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质报告(环境监测)

水质报告(环境监测)

水质报告(环境监测)
水质报告(环境监测)

水质分析原始记录(环境监测)

××××××编号:

送检单位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客户编号样品数量接样日期检测地点检测环境℃,%RH 检测日期样品状态完成日期

PH值检测依据:GB/T 6904-2008 所用设备型号及编号:

校准:用ph为4.01和7.01的标准溶液按照PH计说明书校准PH计。

样品测量:打开PH计上的电极帽,用少量待测样品润洗电极,取100ml烧杯一个,将玻璃电极和温度探头同时插入烧杯中,切换PH计RANGE按钮,测定样品温度℃,然后轻轻搅动,待PH计显示器上的沙漏消失,记录PH值1为,重复测量步骤,记录PH值2为。用超纯水冲洗电极和温度探头,并将含有保护液的电极帽套上。计算平均值:。

浊度检测依据:GB 13200-91 所有设备型号及编号:

定容器皿编号:

纯水要求:无浊度水(将蒸馏水通过0.2μm微孔滤膜制得)

吸取ml(C)的摇匀水样,或加入ml(B)无浊度水稀释至50.0ml,于50ml比色管中,在680nm处用10mm比色皿测定吸光度A1 ,同上做平行样吸光度为A2 ,分别对照标准曲线

查的水样浊度A ,A 。

计算:浊度(度)=

()

C

C

B

A+

样品1浊度:样品2浊度:平均值

氯化物检测依据:GB 11896-89 所有设备型号及编号:

定容器皿编号:

纯水要求:超纯水

测定:用吸管吸取50ml水样,或者取适量V ml水样用蒸馏水稀释至50ml,置于锥形瓶中,另取一个锥形瓶加入50ml蒸馏水作为空白实验。(若pH值在6.5――10.5范围时,可直接滴定,超出范围的水样应以酚酞为指示剂,用稀硫酸或者氢氧化钠调节至红色刚刚褪去。)加入1ml铬酸钾溶液,用标准好的M

mol/l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即为滴定终点。记录所消耗的硝酸银溶液体积V1

ml。同上做平行样V2 ml。同法做空白滴定V0 ml。

计算: C =

V

M

V

V1000

45

.

35

)

(

2,1

?

?

?

-

样品1=mg/l 样品2=mg/l 平均值=mg/l

氟化物检测依据:HJ 488-2009 所有设备型号及编号:

定容器皿编号:

纯水要求:超纯水

混合显色剂配置:取氟试剂溶液ml,硝酸镧溶液ml,丙酮ml缓冲溶液ml,按照体积比3:3:3:1混合即得ml混合显色剂。

测定:准确吸取V ml试样,置于25.0ml比色管中,加入去离子水至10ml,准确吸收10.0ml混合显色剂,用超纯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30min,用10mm比色皿于620nm波长处,以纯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A1 。扣除试剂空白(以纯水代替水样)吸光度A0 ,对照标准曲线

查的氟化物含量m1 μg。同法做平行样A2 ,m2 μg。

计算:X= V m X1= mg/l X2= mg/l 平均值= mg/l 氨氮 检测依据:HJ 535-2009 所有设备型号及编号:

定容器皿编号:

纯水要求:无氨水(1000ml 蒸馏水中加入0.1ml 硫酸,经全玻璃蒸馏器制得)

样品预处理(絮凝沉淀):100ml 样品加入1ml 硫酸锌溶液和0.1――0.2ml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 约为10.5,混匀,放置使至沉淀,用经过水冲洗的中速定性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0ml 。

测定:有悬浮物或者色度干扰的水样,取经预处理的水样 ml 于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入1.0ml 酒

石酸钾钠溶液,摇匀,再加入纳士试剂1.0ml 摇匀,放置10min 后,在420nm 下,用10mm 比色皿,以水作参

比,测定吸光度As1 。同上做平行样测定吸光度As2 。

空白实验:以水代替空白,与样品相同步骤进行前处理和测定,吸光度为A b

标准曲线: ,a = ,b =

计算:C =V

b a A A b s ?-- 样1= mg/l 样2= mg/l 平均= mg/l 总磷 检测依据:GB/T 11893-1989 所有设备型号及编号:

定容器皿编号:

