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沂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临沂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临沂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临沂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临沂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作者:李淑芹;董洁;王开章;李恩博;高伟

作者机构: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东阿县水务局,山东,聊城,252200;黄前水库管理局,山东,泰

安,271000

来源:人民黄河

ISSN:1000-1379

年:2008

卷:030

期:002

页码:50,52

页数:2

中图分类:TV213.4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模糊综合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临沂市摘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在分析临沂市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临沂市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与层次分析法对临沂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临沂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具相当规模,特别是其中的兰山区与罗庄区的水资源承载力已接近其饱和值,应优化产业结构,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水资源承载力特征及其评价方法

水资源承载力特征及其评价方法 [摘要] 水资源在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合理的评价水资源是引导产业发展的前提,本文介绍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基本方法;并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基本特征,为合理评价利用水资源做了铺垫。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评价,水资源承载力特征 [abstract] the water resources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is indispensable. The reasonable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the premise of the guide industry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method of eval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And explain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for reasonable evalu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do twisted.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evaluation,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characteristics 1.引言 水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可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用水的能力。水资源承载力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揭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和人口之间的关系,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确保区域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的主要手段区域水工程出发,针对目前水工程建设、投产运行对区域社会经济效益产生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给区域生态环境一定的压力,研究了区域水工程建设对区域水资源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分析计算了区域不同时期水工程影响下的水资源现状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以及各个时期区域人口经济的最大支撑规模。 2.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简介 目前,国内外对水资源承载力评价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大类:经验估算法、综合指标法和复杂系统分析法,而且后面两种更为常见。 1)经验估算法。经验估算法是指操作主体应用专门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据此提出一个近似的数字,它虽然可以满足决策者概念上的感性认识,但从估算精度来看,显然不能满足要求。经验估算法主要包括背景分析法、经验公式法和趋势预测法。

某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报告

某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报告 各县区水利局: 为贯彻落实《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建立全国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工作的通知》(办资源(XX)57号),根据省水利厅要求,我局组织编制了《XX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报告》,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建立水资源承截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的重要内容,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探索建立水资源预警机制预的重要基础,也是落实国家、省资源环境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县区要高度重视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在现有评价成果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工作。 二、严格水资源管控,制定和落实超载区域综合整治措施。各县区要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成果,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线,严格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控制,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积极推进节水减排,因地制宜地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水资源;积极利用当地地表水,外调水和非常规水源,替代地下水,认真开展超采区综合治理;对水功能

区纳污控制指标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超截的水功能区和地区,要分析超载成因,制定和落实限制性措施,维护河湖健康,保障区域内水资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各超载有关县区治理方案于2018 年5月底前上报市水利局。 三、积极研究和建立水资源预警机制工作。开展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是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动态监测预警机制,是强化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目标与任务。各县区要按照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的统一要求,加快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完善水资源监测体系,建设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平台制定监测预警措施,力争2018年初步建立县级水资源承载能力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定期发布监测预警报告,对水资源承载负荷超过或接近承载能力的地区,实行预警提醒和限制性措施,构建政策引导机制和空间开发风险防控机制,促进水资源与人口经济均衡协调发展

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承载力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水资源承载力 英文名称:water resources supporting capacity;water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定义1: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前提下,某一区域(流域)当地水资源能够维系和支撑的最大人口和经济规模(或总量)。应用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水文学(二级学科) 定义2:一定范围内,可利用水资源能维护支撑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应用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水资源学(二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目前,许多学者给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水资源承载力一词也广泛应用于研究某一地区尤其是缺水地区的工业、农业、城市乃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和生态系统保护,但水资源承载力迄今仍是一个外延模糊、内涵混沌的概念,其内涵的界定尚存在一定的分歧和不足。分析这些定义,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第一种观点是水资源开发规模论,水资源开发规模论认为水资源承载能力是在一定社会技术经济阶段,在水资源总量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所获得的最合理的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规模。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必须首先满足维护生态环境的起码用水要求,以及合理分配国民经济各部的用水比例。“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水平和社会生产条件下,水资源可最大供给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用水的能力,也即水资源最大开发容量;第二种观点是水资源承载最大人口论,水资源承载力为:在某一具体的发展阶段下,以可以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前提,在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的条件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人口容量;第三种观点是水资源支撑社会经济系统持续发展能力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较多,虽然承认水资源承载力最终要以一定的人口总量规模为落脚点,但进一步认为这种人口规模是与最大的生活水平也就是人均综合效用水平相对应的,换言之,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最大”的含义就是对应着最优的发展水平。认为水资源承载力是“某一地区的水资源在某一具体历史发展阶段下,以可预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为依据,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维护生态环境良胜循环发展为条件,经过合理优化配置,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支撑能力。“在一定的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满足生态需水的可利用水量能够维系有限发展目标的最大的社会一经济规模。

