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鉴定学笔记

中药鉴定学笔记

中药鉴定学笔记
中药鉴定学笔记

中药鉴定学笔记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中药鉴定学: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中药: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医疗保健的天然药物,有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道地药材:是指那些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中药材。

四大怀药:地黄、菊花、山药、牛膝

浙八味:浙贝母、白术、杭白菊、杭菊花、杭麦冬、延胡索、山茱萸、玄参

真伪优劣: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藏的品种即为正品;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或者以他中药材冒充正品的均为伪

品;优: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劣:品种正确,但质量不

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1、简述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2)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

(3)研究制定中药质量标准(4)扩大寻找新药源

2、解决中药的品种混乱的途径

(1)深入实际调查,加强考证本草(2)考察地方史志,注意域外旁支

(3)严格规范名称,力求一药一名(4)研究活性成分,寻求药效实证

3、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途径

(1)发掘民间药、民族药,从民间和民族用药经验中寻找新的药物资源。

(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在同科属植物中寻找。

(3)以中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扩大新资源。

(4)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资源。

(5)从古代本草中寻找新资源。

(6)根据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去寻找。

4、中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论述)

(1)同物异名,同名异物

我国幅员广阔,物种繁多,各地区用药名称不尽相同。如益母草,在东北称坤草,又叫楞子棵,在江苏某地区又称天芝麻,浙江叫三角胡麻。

(2)古代典籍,记述粗略

如《本草经集注》曰:“白头翁处处有之,近根处有白茸,状如白头老翁,故以为名。”由于这个原因,使得从古至今就有多种根部有白毛茸的植物混作白头翁,以至青黛吴其睿得出这样的结论。“凡草只有白毛者,以翁名之。”这样就造成了白头翁药材来源达20种以上,分属于毛茛科、蔷薇科、石竹科等不同的植物。

(3)一药多源,易于混杂

据今年的实地调查证实,沙参类有36种,贯众达58种,而历代本草的记载也不尽相同。(4)历史沿革,品种变迁

据考证,阿胶的原料在唐代以前主要是牛皮,宋、明代是牛、驴皮并用,清代以后用驴皮,至今沿用驴皮。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著者不明,成书在秦汉时期。载药365种。《本草经集注》梁陶弘景,以自然属性分类,是后世以药物性质分类的导源。载药730种《新修本草》唐李勣苏敬22人团体,我国最早一部国家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载药850种。

唐:《食疗本草》《海药本草》《本草拾遗》(胺药物性能分类)

《图经本草》宋苏颂,我国最早的版印墨线。

《证类本草》宋唐慎微,我国现存最完整的本草。宋:《本草衍义》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

清:《本草纲目拾遗》《晶珠本草》《植物名实图考》。

第三章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采收一般原则、加工方法。

含黏液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须先将蒸煮烫处理。

不宜用较高温度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这里的温度小于等于60℃.

“发汗”的药有:厚朴、杜仲、玄参、续断

第四章中药的鉴定

鉴定:

(1)检品登记:应注意品名产地、规格等级及包装式样是否一致,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清洁程度以及有无水迹、霉变或者其他物质污染情况,并详细记录。

(2)取样:

1、样品应具有代表性。

2、从同批药材包件中抽取供检验用样品的原则:(1)药材总包件数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2)5—99件的,随机抽5件取样;(3)100—1000件,按5%比例取样;(4)超过1000 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5)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应逐件取样。

3、对破碎的、粉末状的或大小在1cm以内的药材,用用采样器抽取样品。

4、最终抽取共检验用样品量,一般不得少于检验所需用量的3倍,即1/3供实验室分析用,1/3供复核用,1/3留样保存。

(3)含量测定(4)报告

菊花心:是指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和射线排列成细密状纹理,且在皮部沿有射线常有裂隙,形如开放的菊花。(黄芪、甘草)

第五章根及根茎类药材

1、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根显微鉴别区别

双子叶植物根单子叶植物根

外表有木栓层外表无栓层,有表皮(较光滑)有一圈(形成层)环纹有一圈(内皮层)环纹

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纹理无放射状纹理(有限外韧型维管束)

中心无髓,木部比皮部大中心髓部明显,皮层比中柱大

2、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根显微鉴别区别

双子叶植物根茎单子叶植物根茎

中心髓部明显中心髓部不明显

维管束环状排列维管束小点排列

有形成层环纹有内皮层环纹

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类中药常见的异常构造有哪些?

1、髓维管束是指位于根茎髓部的维管束,如大黄的髓部有许多星点状的异型维管束,其

韧皮部和木质部的位置与外部正常维管束倒置,即韧皮部在内测,木质部在外方。

2、内生韧皮部位于木质部里端的韧皮部,有的与木质部里端密切接触,构成正常的双韧

型维管束;有的在髓部周围形成各个分离的韧皮部束。内生韧皮部存在的位置

和形成均与内涵韧皮部不同,如茄科、葫芦科植物。

3、木间木栓在次生木质部内也形成木栓环带,如甘松根茎中的木间木栓包围一部分韧皮

部和木质部,把维管柱分隔成数个束。

根部药材

1、狗脊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干燥根茎

表面深棕色,密被光亮的金黄色绒毛;近外皮2~5mm处有一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双韧管状中柱,木质部呈环状,有管胞组成,其内外均有韧皮部及内皮层。

理化鉴别:取生狗脊片折断,在紫外灯下观察,断面显淡紫色荧光,凹起的木质部环显黄色荧光。

2、绵马贯众(间隙腺毛)

黄白色维管束小点5—13个,细胞间隙中常有单细胞间隙腺毛,每一维管束周围有1列扁小的内皮层细胞。

根茎含间苯三酚类化合物,主要含绵马精。

3、大黄

来源: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北大黄)或药用大黄(南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根茎髓部较大,有星点(异形维管束)。

显微鉴别:有黏液腔,髓部宽广,外侧为木质部,内侧为韧皮部。

粉末:草酸钙簇晶大而多,棱角多短钝;导管多为网纹,并有具缘纹孔,螺纹及环纹导管。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少量,进行微凉升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加碱之后变成红色。

土大黄苷至紫外灯下检视,不得显持久的亮紫色荧光。

大黄和伪品大黄的区别?

区别点大黄大黄伪品

来源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

大黄根及根茎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根及根茎

泻下作用强弱双蒽酮苷类,作用强不含或少含双蒽酮苷类断面在紫外灯下颜色红棕色荧光亮蓝紫色荧光

根茎横切面有无星点有星点均无星点

4、何首乌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微量升华,加碱之后显红色。

云锦花纹:中药何首乌横切面皮部环列,4—11个类圆形异形维管束,如同散列的云朵状花纹,并具色彩。

5、牛膝

6、川牛膝

牛膝和川牛膝的显微鉴别比较?

牛膝川牛膝

同心环2--4轮3--8轮

最外束间形成层清楚无或不太清楚CaC2O4 砂晶较少砂晶较多

7、川乌

毛茛科乌头的干燥母根

8、附子

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

加工成下列品种: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9、黄连Rhizoma Coptidis

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

过桥:表面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三种黄连的性状鉴别区别?

味连:多分枝,积聚成簇,常弯曲,形如鸡爪,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须根及须根残基,有的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皮部橙红色或

暗棕色,茎有的中空,气微,味极苦。

雅连:多为单枝,略呈圆柱形,微弯曲,过桥较长,顶端有少许残茎。

云连:多为单枝,弯曲成钩状,较细小,蝎尾,表面棕黄色或暗黄色,过桥较短,折断面黄棕色。

填空题:粉末加上95%乙醇1~2滴,加上30%硝酸1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黄色针状或针簇状针晶。加热,针晶消失,显红色。

10、葛根

葛根长霉后黄酮类物质会降低很多。

11、甘草

菊花心:是指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和射线排列成细密状纹理,且在皮部沿有射线,常有裂隙,形如开放的菊花。

12、黄芪

13、人参Radix et Rhizoma Ginseng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及根茎。

显微鉴别:有树脂道散在,内含黄色分泌物。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结晶。棱角锐尖。

人参正品与伪品的区别?(论述)

正品伪品

来源五加科植物

人参的干燥

根及根茎商陆科植物

商陆或垂序

商陆的根

茄科植物华

山参的根

豆科植物野豇

豆的根

马齿苋科锥花

土人参的根

菊科植物山莴

苣的根

气味香气特异,味

微苦,甘

味稍甜后微

苦,久嚼麻舌

无特有人参

气味

无特有人参气

味,但有豆腥味

无无

芦头、芦碗有无有无无无

树脂道有无无有无无

簇晶有无无无有无

14、西洋参

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特有拟人参皂苷F11 。

15、三七

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及根茎

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须根习称“绒根”

人参、西洋参、三七三者区别?(论述)

区别人参西洋参三七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五加科植物西洋参五加科植物三七药用部位根及根茎干燥根根及根茎

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

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

浅黄褐色或黄白色,可见横向环

纹,并由细密浅纵皱纹及须根痕

灰褐色或灰黄色,有断

续的纵皱纹,须根痕,

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

状突起

质地质较硬质地坚实,难折断体重、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开

成分不含拟人参皂苷F11,含人参

皂苷Rf

不含人参皂苷Rf,含拟人参皂苷

F11

既不含Rf,也不含F11,

含三七皂苷R1

理化Rf、Rb1、Re、Rg1 F11、Rb1、Re、Rg1 R1、Rb1、Re、Rg1

含量测定Rg1、Re总量不得少于0.3% Rb1不得少于0.2%

重金属无要求

铅百万分之五

砷百万分之二

铜百万分之二十

汞千万分之二

镉千万分之二

无要求

16、当归17、独活

当归与独活区别?