纯水要求:超纯水

过硫酸钾消解:取25ml 样品于50ml 具塞刻度管中,加入4ml 过硫酸钾溶液,将具塞刻度管的盖塞进后,用一小块布和线将玻璃塞扎紧,放在大烧杯中置于高压灭菌锅中加热,待压力达到1.1kg/cm 2,相应温度120℃时,保持30min 后停止加热。待压力表读书降至0后,取出放冷,然后用水稀释至标线。以25ml 水代替样品,加

入与样品相同体积的试剂和步骤。

发色:分别向各份消解液中加入1ml 抗坏血酸溶液混匀,30s 后加入2ml 钼酸盐溶液充分混匀。

测量:室温下放置15min 后,用10mm 比色皿,在700nm 波长下,以水做参比,测定吸光度样1(A ) ,样2(A ) 。扣除空白试验的吸光度 后,从标准曲线中 查的磷含量样1(m ) μg ,样2(m ) μg

计算: C=v m 样1= mg/l 样1= mg/l 平均= mg/l COD 检测依据:GB 11914-89 所有设备型号及编号:

定容器皿编号:

纯水要求:超纯水

标定低浓度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取10.00ml 低浓度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 = mol/l 置于锥形瓶中,用水稀释至约100ml ,加入30ml 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色变为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下硫酸亚铁铵的消耗量V1 ,V2 。计算硫酸亚铁铵溶液浓度

C []硫酸亚铁铵=V

c ?00.10 计算样1= mol/l ,样2= mol/l ,平均= mol/l

标定浓度为C mol/l

去除氯离子干扰:20ml 水样,硫酸汞加入量0.4g ,可络合2000mg/l 氯离子浓度的水样。

测定:于锥形瓶中加入0.4g 硫酸汞,取水样20.0ml 于锥形瓶中,或者取适量水样 ml 加水至20.0ml 。在水样中加入10.0ml 低浓度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几颗防沸玻璃珠,摇匀。将锥形瓶接到回流装置冷凝管下端,注入冷凝水,从冷凝管上端缓慢加入30ml 硫酸银-硫酸试剂,不断旋转锥形瓶使之均匀。打开回流装置开关,点击开始按钮,回流2小时30分钟。时间到后自动停止。冷却后,用20――30ml 水自冷凝管上端冲洗冷凝管

检测: 复核: 后,取下锥形瓶,再用水稀释至140ml 左右。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如3滴1,10菲绕啉指示剂溶液,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浓度为C mol/l 滴定,溶液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变为红褐色为终点,记录下硫酸亚铁铵标准滴定溶液的消耗体积 样1( V2) ml 。相同步骤做平行样2 (V2) ml 。空白试验以水20.0ml 代替水样,做以上相同步骤,消耗体积V1 ml 。

计算: COD =0

218000)(V V V C ?-? 样1= mg/l 样2= mg/l 平均= mg/l

悬浮物 检测依据:GB/T 11901-1989 所有设备型号及编号:

定容器皿编号:

纯水要求:超纯水

滤膜准备:将称量瓶放在105℃烘箱中恒重1小时,放于干燥器中。用扁嘴无齿镊子夹取0.45微孔滤膜微孔滤膜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中,移入105℃烘箱中烘干半个小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其重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记录每次称重 、 、 、 ,直至两次测量差≤0.2mg ,取两次的平均值A 。将恒重的微孔滤膜正确放在滤膜过滤器托盘

上,加盖配套的漏斗,并夹好固定好。以蒸馏水润洗滤膜,并不断吸滤。

测定:量取充分混合均与的试样 ml 抽吸过滤。使全部通过滤膜,再每次10ml 蒸馏水连续洗涤三次,继续吸滤以出去痕量水分。停止吸滤后,仔细取出载有悬浮物的滤膜放在原恒重的称量瓶里,移入烘箱中于105℃烘干1小时后移入干燥器中,使冷却到室温,称其重量。记录每次称

重 、 、 、 ,直至两次测量差≤0.4mg ,取两次的平均值B 。以上步骤作平行样。

计算:C=V

B A 6

10)(?- 样1= mg/l 样2= mg/l 平均= mg/l

备注

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污水水质检测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测定水中溶解氧、pH、浊度、氟化物、铁、氨氮、六价铬、硫化物、钙、亚硝酸盐氮、有效氯(总氯)COD和

