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题型:名词解释,论述程序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出现的,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依据的,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

性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法律:广义的法等同于法律,即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

称。狭义的法律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或者颁布的规律性文件。

3.法规:指国家机关包括国务院、地方(省、直辖市、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族自治机关

和经济特区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

4.教育法:是体现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意志的,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为保

证实施的教育活动的行为准则。

5.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关系即为依据教育法律形成的关于教育领域中权利和义务之间的法

律关系。

6.教育法律规范:是统治阶级在教育方面的国家意志的体现,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法律条文表现

出来的,具有自己的内在逻辑结构的一般行为规则。

7.教育法律责任: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因实施了违教育法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

当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

8.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

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9.学校:经行政机关批准、注册并登记的,以实行学制系统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

10.教育行政执法:是教育法适用的方式之一,指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针对

特定事项和特定的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适用教育法律规范并产生法律效力的活动。

11.教育行政许可:教育行政机关依法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和相关法律授予申请人一定的资格,允许

其从事某一特定活动的过程。

12.司法:国家司法机关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具体运用法处理案件的专门活法。

13.教师申诉制度:教师认为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以及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学校的主

管行政部门或作出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审查的制度。

14.学生申诉制度: 学生认为学校或教师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主管的行政部门申诉理由,请

求审查的制度。

15.教育行政复议制度: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要求

上一级行政机关对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判的制度。

16.教育行政诉讼制度: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

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进行判决的制度。

17.法律救济: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因行政机关的

行政行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而受到侵害,依照法律规定向有权受理的国家机关告诉并要求解决,予以补救,有关国家机关受理并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活动。

18.教育权的法律救济:是指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判决教育中的纠纷,从而使权益受到损害的

相对人获得法律上的补救。

19.法源:是法律渊源的简称,法的渊源是指效力渊源,“即根据法的效力来源,而划分法的不

同形式,如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判例法,以及习惯、法理。”

20.权利:法律上的权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利益或资格,表现为权利享有者可

以做出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并能要求与该项权利相对的义务承担者实施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

21.义务:与权利相对。指政治上、法律上、道义上应尽的责任。(“权利”的对称,法律对公

民或法人必须作出或禁止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

22.自然人: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是指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相统一的人。(权利能力:是指

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法能够享受教育法上的权利和履行教育法上的义务的一种资格或能力。行为能力: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教育法上的权利和承担教育法上的义务的能力。)

23.法人: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

事责任的组织。

第二部分:论述题(六个考四个)

一、救济制度

(一)教师申诉制度

1.定义:教师申诉制度是教师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依照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的规定,向相关部门、国家机关提出申诉理由、请求处理, 获得恢复和补救的一个法律途径的制度。

2.特征:①是一项法定的申诉制度;②是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③是非诉讼意义上的行政诉讼制度。

3.教师申诉范围:以下情况,教师可以提出申诉:

①教师认为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侵犯《教师法》所规定的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申诉。

这里的合法权益包括教师在职务聘任、教学科研、工作条件、民主管理、培训进修、考核奖惩、工资福利待遇、退休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②教师对于学校或其它教育机构对以上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诉;

③教师认为当地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侵犯《教师法》所规定的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申诉。

4.受理教师申诉的机关

受理申诉的机关,因被申诉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①如果教师认为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侵权,则受理申诉机关为主管教育部门;

②如果对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则受理的机关可以是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对口的行政主管部门。

中央政府——各部委——省、直辖市、自治区地方人民政府——地级市人民政府

5.申诉分类

教师申诉制度的管辖分为隶属管辖、地域管辖、选择管辖、移送管辖等。

①隶属管辖。指教师提出申诉时,应当向其所在级部(处室)提出申诉。

②地域管辖。指学校聘任的教师提出申诉时,按照级部的管理权限,由所在级部受理。

③选择管辖。指教师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级部之间选择一个,提起申诉。

④移送管辖。指所在级部对不属于其管辖范围的申诉案件,应当移送给有管辖权的级部办理,同时告知申诉人。

6.申诉程序

教师申诉制度由申诉提出、受理和处理三个环节组成,并依次序进行。

(1)提出申诉: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也可以口头提出申诉。书面提出申请应当载明:申诉人的基本情况(有委托代理的,应写明代理人的有关情况);被申诉人的基本情况;申诉要求;申诉理由;提出申诉时间:其他相关情况;口头提出申诉的,受理机构应当当场记录申诉人的基本情况,申诉的主要事实、理由和时间等。

(2)审查受理

教师申诉办公室在接到申诉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主管的级部(处室)接到申诉书后,应对申诉人的资格和申诉的条件进行审查,分别不同情况,做出如下处理:

1)对于符合申诉条件的应予以受理;

2)对于不符合申诉条件的,可以答复申诉人不予受理;

3)对于申诉书未说清申诉理由和要求的,要求重新提交申诉书。

(3)调查取证

A.学校申诉办公室接到教师申诉材料后,组成三人以上的调查组,对申诉的内容进行调查核实,并作笔录。

B.属校内申诉办公室受理的申诉案件,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取得佐证材料,然后召开校内申诉委员会以及申诉对象等方面人员参加的听证会,进一步核实案由。

C.调查、听证过程的笔录以及听政材料的记录,由当事人签字后存入档案。

D.应诉有关级部(处室)对受理的申诉案件,应当进行全面的调查核实。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处理决定:

a)其所在级部(处室)的管理行为符合法定权限和程序,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事实清楚,可以

