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emoved_cobol考前知识点 (1)

Removed_cobol考前知识点 (1)

Removed_cobol考前知识点 (1)
Removed_cobol考前知识点 (1)

U1

1.COBOL是Common Business Oriented Language (通用商业语言)

2. COBOL的组成部分:

(1)标识部(IDENTIFICATION DIVISION):用于标识程序名(一般不超过8位)。在标识部下面不设节.直接设段

(2)环境部(ENVIRONMENT DIVISION):用于说明程序运行的环境。

(3)数据部(DATA DIVISION):用于说明程序中涉及的所有数据。数据部下设节,节下面是描述体

(4)过程部(PROCEDURE DIVISION):是程序的核心部分,它决定计算机应进行什么操作。过程部可以设节,下面再设段,也可以直接设段(部-节-段-句子-语句-子句)

3.COBOL 源程序的书写格式:

第1 至6 列为“标号区”。

第7列为“续行标志区”。

第8至此11列,称为“A区”。程序中有些内容如部头,节头,段头,层号01,层号77 及文件描述符FD等应从A区开始写。

第12至此72列,称为“B区”。写程序中的正文部分。如过程部中的句子只能从

B区开始写。

第73至80列,称为“注释区”。

书写注意事项:运算符(如加、减、乘、除、乘方)和等号左右两边必须各留一个空格。在过程部中左括号的左侧和右括号的右侧要留一空格,而内侧不必留空格。逗号、句号、分号的左边不能留空格,而右边应有空格。

4.COBOL语言的元素

“#”?“!” “?”?“%”只能在COBOL程序中的字符串中出现。

每一个COBOL字不能超过30个字符。

5.数据名的定名规则

(1)每个数据名的长度为1-30个字符之间。

(2)只能由字母数字和连接符“-”组成,而且其中至少应有一个字母。连接符只能出现在数据名的中间。

(3)数据名中不能出现空格。

(4)不应选择COBOL的保留字作为数据名。

(5)并不要求数据名是有意义的英文字。

6.COBOL程序的运行

JCL

U2

1.标识部

(1)必写部分

IDENTIFICATION DIVISION. (标识部)

PROGRAM-ID. 程序名. (程序标识段)

程序名不超过30个字符。

(2)任选部分

[AUTHOR. 作者姓名.]

[INSTALLATION. 计算机设置的场所.]

[DATE-WRITTEN. 源程序编写的日期.]

[DATE-COMPILED. 源程序编译的日期.]

[SECURITY. 保密程度.]

2.环境部

(1)配置节(CONFIGURATION SECTION)

包括三段:源计算机段(编译源程序时使用的计算机)、目标计算机段(经过编译后所得到的目标程序运行时所使用的计算机)、专用名段

格式:

CONFIGURATION SECTION. (配置节)

SOURCE-COMPUTER. 源计算机名

OBJECT-COMPUTER. 目标计算机名

[MEMORY SIZE IS 整数{WORDS/CHARACTERS/MODULES}]

SPECIAL-NAMES. 专用名描述项

[专用名IS 助记名.]

(2)输入输出节

分为输入输出控制段与文件控制段。输入输出控制段作用是可以指定目标程序运行时,几个文件共用一个内存区。文件控制段是为内部文件分配外部文件。

文件控制段

格式:INPUT-OUTPUT SECTION. (输入输出节)

FILE-CONTROL. (文件控制段)

SELECT 内部文件名ASSIGN TO 外部文件名.

3.说明:SELECT的三种用法

(1)在SELECT子句的“ASSIGN TO”的后面写上磁盘上实际的文件名。

Select file1 assign to c:cob.file1.dat

(2)在SELECT子句中只指出外部设备名,在数据部的文件节中FD描述体中用VALUE OF子句来指出实际文件名。

Select file1 assign to disk.

value of file-id “c:cob.file1.dat”.( 数据部的文件节中)

(3)在大型计算机系统,在SELECT子句中用该系统指定的逻辑名作为外部文件名,然后用作业控制语句将该逻辑名与实际的设备和文件相联系。

U3

1.数据部层次

(1)用来描述数据层次结构的层号从01开始,到49。记录的最高层次定为01号。

(2)数据的层次结构:记录- 组合项- 初等项

(3)层号小的组合项包含层号大的数据项(组合项或初等项)。

(4)层号:从01~49层用列描述具有层次机构的数据项,77层用来描述独立的数据项,66和88是特殊层

2.数据部的结构

(1)文件节(FILE SECTION)

用来描述程序中用到的输入文件和输出文件及其记录中各数据项的属性。

(2)工作单元节(WORKING-STORAGE SECTION)

用来描述程序中用到的中间数据项。

(3)联接节(LINKAGE SECTION)

用来描述与调用程序间发生数据传递的数据项。

(4)报表节(REPORT SECTION)

为了完成报表编制功能,此节用来规定欲输出的报表的“体裁“,设计各报表栏的

打印形式和方法等

3.文件节

(1)文件描述

格式:

FD文件名LABLE RECORD IS STANDARD

RECORDS ARE OMITTED

DATA RECORD IS 记录名

RECORDS ARE 记录名1,记录名2. (2)记录描述

记录描述体由01层号开头,后跟记录名。

如果记录下面不再分项,即记录本身就是一个初等项,则这种描述体最简单。

(3)文件节的书写格式:FD从A区开始书写,01层号也从A区开始,其它层号可以从A区也可以从B区开始。为了看起来层次分明,最好从B区开始。

4.数据描述符“9” “V” “S”

编辑型描述符“.” “ ,” “B”(空格) “Z” “*”(在高位零的位置上代以空格或‘*’) “ +” “ –”(描述符‘+’,一律加符号。描述符‘-’只对负值加负号) “ $”

5.工作单元节(WORKING-STORAGE SECTION)

(1)非输入输出的数据就应在工作单元节中描述。

(2)在工作单元节中描述的数据项也有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孤立的数据项,它们是初等项。一种是组合项。COBOL规定,孤立的数据项的描述体以层号77开头,组合项描述体以

01到49之间的一个数作层号。在次序上常先写77层,再写01-49层。

6.VALUE子句:用于给变量赋初值。如:

02 A PIC 9(3)VALUE 123。

注意:

(1)只有对工作单元节中的数据项才能赋初值,不能对文件节中输入输出文件中的数据项赋初值。

(2)如果在组合项的描述体中使用VALUE,初值只能是表意常量或非数值型常量。对组合项整体而言,一律按字符型数据项处理。

02 A VALUE ‘123456’.

03 A1 PIC 99. (12)

03 A2 PIC 99. (34)

03 A3 PIC 99. (56)

是可以的,并且A1,A2,A3可以进行运算。

但如果02 A VALUE 123456. 则是错误的。

(3)当用一个带符号的数值作初值时,相应的PIC子句中应有‘S’描述符,否则符号无效。

77 D PIC S99 VALUE -21.

(4)赋初值时应该注意类型的一致性。

77 D PIC X(4) VALUE 1.22 (错误)

(5)VALUE子句给出的值应适合PIC子句的描述范围,否则会出现截断或产生错误。

7.用法子句(USAGE子句)

作用:可以使程序设计者自由选择数据在内存中的存放形式。

格式:

[USAGE IS] DISPLAY/COMPUTATIONAL/COMP

说明:

DISPLAY (标准数据形式,一个字节放一个字符)

COMPUTATIONAL (定点二进制形式)

/COMP

COMPUTATIONAL-1 (内部短浮点形式)

/COMP-1

COMPUTATIONAL-2 (内部长浮点形式)

/COMP-2

COMPUTATIONAL-3 (内部十进制形式)

/COMP-3

如省略USAGE子句,则隐含表示为用DISPLAY形式。

注意:

(1)字符型、字母型、编辑型、外部十进制、外部浮点数形式的数据项必须为USAGE DISPLAY(一般均省略该子句)

(2)USAGE子句指定的数据存储形式不能和PIC子句指定的数据类型矛盾。

(3)长、短浮点数形式自然确定了内存长度,不应用PIC子句

?01 A1 COMP-1.

?01 B1 COMP-2.

8.符号子句(SIGN子句)

(1)SIGN子句用来指定数值型数据描述体中运算符号的状态和位置

(2)在没有SIGN子句时,数值的符号是存放在数据项最近最后一个字节

?02 A PIC S9(3) USAGE DISPLAY SIGN IS LEADING

?

-12D0F1F2?

