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JAVA数组排序的补充

对JAVA数组排序的补充

对JAVA数组排序的补充
对JAVA数组排序的补充

数组的重要性,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详细介绍过;而排序又是对数据的处理,而我们非常清楚编写程序的目的,就是为了处理数据。并且在实际开发应用中排序也是很常见的应用。

因为是对前面章节的补充,所以概念我也就不写了,遇到数组概念懂的,看看前面的文章。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是最简单的排序算法,策略是搜索整个数组,比较相邻元素,如果两元素间的相对大小次序不对,则交换它们(这里我们会用到数组的下标来处理)其结果是最大值移动到数组的最后一个位置上,(这里会用到双层for循环来处理),然后第二遍遍历数组元素将第二大值移动到倒数第二个位置上,重复该过程,直到将所有位置移动到正确位置上。

看代码:

import java.util.*; //这里会用到JDK里的类库,会用到数组中的几个方法

public class arr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首先定义数组,使用了静态初始化

// int [] arr = {12, 32, 45, 50, 2, 20};

//下面这个数组专门用于二分查找法案例的讲解

int[] arr = {12,32,34,57,89,100,108};

//把方法写完后,我们再回到这行文字

//下面输出未排序前的数组元素用到简洁foreach循环

for (int temp :arr)

{

System.out.print(" "temp);

}

//因为程序是从main方法开始逐行执行的

//所以我开始调用方法

selectSort(arr); //因为方法声明了static,所以可以在主方法中直接调用,并传入了一个数组

//下面这行代码为调用冒泡排序法

bubbleSort(arr);

//查找功能算法

int index = getIndex(arr,2);

System.out.println("数组的索引值为:"+ index);

//二分查找法

int index = halfSearch(arr,89);

System.out.println("此方法为二分查找法,所在数组中的角标为:"+ index);

//下面的代码是调有二分查找的第二种思路

int index = halfSearch_2(arr,89);

System.out.println("二分查找的第二种思路:"+ index);

System.out.println();

//打印排序后的数组元素:

for(int temp :arr)

{

System.out.println(""+temp);

}

}

//下面用到动态初始化

// int [] arr = new int [6] 只定义了数组并未对元素初始

//因为前面几篇文章中已经写到过了面向对象的思想了,,我们就要尽量用到封装的思想去解决

//问题,把某个具体实现的功能封装成一个方法来实现。这样有利于程序的扩展。

//下面写一个数组排序的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selectSort(int[] arr) //封装成一个selectSort方法,并且传入了一个数组元素

{

for(int x= 0; x

{

for (int y=X+1;y

{

//找出最值后,我们需要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的话

//一说到比较的话,我们首先会想到判断语句

if(arr[x]>arr[y]) //如果左边的元素大于右边的元素,我们则交换值

{

int temp = arr[x];

arr[x] = arr[y];

arr[y] = temp;

}

}

}

}

//晚上11点半了,本不想写,但又睡不着,所以再写几段文字,也是对排序算法的增加

//今天写的是冒泡排序的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bubbleSort(int[] arr)

{

for(int x= 0; x

{

for(int y=0; y

{

if(arr[y]>arr[y+1])

{

int temp = arr[y];

arr[y] = arr[y+1];

arr[y+1] = temp;

}

}

}

}

//选择排序法

//10月25号,晚上11点半补充上去

/*************

看代码:

public static void serlectSort(int [] arr)

{

for(int x= 0; x

{

int num = arr[x];

int index = x;

for(int y=x+1; y

{

if(num>arr[y])

{

num = arr[y];

index = y;

}

}

if(index != x)

{

int temp =arr[x];

arr[x] = arr[index];

arr[index] = temp;

}

}

}

//今天晚上的这段文字也是补上去的,因为刚刚和两个部门的同事,集餐回来,才写的。//大家都处理数据是程序的基本点,下面代码就会写出查找数组元素的位置

public static int getIndex(int[] arr,int key)

//传入一个数组和要查找的数,我们将会求出它的索引来。

{

for(int x =0; x

{

if(arr[x]==key)

{

return x;

}

return -1; //如果没有找到该元素将返回,负数。

}

}

//2012/10/29 写上

//有关数组二分查找法

//开始写方法

public static int halfSearch(int[] arr, int key)

{

int max,min,mid;

min = 0;

max = arr.length -1;

mid = (max+min) /2;

while(arr[mid] != key) //原理:折半对中间数

{

if(key > arr[mid]) //如果要查找的数在中间值的右边

{

min = mid+1;

}

else if(key < arr[mid])

{

max = mid -1;

}

if(max < min)

{

return -1;

}

mid = (max +min)/2; //这是while循环的迭代语句,不能省略

}

return mid ; //返回这个方法的结果就是对到的那个中间值的角标

}

//有关二分查找法的第二种思路

//这时我们改变查找的条件的策略

public static int halfSearch_2(int[] arr,int key)