维持原处理结果;

b)管理行为存在着程序上的不足,决定被申诉人补正;

c)对于被申诉人不履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职责的,决定限期改正;

d)管理行为的一部分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错误的,可以变更原处理结果或不适用部分;

e)管理行为所依据的内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相抵触的,可撤消其原处理

决定。

(4)处理决定

教师对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的,受理申诉的机关可以是同级人民政府或者是上一级人民政府对口的行政主管部门;对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行政部门的申诉,申诉人可以在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选择受理的机关。

学校在受理教师申诉书十五日内。在对申诉事项进行全面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提出处理意见。经校内申诉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后,根据不同情况,依法作出以下处理决定:A.维持原处理决定;B.变更原处理决定;C.撤销原处理决定;D.责令被申诉人重新做出处理决定;E.被申诉人依法负有履行义务的,责令其限期履行。

(二)学生申诉制度

1.定义:学生申诉制度是学术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并造成损害时,依照法律、法规和学校章程的规定,向学校、相关部门、国家机关提出申诉理由、请求处理, 获得恢复和补救的一个法律途径的制度。

2.特征(1)受教育者的申诉制度是受《教育法》保护的法定的申诉制度,不同于其它申诉制度;(2)学生申诉制度是特定性的权利救济制度,其本质在于补救受教育者受损害的合法权益。

3.范围

①受教育者对于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的,包括学籍、考试、校规等,可以提出申诉;

②受教育者对于学习侵犯其合法财产权力的可以提出申诉。如乱收费现象;

③受教育者对于学校侵犯其人身权的,可以提出申诉。如名誉权。

④受教育者对于教师侵犯其合法财产权的可以提出申诉。

⑤受教育者对于教师侵犯其人身权的可以提出申诉;

⑥受教育者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其知识产权的可以提出申诉。

具体内容还包括:学校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发展权,尊重学生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的权利,尊重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发明创造权,尊重学生平等的学习权利;保护学生个人发表见解的权利,保护学生的个性、特长的权利,保护学生个人隐私的权利,保护学生的健康权,保护学生的荣誉权,保护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4.申诉人和被申诉人

申诉人:校内学生申诉的申诉人员是学校在校学生及其监护人或代理人。

被申诉人:校内学生申诉的被申诉人主要是学校各职能部门和任课教师。

5.受理的申诉机关

①学校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主任由学校主管领导担任,与监察室、学生处、教务处、团委、保卫处、学生会等单位的负责人以及申诉人所在系的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和法律专家共同组成,是学校处理校内学生申诉的决策机构。其成员可接受申诉人书面提出的申诉。

②校内申诉委员会下设学生申诉办公室,设在法制办。作为学生申诉委员会的职能部门,负责受理学生的书面申诉或口头申诉。

6.申诉过程

(1)提出申诉: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采用口头申诉或提出书面申诉申请书的形式向申诉办公室提出申诉。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可于收到处理决定书之日起5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申诉。

A.书面申请既可以由学生本人提出,也可以由其监护人代为提出。申诉书中必须写明申诉人和被申诉人的自然状况(由监护人或委托人代理的,因写明代理人的有关情况),申诉的要求,事实与理由,并可提供有关的法律、法规依据。

B.口头提出申请的,受理机构应当记录申诉人的基本情况、申诉的主要事实、理由、时间等。

(2)审查受理:学生申诉办公室或其他部门接到学生或监护人的申诉材料后,收到申请书5日内进行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应当受理,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也应通知申诉人不予以受理,并说明理由,做好记录。

(3)调查听证:学生申诉办公室或其他部门接到学生或监护人的申诉材料后,组成三人以上的调查组,对申诉的内容进行调查、核实,并作笔录;

校内学生申诉办公室受理的申诉案件,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取得佐证材料,然后召开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以及被申诉对象等方面人员参加的听证会,进一步核实案由作好笔录;

调查、听证过程的笔录或听证材料的记录,由当事人签字后存入档案。

申诉受理办公室成员与申诉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者,应回避由其他成员代为受理。

(4)作出处理决定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在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的基础上,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做出复查结论并告诉申诉人。需要改变原有处分的,需要由学生申诉出路委员会提交学校进行重新研究决定。在处理申诉案件时,如当事人自愿,可主持调解,达成协议。如需要,可拟定调解书,双方签字,调解书与处理决定书具有同等效力。申诉办公室作出的处理决定,要制成处理决定书,由申诉办公室成员签名,并加盖学校公章。

学生对于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起1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学生申诉书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应对申诉人的问题给予处理和答复。从处分决定或者复查决定送交之日起,学生在申诉期内未提出申诉的,学校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再受理其提出的申诉。

(三)教育行政复议制度

1.定义:教育行政复议制度是指教育机关的被管理者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反了法规,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要求上一级行政机关审查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为,判定其是否合法并给予纠正的过程。

2.目的:通过上一级行政机关来角度下级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

3.意义:监督,保护,正确行使权利

4.性质:期限行为,申请行为,不停止行为

5.特点①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时总是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②申请人总是被处罚者

③对象总是指向具体的行政行为

6.范围

可以提起复议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

(1)拘留、罚款、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财物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2)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3)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法规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

(4)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5)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的

(6)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的;

(7)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8)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9)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或者可以申请复议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