02 A PIC S9(3) USAGE DISPLAY SIGN IS TRAILING. (缺省时默认)F0F1D2

(3)指定符号单多占一个字节,用“SEPARATE”可选项02 A PIC S9(3) USAGE IS DISPLAY SIGN IS LEADING SEPARATE. (-12)

16进制

60F0F1F2二进制01100000111100001111000111110010

(4)SIGN 子句的一般格式:

注意:?

只能用于PIC 字符串中含有“S”的数值型描述体中?使用SIGN 子句的数据项用法应当是USAGE DIPLAY 。而不能用于计算型的数据项用SEPARATE 可选项时,内存中增加了一个字节,用来放符号标志?如果一个数据项的描述体中包含SIGN 子句,则数据项的值应包括正或者

负的符号,否则会出错

9. 重定义子句(REDEFINES 子句)

(1)共用内存中的同一段空间

02 A PIC X(5).

02 B REDEFINES A PIC 9(5).?层号 数据名1 REDEFINES 数据名2

(2)说明: 1.数据名2 与数据名1的层号必须相同。

2.用REDEFINES 子句的描述体应该紧跟在被重新定义的数据项的描述之后,中间不能插入其它项的描述说明。

3.可以多次重定义,但必须紧跟出现,而且要求使用最初定义的数据名。

4.REDEFINES 子句不能用于文件节的01层中。

5.用REDEFINES 子句可以改变数据结构,但数据名1、2的长度应该相等。

6.REDEFINES 子句应在其它子句之前。

7.重定义子句所在的数据描述体中不能使用初值子句赋初值。.

(3)组合项的重定义子句,如:

?02 A.?

03 A1 PIC 9(4).?

03 A2 PIC X(6). 共14字节

? 03 A3 PIC X(4).[][]

CHARACTER SEPARATE TRAILING LEADING IS SIGN

?

?????

?02 B REDEFINES A.

?03 B1 PIC X(5).

?03 B2 PIC 9(6). 共14字节

?03 B3 PIC 99V9.

10.重命名子句(RENAMES子句)

(1)将原来已定义的数据项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项,并以一个新名字来代表它。

(2)格式:66 数据名1 RENAMES 数据名2 [THRU 数据名3]

01 A VALUE '123456'.

02 A1 PIC 9.

02 A2 PIC 9.

02 A3 PIC XX.

02 A4 PIC 99.

66 B RENAMES A1 THRU A3.

结果A=123456

B=1234

(3)说明:

(一)层号只能用66,它必须紧跟在01层记录中最后一个数据描述体之后,因为它是对记录中有关部分重新组合和命名的。

(二)如无THRU部分,则数据名1和数据名2代表的是同一内容。

(三)用THRU时,数据名2在记录中的位置应在数据名3之前,而且数据名3不应包括在数据名2之中。

(四)RENAMES子句只能用于工作单元节,而不能用于文件节。

11.遇零置空子句(BLANK子句)

作用:当数据项的值为零时,使它的内容改变为空白(空格)。这个子句只能用于数值型或编辑型的初等项。

举例:03 A PIC 9999 BLANK WHEN ZERO.

注意:若同一个描述项中用了“*”来代替高位0,又有BLANK WHEN ZERO子句,则BLANK WHEN ZERO子句不起作用

12.对齐子句(JUSTIFIED子句)

作用:字符或字母型数据传送的时候是按标准的对齐方式,即“左对齐”,若想改为“右对齐”,可以用JUSTIFIED子句。

格式:JUSTIFIED/JUST RIGHT

举例:77 B PIC X(5)JUSTIFIED RIGHT

13.同步安置子句(SYNCHRONIZED子句)

(1)一个机器字一般定为4个字节,从内存中取数据的时候是以机器字为单位的

(2)格式:SYNCHRONIZED/SYNC LEFT/RIGHT

(3)说明:1.用SYNC LEFT时,左对齐,右边补零或空格。

2.用SYNC RIGHT时,右对齐,左边补零或空格。

(4)举例:01 A.

02 A1 PIC 9(3) SYNC LEFT VALUE 82.

02 A2 PIC X(3) SYNC RIGHT VALUE ‘ABC’

13.复写语句(COPY语句)

(1)作用:把“源程序库”中的某些记录描述和数据描述插入到自己的源程序中。

(2)格式:COPY 库名[REPLACING 标识符1/常量1/字1 BY 标识符2/常量2/字2]

(3)假设源程序库中有一个名为“LIB1”的源程序体,内容如下

01 A.

02 A1 PIC 9(4).

02 A2 PIC 9(5).

COPY LIB1 REPLACING A1 BY B1 A2 BY B2.

U4

1.过程部

(1)部头从A区(第8—11列)开始书写

(2)过程部的语句一律从B区开始书写.即从12列以后开始书写。

2.输入输出语句

(1)ACCEPT语句:直接从终端键盘或系统指定的输入设备上输入数据。

ACCEPT 标识符[FROM 助忆名]

如:

– ENVIRONMENT DIVISION。(环境部)

– CONFIGRATION SECTION。(配置节)

– SPECIAL-NAMES.(专用名段)

– CONSOLE IS ABC

–如在过程部中有ACCEPT T FROM ABC。则表示要从控制台接收数据

(2)DISPLAY语句:从计算机内存中输出到某一指定的输出设备上。

DISPLAY { 标识符1,常量1}[标识符2,常量2]…[UPON 助忆名]

–ACCEPT语句和DISPLAY语句不必定义文件,适用于少量的数据输入输出。

(3)读语句READ

READ 文件名RECORD [INTO 标识符] [; AT END 执行语句]

其中文件名为内部文件名,它在环境部中和外部文件相关联

RECORD含义:每执行一次,只是读入一个记录,而非整个文件

(4)写语句WRITE

在用WRITE语句输出一个输出记录前,应当向该记录区传送数据。

–MOVE T1 TO OUTPUT-RECORD.

–WRITE OUTPUT-RECORD.

可以用一个WRITE语句先把内存区中另一数据项的内容送给要输出的记录区,然后再输出。

? WRITE OUTPUT-RECORD FROM T1 AFTER 3.

? 相当于

? MOVE T1 TO OUTPUT-RECORD.

? WRITE OUTPUT-RECORD AFTER 3.

(5)OPEN语句:程序中如果需要读写文件,则该文件必须先用OPEN语句打开

OPEN语句的一般格式为:

OPEN INPUT 文件名1 [,文件名2]…

OPEN OUTPUT 文件名3 [,文件名4]…

(6)CLOSE语句:当对一个文件的读或写的操作已完成,就应关闭该文件。

CLOSE语句的一般格式为:

CLOSE 文件名1 [,文件名2]…

3.算数运算语句

(1)ADD语句:

ADD A, 15 TO B A+15+B=>B

ADD A, B TO C, D A+B+C=>C和A+B+D=>D

ADD A, B GIVING C , D A+B=>C和A+B=>D

TO 和GIVING 后面只能跟数据名,不能跟常量。

(2)SUBTRACT语句:

SUBTRACT B, C FROM A A-B-C=>A

SUBTRACT B, C FROM A, T A-B-C=>A和T-B-C=>T

SUBTRACT B, C FROM A GIVING T A-B-C=>T

(3)DIVIDE语句:

DIVIDE A INTO B 是指B/A=>B

DIVIDE A INTO B GIVING C 是指B/A=>C

DIVIDE A BY B GIVING C 是指A/B=>C(有BY一定有GIVING)

(4)MULTIPLY语句:

格式1:MULTIPLY 标识符1/常量1 BY 标识符2 [,标识符3]…

格式2:MULTIPLY 标识符1 /常量1 BY 标识符2 /常量2 GIVING 标识符3 [,标识符4]…加法和减法语句可以进行两个以上的数值计算,但乘法和除法语句只能在两个量之间进行。

(5)COMPUTE 语句:

COMPUTE 标识符1 [,标识符2 ]…= 算术表达式

运算的优先级由高到低顺序为:(),正负号,** ,* 或/ ,+ 或-

如:A*B*C+D3=>T A*B*C+D3=>P 则:

COMPUT T,P = A * B * C + D ** 3

3.传送语句

(1)用MOVE语句实现同名替换。

02 OLD-DATE. 02 NEW-DATE.

03 X. 03 X.

04 X1… 04 X2…

04 X3… 04 X1…

03 Y1. 03 Y.

04 A1… 04 A1…

MOVE X1 OF X OF NEW-DATE TO X1 OF X OF OLD-DATE.

