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理科学前沿发展专题研究

地理科学前沿发展专题研究

地理科学前沿发展专题研究
地理科学前沿发展专题研究

地理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

摘要: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地理信息形态的转变。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宗旨是通过对地理对象的监测、分析、模拟和预测来研究地理空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人口流和信息流,并以信息流来调控物质流、能量流、人口流。地理信息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已使地理研究从定性分析发展到定量分析,从而推动了地理科学的研究迈上合成化和智能化的轨道。

关键字: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技术发展趋势

一、前沿

经过几十年发展,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地理信息系统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它已经上升到信息时代(Informationage)的产物,成为信息社会的一个基本内容。

从地理信息系统到地理信息科学,1992年是个标志,Goochild在IJGISystem 杂志上发表了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 ,从而标志着地理信息科学作为一个学科正式成立。1996年国际杂志IJGISystem改名为IJGIScience。

地理信息科学理论的建立将GIS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网络的发展,针对系统相对独立、内部耦合度强、互操作性差、集成能力匮乏等不足,2000前后年出现了“地理信息服务”这一新技术,旨在实现网络环境下地理信息的集成应用,以满足普通民众对地理信息的需求。随着Google Earth、志愿者GIS(VGI)为代表的GIS社会化应用的蓬勃发展,GIS已经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专业化”向“大众化”与“社会化”的转变。

GIS发展和计算机技术发展和后来到网络的发展,一直到数字地球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林珲教授说GIS包括空间数据库、空间分析、可视化三大功能,后来把模型库和虚拟环境加进来,还包括一个网络支撑环境。从地图到地理信息系统与虚拟地理环境,是地理学语言的演变,这是从虚拟现实这个角度看GIS 的发展。

武汉大学朱庆教授总结了GIS技术的发展动态,认为GIS向多维、动态、一体化方向发展;GIS系统体系结构向开放式、网络化、信息栅格发展;软件实现向组件化、中间件、智能体方向发展;空间信息技术和通信进一步融合;数据获取向“3S集成”方向发展,尤其是Sensor Web的发展;数据存储管理向分布式存储及其互操作方向发展;数据处理向移动计算、普适计算和语义网方向发展;人机交互向自然的虚拟环境方向发展等。

二、地理信息技术前沿领域

2.1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范式。

地理信息科学出现理论化和工程化以及学科交叉的态势。正在加强地理信息哲学和地球信息机理的理论研究,推动地理信息工程研究邻域的快速成长,加快理论化和工程化趋势。地理科学将与更多的学科交叉融合,进而形成更多的分支学科。

地理信息技术呈现标准化、多维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和虚拟化的趋势。在地理信息及其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按事先取得共识的标准来进行,因此呼唤地理信息和技术的标准化趋势。把二维的GIS模型拓展到三维、四维。集成化包括信息集成、地理信息系统与专业模型库之间的集成、GIS之间的集成、信息生产中各个环节的集成以及3S技术集成等。网络化即利用internet技术在Web上发布数据。

2.2地理信息本体特征及理论基础。

地理研究的对象是“地理实体和现象”(本体)与“地理信息”(本体的映射)的统一,广义而言他们之间是原型与模型的关系。研究地理信息的本体特征,必须掌握地理信息机理。它是指地理信息从产生到被检测,到储存和管理,再到分析、评价、预测,再到综合应用的整个过程的信息流程,即从地理对象和现象的光谱和其他电磁波信息通过发射、反射或散射后被遥感探测器接收并形成遥感图像开始,到遥感图像数据的处理,到生成地理数据库,再到提取出地理系统的变化信息,到地理评价信息、地理预测信息、地理辅助决策方案,以及地理知识和知识库等各个环节中,地理信息的流动构成了有向的互动的信息转换、信息派生、信息叠加和融合,以及信息深挖掘层次和调控的机制。

研究地理信息的本体特征、机理、和功能结构,要认清哪些地理信息或地理信息的哪些方面,能够被何种方法最有效率的掌握和调控。要从精度、抽象度和创意性三个维度认识地理信息的特性。

2.3地理信息科学方法论。

地理信息科学针对地理研究中的图形---图像问题、结构化问题、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问题、形-数-理一体化问题,顾及当前已经采用的计算机数值模拟和结构或功能仿真模式,采用图形-图像思维、数学模型、地理信息图谱、智

能分析与计算、模拟和仿真、综合集成等科学方法,为人类研究和探究地理客体和现象本质规律提供了理念化和系统化的理念、方法和途径;同时,还针对地理信息科学研究过程的信息流和功能链,采用地理信息采集、检测、管理、处理、分析、模拟、表达、服务和地理信息网格,以及5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管理信息系统MIS、空间决策支持系统SDSS)技术集成等技术方法,为人类改造和利用地理客体和环境提供系列化的工具、流程和工艺。

2.4地理信息系统。

时空数据模型:发展全关系型时空一体化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来反映多尺度时空动态变化;在已有的三层数据采样模型和高精度曲面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高效率的时空一体化曲面模型;集成精确空间拓扑关系与模糊空间关系模型;建立高可信地理空间数据库管系统软件,解决跨平台、分布式的企业级地理空间数据管理难题。

时空分析建模:针对多种地理对象和现象分别建立空间分析模型;将其集成并研发成空间分析模型软件和模型库;发展自然语言理解模型、空间统计模型、空间推理模型、元胞自动机,将空间分析模型应用到空间数据挖掘中,维空间分析的简易化,多因子集成化、智能化,解决空间定量分析、空间相关性、空间异质性格局等提供有效工具。

高性能计算方法应用于地理空间计算:建立可扩展的高性能地学计算中间件平台,以此平台为基础面向不同的地学领域扩展具有不同专业特色的地学高性能计算中间件。

地理信息网格:基于全球模型的新型栅格数据结构,解决传统空间信息技术在海量空间数据库、全球性问题或大区域研究中存在的空间数据表达能力有限、数据空间分布不均匀、不支持多分辨率表示和大尺度透视转换、建模困难、数据组织管理及处理过程复杂繁琐等问题,为全球性问题研究构建更理想的地理建模和计算机环境提供性的莅临和技术方法。