不能申请行政复议制度的具体行政行为:

(1)对行政法规、规章或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不服的;

(2)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不服的;

(3)对民事纠纷的仲裁、调解或者处理不服的;

(4)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服的。

7.教育行政复议的管辖

管辖是指不同层级的教育行政机构之间,受理行政复议的条件的分工和权限。

(1)由本级或者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管辖,分为三种情况:

对县级以上的教育行政机构的行政行为不服进行的申请的复议,由本级教育行政机关或者上一级教育行政机构管辖;对受教育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申请的复议,由委托的教育行政机构的上一级教育行政机关管辖;对被撤销的教育行政机构,在其被撤销之间作出的具体行政机关不服的申请的复议,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教育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管辖。(2)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元教育行政机关管辖。

对于国务院各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申请的复议,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管辖。(3)特定管辖

对于法律法规和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申请的复议,也是由质检主管该组织的行政机关管辖。

8.教育行政复议的程序

(1)申请

1)申请期限

复议申请人提出复议申请必须在法定期限内,超过法定期限就丧失申请复议的权利。在我国,提出复议申请的法定期限一般在告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15日内,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其他特殊原因耽误,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复议申请的,可在障碍消除后10日内提出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延长,延长多久,由有管辖权的复议机关决定。

2)申请复议的条件

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犯其合法教育权益的相对人;

有明确的被申请人;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申请教育行政复议的范围;

属于受理教育行政复议机关管辖;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3)复议申请书。申请人在提出教育行政复议申请时,应向复议机关递交复议申请书及按被申请人

人数提交复议申请书副本,申请书作为提起复议的法律文书应载明以下内容:(a.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地址、法人代表的姓名等;b.被申请人的名称、地址;c.申请复议的要求和理由;d.提出复议申请的日期。)

(2)受理

教育行政复议机关在收到复议申请书后,依法应于收到之日起10日内,对复议分别作出如下处理:对符合申请条件的,且没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复议申请,依法作出予以受理的决定;对复议申请书不符合要求的复议申请,发还申请人,限期补正,逾期未补正的,视为未申请;对不符合条件的复议申请,告之理由不予受理。

申请人在受理阶段还享有一定申诉权,即对复议机关不予受理的裁决不服的,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在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拒绝受理复议申请或对复议申请不予答复的情况下,有权责令其受理或答复。

(3)审理

根据《行政复议条例》,行政复议案件的审理应遵循以下要求和步骤:

1)复议机关应在受理之日起7天内将复议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在接到申请副本

的10日内,向复议机关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和证据,并提出答辩书,逾期不答辩的不影响审理;

2)审理阶段的有关制度。复议案件在审理过程实行如下制度:

a)书面审理为主,其他方式为辅;

b)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原具体行政行为原则,但也有例外;

c)复议审理的法律依据。复议案件的审理,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上级行

政机关依法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为依据,在审理民族自治地方的

复议案件时,并以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为依据。

(4)决定

在对复议案件进行审理后,复议机关要根据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作出相应的裁决,复议裁决的具体决定有以下几个:

1)维持决定。原教育行政执法行为经审理被认为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正确,事实清楚,符合

法定权限和程序,复议机关应作出维持决定。

2)补正程序决定。审理后认为,教育行政执法事实清楚,权限合法,适用法律正确,仅仅程序

不足且未影响行政行为的正确性或复议申请人权益的,复议机关对被申请人作出补正程序的决定。

3)撤销和变更决定。审理后认为原教育行政执法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复议机关应作出撤销

或变更决定,并可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主要事实不清;适用法律、法规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错误;违反法定程序,影响申请人合法权益;超越或滥用职权;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

4)在复议决定阶段,教育行政复议机关要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法

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规定处理。

(5)执行

教育行政复议决定一经宣布即发生法律效力,复议双方应自觉履行,否则应由有关部门强制执行。若申请人对复议决定不服,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或法律法规规定的期限内向法院起诉。

(四)教育行政诉讼制度

1.定义: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教育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进行判决的制度。

2.基本原则:平等对待原则;独立审判原则;不调节;举证倒置;法院始终是诉讼的参加者、判决者,是诉讼主体。

3.意义:保护当事者的利益;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法院介入提供法律途径的救济。

4.受案范围:

①对行政处罚(能力罚、财产罚、人身罚、申诫罚)不服的;

②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③认为符合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

④行政不作为;

⑤没有依据发放抚恤金的;

⑥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⑦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

5.过程:

(1)起诉:

是指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不服行政执法决定,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度行政执法决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行为。

A.起诉的条件:

1)原告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有明确的被告(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依据;

2)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3)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

B起诉的法定期限:

起诉前先行复议的,应当在收到复议决定书起15个工作日内起诉,如果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相对人应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直接起诉,应在知道执法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起诉

行政诉讼的第三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

(2)受理:

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应在7个工作日内审查立案或作出不予受理的裁定,原告对裁定不服,可以上诉。

(3)审理:

A.组成会议庭:三人以上的审判员、陪审员组成;

B.交换诉状:人民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

(4)判决:

人民法院的第一判决应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有特殊情况需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5)执行

起诉状格式

原告: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文化程度(根据案情需要可列可不列)职业或职务、单位或住址(原告如为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单位地址)