全根外表色侧根断面气味味

当归长棕黄、棕褐色多黄棕、黄白清香味甜而微苦独活短灰褐色少灰白、灰棕、受潮可见棕褐色环香浊微苦而麻辣

18、川芎

19、柴胡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根据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和“南柴胡”。

南柴胡与北柴胡区别?

性状鉴别特征北柴胡南柴胡形状圆柱形或长圆锥形较细,圆锥形

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红棕色或黑棕色

分支分支多不分枝或少分支

质地质硬而韧,不易折断质稍软,易折断

气味气微香,味微苦败油气

20、龙胆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龙胆、三花龙胆、条叶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及根茎。前三种习称龙胆,后一种习称坚龙胆。

筋脉点:药材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皮部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木质部色较淡,有5~8个木质部束环状排列,习称筋脉点。

21、黄芩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者成为“枯芩”。新根称“子芩”或“条芩”。

22、地黄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可以新鲜入药。

23、桔梗

24、党参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

狮子盘头: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呈凹下圆点状,习称“狮子盘头”。

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的区别?

区别点党参素花党参川党参

表面颜色黄棕色至灰棕色黄白色至灰黄色灰黄色至黄棕色

环状横纹占全长的程度一半一半以上

断面有裂隙裂隙较多裂隙较少

质地质稍硬或略带韧性质稍坚脆质较软而结实

第六章茎木类药材

木类中药常采用心材部分。

车轮纹:药材的断面有放射状的木质部与射线相间排列,形成类似车轮样的纹理,习称车轮纹。

1、川木通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绣球藤或小木通的干燥藤茎。节处多膨大。

2、大血藤

3、鸡血藤

性状鉴别:呈扁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栓皮脱落处呈红褐色,有纵沟。横切面可见木部淡红色,小孔洞不规则排列,皮部内侧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褐色或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偏心性半圆形的环。髓小,偏向一侧。质坚实,难折断。折断面呈不整齐的裂片状。气微,味涩。

4、沉香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树脂的木材(心材)掌握入药部位

沉香和白木香共同点及区别?

共同点:均为含有树脂的心材,火试冒浓烟及具强烈香气。

不同点:

(一)性状鉴别

沉香:(1)多为柱棒状,具结油(树脂)(2)表面稍平,斑纹多而色深(3)质坚实而重,能沉或半沉于水(4)香气浓

白木香(土沉香):(1)多为不规则块状(2)表面凹凸不平,斑纹少而色浅(3)质较坚而轻,多不沉于水(4)香气淡

(二)显微鉴别

沉香:多为块状,纵花纹明显,有的沉水,木纤维不具单纹孔。

白木香:多为片状,纵花纹明显,多不沉水,木纤维具单纹孔。

皮类中药:通常是指来源于被子植物(其中主要是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茎干、枝和根的形成层以外部分的药材。

形状为平坦状、弯曲状(反曲状、单卷状、复卷筒状)

1、牡丹皮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

理化鉴别:(具有微量升华的性质)取粉末进行微量升华,升华物在显微镜下呈长柱形结晶、针状羽状簇晶,于结晶上滴加三氯化铁醇溶液,则结晶溶解而显暗紫色。

2、厚朴(划之显油痕)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厚朴及凹叶厚朴的干燥干皮、枝皮和根皮。

干皮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具有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

3、肉桂

国产肉桂的性状鉴别特征?

国产肉桂:樟科植物广西肉桂的树皮,呈筒状、板片状、槽状,厚2~8mm,外表灰棕色,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稍粗糙,可见灰白色地衣斑明显,内表面用指甲划之见油痕,气香浓烈,味甜、辣。

4、杜仲

采收加工:严密埋藏于稻草中,使之“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

性状鉴别:易折断,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胶丝相连,一般可拉至1cm以上才断。

5、合欢皮

6、关黄柏

来源不同:

关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檗的干燥树皮。

川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除去栓皮的干燥树皮。

川黄柏与关黄柏的显微鉴别比较?

川黄柏关黄柏

显微鉴别①木栓层由多列长方形细胞组成,内含棕色物质。栓内

层细胞含草酸钙方晶。

②皮层比较狭窄,散有纤维群及石细胞群

③韧皮部占皮部的大部分,纤维束排列硬韧部,有晶鞘

纤维。

④射线宽2~4列细胞,常弯曲而细长。

①栓皮较厚,木栓细胞呈方形

②皮层比较宽广,石细胞较川黄柏略少

③硬韧部不甚发达

④射线较平直

观察特征时常需将其浸泡在水中使湿润展开后才能识别。

气孔指数:植物叶的单位面积上气孔数与表皮细胞数的比例有一定的范围且较为恒定,这种比例关系称为气孔指数。

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的平均栅栏细胞数目称为栅表比。

脉岛数:细小的叶脉将叶肉组织分成许多小块,称脉岛,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1、蓼大青叶

偶带膜质托叶鞘。

2、大青叶

基部渐狭下延至叶柄成翼状。

显微鉴别:薄壁组织中有含芥子酶的分泌细胞。气孔不等式。

理化鉴别:有微量升华性质。(多选题微量升华性质的有哪些)

粉末进行微量升华,可得蓝色或紫红色细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

粉末水浸液在紫外灯下有蓝色荧光。

3、枇杷叶

4、番泻叶

狭叶番泻叶及尖叶番泻叶的性状鉴别特征?

狭叶番泻叶: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5cm,宽0.4~2cm,全缘,叶端急尖,叶基稍不对称。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叶脉稍隆起,有叶脉

及叶片压叠线纹,革质。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稍有黏性,用开水浸泡为茶色。尖叶番泻叶:呈披针形或长卵形,长2~4cm,宽0.7~1.2cm,略卷曲,叶端短尖或微凹,叶基不对称,上面浅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有细短毛绒,无叶脉压叠线纹,质

地较薄脆,微呈革质状,气味同上。

番泻叶和伪品的区别?

区别点番泻叶伪品:耳叶番泻叶

来源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同属植物耳叶番泻树的干燥小叶。

叶形长卵形,卵形披针形或披针形。卵圆形或倒卵圆形。

毛茸无毛或被短毛茸。密被灰白色长茸毛。

显微上下表皮均有栅栏组织;非腺毛短,具壁疣。下表皮内方无典型栅栏组织;非腺

毛细长,光滑。

成分含蒽醌苷类。蒽醌苷类含量极微。

1、丁香

入水则萼管下沉(与已去油的丁香区别)

2、洋金花

3、金银花

金银花的抗菌成分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

4、红花

(小题)浸到水中,水浸液为金黄色。

5、西红花

入药部位: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

本品浸入水中,水被染成黄色。

第十章果实及种子类中药(显微鉴别了解)

1、五味子

五味子的性状鉴别特征?