{

int max,min,mid;

min = 0;

max = arr.length-1;

while(min < = max)

{

mid = (max+min)>>1; //这个如果不理解可以看前面写到过的位运算的文章

if(key > arr[mid]) //如果要查找的数在中间值的右边

{

min = mid +1;

}

else if(key < arr[mid]) //如果要查找的数在中间值的左边

{

max = mid -1;

}

else

{

return mid; //出现相等的情形

}

}

return -1;

}

}

编译结果如下:

冒泡排序的编译结果:

选择排序的编译结果:

查找功能的编译结果:

二分查找法的编译结果:

二分查找法的第二种思路的编译结果:

各种排序算法的总结和比较

各种排序算法的总结和比较 1 快速排序(QuickSort) 快速排序是一个就地排序,分而治之,大规模递归的算法。从本质上来说,它是归并排序的就地版本。快速排序可以由下面四步组成。 (1)如果不多于1个数据,直接返回。 (2)一般选择序列最左边的值作为支点数据。(3)将序列分成2部分,一部分都大于支点数据,另外一部分都小于支点数据。 (4)对两边利用递归排序数列。 快速排序比大部分排序算法都要快。尽管我们可以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写出比快速排序快的算法,但是就通常情况而言,没有比它更快的了。快速排序是递归的,对于内存非常有限的机器来说,它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2 归并排序(MergeSort)

归并排序先分解要排序的序列,从1分成2,2分成4,依次分解,当分解到只有1个一组的时候,就可以排序这些分组,然后依次合并回原来的序列中,这样就可以排序所有数据。合并排序比堆排序稍微快一点,但是需要比堆排序多一倍的内存空间,因为它需要一个额外的数组。 3 堆排序(HeapSort) 堆排序适合于数据量非常大的场合(百万数据)。 堆排序不需要大量的递归或者多维的暂存数组。这对于数据量非常巨大的序列是合适的。比如超过数百万条记录,因为快速排序,归并排序都使用递归来设计算法,在数据量非常大的时候,可能会发生堆栈溢出错误。 堆排序会将所有的数据建成一个堆,最大的数据在堆顶,然后将堆顶数据和序列的最后一个数据交换。接下来再次重建堆,交换数据,依次下去,就可以排序所有的数据。

Shell排序通过将数据分成不同的组,先对每一组进行排序,然后再对所有的元素进行一次插入排序,以减少数据交换和移动的次数。平均效率是O(nlogn)。其中分组的合理性会对算法产生重要的影响。现在多用D.E.Knuth的分组方法。 Shell排序比冒泡排序快5倍,比插入排序大致快2倍。Shell排序比起QuickSort,MergeSort,HeapSort慢很多。但是它相对比较简单,它适合于数据量在5000以下并且速度并不是特别重要的场合。它对于数据量较小的数列重复排序是非常好的。 5 插入排序(InsertSort) 插入排序通过把序列中的值插入一个已经排序好的序列中,直到该序列的结束。插入排序是对冒泡排序的改进。它比冒泡排序快2倍。一般不用在数据大于1000的场合下使用插入排序,或者重复排序超过200数据项的序列。

数据结构 各种排序算法

数据结构各种排序算法总结 2009-08-19 11:09 计算机排序与人进行排序的不同:计算机程序不能象人一样通览所有的数据,只能根据计算机的"比较"原理,在同一时间内对两个队员进行比较,这是算法的一种"短视"。 1. 冒泡排序 BubbleSort 最简单的一个 public void bubbleSort() { int out, in; for(out=nElems-1; out>0; out--) // outer loop (backward) for(in=0; in a[in+1] ) // out of order? swap(in, in+1); // swap them } // end bubbleSort() 效率:O(N2) 2. 选择排序 selectSort public void selectionSort() { int out, in, min; for(out=0; out

swap(out, min); // swap them } // end for(out) } // end selectionSort() 效率:O(N2) 3. 插入排序 insertSort 在插入排序中,一组数据在某个时刻实局部有序的,为在冒泡和选择排序中实完全有序的。 public void insertionSort() { int in, out; for(out=1; out0 && a[in-1] >= temp) // until one is smaller, { a[in] = a[in-1]; // shift item to right --in; // go left one position } a[in] = temp; // insert marked item } // end for } // end insertionSort() 效率:比冒泡排序快一倍,比选择排序略快,但也是O(N2) 如果数据基本有序,几乎需要O(N)的时间

基础排序总结(冒泡排序、选择排序)

