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控矿构造及其找矿意义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控矿构造及其找矿意义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控矿构造及其找矿意义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控矿构造及其找矿意义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控矿构造及其找矿意义3

雷鸣波 余景明

(湖南省湘西金矿) (湖南省黄金管理局)

【摘要】 对田香湾复式向斜及其次一级褶皱、层间断层构造进行分析,结合地史背景阐明控矿构造的产生、发展及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并指出其找矿意义。

关键词 田香湾复向斜 层间断层 盲矿体

1 矿床地质概况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是一个独特特大型矿床。处于江南台隆中段的雪峰隆起带,构造线由北东向转为北东东向的弧形转折部位。

矿田内出露的地层有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上元古界板溪群和震旦系、上白垩统。板溪群与冷家溪群之间,上白垩统与其下伏的变质地层之间均为角度不整合接触。矿田就赋存在板溪群马底驿组第二岩性段中上部的紫红色绢云母板岩或含钙板岩中。

矿床以石英脉形式产出,按其产出形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围岩一致的层脉,与围岩一起同步褶皱,自上而下分别有V7、V4、V3、V1、V2、V5、V6等七条矿脉,V7、V4、V3、V1、V2等五条矿脉具有工业价值;第二类是沿不同方向的节理充填、多产于层脉下盘或相近的两层脉之间的网脉;第三类是节理脉往往在层脉下盘以大角度斜切地层而以与层脉相连的斜切脉形式出现。层脉约占金金属总储量的85%。

2 控矿构造

211 褶皱控矿构造

沃溪矿田区域出露最广泛且最古老基底为冷家溪群,它具有由一系列呈北东东、近东西向带状排列的穹窿构造,古佛山复背斜为其中一个,是矿田内的Ⅰ级褶皱,以唐浒坪为界分成东西两段:西段为仙鹅抱蛋穹窿状复背斜,轴向北东;东段为拖毛岭复背斜,轴向近东西向。根据对矿床产出特征分析,可清楚地显示出矿床受到东西向穹窿构造控制的特征。矿床产在古佛山复背斜以北,整体走势是:开始为北东向,进入深部后往东偏转,最后为近东西向。这与古佛山复背斜轴向从西至东为北东向后转为近东西向是一致的。控制沃溪矿床的主体褶皱是田香湾复向斜。这

收稿日期 1997207225

雷鸣波 湖南省湘西金矿沃溪坑口 419607

3系“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构造与成矿规律研究”科研课题研究成果之一个Ⅱ级褶皱轴向为近东西向,只是受后期北东向叠加褶皱影响,加上复向斜北翼被沃溪大断层斜切,所以在地表表现不完整,因此,复向斜轴向开始为北东向,后向东偏转,最终为近东西向。进入深部后,由于远离沃溪大断层,复向斜形态十分完整,它的本来面目清楚,为一近东西向的褶皱。复向斜由许多次一级(Ⅲ级)背、向斜组成,见图1所示。自西而东,有红岩溪背斜、红岩溪(东)向斜、鱼儿山背斜、鱼儿山(东)向斜、粟家溪背斜、田香湾向斜、十六棚公背斜、中沃溪向斜、上沃溪背斜等。其中田香湾向斜为复向斜的次级褶皱中的大型构造,它的轴向与复向斜轴向一致,其次为十六棚公背斜。这些Ⅲ级褶皱轴向向复向斜轴部收敛,它们直接控制矿体的产出形态,在每个Ⅲ级褶皱核部都有几条矿脉重叠形成矿柱。如田香湾向斜,自上而下有V4w、V3及V3-1w、V1w、V2w等矿脉。由于复式褶皱的次级褶皱有合并或消失特征,因此,有些矿柱也随之合并或消失。这些Ⅲ级褶皱的规模大小控制矿柱规模大小,据我们目前通过计算机统计,矿田中90%的矿石储量产在田香湾复向斜,仅10%的矿石储量产在复向斜翼部,而且复向斜轴部主向斜———田香湾向斜控制了矿田矿石储量的60%。由于各Ⅲ级褶皱从地表至深部开阔程度不同,矿柱中矿体形态不同,如西矿柱,由于田香湾向斜在上部开阔,往中深部发展开始紧闭一些,而在-335m中段开始变得很紧闭,在-385m中段北翼局部开始倒转,因此,矿体在轴部为马鞍状,在-385m中段矿体亦局部开始倒转。中矿柱有所不同,在上部褶皱(十六棚公背斜)开阔,进入中深部变得更开阔,最后与田香湾向斜合并,引起中矿柱与西矿柱合并。由于Ⅲ级褶皱受复向斜的控制,因此,它们最终向复向斜轴部收敛,也决定了矿柱延伸方向。如西矿柱延深由北东到北东东及近东西向。各矿柱倾斜长度远大于它的走向长度,西北矿柱尤为突出,它的走向长度在200m左右,但现已控制它倾斜长度达2110m左右。通过对Ⅲ级褶皱进一步分析(趋势分析),发现它们是由许多更次

?

3

?

第2期1998年2月

黄 金

GOLD

第19卷

一级褶皱(Ⅳ级褶皱)构成。因此矿柱是由几条矿脉

的多个小矿体构成。

图1 沃溪金锑钨矿田构造纲要图

1—白垩系红色砂砾岩 2—板溪群五强溪组 3—板溪群马底驿组上段 4—马底驿组中段 5—马底驿组下段 6—冷家溪群7—灰绿色板岩夹层 8—矿脉及编号 9—背斜轴 10—向斜轴 11—逆断层 12—平移断层 13—不整合 14—地层产状15—矿区范围 16—沃溪大断层 17—新田湾逆断层 18—唐浒坪逆断层 19—红岩溪矿段 20—鱼儿山矿段 21—粟家溪矿段

22—十六棚公矿段 23—中沃溪矿段 24—上沃溪矿段

212 断层控矿构造

通过矿田的区域性断裂有沃溪大断裂、唐浒坪断裂和新田湾断裂。

沃溪大断裂:走向北东东或近于东西向,倾向北北西或近于正北,倾角30°左右,破碎带宽20~140m ,纵贯矿区东西,该断层造成五强溪组石英砂岩与马底驿组紫红色板岩呈断层接触。它产在田香湾复向斜北翼,与复向斜以小角度斜交,因此,造成红岩溪、鱼儿山褶皱被错失而不完善。它具有破坏性质,造成位于断层下盘的马底驿组东部厚度大,西部厚度小。断层上盘的五强组地层,其底部砂砾岩与断层活动造成的破碎角砾相混杂出现厚大的破碎角砾岩带。其与马底驿组接触带界面处可见一条明显的断层活动镜面,断层中可见数米厚的糜棱岩和断层泥。该断层具有明显的多期活动特征,表现为早期的压扭性质,晚期的张扭性质。在断层面上盘局部拗陷部位残存震旦系、寒武系及大面积出露白垩系地层就是佐证。该断层在西段直接介入矿源层,鱼儿山矿段位于该断层与赋矿层间断裂呈“入”字型相交的交点以西地段,断层破碎带直接控制矿体分布。在近1m 厚的断层泥下盘就是含金、锑、钨石英脉,再往下就是网脉矿体。