呈不规则的圆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外皮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性,久贮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种子1~2粒,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较易破碎,种仁呈钩状,黄白色,半透明,富有油性。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2、木瓜

3、山楂

4、苦杏仁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果实。

理化鉴别:取本品数粒,加水共研,产生苯甲醛的特殊香气。

5、补骨脂

6、枳壳

7、小茴香

为双悬果,果实容易分成两个小分果。

8、马钱子

性状鉴别:马钱呈纽扣状扁圆形,通常一面隆起,另一面微凹,表面密被灰棕色或灰绿色绢状绒毛。

成分:番木鳖碱为马钱子的最主要成分,约占总生物碱的45%;马钱子碱的药效只有番木鳖碱的1/40。

理化鉴别:取干燥种子的胚乳部分做切片,加1%钒酸氨的硫酸溶液1滴,胚乳即显紫色;(检查番木鳖碱)

另取胚乳切片,加发烟硝酸1滴,即显橙红色。(检查马钱子碱)

9、枸杞子

第十一章全草类中药

1、麻黄

三种麻黄的性状鉴别上有哪些异同点?

性状鉴别:

草麻黄呈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表面淡绿色至

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间长2~6cm。节上有膜质鳞叶,长3~4mm;

裂片2(稀3),锐三角形,先端灰白色,反曲,基部联合成桶状,红棕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周边黄绿色,髓部红棕色,近圆形。气微香,味涩、微苦。

中麻黄多分枝,直径1.5~3mm。有粗糙感。节间长2~6cm,膜质鳞叶长2~3mm,裂片

3(稀2),先端锐尖,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

木贼麻黄较多分枝,直径1~1.5mm。无粗糙感。节间长1.5~3cm,膜质鳞叶长1~2mm,

裂片2(稀3),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

三种麻黄在显微鉴别上有哪些异同点?

显微鉴别:

草麻黄茎横切面:(1)表皮细胞外被厚的角质层;脊线较密,有蜡质疣状凸起,两脊线间有

下陷气孔。(2)维管束外韧型,8~10个。(3)形成层类圆形。(4)木质部呈三角状。(5)

髓部薄壁细胞含棕色块,偶有环髓纤维。

中麻黄:(1)维管束12~15个(2)形成层环类三角形(3)环髓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

木贼麻黄:(1)维管束8~9个(2)形成层环类圆形(3)无环髓纤维

3、金钱草

显微鉴别:中柱鞘部位纤维断续排列成环,壁微木化;髓常成空腔,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金钱草与伪品区别?

品种原植物被毛叶型叶片花

金钱草过路黄无毛或宽卵形或心形主叶脉明显,侧

叶脉不明显

单生于叶腋

聚花过路黄茎叶均被柔毛卵形或长卵形主侧叶脉均明

聚生于茎顶端

点腺过路黄茎叶均被短毛心形或宽卵形两面具有不明

显的点状突起

花冠上部疏生点

状腺毛

显微鉴别:中柱鞘部位纤维断续排列成环,壁微木化。髓常成空腔,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3、广藿香

4、薄荷

第十二章藻、菌、地衣类中药

1、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的性状鉴别特征?

本品由虫体与从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外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有20~30条条环纹。足8对,近头部3对,中部4对,近尾部1对,中部4对明显。子座深棕色至棕褐色,细长圆柱形,一般比虫体长,长4~7cm,表面有细小纵向皱纹,上部稍膨大,尖端有一段光滑的不育顶端。质柔韧,断面类白色。气微腥,味微苦。

冬虫夏草的显微鉴别特征?

子座头部横切面:子座周围1列子囊壳,子囊壳卵形至椭圆形,下半部埋于凹陷的子座内;子囊壳内有多数线形子囊,每个子囊内又有2~8个线形的子囊孢子;子座中央充满菌丝,其间有裂隙;具不育顶端。

虫体横切面:不规则形,四周围虫体的躯壳,其上着生长短不一的锐利毛和长绒毛,有的似分枝状。躯壳内为大量菌丝,其间有裂隙。

2、茯苓

3、猪苓

茯苓和猪苓区别?

外皮断面质地草酸钙结晶

茯苓棕褐色、黑褐色颗粒性,不平坦质坚体重无

猪苓黑色、灰棕色、黑棕色平坦、细腻质致密,体轻,

能浮于水面

有方晶

茯苓和猪苓加碘化钾碘试液后,现象?

茯苓粉末或片加碘化钾碘试液后显深红色;猪苓粉末加碘化钾碘试液后显棕褐色。

第十三章树脂类中药

举例说明树脂类中药分类?(论述)

(1)单树脂类

酸树脂:如松香

酯树脂:如枫香脂、血竭等

混合树脂:如洋乳香

(2)胶树脂类如藤黄

(3)油胶树脂如乳香、没药。阿魏等

(4)油树脂如松油脂、加拿大油树脂

(5)香树脂如苏合香、安息香

1、乳香

索马里:嚼之初散成沙粒状,

2、没药

天然没药显红色,继而变成紫红色,挥发油不得少于4.0%;

胶质没药显紫红色,继而变成蓝紫色,挥发油不得少于2.0%;

3、血竭

乳香与没药性状的对比鉴别特征?

第十四章其他类中药

1、青黛

来源:本品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

采收加工:每5千克茎叶加石灰0.5千克,充分搅拌,待浸液由乌绿色变为紫红色时,捞取液面产生的蓝色泡沫状物,晒干。

理化鉴别:取本品少量,用微火灼烧,有紫红色烟雾产生。

2、冰片(合成龙脑)

3、五倍子

来源:本品为漆树科植物盐肤子、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主要有五倍子蚜寄生而形成,按外形不同分为“肚倍”和角倍。

肚倍的性状鉴别特征?

呈长圆形或纺锤形囊状,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微有柔毛。质硬脆,易破碎,断面角质样,有光泽,壁厚2~3mm,内壁平滑,有黑褐色死蚜虫及灰色粉末状排泄物。气特异,味涩。

第二篇动物药类第十六章动物类中药鉴定

1、水蛭

活水蛭唾液腺中含有一种抗凝血的物质水蛭素。

2、珍珠

3、斑蝥

3、蜂蜜

相对密度应在1.349以上。

4、蟾酥

来源:为脊索动物门两栖动物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干燥分泌物。

5、金钱白花蛇

6、熊胆粉

7、麝香

理化鉴别:

冒槽:用特制槽针从囊孔插入,转动槽针,撮取麝香仁,立即检视,槽内的麝香仁应有逐渐膨胀高出槽面的现象,习称“冒槽”。

取麝香仁粉末少量,置手掌中,加水润湿,手搓之能成团,再用手指轻揉即散,不应粘手、染手、顶指或结块。

取麝香仁少量,撒于炽热干锅中燃烧,初则迸裂,随即融化膨胀起泡似珠,香气浓烈四溢,灰化后呈白色或灰白色残渣,应无毛、肉焦臭;无火焰或火星出现。

8、鹿茸

花鹿茸和马鹿茸的商品规格(名称)区别

花鹿茸:具1个分枝者习称“二杠”,主枝习称“大挺”。具第二个分枝者习称“三岔”。

马鹿茸:侧枝1个者习称“单门”,2个者习称“莲花”,3个者习称“三岔”,4个者习称“四岔”或更多。

9、牛黄

乌金衣:牛黄有的表面挂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

挂甲:取牛黄少量,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黄色,习称挂甲。

10、羚羊角

通天眼: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筒状,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学习资料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