1、冒泡排序 1.1、简介与原理 冒泡排序算法运行起来非常慢,但在概念上它是排序算法中最简单的,因此冒泡排序算法在刚开始研究排序技术时是一个非常好的算法。 冒泡排序原理即:从数组下标为0的位置开始,比较下标位置为0和1的数据,如果0号位置的大,则交换位置,如果1号位置大,则什么也不做,然后右移一个位置,比较1号和2号的数据,和刚才的一样,如果1号的大,则交换位置,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个位置结束,到此数组中最大的元素就被排到了最后,之后再根据之前的步骤开始排前面的数据,直至全部数据都排序完成。 1.2、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ArraySor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array = {1, 7, 3, 9, 8, 5, 4, 6}; array = sort(array);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System.out.println(array[i]); } } public static int[] sort(int[] array) { for (int i = 1; i < array.length; i++) { for (int j = 0; j < array.length-i; j++) { if (array[j] > array[j+1]) { int temp = array[j]; array[j] = array[j+1]; array[j+1] = temp; } } } return array; } } 1.3、效率

四种简单的排序算法

1.插入排序 算法思想 插入排序使用了两层嵌套循环,逐个处理待排序的记录。每个记录与前面已经排好序的记录序列进行比较,并将其插入到合适的位置。假设数组长度为n,外层循环控制变量i 由1至n-1依次递进,用于选择当前处理哪条记录;里层循环控制变量j,初始值为i,并由i至1递减,与上一记录进行对比,决定将该元素插入到哪一个位置。这里的关键思想是,当处理第i条记录时,前面i-1条记录已经是有序的了。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是将当前记录与相邻的上一记录相比较,所以循环控制变量的起始值为1(数组下标),如果为0的话,上一记录为-1,则数组越界。 现在我们考察一下第i条记录的处理情况:假设外层循环递进到第i条记录,设其关键码的值为X,那么此时有可能有两种情况: 1.如果上一记录比X大,那么就交换 它们,直到上一记录的关键码比X 小或者相等为止。 2.如果上一记录比X小或者相等,那 么之前的所有记录一定是有序的, 且都比X小,此时退出里层循环。 外层循环向前递进,处理下一条记 录。 算法实现(C#) public class SortAlgorithm { // 插入排序 public static void InsertSort(T[] array, C comparer) where C:IComparer {

for (int i = 1; i <= array.Length - 1; i++) { //Console.Write("{0}: ", i); int j = i; while (j>=1 && https://www.doczj.com/doc/e72316879.html,pare(array[j], array[j - 1]) < 0) { swap(ref array[j], ref array[j-1]); j--; } //Console.WriteLine(); //AlgorithmHelper.PrintArray(arr ay); } } // 交换数组array中第i个元素和第j个元素 private static void swap(ref T x,ref T y) { // Console.Write("{0}<-->{1} ", x, y); T temp = x; x = y; y = temp; } } 上面Console.WriteLine()方法和AlgorithmHelper.PrintArray()方法仅仅是出于测试方便,PrintArray()方法依次打印了数组的内容。swap()方法则用于交换数组中的两

数据结构-各类排序算法总结

数据结构-各类排序算法总结 原文转自: https://www.doczj.com/doc/e72316879.html,/zjf280441589/article/details/38387103各类排序算法总结 一. 排序的基本概念 排序(Sorting)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操作,其功能是对一个数据元素集合或序列重新排列成一个按数据元素 某个项值有序的序列。 有n 个记录的序列{R1,R2,…,Rn},其相应关键字的序列是{K1,K2,…,Kn},相应的下标序列为1,2,…,n。通过排序,要求找出当前下标序列1,2,…,n 的一种排列p1,p2,…,pn,使得相应关键字满足如下的非递减(或非递增)关系,即:Kp1≤Kp2≤…≤Kpn,这样就得到一个按关键字有序的记录序列{Rp1,Rp2,…,Rpn}。 作为排序依据的数据项称为“排序码”,也即数据元素的关键码。若关键码是主关键码,则对于任意待排序序列,经排序后得到的结果是唯一的;若关键码是次关键码,排序结果可

能不唯一。实现排序的基本操作有两个: (1)“比较”序列中两个关键字的大小; (2)“移动”记录。 若对任意的数据元素序列,使用某个排序方法,对它按关键码进行排序:若相同关键码元素间的位置关系,排序前与排序后保持一致,称此排序方法是稳定的;而不能保持一致的排序方法则称为不稳定的。 二.插入类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是最简单的插入类排序。仅有一个记录的表总是有序的,因此,对n 个记录的表,可从第二个记录开始直到第n 个记录,逐个向有序表中进行插入操作,从而得到n个记录按关键码有序的表。它是利用顺序查找实现“在R[1..i-1]中查找R[i]的插入位置”的插入排序。