提高空间信息服务性能:利用网格计算最新技术整合GIS服务,将空间数据节点构成虚拟组织,有效满足快速膨胀的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和访问,真正实现异构操作和海量数据传输。利用最新网络框架WSRF,对OGC服务进行改进,维空间信息服务增加状态属性,实现地图操作业务的长效持久机制;构建虚拟组织,利用MDS对服务进行注册管理和资源发现,实现网格资源的监测与发现。

虚拟现实技术:首先进行三维实体构建,进而建立图形绘制和储存模型,

根据不同行业的模型对象特点分别构建不同三维实体:结合不同业务流程,定义不同的接口集,采用开放集成的方式、插件式的组织,从而构建基于虚拟现实的三维GIS可视化信息系统,为地理学研究建立新的模拟和仿真技术方法。

地理信息标准和规范:第一层是数据集的标准,包括空间数据的元数据标准、内容标准、语义标准、编码标准、质量标准、转换标准和符号可视化标准等。他们形成了空间数据的描述与转换标准体系,也是空间数据的分发服务和互操作标准的基础。第二层是地理数据分发服务标准,包括网络环境下元数据的发布模式、文件目录服务、数据的密集及用户权限管理、购买数据的申请与审批流程及电子支付、数据产品的制作传输与转换等内容。第三层是空间数据互操作的规范,他是异构系统之间使用函数实现对空间对象的实时操纵,获取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又分为抽象规范和实现规范两个亚层次。第四层次是地理空间信息服务的标准,允许空间服务系统对用户提供透明的在线访问、个性化的数据、信息和知识服务。

2.5遥感、对地观测系统和对地采集。

在深入研究遥感的电磁波机理分析、模拟和模型化,以及建立遥感影像认知的同时,今后的发展方向是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全天候遥感卫星的影像处理、信息智能化解译和提取、动态监测和信息分析利用,以及定量遥感深化模拟和应用。

建立天-地-空一体化的对地观测体系:建立卫星航空近地面多种高度的遥感平台,建立各种成像手段、各种普段、各种分辨率、各种物理化学探测仪,大小卫星平台、高中低轨道相辅相成,形成全球性的、立体的、多维度的观测体系。定性、定位、定量和定时的了解遥感对象;全天候、全天时和全球观测的观测研究对象;获取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大小卫星平台综合。航空航天遥感综合,技术发展和应用综合。

建立陆地和海洋定点观测台站:形成陆地观测台站网海洋定点观测台站网,将周期的、动态的遥感监测手段和长期定点的观测相结合,从而获得从宏观到微观的多种变化信息。

社会经济数据的采集和提取:社会经济最小统计单元的确定和获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2.6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位置服务。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又称天基系统,是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位置服务技术,解决多种信息系统融合和多种物理手段以替换集成的问题。具体包括:室内外导航定位融合技术,城市行人导航定位难题。

2.7地图学。

制图综合:解决地理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内容完整性和表达清晰性两对矛盾,解决方案是数学模型、知识推理和数字地图平台三位一体相互配合;研究制图综合机理,深入研究面向不同地理对象、地理区域的知识规则,并将其加入计算机知识库中;实现过程监控,建立制图综合的过程建立机制和软件,执行渐进式策略;面向的地理对象从二维地理现象发展到三维立体对象,包括DEM 的综合、建筑物的综合等。

多维动态可视化:自适应的空间信息可视化,海量空间信息的渐进式传输和可视化。

数字地图:数字地图的数据管理、制图综合、可视化、编制与出版、产品体系、共享与版权保护,以及分析和应用等。

图形-图像思维:重视不同阶段的图形-图像思维研究模式和成果形式的研究;研究其实现手段,包括人工目视方法,在数字地图系统、GIS和遥感等工具辅助下完成,以及用全自动技术来实现。

地学信息图谱:以形-数-理一体化的方式研究并解决地理空间的时空格局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超,等.地理信息系统[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

[2] 边馥苓.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M] .北京:测绘出版社, 1996

[3]周芹芳,申曦,刘雄宇,. 1989~2013年中国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综述——基于CSCD的计量分析[J].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4,(1).

[4]盛宇,董志江. 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现状及展望[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3:49.

[5]李军政. 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陕西地质,2004,01:93-100.

《现代科学技术前沿及其哲学问题》教学大纲

《现代科学技术前沿及其哲学问题》教学大纲 第一讲自然科学与哲学 1、从自然科学对哲学的作用和哲学对自然科学的作用说明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关于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从自然科学对哲学的作用来看,也就是哲学的根和源的问题:(一)自然科学是哲学的重要基础。1、哲学是从非哲学开始的。这里哲学是指科学的哲学,不是指某些“意识形态的哲学”。同任何知识领域一样,哲学不能从它自身产生出来,哲学从具体科学开始。2、自然科学是哲学的重要基础。(1)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特别是自然科学的一些重大突破,向哲学提出了新的问题,要求予以解决;而哲学则由于充分认识到向自己提出问题的现实基础,从而正确地解决由于自然科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2)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自然科学是产生哲学的土壤,为哲学提供丰富的养料。(3)科学的哲学只有吸取新的自然科学成就,才能战胜各种非科学、反科学的哲学。(二)脱离自然科学的哲学是贫困的哲学。自然科学强烈地影响着每一代的哲学思想。 1、每一代的哲学思想无不打上自然科学发展的印记。 2、自然科学的进步必然要改变唯物主义的形式。 3、倾听科学实践的呼声,对自然科学的新成就作出新的科学概括。从哲学对自然科学的作用看:1、自然科学的产生离不开理论思维,而理论思维需要哲学的向导。2、科学的哲学对自然科学发展起促进作用。3、蔑视哲学是错误的。 4、自然科学要关心哲学问题。 5、哲学不是自然科学的“裁判官”。 6、哲学为自然科学提供最一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7、检验科学真理的标准是科学实践,而不是哲学。 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给科学开路的。 9、哲学鼓励百家争鸣。10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在现代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同自然科学相结合。 2、为什么说自然科学的进步必然要改变唯物主义的形式? 唯物主义的内容、范畴、概念,要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增添新的内容,甚至改变。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自然科学发生了巨大的革命,唯物主义的时空观也发生了变革。相对论揭示了时空之间以及时空与物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革新了牛顿的时空观,而且也革新了仍然以经典力学为基础的恩格斯的时空观。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的其他概念、范畴,诸如因果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以及认识论的许多问题,都同前人的许多命题、思