(2)用CORRESPONDING子句的传送—— 对应传送(同名传送)

对应传送的一般格式:

MOVE CORRESPONDING 标识符1 TO 标识符2 CORR

如果两个组合项中包括的项不同,则只传送同名的项。

4.转移语句(GO TO)

格式1:GO TO 过程名

格式2:GO TO 过程名1 [,过程名2]…过程名n DEPENDING ON 标识符

注意:段名或节名为过程名。只能转移到段或节的开头,不能转移到段或节的当中某一语句。

5.条件语句(IF)

(1)IF语句的两种形式

(1)IF 条件语句组

(2)IF 条件语句组1 ELSE 语句组2

注意:句点在IF 语句中的特殊作用。

(2)IF语句的较高技巧

条件名条件说明的一般格式:

88 条件名{ VALUE IS} 常量1 [{THRU} 常量2] [常量3 [ [{THRU} 常量4]] …]

如:77 X PIC 9(6).

88 X1 VALUE 0 THRU 99.

88 X2 VALUE 100 THRU 999.

88 X3 VALUE 1000 THRU 4999.

88 X4 VALUE 5000 THRU 100000.

IF X1 MOVE 0.03 TO R.

IF X2 MOVE 0.04 TO R.

IF X3 MOVE 0.05 TO R.

IF X4 MOVE 0.06 TO R.

6.停止语句(STOP)

其一般格式为:

STOP RUN

常量

7.算术运算语句的较高技巧

(1)四舍五入处理(ROUNDED子句)对被截断的后一位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ADD A,B GIVING C ROUNDED,E,F ROUNDED

COMPUTE A ROUNDED = B * C +D

(2)长度溢出处理(ON SIZE ERROR 子句)

MULTIPLY A BY B GIVING C ON SIZE ERROR DISPLAY ‘SIZE ERROR’ STOP RUN.

注意:当ROUNDED 与ON SIZE ERROR 一起使用时,先按ROUNDED作四舍五入处理,再判断是否溢出。

(3)除法语句中的余数语(REMAINDER 子句)

DIVIDE A INTO B GIVING C REMAINDER D

注意:(1)商和余数的值不仅取决于除数和被除数,还取决于数据部中对商和余数的描述。

(2)如用ROUNDED子句,它只对商起作用,余数不作四舍五入处理,在计算余数时,仍按四舍五入前的值为准。

(3)长度溢出也只检查商的值是否溢出,而不检查余数。

8.执行语句(PERFORM)

(1)执行语句的最简单形式:

PERFORM 过程名

执行语句的一般形式:

PERFORM 过程名1 [THRU] 过程名2

(2)PERFORM语句的嵌套:在一个执行语句所“调用”的语句序列中,又包括另一个执

行语句,这叫嵌套。

嵌套规则:嵌套不能交叉或有共同的终点。

(3)使用PERFORM语句实现循环:

1. PERFORM 过程名1 [{THRU} 过程名2 ] 整数TIMES

标识符

2. PERFORM 过程名1 [{THRU} 过程名2 ] UNTIL 条件

先判断UNTIL后面的条件是否满足,若不满足则执行执行语句。

3. PERFORM 过程名1 [{THRU} 过程名2 ] VARYING 标识符1 FROM 常数1 BY 常数2 UNTIL 条件标识符2 标识符3

例:PERFORM T1 THRU T2 VARYING (循环变量)X FROM 0(初值)BY 2 (步长)UNTIL (条件)X>5.

(4)COBOL 允许三重循环,其一般格式

可写为:

PERFORM 过程名1 [{THRU} 过程名2 ]

[VARYING 参数1 FROM 初值1 BY 步长1

UNTIL 条件1 ]

[AFTER 参数2 FROM 初值2 BY 步长2

UNTIL 条件2 ]

[AFTER 参数3 FROM 初值3 BY 步长3

UNTIL 条件3 ]

U5

1.调用程序与被调用程序间的数据联系

(1)调用语句的一般格式:

CALL 子程序名[ USING 数据名1 [,数据名2]……]

被调用程序中过程部部头的一般格式为

PROCEDURE DIVISION [USING 数据名1[,数据名2]……]

主程序和子程序中USING子句中各参数是依照它们各自的次序确定关系的,而不是依照名字相同来确定。

2.子程序的结构

1.标识部

说明子程序的名字,以供调用。

2.环境部

3.数据部

(1)文件节(FILE SECTION)

(2)工作单元节(WORKING-STORAGE SECTION)

(3)联接节(LINKAGE SECTION):如果子程序过程部部头的USING子句中有数据名,则此数据名应在此节中加以说明。

4.过程部

过程部的部头:PROCEDURE DIVISION USING 数据名1,数据名2,……

过程部中应该包括一个程序出口语句:

END PROGRAM 程序名.

例:

DATA DIVISION.

LINKAGE SECTION.

77 X PIC 99.

77 Y PIC 99.

77 Z PIC 99.

PROCEDURE DIVISION USING X, Y, Z.

S. COMPUTE Z=X-Y.

END PROGRAM SUB.

主程序:

PROCEDURE DIVISION.

S. CALL ‘SUB’ USING A, B, C.

DISPLAY ‘C=‘, C.

STOP RUN.

外部子程序?

主程序结束——STOP RUN.

子程序结束——EXIT PROGRAM.

3. IS INITIAL 子句

(1)缺省状况下,下次调用的时候,程序保留其上次调用后的状态,所有打开的文件仍然打开,所有数据项保留上次运行时决定的值

(2)可以将子程序强制设置为每次调用都从初始状态进行:方法是在PROGRAM-ID 中

使用IS INITIAL子句

4. 全局数据和文件(GLOBAL子句)

(1)全局数据

01 DATA1 IS GLOBAL.

02 …

02 …

注意:

GLOBAL只能用于01层,其所有下层数据均具有全局特性,可以被任何子程序引用。

GLOBAL属性只适用于单个方向。程序不能引用其所包含的程序中定义的数据项

如果子程序局部数据名字和主程序中全局数据名字一样,则在该子程序内部屏蔽对全

局数据的引用

子程序嵌套情况下,主程序A中的全局数据在其子程序B中被同名重新定义为全局数据,则在B的子程序C中引用该全局,但是数据是子程序B的,而不能引用A的

(2)全局文件

文件名和其相关记录也可以通过在FD项目中加上

GLOBAL子句从而具有全局属性

FD FILENAME IS GLOBAL.

01…

02….

5. 外部文件与数据

EXTERNAL子句和GLOBAL有相似性。具有外部属性的同名文件与数据,不管是在

主程序还是子程序,不管是同时编译还是单独编译,都共享同一内存区域。

(1)外部文件

任何地方如下声明的文件都是同一文件

FD FILENAME IS EXTERNAL....

01 …

02…

(2)外部数据

和外部文件类似:

01 DATA1 IS EXTERNAL…

02…

6.编译联接包含调用子程序的源程序

//TANGFFAB JOB ACCT#,TANGFF,MSGLEVEL=(1,1),NOTIFY=TANGFF

//STEP1 EXEC PROC=IGYWCLG

//COBOL.SYSIN DD DSN=TANGFF.TEST.SOURCE(LAB5),DISP=SHR

// DD DSN=TANGFF.TEST.SOURCE(LAB5S),DISP=SHR

//LKED.SYSLMOD DD DSNAME=TANGFF.TEST.LOAD(LAB5)

U6

1.序号(即指出表中第几个元素)称为下标,相对地址(相对于表中第一个元素的字节地址)称为位标,下标和位标统称为“出现号”。

2.表的建立(OCCURS子句)

(1)格式:OCCURS 整数TIMES (在数据部中说明)

举例:01 STUDENT-RECORD.

02 STUDENT OCCURS 100 TIMES.

03 MATH PIC 9(4).

03 ENG PIC 9(4).

进一步简化:03 COURSE OCCURS 2 TIMES.

这样又建立了一个表“COURSE”,它的元素需要两个下标才能确定,因此是一个二维表。如果要找第三个学生的英语成绩,则:COURSE (3, 2) , 第一个下标是指第几个学生,第二

个下标指出第几门成绩。

(2)说明:

1.OCCURS子句不能出现在77层,因为77层是独立的

数据项。

2.OCCURS子句不能用于01层。

3.只有当OCCURS所说明的数据是初等项时,才能在

该数据项的描述中使用PIC子句。

4.不能用VALUE子句对表赋初值,不能同时用

OCCURS子句和VALUE子句来描述同一数据项。

5.多维表的元素在内存中是以行排列的。如果A是一

个二维表,每一维中包含两个元素,在内存中按以下顺序

排列:A(1,1)=>A(1,2)=>A(2,1)=>A(2,2)。

3.表元素的引用

格式:表名(下标或位标)

说明:表必须先在数据部定义,才能在过程部引用。

01 TABLE.

02 B OCCURS 8.

03 C1 PIC X(2).

03 C2 PIC X.

1.如果B是一个表,不能直接引用表名B而不加下标。

MOVE B(1) TO A. MOVE TABLE TO A.

