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第二单元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第二单元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第二单元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第二单元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第二单元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第二单元主要内容就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于文化得概念您又知道与了解多少呢?通过下面基础讲解,我相信同学们都会对文化得多样性以及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新有比较深入得了解。

文化得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得表现:

①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得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与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就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得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就是民族文化得集中展示,也就是民族情感得集中表达。②文化遗产:就是一个国家与民族历史文化成就得重要标志(地位)。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得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得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就是人类共同得文化财富(意义与作用)。

(世界遗产分为三类: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遗产)

2、怎么样认识世界文化得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就是人类社会得基本特征,也就是人类文明进步得重要动力。(地位作用) 主要指民族文化得多样性,表现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

3、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得关系:文化就是民族得,又就是世界得

(世界文化就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得文化共同构成得,没有这些各具特色得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得景象。)

①各民族间经济得与政治得、历史得与地理得等多种因素得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得差异,即文化得民族性。所以文化就是民族得,各民族都有自己得文化个性与特征。

②世界各民族得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得规律,在实践中产生与发展得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与普遍规律,即文化得世界性。所以,文化又就是世界得,各民族文化都就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得一部分。

4、对待文化多样性得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她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原则:各国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5、尊重文化多样性

●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得内在要求。每个民族得文化精粹都就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得产物与人民智慧得结晶。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得重要作用,就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得精神根基。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得必然要求。一个民族得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也属于整个世界。尊重与保存不同得民族文化,就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得基础。

●怎样做?

①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得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承认世界文化得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得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得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与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得繁荣。

6、文化传播得含义:

文化交流得过程,就就是文化传播得过程。人们通过一定得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与信仰,以及与此相关得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7、文化传播得途径:

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与访问使者,就是一种更为直接得文化传播方式)。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得途径。

8、现代文化传播得手段:大众传媒

传播媒介(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与网络等发展阶段。

以印刷媒体得推广为标志,现代社会中得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播被称为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得作用与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得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得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得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得主要手段。

9、中学生应该怎么样做中外文化交流得友好使者?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得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得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0、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得意义:

总:中华文化得对外传播与交流,对世界文化得发展作出了贡献;外域文化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得发展与进步。

具体:对内——中华文化:

①促进中华文化得发展与进步,维护民族文化。

②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得吸引力与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得综合国力。

③促进文化事业得发展。④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对外——世界文化:

①有利于吸收与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得多样性。

②促进世界文化得繁荣与发展。

③有利于加强交流国家人民之间得友谊与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与平发展,建设与谐世界。

文化得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传统)文化继承性得表现:

①传统习俗得继承:传统习俗就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得风尚、礼节与习惯。对人们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得影响,就是传统文化得基本形式之一。

②传统建筑得继承:就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得重要标志。

③传统文艺得继承:中国传统文艺就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

④传统思想得继承:传统思想就是传统文化影响得重要体现,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得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得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中国得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得特点:(即传统文化能够保留至今得原因)

(传统文化得含义:就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对稳定性得文化。)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得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得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得民族性。一个民族得传统文化作为特定历史发展得产物,具有鲜明得民族特色、民族风格与民族气派,就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得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得双重作用(两面性):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得发展,经济、政治得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得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得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得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得发展得消极作用。因此,传统文化得内容应与时俱进。

4、对待传统文化得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①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作用,分辨其中得精华与糟粕。

②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得、积极向上得内容,应该继续保持与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得、落后得、腐朽得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得意义(产生得积极影响):

①从民族、国家、社会得角度来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得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得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②从个人角度来瞧,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得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得关系:

①继承就是发展得必要前提,发展就是继承得必然要求,它们就是同一个过程得两个方面。

②文化应在继承得基础上发展,在发展得过程中继承。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革除陈旧得、过时得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得新文化)。

7、影响文化发展得重要因素:

①社会制度得更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得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得变化,也决定着文化得发展方向。代表新得政治、经济力量得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得政治、经济力量得旧文化得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得进步。

