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动车驾驶培训网络远程理论教学技术规范

机动车驾驶培训网络远程理论教学技术规范

机动车驾驶培训网络远程理论教学技术规范
机动车驾驶培训网络远程理论教学技术规范

机动车驾驶培训

网络远程理论教学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of network distance theory teaching for vehicle driving training

(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〇一七年二月

目录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4教学素材要求 (3)

5教学网络(课件)课程要求 (4)

6远程教育平台功能要求 (5)

7远程教育平台技术要求 (8)

8远程教育平台运营服务要求 (10)

9课程质量与平台服务质量评价 (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点 (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平台用户基本信息格式要求 (19)

附录C(规范性附录)学习者学习过程信息记录和电子教学日志信息格式 (21)

附录D(规范性附录)远程教育平台课件和课程信息格式基本要求 (23)

附录E(资料性附录)教学课程质量及平台运营商服务质量评价 (24)

参考文献 (26)

前言

本规范是开展机动车驾驶培训网络远程教学的基础性文件,明确了机动车驾驶培训网络远程教学的教学素材、网络(课件)课程以及网络远程教育平台的功能、技术、运营服务和课程质量与平台服务质量评价等要求,用于指导机动车驾驶培训网络远程教育平台及其教学课程的设计、建设与管理。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

机动车驾驶培训网络远程理论教学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机动车驾驶培训网络远程理论教学的教学素材、教学(课件)课程以及远程教育平台功能、技术要求、运营服务、课程质量与平台服务质量评价。

本规范适用于机动车驾驶培训网络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以及指导平台内教学课程的制作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887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 1785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 18030 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GB/T 21644 网络远程教学平台总体要求

GB/T 22239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YD /T 1514 远程教学通信平台用户接入认证授权计费系统技术要求

ITU-T H.264 通用视听业务的先进视频编码(Advanced video coding for generic audiovisual services)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GB/T 2164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机动车驾驶培训网络远程教育平台 network distance teaching platform for vehicle driving training

部署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或者第三方机构,能够实现学员在线理论培训学习、评测和计时、评价及记录学习过程信息等功能,并且能与监管服务平台进行信息交互的网络远程教育平台,简称远程教育平台。

3.1.2

课件 courseware

包含一定教学内容,可通过某种载体采用一定的表现方式达到教学目的,以一定的组织形式编制的软件,课件主要有WEB课件和流媒体课件。

[GB/T 21644-2008,定义3.6]

3.1.3

课程 curriculum

按照教学目标和知识体系组合而成的教学课件及其教学活动的总和。

3.1.4

平台用户 platform user

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开展课程管理、教学组织、学习、评价及其他相关活动的机构或人员,包括教学资源提供者、教学组织者、学习者、平台运营服务商、教学管理者。

3.1.5

教学资源提供者 teaching resource provider

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等要求,为远程教育平台提供教学课件或课程的机构或人员。

3.1.6

教学组织者 teaching organizer

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等要求,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实施教学管理的机构或人员。

3.1.7

学习者 learner

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等要求,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的驾驶培训课程和技术环境进行驾驶理论知识学习的人员。

3.1.8

平台运营服务商 platform operating service provider

按照机动车驾驶培训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构建、运营、维护远程教育平台,对平台用户提供管理与服务,保障远程教育平台正常运行的机构或人员。

3.1.9

教学管理者 teaching regulator

按照机动车驾驶培训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对远程教育平台运行、课程质量、培训与服务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机构或人员。

3.1.10

有效学习时长 duration of valid learning

远程教育平台监测到学习者处于学习状态的在线学习时长。

3.1.11

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mean time to repair

修复远程教育平台一次故障平均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确认故障发生所需的时间,以及维护所需的时间。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UTF-8:针对Unicode(统一码、万国码、单一码)的可变长度字符编码,又称万国码(8-bit Unicode Transformation Format)

ASCII: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TXT:文本文件(Text File)

DOC:文档(Document)

DOCX:文本格式,即在传统的文件名扩展名(DOC)后面添加了字母x

PDF:便携式文件格式(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RTF:多文本格式(Rich Text Format)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或超文本链接标示语言 (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

XML:用来定义其它语言的一种元语言(Extentsible Markup Language)

ppi:每英寸所拥有的的像素(Pixels Per Inch)

JPEG:图像存储格式(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PNG:图像文件存储格式(Portable Network Graphic Format)

BMP:位图,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标准图像文件格式(Bitmap)

PSD:图片文件格式(Photoshop Document)

TIFF:图像文件格式(Tagged Image File Format)

TGA:图像文件格式(Tagged Graphics)

kHz:千赫兹(kilo Hertz)

kbps:比特率(kilobits per Second)

MP3:连续图像(电影)格式中的声音部分(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WAV:声音文件格式(Windows Media Audio WAV)

p:逐行扫描(progressive scan)

AVI:音频视频交错格式(Audio Video Interleaved)

RMVB:RealMedia可变比特率(Real Media Variable Bitrate)

MP4: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4)

RM:一种流媒体视频文件格式(Real Media)

MEPG: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3G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计划定义的3G流媒体的视频编码容器格式(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MKV:多媒体封装格式(Multimedia Container)

FLV:流媒体格式(FLASH VIDEO)

GIF:图像互换格式(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

SWF:动画设计软件Flash的专用格式 (Shock Wave Flash)

SVG:可缩放矢量图形(Scalable Vector Graphics)

d:天(day)

h:小时(hour)

min:分钟(minute)

s:秒(second)

TPS:每秒处理事务数(Transaction Per Second)

Mbps:兆比特每秒(Million bits per second)

IDS: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

IDC:标准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

VPN: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JSON: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SSL:安全套接层协议(Secure Sockets Layer)

4教学素材

4.1基本要求

4.1.1知识产权应清晰可查,字体、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人物肖像等无版权争议。

4.1.2素材中的语音应至少包括二级以上普通话,字幕至少包括中文简体文字。为外国国籍人员提供培训服务的,语言和文字应至少包括英语。

4.2文本类素材

4.2.1编码和存储应采用UTF-8或符合GB 18030的规定,英文字母和符号使用ASCII编码和存储。

4.2.2存储格式应为TXT、DOC、DOCX、PDF、RTF、HTML、XML等。

4.3图片类素材

4.3.1图片分辨率不应低于72ppi。

4.3.2存储格式应为JPEG、PNG、BMP、PSD 、TIFF、TGA等。

4.4音频类素材

4.4.1采样频率不应低于22.05kHz,量化位数不低于16位,比特率不低于64kbps,声道数为双声道。

4.4.2存储格式应采用MP3、WAV或流式音频格式。

4.5视频类素材

4.5.1视频素材清晰度不应低于480 p,码率不低于512 kbps。

4.5.2存储格式应为AVI、RMVB、MP4、RM、MEPG、3GP、MKV、FLV等,符合ITU-T H.264要求。

4.5.3视频素材中的音频应符合4.4的要求。

4.5.4应配有字幕。字幕的字体、文字大小、色彩搭配、摆放位置、停留时间、出入屏方式与画面、背景音乐等要素配合应适当,字幕与视频图像保持同步、无延时。

4.6动画类素材

4.6.1动画帧和帧之间的关联性强,每秒不应低于24帧。

4.6.2存储格式应采用GIF、TIFF、SWF、SVG等。

4.6.3动画演播静止画面时间不应超过5s。有背景音乐时,背景音乐音量不宜过大。

4.6.4动画素材中的音频应满足4.4的要求,配有字幕,且符合4.