2.如果表元素是组合项,则引用它下属的项(可以是初等项或组合项),也必须用下标指明它是属于哪一个表元素的。

MOVE C1 (2) TO A. 是正确的,表示传送B(2)中的C1给A。

3.如果表元素是组合项,可以用它对下属的数据项进行限定,但带下标的数据名不能被限定。

MOVE SPACE TO C1 OF B(2).

4.下标只能是整常数或具有整型值的数据名,如A(I),A(3)为合法。不能是表达式,如:A(I+1),A(3+4)是不合法的。

5.下标不能是带下标的数据名,即不能是表元素。如A( A(1))是不合法的。

4.可变长表

格式:OCCURS 整数1 TO 整数2 TIMES DEPENDING ON 数据名1

说明:根据数据名1的值来确定数据项重复的次数,即表元素的个数。数据名1可以在表所在的记录中描述,也可以在工作单元节中描述,但不能是表中的一部分。

例:

01 STUDENT-RECORD.

02 STUDENT OCCURS 10 TO 100 TIMES

DEPENDING ON STUDENT-NUM .

03 MATH PIC 9(4).

03 ENG PIC 9(4).

02 STUDENT-NUM PIC 9(3).

5.给表元素赋初值(三种方法)

1.对包括所有表元素的整个表赋给一个初值,这时可以对表的描述体上面一层的数据项赋一个初值即可。

例1:01 TABLE VALUE IS ZERO.

03 Q OCCURS 20 PIC 9(3).

例2:01 T VALUE ’ABCDEFHIJ’.

03 Q OCCURS 3 PIC X(3).

这样,Q(1),Q(2),Q(3)的内容分别是ABC,DEF,HIJ。

2.联合使用OCCURS子句和REDEFINES子句来给各个表元素

赋值。

步骤:

(1)先在工作单元节中定义一个组合项,它占的内存的大小和需赋值的表一样,在该组合项中定义若干个数据项,数据项的描述和表的元素相同。

(2)然后对这些数据项分别用VALUE子句赋以初值,由于在这些数据项的描

述中没有出现OCCURS子句,因此用VALUE赋初值是合法的(VALUE子句和OCCURS子句不能同时用来描述一个数据项)。这些值就是要赋给表元素的初值。

(3)把这个组合项重定义为一个表。

例:

01 PRICE-TABLE.

02 FILLER PIC X(10) VALUE ‘0010000200’.

02 FILLER PIC X(10) VALUE ‘0020000500’.

02 FILLER PIC X(10) VALUE ‘0030000400’.

02 FILLER PIC X(10) VALUE ‘0040000300’.

02 FILLER PIC X(10) VALUE ‘0050000300’.

01 PRICE-TABLE-R REDEFINES PRICE-TABLE.

02 TABLE OCCURS 5.

03 PROD-CODE PIC 9(4).

03 PROD-PRICE PIC 9(6).

3. 用MOVE语句赋值。

6.用位标法引用表元素

? 下标——元素在表中的序号

? 位标——元素在表中的相对位置

1.位标的概念:位标的值表示表元素在该表中的相对位置(以

字节数表示)。以表的第一个元素的第一个字节作为相对地址0,

位标就是所指定的元素的第一个字节的相对地址,即它对表的

起始位置的位移量。相对地址的计算公式是:

(表元素的序号-1)×表元素长度

2.位标名的指定方法:用位标法引用元素可以写成T(I)形式,其

中I是位标名。在数据部中定义一个表时所用的OCCURS子句中

要加上“INDEXED BY 位标名”短语来指定。

01 A.

03 T OCCURS 5 PIC X(2) INDEXED BY I.

注意:位标不能用来进行算术运算不能在数据部中定义。

有时需要把位标的值转存到另一个数据项中,但由于位标是特殊类型的数据项,因此,需要另外定义一种特殊的数据项叫位标数据项,用来专门存储位标的值。位标数据项在数据部中定义。描述位标数据项用USAGE子句。例如:77 K USAGE IS INDEX.

7.SET(设置)语句

1.作用:将一表元素的相对地址放到指定的位标去。

如:SET I TO 10.

表示将位标I置位到第10个元素的第一个字节的相对地址上去。

2.格式一

SET 标识符1[,标识符2]…… TO 标识符3/位标3/整数

位标1[,位标2]……

3.格式二

SET 位标1 [,位标2]…… UP/DOWN BY 标识符/整数

作用:给位标所代表的序号增减一个量。

8.表的检索

1.用于顺序检索的SEARCH语句

格式:SEARCH 表名[VARYING 位标名1/标识符2][AT

END 强制语句1]

WHEN 条件1 强制语句2/NEXT SENTENCE

[WHEN 条件2 强制语句3/NEXT SENTENCE]……

SEARCH语句是这样执行的:从指定的表元素开始,检查是否满足WHEN后面指定的条件。如不满足,就使N(位标)增值,自动执行一个SET N UP BY 1。使N指向下一个元素的地址,如果查到某一个元素满足指定的条件时,查表工作立即停止,执行WHEN字句中条件后面的语句。

举例:SET N TO 1.

SEARCH WORKER-TABLE

AT END DISPLAY‘CANNOT FIND NAME’

WHEN NAME(N)=‘ZHANG SHENG’

DISPLAY NAME(N),PAY(N).

其中N必须是位标。

驾校考试科目一知识点整理知识讲解

1、题目里有“口”的选50米,有“站”的选30米,叫“口五站三" 剩下的全选150米,没有150的选最大。判断题全对。 2、有关公里的题目:城市街道选50公里,其余有30的全选30。高速最高70,高速最低60。判断题全对。 3、吊销机动车证的为二年,撤消机动车证的为三年,以醉酒吊销五年,因逃跑而吊销是终身,叫“吊二撤三醉五逃终身”。 4、伤员急救知识:选择题:A、B、C、“选字最多的”。判断题:只有“远心端”和“软质担架”是错的,其余都是对的。 5、危险知识:题目里找“不需要”“不受”“可以”“三层”“坚固无损”是错的,其余都是对的。 6、扣分题:扣1分:“未带证件”判断题:有“灯光”和”倒车“是对的,其余全错。扣2分:匝道超车(高速),未达20%,打手机,违反标志,超4小时,没有划中心线,实习期,交叉路口。判断题:”未与前保持安全距离“是对的。其余全错。扣3分:灯光、信号灯、号牌、高速、挂车,判断题全错。扣6分:饮酒、超过50%、超过30%,学习驾车(高速),不按规定停车(高速)。判断题全对。扣12分:醉酒、扣证驾车、逃逸、借证驾车,超过三个月未缴罚款,驾不符合车型的,强行通过。判断题全对。 7、罚款题:有”2000“选”2000“,没”2000“选”500“,没有”2000以上”的和没有”1000“的罚款。其它全选最大题。考罚款金额的判断题全选正确。 8、有关天数的题目:只要记住一个调解的选10天,其余有15天选

15天,没有15天的选3或90。 9、有关高度的:出现”集装箱“选最大,其余选小。 10、关于作用的”变、离、柴、行“ 4个字后有作用全错,其余有作用全对。 学车顺口溜只要牢记考试准能过 上车喊报告! 拉门出左脚,坐好叫考官,面带梨涡笑。 关门深呼吸,坐姿要摆好。 查看空挡位,点火要轻柔。 方向别忘了,挂挡要干脆,手刹要放掉。 起步问考官,多看后视镜,喇叭来欢叫。 离合器放松,做好半连动,出发要稳当,别让考官晃! 换挡要及时,加挡要迅速,遇人要刹车,可别过了头。 转弯要减速,立即减下挡,多看多停顿,安全放心中。 肩膀要放松,双手放到位,神态要自然,莫因考官慌。 自己有信心,艰辛都不怕,胆大又心细,礼貌别忘了。 只要牢记着,考试准能过! 驾照考试秘笈小路考:驾校大路,小路考试(9九选六)考试技巧,注意事项和秘笈 步程序 1,调整座位 2,检视左右反光镜和倒车镜,检视手制动拉杆和排档杆位置

