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判断分子的杂化类型直线型sp杂化A-B-A如CO2spCOCO2CS

如何判断分子的杂化类型直线型sp杂化A-B-A如CO2spCOCO2CS

如何判断分子的杂化类型直线型sp杂化A-B-A如CO2spCOCO2CS
如何判断分子的杂化类型直线型sp杂化A-B-A如CO2spCOCO2CS

如何判断分子的杂化类型直线型sp杂化A-B-A 如CO2

sp CO CO

2, CS

2

,N

2

O, C

2

H

2

BeCl

2

,B

e

H

2

,Ag(NH

3

)

2

+, Cu(NH3)

2

+ Cu (CN)

2

-

sp2 BF

3, NO

3

- BBr

3

SO

3,SO

2

, NO

2

O

3

,

平面三角型SP2杂化如BCl3

V型Sp3不等性杂化如H2O

三角锥型SP3不等性杂化如NH3正四面体型SP3杂化如CH4

sp3 CH

4, CCl

4

, NH

4

+, SO

4

2-, SiX

4

SiH

4

NH

3 , PH

3

NF

3

,PX

3

,ClO

3

- ,

H 2O ,H

2

S ,OF

2

, Cl

2

O

ZnCl

42- FeCl

4

- Zn(CN)

4

2-

sp3d PF

5 , PCl

5

,

SF

4, TeCl

4

, ICl

4

+

ClF

3, BrF

3

XeF

2, ICl

2

-, I

3

-

三角双锥型SP3d杂化如PCl5

正八面体型SP3d2杂化如常见的六氟化物

8.杂化与分子构型的关系:

杂化类型sp sp2sp3d2sp3或sp3d2

等性等性不等性等性不等性不等性等性不等性

分子形状直线形Δ形V形正四面体三角锥角形

参加杂化的

轨道数目 2 3 3 4 4 4 6 6

杂化轨道中

孤电子对数目0 0 1 0 1 2

杂化轨道的

几何图形直线形正Δ形Δ正四面体四面体四面体八面体

键角180°120°109°28,180°90°

例C2H2C2H4 SO2CH4NH3H2O [Cu(H2O)6]2+

判断物质的杂化类型,空间结构

首先可以根据经验判断,先记住几种杂化的典型物质,再将给出的物质和他们相互比较一下,一般同族的而且化学式类似,杂化类型相同。

eg:判断下列分子的杂化类型并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及是否具有极性 H

2S,PH

3

,NF

3

,CCl

4

,

解:(1)H

2S,中心原子是S,我们学过H

2

O是SP3不等性杂化,V字型,具有极性,O和S是同族元素,而

且H

2S和H

2

O分子式非常类似,所以H

2

S也是SP3不等性杂化,V字型,具有极性。

(2)PH

3

,中心原子是P,我们学过NH

3

是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型,具有极性,N和P是同族元素,

而且NH

3和PH

3

分子式非常类似,所以PH

3

也是SP3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型,具有极性。

(3)CCl

4

,中心原子C,我们学过CH

4

,为SP3等性杂化,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CCL

4

和CH

4

分子

式非常相似,所以CCl

4

也为SP3等性杂化,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如果C相连接的四个原子不完全相同,C依然是SP3等性杂化但空间构型为四面体,极性分子。

(4)NF

3

,也是SP3不等性杂化,三角锥,极性分子。

(5)判断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首先数和C直接连接的原子个数,有几个原子就需要多少条杂化轨道,可以找出相应的杂化类型,eg:HCN,与C直接相连的原子有两个,需要两条杂化轨道,所以是SP杂化,直线型分子。

其次,如果分子式和学过的典型的分子式有较大差异,而且有的还是离子,那根据上述方法就无从判断,可以里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杂化轨道理论只是解释的理论,不能预测分子的空间构型。而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它可以预测分子的空间构型。

公式为n=(a+b+c)/2 其中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eg 氧原子a=6,氮原子a=5

b为和中心原子相连接的原子如果是卤族和H,取1*原子数,如果是氧族取0*原子数。

c为电荷数,如果是负电荷,取+,正电荷取-。

n值如果是小数四舍五入。

分子需要n条杂化轨道,即可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如果,n小于与中心原子直接相连接的原子个数,为不等性杂化,如果等于则为等性杂化。

eg:判断下列分子离子的杂化类型

碳酸根:为SP2等性杂化。a=4,b=0,C=+2,所以n=3,需要三条杂化轨道,直接与C相连的原子数为3与n相等.

氨根离子:SP3等性杂化,a=5,b=1*4,C=-1,所以n=4,需要四条杂化轨道,直接与N相连的原子为4与n相等。

硫酸根离子:SP3等性杂化.a=6,b=0,c=+2,所以n=4,需要四条杂化轨道,直接与N相连的原子为4与n相等。

SO2:sp2不等性杂化.a=6,b=0,c=o,所以,n=3,需要三条杂化轨道,直接与S相连的原子个数为2,与n不相等。

首先判断配位数,配位数是几,就需要几条杂化轨道,如果是2,则为SP杂化,如果是4则可能为SP3,和dsp2,如果是6,

则为SP3d2,d2SP3。

如何判断分子的杂化类型

直线型 sp杂化 A-B-A 如CO 2 sp CO CO 2, CS 2 ,N 2 O, C 2 H 2 BeCl 2 ,B e H 2 ,Ag(NH 3 ) 2 +, Cu(NH3) 2 + Cu (CN) 2 - sp2 BF 3, NO 3 - BBr 3 SO 3,SO 2 , NO 2 O 3 , 平面三角型 SP2杂化如 BCl 3 V型 Sp3不等性杂化如H 2 O 三角锥型 SP3不等性杂化如NH 3 正四面体型 SP3杂化如 CH 4 sp3 CH 4, CCl 4 , NH 4 +, SO 4 2-, SiX 4 SiH 4 NH 3 , PH 3 NF 3 ,PX 3 ,ClO 3 - , H 2O ,H 2 S ,OF 2 , Cl 2 O ZnCl 42- FeCl 4 - Zn(CN) 4 2- sp3d PF 5 , PCl 5 , SF 4, TeCl 4 , ICl 4 +