②科学技术得进步。就是促进经济发展得重要因素,也就是推动文化发展得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与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得发展。当代信息技术得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得手段与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③思想运动。思想运动就是社会变革得先导,大大促进了文化自身得发展。

④教育(教育方式得变革)。教育就是人类特有得传承文化得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得特定功能,在人得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得角色。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得“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得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得历史中走过得认识世界得过程使人们在有限得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得文化财富,“站在前人得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随着教育方式得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得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得影响。(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得作用)

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得实质: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就是社会实践发展得必然要求。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得决定作用:

①社会实践就是文化创新得源泉。人类在改造自然与社会得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得文化。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作出有价值得文化创造。

②社会实践就是文化创新得动力。A、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去解决,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B、社会实践得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得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得条件。

3、文化创新得作用与意义: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得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得发展。推动社会实践得发展,促进人得全面发展,就是文化创新得根本目得,也就是检验文化创新得根本标准。

②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得繁荣。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就是一个民族得文化永葆生命力与富有凝聚力得重要保证。

(③文化创新就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得重要途径,也就是培育民族精神得重要途径。)

4、文化创新得主体: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从来就就是社会实践得主体,也就是文化创造得主体。

5、文化创新得途径: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就是文化创作得基本要求,也就是文化创新得根本途径。

②文化创新得重要途径: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社会实践得基础上,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又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B、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C、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既要排除“民族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得倾向,又要排除“守旧主义”与“封闭主义”——一味固守本民族得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与任何外来文化得倾向,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得方向、采取正确得方法进行。

★6、“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得核心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为什么要建立“学习型社会”?

①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着特殊重要得作用。

②就是科技进步得必然要求与结果,也意味着文化传承方式得新变革。

③就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得目标之一。

●怎么样建立“学习型社会”?

①推动教育信息化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得内在要求)

②树立终身学习得观念,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

以上就就是高二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希望同学们对这个课时得知识由深入得了解,在做题得时候能运筹帷幄。

选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1能级与能层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③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是指将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符合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部分(原子实)或主族元素、0族元素的内层电子排布省略后剩下的式子。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一个能级组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2n2。但一个能级组不一定全部是能量相同的能级,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级。 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 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 若已知元素序数Z,找出与之相近上一周期的惰性气体的原子序数R,先确定其周期数。再根究Z—R的值,确定元素所在的列,依照周期表的结构数出所在列对应的族序数。 ③若已知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可直接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由此可知,该元素位于p区,为第四周期ⅥA族元素。即最大能层为其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族序数,但应注意过渡元素(副族与第Ⅷ族)的最大能层为其周期数,外围电子数应为其纵列数而不是其族序数(镧系、锕系除外)。 (2)主族元素价电子数=族序数,副族元素III B--VIII族价电子数=族序数I B,II B价电子的最外层数=族序数 (3)各区元素化学性质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S区ns1-2 p区ns2np1-6、d区(n-1)d1-9 ns1-2、ds区(n-1)d10ns1-2 三.元素周期律 1.电离能、电负性 (1)电离能是指气态原子或离子失去1个电子时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是指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第一电离能数值越小,

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 )diet 作名词,表示“日常饮食”。 be/goondiet节食 作动词,表示“节食“。 2)区别energy,strength,power和force: energy主要指人的精力,工作或活动的能力,自然界的能等。 power主要指做一件事情所依靠的的能力,功能,人或机器等事物所潜在的或所发挥出来的力量,职权,权力或政权。 force主要指自然界中的力量,暴力,势力,说服力,压力,法律,道德或情感的力量,军事的力量。 strength指一人或一物所含的内在的力量,能用以从事,忍受,或抵抗很多事物。 3)balance 作名词,表示“天平,秤;平衡,平稳“。 be/hanginthebalance不确定的,尚未决定的 keepone’sbalance保持平衡 onbalance考虑周全,总的来说 strikeabalance找出折中办法,妥协