因此,它具有导容矿性质。在东段,越往东,它远离矿

源层及层间断裂而不具有导矿、容矿性质。因此,往东,含矿层位远离沃溪大断层,含矿不好,如上沃溪矿段。这与沃溪大断层厚大断层泥对成矿热液有屏蔽作用有关。

层间滑动断裂发育于板溪群马底驿组中段中上部紫红色板岩及含钙绢云母板岩中,产状与岩层产状基本一致。目前已控制的有1、2、3、4、5、6、7条层间断裂,它们大致平行排列,走向长650~5300m ,倾斜延伸一般在1000m 以上。规模最大的3号脉层间断层斜长已控制达2110m ,层间断层发育在Ⅲ级褶皱层间,由于受褶皱的影响,它们的北端(如图2)与沃溪大断层相交。依据断面擦痕阶步,两旁羽状裂隙指向判断,属压扭性断层。断层面上有断层泥1~20cm ,断层两侧常发育有伴生羽裂,多为网羽状矿脉所充填。这些层间断层具有多期活动特征,为V 1、V 2、V 3及V 3-1、V 4、V 5、V 5、V 7脉充填。在空间上控制层脉矿体的规模和形态,层间断层产状分布特征制约着层脉矿体的走向延长和倾斜延伸,并且层间断层产状变化影响着矿化强度和矿体厚度的变化,如在层间断裂倾角

?

4?黄 金

变陡处,层间脉矿化减弱,矿脉变薄;反之矿化则增强,矿体变厚。层间断层在地表出露有其特点;在复向斜层位靠上部的层间断层矿化很弱,控制的层脉矿

体均为盲矿体,如V 4、V 7脉。层间断层受褶皱控制,一般在轴部张开,往往形成富矿柱,在翼部则为紧闭的构造面所代替,

形成无矿间隔。

图2 沃溪深部矿体横剖面示意图

1—推测沃溪大断层 2—矿脉及编号 3—已施工坑道 4—底部盲脉

马底驿组地层中发育多组节理。其中与板岩面

理产状相近的节理部分为张剪节理,内有网羽状矿脉充填;部分为压剪节理,常切错网羽状矿脉。在层间含矿断层上盘的近矿围岩中,发育一组剪节理,它们与层间矿脉呈锐角斜交,其内常有网羽状矿脉充填。与层间含矿断层呈较大角度相交的张剪复合节理,多发育在层间下盘,其中也常有网羽状矿脉充填。这几组节理随褶皱及层间断层产状的变化而变化,控制着网羽状矿脉的空间展布、规模和形态。这一明显特点是,节理仅在中上部发育,而在深部不发育。因此,网脉矿体也仅在中上部发育,进入-260m 中段以下

,

网脉明显减少。

3 控矿构造演化与结论

(1)武陵运动是一次强烈的褶皱构造运动,造成

基底冷家溪群地层褶皱隆起,而它表现为南北向的挤压,因此,形成一系列(如古佛山复背斜)轴向东西向带状排列穹窿构造,成为控制矿田的Ⅰ级构造。

(2)雪峰运动初期,继承武陵运动的特点,仍以南北向挤压为主,形成近南北向的田香湾复式向斜,成为控矿的Ⅱ级构造。由于后来南北挤压不平衡,北边大于南边,形成复向斜北翼陡,局部超覆在南翼之上,构成倒转,造成矿体局部倒转。

(3)复向斜形成同时,由于褶皱的弯滑作用,在马

底驿组软、硬岩层界面产生层间滑动,而形成一组近似平行排列的层间断层。由于构造运动直接带来构造应力影响,使岩石受力脱水(变质水)而带来热及热液,热液在流经时带出成矿物质成份,热液最后在层间断层有利部位充填形成矿体。据张斌(1985)测试沃溪十六棚公成矿年龄为808Ma ,也说明该时期为主要成矿期。因此,层间断层直接控制矿体的产出形状和规模。由于两翼的相对滑动,在转折端形成空隙,造成虚脱现象,成矿物质填充易形成鞍状矿体。

(4)沃溪大断层是在近南北向挤压力持续作用下,在区域变形晚期产生压扭性构造,使构造应力最终得以释放,因此,它形成在成矿后期。在西段,对早期形成矿体(如鱼儿山矿段)有破坏作用。以后又有多次活动,至少有一次大的张扭性活动。这以后的每一次构造运动,如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使它复活,每一次构造运动带来一次热液期,而沃溪大断层西段切错鱼儿山、红岩溪Ⅲ级褶皱,即鱼儿山、红岩溪的层间断层与沃溪大断层呈“入”字型相交地段,在这一成矿期,沃溪大断层起了改造作用。据罗献林(1990)测试鱼儿山矿段成矿年龄为281Ma 。因此,直接控制鱼儿山、红岩溪矿体的产出形态。

(5)雪峰运动晚期,区域构造应力场已由南北向

?

5?第19卷 1998年 第2期

挤压逐步转化为南北向的左行扭动力偶,派生出北西2南东方向的挤压应力,导致在矿区形成了一系列的褶皱(Ⅳ级)构造,它们叠加在复向斜之上。这些叠加褶皱总的特点是向复向斜轴部收敛,当复向斜由开阔逐步向紧闭过渡时,叠加褶皱随之向轴部合并或消失。由于Ⅳ级褶皱的消失或合并,使由它们控制的矿体合并或消失。如中矿柱、西矿柱在-410m中段合二为一。形成叠加褶皱同时,使原有层间断裂复活,早先形成的矿脉破碎,造成这次构造运动带来的热液在原有矿床基础上叠加和改造。因此,脉体中早期含白钨石英角砾、蚀变角砾等被硫化物石英脉胶结,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因此,由于构造的多期性带来多期热液、造成矿床的叠加和富集特点。也由于叠加褶皱影响深度有限,仅在中上部,因此,由构造运动带来的节理控制的网脉矿体也仅发育在上部。特别是在田香湾向斜-35m中段以上至地表,核部网脉矿体极为发育,使V1、V3脉联为一体,网脉矿体平均厚度达10m以上,形成面状矿体。由于这个时期南北向的左行扭动力偶同时派生出北东2南西向的剪切应力,导致形成了唐浒坪和新田湾两条左行压扭性逆断层,将古佛山背斜切错为两段,即东段的拖毛岭背斜和西段的仙鹅抱蛋背斜。