ClF 3, BrF 3 XeF 2, ICl 2 -, I 3 - 三角双锥型 SP3d杂化如PCl 5 正八面体型 SP3d2杂化如常见的六氟化物 8.杂化与分子构型的关系: 杂化类型 sp sp2 sp3 d2sp3或sp3d2等性等性不等性等性不等性不等性等性不等性分子形状直线形Δ形 V形正四面体三角锥角形 参加杂化的 轨道数目 2 3 3 4 4 4 6 6 杂化轨道中 孤电子对数目 0 0 1 0 1 2

杂化轨道的 几何图形直线形正Δ形Δ正四面体四面体四面体八面体 键角 180° 120° 109°28, 180°90° 例 C 2H 2 C 2 H 4 SO 2 CH 4 NH 3 H 2 O [Cu(H 2 O) 6 ]2+ 判断物质的杂化类型,空间结构 首先可以根据经验判断,先记住几种杂化的典型物质,再将给出的物质和他们相互比较一下,一般同族的而且化学式类似,杂化类型相同。 eg:判断下列分子的杂化类型并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及是否具有极性 H 2S,PH 3 ,NF 3 ,CCl 4 , 解:(1)H 2S,中心原子是S,我们学过H 2 O是SP3不等性杂化,V字型,具有极性,O和S是同族元素,而 且H 2S和H 2 O分子式非常类似,所以H 2 S也是SP3不等性杂化,V字型,具有极性。 (2)PH 3 ,中心原子是P,我们学过NH 3 是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型,具有极性,N和P是同族元素, 而且NH 3和PH 3 分子式非常类似,所以PH 3 也是SP3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型,具有极性。 (3)CCl 4 ,中心原子C,我们学过CH 4 ,为SP3等性杂化,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CCL 4 和CH 4 分子 式非常相似,所以CCl 4 也为SP3等性杂化,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如果C相连接的四个原子不完全相同,

杂化轨道详细解说

高中化学7:杂化轨道 1、概念理解 原子在形成分子时,原子轨道不可能只重叠而本身不变,实际上个原子的价电子运动状态必然改变,而使成键能力尽可能增加,体系能量尽可能降低。能量相近的不同原子轨道重新合成相同数目的新原子轨道。通常有sp型、dsp型、spd型等。 杂化并非一个实际过程,而是一个数学概念。为了得到波动方程有关价层电子的解,及波函数而采取的一个步骤。 和原有的s、p轨道相比,杂化轨道分布图具有一个肥大的正瓣,这一区域大大有利于成键轨道之间的重叠。而且杂化轨道空间分布合理,降低了成键电子的排斥。2个方面都有利于体系能量的下降。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理论)对轨道形状的推测2.1、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理论): 对于一个ABm型分子(或离子),围绕中心A原子的价层对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未成键的孤电子对)的空间分布是受静电相互作用所支配。电子对之间尽可能互相远离,这样斥力小,体系趋于稳定。 2.2、A原子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 [A原子价层电子数 + B原子提供的用于形成共价单键的电子数(双剑、三键均按生成一个单键考虑)]/2 若是阴离子,电子数要加阴离子电荷数,阳离子则要减去。 B是H或卤素元素,每个原子提供一个共用电子。 B若是是氧族元素,规定不提供共用电子。

四氯化碲TeCl4分子:Te有6个价层电子,加上4个Cl提供的共用电子,中心Te原子价层电子数等于10,对数为5。 SO42-离子:S有6个价层电子,规定O原子不提供共用电子,加上离子电荷数2,中心S原子价层电子数等于8,对数为4。 2.3、VSEPR理论推测分子形状: 判断非过渡元素化合物的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是相当成功的。价层电子对数在4以内,未发现例外;价层电子对数为5、6时,发现个别例外;价层电子对数为7以上时,中心不单一,出入较大;步骤:1、确定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2、确定价层电子对对应的最佳分布构型:2直线、3平面三角、4正四面体、5三角双锥体、6正八面体。 3、依据价层电子对相互作用斥力大小选出最稳定布局。依此布局将配位原子排列在中心原子周围。 电子对之间斥力大小:孤-孤>孤-成>成-成 按照力学分析,很好理解。 2个同等力作用1个点,稳定结构是直线,夹角180度。 3个同等力作用1个点,稳定结构是平面,夹角120度。 4个同等力作用1个点,稳定结构是(正四面体、平面正方体等),正四面体夹角109.5度。 5个同等力作用1个点,稳定结构是三角双锥体 6个同等力作用1个点,稳定结构是正八面体

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方法

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方法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中介绍了杂化轨道理论,这一重要理论能解释大多数分子几何构型及价键结构。在使用该理论时,首先必须确定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在未知分子构型的情况下,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有时比较困难,成为教学难点。下面总结几种高中阶段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方法。 一、根据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 根据杂化轨道理论,中心原子轨道采取一定的杂化方式后,其空间构型和键角如下: 由此,可以根据分子的空间构型或键角来判断中心原子轨道的杂化方式。 例如: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简单分子的结构都是熟悉的,C2H2、CO2为直线型分子,键角为 180°,推断其 C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sp;C2H4、C6H6为平面型分子,键角为 120°,推断其 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sp2;CH4、CCl4为正四面体,键角109.5°,推断其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sp3。 还可以扩展到以共价键形成的晶体,如:已知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晶体硅和石英中的硅原子,都是以正四面体结构形成共价键的,所以也都是采用 sp3杂化;已知石墨的二维结构平面内,每个碳原子与其它三个碳原子结合,形成六元环层,键角为 120°,由此判断石墨的碳原子采用 sp2杂化。 二、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教材的“拓展视野”中介绍了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根据该理论能够比较容易而准确地判断 ABm型共价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与价电子对的几何分布、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价电子对数>4的,高中阶段不作要求)。 运用该理论的关键是能准确计算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其计算方法是: 1、n=[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数+配位原子(B)提供的价电子数×m]÷2。 2、对于主族元素,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配位原子中卤族原子、氢原子提供 1个价电子,氧族元素的原子按不提供电子计算;离子在计算价电子对数时,还应加上负离子的电荷数或减去正离子的电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