作动词,表示“权衡,平衡”;balanceAagainstB权衡利弊。 4)sign 作名词,表示“记号,符号,标志,标记,手势,迹象,指示牌”等。 作动词表示“签名,签署,示意,做手势”。 insignof作为……的记号;表示……的。 makenosignof没有……的样子(迹象),没有表示…… signfor签约应聘或受雇 signforsth签收某物 signsbon/up使某人签约受雇 signup注册参加(俱乐部,课程) 5)sigh sighover…为……叹息 sighfor想念,思念 sighout/forthsth边叹息边说出…… 6)slim 作形容词,表示“苗条的,纤细的,小的”。 作动词,表示“变细,减肥”。 slimdown减肥,缩减。 7)lie 作名词,表示“谎言,谎话,假象”是可数名词。

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梳理】 《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琵琶行并序》《李商隐诗两首》 《蜀道难》 1.重点字词:鱼凫(fú)萦绕(yíng)石栈(zhàn)扪参(shēn)峥嵘(zhēng róng) 抚膺(yīng) 巉岩(chán)咨嗟(zī jiē)喧豗(huī)崔嵬(w?i)吮血(shǔn) 噫吁(yū)猿猱(náo)飞湍(tuān)砯崖(pīng)万壑(h a) 咨嗟:叹息。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横绝:飞越。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 巉岩:高而险的山岩。湍:急流的水。喧豗:喧闹声。胡为:何为,为什么。 尚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且)尚贤使能(崇尚,尊重)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还) 危危乎高哉(高)危如累卵(危险)正襟危坐(正,端正)上屋骑危(屋脊) 去连峰去天不盈尺(距,距离)阳虎去齐走赵(离开) 除残去秽(除掉,去掉)去北京(前往,到…去) 猿猱欲度愁攀援为---发愁,为动用法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凋谢,使动用法 砯崖转石万壑雷使---滚动,使动用法侧身西望长咨嗟向西,名作状 2.文学常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李白性格豪迈,渴望建功立业。他粪土王侯,傲视权贵,同情人民,关心政局。有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情绪。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以惊世骇俗的笔墨,创造了瑰丽奇伟的意境,又毫不矫饰,真诚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李白诗风雄奇、飘逸、直率、自然,对当时和后代都有巨大的影响。有《李太白全集》。《蜀道难》是“送友人入蜀”,沿袭乐府古题“即事成篇”,诗人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想像之丰富,比喻之奇特,笔法之夸张扬厉,韵律之流转华美,是本诗主要的艺术特色。 《杜甫诗三首》 1、关于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一生写了1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是当之无愧的。 2、关于作品:《杜甫诗三首》都是作者流寓夔州时所作,都作于秋天,都是律诗。其中《秋兴八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2、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3、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4、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3)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6、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7、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 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智者学派 l. 产生背景 (l) 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 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 研究主题 (l) 探索主题:人和人类社会。 (2) 关注对象:关注人们之间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3. 思想主张 (l) 强调人的价值,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2) 反对迷信, 强调自由。 (3) 在社会道德方面, 主张个人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不应强求一律。 二、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l. 苏格拉底 (l) 主张 ①关注人的伦理道德,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重建道德价值观。 ②重视教育, 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2) 地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 柏拉图 (l) 思想主张 ①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②在《理想国》里根据智慧品德把人分为几等, 各尽其责。 (2) 地位: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亚里士多德 (l) 思想主张 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②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2) 地位: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 ·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 (1) 相同点: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否定神的意志, 强调人的价值。 (2) 不同点: ①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 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 忽视道德, 追求功利。 ②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哲学, 认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追求正义和真理;强调人的理性, 重视教育。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比较: (1) 相同点:都是公元前5世纪东西方思想巨人;都强调人的价值,重视道德和秩序。 (2) 不同点: ①服务的政治体制不同:孔子维护“周礼”,推崇君主权威;苏格拉底用美德维护民主政治。 ②对道德来源认识不同:孔子强调人的自律和社会约束作用;苏格拉底更强调知识的意义。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1.十四五世纪, 意大利的一些工商业城市,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对当时统治文化思想的教会不满。一场思想变革首先在意大利出现。 二、文艺复兴 1. 背景 (l) 经济:意大利的一些工商业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 政治: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追求现世的享乐。

