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爆炸物检测

爆炸物检测

爆炸物检测
爆炸物检测

障碍物检测方法和设备的生产技术

本公开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障碍物检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车载激光雷达采集到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车载激光雷达采集到的第二点云数据;其中,第一车载激光雷达和所述第二车载激光雷达装载在同一辆自动驾驶车辆上,所述第一车载激光雷达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第二车载激光雷达距离地面的高度且所述第一车载激光雷达的线束数大于所述第二车载激光雷达的线束数;基于所述第一点云数据进行地面估计;根据所述第一点云数据的地面估计结果,滤除所述第二点云数据中的地面点;基于滤除地面点之后的第二点云数据进行障碍物检测。该方法实现了更加全面、准确的障碍物检测。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障碍物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车载激光雷达采集到的第一点云数据和第二车载激光雷达采集到的第二点云数据;其中,所述第一车载激光雷达和所述第二车载激光雷达装载在同一辆自动驾驶车辆上,所述第一车载激光雷达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第二车载激光雷达距离地面的高度且所述第一车载激光雷达的线束数大于所述第二车载激光雷达的线束数;

基于所述第一点云数据进行地面估计; 根据所述第一点云数据的地面估计结果,滤除所述第二点云数据中的地面点; 基于滤除地面点之后的第二点云数据进行障碍物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点云数据进行地面估计,包括: 将所述第一点云数据划分入预设的空间栅格,对每个栅格内的第一点云数据进行降采样,并在该栅格内拟合出地面; 基于各栅格内的地面拟合结果之间的差异、以及各栅格内拟合得出的地面与所述第一点云数据所在坐标系的坐标轴之间的夹角,修正地面拟合结果,得到所述第一点云数据的地面估计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点云数据的地面估计结果,滤除所述第二点云数据中的地面点,包括: 计算所述第二点云数据中的数据点与基于第一点云数据估计出的地面之间的距离,将所述第二点云数据中与基于第一点云数据估计出的地面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的数据点确定为地面点; 滤除所述第二点云数据中的地面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滤除地面点之后的第二点云数据进行障碍物检测,包括: 将所述第一点云数据与滤除地面点之后的第二点云数据融合后进行障碍物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激光雷达为单线激光雷达。

实验二+常见毒品的现场快速检验

实验二常见毒品的现场快速检验 一、实验目的 (一)掌握鸦片、吗啡、海洛因、安非他明、甲基安非他明、大麻及可卡因的外观特征。 (二)掌握鸦片、吗啡、海洛因、安非他明、甲基安非他明、大麻及可卡因的现场初检方法。 二、实验课时:2课时 三、实验原理 根据鸦片、吗啡、海洛因、安非他明、甲基安非他明、大麻及可卡因的外观特征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可对其进行现场初步鉴定。 四、实验器材、样品、试剂 (一)实验器材:毒检管、毒检试纸、喷雾瓶及毒品检测箱。 (二)实验样品:鸦片膏、粗制吗啡、海洛因、安非他明、甲基安非他明、大麻及可卡因。 (三)实验试剂:见毒品现场检验箱内试剂。 五、实验内容与方法步骤 (一)外观检验:分别取各检材样品少许,于自然光下观察,嗅闻,记录其结果。 (二)显色反应:分别取检材样品各少许 (或少量),按有关说明进行操作;记录反应结果,并与说明上的标准色卡进行比对,从而初步判断检材样品中所含毒品种类。 六、实验要求注意事项 1、现场初检时,切勿用手触摸或口尝检材,以防毒品中混有剧毒物质。 2、显色反应不是专一反应,对其他物质也可能呈阳性反应。 3、由于产地不同,大麻树脂的颜色也不同,如北非的为黄褐色,地中海东部的为红褐色;地中海东北部的为深绿色,常见的是棕色。

4、大麻油不能用水稀释,若加水稀释则会发生乳化现象。 七、思考题 1、简述初制吗啡的制造过程。 2、试写出海洛因的合成路线。 3、合成安非他明、甲基安非他明、MDA及MDMA的原料有哪些?其合成路线怎样? 4、试写出具有法庭意义的大麻成分及其缩写,简述大麻油的提取过程。 5、合成可卡因的主要原料是什么?其合成路线怎样?

