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 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案 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案 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案 浙科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一章第二节第2课时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案 浙科版必修2

第2课时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1.说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重点)

2.用测交法验证自由组合定律。(重点)

3.用自由组合定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学生用书P15]

一、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测交法,即用F1与双隐性纯合亲本(绿色皱形)进行测交。

2.测交遗传图解

3.结果

孟德尔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F1产生了4种(YR、Yr、yR、yr)数目相等的配子。

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在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F1(基因型为YyRr)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2)F1(基因型为YyRr)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4)测交实验结果只能证实F1产生配子的种类,不能证明不同配子间的比例(×)

(5)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学生用书P16]

1.对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测交实验结果的分析

表现型

项目

黄色

圆形

黄色

皱形

绿色

圆形

绿色

皱形

实际籽

粒数

F1作母本31 27 26 26

F1作父本24 22 25 26

(2)由(1)可推知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YR∶Yr∶yR∶yr=1∶1∶1∶1。

(3)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可证实

①F1产生4种类型且比例相等的配子。

②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了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测交方法的乘法原理解释

1.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是显性,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下列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

B.黑光×白粗→25黑粗

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

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

解析:选D。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就是验证杂种F1产生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是否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是否自由组合,从而产生4种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配子,因此最佳方法为测交。D项符合测交的概念和结果:黑粗(相当于F1的双显)×白光(双隐性纯合子)→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四种表现型比例接近1∶1∶1∶1)。

2.已知玉米籽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甜玉米与纯合的红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正确的是( )

A .测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3∶1

B .自交结果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子代所占的比例为5/8

C .自交结果中黄色和红色的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1

D .测交结果中红色非甜子代所占的比例为1/2

解析:选C 。F 1测交,且子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故黄色非甜与红色甜的比例为1∶1,A 错误;F 1自交,其子代有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9∶3∶3∶1,其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黄色甜与红色非甜所占比例分别为3/16、3/16,故其所占比例为3/8,B 错误;两对相对性状中每一对均符合分离定律,故F 1自交后代中黄色∶红色=3∶1,非甜∶甜=3∶1,C 正确;F 1测交子代中红色非甜所占比例为1/4,D 错误。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学生用书P16]

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

1.适用范围: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 2.作用时间:有性生殖形成配子时。 3.内容

(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自由组合定律的一般验证方法 (1)自交法

若F 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为9∶3∶3∶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测交法

若测交后代的性状比例为1∶1∶1∶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如图中的哪个过程( ) AaBb ――→①1AB∶1Ab∶1aB∶1ab――→②

配子间16种结合方式 ↓③F 4种表现型(9∶3∶3∶1)――→④子代中有9种基因型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析:选A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个体产生配子的过程中。 4.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 A .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C.两亲本间的组合

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组合

解析:选D。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核心知识小结

[要点回眸]

[规范答题]

1.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实验中,测交后代

基因型和表现型均为4种,数量比例均为

1∶1∶1∶1。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一对等位基因与

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

的,是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的。

3.自由组合定律和分离定律的联系

(1)均适用于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

(2)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规律同时起作

用。

(3)分离定律是最基本的遗传定律,是自由

组合定律的基础。

[随堂检测][学生用书P17]

1.豌豆中,籽粒黄色(Y)和圆形(R)分别对绿色和皱形为显性。现有甲(黄色圆形)与乙(黄色皱形)两种豌豆杂交,子代有四种表现型,如果让甲自交,乙测交,则它们的后代表现型之比应分别为( )

A.9∶3∶3∶1及1∶1∶1∶1

B.3∶3∶1∶1及1∶1

C.9∶3∶3∶1及1∶1

D.3∶1及1∶1

解析:选C。甲与乙杂交子代有四种表现型,则依据分离定律,甲(黄)×乙(黄),后代存在两种表现型,即黄与绿,则甲(Yy)×乙(Yy);甲(圆)×乙(皱)杂交,后代存在两种表现型,则甲(Rr)×乙(rr),故甲为YyRr、乙为Yyrr。

2.现用某野生植物甲(AABB)、乙(aabb)两品系作亲本杂交得F1,F1的测交结果如下表。下列推测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

12

B.F1产生的基因型为AB的花粉50%不能萌发而不能受精

C.F1自交后代F2中重组类型的比例是3/7

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D

3.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B.②④⑤

C.①③⑤D.②③⑤

解析:选D。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均为1∶1∶1∶1,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1∶1∶1∶2∶2∶2∶2∶4。

4.(2019·浙江6月学考)拉布拉多猎狗的毛色有多种,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不同品系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1)拉布拉多猎狗的毛色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甲、乙两只黑狗杂交,生出了2只巧克力狗和1只黄狗,则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若甲和乙再次生育,则子代中黄狗的概率是________。若有一群成年黑狗随机交配,统计足够多的后代发现没有巧克力狗,这是因为这群成年黑狗中________。

(3)现有一群成年巧克力狗,性比率为雌∶雄=2∶1,雌、雄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均

为25%。这群狗随机交配,F1的巧克力狗中雄性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杂合巧克力狗和杂合黄狗杂交得到子代的过程。

答案:(1)自由组合

(2)AaBb 1/4 雌、雄的一方或双方没有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

(3)5/22

(4)遗传图解:

[课时作业] [学生用书P92(单独成册)]

一、选择题

1.孟德尔认为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 )

A.YR∶Yr=1∶1

B.YR∶yr=1∶1

C.R∶r=1∶1

D.Y∶R∶r=2∶1∶1

解析:选A。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配子时,YY分离,Rr分离,Y与R(r)自由组合。

2.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B。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若要验证该定律,所取两个亲本具有两对相对性状即可,故选②×④或③×④。

3.在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时,对某植物进行测交,得到后代的基因型为Rrbb、RrBb,则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

