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级进模拉伸缺陷的处理方法22

级进模拉伸缺陷的处理方法22

级进模拉伸缺陷的处理方法22
级进模拉伸缺陷的处理方法22

拉深模:

一.深压延成形常见的缺陷

1. 壁厚不均:(成品的边厚和凸缘部分不对称)

①冲子与凹模的同心度互相偏离,导致间隙不均匀:重新调校冲子与凹模

②冲子与凹模的中心不垂直:安装导柱及导套

③毛胚料与凹模的中心互偏离:改善毛胚料的定位

④压边圈加在毛胚料上的力不均:调校压边圈的弹弓

⑤凹模壁高度不一致:统一凹模壁高度

2. 顶底爆裂:(成品近凸缘的半径圆弧区和近壁底附近有爆裂现象)

①材质太脆硬,晶粒过粗或中途退火不正:退回供应商或进行调质处理,改善压延特性

②冲子与凹模的同心度偏离:重新调校冲子与凹模

③冲子与凹模有倾斜,形成不均匀壁厚:重新调校模具或冲床

④压边圈加在毛胚料上的压力太大:调整压边圈的压力

⑤冲子与凹模的间隙不够:改善冲子与凹模的间隙

⑥凹模模肩圆弧半径太小:加大模肩圆弧半径

3. 桶状皱摺:(成品近壁顶部产生群摺现象)

①毛胚厚度不够:计算改善冲子与凹模的间隙毛胚料尺寸

②毛胚料尺寸过小,其凸缘面积不足,发挥不到压边效果:重新设计毛胚料尺寸

③成品高度小于图纸高度和开口部分有波浪形状皱摺,成因是冲子与凹模的间隙太大:改善冲子与凹模的间隙(缩小)

④成品高度过高与图纸高度,成因是冲子与凹模的间隙偏小:改善冲子与凹模的间隙(加大)

⑤压边力太大和凹模模肩圆弧半径太小:改善加大圆弧半径,调校压边力

⑥压边力不足和凹模模肩圆弧半径太大:修细模肩的圆弧半径,调校压边力

4. 抓痕:(成品外壁有线性直纹现象)

①愿材料表面已有伤痕:更换材料

②原材料表面附有尘埃杂物污垢:更换材料或使用软布及清洁剂除去表面污垢

③因润滑剂不洁:选择清洁或经过滤之润滑剂

④模具受损,尤以凹模模口圆弧半径范围:应估计模具的寿命,要设定某生产数量后,模具应要重新抛光

5. 状压痕(成品在壁身面上有多个环状形压痕)

①冲子与凹模不同心:重新调校冲子与凹模

②帽子形的半成品不能稳定安放在下模上,造成倾斜:可考虑冲子在下,凹模在上,令帽子形的半成品套在冲子上

③退火程序不正确使机械性能不均匀:退回供应商或进行调质处理,改善压延特性

④在薄化压延中因壁厚不均匀:毛胚料和模具的润滑不平均

⑤薄化系数太小(程度大):调节冲子直径(缩小)

⑥冲子前端的圆弧半径和凹模模肩圆弧半径偏小:圆弧半径不可小于材料许可的最小圆弧半径值

6. 橙皮纹:(成品外壁有如橙皮状纹的不良现象)

①原材料的性质偏向韧性:更换材料

②原材料的晶粒偏大或表面被腐蚀:更换材料或进行调质处理

③压延深度偏高:可加道次令压延深度渐次增加

7. 烧边(成品外壁局部有明显的直线状纹)

①冲子与凹模的间隙不够:改善冲子与凹模的间隙

②凹模模肩圆弧半径太小:改善加大圆弧半径,加凸米

8. 耳缘(成品上端有明显的高低不平和厚薄不均现状)

①毛胚料安放不对中:加适当管位

②冲子与凹模的同心度偏离:重新调校冲子与凹模

③原材料和模具的润滑剂不平均:改善润滑方法如送料系统上令片料通过油毡,以求获得均匀的润滑剂

④材料的晶粒方向性,常见于非原型产品:可预留材料供最后修正

二.润滑油与模具和片材的影响

深压延加工成形时,材料与工具接触面之摩擦现象是一种复杂问题,润滑的最大目的是减低片材压料板与凹模面之间的摩擦力,有助散去加工热量,增加模具寿命,而增加压延界限比则是主要目标。

润滑剂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润滑剂需有一定附著力,即粘度高,易在片材和工具间形成强的薄膜层,此特别有利于不锈钢片材在深压延中的表现

②滑剂主要涂在冲子和材料之间,避免下模与片材间的摩擦力不足够而产生滑落的失控现象

③不能对工具和材料有化学(腐蚀)反应

④容易清理,甚至不用清洗

⑤深压延中应用的润滑剂多含有滑石及硫的成分以强化薄膜层

三.压料力的作用

在压延过程中,压料力是利用压料板上的压边圈施加作用力与成品胚料上,其功能是主要提供压边力来抑制毛胚料进入凹模的流量,以下为压边力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①压边力过大时,毛胚不容易压延进入下模,而令底部圆弧角处被拉裂

②压边不足时,其凸缘边区直径因受压缩作用而向内缩小,这压缩应力足令边区直径产生皱纹,而这皱纹亦阻止了毛胚进入凹模,而令底部圆弧转角处被拉裂

③压料板冲子毛胚材料与下模间在工作时会产生摩擦力,同样是摩擦力,过大时抑制毛胚的流动量,若减低压料板力时会产生皱纹,所以摩擦力的减少也得与压料板相互配合的④适当抑皱压边力的范围,跟成形深度,冲子端半径,凹模角半径,润滑油,表面光洁度,材料,板厚等条件变化有关

四.变薄拉深

变薄拉深与一般拉深不同,变薄拉深时工件直径变化很小,虽然工件底部厚度与一般拉深相似,但工件侧面壁厚故意变薄,工件高度相应增加。变薄拉深的方法主要用来制造厚底薄壁,而高度很大的圆筒形零件,或用来制造壁很薄的管胚。经常采用变薄拉深工艺的工件材料有:铜白铜黄铜磷青铜德银铝铝合金软钢不锈钢可伐合金等。

(一) 变薄拉深特点:

1.工件材料变形较大,金属晶粒细密,强度增加

2.变薄拉深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数值低,可达Ra0.4μm以内

3.壁厚偏差可在±0.01以内,上下均匀一致

4.没有起皱问题,不需压料装置

5.残余应力较大,需低温回火消除,以免储存时自行开裂

(二) 凹模结构

1.凹模的锥角:a=7°~10°,a过大,

变形困难。a1=2a

2.工作带高度h不宜太大,太大增加

摩擦阻力太小则易磨损:

D <10 10~20 20~30 30~50 >50

h 0.9 1 1.5~2 2.5~3 3~4

(三)凸模结构

1.为方便脱模,取凸模的斜度β=1°

2.凸模工作部分长度L大于工件长度(加工修边留量)