4 找矿前景分析

作为赋矿的层位:马底驿组第二岩性段紫红色含钙绢云母板岩是找矿的先决条件。其次就是在田香湾复向斜上找次一级Ⅲ级褶皱及层间断层。只有层、相、位三位一体才有望找到盲矿体。由于受沃溪大断层的影响,使田香湾复向斜大部分被五强溪组地层覆盖成为隐伏构造。因此,复向斜核部不能在地表充分显示,而使其具隐伏性。前面已阐明矿体一般产在复向斜核部,因此,我们必须在复向斜核部查找层、相、位三位一体部位,才能有效地找到盲矿体。

(1)已有的层位,V3及V3-1、V1仍未消失,今后将成为获矿的重要地段,继续加强现有层位深部的找矿。田香湾向斜褶皱已局部倒转,进一步紧闭,轴部在-335~-385m中段急剧变缓,而在-385m中段稳定下来,轴部倾角在10℃左右。由此可见,复向斜不可能紧闭到两翼贴在一起,而在一定深度后再度由紧闭变得开阔,即暂时不会消失。据-385m中段V3及V3-1储量推算,-410m中段以下仅V3及V3-1金金属储量可能还有14t左右。

(2)-310m中段复向斜核部顶部(V4E棚上)已发现Ⅲ级褶皱,为一倾伏向斜,轴向北东东,也是向复向斜收敛。由该褶皱及层间断层控制的矿脉V7是金、锑、钨共生矿体。由于所处层位在板溪群马底驿组第二岩性段顶部,为含钙紫红色板岩,V7层位离V4层位水平垂距近200m,矿体类型与V4极为相似。证明在各Ⅲ级褶皱合并或消失的同时,有另外的Ⅲ级褶皱在复向斜核部侧现或再现,V7就是在此理论指导下找到的盲矿体,同时由于复向斜核部Ⅲ级褶皱并非单独出现,因此,在控制V7脉向斜的两侧,应还有另外控矿的Ⅲ级褶皱(背斜或向斜)及层间断层,即层、相、位三位一体结合部。由V7脉顺藤摸瓜,复向斜核部顶部层位将成为极好的储量增长点。

(3)在-335m中段,复向斜进一步紧闭,北翼倾角开始变陡,这是由于南北挤压不平衡(北边大于南边)带来的,在北翼变陡甚至局部倒转同时,翼部马底驿组第二岩性段产生层间断层;它们也平行产出。倾向南,倾角在60°左右,在-335m中段以下,均发现有这些层间断层存在。它们都赋存有工业矿体为金、锑、钨共生石英脉。矿脉较薄,在011~0.5m之间,这与翼部层间断层紧闭有关。上下中段工业矿化不连续,呈雁行排列(如图2)。形成的矿带向正东侧伏,与复向斜轴向一致。它们所处地层位置在V2脉底部,因此,在复向斜核部的底部也是找矿的有利地段。因为,早先的层间断层进入深部后随着向斜的进一步紧闭而形成较好的扩容空间,赋存盲矿体。同时,也要加强对雁列脉的研究,因为它们所处的位置靠近沃溪大断层,在晚期,沃溪大断层起导、容矿作用,因此,在深部要注意找接近沃溪大断层的这些层间断层控制的盲矿体,也应加强对沃海大断层的深部控制工作,不能排除它在深部象鱼儿山矿段那样直接控制矿体。

(4)由于复向斜进一步紧闭,在复向斜核部有可能形成与轴向一致的切层破碎带,寻找破碎带型盲矿体,即力求在矿体类型上有新的突破。因为,在这条成矿带东部,离矿仅12km处沈家垭,武警部队勘探出一小型破碎带型金矿,也是产在板溪群马底驿组地层中,由近东西向破碎带控制。因此,在矿体类型上可能有新的突破。

(5)由于沃溪大断层早期具有破坏作用,使鱼儿山、红岩溪褶皱及层间断层被错切,因此,应注意在沃溪大断层上盘找到对应层位而寻找错切的盲矿体。

本文的完成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地构造研究所黄瑞华研究员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编辑:宿晓静

?

6

?黄 金

祥云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

普传杰 汤万英 

(云南省黄金工业公司) (广州有色金属工业学校)

【摘要】 矿区赋矿地层为下奥陶统向阳组(O 1x ),矿化受褶皱及断裂构造带控制,矿石属多金属硫化物型,金主要为显微2次显微粒自然金,多以包裹体形式散布于毒砂和黄

铁矿为主的载金矿物中。矿体与赋矿地层微量元素组合具有继承性,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赋矿层,部分来自成矿岩体,地下水热液与岩浆期后热液的复合流体,使成矿物质迁移、富集形成工业矿体,矿床属浅成复合热液型金矿床。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复合热液型金矿 云南祥云

1 区域地质概况

祥云金矿位于杨子准地台雨江台缘褶皱带南缘,洱海—红河断裂与程海—宾川断裂挟持的三角

地带,紧邻三江断褶带与杨子地台西缘的弧形结合部。

该区是晚元古代末至三叠纪时期的台缘拗陷带,北、中部大片出露二叠系基性火山岩建造,含煤

建造和下三叠统砂泥质建造夹火山碎屑岩,南部广泛发育下奥陶统浅海相砂泥质建造和志留系砂泥质碳酸盐建造。泥盆系发育完整,下统由粗碎屑岩过渡到碳酸盐岩建造,中、上泥盆统为含磷、锰碳酸盐建造。下奥陶统与下泥盆统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二者构成NNW 向,长50余公里,宽10余公里,以向阳复式背斜为主干的区域性褶皱构造带。

滇西北地区共有七个小岩体群(见图1),各岩体群由众多个小岩体组成,岩石组合主要为正长斑岩2二长斑岩2花岗斑岩2煌斑岩,属钙碱性2碱性斑岩群系列,多数斑岩群及其接触带中都发现了金、银、铅、锌、铜等矿化,其中祥云和北衙斑岩群中成矿条件较好。

2 矿区地质

收稿日期 1997209204普传杰 昆明市人民东路19号 650051

图1 滇西北地区斑岩群分布图

图中短线圆圈为卫片解译的环形构造

区域向阳复式背斜呈NNW 向展布,其东翼发育一系列NN E 向纵断裂,受其影响矿区矿化带亦

呈N E 2NN E 向展布,矿区可划分为宝兴厂、乱洞山和金厂箐三个矿段(图2)。

The ore 2controlling structure of Xiangxi Woxi Au 2Sb 2W Deposit and the meaning of ore 2prospecting at this area

Lei Mingbo Yu Jingming

(Xiangxi Gol d M i ne of Hunan Provi nce ) (The Gol d A dm i nist rative B ureau of Hunan Provi nce )

Abstract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analyses Tianxiangwan synclinoria and its secondary folds and interlayer faults of Woxi Au 2Sb 2W Deposit ,expounds ore 2controlling structure ′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ir control of ore 2formation ,points out the instructive meanings of ore prospecting at this area.