咸阳市城区水资源状况及承载能力分析

咸阳市城区水资源状况及承载能力分析 【摘要】近年来,咸阳市城区加快推进跨越发展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提出城市水资源配置的可行方案。 【关键词】水资源;水质 1城区水资源分析范围的划定 本次调研城区水资源分析范围为咸阳市城市规划区域。包括主城区(包括老城区、高新区和新兴纺织工业园)、北塬新城、秦汉新城、空港新城、沣东新城和沣西新城(咸阳市行政区部分)。目前咸阳市管辖“三城”,即北塬新城、咸阳主城和渭河南城。 图1咸阳市城区水资源分析范围示意图 2城区分析范围水资源状况 2.1地形地貌 分析范围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黄土台塬,海拔高程422~479m;南部为渭河冲积平原,海拔高程380~440m;渭河河床海拔高程367~380m。 2.2水资源状况 2.2.1地表水资源 分析范围多年平均降水量554.2mm。渭河、泾河、沣河、新河4条河流流经本区。渭河自西南向东北从咸阳市城市规划区南部穿流而过,区内流长37.2km;泾河为分析区域东北界河,区内流长约35km;沣河、新河为渭河南岸支流,沣河在小王村、鱼王村注入渭河,区内流长13.1km;新河在马家寨注入渭河,区内流长3.9km。渭河为城市规划区潜水的重要补给来源,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6.7亿m3。自产地表水一部分通过城区排水管道收集排入渭河,一部分下渗回归为地下水,还有很少部分被“咸阳湖”景观利用。 2.2.2地下水资源 城市规划面积中河流阶地面积302(其中泾河阶地60km2),地下水资源模数平均约为37.5万m3/km2;黄土台塬面积365km2,地下水资源模数15万m3/km2。本次调研,根据城市规划面积对地下水资源采用不同地貌单元进行计算,分别用面积(km2)乘以地下水资源模数(万m3/km2),经计算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7192万m3。

水资源承载力简述及研究方法

水资源承载力简述及研究方法

一、水资源承载能力国外研究进展 1.1国外研究进展 水资源承载力国外研究进展国际上,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单项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一般将其纳入资源承载力、区域规划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之中,并且偏重水资源管理的经济手段与政策措施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水资源问题进一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对水资源安全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冲突给予了深刻的分析和前所未有的关注。 URS 公司(1998)受到美国陆军工程兵团以及佛罗里达州社会事务局的委托,研究了弗罗达Keys 流域的承载力水平,在此次研究中,URS公司认为承载力的定义是:以不造成人工资源和自然的破坏为前提,该地区能够承载的最大发展能力。不对采用了一个由社会经济、财政、基础设施、水等分析要素与图形用户界面组成的承载力分析模型,并用此模型对Keys 流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进行了整体的模拟和评价,最终确定了各分析要素承受各类人类活动影响的能力。 英国科学家斯莱瑟教授(1998)提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的定量分析方法——提高承载力的策略模型(ECCO 模型),斯莱瑟教授将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之间联系起来综合考虑,运用了系统动力学,研究了在不同发展阶段,人口数量与承载力之间的在联系。 Gleick(1999)等学者则认为现代社会的一系列危机都是由于对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的,例如越来越多的物种濒临或已经灭绝、土地沙漠化等。Gleick 希望能找到一种新的方法,可以长期、合理的配置水资源。为此他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七个标准。 Harris(1999)等学者对水资源研究的侧重点放到了农业方面,将农业用水的承载力作为区域发展能力的发展指标之一。他认为对数增长是当代农业增长的模式,且该模式受到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的影响,关系着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 Rijiberman(2000)对城市水资源结构和管理进行了研究,认为评估城市水资源系统是否可持续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方法:生态、资源承载力、社会、经济。该研究选取了承载力这种评价方式来衡量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并得出结论认

