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三十年清代苗疆_屯防_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清代苗疆_屯防_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清代苗疆_屯防_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清代苗疆_屯防_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清代苗疆/屯防0研究综述

p李良品谭清宣

摘要:近三十年来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研究经历了起始、发展和高潮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均产生了不少力作。专家学者们对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治苗0政策、/苗防0问题、/屯政0问题等。对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研究还存在研究队伍不稳定、研究重点不突出、研究方法不新颖、研究数据不一致、对屯防文化不重视、文献资料未充分挖掘和利用等问题,专家学者们应采取相应措施,办求尽快产生有巨大影响的新作。

关键词:近三十年;清代;苗疆;屯防

中图分类号:E295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451(2009)04-0176-07

作者:李良品,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

谭清宣,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

清康熙中叶以后,随着封建地主统治的发展和大批汉人官兵的涌入,苗族地区的土地兼并和阶级分化加剧,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改土归流后的100多年间,小规模的苗民起义不断,甚至还爆发了雍乾、乾嘉、咸同三次苗民大起义。这些连续不断的苗民起义,给清朝统治者以重创。乾嘉苗民起义后,清朝统治者在苗疆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所谓/屯防0体制(/屯防0包括/苗防0和/屯政0)))笔者注)。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是近三十年来研究南方民族史、湖南和贵州地方史和民族史的一个重点问题。/苗疆0一名,因历史的发展和政区的演变而所指代的区域有异。清代的/苗疆0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苗疆0泛指西南三省、两湖、两广等省的各少数民族地区,几乎包括了整个中国的西南、南方地区。如5清世宗实录6卷147所载:/云、贵、川、广等省苗疆地方,请照台湾例,令文武官弁互相稽察0[1];又如:谕称云、贵、川、广、湖南各省为/边省苗疆0[2]。狭义的/苗疆0是指湘西、黔东以苗族为主的聚居地区。本文的/苗疆0主要包括今湖南的湘西自治州,贵州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铜仁地区,重庆的酉阳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对近三十年来清代苗疆/屯防0研究予以梳理,有利于专家学者们更加深入地研究相关问题。

一、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研究的历程和主要运用的文献

(一)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研究的缘起清乾隆嘉庆年间,贵州苗民石柳邓等率众起义,严如熤佐湖南巡抚姜晟戎幕。苗民起义镇压下去后,姜晟认为/前事者,后事之师。五溪深阻,山川险要,道路风俗,兵谋营制,向无载籍可稽。前岁事起仓卒,一应防剿,茫然无措0。经过镇压苗民起义之后,姜氏觉得/方略机宜,讲求颇得要领,当辑苗防一书,以备#

#

176

稽览0。严如熤就着手收集资料,手定舆图、村寨、险要、风俗、师旅、营汛、城堡、屯防、述往、要略、传略、艺文、杂识等为十四门,凡二十二卷。嘉庆四年(1799)夏写成5苗防备览6一书。不久,严如熤随姜晟进京,将5苗防备览6一书送呈当时相国董蔗林审阅,得到嘉许: /官苗疆者,当以一部置案头0[3]1,并促其刻印出来。嘉庆二十五年(1820)秋付梓,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刻[4]。可见,清嘉庆年间,苗疆的屯防问题已经引起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后来,又有好事者将清政府对湖南、贵州苗疆地区实施管理和统治的所有相关资料辑录成5苗疆屯防实录6一书,计36册。其内容包括屯防纪略、禀呈、条奏、奏详、建置沿革、移驻永绥厅营汛、营汛、碉卡、剿办苗匪、会剿石岘寨苗匪、均田、屯苗备弁、储备商息、学校祭享,学校祭祀、旱歉蠲缓、杂稿随录、杂项随录、报销各案等[5]。光绪年间,但湘良的5湖南苗防屯政考6(15卷)又相继问世。这为专家学者们研究苗疆/屯防0问题提供了最原始的资料。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沉寂了数十年之后的民国年间,国立中央社会研究院学者凌纯生、芮逸夫到湘西苗区调查,于1940年出版5湘西苗族调查报告6,作者在书中论述了/屯防的沿革0、/屯防的组织0[6]76-83。之后不久,多年从事湘西苗族调研工作的湘西籍苗族学者石启贵在5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6书中有/清代屯防0一节[7]186-206。可以说,这两本书是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研究的发轫。

(二)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研究的历程笔者通过超星期刊系统和中文期刊网检索,自1980年以来,以/苗疆0、/苗防屯政0、/屯防0、/苗疆屯政0等冠名发表的论文(不计以各市县相关问题研究的论文)有近100篇,出版了伍新福的5苗族历史探考6、龙庆和的5湘西苗疆志6等专著。总的来讲,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

1、起始阶段(1980-1989)。1980年,黄冕堂先生发表5略论清代苗疆地区与中原的关系6[8]之后,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0,张永国和王正贤于次年发表了5也论清代/苗疆0地区与中原的关系)))兼与黄冕堂同志商榷6[9]的论文,这是有关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研究的第一声号角。从此,该问题的研究拉开了帷幕。紧接着,伍新福、张应和、潘洪钢等相继在5民族研究6、5中南民族学院学报6、5贵州社会科学6、5吉首大学学报6等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屯政0的论文。此外,罗康隆、吴荣臻、张岳奇等也发表了有关清代开辟贵州苗疆和治理湖南苗疆的相关论文。1985年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吴荣臻5乾嘉苗民起义史稿6一书,是一部与苗疆/屯防0密切相关的专著。1986年,以反映清代前期苗民起义为主要内容的5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6(上中下册)的出版,给研究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的专家学者们查询资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2、发展阶段(1990-1999)。1990年,石邦彦先生相继在5民族论坛6和5吉首大学学报6发表了5清代湘西苗区军事建筑设施考6、5苗疆边墙试析6两篇论文,引起了学者们对清代苗疆军事设施的关注。不久,吴曦云的论文5边墙与湘西苗疆6在5中南民族学院学报6问世。无可非议,发展阶段的研究重点在于苗疆的屯田开发,石邦彦、罗康隆、郭松义、余宏模、姚金泉、林建曾、徐德信等是重要研究者。这一阶段的一大硕果是专家学者们不容易查阅到的文献资料,1993年由巴蜀书社以5中国野史集成6为总书名得以出版,其中包括田英产的5平苗记6、陈庆年的5同治蜀军平黔记6、魏源的5屯防论6、贝青乔的5苗疆师旅考6及韩超的5苗变记事6等涉及苗疆屯防的史料。此外,伍新福的5中国苗族通史6和5苗族历史探考6等书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吴荣臻等的5古苗疆绥宁6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

#

#

177

3、高潮阶段(2000-)。自2000年湖南凤凰县内的苗疆边墙被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教授确定为中国南方长城后,专家学者们对此产生了极大的研究热情和浓厚的研究兴趣,先后有张应强、姚金泉、伍新福、王亚力、邹珺、谭必友等研究者探讨苗疆边墙问题。当然,/苗防屯政0、/屯防0及清代的苗族政策等仍是关注的重点。这一时期对清代苗疆/屯防0的研究还有两大亮点:一是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对此有专门研究或研究相关问题而旁及,他们是: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马国君[10]、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孟凡松[11]、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杨胜勇[12]、云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杜文忠[13]、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谭必友[14];二是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将编辑出版5湘西苗疆珍稀民族史料集成6一套著作,该书汇集了与湘西苗疆历史相关的绝大部分史料,全书共18册,约1000多万字。其中包括湘西及周边各府州县厅志及档案史料,尤其是与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研究必不可少的史料,如5苗防备览6、5苗疆屯防实录6、5湖南屯防考6、5抚苗录6等也将面世,这是给该问题研究带来的一大福音。