K eyw ords :Tianxiangwan synclinoria ;interlayer fault ;blind ore 2body

?

7?第2期1998年2月 黄 金GOLD

第19卷

钨矿资料

钨矿资料 一、钨矿的用途 钨呈银白色,其熔点高达3400℃,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密度为19.3克/厘米3。为钢的2.5倍与黄金相当。钨的导电性较好,其导电率高于镍、铁、磷青铜及铂。钨的膨胀系数较小。金属钨的主要用途: 1、加工用车刀刀头、照明器材用钨丝及各种导热体; 2、制造高级汽车的曲轴、缸筒的配料,铸造各种特殊钢的配料; 3、广泛用于枪支、火炮、火箭、卫星、飞机、舰船的制造。 二、目前资源分布 钨矿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现已发现并探明有储量的矿区252处,累计探明储量(WO3)637.5万t,中国钨矿资源丰富,著称世界,以中国储量同世界储量基础相比居世界第1位。第2位加拿大(储量基础49.3万t)、第3位俄罗斯(储量基础35.5万t)。中国钨矿不仅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产量和出口量长期以来也居世界第一,因而被称誉为“世界三个第一”。 在全国已探明钨矿储量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保有储量在20万t以上的有8个省区,依次为湖南179.89万t、江西110.09万t、河南62.85万t、广西34.92万t、福建30.67万t、广东23.02万t、甘肃22.29万t、云南21.66万t,合计485.39万t,占全国钨保有储量的91.7。 从全国大行政区分布来看,依次:中南区占全国钨储量的58.2%,居首位,其次是华东区占28%、西北区占4.3%、西南占4.1%、东北区占3.2%、华北区占2.2%。 在三大经济地区钨矿储量分布的比例:东部沿海地区占17.1%、中部地区占75.1%、西部地区占7.8%。 三、钨矿的分类

目前已发现的钨矿物和含钨矿物有20余种,但具开发利用价值的只有黑钨矿和白钨矿。 黑钨矿(Fe、Mn)WO4,含WO3 76%,结晶温度为320-240℃。晶体呈板状,颜色为褐黑至黑色,半金属光泽或树脂状光泽。硬度与小刀差不多,比重7.5,它常与白色石英一起形成黑钨矿石英脉。 白钨矿又称钙钨矿、钨酸钙矿CaWO4,含WO3 80.6%,白钨矿的结晶温度为300-200℃。灰白色,油脂光泽,小刀可以刻动,与石英有些相似。但白钨矿比石英软,而比石英重两倍多,比重6。用荧光灯照射,白钨矿会发出美丽的浅蓝色荧光,这是简便检验白钨矿的有效手段。 在保有储量中,钨品位(WO3)大于0.5%的仅占20%(主要是石英脉型黑钨矿);而在白钨矿的工业储量中,品位大于0.5%的仅占2%左右。与国外相比,中国白钨矿质量处于劣势,而黑钨矿品位富、矿床大、易采易选处于优势。目前开发利用以黑钨矿为主,白钨矿次之,黑钨矿是中国长期以来的开采对象,但储量组成却是白钨矿居多,黑钨矿较少。白钨矿虽然储量多,但富矿少,品位低,难选矿石多,仅占钨矿产量的10%左右;而黑钨矿虽然储量比白钨矿少,但富矿多,且易采易选,占钨矿产量的90%以上。目前,许多钨矿山由于采选矿石品位低,采选成本高,因此致使矿山经济效益差,是矿山目前亏损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找钨矿的标志 1、水系重砂测量和土壤重砂测量。这是因为白钨矿和黑钨矿,在风化剥蚀时不易被氧化分解,而作为重物聚集在松软沉积物或土壤的底部。 2、由深大断裂从深部带来的壳幔混源型岩脉,可以形成斑岩型、角砾岩筒型钨矿;而来自壳源型的岩脉则形成脉型或夕卡岩型钨矿。 3、钨矿区的含钨石英脉常成群成带的产出,且多具等距产出特征。根据钨成矿的水平与垂向分带分布规律及液压致裂裂隙产出规律,便能够准确地预测出隐伏矿脉的存在。 4、花岗质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岩体顶盖相围岩,具有云英岩化、硅化、钾化、绢云母化、萤石化、矽卡岩化等部位是寻找钨矿的好场所。 5、在矽卡岩-斑岩型的铜矿、钼矿、铅锌矿、稀土矿、铌钽矿区及似层状类矽卡岩分布区,应注意寻找钨矿。 6、由于细粒白钨矿易于与石英相混淆,但白钨矿发淡蓝色荧光,而石英不发荧光。因此,用荧光照射便是区别石英与白钨矿的最有效快速的手段。