学习—————好资料 精品资料 《中药鉴定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我国己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 2.西红花的药用部位是 柱头 。 3.茯苓的药用部位是 菌核 。主要活性成分是 茯苓多糖 。 4.黄柏来源于 芸香 科植物,主要活性成分是 小檗碱 。 5.血竭是植物麒麟血竭 果实 中渗出的红色树脂。 6.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有 晒干 , 烘干 , 阴干 。 7.附子道地产区 四川 。商品分为 盐附子 、 黑顺片 、 白附片 。主要成分为 乌头碱 。 8.江西著名道地药材有 枳壳、薄荷、栀子、满山白 。 9.黄芩药材的商品规格主要有 子芩 与 枯芩 。 10.茯苓的药用部位是 。主要活性成分是 。 11.药材的干燥方法通常有 , , 。 12.天然牛黄可分为蛋黄和管蛋,蛋黄的鉴别特征 乌金衣 , 层纹 , 挂甲 , 味清凉 等。 13.蛤蚧的主产地 广西 。 14.血竭的采收加工过程中,将血竭用布包起,入热水中使软化成团,取出放冷,即为 原装血竭 ;加入辅料加工后成为 加工血竭 。 15.枸杞子的主产地 宁夏、甘肃、青海 ,其主要活性成分 甜菜碱 。 16.延胡索的道地产区是 浙江 ,主要活性成分 生物碱类 。 17.甘草的药用部位是 根及根茎 ,其解毒的活性成分 甘草酸 。 18.麻黄的药用部位是 草质茎 ,主要活性成分 左旋麻黄碱 。 19.茯苓的药用部位是 ,其主要活性成分 。 20.中药鉴定学的研究任务是 发掘整理祖国药学、坚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成药的坚定、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21.薄荷来源是 唇形 科植物,其主要活性成分是 挥发油 。 22.大黄来源是 蓼科 科植物,其泻下的主要活性成分是 双蒽酮甙 。 23.红花来源是 菊 科植物。 24.三七的药用部位是 根及根茎 ,其性状鉴别的核心要点是 铜皮铁骨狮子头 二、名词解释 1.发汗: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 2.镶嵌细胞:伞形科植物果实的内果皮由5-8个狭长的薄壁组织相互并列为一群,各群以斜角联合呈镶嵌状,称为“镶嵌细胞” 3.铜皮铁皮狮子头:优质的三七。 4.怀中抱月: 怀中抱月常指鳞茎类药材鳞茎的结合状态。其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5.挂甲:又叫“透甲”。指牛黄用清水调和后,涂于指甲上,能使指甲染成黄色并经久不褪的现象。 6.云锦花纹 云锦花纹指药材横切面上散列的云朵状花纹,并具色彩。多指根类药材外侧皮部的异型维管束。 7.乌金衣 乌金衣指牛黄药材外部挂有的黑色光亮薄膜 8.走油 是指将加工好的原料放入滚油之中迅速拖过,为继 后的烹调提供前沿基础的加工方法。 9.错入组织:肉豆蔻的外胚乳伸入到内胚乳,形成的称为错入组织。 10.星点 大黄根茎横断面可见的暗红橙色的放射状小点,环列或散在。如星星点缀。 11.芦头:人参顶端根茎 12.通天眼 顶端部分光滑,内有细孔道直通角尖。 13.当门子 气香强烈而特异,成颗粒状者俗称"当门子", 三、单项选择题 1.中药鉴定学研究的对象是( A ) A.中药材及成方、制剂 B.天然药物 C.中成药 D.中药的化学成分 2.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 C ) A.晒干 B.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开水浸泡后晒干 3.那种柴胡有毒,不能药用( C ) A.北柴胡 B.狭叶柴胡 C.大叶柴胡 D.银柴胡 4.甘草中具有解毒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 A.甘草甜素 B.甘草苷 C.异甘草苷 D.甘草内酯 5.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 C ) A.含树脂的茎 B.香树脂 C.含有树脂的心材 D.含有树脂的边材 6.钩藤中具有降血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 D ) A.黄酮类 B.蒽醌类 C.皂苷类 D.生物碱类 7.以干燥的柱头入药的药材是( D ) A.菊花 B.洋金花 C.丁香 D.西红花 8.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 B ) A.安徽省 B.江苏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9.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 、安徽省 B 、江苏省 C 、江西省 D 、湖南省 10.折断时有细密银白丝相连的药材是( D ) A 、桑白皮 B 、地骨皮 C 、肉桂 D 、杜仲 12.番泻叶的泻下成分主要是( D ) A 、大黄素 B 、大黄酸 C 、大黄酚 D 、番泻叶苷ABCD 13.当归主产于( D ) A .四川省 B .青海省 C .甘肃省 D .陕西省 14.牡丹皮中具有镇痛、解痉和抑菌作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B ) A 、牡丹酚原苷 B 、牡丹酚 C 、牡丹酚苷 D 、芍药苷 15.药用部位为种子的药材是( B ) A 、小茴香 B 、马钱子 C 、五味子 D 、马兜铃 16.枳壳类药材以(B )产者最佳。 A 、湖南 B 、江西 C 、四川 D 、福建 17.我国薄荷最著名的产区是(B ) A 、安徽省 B 、江苏省 C 、江西省 D 、湖南省 18.白芍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为( C ) A.晒干 B.去皮后晒干 C.去皮,煮透心后晒干 D.开水浸泡后晒干 19.下列有关天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B ) A.来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 B.具“过桥”这一典型特 征 C.具“鹦哥嘴”这一典型特征 D.质坚硬,不易折断 20.下列有关肉桂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 A.来源为木兰科植物 B.气香浓烈,味甜、辣 C.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D.具分枝状石细胞 25.下列哪项不是猪苓的特征( C ) A 、呈不规则条形、块状或扁块状 B 、表面乌黑或棕黑色,有瘤状突起 C 、体重质坚实,入水下沉 D 、粉末黄白色,菌丝团大多无色 26.沉香的药用部位是瑞香科植物白木香的( C ) A 、含树脂的茎 B 、香树脂

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中药鉴定学》笔记整理

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中药鉴定学》笔记整理 百手整理起驾为您 第一篇总论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三章中药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了解) 第四章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第五章中药的鉴定 第六章中药的质量标准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研究中药的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应用学科) 2.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中成药。 3.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鉴定中药真伪和优劣——首要任务和基本任务 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历史任务 研究和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战略性任务 保护与开发中药资源——长期任务 4.引起中药品种混乱的因素:(中药品种的鉴定,指中药来源或基原的鉴定,即“正本清源”。是解决中药真实性和质量的首要任务。) a.一药多源(贯众 6科35种); b.形态相似,而误采、误收、误种、误用(白花蛇舌草-水线草) c.正品短缺,以假充真(三七); d.地区用药习惯(大青叶); e.人为制假(广藿香)

5.影响中药质量下降的因素:(中药的质量鉴定,指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鉴定,是中药鉴定的基本任务。) a.野生与家种(牛膝) b.道地与非道地(广藿香) c.采收期、生长年限、加工方法(茵陈) d.运输贮藏(细辛) e.人为掺假或非药用部位(龙胆、柴胡) f.提取过的残渣(丁香) 6.中药新资源的开发途径:a. 利用民间药和民间秘方开发新药(穿心莲、沙棘) b. 从古本草中发掘(青蒿素) c. 根据亲缘关系开发同科属新药源(山麦冬) d. 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开发新药(麝香、灰毡毛忍冬) e. 药理与临床研究结合开发新药(展枝唐松草) f. 开发老药新用途(五味子) g. 扩大药用部位(忍冬叶)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1.本草:是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

科学素质工作总结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总结 近三年来,我校在省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推进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各种科技教育活动,认真完成《科学素质纲要》的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我校成立了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促进科技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进一步健全机构,完善运行机制。按照《石家庄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要求,成立学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指导督促各系部按要求实施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提出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具体措施和建议,督查并落实领导小组会议决定事项。 充分发挥科技教育平台的作用。根据我市2014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重点任务,我校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在充分发挥学院工会、团委、学生会等社团平台,组织广大师生投身科学素质提高活动。 二、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教育活动,不断扩大科技教育活动的影响力2013年1月,中医系2010级中药班51名学生到安国进行《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以及《药用植物学》课程的实地见习,此次见习虽然

时间短,但同学们收获颇丰,多数学生能够通过简单的看、触摸、闻、口尝掌握上百种中药的性状、功效、应用以及原植物的形态特征。 此次活动为中医系举办第三届暑期药用动植物调查活动,月,6年2014. 响应“河北省大学生主题活动”的号召而举办,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在校所学《中药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实践应用能力,本次活动大多数同学们都积极参与,收到的报告较之去年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还有同学自己动手采集植物,制作标本。 2014年10月,中医系副主任张立新,针推教研室教师杨翠秒参加了由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大型义诊活动。受到了附近居民的热烈欢迎。 2014年11月,中医系中药(营养)教研室组织2013级医学营养班全体学生于11月13日上午赴君乐宝工业园区进行了见习教学活动,本次见习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课堂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以及了解本专业工作方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该专业讲授课程教师的参加,也让老师们从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自己所授课程的实际运用情况,对今后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015年6月,中医系举行了第三届经络腧穴识记大赛。以比赛形式进行经络腧穴知识的宣传和推广,旨在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事实证明此次活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同学们积极参与,学习气氛浓厚,结果很令人满意。 2016年11月,我校小水滴爱心联盟社团在图文中心九楼活动室举行