3.凸模出气孔直径D=(1/3~1/6)d

五.拉深废品分析

(一)退火与酸洗

拉深过程中材料发生硬化,当材料硬化至不能进行下一道拉深时,需要退火软化(一般采用低温退火),为了去除材料退火产生的氧化皮,需要酸洗净化。酸洗前先用苏打水去油,酸洗后用冷水冲洗,以温度为60℃~80℃弱碱溶液中和酸性并用热水洗涤。

(二)深废品形式产生原因和解决措施

1.开裂或脱底

①材料太薄:选用合格厚度的材料

②材料硬度金相组织或质量不符要求:退火或更换材料

③带铁屑等微粒或已受伤:保持材料表面完好清洁

④凹模或压料圈工作表面不清洁:磨光工作表面

⑤凹模或凸模圆角太小:加大圆角

⑥间隙太小:放大间隙

⑦间隙不匀:调整间隙

⑧压料力过大:调整压料力

⑨拉深系数过小:增加工序,放大拉深系数

⑩润滑不足或不合格:用合适的润滑剂充分润滑

?上道拉深工序件太短或本道拉深太深,以至上道工序件的凸缘重被拉入凹模:合理调整上下道拉深工序的参数和模具结构

2.起皱

①凸缘起皱,主要因压料力太小,增加压料力使皱纹消失;倾侧的卸料板是连续拉深起皱的一个原因,防止连续拉深起皱的另一个办法是首次拉深的压料板单独分开

②上口起皱(无凸缘)是因凹模圆角过大,间隙也过大。最后变形的材料未被压住,形成的少量皱纹因间隙过大而不能整平:减小凹模圆角和间隙,也可采用弧形压料圈,压住凹模圆角处的材料

③上口或凸缘单面起皱,是压料力单面的结果造成压料力单面的原因有:压料圈和凹模不平行坯料毛刺坯料表面有微粒杂物等:调整压料圈和凹模的平行度去除坯料毛刺消除坯料表面杂物

④锥形件或半球形件等腰部起皱,是因压料力太小拉深开始时大部分材料处于悬空状态:加大压料力,采用压料筋或更改工艺,以液压拉深代替

3.无凸缘拉深件高度不匀或凸缘拉深件凸缘宽度不匀

①坯料放置单面:调整定位

②模具间隙不匀:调整间隙

③凹模圆角不匀:修正圆角

④坯料厚度不匀:更换材料

⑤压料力单面

4.拉深件底部附近严重变薄或局部变薄

①材料质量不好:更换材料

②材料太厚:改用厚度符合规格的材料

③凸模圆角与侧面未接好:修磨凸模

④间隙太小:

⑤凹模圆角太小:放大圆角

⑥拉深系数太小:合理调整各道工序的拉深系数或增加工序

⑦润滑不合格:用合适的润滑剂充分润滑

5.拉深件上口材料拥挤

①材料过厚或间隙过小,工件侧壁拉薄,使过多材料挤入上口:改用厚度符合规格的材料或放大间隙

②再拉深凸模圆角大于工序件底部圆角,使材料沿侧面上升:减少凸模圆角

③工序件太长或再拉深凸模太短,以致坯料侧壁未全部拉入凹模:合理调整上下道拉深工序的参数和模具结构

6.拉深件表面拉毛

①凹模工作表面不光滑:修光工作表面

②坯料表面不清洁:清洁坯料

③模具硬度低,有金属粘附现象:提高模具硬度或改变模具材料

④润滑剂有杂物混入:改用干净的润滑剂

7.拉深件外形不平整

①原材料不平:改用平整材料

②材料弹性回跳:加整形工序

③间隙太大:减小间隙

④拉深变形程度过大:调整有关部门工序变形量

⑤凸模无出气孔:增加气孔:victory::victory:

拉伸模的常有缺陷

拉伸模的常有缺陷 壁破裂 这种缺陷一般出现在方筒角部附近的侧壁,通常,出现在凹模圆角半径(rcd)附近。在模具设计阶段,一般难以预料。破裂形状如图1所示,即倒W字形,在其上方出现与拉深方向呈45°的交叉网格。交叉网格象用划线针划过一样,当寻找壁破裂产生原因时,如不注意,往往不会看漏。它是一种原因比较清楚而又少见的疵病。 方筒拉深,直边部和角部变形不均匀。随着拉深的进行,板厚只在角部增加。从而,研磨了的压边圈,压边力集中于角部,同时,也促进了加工硬化。 为此,弯曲和变直中所需要的力就增大,拉深载荷集中于角部,这种拉深的行程载荷曲线如图2所示,载荷峰值出现两次。 图1 方筒壁破裂 图2 方筒拉深时,凸模行 程与拉深载荷的关系 第一峰值与拉深破裂相对应,第二峰值与壁破裂相对应。就平均载荷而言,第一峰值最高。就角部来说,在加工后期由于拉深载荷明显地向角部集中,在第二峰值就往往出现壁破裂。 与碳素钢板(软钢板)相比较,18—8系列不锈钢由于加工硬化严重,容易发生壁破裂。即使拉深象圆筒那样的均匀的产品,往往也会发生壁破裂。 原因及消除方法 (1)制品形状。 ① 拉深深度过深。 由于该缺陷是在深拉深时产生的,如将拉深深度降低即可解决。但是必须按图纸尺寸要求进行拉深时,用其他方法解决的例子也很多。 ② rd、rc过小。 由于该缺陷是在方筒角部半径(rc)过小时发生的,所以就应增大rc。凹模圆角半径(rd)小而进行深拉深时,也有产生壁破裂的危险。如果产生破裂,就要好好研磨(rd),将其加大。 (2)冲压条件。 ① 压边力过大。 只要不起皱,就可降低压边力。如果起皱是引起破裂的原因,则降低压边力必须慎重。如果在整个凸缘上发生薄薄的折皱,又还在破裂地方发亮,那就可能是由于缓冲销高度没有加工好,模具精度差,压力机精度低,压边圈的平行度不好及发生撞击等局部原因。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是否存在上述因素,可以通过撞击痕迹来加以判断,如果撞击痕迹正常,形状就整齐,如果不整齐,则表明某处一定有问题。 ② 润滑不良。 加工油的选择非常重要。区别润滑油是否合适的方法,是当将制品从模具内取出来时,如果制品温度高到不能用手触摸的程度,就必须重新考虑润滑油的选择和润滑方法。 在拉深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不能将润滑油的油膜破裂。凸模侧壁温度上升而使材料软化,是引起故障的原因。 因此,在进行深拉深时,要尽量减少拉深引起的磨擦,另外,还需要同时考虑积极的冷却方案。 ③ 毛坯形状不当。 根据经验,在试拉深阶段产生壁破裂时,只要改变毛坯形状,就可消除缺陷,这种实例非常多。 拉深方筒时,首先使用方形毛坯进行拉深,rd部位如果产生破裂,就对毛坯四角进行切角。 在此阶段,如果发生倒W字形破裂和网格疵病,则表示四角的切角量过

楼面裂缝防治方案样本

东唐影视制作产业园 楼 板 裂 缝 防 治 专 项 施 工 方 案 青岛海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月28日 现浇楼板裂缝防治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 1) 现行的国家建筑工程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程、施工