中心原子杂化类型的判断 1、根据价层电子对理论来判断 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来判断中心原子的成键电子对数,再根据中心原子成键电子对数来确定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没有孤对电子对的叫着等性杂化,有孤对电子对的叫着不等性杂化。 ABm型分子 2 m ? + =配位原子提供的电子数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 原则:①A的价电子数=主族序数; ②配体X:H和卤素每个原子各提供一个价电子, 规定氧与硫不提供价电子; ③正离子应减去电荷数,负离子应加上电荷数。 n=2 直线形 n=3 平面三角形 n=4 四面体 中心原子孤对电子对数=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配位原子的个数 再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出空间构型,确定是什么样的空间构型,根据空间构型找到对应的杂化类型与之匹配,这样就确定了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 2、根据中心原子σ键数和孤对电子对数逆向判断 常见的物质中,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判断出中心原子有多少个σ键和孤对电子对数,逆向推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判断出杂化类型。 例1:判断乙酸中和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 3、根据等电子原理判断 等电子原理即具有相同价电子数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这里的结构特征包括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分子的空间结构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熟悉的分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来判断与它互为等电子体的不熟悉的分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例2、指出N2O分子的空间构形和杂化轨道类型 例3、指出CNO-分子的空间构形和杂化轨道类型

4、根据结构代换判断 有机化学中的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分子里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根据取代反应机理发生取代后其中心原子的结构和成键方式都应该不变。由此启发:对于一些复杂的分子,我们可以将其中的某些原子团代换成原子变成简单熟悉的分子根据这个分子的空间构型和杂化轨道类型来判断原来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和杂化轨道类型。 例如CH3OH等醇类都可以看作代换中的R-因为H2O 中H原子为sp3杂化,所以CH3OH中的O原子也为sp3杂化,H2N-NH2可以看作H2N-代换了NH3中的H因为NH3中N原子为sp3杂化所以H2N-NH2中的N原子也为sp3杂化

如何判断分子的杂化类型

如何判断分子的杂化类型 直线型sp杂化A-B-A 如CO2 sp CO CO2, CS2,N2O, C2H2 BeCl2 ,B e H2,Ag(NH3)2+, Cu(NH3)2+ Cu (CN)2-sp2 BF3, NO3- BBr3 SO3,SO2, NO2 O3, 平面三角型SP2杂化如BCl3 V型Sp3不等性杂化如H2O 三角锥型SP3不等性杂化如NH3 正四面体型SP3杂化如CH4 sp3 CH4, CCl4, NH4+, SO42-, SiX4 SiH4 NH3 , PH3 NF3 ,PX3 ,ClO3- , H2O ,H2S ,OF2 , Cl2O ZnCl42- FeCl4- Zn(CN)42- sp3d PF5 , PCl5, SF4, TeCl4, ICl4+ ClF3, BrF3 XeF2, ICl2-, I3- 三角双锥型SP3d杂化如PCl5 正八面体型SP3d2杂化如常见的六氟化物

8.杂化与分子构型的关系: 杂化类型sp sp2sp3d2sp3或sp3d2 等性等性不等性等性不等性不等性等性不等性 分子形状直线形Δ形V形正四面体三角锥角形 参加杂化的 轨道数目 2 3 3 4 4 4 6 6 杂化轨道中 孤电子对数目0 0 1 0 1 2 杂化轨道的 几何图形直线形正Δ形Δ正四面体四面体四面体八面体 键角180°120°109°28,180°90° 例C2H2C2H4 SO2CH4NH3H2O [Cu(H2O)6]2+ 判断物质的杂化类型,空间结构 首先可以根据经验判断,先记住几种杂化的典型物质,再将给出的物质和他们相互比较一下,一般同族的而且化学式类似,杂化类型相同。 eg:判断下列分子的杂化类型并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及是否具有极性 H2S,PH3,NF3,CCl4, 解:(1)H2S,中心原子是S,我们学过H2O是SP3不等性杂化,V字型,具有极性,O和S是同族元素,而且H2S和H2O分子式非常类似,所以H2S也是SP3不等性杂化,V字型,具有极性。 (2)PH3,中心原子是P,我们学过NH3是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型,具有极性,N和P是同族元素,而且NH3和PH3PH3也是SP3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型,具有极性。 (3)CCl4,中心原子C,我们学过CH4,为SP3等性杂化,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CCL4和CH4分子式非常相似,所以CCl4也为SP3等性杂化,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如果C相连接的四个原子不完全相同,C依然是SP3等性杂化但空间构型为四面体,极性分子。 (4)NF3,也是SP3不等性杂化,三角锥,极性分子。

如何判断分子的杂化类型

如何判断分子的杂化类型直线型sp杂化A-B-A 如CO2 sp CO CO 2, CS 2 ,N 2 O, C 2 H 2 BeCl 2 ,B e H 2 ,Ag(NH 3 ) 2 +, Cu(NH3) 2 + Cu (CN) 2 - sp2 BF 3, NO 3 - BBr 3 SO 3,SO 2 , NO 2 O 3 , 平面三角型SP2杂化如BCl3 V型Sp3不等性杂化如H2O 三角锥型SP3不等性杂化如NH3正四面体型SP3杂化如CH4 sp3 CH 4, CCl 4 , NH 4 +, SO 4 2-, SiX 4 SiH 4 NH 3 , PH 3 NF 3 ,PX 3 ,ClO 3 - , H 2O ,H 2 S ,OF 2 , Cl 2 O ZnCl 42- FeCl 4 - Zn(CN) 4 2- sp3d PF 5 , PCl 5 , SF 4, TeCl 4 , ICl 4 + ClF 3, BrF 3 XeF 2, ICl 2 -, I 3 - 三角双锥型SP3d杂化如PCl5 正八面体型SP3d2杂化如常见的六氟化物 常用软件课程设计

