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市场啤酒品牌报告

中国市场啤酒品牌报告

中国市场啤酒品牌报告
中国市场啤酒品牌报告

中国市场啤酒品牌报告

尽管在100年前,中国便开始了啤酒生产,但真正普及消费的还是近十几年的事。

尽管当今啤酒市场知名品牌“青岛”、“哈尔滨”在100年前就已诞生,但成就其为名牌的过程也是近十几年的发展。

百年老品牌无疑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多了些许历史的底蕴和信誉的积累,但只有十几二十年历史的新兴品牌如燕京、珠江、蓝剑、重庆、雪花等也掀起中国啤酒市场风云的主力军。

二十年前,啤酒市场的启动是从洋品牌进入开始的,至今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0%,更多的啤酒消费份额分布于众多的国产品牌,然而区域性国产品牌子都又普遍地面临生存问题。

探索中国啤酒市场的品牌格局,品牌战略和策略,品牌发展趋势对各啤酒企业的市场运作都将产生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品牌格局

1、品牌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洋品牌启动啤酒市场阶段。上世纪80年代前后,啤酒市场的启动是由洋品牌的进入开始的,改革开放之初,在消费产品和生活方

式方面,或多或少带进的西方的一些东西,其中啤酒消费是对传统白酒市场及其它饮料市场的一种丰富、一种创新。因为饮用啤酒是属于西方传入的一种方式(西方人称为液体面包),故在当时还属于少数人消费的阶段,未太普及,品牌竞争也不太明显。时至今日,人门还是认为洋啤酒是较为好的啤酒。

第二阶段是国产啤酒主导市场阶段。随着国产啤酒的逐渐兴起,一方面是早期“老字号”——青岛、哈啤借势重出江湖,加快收购重组,快速向全国市场扩张,另一方面是各地方纷纷建厂投入生产地方品牌不断涌现,到了90年代整个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时期。生产厂家及生产数量逐步增加使产品开始供过于求,这时品牌竞争进入充分发展阶段。区域强势品牌形成,洋品牌被挤压。

第三阶段是多类型品牌并重阶段,经过前段时期的多速发展,近年啤酒市场进入缓慢调整时期。这时的品牌发展呈现多元特征,体现在区域品牌在特定区域市场依然强势,全国性品牌的扩张步伐放缓,外国品牌重新重苏。由于市场竞争的充分,加上口味多样化、消费心理个性化所体现的消费多元化,未来啤酒市场多类品牌并存,多个品牌共生的局面必然存在。

2、品牌特征

特征之一是:品牌覆盖率低,呈现众多品牌瓜分市场的局面。从全国市场品牌渗透率(表a)看出,渗透率达10%以上的品牌廖廖无几,而渗

透率在1%以上的品牌却达70多个。渗透率最大的“青岛”为28.95%。还远远低于49.48%的品类渗透率。可见整个啤酒市场的空间较大,市场地位的变数也大。

特征之二是:全国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很低,而区域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很高,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从全国市场的品牌有率(表b)和区域市场品牌占有率(表c)的比较发现,全国市场前4位品牌占有率总和只有25.85%,而区域市场前4位品牌的占有率总和普遍达到90%以上。每一个区域市场都有至少一个强势品牌占有绝对大的市场份额,然而大多数都属于单一区域强势品牌,因为这些品牌在其它区域均为弱势品牌,如“珠江”在广州市场占有率近60%,而在其它19个城市,市场占有率均不超过1%,排名进不了前4位。类似的还有上海的“力波”,长沙的“白沙”,杭州的“西湖”,济南的“趵突泉”,武汉的“行吟阁”和西安的“汉斯”等。

表c

市场

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

品牌

占有

率品牌

占有

品牌

占有

品牌

占有

北京燕京89.46

青岛

(五星)

3.35 北京 2.67 青岛 2.19 长沙白沙87.4 百威 3.26 青岛 2.11

金威啤

1.55 成都蓝剑45.74 绿叶4

2.71 雪花

3.38 百威0.83 大连黑狮60.46 棒棰岛 18.29 凯龙

4.48 青岛 3.72 福州惠泉47.78 雪津28.81 榕城7.81 新榕城

5.83

特征三是:洋品牌的占有率不高,但市场地位不弱。忠诚度不高但影响力不低。洋品牌的占有率尽和不太高,但在各个区域均有相当市场地位。如百威除在温州市场占有率第一外,在长沙、杭州、无锡占有率第二,在上海、苏州、太原、武汉、西安占有率第三。蓝带除在温州市场占有率第二外,在乌鲁木齐占有率第三,在贵阳、哈尔滨、兰州、南宁、南昌、天津、珠海占有率第四。嘉士佰和喜力在多个区域市场占有率均进入10名之内。洋品牌的忠诚度不高(表d),原因一是啤酒受产地新鲜度因素影响造成消费者较为浓厚的地域情绪和较为固定的口味习惯;二是洋品牌多属高档品牌,价格高,消费者一般只有到酒吧、高级酒家等高档场所才会购买。由些可见,洋品牌占有一定的领导者市场,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

3、企业并购行为对品牌格局的影响

近几年来,为了追求规模效应,争夺市场资源,企业间的并购,联合成为啤酒行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尤以行业三大巨头的表现最为突出,青啤短短几年并购企业近五十家,燕京控股联合企业约二十家,华润本身并非啤酒品牌,但在其麾下品牌达二十多家。由于啤酒巨头们并购其它啤酒企业后基本保留该企业的原有品牌,故整个市场的品牌格局并未改变。对这些被购并的区域品牌有一定影响的可能发生在二个方面,一是被购并企业输入购并企业的技术,管理和资金,实力增强,在产品质量、产品创新,通路运作上将有所进展,品牌的市场形象将有所提高。二是并购企业提供主品牌(如“青岛”)作为被购并区域品牌的背景支持,(主要在包装及广告上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原区域品牌的影响力。