初论湖南省主要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床成矿谱系

文章编号:1007-3701(2003)01-0039-07 初论湖南省主要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床成矿谱系 徐惠长,邓松华,田旭峰,刘阳生,唐分配 (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湘南矿产地质调查所,湖南郴州423000) 摘要:在确立湖南境内区域地质事件发生、发展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了8个矿床成矿系列,2个 亚系列,反映了一个完整的四维体系中形成一组矿床的自然组合和矿床成矿系列形成一定阶段 内的地质环境,从而揭示出本区成矿物质在区域地质构造不断演化过程中的行为,即成矿物质 组合的变化分散或富集的规律,以及区域成矿的继承性或突发性等。 关 键 词:有色金属矿床;贵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成矿谱系;湖南省 中图分类号:P618.4文献标识码:A 1 区域地质发展史及其成矿时空演化规律 111 区域地质发展史 湖南经历了六次构造运动,其中武陵运动、加里东运动、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最强烈,从而造就了湖南地史上四次最大的构造-地热事件。 资料表明,统一的扬子-华夏地体在早元古代晚期出现N EE-N E向张裂而形成裂陷槽[1],接受冷家溪期浊积建造和蛇绿岩套的沉积。中元古代末至晚元古代早期,武陵运动导致元古代的武陵-雪峰地体与扬子克拉通拼贴、碰撞,它的显著标志是造就了江南古陆的水下隆起,冷家溪群与板溪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以及大规模的逆冲推覆。地幔物质沿深大断裂侵入形成基性、超基性岩带。 晚元古代时期的雪峰运动,形成“张裂的断块成岩片”(陈心才,1991),造成了板溪群和震旦系下统之间的不整合接触及不同层位的超覆。震旦纪至中奥陶世,扬子、华夏两个构造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相对稳定时期,接受连惯性的大陆斜坡沉积。在晚奥陶世—志留纪,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在炎陵 收稿日期:2002-06-30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主要成矿区带研究”的子课题研究项目(K1.42221214). 作者简介:徐惠长(1959—),男(汉族),工程师,从事矿产普查工作.-郴州-蓝山会聚、碰撞,其结果是东侧造山,形成褶皱隆起区,西侧造盆、形成边缘隆起的上叠盆地,接受晚古生代的沉积。此时的岩浆活动主要在隆起带形成酸性,超酸性岩浆岩。在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时期,由于欧亚板块和西太平洋板块的碰撞,导致扬子、华夏两个内陆板块会聚带及其附近的构造变形复杂化:由东向西依次出现了武功山(罗霄)地块向北西推掩,使湘东北的冷家溪群往南错移至衡山附近;湘中地块向西推掩,形成向西突出的祁阳弧。同时,地壳物质部分熔融,沿断裂带上侵于晚古生代地层中形成岩浆岩,这就是印支运动。继印支运动之后,由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形成了一个挤压-剪切聚敛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发生了强烈的岩浆活动和一系列N E向断陷盆地。 根据板块学说理论,结合湖南境内地质特征分析,区内大地构造可分为2个 级单元和4个 级单元(图1,表1)。 112 成矿作用的时间演化规律 成矿作用的发生,说到底是受控于构造运动的。湖南最重要的构造运动时期是武陵期、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相应其成矿作用也可归纳为4期。 (1)武陵-雪峰成矿期:的该时期的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产于玄武质科马提岩、的玄武岩的内、外接触带及其附近,以含金石英脉型、细脉浸染破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3年 Geo logy and M ineral R esou rces of Sou th Ch ina 第1期

湖南共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

第2期2003年3月 湖 南 冶 金HU N A N M ET A L L U RG Y V ol.31N o.2M ar ch.2003 收稿日期:2002—07—10 作者简介:鲍正襄(1932-),男,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勘探工作。 湖南共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 鲍正襄,万容江,包觉敏 (湘西地勘5队,湖南 乾州 416007) 摘 要:简要地阐述了湖南不同类型的共生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探讨了成矿规律,指出了找矿意义。 研究认为,该类金矿床仍具有很大的找矿余地和潜力。 关键词:湖南;共生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 中图分类号:P 57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84(2003)02—0026—06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RULES OF COEXISTING GOLD DEPOSITS IN HUNAN BAO Zheng x iang ,WAN Rong jiang ,BAO Jue min (Five Br igade of Geology &E xp loranion of West H unan ,Qiangz hou 416007,China )ABSTRACT :T he geolog ical char acteristics of the coexisting Go ld deposits are briefly descr ibed by five kinds in this paper s .The metallog enic rules and the pr ospecting significance are discussed too.T he results sho w s that this coex isting Gold deposits is a better potential r esource. KEY WORKS :Hunan ;coex isting Gold deposit ;geolog ic characteristic ;metallogenic rule 共生金矿床系指矿床中的金和其它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成矿元素或矿物,在成因上相关、空间上共存、品位上达标;矿石可供单独处理;并具经济价值的金矿床。在湖南境内,这类金矿床分布很广泛,而且是很重要的金矿类型。它们既有共性,又有特点。因此,研究这些对于找矿评价和其利用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侧重于湖南前寒武系共生金矿床找矿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的探讨,同时也涉及到上古生界的共生金矿床。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湖南共生金矿床总体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 是,大部分出现在湘西雪峰弧形构造带和湘中白马山—龙山—醴陵EW 向构造—岩浆岩带的前寒武系浅变质岩系中,少数见于湖南耒(阳)—临(武)SN 向褶断带的上古生界碳酸盐岩—硅岩组合地层中。成矿明显受一定地层层位控制。赋矿层位主要是上元古界板溪群和震旦系下统江口组,其次是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以及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研究表明 [1,2] ,有五类沉积建造对金矿 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它们是:其一,含基性火山碎屑物质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其二,钙质—砂泥质类复理石建造的浊流沉积岩系;第三,火山—沉积砂泥质复理石建造,为含凝灰质碎屑沉积岩系;第四,含砾砂质板岩,具有重力流沉积

辰州矿业金锑钨三驾马车的完美组合

辰州矿业--金、锑、钨三驾马车的完美组合 公司主要从事金、锑、钨及其共(伴)生矿的采选、冶炼及加工,独特的金锑钨产品组合,增强了公司抵御单一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由于司资源自给率较高:金在50%左右研右,锑70%、钨100%。 锑钨是我国控制采的优势矿产资源和战略资源。2010年,国家将继续在行业政策和行业监管上加大对锑钨资源实施有计划的保护性采,严格控制锑钨矿采总量,2010年全国钨精矿采总量控制指标为80,000 吨,锑矿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00,000 吨。2011 年6 月30 日前原则上暂停受理新的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勘查、采登记申请。目前,公司拥有和控制矿业权39 个,其中:探矿权21 个,面积平方里;采矿权18 个,面积平方里。2009 年底公司保有资源储量:(1)黄金。2009年底公司黄金保有储量达到吨,预计2010年年产量(自产金+冶炼金)约5吨,其中自产金吨。无论是黄金总产量还是自产矿产金产量,近几年均实现稳步增长,尤其是近两年黄金价格高位运行,自产金增速也有加快迹象。公司计划经过“十二五规划”的五年发展达到年产黄金量吨,实现接近翻两番的跨越式增长。 (2)锑。锑资源储量(金属量)达到万吨,锑产品年产量约2万吨,预计2010年产量达到万吨。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锑矿生产企业,年开采配额约万吨,加上资源回收综合利用,提精矿年产量达到约万吨, 锑原料自给率达到70%。尽管公司退出竞购广西南星锑业100%股权,外延式扩张初遇阻力,但这并不代表锑资源储量没有提升的空间,公司在甘肃、新疆等地区不断加大找矿力度,新收购的渣滓溪锑矿资源潜力仍值得期待。目前长江现货1#锑锭报价87000元/吨,创出历史新高,较2010年同期上涨1倍。 锑仍是突出亮点: 目前中国锑的储量、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辰州矿业是中国乃至全球第二大锑业生产企业,锑市场供需关系短期内难以根本性改变,锑价高位运行也