(三)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研究运用的主要文献

在近三十年的研究过程中,专家学者们主要运用的文献包括两大类:

1、史料类文献。研究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运用最多的史料是以下四种,见下表:

表1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研究主要文献一览表

序号书名撰者版本

15苗防备览6(22卷)严如熤嘉庆二十五年潊浦严氏刻本25苗疆屯防实录6(36卷)佚名扬州人民出版社复印1960年35湖南苗防屯政考6(15卷)但湘良光绪九年蒲圻但氏湖北刻本45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6(上中下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还有一些史料使用频率也较高,如魏源的5乾隆湖贵征苗记6(5圣武记6卷7)、鄂辉的5钦定平苗纪略6(清嘉庆二年刻本)、方显的5平苗纪略6等。

2、方志类文献。研究地方史和民族史,方志是十分重要的文献。在研究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时,使用方志类文献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使用方志中以一卷形式出现的史料,这种情况极为常见。如黄本骥等编纂的嘉庆5湖南通志#屯防志6,曾国荃等主修的光绪5湖南通志#武备志6和5屯防志6,鄂尔泰等纂修的乾隆5贵州府志#兵制志6、5师旅考6、5苗疆师旅始末6,席绍葆等修的乾隆5辰州府志#备边6,孙均铨等编纂的道光5凤凰厅志#屯防志6、5兵防志6、5屯防志6等。

二是使用散见于湘黔边各府州县厅方志中的单篇谕、奏、疏、记等,不胜枚举。

二、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治苗0政策治苗问题,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一个十分突出的民族问题。有清一代,更是如此。特别是乾嘉、咸同苗民起义后,统治阶级把治理苗疆和统治苗民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并且也出现了一批着力研究治苗问题的官员,还提出了各种治苗主张,苗疆/屯防0体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因此,研究者也是代不乏人。最早对#

#

178

此予以深入研究的是吴荣臻,他在5吉首大学学报6上连续发表5清代治苗政策管窥)))评3湖南苗疆善后六条46和53治苗论4及其社会实践6两篇论文,将四川总督和琳与/总理苗疆边务0大员傅鼐的治苗政策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和琳主张从归还苗民田地入手,适当节制汉族地主和地方官吏对苗民的欺凌与盘剥,缓和民族矛盾,安顿苗民,藉以巩固满洲贵族的统治地位;傅鼐则主张从彻底消灭苗族的战斗能力入手,进而剥夺苗民的生产资料,限制苗民的活动范围,实行思想奴役和文化围剿等,企图将苗族消灭或同化为汉族[15]。数年之后,伍新福先生同样有一篇对傅鼐与和琳的/治苗0政策进行对比的论文5傅鼐/治苗0政策述评)))兼析与和琳3善后章程4的异同6,作者将傅鼐所实施的政策措施同和琳的/治苗0政策进行比较后认为:他们二人的出发点和基本精神实际上是一致的,和琳的大多数内容在傅鼐的/治苗0政策中都得到了贯彻落实。只不过,傅鼐对和琳原来的某些设想和具体办法有所改变,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但二者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傅鼐的/治苗0政策大体上是和琳5善后章程6的具体实施和进一步发展[16]。同样是/治苗0政策的研究,黄修义则认为,雍正年间推行/改土归流0实行/以汉治苗0,进一步加强封建统治,促进了苗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但由于满汉官吏、地主、商人、高利贷者进入苗区,任意兼并苗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剥削欺压苗民,最终导致了乾嘉苗民大起义。清朝平定起义后,统治政策又从/以汉治苗0回到了/以苗治苗0,这种做法不是什么历史的倒退,而是适应时势的明智之举[17]。在研究苗疆的具体/治苗0方略中,有的学者认为,作为湖南巡抚姜晟幕僚的严如熤,在乾嘉苗民起义爆发后,不仅撰写5苗防备览622卷,而且还参与了姜晟的/治苗0大计。他在辅佐姜晟/治苗0的过程中因时制宜,提出了/募乡勇0、/团土兵0、/筑堡0、/革百户0、/任苗弁0、/屯田0等一系列切合实际的主张,构建了一个耕守结合、屯防一体、将苗区人民纳入兵民合一的屯防管理体系,为清廷巩固对苗疆的统治做出了贡献,他的屯防思想后来还被借用于处理贵州咸同苗民起义事务之中[18]。

(二)/苗防0问题清朝初年,苗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康熙年间,相继爆发了几次大规模的苗民起义。因此,如何治理苗疆、制服苗民、防止苗变,是清朝统治者十分头疼的事情。为缓和/苗疆0的社会冲突和民族矛盾,避免和防止苗民与汉人之间再生事端,重建并强化对/苗疆0的军事控制和政治统治,/苗防0的政策措施被皇上采纳。对于这个问题,伍新福先生认为,清朝统治者的/苗防0政策继承了明代的军事圈围、封锁和隔离政策,但同时在/苗疆0建治设官、兴教办学、实行/化导0政策,这又与明代有明显区别。而清王朝的政策在其前后期也有很大变化。屯堡碉卡和/边墙0有/防0的作用,但主要的功能是军事镇压和攻战;/边墙0所区划的只是/生苗0与/熟苗0、苗民与汉人生活区域和田土耕种范围,即所谓/边墙0以外为/生苗0,/边墙0以内为/熟苗0。同时,他还认为,清代湘黔边苗疆的/边墙0,完全没有不同政治、军事实体之间,或并立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在相互抗衡和彼此力量对峙期间那种划分此疆彼界的性质和作用,与中国古代/长城0有着本质的区别,更不能称/南方长城0[19]。石邦彦则认为,清政府为了防止苗民起义,在乾隆、嘉庆年间采取了急剧增加兵力的举措,包括增加营防的绿营兵力、设立屯防屯兵、建立屯防苗兵和训练练勇部队等措施。与此同时,加强军事设施的建设,修建碉楼、哨台、炮台、屯卡、汛堡、关门。这些军事设施的作用,平时监视控制苗民行动,战时通讯、防御、追捕和进剿[20]。苗疆边墙是清代统治者在湘黔边苗区修建的防止苗民叛乱的重要军事防御工程,伍新福、

#

#

179

石邦彦、吴曦云、姚金泉、张应强、谭必友、王亚力、邹郡等专家学者对此都有深入研究。

(三)/屯政0问题屯政在我国封建社会由来已久,而清代苗疆的屯政与历代的屯政大相径庭。伍新福对/屯政0作出了比较准确的界定,即:湘黔苗民乾嘉起义以后,清朝统治者在湘西苗族地区实行了一套/防苗0、/安边0的政策措施,历史上统称之为/屯政0。举办/屯政0的基本内容包括:/厘清0界址,建碉筑堡,对/苗民0实行圈围、隔离和分而治之的政策;均田屯丁,/以苗养苗0,建立/屯田0制度;以及设/苗又学0,建/苗官0制等/以苗制苗0的各项措施[21]187。伍新福在另一篇论文中说:清王朝在镇压乾嘉苗民起义后,起用凤凰厅同知傅鼐/总理边务0,在湘西苗族地区筑碉、均田、屯丁,设苗官苗兵,兴/苗义学0,建立了一套军事压迫与经济剥削、/防范0与/化导0、/剿0与/抚0相结合的/屯防0体制。实施/屯政0的主要目的在于/寓兵于农0,/以苗养苗0和/以苗制苗0,恢复并加强对湘西/苗疆0的统治。从总的来讲,苗疆/屯政0体制是清王朝所推行的统治国内少数民族的一套较为有成效的政策[22]。研究/屯政0问题的又一力作是谭必友发表在5民族研究6上的论文,作者另辟蹊径,在文中主要探讨湘西苗疆/屯政0中成长起来的半职业化管理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等新兴阶层的规模、特征及其活动的社会后果。并认为,在湘西苗疆开办/屯政0,对苗疆多民族社区的社会流动模式、社会阶层结构、社区权力结构、民族文化等,均产生深层次影响[23]。