二、品牌战略和策略

1、品牌发展战略

啤酒企业由于规模发展的需要,在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尤其是成为强势品牌之后,一般都要考虑品牌发展问题,主要的品牌发展战略有几种模式:

一是品牌渗透,所谓品牌渗透是指引用品牌影响力,收购地方性企业,同时保留被收购企业的品牌,占领地方市场,收购企业的品牌只是作为一种背景支持。以华润、青啤、燕京为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华润本身不是一个啤酒品牌,完全靠资本运营实施收购兼并。与青啤、燕京多为收购弱势企业不同的是,华润收购的多是具有区域性强势品牌的企业。与青啤、燕京相同的是都保留被购并企业原有的品牌,并利用原有品牌拓展市场。三大巨头无一例外地系用品牌渗透战略,主要原因是由于啤酒的区域性特征明显。区域性品牌拥有销售网络健全,品牌忠诚度高的市场资源,只要注入购并企业的技术、管理和资金,就会有更好的发展,倒是购并企业的主品牌(比如“青岛”、“燕京”)需要警惕其品牌价值不被稀释。

二是品牌扩张,所谓品牌扩张是指强势品牌跨区域拓展,扩强该品牌的覆盖范围,河南“金星”在贵州郸城、山西安阳、漯河、信阳等地独资建厂使用“金星”品牌进行市场扩张是这一模式的代表。系用品牌扩张战略,扩张市场的范围不是铺天盖地式的而是逐步推进式的,拓展市场的速度也比较缓慢,然而它的优点在于单一品牌纵向扩展有利于做成全国性品牌,有利于品牌价值的集中累积,品牌发展后劲较足。

青岛啤酒品牌分析

青岛啤酒市场调查报告 目录 第一部分产品分析 产品历史 产品定位 品牌形象及文化 产品介绍 经营理念及企业目标 啤酒的特点 广告宣传语 旗下品牌分类 第二部分市场分析 行业地位 国际化 国际市场 公司目前经营情况 营销环境分析 SW0T分析

消费市场细分 目标市场及定位 产品定位 第三部分消费者分析 消费行为分析 消费者市场细分 价格分析 营销策略 促销策略 第四部分竞争者分析 燕京啤酒 雪花啤酒 百威 哈尔滨啤酒 青岛啤酒产自青岛啤酒 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 是国营青岛啤酒厂, 1903

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青岛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上等啤酒花和软硬适度、洁净甘美的崂山矿泉水为原料酿制而成。原麦汁浓度为十二度,酒精含量3.5-4%。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黄色,泡沫清白、细腻而持久。 第一部分产品分析 青岛啤酒的历史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了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产品定位 采用了优质麦芽、大米、酒花和水,经过 糖化、过滤、冷却、发酵、包装等工序精制而 成,它成功的原因在于独特的酿造工艺和严格 的工艺管理,在继续传统酿造工艺的基础上, 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青岛啤酒的酿制工艺已 日臻完善,而独特的后熟工艺和优良的酵母菌 种更使其锦上添花,保证了产品质量的优异和 稳定。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高于国家标准的内部质量控制标准,从原料进厂到半成品加工直至成品出厂,须经过系统、严格的质量检测。1995年公司已通过了由挪威船级社组织评审的ISO9002国际标准认证,标志着青岛啤酒的质量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并已与国际接轨。 注重社会效益的价值观念。为了配合百年品牌青岛啤酒的重新定

啤酒行业分析

一、啤酒知识 (一)啤酒定义 啤酒是指以麦芽(包括特种麦芽)为主要原料,加啤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含二氧化碳、起泡、低酒精度的发酵酒产品。 原浆啤酒是未经过滤处理直接从发酵罐中分装的嫩啤酒原液。因含有一定量的活性酵母呈现一定浊度,酒体泡沫极其丰富,香气浓郁,口味新鲜纯正,风味独特,是啤酒家族中名符其实的超级液体面包。 原浆啤酒是全程无菌状态下酿造出来的啤酒发酵原液,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活性物质和营养成分,是高档而最新鲜的啤酒,完全保留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蛋白质以及大量的钾、镁、钙、锌等微量元素,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保留了大量的活性酵母,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同时也保持了啤酒最原始、最新鲜的口感,麦香浓郁,色泽金黄,泡沫极其丰富,如牛奶般洁白、细腻,持久挂杯,真正啤酒中的高端产品,是现有啤酒无法比拟的。原浆啤酒中的酵母优质鲜活,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氨基酸的含量特别丰富,酸的配比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荐比例,并且其酵母蛋白的营养价值接近动物蛋白,可以有效改善人类的营养比例。 (二)啤酒生产工艺流程 图1 啤酒生产工艺流程

上图中,原浆啤酒是从发酵罐中直接灌装的啤酒,未经过过滤、灭菌等环节,保留了发酵液中的营养成分。 (三)啤酒分类 啤酒的分类有很多,通常有3种方法:一是根据生产工艺的灭菌情况分为生啤、熟啤。生啤又可分为混生啤酒和纯生啤酒;二是根据色泽分为黄啤酒(淡色啤酒)和黑啤酒(浓色啤酒);三是根据麦芽汁浓度分为高、中、低浓度型三种。 表1 啤酒按工艺分类 生啤酒是目前国际主流消费品种,日本生啤产量占到总产量90%以上,德国占50%以上,而我国生啤产量占比不到5%,消费以熟啤酒为主。 表2 啤酒按麦芽汁浓度分类