8.杂化与分子构型的关系: 杂化类型sp sp2sp3d2sp3或sp3d2 等性等性不等性等性不等性不等性等性不等性 分子形状直线形Δ形V形正四面体三角锥角形 参加杂化的 轨道数目 2 3 3 4 4 4 6 6 杂化轨道中 孤电子对数目0 0 1 0 1 2 杂化轨道的 几何图形直线形正Δ形Δ正四面体四面体四面体八面体 键角180°120°109°28,180°90° 例C2H2C2H4 SO2CH4NH3H2O [Cu(H2O)6]2+ 判断物质的杂化类型,空间结构 首先可以根据经验判断,先记住几种杂化的典型物质,再将给出的物质和他们相互比较一下,一般同族的而且化学式类似,杂化类型相同。 eg:判断下列分子的杂化类型并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及是否具有极性 H 2S,PH 3 ,NF 3 ,CCl 4 , 解:(1)H 2S,中心原子是S,我们学过H 2 O是SP3不等性杂化,V字型,具有极性,O和S是同族元素,而 且H 2S和H 2 O分子式非常类似,所以H 2 S也是SP3不等性杂化,V字型,具有极性。 (2)PH 3 ,中心原子是P,我们学过NH 3 是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型,具有极性,N和P是同族元素, 而且NH 3和PH 3 分子式非常类似,所以PH 3 也是SP3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型,具有极性。 (3)CCl 4 ,中心原子C,我们学过CH 4 ,为SP3等性杂化,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CCL 4 和CH 4 分子 式非常相似,所以CCl 4 也为SP3等性杂化,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如果C相连接的四个原子不完全相同, 常用软件课程设计

(完整版)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方法

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方法 徐长明(湖北省十堰市房县第三中学442100) 摘要:杂化轨道理论能解释大多数分子的几何构型及价键结构。在使用该理论时,首先必须确定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在未知分子构型的情况下,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有时比较 困难,成为教学难点。 关键词: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等电子原理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人教版)中介绍了杂化轨道理论,这一重要理论能解释大多数分子几何构型及价键结构。在使用该理论时,首先必须确定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在未知分子构型的情况下,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有时比较困难,成为教学难点。下面总结几种高中阶段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方法。 一、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教材中介绍了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根据该理论能够比较容易而准确地判断AB m型共价化合物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与价电子对的几何分布、中心原子杂化 轨道类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价电子对数>4 的,高中阶段不作要求)。 运用该理论的关键是能准确计算出中心原子的价 电子对数,其计算方法是: 1.价电子对数n =σ键的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1/2(a-xb) 2.σ键的电子对可由分子式确定。例如,H20中0有2对σ键电子对;NH3中N有3对σ键电子对 3.式中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对于主族元素,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氢为1 ,其他原子等于“8-该原子的价电子数”。离子在计算价电子对数时,还应加上负离子的电荷数或减去正离子的电荷数(绝对值) 4.杂化轨道由形成σ键的电子对和孤电子对占据,因此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杂化轨道构型去掉孤电子对后剩余的形状。 例如:指出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并预测它们的空间构型: ⑴BeCl2 ⑵SO3 ⑶NH4+ 解析:⑴是AB2型分子,BeCl2 的价电子对数 n=1/2(2-2×1)+2=2,Be 采用sp 杂化,无孤电子对,故分子呈直线型; ⑵是AB3型分子,SO3的价电子对数n=1/2(6-3×2)+3=3,S 采用sp2杂化,无孤电子对,故分子呈平面三角形 ⑶是AB4 型离子,NH4+的价电子对数n=1/2(5-1-4×1)+4=4,N 采用sp3杂化,无孤电子对,故分子呈正四面体 二、根据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

等电子体与杂化类型的判断方法归纳

一、等电子体的判断 等电子体的判断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同族元素互换法 即将既定粒子中的某元素换成它的同族元素。如: (1)CCl4的等电子体确定: 换IVA族元素有SiCl4、GeCl4等; 换VIIA族元素有CF4、CBr4 、CI4、CFCl3、……; 同时换可有SiF4、SiFCl3、……。 (2)CO2的等电子体确定: 可将O原子换为S原子得COS、CS2, 注意不能将C原子换为Si原子,因为CO2和SiO2的结构不同(前者为分子晶体,后者为原子晶体)。 同理,不能将BeCl2的等电子体确定为MgCl2或BeF2(后两种为离子晶体)。 (3)SO42-的等电子体确定:将一个O原子换为S原子得S2O32-; NO3-的等电子体可确定为PO3-。 (4)对于原子晶体类也可作类似推导:金刚石Cn与晶体硅Sin互为等电子体。 2、价电子迁移法 (1)CO2的等电子体确定,(由此也可以看出N2与CO互为等电子体)得N2O;另一个等电子体BeCl2。 同样可以判断:金刚石C2n与晶体硅Si2n的等电子体还可以为金刚砂(SiC)n、GaAs、AlP等;石墨C2n与白石墨(BN)n互为等电子体;无机苯B3N3H6与有机苯C6H6互为等电子体。 (2)离子之间的等电子体也可以推导:与N3-的等电子体查找方法,可将2个N原子换为1个C原子和一个O原子可得CNO-。 3、电子—电荷互换法 即将既定粒子中的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转化为粒子所带的电荷。这种方法可实现分子与离子的互判。如: CN-的等电子体查找可用N原子1个电子换作1个负电荷,则N原子换为C原子,离子带2个负电荷,其等电子体即为C22-;反之,将CN-的电荷转化为1个电子,该电子给C原子,即得N2,若给N原子即得CO。同样可判断HNO3的等电子体为HCO3-;ICl4-与XeCl4互为等电子体。例题1、(徐州三检)与CN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离子化学式依次为、(各写一种)。 分析:就与CN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而言,首先需将这1个电荷转化为1个价电子,这个价电子给C变为N得N2O,给N变为O则得CO2(也可直接看作将N2O中2个N原子进行价电子转移换为C、O从而得CO2,再由CO2进行价电子转移或同族元素互换可得COS、CS2、BeCl2等。若进行离子查找,除前面判断出的N3-外,利用同族元素互换可得CNS-;利用电子—电荷互换可得NO2+和CN22-。 答案:N2O或CO2或COS或CS2或BeCl2;N3-或CNS-或NO2+或CN22-。 例2、(1)(江苏高考)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CO分子的结构式; (2)(南通二检)写出NO2+离子的电子式。 分析:CO分子的结构式、NO2+离子的电子式中学中并不作已有知识要求,直接作答难度大,但在题给信息提示下,可以利用等电子原理,先找出我们熟知结构的等电子体: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NO2+与CO2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同,参照熟悉的N2的结构式、CO2的电子式便可轻松作答。 答案:C≡O;