C语言中数组排序算法及函数调用

C语言中数组排序算法及函数调用 一、冒泡法(起泡法) 算法要求:用起泡法对10个整数按升序排序。 算法分析:如果有n个数,则要进行n-1趟比较。在第1趟比较中要进行n-1次相邻元素的两两比较,在第j趟比较中要进行n-j次两两比较。比较的顺序从前往后,经过一趟比较后,将最值沉底(换到最后一个元素位置),最大值沉底为升序,最小值沉底为降序。 算法源代码: # include main() { int a[10],i,j,t; printf("Please input 10 numbers: "); /*输入源数据*/ for(i=0;i<10;i++) scanf("%d",&a[i]); /*排序*/ for(j=0;j<9;j++) /*外循环控制排序趟数,n个数排n-1趟*/ for(i=0;i<9-j;i++) /*内循环每趟比较的次数,第j趟比较n-j次*/ if(a[i]>a[i+1]) /*相邻元素比较,逆序则交换*/ { t=a[i]; a[i]=a[i+1]; a[i+1]=t; } /*输出排序结果*/ printf("The sorted numbers: "); for(i=0;i<10;i++) printf("%d ",a[i]); printf("\n"); } 算法特点:相邻元素两两比较,每趟将最值沉底即可确定一个数在结果的位置,确定元素位置的顺序是从后往前,其余元素可能作相对位置的调整。可以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序。 算法分析:定义n-1次循环,每个数字比较n-j次,比较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的大小。然后交换顺序。二、选择法 算法要求:用选择法对10个整数按降序排序。 算法分析:每趟选出一个最值和无序序列的第一个数交换,n个数共选n-1趟。第i趟假设i为最值下标,然后将最值和i+1至最后一个数比较,找出最值的下标,若最值下标不为初设值,则将最值元素和下标为i的元素交换。 算法源代码: # include main() { int a[10],i,j,k,t,n=10; printf("Please input 10 numbers:"); for(i=0;i<10;i++)

C语言冒泡排序及流程图(思路解析)

1、功能:冒泡排序 输入:数组名称(也就是数组首地址)、数组中元素个数 ================================================ */ /* ==================================================== 算法思想简单描述: 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对当前还未排好序的范围内的全部数,自上 而下对相邻的两个数依次进行比较和调整,让较大的数往下沉,较 小的往上冒。即:每当两相邻的数比较后发现它们的排序与排序要 求相反时,就将它们互换。 下面是一种改进的冒泡算法,它记录了每一遍扫描后最后下沉数的 位置k,这样可以减少外层循环扫描的次数。 冒泡排序是稳定的。算法时间复杂度O(n2)--[n的平方] ===================================================== */ void bubble_sort(int *x, int n) { int j, k, h, t; for (h=n-1; h>0; h=k) /*循环到没有比较范围*/ { for (j=0, k=0; j *(x+j+1)) /*大的放在后面,小的放到前面*/ { t = *(x+j); *(x+j) = *(x+j+1); *(x+j+1) = t; /*完成交换*/ k = j; /*保存最后下沉的位置。这样k后面的都是排序排好了的。*/ } } } } 2 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对当前还未排好序的范围内的全部数,自上 而下对相邻的两个数依次进行比较和调整,让较大的数往下沉,较

各大常用排序方法

//1. 希尔排序, 时间复杂度:O(nlogn)~ O(n^2) // 另称:缩小增量排序(Diminishing Increment Sort) void ShellSort(int v[],int n) { int gap, i, j, temp; for(gap=n/2; gap>0; gap /= 2) /* 设置排序的步长,步长gap每次减半,直到减到1 */ { for(i=gap; i=0) && (v[j]>v[j+gap]); j -= gap ) /* 比较相距gap远的两个元素的大小,根据排序方向决定如何调换 */ { temp = v[j]; v[j] = v[j+gap]; v[j+gap] = temp; } } } } //2. 二分插入, void HalfInsertSort(int a[], int len) { int i, j, temp; int low, high, mid; for (i=1; i temp) /* 如果中间元素比但前元素大,当前元素要插入到中间元素的左侧 */ { high = mid-1;

} else /* 如果中间元素比当前元素小,但前元素要插入到中间元素的右侧 */ { low = mid+1; } } /* 找到当前元素的位置,在low和high之间 */ for (j=i-1; j>high; j--)/* 元素后移 */ { a[j+1] = a[j]; } a[high+1] = temp; /* 插入 */ } } //3. 插入排序 //3.1 直接插入排序, 时间复杂度:O(n^2) void StraightInsertionSort(int input[],int len) { int i, j, temp; for (i=1; i=0 && input[j]>temp; j--) /* 从当前元素的上一个元素开始查找合适的位置 */ { input[j+1] = input[j]; /* 一边找一边移动元素 */ input[j] = temp; } } } //3.2 带哨兵的直接排序, 时间复杂度:O(n^2) /* * 带哨兵的直接插入排序,数组的第一个元素不用于存储有效数据 * 将input[0]作为哨兵,可以避免判定input[j]中,数组是否越界 * 因为在j--的过程中,当j减小到0时,变成了input[0]与input[0] * 自身进行比较,很明显这个时候说明位置i之前的数字都比input[i]小