总磷的方法。 (2)校园内湖塘是校园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接纳水体。本实验旨在了解各湖塘接纳污水水质情况,掌握铬法测定污水COD的方法及原理,同时了解其他水质指标,如SS、NH3-N、PO43-。 二、实验原理: (1)重铬酸钾法测定污水COD 实验原理:化学需氧量是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用氧量(mg/L)表示。化学需氧量愈高,也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愈多。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和高锰酸钾。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Mn。以重铬酸钾作氧化剂时,测得的值称CODCr,或简称COD。重铬酸钾法测COD的原理是在水样中加如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和催化剂硫酸银,在强酸性介质中加热回流一段时间,部分重铬酸钾被水样中可氧化物质还原,用硫酸亚铁铵滴定剩余的重铬酸钾,根据消耗重铬酸钾的量计算COD的值。 (2)、氨氮的测定 氨+碘化汞钾→黄色络合物 ↑ 氨与碘化汞钾在碱性溶液中(KOH)生成黄色络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在0~2.0 mg/L的氨氮范围内近于直线性。 (3)、亚硝酸盐的测定——重氮化比色法 亚硝酸盐+氨基苯磺酸(重氮作用)+ -萘胺→紫

红色染料 亚硝酸盐和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氮化作用,再与 -萘胺起偶合反应,生成紫红色染料,与标准液进行比色。 三、实验装置: (1)、器材 GDYS-101M多参数水质分析仪

(2)、药品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各种相关试剂 (3)、样品 信息楼前池塘水 四、注意事项: (1)树叶、木棒、水草等杂质应从水样中除去。(2)废水粘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摇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再过滤。五、实验步骤: 样品(ml)试剂(一)试剂(二)显色时间 (min) 氨氮10 0.2 1支10 10 0.2 1支— 蒸馏水(对 照) 亚硝酸盐10 0.2 1支20 蒸馏水(对 10 0.2 1支— 照)

水质检测评价报告

水质检测评价报告 一、时间:2013年1月1日~2013年3月31日 二、地点:校内(半霞湖、润泽湖、河道、竞慧西) 三、采样点:河道中游(动力保障部段) 半霞湖文心剧场前 竞慧西图书馆北侧水塘 润泽湖竞秀北楼前 四、检测项目:水温、PH、DO、COD、BOD 五、检测频次: 六、检测方法:

七、检测数据记录 a) 河道检测记录 b) 半霞湖检测记录 c) 竞慧西检测记录 d) 润泽湖检测记录

注:1)—对BOD项目的检测因试剂原因,检测频次低。 2)—受天气影响,检测时间具有间断性(为使结果具有可比性,在阴雨天气三天后进行检测)。 八、数据分析(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见附录 我学院适用于第Ⅲ类、Ⅳ类标准 (1) 由数据和分析图显示:四湖区PH值均达标,且在正常范围内。润泽湖因湖区面积较大,补给水缓冲作用不明显,PH值较为平均,河道水因其流动性强,PH值受降水影响较为平均。出现明显的幅度,可能是测量误差。

(2) 由数据和分析图显示:随着温度的上升,四湖区水中DO值普遍下降,均在达标值范围内。竞慧西及润泽湖水因流动性能差,水中DO值偏高,但起伏较为平缓,均在达标范围内。 (3) 由数据和分析图显示:四湖区COD值均在达标值范围内,较去年同期相比,四湖区COD值均有所降低。半霞湖湖区COD值较河道高,原因为水域面积较大和湖区较深,同时补给水减少,缓冲作用不明显,水中还原性物质和杂质较河道多。 由数据显示:四湖区的BOD值均达标,在正常范围内,其中河

道水流动性大,水质较好。四湖区BOD值相差较大,原因为半霞湖湖区及润泽湖湖水域面积较大和湖区较深,流动性能差,水体中的藻类及微生物生长旺盛,在补给水减少的情况下,缓冲作用较流动性能好的河道不明显,说明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相对较多。 补充说明: 1、随着气温的升高,湖底底泥的上翻,四湖区水浊度、色度均较大,透明度降低,水体表色因补给水及流动性能的不同有明显差异。半霞湖水体表色以黄褐色为主;润泽湖水体表色以墨绿色为主;河道水以绿色为主。 2、1、2月雨水较多,为确保水质稳定,雨水后3天再测。 综上所述: 河道水因其为流动水,总体水质较半霞湖及润泽湖要好。四湖区水质变化平缓,较去年相比,整体水体环境较为稳定。 检测人:孙玉彤 报告制作人:孙玉彤 报告审核人:胡学军 2013-4-9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分数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姓名:陈志杰 班级:10级环工一班 院系:水建院 任课教师:杜丹 2012年12 月16 日