A.RRBb B.RrBb

C.rrbb D.Rrbb

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对某植物进行测交,就是与隐性纯合子rrbb杂交。得到后代

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都是Rr,可知某植物基因型一定为RR;另一对相对性状中,后代基因型为bb和Bb,可知某植物基因型为Bb。把这两对相对性状综合起来,得出该植株的基因型是RRBb。

4.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将一株高秆抗病的植株(甲)与另一株高秆易感病的植株(乙)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如只研究茎高度的遗传,图示表现型为高秆的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2

B.甲、乙两植株杂交产生的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对甲植株进行测交,可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

D.以乙植株为材料,通过自交可得到符合生产要求的植株占1/4

解析:选B。高秆、矮秆和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杂交结果高秆∶矮秆=3∶1,可知高秆双亲均为Dd,抗病∶易感病=1∶1,可知抗病亲本为Rr,易感病亲本为rr,即甲的基因型为DdRr,乙的基因型为Ddrr,其子代有6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A选项,高秆个体中纯合子占1/6。由于甲中抗病个体基因型为Rr,测交子代不会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个体。符合生产要求的性状为纯合矮秆抗病ddRR,而乙为Ddrr,其自交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矮秆抗病植株。

5.某种狗的毛色受到两种基因控制:黑色(G)对棕色(g)为显性;颜色表达(H)对颜色不表达(h)为显性,无论黑色或棕色基因是否存在,只要颜色不表达基因纯合,狗的毛色为黄色。某人让一只棕色狗与一只黄色狗交配,结果生下的狗只有黑色,没有棕色和黄色。据此判断这对亲本狗的基因型为( )

A.ggHh和GGhh B.ggHH和Gghh

C.ggHH和GGhh D.gghh和Gghh

解析:选C。根据题意,亲本棕色狗的基因型只能是ggHH,由于它与黄色狗的后代全是黑色狗,推测黄色狗的基因型只能是GGhh,C正确。

二、非选择题

6.某种蝴蝶紫翅(B)对黄翅(b)为显性,绿眼(R )对白眼(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现有紫翅白眼与黄翅绿眼的亲代个体杂交,F1均为紫翅绿眼,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共1 335只,其中紫翅1 022只,黄翅313只,绿眼1 033只,白眼302只。请回答:

(1)由此判断亲代基因型为__________,F2中紫翅白眼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F2中重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欲确定F2中一只黄翅绿眼雄性蝴蝶的基因型,最好采取________的方法,请简述实验思路与结果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于亲代表现型为紫翅白眼与黄翅绿眼,F1紫翅绿眼的基因型为BbRr,所以亲代基因型为BBrr、bbRR,F2中紫翅白眼个体所占比例为1/4×3/4=3/16。(2)F2中有四种表现型,分别为紫翅绿眼、紫翅白眼、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其中重组类型是紫翅绿眼和黄翅白眼。(3)黄翅绿眼的基因型为bbRR、bbRr。现欲确定F2中一只黄翅绿眼雄性蝴蝶的基因型,最好采取测交的方法,让该黄翅绿眼雄性蝴蝶与多只黄翅白眼的雌性蝴蝶交配,观察并记录后代表现型,若后代个体均为黄翅绿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若后代个体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比例为1∶1(或后代出现黄翅白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

答案:(1)BBrr、bbRR 3/16 (2)紫翅绿眼和黄翅白眼

(3)测交该黄翅绿眼雄性蝴蝶与多只黄翅白眼的雌性蝴蝶交配,观察并记录后代表现型若后代个体均为黄翅绿眼,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 若后代个体黄翅绿眼和黄翅白眼比例为1∶1,则该个体基因型为bbRr

7.用黄色圆形豌豆(YYRR)和绿色皱形豌豆(yyrr)作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从F2中选取了一粒黄色圆形豌豆甲,欲鉴定其基因型。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并回答问题:

(1)选取多株表现型为________的豌豆乙与甲一起播种,进行杂交实验。实验时,应选用的母本、父本分别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母本的花成熟前,应先采取________处理,待花成熟时再进行________。

(2)请预测该实验可能得到的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2

让隐性纯合子(yyrr)乙与甲杂交,为防止偶然性,选用乙作母本,甲作父本。该黄色圆形豌豆的基因型不确定,可将黄色圆形豌豆的所有基因型写出,分别与隐性纯合子杂交,根据理论上所得表现型,来预测实验结果,从而得出相应结论。

答案:(1)绿色皱形乙、甲多株乙接受甲的花粉,可以产生大量的种子,从而保证了该实验可获得大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避免了实验过程中的偶然性去雄和套袋人工授粉

(2)①后代出现黄色圆形、黄色皱形、绿色圆形、绿色皱形四种表现型

②甲的基因型为YYRr ③后代只出现黄色圆形、绿色圆形两种表现型④后代只出现黄色圆形一种表现型⑤甲的基因型为YYRR

超自然现象

超自然现象 不明飞行物 超自然现象可以理解为超越自然科学的常规可知性范围的象。或者说,超越了当代自然科学 知识的极限而被认为不可能产生或无法解释的现象。超自然通常指超自然力量或者超自然现 象,即在自然界无法见到同时无法用通常手段证实的力量或现象。一旦超自然能够被证实, 则它就不再是超自然了。超自然超出科学的范畴,因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是可证实的测量 以及通过同行评审(请参见科学方法)。超自然一般同宗教信仰和形而上学紧密联系,有时 跟超常现象一词同义。 目录[隐藏] 超自然现象包括哪些内容 超自然现象的范例 心理学家解释超自然现象 世界各地的超自然现象集合