中国市场啤酒品牌报告

中国市场啤酒品牌报告

尽管在100年前,中国便开始了啤酒生产,但真正普及消费的还是近十几年的事。 尽管当今啤酒市场知名品牌“青岛”、“哈尔滨”在100年前就已诞生,但成就其为名牌的过程也是近十几年的发展。 百年老品牌无疑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多了些许历史的底蕴和信誉的积累,但只有十几二十年历史的新兴品牌如燕京、珠江、蓝剑、重庆、雪花等也掀起中国啤酒市场风云的主力军。 二十年前,啤酒市场的启动是从洋品牌进入开始的,至今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0%,更多的啤酒消费份额分布于众多的国产品牌,然而区域性国产品牌子都又普遍地面临生存问题。 探索中国啤酒市场的品牌格局,品牌战略和策略,品牌发展趋势对各啤酒企业的市场运作都将产生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品牌格局 1、品牌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洋品牌启动啤酒市场阶段。上世纪80年代前后,啤酒市场的启动是由洋品牌的进入开始的,改革开放之初,在消费产品和生活方式方面,或多或少带进的西方的一些东西,其中啤酒消费是对传统白酒市场及其它饮料市场

的一种丰富、一种创新。因为饮用啤酒是属于西方传入的一种方式(西方人称为液体面包),故在当时还属于少数人消费的阶段,未太普及,品牌竞争也不太明显。时至今日,人门还是认为洋啤酒是较为好的啤酒。 第二阶段是国产啤酒主导市场阶段。随着国产啤酒的逐渐兴起,一方面是早期“老字号”——青岛、哈啤借势重出江湖,加快收购重组,快速向全国市场扩张,另一方面是各地方纷纷建厂投入生产地方品牌不断涌现,到了90年代整个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时期。生产厂家及生产数量逐步增加使产品开始供过于求,这时品牌竞争进入充分发展阶段。区域强势品牌形成,洋品牌被挤压。 第三阶段是多类型品牌并重阶段,经过前段时期的多速发展,近年啤酒市场进入缓慢调整时期。这时的品牌发展呈现多元特征,体现在区域品牌在特定区域市场依然强势,全国性品牌的扩张步伐放缓,外国品牌重新重苏。由于市场竞争的充分,加上口味多样化、消费心理个性化所体现的消费多元化,未来啤酒市场多类品牌并存,多个品牌共生的局面必然存在。 2、品牌特征 特征之一是:品牌覆盖率低,呈现众多品牌瓜分市场的局面。从全国市场品牌渗透率(表a)看出,渗透率达10%以上的品牌廖廖无几,而渗透率在1%以上的品牌却达70多个。

雪花啤酒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雪花啤酒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一,摘要: 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生产、经营啤酒的全国性的专业啤酒公司。总部设于中国北京。其股东是华润创业有限公司和全球第二大啤酒集团SABMiller。目前华润雪花啤酒在中国经营约80家啤酒厂,旗下含雪花啤酒品牌及30多个区域品牌共占有中国啤酒市场的21%份额。2013年3月23日,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进行全国市场销量领先品牌的信息发布,雪花啤酒品牌及华润雪花啤酒公司整体销量均居中国啤酒行业第一,同时荣获2012年度消费者最信赖品牌。华润雪花啤酒销量连续七年中国第一,继续领跑中国啤酒行业。 雪花啤酒能够迅速发展并稳居中国啤酒行业产销量第一的王位与其卓越的品牌营销策略是分不开的。雪花啤酒品牌营销之路上留下许多可圈可点的经典,值得啤酒行业有志于实施品牌营销战略的企业去学习和借鉴,基于此对雪花啤酒的品牌营销策略进行分析。 二,关键字:雪花啤酒品牌定位品牌营销 三,雪花啤酒品牌营销策略概述 1、雪花啤酒的品牌定位策略 作为中国啤酒企业“三强”之一,华润旗下拥有20多个啤酒品牌,然而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全国性统一品牌始终是阻碍华润雪花发展的短板。 2003年,华润集团与科特勒营销集团合作,在全国十个重点城市作了充分的市场调查后,将“雪花”啤酒的目标消费群锁定为20至35岁年轻一代的主流人群。为了改变中国啤酒宣传“只讲产品不讲情感”的传统习惯,他们在为雪花啤酒重新进行市场定位时,将雪花啤酒设计成年轻一代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者,这个年龄段的人最大的特点是每天都在成长,其情感生活中有成长带来的喜悦和满足。但针对这个年龄段人群的啤酒品牌仍然是空白,而他们又希望在生活中找到可以寄托情感的产品。于是,“雪花” 就被定义为伴随这部分消费者成长的伙伴。与此同时,为了把这种定位进行演绎,经过多方的最终努力和参与,最终将雪花的“成长”定义为一种

啤酒宏观环境分析-

我国啤酒行业发展前景 ——宏观环境分析法 班级: 姓名: 学号:

随着中国加入WTO,在境外技术和资本的影响下,我国各个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在明显上升,中小企业不断沦为行业内巨型企业掌控的生产体系附庸。作为企业高管,必须未雨绸缪、审时度势,在充分研究本行业宏观形势后,因地制宜,制定适宜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经济全球化的态势下,省市、国家以及大到全球的企业所处行业的宏观环境(PEST分析)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至关重要。宏观环境又称一般外部环境,是指影响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因素和具体内容可能会有差异,但一般都采用PEST模型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1、政治法律环境 中国酿酒工业的产业政策有四个转变: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蒸馏酒向发酵酒转变、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 作为中国酿造产业的主力军,啤酒产业的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度较高,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高度化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因此中国的总体啤酒产业政策就是积极鼓励、适当发展。 税收影响:国家对啤酒业采取了高税赋政策,除征收17%的增值税,3%的营业税外,还从量定额地对每吨啤酒征收220元的消费税以及33%的所得税。这种高税赋会给啤酒企业增加了运营成本,但这恰恰造成了中国啤酒产业市场集中度低,因为高税赋能给当地政