Java数组练习题(带答案)

一填空题 1)数组的元素通过下标来访问,数组Array的长度为Array.length 。 2)数组复制时,"="将一个数组的引用传递给另一个数组。 3)JVM将数组存储在栈(堆或栈)中。 4)数组的二分查找法运用的前提条件是数组已经排序。 5)Java中数组的下标的数据类型是整型。 6)数组最小的下标是0 。 7)arraycopy()的最后一个参数指明复制元素的个数。 8)向方法传递数组参数时,传递的是数组的引用。 9)数组初始化包括数组的申明,创建和初始化。 10)数组下标访问超出索引范围时抛出数组越界异常 11)浮点型数组的默认值是0.0f 。 12)数组创建后其大小不能改变。 二选择题 1.下面错误的初始化语句是_ABD__ A. char str[]="hello"; B. char str[100]="hello"; C. char str[]={'h','e','l','l','o'}; D. char str[]={'hello'}; 2.定义了一维int型数组a[10]后,下面错误的引用是_B__ A. a[0]=1; B. a[10]=2; C. a[0]=5*2; D. a[1]=a[2]*a[0]; 3.下面的二维数组初始化语句中,正确的是____ A. float b[2][2]={0.1,0.2,0.3,0.4}; B. int a[][]={{1,2},{3,4}}; C. int a[2][]= {{1,2},{3,4}}; D. float a[2][2]={0}; 4.引用数组元素时,数组下标可以是_D___ A. 整型常量 B. 整型变量 C. 整型表达式 D. 以上均可 5.定义了int型二维数组a[6][7]后,数组元素a[3][4]前的数组元素个数为____ A. 24 B. 25 C. 18 D. 17 6.下列初始化字符数组的语句中,正确的是__B__ A. char str[5]="hello"; B. char str[]={'h','e','l','l','o','\0'}; C. char str[5]={"hi"}; D. char str[100]=""; 7.数组在Java中储存在 C 中 A. 栈 B. 队列 C. 堆 D. 链表 8.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____ main() { int a[][]={{1,2,3},{4,5,6}}; System.out.printf("%d", a[1][1]); } A. 3 B. 4 C. 5 D. 6 9.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_C___ main() {

8种排序算法(有代码)

个人对这8种排序算法的理解,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趁自修时间,自己将这8种排序的代码写了一下....... 1.简单的选择排序 bool selectionsort(int *array,int n) //array为存储数据的数组,n为数组元素个数 { int k,temp; //k用来存储,临时最小数据的位置 for(int i=0;i

for(int i=1;i=0;j--) //逐个向前寻找插入点 { if(temp>array[j]) //找到,跳出循环 break; else //没找到,将前一个数据后移 array[j+1]=array[j]; } array[j+1]=temp; } return true; } 思想: 逐个取数,插入一个有序数组(从后向前插) 算法平均时间复杂度: O(n^2) 3.自底向上排序 bool bottomupsort(int *array,int n) { int length=1,temp_length,i; //temp_length表示单个合并数组的长度 while(length

C C++笔试面试题目汇总3——各种排序算法

C/C++笔试面试题目汇总3——各种排序算法 原文:https://www.doczj.com/doc/e72316879.html,/u/1222/showart_318070.html 排序算法是一种基本并且常用的算法。由于实际工作中处理的数量巨大,所以排序算法对算法本身的速度要求很高。而一般我们所谓的算法的性能主要是指算法的复杂度,一般用O方法来表示。在后面我将给出详细的说明。对于排序的算法我想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也是给这篇文章理一个提纲。 我将按照算法的复杂度,从简单到难来分析算法。 第一部分是简单排序算法,后面你将看到他们的共同点是算法复杂度为O(N*N)(因为没有使用word,所以无法打出上标和下标)。 第二部分是高级排序算法,复杂度为O(Log2(N))。这里我们只介绍一种算法。另外还有几种算法因为涉及树与堆的概念,所以这里不于讨论。 第三部分类似动脑筋。这里的两种算法并不是最好的(甚至有最慢的),但是算法本身比较奇特,值得参考(编程的角度)。同时也可以让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第四部分是我送给大家的一个餐后的甜点——一个基于模板的通用快速排序。由于是模板函数可以对任何数据类型排序(抱歉,里面使用了一些论坛专家的呢称)。 一、简单排序算法 由于程序比较简单,所以没有加什么注释。所有的程序都给出了完整的运行代码,并在我的VC环境下运行通过。因为没有涉及MFC和WINDOWS的内容,所以在BORLAND C++的平台上应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在代码的后面给出了运行过程示意,希望对理解有帮助。 1.冒泡法:(Gilbert:点这里有视频) 这是最原始,也是众所周知的最慢的算法了。他的名字的由来因为它的工作看来象是冒泡: #include void BubbleSort(int* pData,int Count) { int iTemp; for(int i=1;i=i;j--) { if(pData[j]