图书信息 超自然现象包括哪些内容 超自然现象的范例 心理学家解释超自然现象 世界各地的超自然现象集合 图书信息 [] 超常现象是英文「anomalous phenomenon」的翻译,是指与科学和常识相互矛盾的现象。因为超常现象无法用已存在的逻辑架构、或普遍被接受的现实知识来解释。 [1] 这些真实性并未确定的现象,通常不被主流的科学家所承认。这些「难以再现」 的超常现象被认为是伪科学,有一部分是因为科学是需要能重现、重制的现象来证实 的。 这些包含拥有特异功能的人类(预知、透视、意念显影),以及在偶然的情况下 发生,但无法以常理来说明的事件,例如:图坦卡门的诅咒、灵异照片等突然失踪飞碟事件等等。 也有其他的类似现象被认定为确有其事,却无法立即解释。例如,许多人皆曾看 过不明飞行物(UFO);但彼此对不明飞行物的解释却有很大差异。通古斯大爆炸是一种明显且无法否认的超常现象,但是关于爆炸的原因,却从彗星到超空间撕裂(cross-dimensional rips)的解释都有。

中国近700年灵异事件一览表

中国近700年灵异事件一览表 1324年;福建记录活最长寿的人陈俊,生于881年死于1324年,享年443岁 1626年;北京城被不明原因的大爆炸夷为平地,死伤不计其数,数百年来一直没解开谜团 1782年;河北省南皮县一船夫被2个不明男子背上天飞行,醒来出现在70里外的地方。类似黄延秋案例 1872年,清朝年间,广西发生僵尸袭人事件,死伤村民20多人 1907年;一个外国人在准格尔考察发现了野人,随后俄国派出砖家来华考察 1910年,英国探险家到中缅丛林探险,见一位老僧盘坐的身体慢慢升空,在丛林上空飘一圈,才慢慢地落到地上。 1921年;北京西城发现8具3米高的史前人类骨骼, 1933年;一艘法国考察船在南海发现一座从没见过的小岛,半月后消失。3个月后在50公里外再次发现 1934年;营口在暴雨之后,村民发现了芦苇塘里龙的尸体,它的头上还长有两只带杈的角1936年;江苏射阳发现巨蛇,信子有2米长,昂起头比电线杆子还高,头比大水缸还粗 1937年,演空和尚阻止信徒喧哗怕惊动了三霄娘娘,信徒不听,洞里突然窜出巨大火焰爆炸,当场挂了72个人 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中,川军团二千余人在南京东南部青龙山地区全部失踪 1938年;青海发现数百个石蝶,经过检测,它已有12000年的历史,也就是后来所称的杜力巴石蝶 1944年;松花江坠龙,相貌居然和公认的龙一模一样,数百人围观。半夜就被人秘密的运走了 1944年;辽宁省境内上午11点钟天空突然变黑,伸手不见五指。持续时间一个多小时,原因未查明 1945年4月,2000吨的日本“神户丸”号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沉入鄱阳湖湖底,船上200多人无一生还 1949年;朱秀华借尸还魂,大半中国人都知道,此事曾经甚至惊动了蒋委员长。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

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点考向考题示例素养要素难度预测热度 1 两对相对性状 的杂交实验和 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016课标全国Ⅱ,32, 12分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中★★☆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验 证 2017课标全国Ⅱ,6,6 分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中★★★ 2 基因自由组合 定律的拓展题 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 特殊分离比 2016课标全国Ⅲ,6,6 分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易★★☆判断不同基因的位置关系 2018课标全国Ⅰ,32, 12分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中★★☆ 件下对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本专题的高频考点有遗传定律的实质、亲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断、基础的概率计算、基因与染色体位置关系的判断等,其中基因型和基因位置推断的遗传实验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复习时应注意归纳多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分析方法,总结实验的设计思路和步骤,不断提升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生物素养. 【真题典例】 破考点 考点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集训】 考向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2019届山东师大附中二模,18)黄色圆粒(YyRr)豌豆自交,从其子代中任取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的表现型比例是( ) A.只有一种表现型 B.1∶1 C.1∶1∶1∶1 D.3∶1∶3∶1 答案 D 2.(2018山东菏泽七县上学期期中,44)某植物的花色有紫色、红色、蓝色和白色四种,受等位基因A、a 和B、b控制.已知纯合的红花植株与纯合的蓝花植株杂交,F1均为紫花植株,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蓝花∶白花=9∶3∶3∶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是.若要通过一次杂交得到与题干中F1紫花植株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还可选择的杂交组合是. (2)进一步研究发现,该植物体内不同于等位基因A、a和B、b所在的染色体上出现了一个显性基因D(其等位基因为d),并且该显性基因可抑制基因A和基因B的表达.这三对基因(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 (3)若让只有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基因D的一株白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了四种花色,则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是.对这四种花色植株进行统计(子代数目足够多),其表现型及比例为. 答案(1)AAbb、aaBB(或aaBB、AAbb) 纯合紫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或AABB×aabb) (2)遵循三对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3)AaBbDd 紫花∶红花∶蓝花∶白花=9∶3∶3∶49 考向2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验证 3.(2019届山东潍坊上学期期中,20)如图表示某种蝴蝶纯合亲本杂交产生的1355只F2的性状及其数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翅色和眼色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 B.翅色和眼色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C.亲本的表现型一定是紫翅绿眼和黄翅白眼

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教案人教版必修二

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课程标准要求核心素养对接学业质量水平 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 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 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有 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 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1.生命观念——通过假说—演绎的过程分析,形 成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科学观念。 水平二 2.科学探究——通过分析测交的原理,理解测交 的作用,并能阐明孟德尔利用测交实验验证其对 分离现象解释的过程。 水平一 3.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一对遗传因子的杂交 实验,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分析一对遗传因 子杂交实验中是如何落实假说—演绎的基本步 骤的。 水平二 4.社会责任——能够利用孟德尔分离定律,已知 亲本遗传因子组成求子代遗传因子组成和性状 表现类型及比例;并能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及比 例推测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 水平二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自主梳理——————————————— (1)为什么测交可以用来测定待测个体所能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提示测交是指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的杂交,而隐性纯合子只能产生隐性配子,所以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就取决于待测亲本所能产生的显隐性配子的种类及比例。(2)如何根据测交后代的性状表现确定待测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 提示若测交后代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则待测亲本为显性纯合子;若测交后代全部表现为