论北京市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及其人口压力

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弹性变化空间 及其趋势探讨 童玉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人口研究所 [ 摘要] 北京市是中国的首都,同时也是一个干旱缺水的中国北方都市,相对于国际人均水资源标准,北京属于极度缺水城市。随着首都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和人口规模都在不断膨胀,给水资源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很多学者都对北京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过探讨,基本结论都是人口规模已经远远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力.然而,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 实际人口不断突破所谓的水资源承载力,与此同时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却没有明显感到说资源超载后的压力。这是什么原因?北京市的水资源是如何承载人口的?本文从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以及基本计算原理出发,根据北京市实际水资源的利用情况,剖析了北京市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状态和人口压力,为相关的政策决策提供必要的咨询参考. [关键词] 北京水资源承载力人口压力 前言 水资源是任何一个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存在和持续的基础条件,对于中国北方的干旱城市,更是如此。关于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内学者就开始了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1],随后学者们分别对中国的不同区域和各个城市,展开过一系列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北京市人口承载力的研究,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受到关注,对北京市的水资源进行了分析[][][]。目前的研究结论,大多数基本都认为北京市的人口水资源承载力都在1500-1800万之间,并且实际人口的规模已经超过了人口承载力。 北京市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在近30年时间内一直呈现快速的增长,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已经达到1755万人(有资料显示实际当年常住人口达到1920余万[]),而且及年来人口依然在以每年50万以上的速度增长(2009-2010年净增加62万)。2009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水平只有126.6立方米。按照多年平均的水资源量39.99亿立方米计算,人均水资源量也只有231.2立方米。该指标远远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水资源丰水线(3000立方米/人)和警戒线(1700立方米/人)的标准,只有人均水资源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线的一半不到。随着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可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没有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已经超载的感觉,或者说生活中并没有感觉到水资源困难和紧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水资源承载力本身就不存在,还是承载力实际存在,只不过这种超载的后果还没有显现出来?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本文认为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衡量技术方案设计

一、工作背景 (一)基本概念 据《江苏省市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要点(试行)》,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可以科学预期的时期内,区域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所能够持续支撑该区域2020年、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及远景规划所确定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最大人口规模,以及可持续增长的最大经济规模,由此可能允许的最低的耕地保有规模、最适的生态用地规模和最大的建设用地规模。具有资源环境承载的基础性、承载容量有限性、承载空间可调控性、动态变化性、区域关联性特点。(二)评价目的与原则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关键表征指标。通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可以深刻揭示影响各设区市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与影响要素,科学反映各设区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水平,明确区域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承载潜力和方向,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指标规模调整、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支撑。主要原则有客观真实、限制性、可操作性、可应用性、“红线”原则。

二、评价内容 (一)资源环境现状分析 其一,全面查清资源环境现状。对影响承载力的资源环境要素(土地资源、水资源、地质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社会经济发展作全面调查,查清资源与环境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分析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阶段和功能定位。其二,分析资源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利用历史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分析资源禀赋对土地利用方式、结构和程度的影响。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或约束因素识别 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资源要素或环境容量保障能力、粮食或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范等方面,识别国土保护与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区域土地利用的资源环境影响或约束因素。重点关注采煤塌陷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三)资源环境关键因素情景分析 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保持现有速度”、“基础情景”、“快速增长”三种情形,资源环境基础条件设置“改善”、“基础情景”、“减弱”三种情形。其中,基础情景依据各个因素相关部门的规定和规划确定,如:市、县、区政府考

中国的自然资源人口承载力

中国的自然资源人口承载力 任何时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资源提供的基础。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的迅速膨胀,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几个方面不相适应的矛盾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日益表面化,从而引起了人们对自然资源人口承载力或合理人口容量问题的广泛兴趣。 所谓自然资源承载力,从生态上讲,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损害资源再生能力的前提下,按某一时期内人们可以接受的生活水准,其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可以稳定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由于以下原因,使得精确估算自然资源承载力相当困难;①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进步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合理化对承载力的影响难以作出精确估量;②不同的系统开放度和外来补偿度对承载力的影响难以把握;③采用什么样的人均资源消费水平也很难确定。尽管如此,自然资源人口承载力的研究仍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它可以为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定量地提出一个有一定科学可信度的依据。当然,对其中一些结论在认识上也不能绝对化。 自80年代以来,国内不少学者对中国的自然资源人口承载力作了大量的研究。胡保生等同志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可能性”和“满意性”两个概念,把二者统一起来,可合称为“可能—满意度”。当该指标为1时,表示完全可以实现并完全满意,为0则表示无法实现和完全不能令人满意。他们的研究结论是: (1)粮食——总人口不足12.6亿,可能—满意度为1,大于12.6亿,即趋于下降,达到64.8亿为0。 (2)肉类——总人口超过2.6亿,可能—满意度就开始下降。 (3)土地——总人口超过10亿,可能—满意度就会下降,超过56.7亿为0。 (4)水——总人口大于4.5亿,可能一满意度就会下降,超过54亿为0。 (5)能源——总人口大于11.5亿,可能一满意度即开始下降。 宋健等同志的结论是:“如果全国妇女平均生育1.5个孩子的话,那么在一百年内,依靠我们自身土地资源,饮食水平将不可能达到美国目前水平,如果生育2个,那么一百年内,我们整个民族将一直处于不良式供应状态。”“如果在百年左右时间里,我们饮食水平要达到美国和法国目前水平的话,那末我国理想人口数量应在6.8亿以下。” 宋子成等则认为,中国的水资源最多只能养育6.5亿人。 1988年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就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粮食等4个基本问题,提出了题为《生存与发展》的研究报告。该报告以生物生产力为基础,以人均400公斤粮食为标准,计算了中国不同时期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结论是:1985年总生物产量(干物质)31.7亿吨,粮食总产量3787亿公斤,可承载9.5亿人,实际超载1.1亿人。2000年生物产量35亿吨,粮食4622亿公斤,可承载11.6亿人。2025年生物产量39.8亿吨,粮食5925亿公斤,可承载14.8亿人。远景生物产量72.6亿吨,可承载16.2亿