5.4的要求。

4.7教学录像

4.7.1除应满足4.5的要求外,录像光线应合理,画面结构布局得当。

4.7.2教学者语音应清晰、流畅,讲授的教学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与本次教学的主题吻合。

4.7.3教学者服饰应整洁、自然得体。

5教学(课件)课程

5.1基本要求

5.1.1教学课程版权清晰,无版权争议。

5.1.2教学课程内容应符合国家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满足国家统一的机

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的要求。

5.1.3教学课程内容涉及的法律法规、行业管理规定、技术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等制修订后,相关的课程内容应至少在3个月内进行更新、完善。

5.1.4教学课程的文字错误率不应超过0.3‰。

5.1.5教学课程播放应流畅,播放时应至少提供播放、暂停、快退、退出、全屏等控制。

5.1.6教学课程播放前、播放中应无加插广告等与课程内容无关的信息。

5.2内容要求

5.2.1教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应至少包括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点见附录A中的表A.1和表A.2。

5.2.2教学课程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培训学时、学习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学习小结等。

5.2.3教学课程应根据内容需求合理采用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表现形式,使用

的图片、音频、动画等素材应与教学知识点内容密切相关。

5.2.4教学课程教学知识体系中交通事故案例教学等知识点宜采用动画或视频的表现形式。

5.2.5相同的教学知识点宜配置有不同的教学课程供学习者选择。

5.2.6教学课程每学时的学习内容时长不应少于45min,且每学时中采用动画和视频表现形式的学习内容时长不应少于30min。

5.2.7提供学习者测试和教学部分考核的,计入有效学习时长的测试和考核的时长不应超过2个学时。

5.3界面(页面)设计要求

5.3.1教学课程各级界面风格应统一,采用统一的功能图标和操作界面。

5.3.2教学课程界面要素设计醒目、内容层次清晰,注重视觉感知效果。

6远程教育平台功能

6.1学习功能

6.1.1平台用户注册与身份验证

6.1.1.1应支持平台用户网上注册和批量导入,采集用户信息,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基本信息格式要求见附录B中的表B.1和表B.2。

6.1.1.2应至少具有密码验证、U盾验证、短信随机码验证和人像特征验证、声纹识别验证等一种以上身份验证方式。在学习者登录/签退时,应自动对其进行身份验证,并提示验证成功与否。

6.1.1.3学习过程中,应不定时对学习者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人像特征验证、随机答题和声纹识别验证等。身份验证最大间隔时间应小于15min。

6.1.2学习合同订立

应支持与学习者在线订立学习合同,学习合同应包括但不限于远程教育平台服务内容、收费标准与收费方式、学习者承诺、学习者管理要求、双方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6.1.3在线支付

有偿使用的,应具备在线支付的功能,接入不少于两家有资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接入的认证授权计费系统应符合YD/T 1514的规定。

6.1.4课程学习

6.1.4.1应支持学习者非实时远程学习,宜支持在线教学直播的功能。

6.1.4.2应支持学习者按照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培训学时进行学习,宜支持自主选择教学课程进行学习。

6.1.4.3学习者学习时,应具备以下功能:

a)学习者能按照访问权限学习相应的教学课件和课程;学习者登录时验证信息不相符,远程教育平台禁止其学习,并予以提示;

b)对于视频格式的教学课件和课程,宜支持学习者选择流畅、标清、高清等模式进行在线学习;

c)允许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暂停或重复观看,首次学习某一教学课件或课程时应禁止快进操作;

d)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浏览课程时以最近一次登录观看的课程节点为起点自动播放课程;

e) 支持学习者在线提问、讨论等教学互动;

f)应支持学习者利用Android、iOS等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PC端进行学习,宜支持智能电视终端进行学习,并能保证学习者利用多终端学习时的培训学时等信息同步。

6.1.5信息记录

6.1.5.1应能记录学习者每次在线学习过程的信息,学习过程信息记录基本要求见附录C中

C.1。

6.1.5.2学习者登录开始学习后,应准确记录直至学习者学习教学内容的有效学习时长,下列情形不计入有效学习时长并予以提醒:

a)学习者登录后浏览网页信息,以及在线练习的时长;

b)学习者登录或学习过程中身份验证失败,验证提示后的时长;

c)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与远程教育平台交互时间间隔超过预设值,超出部分的时长;

d)学习者日累计有效学习时长超过预设值的,超出部分的时长。

6.1.6学习行为控制

6.1.6.1学习者登录后,与平台交互动作的时间间隔超过预设值的,应能自动签退当前学习者,并予以提醒:

6.1.6.2应能支持对学习者进行下列学习行为管理:

a)同一学习者账户在另一台终端设备同时登录的,应从当前终端设备自动签退,并进行相应的提示;

b)同一终端设备同一时刻出现两名学习者登录学习的,应自动注销前者,并进行相应的提示;

c)应禁止学习者同一时刻学习两个及以上课件,并进行相应的提示。

6.1.6.3在线学习时,应具有学习者学习窗口最小化和切换至其他页面时自动停止学习进度和记录时长的功能。

6.1.7在线测试

6.1.

7.1应支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点等条件人工组成试卷和自动组成试卷,支持学习者在线模拟测试、错题练习和教学部分的考核。

6.1.

7.2提供教学部分考核的,应具有提醒学习者参加课堂学习的功能。(考核前弹出对话框,学习者自己确认)

6.1.

7.3应能实现自动判卷。

6.2管理功能

6.2.1平台用户管理

6.2.1.1应具备平台用户的添加、信息修改、注销功能。

6.2.1.2应支持平台运营商设置、更改不同平台用户对远程教育平台的使用权限,包括远程教育平台功能使用权限、课程访问权限等。

6.2.2教学素材管理

6.2.2.1应支持教学资源提供者上传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素材,并能实现对教学素材的分类、存储、修改、检索和删除等管理。

6.2.2.2应支持教学资源提供者批量上传、创建、修改、检索和删除试题,支持试题与相应知识点关联整理。

6.2.3教学课件管理

6.2.3.1应支持教学资源提供者上传符合要求的教学课件,并能实现对教学课件的分类、存储、修改、检索和删除等管理。

6.2.3.2应支持教学资源提供者编辑教学课件的名称、编号、简介等信息,设定教学课件的访问权限、培训学时、计费标准等,课件信息格式要求见附录D中D.1。

6.2.4课程管理

6.2.4.1应支持教学资源提供者、教学组织者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等要求,选择相应的教学课件组成教学课程。

6.2.4.2应支持教学资源提供者、教学组织者对教学课程进行分类、存储、检索和删除。

6.2.4.3应支持教学资源提供者、教学组织者编辑教学课程的名称、编码、简介等信息,设定教学课程的访问权限、培训学时、计费标准、学习有效期等,课程信息格式要求见附录D中D.2。

6.2.5参数设置

应支持教学管理者对学习者与远程教育平台交互时间间隔最大时长、日累计有效学习最大时长等系统参数进行设置。

6.2.6日志管理

应能记录不同平台用户使用远程教育平台的操作日志记录,日志记录内容包括平台用户、时间、IP、操作等信息。

6.2.7信息查询和统计

6.2.