隐性性状,则待测亲本为隐性纯合子;若测交后代表现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1∶1,则待测亲本为杂合子。 [典例1]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让F1与隐性个体进行测交,通过该测交实验不能了解到( ) A.F1相关遗传因子的化学结构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 C.F1的遗传因子组成 D.F1产生配子的比例 解析通过测交实验可以验证F1的遗传因子组成,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不能验证F1相关遗传因子的化学结构,A错误。 答案 A [对点练1] 某植物的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且受一对遗传因子A和a控制。为确定某红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让其与另一白花植株进行杂交,得到足够多的杂交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待测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杂交方式属于测交 B.如果后代均为红花,则待测红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C.如果后代出现白花,则待测红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D.如果后代出现白花,则后代中白花植株的比例为1/4 解析待测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杂交属于测交,A正确;如果测交后代均为红花,说明待测红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正确;如果测交后代出现白花,说明待测红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C正确;Aa与aa杂交,后代为aa的概率为1/2,D错误。 答案 D 联想质疑 ★与隐性纯合个体交配即可测定基因型 【归纳总结】测交的作用

(浙江专版)201X年高中生物 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学案 浙科版必修2

比例 9 ∶ 3 ∶ 3 ∶ 1 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黄色圆形×绿色皱形 F 1 黄色圆形?? ? 粒色:黄色对绿色为显性 粒形:圆形对皱形为显性 ? F 2 黄色 绿色 黄色 绿色圆形 圆形 皱形 皱形 ????? ①每对性状都遵循分离定律, 即:黄色∶绿色=3∶1,圆形∶皱形=3∶1 ②两对性状自由组合,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是绿色圆形和黄色皱形 1.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无论正交、反交,F 1都是黄色圆形,F 2中出现黄色圆形、绿色圆形、黄色皱形和绿色皱形,这四种表现型比例接近于9∶3∶3∶1。 2.孟德尔在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中认为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 1的基因型为YyRr 。F 1可以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受精时,它们是随机结合的。 3.测交实验,即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产生4种类型的后代:黄圆、黄皱、绿圆、绿皱。其比例接近于1∶1∶1∶1。 4.测交结果表明F 1在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5.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F 1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随机地进行自由组合。

1.母亲是卷发双眼皮,父亲是直发单眼皮,他们的孩子有可能是直发双眼皮吗? 提示:有可能。因为不同性状之间会发生重新组合。 2.什么是性状的重新组合? 提示:子二代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组合。如黄色皱形种子和绿色圆形种子。 3.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中纯合的黄色圆形豌豆所占比例是多少?F2的绿色圆形豌豆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多少?

中国700年来的灵异事件

中国700年来的灵异事件 以下是中国700年来发生的所有重大灵异事件纪实。 云南:高黎贡山原始森林有个“迷人胡”,人在岸边大声讲话就会下雨,声音越大,雨下得越大。 1324年,福建记录活最长寿的人陈俊,生于881年死于1324年,享年443岁。 1626年,北京城被不明原因的大爆炸夷为平地,死伤不计其数,数百年来一直没解开谜团。 1782年,河北省南皮县一船夫被2个不明男子背上天飞行,醒来出现在70里外的地方。类似黄延秋案例。 1872年,清朝年间,广西发生僵尸袭人事件,死伤村民20多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清朝年间,广西发生僵尸袭人事件 1907年,一个外国人在准格尔考察发现了野人,随后俄国派出砖家来华考察。 1910年,英国探险家到中缅丛林探险,见一位老僧盘坐的身体慢慢升空,在丛林上空飘一圈,才慢慢地落到地上。

1921年,北京西城发现8具3米高的史前人类骨骼。 1933年,一艘法国考察船在南海发现一座从没见过的小岛,半月后消失。3个月后在50公里外再次发现。 1934年,营口在暴雨之后,村民发现了芦苇塘里龙的尸体,它的头上还长有两只带杈的角。 1936年,江苏射阳发现巨蛇,信子有2米长,昂起头比电线杆子还高,头比大水缸还粗。 1937年,演空和尚阻止信徒喧哗怕惊动了三霄娘娘,信徒不听,洞里突然窜出巨大火焰爆炸,当场挂了72个人。 1937年12月,南京保卫战中,川军团二千余人在南京东南部青龙山地区全部失踪。 1938年,青海发现数百个石蝶,经过检测,它已有12000年的历史,也就是后来所称的杜力巴石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松花江坠龙 1944年,松花江坠龙,相貌居然和公认的龙一模一样,数百人围观。半夜就被人秘密的运走了。 1944年,辽宁省境内上午11点钟天空突然变黑,伸手不见五指。持续时间一个多小时,原因未查明。 1945年4月,2000吨的日本“神户丸”号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悄无声息地沉入鄱阳湖湖底,船上200多人无一生还。 1949年,朱秀华借尸还魂,大半中国人都知道,此事曾经甚至惊动了蒋委员长。 1950年,四川黑竹沟里面消失了很多人,包括国民党军队和许多科考勘察队,很多人都是凭空消失的。

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第2节第2课时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学案人教版必修2.doc