中药鉴定学

中药鉴定学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研究中药的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应用学科) 2.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中成药。 3.中药鉴定学的任务:鉴定中药真伪和优劣;首要任务和基本任务。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历史任务。研究和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战略性任务。保护与开发中药资源;长期任务。 4.中药新资源的开发途径:a. 利用民间药和民间秘方开发新药;b. 从古本草中发掘;c. 根据亲缘关系开发同科属新药源;d. 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开发新药;e. 药理与临床研究结合开发新药;f. 开发老药新用途;g. 扩大药用部位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第三章中药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道地药材:是指人们经过长期医疗实践证明,质量好、临床疗效高、传统公认的且来源于特定地域的名优正品药材。 2.中国著名道地药材:东北的人参、鹿茸;浙江的“浙八味”;河南的“四大怀药”;宁夏的枸杞;云南的三七;广西的蛤蚧;四川的黄连;山东的阿胶、金银花;广东的陈皮。人参:长白山区和大、小兴安岭(山参),园参为:吉林、黑龙江、辽宁。三七:广西田阳(田七)、云南文山。三七的支根为筋条,根茎为剪口,余下主根为头子。金银花:河南密县(密银花)、山东。广藿香:广东省广州市的石牌 3.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 4.浙八味:浙玄参、浙贝母、浙元胡、浙白术、杭菊花、杭白芍、杭麦冬、温郁金。 5.四大南药:槟榔、砂仁、巴戟天、益智仁。 6.四大藏药:冬虫夏草、炉贝母、雪莲花、西红花。 第五章中药的鉴定 1.中药鉴定的依据:国家药品标准和省级药品标准。 2.国家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第一部收载中药材和成方

中药鉴定学重点1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2.走油: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 3.显微化学反应:将药材的切片、粉末或浸出物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些化学试剂后产生沉淀或结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和颜色进行鉴别的一种方法。 4.理化鉴别:利用中药中存在的某些化学成分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通过化学的、物理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品质优劣的方法。 5.木间木栓:又称内涵周皮。即在次生木质部内形成木栓环带,通常由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组织细胞栓化形成。如黄芩的老根中央可见木栓环。有的根中的木间木栓环包围一部分韧皮和木质部,把维管柱分隔成几个束,如甘松根。 5.内涵韧皮部:在次生木质部中包裹的次生韧皮部。这是形成层活动不规则产生的异常构造。在某段时间,形成层不仅向外也可向内生长韧皮部,但其后又恢复正常生长,致使次生韧皮部被包裹在次生木质部中。如黄芩,华山参,沉香 6.内生韧皮部:位于初生木质部内侧的初生韧皮部。 7.次生皮层:有些双子叶植物的根,次生构造不发达,表皮死亡脱落,栓内层的数列细胞中有的比较发达。 8.后生皮层:有些双子叶植物的根,次生构造不发达,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9两面叶:常为一至数列长柱形的细胞栅栏组织,一般分布在上表皮下方,细胞内含大量叶绿体。 10等面叶:上下表皮内方有栅栏组织或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分层不清晰,形成等面叶。 11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表皮细胞数) 12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13.脉岛数: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14.星点:大黄根茎横切面髓部由异型维管束形成的暗红色星芒状小点,排列成环,木质部在外,韧皮部在内,射线星状射出。 15.云锦花纹:何首乌块根横切面皮部由4~11个类圆形异型复合维管束形成的云朵状花纹。 16.罗盘纹:商陆根横切面的多轮环状凸起的花纹,木部隆起,是由同心环状异型维管束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 17.过桥:黄连根茎上的长而光滑,形如茎秆的节间。 18.铁线纹:人参根上紧密深陷的横状环纹。 19.珍珠疙瘩:人参须根上明显的疣状突起。 20.枣核艼:人参的不定根,较粗,形似枣核。 21.狮子盘头:某些根茎类药材顶端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膨大突起,状如狮子头,如党参,三七。 22.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 23.马牙嘴:炉贝外面2枚鳞叶大小相近顶端较瘦尖,开口。 24.虎皮斑:炉贝表面黄白色,较粗糙,常有黄棕色斑块。 25.红小辫:天麻顶端残留的红棕色干枯芽苞,细长皱缩似瓣状。 26.鹦哥嘴:冬麻顶端留有的红棕色干枯芽孢,因头尖色为红棕色似鹦哥之喙而得名。 27.圆底盘:天麻底端圆脐形瘢痕,为母麻脱落的疤痕。 28.蛤蟆皮:天麻表面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形似蛤蟆的外皮。 29. 车轮纹:根或茎类药材横切面上维管束与较宽的射线相间排列成稀疏整齐的放射状纹理,状如木制车轮。如木通等。

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总结二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总结二 二、药材性状特征 1.叶柄残基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绵马贯众) 2.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大黄) 3.断面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列成2-4轮同心环(牛膝,川牛膝) 4.断面可见大理石样花纹(槟榔) 5.药材表面常见发亮的结晶牡丹皮厚朴 6.断面有银白色胶丝杜仲 7.形似毛笔头辛夷 蕲蛇中的名词:栖息于丘陵或林木繁茂的山区,阴湿地,常将身体盘着,因此蕲蛇俗称“棋盘蛇”。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翘起,习称“翘鼻头”。背部红棕色,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形成一系列连贯相接的斜方纹,习称“方胜纹”。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的黑斑,习称“连珠斑”。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 全国的道地药材有约 200种 四川 —(黄连、附子、川芎、川贝) 云南 —(三七) 甘肃 —(当归、大黄) 宁夏 —枸杞子) 内蒙古 —黄芪 吉林 —鹿茸、人参 辽宁 —细辛、五味子山西 —党参 河南 —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山东 —北沙参、金银花 江苏— 薄荷 安徽— 牡丹皮 安徽宣城—木瓜 浙江 —玄参、浙贝母 福建 —泽泻 广东 —砂仁 广西— 蛤蚧、肉桂 马钱子—印度、越南、泰国西红花—西班牙、意大利丁香—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番泻叶:印度、埃及、苏丹 四.加工方法 (一)植物药类 (1):晒至半干,堆放“发汗”至内部变黑色,晒干或烘干 (2):沸水中微煮堆置土炕里使之“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时,再蒸软卷成筒状,晒干或炕干 (3):剥下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埋藏于稻草内,使之“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 (4):鲜茯苓堆放在不通风处,用稻草围盖进行“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 后,阴干

中药鉴定学笔记

'. 中药鉴定学笔记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中药鉴定学: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中药: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医疗保健的天然药物,有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道地药材:是指那些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中药材。四大怀药:地黄、菊花、山药、牛膝 浙八味:浙贝母、白术、杭白菊、杭菊花、杭麦冬、延胡索、山茱萸、玄参 真伪优劣: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藏的品种即为正品;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或者以他中药材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优: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劣:品种正确,但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1、简述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2)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 (3)研究制定中药质量标准(4)扩大寻找新药源 2、解决中药的品种混乱的途径 (1)深入实际调查,加强考证本草(2)考察地方史志,注意域外旁支 (3)严格规范名称,力求一药一名(4)研究活性成分,寻求药效实证 3、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途径 (1)发掘民间药、民族药,从民间和民族用药经验中寻找新的药物资源。 (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在同科属植物中寻找。 (3)以中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扩大新资源。 (4)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资源。 (5)从古代本草中寻找新资源。 (6)根据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去寻找。 4、中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论述) (1)同物异名,同名异物 我国幅员广阔,物种繁多,各地区用药名称不尽相同。如益母草,在东北称坤草,又叫楞子棵,在江苏某地区又称天芝麻,浙江叫三角胡麻。 (2)古代典籍,记述粗略 如《本草经集注》曰:“白头翁处处有之,近根处有白茸,状如白头老翁,故以为名。”由于这个原因,使得从古至今就有多种根部有白毛茸的植物混作白头翁,以至青黛吴其睿得出这样的结论。“凡草只有白毛者,以翁名之。”这样就造成了白头翁药材来源达20种以上,分属于毛茛科、蔷薇科、石竹科等不同的植物。 (3)一药多源,易于混杂 据今年的实地调查证实,沙参类有36种,贯众达58种,而历代本草的记载也不尽相同。(4)历史沿革,品种变迁 据考证,阿胶的原料在唐代以前主要是牛皮,宋、明代是牛、驴皮并用,清代以后用驴皮,