7.1应支持学习者查询自身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测试情况等信息。

6.2.

7.2应支持教学组织者、教学管理者按时间、机构、地区等条件查询和统计报名学习人数、已完成学习人数、在线学习人数等信息。

6.2.

7.3应支持教学组织者、教学管理者按学习者姓名、性别、年龄、学习终端种类、机构等条件进行学员信息查询和统计分析。

6.2.

7.4应支持教学组织者、教学管理者统计分析培训学时异常的学习者等信息。

6.2.

7.5应支持教学资源提供者、学习者、教学组织者、教学管理者查询和统计教学课件和课程及其评价信息,并支持平台运营服务商、教学管理者查询学习者对平台运营服务商的服务质量评价信息。

6.2.8数据交换

6.2.8.1应能与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等相关信息系统进行学习者基本信息等基础数据交互。

6.2.8.2应能自动生成电子教学日志,并按照《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平台技术规范》的要求将电子教学日志上传至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等相关信息系统。电子教学日志基本要求应符合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的要求,信息格式要求见附录C中C.2。

6.2.8.3宜支持与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进行数据交互,并能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信息。

6.2.8.4应能对数据交换接口的连接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7远程教育平台技术要求

7.1基本要求

7.1.1总体性能

7.1.1.1远程教育平台应支持7d×24 h不间断运行。

7.1.1.2应使用负载均衡技术,支持每秒处理事务数(TPS)不应低于250。

7.1.2响应时间

平台支持并发人数的性能应与当地同时在线学习人数相适应,远程教育平台界面操作平均响应时间应不应超过3s。

7.2运行环境要求

7.2.1基础设施

7.2.1.1应有与平台技术指标要求相匹配的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网络连接设备、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应用软件和工具软件等软硬件环境支撑。

7.2.1.2机房场地、环境条件、安全防护、消防、入侵报警、视频监控等设施应符合GB/T 2887 的规定。

7.2.1.3数据库服务器应支持大数据量存储与检索。

7.2.1.4局域网网络交换速度不应低于1000 Mbps。

7.2.1.5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等设备应齐全、部署安全,出口防火墙和核心交换机应冗余部署;互联网接入端应接带有IDS功能的防火墙,能够监视网络状态,具备防范DDoS等网络攻击能力,系统所有设备的运行环境达到IDC接入机房的要求。

7.2.2网络传输环境

网络传输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a)支持专线网络、互联网或互联网VPN连接;

b)采用多级缓存机制和多运营商网络接入;

c)支持网络内容加速。

7.3安全要求

远程教育平台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

a)满足GB 17859 第2级安全保护等级要求;

b)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学时数据等关键数据应采用加密存储方式,符合GB 17859、GB/T 22239的要求;

c)具备系统安全解决方案,包含对系统资产、业务关键信息、可能攻击源等进行综合性分析;

d)具备自动化监控措施和手段,能够在系统达到系统设计负荷的70%时能自动预警,并且留存系统警告日志;

e)采用日志对操作、接收及发送的数据进行记录,日志至少存储六个月;

f)采用备份平台,主平台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备份平台;

g)平台间数据交换采用加密传输或数字签名等安全验证机制。

7.4数据存储与备份要求

7.4.1数据存储

7.4.1.1应能存储学习者基本信息、在线学习记录信息等,信息数据应具备可追溯性。

7.4.1.2应有足够的数据存储空间,数据保存时间不应少于4年,且应在学习者获得驾驶证后至少保存3年。

7.4.2数据备份

7.4.2.1数据应建立备份机制,每30min对数据进行增量备份,每7d对数据进行异地备份,每30d对数据进行全量备份。

7.4.2.2备份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页面基本信息;

b) 教学素材及课程信息;

c) 平台用户的基本信息和应用信息;

d) 在线交易信息;

e)学习者学习过程信息。

7.5系统故障恢复要求

7.5.1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下,软件平均故障恢复时间不应超过2h,硬件平均故障恢复时间应小于12h。

7.5.2因故障平台中断的年度故障时间应小于0.1%。

7.6系统灾难恢复要求

7.6.1一般性系统灾难,系统恢复时间应小于1h,系统恢复程度应达到100%。

7.6.2严重性系统灾难,系统恢复时间应小于12h,系统恢复程度应大于98%。

7.7交易信息保障

在线交易信息应保密、完整、可鉴别、不可伪造和不可抵赖。

7.8接口要求

7.8.1数据传输接口

7.8.1.1应采用数据接口实现数据交互,数据至少每天同步1次,宜实现实时同步。

7.8.1.2远程教育平台的数据交换接口应使用HTTP协议,服务端的接口方式应以Restful WebService方式提供,通信双方采用JSON格式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应符合《机动车驾驶员计时培训系统平台技术规范》的要求。

7.8.2二次开发接口

远程教育平台应考虑个性化应用需求,预留二次开发接口。

8远程教育平台运营服务

8.1平台运营服务商要求

8.1.1应依法设立或注册,具有固定场所和经营设施设备,人员满足相应的运营要求。

8.1.2应取得平台软件版权登记证书或软件使用许可。

8.1.3应符合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和网络出版服务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8.2平台用户信息注册与审核要求

8.2.1应建立平台用户信息管理制度,负责平台用户信息审核,并定期复核。

8.2.2平台企业用户信息注册内容可包括但不限于:

a)营业执照;

b)税务登记;

c)产品经营许可;

d)其他需要认证或认可的证明材料。

8.2.3平台个人用户信息注册内容可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明信息及其他需要认证或认可的证明材料。

8.3平台用户信息保密要求

8.3.1平台用户信息应建立保密机制,保证平台用户信息及在线交易信息不泄露给第三方,且不得用于与学习无关的其他用途。

8.3.2对于远程教育平台与平台用户需要交换敏感信息的流程,应提供给平台用户不加密的普通Web 访问方式,宜提供SSL128位安全加密的Web访问方式。

8.4运营服务要求

8.4.1应建立完善的服务制度,针对不同平台用户制定有效的服务流程。

8.4.2应具有远程教育平台运营常见问题解答,为平台用户提供平台使用手册和即时帮助,平台所需插件均能自动下载。

8.4.3当操作过程中需要较长时间等待时,应在屏幕上提示用户需要等待的时间。

8.4.4应提供网络在线、电话、邮箱等多种服务途径,电话宜为全国统一的客户服务电话。

8.4.5应提供不少于7d×12h的在线客服和电话服务,可采用人工应答与智能应答相结合的服务方式。

8.5投诉处理要求

8.5.1应在平台上公示投诉途径和联系方式、行业主管部门的投诉电话以及课程质量监督电话。

8.5.2应建立平台用户申诉和投诉处理制度,平台运营服务商在承诺的时间内协调解决平台用户的投诉或建议:

a)投诉受理时间应为每周7d×24h;

b)投诉处理工作时间不应少于每周5d×8h(节假日除外),宜为每周7d×14h。

9课程质量与平台服务质量评价

9.1应支持学习者对完成学习的课程(课件)质量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方法参见附录E中E.1。