府财政收入带来的可观收入,使其有了盲目建厂的冲动。 另一方面,国家从2001年5月起对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在维持现行的出厂价的25%和15%消费税税率的从价征收办法的前提下,再对每斤白酒按0。5元从量征收一道消费税,同时取消现行的以外购酒勾兑生产酒的企业可以扣除其购进已纳消费税的抵扣政策。税收调整使白酒产量大幅度下滑,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作为白酒的替代产品,此举却有利于啤酒、葡萄酒的行业发展。 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中央政府已经多次运用宏观政策的力量,力图整顿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但是地方保护主义具有一定的“惯性”。一些既得利益者唯恐市场化后他们的利益丧失,因此尽量维护这种“惯性”,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啤酒市场竞争中的地方特色。 根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2015年规划,我国对啤酒的产业政策和规划内容包括: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品档次,创立世界名牌; 重点发展口味纯正、醇厚的高档啤酒;逐步提高国产啤酒在高档消费市场中的比例,继续开发不同类型、不同风味特点和使用不同后修饰技术的啤酒,使品种更加多样化,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大力发展纯生啤酒,2015年纯生啤酒占啤酒总产量要达到20%以上;发展中国的大麦基地,扩大国产大麦的使用量。 国家的宏观政策:国家降息的目的主要是刺激消费,这对啤酒销售来说更是一个契机。由此看来,金融危机、降息以及看似与啤酒业

中国啤酒品牌口碑研究报告(2020)发布

中国啤酒品牌口碑研究报告(2020)发布 中国目前的啤酒市场,是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区域之一.这个有着全世界最多人口啤酒消费大国,人均啤酒消费与国际人均啤酒消费量相比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是世界上啤酒消费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2001年以来,我国啤酒市场有超过80次的收购、兼并、参股事件,原有的1000多家啤酒企业整合到了现在规模啤酒企业不超过20家.近日,大数据研究权威机构中国统计信息服务中心(csisc)联合新华网、中国质量新闻网权威发布我国啤酒行业首份基于互联网全量信息的大数据研究报告――《中国啤酒品牌口碑研究报告(2013)》(以下简称《报告》),18个市场表现比较活跃的啤酒品牌接受了民意好口碑的公平监测和比较研究.综合品牌知名度、消费者互动度、质量认可度、企业美誉度、产品好评度和品牌健康度6项口碑指标,青岛啤酒以其在品牌知名度、消费者互动度、质量认可度、企业美誉度等方面的优秀表现,顺利折桂年度民意好口碑,华润雪花和燕京啤酒分列二、三.金星啤酒、西藏青稞啤酒等品牌由于受地域条件限制,其品牌知名度指数较低,也因此影响其他多项指数成绩,故在口碑总指数中也以低值分数出现. 以下为报告分维度摘要: 2013年啤酒行业的品牌知名度指数表 由此表可以看出,在品牌知名度榜单中,青岛啤酒以在网络宣传和网络知名度中享有声誉,对于网民的熟知度较高,所以在知名度榜单

中遥遥领先,其次是燕京啤酒和珠江啤酒,位列在第二位和第三位; 而朝日啤酒和西藏青稞啤酒等品牌的知名度指数成绩较低,名次靠后. 2013年啤酒行业的消费者互动度指数表 根据上图表数据显示,在消费者互动度榜单中,青岛啤酒凭借着在网络中的高知名度,在消费者互动度榜单中也是位列前位,在互动度 榜单中可以发现,本土品牌中,除了排名第一位的青岛啤酒外,雪花啤酒、珠江啤酒和千岛湖啤酒表现优异外,其它品牌在指数后列. 2013年啤酒行业的质量认可度指数表 根据数据显示,在质量认可度榜单中,青岛啤酒再次占据了第一位,我们可以反观,质量的认可是消费者对于品牌认可的重要前提,知名 度和互动度依赖于酒质的认可;其次是雪花啤酒和珠江啤酒,位列在第二和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在质量认可度的前三位中,都是本土的啤酒品牌. 2013年啤酒行业的企业美誉度指数表 如图表所示,在企业美誉度榜单中,凭借着高知名度和质量认可度的排名,青岛啤酒在企业美誉度中表现最佳,排列在第一位;其次是 雪花啤酒和燕京啤酒,分别位列在榜单中的第二和第三位. 2013年啤酒行业的产品好评度指数表

啤酒的调研报告

啤酒的调研报告 篇一:2015年中国啤酒市场调查报告 2015-2020年中国啤酒市场调查及投 资评估报告 中国产业信息网 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 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 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 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 2015-2020年中国啤酒市场调查及投资评估报告 【出版日期】2014年 【交付方式】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价格】纸介版:7000元电子版:7200元纸介+电子:7500元【订购电话】400-600-8596010-60343812 【报告编号】R301115

【报告链接】/research/201501/301115.html 2014年1-11月中国行业产量达到46,770,931.02千升,同比增长0.17%。 2004-2014年1-11月中国啤酒行业产量统计分析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十二五”期间,我国主要啤酒行业集中度和利润率水平仍有很大提高的空间。目前中国啤酒传统三强(华润雪花、青岛、燕京)的总产量和利润占全国的49.2%和88.4%,与美国前4大啤酒企业市场率占到90%相比,我国目前仅相当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水平。预计在未来5-10年中国啤酒行业依旧会保持“大鱼吃小鱼”的形势,像华润雪花收购江苏大富豪这种案例将一直延续。 目前,年产量在20万千升以上的啤酒企业中,除4家巨头之外,仅剩21个保持独立性的地方 品牌 ,未来可以作为并购标的的企业越来越少,并购成本越来越高,啤酒企业将以自建或扩建新产能为主。 这几年消费者对高端啤酒的需求有所增加,整个消费层面的结构变化是消费需求向高端 方面延伸。同时国内市场的高端啤酒的板块涨幅也比较大,各个上市公司包括外国和国内的案例显示,高端啤酒是整个啤酒行业里的增长幅度比较快的。因此,高端化的趋势还将延续。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啤酒市场调查及投资评估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啤酒相关概述、中国啤酒市场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啤酒市场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啤酒重点区域市场运行形势。随后,报告对中国啤酒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啤酒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啤酒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啤酒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报告目录: 第一章啤酒行业相关概述 1.1 啤酒简介 1.1.1 啤酒的定义 1.1.2 啤酒的典型特征 1.1.3 啤酒的原料 1.1.4 啤酒的分类 1.1.5 啤酒生产流程 1.2 啤酒工业与废水 1.2.1 啤酒工业废水污染源探究 1.2.2 啤酒工业废水的特征分析 1.2.3 啤酒工业废水污染强度分析 1.2.4 啤酒工业废水处理法介绍 第二章 2014-2015年世界啤酒行业发展分析 2.1 世界啤酒发展概述