内蒙古农业大学西区宿舍楼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报告一、西区宿舍楼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目的 1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 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 3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 数据和资料。 4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二、水质监测项目指标 物理指标:水温,臭和味,色度,浊度,透明度,固体物(总固体物,溶解固体物,悬浮物),矿化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 金属化合物:铝,汞,镉,铅,铜,锌,铬,砷,其他金属化合物如镍、铁、锰、钙、镁、铀。 非金属无机化合物:酸度和碱度,pH,溶解氧(DO),氰化物(简单氰化物,络合氰化物,有机氰化物),氟化物,含氮化合物(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凯氏氮,总氮),硫化物,含磷化合物,其他非金属无机化合物,如氯化物、碘化物、硫酸盐、余氯、硼、二氧化硅。 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BOD),总有机碳(TOC),挥发酚,油类。 特定有机污染物:挥发性卤代烃,挥发性有机物(VOCs),多

环芳烃(PAHs)。 底质和活性污泥(污泥沉降比,污泥浓度,污泥容积指数) 二、水质检测方法 实验一pH值的测定 pH值是水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pH=-log10αH+。 pH值是环境监测中常用的和最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饮用水标准的pH值的范围是6.5~8.5。由于pH值受水温影响而变化,测定时应在规定的温度下进行,或者校正温度。通常采用玻璃电极法和比色法测定pH值。比色法简便,但受色度、浊度、胶体物质、氧化剂、还原剂及盐度的干扰。玻璃电极法基本不受上述因素的干扰。然而,pH在10以上时,产生“钠差”,读数偏低,需选用特制的“低钠差”,玻璃电极,或使用与水样的pH值相近的标准缓冲溶液对仪器进行校正。 本实验采用玻璃电极法测定pH值。 (一)实验目的 掌握玻璃电极法测定pH的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原理 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与参比电极组成电池。在25℃理想条件下,氢离子活度变化10倍,使电动势偏移59.16mv,根据电动势的变化测量出pH值。两种电极结合在一起能组成复合电极。pH计测量出玻璃复合电极的电压,电压转换成pH值,其结果被显示出来。(三)实验仪器 pH计(PB-21) (四)实验试剂 1.pH=4.003缓冲液(邻苯二甲酸氢钾) 2.pH=6.864缓冲液(混合磷酸盐) 3.pH=9.182缓冲液(硼砂) (五)实验步骤 1.将电极浸入到缓冲溶液中,搅拌均匀,直至达到稳定。 2.按mode(转换)键,直至显示出所需要的pH值测量方式。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水质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 销售大厅服务岗: 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 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 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 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 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 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 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 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 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 流程 行为 规范 迎接 指引 递阅 资料 上饮品 (糕点) 添加茶水 工作 要求 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 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 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

注意事项 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 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 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 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 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

待; 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 班中工作程序工作 要求 注意 事项 饮料(糕点服务) 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 托盘; 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 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 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 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 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 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 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 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 子; 下班程 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 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 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课程性质:XXX 总学时:64 学分:4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开课单位:XXX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环境微生物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资源与环境、给水与排水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中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一门重要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本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和环境管理各领域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和环境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对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具有重大影响。 按监测对象学习,本课程主要讲述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固体废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噪声监测、环境放射性监测等内容。按测定项目学习,包括汞、镉、铬、铅、砷等重金属,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含氮化合物,水中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酚类、油类,大气中SO2、NO X、TSP、PM10、CO、O3、烃类等气态污染物,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物,颗粒物,多环芳烃类、二噁英类等重要有机污染物,以及酸雨项目监测等。按监测程序学习,本课程主要讲述各类环境监测的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及测定,数据的处理及信息化,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等的内容。 按监测方法学习,主要讲述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以及生物方法;主要为标准方法和正在推广的新的常规监测技术,还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简易监测技术,及迅速发展的连续自动监测技术等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关法规,监测方法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关键、各类监测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等一系列理论与技术问题;掌握监测方案设计,优化布点、样品的采集、运输及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和分析测定、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数据处理与分析评价的基本技能;了解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今后在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评价等方面达到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处理环境监测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与时俱进、发展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后期课程和将来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环境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主要知识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环境监测的目的及分类。 2.掌握环境监测的一般过程或程序。 3.掌握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的概念。 4.了解制订环境标准的原则及制订环境标准的作用、分类、分级情况。 5.掌握大气、水、土壤等最新的环境质量标准及其应用范围;了解各类污染物的控制或