工艺、质量验收标准、标准图集。 ( 2) GB/T19002-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项目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 3)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若干措施—青建管质字( ) 85号。 (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5) 《砼配合比设计规程》 ( 6) 《高层砼结构技术规程》 ( 7) 《建筑施工手册》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青岛市高新区和融路与火炬路交叉口。本工程为1#办公楼为7层公建, 建筑面积3751.78平方米, 2#制作车间为4层厂房, 建筑面积7170.82平方米, 3#特效车间为1层厂房, 地上建筑总面积14588.77平方米。建筑用地形状规整, 场区内部地势存在微地形, 总体呈中间高端头低的走势。现根据相关文献资料, 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砼楼板裂缝情况, 浅述现浇砼楼面裂缝的分析和防治措施。 三、楼板裂缝的形式 出现裂缝最多的楼板跨中的通长裂缝, 负弯矩钢筋端头处的裂缝以及一些其它部位的裂缝, 裂缝宽度一般在0.3mm以内, 灌水可渗至下层, 裂缝经荷载试验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四、裂缝原因分析 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复杂,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 引起裂缝有两大类原因, 一种由外荷载( 如静、动荷载) 的直接应力和结构次应力引起的裂缝, 其机率约20%; 另一种是结构因温度、膨胀、收缩、徐变

和不均匀沉降等因素由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 其机率约80%。楼板裂缝产生与材料、设计、施工有关, 现作进一步的分析, 具体如下: 4.1混凝土收缩引起的裂缝 引起裂缝的首要原因是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 由于水分蒸发, 体积逐渐缩小, 产生收缩, 而板的四周由于受到支座的约束, 不能自由伸展, 而当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约束应力超过一定程度时, 必然引起现浇板的开裂, 开裂的部位往往产生在应力相对集中的地方, 因此板的裂缝绝大多数产生在板角处, 其走向与板的对角线垂直。 因水泥具有快硬、高强、水化热大的特点, 再加上混凝土浇捣后又未及时浇水养护, 混凝土在较高温度下失水收缩, 水化热释放量较大, 而又未及时得到水分的补充, 因而在硬化过程中, 现浇板受到支座的约束, 势必产生应力而出现裂缝, 这些裂缝也首先产生在较薄弱的部位, 即板角处。 4.2设计及环境因素引起的裂缝 现浇楼板的施工缝, 一般都是设置在跨中1/3处范围内。这一部位剪力虽然最小, 但弯矩最大。且在这一区域多有预埋电器管线, 是一个较薄弱部位。再加上混凝土板体表大, 易收缩, 施工缝处理不当, 造成沿施工缝出现的楼板裂缝。 楼板角部未设计放斜筋, 当角部弯矩较大时出现角部裂缝。 当楼板中埋置直径较大的水电管时, 特别管子交叉重叠时, 造成楼板局部混凝土厚度太小, 很容易出现裂缝。 4.3 施工因素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 混凝土浇捣时振捣不密实, 收光时间过早或

涨模处理方案

梁、柱涨模及蜂窝麻面处理方案 一、柱、梁混凝土涨模的部位及原因分析 1) 柱、梁的模板极易发生涨模。其主要原因: 1.是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本身对模板下侧压力较大; 2.是现在浇筑用混凝土多采用泵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及流动性都比较大,而一次浇筑砼量又较多较快,造成对模板下侧压力进一步加大; 3.三是有时振捣人员不能按操作规程振捣,这样就极易造成模板发生涨模现象。 2) 柱、梁的二次接槎和模板拼缝处极易发生涨模。其主要原因为: 在二次接槎处浇筑混凝土时残浆没清理干净,致使模板不能与混凝土面拼严。另外,接槎处模板不易加固、模板拼缝处上下或左右模板在制作或安装时模板较难加固也是易发生涨模的一个重要原因。 3 ) 梁的跨中由于不按要求起拱也会发生下沉现象。 4 ) 梁的两侧边中部,特别是周边梁的外侧中部极易发生涨模。其主要原因是:梁的上部有板,在加固梁时上部没法拉紧,中部需要靠撑杆顶撑,而由于在周边梁的外侧只能顶撑在外架上,所以对模板的加固有很大的影响,造成模板加固不牢,致使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涨模现象。 5 ) 柱、梁节点处及墙、柱节点处极易发生涨模。其主要原因是:在节点处极易出现缝,而在节点处模板的加固质量难以控制,不是模

板不到边,就是模板相互吃进。另外,在加固时模板背棱或顶杆有时也顶不到位。 二、柱、梁涨模防止措施 1 ) 模板设计及荷载组合: 现在多采用木模系统,由于其技术指标是在材质干燥的情况下测定的,而经水浸泡后其强度等都会有所降低。因此在计算其加固用钢管及对拉螺栓的问距时要比正常的计算减少15~20 %。在考虑混凝土的侧向压力时除按规范计算外,还应考虑浇筑混凝土时的方法及可能发生的意外。 2 ) 对拉螺栓的设置: 对拉螺栓的布置除按计算进行外,还必须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在柱、梁的对拉螺栓从根部向上1米范围内的对拉螺栓帽用双帽,以加大保险系数。为了有效地控制墙、柱模板加固质量,防止混凝土涨模,在浇筑混凝土时,在距柱、墙模板2 5 0 ~3 0 0 mm处应预埋或钢筋作支脚,以固定模板的对拉螺栓。 3 ) 二次接槎的地方,在支模板前将梁、柱下的残浆、浮浆清理干净;在浇筑混凝土时,在其模板内侧周边固定2 0 mm宽2 0mm厚的木条,使浇筑后的混凝土上形成凸型在支设模板时就能与混凝土面紧密接触,加上有钢筋支脚当对拉螺栓,这就保证了模板不发生涨模现象。 4)在模板拼缝处,基本保证混凝土不发生涨模,确保了混凝土质量。在节点处模板不易加固,而往往在支设模板时又把拼缝留在了

质量缺陷处理方案完

质量缺陷处理方

案 编制单位: 编制人: 编制日期: 目录 一、工程概况02 二、报验制度02 三、一般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02-22 1、钢筋缺陷分析及处理02-03 2、混凝土缺陷分析及处理03-07 3、砌体质量缺陷分析及处理07-10 4、墙抹灰缺陷分析及处理10-13 5、楼地面质量缺陷分析及处理13-19 6、防水灰缺陷分析及处理19-20 7、涂料缺陷分析及处理20-21

一般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9#、10# 楼建筑面积29700.06 ㎡,11# 楼建筑面积17741.60 ㎡,车库3700.71 ㎡,总计51142.37 ㎡。建筑高度:9#、10# 楼±0.000=237.30m ,地上26F 地下3F,高78.3m ,标准层层高3m ;11# 楼±0.000=236.30m ,地上22F 地下1F,高66.3m ,标准层层高3m。本工程±0.000 当于绝对标高236.6m ,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 二、报验制度 施工中,对发现的一般质量缺陷汇报于监理及建设单位,经监理及建设单位现场实体考察,确认处理方案后方可进行缺陷处 理工作,处理完毕后报请监理、建设单位到现场对处理结果进行 验收。