屯政的基础是屯田。因此,不少专家对苗疆屯田的研究颇下功夫。石邦彦论述了湘西苗区屯田制度产生的原因、屯田的来源与类别,而且还阐述了屯田的三种经营方式和用途,更为可贵的是归纳出屯田制度对苗区社会的影响:一方面随着汉族兵丁、商人和手工业者进入苗区,政治上互相影响,经济上互相促进,文化上互相交流,习俗上互相渗透,促使苗汉两族的血缘同化、和平同化和强迫同化,形成了今天苗汉两族相互杂居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屯田制度是反苗族人民的、反动的,所以又一次激化苗区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促使苗民起来进行武装反抗和起义[24]。郭松义则认为,清代湘西屯田,尽管组屯的起因和目的是为了监视和镇压广大苗族人民,但由于清朝政府在建屯时曾参照吸取了贵州古州等地的屯田经验,融军屯、民屯、苗屯于一体,使之互为补充,并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发展。因此,湘西屯田在清代屯田制度中颇带有采众之长、因事置宜的性质[25]。贵州苗疆的屯田历来是专家们研究的重点。潘洪钢认为,清代乾隆年间,在贵州的统治策略出现了重大发展,这就是在部分地区推行屯田,战守结合,把屯田作为直接统治的基础。这次屯田虽然不及其它民族地区的效果显著,但它是改土归屯政策的开端,对此后湘、黔、川等地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6]。经郭松义研究表明,清代贵州古州的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该地的屯田在有清一代的边疆屯田中具有开创的意义[27]。

三、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研究的不足及建议

(一)研究队伍不稳定苗疆/屯防0问题研究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据笔者初步了解,目前这支研究队伍不稳定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真正专攻苗疆/屯防0问题并卓有成效的学者为数不多,且年龄老化;二是一批研究苗疆/屯防0问题卓有成效的学者后来转入其它领域或专题;三是部分研究生毕业论文完成后,既不见相关论文的发表,也不见毕业论文出版专著。从目前情况看,中南民族大学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和吉首大学应切实加强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研究的中青年学者的培养,使之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研究#

#

180

队伍。

(二)研究重点不突出笔者以为,目前研究清代苗疆/屯防0问题,不应只局限在苗疆治理、苗疆边墙、苗疆屯田等方面。其重点应该放在:一是注重清代苗疆的屯防和屯政制度对湘黔边各民族的关系、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与影响的研究;二是加强清代湘西苗疆和贵州苗疆的屯防比较研究;三是注意/屯防0时期的文化、教育、文学、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研究;四是突出/屯防0制度对乡村社会、社区发展负面影响的研究;五是尤其应加强清代苗疆屯防制度的特点、意义、价值及对后来的边防、屯田的影响与借鉴的研究;六是凸显屯防过程中的绿营、练勇、粮饷、供给、交通及苗疆边墙的建筑艺术的研究。上述有些问题至今还无人涉足,这种重点不突出的现象应作及时调整。

(三)研究方法不新颖迄今为止,对清代苗疆/屯防0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大多数专家学者仍是采用传统的历史文献研究法、个案法和田野调查法。目前应该注重运用新颖的研究方法(如还原历史法、实证法等)与现代技术手段,特别应该发挥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军事学、经济学、民族法学、文献学、行政管理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以期达到研究的最佳效果。

(四)研究数据不一致研究清代苗疆的/屯防0,涉及到许多具体的数据,如边墙方面有汛堡、碉楼、屯卡、哨台、炮台等数据,屯防方面有屯田、屯防田土租籽、屯防支销银谷、屯弁丁勇、屯长、老幼丁、屯备弁书识跟丁、书院、义学、生童试资、屯仓、军器、房屋等数据,兵防方面有总兵官、游击、守备、千总、把总、外委、马兵、战兵、守兵、马匹、汛防、奉饷等数据。但是,在部分论文中,只要认真核查,其数据是不一致的。这方面应引起学者的注意。

(五)对屯防文化不重视清代苗疆屯防文化,构成了中国民族社会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的物态文化(如汛堡、碉楼、屯卡、哨台、炮台等)、屯防制度文化、屯防行为文化、屯防官兵及苗兵、苗民的心态文化等都值得深入研究。苗疆屯防时期的文化遗产更是积淀丰厚,形式多样,大致可以分为边墙建筑、碑刻牌匾、各种文献、办公用品、军用武器、军事遗址、衣着服饰、生活器物、谕奏疏记、民族艺术、民族习俗等类型,但是,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研究,仅限于王亚力、伍新福、邹珺、石邦彦等少数学者。特别是对清代苗疆屯防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研究、利用和保护的研究基本上无人问津。

(六)文献资料未充分挖掘和利用清代苗疆/屯防0研究,5苗疆屯防实录6、5屯防备览6、5湖南屯防考6及5湖南通志#屯防志6等是最可信的文献资料,利用频率较高。但是,从已经发表的相关论文和几篇博士硕士论文得知,还有很多文献资料未被专家学者们采用或很少利用,如王家宾的5平定勾补苗人纪略6,朱学勤等的5钦定平定苗(匪)方略6,凌惕安的5咸同贵州军事史6,曹树翘的5苗蛮合志6,吴省兰的5楚峒志略6,官本5绿营则例6,卞宝第的5抚湘公牍6,佚名的5黔边军务批稿6,翟诰的5平苗纪事6、5辰防纪事6、5永桑纪事6、5松铜纪事6,钱勖的5平苗纪略6,鄂尔泰的5平蛮奏疏6,杨雍建的5杨中丞抚黔奏疏6,张澍的5续黔书6,田雯的5黔苗蛮记6,魏源的5屯防论6,蓝鼎元的5边省苗蛮事宜论6,龚柴的5苗民考6,贝青乔的5苗疆师旅考6,严如熤的5平苗议6,傅敏的5苗疆要务五款6,孙均铨的5苗蛮辨6,刘皋的5明新建五寨城记6,冯光裕的5散陈苗地情形宜加整饰疏6,蔡复一的5抚治苗疆议6,俞益谟5戒苗条约6,特成额的5请展镇竿城垣疏6等,至于散见于湘、

#

#

181

黔、川边苗疆数十个府州县厅方志中的单篇谕、奏、疏、记、文、碑刻等未涉及的资料更是不计其数。

参考文献:

[1]清世宗实录:卷147[M].

[2]清世宗实录:卷49[M].

[3]严如熤.苗防备览引:卷1[M].道光癸卯年(1843)绍义堂本.

[4]周春元.5苗防备览6提要和整理意义[J].史学史研究,1984(4).

[5]佚名.苗疆屯防实录:卷1[M].扬州:江苏扬州人民出版社,1960.

[6]凌纯生,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7]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8]黄冕堂.略论清代苗疆地区与中原的关系[J].文史哲,1980(2).