环境水质监测采样方案.doc

水质监测采样方案 一、采样目的 为了加强分析人员的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根据《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HJ 494-2009 )的要求,在渭河草滩八路湿地公园段采样进行检测。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 x 河 x 段。 三、检测内容和方法 (1)检测点位确定 根据及《地表水和污水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在 x 河进入草滩段设置一个控制断面,一个点位进行取样详细见表 1、表 2。 表 1 采样垂线数的设置 水面宽垂??线??数说 ????明 ≤ 50m 一条(中泓) 垂线布设应避开污染带,要测污染带应另加垂线 二条 ( 近左、右岸有明显水 50~lOOm 确能证明该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流处 ) 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时,必须按本表设 >lOOm 三条 ( 左、中、右 ) 置垂线 表 2 采样垂线上的采样点数的设置 水 ????深采样点数说????明

上层指水面下 0.5m 处,水深不到 0.5m 时,在水深 1/2 ≤ 5m上层一点 处下层指河底以上0.5m 处 中层指 1/2 水深处5~ lOm上、下层两点封冻时在冰下0.5m处采样,水深不到0.5m 处时,在 水深 1/2 处采样 上、中、下三层三凡在该断面要计算污染物通量时,必须按本表设置采>1Om 点样点 (2)采样方法 根据《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14581-93)的要求进行采样。 (3)测定项目 检测项目为:水温、流量、 PH、电导率、溶解氧、透明度、 BOD5、 COD、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总大肠杆菌、高锰酸盐指数、磷酸盐、硫化物、氨氮、悬浮物、碱度、钙、钙 和镁、酸度、亚硝酸盐、硝酸盐、动植物和石油类、硫酸盐、水质苯系物、挥发酚、苯胺类 化合物、六价铬、总磷、氯化物、总氮、水质甲醛、总残渣、矿化度、全盐量、氟化物、总铬、游离氯和总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臭氧、氰化物、钴、镍、汞、砷、硒、铋、锑、 铁、锰、铜、铅、锌、镉。 四水样采集 (1)采样工具 采样器材主要是采样器和水样容器。关于水样保存及容器洗涤方法见表3。 表 3 水样保存和容器的洗涤 ( 部分 )

水文-水质监测与评价

《水质监测与评价》 任务书、指导书 石先罗编制 姓名: 周安 班级: 15水文大专班 学号: 2015910 指导教师: 石先罗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前言 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空间及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其正常功能的各种自然因素和有关的社会因素的总体。也有的指相对稳定的、以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所处空间的环境。在地球表

面,水体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水是由海洋水和陆地水二部分组成,分别与总水量的97.28%和2.72%。后者所占总量比例很小,且所处空间的环境十分复杂。 水在地球上处于不断循环的动态平衡状态。天然水的基本化学成分和含量,反映了它在不同自然环境循环过程中的原始物理化学性质,是研究水环境中元素存在、迁移和转化和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与水质评价的基本依据。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两部分组成。地表水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池塘、沼泽、冰川等,地下水环境包括泉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等。水环境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受人类干扰和破坏最严重的领域。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第一部分概述 一、设计任务 根据江西水利职业学院的用水和排水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校园水环境检测判断水环境质量状况,并判断水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巩固我们所学知识培养我们团结协作精神和实践操作技能、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合理地选择和确定某监测任务中所需监测的项目,准确选择样品预处理方法及分析监测方法。 二、设计要求 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地调查,每个学生都自己动手亲自制订方案,设计分析操作过程,处理实验数据,写出实习报告。实事求是地报出监测结果,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第二部分校园及周边调查水环境 一、学校概况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院始建于1956年(前身是江西水利电力学院),是江西唯一一所水利水电类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江西省水利厅。建校五十多年来,学院紧紧抓住“水利”与“职业”教育两大特色,坚持“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办学方向,使毕业生达到“实用、好用、管用”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占地面积708亩,校园环境优美,学术氛围浓厚. 二、污染环境 江西水利职业学校食堂碗到处是没有人收;没有半月进行化霜、清洗、消毒一次,消毒;饭菜没有节约;没有生、熟食品、成品、半成品的加工和存放要没有明显标记,没有分类存放,不得混放;食堂排水口食堂污水的主要污染物为COD、动植物油、表面活性剂(也就是洗涤剂)。NH3-N含量并不高,除非食堂废水与厕所废水混合。