三、一般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法 1、钢筋 (1) 电渣压力焊接头偏移、夹渣等。 原因分析:(1) 焊接时上下钢筋未对中。(2) 焊接时药渣未摇均匀达到熔点后操作时压力不够。 处理措施:接头处钢筋轴线偏移大于1/10 钢筋直径,超过2mm 者,接头处弯折大于4°时和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将其切除重焊。 (2) 钢筋绑扎接头不规范: 原因分析:制作及安装时操作因素。 处理措施: 1.检查已安装的钢筋构件,各种规格钢筋搭接长 度必须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如有不符之处,要及时加固处理, 或拆除后更换合格钢筋;如无法更换时改加电弧焊接方法。 2. 检查Ⅰ级钢筋的绑扎接头末端是否有弯钩,如没有弯钩,必须用 电弧焊补焊。 3.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相互错开,绑扎接头的搭 接长度的 1.3 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 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为:受拉区不得超过25% ,受压区不得超过50% ,如有超过以上规定必须设法错开。 (3) 柱墙钢筋错位: 原因分析:砼浇筑时护筋不到位,定位筋为加设。 处理措施: 1.在楼、地面上弹柱模板位置线,发现钢筋凸出

弯曲模,拉伸模的基本原理

弯曲模的基本原理(一) 一、弯曲的基本原理 (一)弯曲工艺的概念及弯曲件 1.弯曲工艺:是根据零件形状的需要,通过模具和压力机把毛坯弯成一定角度,一定形状工件的冲压工艺方法。 2.弯曲成形工艺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应用相当广泛,如汽车上很多履盖件,小汽车的柜架构件,摩托车上把柄,脚支架,单车上的支架构件,把柄,小的如门扣,夹子(铁夹)等。 (二)、弯曲的基本原理:以V形板料弯曲件的弯曲变形为例进行说明。其过程为:1.凸模运动接触板料(毛坯)由于凸,凹模不同的接触点力作用而产生弯短矩,在弯矩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产生弯曲。 2.随着凸模继续下行,毛坯与凹模表面逐渐靠近接触,使弯曲半径及弯曲力臂均随之减少,毛坯与凹模接触点由凹模两肩移到凹模两斜面上。(塑变开始阶段)。 3.随着凸模的继续下行,毛坯两端接触凸模斜面开始弯曲。(回弯曲阶段)。 4.压平阶段,随着凸凹模间的间隙不断变小,板料在凸凹模间被压平。 5.校正阶段,当行程终了,对板料进行校正,使其圆角直边与凸模全部贴合而成所需的形状。 (三)、弯曲变形的特点: 弯曲变形的特点是:板料在弯曲变形区的曲率发生变化,即弯曲半径发生变化。 从弯曲断面可划分为三个区:拉伸区、压缩区和中性层。 二、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在实际生产中,弯曲件的主要质量总是有回弹、滑移、弯裂等。

1.弯曲件的回弹: 由于弹性回复的存在,使弯曲件弯曲部分的曲率半径和弯曲角度在弯曲外力撤去后(工件小模具中取出后)发生变化(与加工中在模具里的形状发生变化)的现象称弹性回复跳(回弹)。 回弹以弯曲角度的变化大小来衡量。Δφ=φ-φt 1)影响回弹的回素: A.材料的机械性能与屈服极限成正比,与弹性模数E成反比。 B.相对弯曲半径r/t,r越小,变形量越大,弹性变形量所点变形量比例越小。回弹越小。 C.弯曲力:弯曲力适当,带校正成分适合,弯曲回弹很小。 D.磨擦与间隙:磨擦越大,变形区拉应力大,回弹小。凸、凹模之间隙小,磨擦大,校正力大,回弹小。 E.弯曲件的形状:弯曲部分中心角越大,弹性变形量越大,回弹大,形状越复杂,回弹时各部分相应牵制,回弹小。 2)回弹值的确定,可查表。 3)减小回弹的措施: A.从工件设计上采取措施。 a). 加强筋的设计 b). 材料的选用:选用弹性模数大,屈服极限小,机械性能稳定的材料。 B.工艺措施 a). 采用校正弯曲,增加弯曲力 b). 冷作硬化材料,弯曲前进行退火,降低屈服极限。 c). 加热弯曲 d). r/t>100用拉深弯曲

拉深缺陷及解决措施

壁破裂 这种缺陷一般出现在方筒角部附近的侧壁,通常,出现在凹模圆角半径(r cd)附近。在模具设计阶段,一般难以预料。破裂形状如图1所示,即倒W字形,在其上方出现与拉深方向呈45°的交叉网格。交叉网格象用划线针划过一样,当寻找壁破裂产生原因时,如不注意,往往不会看漏。它是一种原因比较清楚而又少见的疵病。 方筒拉深,直边部和角部变形不均匀。随着拉深的进行,板厚只在角部增加。从而,研磨了的压边圈,压边力集中于角部,同时,也促进了加工硬化。 为此,弯曲和变直中所需要的力就增大,拉深载荷集中于角部,这种拉深的行程载荷曲线如图2所示,载荷峰值出现两次。 图1 方筒壁破裂 图2 方筒拉深时,凸模行程与拉深载荷的关系 第一峰值与拉深破裂相对应,第二峰值与壁破裂相对应。就平均载荷而言,第一峰值最高。就角部来说,在加工后期由于拉深载荷明显地向角部集中,在第二峰值就往往出现壁破裂。 与碳素钢板(软钢板)相比较,18—8系列不锈钢由于加工硬化严重,容易发生壁破裂。即使拉深象圆筒那样的均匀的产品,往往也会发生壁破裂。 原因及消除方法 (1)制品形状。 ① 拉深深度过深。 由于该缺陷是在深拉深时产生的,如将拉深深度降低即可解决。但是必须按图纸尺寸要求进行拉深时,用其他方法解决的例子也很多。 ② r d、r c过小。 由于该缺陷是在方筒角部半径(r c)过小时发生的,所以就应增大r c。凹模圆角半径(r d)小而进行深拉深时,也有产生壁破裂的危险。如果产生破裂,就要好好研磨(r d),将其加大。 (2)冲压条件。 ① 压边力过大。 只要不起皱,就可降低压边力。如果起皱是引起破裂的原因,则降低压边力必须慎

T梁裂缝处理方案

息烽县团圆山环线道路建设项目T梁裂缝处理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中国十七冶集团息烽县团圆山环线道路建设项目经理部 桥梁一队 2017年8月 T梁裂缝处理方案 一、T梁裂缝概述 预应力混凝土T 梁桥是我国应用数量最广泛的一种桥型,在我国公路建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普及面大、地域广阔、数量庞大。随着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我国公路上有数量众多的预应力混凝土T 梁桥。虽然该种T 梁具有优良的使用性能以及耐久性,但近年来却不断发现腹板存在纵向裂缝、斜向裂缝及直向裂缝等病害。针对该种病害,对水头坝大桥、瓦窑大桥、金塘大桥T 梁腹板出现的纵向裂缝、斜向裂缝、直向裂缝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及处理。 二、工程概况 1、水头坝大桥 1.1、水头坝大桥主要为横跨底寨河而设,地势起伏变化较大,两岸地势较平缓,坡脚约30°~35°,大桥附近坡面最大标高约990m,沟谷低洼处底面标高约为946m,相对高差48m,属中等切割的中低山溶蚀~侵蚀地貌。 1.2、水头坝大桥主要技术标准:

A、设计荷载:城市-A级; b、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 c、桥面宽度:3.5米(人行道)+12.25米(车行道)+0.5米(防撞护栏)+2.5米(中央分隔带)+0.5米(防撞护栏)+12.25米(车行道)+3.5米(人行道)=35米。 d、大桥上部结构:左右半幅布置均为7×30米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T梁结构,30米T梁140片; 2、瓦窑大桥 2.1、瓦窑大桥场区位于息烽县西山乡境内,桥区距县道X176约 1.9km,有乡村道路可抵达桥区附近,交通条件较好。桥址区地处云贵高原梯级斜坡地带,属中等切割的中低山溶蚀~侵蚀地貌。瓦窑大桥横跨一河谷,小里程侧斜坡较陡,坡角约39°~58°,大里程侧斜坡较缓,坡度约25°,大桥附件坡面最大标高约996m,沟谷低洼处底面标高约为952m,相对高差44m。 2.2、瓦窑大桥主要技术标准: a、设计荷载:城市-A级; b、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 c、桥面宽度:3.5米(人行道)+12.25米(车行道)+0.5米(防撞护栏)+2.5米(中央分隔带)+0.5米(防撞护栏)+12.25米(车行道)+3.5米(人行道)=35米。 d、瓦窑大桥上部结构:左右幅分别布置为4×40米先简支后结构连续预应力硷T梁结构,40米T梁56片;

框架柱涨模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框架柱涨模爆模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一、质量问题概况: 某信号楼二层4/B轴框架柱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涨裂,造成框架柱变形,局部截面尺寸变大,与设计尺寸偏差较大。如下图: 二、原因分析: 1、在模板安装支设阶段,框架柱模板安装加固方式不正确或不牢固。模板质量差,板拼缝不严密,支撑点数不够,加固螺栓不紧,木楞加固部位不正确,或支撑系统不够稳定都是导致胀模的原因。 2、在混凝土浇筑阶段工人操作不正确。由于本层屋面采用坡屋面,本颗框架柱处于屋脊处高度高达7.5米,混凝土工缺缺乏经验,未使用串筒或溜槽投料,投料口过高,落差较大,致使混凝土的冲击力全部做用在侧模上,模板压力过大造成胀模。或振捣时间过长导致

模板加固螺栓松懈和开裂。 3、人员及管理问题:施工人员操作不当,操作不认真,责任心不强,技术不过关。管理方面管理不到位,制度措施不全,检查执行不足。 三、处理方法 1、处理流程: 技术交底支搭施工脚手架及防护变形部位剔凿冲刷清理刷结合层抹灰养护 2、首先对工人进行安全及技术交底,让工人清楚施工工艺,对不合格部位进行整改并修补,施工过程中做到安全施工。 3、对涨模部位按设计尺寸弹墨线,对墨线外涨模部分混凝土进行人工剔除至墨线部位,做到小锤细凿避免破坏结构钢筋。剔凿过程中禁止使用电锤等电动工具,剔除后表面平整,禁止裸露钢筋,不能有大于1mm的深沟,表面观感达到斩假石的效果。凿完后无松动石子及混凝土颗粒。

3、剔凿完成后用钢丝刷刷掉浮灰及松动的石子,浇水湿润并冲洗干净,刷一层水泥胶浆结合层,用1:2水泥砂浆对剔凿面进行修补,表面压光。待水泥砂浆初凝后包裹塑料薄膜养护,以保证修补质量。

工程质量缺陷处理方案总结

工程质量缺陷处理方案工程名称:凤凰城A组团三期(卡路屯周边地块 棚户区改造)项目10#楼 建设单位:牡丹江市城投置业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黑龙江牡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6 年 6 月15 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3) 二、编制依据 (3) 三、编制目的 (4) 四、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 (4) 4.1 模板工程 (4) 4.2 钢筋工程 (7) 4.3 混凝土工程 (14) 4.4 砌体工程 (22)

一、工程概况 1、该工程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新安街以北、牡丹街以南、卡路屯棚户区西南侧,凤凰城A组团三期(卡路屯周边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10#楼。工程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其主体部位为15层。总建筑面积约为9503.05m2。基础工程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梁、剪力墙、基础承台C30,一层梁、板砼为C30,二至十五层梁、板砼为C25,外墙为200mm厚非粘土烧结空心砖,加100mm厚苯板,内墙为200mm(100mm)厚非粘土烧结空心砖;门窗工程采用单框三玻塑钢窗。 2、主体部分:本工程采用剪力墙结构。高层部分外墙墙壁为钢筋混凝土承重外墙+100mm厚EPS聚苯板(燃烧等级为B1级),其余填充部分外墙墙壁为空心砖+100mm厚EPS聚苯板。 3、屋面部分:本工程屋面为上人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作法为两道1.2厚聚乙烯丙纶高分子卷材防水层,一道1.2厚聚乙烯丙纶高分子卷材隔汽层,保温层为150mm厚聚苯板分两层错缝敷设,屋面排水采用有组织内排水系统。 4、装饰工程:本工程高层部分外墙为浅黄色真石漆外墙涂料,窗口为深咖啡色真石漆外墙涂料;内墙:住宅卫生间、厨房为水泥砂浆墙面,其余内墙部分为混合 砂浆内墙面,刮大白;天棚部分:本工程天棚均为刮大白。 二、编制依据 1、凤凰城A组团三期(卡路屯周边地块棚户区改造)项目10#楼施工图纸 2、《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DB23/T(1621.1-1621.19)-2015 3、《牡丹江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实施细则》

裂缝检测报告范本

XXXX空心板外观检测报告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二、检测标准 (1) 三、检测方法 (2) 四、检测结果 (2) 4.1 裂缝测试结果 (2) 4.2 保护层厚度测试结果 (7) 4.3 混凝土强度测试结果 (10) 五、主要结论和建议 (10) 5.1 检测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I 桥梁检测照片.. (12)

XXXX空心板 外观检测报告 一、项目概况 桥中心桩号xxxx,上部结构为4跨16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下部结构为桩柱式桥墩和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该桥老桥修建于2007年,本次改建工程中在其两侧各增加两块空心板进行加宽,其中老空心板桥设计等级为公路II 级,加宽空心板设计等级为公路I级。 该桥施工完成后发现加宽空心板底板出现裂缝,受委托,我单位对该桥的裂缝情况进行现场检测。 二、检测标准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 ●《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 ●《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200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2011)

钢筋混凝土结构涨模处理方法

混凝土蜂窝、麻面及涨模等问题处理措施 陕西瑞森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曲江风景线 一标段工程项目部 2012年3月20日