管综逻辑考前知识梳理

管综逻辑考前知识梳理 今天,友课教育https://www.doczj.com/doc/e85486740.html,给大家汇总一下管综逻辑的重要知识点,考前多报个佛脚还是有效的。 首先,我们要清楚管综逻辑的三大考察方式,大家一一对应,边看边回忆相关知识点,看是否都掌握了。 1、判断 判断的种类分为:直言判断、复言判断、模态判断。 判断之间的关系涉及的知识点很多,例如:每种判断的对当关系、推理规则、等价转化等等,因此,该部分是考生学习逻辑推理的难点所在。 2、推理 推理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及综合推理。 首先,演绎推理主要考查:基于直言判断基础上的三段论推理、以及综合考查直言判断、模态判断、复言判断知识点的演绎推理等。 其次,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主要考查求因果联系的方法,了解因果联系的特点,掌握求因果联系的几种方法:求同法、求异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共变法等,了解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的定义和形式。 最后,综合推理部分主要是对考生提取信息、解读信息、转换信息、分析信息等综合能力的考查。 3、论证 论证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论证方式的分析。论证评价比如:加强、削弱、解释等等,以及论证谬误的识别。 其中,论证评价部分的削弱、加强是重点考试题型,每年必考,也是考生需要着重复习。 论证谬误部分的一些典型的谬误,比如:混淆概念、转移论题、自相矛盾、模棱两可、不当类比、以偏概全等,这些都是考生做好写作部分的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基础。 接下来,友课教育给大家分享一个管综逻辑考点的思维导图,内容很是精简。

1、简单命题 一、直言命题 ①从属关系 上真推下真,下假推上假 ②矛盾关系 所有对有些,是对非,一真一假③上反对关系 两个所有必有一假 ④下反对关系 两个有些必有一真 二、真假话题型 第一步:翻译 第二步:找矛盾或反对 第三步:绕开相应关系 第四步:变假为真,筛选答案

教师编制考试招聘必考知识点整理

2018年教师编制招聘考试必考知识点整理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3、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

2017年三年级语文考试知识点整理

★精品文档★ 2017年三年级语文考试知识点整理 2017 年三年级语文考试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语文重要知识点 拼音: 一、多音字 1 、课文中:发相似当扇闷几看磨倒作爪乘参舍溜量处 尽调给落似应 2 、语文园地:P15晃朝假好 二、易错的字音 1 、鼻音与边音:弄内纳难恼怒 2 、前鼻音与后鼻音:劲峰诚震逢精紧醒境形欣瓶 3 、平舍音与翘舌音:粗者促阻楚初 4 、方言音:梦括浸药鞋吞绳俩阶咱遍些 汉字: 一、会认200 个字(P158-160),会写300 个字(P161164) 二、易混淆的字: 1 、耍要些此钓钩峰逢纪记倍培访坊娇骄内纳境镜坚竖 爪瓜蓝篮捡拣状壮鱼渔退腿抢创俩两予矛 2 、语文园地:P32形近字P16形声字去偏旁识字P64 同音字、形近字和音近字P82加偏旁识字

3 、带”月(肉)”旁的字P65形旁表义“扌女氵讠木忄 ★精品文档★ 竹衤” P114 三、查字典: 1 、音序查字法2、部首查字法 词语: 一、每课词语P165170,会认会写并能理解运用,其中2字词语307个,3字词语13个,四字词语38个 二、特色词语 1 、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P114P71 2 、AABBABACP99ABBP131 3 、四字成语P132八字成语P114带反义词的成语P81 4 、表颜色的词P49 5 、P50匆匆地()()的()得ABB式P131 AABB又A又B不A不BP99 三、组词:减一减P16P32加一加P82同音形近音近字 P64 句子: 一、日积月累 1 、名人名言(学习类)P32P692、谚语(祖国风光)P90 3 、古诗名句(写景)P98 二、特殊句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整理

一、概念 地基:场地范围内直接承托建筑物基础的岩土。 基础:建筑物底部与地基直接接触的承重构件,由砖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建造,用于传递上部荷载和减少应力强度。 浅基础:做在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m或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寸的基础,在计算中基础的侧面摩擦力不必考虑. 深基础:把基础直接做在地基深处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上.埋置深度大于5m或者大于基础宽度,在计算基础时考虑基础侧壁摩擦力的影响 地基承载力: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 基础埋深:基础底面埋在地面(一般指设计地面)下的深度 持力层:是指与基础相接触,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层。 下卧层:位于结构物基础持力层以下,并处于压缩层范围内的各土层。 软弱下卧层: 持力层以下,承载力显著低于持力层的高压缩性土层。 文克勒地基模型:地基上任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p与该点的地基沉降量s成正比,即p=ks 式中比例系数k称为基床反力系数 沉降量: 独立基础或刚度特别大的基础中点沉降值 沉降差: 两相邻独立基础沉降值之差Δs=s1-s2 倾斜: 独立基础在倾斜方向上两端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tanθ=(s1-s2)/b 局部倾斜: tanθ′=(s1-s2)/l 负摩擦桩:当出现沿桩长一定范围(或整个)内侧摩阻力方向与外荷载方向相同时,该侧阻力称为负摩阻力,相应的桩称为负摩擦桩。 负摩阻力:当桩侧土体因某种原因而下沉,且其下沉量大于桩的沉降时,土对桩产生的向下作用的摩阻力,称为负摩阻力。 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端承摩擦桩:桩顶极限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但桩侧阻力分担荷载较大。如桩端为坚实的粘性土、粉土和砂类土时的桩。 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摩擦端承桩:桩顶极限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但桩端阻力分担荷载较大。如桩端为密实砂类、碎石类土层中时的桩。 减沉桩基础:当天然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建筑物荷载要求,而以减少沉降为目的设置的桩,特称“减沉桩”。 复合基础: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地基液化:在地震作用下,饱和砂土和粉土克里强烈振动发生相对位移,使土的颗粒结构趋于压密,颗粒间孔缝水来不及排泄而受挤压,因而使孔缝水压力急剧增加,当孔缝水压力上升与土颗粒所受到的正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土粒之间与因摩擦产生的抗剪能力消失,土颗粒如同“液体”一样悬浮,形成地基液化现象。 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是对天然地基,或先在地基中设置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等竖向排水体,然后利用建筑物本身重量分级逐渐加载;或在建筑物建造前在场地上先行加载预压,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 原理:地基在荷载作用下,通过布置竖向排水井(砂井或塑料排水袋等),使土中的孔隙水被慢慢排出,孔隙比减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地基土的强度逐渐增长。 湿馅性黄土: 当在一定压力下(指土的自重压力和自重压力以及附加压力之和),受水浸湿,结构迅速破坏强度随之降低并产生显著的附加下沉的现象。

考前知识点梳理小说、散文、诗歌

考前知识点梳理(小说、散文、诗歌)

————————————————————————————————作者: ————————————————————————————————日期: ?

考前知识点梳理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散文) 考点 情节(梳理概括;结构特点,作用) 小说人物(概括形象、性格;作用) 环境(特点,作用) 技巧、手法、主题 一.情节 (一)情节梳理概括 方法: 1.划分结构层次;概括每层内容。 2.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二)情节结构特点 1.线索(人,物,情感,事,时间,空间) 2.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3.抑扬(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4.照应(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5.伏笔(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6.对比 7.衬托 8.铺垫 9.突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情节作用题 1.从情节本身的作用考虑 ①线索,贯穿全文; ②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或埋伏笔; ③照应前文或标题; ④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情节; ⑤推动情节发展,转折(突转),产生波澜,出人意料。 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 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丰富、丰满)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 3.从情节与环境的关系考虑 点明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或暗示了社会环境。 4.从情节与主题的关系考虑 点题、突出主题或揭示主旨。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 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角度考虑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作用类(一)开头的作用 1.设疑法(悬念法) ①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 ②渲染…气氛,烘托…环境。 ③烘托人物…心情。④引出下文的情节 ⑤揭示小说的主题。 (二) 小说结尾的作用 1.本身的特点:悲剧、喜剧、大团圆、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戛然而止、(渲染…气氛,烘托…环境。) 2.情节角度 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 3.人物形象和性格角度 4.主题角度深化主题+分析(讽刺,揭露) 5、手法角度(手法+效果) 6、读者角度戛然而止,引起读者的思考,留下想象的回味空间,耐人寻味。 (三)小说标题作用探究题 1.环境角度:交代时间、地点等,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情节角度:①设置悬念,②贯串始终,是结构严谨的线索,③推动(暗示)情节发展,④衔接照应。3.形象角度: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 4.主题角度:寄托情感、突出(揭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自身的表达特点的角度:运用象征、比喻、双关等手法。 6.读者角度: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说标题意蕴探究题的3个步骤 第一步:点出标题所用手法的表达技巧,比如:象征、双关、比喻、反语(反讽)、反问、引用等。 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即把标题在文中所表示的最浅层的意思分析出来。 第三步:分析标题的深层义,深层义的挖掘要联系小说情节、人物、环境、主题等方面。