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 杨梅,李如忠,钱家忠,洪天求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230009 E-mail:qjz_mail@https://www.doczj.com/doc/e71796181.html, 摘要:研究和评价区域水环境承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和本质,从资源环境、技术管理、社会经济和生态四个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普遍适用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水环境承载力本身具有模糊性、多指标性,采用模糊优选原理进行评价,并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从而提出了AHP—模糊优选模型。作为案例,将上述理论方法应用于某一城市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糊优选评价模型 水环境承载力(Water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WECC是承载力概念与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的自然结合[1],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活动与水环境条件适配程度的重要指标,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2]。九十年代初 WECC概念在我国得以提出, 随后WECC研究方向在环境科学领域独立发展逐渐完善[2-6],但对水环境承载系统各要素的内涵、特征、变化关系和定量化表征等尚未见有较为系统的理论成果。本文从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所涉及的资源环境、技术管理、社会经济和生态四个角度出发,结合我国的区域状况,提出了区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的AHP—模糊优选模型。实例研究表明,所建模型对包含多指标、多因素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具有很好的效果。 1. 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区域水资源特点,考虑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科技文化水平的差异性、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水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等。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多目标分析

第33卷 第9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 l.33N o.9 2005年9月Jour.of N o rthw est Sci2T ech U niv.of A gri.and Fo r.(N at.Sci.Ed.)Sep.2005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多目标分析Ξ 赵新宇1,费良军1,高传昌2 (1西安理工大学水电学院,陕西西安710048;2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系,河南郑州450011) [摘 要] 在分析城市水资源系统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建立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多目标分析模型和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和方法能够有效地用于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此外,还对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经济模型、社会目标度量、城市居民日生活用水量的预测和城市生态用水量计算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多目标分析;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129387(2005)092009920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规模和人口数量越来越大,用水量迅速增加,由此造成的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许多城市发展的“瓶颈”。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以城市水资源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潜力为内容,对缓解城市缺水问题,发展节水型经济,建设节水型社会及节水生态型城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起步较晚,从1989年对新疆水资源及其承载能力研究之后[1],关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发展较快,但这些研究[2~7]多从区域自身水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手段出发,局限于对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而关于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研究还比较少,且其定义基本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同[8]。笔者认为,城市是人类活动相对集中的区域,其水资源系统具有用水的空间集中性、用水的时间平稳性、供水对用水的反调节性、水供需关系的可控制性及用水水质要求较高等特点,故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义和分析方法都应有较大的不同。本研究在分析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多目标分析模型和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并以河南郑州市为实例进行了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方案评价,以期为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定量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1 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分析模型 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某一城市(含郊区)的水资源量(含外来水)在某一具体历史发展阶段、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下,在保证人们正常生活水平、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对社会经济和人口规模的最大支撑能力。其以水资源评价为基础,以水资源合理配置为前提,以水资源潜力和开发前景为核心,以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本研究采用多目标系统分析法,对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分析模型包括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秩序稳定、环境无污染和生态保护良好4个方面的目标。 1.1 目标函数 经济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大 m ax(GD P)=m ax[∑ t X G D P(t) PO P(t)](1) 社会目标:居民可支配性收入最大 m ax(I N C)=m ax[∑ t X P I N C(t)](2) 环境目标:人均生化需氧量的排放量最小m in(BOD)=m in[∑ t X BOD(t) PO P (t)](3) 生态目标:人均生态面积最大 m ax(GR EEN)=m ax[∑ t X GR EEN(t) PO P(t)] (4)式中,X G D P(t)为水平年国内生产总值;X P I N C(t)为水平年城市居民可支配性收入;X BOD(t)为水平年BOD排放量;X GR EEN(t)为水平年林地草地面积; PO P(t)为水平年人口数量;t为时间。 1.2 约束条件 1.2.1 城市经济模型 城市经济模型反映了城市 Ξ[收稿日期] 2005201219 [基金项目] 河南郑州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郑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03BB65ABKB02) [作者简介] 赵新宇(1974-),男,河南遂平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水资源管理和节水灌溉研究。E2m ail:spxyz@https://www.doczj.com/doc/e71796181.html,