青岛啤酒品牌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青岛啤酒品牌发展战略 研究论文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青岛啤酒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当前全球经济处于一体化趋势之下,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如何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促进利润持续增长是全世界的企业都必须面对的课题。啤酒行业也身处于这样的境况,在面临目前中国酒类行业体量大、增速慢、盈利率低的情况下,谁能更好地生存下来,谁就能取得更大的收益,而在其中盈利能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国内几大啤酒企业的生存方式各有差异,青岛啤酒是现在中国啤酒行业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最具价值的啤酒企业,它的成功在于其与时俱进的品牌发展战略。 本文以品牌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国内啤酒行业的发展现状为背景,以青岛啤酒品牌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青岛啤酒品牌在国内和国际上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提出的建议。突出强调了青岛啤酒坚持实施的不断创新品牌发展战略给其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机遇,从而为其他企业经营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 关键词:青岛啤酒;品牌;品牌发展战略

Tsingtao beer br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Abstract The world economy is globalization, market vary from minute to minute. How to maintain the company's core competitive advantage, promote sustainable profit growth is the world's enterprises must face the issue. Beer industry also is in such circumstances, in the face of the current China liquor industry, large size, slow growth, profitability is low, who can better survive, profit ability plays a key role. Profitability includes companies owned by the channel profitability and brand premium ability etc.. Several major domestic beer enterprises survival way is different, Tsingtao Brewery is now Chinese beer industr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most valuable beer enterprises, and its success lies in its br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Based on brand strategy management theory as the instruction, its background of domestic beer industr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singtao beer brand developmen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alyses the tsingtao beer brand in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Qingdao beer insis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ve brand for its vigorous vitality and opportunities, thus providing some ideas for reference for other enterprises. Keywords:Tsingtao Beer;brand;brand developing strategy

青岛啤酒简介

青岛啤酒产自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是国营青岛啤酒厂,1903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是我国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青岛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上等啤酒花和软硬适度、洁净甘美的崂山矿泉水为原料酿制而成。原麦汁浓度为十二度,酒精含量3.5-4%。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黄色,泡沫清白、细腻而持久。 查看精彩图册 公司名称: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外文名称:TSINGTAO BREWERY CO.,LTD 总部地点:山东省青岛市成立时间:1993 06 16 经营范围:啤酒,国内商业,自营进出 口业务公司性质:股份制员工数:28542人上市市场:上海上市代码:600600 创建地点:山东省青岛市法人:金志国注册资本:135098万元 目录 青岛啤酒概述 青岛啤酒企业简介 公司大事记 行业地位 青岛啤酒国际化 产品形象 真假识别 展开 青岛啤酒概述 青岛啤酒企业简介 公司大事记 行业地位 青岛啤酒国际化 产品形象 真假识别 展开 编辑本段青岛啤酒概述 青岛啤酒产自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前身是国营青岛啤酒厂,1903年由英、德两国商人合资开办,是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青岛啤酒选用优质大麦、大米、上等啤酒花和软硬适度、洁净甘美的崂山矿泉水为原料酿制而成。原麦汁浓度为十二度,酒精含量3.52-4.8%。酒液清澈透明、呈淡黄色,泡沫清白、细腻而持久。

程大稳拍摄于2008年——青岛啤酒总部大楼 编辑本段青岛啤酒企业简介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跻身世界品牌500强。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60060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青岛啤酒(12张) 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青啤公司2010年累计完成啤酒销量635万千升,同比增长7.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人民币196.1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5.2亿元,同比增长21.6%。继续保持利润增长大于销售收入增长,销售收入增长大于销量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青岛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巴西、墨西哥等世 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啤酒行业权威报告Barth Report依据产量排名,青岛啤酒为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商。

我国啤酒行业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

我国啤酒行业现状及经营模式分析 一、我国啤酒行业概述 (一)我国啤酒行业现状 1.行业规模巨大 受益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我国的啤酒工业进入了快速的增长期,啤酒的消费群体迅速扩大,消费者对啤酒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产国,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啤酒消费国,2010年,我国啤酒产量4483万千升,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啤酒年产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4.57%,居全球第一。从年度增长的趋势和增长的稳定性看,中国啤酒行业销量每年都有所增长,优异的成长性和增长的稳定性,使得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啤酒市场。 2.行业集中度提高 近年来,国内大型啤酒企业通过收购兼并及自身新建、产能不断扩大,使得我国啤酒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截至2010年,全国啤酒企业数量从1999年的474家减至约250家,前10大啤酒企业的产量集中度已经达到70%,市场竞争也从市场层面向战略布局、并购、资本等各个层面延伸,使未来的竞争更具挑战性。 不过,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啤酒行业市场集中度还处于低位。2006年,美国、日本啤酒行业前10名企业占据本国市场份额就已经高达95%和93%。所以,依据国际成熟啤酒市场的经验,中国啤酒行业的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间。 从行业格局来看,目前我国啤酒行业已经形成了实力不同的几个梯队,其中以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华润雪花等年产量在100万千升以上的7家大型企业组成了业内的第一集团,垄断了国内近六成的市场;年产20-100万千升的21家啤酒企业构成第二集团。2009年,上述第一、二集团的28家啤酒企业啤酒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4.48%。剩余的两百多家年产量低于20万千升的企业组成第三集团分布在全国各地,缺乏竞争力。 从空间来看,目前国内啤酒市场基本上呈地域性分布,各自独霸一方:东部有青啤,西部有蓝剑、重啤,南部有珠江,北部有燕京,中部有金星,东北还有华润、哈啤,且青啤、燕京、华润在东北、北京、西南等市场上已经形成短兵相

