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工业分布

重庆工业分布

重庆工业分布
重庆工业分布

重庆工业分布

一)汽车工业

1、汽车工业生产发展

(1) 起步较早,发展较快。重庆的汽车工业起步于50年,发展于80年代初,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1958年,我国第一辆越野吉普车—“长江牌”吉普车,就是由国营长安机器厂生产的,经过“六五”、“七五”和“八五”三个五年计划的发展,到2000年,重庆有国家《目录》内整车生产企业17家,改装类企业11家,发动机生产企业14家,全行业合资企业113家。汽车工业已具有年生产15万辆微型车,7万辆轻型车,1.6万辆重型车,10万辆经济型轿车,1万辆改装车,400万辆摩托车,600万台发动机的综合生产规模和能力。自1986—2000年中,全市汽车产量从年产0.85辆增至25.27万辆,增长了29倍,连续15年增长。

(2) 汽车工业已成为全市支柱产业和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2000年统计,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398.1亿元,销售收入331.8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的41.6%、34.6%,成为重庆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00年重庆汽车工业的主要指标,在全国同待业的排列顺序是:全市汽车销售量列全国第三位,摩托车销售居全国第一位,微车发动机生产全国第一,摩托车发动机居全国第一,出口摩托车、摩托车零部件居全国第一。

(3) 已形成重、轻、微、经济型轿车、摩托车五大生产体系。到2000年底,全市有摩托车生产企业11家,主要是嘉陵集团,建设集团、隆鑫集团、宗申集团、力帆集团、精通集团。汽车整车生产企业17家,其中6家制造企业、改装类企业11家,骨干企业有庆铃汽车集团,长安汽车公司,重庆客车制造总厂,四川汽车制造厂,生产重型车、轻型车、微型车、轿车等。农用车生产企业4家,生产4轮车。发动机生产企业14家,其中生产汽车发动机4家,摩托车发动机10家。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生产企业500余家。重庆重型汽车整车生产发展列5大系列,60多个品种,不仅品种多,而且质量好,“红岩”牌重型汽车在全国重型汽车行检中连续评为一等奖品,轻型载重汽车及轻型改装车已发展到近200个品种,占领先地位是五十铃轻型长车,微型和经济型轿车以“长安”牌、“长安之星”、“奥托”牌子为代表,共有30多个品种,在历年行业质量监督抽查中,“长安”微型车号多次获奖,摩托车以“嘉陵”牌和“建设”牌为主,生产批量50、60、70、80、90、125、145、150、250、毫升各型摩托车,共数十个品种。形成了重、轻、微、经济型轿车和摩托车等五大系列。2、布局特点

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以渝中区为中心的近郊区。重庆汽车、摩托车制造、改装厂和汽车配件、摩托车配件生产厂商有100多家,除四川重型汽车制造公司分布在远郊双桥、北碚外,绝大部分分布在渝中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南岸区,巴南区等近郊区。

3、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重庆汽车工业发展很快,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规模偏小。除嘉陵、建设集团外,其他生产厂家均未达到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最低经济规模。要获得规模效益还需付出艰巨的努力。

(2)总体技术水平不高。除少数生产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接近外,总体上看,主要生产技术大体相当于国外80年代初期和中期的水平,存在10—15年的技校差距。

(3)国产化进度不快。微型汽车、重型汽车和125ML以下排量摩托车国产化率较高,其他车型国产化不足50%,严重制约了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高。

(4)投入不足。汽车工业是技术和资金高度密集的产业。据有关资料分析,国内外汽车公司的人均装备率为:丰田51万元/人,日产40.3万/人,本田35.1万元/人,福特37万元/人,通用23.8万元/人,大众23.2万元/人,雷诺10.9万元/人,现代8.3万元/人,上海大众汽车

公司6万元/人,而重庆汽车工业平均为2.4万元/人,差距较大。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重庆汽车工业的竞争能力将经受严峻考验。据有关部门推算,重庆汽车所受冲击度为:重型车7%、摩托车8%、微型车19%,轻型车21%,轿车57%。

(二)冶金工业

1、冶金工业生产发展

(1)发展历史悠久。重庆冶金工业的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即开始矿冶生产。明清有所发展,到民末清初时土法采冶业已很盛行,分布范围遍及现在重庆市所属大多数区县。重庆近现代钢铁工业发端于本世纪30年代。1937年1月成立军政部兵工署重庆炼钢厂筹备处(现重庆特钢公司前身),1937年1月8日电炉炼出碳素工具钢。这是西南地区最早生产的电炉优质钢。1938年1月汉阳钢铁厂,六河沟铁厂和兵工署第二工厂(原上海钢厂)的设备搬迁至重庆大渡口建厂(现重钢公司)。从1938年到1942年的5年时间,在重庆迁建和新建的各类近代冶金企业共有55家。重庆市第三个近代有色金属加工企业是重庆铜元局,创建于1902年,1905年正式投产。

(2)具有相当于规模,在西南和全国均占有一定地位。重庆冶金工业主要由重庆钢铁集团,重庆特殊集团,西南铝加工厂和重庆有色金属总公司组成。经过半个多世纪,特别是“七五”、“八五”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冶金工业基地之一。目前,已形成年产铁150万t,普钢150万t,30万t特殊钢,170万t钢材,4万t有色金属,21万t铝材生产能力。2000年生产钢177.32万t,生铁165.55万t,钢材168.46万t,焦炭114.76万t,铝11.6万t,成为产品种类齐、质量优的特大型冶金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3.1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6%,为重庆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西南铝加工厂是全国最大的铝材加工企业,经过“七五”、“八五”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已形成26万t综合生产能力,拥有扳、带、箔、材等先进生产设备,生产的高性能薄铝板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3)冶金工业资源较丰富,基本能满足需要。重庆的铁矿储量较大,已探明储量为3亿多t;但品位较低,一般为37%左右。主要蕴藏在綦江的篆塘角、麻柳滩、土台、白石潭、大罗坝等地,由于分布相对集中,有利于较大规模开发利用。但不能满足今后发展的需要,尚需外地运进。

重庆市域炼焦煤资源远比铁矿资源丰富,目前探明的煤炭储量有30多亿t,煤种齐全,以炼焦煤为主,足以满足钢铁工业发展生产的需要。主要集中在南桐、松藻、天府、永荣和中梁山五大煤田。冶金工业辅助原料中的石灰石广泛分布在歌乐山、南温泉、永川水口山、江津猫儿峡等地。

重庆还有全国少有的铝土矿,且分布集中,矿点多,矿石质量好,不少矿区的矿石铝硅比可达7倍以上,主要分布在南川、武隆、丰都等地。

2、布局特点

布局相对集中,具“资源市场型”布局。重庆冶金工业布局有相对集中的特点:位于西彭的西南铅加工厂和大渡口重钢集团,相距25公里;位于沙坪坝双碑的重庆特钢集团,距以上两企业分别距32km和12km,也就是说代表重庆冶金工业的三大企业分布在面积120km2的三角形地带内。从政区上看,重庆冶金工业的大企业主要分布在大渡口、沙坪坝、江北区和綦江县。

重庆钢铁工业虽然铁矿品位低,作为燃料的南桐、中梁山、天府的炼焦煤和郊区的辅料丰富,属“资源型”布局。又由于重庆本身是巨大的钢铁消费市场,钢铁工业布局又具“市场型”特点。为满足冶金工业生产要求,重庆冶金工业分布多沿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分布,如西南铅加工厂、重钢是沿长江分布,重庆特钢,重庆三钢沿嘉陵江分布。

3、存在问题

重钢(集团)公司和重庆特殊钢(集团)公司都是冶金行业的老企业,曾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过很大贡献。但由于长期投入不足,生产设备日益老化,工艺落后,污染严重,能耗高,新产品开发受到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 (1)品种质量有一定的改善,但还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特别是机械、汽车、电子、石化工业发展对钢铁品种、质量、数量的需要。

(2)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经过一定的改造,但从整体上看仍比较落后,高档次和精、深加工品种能力小。

(3)能耗物耗高,效率低下,成本居高不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大。(三)化学工业

重庆市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化学工业基地,2000年,化学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0.81亿元,占工业总之的8.4%,是重庆支柱产业之一。

1、化学工业生产发展

(1)化工矿物资源丰富,有利于化学工业发展。化工原料丰富是重庆矿产资源的一大优势,煤炭、天然气储量大;忠县、云阳一带的岩盐矿;城口的钡矿;秀山、酉阳的汞矿;彭水、黔江的重晶石矿;渝北的石膏矿;合川、铜梁的锶矿等都是比较大型的矿藏;电石灰岩和制碱灰岩分布广泛;这些都为化学工业多部门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以天然气化工和精细化工为主的门类齐全的部门结构。重庆是我国初具规模的综合性化工生产基地。能生产1000多个品种,3000多个规格(不包括橡胶制品)的化工产品。目前拥有化学矿山、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基本化学原料、有机化工原料、涂料、颜料、染料、合成材料(包括合成橡胶、塑料)和橡胶制品六大行业是重庆化学工业的主导行业。产品结构中,以天然气化工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为主,在国内化学工业中以此见长。因此,天然气化工和精细化工堪称重庆化学工业的二大特色。