数据结构内部排序比较分析

数据结构实训报告 实验名称:数据结构 题目:内部排序比较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通过随机数据比较各内部排序算法的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移动的次数,以取得直观感受。训练学生综合设计算法能力。 二、实验要求:待排序长度不小于100,数据可有随机函数产生,用五组不同输入数据做比较,比较的指标为关键字参加比较的次数和关键字移动的次数;对结果做简单的分析,包括各组数据得出结果的解释;设计程序用顺序存储。 三、实验内容 1、待排序表的表长不小于100;至少要用5组不同的输入数据作比较;排序算法不少于3种; 2 、待排序的元素的关键字为整数; 3 、比较的指标为有关键字参加的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的移动次数(关键字交换以3次计)。 4、演示程序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进行。每次测试完毕显示各种比较指标的列表,以便比较各种排序的优劣。 5、最后要对结果作简单的分析。 6、测试数据:用伪随机数产生程序产生。 四、实验编程结果或过程: 1. 数据定义 typedef struct { KeyType key; }RedType; typedef struct { RedType r[MAXSIZE+1]; int length; }SqList; 2. 函数如下,代码详见文件“排序比较.cpp” int Create_Sq(SqList &L) void Bubble_sort(SqList &L)//冒泡排序void InsertSort(SqList &L)//插入排序 void SelectSort(SqList &L) //简单选择排序int Partition(SqList &L,int low,int high) void QSort(SqList &L,int low,int high)//递归形式的快速排序算法 void QuickSort(SqList &L) void ShellInsert(SqList &L,int dk)//希尔排序 void ShellSort(SqList &L,int dlta[ ]) 3. 运行测试结果,运行结果无误,如下图语速个数为20

小学语文排序题方法技巧汇总排序

专题——句子 句子之排序 1、考点 定义:排序类题就是把一组顺序错乱的句子按照正确的顺序重新排列,解这类题的关键是要找出这组句子的行文顺序,再把它们重新排列。 2、例题分析 例题1:将下列句子排列正确。 ()科学家对此进行研究。 ()正常人的眼睛能感知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识别红、橙、黄、绿、青、蓝、紫,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过渡色,总共约六十多种。 ()如牛、羊、马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反映到它们眼里的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很单调。 ()那么,动物的感色能力又如何呢? ()研究证实,大多数哺乳动物是色盲。 试题分析: 此题着重考察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对于众多的句子如何确定第一句是解此题的关键。接着找出几个句子之间的联系点,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 解题思路: 首先,要通读所有的句子,整体感知这段文字,初步明确这段文字主要写的是什么,围绕什么来写的。在这段文字中,首先写的是人的眼睛对色彩的感知,而后过渡到动物。中间一句设问句是很好的承接,接下来是科学家投入了研究,最后是研究的结果,并以此举例说明。所有的句子试填好后,要将句子按正确的排列顺序通读一遍,最后检查序号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3 1 5 2 4。 例题2 :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沿池环水四周,新筑一道长600多米的环池路,还有那修复完美的明代遗迹“临流亭”,

四周环水,兀立池中,游客观望,流连忘返。 ①形态各异的飞禽雕塑,浮游水面 ②水上画舫往返,笑声朗朗 ③路面铺设的鹅卵石,在碧波辉映下,色彩鲜艳,晶莹闪烁 ④路边垂柳依依,清风送爽 ③④②①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解题指导: 这是一道在所给的语段中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题。考查的是思维的连贯与严密。解答此类题目,要瞻前顾后,从空缺处的前文或后文找出句与句之间内在的联系,通过上下文要通畅连贯或句式要前后一致等方面来确定正确的选项。 此题空缺处前文是写“环池路”,与之文气连贯的当然是选项中③句,接着介绍“路面”,接着就为第④句介绍“路边”,然后由“沿池环水四周”的“路边”,自然引出第②句,介绍“水上”,最后第①句交待水上的“飞禽雕塑”,则“雕塑”又与后句的“临流亭”同属建筑,自然衔接。所以正确答案为“A”。参考答案:A 例题3 : ()这时,我们才发现社区里的工作人员虽然很多,但是在一些死角里还会看见灰尘。 ()到了社区,同学们都冻得发抖,但又不敢松懈。 ( )虽然很冷,但我们每个人额头上都有豆大的汗珠。 ()有的同学在擦窗户,有的同学在扫水泥地面,有的同学在捡石头,有的同学在除草,还有同学在推小车送垃圾,我也和一些同学捡石块。 ()由于风太大的缘故,扫起来了许多的尘土,把大家呛得直打喷气,但大家都不觉得苦,继续埋头苦干。 ()我们各自分工之后,都开始行动起来了。 ( ) 同学们把自己的活干完之后又去帮忙干别的事了。 解题思路: 乱句排文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训练思维,此题是按事件发展顺序排列,先是事件的起因,再是事件的过程,最后是结果。 题目答案:2 1 7 4 5 3 6