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案例研究

前言 20世纪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1987年世界总人口突破了50亿,如今世界总人口又突破60亿,预计2025年世界总人口将达到85亿,如果不加以控制,世界人口将无限制地增长下去。在人口剧增的同时,供人类衣、食、住、行的自然资源消耗也日益增加,而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很多人口学家和人类学家深信,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对生态和环境形成的压力已超过了地球可以承受的极限。更为严重的是,人类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渣、废水、废气,各类制成品在使用后又留下大量废弃物,对生态和环境造成极大威胁和破坏。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失衡对生态系统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成为出现在人类发展和进步道路上的巨大挑战。如何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就是其中的关键之一。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目的是协调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与区域环境系统结构的相互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或者开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本次专题研究主要是为了分析临沧市域资源环境所能承载的人口限制,为本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合理的依据。 一、人口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 1.关于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49年美国学者福格特所著《生存之路》一书,书中首次把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所造成的生态变化称为“生态失衡”,并提出区域承载力概念,以反映区域资源环境的人口与经济发展容量。1960~1970 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梅多斯指导的研究小组,引入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全球的环境发展问题进行探索,模拟人口增长、工业化、粮食生产、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复杂反馈关系,提出了“零增长”的发展模式。1980 年代英国科学家Sleeser提出计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新方法:增加承载力的策略模型,该方法基于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定义,综合考量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不同发展策略下的关系变化确定以长远发展为目标的区域发展优选方案。 国内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概念的明确出现,由刘殿生对秦皇岛市进行相关研究中建立。作者将大气、水、土地、海洋生物资源及大气环境、水环境稀释自净能力等综合因素构成的环境承载力称作“资源与环境综合承载力”,它由一系列相互制约、对应的发展变量和制约变量组成,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加权平均法来确

人口承载力

吓人的2000万和宜人的20年 中国到底能养活多少人?这个问题前些年引起过很大的争论而无定论。其实,别说中国,就北京能“装”多少人,这也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问题。如果翻看北京历年的数据,会发现北京人口规模预测的历史是“不准”的历史,北京的人口规划已经走入了一个“屡设屡破”的循环。 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指出,要“坚决把北京市到2000年的人口规模控制在1000万人左右”。仅仅3年后,1986年北京市总人口已达1000万;1993年批复通过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方案(1991~2010)》要求,201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1250万左右,事实是,以统计结果“不完全”著称的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常住人口已达1382万人;2005年初通过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明确指出,2020年北京的总人口规模要控制在1800万。但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末,北京全市常住人口为1755 万人。尽管这一数字比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合理调控城市人口规模”专题调研组所公布的1972万人少200多万,尽管2008年奥运会前摸底排查时北京的流动人口已经超过850万(加上户籍人口,当时北京的常住人口实际已经超过2100万),但不管按什么渠道的统计结果,《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所确定的2020年北京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万的目标甚难如愿。 这种超出规划的人口规模,确实引起了很多城市管理问题。但也必须注意到,总体来看,这2000万不仅没使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出现根本性的问题以及有些人危言耸听的“生态灾难”,相反,北京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大大高于提出人口控制目标和最大人口容量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居环境相对过去有明显改善,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度在全国也是较高的,这些都有例可证:中国社会科学院编著的《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在生活环境竞争力方面,北京以绝对优势超过上海和香港,排名第一。当然,我们不否认,如果只比较资源环境方面的因素,北京的宜居水平横向来看仍有待提高,但估计没人能否认北京的宜居水平这20年纵向来看是与时俱进的。 什么决定了人口承载力 面对北京实际人口数量屡屡突破其控制目标,突破北京人口承载极限,但其发展并没有停滞的现实,有很多学者对这类研究提出质疑,认为既往人口承载力研究有意无意地低估了技术、制度创新和管理手段进步对人口承载力的动态影响。事实上,根据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所设定的人口规划目标“屡设屡破”,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对人口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出现了误判。 只有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才是人口承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是决定性因素,资源环境等只是构成以就业为主的经济因素的要素之一,是间接影响因素。这个有别于传统认知的判断可以系统表述如下:资源环境,与劳动力、资本一样,是经济发展的要素之一,一个地方的经济规模及产业结构如何,是劳动力、资本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要素成本决定的,这些因素作用于经济系统,通过影响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来间接影响人口承载力。因此,真正直接决定人口承载力的,