中国锑矿资源特点

立志当早,存高远 中国锑矿资源特点 锑矿是中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之一,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1、储量丰富,矿床多、规模大中国是世界上锑矿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储量、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上知名的大型锑矿床54 个,中国就有15 个。我国现已探明的锑矿区111 个,其中大型、超大型锑矿床探明的锑矿储量占全国累计探明的锑矿总储量的81%。 2、成矿环境优越,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条件世界锑矿主要集 中分布在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带、地中海构造成矿带、中亚天山构造成矿带,其中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带集中了世界77%的锑储量。中国锑矿在这三大成矿带中均有分布。特别是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湘、桂、滇、黔等省区的一些大型、超大型矿床,集中分布于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带西岸。如超大型矿床有湖南锡矿山锑矿田、广西大厂锡铅锌锑矿田以及一批大型矿床(锑储量均在10 万t 以上),如湖南安化渣滓溪锑矿、沅陵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广西河池五圩箭猪坡锑矿、南丹茶山锑矿,贵州晴隆锑矿、独山半坡锑矿,云南广南木利锑矿。 3、锑矿分布高度集中现已探明的超大型和大中型锑矿床集中分布在湘、桂、滇、黔、甘5 省区,占全国探明锑矿区的67%,储量占全国锑总储量的86.1%。 4、锑矿工业类型的储量构成,以单锑硫化物矿床为主,占全国锑总储量的67%,其特点是规模大,以大中型为主,有的为超大型(如锡矿山锑矿田),矿石成分简单、品位富,以辉锑矿为主,易采易选易炼,经济价值巨大;锑金钨等共生矿床,占全国总储量的21%,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个别的为大型(如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矿石成分较复杂,以辉锑矿、自然金、白钨矿、黑钨矿

锑资源分布和产量概况全解

锑资源分布和产量概况 一、全球锑资源分布情况 锑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01%,全球锑资源储量约为180万吨(美国地质调查局2014年数据)。目前已知的含锑矿物多达120种,但具有工业利用价值,并且含锑在20%以上的锑矿物仅有10种。 1、地区分布 世界锑资源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中海地带以及中亚天山构造成矿带,其中太平洋构造成矿带锑矿资源最为丰富,约占锑资源总量的77%。 2、国家分布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14年发布的数据,全球锑探明储量为180万吨,主要分布在中国(95万吨)、俄罗斯(35万吨)、玻利维亚(31万吨)、塔吉克斯坦(5万吨)和南非(2.7万吨)。中国是全球锑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中国锑资源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52%。 二、我国锑资源分布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锑资源储量最多的国家,占全球总量的52%。2012年和2013年我国又分

别新增探明锑矿资源16.4万吨和17.3万吨。我国现已探明的锑矿有171处,主要分布在湖南、广西、西藏、云南、贵州和甘肃,6省查明资源储量合计占总查明资源储量的87.2%。锑资源储量最大的省份是湖南,该省冷水江市锡矿山是全球最大的锑矿,锑年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湖南湘西的辰州矿业紧随其后,精锑以及氧化锑产量位居全国第二。此外,贵州的万山、务川、丹寨、铜仁、半坡;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大厂矿山;甘肃省崖湾锑矿、陕西省旬阳汞锑矿等也均为我国主要的锑矿产区。 1、我国锑矿资源特点: (1)储量丰富,矿床多、规模大。世界上知名的大型锑矿床有54个,我国有15个。我国现已探明的锑矿区中,大型、超大型锑矿床探明的储量占全国累计探明总储量的81%。 (2)成矿环境优越,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条件。我国锑矿在三大成矿带中均有分布,湘、桂、滇、黔等省区的一些大型、超大型矿床,集中分布于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带西岸。 (3)锑矿分布高度集中。现已探明的超大型和大中型锑矿床集中分布湖南、广西、西藏、云南、贵州和甘肃,6省查明资源储量合计占总查明资源储量的87.2%。 (4)锑矿工业类型的储量构成以单锑硫化物矿床为主,占全国锑总储量的67%,特点是规模大,以大中型为主,有的为超大型(如锡矿山锑矿田),矿石成分简单、品位富,以辉锑矿为主,易采易选易炼,经济价值巨大。锑金钨等共生矿床,占全国总储量的21%,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个别的为大型(如湖南沃溪金锑钨矿床),矿石成分较复杂,以辉锑矿、自然金、白钨矿、黑钨矿为主,颇有综合利用价值。锑(复)硫盐多金属伴生矿床,占全国锑储量的12%,规模以中小型为主,个别的为大型(如广西大厂龙头山、茶山等矿床),矿石成分复杂,综合利用价值大,但属难选冶矿石类型。 2、世界锑都 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是全球最大的锑矿,总面积为116平方千米,锑资源保有储量达30万吨,锑年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该地素有“世界锑都”之称。

湖南省沅陵县沃溪矿区金锑钨矿新增资源

湖南省沅陵县沃溪矿区金锑钨矿(新增资源) 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 摘要 中宝信矿评报字[2019]第171号 提示:以下内容摘自评估报告,欲了解项目的全面情况,请阅读本评估报告全文。 评估对象:湖南省沅陵县沃溪矿区金锑钨矿(新增资源)采矿权。 评估委托人: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采矿权申请人: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评估机构:北京中宝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评估目的: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拟申请湖南省沅陵县沃溪矿区金锑钨矿采矿权延续登记,按有关规定,需对湖南省沅陵县沃溪矿区金锑钨矿(新增资源)采矿权出让收益价值进行评估。本次评估即为实现上述目的而提供湖南省沅陵县沃溪矿区金锑钨矿(新增资源)采矿权在评估基准日所表现出的出让收益价值参考意见。 评估基准日:2019年8月31日。 评估日期:2019年9月25日至10月14日。 评估方法:收入权益法。 评估主要参数:矿区面积8.086平方千米,储量核实基准日(2018年6月30日)保有资源储量为(111b+122b+333)矿石量149.20万吨,Au金属量11629千克,Au平均品位7.79克/吨,Sb金属量38408吨,Sb平均品位2.57%,WO3量4506吨,WO3平均品位0.30%;(333)资源量可信度系数为0.7;评估利用资源储量矿石量139.00万吨,Au金属量10981.60千克,Au平均品位7.90克/吨,Sb金属量