Java数组测习题(带答案)

精心整理一填空题 1)数组的元素通过下标来访问,数组Array的长度为Array.length。 2)数组复制时,"="将一个数组的引用传递给另一个数组。 3)JVM将数组存储在栈(堆或栈)中。 4)数组的二分查找法运用的前提条件是数组已经排序。 5)Java中数组的下标的数据类型是整型。 6)数组最小的下标是0。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A. 9. 10. 11.A 12.C.charstr[5]={"hi"}; D.charstr[100]=""; 13.数组在Java中储存在C中 14.A.栈 B.队列 C.堆 D.链表 15.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____ main(){ inta[][]={{1,2,3},{4,5,6}}; }

A.3 B.4 C.5 D.6 16.下面程序的运行结果是_C___ 17.m ain(){ intx=30; int[]numbers=newint[x]; x=60; (numbers.length); } A.60 B.20 C.30 D.50 18. 19.m 20.c 21.i 22.w 23. 24.A 25.C 26. A. C.用 27. 28. A. 29. 30. A.char--'"u0000' B.Boolean--true C.float--0.0f D.int--0 31.关于数组作为方法的参数时,向方法传递的是A A.数组的引用 B.数组的栈地址 C.数组自身 D.数组的元素 32.关于数组复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 A."="可以实现数组复制 B.运用循环语句进行数组复制必须两个数组长度相同 C.arraycopy()方法没有给目标数组分配内存空间 D.数组复制是数组引用的传递

各种排序方法复杂度总结归纳

各种排序方法复杂度总结归纳 一、冒泡排序 主要思路是: 通过交换相邻的两个数变成小数在前大数在后,这样每次遍历后,最大的数就“沉”到最后面了。重复N次即可以使数组有序。 代码实现 void buadfdsle_sort(int arr[],int len) { for (int i = 0; i { for (int j = len —1; j >= i; j——) { if (arr[j] { int temp = arr[j]; arr[j] = arr[j —1]; arr[j —1] = temp; } } } } 冒泡排序改进1: 在某次遍历中,如果没有数据交换,说明整个数组已经有序,因

此通过设置标志位来记录此次遍历有无数据交换就可以判断是否要继续循环。 冒泡排序改进2: 记录某次遍历时最后发生数据交换的位置,这个位置之后的数据显然已经有序。因此设置标志位记录每次遍历中最后发生数据交换的位置可以确定下次循环的范围。 二、直接插入排序 主要思路是: 每次将一个待排序的数组元素,插入到前面已排序的序列中这个元素应该在的位置,直到全部数据插入完成。类似扑克牌洗牌过程。 代码实现 void _sort(int arr[],int len) { for (int i = 1; i { int j = i —1; int k = arr[i]; while (j > —1 && k { arr[j + 1] = arr[j]; j ——; } arr[j + 1] = k; }

} 三、直接选择排序 主要思路是: 数组分成有序区和无序区,初始时整个数组都是无序区,每次遍历都从无序区选择一个最小的元素直接放在有序区最后,直到排序完成。 代码实现 void select_sort(int arr[],int len) { for (int i = 0; i { int index = i; for (int j = i + 1; j { if (arr[j] index = j; } if (index != i) { int temp = arr[i]; arr[i] = arr[index]; arr[index] = temp; } } }

工作总结范文精选:各种排序方法复杂度总结

各种排序方法复杂度总结 一、冒泡排序 主要思路是: 通过交换相邻的两个数变成小数在前大数在后,这样每次遍历后,最大的数就“沉”到最后面了。重复N次即可以使数组有序。 代码实现 voidbubble_sort(intarr[],intlen) for(inti=0;i=i;j――) if(arr[j]

冒泡排序改进2: 记录某次遍历时最后发生数据交换的位置,这个位置之后的数据显然已经有序。因此设置标志位记录每次遍历中最后发生数据交换的位置可以确定下次循环的范围。 二、直接插入排序 主要思路是: 每次将一个待排序的数组元素,插入到前面已排序的序列中这个元素应该在的位置,直到全部数据插入完成。类似扑克牌洗牌过程。 代码实现 void_sort(intarr[],intlen) for(inti=1;i―1&&k