水资源承载力

中原经济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数学建模评价与预测 摘要 中原经济区区域是内陆地区一个重要的经济板块,处在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是我们国家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的一个承接地和平台,在完善全国区域发展格局和区域协调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研究中原经济区域水资源的承载力,能够为实现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三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分析和决策参考依据。 针对问题一,为了研究中原经济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本文择取了中原经济区域中的郑州、开封、洛阳、新乡、南阳五个城市作为研究区域,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对2002~2008年间各个城市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其整体的综合指标。 针对问题二,本文根据问题一的数据信息运用了时间序列模型中的简单移动平均法来对2010~2020年间的中原经济区域中所选的五个城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得出了其综合水资源承载力的趋势变化。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简单移动平均法

一、问题重述 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是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占有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选择中原经济区的若干重要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区域承载力的综合评价及预测,能够为实现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三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提供基础数据分析和决策参考依据。 请选取水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能源承载力、耕地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生态承载力等分析因子中的一项或几项,对1999-2009年间中原经济区各城市(可选取一部分城市)的承载力状况,建立区域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并建立数学模型预测2010-2020 年研究区区域承载力变化趋势。 二、问题的分析 针对问题一、研究中原经济承载力情况有重大意义,为此我们选取水资源承载力作为分析因子,并择取中原经济区域中的郑州、开封、洛阳、新乡、南阳五个城市为研究区域。根据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年鉴,河南省统计网https://www.doczj.com/doc/e71796181.html,还有河南水利局网等可靠网站查到2002-2008年(由于时间久远,网站没有公布1999-2001年间的大部分资料,因而本文从2002年开始搜集资料)间所则取研究区域的人口数量、土地面积、供水量、需水量、灌溉面积等各个数据,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所则取研究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 针对问题二、根据问题一所得数据和结果,我们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中的简单移动平均法对中原经济区域所取的五个城市在2010-2020 年期间水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三、模型的假设 1、假设所查得的数据真实有效; 2、假设水资源承载力只和灌溉率、水资源利用率、供水模数、需水模数、人均供水五个因素有关;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与应用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与应用 内容摘要:通过系统分析水资源承载力理论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和目标。讨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可利用水资源量,以及限制条件—科学技术和生活水平等内容,提出了水资源承载力的目标函数、以及对流域人口、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设定目标进行量化计算和实现概率评价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强调了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为提高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制定相应的工程、经济和管理策略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内涵;评价方法; 目标函数 正文: 一、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必要性 (1)确定流域或区域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2)解决度量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3)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 (4)延伸资源承载力理论的需要 (5)研究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研究理论的拓展 二、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和目标 (1)水资源承载力抽象概念的起源承载力,又称承载能力、承受能力,英文为Carrying Capacity ,或Bearing Capacity ,它的概念最初来自力学。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文化的进步和思想观念的更新,承载力的概念逐渐延伸到自然、生态、心理学和资源等领域,如俗称的生态承载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经济承载能力、资源承载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和水资源承载力等。这些概念虽然都有一个共性,即试图表达出载体对受体的贡献大小,但在各个领域都有各自狭义的和特定的含义。 (2)水资源承载力内涵 在吸收水资源承载力各种研究成果并结合水资源自身的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为:在一定的流域范围内,一定的经济生活水平、一定的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水资源能够满足现状和目标的人口、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需求的最大支撑能力。水资源承载力内涵应从其承载对象、承载条件、表现形式和研究范围四方面来理解。 (a) 承载对象。水资源承载力的承载体是水,被承载体是人口、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水资源承载力将生态环境作为被承载体来对待,与人口和社会经济系统相并列考虑,突出表

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第七届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数学建模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中选择一项填写): A 我们的参赛报名队号为:78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 2. 3. 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 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