Science公布的125个科学前沿问题

Science公布的125个科学前沿问题 Science公布了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在今后1/4个世纪的时间里,人们将致力于研究解决这些问题。这125个问题如下(前25个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问题): 125个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 1.宇宙由什么构成? 2.意识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 3.为什么人类基因会如此之少? 4.遗传变异与人类健康的相关程度如何? 5.物理定律能否统一? 6.人类寿命到底可以延长多久? 7.是什么控制着器官再生? 8.皮肤细胞如何成为神经细胞? 9.单个体细胞怎样成为整株植物? 10.地球内部如何运行? 11.地球人类在宇宙中是否独一无二? 12.地球生命在何处产生、如何产生? 13.什么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 14.什么基因的改变造就了独特的人类? 15.记忆如何存储和恢复? 16.人类合作行为如何发展? 17.怎样从海量生物数据中产生大的可视图片? 18.化学自组织的发展程度如何? 19.什么是传统计算的极限? 20.我们能否有选择地切断某些免疫反应? 21.量子不确定性和非局部性背后是否有更深刻的原理? 22.能否研制出有效的HIV疫苗? 23.温室效应会使地球温度达到多高?

24.什么时间用什么能源可以替代石油? 25.地球到底能负担多少人口? 26.宇宙是否唯一? 27.是什么驱动宇宙膨胀? 28.第一颗恒星与星系何时产生、怎样产生? 29.超高能宇宙射线来自何处? 30.是什么给类星体提供动力? 31.黑洞的本质是什么? 32.正物质为何多于反物质? 33.质子会衰减吗? 34.重力的本质是什么? 35.时间为何不同于其他维度? 36.是否存在比夸克更小的基本粒子? 37.中微子是其自己的反粒子吗? 38.是否有解释所有相关电子系统的统一理论? 39.人类能够制造最强的激光吗? 40.能否制造完美的光学透镜? 41.是否可能制造出室温下的磁性半导体? 42.什么是高温超导性之后的成对机制? 43.能否发展关于湍流动力学和颗粒材料运动学的综合理论? 44.是否存在稳定的高原子量元素? 45.固体中是否有超流动性?如果有,如何解释? 46.水的结构如何? 47.玻璃态物质的本质是什么? 48.是否存在合理化学合成的极限? 49.光电电池的最终效率如何? 50.核聚变将最终成为未来的能源吗? 51.驱动太阳磁周期的原因是什么? 52.行星怎样形成?

2020年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200道题大全)

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共50题,共100分) 一. 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我国的载人飞船被命名为:()。[2分] A“水星” B“猎户座” C“” D“神舟” 2.下列不属于纳米材料的是()。[2分] A纳米线 B纳米球 C石墨烯 D金刚石 3.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技术不包括以下哪项:()。[2分] A太阳能光伏发电 B地热能利用 C太阳能热发电 D核电技术 4.据估算,真菌病害已使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在全球围每年减少()亿吨,损失的粮食每年

可多养活6亿人。[2分] A0.5 B0.75 C1.0 D1.25 5.()是以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知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融入工程学思想,将“自下而上”的“设计合成”的研究理念与系统生物学在“组学”基础上建立的“自上而下”的“综合分析”的研究理念相结合,具有巨大科学创新和应用潜力的新兴交叉学科。[2分] A合成生物学 B精准医学 C再生医学 D预防医学 6.当前,()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着力点,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聚焦点,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2分] A新材料技术 B新一代人工智能 C新生物技术 D新能源技术 7.()年11月24日,设施通过国家验收,标志着我国唯一的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项

目建设全面完成。[2分] A1949 B1979 C2009 D2019 8.以下哪个国家或地区不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压力:()。[2分] A巴西 B中国东部 C北非 D阿拉伯地区 9.()是世界第一台速度超过每秒10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2分] A天河二号 B神威?太湖之光 C顶点 D山脊 10.机器学习是指通过()在机器上训练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分析决策与行为预测的过程。[2分] A数据 B算法

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研究报告

?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研究 导论 哲学社会科学是关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 哲学属于人文科学。 人文科学(humanities)是由研究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的各门学科组成的科学体系,如哲学、历史、文学、语言、艺术等都属于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它的任务是研究与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 政治学 经济学 法学 社会学 …… 社会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科学包含人文科学在,狭义的社会科学则不包括人文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其实就是指广义的社会科学。 今天主要讲以下问题: 一、何谓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 二、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思潮 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前沿研究的几个重大问题介绍 四、如何进行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研究 ?一、何谓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 哲学社会科学前沿问题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新思潮、新方法、新理论、新观点。前沿问题多指学术发展中的新领域、新探索。 热点问题是一段时间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在一定时期会有一定的重合。 所谓前沿,应该是由学术本身的逻辑发展出来的,并且能够在后来的学术发展史中,成为人类知识积累过程的一个

阶石;所谓热点,是因应一时一地人们的社会需要引出的兴奋点。 ?大学2003年5月出版、由韦伟撰写的《当代哲学社会科学 理论前沿若干重大问题》。 ?还有各个专业领域前沿问题研究的著作也很多。 ?这些著作所介绍的前沿问题大体有以下几类: 1.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思潮 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思潮既有国的、也有国外的。有些所谓新思潮并非真正是“新”的,有的在国外已经发展几十年了,但刚刚在国兴起;有的原来就有,但目前又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 如:新儒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新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后现代主义等等。 2.哲学社会科学的新方法 有哲学社会科学新方法所引起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进步、革命。 如由系统科学方法论所引起的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认识、新解释。 系统科学、信息科学、控制论、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博弈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引起革命性的变革。 3.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观点 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观点是最近人们在学术研究中提出的一些新的观点、畴。 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科学发展观、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以人为本、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中国公民社会建设,等等。 4.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视野