[9]张永国,王正贤.也论清代/苗疆0地区与中原的关系)))兼与黄冕堂同志商榷[J].文史哲,1981(3).

[10]马国君.对清朝/改土归流0的再认识)))以雍正朝开辟黔东南苗疆为例[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5.

[11]孟凡松.澧州地区卫所变迁初探)))明清湖广卫所变迁个案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

[12]杨胜勇.清朝经营贵州苗疆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3.

[13]杜文忠.清代边疆法制与民族关系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04.

[14]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D].兰州:兰州大学,2007.

[15]吴荣臻.清代治苗政策管窥)))评5湖南苗疆善后六条6[J].吉首大学学报,1984(2).吴荣臻.5治苗论6及其社

会实践[J].吉首大学学报,1985(1).

[16]伍新福.傅鼐/治苗0政策述评)))兼析与和琳5善后章程6的异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1990(5).

[17]黄修义.试论清朝雍正至嘉庆年间在湘黔川边苗区实行的/治苗0政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6).

[18]陈青伟.严如熤/治苗0方略浅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3).

[19]伍新福.清代湘黔边/屯防0考略[J].贵州民族研究,2001(4).

[20]石邦彦.清朝对湘西苗区的是/三防0统治[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4).

[21]伍新福.苗族历史探考[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

[22]伍新福.试论清代/屯政0对湘西苗族社会发展的影响[J].民族研究,1983(3).

[23]谭必友.19世纪湘西/苗疆0屯政与乡村社区新阶层的兴起[J].民族研究,2007(4).

[24]石邦彦.浅论湘西苗区的屯田制度[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3).

[25]郭松义.清代湘西苗区屯田[J].民族研究,1992(2).

[26]潘洪钢.清代乾隆朝贵州苗区的屯政[J].贵州文史丛刊,1986(4).

[27]郭松义.清代的贵州古州屯田[J].清史研究,1991(1).

(责任编辑朱加荣)

#

#

182

车辆系统动力学发展1

汽车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和现状 摘要: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舒适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要求的实现都与汽车系统动力学相关。汽车系统动力学是研究所有与汽车系统运动有关的学科,它涉及的范围较广,除了影响车辆纵向运动及其子系统的动力学响应,还有车辆在垂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动力学内容。本文通过对汽车系统动力学的的介绍,对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和现状做一阐述。 关键字:汽车系统动力学动力学响应发展历史 Summary: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people on the vehicle comfort, reliability and safety are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to achieve these requirements are related to vehicle system dynamics.Vehicle system dynamics is the study of all related to the movement of the car system discipline, it involves the scope is broad, in addition to the effects of dynamic response of vehicle longitudinal motion and its subsystems, and vehicles to and dynamic content crosswise two aspects in the vertical.Based on the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is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and status of this emerging discipline to do elaborate. Keywords:Dynamics of vehicle system dynamics Dynamic response Development history 0 引言 车辆动力学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有关车辆行驶振动分析的理论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00年前。事实上,知道20世纪20年代,人们对车辆行驶中的振动问题才开始有初步的了解;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Lanchester、美国的Olley、法国的Broulhiet开始了车辆独立悬架的研究,并对转向运动学和悬架运动学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开始出现有关转向、稳定性、悬架方面的文章。同时,人们对轮胎侧向动力学的重要性也开始有所认识。 在随后的20年中,车辆动力学的进展甚微。进入20世纪50年代,可谓进入了一个车辆操纵动力学发展的“黄金时期”。这期间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车辆操纵动力学线性域(即侧向加速度约小于0.3g)理论体系。随后有关行驶动力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完善的测量和计算手段出现后才得以实现。人们对车辆动力学理解的进程中,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因素均发挥了作用。随后的几十年,汽车制造商意识到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在汽车产品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因而车辆动力学得以迅速发展。计算机及应用软件的开发,使建模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在过去的70多年中,车辆动力学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多成就。在新车型的设计开发中,汽车制造商不仅依靠功能强大的计算机软件,更重要的是具有丰富测试经验和高超主观评价技能的工程师队伍。 传统的车辆动力学研究都是针对被动元件的设计而言,而采用主动控制来改变车辆动态性能的理念,则为车辆动力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在车辆系统动力学研究中,采用“人—车—路”大闭环的概念应该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驾驶者,人既起着控

清代学术研究若干领域的新进展及其述评(之一)