第2课时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 学习目标核心素养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重、难点) 2.举例说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含义。3.说出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1.用假说—演绎法推理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2.结合实例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学习他对科学的热爱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3.通过对不同题型的解题训练,掌握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领悟其中的解题方法。 一、自由组合定律——得出结论 二、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实验选材方面: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2.对生物性状分析方面:先研究一对性状,再研究多对性状。 3.对实验结果的处理方面:运用了统计学方法。 4.实验的程序方面:提出问题―→实验―→分析―→假设(解释)―→验证―→总结规律。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A和a、a和a、A和A都是等位基因。( ) 2.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无须考虑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对实验的影响。( ) 3.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指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 ( ) 4.在自由组合遗传实验中,先进行等位基因的分离,再实现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

5.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一定相同。( ) 提示:1.×等位基因是指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而a和a、A和A控制的是相同性状。 2.√ 3.√ 4.×在自由组合遗传实验中,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为DD或Dd。 自由组合定律 [问题探究] 1.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提示:(1)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 (2)细胞核内的遗传因子。 (3)两对或两对以上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独立遗传)。 2.表现型和基因型的关系如何? 提示:(1)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因,表现型是基因型的外在表现。 (2)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3)基因型相同,若环境条件不同,表现型也可能不同。即基因型+环境条件―→表现型。 3.若n表示生物个体所含有的等位基因对数,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该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数是多少?自交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多少? 提示:配子种类数为2n,自交后代基因型种类数为3n,表现型种类数为2n。 [归纳总结] 1.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 (1)范围:两定律均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在有性生殖中的传递规律。凡原核生物及病毒的遗传均不符合,真核生物的细胞质遗传也不符合。 (2)发生时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2.自由组合定律的同时性和独立性 (1)同时性: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与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同时进行。 (2)独立性: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与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3.多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问题 多对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问题是指三对或三对以上的相对性状,它们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n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表所示:

人教版必修二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教案

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一、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1.实验原理 (1)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2)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3)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2.实验过程 (1)取甲、乙两个小桶,每个小桶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2)摇动两个小桶,使小桶内的彩球充分混合。

(3)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个彩球的字母组合。 (4)将抓取的彩球放回原来的小桶内,摇匀,按步骤(3)重复做50~100次。 3.实验结果与结论 彩球组合中,DD∶Dd∶dd比值接近1∶2∶1,彩球组合类型代表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3∶1。 (1)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桶内的彩球模拟的是F1产生的两种配子() (2)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内的小球总数一定要相等() 答案(1)√(2)× 据“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装置图,分析问题:

1.每个小桶内的两种彩球必须相等,这是为什么? 提示杂种F1(Dd)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 2.为了保证不同配子间结合机会均等,且所得结果与理论值接近,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1)抓取小球时应随机抓取;(2)双手同时进行,且闭眼;(3)应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桶; (4)重复多次。 3.有两位同学各抓取4次,结果分别是DD∶Dd=2∶2和DD∶Dd∶dd=2∶1∶1,这是不是说实验设计有问题? 提示不是。DD∶Dd∶dd=1∶2∶1是一个理论值,如果统计数量太少,不一定会符合该理论值,统计的数量越多,越接近该理论值。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1章 第2节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

第2课时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 [学习目标] 1.简述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过程,并说出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2.说出孟德尔成功的原因。3.概述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掌握核心概念间的关系。 一、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和自由组合定律 1.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方法:测交——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交配。 (2)遗传图解 (3)实验结论 ①F1是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 ②F1产生了YR、Yr、yR、yr四种类型、比例相等的配子。 ③F1在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 (1)发生时间:形成配子时。 (2)遗传因子间的关系: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3)实质: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归纳整合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2)联系 ①均适用于真核生物核基因的遗传。 ②形成配子时,两个遗传规律同时起作用。 ③分离定律是最基本的遗传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例1在豚鼠中,黑色(C)对白色(c)、毛皮粗糙(R)对毛皮光滑(r)是显性。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最佳杂交组合是() A.黑光×白光→18黑光∶16白光 B.黑光×白粗→25黑粗 C.黑粗×白粗→15黑粗∶7黑光∶16白粗∶3白光 D.黑粗×白光→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 答案D 解析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就是论证杂种F1产生配子时,是否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产生四种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配子,最佳方法为测交。D项符合测交的概念和结果:黑粗(相当于F1的双显)×白光(双隐性纯合子)→10黑粗∶9黑光∶8白粗∶11白光(四种类型,比例接近1∶1∶1∶1)。 例2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 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 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 C.两亲本间的组合

有哪些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

有哪些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 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 安慰剂效应 第六感 “超越生死”的经历 明飞行物 许多人都曾在天空中发现过不明飞行物,从飞行器到类似流星物体,毫无疑问这种“外星体”是存在的。不管这些物体是否来自外星,但是这些飞行物若是真的历经那么长的距离穿越宇宙最终到达 地球的话,这似乎是不大可能的。目前科学家们已经揭示了大多数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可仍有一些天外不明飞行物的事实未得到合 理的科学解释。 似曾相识 “Déjàvu”是法语单词,意思是似曾相识的错觉。人们有时对于眼前的景象非常熟悉,似乎已经发生过,但你却清楚这是第一次面 对此情此景。比如,一名身处异乡的女子走进一幢建筑物,她也许 会突然感觉到自己以前到达过此地或者有一种非常熟悉的场景,但 事实是她以前未曾来过。有些科学家解释这种错觉是一种心理现象,或者是一种先知先觉。虽然我们可以用人类心理学,例如直觉,对 此提供一种合理的解释。但是这种现象的本质和缘由仍然是一个谜。 人类灵魂 美国广播公司曾播放过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该剧片出示了古往今来民间都流传着人类灵魂存在的事实。同时有报道称,许多 人遇见过一些陌生人的阴影和死去亲人的灵魂。灵魂是否存在仍未 有确切的证据证实,但是连续有亲历者称自己看到过、拍摄到甚至