中药鉴定学重点整理

《中药鉴定学》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白皮书的重点)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 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发汗:有些药材在加工过程中用微火烘至半干或微煮、蒸后,堆置起来发热,使其内部 水分往外溢,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有利于干燥。(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等) 3.走油(泛油):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 出油样物质。 4.内涵韧皮部(又称木间韧皮部):为异常构造就是在次生木质部中包埋有次生韧皮部。 5.星点:是指大黄根茎中央的髓部有异常维管束散在或环列。 6.云锦花纹:指何首乌断面皮部有4到11个异常维管束环列。 7.菊花心:药材断面维管束与较窄的射线相间排列成放射状,似菊花心。 8.过桥:味连节间表面平滑如茎秆。 9.晶鞘纤维:韧皮部及木质部纤维,周围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 10.芦头:根类药材顶端残留的根状茎。 11.芦碗:芦头上的数个圆形或半圆形凹窝状已枯茎痕。 12.艼:人参的不定根。 13.金井玉栏:指药材横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桔梗) 14.蚯蚓头:防风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15.狮子盘头:党参根头部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每个茎痕的顶端成凹下圆点状。 16.怀中抱月: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包小瓣,未包部分成新月形。 17.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至深棕色干枯芽胞。 18.气孔指数: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100\(单位面积上的气孔数+同面积的表皮细胞数) 19.栅表比:一个表皮细胞下平均栅栏细胞数目。 20.脉岛:叶脉中最微细的叶脉所包围的叶肉单位。 21.脉岛数:是指每平方毫米面积中脉岛的数目。 22.萌发孔:3孔沟(金银花);3个突起萌发孔(红花) 23.嵌晶纤维:纤维次生壁外层嵌有一些细小的草酸钙方晶或砂晶,如麻黄。 24.方胜纹:蕲蛇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 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备考试题及复习资料十二

201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备考试题及答案十二参考答案见尾页 X型题 1. 断面可见数轮同心环纹的药材有 A. 黄连 B. 牛膝 C. 商陆 D. 川牛膝 E. 大黄 2. 产地加工时需要“发汗”的药材有 A. 黄连 B. 玄参 C. 厚朴 D. 杜仲 E. 当归 3. 五倍子蚜虫的寄主有 A. 盐肤木 B. 青麸杨 C. 红麸杨 D. 白杨 E. 红杨 4. 天麻的性状鉴别特征有 A. 断面角质样 B. 顶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或残留茎基 C. 顶端有瘤状突起

1、更多执业药师考试历年真题、模拟题、讲义请加入2015执业药师考试交流群 416400782 到群共享下载! 2、(2015年)中药师名师通关方案[药事+专一+专二+综合]名师通关方案内容结构:四科(考点全解班+冲刺提分班+考前预测题)课程、讲义、习题、答疑等服务 (选中链接,点击“打开连接”). 3、(2015年)西药师名师通关方案[专一+专二+综合+法规]名师通关方案内容结构:四科(考点全解班+冲刺提分班+考前预测题)课程、讲义、习题、答疑等服务: (选中链接,点击“打开连接”). D. 表面有多轮排列成环的点状突起 E. 呈长椭圆形,扁缩而稍弯曲 5. 味连的鉴别特征是 A. 多分枝集聚成簇状 B. 为三角叶黄连的根茎 C .髓部、皮部均有多数黄色石细胞 D.味极苦 E.木部黄色 6. 大黄的鉴别特征有 A. 表面呈黄棕色或红棕色 B. 含具有升华性的物质 C. 有大型草酸钙簇晶 D. 横断面各部分均有星点 E. 断面具持久的亮蓝色荧光 7. 薄壁细胞中含有菊糖的药材有 A. 地黄 B. 桔梗 C. 天麻 D. 木香 E. 白术 8. 主产于河南的药材有

杏林探宝----带你走进中药 思考题

2016年秋季学期素质拓展课 《杏林探宝----带你走进中药》考试试卷序号、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题(10、5、6、10、5=36') 1、中药知识我知道(10×1'=10') ①中药配伍“七情”、是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②,“夏月麻黄”是香薷,善清三焦之火的是栀子。 ③在“十九”畏中,五灵脂畏人参;丁香畏郁金。 ④在清热解毒药中尤多用于乳痈的为蒲公英,用于肺痈的为鱼腥草。 ⑤补虚药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 补阴药。 ⑥肉桂引火归元,附子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⑦焦四仙指的是 ⑨附子为乌头的侧根入药,川乌、草乌为乌头的干燥根入药。 ⑩山楂善于治疗肉食积滞,麦芽善于治疗米面薯芋积滞。 2、中药的数字命名(10×0.5'=5') ①一一见喜、②二两面针、③三三七粉、④四四叶参、⑤五五倍子、 ⑥六六神曲、⑦七七叶莲、⑧八八角茴、⑨九九 香虫、⑩十十大功劳叶、 3、中药歇后语(12×0.5'=6') ①秋后的枸杞子,红透了;②桌子缝里舔芝麻,穷相毕露; ③坟头种牡丹,死风流;④六月里吃薄荷,好良心; ⑤猪八戒吃人参果,全然不知啥滋味;⑥荷花出水,一尘不染;

⑦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⑧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 ⑨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⑩若要皮肤好,煮粥加红枣; ⑾识得千里光,全家不生疮;⑿经常吃,降脂又降压。 4、中药猜谜(20×0.5'=10') ①半夜归来不点灯熟地、一江春水向东流通大海、小孩出门披斗蓬防风, ②幼小儿童理想大远志、百岁老人鬓如霜白头翁、一粒一粒拣小米 细辛, ③人生百岁无妻室独活、人不赶牛拉着走牵牛、数九寒日必结冰 天冬, ④皇上依臣主意转使君子、乌鸦千里行孝心知母、名郎中勿医相思病没药, ⑤胸中荷花穿心莲、西湖秋英杭菊、晴空夜明满天星、长生不 老万年青, ⑥永远康宁千年健、老娘获利益母草、警惕家人防己、假满 期归当归。 5、中药别名(10×0.5'=5') ①月石硼砂、②枣皮山茱萸、③锦纹大黄、④阴阳莲虎杖、⑤大芸肉苁蓉、 ⑥元寸麝香、⑦二丑牵牛子、⑧白虎石膏、⑨一见喜穿心莲、⑩双花金银花、 二、问答题(6×8'=48') 1、全国共有几处大型药材批发市场?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一、安徽省毫州市药材市场,亳州是全国四大药都之一。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华佗故里,药材之乡,中华药都,主要经营的产品为生药及饮片,如:白术(本地产)、桔梗、天麻、板蓝根、菟丝子、胖大海等。 二、河南省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素有“中华药城”之称的河南禹州,全国四大药都之一,也是我国医药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历史,以加工精良、遵古炮制著称于世 三、成都市荷花池药材专业市场,成都是全国四大药都之一,药材辐射整个西部地区,并销往沿海一带,还远销日本、韩国等。是西部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自考中药鉴定学章节复习重点

自考中药鉴定学章节复习重点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品质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也是一门研究中药的鉴定方法和质量标准的应用学科) 2.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中成药。 3.中药鉴定学的任务:鉴定中药真伪和优劣——首要任务和基本任务 继承和弘扬祖国药学遗产——历史任务 研究和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战略性任务 保护与开发中药资源——长期任务 4.引起中药品种混乱的因素:(中药品种的鉴定,指中药来源或基原的鉴定,即“正本清源”。是解决中药真实性和质量的首要任务。) a. 一药多源(贯众6科35种); b. 形态相似,而误采、误收、误种、误用(白花蛇舌草-水线草) c. 正品短缺,以假充真(三七); d. 地区用药习惯(大青叶); e. 人为制假(广藿香) 5.影响中药质量下降的因素:(中药的质量鉴定,指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鉴定,是中药鉴定的基本任务。) a. 野生与家种(牛膝) b. 道地与非道地(广藿香) c. 采收期、生长年限、加工方法(茵陈) d. 运输贮藏(细辛) e. 人为掺假或非药用部位(龙胆、柴胡) f. 提取过的残渣(丁香) 6.中药新资源的开发途径:a. 利用民间药和民间秘方开发新药(穿心莲、沙棘) b. 从古本草中发掘(青蒿素) c. 根据亲缘关系开发同科属新药源(山麦冬) d. 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开发新药(麝香、灰毡毛忍冬) e. 药理与临床研究结合开发新药(展枝唐松草) f. 开发老药新用途(五味子) g. 扩大药用部位(忍冬叶)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1.本草:是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知识的著作。

中药鉴定学笔记——考试重点

根茎类中药 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根茎的区别 双单 外表有木栓层无木栓层或薄 断面形成层的环纹内皮层的环纹 V.B . 环状排列散布 髓中央具髓中央无髓 狗脊 【性状】表面残留金黄色茸毛;近边缘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 细辛 大黄 何首乌 牛膝 商陆 银柴胡 太子参 【来源】毛茛科乌头干燥母根——川乌 北乌头的块根——草乌 乌头子根加工品——附子 【性状】 一、生川乌:形成层环纹呈多角形,味辛辣而麻舌 二、生草乌:具不定根残基(钉角),形成环多角形,味辛辣,麻舌 白芍 【产地】浙江产为杭白芍,为“浙八味” 【采收】刮去粗皮,入沸水略煮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 【性状】味微苦,酸。