对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研究

高 考 ·考试研究· 二○ 一四年 九月 69 对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的研究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三高级中学 杨晓蕾 摘 要:我国新课改实施的十五年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推进。对于新课程中要求的新理念和新发展要求,我国不同地区高考地理是否实现了良好选拔和客观评价,是否能有效指导高三地理复习,以及近年来高考问题存在哪些问题,文章基于这些内容作出全面分析与判断,为高考地理试题编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地理试题;问题与加强措施 研究分析地理高考试题,不仅有利于充实新课程改革理论,还能全面促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有效的推进,另一方面还能够丰富高考地理的理论研究内容,能够充分发挥出高考本身具有的良好选拔特征,更能发挥高考地理试题的导向功能,为广大高三地理教师指导复习提供依据。 1.新课标下的高考地理试题特点 高考研究自新课标以来的高考地理试题特点,能够有效把握高考考试性质,有利于学生充分备考。研究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就是实现科学备考,理解高考地理试卷的难易程度,而且已经实现了统一模式向兼容并蓄的方向转变,也实现了试题由封闭到开放,具体指的是: 1)试卷的命题多呈现一纲多本的包容性,一纲多本的包容性指的是基于同一标准内容之下,在不同版本的地理教材中会有不同的表达。 2)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做到有效链接,这是指高中多本地理知识的有效整合,高考试题不仅仅只考察高中地理知识,正是两个学段地理知识的有所涉猎。 3)命题材料的开放性多表现出来,这是指新课改后的高考地理试题多呈现出开放性,比如设计的热点资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取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4)学生的话语权体现出来,这主要是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卷已经重视到学生的话语权,在试卷命题中让学生充分发挥个性和扩展思维。 2.新课标下的高考地理试题编制的主要问题2.1高考地理试题并未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高考教育做出了一定改革创新,高考试题做出了一定改革创新,但是在地理高考试题中并未充分创新思维,创新试题设计和可持续发展。当前的高考试题的选择性与整体性并未有效统一,而且多地区题型功能表现单一,并未有效发挥整体体型的有效功能,这就阻碍了高考地理试题的进一步创新与改革,阻碍了其实现可持续创新发展,要想体现高考地理试题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把试题中的国家意志体现出来,还要体现出社会现实和理论联系实际。其中以选择题为例,如果太难,造成思维难度太大,如果过于简单,又会造成学生无端获取。 2.2固化了高考地理试题的科学思维 近年来的高考试题,具体呈现出整体有规划和个体有分工的命题设计特点,高考地理整体和个体分别承担着不同的能力要求和知识属性,在试题的命题设计中要体现命题者的思想取向。由于高考试题涉及的面积较广,受到地理课程特性的影响,其思维空间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地理学科既有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内容复杂,表达变通多变。但是近年来的客观试题,答案仍是唯一确定的,这种形式的课题就会固化了高考地理试题的科学思维。 2.3检测学生自身地理技能的试题甚少 从近几年的高考地理编制试题,在高考地理试题中,考察地理技能的试题越来越多的出现,但是大多都是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计算应用能力,这样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检测学生自身地理技能的试题非常少,不能够很好的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 2.4高考地理试题的创新程度不足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创新精神,所以在高考地理试题的编制上要充分体现创新。在经过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发现灵活鲜明的研究性的试题较少,不能够很好的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查,创新的力度不足,创新的意味不够。 2.5基础性和选择性并未统一 经过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可以得出考查的知识点较为集中,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在试题中所占比例失调。试题涉及的基本知识大多集中在必修教材中,对选修教材中的知识涉及较少。这就造成了学生生活中的地理、实现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指导思想,在地理教学中违背了这一指导思想。 3.新课标下高考地理试题编制的建议 3.1高考地理试题编制应加大试题创新力度 近几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出现创新力度不足的问题,缺乏一些经典试题。针对这种问题,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创新:一、编制试题应挑选多样的图像内容和对同一类图像多角度的进行命题,不同的知识点得到考查。二、编制试题要进行创新图像试题,体现出其与以往图像试题的不同性,彰显出图像试题的新颖性,有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3.2高考地理试题编制增加设计和绘制地图的要求 近几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出现了检测学生自身地理技能的试题甚少的问题。我国地理学科教学目标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设计和绘制地图的能力,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地理学习的理解。但是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对于设计和绘制地图方面的试题几乎没有,不能很好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高考的试题中应该增加这种试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落实地理绘图技能,增加这类试题对地理教学目标考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3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高考地理试题就是在考查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形式,但是这种评价形式较为单一。所以在高考地理试题编制上,应该向着多元化发展,要追求试题编制、答案和评分标准的开放性和创新性,真正的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实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发展。 4结论 本文对近年来高考地理试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新课标下的高考地理试题特点以及存在的几点问题,最后对新课标下高考地理试题编制提出了几点建议。由此得出:研究分析地理高考试题,不仅有利于充实新课程改革理论,丰富高考地理的理论研究内容,为广大高三地理教师指导复习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储亚平,林培英,等。地理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92 [2]罗华明.2009年高考新课标地理命题走向[J].课程导学,2008.18-19. [3]文喜福.2006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命题趋势[J].地理教育,2006,(3):25. [4]刘朝晖.高考地理学科能力考查趋势及对策[J].命题研究,2006.15-16.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试题与答案