9.2应支持学习者对平台运营服务商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方法参见附录E中E.2。

9.3应支持第三方机构对教学课程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与教学大纲的符合性、课程内容知识体系、教学知识点的准确性、教学设计、艺术性等。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点

A.1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第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点见表A.1。

表A.1 第一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点

A.2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第四部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点见表A.2。

表A.2 第四部分教学内容和知识点

基于Web的远程教学平台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Web 的远程教学平台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totype of a Web based Dist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ystem 杨兆梅* 孙丰荣 YANG Zhao mei SU N Feng rong 摘 要 远程教学系统是以多媒体和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教学系统,在提倡全民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现代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我们为某高校实验室设计的基于Web 的远程教学原型系统的基本架构和主要功能,并给出其中典型子系统的实现。 关键词 远程教学 Web ASP Abstract The dis t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ystem bases on multimedia,communication and compu ter network technologies,and plays an i mp ortant role in modern teaching which advocates quality education for all.The structur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prototype of the Web based dist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system is i ntroduced in the paper,which we desi gned for a laboratory of a university,and the i mplementations of mai n sub systems are also presented. Keywords Di st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Web ASP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济南 250100 1 引言 远程教学通常有两种模式:一是同步实时远程教学系统。该模式采用在线交互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同时在线进行教学活动。这种方式交互性好,但需要在网络上传输大量的视频和音频信息,只有一些专用的高速网络才能达到这种实时信息传输的要求。而且,该类系统的硬件设备成本较高。二是异步非实时远程教学系统。该模式采用Web 网站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将精心制作的课件放到网站上,学生通过Internet 访问网站上的课件进行学习。这种方式对系统硬件的要求较低,只需要基本的Internet 网络资源,适应不同层次和背景的学生。我们设计的远程教学平台就采用了这种方式 基于Web 的远程教学原型系统。 有多种技术可用于Web 网站的开发,像ASP 、PHP 、CGI 等,它们各有所长。ASP 技术是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开发动态网页的新技术,它可以构造功能更加强大的Web 应用程序,而且提供了集成一体化的开发环境(例如Microsoft Visual Studio 中的InterDev 组件),使网站开发工作变得简单、高效。ASP 技术还可以将HTML 语言、Script 语言和ActivX 控件集成在一起,更加便于开发动态的、交互的Web 应用程序。本文基于Web 的远程教学原型系统的开发采用了ASP 技术。 2 基于Web 的远程教学原型系统(网站)的设计 2.1 网站基本架构 本文基于Web 的远程教学原型系统的基本架构如图1所示。以Internet 为媒介,远程教学 原型系统与教师、学生、教务员、管理员四类人进行信息交互。网站响应上述四类人的请求,对后台数据库进行操作,再将处理结果返回给他们。图1结构中,管理员能够对网站进行远程管理,以便于开展虚拟主机或主机托管业务,这是本文系统设计的一个特色。 图1 远程教学原型系统的基本架构 2.2 网站逻辑结构 本文远程教学原型系统的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登陆认证子系统、教学子系统、教师子系统、教务管理子系统、系统管理员子系统和功能模块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实现各自独立的功能。2.3 数据库、开发工具及软件环境 本文远程教学原型系统使用了Access 数据库,并采用Microsoft Visual InterDev 6.0可视化网页开发工具。系统运行的软件环境为Windows 2000Server+IIS5.0。 3 典型子系统的实现 本文远程教学原型系统中,登陆认证子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身份认证和申请注册帐号。下面较为详细地描述该子系 统的实现。 首先,在登陆认证子系统中建立一个名为 用户!的表, 网络与计算机技术

企业内部远程教育

企业部远程教育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型企业部的远程教育的组成和实现,特别针对大型冶炼企业提出了针对解决方案。 关键词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大型厂矿企业 引言远程教育是指将课程传送到本地以外的一处或多处员工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本地以外的教育。 世界远程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本世纪30年代。随着先进的信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的出现,远程教育的特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随着企业对远程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专网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讨论了专网远程教育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方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论文的第一部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建设专网远程教育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论文的第二部分介绍了专网远程教育的开展形式,具体包括:讲授式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和交互式学习模式。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和分析,并结合专网的实际网络环境,提出了各自的优势和缺点。第三部分说明了远程教育平台的功能、作用和应该实现的服务,具体包括:通用信息服务、教学和教务管理服务以及虚拟校园管理服务等。论文的第四部分详细介绍了讨论了远程教育平台的设计方案。在本节中,首先说明了设计的目标和容;而后介绍了网络和硬件系统设备的设计规划方案,包括网络配置结构、信息控制中心组成以及教学节点

配置等;接着讨论了远程教育软件系统平台的设计,主要介绍了通用教学、管理软件系统平台的结构和功能,远程教育软件系统平台设计与开发方案以及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平台标准化设计等问题。在论文的最后,作者提出了对远程教育的一些看法和发展专网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议。 1 建设专网远程教育平台的必要性 随着企业对远程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专网远程教育平台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建设此平台主要有以下原因:(1)专网远程教育平台可为各办学单位提供硬件支撑环境。使用单位可以不受地域限制直接将本校教学容以主机托管、虚拟主机等多种方式连接到专网远程教育平台及其面向整个企业的镜像站点上,从而可以快速、低成本地实现网络环境建设,避免了对硬件平台、通信接入环境的重复建设。 (2)专网远程教育平台可为各办学单位提供个性化的软件管理平台。平台将为各企业开发各种形式的课件、实施教学和教务管理提供统一的规和标准。(3)利用专网远程教育平台,各厂矿单位可以共建、共享平台上的所有素材,从而可以避免各单位在资源建设上的重复投资,最大程度发挥已由资源的效益。(4)提供专网远程教育信息交流服务。通过专网远程教育平台,各相关单位可进行政策、信息的发布与交流,并在教学经验、教学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交流,从而提高网上教学的质量。 2 专网远程教育的开展形式

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

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中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解决的是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将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全面应用到各学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改革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带动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要坚持信息技术服务学科课程的原则,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决不能“为应用而应用”,更不能偏离课程目标的盲目应用;而要从学科课程目标出发,并考虑学科特点,具体教材内容及学生年龄特征等诸教学要素去精心设计应用,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 努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文化基础,这是根本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呢?研究性学习方法旨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一种新教学模式。要允分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络优势,拟定部分适合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指导学生自主收集资料信息,研究、学习、分析、总结,以达到提高学生信息分析处理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学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比如,语文的阅读知识、数学应用问题等等,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有力的学习工具并使之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