三、直接选择排序 主要思路是: 数组分成有序区和无序区,初始时整个数组都是无序区,每次遍历都从无序区选择一个最小的元素直接放在有序区最后,直到排序完成。 代码实现 voidselect_sort(intarr[],intlen) for(inti=0;i

JAVA数组的排序方法实例

冒泡排序法 1.public class SortArray_01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3. int[] array = { 14, 5, 86, 4, 12, 3, 21, 13, 11, 2, 55 }; // 创建一个初始化的一维数组array 4. System.out.println("未排序的数组:"); 5.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 遍历array数组中的元素 6. System.out.print(" " + array[i]); // 输出数组元素 7. if ((i + 1) % 5 == 0) // 每5个元素一行 8. System.out.println(); 9. } 10. int mid; // 定义一个中间变量, 起到临时存储数据的作用 11.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 执行冒 泡排序法 12. for (int j = i; j < array.length; j++) { 13. if (array[j] < array[i]) { 14. mid = array[i]; 15. array[i] = array[j]; 16. array[j] = mid; 17. } 18. } 19. } 20. System.out.println("\n使用冒泡法排序后的数组:"); 21. for (int i = 0; i < array.length; i++) { // 遍历排好序的array数组中的元素 22. System.out.print(" " + array[i]); // 输出数组元素 23. if ((i + 1) % 5 == 0) 24. System.out.println(); // 每5 个元素一行 25. } 26. } 27.} 数组递增排序

冒泡排序专题

一、例题回顾 例1、某书店在5所学校流动售书量(单位:本)分别是82、113、46、69、35。 例2、有一组原始数据:23、25、18、63、84、77、65、9、33、17。利用冒泡排序算法进行从小到大排序,最多需要进行()次加工,()次比较,才可以完成整个数据的排序。 有一组数据,采用冒泡排序第一遍排序以后数据为 4,10,5,32,6,7,9,17, 24 那么该数组原来顺序不可能的是() A.10,5,32,6,7,9,17,24,4 B.10,5,32,6,7,9,17,24,4 C.10,5,32,4,6,7,9,17,24 D. 4,10,5,32,9,17,24,6,7 3、在某年市机器人投篮比赛中,共有5支队伍参加,各队的最终成绩如下:82、7 4、66、9 5、70(单位:个/分钟),现用冒泡排序算法来实现这些数据的排序操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4、某书店在5所学校流动售书量(单位:本)分别是82、113、46、69、35。采用冒泡排序对其进行排序,若完成第一遍时的结果是3 5、82、113、4 6、69,则完成第二遍时的结果是() A. 35、82、113、46、69 B. 35、46、82、69、113 C. 35、46、82、113、69 D. 35、46、69、82、113 5、实现某排序算法的部分VB程序如下: For i = 1 To 4 For j = n To i + 1 step -1 If a(j) < a(j-1) Then t = a(j):a(j) = a(j-1):a(j-1) = t Next j Next i 在经过某一遍排序“加工”后,数组元素a(1)到a(5)的数据依次为“25、77、 51、59、32”。则下一遍排序“加工”后数组元素a(1)到a(5)的数据应该是 () A. 25、32、77、51、59 B. 25、32、51、59、77 C. 25、32、59、51、77 D.25、32、51、77、59

C++一维数组的排序

第三节数值型一维数组的应用 一、数值型一维数组在递推中的应用 【例5-3】斐波拉契数列:前两项为0和1,从第三项开始,各项均为前相邻两项之和:0,1,1,2,3,5,8,11,19,……。写C程序,输出该数列前N项。 【简要分析】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递推问题,结合数组,从第三个数开始,其递推公式是: x[i]=x[i-1]+x[i-2],其中i=2,3, …,N-1。 利用循环结构,用N-S流程图描述的程序逻辑如图5-2所示。 参考源代码: /* 例5-3,5-3.cpp */ #include #define N 20 void main() { long i, x[N]; x[0] = x[1] = 0; /* 赋初值*/

for ( i = 2; i < N; i++ ) /* 尚剩18项*/ x[i] = x[i - 1] + x[i - 2]; /* 产生各项*/ for ( i = 0; i < N; i++ ) /* 输出数列*/ cout<< "\t" << x[i]; system(“pause”); } 【思考验证】如果将x数组定义为整型int,程序是否能正常运行? 【模仿训练】某数列前三项为0、1、1,以后各项均为前相邻三项之和,输出该数列前N项。 二、排序 【例5-4】键盘输入N个战士的身高,将其升序排列。 【简要分析】排序是数组的经典应用,现实生活中用得太多,请读者务必掌握。排序的方法很多,《数据结构》中有详细介绍,请读者自己查阅,本例用比较法。 具体实现逻辑是:将数组元素a[i](i=0,1,2…,N-2)与它后边的每一个元素a[j](j=i+1,…,N-1)逐个比较,凡有a[j]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