杂化类型判断

杂化轨道类型判断 摘要 1、杂化轨道类型与什么有关 2、杂化轨道类型判断方法有哪些 3、解析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方法。 关键词 杂化轨道、价层电子对数、数轴法、中心原子 正文 1、 在无机化学中, 准确地预测和判断共价多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是确定分子或离子空间构型、原子间成键情况及有关性质的前提. 由于原子结合成分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即使同一元素的原子在不同分子或离子中做中心原子时, 往往也采用不同的杂化类型( 例如价电子结构为2s2p的C 原子做中心原子时, 在CH中呈sp杂化,CO中呈sp杂化, 而在CO中则呈sp 杂化) . 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的预测和分析,需在列出中心原子价电子结构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与其键合原子的结构、数目及可能出现复键的形式, 分析中心原子价电子是否需要激发, 是否需要预留纯粹的部分轨道形成π键或大π键, 以及中心原子在轨道杂化后是否含孤对电子及其数目等诸多不确定因素, 采用试探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确定杂化类型. 一般在预知分子空间构型的前提下, 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较易确定, 但对不知空间构型且结构比较复杂的分子或离子, 中心原子轨道杂化类型的确定就比较困难。现在也有简单判断杂化轨道类型的说法:中心原子通过杂化轨道与成键原子的价层轨道形成共价键的时候, 为了保证分子的稳定性最强, 杂化轨道间也必须采取夹角最大、斥力最小的分布. 所以, 成键时中心原子杂化轨道中填充的必定是σ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 而不可能是π键电子, π键电子只能填充在非杂化轨道中. 2、价层电子对数判断法,中心原子成键数目判断法,数轴法判断法,不饱和度判断法(不 要求) 3、 (一)价层电子对数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不需要预知共价多原子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只要简单的计算出其价层电子对数, 即可预测中心原子轨道可能的杂化类型, 然后再根据其原子轨道上电子的具体排布等进一步确定杂化情况( 杂化轨道中无孤电子对存在的为等性杂化, 有孤电子对存在的为不等性杂化) . 如SF的中心原子S 的价电子数为6, 键合原子F 各提供1 个成键电子, 价电子对数= ( 6+ 1×6) / 2= 6, 则S 应发生spd杂化; AsO中心原子As 的价电子数为5, 原子O 属氧族, 可认为不提供电子, 离子带3 个负电荷, 价电子对数= ( 5+3) / 2= 4, 则As 应发生sp杂化; COCl中心原子C 的价电子数为4, 键合原子O 属氧族,可认为不提供电子, 每个Cl 提供一个成键电子, 价电子对数= ( 4+ 1×2) / 2= 3, 则C 应发生sp杂化; XeOF中心原子Xe 的价电子数为8, 键合原子O 可认为不提供电子, F 各提供一个成键电子, 价电子对数= ( 8+ 1×4) / 2= 6, 则Xe 应发生spd杂化( 键合原子数少于价电子对数存在孤电子对, 因而为不等性杂化) . (二)、中心原子的成键数目判断杂化轨道类型 设H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数,S为端基与中心原子形成σ键的数目,m为孤电子对,n为配位

等电子体与杂化类型的判断方法归纳

等电子体与杂化类型的判断方法归纳 一、等电子体的判断 等电子体的判断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同族元素互换法 即将既定粒子中的某元素换成它的同族元素。如: (1)CCl4的等电子体确定: 换IV A族元素有SiCl4、GeCl4等; 换VIIA族元素有CF4、CBr4 、CI4、CFCl3、……; 同时换可有SiF4、SiFCl3、……。 (2)CO2的等电子体确定: 可将O原子换为S原子得COS、CS2, 注意不能将C原子换为Si原子,因为CO2和SiO2的结构不同(前者为分子晶体,后者为原子晶体)。 同理,不能将BeCl2的等电子体确定为MgCl2或BeF2(后两种为离子晶体)。 (3)SO42-的等电子体确定:将一个O原子换为S原子得S2O32-; NO3-的等电子体可确定为PO3-。 (4)对于原子晶体类也可作类似推导:金刚石Cn与晶体硅Sin互为等电子体。 2、价电子迁移法 (1)CO2的等电子体确定,(由此也可以看出N2与CO互为等电子体)得N2O;另一个等电子体BeCl2。 同样可以判断:金刚石C2n与晶体硅Si2n的等电子体还可以为金刚砂(SiC)n、GaAs、AlP 等;石墨C2n与白石墨(BN)n互为等电子体;无机苯B3N3H6与有机苯C6H6互为等电子体。(2)离子之间的等电子体也可以推导:与N3-的等电子体查找方法,可将2个N原子换为1个C原子和一个O原子可得CNO-。 3、电子—电荷互换法 即将既定粒子中的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转化为粒子所带的电荷。这种方法可实现分子与离子的互判。如: CN-的等电子体查找可用N原子1个电子换作1个负电荷,则N原子换为C原子,离子带2个负电荷,其等电子体即为C22-;反之,将CN-的电荷转化为1个电子,该电子给C原子,即得N2,若给N原子即得CO。同样可判断HNO3的等电子体为HCO3-;ICl4-与XeCl4互为等电子体。