【CN209764879U】一种毒品快速检测试剂板【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437256.7 (22)申请日 2019.04.02 (73)专利权人 广州大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先烈中 路100号23-1栋109、111、113、115房 (72)发明人 林卓旸 刘晓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427 代理人 陈娟 (51)Int.Cl. G01N 33/5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毒品快速检测试剂板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毒品快速检测试剂 板,涉及毒品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检测试剂板壳 体,所述检测试剂板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样品标 签,且检测试剂板壳体的上表面位于样品标签的 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检测指示窗口,所述检测试剂 板壳体的一端安装有检测头。本实用新型结构科 学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设置的卡槽和卡扣,能够 实现检测板A、检测板B、检测板C和检测板D的拼 接与拆分工作,使得该检测板能够进行多种毒品 的检测工作,同时使用时可将检测试剂板单独拆 除使用,通过设置的检测管能够利用毛细管实现 检测试剂板的自动取样检测工作,且检测完成后 可打开检测试剂板壳体进行试纸卡的更换工作, 实现检测试剂板壳体的重复利用。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CN 209764879 U 2019.12.10 C N 209764879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764879 U 1.一种毒品快速检测试剂板,包括检测试剂板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试剂板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样品标签(2),且检测试剂板壳体(1)的上表面位于样品标签(2)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检测指示窗口(3),所述检测试剂板壳体(1)的一端安装有检测头(4),且检测试剂板壳体(1)的一端位于检测头(4)的外侧位置处套设有盖帽(5),所述检测试剂板壳体(1)包括检测板A(7),所述盖帽(5)的上表面设置有检测结果说明标签(6),所述检测板A(7)的一侧连接有检测板B(8),所述检测板B(8)的一侧安装有检测板C(9),所述检测板C (9)的一侧设置有检测板D(10),所述检测板B(8)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1),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卡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毒品快速检测试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B(8)的内部开设有试纸槽(14),且检测板B(8)的一端设置有检测管(13),所述试纸槽(14)的内部安装有试纸卡(15),所述检测管(13)的内部安装有毛细管(16),所述毛细管(16)的一端连接试纸卡(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毒品快速检测试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A(7)靠近检测板B(8)的一侧面安装有卡扣(12),所述检测板D(10)靠近检测板C(9)的一侧面开设有卡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毒品快速检测试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B(8)与检测板C(9)结构相同,且检测板B(8)与检测板A(7)的不同之处在于检测板B(8)的侧面开设有卡槽(11),所述检测板B(8)与检测板D(10)的不同之处在于检测板B(8)的侧面安装有卡扣(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毒品快速检测试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11)与卡扣(12)相适配,所述检测板A(7)、检测板B(8)、检测板C(9)和检测板D(10)四者均通过卡槽(11)和卡扣(12)卡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毒品快速检测试剂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标签(2)、检测指示窗口(3)和检测结果说明标签(6)的表面均设置有防水膜。 2