有清一代学术发展呈现出大开大合的格局,相关的学术文化史也一直是学人们不断探索和重新认识的领域。近年来清代学术文化的研究更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学者们不囿成说,锐意创新,不断转换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 一、“乾嘉新义理学”的探讨 在传统的观念中,清代思想界,尤其是乾嘉时期的思想界可谓是乏善可陈。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即明确说:“吾常言:‘清代学派之运动’,乃‘研究法的运动’,非‘主义的运动’”。(注: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在其名著《中国哲学十九讲》中,更是以非常沉痛的口气说:“我们这个课程只讲到这里。明亡以后,经过乾嘉年间,一直到民国以来的思潮,处处令人丧气,因为中国哲学早已消失了。”(注: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23页。)侯外庐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五卷在谈到戴震时说:戴震之哲学,“在当时除了章学诚了解外,并未成为支配的学说,没有起着社会影响。”(注: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五卷,第462页。)朱维铮先生1999年也撰文称乾嘉时期的思想界“沉闷之极”。(注:朱维铮:《清学史:学者与思想家》,光明日报1999年3月26日。)近年来,清代学术研究在“乾嘉有考据无思想”这一传统定论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成绩主要体现在“乾嘉新义理学”概念的提出及其研究上。“乾嘉新义理学”的研究,是在“戴氏之义理”的研究上展开。所谓“戴氏之义理”,正如焦循所说:“非讲学家西铭、太极之义理。”(注:焦循:《雕菰集》卷七《申戴》。)台湾学者张寿安女士概括其最有建树的指向有三:“一,重视人情人欲之满足,理不可忤逆情欲;二,建立客观性的理,理在具体事物中,天理并非‘如有物焉得于天而具于心’,而是必须用人的心‘智’去审察剖析才能得知;因此,不断学习知识以增进人的识断能力,就构成了戴氏义理学的第三要点:重学主智。”(注: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的转变》,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94年版,第28页。)然而,在传统学术史论中,“戴氏之义理”只不过是空谷绝响,和者甚寡,乾嘉学术在整体上仍然被描绘成章学诚所形容的“有如桑蚕食叶而不能抽丝”,或如梁启超所批评的,一如“化石”。随着视野的转换和研究的深入,20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学者率先在乾嘉学术研究上提出突破性的创见。余英时提出“基调转换”概念,批评“好像汉学完全不表现出任何思想性(义理)”的偏见,指出:“尽管清儒自觉地排斥宋人的‘义理’,然而他们之所以从事于经典考证,以及他们之所以排斥宋儒的‘义理’,却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儒学内部一种新的义理要求的支配。”(注: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自序第3页、7页、349页、67页。)他还深入地剖析到:“如果我们坚持以‘心性之学’为衡量儒学的标准,那么不但在清代两百多年间儒学已经僵化,即从秦、汉到隋、唐这一千余年中儒学也是一直停留在‘死而不亡’的状态之中。相反地,如果我们对儒学采取一种广阔而动态的看法,则有清一代的‘道问学’传统正好可以代表儒学发展的最新面貌。”(注: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自序第3页、7页、349页、67页。)尽管余氏的论述主要集中于戴震和章学诚,但他的见解无疑为乾嘉学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和方法论。 1994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出版了张寿安女士的新著《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的转变》,在这部著作以及与这一著作相关的其它论著中,寿安女士提出了“乾嘉新义理学”的概念,并以敏锐的思维、缜密的论证,对“有考据无义理”、“有考据无经世”的关于乾嘉学术的传统定论,作出了颠覆性的发言。寿安女士对“乾嘉新义理学”的研究有三大贡献:第一,深入清代考证学的腹地,对乾嘉时期以考据为论证方式的若干争辩焦点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清理,从而以新的眼光发现了考证下面蕴藏的思想性。寿安女士通过对清儒关于“姑嫂有服、无服”、“子妇、夫妇孰重孰轻”、婚姻关系何时成立、理礼关系等争议问题的考辨发掘出清儒在经学考证后面蕴涵的丰富思想内容。第二,寿安女士不仅慧眼独具地发掘出清儒考据学中的思想性,而且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西方哲学史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现当代西方哲学,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约一千年,称为古希腊哲学;(2)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东罗马帝国灭亡,约一千年,称为中世纪哲学;(3)15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约四百年,称为近代哲学;(4)19世纪 中叶以来,称为现当代哲学。 古希腊哲学是从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下和科学同时诞生的,具有素朴辩证法的性质。古希腊哲学虽 然从主要方面说摆脱了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但也有渗透着宗教神话的方面:如"物活论"思想,毕泰戈 拉学派之相信灵魂轮回,苏格拉底也曾明白宣称自己为神所引导;柏拉图分裂理念世界与感性世界的思想,亚里士多德把神看作是一切活动的目的因;斯多葛学派把德行生活看成是灵魂与上帝的关系;到了古代哲 学的后期,他们的哲学后来被基督教所利用。 随着基督教的兴起,中世纪哲学几乎完全受基督教教会的支配,哲学则是与宗教神学合为一体。中世 纪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主要是运用形式逻辑的方法,演绎、推论出事实,也在一定限度内起了维护理性、思维的作用。 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哲学遂逐渐从宗教神学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学科。近现代哲学的特征之一是哲学与宗教、思维与信仰基本上处于分离对立的状态。近代哲学的第一个代表人物法兰西斯·培根明确主张哲学应当与神学分离,近代哲学大体上是哲学占主导地位,它们所讲的宗教和神大多理性化了或人 本化了:笛卡尔抛开一切外在权威,他所讲的神是建立在思维、推理的基础之上的;洛克等人的自然神论 是理性的宗教,康德所主张的神不过是理性的理想,是实践理性的公设;他所讲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性的、 道德的基础之上的;黑格尔企图调和宗教和哲学,但他主张哲学高于宗教;费尔巴哈把批判宗教作为自己 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和现当代哲学与科学之间又仍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17-18世纪,自然科学进入了对自然界进行 分门别类的研究和对各种事物进行分析解剖的阶段,17-18世纪的哲学便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康德的星云假说打开了形而上学思维的第一个缺口,18世纪末19世纪初自然科学中的新发现和新成就都 表明自然界的现象是辩证地发生的,现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以不同方式表现了 哲学与现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深刻联系。科学主义各流派主要以研究科学方法论、认识论和科学规 律性为己任;人文主义各流派一般反映了现当代科学技术和物质生产高度发展所带来的关于人本身的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本观点和根本要求。这是承认和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 物论观点。“实事求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是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 哲学实践第一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主观符合客观的能动的反映论的观点。其他如认识论、方法论相统一 的观点,对事物作辩证分析的辩证思维也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关。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 切事物和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统一于物质的。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意识派生于物质,是物质的反映。根据 这个观点,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时,要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客观事物自身的规律性,即从“实事”中“求是”,反对否认客观事物存在、一切从先验论出发的唯心主义观点。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有生命力和战斗力。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今天已经有一百五十多年,它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永葆青春,就是因为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但是,创新和发展,决不能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决不能超越客观的历史规律,决不能违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而是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新的时代特征以及本国的国情结合起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既得到了继承,又得到了发展,先后出现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样两种形态。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始终没有倒

晚清外交制度研究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课程作业 题目:《晚清外交制度研究》 年级:2008级 专业:历史学 姓名:王冰洁 学号:20083830120 时间:2010年12月21日

晚清外交制度研究 【摘要】外交,是指一国与他国之间的交往。外交制度,是为适应外交形势和规范外交行为而设立的制度,包括外交机构、外交方式、外交礼仪等方面的制度。外交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外交制度的沿革,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1840年,外国侵略者的大炮轰开了封建中国的大门,从此,中国开始了近代意义的外交活动。随后,总理衙门和外务部的设立,使晚清的外交制度逐渐完善化、系统化。晚清的外交,一方面带有屈辱性,但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走向了借鉴和吸收西方及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道路。 【关键词】晚清外交总理衙门外务部 【正文】外交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保障一个国家外交活动顺利进行的各种制度。具体来说,包括外交机构、外交使节制度与领事制度、外交官人事制度。中国的近代外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使封建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也开始被动的处理一些涉外事务。要想了解中国晚清的外交制度,就不得不谈及清朝前期的外交。 一、传统外交制度略述 1840年以前,中国与周边国家始终保持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宗藩”关系,中国传统的涉外制度是“朝贡”和“理藩”制度。统治者“夷夏”观念浓厚,不屑于同属国或朝贡国进行平等的来往,中国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外交活动的需要,因而在中国传统的国家机构中,也不需要有专职外交机构,对外事务均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礼部大体上掌理同东部和南部国家的事务,理藩院则大致经办同北部和西部国家的事务。清政府和西方国家的交往,仅保持着通商关系,没有经常性的政治交往,只在广州一地特设“十三行”来管理对外贸易,特别是和西方的贸易。因此在中央政权的体制中没有专理同这些国家事务的机构,也都划归礼部和理藩院分管。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还没有建立严格意义上的外交制度,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也没有一批专职的官员,而只有一些分散于各机构的部门,职责也比较混杂,外交在这一时期是无足轻重的。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清政府推行“闭关锁国”和盲目自大的政策,把外国视为“蛮夷之国”、“藩属之邦”,自己则以“天朝上国”自居,这也难怪有人说,当时的中国“无所谓外交,理藩而已”。 二、鸦片战争后到总理衙门设立之前的外交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清王朝传统的外交体系受到了致命的冲击。为了应付和西方列强频繁的外交交涉,清政府除了派遣“钦差大臣”去全权处理外交事务外,还专门设立了“五口通商大臣”。此职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而设立,设置于1844年,,先后由两广总督和两江总督兼任。“五口通商大臣”实际上负责着五处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兼有外交权力的职务。同时,西方列强也在五口岸委派领事,建领事馆。五口通商大臣的职位和职责在性质上已与礼部和理藩院不同,其职位同西方国家派往中国总管五口岸的公使相对等。清政府设置这个职位,反映出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但又说明清政府不甘于失败,内心里的“蛮夷”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把涉外事务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政治外交关系。 然而,西方列强并不满足于五口通商,在“修约”要求未满足后,悍然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避难,以奕 为首的留守官员,于1860年设立“抚夷局”,专管对英、法、俄、美等国的外交事