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 知识》试题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 信息材料旨在实现信息的产生、发射、传输、接收、获取、存储和显示等功能使用,下列属于信息材料的是() A.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B.超大容量信息存储材料 C.先进磁性材料 D.激光晶体 参考答案 答案:ABC 2. 目前,以疫苗为主的生物治疗目前在全球迅速发展,下列哪些属于以疫苗为主的生物治疗()。 A、T细胞激活与调节 B、树突状细胞疫苗 C、溶癌病毒治疗 D、T细胞过继转移 参考答案 答案:ABCD 3. ( ) 指的是利用量子叠加或量子纠缠来获得更高灵敏度和分辨率的新型传感器。 A、生物传感器 B、位移传感器

C、红外传感器 D、量子传感器 参考答案 答案:D 4. 量子材料指的是由于其自身电子遵循的量子力学规律而产生奇异物理特性的材料,下列不属于量子材料的是( )。 A.石墨烯 B.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C.铁基超导体 D.锂离子电池 参考答案 答案:D 5. 2009年,科技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委联合启动国家 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工作。以下哪个省市未被列入先期示范工作中:()。 A、山东 B、湖南 C、江苏 D、安徽 参考答案 答案:C 6. 目前,全球固体废物领域技术创新最为活跃的国家是以下哪个国家:()。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参考答案 答案:D 7. ()有望成为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后的第三种疾病治疗途径。 A、精准医学 B、再生医学 C、预防医学 D、康复医学 参考答案 答案:B 8. 关于重大慢性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重大慢性病多为终身性疾病,很难根治 B.并发症危害大,疾病后期的致死致残率高 C.对人类健康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D.不会造成经济损失 参考答案 答案:D 9. 深海生物资源主要是指生活在海洋大陆坡和洋底水深( )之间,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生物。 A.小于200米 B.200~3000米 C.3000~5000米

科学哲学的前沿与发展趋势.doc

科技哲学的前沿与发展趋势- 引言 现状下,对于科技哲学的研究,重点放在了科学技术方面,与此同时科学哲学与自然哲学,则属于科技哲学研究过程中的延伸部分[1]。科技哲学相关联的问题很多,并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科技哲学如果能够对知识结构创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那么将会使科技哲学所研究的领域范围进一步扩充,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有利的推进作用。鉴于此,本课题对科技哲学的前沿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1 科技哲学的前沿分析 1.1 思想流派纷呈方面 科学文化哲学在现代西方文化科技中的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例如女权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便是耳熟能详的哲学文化,并且这些哲学文化有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进入二十一世纪,在自然科学范畴当中,人文社会科学逐渐渗透进来,虽然女性主义在科学界所维持的时间较为短暂,但是从认为社会科学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它从独特的视角很好地对主体科学进行了理性的批判[2]。与此同时,还构思了有关女性主义科学的一些假想及实践。对于哲学研究来说,显然不仅仅局限在上述所论述的内容当中,还涵盖了政治、文化、科学以及技术等,这些均会对我国科技哲学产生尤为深远的影响。 1.2 意识形态批判方面 对于科学文化哲学来说,里面所研究的学科及内容诸多。我们知道学科之间是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性的,进一步便会呈

现科学划界等呈现上的问题。以所发布的学术为依据,可以看出科学文化哲学意识形态是存在批判这一特质的。通过批判便能够认识问题的存在,从而剖析问题的根本,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依据,这显然也是科技哲学值得深入研究的关键优势一致。结合近年来在各大学术权威网站所发表的文章来看,基于科学文化哲学中有关于意识形态批判的文章占了3.6%[3]。从学术分支广泛的层面分析,这一数据很好地说明了现状下在科学文化哲学中意识形态占据有利地位。对于哲学文化批判讨论来说,其前沿问题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其一是科学,其二是人文。因此,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者之间所存在的相关性成为了诸多学者所研究的对象。有学者经研究表明:在人文与科技哲学两者充分融合的前提下,才能够使哲学科技充分有效地发展起来,进一步使科学文化哲学在促进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充分有效地展现出来。 1.3 科技哲学的热点问题分析 对于未知世界,吸引了大批学者进行探索,并且在探索过程中通常带有极为强烈的哲学思辨色彩。这是由于未知的不可预知性,在事实缺乏有效证据的前提下,哲学思辨便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恩格斯说过:历史在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不同时期所呈现出来的丰富经验能够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起到极大的帮助[4]。这说明了,自然科学的研究需要依赖于历史,并将历史作为自然科学理论在构建方面的重要参考凭据。在哲学学术界,科技哲学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属于一大热点问题。比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引起重点关注的年里约会议中所表法的有关保护全球黄金的国家元首宣言。世界各国均将此问题称为21世纪议程,并且该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充分重视。 2 科技哲学的发展趋势探究

高考地理专题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专题精品学案 1、地理分布图的判读程序(1)读图名(2)读图例(3)确定位置(4)提取信息[例题1](2003年上海卷)西亚历来是西方强国激烈争夺的地区,读“西亚地

理图: (1)2003年,美国先发制人对西 亚国家___________ (填图上英文字 母代号)发动战争。该国的原是人类 文明发祥地之一,是世界著名业 区。 (3)西亚油田集中分布在 及其周围地区。世界上五大储油国中惟一的非阿 拉伯国家是(填图上英文字母代号)。西亚石 油主要运往西欧、口美国,石油运输方式主要有和。丰富的石油资源带动了西亚大部分地 区经济的发展,除产油国外,有些国家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 ,都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二、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 ①数量: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线上或是线之间);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水平距离和高差测算地面实际距离;根据两地的海拔高度可计算出相对高度。如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x-1)d<△ H v (x+1)d,x 为陡崖处汇集的等压线的条数,d 为图中的等高距。 ②形态: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陡缓: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 类型(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峡谷等)。 (2)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 ①与气候结合: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垂直递减率为0.6°C/100m。 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迎风坡降水量多、背风坡降水量少。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污染空气的滞留。 ②与河流水文结合: 由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河流上游海拔高,下游海拔低。 水库坝址宜选择峡谷地段(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③与运输线路结合:建铁路、公路应建在坡度平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