赤芍 【性状】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味微苦、酸涩 黄连 【来源】毛茛科黄连的根茎——“味连” 三角叶黄连的根茎——“雅连” 云南黄连的根茎——“云连” 【性状】 1.味连:多分枝,集聚成簇,形如鸡爪,“鸡爪黄连”;部分节间平滑,习称“过桥”味极苦。雅连:多单枝,“过桥”较长 云连:多单枝,弯曲呈钩状,较细小 防己 延胡索 板蓝根 苦参 山豆根 北豆根 甘草 黄芪 【性状】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称“金井玉栏”;显“菊花心”;气微,生豆腥气弄,味微甜。注:黄芪(色深)和甘草(色浅) 远志 【性状】皮部易与木部剥离;嚼之有刺喉感(甘草水煮) 人参 【来源】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 ◆“园参”:栽培品 ◆“林下山参”、“籽海”:播于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热生长 【产地】吉林,辽宁、黑龙江——“关药”

【性状】1.上部或全体有疏浅的粗横纹及明显纵皱纹,须根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2.根茎(芦头)具稀疏凹窝状茎痕(芦碗)及不定根(艼) 三七 【来源】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 【产地】云南东部(滇七) ;广西西部的田东、田阳等县(田七) 【采收】主根称“三七”,剪下的芦头、侧根、细根分别称为“剪口”、“筋条”、“绒根”【性状】表面灰黄色(铜皮)或灰褐色(铁皮),周围有瘤状突起,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味苦,后回甜。 白芷 【性状】皮孔样横向突起,习称“疙瘩丁”或排列成四纵行。形成层环近圆形(散生)或近方形(纵生) 南沙参 【来源】桔梗科轮叶沙参、杏叶沙参的根 【性状】体轻,质松泡 龙胆 【产地】东北,“关龙胆” 【性状】味甚苦 百前 【性状】质脆,断面中空,称“鹅管百前” 紫草 【产地】新疆、内蒙古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中药鉴定学是在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近代科学知识和方法,系统地、较全面地进行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培养学生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具备对中药真、伪、优、劣的独立分析鉴定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一、基本理论: 1.了解药用植物学有关基础知识; 2.熟悉中药鉴定的意义和任务。 3.掌握鉴定中药的依据和取样的方法。 4.掌握中药的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和理化鉴定方法。 5.掌握中药的各类主要成分的理化鉴定方法。 6.掌握大纲中规定要全面、重点讲授的中药,包括来源、植物(动物)形态、性状、显微、主要成分或有效成分、理化鉴别特征,了解品质标志和类同品、掺杂品、伪品等情况。 7.熟悉一般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别特征,了解其他有关内容。 8.熟悉有关定义、名词、术语(包括传统经验术语)和符号。 二、基本技能方面: 1.掌握中药的来源、性状及显微鉴定方法,了解理化鉴别方法,并能进行性状和显微特征的描述及熟悉有关绘图技能。 2.熟悉地掌握植物类中药的显微制片技术,包括徒手切片、表面制片、粉末制片、解离组织制片等技术。 3.能进行中药的显微测量,微量升华,荧光观察的操作技能。 本门课程总学时数为18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90学时,实验90学时。 课程内容 总论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发掘整理祖国药学;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中成药鉴定;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本草学中有关中药鉴定资料的简介;近代中药鉴定工作概况;简介国外植物药在鉴定方面的发展。 第三章中药资源 我国中药的天然资源,中药的栽培、引种及驯养、饲养。

中药鉴定学笔记

中药鉴定学笔记 考试题型解析 一、A型题(单选题)(最佳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例:.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药材取样法 规定,对待检的一般药材1500件,应抽检的 包件数是 A. 65件 B.60件 C.55件 D. 50件 E.45件 标准答案:C 考试题型解析 二、B型题(匹配题)( (配伍选择题) 每道试题由A、B、C、D、E5个备选答案与2或2个以上题干组成,备选答案在前,题干在后,每个题干选择1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选用1次或1次以上,也可1次也不选用。例:[52-54] A.五味子 B.小茴香 C.枳壳 D.枸杞子 E.山茱萸 52.组织中有油细胞的药材是 53.组织中有油室的药材是 54.组织中有油管的药材是 标准答案:A,C,B 考试题型解析 三、X型题(多选题)(多项选择题) 每题的A、B、C、D、E5个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例:原植物属于菊科的药材有 车前草 B.茵陈 C.青蒿 D.蒲公英 E.石斛 标准答案:B, C, D 总论 第一单元中药鉴定学的含义和任务 一、中药鉴定学的四大任务 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 2.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3.寻找和扩大新药源,合理利用药材资源

4.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二、中药材品种混乱的主要原因 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 2.本草记载不详,传之有误 3.地方用药习惯不同,一药多源情况较为普遍4.历史沿革中的品种变迁 5. 有意掺伪作假,以假充真 三、解决中药材品种混乱的途径 实地调查,考证本草 考查本草以外的地方志等资料 规范名称,尽量做到一药一名 以活性成分和药效学研究为基础,整理中药复杂品种 四、影响中药质量的主要因素 除品种外,还有: 1.栽培 2.产地 3.采收加工 4.贮藏运输 5.人为掺入异物或混入非药用部位 6.提取化学成分后再流入市场 五、寻找和扩大新药源方法 1.从民间的用药经验中寻找新药源,发展民间草药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在同科属植物中找寻3.以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4.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药源5.从古本草中寻找新药源 6.根据植物生长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去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第二单元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采收和药材质量的关系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

《中药鉴定学》要点归纳整理版第一章 1、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药材、饮片、中成药。 2、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⑴整理中药品种。 ⑵鉴定中药真伪优劣。 ⑶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 ⑷寻找新药源。 3、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 ⑴同名异物:贯众 ⑵同物异名:人参 ⑶本草记载不详。 ⑷中药品种发生变迁。 ⑸一药多基原:6个基原(来源)的品种(石决明、川贝母)。 4、我国现有的中药资源达12807种。 5、寻找和扩大中药新药源的方法:有9个方法,此题建议全选。 第二章 1、《神农本草经》,汉朝,为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载药365种,分上、 中、下三品分类。 2、《本草经集注》,梁朝,陶弘景,载药730种,按自然属性分类。 3、《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唐朝,苏敬和李绩等22人,载药850种, 采用图文鉴定方法,是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4、《证类本草》,又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北宋,唐慎微,31卷,载药 1746种,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5、《本草纲目》,明朝,李时珍,载药1892种,是我国16世纪以前医药成 就的大总结。 6、《本草纲目拾遗》,清朝,赵学敏,载药921种,新增药物721种,是新 增药物最多的药典。 第三章

1、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品种。种质。产地。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生长年龄。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包装。运输。贮藏。 2、2002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3、道地药材: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 4、川药:四大川药(川贝母、川芎、黄连、附子);麦冬;干姜;郁金;姜黄;黄柏。 5、广药:砂仁;广藿香;穿心莲;广金钱草;槟榔;巴戟天。 6、云药:三七;木香;重楼;茯苓;儿茶。 7、怀药: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 8、浙药:浙八味(浙贝母、白术、延胡索、玄参、杭白菊、杭白芍、山茱萸、麦冬)。 9、关药:人参;细辛;关防风;五味子;龙胆;蛤蟆油。 10、个别药材: 11、采收:槐花在花蕾期采收的芦丁含量最高28%;甘草在开花前期采收的甘草甜素最高%。 12、采收原则:质量最优化。产量最大化。含有毒成分的药材以药效成分含量最高、毒性成分含量最低时采收。 13、植物类药采收时间及要点: ⑴根及根茎类:秋、冬季采收。 ⑵皮类:春末夏初采收。杜仲、黄柏采用“环状剥皮技术”(环剥)。 ⑶叶类: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 ⑷花类:I、含苞待放时采收(金银花、辛夷、丁香、槐花)。 II、花初开时采收(红花、洋金花)。 III、花盛开时采收(菊花、西红花)。