第七届数学建模竞赛 编号专用页评阅编号(由数学建模协会进行编号): 评阅记录(可供评阅时使用): 评 阅 人 评 分 备 注 统一编号: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摘要 鄂尔多斯能源基地是我国重要煤炭富集区,但是该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本文以鄂尔多斯能源基地水资源承载力与煤炭开采为课题,对该地区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 第一,根据晋蒙陕甘宁五省水资源承载力因素:人均GDP、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用水、污水处理率、人口数量的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最终筛选出人均GDP、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用水4个主要影响因素。 第二,利用第一问中筛选出来的4个影响因素。通过数据的分析类比将信息论中的熵值理论运用到确定水资源承载力的权重,建立熵权模糊综合模型,通过matlab计算出晋蒙陕甘宁五省的水资源承载力值,并进行了等级划分(根据相关文献指标)。得出五省水资源承载力强度排序:陕西、内蒙古、宁夏、山西、甘肃。 第三,根据附录所给数据,建立回归模型,预测出内蒙古和山西两省未来十年煤炭开采量,并用excel做出图表见图表五。 关键词 : 水资源承载力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模糊综合模型回归模型 Spss matlab

基于水资源制约下的库尔勒城市人口承载力分析

基于水资源制约下的库尔勒城市人口承载力分析 摘要:库尔勒是西北干旱区典型的绿洲型城市,水资源对城市发展限制最为突出,通过水资源量的供需情况,可测算城市在可持续发展状况下能够承载的人口数量,并通过人口数量测算用地规模。对库尔勒城市未来发展方向有所引导,并对其他绿洲型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资源制约人口承载力库尔勒 西北干旱区绿洲型城市的发展受生态环境的制约,其中水资源是最关键的制约因素,水资源的储量、质量和开发利用水平直接制约着工农业生产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脚步。库尔勒市是属于新疆南疆绿洲区内兼有综合性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垦区中心特征的典型综合性绿洲型城市,截止2011年底,市常驻人口60.17万人。 1.库尔勒市水资源可利用水量预测 库尔勒市境域内有中国最长、年径流量33亿m³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流过。塔里木河的支流孔雀河作为库尔勒市的母亲河穿市而过,在市境内达271公里,由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调节,水量长年稳定(平均年径流量约12亿m³)。尽管如此,库尔勒市仍可谓水资源短缺的城市,库尔勒市年平均降水量只有50~56毫米,而年平均蒸发量却达到2770毫米,故库尔勒市属于典型的极度干旱缺水地区。且水环境质量正逐年下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系统及其不稳定。 1.1.库尔勒水资源总量 1、地表水资源量 库尔勒市现状地表水资源量总量为38291万立方米,以孔雀河分配水量为主,本地地表水较少。由于孔雀河径流受人为控制,其供水保证率大于90%,不计算不同保证率下的水资源量。根据2005~2009年“开-孔河灌区限额供水指标分配方案”,2005~2007年分配水量为38374万立方米,2008~2010年分配水量为34537万立方米。 本地地表水中,库尔楚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144万立方米,其他3条自产流小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620万立方米,本地地表水量总计3754万立方米。 2、地下水资源量 库尔勒市域内潜水水量丰富区主要分布在孔雀河平原顶部,呈带状沿山体延伸。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为北部山地大气降水和外来的孔雀河水、塔里木河水通