高校远程教育系统解决方案

高校远程教育系统解决方案 应用摘要:作为教学机构,以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作为机构的发展的中心,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丰台区职工大学也不断引进先进的科技为教育的发展注入新鲜活力,通过现代成熟的远程多媒体视讯技术实现远程的,更大范围的教育和培训,帮助更多人实现接受教育的梦想。发展教育满足社会需求,丰台区职工大学在发展传统学历教育的同时大力开展非职业教育,其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和素质,为构建全民学习行社会贡献力量。 应用领域 教育 方案内容 1. 远程教育平台解决方案 1.1. 远程实时教学系统 远程教育系统主要功能: 远程教育系统主要包括实时培训和在线学习园地两部分,实现从“课堂”到“课后”的全面学习规划。 A、培训教师视频以及实物展示: 远程实时培训系统能够支持教师端两路视频采集,远程受培训人员可以看到讲解教师的视频图像还能够看到实物图像。教师的多路视频输出能够将教师的视频以及展示物的视频远程播放出去,有利于远程邀请专家,远程开展书画、手工艺术品、戏剧、健身秧歌的教学以及展示。

B、培训文档共享:系统支持文件传输、课程资料同步浏览和基于共享文档进行圈点标注。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学习、共享和讨论。系统支持多种格式的数据资料的共享,如PowerPoint、Word、Excel、TXT、FLASH 及各种图片、影音文件。 C、真实课堂模拟:系统能够支持电子举手,表情表达,在线测试,作业在线提交等,实现真实课堂上所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能够满足各种培训活动的需要。 D、课程录制编播:系统能够录制远程培训的全过程,并可实现对录制文件的编辑,用于课后的复习和重复听讲。 E、在线学习园地:没有实时听课的学员可以登录到系统的异步在线学习板块中,对录制的课件学习,该模块亦可存放各种政策文件、优秀培训教学录像文件等,供学员学习。 F、多种教育模式:通过远程社区培训系统可以实现教师—学生的一对多学习,也可以实现学生—学生的多对多的分组讨论,模拟真是课堂,利于社区培训的开展和效果实施。 G、丰富的文件播放:社区课堂中不仅有教师的讲解和传授,更又多种流媒体文件广播,支持VCD,DVD,AVI,WMV,ASF,RM,ACC,FLASH等影音文件,扩展教学资源范围。 1.2. 在线答疑系统 为了增强教学的互动行,系统可以提供在线答疑,将实现课堂教育的面对面疑问解答,为师生沟通提供新途径。

信息技术在教学指导中的应用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做为一名教师应积极主动吸纳当今最新的技术,并致力于把它们应用于课堂内乃至课外的教与学活动中。 一、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是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是终身学习者具有的学习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家长或监护人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这些技术能力的熟练运用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提升信息技术能力成了终身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二、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要。信息社会呼唤信息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就是说,要求这些高素质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而这些人才培养的速度、数量和质量直接由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高低来决定。 三、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在教育系统中,教育信息则成为最活跃的因素,成为连接教育系统各要素的一条主线;而教育系统的一项主要职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远程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远程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远程教育是国家为优化教育设施,提高素质教育质量而精心建造的教育资源网络。国家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以来,我校教学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这种融会着无数教师心血的全新教育理念,它的先进性得到了全体师生的一致好评。远程教育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我们农村教育的形势焕然一新。采用远程教育进行教学,学生学的轻松、快乐,并且知识面更加宽广了,教师的教学也变的得心应手。为教育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何用好现代的远程设备,让它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这对我们农村学校教师是一个新课题,同时,也是新的考验。对我们来讲,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用,我们在远程教育的运用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充分发挥远大教育的巨大功能,以达到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对此,我深有感触。以下是我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具体做法。 一、改变观念,认识到位。 远程教育是一个新事物,是一个获取教育资源和信息的空中渠道,给我们提供了新理念、新事物的快捷途径,也给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学方式,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彻底改变观念,要使我们的远程教育设备脱去高贵神秘的面纱,走进课堂,面向学生,服务教学,使它变成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力量之源,推进教育手段现代化进程在农村学校会有各种困难,怕用坏、怕碰坏、怕失窃……。防盗防火防尘都是对的,但如果因防备而使其弃而不用,置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于为无物,恐怕远程防备就没有意义了。因此要采用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办法,使远程教育辐射到所有教学班,放手让教师去学习和使用,从实践中提高认识改变观念。

二、目标定位,持之以恒。 要充分发挥远程工程的功能和作用,使现代远程与我们平时的教室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真正走进课堂,面对学生,用于教学,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让广大农村学生能够与城市的学生一样,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我们最终的目标应定位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上。我校始终坚持抓远程教育不放松,按课表安排上课,对上课情况做出详细的记录,并对上课情况进行电子档案记录,从根本上保障了远程教育的持久性。 三、充分发挥学生在远程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由于中学生正处在少年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对新生事物的认知能力非常强烈,对任何事物的带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好动不好静,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由其是现代的教学设备和手段非常的渴望,渴望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技术,拓展自己的知识。他们想看到著名教师讲课好方法,开阔视野,了解很多不懂的东西,更重要的激发了他们勇于创新的品质,树立热爱科学,奠定和培养了它们的创新意识。使他们的心灵深处时刻经常受着现代思想,超前意识的陶冶,积累了创新的原动力,长大之后必然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从小对他们的陶冶是何等的重要和不可缺失啊!所以我们要倾其所能,探索出远程教育的发展和作用是一件意义非常大而深远的一件事,我们万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即误学生的学习,有误学生的终身,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所以尽最大努力为他们的成铺就一条充满希望之路。使其得到更好的启发和帮助,远程教育的多功能符合了他们的特点,因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远程教育弥补了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使课堂的形式活了,综合效益高了,学生乐于提出问题,胆子也大了,更重要的使为农村孩子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能够激起求知欲望,也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体现了教育的公平。 四、合理利用资源,激起学生兴趣

远程网络教学系统

UML及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实训 题目:远程网络教学系统 子课题:系统管理员子系统 学号: 姓名: 班级: 教师: 江苏师范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第1章需求分析 (3) 1.1系统功能需求 (3) 1.1.1 功能需求 (3) 1.1.2 模块 (3) 1.2数据库管理模块 (3) 1.3基本业务模块 (4) 1.4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4) 第2章系统用例模型 (5) 2.1系统管理员子系统用例图及分析 (5) 2.2本章小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系统静态模型 (5) 3.1创建系统管理员子系统静态模型 (6) 3.2整体功能结构 (6) 3.3本章小结 (6) 第4章系统动态模型 (7) 4.1创建系统管理员子系统序列图和协作图 (7) 4.1.1 序列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协作图 (7) 4.2创建系统管理员子系统活动图 (7) 4.3创建系统管理员子系统状态图 (8) 4.4系统运行代码 (8) 4.5本章小结 (8) 第5章系统部署模型 (21) 5.1系统运行所需的软件和硬件环境 (21) 5.2创建系统构件图 (21) 5.3创建系统部署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本章小结 (21) 第6章总结与展望 (22) 6.1总结 (22) 6.2展望 (22)