高中政治必修3知识点总结 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高一化学必修三知识点归纳 【原子结构与性质】 1能级与能层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③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是指将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符合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部分(原子实)或主族元素、0族元素的内层电子排布省略后剩下的式子。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1.一个能级组最多所容纳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类2n2。但一个能级组不一定全部是能量相同的能级,而是能量相近的能级。 2.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1)根据核外电子排布 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 ?若已知元素序数Z,找出与之相近上一周期的惰性气体的原子序数R,先确定其周期数。再根究Z—R的值,确定元素所在的列,依照周期表的结构数出所在列对应的族序数。 ③若已知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可直接判断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4s24p4,由此可知,该元素位于p区,为第四周期ⅥA族元素。即能层为其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为其族序数,但应注意过渡元素(副族与第Ⅷ族)的能层为其周期数,外围电子数应为其纵列数而不是其族序数(镧系、锕系除外)。 (2)主族元素价电子数=族序数,副族元素IIIB--VIII族价电子数=族序数IB,IIB价电子的最外层数=族序数 (3)各区元素化学性质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S区ns1-2p区ns2np1-6、d区(n-1)d1-9ns1-2、ds区(n-1)d10ns1-2 三.元素周期律

第三单元文言常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直不百步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輮以为轮。虽有槁暴。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君子生非异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合从缔交。威振四海。陈利兵而谁何。 始皇既没。而倔起阡陌之中。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赢粮而景从。或师焉,或不焉。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弃甲曳兵而走。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流血漂橹。 以为桂林、象郡。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之学者必有师。 吾从而师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小学而大遗。弟子不必不如师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数罟不入洿池(密)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百发百中(发射)扶苏以数谏故(屡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兵:非我也,兵也(兵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穷兵黩武(军事力量)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草木皆兵(兵士) 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焉: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语气助词)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兼词,于此)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湖(横渡)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大,强健)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断)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有力的弓) 以为绝妙(到了极点)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 佛印绝类弥勒(非常)乃自强步,

高二政治必修三知识点人教版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 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 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注意:影响有好有坏,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 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高一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知识点复习教学博苑 2012-03-04 1724 5d56b7b40102dut1 高一新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唐代诗歌知识点复习 教材篇目《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琵琶行》《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 单元目标 1.识记本单元出现的重点词语和文学文化常识。 2.了解并掌握诗歌阅读考查的基本要求和答题规范。 3.掌握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方法以及审题答题规范。 重点难点 目标3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字音 A组 噫吁xū鱼凫fú猿猱náo 扪参m?n以手抚膺yīng急暮砧zhēn 朔漠shu?青冢zhǒng渚清沙白zhǔ 荻花dí管弦xián迁谪zh? 虾蟆hámɑ钿头diàn银篦bì 惘然wǎng宵柝tu?吮血shǔn

崔嵬w?i B组 飞来横祸hang横绝h?ng横行霸道h?ng 边塞sài塞车sāi敷衍塞责sa 幽咽ya咽喉yān狼吞虎咽yàn 二、字形 (1)以手抚yīng 膺yàn品赝 (2)群山万ha壑一丘之h?貉 (3)落木xiāo xiāo萧萧xiāo洒潇 (4)穷困liáo 潦倒字迹liáo草潦 (5)cāng海桑田沧cāng穹苍 (6)xiāo柝宵凌xiāo霄 三、素材集成 1.《蜀道难》 (1)素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适用话题面对困境 阐释蜀道虽难,又怎比得上仕途之险恶。人们说李白豪放洒脱,赐金放还后游于名山大川,诗酒一生。他失意中发豪放之音,抑郁中唱洒脱之歌,终成就一代“诗仙”的美名。一生的游历,半个盛唐都有阴郁的灰色。 2.《杜甫诗三首》 (1)素材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适用话题正直