37548.80吨,Sb平均品位2.70%,WO3量4273.20吨,WO3平均品位0.31%;矿山历年采损量矿石量241.26万吨,Au金属量17012千克,Sb金属量60457吨、WO3金属量7645吨;期间采损矿石平均品位为Au 7.05克/吨、Sb 2.51%、WO3 0.32%;已进行价款处置的评估利用资源储量为矿石量71.41万吨,Au金属量5731.87千克,Sb金属量17601.10吨、WO3金属量2010.42吨,已处置价款的评估利用资源储量平均品位为Au8.03克/吨、Sb 2.46%、WO3 0.28%;超采的评估利用资源储量矿石量169.85万吨,Au金属量11280.13千克,Sb金属量42855.90吨、WO3金属量5634.58吨;超采矿石平均品位为Au 6.64克/吨、Sb 2.52%、WO3 0.33%;采矿回采率96.35%,矿石贫化率23%;设计损失量矿石量17.32万吨、Au金属量1141.93千克,Sb金属量1547.63吨、WO3金属量347.03吨;新增可采储量(不含超采部分)矿石量117.24万吨、Au金属量9480.52千克,Sb金属量34687.13吨、WO3金属量3782.86吨;新增可采储量矿石平均品位为Au 8.09克/吨、Sb 2.96%、WO3 0.32%;生产规模为原矿18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8.46年;评估计算年限8.46年;产品方案为合质金(含Au90%)、锑金精矿(含Sb 35%、Au65.55克/吨)、钨精矿(含WO3 65%),计价产品为合质金含金、锑金精矿含锑、锑金精矿含金、65%钨精矿;选矿回收率为金(合质金)13.14%、锑97.06%、金(锑金精矿)76.17%、钨71.12%;计价产品不含税销售价格为合质金含金272.80元/克、锑金精矿含锑28235.62元/吨、锑金精矿含金222.70元/克、65%钨精矿8.38万元/吨;采矿权权益系数为合质金含金5.8%、锑金精矿含锑3.5%、锑金精矿含金7.1%、钨精矿3.5%;折现率8%。 评估结论:本评估机构在尽职调查、了解和分析评估对象的基础上,依据科学的评估程序,选取合理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过估算,确定“湖南省沅陵县沃溪矿区金锑钨矿(新增资源)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值33733.04万元,大写人民币叁亿叁仟柒佰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成因与沃溪断层的控矿作用浅析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成因与沃溪断层的控矿作用浅析摘要: 分析表明,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是后生热液矿床,热液来自于矿区深部,在仙鹅抱蛋穹窿、拖毛岭穹窿窿起及沃溪大断层共同作用形成容矿裂隙,来自深部的含矿热液涌入形成矿体,沃溪大断层是非顺层断层,非导矿构造,是成矿期断层。受沃溪断层的阻隔,其上盘不存在同源热液矿体。 关键词:矿床成因; 控矿作用; 沃溪断层; 沃溪金锑钨矿床; 湘西 abstract: analysis shows that, and xiangxi woxi gold antimony tungsten mine after the bed is the hydrothermal ore deposits, hot liquid from deep mining area, the goose egg in holding the vault, drag maolingqiong bubble up and woxi large faults common let ore formation fissure, from deep ore potentiality hydrothermal ore into formation, woxi big fault is bedding fault, the leading the ore structure, is metallizing period faults. by woxi fault cut off, the upper plate does not exist homologous hydrothermal ore body. keywords: ore genesis; ore-controlling role; woxi fault; woxi gold antimony tungsten bed; xiangxi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上部中段矿体走向近东西方向,倾向北,产状平缓且较稳定,与围岩基本一致(局部小角度相交);区域构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控矿构造及其找矿意义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控矿构造及其找矿意义3 雷鸣波 余景明 (湖南省湘西金矿) (湖南省黄金管理局) 【摘要】 对田香湾复式向斜及其次一级褶皱、层间断层构造进行分析,结合地史背景阐明控矿构造的产生、发展及对成矿的控制作用,并指出其找矿意义。 关键词 田香湾复向斜 层间断层 盲矿体 1 矿床地质概况 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是一个独特特大型矿床。处于江南台隆中段的雪峰隆起带,构造线由北东向转为北东东向的弧形转折部位。 矿田内出露的地层有中元古界冷家溪群、上元古界板溪群和震旦系、上白垩统。板溪群与冷家溪群之间,上白垩统与其下伏的变质地层之间均为角度不整合接触。矿田就赋存在板溪群马底驿组第二岩性段中上部的紫红色绢云母板岩或含钙板岩中。 矿床以石英脉形式产出,按其产出形态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与围岩一致的层脉,与围岩一起同步褶皱,自上而下分别有V7、V4、V3、V1、V2、V5、V6等七条矿脉,V7、V4、V3、V1、V2等五条矿脉具有工业价值;第二类是沿不同方向的节理充填、多产于层脉下盘或相近的两层脉之间的网脉;第三类是节理脉往往在层脉下盘以大角度斜切地层而以与层脉相连的斜切脉形式出现。层脉约占金金属总储量的85%。 2 控矿构造 211 褶皱控矿构造 沃溪矿田区域出露最广泛且最古老基底为冷家溪群,它具有由一系列呈北东东、近东西向带状排列的穹窿构造,古佛山复背斜为其中一个,是矿田内的Ⅰ级褶皱,以唐浒坪为界分成东西两段:西段为仙鹅抱蛋穹窿状复背斜,轴向北东;东段为拖毛岭复背斜,轴向近东西向。根据对矿床产出特征分析,可清楚地显示出矿床受到东西向穹窿构造控制的特征。矿床产在古佛山复背斜以北,整体走势是:开始为北东向,进入深部后往东偏转,最后为近东西向。这与古佛山复背斜轴向从西至东为北东向后转为近东西向是一致的。控制沃溪矿床的主体褶皱是田香湾复向斜。这 收稿日期 1997207225 雷鸣波 湖南省湘西金矿沃溪坑口 419607 3系“湘西沃溪金锑钨矿床构造与成矿规律研究”科研课题研究成果之一个Ⅱ级褶皱轴向为近东西向,只是受后期北东向叠加褶皱影响,加上复向斜北翼被沃溪大断层斜切,所以在地表表现不完整,因此,复向斜轴向开始为北东向,后向东偏转,最终为近东西向。进入深部后,由于远离沃溪大断层,复向斜形态十分完整,它的本来面目清楚,为一近东西向的褶皱。复向斜由许多次一级(Ⅲ级)背、向斜组成,见图1所示。自西而东,有红岩溪背斜、红岩溪(东)向斜、鱼儿山背斜、鱼儿山(东)向斜、粟家溪背斜、田香湾向斜、十六棚公背斜、中沃溪向斜、上沃溪背斜等。其中田香湾向斜为复向斜的次级褶皱中的大型构造,它的轴向与复向斜轴向一致,其次为十六棚公背斜。这些Ⅲ级褶皱轴向向复向斜轴部收敛,它们直接控制矿体的产出形态,在每个Ⅲ级褶皱核部都有几条矿脉重叠形成矿柱。如田香湾向斜,自上而下有V4w、V3及V3-1w、V1w、V2w等矿脉。由于复式褶皱的次级褶皱有合并或消失特征,因此,有些矿柱也随之合并或消失。这些Ⅲ级褶皱的规模大小控制矿柱规模大小,据我们目前通过计算机统计,矿田中90%的矿石储量产在田香湾复向斜,仅10%的矿石储量产在复向斜翼部,而且复向斜轴部主向斜———田香湾向斜控制了矿田矿石储量的60%。由于各Ⅲ级褶皱从地表至深部开阔程度不同,矿柱中矿体形态不同,如西矿柱,由于田香湾向斜在上部开阔,往中深部发展开始紧闭一些,而在-335m中段开始变得很紧闭,在-385m中段北翼局部开始倒转,因此,矿体在轴部为马鞍状,在-385m中段矿体亦局部开始倒转。中矿柱有所不同,在上部褶皱(十六棚公背斜)开阔,进入中深部变得更开阔,最后与田香湾向斜合并,引起中矿柱与西矿柱合并。由于Ⅲ级褶皱受复向斜的控制,因此,它们最终向复向斜轴部收敛,也决定了矿柱延伸方向。如西矿柱延深由北东到北东东及近东西向。各矿柱倾斜长度远大于它的走向长度,西北矿柱尤为突出,它的走向长度在200m左右,但现已控制它倾斜长度达2110m左右。通过对Ⅲ级褶皱进一步分析(趋势分析),发现它们是由许多更次 ? 3 ? 第2期1998年2月 黄 金 GOLD 第19卷