高考地理-人口(练)-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人口(练) 1.练高考 (2016?上海卷)(十)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9.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 .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 20.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人才资源强国。技师技工一般是通过中等专业训练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成长起来的。图为2013 年中、美、日、德四国劳动就业人口中完成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的人口比例。由图中数据可以推测,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不利条件主要有() A .劳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偏低B.技师技工数量偏低 C.制造业从业人口数量偏低D.研发人员数量偏低 (2016?江苏卷)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 分)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来此过冬养老人结合数近10 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 图16 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 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5分)(3)大量外来人口对“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____________ 。(4分)(2016?海南卷)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 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图4 是2010 年3 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 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6分)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 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8分)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6 分)(2015?山东卷)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 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列各题。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物理学最前沿八大难题

物理学最前沿八大难题 当今科学研究中三个突出的基本问题是:宇宙构成、物质结构及生命的本质和维持,所对应的现代新技术革命的八大学科分别是:能源、信息、材料、微光、微电子技术、海洋科学、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物理学在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学科中占有首要的地位。 我们可以从物理学最前沿的八大难题来了解最新的物理学动态。 难题一:什么是暗能量 宇宙学最近的两个发现证实,普通物质和暗物质远不足以解释宇宙的结构。还有第三种成分,它不是物质而是某种形式的暗能量。 这种神秘成分存在的一个证据,来源于对宇宙构造的测量。爱因斯坦认为,所有物质都会改变它周围时空的形状。因此,宇宙的总体形状由其中的总质量和能量决定。最近科学家对大爆炸剩余能量的研究显示,宇宙有着最为简单的形状——是扁平的。这又反过来揭示了宇宙的总质量密度。但天文学家在将所有暗物质和普通物质的可能来源加起来之后发现,宇宙的质量密度仍少了2/3之多! 难题二:什么是暗物质 我们能找到的普通物质仅占整个宇宙的4%,远远少于宇宙的总物质的含量。这得到了各种测算方法的证实,并且也证实宇宙的大部分是不可见的。

最有可能的暗物质成分是中微子或其他两种粒子: neutralino和axions(轴子),但这仅是物理学的理论推测,并未探测到,据说是没有较为有效的测量方法。又这三种粒子都不带电,因此无法吸收或反射光,但其性质稳定,所以能从创世大爆炸后的最初阶段幸存下来。如果找到它们的话,很可能让我们真正的认识宇宙的各种情况。 难题三:中微子有质量 不久前,物理学家还认为中微子没有质量,但最近的进展表明,这些粒子可能也有些许质量。任何这方面的证据也可以作为理论依据,找出4种自然力量中的3种——电磁、强力和弱力——的共性。即使很小的重量也可以叠加,因为大爆炸留下了大量的中微子,最新实验还证明它具有超过光速的性质。 难题四:从铁到铀的重元素如何形成 暗物质和可能的暗能量都生成于宇宙初始时期——氢、锂等轻元素形成的时候。较重的元素后来形成于星体内部,核反应使质子和中子结合生成新的原子核。比如说,四个氢核通过一系列反应聚变成一个氢核。这就是太阳发生的情况,它提供了地球需要的热量。当然也还有其它的种种核反应。 当核聚变产生比铁重的元素时,就需要大量的中子。因此,天文学家认为,较重的原子形成于超新星爆炸过程中,有大量现成的中子,尽管其成因还不很清楚。另外,最近一些科学家已确定,至少一些最重的元素;如金、铅等,是形成于更强的爆炸中。还有一点需要确定,即当两颗中子星相撞还会塌陷成为黑洞。

【前沿科技】改变未来的十大前沿科技!!

【前沿科技】改变未来的十大前沿科技!! 大家都在说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我们觉得不可能的事物,都有可能变成现实。但如何使思想落地呢?落地的感觉是简单、轻松的,最好的状态。大家也都在说就像一百年前,当时的人们无法想象到如今繁荣的互联网一样。但怎样才能很落地地想到20年、30年、50年乃至100年后呢?如此,当属就幸福了,从容了,有信心了。 目前可粗粗看到的,在智能制造的大趋势下,新的科技会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彻底改头换面,大踏步迈向另一个新纪元。但现在,仍不断地涌现出新的令人兴奋的新科技层出不穷,它们似乎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改善着我们的生活。但如何认识其总规律呢? 1.人工智能,人制造的机器可能比人本身先开悟为什么人工智能是目前科技界的努力方向?事实之一,在这个正常社交越来越被忽略的年代,能够与人类互动,能解读人类情感的社交机器人变得受欢迎。据悉,今年6月软银公司开发的Pepper社交机器人上市时,1000台Pepper 在一分钟内就被抢购一空。事实之二,据国际专家小组报道,到2030年,专业化的人工智能应用将日益普遍和更加实用,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升。这是一个为期100年的人工智能影响研究项目产生的第一项研究成果。

现在也有人工智能被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成功案例,例如最近谷歌的AlphaGo刷遍了社交网络,风头一时无两,也将大家对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AI) 的讨论推上了风口浪尖。趋势是,自然语言处理和社会认知算法的共同提升,再加上前所未有的丰富数据,很快就会让智能数字助理服务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管理财务和健康状况,甚至帮他挑选要穿的衣服。这些都是在十年前不存在甚至很难想象到的职业。智能是人类的智能,它需要延伸,无限延伸,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暂时提高不到一定程度的智能。机器可能会比人先开悟,也就是说人靠工具开悟也不算丢人类的脸。智能首先是哲学问题。 2.无人机和飞行汽车,物质延伸也是非常令人神往的 插上翅膀从来就是人的梦想。无人机最初的出现是为了运用于军事技术,现如今却也广泛运用于消费和商业的各个领域。例如,无人机如今被应用于电力巡检、新闻报道、桥梁、自然灾害后的地形勘察,以及其他一些令人眼前一亮的应用,比如打击非法狩猎等。目前,Amazon 和谷歌正在研发可以用于日常家居的无人机。初创公司Zioline 的无人机可以运送医疗供给到陆运很难抵达的偏远乡村。此外,新的一轮初创公司正致力于研究出出会飞的汽车。The Terrafugia这部能飞的汽车日前进行了首次公开试飞,并在空中翱翔了20分钟后顺利着陆。虽然无人驾驶车目