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承载力 摘要: 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出、概念,以及其五种不同的属性。结合不同观点对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总结认识,并提出自我的观点。 正文: 水资源承载力是承载力概念与水资源领域的自然结合, 是随着水问题的日益突出由我国学者在20 世纪 80年代末提出来的, 在吸收了国外承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在我国得到了独立的发展, 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 到目前为止, 对于水资源承载力的认识还不统一, 尚未取得公认的定义, 水资源承载力在基本概念体系上的研究尚显不足, 其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都有待拓宽。 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的不同反映了不同学者对水资源承载力的不同认识。目前有关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 它是将水资源承载力在一定意义上等同于区域供水量, 是一种传统水利的观点, 是传统水资源理论研究的拓展。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资源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水利事业已由传统的防洪、发电、灌溉、航运演化到了目前以防洪、灌溉、发电、航运、供水、排水、养殖、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环境美化等为主要任务, 为国民经济提供水产品、水能产品以及水服务的工程建设与管理等更广大的范围。同时有关水问题的研究范围和深度也在不断扩大,从工程水利扩展到资源水利,再由资源水利到水资源、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类认为水资源承载力可以用区域内所能供养人口的数量和经济规模来刻划。这是传统水利观念的一种转变, 正象力学中承载力与荷载一样, 这种定义不是从支撑能力的角度来研究水资源问题, 而是从荷载的角度来研究水资源问题, 能反映出资源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和限制。在人类进入了高度发展的工业时代和即将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 工农业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对水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水资源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颈瓶。一个地区、一个流域的水资第三类定义不仅采用区域内所能供养人口的数量和经济规模来刻画水资源承载力, 而且更进一步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这是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要, 也是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的基本内容。人类生存依赖于能够持续提供生存资源的健康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具有一定弹性的, 但是, 受资源过度开采的威胁和废物超标排放的影响, 生态系统会逐渐失去弹性并可能突然崩溃。这说明生态系统退化存在一个界限, 达到这一界限时生态系统就会破坏。 承载力的概念能够解释和度量这一关键界限或阈值, 生态环境承载力表示在不降低自然环境质量以及社会、经济和文化系统水平的前提下, 生态系统所能支撑的有限人口数量, 是一种间接度量方法, 反映了生态系统能够维持平衡而不破坏的最大水平。研究水资源有关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开发和利用的界限问题, 就是水资源的承载力问题, 正确处理好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开源与节流问题的关键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指导方针下, 走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具体体现在生态属性、社会经济属性、时空属性、可持续属性、技术属性5个方面。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价值工程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逐渐成为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一个地区水资源到底能够支撑多大社会规模的现状和发展,就成了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研究的基础性的 尺度和指标。 衡量水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发展以及发展规模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综合地评价区域水资源的承载力,从而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 由于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复杂性,虽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但至今尚缺乏一个系统 的、科学的理论框架,即便是关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定 义,国内外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很多学者都从各自研究角 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深入分析了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即在现阶段和可预期的将来某段时间内,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对区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发展所能够提供的支撑能力。该定义包括以下几点内涵: 1.1承载力的空间属性评价区域可能是一个流域、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因为不同区域内影响水资源量承载力的因素如水资源量、社会经济结构、生态环境等都可能不同,因此要明确评价区域的空间范围。 1.2时间属性不同历史发展阶段,评价区域内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综合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各影响因素在不同阶段内可能发生的变化。1.3承载能力承载力的对象是本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 评价承载力大小取决于区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承载对象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能提供支撑能力的大小。 2指标体系的建立—————————————————————— —作者简介:冯旺(1987-),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为水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崔岩(通讯作者)(1965-),女,河南南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水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 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冯旺FENG Wang ;崔岩CUI Yan ;杨建立YANG Jian-li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郑州450002)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He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2,China )摘要: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理论,界定了区域水资源承载力 的概念,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AHP-德尔菲综合评价方法,具有简化以往评价过程中复杂的数学运算又能保 证评价结果客观性与准确性的优点。 Abstract: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socio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the article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he capacity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build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based on this the AHP-Delphi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is put forward,this method simplify the past evaluation process complex math but also to ensure evaluation of the advantages of objectivity and accuracy of results. 关键词:区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Key words: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index system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TV2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1-0326-02 4面料再造与服装款型 造型设计广义上是指形态设计狭义上市指产品设计,也就是服装造型的设计。通常,服装设计首先是设计造型。面料再造的肌理与服装款型相匹配才能与服装款型相结合。添加辅料的面料再造的面肌理呈现的是一种“以形带面”的为服饰所用的独特艺术效果,可以看做是一种类似 于浮雕的介于二、 三维之间的形态设计。经过再造的面料其表面会形成包含立体的触觉肌理造型和平面的视觉肌理阔形的肌理造型,这些形与服装整体造型有微妙但不能被忽视的关系。首先:立体的触觉肌理造型。如一条造型呈A 形的长裙,使用抽褶工艺把丝带缝缀在面料上进行面料再造,最后所呈现出的放射状肌理与裙子整体造型搭配,凸显裙身的A 形造型感。这个例子体现的面料再造所呈现出的微妙肌理造型配合服装款式整体大型。 5结语 “低碳服装”是伴随当下时尚的低碳经济,孕育于绿色环保浪潮,低碳服装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认为是21世纪面临的严峻考验,绿色生态服饰作为服饰时尚的新概念被及时提了出来,它主要包括服饰面料及辅料的绿色倡导和穿着方式的生态化。把面料再造引入服装设计,倡导消费和使用生态服装,延长服装穿着的时效性,必将成为未来服装市场的一个重要卖点。 参考文献: [1]王庆珍.纺织品设计的面料再造[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 [2]朱远胜.面料与服装设计[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8.11. [3]郝淑丽.服装产业低碳模式探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1(08). ·3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