与幽灵交流过。相关的研究人员希望终有一天能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离奇失踪 人们会因为许多原因而突然消失,事由大多缘于人们或者逃亡、或者死于意外交通事故、或者遭绑架杀害,但是这些失踪的人最终 还是被找到。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奇失踪。一直以来有大量事实 显示许多人毫无踪迹就消失了,比如美国工会失踪的会长吉米·霍 法(JimmyHoffa),由于缺乏相关的证据和线索,就连警方和法庭科 学也无法调查这些离奇案件。 直觉 野人 超自然现象 神奇的尼亚加拉瀑布 神秘莫测的间歇泉 在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搭各加地有一种神奇的泉水—间歇泉。间歇泉的泉水涓涓流淌,在一系列短促的停歇和喷发之后,随 着一阵震人心魄的巨大响声,高温水汽突然冲出泉口,即刻扩展成 直径2米以上、高达20米左右的水柱,柱顶的蒸汽团继续翻滚腾跃,直冲蓝天。它的喷发周期是喷了几分钟、几十分钟之后就自动停止,隔一段时间才再次喷发。间歇泉即是因它喷喷停停、停停喷喷而得名。除了中国的间歇泉外,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附近,还有一眼 举世闻名的间歇泉—“盖策”泉。这个泉在间歇时是一个直径20米、被热水灌得满满的圆池,热水缓缓流出。不久,池口清水翻滚暴怒,池下传出类似开锅时的呼噜声,随之有一条水柱冲天而起,在蔚蓝 色的天幕上飘洒着滚热的细雨,这条水柱最高竟可达70米! 令人望而却步的昆仑山“地狱之门”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牧人眼中,草肥水足的地方是他们放牧的天堂。但是在昆仑山生活的牧羊人却宁愿因没

第二节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第二节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通过豌豆多少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总结出来的 A.1 B.2 C.3 D.多 2.对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 B.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于3﹕1,与分离规律相符C.F2出现4种基因型的个体 D.F2出现4种表现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 3.孟德尔的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2中除了出现两个亲本类型外,还出现了两个与亲本不同的类型。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F1的 A.遗传因子发生了改变 B.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 C.非成对的遗传因子的分离 D.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的同时,非成对的遗传因子间自由组合 4.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将纯种的黄色圆粒(YYRR)与纯种的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F2种子为556粒(以560 5. 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不必考虑的是 A.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 B.每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关系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的花粉 D.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6.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F2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A.4/16和6/16 B.9/16和2/16 C.1/8和3/8 D.2/4和3/8 7.下列杂交组合中,亲代都是杂合体且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的是 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 8.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自交产生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9.基因型的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A.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 B.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 C.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 D.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 10. 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个体进行杂交,其F2中出现的新的性状组合占总数的 A.1/16 B.3/16 C.6/16或10/16 D.9/16 11.将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比例应为 A.1/8 B.1/16 C.1/32 D.1/64 12. 家兔中黑(B)对褐(b)为显性,短毛(R)对长毛(r)为显性,某兔与黑色短毛(BbRr)兔杂交,产仔26只,其中黑色短毛9只,黑色长毛4只,褐色短毛10只,褐色长毛3只,则某兔的基因应该是() A.BbRr B.BbRR C.bbRr D.BBRR 13.如果已知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1YYRR:1YYrr:1YyRR:1Yyrr:2YYRr:2YyRr,并且也知道上述结果是按自由组合定律产生的,那么双亲的基因型是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14.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哪一组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 A.WwDd×wwdd B.WWDd×WWdd C.WwDd×wwDD D.WwDd×WWDD 15. 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需的,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需的。现在基因型均为AaBb的双亲,从理论上推在他们的后代中,视觉正常的可能性是

僵尸袭人!中国十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超自然现象

僵尸袭人!中国十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超自然现象在中国,几乎每一年都会发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超自然现象,它们或者让你感到好奇,或者让你感到惊恐。现在为你介绍中国十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超自然现象,而且这些超自然现象至今为止都还是未解之谜。 在中国古代,僵尸袭人时有发生。在1872年的时候,还是清朝年间。在广西发生了一起僵尸袭人事件,事故发生得非常突然,没有人知道这些僵尸为何而会突然集体袭击人,到最后导致了村民死伤二十多人。 1910年,在中国和缅甸的交界处一个丛林中,有一位在丛林中探险的英国探险家,偶然机会看到了一位老僧盘坐在丛林中,突然就在他眼前慢慢升空,而后在丛林上空飘来飘去,随后很从容地落到地上,而当他试图靠近的时候,却发现老僧失去了踪影。 1937年12月,在南京保卫战中,川军团的两千余人在南京东南

部的青龙山地区突然失踪,随后进行了地毯式搜寻,依然找不到任何的踪影。这样一个人数众多的军团,就这样一夜之间全部失踪。 1945年4月,在鄱阳湖再次发生神秘失踪事件。只不过这一次 失踪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的一艘船。2000吨的日本“神户丸” 号在经过鄱阳湖的时候,毫无预兆地沉入鄱阳湖湖底,消失得无影无踪,随后搜救人员再找到湖底的船时发现,船上200多人无一生还。 1949年朱秀华借尸还魂事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当时几乎大半 个中国的人都知道了这件匪夷所思的事。随后相关人员对其进行了仔细研究考察,却依然无法知晓,这件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黄河一带经常会发生超自然现象,除了黄河底下找到透明水棺外,在1965年的时候,黄河沿岸的居民还在河水中发现了一只比卡车还 要大的王八,而且当人们想要靠近它的时候,河水就会涨起来。它的周围还有很多小鳖,像是在保护着它。1 在中国,穿越事件也时有发生。在1965年的时候,敦煌发现1988生产的十多只南孚电池,虽然外壳已生锈,但商标确清晰可见。这个