【西大2017版】[1135 ]《中药鉴定学 》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1:[论述题] 二、简答题 1.常用的中药鉴定的方法有哪几种?它们的具体内容包含什么? 2. 常用的中药鉴定的方法适用于怎样的分析对象?使用性状鉴定的方法,需要注意生药哪些方面的特征? 3. 黄连有哪几种商品药材?它们分别来源于哪些植物?这些商品药材的性状有何不同? 4. 红花在性状上有哪些鉴别要点?其显微特征如何? 5. 西红花在性状上有哪些鉴别要点? 参考答案: 1. 答:(1)常用中药鉴定方法有来源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2)来源鉴定是应用植(动)物分类学的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其正确的学名;应用矿物学的基本知识,确定矿物中药的来源。性状鉴定是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显微鉴定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药材的组织构造、细胞及内含物的特征,以鉴定中药的真伪、纯度和品质。理化鉴定是利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或仪器分析方法,鉴定中药的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劣程度的方法。 2. 答:(1)来源鉴定适用于带花果、枝叶(或皮毛、骨骼)、全草类的鉴定;性状鉴定适用于较完整的中药鉴定;显微鉴定适用于完整药材、破碎药材、粉末药材以及中成药的鉴定;理化鉴定适用于完整药材、破碎药材、粉末药材以及中成药的鉴定。(2)性状鉴定要注意的观察要点有中药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以及水试、火试的现象。 3. 答:(1)黄连有三种商品药材,分别是味连、雅连和云连。(2)味连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黄连的根茎;雅连来源于毛茛科植物三角叶黄连的根茎;云连来源于毛茛科植物云南黄连的根茎。(3)味连根茎多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似鸡爪,习称"鸡爪黄连”。单枝根茎中段常有细的节间,光滑,习称"过桥杆”。质坚硬,断面皮部暗棕色,木部金黄色,中央髓部红棕色。气微,味极苦。雅连根茎多为单枝,过桥杆较长,表面光滑。云连根茎多为单枝,呈弧形,过桥杆不明显。 4. 答:(1)红花均为管状花,黄红色或红色,花冠筒细长,柱头长圆柱形,露出于花药筒外,质轻,柔润;气微香,味微苦。花浸水中,水被染成金黄色。(2)显微特征方面:其粉末中可见分泌细胞呈长管道状,充满黄色或红棕色分泌物;花粉粒深黄色,类球形,具3个萌发孔,外壁有短刺及疣状雕纹;花柱碎片深黄色,表皮细胞呈圆锥形,先端尖;花冠裂片表皮细胞呈短绒毛状;草酸钙方晶呈方形或长方柱形。 5. 答:西红花呈线形,红色,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内侧有一短裂隙,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气特异,微有刺激性,味微苦。入水则柱头膨胀呈喇叭状,将水染成黄色。 2:[论述题]

中药鉴定学笔记上课讲义

中药鉴定学笔记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中药鉴定学: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中药: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医疗保健的天然药物,有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道地药材:是指那些历史悠久、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疗效显著,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中药材。 四大怀药:地黄、菊花、山药、牛膝 浙八味:浙贝母、白术、杭白菊、杭菊花、杭麦冬、延胡索、山茱萸、玄参 真伪优劣: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藏的品种即为正品;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或者以他中药材冒充正品的均为伪 品;优: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劣:品种正确,但质量不 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1、简述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2)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 (3)研究制定中药质量标准(4)扩大寻找新药源 2、解决中药的品种混乱的途径 (1)深入实际调查,加强考证本草(2)考察地方史志,注意域外旁支 (3)严格规范名称,力求一药一名(4)研究活性成分,寻求药效实证 3、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途径 (1)发掘民间药、民族药,从民间和民族用药经验中寻找新的药物资源。 (2)根据生物的亲缘关系,在同科属植物中寻找。 (3)以中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为线索,寻找扩大新资源。 (4)以药理筛选结合临床疗效,寻找和扩大新资源。 (5)从古代本草中寻找新资源。 (6)根据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去寻找。 4、中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论述) (1)同物异名,同名异物 我国幅员广阔,物种繁多,各地区用药名称不尽相同。如益母草,在东北称坤草,又叫楞子棵,在江苏某地区又称天芝麻,浙江叫三角胡麻。 (2)古代典籍,记述粗略 如《本草经集注》曰:“白头翁处处有之,近根处有白茸,状如白头老翁,故以为名。”由于这个原因,使得从古至今就有多种根部有白毛茸的植物混作白头翁,以至青黛吴其睿得出这样的结论。“凡草只有白毛者,以翁名之。”这样就造成了白头翁药材来源达20种以上,分属于毛茛科、蔷薇科、石竹科等不同的植物。 (3)一药多源,易于混杂 据今年的实地调查证实,沙参类有36种,贯众达58种,而历代本草的记载也不尽相同。(4)历史沿革,品种变迁 据考证,阿胶的原料在唐代以前主要是牛皮,宋、明代是牛、驴皮并用,清代以后用驴皮,至今沿用驴皮。

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化学》复习笔记总汇

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中药化学》复习笔记总汇 百手整理起驾为您 前言 一、考情分析 1.中药专业知识二: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 2.中药鉴定学与中药化学是6:4,中药鉴定学60%,中药化学40%。 3.中药化学:A型题16道题,每小题1分,共16分;B型题32题,每小题0.5分,共16分;X型题8道题,每小题1分,共8分。 二、绪论 1.概念:中药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伦理与方法研究中药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 2.主要内容:结构类型、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 三、学习方法 1.以总论为基础:以总论为基础,学习好总论的知识,灵活运用总论的知识,去解决各类化学成分的实际问题,在复习、考试的时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紧抓化学结构,以化学结构为核心:掌握不同化合物化学结构特点。 3.学习主线: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 4.以理解、记忆、融会贯通为最主要的学习方法。 5.先粗后细、先干后叶、先面后点。 6.学习教材—→完成习题—→复习教材。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绪论 1.有效成分:与药效有关的成分; 2.无效成分:与药效无关的成分。 第二节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重点) 一、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 (一)提取概念:采用一种方法,使中药里面有效的成分与无效的成分分开。 (二)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选择一个适当的溶剂将中药里面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 (1)常用提取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甲醇、水。(极性小→极性大) (2)提取溶剂的特殊性质:石油醚:是混合型的物质;氯仿:比重大于水;乙醚:沸点很低;正丁醇:沸点大于水。 ①亲脂型溶剂与亲水型溶剂: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苯、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与水混合之 后会分层,称为亲脂型溶剂;丙酮、乙醇、甲醇与水混合之后不分层,称为亲水型溶剂。 ②不同溶剂的符号。 (3)选择溶剂:不同成分因为分子结构的差异,所表现出的极性不一样,在提取不同级性成分的时候,对溶剂的要求也不一样。 1)物质极性大小原则: ①含C越多,极性越小;含O越多,极性越大。 ②在含O的化合物中,极性的大小与含O的官能团有关:含O官能团所表现出的极性越大,此化合 物的极性越大。 ③与存在状态有关:游离型极性小;解离型(结合型)极性大。 2)选择溶剂原则:相似相溶 (4)提取方法: 1)浸渍法:不用加热,适用于热不稳定化学成分,或含有大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成分提取。缺点:效率低、时间长。 2)渗漉法:不用加热,缺点:溶剂消耗量大、时间长 3)煎煮法:使用溶剂为水,适用于热稳定的药材的提取。缺点:不是用于含有挥发性或淀粉较多的成分的提取;不能使用有机溶剂提取。 4)回流提取法与连续回流提取法:使用溶剂为有机溶剂。 回流提取法有机溶剂消耗量大;连续回流提取法溶剂消耗量少,节省了溶剂,缺点:加热时间长, 对热不稳定的成分在使用此法时要十分小心。 5)超声波提取法:提取效率高;对有效成分结构破坏比较小。 6)超临界流体萃取法:CO2萃取。 特点: ①不残留有机溶剂,萃取速度快、收率高,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 ②无传统溶剂法提取的易燃易爆危险;减少环境污染,无公害;产品是纯天然的。 ③因萃取温度低,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物质的提取。 ④萃取介质的溶解特性容易改变,在一定温度下只需改变其压力。 ⑤可加入夹带剂,改变萃取介质的极性来提取极性物质。 ⑥适于极性较大和分子量较大物质的萃取。 ⑦萃取介质可以循环利用,成本低。 ⑧可与其他色谱技术连用及IR、MS联用,高效快速的分析中药及其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2.非溶剂提取法 (1)水蒸气提取法: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且难溶或不溶于水的成分的提取。 (2)升华法:具有升华性质的成分提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