法定代理人:(或委托代理人、指定代理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文化程度根据需要可列可不列)职业或职务、单位或住址,与原告关系(如果委托律师代理,不写律师的基本情况,只写“委托代理人”、姓名、某某律师事务所)

(有共同原告的接着排列,所列项目同前)

被告:同上(有共同被告的接着排列,所列项目同前)、(被告如为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单位地址)

诉讼请求:(写明向法院起诉所要达到的目的)

事实和理由:(写明起诉或提出主张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包括证据情况和证人姓名及联系地址)

此致

人名法院:(受理法院名称)

起诉人:(签名或盖章)

年月日

附件:

一、本诉状副本X份(按被告人数确定份数)

二、证据XX份

三、其他材料XX份(注:民事、行政、刑事自诉各类案件起诉书——格式基本相同)

二、教育法的渊源

1.形式渊源(定义):考察教育法是由哪些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表现为哪些具有不同法律效力或法律地位的法律类别的问题。

三、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异同

1.概念

(1)教育行政诉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相对人)认为教育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教育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进行判决的制度。

(2)教育行政复议:是指教育行政机关的被管理者认为教育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违反了法规,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要求上一级行政机关审查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为,判定其是否合法并给予纠正的制度。

2.异同:

(1)共同点:

①根源在于行政纠纷的存在。

②目的都是为了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对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审查对象:都是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

④都不能主动进行而必须是依申请的行为。

(2)区别:

①性质不同:行政复议是行政活动;行政诉讼是司法活动。

②受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的受理机关是行政机关;行政诉讼受理机关是人民法院。

③适用程序不同:行政复议是一级复议制;行政诉讼是二审终审制。

④审理范围不同:行政复议是合法性,合理性;行政诉讼是合法性。行政复议的审理范围要大于行政诉讼。

⑤法律效力的终局性不同:

复议——行政机关,若失败——司法机关诉讼——司法机关

(凡是能够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争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而已提起行政复议的未必能够提起行政诉讼。如法律规定行政复议终局决定的,当事人即不得提起行政诉讼。)

经济法期末重点归纳

经济法 一、经济法的概念、调整范围与特征 1、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经济法的调整范围主要包括两方面:市场规制关系与宏观调控关系。市场规制关系:竞争法为主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为辅宏观经济调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法、财政法、税法、金融法、对外贸易法等 3、经济法的特征经济性、政策性、综合性 二、什么是经济法的地位?经济法的地位如何? 经济法的地位,是指经济法在法的体系中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以及它在法的体系中的重要性的问题。 经济法不仅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法的部门。 三、什么是经济法的体系?你认为经济法的体系包括哪些? 经济法的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经济法的体系包括:1、企业组织管理法2、市场监管发3、宏观调控法 四、什么是经济法的实施?经济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主体实现经济法律规范的活 动,它包括经济守法、 经济执法、经济司法。 五、经济管理主体包括哪些? 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特殊企业、经授权的其他组 六、传统企业的分类包括 传统的典型企业&传统的非典型企业 1、传统的典型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 2、传统的非典型企业:合作社、国有企业 七、什么是市场准入及其特征?企业准入的立法模式有哪些? 市场准入,对企业或其他主体进入某领域或地方的市场从事活动施加限制或禁止的规制或制度。 立法模式: 1、自由主义模式2、特许主义模式3、准则主义模式(登记主义) 4、行政许可主义模式(准则+审批) 5、严格准则主义模式 6、混合型模式 八、企业设立的条件及设立登记的规定条件:1、名称2、章程3、相应的资金或

教育法测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2、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3、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4、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5、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6、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必须把学校的基本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学校的基本建设用地及所需物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优先、优惠政策。 8、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简答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是? 答:(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合格的教师; (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答:(一)遵守法律、法规; (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三)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四)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五)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六)依法接受监督。

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考试试题完整版

大学管理学期末考试考 试试题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本科管理学出题参考答案 3、管理者和管理机构是:(第一章) (1)管理的主体√(2)管理的对象 (3)管理的目的(4)管理的手段 1、组织的各类资源(事物)是:(第一章) (1)管理的主体(2)管理的对象√ (3)管理的目的(4)管理的手段 1、管理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表现在:( P10 2、3 ) (1)不精确(2)复杂性 (3)边缘性(4)可靠性 2、管理人员按所处的组织层次可分为:( P12 1、2、3 ) (1)高层管理者(2)中层管理者 (3)基层管理者(4)作业人员 3、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有哪些 (P15—P16) 管理者的角色包括: 人际关系方面1、名义首脑,2、领导者,3、联络者,

信息传递方面4、监听者,5、传播者,6、发言人 决策制定方面7、企业家。8、故障排除者。9资源分配者,10、谈判者。 管理者的技能包括: 技术技能,人际关系技能,概念技能。 5、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对事物的洞察、分析、判断、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是指: P15 (第一章) (1)专业技能(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4)沟通技能 6、管理者从事自己管理范围内的工作所需的技术和方法是指:(第一章) (1)专业技能√(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4)沟通技能 1、企业 (P18)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进行自主经营,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单位。 4、现代管理中,最一般的和最基本的管理手段主要有:(补充 1、2、3、4 ) (1)行政方法(2)经济方法 (3)法律方法(4)技术方法和教育方法