近年来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

近年来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 【内容提要】基层社会管理是一项关乎历史和现实的重要课题。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基层社会管理更应受到重视。近年来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的研究成果丰硕。本文对此进行了回顾、总结与评析,指出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既有总体性的研究,又有具体实证性的研究,如基层社会行政设置的研究、政府管理与民间管理的研究、定居社会与流动社会基层管理的研究以及全局研究与地域研究等。同时本文亦试图寻求该领域研究尚存在的缺陷,并尝试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一、研究概况与评析在总体研究方面,仅近10年就有如吴晗、费孝通等着《皇权与绅权》(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钱穆着《中国历史政治得失》(〔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版),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梁希哲、孟昭信《明清政治制度述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李治安、杜家骥着《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古代行政管理及官僚病剖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对政府的各级各类行政设置做了多层面的探讨,颇多建树。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是近年来的重头之作。其中较为深刻地叙述了历史上政治制度的演变。如第九卷(杜婉言、方志远着)中涉及到基层社会管理方面时说:由于里甲制是以明初相对稳定的小土地占有关系和自耕农经济为基础的,随着土地占有关系的变化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里甲虽说每十年重新调整编排一次,但人口的流动必然造成里甲数量的减少和国家可征徭役及钱粮的减少。正德、嘉靖以后,各地纷纷进行赋役制度的改革,田赋丁银逐步由民收民解改为官收官解,徭役也开始由政府出银雇佣里甲催征钱粮,管理户口的职能逐步丧失,而社会矛盾的发展,也必然要求地方基层组织的主要职能由催收钱粮转为维护治安,这样,许多地区在里甲之外建立了保甲制度,这样的研究旨在揭示里甲与保甲各自不同的功能,因而辨明了里甲与保甲的职责范围及各自作用。 就具体研究而言:首先是关于基层社会行政设置的研究,其中可分为乡里制度研究和城镇基层制度研究。有关乡里制度的研究成果有:王昊《明代乡里组织初探》(《明史研究》第1辑,〔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版),唐文基《试论明代里甲制度》(〔长春〕《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4期)。李文治《明代宗法制的体现形式及在基层政权中的作用》(〔北京〕《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刘伟《明代里甲制度初探》(〔武汉〕《华中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3期),李晓路《明代里甲制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孙海泉《清代保甲组织结构分析》(〔石家庄〕《河北学刊》1992年第3期),孙海泉《论清代从里甲到保甲的演变》(〔北京〕《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张瑞泉《略论清代的乡村教化》(〔长春〕《史学集刊》1994年第3期),陈柯云《明清徽州宗族对乡村统治的加强》(《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对基层社会管理的研究日益趋于细微,涉及到基层社会的实态。有关城镇基层制度的研究有: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罗澍伟主编《近代天津城市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郭蕴静主编《天津古代城市发展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戴均良主编《中国城市发展史》及近期出版的龚书铎主编的《中国社会通史》(明史卷)等著作都涉及到城市基层的厢坊制度,认为厢坊多能发挥与里甲、保甲相类似的作用。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第564页说:明初,为了编造黄册及征收赋税,在全国推行里甲制度,在农村设里,城市设坊与厢。清代又推行保甲制,巴县城乡编查保甲的活动持续了很久,直至清末。在保甲制推行的同时,里甲制继续执行征收赋税的职能。除此之外,还有乡约。显示出叠床架屋的烦琐,显然,各不同设置的功能在实际生活中往往区别并不清楚,孰重孰轻,仍有继续探讨的余地。 其次是关于政府管理与民间管理的研究,这其中涉及到社会结构的讨论。中国社会史学会的成立是近年来基层社会研究的一个产物,亦极大地推动了这方面研究的发展。该会自成立以

_现代汉语_历史与社会语言学_述评

《当代语言学》第8卷2006年第3期265-271页,北京 《现代汉语:历史与社会语言学》述评 P.Chen著李晋霞刘云述评 Chen Ping(陈平)《现代汉语:历史与社会语言学》(M odern Chinese:Its H istory and S o2 ciolinguistics)1999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是供国外的汉语教师和学生使用的。可能是基于这样一个写作目的,作者以还原现代汉语的发展史为目标,在历史和社会的大背景下,从现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书面语、现代汉语书写系统三个方面出发,对自19世纪末至1990年代的现代汉语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了翔实、全面的考察,对外国人系统了解现代汉语和汉语的现代化过程极有帮助。 这本书是写给外国人的,但对于国人而言也很有价值。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应该对它的历史有所了解。现代汉语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现代汉语的发展史我们却未必都知道。特别是对于没有经历过汉语拼音化、汉字简化这些“语言运动”的年轻人来说,现代汉语是如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更是所知甚少。读完本书,这个缺憾会得到很大的弥补。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学习了这本著作之后萌生了把它介绍给国内读者的想法。该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现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书面语、现代汉语书写系统。下面择要介绍。 1.现代汉语口语 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三个问题:现代汉语口语的建立和发展;标准现代汉语的规范和变异;标准语和方言。 1.1现代汉语口语的建立和发展 在简要回顾19世纪末以前的汉语标准口语的历史之后,作者重点论述了19世纪末以来现代汉语标准口语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鸦片战争使国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落后。从19世纪中期开始,由政府组织或民间自发的振兴中华的运动蓬勃发展,语言改革也是其中最为紧迫的一项任务。很多方言之间不能相互交流,在这一现实面前,建立和发展标准的现代汉语,并改革书写系统,就成为汉语现代化的两个最主要的任务。 受日本的启发,几位知名学者将日本的“国语”这一概念引入中国。在他们的努力推动下,国语被确立为现代标准汉语。1911年清朝灭亡前夕,《统一国语方法案》通过。由该法案可以看出,学者们在建立和发展现代标准汉语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1)国语的标准不止语音一个方面,还包括词汇和语法;(2)国语应主要建立在官话的基础之上,特别是建立在北京话的基础之上,应具有正确、文雅、合逻辑的特点;(3)现代标准汉语不应该只建立在某个单一方言或单一方言群的基础之上,而应包含不同特点,容纳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这些设想和建议成为“国语运动”的基本使命。 本刊网址:htt p://https://www.doczj.com/doc/e510543452.html, 562

百年来《周礼正义》研究综述

百年来《周礼正义》研究综述 孙诒让是晚清浙江地区一位对经学、诸子学、古文字学都有卓越贡献的著名学者,是清代周礼之学的集大成者。在其所有学术著作中,以耗时二十七年之久而成的《周礼正义》成就为最高。章炳麟即称孙氏《周礼正义》为:“古今言《周礼》者,莫能先也。”1给予极高的评价。梁启超评此书为:“清代经学家最后的一部书,也是最好的一部书”(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受到学术界普遍推崇。但由于这部书广博浩繁,长达八十六卷,二百余万字,尽管脍炙人口,真能细心通读的人是很少的,以致其重要价值迄未得到全面认识。现对研究历史作一梳理,为将来全面深入研究此书作铺垫。 自1905年《周礼正义》付梓以来,百余年间,学界对于此书的研究却十分薄弱。据统计,严格意义上以《周礼正义》为题发表的研究性论文只有30篇2(俞雄)。就涉及内容可分为四类,总论,训诂学或小学,周礼学,其他。若以1988年开始举办学术研讨会为界,可以划分为前冷后热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八十年代末以前,研究均为总论性质,即从总体上评价此书。研究论文有4篇。 1947年,纪念孙氏百年诞辰,浙江大学以《浙江学报》刊发《瑞安孙仲容先生百岁纪念专号》;浙江省图书馆以《图书展望》刊发《孙仲容先生百岁纪念专辑》,两刊论文共20余篇,其中两篇涉及