考前英语知识点梳理2019

2019英语各题型各考点梳理 一.阅读理解 考点1:主旨要义题 思路点拨:每篇文章都会有一个主旨要义。有时从文章的第一个段落,甚至第一个句子即可得出文章的主旨要义,从这一段或这个句子读者会知道文章描述的是谁或什么(即文章的主题),亦会了解作者希望读者了解主题方面的哪些内容。有时,作者没有明示文章的主旨要义,需要读者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进行归纳和概括。 主旨大意题包括: 1. 主要内容型:问某段或某篇文章的大意,题干中常含有main idea, subject, mainly discuss, mainly (talk) about等词。 2. 文章标题型:题干中常含有title。标题就是对文章主要意思的概括。做主旨大意题的关键是要找到文章的主题句,找主题句的方法是略读法(skimming),即快速阅读文首、文尾,每段的首尾句等。要特别留意以下六种情况: (1)Now(如今)…暗示本文即将要讲的事很有可能与以往不同。 (2)表转折的词。段落中出现but, however, actually, while, in fact, on the contrary, in contrast 等时,其后的内容往往是作者真正要表达的观点。 (3)表总结的词。如therefore, thus, in short, conclude, conclusion等词后内容也可能是主题。 (4)多次重复的词。如果一篇文章中多次出现某个词,该词往往是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词。 (5)实验结论或调查结果的句子。如their studies show that…或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scientists/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或there is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中that 从句的内容通常就是主旨。 (6)若首段出现疑问句时,对该问题的回答很可能就是文章的主旨。 考点2:事实细节题 思路点拨:文章主题和中心思想的阐述往往需要大量细节信息的支持,这些细节对于理解全文内容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归纳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具体信息有时可以直接从文章中获取,有时则需要进行归纳、概括或推断后才能得到。 事实细节题就是考查考生对文中具体信息的理解,其答案信息可能只涉及文中一个句子,也可能涉及多个句子或一个段落,甚至可能需要跨段落理解,才可以选出正确答案。这类题包括: 1. 直接信息题。就是在原文可直接找到答案的题,每年一篇的信息类文本,多半是这类题。 2. 语意转换题。在文中不能直接找到现有的答案,正确答案与文中信息虽意思相同但表达方式不同。 3. 信息综合题。就是综合文中出现的两个或多个信息点才可选出正确选项。 4. 信息概括题。就是根据多个信息点进行概括从而得出正确选项。 5. 信息推断题。就是在理解文中具体信息的基础上,要进行简单推理才可选出正确答案。 6. 数字计算题。在文中找到相关数字,进行简单计算得出答案。 7. 图表信息题。要理解图表上的信息,有的题目还要将图表信息与文字信息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不论哪类事实细节题,我们在弄清题目所问之后,第一步,在题干中选定关键词(专有名词、数字、缩略词等);第二步,用选定的关键词(一般用1或2个)去文中寻找答题信息句;第三步,仔细阅读找到的信息句及其上下句,对照选项,选出正确答案。可概括为“一定二找三比较”。

银行考试金融知识点整理

银行考试金融知识点整理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在银行招考金融国际货币制度这部分考点,我们经常会看见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身影。那什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什么内容? 1944年7月,以西方主要国家为代表的44个国家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该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该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主要内容: 1、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旨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2、建立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储备货币的国际储备体系。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 5、取消外汇管制,会员国在增强货币兑换性的基础上实行多边支付。 6、制定了“稀缺货币”条款。 【例题】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双挂钩”是指( ) A.美元和其他国家同时与黄金挂钩 B.美元与黄金挂钩,黄金与其他各国货币挂钩 C.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D.其他国家货币与黄金挂钩,美元与其他国家货币货币挂钩 【答案】C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建立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储备货币的国际储备体系。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 2016银行招考备考金融风险考点:市场风险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四大类。由于我国银行从事股票和商品业务有限,因此其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四大类。由于我国银行从事股票和商品业务有限,因此其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整个金融市场中最重要的风险。由于利率是资金的机会成本,汇率、股票和商品的价格皆离不开利率;同时由于信贷关系是银行与其客户之间最重要的关系,因此利率风险是银行经营活动中面临的最主要风险。 汇率风险是市场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不利变动而导致银行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汇率风险一般因为银行从事以下活动而产生: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外汇交易服务或进行自营外汇交易活动(外汇交易不仅包括外汇即期交易,还包括外汇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等金融和约的买卖);商业银行从事的银行账户中的外币业务活动(如外币存款、贷款、债券投资、跨境投资等)。 这部分考点比较简单,一般要求掌握市场风险的分类。 【例题】市场风险包括( )。 A.汇率风险 B.利率风险 C.股票风险 D.信用风险 【答案】ABC 【解析】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四大类。

ICD编码考试知识点整理

病案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基础知识; 第二章:专业相关知识; 第三章:专业知识;第四章:专业实践能力;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病案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病案管理,病案部门组织,病案教学规律,病案管理专业技术、方法和专业标准 2、病案学涉及多人相关专业,不属于期相关专业的是卫生经济学。 3、一份高质量的病案内容包含了对病情的分析,国内外对该疾病的认识,对该病的检查,对该病的医疗措施。 4、病案所具有的信息作用主要是指直接提供医疗服务的资料。 5、病案的医疗作用主要是备忘。 6、病案对临床研究与临流行病学研究具有备考作用。 7、对医院管理者制宁管理目标、评价管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的内容是住院病种的变化,住院天数的变化,医疗付费的多少,医疗质量的高低。 8、病案在医疗付款方面新的作用是凭证作用。 9、1983年开始的以“相关疾病诊断分组”的简称是DRGS。 10、我国病案记录最早产生于西汉。 11、根椐考古,已知的商代时期医学文安记载体是甲骨。 12我国最早的医学文字记录出现在3500年前。 13、一般认为我国现代病案管理的起始时间是1921年。 14、住院病案工作流程应始于住院登处。 15、理想的保管病案体系是单一编号+尾号编号+颜色编码+条形码。 16、不属于病案质量控制范畴在是医疗收费的合理性。 17、在发达国家,早期的医疗质量监控实施的方式是对医师资格认证、医电子邮件某项医疗准入授权以及对同行检查。

18、病案质量控制方法通常采用的步骤是制订标准,执行标准、检查执行情况、反馈。 19、在现在医院病案管量的历史上,世界公认的第一个病案室设在美国波士顿麻省综合医院。 20、北京市崇文区卫生学校举办了第一个正规教育的中专病案班,时间是1985年。 21、病案管理专业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中等专业目录》的时间是1993年。 22、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的病案统计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是1981年南京。 23、我国病案学会以中华病案学会的名义加入国际病案学会的时间是1992年。 24、国际上,第一个病案学术组织成立于1928年。 25、国际病案学术会义每四年一次,正式成立国际逆风案组织联合会的时间是1968年。 26、医院病案委员会建立的依据是《医院评审文件》。 27、发达国家对于病床与病案管理人员的配备比例为10:1--15:1 28、关于病案库房的设置每10000份住院病案需占用库房地面10~12㎡;一般100~500床位的医院病案活跃库房的面积不少于150~300㎡; 500~1000床位以上医院病案库房的建筑面积不少于500~1000㎡。 29、病案科应设有供医务人员讨论、分析、参阅病案的阅览室,其总面积为25~50㎡. 30、病案科管理实施为法包括:确定目标并选择行动方向,设计分组目标的方案,把计划变为行动的必要结果,以批判的态度检查、评估结果。 31、病案库房的建筑原则是适用、经济、美观。 32、关于病案库房防护措施“库房应小面少,且有良好的密封性,既保证空气可流通,不至于潮湿空气滞留,又防止室处热、湿空气流入。”

考前知识点梳理(小说、散文、诗歌)