一、混凝土质量问题现象 在1#楼地下一层西段剪力墙及5#楼地下二层西段剪力墙混凝土施工时均出现了较严重质量问题。1#楼主要表现为:漏浆、烂根、涨模;2#楼主要表现为:涨模。 二、原因分析 (一)、管理因素: a、这段时间施工任务紧张,一味盲目的追求进度,对质量管理有所松懈。 b、管理人员在过程质量检查时,走马观花、敷衍了事,缺乏责任心。 c、对质量管理中的质量验收程序执行不彻底,甚至未执行就开始了下道工序施工。 (二)、技术因素 a、模板支设时未按照或未完全按照既定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b、混凝土浇筑时分层厚度过大、过振。 三、处理措施 (一)、管理措施 a、在思想上加强所有施工参建人员的意识,是每个人时时刻刻都牢记施工质量控制是进度控制、成本控制的前提。 b、加强管理人员在过程检查时的责任心,切实的履行自己岗位职责。采取经济奖惩措施,功必奖过必罚。 c、整顿并坚持报验程序,坚持自检、互检及交接检的三检制度。三检完后按程序进行报验,严禁未经报验程序进入下道工序。 (二)、技术措施

a、技术人员重新对施工专项方案进行审核,结合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改进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重新制定最适合本工程特点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b、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方案及操作工艺,使每个管理人员及每一个操作工人熟练掌握每一个操作步骤和每一个操作细节,做到人人心中有数。四、实施方案 (一)、施工准备 1、拟修补墙、柱的砼蜂窝、麻面、胀模等缺陷部位,大小标记清晰。 2、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架子、锤子、铁锤、吊锤、墨斗准备好。 3、对操作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的交底。 4、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 5、要求待修补处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才能进行修补工作。(二)、劳动力准备 施工人员根据缺陷存在的数量,由生产经理合理安排。 (三)、施工方法 1、涨模处理 (1)、先弹垂直线,将涨模一侧混凝土面用钢钎逐层剔凿,用毛刷刷干净,并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 (2)、检查因涨模是否引起钢筋位移。如果钢筋位移,剔凿的深度应满足钢筋复位后保护层厚度要求,然后进行钢筋复位。重新用毛刷刷干净,并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 (3)、对修补处涂刷一层用同结构砼相同的水泥做成水泥浆进行界面处理,以使新旧混凝土能结合良好。

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处理方案模板资料

六安南屏苑公租房Ⅱ标段工程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江西建工第一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11月25日

砼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六安南屏苑公租房Ⅱ标段工程位于六安市南屏路与东望路交口东北角,7栋楼(1#、4#、5#、8#、9#、13#、14#楼),建筑面积60390平方米,地上18层,层高2.9m,本工程结构体系为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 工程名称:南屏苑公租房Ⅱ标段工程 建设单位:六安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勘察单位:六安市建筑勘察设计院 监理单位:安徽省至泽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江西建工第一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本工程均为筏板式基础,主体为剪力墙结构。钢筋砼结构施工时蜂窝、麻面、孔洞及烂根等质量缺陷很可能会出现,防患于未然是做好工程的关键。 二、砼产生质量缺陷的现象、原因及预防措施 混凝土缺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项:麻面、漏筋、蜂窝、孔洞、烂根、酥松脱落、缝隙夹层、缺棱掉角、松顶、表面不平整、剪力墙位移倾斜、墙梁表面凹凸鼓胀、预埋铁件空鼓等。 1、麻面: 现象: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小凹坑,无钢筋外露。 原因: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2)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3)模板接缝拼接不严,浇筑砼时缝隙漏浆。4)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预防: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性水泥等物;2)浇筑砼前,应用清水湿润模板,不留积水,严密拼接模板缝隙3)脱模剂须涂刷均匀,不得漏刷。4)砼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砼均应振捣至汽泡派出为止。 2、蜂窝: 现象: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原因: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骨料计量错误;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浇筑砼时,下料不当或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

拉伸模经验总结

拉深模经验总结 许多人对拉深模望而却步,这是因为拉深模不仅仅设计时要考虑许多因素,更主要的是在试模时往往不能一次成型,还要经过多次修模,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因此,在实践中需不断积累经验,这对拉深模的设计大有裨益。 一、材料 好的材料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拉深,万万不可忽视。 拉深用冷轧薄钢板主要有08Al、08、08F、10、15、20号钢,其中用量最大的是08号钢,分为沸腾钢和镇静钢,沸腾钢价格低,表面质量好,但偏析较严重,有“应变时效”倾向,不适用于对冲压性能要求高外观要求较严格的零件,镇静钢较好,性能均匀但价格较高,代表牌号为铝镇静钢08Al。 国外钢材用过日本SPCC-SD深冲压钢,其拉深性能优于08Al。 经验1:当客户对材料的要求不是很苛刻、反复试模达不到要求时,可以换一种材料再试。 二、毛坯尺寸的确定 形状简单的旋转体拉深件的毛坯直径在不变薄的拉深中,材料厚度虽有变化,但基本与原始厚度十分接近,可以根据毛坯面积与拉深件面积(若有修边须加上修边余量)相等的原则计算出。 但是,往往拉深件形状和过程比较复杂,有时还要变薄拉深,虽然现在有许多三维软件可进行展开料计算,但其精确度不能100%达到要求。 解决办法:试料。 一个产件要经过多道工序,头道工序一般是落料工序。首先要进行展开料计算,对毛坯的形状和大小有个大概认识,以便确定落料模的总体尺寸。在模具设计完成后不要加工落料模的凸凹模尺寸。先用线切割加工毛坯(毛坯较大时可用铣床铣后再钳修),经过后续拉深工序的反复实验,最终确定了毛坯尺寸,然后再加工落料模的凸凹模。 经验2:倒排工序,先试拉深模,后加工毛坯的落料刃口尺寸,事倍功半。 三、拉深系数m 拉深系数是拉深工艺计算中的主要工艺参数之一,通常用它来决定拉深的顺序和次数。 影响拉深系数m的因数很多,包括材料性能、材料的相对厚度、拉深方式(指有无压边圈)、拉深次数、拉深速度、凸凹模圆角半径、润滑等。 有关拉深系数m的计算和选用原则是各种冲压手册中介绍的重点,有推算、查表、计算等许多方法,确定拉深系数m需严格按照选定的方法进行计算。 经验3:材料的相对厚度、拉深方式(指有无压边圈)、拉深次数是不好在修模时调整的,一定要慎重!!最好在选择拉深系数m时找同事校一遍。 四、润滑 一般浅拉深可以不用考虑,但碰到正好在极限位置时用招就很管用了,也可以改变拉深的质量,减小拉深的痕迹。同样拉深面贴膜也很有用,道理是一样的。 经验4:遇到拉深拉裂时,在凹模上涂润滑油(不要在凸模涂),工件靠凹模一面覆 0.013--0.018mm的塑料薄膜。 五、压边 在拉深模中,压边的均匀也很重要,尤其是矩形拉深件的四个拐角处一定要放顶杆,如果拐角处压边力不够,就很容易出现拐角处起皱,造成拐角拉深开裂。 经验5:拉深模中压边力要保持均匀,顶杆尽可能多排布,特别要注意矩形拉深模的拐角处顶出的平衡。 六、内外R角