(3)小型企业多、化工装置小、规模效益差。重庆化工企业90%左右是小型企业,为数不多的大中型企业的化工装置也规模较小,如以“五小”方式发展起来的化肥工业,个数多,最大规模不到2万t,能耗高,效益低。

2、布局特点

化学工业布局独具特色,具体表现为:

(1)沿江布局。建国前重庆化学工业的兴办主要在长江、嘉陵江沿岸。主要是从满足化学工业大量耗水和运输的需要出发布局的。三线建设时期的化学工业建设也是遵循这一原则,在沿长江的长寿地区,渝北区洛碛镇和江津市配置了一批重点化工企业,从而形成了在两江产业带中的化工片区。

(2)新老片区组合明显。早年兴办的化工企业分布大都靠近主城区,老企业相对集中于江北区、南岸区和李家沱地区。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配套建设中,兴建的大中型骨干化工项目,为减少城市污染和相互配套利用川东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集中布局于长寿地区和江北洛碛一带,形成了新化工区。特别是长寿化工区,几乎集中了国内大多数形成规模的天然气化工装置,因而成为全国著名的天然气化工基地。四川维尼纶厂、长寿化工总厂、四川染料厂、长风化工厂、川庆化工厂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中型企业,云集于此。这里拥有全国最大的年产3万t的天然气制乙炔装置,年产20万t的天然气制甲醇装置,年产10万t的醋酸乙烯装置,年产5万t的聚乙烯醇装置,不少装置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力争通过10—20年的建设和发展,将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综合化工基地。新老片区的组合,构成了重庆化学工业的分布格局。

(3)化肥工业大都靠近农业区。重庆化肥工业是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大办“五小”工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当时国家为解决农用化肥的不足,在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中,地方

独立建设(自己设计、自制设备、自行建设)了一批小氮肥厂。为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广布于各远郊区县。

3、今后发展目标

今后十年要按照化工部的规划和作为重庆支柱产业的要求,把重庆建成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化工基地,为此,要基本完成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现代化进程,其中精细化工的比率2010年达到65%。大中型企业主要生产装置,工艺技术水平2010年基本达到国际20世纪末的水平,实现工艺技术的现代化。2000年60%的主要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生产,2010年主要产品全部采用国际标准生产,彻底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

(四)建材工业

建材工业是重庆潜在的支柱产业之一。

1、建材工业生产

(1)建材资源丰富,分布广泛。重庆市建材矿产资源丰富,品种齐全,质地优良,且分布广泛。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查明可用于建材工业的非金属矿产20多种。尤以石灰石、石膏、页岩、砂岩、耐大粘土,天然河沙等为主。

石灰石是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主要分布在巴南区雷家山、猫儿狭、南泉、九龙坡、江津珞璜、沙坪坝歌乐山、中梁山向阳坡等地。石膏是新型轻质建材的重要原料,主要分布在渝北区龙王洞、合川盐井、江津小南垭、巴南龙凤场等地。石英砂是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主要矿区有巴南的白沙沱、渝北区大竹林、沙坪坝区井口等地。

(2)生产具一定规模。2000年建材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2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值的5.2%,同比增长29.72%,产品销售收入、销售额、利税增长速度快。4家建材企业进入工业企业50强。‘九五’期间,重庆市建材工业加大了结构调整的力度,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00年,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家经贸委的整顿精神,对小水泥厂、小玻璃厂进行了整顿;成立重庆市轻纺集团公司,市属建材企业全部划归集团公司管理;市经委设立建材行业管理处。

2、布局特点

分布遍及全市各区、市、县。建材工业布局广泛分散的特点其大原因先是建材工业资源分布广泛,这就决定了运输成本占产品成本相当比例的建材工业只能是就劳科地布局,其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建设,基础设施、房地产所需建材日益增大,也需建材工业分散布局以利降低运输成本。

3、发展问题

重庆建材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就总体而言,仍落后,表现为:

第一,总量不足。重庆建材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2.3%,低于世界3.2%,低于全国7.7%的水平。水泥人均量为254kg,全国达311kg。总量不足,难以满足本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住宅发展的需要,因而外地建材大量涌入本地市场。

第二,企业规模小,技术工业落后。建材工业企业共625户,绝大部分为落后的小企业,仅水泥企业就90余家,平均规模为4万t。立窑工艺占绝大部分,全行业实现现代化生产,尚有一大段距离。

4、今后发展与布局趋势

重庆建材工业应抓西部大开发、城市化、三峡工程带来的机遇,把建材工业发展成为从建材工业到建筑设计、施工、安装、装饰、美化一体化的综合性产业,成为支撑重庆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

重庆建材工业必须实施产品和布局结构的调整优化,以水泥工业为调整重点,淘汰小水泥,适当加快大中型水泥的发展。突出在全国具有优势地位的卫生陶瓷和无碱玻璃纤维产品,发展高档卫生陶瓷并形成整体卫浴配套能力。开发纺织型玻纤,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使无捻粗

砂和高档补切毡等玻璃纤维制品达到6万吨生产能力,成为全国第三大纤维生产基地之一。积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化学建材及装饰装修材料。调整布局,一方面把主城区、高新区中污染大的建材工业迁移出来,以减少粉尘、噪声等污染;另一方面把过于分散的建材工业适度集中,形成规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五)医药工业

1、医药工业生产

(1)历史悠久,但基础较差。重庆医药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重庆最早的药品加工厂是1908年(清光绪34年)底由重庆富商许建安创办的桐君阁熟药厂(地点在下半城鱼市口,现解放车路270号),炼制加工膏、丹、丸、散等中成药240余种,炮制饮片(煎剂)400余种。以后虽然有少数中草药铺炼制熟药,但均末形成工业性生产规模。到1949年,重庆仅有5个从事简单加工分装之类的作坊式生产点,全市职工325人,固定资产原17万元,年产值23万元。

(2)发展较快,已初具规模。建国后,重庆医药工业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化学药品工业、中药工业、生物医药工业、医疗器械、卫生材料、保健品以及药品生产配套的制药机械工业、药品包装材料等产业;形成了以化学原料药为主要特色,原料药物工业与药物制剂工业齐头并进,中西药品品种齐全,生产、科研设计、教育配套的体系,成为全国医药工业的重要基地。主要企业有太极集团,西南药业,西南合成制药,重庆中药等。2000年,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医药制造企业有40多个,从业人员2万多人,工业总产值40.1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之的4.2%;工业销售产值30.03亿元,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3.2%;固定资产原值21.2亿元,占全市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1.84%;固定资产净值15.9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3.04亿元。

(3)医药工业发展特点。一是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中药工业比重增长。第二,民营企业发展快。民营企业形成以高科技为标志的生物制药工业的主导力量。

2、布局特点

沿江分布,片线结合。重庆医药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市域内的长江、嘉陵江沿岸,且形成涪陵、南岸、沙坪坝和北碚4个片区,构成片线分布特色。主要生产企业之间的运输半径大部分在20-50km以内。

3、医药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着力新产品开发,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通过产品开发和新技术的应用,建立起重庆医药工业的新格局。建设寸滩化学原料药基地,强化化学原料药优势,发展医药剂工业和高精尖生物医药系列产品,建立西南生物医药中试基地,应用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医药工业;中药工业要坚持治疗为主,滋补为辅的原则,积极发展中成药;以太极集团为核心,组建太极中药集团,重点发展中药新品和国家保护品种,扩大市场占有率,扩大中药数量;开发现代化医疗器械,提高行业整体素质;以西南合药为中心,组建西南药业集团,新创结合,发挥原料药优势,注重原料多剂型、新剂型和新用途开发。

(六) 纺织工业

1、纺织工业生产

(1)基础较好,曾被称为全国四大纺织工业基地之一。重庆纺织的工业化生产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到建国初期,棉纺生产规模16.32万锭,约占全国的3.2%,占有产品、技术、管理优势,与天津、上海、青岛并称为全国四大纺织基地,为援建全国各地纺织工业做出过贡献。建国后,国家为解决人民的穿衣问题,曾几度大规模发展纺织工业,但大多集中在华北、西北产棉区。重庆因是棉花调入区,所以基本上没有建新厂,仅有的较大建设项目为70年代建成的四川维尼纶厂,是当时全国四大化纤基地之一。80年代以前,纺织工业仍然是重庆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七五”时期全国纺织工业发展迅速,进入90年代,全国棉纺规模

膨胀至4200万锭,同期,重庆纺织企业经挖潜改造,棉纺规模增至45万锭,约占全国10%。总之,由于国家地域经济结构的调整,重庆重型工业结构的特点,纺织工业的比重和地位逐年趋于下降。

(2)行业概况:纺织工业现有企业186户(不含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 ,其中,国有企业46户(大中型企业26户) 。拥有棉纺织、麻纺织、毛纺织、丝纺织、印染、针织、色织复制、化纤、服装、鞋帽、纺机、纺器等行业。重庆纺织行业现有职工119907万人,其中,在职职工86839人,离退休职工33068人。主要生产能力:棉纺48.14万锭,棉纺机1.72万台、印染能力2.74亿米、毛纺1.85万锭、麻纺4.85万锭、化纤3.66万吨、服装3000万件、纺织机械5000吨。