考前知识点梳理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散文) 考点 情节(梳理概括;结构特点,作用) 小说人物(概括形象、性格;作用) 环境(特点,作用) 技巧、手法、主题 一.情节 (一)情节梳理概括 方法: 1.划分结构层次;概括每层内容。 2.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二)情节结构特点 1.线索(人,物,情感,事,时间,空间) 2.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3.抑扬(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4.照应(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5.伏笔(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 6.对比 7.衬托 8.铺垫 9.突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情节作用题 1.从情节本身的作用考虑 ①线索,贯穿全文; ②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或埋伏笔; ③照应前文或标题; ④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情节; ⑤推动情节发展,转折(突转),产生波澜,出人意料。 2.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 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丰富、丰满)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 3.从情节与环境的关系考虑 点明了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或暗示了社会环境。 4.从情节与主题的关系考虑 点题、突出主题或揭示主旨。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 5.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角度考虑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作用类(一)开头的作用 1.设疑法(悬念法) ①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 ②渲染…气氛,烘托…环境。 ③烘托人物…心情。④引出下文的情节 ⑤揭示小说的主题。 (二)小说结尾的作用 1.本身的特点:悲剧、喜剧、大团圆、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戛然而止、(渲染…气氛,烘托…环境。) 2.情节角度 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 3.人物形象和性格角度 4.主题角度深化主题+分析(讽刺,揭露) 5、手法角度(手法+效果) 6、读者角度戛然而止,引起读者的思考,留下想象的回味空间,耐人寻味。 (三)小说标题作用探究题 1.环境角度:交代时间、地点等,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2.情节角度:①设置悬念,②贯串始终,是结构严谨的线索,③推动(暗示)情节发展,④衔接照应。 3.形象角度: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性格。 4.主题角度:寄托情感、突出(揭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自身的表达特点的角度:运用象征、比喻、双关等手法。 6.读者角度:给读者带来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小说标题意蕴探究题的3个步骤 第一步:点出标题所用手法的表达技巧,比如:象征、双关、比喻、反语(反讽)、反问、引用等。 第二步:分析标题的表层义,即把标题在文中所表示的最浅层的意思分析出来。

信息化教育考试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信息化教育概述 1.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名词解释) 2.教育中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有3种: 现代媒体技术——现代教育媒体,物化形态的技术 现代媒传技术——媒传教学法,智能形态的技术 教学系统设计技术——教学设计,应用广泛的智能形态的技术 3.教育资源:(名词解释) (广义)包括教育信息、教育媒体、教育环境、教育人员等 (狭义)信息化教育中重点要开发的教育资源是现代信息技术硬件环境资源和教学软件资源。 4.优化教育过程就是使教育过程各组成要素——两个主体、要做的事情、做的方法、做的结果,也就是说,教育者和学习者以及教育任务、内容、手段、方法、效果及其相互关系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做到整体优化。(名词解释) 5.信息化教育的特征:(简答、填空) 五化:教育信息显示多媒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息传递网络化、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 三性:开放性、非线性、交互性 6.信息化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 < 现代教育技术 < 教育技术 信息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国有概念,强调现代信息技术媒体、现代媒体教学法、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 教育系统要素=教育者+教育信息+传统教育媒体(包括传统、现代教育媒体)+学习者。这样的教育才是信息化教育。 现代信息化教育的完整公式:信息化教育=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现代信息技术(二者缺一不可,有现代信息媒体的不一定是信息教育,还要有其思想和方法) 7.信息化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1)信息化教育的功能:优化的功能,花小代价取得大效果。 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绩效(效果、效益、效率)的目标。 优化不等于理想化 (2)信息化教育的作用:(简答题) ①提高教育质量;②提高学习效率;③扩大教育规模;④促进教育改革 8.电化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视听教育、信息化教育——(填空题) 信息时代的电化 教 信息化教育 工 业时代的电化教育视听教育

高三复习知识点梳理全攻略

高三复习知识点梳理全攻略 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似乎用在高三考生的身上更为合适。每个高三的考生都要面对数不清的复习资料。当这些复习资料硬生生地逼到面前的时候,一时间竟让人有些手足无措。而家长们想要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时候,也往往会赠送孩子们参考书,却没想到这样一来,更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 事实上,高三这个阶段,考生的复习资料种类繁多,不仅仅只有参考书、习题集才被称作复习资料。一般来说,复习资料从种类上大致可以分为:课本、《考试说明》、参考书、笔记、高考真题等五大类。那么这些林林总总的复习资料是否有先后主次之分,考生在使用复习资料的时候又该注意哪些问题?以下将和家长朋友们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一、课本是高考命题和高考复习的依托 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都会存在这样的误区,他们每天疲于应对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忙碌而焦虑地完成一张又一张的习题。却忽略了对课本的关注。他们殊不知,课本上的内容是高考命题和进行高考复习的依托,不管考试的试题如何灵活多变,也无论试题难度究竟多大,其考查内容都来自课本。 1.吃透课本的四大步骤 既然说课本是一切考题的根本,那么也就是说所有的考题都是以课本上的某个知识点为核心衍生而来的,吃透课本就能够更加容易地发现解题的脉络从而快速解题。那么,究竟该怎样吃透课本呢? ①研究目录。通过目录,考生可以把每个章节的知识脉络理清,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框架,然后逐步回忆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 ②具体章节一字不落。在看各部分章节的时候务必要保证一字不落。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每一个知识要素。同时,要把重点知识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出来,以区分不同的理解难度。

③不断浏览书上做好标记的知识点,加深印象。这也是需要考生经常做的事情。 ④最后冲刺阶段要再次回归目录,形成整体感,做题的时候更加有全局性,而且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知识盲区,抓紧补习。 其实,不断回归课本说起来容易,但是真做起来却不简单。这还需要考生不断地提醒自己,时时刻刻都能清醒地意识到课本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把课本完全吃透。 2.研读课本应避免两大问题 研读课本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缺乏新鲜感和跳跃式阅读。关于缺乏新鲜感这一问题,考生可以在课本上不断地做一些简单的批注,把一些考题简单地标记在课本上,这样每次看课本的时候都会感到有新的收获。 另外,看书的时候一定不能跳跃式阅读,即遇到自己已经熟练掌握的内容就一字不看,这样非常容易造成知识盲区。一旦考到了被忽略的内容,就会让人措手不及。所以,在高考之前,一定要认真地研读课本,把每个知识点都理解透彻。 推荐链接:高三各科复习资料汇总2012年高考倒计时“淘题”各科精品资料汇总天利38套-书城 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和高考复习的依据 一般来说,高考《考试说明》将在每年的三月份发放。对于《考试说明》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将其置之一旁,甚至高考结束之后都不知道里面都有什么内容。而事实上,在众多的复习资料中《考试说明》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本。 1.《考试说明》究竟有多么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编这本册子的人都是谁?《考试说明》是由各学科命题组的老师编写的。也就是说,这是高考出题人编写的册子。所有的试题都需要依据这本册子来制定。那么,换句话说,倘若考生复习的内容不在这本册子的要

无人机理论考试知识点整理

1.无人机定义:无人航空驾驶器(UA)或遥控驾驶航空器(RPA),无人机系统。 2.无人机分类:按飞行平台构型(固定翼无人机、旋翼无人机、无人飞艇、伞翼无人机、扑翼无人机),按用途(军用、民用),按尺寸/民航法规(微型空机质量≦7KG,轻型7-116、校正空速小鱼100KM/H)升限3000米,小型≦5700KG(微型轻型除外),大型大于5700KG。按活动半径:超近程15km以内,近程15-50km,短程50-200km,中程200-800km,远程大于800km;按任务高度:超低空0-100m,低空100-1000m,中空1000-7000m,高空7000-18000m,超高空18000m以上。 3.电动动力系统主要有:动力电机、动力电源、调速系统(又称电调)组成。 4.有刷电动机的效率较低,已逐渐不再使用。 5.电池的电压是会变化的,充电后可能会超过标称电压。电池的容量毫安时mAH。电池的放电能力以倍率表示C,1000mAh、10C最大放电电流为10000毫安。 6.电调的输入线与电池相连,输出线(有刷两根、无刷三根)与电机相连,电调的信号线与接收机相连。 7.涡轴发动机适用于中低空、低速短距起飞质量可达1000kg,涡桨发动机适用于中高空长航时起飞质量可达3000kg,涡扇发动机适合高空长航时。 8.飞控子系统是整个飞行过程的核心系统,相当于驾驶员之于有人机。 9.无人机电气系统一般包括:电源、配电系统、用电设备。电源和配电系统两者组合称为供电系统。 10.计算装载重量和中心的方法主要有:计算法、图表法、查表法。 11.无人机控制站(地面站)主要有:数据链路控制、飞行控制、载荷控制、载荷数据处理四类硬件设备机构构成。系统组成:指挥处理中心、无人机控制站、载荷控制站。 12.告警按级别可分为:提示、注意和警告三个级别。 13.飞行控制一般包括:舵面遥控、姿态遥控和指令遥控。 14.无人机通讯链路主要指用于无人机系统传输控制、无载荷控制、在和控制三部分信息的无线电链路。主要包括:指挥与控制、空中交通管制、感知和规避三种链路。 15.目前世界上无人机的频谱使用主要集中在UHF、L、C波段。 16.三种情况下会出现临界仰角:低速飞行、高速飞行、转弯飞行。 17.对流层低纬度地区上界高17-18km,中纬度地区10-12km,低纬度地区8-9km。对流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的以上的水汽。100m递减℃。对流层下层1500m以下,气流混乱。下层又称为摩擦层。摩擦层顶到6000m属于中层,云和降水多生成于这一层。6000m高