等电子体与杂化类型的判断方法归纳

等电子体杂化类型判断方法 了解“等电子原理”的含义,能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对d轨道参与杂化和AB5型以上复杂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不作要求)。围绕这两个考点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很容易作答的,但学生实际作答时错误率极高,经分析发现关键在于等电子体确定、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判断上缺乏方法,就此两个问题的分析方法作如下归纳。 一、等电子体的判断 具有相同价电子数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这一原理称为等电子原理。如果仅从概念字面出发,判断与A粒子互为等电子体的B粒子的化学式,往往感觉无从下手,或东拼西凑的试写,试写也往往只注意“价电子数”或“原子数”相同某一方面而错答。如写CH4分子的等电子体时许多学生写成NH3(原子数不同)、CCl4(价电子数不同)等,至于再稍复杂一些的,错的更多,实际体现为问题解决方法的欠缺。等电子体的判断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同族元素互换法 即将既定粒子中的某元素换成它的同族元素。如: (1)CCl4的等电子体确定:换IVA族元素有SiCl4 、GeCl4 等;换VIIA族元素有CF4 、CBr4 、CI4、CFCl3、……;同时换可有SiF4、SiFCl3、……。 (2)CO2的等电子体确定:可将O原子换为S原子得COS、CS2,注意不能将C原子换为Si原子,因为CO2和SiO2的结构不同(前者为分子晶体,后者为原子晶体)。同理,不能将BeCl2的等电子体确定为MgCl2或BeF2(后两种为离子晶体)。 (3)SO42-的等电子体确定:将一个O原子换为S原子得S2O32-;NO3-的等电子体可确定为PO3-。 (4)对于原子晶体类也可作类似推导:金刚石Cn与晶体硅Sin互为等电子体。 2、价电子迁移法 即将既定粒子中的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逐一转移给组成中的另一种元素的原子,相应原子的质子数也随之减少或增加,变换为具有相应质子数的元素。 一般来说,讨论的元素为s区或p区元素,即主族元素居多,通常相关元素的族序数满足A+B=C+D(或A+B=2C)关系的,可考虑将A、B等个数换为C、D(或1A、1B换为2C)。如: (1)CO2的等电子体确定,除了上述结果以外,还可以采用价电子迁移法:C、O原子的价电子数分别为4、6,从周期表中的位置看,中间夹着N元素,N原子价电子数为5,一个O原子拿一个电子给C原子,在电性不变条件下质子数同时变为7(价电子同时变为5),则可换为两个N原子(由此也可以看出N2与CO互为等电子体)得N2O;如果将C原子的两个价电子转移给两个O原子,元素原子分别转换为1个Be、2个Cl,就可以得到CO2的另一个等电子体BeCl2。 同样可以判断:金刚石C2n与晶体硅Si2n的等电子体还可以为金刚砂 (SiC)n、GaAs、AlP等;石墨C2n与白石墨(BN)n互为等电子体;无机苯B3N3H6与有机苯C6H6互为等电子体。 (2)离子之间的等电子体也可以推导:与N3-的等电子体查找方法,可将2个N原子换为1个C原子和一个O原子可得CNO-。 3、电子—电荷互换法 即将既定粒子中的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转化为粒子所带的电荷。这种方法可实现分子与离子的互判。如: CN-的等电子体查找可用N原子1个电子换作1个负电荷,则N原子换为C原子,离子带2个负电荷,其等电子体即为C22-;反之,将CN-的电荷转化为1个电子,该电子给C原子,即得N2,若给N原子即得CO。同样可判断HNO3的等电子体为HCO3-;ICl4-与XeCl4互为等电子体。 在具体问题分析时,通常几种方法同时联想,灵活使用,方可快速准确的回答问题。现以几例说明。 例题1、(徐州三检)与CN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离子化学式依次为、(各写一种)。 分析:就与CN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而言,首先需将这1个电荷转化为1个价电子,这个价电子给C变为N 得N2O,给N变为O则得CO2(也可直接看作将N2O中2个N原子进行价电子转移换为C、O从而得CO2,再由CO2进行价电子转移或同族元素互换可得COS、CS2、BeCl2等。若进行离子查找,除前面判断出的N3-外,利用同族元素互换可得CNS-;利用电子—电荷互换可得NO2+和CN22-。 答案:N2O或CO2或COS或CS2或BeCl2;N3-或CNS-或NO2+或CN22-。 例2、(1)(江苏高考)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CO分子的结构式; (2)(南通二检)写出NO2+离子的电子式。

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方法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中介绍了杂化轨道理论,这一重要理论能解释大多数分子几何构型及价键结构。在使用该理论时,首先必须确定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在未知分子构型的情况下,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有时比较困难,成为教学难点。下面总结几种高中阶段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方法。 一、根据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 根据杂化轨道理论,中心原子轨道采取一定的杂化方式后,其空间构型和键角如下: 杂化轨道类型杂化轨道空间构型键角 sp 直线形 180° sp2 平面三角形 120° sp3 正四面体 109.5° 由此,可以根据分子的空间构型或键角来判断中心原子轨道的杂化方式。 例如一些常见的简单分子的结构都是熟 悉的,C2H2、CO2为直线型分子,键角为180°,推断其C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C2H4 、C6H6 为平面型分子,键角为120°,推断其C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CH4、CCl4为正四面体,键角109.5°,推断其C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 还可以扩展到以共价键形成的晶体,如:已知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晶体硅和石英中的硅原子,都是 以正四面体结构形成共价键的,所以也都是采用sp3 杂化;已知石墨的二维结构平面内,每个碳原 子与其它三个碳原子结合,形成六元环层,键角为120°,由此判断石墨的碳原子采用sp2 杂化。 二、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教材的“拓展视野”中介绍了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根据该理论能够比较容易而准确地判断ABm型共价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与价电子对的几何分布、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价电子对数>4 的,高中阶段不作要求)。 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价电子对几何分布中心原子杂化类型 2 直线形 sp 3 平面三角形 sp2 4 正四面体 sp3 运用该理论的关键是能准确计算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其计算方法是: 1.价电子对数n =[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数+配位原子(B)提供的价电子数×m]÷2。 2.对于主族元素,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配位原子中卤族原子、氢原子提供1 个价电子,氧族元素的原子按不提供电子计算;离子在计算价电子对数时,还应加上负离子的电荷数或减去正离子的电荷数。 3.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n(价电子对数)-m(配位原子B 数)。 4.杂化轨道由形成σ键的电子对和孤电子对占据,因此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杂化轨道构型去掉孤电子对后剩余的形状。 例:指出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并预测它们的空间构型:⑴BeCl2、H2O ⑵SO3、NH3