经过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的整顿调整和资产重组,老化、落后设备的淘汰,纺织行业经济运行状况明显好转。2000年,全行业生产和销售基本持平,出口交货值创历史最好水平;生产大幅度上升;重点企业效益指数达到56.7。经济运行质量提高,27户纺织重点企业加强成本核算,管理费用减少了4%;调整产品结构,加强产品销售,销售利润率提高到13.45%;纺织企业效益普遍好转,保持盈利和扭亏为盈企业户数逐年增加。

2、布局特点

集中分布在原重庆地区,具有分散性与集中性分布特点。重庆的纺织工业主要集中在原重庆,共有137户企业,占全市总户数73.66%,其中市属预算内国有企业27户,在册职工48387人,离退休职工23960人。1996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8.21亿元,净值12.08亿元。企业资产总额25.32亿元,负债总额29.22亿元,资产负债率115.4%。

宏观上看,全重庆市纺织行业73.66%集中在原重庆,其中又近一半的纺织工业集中在沙坪坝区和南岸区,而原重庆有19个区、市、县都分布有纺织工业,其分布区域性很强,各自都有相对的集聚地。棉纺、印染以沙坪坝区最集中,丝纺织则集中在合川市和沙坪坝区,麻纺织、化纤纺织高度集中在南岸区和长寿县,毛纺织集中在九龙坡区,针织偏集于沙坪坝区,针织、复制较多地分布在江北区和南岸区。

3、存在的问题

从1990年起,重庆纺织全行业已连续亏损七年。其中占全行业产值60%以工的27户预算内国有企业累计亏损达10.59亿元,大部分企业已隐入资不抵债,资金枯竭,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的困境之中。重庆纺织工业除纺织行业面临的普遍性困难之外,还有以下主要原因:(1)老企业多,负担沉重。市属预算内27户国有企业中,大中型企业19户,绝大多数是30年代末抗日战争时期内迁的老企业。老企业离退休职工多,负担重,与在职职工比为1:2。

(2)自有资金少,流动资金和技改投入都靠很行贷款

(3)设备的总体水平落后,产品质量和档次上不去,缺乏竞争能力,如棉纺锭中,50年代设备占21%,60~70年代设备占56%,棉纺机中,50年代落后设备占30%

(4)市场不宽,产品主要是初级产品和内销市场,出口市场最高年份仅占总产值25% (5)机制落后、调整滞后。90年代以来,纺织品市场竞争加剧,企业连年亏损,行业的调整举步不前。

第三节加快工业结构战略调整,促进老工业基地振兴

新中国成立近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重庆工业积累了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形成了一批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支柱产业、优势行业和拳头产品,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重庆是全国著名的6个老工业基地之一,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沉淀积累了许多矛盾,形成了不少深层次的问题:工业企业“小而全”、“中而全”、

“大而全”,专业化程度不发达;机制老化;资产负债率高,包袱重;发展层次脱节;相当多企业设备老化,技术、工艺落后等等。所以,要建设现代化工业、振兴重庆工业生产基地,必须加快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庆工业结构调整包括所有制结构调整,部门结构调整和地域结构调整。

一、改革工业所有制结构

国际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在买方市场出现和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时,是一国或地区结构高速的最低时期。重庆工业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工业所有制结构调整,收缩过宽和过于分散的国有经济,优化布局;注入新的机制,提高国有经济的质量、竞争力和控制能力。同时,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合作、股份制、外资、合资企业在内的所有制经济,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不同所有制经济竞相发展的态势。以便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工业国有经济的比重太高,活力不足、竞争力不强格局。

1、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

按照《公司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切实转变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在“十五”期间,基本完成全市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组织形式。

积极推进企业重组,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引导具备扩张能力的优势、骨干企业,重点是工业和十强企业,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资产重组、强强联合,组建一批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全市工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制定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对企业经营范围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对不同所有制一视同仁。加快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鼓励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相互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一个重要力量。

二、调整优化工业部门结构

重庆工业部门结构调整优化主要应在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大力发展现有支柱产业

重庆市确立汽车摩托车、冶金、化工为现有支柱产业,是因为这三个产业是重庆目前逐鹿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主要商品和向区域外提供商品的三个专业化部门。2000年,重庆汽车摩托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7%以上,汽车产量占全国11。3%,居全国第二位;摩托车产量占全国20%,居第一位。冶金工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在全国居第15位。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精细化工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2%。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8%以上(见表12-1),同时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经济推动力。

1、发展、壮大以汽车、摩托车为主体的支柱产业

汽车是现代社会的骄子,汽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代表。未来重庆汽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以后面对国际市场竞争,要充分运用科学技术,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1)发展思路:采用国内外高新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开发相结合,整体提升汽车、摩托车的制造水平和生产能力。实施企业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经营集约化水平。加强部门合作,推动区域联合,促进资产重组,增强自主开发能力。促进企业集团化,生产专业化,产品系列化,经营规模化,产业现代化,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2)战略目标:不断增强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保持摩托车在国内的领先地位;重、轻、微、轿各型汽车向合理经济规模发展。实施企业集团化战略,在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通过资产最优化重组和市场竞争,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科技领先,尽快形成具有自主开发能力的科技体系,把重庆建成为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中国西部汽车城。

(3)战略重点和主要举措:第一,突出重点,优化结构,狠抓整体上规模。促进组织结构

的调整,加快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结合重庆汽车工业发展的实际,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坚持以产品为龙头,资产为纽带,通过联合、兼并、参股等形式,建设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合体(企业集团)。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合理生产规模的形成。以长安公司为核心,铃木和福特技术为依托,组建长安汽车集团,开发生产新型节能、环保经济型轿车;以庆铃为核心,五十铃、美国通用技术为依托,与川汽合作,组建商用车集团,发展轻型车和重型车。摩托车形成以嘉陵、建设、宗申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逐步将长安、庆铃集团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把嘉陵、建设培植成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跨国经营集团。培育一批零部件“小巨人”企业,以此带动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第二,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努力拓展和培育区域内外市场。

第三,加快汽车零部件工业发展,积极培育重点零部件“小巨人”。

第四,扩大国际合作,依托世界著名大公司,加快技术进步。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国内外高新技术和管理,注重培育自主开发能力,引进消化吸收与开发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创新和改进,坚持国产化方向,提高重庆汽车工业的整体素质,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整体提升全市汽车、摩托车的制造水平和竞争能力。

第五,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汽车工业的投资力度。

第六,进一步加强部门的经济联合、技术联合、促进重庆汽车工业快速、健康发展。

2、发展、壮大以天然气化工和医药化工为重点的化学工业

天然气化工和医药化工是仍然是今后发展的支柱产业。

(1)发展思路:以资源优势的天然气化工为龙头,以精细化工、车用化学品和农用化工为重点,大量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发生产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医药工业继续巩固发展化学医药,大力发展中草药及深加工,积极培育生物医药;通过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运用,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和特色,实现全市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建立重庆医药工业新格局。同时,大力开发生产新型精细化工产品,合成材料和为汽车工业配套的化工产品,开拓化工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产品领域。布局逐步向涪陵、万州和黔江东移。走大公司、大集团、大基地的发展道路,进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

(2)发展目标:经过十五年的发展,建设中国西部化工城,争取长寿化工园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化工生产基地。

(3)发展重点:第一,发展医药化学药品和中成药。着力新产品开发,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第二,发展天然气化工和精细化工。第三,发展汽车用化学品。围绕重庆汽车工业今后十五年的高速发展引进国外行先进技术,高起点,大批量地同步发展汽车用化学品,上档次、上质量、以适应汽车工业技术不断更新的需要。第四,发展以染料及染料中间体、涂料颜料为代表的精细化工。第五,发展合成材料。

(4)主要措施:第一,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优势,是化学工业发展的重点之一。以天然气为原料可以生产1000余种产品,创造的产值比用作燃料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以天然气为龙头,可以形成一条巨大的下游产品生产链。尽快形成天然气产品链和规模大、产品一流的生产基地。包括年产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的特大型装置,年产5万吨苯胺和年产2万吨氢氰酸大型装置等。以川维厂15万吨醋酸工程为骨干,以甲醛为龙头,发展下游链有机化工产品。加快现有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开辟天然气化工新途径,发展油气结合的新产品,建设万吨级工业装置并加快应用。经过15年努力,建成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基地。

第二,医药化工。强化化学原料药优势,建设寸滩化学原料药基地。发展医药制剂工业和高精尖的生物医药系列产品,扶持中成药;开发现代化医疗器械;重点研制开发抗感染药、维生素药、消化系统药、心血管药、解热镇痛药等五大类产品。化学医药制剂应重视药物代谢

途径的研究,以药学研究理论指导研制新配方,发展缓释、控释、靶向、透皮等新剂型,增加名、特、优、新产品。中药工业要坚持治疗为主、滋补为辅的原则,巩固、发展传统名优中成药,发掘传统配方,拓展中成药的新用途。

第三,汽车化学品。发展高档汽车漆、子午线轮胎、摩托车轮胎、车用橡胶杂件,提高车用橡胶密度封件质量,开发车用塑料制品,内饰和新型磨擦材料,实现为汽车、摩托车工业全配套。