关于啤酒行业分析报告

如今,亚洲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啤酒行业的领跑者。而亚洲啤酒消费量的长期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啤酒市场的旺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累计啤酒产量4715.72万千升,较2013年5000多万千升的产量有所下降,2013年全球啤酒产量约在1.8亿千升,由此可见,我国的啤酒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啤酒市场。 图1:全球啤酒生产区域格局 时间阶段特征 1934-1949 前期禁酒令罢黜后,啤酒厂在各地汹涌出现,严重供过于求,当 地人喝当地啤酒,地域色彩浓厚 1949-1980 中期各啤酒企业实行高中低多品牌战略;价格战盛行,很多小企 业退出行业;行业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市场份额向名牌 产品集中 1980-目前后期形成三大啤酒行业巨头,控制全国啤酒市场;啤酒巨头在全

失衡,中国啤酒市场在10多年的时间内就迅速从成长期进入到成熟期,市场竞争也是日益残酷和激烈,市场竞争秩序长期混乱不堪,使得中国啤酒产业的战略格局始终处于动荡之中。迅速发展起来的民族啤酒工业虽然击退了洋啤酒的第一轮进攻,但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以洋啤酒实施品牌和资本双管齐下,走强强联合之路的战略对中国啤酒市场开展了新一轮的进攻,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啤酒产业的竞争层次和竞争程度,使得中国啤酒产业的未来发展充满变数,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同时也使企业在竞争过程中遇到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图3: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图 生命周期一般分为进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由上图3可知,啤酒目前正处在成熟期这个阶段。市场需求趋向饱和,潜在的顾客已经很少,销售额增长缓慢直至转而下降,标志着产品进入了成熟期。在这一阶段,竞争逐渐加剧,产品售价降低,促销费用增加,企业利润下降。 不过从长期来看,国内啤酒消费量已经趋于饱和,2014年啤酒是饮料酒里产量下降幅度最大的酒种,该类别产销量已经累计出现连续18个月负增长,业内称这是国内啤酒业滞后于消费市场结构性调整的结果。消费量趋于饱和或会使国内的啤酒行业进入“零和竞争”,不少人认为,这才是国内啤酒行业进入成熟的标志。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销量持续下滑,市场规模、营收、利润维稳,大麦价格跌幅收窄。截至2015年10月,啤酒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660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同比下滑2.59%。销量方面,2015年啤酒全年产量4716万千升,同比下降4.18%。利润方面,截至2015年10月获得利润139亿元,同比上升6.47%。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啤酒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啤酒行业产量继续下滑,但营收和利润保持正增长。2015年大麦价格总体趋势保持稳定,从年初同比下降18%到年末同比下降4%,跌幅收窄。2016年一季度大麦价格121.09美元/公吨,同比下滑9.52%。巨头挤压下,小啤酒厂普遍亏损,行业整合或将继续。 啤酒行业依旧低迷,2015年年报负增长居多;雪花尽归华润,国内竞争格局未改。啤酒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和2016年一季报都仅有重庆啤酒录得营收正增长,行业依旧低迷。市场格局方面,华润以16亿美元收购SAB米勒持有

的华润雪花啤酒49%股权,收购完成后华润持有雪花100%股权,交割将在百威英博和SAB米勒收购事项交割时或24小时内完成,收购价格较低。2015年啤酒行业前五市场份额为:华润雪花24.6%、青岛啤酒17.9%、百威英博15.7%、燕京啤酒10.5%、嘉士伯5%,通常情况下啤酒行业CR5超过80%后,行业格局稳定,有望带来龙头公司毛利和净利率水平改善。美国啤酒市场CR5达84.4%,其中百威英博在美国啤酒市场一家占比即达45.3%,2014年毛利率高达60.2%、净利润率高达15.2%。而我国啤酒龙头势力较为均衡,相互形成制约,净利率仅5%-7%。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啤酒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表示,目前SAB完全退出雪花,国内市场格局料将维持,且中国作为最大的啤酒市场,全国市占率21%的百威英博仅有14%份额,在SAB退出雪花后ABI料将继续培育中国市场,直拼刺刀,短期竞争格局仍激烈,净利提升空间窗口期尚待观望,继续关注国内啤酒的整合可能,期待格局变化打开净利提升之路。 中国啤酒行业投资潜力分析 未来中国啤酒行业投资潜力地区