基础工程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整理

、概念 地基:场地范围内直接承托建筑物基础的岩土。 基础:建筑物底部与地基直接接触的承重构件,由砖石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建造,用于传递上部荷载和减少应力强度。 浅基础:做在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m或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度的大尺寸的基础,在计算中基础的侧面摩擦力不必考虑. 深基础:把基础直接做在地基深处承载力较高的土层上.埋置深度大于5m或者大于基础宽度,在计算基础时考虑基础侧壁摩擦力的影响 地基承载力: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 基础埋深:基础底面埋在地面(一般指设计地面)下的深度 持力层:是指与基础相接触,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层。 下卧层:位于结构物基础持力层以下,并处于压缩层范围内的各土层。 软弱下卧层:持力层以下,承载力显著低于持力层的高压缩性土层。 文克勒地基模型:地基上任一点所受的压力强度p与该点的地基沉降量s成正比,即p=ks式中比例系数k称为基床反力系数 沉降量:独立基础或刚度特别大的基础中点沉降值 沉降差:两相邻独立基础沉降值之差△s=s1-s2 倾斜:独立基础在倾斜方向上两端的沉降差与其距离的比值。tan B =(s1-s2)/b 局部倾斜:tan B' =(s1-s2)/l 负摩擦桩:当出现沿桩长一定范围(或整个)内侧摩阻力方向与外荷载方向相同时,该侧阻力称为负摩阻力,相应的桩称为负摩擦桩。 负摩阻力:当桩侧土体因某种原因而下沉,且其下沉量大于桩的沉降时,土对桩产生的向下作用的摩阻力,称为负摩阻力。 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端承摩擦桩:桩顶极限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但桩侧阻力分担荷载较大。如桩端为坚实的粘性土、粉土和砂类土时的桩。 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摩擦端承桩:桩顶极限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但桩端阻力分担荷载较大。如桩端为密实砂类、碎石类土层中时的桩。 减沉桩基础:当天然地基承载力基本满足建筑物荷载要求,而以减少沉降为目的设置的桩,特称“减沉桩”。 复合基础: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天然地基土体或被改良的天然地基土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地基液化:在地震作用下,饱和砂土和粉土克里强烈振动发生相对位移,使土的颗粒结构趋于压密,颗粒间孔缝水来不及排泄而受挤压,因而使孔缝水压力急剧增加,当孔缝水压力上升与土颗粒所受到的正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土粒之间与因摩擦产生的抗剪能力消失,土颗粒如同“液体”一样悬浮,形成地基液化现象。 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是对天然地基,或先在地基中设置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带)等竖向排水体,然后利用建筑物本身重量分级逐渐加载;或在建筑物建造前在场地上先行加载预压,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逐渐固结,地基发生沉降,同时强度逐步提高的方法。 原理:地基在荷载作用下,通过布置竖向排水井(砂井或塑料排水袋等),使土中的孔隙水被慢慢排出,孔隙比减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地基土的强度逐渐增长。 湿馅性黄土:当在一定压力下(指土的自重压力和自重压力以及附加压力之和),受水浸湿,结构迅速破坏强度随之降低并产生显著的附加下沉的现象。 膨胀土:膨胀土的矿物成分主要是蒙脱石,为一种高塑性粘土,一般承载力较高,具有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和反复胀缩变形、浸水承载力衰减、干缩裂隙 发育等特性,性质极不稳定。

计算机一级考试理论知识点整理

说明:文中标明的页码均指《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程(第4版第二次修订)》(南京大学出版社) 考点1 信息技术概况 (第一章1~2节 & 第二章第1节 & 第六章第5节) 考点 1.1 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 微电子技术是实现电子电路和电子系统超小型化及微型化的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 集成电路:20世纪50年代出现。以半导体单晶片作为材料,经平面工艺加工制造,将大量的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元器件及互相连线构成的电子线路集成在基片上,构成一个微型化的电路或者系统。集成电路的半导体材料通常是硅或砷化镓。集成电路芯片是微电子技术的结晶,是计算机和通信设备的硬件核心,是现代信息产业的基础。 (1)集成电路分类: ①按照元器件数目分:小规模集成电路(SSI)集成度 <100) 中规模集成电路(MSI)100<集成度<30000)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3000<集成度<10万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10万<集成度<100万极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集成度>100万

(注:集成度——单个集成电路所含电子元件的个数) ②按照晶体管结构、电路和工艺不同分为: 双极性集成电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集成电路双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几类 ③按照集成电路功能分两类: 数字集成电路:如门电路存储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 模拟集成电路(又称线性电路):如信号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 ④按照用途分两类: I通用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和存储芯片等 II专用集成电路:专门设计、定制的集成电路 (2)集成电路制造(P29) 将单晶硅经切割、研磨、抛光,制成硅抛光片。经氧化、光刻、掺杂,互连等工艺,制成含有成百上千独立集成电路的晶圆。将晶圆切开,剔除废品,就成了一批芯片。将芯片安装在陶瓷基座上,将芯片与插脚连线并加盖封装,就成了集成电路.常见的封装形式(3)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工作速度主要取决于晶体管的尺寸。 单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平均每18~24个月翻一番,这叫做Moore 定律。集成度是有极限的,因此,Moore定律不可能永远成立。集成

考前知识点小细节梳理

知识点小细节总结: 一,代数 1,科学计数法:注意后缀有无单位,如亿美元 2,幂,负指数幂 3,去绝对值,去括号,注意符号! 4,不等式,性质3注意变号 5,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时,注意自己的习惯;如二次项系数为负,注意提取负号先6,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韦达定理前提:a≠0,Δ≥0, 7,二次根式,x≥0 8,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多为结合图像考取值范围,对应上即可;如为解答题,设一般式代入求解 9,二次函数: 化成顶点式,注意配方,顶点坐标 结合图像判断a,b,c之间的关系;注意对称轴(左同右异),以及图像所给点的信息 平移:左加右减,替换的思想 10,三角函数,理解记忆或画图 11,解析几何公式: 两点距离公式: 中点坐标: 一次函数K,k=tanα= = 或,(K的绝对值=直线与X轴所夹锐角的正切值,或求完自行/再判断正负号、类反比例K的求法) 二,几何 1,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三心交于一点 中垂线,角平分线性质与判定 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一半(联想矩形对角线,和求最值) 距离,点到点用两点距离公式;点到直线即求垂线段;线到线的距离,找点作垂线段;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可用来二次函数求最值,求等面积三角形存在性(亦考虑中点) 相似三角形的找寻:标注线段,判断出哪两个三角形相似(是否要转移线段,是否要作辅助线,以及角的找寻)

射影定理: 勾股定理: 弦图,(构造)一线三垂直, 看到折叠想到勾股定理,圆中折叠先连接折痕,并判断是否垂直,是否构成垂径定理 模型: 手拉手,旋转是关键 半角模型 一线三垂直 对角互补 2,面积转换:等底 等高 相似(尤其注意反比例K的几何意义,构造直角三角形) 组合图,注意观察由来 3,圆: 圆的五个定理:圆周角(注意角的转移,和构造直径所对圆周角),切线长,垂径定理(判断题注意细节:非直径),弦切角定理,圆幂定理(相交弦,切割线定理,割线定理) 弧长:半径为R的圆中,n°的圆心角所对弧长的计算公式为 扇形面积:S=nπR2/360 S=1/2LR(可看做三角形;L为弧长,R为半径) 隐圆问题:尤其是在几何综合出现矩形时,动点求最值时和求三角函数时四点共圆:同侧圆周角相等 异侧圆周角互补(注意联想三角形相似,等角的补角相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