第四,以染料及染料中间体、涂料颜料为代表的精细化工。着重发展高档、精细、专用、性能优异的新产品,进一步发展深加工、精加工产品,扩展产品链,拓深加工度,向精细化工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改变目前品种少,特别是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出口创汇的深度、精度加工产品更少的局面。染料要继续发挥优势,开发高档深加工产品。发展有机颜料,开发非纺织用的功能性染料。涂料工业要在消化吸收引进汽车漆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能力,发展快干、节能、高装饰性建筑涂料和粉末涂料。充分发挥重庆化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开拓精细化工的新领域。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国际市场紧缺、长期依赖进口的精细化工产品,替代进口。

第五,合成材料要大力发展聚酯、聚甲醛新型合成材料和加工品。大力发展氯丁橡胶、聚氯脂塑料的应用开发和加工产品。发展橡塑结合材料和塑料合金产品。配合建筑业的发展,大力开发化学建材,增加PVC塑料制品和PVC建筑制品的生产。逐步形成合成材料单体、合成、加工、应用一条龙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生产体系,提高材料工业的总体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3、发展壮大以优质钢材、铝材为代表的冶金工业

(1)发展思路:冶金工业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淘汰落后的工艺和设备。节能、降耗,逐步实现生产过程的计算机化。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控制冶金工业的生产规模,在质量、品种、规格、技术上上档次、上水平;开发生产高附加值、深度加工的、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

(2)发展目标:重钢年生产能力达到180万吨钢,170万吨钢材的综合能力,要努力建成我国最大的军工钢、高速钢、易切钢、不锈钢、阀门钢、齿轮钢的生产基地。西南铅加工厂扩大深度加工能力开发生产,发挥26万吨电炼综合生产能力,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铝业集团。

(3)发展措施:第一,不断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力提高现代化生产水平。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淘汰落后工艺和陈旧设备,逐步实现生产过程控制计算机化。重钢要结合环境治理,淘汰现有平炉、集中建设60吨超高功率电炉,实现全连铸。重特公司要加速新区建设,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炼钢、精炼、连铸、连轧“四个一“的补流程工艺和设备。第二,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钢铁工业要控制普钢生产规模,在质量、品种、规格、技术上档次下功夫,开发生产高附加值、深度加工的优质钢材。重钢要立足自身的矿石资源,以自产生铁和废钢铁全部炼成钢为原则,控制生产规模。结合全连铸。保持压力容器板、锅炉板、船板、矿用型钢在全国领先的基础上,发展市场广阔的高速钢材,形成40万吨能力。

第三,结合环境治理,调整地域结构。重庆冶金工业总体布局零乱,一方面,作为冶金工业的骨干企业重钢、重特、西南铅加工分布在主城区内,造成主城区环境污染严重,如重钢所在的大渡口区平均年降尘量54.9吨/Km2,为全市降尘污染最严重地区。另一方面,全市近20个区、市、县也分布有冶金企业,都不同程度给所在地区带来污染问题。因此,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三峡库区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治理环境,调整地域结构就成了重庆冶金工业十分迫切的任务。通过关、停、并、转调整零乱分散的中小冶金企业,以产业结构调整来优化地域结构;对骨干大企业要通过增加投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来逐步减

少污染程度。在条件可能的前提下,探讨其地域结构的调整优化,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二)培育新的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具有阶段性。重庆市现有的汽车、摩托车、化工,冶金等支柱产业经过一段时期发展后,进入产业成熟增长期,对经济增长的主导贡献作用会逐步减弱,需要不断更新支柱产业,来承担起21世纪重庆支柱产业的重任。

支柱产业具有关联性,而支柱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前向推动、旁侧带动和后向拉动作用。新重庆要较好完成搞好开发性移民,发展库区经济;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充分发挥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作用;探索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新路子,实现城乡共发展三项历史使命,仅靠现有的三大支柱产业还不够,还需要培育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利用其关联性,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和重庆市产业群,食品工业、建筑建材工业、电子通讯业有条件成为重庆新的支柱产业。

1、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

重庆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有较好的基础。有全国一流的科研开发机构,有国家重点骨干企业,有独特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完全有条件发展壮大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据测算,电子工业在全国33个行业中的直接消耗指数为0.739%,影响力系数为1.285,居各行业之首,是公认的21世纪的领航产业。电子工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它的发展可直接形成若干重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类大宗产品;可直接带动机械、化工、医药、轻纺、家用电器等相关产业发展,推动传统产业从粗放走向集约。

2、建筑业和建材工业

包括建筑业、建材工业和房地产业在内的大建筑业确定为支柱产业的理由:第一,经济总量比重大。老重庆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7%,全口径建材工业占工业比重用4.3%。万州、涪陵和黔江建筑建材也有一定基础,就建材生产能力,水泥530万吨,墙材27亿块、建陶1000万平方米,玻璃80万箱条。第二,市场大,机遇好。建筑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别为1.42和1.1,均大于1。今后15年,新重庆建筑建材业将面临三峡工程建设,库区移民开发,淹没区城镇和工矿迁建,城市现代化建筑和国家实施安居工程的大好机遇。围绕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勘测设计、建筑施工、工程安装、装饰修缮等将形成一大综合性产业。第三,建筑业可吸纳广大城乡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仅万州区统计,“九五”期间吸纳30万劳动力就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3、发展、壮大食品烟草工业

将食品工业作为新重庆跨世纪培育的支柱产业,主要理由有三:一是意义特殊。新重庆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食品类为重点的农副产品加工制造,不断提高农业的商品化水平和产品附加值,对于库区开发性移民、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广大农村实现小康、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意义十分重大。二是目前基础较好,总量较大。95年老重庆全口径食品工业(包括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烟草)占全市工业比重为6%,税收占全市工业的7.8%;万州、涪陵和黔江食品工业比重更高,特别是以“两烟”为主的烟草工业,已经成为黔江和涪陵财政收的主要来源。三是有助于改善和优化产业结构。老重庆工业增长基本进入重化工的阶段,必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振兴轻工业。食品工业影响力指数和感应度指数均大于1,发展食品工业将有助于重庆轻工业的振兴和轻重工业结构的调整。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是烟草、啤酒饮料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经过扩大规模、创造条件,提高品质。

(四)传统工业的改造提升

1、冶金工业

(1)提升思路:钢铁工业总量控制普通钢材生产,淘汰落后生产力,采用先进技术、优化

工艺和技术装备,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区域汽车工业和城市建设优势,普优并举,开发生产优质纲,建设全国优质钢生产基地。有色金属工业以铝材生产为中心,完善工艺、改善产品质量,发展精品和新品。

(2)发展重点:第一,普通钢要发展品种,提高品质。第二,特殊钢紧密结合汽车工业发展需要,实现钢材供应国产化。第三,铝材生产,稳定和提高铝板、带、型材质量;提高铝箔、PS板、罐料和装饰板材料的市场占有率;第四,有色冶金,开发利用铝土资源和锰资源。提高大型氧化铝厂和电解铝厂的生产能力和工艺,实现进口替代。加快开发秀山、城口锰矿资源。

2、机械工业

(1)提升思路:充分发挥光机电产业发展的人才、技术优势和产业基础,以高新技术和装备,全面提升机械工业,促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和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

(2)发展重点:第一,输变电成套设备。组建机床工具集团和输变电集团,生产高效精密机械设备和11-50万伏输变电设备。第二,智能化自动化仪器仪表产业。以四联集团为核心开发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控制元件、功能材料为两大产品系列。第三,提升机床工具,开发生产人机对话机床。第四,生产城市轻轨成套装备。第六,重型特种工程机械。第七,汽车电子仪器和元件。第八,医疗用光电和机械设备。

3、轻工业

(1)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重点,强化品牌意识,巩固壮大硅酸盐、日用化学和包装三大优势行业,重点培育一批骨干企业,优化区域布局;加强新技术应用和新产品开发,创建一批具有资源优势、地方特色和竞争力的产品,淘汰和压缩一批不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2)发展重点:第一,日用化学品。巩固冷酸灵牙膏优势地位,开发功能性中药牙膏、保健和美容牙膏。扩大奥妮化妆品市场份额,发展洗涤用品。加快香桂产业化,积极开发日用香了产品。发展锂电池和原材料制备技术。第二,陶瓷和玻璃制品业。大幅度提高华陶、北玻高硼硅太阳能玻管等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玻璃制器要增加花色品种,提高质量。提高各种酒瓶及饮料包装瓶的质量和品种。第三,包装工业。发挥存量优势、内联外引,扶持骨干,加强与包装大用户的资产联合,实现跨行业、跨地区发展。发展包装机械、纸材和辅料,推广和研制环保型包装材料。重点扶持华亚、华彩、美化等骨干企业。

4、纺织工业

(1)发展思路调整改革求生存,扶优限劣保精华,优化产品求发展,职工分流保稳定。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积极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以“三改一加强”为主线,按照调整重组、优化发展的路子实施战略性结构性调整,促进企业行业的振兴。通过调整,实现名优产品增长一批,落后生产能力压缩一批,产业转移员工分流一批,抓大放小救活一批。开创能适应市经济运行,行业结构升级,产销基本平衡,效果明显回升,逐步走出困境的新局面