炸药威力测试的技术概述

1.1课题背景 炸药是人们经常利用的巨大能源之一,它不仅用于军事目的,而且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1,2],前者称为军用炸药,后者称为民用炸药(也叫工业炸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炸药发展十分迅速,新产品不断涌现。爆破理论提出和实践证明:为使矿山爆破作业能获得较好效果,除了对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有足够的了解之外,还必须详知所用炸药的爆炸性能[3]。了解炸药的爆破性能,需要做爆力、猛度、爆速和殉爆距离等项检测试验。炸药的猛度、爆速和殉爆距离三项,一般炸药生产厂和矿山都能做,炸药爆力因检测比较复杂,价格昂贵,通常很少有人去做。但是炸药爆力性能对爆破破岩效果的好坏起着很大作用,因为,炸药爆力是爆破的基本因素,炸药的威力是爆炸强度、爆破作用或做功能力的一个度量,表征炸药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和爆轰气体产物作用于介质,对介质产生压缩、破碎和抛移的作功能力[4,5]。炸药的威力取决于爆热的大小和爆炸生成气体的体积[6,7]。从宏观来看,炸药的爆力愈大,破坏岩石的量就愈多。而炸药的其它检测项目,因其作用不同是不能代替炸药爆力试验的,因此,炸药爆力这项重要试验,不论是生产炸药的工厂还是矿山都应该经常进行检测的。 长期以来,人们对炸药的生产工艺有较大改进和提高,而炸药威力测试技术 件重71kg 便;弹道臼炮法可以测出功的数值,直接衡量炸药威力,但设备较复杂。国内对 展,对炸药测试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工业炸药的威力测试普遍采用 [8],不仅对于含水的乳化炸药、粉状乳化炸药等新型工业炸药不能真实反映其实际威力,而对于一些对非雷管感度的炸药更是束手无策,因此寻找更佳方法来评定工业炸药是十分必要的。

国外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综述(爆破器材)

爆破器材ExpIosiveMaterials第36卷第3期 国外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综述 黄魁林远斌关腾芳刘定 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07) [摘要]综述了国外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所采用的微量炸药探测和块体炸药探测两大类技术,讨论了每类技术所 采用的探测方法及其工作原理。介绍了目前国外的探测设备,根据每种探测技术和探测设备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 对其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探测设备 [分类号]x924.2 1引言 近年来,恐怖爆炸事件频频发生在世界各地,各种形式的炸药和爆炸装置被用于恐怖犯罪活动,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把恐怖活动遏制在未遂状态,人们把目光更多地投注在依靠物理、化学等科学技术手段对爆炸物的探测与识别上。 国外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在我国,由于起步较晚,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有针对性地研究国外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对于加快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爆炸物探测与识别的技术类型 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有很多种,根据有关资料归纳统计Ⅱ],该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微量炸药探测和块体炸药探测,大致如图1所示。 图1爆炸物探测的主要技术类型 2.1微量炸药探测 微量炸药探测是指对微量(肉眼很难看见)的爆炸品残留物进行取样和分析的技术。爆炸品在处理过程中总会留下气体或固体颗粒形式的残留物,通过搜集这些残留物并使用相关的探测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爆炸物。常见的微量炸药探测技术有离子迁移光谱等电化学技术和激光拉曼光谱技术。 2.2块体炸药探测 块体炸药探测是指探测可见数量的炸药。通常包括X、7射线成像技术和基于核的技术。 X、7射线都是高能电磁波,当它们遇到物质时,会发生三种情况:透射、被吸收、散射或反向散射。根据这三种现象获得的信息,可以探测出物质的密度、原子序数等特征量。炸药的特征就是密度高、原子序数低。当前X射线成像技术包括:单能X射线技术、双能X射线技术、CT技术、反向散射技术和荧光透视技术。 炸药探测的核技术主要包括核四极矩共振技术和中子技术。与成像技术相比,基于核的技术探测性能更好。下面介绍各种探测技术的原理以及相关的探测设备。 3微量炸药探测技术 3.1离子迁移光谱技术(IMS) IMS是最普通的微量炸药探测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在离化区,炸药的蒸气分子或固体颗粒与电子作用而变成负离子,负离子在迁移区发生漂移,大致如图2所示。其漂移的速度取决于离子的质量、电荷和尺寸。在有效控制迁移区电场强度的情况下,测量出离子的迁移率(指单位电场强度下离子的漂移速度)。根据离子的迁移率可以识别出每种离子的原始物质。 样 图2样品离化与迁移示意图 不同的物质可能因为离子尺寸和质量相似而表现出相同的迁移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外发明了一种叫做GC/IMS的组合系统。分子在进入IMS之 万方数据