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图文稿

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 a )。 A、2006 .9.1 B、2007.1.1 C、2007.9.12、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b)的建设。 A、城市学校 B、薄弱学校 C、农村学校3、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b)。A、收学费,不收杂费B、不收学费、杂费C、不收书本费、杂费4、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c)批准。A、地市级人民政府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5、凡年满(b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A、5 , 6 B、 6 , 7 C、7 , 86、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c)。 A、开除 B、批评教育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c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c )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9、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b )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A、兴趣小组 B、课外活动 C、自习10、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

经济法期末重点归纳

经济法期末重点归纳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经济法 一、经济法的概念、调整范围与特征 1、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在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经济法的调整范围 主要包括两方面:市场规制关系与宏观调控关系。 市场规制关系:竞争法为主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为辅 宏观经济调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法、财政法、税法、金融法、对外贸易法等 3、经济法的特征 经济性、政策性、综合性 二、什么是经济法的地位经济法的地位如何? 经济法的地位,是指经济法在法的体系中是否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以及它在法的体系中的重要性的问题。 经济法不仅是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而且是一个重要的法的部门。三、什么是经济法的体系你认为经济法的体系包括哪些 经济法的体系,是由多层次的、门类齐全的经济法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经济法的体系包括:1、企业组织管理法2、市场监管发3、宏观调控法四、什么是经济法的实施

经济法的实施,是指经济法主体实现经济法律规范的活动,它包括经济守法、经济执法、经济司法。 五、经济管理主体包括哪些 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特殊企业、经授权的其他组 六、传统企业的分类包括 传统的典型企业&传统的非典型企业 1、传统的典型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 2、传统的非典型企业:合作社、国有企业 七、什么是市场准入及其特征企业准入的立法模式有哪些 市场准入,对企业或其他主体进入某领域或地方的市场从事活动施加限制或禁止的规制或制度。 立法模式: 1、自由主义模式2、特许主义模式 3、准则主义模式(登记主义) 4、行政许可主义模式(准则+审批) 5、严格准则主义模式 6、混合型模式 八、企业设立的条件及设立登记的规定 条件:1、名称 2、章程 3、相应的资金或资本 4、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组织机构和从业人员 5、由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和设施 企业设立登记:企业法人登记、创设法人、营业登记、准许开业。

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考试 试题及答案 招考教师试题 2009-08-30 17:42:48 阅读2011 评论2 字号:大中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考试试题及答案【教师业务考试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1.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D)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师资格认定的过渡办法》 C《〈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B) 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 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4.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B)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5.培养劳动者是(A)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B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要求 C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D学校的教育质量标准 6.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C)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7.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A)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8.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称之为(D)。 A实验法 B讲解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9.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C)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德、智、体全面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坚持教育的正确方向 10.教师首次被列入“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类别的文件是(B) A《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C《教师资格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C)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12.下列关于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叙述正确的是(A) A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一般采用百分制记分法和等级制记分法 B一般说;题的数量多、便于给小分的;用等级制较便利 C题的数量不多、开卷、理解和灵活运用的题用百分制较方便 D在成绩评定时;不能把等级制换算成一定的分数 13.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C)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景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14.下列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D) A教学策略受制于教学方法 B教学策略从层次上低于教学方法 C教学方法的采用不受教学策略的支配 D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课件6) ●桑代克学习理论: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桑代克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应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1)效果律:指从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2)准备律: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3)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率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P56——57)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P8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67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定义为: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简单地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P157) 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者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P205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般性策略,它包括一般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与自我调控方式等内容。课件P154 ●元认知。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 P240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P426 ●发现学习,有意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P106、107 有意学习:有意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指的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

电大专科法学经济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电大专科法学经济法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试卷代号:209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经济法学试题 1月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权利是经济法律规定的一种(C)。 A、责任 B、要求 C、资格 D、权力 2、经济法主体体系中最基本、存在最广泛的一类是(B)。 A、国家机关 B、社会组织 C、内部组织 D、个人 3、据外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当该外资企业依法解散时,不得担任清算委员会 成员的(C)。 A、债权人代表 B、有关主管机关代表 C、某外国注册会计师 D、该外资企业董事长 4、中国《公司法》对公司设立策取的原则是(D)。 A、自由主义 B、准则主义 C、许可主义 D、以严格准则主义为主,以许可主义为补充 5.中国增值税法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B)。 A. 购进扣税法 B.简易征收法 C. 累进扣除法 D、复合计税法 6、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

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佣金的人被称为(B)。 A.投保经纪人 B.保险经纪人C、投保中介人D.保险代理人 7、判断某一商品是否为知名商品的依据是(C)。 A、全社会所有人是否知晓该商品 B、全社会大部分人是否知晓该商品 C、该商品现相关市场领域中是否有较高的知名度 D、是否为有关部门认定为知名商品 8、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 (C),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9.以下不是依法降价处理的商品是(D)。 A、鲜活商品 B、降价销售季节性商品 C、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或者其它积压的商品 D、经过限制产量或者供应量,操纵价格 10、王某在A商场购买皮鞋,因鞋的质量问题要求退货与经理发生争执。经理指令公司保安人员将王某强行拖到一间仓库里禁闭两个小时。第二天王某将此过程告知当地报社,当天晚报载文对A公司及该经理进行了抨击。王某的行为属