(2)发展重点:重点培育和支持有资源优势的苎麻、茧丝绸、兔毛纺织品;有区位优势的服装面料、服装加工、染整等企业,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渝派服装名牌;发展装饰织物和产业用纺织品。

(3)主要措施:第一,压缩初加工规模,初加工棉纺织进一步收缩。贯彻以销定产,以产定人,减人增效的方针。第二,延伸加工深度。开发利用好本地区纤维资源。重视开发苎麻纺织产品,研究国内外两个市场,以科技为先导,推广培育高支优良品种,改变原麻脱胶和麻织品印染后整理技术关键,改善织物性能,体现出天然纤维的特殊风格。第三,产品调整要压缩初级、低档、亏损的产品,开发深加工、高附加值、中高档、市场销路好的赢利产品。第四,企业技术进步以适量的增量资产盘活现有的庞大的存量资产,投入的重点是纺织深加工领域,以优势产品为龙头组织一条龙的配套技术改造,开发国内市场有竞争能力的品牌产

品。

(完整版)重庆周边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 一、重庆周边工业园区 1 两江新区工业园区 重庆市 170平方公里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的一部分,两江新区包括龙石先进制造功能区和鱼复现代物流功能区两大功能 区,国家级 2 西永综合保税区 沙坪坝区 10.3平方公里 A区位于沙坪坝西永镇中梁山以西、襄 渝铁路以东及周边地块;B区位于沙坪坝陈家桥镇寨山坪以西、虎曾 路以东地块,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是全国面积最大、功能最全、政 策最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为主,按照功能不同大致可划分为通关作业、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贸易服务四大功 能区,国家级 3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 江北区 8.37平方公里位于江北寸滩,包括长江中上游外贸集装箱枢纽港--寸滩港及周边交通枢纽,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致力于发挥 保税仓储、物流和商品展示交易等功能,国家级 4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岸区 90平方公里处在重庆城市副中心之一的茶园地区,与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重庆 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是移动通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3G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物联网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级

5 重庆长寿化工园区 长寿区 31.3平方公里位于长寿区晏家街道境内,重庆长寿化工园区是重庆市集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生物质化工、精细化工和 新材料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化工园区,是重庆市资源加工业的重要平台,国家级 6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渝中区 70平方公里包括石桥铺高新科技开发园、二郎科技新城20平方公里和北部新区高新园50平公里,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重庆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基地,国家级 7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万州区 10平方公里包括天子园、盐气化工园、五桥园三个分园,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盐气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机械电子、 纺织服装、食品药业等五大产,国家级 8 重庆北部新区 重庆市 136.6平方公里位于重庆主城区,南临渝中半岛,北靠 江北国际空港区,西接嘉陵江,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密集的沙坪坝区、北碚区数桥相连,东依长江寸滩港区,北部新区产业布局以发展“十里汽车城”和光电产业基地为重点,市级 9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 綦江区 150平方公里位于重庆市綦江区东部,地处重庆“一小 时经济圈”内,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重庆市南部地区重点煤电化产

重庆市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重庆市工业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2010—2020)

目录 前言 (1)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1) (一)人才发展成就 (1) 1、人才总量增长、结构优化 (1) 2、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2) (二)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 (2) 1、急需紧缺人才缺口较大 (2) 2、人才资源分布不尽合理 (2) 3、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尚待健全 (3) 4、人才发展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3) (三)发展形势分析 (4)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5) (一)指导思想 (5) (二)基本原则 (5) (三)发展目标 (6) 1、总体目标 (6) 2、具体目标 (6) 三、主要任务 (9) (一)造就三类关键核心人才 (9) 1、突出培养一批高精尖关键技术人才 (9) 2、大力培养一批领导与经营型高级管理人才 (10)

3、加快培养一批知识型高技能人才 (12) (二)构建人才集聚发展的三大战略高地 (13) 1、构建重点区域人才集聚高地 (13) 2、构建重点产业人才集聚高地 (14) 3、构建重点企业人才集聚高地 (15) (三)打造人才成长成才的三大基地 (15) 1、打造高校高端人才储备基地 (15) 2、打造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锻造基地 (16) 3、打造一线娴熟产线操作人才实训基地 (16) (四)建立人才创新创业的三大平台 (17) 1、建立重点产业科技研发平台 (17) 2、建立高端人才创业发展平台 (18) 3、建立人才发展公共服务平台 (18) 四、保障措施 (19) (一)加强组织领导 (19) (二)加大经费投入 (19) (三)优化发展环境 (20) (四)完善相关政策 (20)

重庆工业园分布

一、重庆城口工业园 城口矿产资源十分富集,享有“西部矿都”之美誉,拥有锰、钡、煤、大理石、古生物化石等2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锰矿藏量达2500万吨,属全国五大矿区之一;钡矿藏量达6500万吨,居亚洲之首。2008年12月,城口正式启动工业园区建设,其规划面积为450公顷。根据城口地理条件、资源储备和工业发展基础,采取“一区多园”模式分组团分批次予以建设。首批园区建设面积为112公顷,分为“高燕组团”和“庙坝组团”,主要分别发展锰矿高端产品和农林特色产品精深加工骨干产业。 二、重庆彭水工业园 彭水工业园区于2006年1月获市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设立(渝园区领导小组[2006]1号)。园区总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首期启动面积1.98平方公里。规划地域从保家三江口水电站至保家镇西南部,东靠319国道,西临郁江,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贯穿园区,园区至县城18公里,至重庆300公里。 三、重庆双桥工业园 重庆双桥工业园区是重庆市政府2003年3月批准的市(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之一,规划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是双桥区新城区的重要组

团,是渝西工业经济走廊的发展高地。目前,双桥工业园区正着力打造全国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中国西部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区。 四、重庆酉阳工业园 酉阳工业园区是由重工业园区与轻工业园区组成的复合型园区,总占地面积11.7平方公里,其中,重工业园占地6.46平方公里,轻工业园占地5.25平方公里。 酉阳工业园区的前身是酉阳工业规划区。即现在的龙江重工业园范围。 以龙江组团的重工业园于2003年开始筹建,2004年开始吸纳企业入驻,以矿产品加工、冶炼、化工为主,以建材、机械制造为辅,现有企业24户,规模以上企业18户,已投产企业21户。2007年,园区工业总产值8.4亿元,实现增加值2.4亿元。 以板溪组团的轻工业园已开始基础设施和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等建设,拟以食品、药品、服装加工、电子产品生产为主。 五、重庆巫山工业园 2007年县委、县府在认真分析县情、立足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决定大力实施“工业富县、工业强县”战略,着眼于解决城乡移民就业,结合打造劳务经济,以职教中心人才、技术优势为依托,组建巫山职教

重庆主城各工业区

重庆江津白沙工业园 重庆市港城工业园

公路、干线铁路、长江深水码头齐备,园区距重庆32公里,40 分钟左右可到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重庆正阳工业园 详细内容:园区概况:2004年,重庆市正阳工业园区是经重庆市 人民政府批准(渝府发[2003]169号)、国家发改委确认成立了 渝东南首家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园区规划面积A区(正阳)4.15 平方公里, B区(青杠拓展区)6平方公里 重庆忠县工业园 详细内容:一、园区概况忠县工业园区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 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是我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重要载体 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增长 极。 重庆双桥工业园 详细内容:园区概况:重庆双桥工业园区是重庆市政府2003年3 月批准的市(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之一,规划建设面积5平方公 里,是双桥区新城区的重要组团,是渝西工业经济走廊的发展高 地。 重庆陶家都市工业园

重庆市西彭工业园 详细内容:重庆市西彭工业园区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省级开发 区,重庆市市级直管铝加工特色工业园区,包括建成区2平方公 里,铝加工区16平方公里,配套服务区12平方公里。园区以中 铝西南铝企业为基础,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 运盛重庆现代工业园 详细内容:重庆康润实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涪陵工业园区(A区) 运盛重庆现代工业园,该园区是涪陵区西部新城区的核心片区的 一部份,是涪陵区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

重庆空港工业园区 详细内容:重庆空港工业园区于2002年1月动工建设,是重庆市 政府首批批准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连续5年排名重庆市特 色工业园区综合实力前三甲。重庆空港工业园区有着得天独厚的 区位优势,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候机楼仅1公里 重庆江津工业园 详细内容:重庆江津工业园区是重庆市人民政府2002年(渝府 ﹝2002﹞210号文件)首批批准的16个特色工业园区之一,并通 过审核,公布于国家发改委2006年第8号《公告》。2005年园区 位居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第七位。 重庆盈田·蔡家工谷 详细内容:盈田蔡家工谷是盈田置业打造的又一个工业地产项 目,该项目位于重庆蔡家组团核心位置,占地面积500亩,建成 后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产业定位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仪 器仪表、汽车摩托车零配件为主。 渝东经济技术开发区 重庆银翔新城工业园