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 学号:姓名:专业: 摘要 中华传统文化自古至今都是一脉相承的,是具有整体性的。从诸子百家到明清小说,从《史记》到明史,从炎黄文明到康乾盛世,数千年不断,这完全足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性这一特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可以通过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精神、道德,审美,思维等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它已经深深地嵌入了每个中国人的灵魂之中。然而,现今却有很多人片面的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唐诗宋词等一些东西,这严重地误解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她是具有整体性的。 关键词 中华传统文化整体性浅谈 正文 中华文化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她而骄傲,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各种文化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强大而富有生命力的整体。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经久不衰也正是得益于此。所以,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对于我们国家而言非常重要。我们要对传统文化有整体性的把握,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获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文化认同。 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都是在众多领域均有重要建树的文化全才。世界级文化大师孔子所推崇和追求的“成人”,不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智慧,而且还具有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政治管理经验以及艺术、体育、军事等多方面的技艺。孔子本人正是这样一位全面发展、多才多艺的伟大人物。作为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孔子对于音乐等艺术领域、射御之类技能甚至烹饪与服饰的原则等,都曾提出过非常精妙的见解。 我们的传统文化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教育上。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对人的思想、观念乃至习俗行为的全面改变,这在传统文化中对应着“教化”这一概念。孔子认为在社会教育中能不能实现“教化”,是文明开化与不文明的根本区别,把这种教育表述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而且他还认为各种知识和道理之间关系是相通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因此,司马迁将孔子的教育方法总结为具有整体性的,“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孔子世家》)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正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教化”整体性表现出来的。 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我们的思维上。中国人强调整体,我们在面对事情的时候,我们会首先从整体的角度去看问题。这一点,我们和很多其他国家不同。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以前看过的小故事: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外国人同时看到了一幅画,画上画的是六个苹果,外国人立马会说“苹果”,而中国人则是说“六个苹果”。我们的传统文化认为自然、社会与人际关系是相通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五个基本元素,可以对应为人体内脏中的“肺、肝、肾、心、脾”,人的情感中的“忧、怒、惧、喜、思”乃至道德行为的“仁、义、礼、智、信”。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6届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卷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16届第一次联考 地理试题卷 命题:鲁迅中学季凤军耿夫相校稿: 元济高级中学张强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右图为我国东南丘陵地区某种集市的时空分布图。该区域行政隶属关系长期保持稳定,地名中的数字表示“日历逢几”,如数字2表示每月的2、12、22日人们在此赶集。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公路的分布和走向推测,该区域的河流 A.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B.呈向心状在甲处向北流 C.干流由东南向西北流向 D.泥沙含量上游大于下游 2.该区域最高一级的中心地是 A.甲 B.丙 C.丁 D.戊 下图表示1870年至2050年全球主要能源的生命周期变化趋势。完成3、4题。

3.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增长缓慢,主要是因为其 A.储量较小 B.开发成本高 C.输能难度大 D.环境污染重 4.从全球能源生命周期的变化过程,可以说明 A.人类对能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 B.能源利用种类逐渐减少 C.人类利用能源总量逐渐减少 D.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提高 下图为宁夏以县级为单位的“十二五”时期生态移民工程格局示意图。完成5、6题。 5.生态移民主要由南向北迁移,是因为宁夏 A.北部地区草场资源更广 B.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C.南部地区年降水量小 D.南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6.南部山区少数民族的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考虑到 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②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 ③风俗习惯的相似性④保持牧民的原有生产方式 A.①④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对沉积岩进行研究,可推测古地理地质作用过程和古地理环境的变迁。下图为中南半岛某地拍摄到的一河相沉积(河流环境)的地质剖面景观。完成7、8题。 7.据图示景观,可推测该岩层 A.形成时该地为干旱环境 B.形成时该地为森林环境

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地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从国际地理学发展来看,地理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包括:地理学综合研究,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融合;地表过程多圈层耦合与交叉研究;气候变化的环境效应及其适应对策;气候变化、文化差异与区域冲突;自然与人类因素对陆表过程作用的综合研究;自然灾害形成过程与风险分析;城市化与气候变化研究;生态系统演化及其服务功能;全球辐射平衡、碳循环与水循环的遥感综合观测与模拟;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的整合;复杂地表信息时空尺度效应研究;大数据、地理信息科学和全球决策;地理学与环境、健康问题;实验地理与技术手段现代化;未来地球研究;全球环境变化及全球环境变化中的人文因素。 另外,在美国《科学》杂志2014 年7 月发布的125 个国际科学前沿问题中,地球到底能负担多少人口?温室效应会使地球温度达到多高?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反应如何?为什么一些国家向前发展而有些国家停滞不前等问题,也都是需要地理学及相关学科共同研究解决的问题。 从中国地理学发展来看,除关注国际地理前沿问题外,还要特别重视对面向未来的中国地理教育,中国地理学的回归与定位,中国城市化以及区域城镇化发展模式,现代地理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融合等问题的研究。同时,陆表过程主要作用因子的量化研究,地表覆被/ 土地利用变化及人地关系研究,干旱半干旱区和冰冻圈研究,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性研究,西南山地灾害及其风险管理,国土空间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社会与区域均衡发展,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群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城市建设,信息化与地理学等问题,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地理学热点问题。 与此同时,地理学作为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作为从事国情研究的主要学科,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的要求,应抓住时机,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组织科研力量,推进“智库”建设,加强科技战略咨询研究,发挥科技思想库作用,服务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这也是新时期我国地理科学事业发展的核心工作。