环境监测中监测方法的选择

环境监测中监测方法的选择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保护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对作为环境管理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内容、监测方法选择及监测数据处理作简明阐述,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法选择;监测数据处理 0.引言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是环保执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各类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分析方法标准。环境监测实验室要建立相应的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体系,切实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使数据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可比性、精密性和准确性。环境监测不同于一般的化学分析,有监测对象成分复杂、浓度范围宽、随机变化大等特点,故要想用环境监测分析所得的数据来描述这些样品,就必须有良好的环境质量保证作为前提。 1.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内容 环境监测对象成分复杂,时间、空间量级上分布广泛,且多变,不易准确测量。在大规模的环境调查中,常需在同一时间内由多个实验室同时参加、同时测定。这就要求各个实验室从采样到监测结果所提供的数据要有准确性和可比性。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决定了环境管理、环境研究、环境治理以及环保执法等各方面的决策正确与否。环境监测结果由环境监测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予以保证,要求每个基层监测单位都要做好环境质量保证和控制工作。它分为野外采样质量控制和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1.1野外采样质量控制 野外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了现场布点、坐标定位(可用GPS高级定位)、样品采集、样品贮存及现场某些项目的预处理等。监测点布设一贯遵循以下原则要求,既能以人为本,又能比较真实全面反映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基层站监测断面的位置一般由上级站规定,监测点是根据监测目在车间口或总排污口布点。 坐标定位是为了详细确定采样点的位置,以便为准确稳定重复采样及绘出采样现场示意图提供保障。 采样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有代表性和完整性的样品,这也是数据具有准确性、精密性和可比性的前提。根据具体采样项目分清采样容器,估算好采样量,选对采样方法和保存方法,特别是特殊项目一定要现场固定,做好采样记录,做平行和空白采样,以检查保存剂的纯度,采样容器、滤器及其设备的污染情况,以便发现系统和偶然误差及采样的再现性等。例如野外水体采样中,为了控制采样过程的误差,将实验室用的纯水在采样现场装入采样瓶中,加入与样品相同的保存剂,并运回实验与样品同时分析,将所测结果与实验室空白比较,不应呈显著差异,其目的是检查采样、保存、运输中所产生的误差。并尽量缩短运输过程,减少震动和碰撞以防样品损失或污染。样品采集后立即送往质控室进行交接,尽快进入分析测试过程。 1.2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又称为内部质量控制。它主要表现为分析工作者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及内部质量人员对其实施质量控制技术管理的过程。监测分析的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答案

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水域: 是指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水塘及其管理范围,不包括海域和在耕地上开挖的鱼塘。 2.国控断面: 国家控制管理为监测水参数而设置的采取水样的横断面。 3.环境标准: 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4.地表水环境质量(GB 3838-2002)标准中的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5.水功能区: 指为满足人类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需求,根据水资源的自然条件和开发利用现状,按照流域综合规划、水资源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依其主导功能划定范围并执行相应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域。 6.水质: 水体质量的简称。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状况。 7.水质指标: 表示生活饮用水、工农业用水以及各种受污染水中污染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或限量阈值的具体限制和要求。它是判断水污染程度的具体衡量尺度。 8.原始样: 是指从取样位置取的样,并且在样品有效期内未经任何处理的样品 9.分析样: 需要经过预处理,才能进行测定的样品。 10.标准空白: 对应标准系列中零浓度的分析信号响应值 11.分析空白: 指在与样品分析全程一致的条件下,空白样品的测定结果 12.检出限:为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13.标准曲线:应用标准溶液制作校准曲线时,如果分析步骤与样品的分析步骤相比有某些省略时,则制作的校准曲线称为标准曲线。 14.工作曲线:如果模拟被分析物质的成分,并与样品完全相同的分析处理,然后绘制的校准曲线称为工作曲线。 15.重复性和重复性条件: 前者: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三因素中至少有一项不相同时,用统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的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后者: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员使用相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在短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进行的测试条件叫重复性条件。 16.再现性和再现性条件: 前者:不同实验室(分析人员、分析设备、甚至分析时间都不相同),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后者: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不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从同一被测对象取得测试结果的条件。 17.精密度:用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 18.准确度:指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真值相符合的程度,以误差来表示。它用来表示系统误差的大小。