(完整版)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汇总 快速检测技术广泛用于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临床检验、检验检疫、毒品检验等公共领域。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是指对食品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 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有害污染物 1.农药、化肥:有机磷,有机氯,硝酸盐 2.兽药:兴奋剂,镇静剂,抗生素 3.重金属离子:镉,铅,汞,铬,砷,钼 4.生物毒素: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肉毒素 5.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 快速检测含义 包括样品制备在内,能够在短时间内出据检测结果的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三方面体现: (1)实验准备要简化 (2)样品经简单前处理后即可测试,后采用先进快速的样品处理方式 (3)分析方法简单,快速,准确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类 按分析地点: 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快速检测 按定性定量: 定性快速筛选检验,半定量检验,全量检验 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一)生物法 1.生物化学测定法(酶抑制率法,速测卡法) 2.分子生物学方法(如:ELISA) 3.活体生物测定法(发光细菌,大型水藻,家蝇) 4.生物传感器法

生物传感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1)食品成分分析 (2)食品添加剂的分析 (3)农药和抗生素残留量分析 (4)微生物和生物毒素的检验 (5)食品限度的检验 (二)化学方法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检测法 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快速测定 将NO3-还原N02-后,芳香胺与亚硝酸根离子发生重氮化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发生偶联反应,生成一种红颜色偶氮化合物(偶氮染料),其颜色强度与硝酸盐含量呈正比,通过试纸由无色变为红色,变色的试纸放入基于光学传感器原理的硝酸盐检测仪中比色测定硝酸盐含量。仪器与材料:硝酸盐试纸. 快速测定仪 硝酸盐速测管 适用范围:乳品、饮用水、蔬菜等食物中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方法原理:按照国标GB/T5009. 33盐酸蔡乙二胺显色原理,在格林试剂中加入硝酸盐转化剂,并将其做成速测管,速测管中的试剂可将N03-还原为N02-后,再与芳香胺(氨基苯磺酸) 发生重氮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再与芳香族化合物( A-祭胺)发生偶联反应,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又叫偶氮染料),颜色深浅与硝酸盐含量成正比,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硝酸盐含量. 兽药残留快速检测微生物法检测 检测管中的培养基预先接种了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并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以及pH指示剂。只需加入100ul样品于检测管中。 将含有样品的检测管放入64±1℃水浴中加热一段时间。奶或奶制品在培养基中迅速扩散,若该样品中不含有抗生素(或者抗生素低于检测值),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将在培养基中生长,葡萄糖呗分解后所产生的酸会改变Ph指示剂颜色,由紫色变为黄色。相反若高于检测限的抑菌剂,则嗜热脂肪芽孢杆菌不会生长,指示剂颜色不变仍为紫色。 黄色表明该样品没有抗生素残留或抗生素残留的含量低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阴性) 紫色表明该样品中含有抗生素残留且浓度高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阳性) 如果介于黄色紫色之间,则说明该样品可能不含抗生素残留或者抗生素残留的含量低于试剂盒的检测限(部分阳性) 免疫金标记技术