戴氏蜀汉路校区 袁博士的水稻帮助世界上的大多数摆脱了饥饿。 The poor children have a hunger for knowledge. 这些贫穷的孩子渴望知识。 They hungered for freedom and equal rights. 他们渴望自由和平等的权利。 She was hungry for the news of her friends. 她渴望得到朋友们的消息。 【活学活用】 1.句型转换 The girl longs for true love. (1)The girl ______true love. (2)The girl ____ true love. (3)The girl ______true love. 2.单项填空 (4)In the old days many people__hungry every day. A.became B.went C.turned D.came She measured her daughter for a new dress. 她为她女儿量制新衣。 Education shouldn’t be measured only by examination results. 教育不应当单纯用考试成绩来衡量。 (2)vi.测量起来有…长/宽 This room measures ten meters across. 这个房间宽10米。 (3)n.尺寸;措施 我妈妈按照我的尺寸给我做了一条裤子。 The government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prevent pollution. 政府应该采取措施防止污染。 【易错警示】 measure表示“(长、宽、高等)是”时是系动词,没有被动语态;measure作名词,表示“措施”时,是可数名词,常用复数形式;作“尺寸”讲时,常用作不可数名词。

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作者:日期:

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 1、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 )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D 3 (或Na HCO 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Z O 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 )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5 )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

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 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 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 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 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I和KN03昆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 I —AgN03、稀HN 03 产生白色沉淀Cl— + A g+二AgClJ SO42-稀HCI、BaC12 白色沉淀SO42-+Ba2 += Ba S 0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 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 0 2 X 1 0 2 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

高二政治必修三人教版第二单元知识点高二政治必修三人教版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 文化的多样性: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 3.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2)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 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 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7. 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答:尊重文化多样性。(第4、5、6点组合) 8. 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9. 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2)人口迁徙。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都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都会对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极大的影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三课检测题(03) 出题人:时间:2014.9.4 一、选择题 1、2012年,北京中轴线、大运河、丝绸之路等45项文化遗产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显示了我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云南映象》在澳大利亚演出,引起轰动。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充满美丽安宁意境、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在澳大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 A.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3、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我们所说的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指() A.语言文字的多样性 B.地域文化的多样性 C.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D.建筑艺术的多样性 4、2011年6月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同意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为世界遗产,这是我国第41处世界遗产。西湖文化景观作为世界遗产( ) ①是中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我国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既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又有自己民族文化的个性 ④有利于我国文化遗产的展示,但不利于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5、2011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节活动,主要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多元民族文化,将中国的旅游资源推向世界,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 ③增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④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像春节贴窗花,换春联,放鞭炮等,都是民间的零散的生活化的庆节活动。有专家提出,设计古有的又有现代气息的传统节日仪式体系,在国家层面上举行公众庆典,以展现中华文化的尊严和气派,对文化传承能起更大的作用。传承文化,节日仪式的作用是( ) ①展现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活动 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③对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进行保护和弘扬 ④集中展现民族文化和表达民族感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伦敦奥运会会徽以数字“2012”为主体,包含了奥林匹克五环及英文单词伦敦(London),采用国际化设计语言,简洁鲜明,由单纯而大块的色彩组成的主体图案,象征着活力与激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好评。这告诉我们() A.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B.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已消除差别而走向统一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二、复习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n p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用p x、p y、p z表示);n 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n 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2)泡利原理: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3)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各个轨道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4)洪特规则的特例:电子排布在p、d、f等能级时,当其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即p0、d0、f0、p3、d5、f7、p6、d10、f14,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最稳定。 能量最低原理表述的是“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而不是说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都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电子数 (5)(n-1)d能级上电子数等于10时,副族元素的族序数=n s能级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的能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 (1)原子的电子层构型和周期的划分 周期是指能层(电子层)相同,按照最高能级组电子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原子的电子构型和族的划分 族是指价电子数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同),按照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的顺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列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共有十八个列,十六个族。同主族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分别为s区、p区、d区、f区和ds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2、元素周期律