大学政治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卷

政治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大一上学期) 一、填空 1、商品的价值量是什么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劳动力成为商品)。 3、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成反比) 4、资本的概念(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5、产业资本连续循环两个必要条件(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态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6、年剩余价值的概念(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同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 7、借贷利息量是在(0)和(平均利润)之间。 8、金融寡头通过(参与制、创业利润、个人联合)来实现统治的。 9、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是垄断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价格之差。 1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1、生产产品的劳动二重性和二因素的关系(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12、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特殊性。 13、工资的本质(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14、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15、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V+m/v)=II(c+AC))。 16、生产价格=成本+(平均利润)。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物质基础(固定资本的更新) 18、租种劣等土地的资本家需要缴纳(绝对地租),租种优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租种中等土地的资本家要缴纳(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 19、金融寡头在政治上(个人联合)实现其统治的。 20、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在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生作用不同)。 周转方式不同分为(固定和流动资本)。 2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 22、具有占有和创造剩余资本是(产业资本)。 23、固定资本更新是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

经济法学期末知识要点

经济法学期末知识要点 经济法学期末知识要点 一、市场经济与经济法 二者的相互需要。 经济法学期末知识要点 1为规制和保障国家所采取的第一种方式;即国家对市场的干预机制;国家需要制定市场规制法 2为规制和保障国家调节的第二种方式;即国家直接参与投资经营活动;国家需要制定国家投资经营法 3为规制和保障国家调节的第三种方式;即国家对经济的引导调控;国家需要制定经济引导调控法(或称宏观调控法)调整的限度:这种调整也应控制在一定的限度来;否则会走向相反的目标。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分为市场监管关系和宏观调控关系。 三、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哪些不是经济法调整的法律关系? 四、经济法与其他法律部门的关系和区分 1. 经济法与民商法 2. 经济法与行政法 五、经济法的渊源 1. 宪法 2.法律3?行政法规4.地方性法规5?国际条约 从宏观上来看;经济法主要由三个部分所构成;即: 1. 市场规制法:市场规制法的立法体系(P80-81) 2. 国家投资经营法 3. 国家引导调控法 第二讲反垄断法 市场规制法及其体系 反垄断法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区别:P80-81 一、竞争和竞争法 (一)竞争的作用: (1 )优化配置资源。 (2)推动经济和技术的发展。 (3)保护消费者;让消费者获得实惠。 (二)竞争法的作用 第一;创设、完善公平竞争的社会条件;维持合理的市场结构;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制度;

第二;制止非法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维持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 第三;保护和鼓励正当竞争;保护合法经营者的竞争权利;为竞争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提供良好的条件; 第四;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反垄断法 (一)基本概念 1. 什么是垄断:一般是指经营者以独占或有组织的联合行动等方式;凭借经济优势或行政权力操纵或支配市场;限制和排斥竞争的行为或状态 2. 垄断的成因:资源垄断、自然垄断、市场垄断、知识产权垄断、行政垄断 3. 垄断的特征:排斥竞争/危害社会/违法 4. 垄断的界定:状态/行为 (二)垄断行为的类型 (1 )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市场 垄断(2)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 )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行政垄断: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三)垄断的主要类型(一): 1. 垄断协议:垄断协议是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最常见的分类是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 横向垄断协议主要有: ?价格固定协议(价格卡特尔)P91 ?限制生产数量或销售数量的协议(数量卡特尔)P91 ?分割销售市场或原材料采购市场的协议P92 ?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协议。P92 ?联合抵制交易的协议P93 ?其他横向垄断协议 纵向垄断协议 (一)维持转售价格协议 (二)知识产权许可协议 (三)独家交易协议 垄断的主要类型(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教育目的不具有(B) 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调控功能D评价功能 2、教育评价的核心是(B) A价值判断B价值引领C客观描述D增值探索 3、下列教学方法中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是(A) A讲授法B演示法C实验法D研究法 4、教学活动的本质是(D) A课堂活动B实践活动C交往活动D认识活动 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B)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 6、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B) A教学活动B沟通C教劳结合D协调 7、我国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C) A个别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分组教学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的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6(人), 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C)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9、“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C)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 10、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C) A经济收入B良好的公共关系C学校绩效D政治影响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广义教育包括____、____、____。(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2、教育目的规定了把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______,是对受教育者的一个总的要求。(质量规格标准) 3、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___、___、___(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4、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 5、教学是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6、____是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教学原则) 7、教师的素养包括_________(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 8、教育评价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根本上说是两大功能____和____。(教育功能、管理功能) 9、____是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专业情操) 10、____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思维起点,也是制订课程标准的核心依据。(课程性质)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学:教学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互动活动。 3、教学原则:教育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精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 a )。 A、2006 .9.1 B、2007.1.1 C、2007.9.1 2、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加强对(b)的建设。A、城市学校B、薄弱学校C、农村学校 3、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b)。 A、收学费,不收杂费 B、不收学费、杂费 C、不收书本费、杂费 4、义务教育法规定,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社会组织,应当经(c)批准。 A、地市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 C、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5、凡年满(b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A、5 ,6 B、6 ,7 C、7 ,8 6、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c)。 A、开除 B、批评教育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7、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c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c )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9、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b )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供便利。 A、兴趣小组 B、课外活动 C、自习 10、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a)。A、引咎辞职B、受到党纪处罚C、追究行政责任11、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c)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A、填鸭式B、题海式C、启发式 12、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a),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A、寄宿制学校B、全日制学校C、小学初中一贯制学校 13、(b)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A、初中B、普通学校C、小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A、可以 B、不得 C、应当 1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c)的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A、违纪 B、违法 C、严重不良行为 1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c)予以保 障。A、家庭B、学校C、人民政府 17、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b)。A、制度保障B、安全保障C、经费保障 18、特殊教育学校(班)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应当(c)普通学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A、低于B、不低于C、高于 19、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c)的平均工资水平。A、工人B、医生C、公务员 2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c)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A、低于B、不低 于C、高于 二、填空题。

