasi-experiment)。 第二节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和实验效应三部分。如用两种降压药治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