2020届高三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和性质常考题型——立体结构和杂化类型判断

2020届高三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常考题型 ——立体结构和杂化类型判断.DOC 【方法和规律】 1、立体构型的判断方法——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配位原子的化合价的总和(2)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2 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配位原子的化合价的总和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2 【微点拨】① 配位原子是指中心原子以外的其它原子(即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 ② 若是离子,则应加上或减去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阴加阳减) ③氧、硫原子若为配位原子,则其化合价规定为" 零”,若为中心原子,则价电子数为6 (3)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分子空间构型的具体方法

PO4 3— H3O+ 2、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判断 规律:杂化轨道数==价层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 价层电子对数杂化方式 4sp3杂化 3sp2杂化 2sp 杂化 用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配位原子的化合价的总和, 2 来迅速判断(见上表) 技巧2:若有多个中心原子时,则根据:“ 杂化轨道数==价层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来判断如:三聚氰胺分子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分析氮原子、碳原子的杂化类型 杂化类型价层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 孤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确定方法 环外氮原子 sp 3431氮原子最外层有5 个电子,形成了3 环上氮原子 sp2321 对共用电子对,则有一对孤对电子 环上碳原子sp2 330碳原子最外层4 个电子,形成了4 对共用电子对,所以碳上无孤对电子 技巧3:根据杂化轨道的空间分布构型判断①若杂化轨道在空间的分布为正四面体形或三角锥形,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3杂化 ②若杂化轨道在空间的分布呈平面三角形,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2杂化 ③若杂化轨道在空间的分布呈直线形,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 杂化 技巧4:根据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判断 ①若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为109°28,′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3杂化 ②若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为120°,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2杂化 ③若杂化轨道之间的夹角为180°,则分子的中心原子发生sp 杂化技巧5:根据等电子原理进行判断 CO 2是直线形分子,CNS -、N3-与CO 2是等电子体,所以分子构型均为直线形,中心原子均采用sp 杂化 技巧6:根据分子或离子中有无π键及π键数目判断 没有π键为sp3杂化,含一个π键为sp2杂化,含两个π键为sp 杂化 【真题感悟】 1、[2019·全国卷Ⅰ ·节选]乙二胺(H 2NCH 2CH 2NH 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氮、碳的杂化类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 2、[2019 ·全国卷Ⅱ ·节选]元素As与N 同族。预测As的氢化物分子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______ 3、[2019 ·全国卷Ⅲ ·节选] NH 4H2PO4中,电负性最高的元素是_________ ;P的_________ 杂化轨道与O的2p轨道 形成________ 键 4、[2019·江苏卷·节选] SO4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 ,抗坏血酸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分子中碳原子的轨道 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 技巧1:ABn 型的分子或离子,

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和总结

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判断总结 五台实验中学李俊红 这一重要理论能解释大多数分子几何构型及价键结构在使用该理论时,首先必须确定中心原子的杂化,在未知分子构型的情况下,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有时比较困难,成为教学难点。下面总结几种高中阶段判断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方法。 一根据分子的空间构型判断根据杂化轨道理论,中心原子轨道采取一定的杂化方式后,其空间构型和键角如下: 杂化轨道类型空间构型键角 Sp 直线形180° sp2 平面三角形120° sp3 正四面体109.5° 由此可以根据分子的空间构型或键角来判断中心原子轨道的杂化方式 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简单分子的结构都是熟悉的,C2H2、CO2为直线型分子,键角为180°,推断其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C2H4 C2H6、为平面型分子 键角为120°,推断其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2;CH4、CCl4为正四面体,键角109.5°,推断其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还可以扩展到以共价键形成的晶体,如:已知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晶体硅和石英中的硅原子,都是以正四面体结构形成共价键的,所以也都是采用sp3杂化;已知石墨的二维结构平面内,每个碳原子与其它三个碳原子结合,形成六元环层,键角为120°,由此判断石墨的碳原子采用sp2杂化。 二、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教材的“拓展视野”中介绍了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根据该理论能够比较容易而准确地判断ABm型共价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与价电子对的几何分布、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价电子对数>4的,高中阶段不作要求)。 中心原子价电子对数价电子对几何分布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 2 直线形sp 3 平面三角形sp2 4 正四面体sp3 运用该理论的关键是能准确计算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其计算方法是: 1.价电子对数n=[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数+配位原子(B)提供的价电子数×m]÷2。2.对于主族元素,中心原子(A)的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配位原子中卤族原子、氢原子提供1个价电子,氧族元素的原子按不提供电子计算;离子在计算价电子对数时,还应加上负离子的电荷数或减去正离子的电荷数。 3.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n(价电子对数)-m(配位原子B数)。 4.杂化轨道由形成σ键的电子对和孤电子对占据, 因此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杂化轨道构型去掉孤电子对后剩余的形状。例如: 指出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并预测它们的空间构型: ⑴BeCl2、H2O、⑵SO3、NH3、⑶NH4+、PO43-。 解析 第⑴组都是AB2型分子,BeCl2的价电子对数n=(2+1×2)÷2=2,Be采用sp杂化, 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n-m=2-2=0,无孤电子对,故分子呈直线型;