基于太赫兹光谱的爆炸物检测技术研究

基于太赫兹光谱的爆炸物检测技术研究 太赫兹光谱一般特指0.1THz~10THz波段电磁辐射,在电磁波谱中位于微波和红外辐射之间,广义的太赫兹辐射可指0.1THz~100THz的红外辐射。与其它电磁辐射相比,太赫兹光谱具有瞬态性、宽带性、低能性、穿透性等特殊性质。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各车站港口的安检压力增大,人们对安检仪器和安检手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许多爆炸物分子在太赫兹波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吸收峰,即具有“指纹”特性。 太赫兹光谱技术可提供一些传统探测技术如微波和X射线技术不能提供的信息,在爆炸物探测、地雷探测、军用通信等军事领域以及安全检查、医学人体成像等民用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研究内容包括:(1)描述了太赫兹波性质、探测原理和爆炸物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太赫兹光谱的爆炸物检测方法,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2)介绍了典型爆炸物基本原理和爆炸物太赫兹光谱仿真方法,研究了爆炸物制备工艺。(3)使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得到了PETN、TNT、HMX、LLM105、RDX、DNAN、HNS、DNMT八种爆炸物在0.1THz~60THz波段的太赫兹光谱。 (4)构建基于时域光谱分析的太赫兹光谱测试系统实现了爆炸物太赫兹光谱检测,用模糊聚类和线性回归法进行了光谱分析,最后研究了吸收峰与化学键和基团的对应关系。具体开展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用分子动力学Gaussian软件通过分子建模,结构优化和频率计算对PETN、TNT、HMX、LLM105、RDX等八种典型爆炸物的太赫兹光谱进行仿真。发现爆炸物分子在10THz~60THz波段内有很强的吸收,在0.1THz~10THz波段也有较小的吸收信号,利用Matlab软件对几种炸药0.1THz~10THz波段的光谱进行了数据提取。(2)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压片状和粉末状PETN、TNT、HMX、LLM105、RDX五种爆炸物光谱进行探测,获得了 10.5THz~60THz太赫兹吸收光谱并提取了特征吸收峰,测得的特征吸收峰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 (3)自建了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测量了RDX、HMX、钝感RDX、钝感HMX、LLM105五种爆炸物0.1THz~2.5THz太赫兹吸收光谱并提取了特征峰,测得的特征吸收峰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4)为了便于公共安检应用,采用便携式Mini-Z太赫兹光谱仪对HNS、DNAN、DNMT三种粉末爆炸物进行了反射和透射光谱探测(光谱范围

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

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 [摘要] 综述了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所采用的微量炸药探和块体炸药探测两大类技术, 讨论了每类技术所采用的探测方法及工作原理。介绍了目前国外的探测设备, 根据每种探测技术和探测设备在使用中存在的不足,对其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探测设备 1 前言 近年来, 恐怖爆炸事件频频发生在世界各地, 各种形式的炸药和爆炸装置被用于恐怖犯罪活动, 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把恐怖活动遏制在未遂状态, 人们把目光更多地投注在依靠物理、化学等科学技术手段对爆炸物的探测与识别上。国外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 在我国, 由于起步较晚, 与国外相比还很大差距。因此, 有针对性地研究国外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 对于加快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爆炸物探测与识别的技术类型 爆炸物探测与识别技术有很多种,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统计[1] , 该技术主要分为两大类: 微量炸药探测和块体炸药探测, 大致如图1 所示。

图1 爆炸物探测的主要技术类型 2. 1 微量炸药探测 微量炸药探测是指对微量(肉眼很难看见) 的爆炸品残留物进行取样和分析的技术。爆炸品在处理过程中总会留下气体或固体颗粒形式的残留物, 通过搜集这些残留物并使用相关的探测技术对其进行分析, 从而判断是否存在爆炸物。常见的微量炸药探测技术有离子迁移光谱等电化学技术和激光拉曼光谱技术。 2. 2 块体炸药探测 块体炸药探测是指探测可见数量的炸药。通常包括X、C射线成像技术和基于核的技术。X、C射线都是高能电磁波, 当它们遇到物质时, 会发生三种情况: 透射、被吸收、散射或反向散射。根据这三种现象获得的信息, 可以探测出物质的密度、原子序数等特征量。炸药的特征就是密度高、原子序数低。当前X 射线成像技术包括: 单能X 射线技术、双能X 射线技术、CT 技术、反向散射技术和荧光透视技术。炸药探测的核技术主要包括核四极矩共振技术和中子技术。与成像技术相比, 基于核的技术探测性能更好。下面介绍各种探测技术的原理