怎样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怎样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教育的信息化正督促每一位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提升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并且有助于教师创设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让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者最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使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 这几天我看了《教育技术应用(小学)1-1--“教学设计”基础知识》的视频讲座,讲座里有这样一个事例,某学校的张老师能够自字处理软件备课,用演示文稿软件辅助教学,用电子表格跟踪学生成绩、能够上网查找各种教学资源,并在网上与其他教师沟通和交流,张老师认为自己是信息技术应用型的教师,但随着新课程的推动,张老师感到了困惑????····· 张老师应该怎么办呢?我觉得张老师在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完成个人计划,在成为信息技术应用型教师发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在界定信息技术应用型,张老师忽略了关键的一环,学生不但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育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脑的时间。让他们在协作中去探索,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他面临的挑战:既要按照新课标完成规定的内容,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代在持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埋头苦干是必须的,但抬头望头也是必要的。一味埋头苦干会迷失道路,偶尔抬头望天才能看清方向。特别是随着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持续地暴露,这时候更需要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 我觉得张老师应该这样做。 1. 教学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2. 对学生实行多重感官刺激。调动学生的眼睛、耳朵、手脚和思维! 3. 有学生单方面的进步到多方面的进步。 4. 多媒体信息展示,交流。 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其主动的探究,基于问题的学习。 要想做到上述几点,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实行教学设计。(1、.情境创设: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2、信息资源提供:提供与当前学习相关的信息资源。3、自主学习策略设计:诱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4、协作学习环境设计:设计协作学习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实施方案后实行课例分析,即时实行教学反思,评价!然后根据出现的问题即时实行调整!

远程教育教学用什么软件好

远程教育教学用什么软件好 开放性以互联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媒介的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学习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赋予了现代远程教育开放性特征。师生可以异地同步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对象都是开放的。那么远程教育教学用什么软件好?这里推荐下伯索云课堂。伯索云学堂支持:微课制作、直播课堂、答疑辅导、作业批改、教育超市、教研备课功能。下面介绍下伯索云课堂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远程教育教学用什么软件好?可以选择伯索云课堂。伯索云学堂是一款基于电脑、iPad和智能手机的在线教学服务工具。帮助教育机构快速低成本地部署专属的在线教学平台。 伯索云学堂支持:微课制作、直播课堂、答疑辅导、作业批改、教育超市、教研备课功能。助力教育机构,在传统的线下教学服务基础上,开拓线上教学服务。进一步拓展周一至周五师生不见面时的教学服务场景,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服务模式,帮助机构进行业务升级,扩大机构影响力,增强招生能力,提升续班率。 产品功能: 一、辅导(在线答疑): 1.学生利用手机、iPad或电脑,通过伯索云学堂随时随地向老师提问; 2.老师及时接收学生的提问,可利用碎片化时间,以“拍照+板书+语音”的形式为学生进行答疑辅导; 3问答过程保存云端,供学生反复查看,为师生带来答疑解惑的新体验。

功能特色: 多终端支持随时随地提问; 拍照+板书+语音高效便捷,节省时间; 内容云端储存,方便反复查看; 应用场景: 在线答疑:学生遇到问题,用手机、iPad或电脑通过“拍照+语音+板书”形式随时发给老师;老师利用碎片化时间,针对学生问题给予视频形式的个性化答疑解惑;让一周7天的教学服务不再间断,提升机构竞争力。 二、微课 1. 老师通过伯索云学堂“拍照+板书+语音”形式制作微课视频,图文并茂、短小精湛、主题突出,同时可一键分发给班级学员,方便学员学习; 2. 微课可分享至微信/朋友圈或QQ群,支持机构设置分享页面的宣传语, 帮助机构高效的进行社群运营。 功能特色: 功能丰富,板书生动;制作简单,节省时间;一键分享,高效传播。 应用场景: 课前预习:老师针对课堂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前做好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提高老师上课效率,同时也规范了学校教学服务体系,使其更标准化和专业化。

学堂远程教育系统方案(运营版)

第1章.系统介绍 一、学堂系统简介 虚拟电子白板网络教学系统(以下简称学堂)是一套专业的网络教学平台软件。使用本系统,师生用户可以利用普通的PC机、标准的视频头设备、耳机和麦克风就可以在Internet或者Intranet下的通过在线音视频和白板进行交互教学。可以实现一对一在线答疑、多人网络课堂、在线答疑室、现场教学录制等多种教学模式。平台除了在系统构架上支持大用户并发的运营需要之外,还在功能设计上增加了对收费、免费、试听等多种服务模式的支持,作为纯软件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地应用于政府、企业、教育、医疗、金融等各种行业的远程培训。 二、学堂系统应用图

第2章.功能介绍 一、系统体系构架 学堂平台不是一个单纯的视频会议模块,前端模块包括了:即时通讯、一对一答疑、网络课堂、在线答疑室、课件编辑器/播放器。解决从课件学习、一对一答疑、大课、答疑课等各种在线教学模式。

虚拟电子白板网络教学系统二、平台功能模块结构

三、即时通讯系统: 1.通用功能: 1)即时通知:即时通知的信息包括:好友上线、好友消息、好友留言、系统公告,会议 通知,系统会实时弹出窗口进行提醒。 2)即时视频音频通讯:为点对点用户提供实时的视音频通讯功能,包括音频和视频设置。 3)即时文字通讯:为用户提供实时的文字通讯功能,支持多人文字聊天功能。 4)文件传输:为点对点用户提供实时的文件传送和接收功能,支持多文件的同时发送和 接收。 5)联系人管理:用户可以自己添加、删除联系人,还可以给自己的联系人分组,以方便 管理。 2.针对教学的功能: 1)丰富的消息显示方式,支持富文本格式,并且系统提供了消息接口,能够和网站的学 习社区无缝挂接,消息点击后可以直接跳转到网站的现场页面。

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 教学中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教育教学中,与学科整合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但在信息技术的使用实践中,我们发现课堂上的使用并非多多益善,而要高效合理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需要教师本身有很好的信息技术基础,更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缺乏兴趣、困惑不解、无法感知、主动参与等过程中,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是实现学生知识建构的重要因素。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便会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信息技术合理有效辅助在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无疑是给学校教育插上了一双有力的翅膀,成为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变革的手段,使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也使学校变成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场所,更是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和资源,更好的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探索创新的能力。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但是如何合理有效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从而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不断创新的能力?本文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提高的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给老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那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的素质也在随之提高,要与时代同步,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计算机网络教学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促使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电脑技术,一方面提高本身素质,另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和知识面。我在学校培训教师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中,发觉很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所以还需从最简单的入门,最主要是教师自己多操作,多练习,在操作中掌握要领,在操作中掌握技能技巧。有老师问电脑好学吗?我的回答是:只要你会汉语拼音、会汉字就能操作。所以,我愿意为大家学会电脑操作尽心尽力,为教育教学现代化努力奋斗。二、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其作用是辅助教学,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揭示知识的形成及来龙去脉,让人感到生动、