如何判断分子的杂化类型

如何判断分子的杂化类型 直线型 sp杂化 A-B-A 如CO 2 sp CO CO 2, CS 2 ,N 2 O, C 2 H 2 BeCl 2 ,B e H 2 ,Ag(NH 3 ) 2 +, Cu(NH3) 2 + Cu (CN) 2 - sp2 BF 3, NO 3 - BBr 3 SO 3,SO 2 , NO 2 O 3 , 平面三角型 SP2杂化如 BCl 3 V型 Sp3不等性杂化如H 2 O 三角锥型 SP3不等性杂化如NH 3 正四面体型 SP3杂化如 CH 4 sp3 CH 4, CCl 4 , NH 4 +, SO 4 2-, SiX 4 SiH 4 NH 3 , PH 3 NF 3 ,PX 3 ,ClO 3 - , H 2O ,H 2 S ,OF 2 , Cl 2 O ZnCl 42- FeCl 4 - Zn(CN) 4 2-

sp3d PF 5 , PCl 5 , SF 4, TeCl 4 , ICl 4 + ClF 3, BrF 3 XeF 2, ICl 2 -, I 3 - 三角双锥型 SP3d杂化如PCl 5 正八面体型 SP3d2杂化如常见的六氟化物 8.杂化与分子构型的关系: 杂化类型 sp sp2 sp3 d2sp3或sp3d2等性等性不等性等性不等性不等性等性不等性分子形状直线形Δ形 V形正四面体三角锥角形 参加杂化的 轨道数目 2 3 3 4 4 4 6 6

杂化轨道中 孤电子对数目 0 0 1 0 1 2 杂化轨道的 几何图形直线形正Δ形Δ正四面体四面体四面体八面体 键角 180° 120° 109°28, 180°90° 例 C 2H 2 C 2 H 4 SO 2 CH 4 NH 3 H 2 O [Cu(H 2 O) 6 ]2+ 判断物质的杂化类型,空间结构 首先可以根据经验判断,先记住几种杂化的典型物质,再将给出的物质和他们相互比较一下,一般同族的而且化学式类似,杂化类型相同。 eg:判断下列分子的杂化类型并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及是否具有极性 H 2S,PH 3 ,NF 3 ,CCl 4 , 解:(1)H 2S,中心原子是S,我们学过H 2 O是SP3不等性杂化,V字型,具有极性,O和S是同族元素,而 且H 2S和H 2 O分子式非常类似,所以H 2 S也是SP3不等性杂化,V字型,具有极性。 (2)PH 3 ,中心原子是P,我们学过NH 3 是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型,具有极性,N和P是同族元素, 而且NH 3和PH 3 分子式非常类似,所以PH 3 也是SP3不等性杂化,三角锥型,具有极性。

人教部编版高中化学等电子体与杂化类型的判断方法

人教部编版高中化学等电子体与杂化类型的判断方法 一、等电子体的判断 具有相同价电子数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这一原理称为等电子原理。如果仅从概念字面出发,判断与A粒子互为等电子体的B粒子的化学式,往往感觉无从下手,或东拼西凑的试写,试写也往往只注意“价电子数”或“原子数”相同某一方面而错答。如写CH4分子的等电子体时许多学生写成NH3(原子数不同)、CCl4(价电子数不同)等,至于再稍复杂一些的,错的更多,实际体现为问题解决方法的欠缺。等电子体的判断一般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同族元素互换法 即将既定粒子中的某元素换成它的同族元素。如: (1)CCl4的等电子体确定:换IVA族元素有SiCl4、GeCl4等;换VIIA族元素有CF4、CBr4、CI4、CFCl3、……;同时换可有SiF4、SiFCl3、……。 (2)CO2的等电子体确定:可将O原子换为S原子得COS、CS2,注意不能将C原子换为Si原子,因为CO2和SiO2的结构不同(前者为分子晶体,后者为原子晶体)。同理,不能将BeCl2的等电子体确定为MgCl2或BeF2(后两种为离子晶体)。 (3)SO42-的等电子体确定:将一个O原子换为S原子得S2O32-;NO3-的等电子体可确定为PO3-。(4)对于原子晶体类也可作类似推导:金刚石Cn与晶体硅Sin互为等电子体。

2、价电子迁移法 即将既定粒子中的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逐一转移给组成中的另一种元素的原子,相应原子的质子数也随之减少或增加,变换为具有相应质子数的元素。 一般来说,讨论的元素为s区或p区元素,即主族元素居多,通常相关元素的族序数满足A+B=C+D(或A+B=2C)关系的,可考虑将A、B等个数换为C、D(或1A、1B换为2C)。如:(1)CO2的等电子体确定,除了上述结果以外,还可以采用价电子迁移法:C、O 原子的价电子数分别为4、6,从周期表中的位置看,中间夹着N元素,N原子价电子数为5,一个O原子拿一个电子给C原子,在电性不变条件下质子数同时变为7(价电子同时变为5),则可换为两个N 原子(由此也可以看出N2与CO互为等电子体)得N2O;如果将C 原子的两个价电子转移给两个O原子,元素原子分别转换为1个Be、2个Cl,就可以得到CO2的另一个等电子体BeCl2。 同样可以判断:金刚石C2n与晶体硅Si2n的等电子体还可以为金刚砂(SiC)n、GaAs、AlP等;石墨C2n与白石墨(BN)n互为等电子体;无机苯B3N3H6与有机苯C6H6互为等电子体。 (2)离子之间的等电子体也可以推导:与N3-的等电子体查找方法,可将2个N原子换为1个C原子和一个O原子可得CNO-。 3、电子—电荷互换法 即将既定粒子中的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转化为粒子所带的电荷。这种方法可实现分子与离子的互判。如:CN-的等电子体查找可用N 原子1个电子换作1个负电荷,则N原子换为C原子,离子带2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