高中生物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对性状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假设) (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2)F 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3)受精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结合的几率相等 遗传图解: ① F 1 : 1YY (黄) 2Yy (黄) 1yy (绿) 1RR (圆) 2Rr (圆) 1YYRR 2YyRR 2YYRr 4YyRr (黄圆) 1yyRR 2yyRr (绿圆) 1rr (皱) 1YYrr 2Yyrr (黄皱) 1yyrr (绿皱) F 2的性状分离比: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 ②每对相对性状的结果分析 a .性状分离比:黄粒∶绿粒=3∶1;圆粒∶皱粒=3∶1。 b .结论: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分离是各自独立的。 ③两对相对性状的随机组合 ④F 2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比例关系 双纯合子 一纯一杂 双杂合子 合计 黄圆(双显性) 1/16YYRR 2/16YYRr 、2/16YrRR 4/16YyRr 9/16Y_R_ 黄皱(单显性) 1/16YYrr 2/16Yyrr 3/16Y_rr 绿圆(单显性) 1/16yyRR 2/16yyRr 3/16yyR_ 绿皱(双隐性) 1/16yyrr 1/16yyrr

合计 4/16 8/16 4/16 1 F2中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分别为: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 (2)有关结论 ①F2共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②双显性占9/16,单显性(绿圆、黄皱)各占3/16,双隐性占1/16。 ③纯合子占4/16(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杂合子占:1 -4 /16=12/16。 ④F2中双亲类型(9/16Y_R_+1/16yyrr)占10/16,重组类型占6/16(3/16Y_rr+3 /16yyR_)。 2.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实验方案:杂合体F1与隐性纯合体杂交 方式正交反交 亲本组合F1黄圆♀×绿皱F1黄圆♂×绿皱 F t 表型(粒数)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31 27 26 26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24 22 25 26 论证依据F1产生4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实验结论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之间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之间重组互不干扰结论:通过测交实验,所获得的F2代各种性状及其比例为黄圆:黄皱:绿圆:绿皱为1:1:1:1,证实了F1产生了比例相同的四种配子,确定为双杂合体。因此,孟德尔的假设是成立的。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1)自由组合规律的内容:控制两对不同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这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互不干扰,各自自由组合到配子中去。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等位基因之间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互不干扰的。 F1非等位基因重组导致了F2性状重组

高中生物 第1章第1节 第2课时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时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 测控导航表 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抓取时,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表示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在孟德尔的实验中,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主要取决于( C ) A.环境条件的影响 B.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遗传因子 C.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D.F1产生配子的数量 解析:测交实验中,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中只含有隐性遗传因子,不会掩盖F1配子中的遗传因子,因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代表了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该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D )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 制的”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过程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交和反交 实验 D.若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则可验证基因分离定律 解析:孟德尔没有提出基因的概念,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可以彼此分离”;孟德尔时代还没有发现减数分裂,孟德尔在提出假说的基础上进行演绎推理;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若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则证明F1可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证明分离定律的正确性。 4.牛的毛色遗传黑色对棕色是显性,要确定一头黑母牛是否为纯合子,选用和它交配的牛最好是( B ) A.纯种黑公牛 B.棕色公牛 C.杂种黑公牛 D.杂色花公牛 解析:由于牛的毛色遗传黑色对棕色是显性,所以黑母牛可能是显性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要鉴定该头黑母牛是否为纯合子,最好选用隐性纯合子与之测交,所以只能是纯种棕色公牛。如果后代都为黑色牛,说明要鉴定的黑母牛很可能是纯合体;如果后代中出现了棕色牛,说明要鉴定的黑母牛肯定是杂合体。

3.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课时)

3.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2、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能区分相关遗传概念 【质疑讨论】(1)孟德尔以豌豆的哪两对相对性状进行实验的? (2)F l 代的表现型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 (3)F 2代的表现型是什么?比值是多少?为什么出现了两种新的性状? (4)分析每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自学质疑】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1、实验现象: P: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F1: F2: : : : 2、实验解释: P (黄圆)× (绿皱) 减数 分裂 减数 分裂 配子 F 1 (黄圆) 减数 分裂 配子 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测交 四、自由组合定律的 应用 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种数 1、AaBb 与Aabb 杂交后代基因型_____种, 表现型_____种 2、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的亲本组合是: A. EeFF ×eeff B.EEFf ×eeFf C.EeFF ×EEFf D.EeFf ×EeFf 求特定个体出现概率 1、AaBb 与Aabb 杂交(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后代aabb 概率_______; 根据子代表现型判断亲代基因型 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l 代都是显性性状。现选用六个品种分别与F1进行异花传粉,依次得到以下结果: 品种①×Fl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品种②×Fl 一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 品种③×Fl 一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0:0 品种④×Fl 一黄圆;黄皱:绿圆:绿皱=l :0:1:0 品种⑤×Fl 一全为黄圆 品种⑥×F1一黄圆:黄皱:绿圆:绿皱=3:0:1:0 请分析上述结果,写出这六个品种的基因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矫正反馈】 1、如图表示某一生物精原细胞中染色体和染色体上的基因,据图 (1)此细胞的基因型是 (2)属于同源染色体的是 (3)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是 (4)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5)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发生分离的基因是 ,自由组合的基因是 _______ (6) 减数分裂此细胞能形成 种精子,精子的基因型是 2.花生种皮紫色R 对红色r 为显性,厚壳T 对薄壳t 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TtRr 与ttRr 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分别为( ) A.4种和2种 B.6种和4种 C.4种和8种 D.2种和4种