《周礼正义》分别为任铭善《孙仲颂先生的周礼学》、曹元弼《书孙氏<周礼正义>后》。1963年,杭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室组织专家撰文,结集《孙诒让研究》一书,收论文近20篇,其中有两篇论文涉及《周礼正义》,分别为沈文倬《孙诒让周礼学管窥》、洪诚《读周礼正义》。 在《周礼正义》研究史上,最早的两篇文章(陈汉章最早)分别为任铭善《孙仲颂先生的周礼学》、曹元弼《书孙氏<周礼正义>后》。曹氏引申发挥孙氏《周礼正义序》中所强调之政教二科,劝勉世之治《周礼》者,通经致用必抓住根本。周礼之根本在政与教,而立政之本在达民情,立教之本在广立学,不得其本,贻误家国。严格讲,此比较文并非治<周礼正义>者。任氏之《孙仲颂先生的周礼学》(与沈文比较)则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文章。任氏指出,孙诒让身在江海,而心向治平。他的周礼学是为经世致用而来,孙氏反复申明官联制度,使非议《周礼》官守互掣及政事迂回站不住脚,也使经文上的歧互豁然通达。他用制度证经,大旨也在指明周礼不是空言,确可施行。文章同时指出孙氏能够发明郑玄训诂深意,探源究委,下以己意,这点不是贾疏能比的。 沈氏本文对孙氏《周礼正义》成就的评价为:一,揭示大宰八法为全书纲领以贯串众职;二,比勘古子和今文诸书以疏通名物制度;三,搜辑贾马佚诂以辨明后郑从违;四,究极群籍以评判郑王是非;五,博稽诸家精义以匡纠注疏谬讹。沈氏首次指出正义“揭示大宰八法为全书纲领以贯串众职”沈氏举大量例证,很有说服力。 洪诚《读<周礼正义>》一文,认为孙氏《周礼正义》有六善,如:

西方哲学经典阅读书目

一、古代哲学 柏拉图:《苏格拉底德申辩》、《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 二、中世纪哲学与文艺复兴时期 奥古斯丁:《忏悔录》、《上帝之城》 托马斯·阿奎那:《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 三、近代哲学 弗兰西斯·培根:《新工具》、《经验论》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论李雅的罗马史前十卷》 笛卡尔:《方法论》、《第一哲学思维集》、《哲学原理》 斯宾诺莎:《伦理学》 莱布尼茨:《单子论》、《人类理智新论》 约翰·洛克:《政府论》、《教育漫话》、《人类理智论》 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希勒斯和菲洛诺斯的三篇对话》 休谟:《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 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论法的精神》 伏尔泰:《哲学通信》 卢梭:《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忏悔录》 四、德国古典哲学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 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约翰·穆勒:《孔德与实证主义》、《逻辑的体系》、《功利主义》 费尔巴哈:《关于死亡与不朽的思想》、《黑格尔哲学批判》、《未来哲学原理》 五、现代西方哲学 斯宾塞:《综合哲学》、《社会静态学》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克尔凯郭尔:《非此即彼》、《恐惧的概念》 尼采:《善恶之彼岸》、《查拉图斯特如是说》、《权力意志》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导论》 马赫:《感觉的分析》、《认识的谬误》 威廉·詹姆斯:《心理学原理》、《实用主义》、《彻底经验主义论文集》 杜威:《哲学的改造》、《人性和行为》、《经验和自然》 狄尔泰:《精神哲学导言》、《哲学的本质》、《自然哲学》 柏格森:《论意识的直接材料》、《物质与记忆》、《创造进化论》 罗素:《哲学原理》、《哲学问题》、《心的分析》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 胡塞尔:《逻辑研究》、《现象学的概念》、《笛卡儿的沉思》、《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形而上学导论》、《林中路》、《论真理的本质》 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猜想与反驳》、《客观知识》、《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必要的张力》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列维·斯特劳斯:《热带闲愁》、《结构主义人类学》、《神话学》、《原始思维》 阿尔杜塞:《保卫马克思》、《列宁和哲学》、《政治和历史》 拉康:《偏执狂以及它与个性的关系》、《超越现实的原则》、《文集》 巴尔特:《写作的零度》、《符号学原理》、《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文本的快乐》 福柯:《癫狂与非理性》、《词与物》、《知识考古学》、《规则与惩罚》 德里达:《写作与差异》、《播散》、《哲学的边缘》、《马克思的幽灵》 罗尔斯:《正义论》、《政治自由主义》 诺齐克:《无政府、国际与乌托邦》

海关概论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海关起源和古代海关机构 第一节海关起源 第二节我国古代沿海海关 第三节古代海关管理的特点 第二章中国近代海关 第一节鸦片战争的爆发与海关主权的丧失第二节近代海关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海关税务司制度的性质和历史作用第四节中国人民收回海关主权的斗争 第三章现代海关 第一节新中国海关的筹建 第二节新中国海关的成立 第三节新中国海关的运行 第四章海关职能 第一节政府及政府职能 第二节海关与海关职能 第三节海关基本任务 第四节海关工作方针 第五节海关职能拓展 第五章海关权力 第一节海关权力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海关权力的内容与适用 第三节海关行使权力的制约第六章海关法制建设 第一节海关法制建设概述 第二节海关法律体系 第七章海关行政管理体制 导言:行政管理体制概述 第一节中国海关组织机构 第二节中国海关领导体制 第三节香港、澳门海关 第八章海关队伍建设 第一节海关干部队伍的组建与管理 第二节海关干部教育与培训 第三节准军事化纪律部队建设 第四节海关职业精神 第九章海关国际交流合作 第一节中国海关与境外海关的交流合作第二节中国海关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第十章现代海关制度

绪论 海关是一个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是依据法律,对进出关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进行监督管理,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的国家行政管理机关。 海关是由国家设立,代表国家专门在进出关境环节对货物、物品或运输工具实施监督管理的行政机关。 海关的发展 1、奴隶社会:海关机构和海关制度都是不健全的,海关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奴隶逃亡和外敌入侵,海关机关带有强烈的军事色彩。 2、封建社会:逐步健全海关机关,其主要任务是巩固封建制度,同时也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消费服务。 3、资本主义社会:建立起周密的进出境管理制度,主要执行保护关税政策,海关成为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有力工具。 4、社会主义社会:新生事物,结合具体情况,不断探索和改进。第一章海关起源和古代海关机构 第一节海关起源 ●海关起源的实质 是否具备海关本质特征。包括国家机构、国境(边境)、货物与货主及管理职能的性质等基本要素。 ●关于古代关税的征收 征收关税始于春秋时期,古籍中出现了许多有关“关市之征”的记录。关市指的是边境的“关”和国内的“市”。 ●关于古代海关管理思想的萌芽 关市之征 关市省征最早主张并实施关市省征政策的是春秋初期齐国的管仲。 关市重征战国时期以秦国政治家商鞅为代表,信奉 "法治"的新兴地主阶级以加重关税为经济手段,限制商贸活动,促进封建农业的思想主张及其施政措施。 ●对先秦设关意义的评价 先秦设关,虽然制度尚不健全,但已执行类似今天海关的某些任务。在设关地点(境上为关)、重视检查(关讥而不征)、执行禁令(关执禁以讥)、轻税政策(关市省征)、监管进出关境的货物与人员以及和边防、军事机关关系密切等方面,对后代的陆地边关和沿海海关制度均有重大影响,是我国海关机关和海关制度的起源。 ●关于宋辽夏金时期的榷场制度 榷场是控制边境贸易、提供经济利益及安边绥远的场所。榷场大多设在边境要地,榷场贸易主要在政府的严格控制和军事协助下进行。

2020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2020.4.18)