给学生远程讲课用什么软件好

给学生远程讲课用什么软件好 老师给学生远程讲课用什么软件好,推荐伯索云课堂。伯索云学堂支持:微课制作、直播课堂、答疑辅导、作业批改、教育超市、教研备课功能。在传统的远程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通讯是影响发展的一个因素。因特网的普及推广提高了通讯效率,因而为远程教育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在因特网上实现远程教育,教师通过网络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连网的计算机接收信息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 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教学模式 在因特网上实现传授式教学可分为二种形式:同步讲授和异步讲授。同步讲授是指利用实时交互式远程教学系统进行的一种教学手段,实时交互式远程教学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因特网上模似课堂教学,使处于远程的教师和学生通过实时的音频和视频,双向传递教学信息进行学习。这种模式要求较高的网络传输速率,并对硬件设备有一定的要求(摄像机、话筒等),因此,教与学双方的投资都较大,不适合于面向个人的远程教学。异步讲授是指利用因特网的WWW服务进行教学,教师事先将课程的内容编制成HTML文件,存放于WEB服务器上,学生通过因特网访问这些课程的信息,并通过e mail、BBS等手段,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从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投资较小,

特别是对于学习的一方,只要具备上网的条件,就能参加学习。因此,这是一种适合面向个人的远程教学模式。 探索式教学 探索式教学与传授式教学截然不同,没有事先准备好的课程内容,而是由教师确定一个探索的目标,要求学生解答,同时提供大量的与目标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参考,在这里,因特网就是一个最好的全球信息库。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应负责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提供帮助和指导。给学生的帮助并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给以适当的启发或提示,如与问题相关的网址列表。这种学习策略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实现这种策略的学习,并不需要复杂的技术和昂贵的设备,只要使用电子邮件或 B BS 讨论组便可,但是需要有很好的组织和帮助指导。 远程讲课推荐伯索云课堂 伯索云学堂是一款基于电脑、iPad和智能手机的在线教学服务工具。帮助教育机构快速低成本地部署专属的网络教育系统。 伯索云学堂支持:微课制作、直播课堂、答疑辅导、作业批改、教育超市、教研备课功能。助力教育机构,在传统的线下教学服务基础上,开拓线上教学服务。进一步拓展周一至周五师生不见面时的教学服务场景,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服务模式,帮助机构进行业务升级,扩大机构影响力,增强招生能力,提升续班率。 产品以“简单易用、功能实用”的鲜明特点获得了广大用户一致好评,目前已累计服务2000多家教育机构。江苏书人教育、昂立教育集团、广州明师教育、郑州晨钟教育、成都望子成龙教育、乐课力教育等区域巨头都是伯索的合作伙伴。 南京伯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11在南京成立,团队骨干技术成员主要来自谷歌、摩托罗拉、阿里巴巴、朗讯、中兴通讯、华为等知名公司,在诸如音视频通讯算法、云计算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等方面均有多年的经验积累。我们立志

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系统的设计

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系统的设计 何茜, 李黎, 符云清 (重庆大学远程教育中心,重庆,400044)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及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教育面临挑战,以弹性学制和双向交互为主要特点的现代远程教育能突破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迎合了不同年龄人们的信息时代终身学习需求。本文以国家现代远程教育支撑软件——远程教学管理系统为背景,阐述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实时交互式教学模式;非实时交互式教学模式;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ASP;JavaScript 1.引言 21世纪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将越来越取决于科学技术创新水平。教育作为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基础,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摇篮,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 尽管人类进步的程度随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区而有所变化,教育的口径却在不断扩宽,以便使过去仅供少数人使用的教育资源能够为更多各种年龄、不同社会阶层和背景的人们所用。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现代远程教学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它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们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完成双向交互式的教学活动,共享优秀的教学资源。 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IEEE、W3C、IETF等国际标准化组织和部分商业公司形成了一系列计算机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标准和模型。目前,我国也正在进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资源建设和教育规范标准化的工作。教学资源建设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素材类教学资源建设,主要分四大类: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二是网络课件和网络课程建设;三是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四是通用远程教学系统支持平台的开发。 现代远程教学管理系统是资源建设中教学支撑平台建设的一部分。 2.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系统采用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利用WWW上的应用系统,实现了同步交互式教学模式和异步交互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管理功能。 2.1.系统概要设计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对学生、教师、教务以及系统的管理。该系统的基本结构图如图1所 图1.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组成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有何优势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有何优势 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起步于80年代的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至今,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主要集中在城市和比较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要达到普及和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距离。近几年我在自主性学习模式中引进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效果明显。 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设计了一种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动机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教学设计中首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去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步骤之一。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第二步:小组学习,主体探索 解决问题是学习的目标,学生要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常用网站,学生以3人小组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

习。学习中学生先进行分工,如各人在不同的网站上网搜索一些搜索的方法技巧,体现了学生学习独立性。在搜索到结果后大家一起研究,为了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又体现了学习的合作性。 这个环节充分利用网站资源,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收集信息,并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有用信息,以寻求对前面所提出问题的解答,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网上查询、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学生探索的需要。第三步:交流协作,解难释疑 所谓“协作学习”是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成学习小组,让他们围绕同一学习材料,按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互相讲座、互帮互学、相互启发、相互评价、相互激励等小组合作方式,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合作竞争的良好协作环境中共同进步。在“协作学习”过程中,生生间进行双向流动的信息流主要是学生个体的建构意义,它由学生用网上获得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独自内化而组织形成的。以这种“学生语言”在学生间交流,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积极主动地促使信息流的流动。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讨论,促进会话,组织协调好师生间、生生间多边共同协作学习。在学生忙于探究时,教师应多看、多听、多感受而少说话,要及时鼓励那些“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行为,要鼓励学生自主提炼,自由准确地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经历和感受,并向全体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在整个学习集体中共享,让学生的知识和方法在“师生互动、

专业远程教学系统

专业远程教学系统(精品教室310) 专业远程教学系统 1 视频采 集系统 1-1特写摄 像机 功能要求: 教师:平滑跟踪拍摄教师特写镜头。 学生:拍摄学生镜头,与老师互动时的特写镜头。 板书:拍摄教学板书镜头。 1、传感器类型:1/2.8英寸CMOS传感器 2、总像素:210万像素 3、光学变焦倍率:20倍,数字变焦倍率:12倍; 4、★云台传动机构:精密蜗杆传动系统 5、信噪比≥50dB 6、★接口:3G-SDI 7、★SDI输出分辨率:1080p/60/30,1080i/60/50,720p/60/30 8、控制接口类型:RS-232IN,RS-232OUT,RS-422/RS-485 9、支持的协议类型:VISCA并支持菊花链/PELCO-P/PELCO-D 10、功耗:<15W 11、★要求与主机同一品牌且与学生/教师全景摄像机外观一致。 3 台26500 79500 1-2全景摄 像机 功能要求: 教师:全景式摄像教学区老师授课镜头。 学生:全景式拍摄学生区镜头。 1. 传感器类型:1/ 2.8英寸CMOS传感器 2. 像素:210万像素 3. 视角:85度广角无畸变 4. 信噪比≥50dB 5. ★接口:RJ45、3G-SDI 6. ★输出分辨率:1080p/60/30,1080i/60/50,720p/60/30 7. ★支持一路高清和一路标清H.264视频编码同时输出 2 台22000 44000