重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一、规划策略 1、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 2、生态空间发展策略 3、“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策略 4、集中紧凑发展策略 5、新区拓展与旧城更新相结合策略 6、交通适应及引导发展策略 二、城乡协调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 (一)城乡协调发展 构筑都市区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异;加强郊区小城镇建设,提升小城镇对郊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服务功能,形成聚集效应,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保护郊区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城镇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逐步形成分工合理、高效有序的网络状城镇空间结构。加强农村居民点的整合和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二)都市区空间层次 都市区在空间上分为主城区和郊区两个部分。主城区为集中进行城市建设的区域,范围为2737平方千米,其中,中心城区位于中梁山、铜锣山之间,是主城建设的主要区域和旧城所在地,范围为1062平方千米。郊区范围为2736平方千米。 (三)城市主要拓展方向 城市拓展的主要方向为内环线以北、中梁山以西以及铜锣山以东。 (四)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结构为“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 主城由中部、北部、南部、西部、东部五大片区组成。多中心包含一个城市中心和六个城市副中心。主城城市建设用地分为十六个组团和八个功能区。 三、城市规模 (一)人口规模 规划至2010年,都市区总人口73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60万人;规划至2020年,都市区总人口9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30万人。 规划至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520万人;规划至2020年,城市人口635万人。 (二)用地规模 规划至2010年,都市区城镇建设总用地为580平方千米,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88平方米;规划至2020年,城镇建设总用地为865平方千米,人均城镇建设用地为93平方米。 规划至2010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总用地为401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77.1平方米;规划至2020年,城市建设总用地为520平方千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81.89平方米。 四、城市功能布局 (一)片区 以片区为格局有机组织城市人口和功能,各片区具有相当的人口规模,城市功能完善,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相互协调发展。每个片区包含若干组团和功能区。 中部片区为中梁山以东、铜锣山以西,长江和嘉陵江环抱的区域。主要为现状建成区。重点加强和提升城市中心品质,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逐步疏解人口和功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用地布局,大力发展以金融、商贸、现代物流以及都市区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以重钢搬迁为契机,提升大渡口的城市功能,分担杨家坪城市副中心的部分职能。 北部片区为嘉陵江以北,中梁山和铜锣山之间的区域。以北部新区、江北城现代商务区为重点,

重庆市工业园名单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 市环保局、市经委、市中小企业局拟订的《重庆市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环境保护调查评估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八月二十五日 重庆市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 环境保护调查评估工作方案 ??? 为全面掌握我市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状况,建立完善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市政府决定对全市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评估。 ??? 一、指导思想 ??? 以科学发展观和“314”总体部署为指导,以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从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大局出发,全面掌握我市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快速发展中规划选址、产业布局、基础设施、污染治理等情况,着力解决我市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可能存在的环保滞后、污染集中、风险失控、管理缺位等问题,努力促进我市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 掌握全市各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环境保护状况,建立全市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环境保护现状评估,提出“一园一策”的产业调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环境风险防范方案。 ??? 三、范围对象 ??? (一)工业园区 ??? 市级以上审批的48个工业园区。 ??? (二)工业集中区 ??? 市政府批准设立的34个都市工业园,市级部门批准的28个都市工业楼宇和76个小企业创业基地,以及上述三部分之外部分镇街已经形成的10户以上工业企业连片分布集中区。??? 四、工作安排 ??? 此次调查评估工作分区县(自治县)自查和市级评估两个阶段。 ??? (一)调查阶段(2008年8月至9月底) ???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按照本方案要求,迅速组织力量对行政区域内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其中,工业园区重点清理园区入驻企业与产业定位的一致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建设情况、“三废”处理情况、工业园区存在的环境问题(园区居民搬迁、需要关闭的工业园区下游取水口等),以及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建设情况;工业集中区重点调查工业集中区及入驻企业(项目)废水排放情况、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环境污染治理情况,以及工业集中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 ???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于2008年9月15日前,将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环境保护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等自查整改情况及附件5报送本次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9月30日前,将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情况、环境保护情况、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等自查整改情况及附件6、附件7(装订成册)报送本次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 (二)评估阶段(2008年10月至12月底) ??? 根据各区县(自治县)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环境保护自查情况,市环保局牵头会同市经委、市中小企业局等市政府有关部门对全市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并组织专家对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论证,提出“一园一策”整改方案和措施,拟订建立完善全市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环境管理机制的意见,2008年12

《重庆市工业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

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6日15时32分作者:查看次数:次 渝经信发…2011?72号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 —2020年)》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经济信息委,有关单位: 根据《重庆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总体要求,在认真总结我市工业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业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的基础上,我委制定了《重庆市工业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通知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10月26日印发 重庆市工业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1—2020年) 为更好地发挥人才在重庆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核心作用,

打造与全市重点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人才队伍,依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重庆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重点产业是指汽车摩托车工业、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化医工业、材料工业、能源工业和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即“6+1”重点产业,同时兼顾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人才发展成就 1、人才总量增长、结构优化 近年来,全市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加强了产业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产业的从业人员、人才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期末,重点产业从业人员达220万余人,包括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各类技能人才等在内的重点人才93.3万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49.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才33.3万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17.6%;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人才12万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6.4%。 2、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直辖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人才环境的决定》、《关于进一步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若干政策的意见》、《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从科研经费、福利待遇、住房、户籍、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支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工程发展,为重点产业人才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人才发展存在的问题 1、急需紧缺人才缺口较大 随着重庆工业规模急剧扩大和结构升级,高精尖人才和新型技能

重庆京东电商产业园整体布局和仓库布局与基本流程设计

商务策划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设计 二〇一五年六月十五日

目录 一、引言 (1) 二、京东电商产业园 (1) 2.1 京东电商产业园简介 (1) 2.2京东电商产业园地理位置 (1) 三、产业园整体布局及基本流程设计 (2) 3.1 产业园需求分析 (2) 3.2 产业园功能区划分 (3) 3.3产业园整体布局规划 (5) 3.3.1功能区间密切程度分析 (6) 3.3.2功能区间位置相关图 (8) 3.3.3功能区面积相关图 (9) 3.3.4产业园整体规划设计 (9) 3.4 入驻产业园流程设计 (10) 四、物流仓库平面布局及业务流程设计 (11) 4.1仓库平面布局概述 (11) 4.2仓库各作业区划分 (11) 4.3 仓库布局规划设计 (12) 4.3.1 仓库作业区间的密切程度分析 (12) 4.3.2 仓库作业区间的位置相关图 (13) 4.3.2 仓库作业区整体布置设计 (14) 4.4 仓库业务流程设计 (15) 4.5 仓储信息管理系统 (17) 五、方案可行性分析 (18) 5.1 京东电商产业园可行性分析 (18) 5.2 仓库平面布局可行性分析 (19) 参考文献 (21)

一、引言 建设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可以为园区内所有企业提供一个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学习交流的综合型平台,为企业入驻、办公、运营过程提供全方位支持,是促进企业之间相互结合、协同发展的一种全新的专业市场模式。特别是在全球化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社会经济对转型升级的需求显得愈加迫切,而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将成为大势所趋。 电子商务服务行业不仅是电子商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新兴的服务业形态。无论是在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还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拉动就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等,都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各地政府应该加大对电商产业的重视与扶持力度,大力兴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使之充分发挥应有的优势作用;同时,建议对园区内的电商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税收、补贴等多方面的支持,以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从而拉动园区和电商服务业的发展与壮大。 二、京东电商产业园 2.1 京东电商产业园简介 重庆京东电商产业园项目占地约1000亩,预计投资30亿元,将打造一个集物资集散、仓储加工、多式联运、城市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电商产业园。一期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已建成的京东重庆运营中心开仓后,总仓储面积接近5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重庆最大的电商基地。同时,京东首个全球购跨境电商项目也落子巴南,未来,这里将成为京东在西南的首个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基地。 京东于2009年进入西南地区后,每年都保持了200%以上的增长速度。重庆作为西南地区具有超大投资潜力的城市,据相关机构分析,重庆的网购发展环境位居全国第五,中西部排名第一,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2.2京东电商产业园地理位置 该项目选址于南彭镇,处于西南部、东南部物资进出之门户(如下图)。北接内环高速和渝黔高速;南接绕城高速,规划中的铁路东南外绕线在南彭设置货场;东邻渝湘高速;西通佛耳岩码头。交通四通八达,距主城核心区35公里,可发展水、公、铁多式联运,建成为重庆及西部地区公路物流提供“基础性的物流设施”“信息交易服务”和“商务配套服务”的一个综合性物港口。南彭公路物流港地处渝黔高速、渝湘高速、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实施意见的通知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实施 意见的通知 【法规类别】行业计划 【发文字号】渝府发[2008]101号 【发布部门】重庆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8.09.22 【实施日期】2008.09.22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失效依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继续施行部分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决定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实施意见的通知 (渝府发〔2008〕101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市政府同意《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实施意见》,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 二○○八年九月二十二日 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突出全市特色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工业园区)产业特色,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产业集聚,提高我市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根据“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就我市特色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大投资、大项目、大企业、大基地、大支柱”为抓手,立足各工业园区资源特征、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为依托,以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为重点,加快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石油天然气化工、电子信息、材料工业等五大支柱产业以及能源、轻纺两大重点产业发展,促进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特色突出鲜明、规模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 二、发展目标 到2012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0000亿元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3000亿元以上,安置就业100万人以上,培育形成5个销售产值1000亿元以上,一批销售产值5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把重庆建成中国汽车名城、摩托车之都、铝加工之都、装备制造基地、天然气化工基地、西部石油化工基地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成为我国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园区产业规划与相关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 工业园区必须针对自身特点和发展目标,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并与全市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十一五”重点产业专项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协调一致。 (二)坚持形成产业大集群的原则。