选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原子结构 的原子轨逍呈球形对称 執坦形弑和电子的僚子皱擔呈啞铃形 拠能级上1个切能级匕3个各能级上的原了轨逍数目几I能级上呂个 “瓏緣上.个 '①相冋能层上感子轨道韻量的髙低: MS ' Jf|K ?il Ji I ②理狀相同的原了轨道锻暈的高低: 能量天系W玄旅V* .......... ③制一能层内形状相同而伸展方向不 同的原子轨道的能呈相等#如 .恥2]忻即埶道的能劇相等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 4s 轨道,后进入3d 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 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 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 能级比3d 能级能量高), 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也就是说,整个原子的能量不能机 械地看做是各电子所处轨道的能量之和。 (2)能量最低原理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 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 且电旋方向相反 (用“fj”表示) ,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 )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 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 Hund )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 洪特规则特例:当p 、d 、f 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 稳定的状态。即p 0、d °、f 0、p3、d 5、f 7、p 6、d 10、f 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 4Be 2W2p 0、i2Mg 3s 23p 0、2o Ca 4s 23d 0;半充满状态的有: 7N 2s 22p 3、15P 3內卩3、 24Cr 3d 5 4s 1> 25Mn 3d 54s 2、33As 4s 24p 3 ;全充满状态的有 10Ne 2s 22p 6、 18Ar 3s 23p 6、29Cu 3d 104s 1> 30Zn 3d 104s 2、36Kr 4s ?4p 6。 4.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 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 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 1s 22s 22p 63s 23p 64s 1° ② 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 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 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 K : [Ar]4s 10 ③ 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是指将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符合上一周期稀有气 体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部分(原子实)或主族元素、 0族元素的内层电子排布省略后剩下 的式子。 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 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f f J J J fj f 举例:

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高中英语必修三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 1)d 作名词,表示“日常饮食”。 be/go on diet节食作动词,表示“节食“。 2)区别energy,strength,power和force:gy主要指人的精力,工作或活动的能力,自然界的能等。 power主要指做一件事情所依靠的的能力,功能,人或机器等事物所潜在的或所发挥出来的力量,职权,权力或政权。主要指自然界中的力量,暴力,势力,说服力,压力,法律,道德或情感的力量,军事的力量。gth指一人或一物所含的内在的力量,能用以从事,忍受,或抵抗很多事物。 3)bala作名词,表示“天平,秤;平衡,平稳“。 be/hangbalance不确定的,尚未决定的’s balance保持平衡balance考虑周全,总的来说a balance找出折中办法,妥协作动词,表示“权衡,平衡”;balance A against B权衡利弊。 4)sign 作名词,表示“记号,符号,标志,标记,手势,迹象,指示牌”等。作动词表示“签名,签署,示意,做手势”。gn of作为……的记号;表示……的。 magn of没有……的样子(迹象),没有表示…… sign for签约应聘或受雇 sig 签收某物 sign sb on/up使某人签约受雇 sig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p(for sth)注册参加(俱乐部,课程) 5)siggh over… 为……叹息 sigh for想念,思念 sigh out/边叹息边说出…… 6)slim 作形容词,表 示“苗条的,纤细的,小的”。作动词,表示“变 细,减肥”。 slim down减肥,缩减。 7)lie 作名词,表示“谎言,谎话,假象”是可数名词。若 表示说谎,只能使tell lies或者tell a lie。 a white lie无恶意的谎言w a lie in sb’s face当面斥 责某人说谎 give the lie to证明……不真实 live a lie过骗人的生活作动词,表示“说谎”。 lie one’s way into/out of靠撒谎得到某物 lie sb ou从某人处骗取某物l’s teeth/throat睁着眼睛 说瞎话 lie lied lied说谎 lie lay lain位于, 躺着,平方 lay laid laid放置,产卵 8)rid rid sb/sth of… 使某人或某物摆脱…… get rid of 摆脱,除出 be rid of=rid oneself of除去,摆脱 9)amount a large amount of大量的(后跟不可数 名词)amount of再多的……也不…… 作不及物动 词,表示“总计,等于”后跟介词to。 10)debt be in debt欠债 be out of debt不欠债 get/run into debt负债 be deep/deeply/heavily in deb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