青岛啤酒品牌定位

青岛啤酒品牌定位 1、中国的啤酒业概况 中国的啤酒生产始于20世纪初,到1949年产量仅为7000吨。1980-2001年间中国啤酒产量年均增长率达6%,到2000年啤酒已占饮料酒总产量的78%。2001年酒鬼酒产量达2274万吨,连续9年仅次于美国。2002年中国啤酒产量达到2387万吨,跃居世界第一。 啤酒酿造分制麦芽、糖化、发酵及后处理四大工序、20多个步骤,属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同时,啤酒设备专业性强,转换和退出成本较高,这导致许多生存困难的啤酒企业仍在苦苦支撑。由于中国90%以上的啤酒采用玻璃瓶包装,运输半径受限,加上较短的保质期,厂商的市场辐射能力有限。结果,各地市场均形成由一到两、三家企业相对垄断的局面。与跨国啤酒公司千万吨以上的生产规模相比,中国个业规模偏小,年产达20万吨规模已属不错。 2、中国的啤酒业竞争 目前,啤酒业竞争非常激烈。由于多数啤酒技术系从国外引进,核心技术和工艺接近,产品差别主要体现在包装技术上。与美国的上千品种相比,中国啤酒几科是清一色的淡色啤酒,口味雷同,缺乏特色品种。品牌间的竞争主要依靠广告、价格、地方政策、管理水平、营销水平和生产规模等要素。1994年市场开放后,700多家啤酒厂问世,但多为技术落后、规模小、人才缺乏的国有或集体企业。为求生存,这些企业往往寻求地主保护或采取低价倾销。截至2001年底,中国拥有530多家啤酒企业,平均每3个县即有一家。但是产量在20万吨以上的仅23家,占总产量的50.4%;5-20万吨的79家,占总产量的20.8%。规模经济的缺乏导致大量企业亏损,2001年啤酒行业亏损面高达41.7%。这一行业态势正是促使彭作义借助并购重塑行业结构的动因之一,彭作义幽默地说: “前有狼,后有虎,中间一群小老鼠,我们打完老鼠打老虎”。 1996年起,啤酒需求增长放缓,供过于求达500万吨,转向买方市场,市场争夺更趋激烈。结果,优势企业利润率降低,中小企业则陷入困,行业利润和收入增长都减缓甚至下降。啤酒行业已成为国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啤酒行业的竞争可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洋啤酒与国产啤酒之争。20世纪90年代初,50多家洋啤酒潮水般地涌来,占领了中国啤酒的高端市场,这是以产品为主体的竞争。第二,国内诸强争霸。在青啤的带领下,华润集团、燕京啤酒等也展开了以品牌加资本为特征的“大鱼吃小鱼”的收购,并形成了产量在200万吨以上的第一军团(青岛、华润、燕京)和产量在100万吨左右的第二军团(哈尔滨、重庆、珠江等)。第三、中小厂商的强强联合。部分旗鼓相当的对手,由

啤酒行业的竞争状况分析

啤酒行业的竞争状况分析

啤酒行业竞争状况分析 表1:啤酒行业竞争状况分析表 分析因素目前的状况 1)市场容量与细分情况 1995年,中国在产量上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啤酒市场。2000年啤酒生产达到2231万吨,到2001年中国看起来正准备在一些年内超越最大的啤酒生产商——美国。其中,国内竞争者主要包括以山东为大本营的青岛啤酒和以北京为大本营的燕京啤酒,还有华润啤酒集团和哈尔滨啤酒集团,都以东北省份为大本营。 市场总体情况是供过于求,市场容量相对稳定在20—49岁的男性。 2)顾客及购买行为 顾客的购买行为在不断增强。如果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大,那么购买者会要求企业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游行业的平均盈利水平就会下降。啤酒产品的差异化很小,而且啤酒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只要有利益的倾斜,购买者马上就会改变供应商。 3)竞争行为(竞争者构成与策略)包括国外和国内的竞争者 一些外国品牌凭借其高科技生产设备

和雄心勃勃的销售计划打入中国市场,然 而到2000年,这种势头不复存在。一些外 国酿酒厂,例如英国的Brass啤酒,澳大 利亚的Foster啤酒,以及丹麦 的Carlsberg啤酒,在中国遭受巨大损失 后从中国偃旗息鼓。尽管如此,一些国外 竞争者却继续对在中国大量投资。 国内竞争者们在经营上很多方面与外 国公司都不同。他们都有各自的大本营省 份,并试图将其业务从这些大本营扩展到 全国范围,所以陷入对其它竞争者的积极 收购的浪潮之中。以山东为大本营的青岛 啤酒和以北京为大本营的燕京啤酒是两个 长期的市场领导者。 4)替代品的竞争啤酒行业的替代品主要是白酒、葡萄 酒、红酒、黄酒、米酒等含酒精的酒。 总体上啤酒价格较低,在这几种酒中 只有米酒的价格可以和啤酒的价格产生竞 争力,但啤酒的消费者范围明显比米酒要 大得多。另外,啤酒相对其他酒类产品而 言,有着“冰凉”“清爽”等独特之处, 相对普通饮品而言,却有着“酒”的特性。

中国啤酒品牌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啤酒品牌市场调查报告 尽管在100年前,中国便开始了啤酒生产,但真正普及消费的还是近十几年的事。 尽管当今啤酒市场知名品牌“青岛”、“哈尔滨”在100年前就已诞生,但成就其为名牌的过程也是近十几年的发展。 百年老品牌无疑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多了些许历史的底蕴和信誉的积累,但只有十几二十年历史的新兴品牌如燕京、珠江、蓝剑、重庆、雪花等也掀起中国啤酒市场风云的主力军。 二十年前,啤酒市场的启动是从洋品牌进入开始的,至今洋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0%,更多的啤酒消费份额分布于众多的国产品牌,然而区域性国产品牌子都又普遍地面临生存问题。 探索中国啤酒市场的品牌格局,品牌战略和策略,品牌发展趋势对各啤酒企业的市场运作都将产生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品牌格局 1、品牌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洋品牌启动啤酒市场阶段。上世纪80年代前后,啤酒市场的启动是由洋品牌的进入开始的,改革开放之初,在消费产品和生活方式方面,或多或少带进的西方的一些东西,其中啤酒消费是对传统白酒市场及其它饮料市场的一种丰富、一种创新。因为饮用啤酒是属于西方传入的一种方式(西方人称为液体面包),故在当时还属于少数人消费的阶段,未太普及,品牌竞争也不太明显。时至今日,人门还是认为洋啤酒是较为好的啤酒。 第二阶段是国产啤酒主导市场阶段。随着国产啤酒的逐渐兴起,一方面是早期“老字号”——青岛、哈啤借势重出江湖,加快收购重组,快速向全国市场扩张,另一方面是各地方纷纷建厂投入生产地方品牌不断涌现,到了90年代整个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时期。生产厂家及生产数量逐步增加使产品开始供过于求,这时品牌竞争进入充分发展阶段。区域强势品牌形成,洋品牌被挤压。 第三阶段是多类型品牌并重阶段,经过前段时期的多速发展,近年啤酒市场进入缓慢调整时期。这时的品牌发展呈现多元特征,体现在区域品牌在特定区域市场依然强势,全国性品牌的扩张步伐放缓,外国品牌重新重苏。由于市场竞争的充分,加上口味多样化、消费心理个性化所体现的消费多元化,未来啤酒市场多类品牌并存,多个品牌共生的局面必然存在。 2、品牌特征 特征之一是:品牌覆盖率低,呈现众多品牌瓜分市场的局面。从全国市场品牌渗透率(表a)看出,渗透率达10%以上的品牌廖廖无几,而渗透率在1%以上的品牌却达70多个。渗透率最大的“青岛”为28.95%。还远远低于49.48%的品类渗透率。可见整个啤酒市场的空间较大,市场地位的变数也大。