重庆工业园区规划图

重庆十大工业园区 一、空港工业园区 重庆空港工业园区于2002年1月正式动工建设;同年12月,经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为市级特色工业园区。2006年1月,园区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2009年,国家商务部把园区确定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2010年,园区综合实力跃居全市十强特色工业园区第一名。园区整体规划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原则,由深圳市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总体规划面积达54平方公里,一期控制性规划14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园区设有高新技术产业园、汽车工业园、摩托车工业园、空港物流园、人居环境区等功能分区,并合理规划了学校、医院、车站等公用设施和大量园林、绿化用地,形成了整体布局科学、片区功能协调、产业特色鲜明、配套绿化完善的规划格局。 规划图如下:

二、港城工业园区 2002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园区位于重庆市主城区江北区境内,南邻长江黄金水道,北临重庆出口加工区,东接铁山坪森林公园,西至大佛寺长江大桥。总体规划建设面积11平方公里,分为A、B、C、D 四个片区,其中:A片区6.18平方公里、B片区2.15平方公里、C片区1平方公里、D片区1.67平方公里。A、C、D片区用于工业生产,B片区依托重庆寸滩深水港、重庆铁路货运编组站等大型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仓储物流产业。 B区规划图(A、C、D区没有实地考察):

三、重庆市晏家工业园区 位于重庆市长寿区,离重庆市主城50公里,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于2003年3月启动建设,2008年在全市47个特色工业园区中综合排名第四名,连续5年成为重庆市“五个示范工业园区”之一。园区位于是重庆市的地区性中心城市——长寿区,地处重庆腹心地带,是“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三峡库区与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是重庆主城区通往华东、华中、湘西地区的必经之路,水陆交通枢纽。 园区控制规划面积38.98平方公里,其中综合加工区规划面积7.58平方公里,江南钢城规划面积14.8平方公里,机电材料园区规划面积16.6平方公里。分区布置冶金及金属压延、机械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截止2008年底,入驻企业108户,合同投资401.69亿元,开发面积近20平方公里;建成投产企业85户,解决就业8600人,实现年产值118亿元,利税7.51亿元。重钢(集团)公司、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重庆环松科技工业有限公司、重庆景兴纸业集团造纸有限公司、重庆小康汽车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已入驻园区,基本形成了冶金及金属压延、机械制造、新材料三大特色产业。 四、重庆建桥工业园 建桥工业园区是2003年重庆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由A、B、C三个分区组成,同年6月18日破土动工。园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医药食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突出大项目,突出产业链,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园区地址位于重庆市大渡口区金桥路9号。目前,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

重庆工业园区(含区县)

重庆市工业园区名单(含区县) 一、重庆城口工业园 城口矿产资源十分富集,享有“西部矿都”之美誉,拥有锰、钡、煤、大理石、古生物化石等20余种矿产资源,其中锰矿藏量达2500万吨,属全国五大矿区之一;钡矿藏量达6500万吨,居亚洲之首。2008年12月,城口正式启动工业园区建设,其规划面积为450公顷。根据城口地理条件、资源储备和工业发展基础,采取“一区多园”模式分组团分批次予以建设。首批园区建设面积为112公顷,分为“高燕组团”和“庙坝组团”,主要分别发展锰矿高端产品和农林特色产品精深加工骨干产业。 二、重庆彭水工业园 彭水工业园区于2006年1月获市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设立(渝园区领导小组[2006]1号)。园区总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首期启动面积1.98平方公里。规划地域从保家三江口水电站至保家镇西南部,东靠319国道,西临郁江,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贯穿园区,园区至县城18公里,至重庆300公里。 三、重庆双桥工业园 重庆双桥工业园区是重庆市政府2003年3月批准的市(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之一,规划建设面积5平方公里,是双桥区新城区的重要组团,是渝西工业经济走廊的发展高地。目前,双桥工业园区正着力打造全国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中国西部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区。

酉阳工业园区是由重工业园区与轻工业园区组成的复合型园区,总占地面积11.7平方公里,其中,重工业园占地6.46平方公里,轻工业园占地5.25平方公里。 酉阳工业园区的前身是酉阳工业规划区。即现在的龙江重工业园范围。 以龙江组团的重工业园于2003年开始筹建,2004年开始吸纳企业入驻,以矿产品加工、冶炼、化工为主,以建材、机械制造为辅,现有企业24户,规模以上企业18户,已投产企业21户。2007年,园区工业总产值8.4亿元,实现增加值2.4亿元。 以板溪组团的轻工业园已开始基础设施和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等建设,拟以食品、药品、服装加工、电子产品生产为主。 五、重庆巫山工业园 2007年县委、县府在认真分析县情、立足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决定大力实施“工业富县、工业强县”战略,着眼于解决城乡移民就业,结合打造劳务经济,以职教中心人才、技术优势为依托,组建巫山职教工业园。着力发展以电子信息、轻纺服装、小型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产品加工等为重点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和制造业。 六、重庆奉节工业园 奉节县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分安坪、苹堂和朱衣3个片区。其中:安坪组团规划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先期启动4平方公里:草堂组团规划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朱衣组团规划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

重庆市两路工业园入住企业名单

重庆空港工业园区于2002年1月动工建设,是重庆市政府首批批准设立的市级特色工业园区,连续5年排名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综合实力前三甲。重庆空港工业园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候机楼仅1公里,距长江上游最大的寸滩深水港13公里,距西南地区最大的龙头寺客货编组站11公里;渝邻、渝涪、渝黔、渝合等高速公路通达四方,重庆市轻轨三号线连接南北、重庆市绕城高速路(二环)横贯东西,是西部地区唯一集水、陆、空及轨道于一体的立体交通枢纽。 园区总体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以汽车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业和金属加工机械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现已引进各类企业200余家。园区综合配套完备,产业定位及产业规划科学合理,产业链条延伸壮大,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目前,内陆第一个保税港区——重庆寸滩两路保税港区,位于园区二期范围内,并已正式启动实施,对吸引国内国际优质企业及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巨大吸引力。 园区整体规划坚持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原则,由深圳市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整体规划设计,总体规划面积达54平方公里,一期控制性规划14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园区设有高新技术产业园、汽车工业园、摩托车工业园、空港物流园、人居环境区等功能分区,并合理规划了学校、医院、车站等公用设施和大量园林、绿化用地,形成了整体布局科学、片区功能协调、产业特色鲜明、配套绿化完善的规划格局。

分类搬迁,有序推进。建议在经过环保和产业规划审核合格之后,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留在空港工业园或台商工业园发展,1亿元以下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引导到相关镇的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3000万元以下则可引导到区外发展。搬迁工作,既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推进,又要遵循规律,讲求科学,善于引导,按照先未建企业和已外迁企业,再已征地在建企业,最后其他企业的时序,分年度有序推进。

重庆市地理--城市空间布局

重庆市地理--城市空间布局 (2007-08-14 14:41:54) 标签: 分类:专业资料汇总-规划建筑 学习公社 重庆市地理 城市 空间布局 我国城市空间空间结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将城市作为区域中的一个点,研究城市与整个区域的空间组织关系,主要指区域城镇体系的研究,研究的内容有区域城镇体系的城市化水平、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以及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等,即传统的“一化三结构”研究;另一部分是将城市作为一个面,研究其内部空间结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内部土地利用、CBD、郊区化、城市边缘区、城市形态结构眼花以及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等等。 (一)重庆市的城镇体系从重庆陪都10年来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1.陪都十年计划 重庆在1946年4月,在《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提出了疏散市区人口,降低人口密度发展卫星城镇的设想,在渝中半岛以外规划了弹子石、沙坪坝、铜元局等12个卫星市,香国寺、杨家坪、新桥等18个卫星镇和五里店、歇台子、九龙坡等12个预备卫星市镇。 2.重庆城市初步规划 解放后的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重庆城市初步规划》。城市用地继续“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的布局原则,强调将工业在更大范围内分散,规划了市中区、大杨区、大渡口区、沙磁区、中梁山区、江北工业区、弹子石工业区、南坪工业区、李家沱—道角工业区等9个片区,在外围规划了北碚、歇马、西彭和南桐4个卫星城。 3.98版总规 规划继续沿用“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在主城(大于过去的母城)内规划了渝中、大杨石等12个组团。提出组团与组团之间以河流、绿化和山体相分隔,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使每个组团内的工作、生活用地大体做到就地平衡。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城市多级中心的结构体系,设立观音桥、南坪、沙坪坝和大杨石四个城市副中心,强调每个组团应完善组团中心和社区中心。规划突破了中梁山和铜锣山两山屏障,在主城外围地区规划了鱼嘴等11个组团,作为与主城密切联系的独立新城,是主城用地结构的延伸和发展。 4.2005-2020年版总规 在重庆市历次总体规划中,“多中心、组团式”是一贯坚持并得到高度评价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策略。多中心组团式的城市结构,既顺应了重庆城市发展的自然条件特征,又是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形态。这种城市形态是城市集中与分散的有机统一,它将特大城市分解为一系列较为独立,有完善的生产和生活设施的组团,大部分人的日常活动都能在组团内完成,同时通过增设城市副中心,减小城市规模扩张后对城市中心的压力。 从上面的四个发展历程可以知道:重庆卫星城――大分散、小集中、梅花点状――多中心组团式,目前重庆的发展以多中心组团式发展为主。 (二)城镇发展战略目标 建设以重庆都市圈为核心,万州、涪陵、黔江、永川、江津、合川、南川、长寿、开县为地区中心城市的“一心多极网络式”现代化城镇体系。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到2020年,逐步形成由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组成的、层次分明、规模适度、功能合理的长江上游现代化城镇群。 城市化道路