河南省新乡市2020届高三二模 文综历史试题(2020.4.18)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本试卷满分30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著名学者白寿彝指出:以往人们称三家分晋是晋国政权封建化的标志。但是出土的《孙子》一书记载了此前六卿分晋及其田制与税制的封建化改革,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六卿分晋导致分封制瓦解 B. 三家分晋是新兴地主阶级争权斗争 C. 封建制度最早确立于晋国 D. 《孙子》的出土否定了晋国社会历史 25.下边是西汉官盐、官铁、官服、官工的分布图。该图反映出西汉时期() A. 中央对南方控制力度较弱 B. 北工南农经济格局形成 C. 国家统治倚重于北方经济 D. 民间手工业的迅速衰落 26.北宋理学家孙复(992---1057年)在研究《春秋》时,把其中的“尊王攘夷”之说凸显出来,并且更突出地强调“尊王”。这可以用来说明理学() A. 具有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 B. 曲解传统典籍 C. 已经成为正统的官方哲学 D. 倡导复古思想 27.据载,(明代)“隆(庆)、万(历)中,闽商大至(镇洋镇),州(指江苏太仓州)赖以饶。今累岁弗登,(棉花)价贱如土,不足以供常赋矣”。这说明当时() A. 棉织品不符合民众生活需要 B. 全国经济区域分布较为明朗 C. 赋税负担沉重阻碍经济发展 D. 江浙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28.鸦片泛滥后,林则徐曾前往汉口等地实地探查,了解到民族经济的萧条和行商店铺的艰

多体系统动力学综述

1. 绝对节点坐标法 传统有限元方法建立的单元为非等参数单元,其使用节点处的位移梯度来描述物体的无限小的转动,但在物体发生大变形时,节点处的位移梯度已不能准确描述物体的转动变形,从而极大影响到计算的精度。 Shabana [1]提出了绝对节点坐标法(Absolute nodal coordinate formulation, ANCF ),其理论基础主要是有限元和连续介质力学理论。该方法将物体的单元节点坐标定义在全局坐标系下,使用节点处的斜率(slope)矢量作为节点坐标而不是节点处的无限小转动[2],不需要另外计算刚体位移与柔性变形之间的耦合,能较精确地计算大变形的多体系统动力学问题。其最终推导出的多体系统的微分代数方程组(DAEs )中,质量矩阵是一个常数矩阵,但刚度矩阵将是一个非线性的时间函数。 1.1梁单元的绝对节点坐标法 Shabana 首先推导出一维梁单元的绝对节点坐标法模型[1][3]。在这种模型中,梁单元用中性轴来简化,如图1所示,其上面任意一点P 在全局坐标系下的坐标表达为: 23101232320123r =Se r a a x a x a x r b b x b x b x ??+++??==????+++???? 图1 其中,x 为沿轴线的单元局部坐标,[]0,x l ∈,l 为梁单元初始长度;S 为单元形函数;e 为含有8个单元节点坐标的广义坐标矢量。 123456781102205162e []|,|,|,|, T x x x l x l e e e e e e e e e r e r e r e r ========= 1 2 1 2 304078,,,x x x l x l r r r r e e e e x x x x ====????====????

语言学概述

语言学概述 这就是综述一下,不过下面提到的名词的都是考过的知识点。 一、定义:什么是语言学? Linguistics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二、语言学研究的核心(下面的术语要尽量全都认识,不然做题时可能看不懂选项) 1、Phonetics 语音学 2、Phonology 音位学 3、Morphology 形态学 4、Syntax 句法学 5、Semantics 语义学 6、Pragmatics 语用学 三、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 这个考过的。Parole这个概念是 F. de Saussure(索绪尔)提出的。Langue指语言系统的整体,“所有(语言使用)个体头脑中存储的词语-----形象之总和”,这个整体相对较为稳定;Parole 指某个个体在实际语言使用环境中说出的具体话语,它是随时间和地点变化的一个动态的实体。 四、语言的功能Functions of Language (这个也考过的。考过the informative function,就是高速公路指示牌的那道题) 1、The instrumental function 2、The regulatory function 3、The heuristic function 4、The interactional function 5、The personal function 6、The imaginative function

7、The informative function 五、语言的普遍特征Design Features 这个也考过的,这五个特征由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Hockett提出。 弱弱地说一句:如果真的在临时抱佛脚,那就不要管这五个术语的具体含义了,只要能强行记下来应付考试就是了。>_< 1、Arbitrariness 任意性 2、Productivity 多产性 3、Duality 双层结构 4、Displacement 移位性 5、Cultural Transmission 文化传播性 六、语音学和音位学 (一)语音学 Phonetics: the study of the phonic medium of language. 1、三大分支 (1)Articulatory Phonetics发音语音学 (2)Auditory Phonetics 听觉语音学 (3)Acoustic Phonetics 声学语音学 2、辅音和元音(这个考过的,考过二者的区别) (二)音位学 Phonology: aims to discover how speech sounds in a language form pattern and how these sounds are used to convey meaning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1、三个术语 (1)Phone音素

清代辑佚学研究综述

一研究状况概说 有清一代,朴学大盛,在辑佚学方面,更是集前代之大成,达到了中国古代辑佚学的最高水平,对中国传统学术做出了巨大贡献。自清末以来,学者即开始了对清代辑佚学的总结和研究工作,发展至今,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阶段,出现了三次研究高潮。① 第一阶段,清末至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清代辑佚学的开创阶段。这一阶段又可分为三个时期:清末至梁启超时,为清 人的总结时期;梁启超时至新中国成立,是初步奠定研究规模时期;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研究相对沉寂时期。清末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对辑佚进行了定位,认为辑佚应与校勘、训诂合称为国朝经师,有功于后学者。叶德辉的《书林清话》是一部总结历代雕版印书知识的文献学著作,卷八专有《辑刻古(佚)书不始于王应麟》篇,对清代辑佚作了总结。但对清代辑佚作正式研究则是始于梁启超。梁启超的《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辑佚书》一节凡七千余字,对清代官府的辑佚工作进行了论述,如乾隆朝修《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据《永 ·文献学苑· ①参考曹书杰《20世纪的辑佚学研究(1949年以前)》(《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20世纪的辑佚学研究(1950-1998)》(《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中国辑佚学百年》(《东南学术》2001年第5期)等文。收稿日期:2008-06-23;责任编辑:党燕妮 清代辑佚学研究综述 胡喜云王 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872) 摘要:清代辑佚学研究,清末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开创时期,为后世的研究奠定了基本格局。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学术研究的复苏,对清 代辑佚学的探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理论探索层面和个案研究上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粗浅之处,今天应立足于时代,融贯中西,充分发掘其中的优秀遗产。 关键词:清代辑佚学研究现状综述 中图分类号:G25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938(2009)01-0136-05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of the Gathering Together of Scattered Writings in Qing Dynasty Hu Xiyun Wang Lei (School of History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872) Abstract :Plain Learning got great prosperous in Qing Dynasty ,as its important basis and primary content ,the gathering together of scattered writings has achieved maximal level in China ancient times.Since the end of the Qing ,there had started the studies of the gathering together of scattered writings in Qing Dynasty.There were two stages of the study :from the end of the Qing to the late-1970s is the research foundation time;1980s until now is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time.For the sake of discussed more deepen ,there should described the situation about present gathering together of scattered writings in Qing Dynasty firstly ,then narrated in detail from the synthesis discussion and the case study about it in Qing Dynasty ,finally ,made great efforts to analysis the achievements and limitations. Key words :the gathering together of scattered writings in Qing dynasty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summary CLCnumber :G256.3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09)01-0136-05 13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