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011-7-6 09:13 提问者: zaky19821006 | 浏览次数:3540次|该问题已经合并到>>
我来帮他解答 插入图片插入地图 您还可以输入9999 个字

您提交的参考资料超过50字,请删除
参考资料:匿名提交回答

回答 共2条 2011-7-7 10:32 炎黄子民3511 | 一级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格物,就是要求人们亲历其事,亲操其物,即物穷理,增长见识。在读书中求知,在实践中求知,而后明辩事物,尽事物之理。
致知,就是求为真知。从推致事物之理中,探明本心之知。如一面镜子,本来全体通明,只被事物昏蔽,暗淡不清,现在逐渐擦去灰尘,使恢复光明,有了真知。所谓知,指道德意识而言,知既至,则能明是非、善恶之辨,闻见所及,胸中了然。物格而后知至。
诚意,就是要意念诚实。知既尽,则意可得而实,发于心之自然,非有所矫饰,自然能做到不欺人,亦不自欺,在“慎独”上下功夫,严格要求自己,修养德性,知至而后意诚。
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故意诚而后心正。
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齐家,就是要整齐好自己的家庭,只有教育好自己的家庭成员,才能教化人民。
治国,就是要为政以德,实行德治,布仁政于国中。君主要像保护初生的小孩那样保护人民,以至善之德教化人民,使人民除旧布新,日新又新。统治者要使仁、敬、孝、慈、信的仁爱之风充满全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平天下,就是要布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平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求君主具有“洁矩之道”,即以度己之心度人的高尚崇高品质,作为人民的榜样。由于平天下是多方面的,这就要求君主尊老兴孝,敬长兴悌,恤孤爱民,布行仁政。君主要实行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坦诚至公,以德为本,举拔贤臣,提倡忠信,开源节流,以义为利,如此则能臻天下太平的境界。


先提高自己的修养,然后把自己的家庭治理好,而后才能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最后才能安定天下。
儒家的经典人生道路自古就被描绘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不看书,寻不寻根,似乎中国人都知道。

偶尔翻书《礼记.大学》,细读之,始发现在此经典人生道路之前还有许

多道工序要完成,这几道必经的工序常常是今人和古人,成功者或失败者易忽视的。

第一道工序是格物,即要求躬行实践,讲真求理,获得人生的直接经验。

第二道工序是致知,即要求努力学习人类史上的文化知识,包括科技,管理,诗文哲理等,作为间接经验,并与直接经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第三道工序是诚意,即要求下定决心,立志于不同凡响,蓄势而后发。

第四道工序是正心,即要求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以德率才,才能可堪重用。

然后,第五到第八道工序,才依次是修身,持家,治国与平天下。

依愚之见,前四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为隐性基因,藏于冰山之下与面壁经年之时;后四道工序是水到渠成的,为显性基因,现于冰山之上与衣锦还乡之日。

任何中国人,只要生于皇天厚士,自出生之前就携带着这八个基因,所谓生而带来,死而后传。这些基因一脉传承在中华儿女的血液里,所以中华民族才几千年不衰,历经浩劫而依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孔之见,见之而恐万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