(新)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课时作业2浙科版必修2

第二节自由组合定律 目标导航 1. 结合教材图解,阐明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过程,并归纳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2.结合实例,归纳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思路与规律方法。3.结合实践,阐明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1.测交实验 (1)方法:F1×双隐性纯合子。 (2)遗传图解: (3)结论:F1的配子种类是4种,且数目相等。 (4)作用:①测定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②测定F1基因的组成。 ③判定F1在形成配子时基因的行为。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是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的。 判断正误: (1)测交实验必须有一隐性纯合子参与。( ) (2)测交实验结果只能证实F1产生配子的种类,不能证明不同配子间的比例。( ) (3)多对相对性状遗传时,控制每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先彼此分离,然后控制不同相对性状的基因再自由组合。( ) (4)孟德尔在以豌豆为材料所做的实验中,通过杂交实验发现问题,然后提出假设进行解释,再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 (5)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控制两对相对性状,一个亲本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

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AABb。( ) 答案(1)√(2)×(3)×(4)√(5)√ 一、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 1.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1)基因型是生物表现型的内因,而表现型是生物基因型的外部形式。 (2)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DD、Dd都表现高茎。 (3)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不一定相同,如藏报春25 ℃开红花,30 ℃开白花。基因型相同,但由于环境不同,表现型也可能不同。 2.核心概念间的关系 二、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方法归纳 Ⅰ.基本思想 分解组合法(“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1.原理 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2.思路 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如AaBb×Aabb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Aa×Aa;Bb×bb,然后按照数学上的“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根据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此法“化繁为简,高效准确”。 Ⅱ.基本题型分类及解题规律 (1)配子类型的问题 规律: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产生配子种类数等于2n种(n为等位基因对数)。 如:AaBbCCDd产生的配子种类数: Aa Bb CC Dd ↓↓↓↓ 2 × 2 × 1 ×2=8种 (2)配子间结合方式问题

中国真龙尸体事件曝光,世界果然有龙的存在

中国真龙尸体事件曝光,世界果然有龙的存在 近日有网友爆料深圳市“强台风”登陆后拍摄到的一组图片,图片中出现疑似“龙”形生物。众多网友纷纷留言表示震惊。那么这组图中出现的生物到底是不是龙?这种生物又是否真实存在呢? 超自然现象:可以理解为超越现代自然科学常规和可知性范围的一种极端现象。或者说,超越了当代自然科学知识的极限而被认为不可能产生或无法解释的现象。台风过后拍到的龙 超自然通常指超自然力量或者超自然现象,即在自然界无法见到同时无法用通常手段证实的力量或现象。一旦超自然能够被证实,则它就不再是超自然了。 真实版的“飞龙在天”您见过吗?“神龙”造访2010年9月1日晚21点左右,不少西安市民目击到,夜空中有按某种规律运动的发光透明立体“游动的蟠龙”,这一现象大约持续了一小时。据西安电视台记者统计,多个县都有民众爆料。西安电视台、江西卫视引用“专家”的解释称射灯、车灯或风筝。

2004年曾经在网上流传民众在西藏上空拍摄到的龙,形象逼真。说到这里人们不禁要问龙到底在中国存不存在呢,它不是虚构的东西么?中国某地曾发现龙的遗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揭秘真龙的尸体和标本中国龙被首次拍摄到 龙,作为东西方的神话里的神兽,从来都只是在文字里窥见一斑,也是我华夏名族的图腾,但网上总是能时不时的流传一些所谓的真龙图片,先不管这些是不是真的,还是看看我们这些的“老祖宗”们的真容在世人面前都是什么样子。 中国龙一直都是中国人的象征。 那么中国龙真的存在吗? 人们一定会说:“龙是我们祖先想象出来的。”因为龙有马一样的长脸,蛇一样的身躯,鸡爪一样的四肢,还有八十一片鳞。它既能在空中飞舞,又能于水中畅游,神出鬼没,变幻莫测。

高中生物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专题练习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专题练习 1、夏南瓜的颜色由A 和B 两个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当基因型中含有显性基因A 时为白色,在不含基因A 的前提下,BB 或Bb 为黄色,bb 为绿色。现有一株白色夏南瓜和一株绿色夏南瓜杂交,F 1中仅有白色夏南瓜和黄色夏南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白色夏南瓜植株为纯合体 B.F 1中白色夏南瓜和黄色夏南瓜的比例为3∶1 C.F 1中黄色夏南瓜自交产生的后代全为黄色夏南瓜 D.F 1中的两种夏南瓜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黄色夏南瓜占3/8 2、玉米子粒的颜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相关物质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基因M 、N 和E 及它们的等位基因依次分布在第9、10、5号染色体上,现有一红色子粒玉米植株自交,后代子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 ) A.MMNNEE B.MmNNee C.MmNnEE D.MmNnee 3、已知玉米子粒的颜色分为有色和无色两种。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 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 相同 B.玉米的有色、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C.玉米的有色、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三种 4、如图所示家系中的遗传病是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会患病。若5号和6号的子代是患病纯合体的概率为3/16,据此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1号个体和2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 B.3号个体和4号个体只能是纯合体 C.7号个体的基因型最多有2种可能 D.8号男性患者是杂合体的概率为47 5、豌豆种子黄色对绿色为显性,圆粒对皱粒为显性,现用纯合黄色圆粒和纯合绿色皱粒杂交,得F 1,F 1自交,理论上F 2中黄色皱粒纯合子所占比例是( ) A.1/3 B.2/3 C.3/16 D.1/16 6、在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实验中,利用AAbb 和aaBB 作亲本进行杂交,F 1自交得F 2,F 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和重组型个体所占的比例各是( ) A.1/4和3/8 B.9/16和1/8 C.1/8和3/8 D.1/4和5/8 7、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①F 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 ②F 2表现型的比例 ③F 1测交后代类型的比例 ④F 1表现型的比例 ⑤F 2基因型的比例 A.②④ B.④⑤ C.①③ D.②⑤ 8、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白花植株甲与纯合白花植株乙进行杂交,F 1全部表现为红花。 实验一:F 1自交,得到的F 2植株中,红花为2 725株,白花为2 132株; 实验二:用纯合白花植株丙的花粉给F 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 015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