国际经济法期末重点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是 A、股票海外发行 B、产品国际外包 C、外国旅客来中国旅游 D、海外遗产继承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国际经济法与国际私法的主要区别是: A、国际经济法是调整经济活动的法律,而国际私法不调整经济活动。 B、国际经济法是公法的一个分支,而国际私法是私法的一个分支。 C、国际经济法直接调整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而国际私法通过冲突规范间接调整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D国际经济法是由国际条约组成的,而国际私法是国内制定法。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下述国际经济组织中,每一成员均享有一票投票权的组织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组织 C、国际金融公司 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答案B 世贸WTO 4、下列有关国际惯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同习惯国际法一样,由于其惯例的特性,国际惯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B、国际惯例的效力来自于国家法律的确认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 C、国际惯例是不成文的。 D、国际惯例与国内法冲突时,可以替代国内法的规定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5、CFR和CIF贸易术语适用于 A、海上运输 B、内河运输 C、装运合同 D、工厂交货 我的答案:ABC 6、买卖双方采用CIF术语签订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合同约定装运港为旧金山,目的港为上海。下列何种表述是正确的? A、卖方必须负责把货物运至上海 B、因美国西部海港装运工人罢工、封港,卖方可以不可抗力为由免除迟延交货的责任 C、对货物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灭损风险,由卖方购买保险,买方承担风险 D、出口清关手续由卖方负责 我的答案:CD 7、1997年7月20日,香港甲公司给厦门乙公司发出要约称:“鳗鱼饲料数量180吨,单价CIF厦门980美元,总值176,400美元,合同订立后三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厦门乙公司还盘:“接受你方发盘,在订立合同后请立即装船”。对此香港甲公司没有回音,也一直没有装船。厦门乙公司认为香港甲公司违约。在此情形下,下列选项哪个是正确的 A、甲公司应于订立合同后立即装船 B、甲公司应于订立合同后三个月装船 C、甲公司一直未装船是违约行为 D、该合同没有成立 正确答案:D 8、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规定,下列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发出的通知中,哪

职业教育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6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于 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2、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 3、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 4、职业培训分别由相应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学校实施。 5、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挪用;克扣职业教育的经费。 6、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 7、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举办企业和从事社会服务的收入应当主要用于发展职业教育。 8、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和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 9、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10、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 1、公民有依法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力。() √ 2、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制度。()× 3、企业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本单位的职工和准备录用的人员实施职业教育。() √ 4、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 √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开征的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可以专项或者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 × 6、国家不支持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扶持发展职业教育。() × 7、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和教师实习;对上岗实习的,不给予劳动报酬。()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2004 - 2005学年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A卷) 、单项选择题 1.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论语》 B. 《学记》 C. 《大教学论》 D. 《普通教育 学》 2.《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 洛克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杜威 3.提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A. 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 不受生产发展制约 C. 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 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4. 实行双轨学制的国家以为代表。 A.英国 B.美国 C. 苏联 D. 中国 5.着眼于训练学生的心理官能,偏重发展智力的教学理论是 A. 传统的教育理论 B. 形式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 现代教学论 6.儿童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 B .凯洛夫 C .赫尔巴特 D .杜 7.教师中心论的主要代表是 A .夸美纽斯 B .凯洛夫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 )15. 学生自发形成和组织起来的群体叫 )8. “以尽可能大的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是 的中心思想 10.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立性 11. 在教学任务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 .发展学生的智力 道德品质 12.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 搞好教学评价 )13. 学生品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其具有 )14.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是 B. 教师的正面教育 A.布鲁纳课程结构论的中心思想 B .杜威儿童中心主义的核心 C .赞可夫教学论的中心思想 D .赫尔巴特教学论 9.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感知教材 B. 理解教材 C. 巩固知识 D. 运用知识 A .教育具有社会性 B .教育具有相对独 C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 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 C .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 .形成学生科学世界观和 B .培养学生的能 A. 备好课 B. 上好课 C. 抓好课后的教导 D. A .社会活动能力 D .道德情感 B .自我教育能力 C .道德认 A. 班主任工作 C. 能动的道德活动 D. 学校教育和家庭的影响

义务教育法试题及答案 (1)

义务教育法试题及答案2017-07-21胡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三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A) A、2006年9月1 日 B、2007年1月1日 C、2007年9月1日 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的规定是( c) A、收学费,不收杂费 B、不收学费、杂费 C、不收书本费、杂费 3、发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重大事件,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应当( A )。 A、引咎辞职 B、受到党纪处罚 C、追究刑事责任 4、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 B ) A、5,6 B、6,7 C、7,8 5、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 A ),保障居住分散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A、寄宿制学校 B、全日制学校 C、民办制学校 6、( B )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 A、初中 B、普通学校 C、小学 7、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为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 (C)适龄少年设置专门的学校实施义务教育。