河南卢氏夜长坪钼钨矿床成矿条件跟找矿远景分析_肖中军新

夜长坪钼钨矿床是二十世纪七十年进行隐伏矿预测并取得找矿成功的典型案例,当时受探矿条件所限和社会政治影响,仅对主矿体进行了勘探,矿床外围未进行控制。前人主要以地质力学观点,对该矿床进行研究,指出矿床受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侵入的燕山期中酸性隐伏小岩体控制,属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1]。作者在夜长坪钼钨矿床外围椿树沟-娘娘庙一带铅锌矿普查过程中,把夜长坪矿床成矿规律和控矿条件与其外围铅锌矿成矿作为一个成矿系列[2]研究,抓住了找矿突破的关键,先后发现了2条铅、锌、钼、钨多金属矿化带和多处矿化点,找矿前景良好。通过矿区外围所取得的地质物化探成果和已知矿床进行对比研究,总结了矿床成矿控制条件及找矿远景,以便在今后找矿工作中加以借鉴。 1成矿区域地质背景 夜长坪钼钨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南缘华熊台隆洛南-栾川台褶带(图1),该处地壳具明显的双层结构[3],基底为太古宇太华岩群变质岩系,盖层为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及官道口群变质碎屑-碳酸盐岩系和新元古界栾川群变质碎屑-碳酸盐岩系等。其中栾川群是我国著名的南泥湖钼矿田的赋矿层位,熊耳群是著名金堆城钼矿田的赋矿地层。 区内构造活动强烈,近东西向和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了燕山期中酸性小花岗斑岩体的侵位,为成矿提供了良好的矿液运移通道和储存场所。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与成矿关系密切的中酸性小花岗斑岩体广布全区。物化探异常具有规模大、强度高、套合好等特点。钼钨、铅锌、银、金矿(化)点星罗棋布,成矿地质条件极为优越,是东秦岭地区 一个重要多金属成矿单元[4、5] 。 2矿区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2.1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官道口群龙家园组和巡检司组。 龙家园组:按岩性组合特征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下段以薄层层纹状白云岩为主,上部夹变玄武安山岩及绢云绿泥片岩,中段岩性以中厚层状白云岩为主,夹燧石条纹白云岩。上段为燧石条纹条带厚层状白云岩。 巡检司组:上部为中厚层状燧石条纹条带白云岩及含燧石团块白云岩、下部为薄层状白云岩及含砾绢云钙质片岩。 2.2构造 矿区位于潘河-马超营区域性深大断裂西延部分的南侧,褶皱构造总体上呈宽缓的背形和向 河南卢氏夜长坪钼钨矿床成矿条件 及找矿远景分析 肖中军,孙卫志 (河南省地质调查院,郑州4500072) 摘要:夜长坪钼钨矿床是豫西地区进行隐伏矿预测并取得找矿成功的典型案例。通过对矿床特征及成矿控制条件的分析研究,认为该钼钨矿床位于地幔隆起与凹陷区之间的地壳厚度增大部位,受矿源层官道口群龙家园组白云岩,近东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侵入的燕山期中酸性隐伏小岩体控制,矿体就位于隐伏小花岗斑岩体接触带的夕卡岩中,属(大型)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在此基础上,结合矿区外围的地质物化探测量成果,提出夜长坪钼矿区外围南部十八盘-大角寺一带为钼钨找矿的远景区。关键词:矿床特征,远景评价,钼钨矿,夜长坪,河南省中图分类号:P6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135(2007)02-0141-08 收稿日期:2006-10-18 责任编辑:刘新秒 基金项目:河南省探矿权及采矿权价款支付项目,河南省卢氏县椿树沟-娘娘庙一带铅锌矿普查 (豫财建[2004]238号)作者简介:肖中军(1960-)男,河南偃师人,工程师,1981年毕业于郑州地质学校地勘专业,从事万区调和矿产评价工作。 第30卷第2期地质调查与研究Vol.30No.22007年6月GEOLOGICALSURVEYANDRESEARCH Jun.200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