广西2020年《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公需科目答案-广西当代技术前沿知识

广西专业技术人员2020年《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公需科目 (共50题,共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1.驯化是把野生植物变成栽培作物的过程,经过驯化,栽培作物在丧失野生植物的不良特性的同事还具备了一系列优势。以下哪个特点不是野生植物经过驯化之后具备的优点:(C)。[2分] A种子易萌发 B籽粒或果实大 C人工种植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 D肥料需求少 2.20世纪(A),美国天文学家鲁宾对旋涡星系的观测无可争议地表明了暗物质的存在。[2分]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3.海岸带生境具有独特的生物群落和极高的生态价值,下列不属于海岸带生境的是(A)。[2分]

A热液口 B珊瑚礁 C湿地 D三角洲 4.海岸带生境是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对象,海岸带生境损害问题包括海岸侵蚀、港湾淤积、湿地破坏及退化、河口海湾淤堵、海岸地貌景观损毁等,下列不属于导致海岸带生境破坏的影响因素的是(D)。[2分] A气候变化 B生物入侵 C海洋污染 D食品安全 5.精准医学研究将推动(A)为主的健康医学发展,大大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2分] A预防 B诊断 C治疗 D康复

6.黑碳气溶胶是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含碳物质的连续统一体,是大气气溶胶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黑碳气溶胶的来源划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以下哪种过程不会产生黑碳气溶胶:(A)。[2分] A火山喷发 B森林火灾 C化石燃料燃烧 D煤炭开采 7.在海水淡化技术中,反渗透法的最大优点是(B)。[2分] A成本低 B节能 C续航长 D可重复利用 8.无人遥控潜水器发展出种类和功能各有侧重的不同系列,无人遥控潜水器按照功能可分为(D)。[2分] A观察型和作业型 B浮游式和着底爬行式 C液压驱动和电力驱动 D轻型和重型

生命科学前沿问题的哲学思考

生命科学前沿问题的哲学思考 ——论生物信息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口腔医学院胡靖宇2010103040019 早在19世纪60年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就提出了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逻辑推理。20世纪初,摩尔根在对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进行补充的同时,也证实了那些遗传因子——基因的存在,而染色体就是基因的载体。20世纪50年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人们才真正认识到基因的本质,即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由于不同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就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至此,人类对于破解生命终极奥义的愿望空前迫切起来,1990在美国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为我们敲开了基因世界那扇尘封多年的大门。2000年6月26日,参与HGP的六国科学家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草图已经绘制完成,这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后基因时代(post-genomic era)[1-4]。生物科学的研究重心由基因结构研究向基因功能转移,最终转向生命科学的全部信息进行系统整合和应用,一门新兴科学——生物信息学就此而生。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学。它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同时也将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其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基因组学(Genomics)和蛋白学(Proteomics)两方面,具体说就是从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出发,分析序列中表达的结构功能的生物信息。 具体而言,生物信息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领域,它是把基因组DNA序列信息分析作为源头,在获得蛋白质编码区的信息后进行蛋白质空间结构模拟和预测,然后依据特定蛋白质的功能进行必要的药物设计。基因组信息学,蛋白质空间结构模拟以及药物设计构成了生物信息学的3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上看,生物信息学应包括这3个主要部分:(1)新算法和统计学方法研究;(2)各类数据的分析和解释;(3)研制有效利用和管理数据新工具。 纵观生物信息高度膨胀的这二十年,除了慨叹生物信息学这一门新兴学科的蓬勃发展外,似乎还能隐约看到另外一门学科的身影。而当我们重新回顾这一段

物理学最前沿八大难题资料

物理学最前沿八大难 题

物理学最前沿八大难题 当今科学研究中三个突出的基本问题是:宇宙构成、物质结构及生命的本质和维持,所对应的现代新技术革命的八大学科分别是:能源、信息、材料、微光、微电子技术、海洋科学、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物理学在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学科中占有首要的地位。 我们可以从物理学最前沿的八大难题来了解最新的物理学动态。 难题一:什么是暗能量 宇宙学最近的两个发现证实,普通物质和暗物质远不足以解释宇宙的结构。还有第三种成分,它不是物质而是某种形式的暗能量。 这种神秘成分存在的一个证据,来源于对宇宙构造的测量。爱因斯坦认为,所有物质都会改变它周围时空的形状。因此,宇宙的总体形状由其中的总质量和能量决定。最近科学家对大爆炸剩余能量的研究显示,宇宙有着最为简单的形状——是扁平的。这又反过来揭示了宇宙的总质量密度。但天文学家在将所有暗物质和普通物质的可能来源加起来之后发现,宇宙的质量密度仍少了2/3之多! 难题二:什么是暗物质 我们能找到的普通物质仅占整个宇宙的4%,远远少于宇宙的总物质的含量。这得到了各种测算方法的证实,并且也证实宇宙的大部分是不可见的。

最有可能的暗物质成分是中微子或其他两种粒子: neutralino和axions(轴子),但这仅是物理学的理论推测,并未探测到,据说是没有较为有效的测量方法。又这三种粒子都不带电,因此无法吸收或反射光,但其性质稳定,所以能从创世大爆炸后的最初阶段幸存下来。如果找到它们的话,很可能让我们真正的认识宇宙的各种情况。 难题三:中微子有质量 不久前,物理学家还认为中微子没有质量,但最近的进展表明,这些粒子可能也有些许质量。任何这方面的证据也可以作为理论依据,找出4种自然力量中的3种——电磁、强力和弱力——的共性。即使很小的重量也可以叠加,因为大爆炸留下了大量的中微子,最新实验还证明它具有超过光速的性质。 难题四:从铁到铀的重元素如何形成 暗物质和可能的暗能量都生成于宇宙初始时期——氢、锂等轻元素形成的时候。较重的元素后来形成于星体内部,核反应使质子和中子结合生成新的原子核。比如说,四个氢核通过一系列反应聚变成一个氢核。这就是太阳发生的情况,它提供了地球需要的热量。当然也还有其它的种种核反应。 当核聚变产生比铁重的元素时,就需要大量的中子。因此,天文学家认为,较重的原子形成于超新星爆炸过程中,有大量现成的中子,尽管其成因还不很清楚。另外,最近一些科学家已确定,至少一些最重的元素;如金、铅等,是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