8. 控制接口类型:RS-232 9. 支持的协议类型:VISCA,PELCO-P,PELCO-D 10、★要求与录播主机同一品牌且与教师学生板书所采用的特写摄像机外观一致 2 音频采 集扩声 系统 2-1无线话 筒 含无线领夹话筒一个,手持话筒一个,无线接收主机一台 频率范围:470-870MHz 综合信噪比:>105dB 动态范围:>110dB 音频响应::60Hz-18KHz 1 套2660 2660 2-2吊麦 1. 换能方式: 电容式 2. 指向特性: 单一指向性 3. 频率响应: 30Hz-20KHz 4. 灵敏度: 近距-45dB.. 远距-38dB 5. 供电电压:48V、DC1.5供电 6. 输出阻抗(欧姆): 近1KΩ远距2.3KΩ 7. 咪管规格:22*360mm 8. 配置:卡龙母+卡龙公 9. 单支话筒重量:0.12KG 10.输出:平衡 11.开关:拨动 12.抗手机、电磁、高频干扰 13.拾音角度: 110° 14.要求内置吊杆、吊架 4 个860 3440 2-3音频处 理器 1. 最多10个话筒/16个线路输入(8个单声道+8个立体声 2. 3组立体声输出 3. 4个单声道辅助输出 4. “D-PRE”话放,带有倒向晶体管电路。 5. +48V幻象电源 1 台12000 12000

怎样在远程教学平台上与老师同学交互

怎样在远程教学平台上与老师同学交互?怎样通过电大的远程接待中心获得帮助? 听老师介绍网上学习方法? 如何在网上搜索资源任务2、学习策略与方式(视频)大家好!互联网和计算机现在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但作为学习的载体和方式,还是第一次接触。听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要想充分利用国家开放大学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首先需要熟悉远程学习的策略和方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一、什么是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遥距教育,又称远距教学、远程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需要往校舍安坐于课室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教学模式的学生,通常是业余进修者。由于不需要到特定地点上课,因此可以随时随地上课。学生亦可以透过电视广播、互联网、辅导专线、课研社、面授(函授)等多种不同渠道互助学习。 二、远程教育学习中不同种类的教学资源有哪些? 纸质教材:与传统教学相同,远程教育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纸质教材,系统的承载本门课程理论知识,相关信息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练习题及作业。 音像教材:配合着纸质教材,远程教育过程中,为了使师生分离产生的学习困难得到缓解,对关键知识点和内容,有主讲教师以录像课的形式进行讲授,让学生观看。 网络资源:以网络为载体,将教学资源制作成形式多样的网络课程,让学生能够在线学习。 三、远程教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哪些? 课程论坛:每门课程在国家开放大学网站上都有自己的课程页面和论坛,同学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和需要,从课程页面上获取教学资源进行学习。每学期每门课程在“在线学习”网页上会有多次教学活动信息预告,按照预告时间,主持教师会在论坛中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系统讲解,并回答提问。未能实时参与活动的同学,也可留言进行交流。 https://www.doczj.com/doc/e716228671.html,/showforum-2182.aspx https://www.doczj.com/doc/e716228671.html,/showforum-781.aspx 视频教学活动:与课程论坛一样,视频教学活动也会在预告之后进行,每场活动老师会就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的讲解,同学们可以凭学号登录后自行观看,并实时提问交流,也可在活动之后在页面上反复点击收看。 面授课:面授课是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由教学点的老师进行面对面辅导的课程,按时参加面授课会使师生分离的学习得到很好的补充,提升学习质量。 建立QQ群:可以适时在班级当中建立QQ群,并邀请老师的加入,能够更便捷有效地进行学习体会和问题的交流。也有利于教师对统一通知的发布。 7 一、学习目标。 4年内自学完成公共事业管理本科的全部课程。二、学习时间 1、每周学习时间7小时,平均每天1小时。 2、期末复习2周,每周学习14小时,平均每天2小时。 3、学习时间当中,利用纸质教材、网络资源学习一半时间,与老师与同学交流一半时间。三、学习内容 完成本专业设立的必修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课程。四、学习形式 自学为主,在线学习为辅,遇到疑难问题及时和带教老师沟通或上网查相关资料。五、学习安排 我要全面理解所学的内容,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充分利用电大网上课堂,进行在线学习,

基于javaweb远程教学平台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类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如何使教学、培训能满足不同地点和不同学习时间人们的需要,传统的面对面教育方式在这方面已经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型网站应运而生,并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将servlets和JSP 在结合在同一个应用之中。现在你已经有关于Strtus Web应用程序模样的初步印象,以后我们将更深入的讨论Strtuts框架的理论和具体实践。 本论文主要涉及软件,数据库与网络技术等。涵盖知识面广,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事物的理解与掌握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正确的设计思想,独立思考,勇于进取,探索创新,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与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设计主要包括远程教学平台方案分析与规划设计,介绍了整个设计过程中的思路和所用到的技术,以及如何实现本系统的各个功能。整个系统以JSP为编程语言,与SQLSERVER2005数据库相结合,体现了交互性的原则,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站满足在Internet上运行的条件,并具备安全、稳定、下载快的特点。学生可以很方便的通过本网站进行资料下载、在线学习,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远程教学JSP B/S结构浏览器/服务器动态网站

ABSTRACT Along with information age's arrival, the cycle which the human knowledge renews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hort. How to enable the teaching, training to satisfy the different place and the different study time people's need,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mode face-to-face already lacked the ability to do what one would like in this aspect. In this case, the study website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and becomes the modern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new tendency.We examined the technology behind HTTP, the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Java servlets, JSPs, and JavaBeans. We also looked at the Model 2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to see how it is used to combine servlets and JSPs in the same application. This thesis mainly involves software, database and network technology, etc. Covers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nsumer the integrated use of knowledge analysis to solve the question ability, enhance the consumer to the thing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ability, cultivating the consumer grasp scientific research methods, the correct design thought,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an enterprising spirit,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for the future study and work has laid a good foundation. This design mainly includes on-line teaching system program analysis and the plan design, introduced in the entire design process's mentality and uses the technology, how as well as does realize this system's each function. The overall system take JSP as the programming language, the database unified with SQLSERVER2005, has manifested the interactive principle, raised schoolmates' innovation ability, transferred student's study interest fully. The website satisfies the condition which moves on Internet, and has safely, stable, downloads the quick characteristic. The student may very convenient carry on courseware downloading, the online video frequency study through this website, has the very high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On-line teaching JSP B/S structure Web browse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