A、违纪 B、违法 C、严重不良行为 8、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要费由( C )予以保障。 A、家庭 B、学校 C、人民政府 9、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护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 B )。 A、制度保障 B、安全保障 C、经费保障 10、( B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A、乡镇级 B、县级 C、省级 11、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 C ) A、开除 B、批评惩罚 C、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12、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 C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A、年龄差异 B、性格差异 C、个体差异 13、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 C )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 14、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C)的平均工资水平。 A、工人 B、医生 C、公务员

经济法期末考试重点大题附答案

公司法简答题(两题) 1.2014年1月8日,甲.乙.丙拟共同出资设立一有限责任公司,并制定了公司章程,其有关要点如下:(1)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为400万元;(2)甲.丙各以货币100万元出资。首次出资均为50万元,其余出资均应在公司成立之日起 2年内缴付;乙以房屋作价出资200万元,公司成立后一周内办理房屋产权转移手续。 2014年2月8日,甲.丙依约缴付了首次出资。3月8日,公司成立,3月12日,乙将房屋产权依约转移给公司。8月5日,甲履行了后续出资义务。公司章程没有约定红利分配方法。甲.乙.丙分别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甲认为应按2∶2∶1的比例分配;乙认为应按1∶2∶1的比例分配;丙认为应按1∶1∶1的比例分配。 要求: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公司章程中约定的首次出资额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简要说明理由。 (2)乙作价出资的房屋实际价值为100万元,低于公司章程所定的200万元,对此,甲.乙.丙应如何承担民事责任?(3)对公司可分配红利,甲.乙.丙应按何种比例分配?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首次出资额符合规定。新公司法已经取消了对首次出资额的限制,按照公司章程出资即可。 (2)先由乙补足100万元出资;乙不能补足的,甲.丙承担连带责任。根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着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3)甲.乙.丙按照实缴出资比例(2∶2∶1)分配红利。根据规定,股东按照实缴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但是,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的除外。 2.2009年5月6日,甲企业.乙企业等6家企业作为发起人共同以发起设立方式成立A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10月10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4年3月5日,甲企业将所持有的A公司的部分股份对外转让给了丙公司,但此项转让未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2014年4月6日,A公司召开董事会,审议对B公司提供担保的事项,已知,A公司的董事郑某在B公司担任经理。2014年4月25日,在临时股东大会上,除审议通过了发行公司债券的决议外,还根据乙企业的提议,临时增加了一项增选一名公司董事的议案,以上两项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要求:根据以上的材料结合法律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甲企业转让A公司股份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明理由。 (2)A公司董事会决议该如何通过? (3)A公司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的决议和增选一名公司董事的决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1)甲企业转让A公司股份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根据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2014年3月5日不在两个时间限制内,故甲企业可以将部分股份转让给丙公司。 (2)A公司董事会决议应由过半数的无关联董事出席,并经无关联关系董事过半数通过。 (3)首先,A公司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的决议符合法律规定。根据规定,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属于股东大会的职权,股东大会决议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即可。其次,A公司临时股东大会通过增选一名公司董事的决议不符合法律规定。 二.合同法(3道) 简答题 【资料】 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15年12月1日签订一份互联网电视机购销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100台互联网电视机,乙公司于12月11日前交货,每台电视机单价5000元,乙公司负责送货,甲公司于货到后立即付款。乙公司于12月 8日发出了该100台电视机。甲公司由于发生资金周转困难,于12月10日传真告知乙公司自己将不能履行合同。乙公司收到传真后,努力寻找新的买家,于12月15日与丙公司签订了该100台电视机的购销合同。合同约定:丙公司购买100台托运中的电视机,每台单价4900元,丙公司于订立合同时向乙公司支付5万元定金,在收到货物后20天内付清全部货款;在丙公司付清全部货款前,乙公司保留对电视机的所有权;如有违约,违约方应承担合同总价款20%的违约金。乙公司同时于当日传真通知甲公司解除与甲公司签订的合同。12月20日,运输公司在运输该批电视机的过程中遇上泥石流,其中有30台电视机毁损。丙公司于12月25日收到70台完好无损的电视机后,又与丁公司签订合同准备将这70台电视机全部卖与丁公司。同时丙公司以其未能如约收到100台电视机为由拒绝向乙公司付款。乙公司认为丙公司拒绝付款构成违约,决定不返还其定金,同时要求其按合同约定给付违约金。 要求: 根据上述情况和合同法律制度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乙公司可否在与甲公司的合同履行期届满前解除合同?并说明理由。 (2)遭遇泥石流而毁损的电视机的风险应由谁承担?并说明理由。 (3)乙公司不返还定金并要求丙公司支付违约金的主张能否得到支持?并说明理由。 【答案】 (1)乙公司可以在与甲公司的合同履行期届满前解除合同。根据规定,因预期违约解除合同,即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对方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在乙公司12月11日交货前,甲公司明确表示自己资金周转困难,不能履行合同,乙公司可以因此解除与甲公司的购销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9月1日起施行。 2、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 理想,道德,纪律,法治,国防,民族团结的教育。 3、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4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和规范字。 5、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 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 7、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辅导。 8、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 9、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

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 10、税务机关依法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11、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 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原则,不得违反中国法律,不得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 12、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受教育者收取费用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民办学校,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2、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3、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 4、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实行十二年制义务教育。(×) 5、国家教育考试由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种类。(×) 6、按照国家规定具有接受扫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应当接受扫除文盲的教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