国家二类新药快速检测多种滥用毒品试剂的产业化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国家二类新药快速检测多种滥用毒品试剂的产业化立项投资融资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国家二类新药快速检测多种滥用毒品试剂的产业化项目概论 (1) 一、国家二类新药快速检测多种滥用毒品试剂的产业化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国家二类新药快速检测多种滥用毒品试剂的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国家二类新药快速检测多种滥用毒品试剂的产业化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国家二类新药快速检测多种滥用毒品试剂的产业化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国家二类新药快速检测多种滥用毒品试剂的产业化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国家二类新药快速检测多种滥用毒品试剂的产业化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国家二类新药快速检测多种滥用毒品试剂的产业化项目市场

分析预测 (16)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6)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 二、厂址选择方案 (17)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0) 一、建设内容 (20) (一)土建工程 (20) (二)设备购臵 (21) 二、建设规模 (21)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2)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 二、基本生产条件 (23)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 二、工艺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 (二)技术保障措施 (26)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6) 国家二类新药快速检测多种滥用毒品试剂的产业化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

“毒驾”以及毒品快速检验研究

Open Journal of Nature Science 自然科学, 2018, 6(2), 132-138 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e87043040.html,/journal/ojn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e87043040.html,/10.12677/ojns.2018.62020 Study on Drug Driving and Rapid Drug Detection Hongfei Wang, Yirun Huangfu, Weifan Zhang, Yahong Zhou* Jiangsu Police Institute,Nanjing Jiangsu Email: *401842568@https://www.doczj.com/doc/e87043040.html, Received: Mar. 8th, 2018; accepted: Mar. 22nd, 2018; published: Mar. 29th, 2018 Abstract With the drug problem getting more serious, it’s not uncommon to hit the issue of drug driving. Nevertheless, the definition of the drug driving is not so perfect to be overly covered in the law so far. The methods of on-the-spot rapid detection of drugs include the judgments of the linguistic and behavioral characteristics, the chemical chromogenic method, the immunological analysis, the Raman spectroscopy and so on. This thesis gives a brief account of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 variety of rapid drug detections reported domestically. Keywords Drug, Drug Driving, Rapid Drug Detection “毒驾”以及毒品快速检验研究 王鸿飞,皇甫一润,张韦凡,周亚红*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南京 Email: *401842568@https://www.doczj.com/doc/e87043040.html, 收稿日期:2018年3月8日;录用日期:2018年3月22日;发布日期:2018年3月29日 摘要 毒品问题愈发严峻,“毒驾”问题也屡见不鲜。但是关于“毒驾”的定义并不完善,法律也未有过多涉及。毒品的现场快速检验方法包括针对语言、行为特征的判断方法、化学显色法、免疫学分析法、拉曼光谱分析法等。本论文简述了国内报道的多种毒品快速检验的研究、应用情况。 *通讯作者。

毒驾现场快速检验毒品的方法研究

Advance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分析化学进展, 2018, 8(2), 65-73 Published Online May 2018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e87043040.html,/journal/aac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e87043040.html,/10.12677/aac.2018.82009 Study on the Method of Rapidly Testing Drugs on Drugged Driving Scene Hongfei Wang, Yahong Zhou* Jiangsu Police Institute, Nanjing Jiangsu Received: Apr. 29th, 2018; accepted: May 14th, 2018; published: May 28th, 2018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used chemical color reaction, TLC method and 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to detect the common drugs that were used on the scene of drugged driving, and the three test methods we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 methods for testing drugs are quick, easy, and high-sensitivity; each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 The three methods can test different types of drugs effectively, thus providing new ideas for the test and appraisal of drugged driving scene, which provides po-werful help in combating drugged driving. Keywords Drugged Driving, Rapid Detection, Chemical Color Reaction, TLC Method, Surface 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 毒驾现场快速检验毒品的方法研究 王鸿飞,周亚红* 江苏警官学院,江苏南京 收稿日期:2018年4月29日;录用日期:2018年5月14日;发布日期:2018年5月28日 摘要 本实验利用化学显色法、薄层色谱扫描法以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对毒驾现场常见毒品进行检测,并对比讨论了三种检验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检验毒品快速简便、灵敏度高,且各具特点,相互补 *通讯作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