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规范

附件1 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特色工业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09?76号)精神,特制定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规范: 1、把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成片工业和仓储用地纳入工业园区规划控制范围,总体规划实行统一管理,有序开发;严格按照《关于市级特色工业园区拓展审批工作的意见》实施拓展。 2、科学编制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按照《重庆市贯彻落实国家九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和《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产业定位实施意见》的要求合理布局产业,发展产业集群。 3、科学编制工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园区工业用地比例不宜低于65%,平均容积率不得低于0.8,严禁规划建设脱离实际需要的宽公路、大广场和绿化带,园区规划的公共绿地中应有不低于70%用于种植树木。园区内工业项目建筑密度不宜低于40%,绿地率不得高于25% ,规划的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例不得高于7%。 4、科学编制工业园区环境保护规划,健全环保管理制度,除必要的倒班房外,不得建职工宿舍。在园区建设的同时规划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入驻园区工业企业必须符

合《重庆市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的要求。 5、在工业园区附近防护距离外按照不高于园区面积50%的比例规划配套综合用地,用于集中建设职工宿舍、行政办公等配套项目。按园区面积测算,职工宿舍的建筑面积应不低于每平方公里2万方。 6、全面推广建设各类型的标准厂房,按园区面积测算,标准厂房建筑面积应不低于每平方公里5万方,建筑容积率应不低于1.2,不高于3.0。 7、健全园区“一站式”行政服务机构,实行企业手续全程代办服务,建立园区安全管理制度。在有条件的园区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机构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8、建设完善工业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做到园区范围内有线网络宽带全接通、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有条件的园区要建立电子政务系统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9、提高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要求,把投入产出强度要求作为企业入驻的前提条件,原则上主城九区及六大区域中心城市园区每平方公里投资强度不低于50亿元,产出强度不低于100亿元;“一圈”非主城园区每平方公里投资强度不低于40亿元,产出强度不低于70亿元;“两翼”园区每平方公里投资强度不低于30亿元,产出强度不低50亿元。 10、严禁将工业用地变相用于房地产开发,或用于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经营性项目,确保工业用地不减少。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渝府(精)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 进一步加快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 〔 2009〕 3号精神,按照市委三届三次、四次全委会工作部署,现就进一步加快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深入落实胡锦涛总书记“ 314” 总体部署和国发 〔 2009〕 3号文件精神,促进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发展;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加强规划管理, 提高特色工业园区发展的总体规模和质量, 把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发展目标 到 2012年,全市特色工业园区实现工业销售产值 10000亿元、工业增加值 3000亿元、利税总额 800亿元,安置就业人数达到 100万人;发展壮大“ 6+1” 支柱产业,加快建设 9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形成 5个以上千亿元级、 30个以上百亿元级工业园区,形成 5个以上千亿元级、 20个以上百亿元级产业集群。 三、扶持措施 (一对经市政府批准的工业园区内的工业和仓储用地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和城市建设配套费, 在扣除国家和市政府规定计提的规费后, 由市和区县 (自治县财政全额安排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在2009― 2012年,对“两翼”区县(自治县每年产生的市级税收环比增量,“一圈”中主城九区的工业园区范围内每年产生的市级税收增量的 50%及其他区县的工

业园区范围内每年产生的市级税收增量,由市财政定向补助区县(自治县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建设“两翼”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自治县工业园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项目, 建立市属国有企业帮助工业园区融资建设机制; 加快建设三峡库区移 民生态工业园项目, 建立三峡后续工作资金投入补助和对口支援省市异地援建机制; 建立“一圈两翼” 对口支援建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项目目标考核机制,探索创新工业园区多元共建和投资利益分享机制。 (四对符合产业定位的园区工业企业, 市级工业发展专项资金、三峡库区产业化发展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提振经济特别专项资金等要优先重点支持。 (五鼓励工业园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对全市十强工业园区和优秀工业园区,预先安排工业项目用地周转指标计划;对现有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 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对新增工业用地,厂房 建筑面积高于容积率控制指标的部分,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六对符合产业定位的园区工业企业, 要在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的调配上给 予重点支持和倾斜,优先保障企业的生产经营需要;交通、电力、燃气、水务、电信等市级有关部门对工业园区相关基础设施项目提前介入,优先实施。 (七市、区县(自治县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效能,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金 融机构要优先给予贷款支持,市、区县(自治县担保机构要优先提供融资担保,费率 按下限收取。 (八支持工业园区按一定比例匹配综合用地, 统一规划、集中建设配套服务区,解决工业园区住宿、医疗、教育、娱乐等生活配套问题。支持工业园区建立以特 色产业为依托的研发中心、培训中心及各类生产性服务机构, 引导在产业集群内组建行业社团组织。 四、规划管理

重庆市建桥工业园区简介(最新)

重庆市建桥工业园区简介 重庆市建桥工业园是2003年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首批特色工业园区之一。园区规划总面积10平方公里,分为A、B、C三个分区,园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医药食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现代物流业五大产业。园区按照“百年建桥、千亿园区”的愿景在打造,先后获得了“重庆首个园林式工业园区”、“重庆十强园区”、“重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重庆韩国工业园”、“重庆出口制造基地示范区”、“重庆玻纤产业园”、“重庆非公有制经济示范园”、“重庆创新基地”、“中国十大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等殊荣。 目前,建桥园区引进了美国凯雷、美国卡万塔、加拿大派姆、意大利比亚乔、法国诺灵科、沙特阿曼提、日本三井、韩国新尚、香港天安、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交集团、中船重工、云南云天化、上海梅林、三一重工、河北宝丰、四川九洲等80户企业,且多数是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户均注册资本高达7033万元、外资企业注册资本占39.8%。其中设在建桥园区的卡万塔中国总部,是重庆现有的2个跨国公司中国总部之一。5年协议引资350亿元人民币,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十强园区”,单位面积产出全市第一。 2008年,园区一天创造工业产值4000万元,一天投资

固定资产1500万元,一天发生物流交易额4000万元,一天上缴税费250万元。重庆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说“建桥园区是重庆主城第一个真正达到市委市政府对投入产出的基本要求的特色园区”。 建桥园区一贯秉持“环境就是资源,就是资本,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坚信“有多好的环境,就有多好的项目”,立志要让企业家的梦想在森林里实现,充分演绎工业与园林的奇妙结合。园区规划者的目标是要建成30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目前共建成了18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绿地率达40%,绿化覆盖率达42%。

重庆市工业园区企业考核办法

重庆市工业园区管委会 企业管理考核与奖励办法 为了规范园区企业的管理,鼓励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园区管委会根据XX区经委《重庆市XX区工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基本规范》的精神,制定《重庆市XX工业园区工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及考核奖励办法。 第一章重庆市XX工业园区企业管理考核 第一条《规范》的内容(总分值500分) 一、技术创新(100分) 项管理要点规范要求标 准 分 计分办法 (一)市场开拓 与产品开 发 1.制定了产品市场战略,并有服务方向 分析、产品市场分析、产品结构分析。 2.以市场为导向、制定了技术创新的方 向、目标和规划。 3.加工企业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 试制一代、科研一代”;原材料企业做 到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并向深度开发方 向发展。 12 每小点各4分; 市场战略中每缺一个 分析扣2分; 技术创新方向、目标 不明确的各扣2分; 加工企业“四个一代” 没未做到一个扣2 分,原材料企业未开 展多种经营的扣4 分。 - 1 -

(二)企业要成 为技术创 新的主体 1.制定与发展战略相配套的产品开发、 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及新技术应用推广 的单项计划、方案、项目。 2.建立与企业相适应的技术研究与开发 机构,有明确的工作职责、规划与目标, 并积极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工作。 3.企业研发机构被认定为市级以上企业 技术中心。 4.积极实行“产学研”开发方式,使科 技成果得到尽快地转化。 5.积极开发申报国家级和市级新产品, 并被列入重庆市技术创新项目年度计 划。 6.新产品技术通过专家鉴定,评为市级 或国家级新产品新技术。 7.被评为市级或国家级优秀新产品。 8.申请或授权专利1项以上。 40 每小点5分,每缺1 点扣相应分值 - 2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