啤酒的品牌营销分析

喜力啤酒的品牌营销分析 第2章喜力公司与喜力啤酒 2.1喜力公司简介 2.1.1喜力公司的历史 Heineken喜力,是一个国际闻名的啤酒品牌,一个国际闻名制酒业集团的 名称,也是一个家族的名字,她的历史开始于1863年12月16日,历经Heineken 家族四代近150年的进展,在全世界65个国家拥有超过130家酿酒厂,是世界 第3大啤酒酿造商,以其闻名的纯正欧洲风味,行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a.创立—GerardA.Heineken 1863年—喜力第一代创始人GerardA.Heineken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 了当时最大的啤酒厂,他坚信让一个产品获得永久成功的秘诀是保持产品一致 的高品质,始终不渝追求高品质,在生产上不断改进技术,并坚

持选用顶级的 原材料酿酒; 1886年—GerardA.Heineken任命LouisPasteur的学生Elion博士从事 喜力A级酵母的分离工作,成功发明了喜力A酵母,成为喜力独特口味标准的 制定者。直至今日,这种宝贵的A级酵母仍在遍布全球的喜力酿造车间中被采 用。 1883年—喜力获得了一项专门荣誉“外交荣誉奖”,至今还保留在喜力 正面的标签上。 b.出口—Hen叮EHeineken 1917年—第二代喜力先生HenryP.Heineken,秉承上一代人对品质的推 崇,把对酿造技术的研究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 1920年—开始国外投资,于193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Surabaya 建立喜力 第一家境外酿酒厂。

1931年—荷兰喜力啤酒集团与新加坡的华莎尼集团共同成立马来亚酿酒 厂,即现在的亚洲太平洋酿酒集团,致力于亚太地区的进展。1933年—在美国禁酒令被废止仅仅3天后,第一个海外啤酒品牌—喜 力啤酒在美国的Hoboken港口被卸下,这被证明是喜力在美国获得突飞猛进的 进展的起点。该品牌在美国的强劲势头,对喜力品牌在全球的形象塑造起到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年美国的时代周刊上写有如此一句具有历史意义的话:“13 年来,第一批合法进口的啤酒已于昨日运抵,这是从鹿特丹运来的100加仑喜 力啤酒。”从这一天起直至今日,喜力一直差不多上最受欢迎的欧洲进口啤酒。 e.拓展—AlfredH.Heineken 1953年—AlfredH.Heineken成为喜力的第三代领导人,他为品牌的识不 做了专门大贡献,创意地把喜力啤酒瓶的颜色都统一为绿色,把

青岛啤酒行业环境分析

0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200020012002 20082009201020112012 年份 万千升第三章 行业环境分析 图3-1 行业环境概述 一、行业概况 (一)发展历程 啤酒是继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位的饮料。啤酒的酿造历史至今已有8000多年。19世纪末,啤酒输入中国。中国人最早自建的啤酒厂是1904年在哈尔滨建立的东北三省啤酒厂。当时中国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不大。1949年后,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并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后状态。在2002年,中国以2386.83万吨的啤酒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啤酒第一大生产国。

世界啤酒总产量在21世纪增长缓慢,开始步入成熟期,而中国啤酒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临界点。总的来说,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步发展阶段) 从1953年到1962年,是啤酒工业的调整和发展阶段。中国新建了一批新的啤酒厂,啤酒年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8.2%。1963年至1972年,速度虽有所放慢,但啤酒产量仍增长1.4 倍。到1978年,中国的啤酒年产量达到40万吨。在这一阶段,在啤酒科学研究,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为啤酒工业的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全面发展阶段) 1979年后,啤酒生产全面发展。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建立了啤酒厂,全国除轻工系统外,其他部门如商业、农业、机械、国防、冶金等都建立了啤酒厂。啤酒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在1980年,中国共生产啤酒68. 8万吨。 第三阶段(高速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啤酒工业高速发展,其主要特点是扩建和新建的啤酒厂如雨后春笋,啤酒生产规模也逐步扩大,在有的省份,几乎每个县市都有啤酒厂。据1987年的统计,在浙江省就有啤酒厂104个。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从国外引进技术,装备,人才,加快了啤酒工业的发展.从国外引进的啤酒生产线,尤其是啤酒灌装线,使啤酒的产量在短时间内翻了一番:1982年,全国啤酒产量为117万吨,到1985年,啤酒产量就达到310.4万吨,1988年,啤酒产量又翻了一番,达到654万吨。 第四阶段(趋向成熟期) 在这一阶段中国的啤酒工业进入了旺盛的成熟期,一方面,啤酒工业继续以高速度发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开始对啤酒的质量和啤酒工业的经济效益更加重视,啤酒工业的规模按照国际上的惯例,开始向大型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一些中小型啤酒厂被大型啤酒厂兼并。 (二)啤酒行业经济特性 1、市场规模 从2002年开始,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啤酒市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