塑料挤出常见缺陷

塑料挤出常见的质量缺陷: 1.塑料焦烧 塑料焦烧是塑料挤出过程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其主要表现为:温度显示超高;机头模口有大量烟雾、强烈刺激味,严重时有爆裂声;挤出塑料层有焦粒;合胶缝处有连续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温度控制超高达到塑料热降解温度; 2)螺杆长期未清洗,积存的焦烧物随熔融塑料挤出; 3)加温或停机时间过长,使机筒内塑料长期受热而分解; 4)控温仪表失控或失准,造成高温分解; 5)挤出机冷却系统未打开,造成物料剪切摩擦过热。 因此在挤出过程中应加强检查加温、冷却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挤出温度的设定应根据工艺要求以及螺杆的转速而定;合理控制加温度时间,定期进行挤压系统的清洗。 2.挤出物塑化不良 在前面讲到温度控制要求中曾经提到过塑化问题,一般塑化不良主要表现为:挤包层有蛤蟆皮样;塑料表面发乌,无光泽,并有细小裂纹;挤包层在合胶处有明显的线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温度控制太低,特别是机头部位; 2)绝缘或护套料中混有不同性质的其它塑料粒子; 3)螺杆转塑太快,塑料未能完全塑化; 4)塑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针对上述原因,应该注意挤出温度控制的合理性;对领用材料的质量和品名应确认;不能一味追求产量而提高挤出速度;加强原材料保管,特别是在塑料干燥工序;合理配模,以增强挤出压力和螺杆回流。 3.挤包层断面有气孔或气泡,其主要产生的原因是: 1)温度控制过高(特别是进料段); 2)塑料受潮有水分; 3)长时间停车,分解塑料未排除干净; 4)自然环境湿度高; 5)缆芯内有水或气化物含量过高。 针对上述原因,应合理控制螺杆各段的温度;对所用物料提前预干燥;严格工艺操作要求,提高对塑料塑化程度的评判能力;注意生产环境以及物料保管仓储条件等。 4.挤包尺寸不合格,主要表现为偏芯;护套厚度或外径超差;其主要形成原因有: 1) 挤出和牵引速度不稳定; 2)缆芯外径变化太大; 3)挤出温度过高造成挤出量的减少; 4)塑料内杂质过多阻塞于过滤网使塑料流量降低; 5)收放线的张力不稳定; 6)模芯选择过大(挤压式)或模芯承线区长度太短而偏芯; 7)模间距选择不合适; 8)挤出机头的温度不均匀; 9)挤出模具的同心度未调整好; 10)进料口温度过高使进料困难影响料流; 针对上述原因,应经常测量护套外径及时调整;合理选配和调整挤出模具;注意收放线

堵漏处理常用方法模板

一、地下室工程 1.侧墙、底板板面渗水 原因: (1)混凝土施工质量差,存在微孔渗透; (2)防水涂层粘结不牢或损坏。 堵漏措施: (1)将渗水部位清理干净,用水泥基防水涂料作堵渗处理。 (2)将渗水部位清理干净后,用水乳型氯丁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等配合纤维增强材料作堵渗处理。 2.地下室大面积严重漏水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质量不良,存在灌通的孔洞; (2)由于各种原因使地下室出现裂缝; (3)防水涂层施工质量不好或防水涂层延伸性不够,而造成防水层拉裂。堵漏措施: 除可采用壁内和壁后注浆,防水混凝土贴壁衬砌、水泥砂浆,挂网水泥砂浆抹面等方法外,也可采用防水涂料,先引流排水,然后填缝堵洞,杜绝渗漏。 3.变形缝、施工缝和新旧结构接头处渗漏 原因: (1)混凝土质量不良,收缩过大,出现裂缝; (2)这些部位的细部防水处理方法欠妥善,如止水带安放位置不当,混凝土灌捣不够严实,嵌缝膏填塞不严等;

(3)密封材料及防水涂层延伸率不够,而被拉裂或脱离粘结面等。 堵漏措施: (1)在漏水部位嵌填,粘贴或注入柔性或弹性防水材料; (2)在表面用弹性防水涂料(如聚氨酯防水涂料等)和纤维材料做增强防水层。 4.穿墙管和预埋管处渗漏水 原因: (1)管子或套管安装不严密,周围出现裂缝和缝隙; (2)细部处理方法欠妥,管外壁及混凝土预留孔壁之间的密封材料填塞不严,外侧防水涂料加强层粘结不良等; (3)密封材料及防水涂层因延伸率不够,而被拉裂,或脱离粘结面。 堵漏措施: (1)清理管外侧空间的嵌填密封材料或注浆,严密堵塞; (2)管与地下室壁面连接根部用弹性防水涂料配合纤维材料做增强防水层。 二、楼层及厕浴、厨房间 1.板面及墙面渗水 原因: (1)混凝土、砂浆施工质量不良,存在微孔渗透; (2)板面、隔墙出现轻微裂缝: (3)防水涂层施工质量不好或损坏。 堵漏措施:

质量缺陷处理程序

质量缺陷处理程序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长江路东、四明山路北地块项目Ⅰ标段 工程地点:宁波市北仑区长江路东、四明山路北 建设单位:农工商房地产集团北仑置业有限公司 建筑、结构设计单位:上海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地下室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宁波宁大地基处理技术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宁波海城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工建设规模:

二、引言: 工程质量事故是指由于质量不合格或质量缺陷,而引发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工期延误或危及人的生命安全的事件。建设工程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 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 而工程质量事故是其中最为严重又较为常见的问题, 它不仅涉及到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 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近几年来, 随着人民群众对工程质量的重视, 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的投诉有增加的趋势, 群体上访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由于建设工程工期较长, 所用材料品种繁杂; 在施工过程中, 受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方面异常因素的影响; 使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表现形式千差万别, 类型多种多样。这使得引起工程质量问题的成因也错综复杂, 往往一项质量问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 其涉及的专业和部门较多, 因此如何正确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事故的正确处理应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方法, 以达到科学准确、经济合理, 为各方所接受。

三、处理程序: 1、分析事故原因,落实处理措施,消除质量缺陷和隐患,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施工阶段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 3、定义和术语: 一般质量事故——通常是指经济损失在5000-10万元额度内的质量事故。 重大质量事故——凡是有下列情况之者,可列为重大事故: 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主要结构倒塌者超过规范规定或设计要求的基础严重不均匀沉降、建筑物倾斜、结构开裂或主体强度严重不足,影响结构物的寿命,造成不可补救的永久性质量缺陷或事故。 4、程序概要:

冲压件常见缺陷

冲压件常见缺陷及调整 一、拉深模的调整内容有哪些?如何进行? 1 进料阻力的调整 在拉深过程中,若拉深模进料阻力较大,则易使制品拉裂;进料阻力小,则又会起皱。因此,在试模时,关键是调整进料阻力的大小,即调整压边力的大小。 拉深阻力的调整方法是: (1)调节压力机滑块的压力,使其处于正常压力下进行工作; (2)调整拉延模的平衡块,以控制压料力的大小; (3)调整材料的定位,也可以控制压料力的大小; (4)调节拉深模的压边圈的压边面,使其与坯料有良好的配合; (5)修整凹模的圆角半径; (6)修整压边筋间隙; (7)采用合适的润滑剂。 2拉深深度及间隙的调整 (1)在调整时,可把拉深深度分成2~3段来进行调整。即先将较浅的一段调整后,再往下调深一段,直到调到所需的拉深深度为止; (2)在调整时,先将上模固紧在压力机滑块上,下模放在工作台上先不固紧,然后在凹模内放入样件,使上`下模吻合对中,调整各方向间隙,使之均匀一致后,再将模具处于闭合位置,拧紧螺栓,将下模固紧在工作台上,取出样件,即可试模。 二、试摸时,出现工件表面檫伤或壁部变薄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应怎么进行调整? 其主要原因如下:调整方法是: 1、凹模圆角太小或表面质量粗糙;1、加大凹模圆角半径,或进行凸、凹模抛光; 2、凸、凹模间隙太小,造成表面檫伤;2、应加大凸、凹模间隙; 3、压边力太大,3、分析材料的流动方向,设法减小压边力; 4、润滑不良或板料的金属微料附着在凹模上。4、将凹模表面抛光或镀铬,减小表面粗糙度值。 三、试模时,拉深件表面起皱应该如何调整? 1、调整压力边的大小 当折皱在制件四周均匀产生时,应判断为压料力不足,逐渐加大压料力即可使皱纹消除。如果增大压料力仍不能克服折皱时,则需增加压边圈的刚性。由于压边圈刚性不足,在拉深过程中,压边圈会产生局部挠曲而造成坯料凸缘起皱。 当拉深锥形件和半球形件时,拉深开始时大部分材料处于悬空状态,容易产生侧壁起皱,故除增大压边力外,还应采用拉深肋来增大板内径向拉应力,以消除皱纹。 2、调整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圆角半径太大,增大了坯料悬空部位,减弱了控制起皱的能力,故若发生起皱时,可在调整时,适当减小凹模圆角半径。 3 调整间隙值 间隙过大,当坯料的相对厚度(坯料的厚度与直径之比)较小时,薄板抗失稳能力较差,容易产生折皱,因此适当调整冲模间隙,使其间隙调得小一些,也可以防皱。 四、拉深模在试模时,制品常会被拉裂,其调整冲模的方法是什么?

沥青路面裂缝处理方案

路面裂缝处理方案 为防止地表雨水浸入破坏路面,根据路面裂缝情况及结合前几天灌缝情况,对原方案进行了改进,制定了现裂缝处理方案。 一,施工准备工作 1、机械配备(每工区班组): 双排座五十铃施工车一部,液化气灶一套,水壶一个,大号注射器2支,毛笔2支,钢丝刷2把,毛刷2把、橡胶锤2把、及其它小型机具。 2、材料配备: 石灰岩石粉、乳化沥青或热沥青、贴缝带 二,施工计划:2012年3月11日-2012年4月20日 三,裂缝处理 1、裂缝清理:采用钢丝刷沿每条裂缝反复擦刷,擦刷后采用小刷子对缝内进行清扫。 2,灌缝 (1),轻微裂缝(宽度<5mm)处理, 用20ML注射器沿裂缝灌方向均匀注入乳化沥青,不少于三遍。第一遍乳化沥青必须均匀饱满,使其有足够的下渗量。第二遍间隔10-15分钟,重点对下渗较快的部位进行找补,直到不再下渗为止。第三遍间隔10-15分钟对整条缝进行再次灌缝。注意在注射乳化沥青时不要将其滴至裂缝外,若滴至裂缝外立即用海绵将其清

理干净,避免污染路面。然后匀撒一层2~5mm的干燥洁净米石,用轻型压路机碾压或橡胶锤捶击。贴上裁减好的专用贴缝带,用橡胶锤锤实。 施工要点:灌注乳化沥青时,先沿缝注入乳化沥青,随后用刷子沿裂缝两侧各10cm,裂缝延伸端20cm涂刷乳化沥青,乳化沥青用量及米石洒布量通过试验确定。 (2),宽度>5mm裂缝 ①用40ml注射器沿裂缝从低处向高处均匀注入乳化沥青(如缝宽>1CM采用普通热沥青),不少于三遍。第一遍乳化沥青必须均匀饱满,使其有足够的下渗量。第一遍不再下渗时,进行第二遍找补。待第二遍破乳后,进行第三遍注射间隔20-25分钟。注意在注射乳化沥青时不要将其滴至裂缝外,若滴至裂缝外立即用海绵将其清理干净,避免污染路面。 ②灌缝完毕,待乳化沥青破乳后沿缝洒一层石灰岩石粉,人工采用橡胶锤将其捣实,再用毛刷将周边清理干净。如有捣实不严人工进行找补。 ③贴上裂缝贴 附热沥青灌缝现场图片

涨模处理措施

1#楼涨模剔凿处理方案 一、编制说明 经检查发现1#楼有局部涨模现象,为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及观感效果,特编制此方案。 二、处理措施 2.1、施工准备 2.1.1拟修补墙、柱的砼蜂窝、麻面、胀模等缺陷部位,大小标记清晰。 2.1.2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架子、锤子、铁锤、吊锤、墨斗准备好。 2.1.3施工员对操作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安全的交底。 2.1.4施工员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监督工作。 2.1.5要求待修补处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5%后,才能进行修补工作。 2.2、劳动力准备 施工人员根据缺陷存在的数量,由施工员合理安排。2.3、施工方法 涨模部位处理方案:模板拆除后发现混凝土有涨模现象,技术质量人员应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查看,监理工程师查看完成后作业人员对涨模部位混凝土进行剔凿,剔凿时

不得损坏结构钢筋,剔凿完成后,经项目部技术人员检查合格,通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用清水将剔凿部位浇水湿润,用与原结构混凝土所使用的同样的水泥配置1:2~1:2.5的水泥砂浆,于修补前进行调试对比,调试好后将水泥砂浆放入小桶内搅拌均匀,依照漆工刮腻子的方法用刮刀将剔凿面刮平压光,随后按照混凝土养护方法进行养护。 2.3.1首先对待修补部位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避免损伤结构钢筋。 2.3.2对凿除部位用毛刷刷干净,并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 2.3.3进行支模,要求模板支设牢固,并留设浇筑口和清理口,确保支模时的垃圾能清理干净。清理后及时封堵清理口。 2.3.4对修补处涂刷一层用同砼相同的水泥做成水泥浆进行界面处理,以使新旧混凝土能结合良好。 2.3.5 采用与原混凝土设计强度相同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浇筑修补,要求用¢12钢筋仔细捣实。 2.3.6 混凝土终凝后拆模,加强洒水养护,避免新旧混凝土结合处开裂。 2.3.7 对于较轻微的麻面现象,用毛刷刷干净,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后,修补前涂刷同砼标号水泥浆基层或用1:2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处理即可,施工完毕终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