环境检测实验报告

环境检测实验报告 号:班级编号:二○一一年二月《环境监测实验》成绩评定表类别实验内容(名称)应完成指标已完成指标完成学时成绩实验模块一三角湖水质监测必测DO、氨氮;至少选测一个指标实验模块二工业废水监测必测CO D、悬浮物;至少选测一个指标实验模块三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合作完成SO2,NOX和TSP的采样与测定,计算API,评价校园环境空气质量实验模块四生物或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 1、样品采集、制备与预处理 2、铅、铜、锌等金属离子的测定实验模块五环境环境噪声监测实验模块一三角湖水质监测同组者: 1、1碘量法测定溶解氧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溶解氧测定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溶解氧的采样技术。 3、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操作技术。 4、了解氧膜电极法测定溶解氧的方法原理。 二、实验原理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溶解氧能迅速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沉淀。加浓硫酸溶解沉淀后,碘离子被氧化析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

粉为指示剂,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溶解氧的含量。反应如下: 三、实验仪器 1、250~300mL溶解氧瓶; 2、250mL碘量瓶或锥形瓶。 3、25mL酸式滴定管 4、1mL、2mL定量吸管 5、100mL移液管 四、实验试剂 1、硫酸锰溶液 2、碱性碘化钾溶液 3、1+5硫酸溶液(标定硫代硫酸钠用) 4、0、5%淀粉溶液 5、硫代硫酸钠溶液 6、0、025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五、实验步骤 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在250mL的碘量瓶中加入100mL 水、1、0gKI、5、00mL 0、025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 5mL3mol/L硫酸,摇匀,加塞后置于暗处5min,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浅黄色,然后加入1%淀粉溶液 1、0mL,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用量。平行做3份。

环境监测答案44762

第一章 1.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①对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掌握和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 ②对各个有关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情况进行监视性监测; ③为政府部门执行各项环境法规、标准,全面展开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的监测数据和资料; ④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2、根据环境污染的特点说明对近代环境监测提出哪些要求? ①三高(灵敏度、准确度、分辨率高) ②三化(自动化、标准化、计算机化) ③多学科、边缘性、综合性、社会性 3、环境监测有何特点? ①环境监测的技术特点:生产性,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 ②环境监测的政府行为属性:依法强制性,行为公正性,社会服务性 ③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 4、是分析环境监测的地位与作用 环境检测是科学管理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在正确认识环境质量,解决现存或潜在的环境问题,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简述环境监测的目的与类型?

目的:①评价环境质量②为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服务③预测预报环境质量④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 类型:安环境对象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检测、生物监测与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按监测目的分为政府授权的公益型环境监测和非政府组织的公共事务环境监测;按监测区域分为厂区监测和区域监测;按专业部门分为气象监测、卫生监测、资源监测等。 6、试分析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特点 三级:国家环境标准、国家环境行业标准、地方环境标准 六类: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7、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是什么?是否标准越严越好? 原则:①以人为本②科学性、政策性③以环境基准为基础,与国家的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④综合效益分析,实用性、可行性⑤因地制宜、区别对待⑥与有关标准、制度协调配套原则⑦采用国际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⑧便于实施与监督 控制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社会要求实际情况,并非越严越好 8、环境优先检测有何原则? ①对污染物做全面分析,从中选出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不易或不能被微生物所分解而能让动植物发生病变的物质做日常监测,具有生物累积性,三只物质、毒性大的、数量大的作优先监测②需要检测的项目必须有可靠的监测手段并保证能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③监测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范文

2020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范文Contract Template

环境监测实验报告范文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 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 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 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一、监测目的 1、根据布点采样原则布点,确定采样频率及采样时间,掌握测定水质一些常规测定项目的测定方法。 2、对我校流芳校区静思湖水体中的污染因子进行经常性的检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二、静思湖相关资料 1、地质、地貌 江夏区位于湖北省东西部,长江中游东南岸。面积约20xx 平方千米。属于江汉平原向鄂西丘陵过渡地段,区内地形特征为中部高,西靠长江,东向湖区缓斜。地貌以第四系红色粘土组成的网状平原为主,其两侧为平坦的冲积平原,东侧为梁子湖低地。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9%。静思湖位于江汉平原中部,江夏区北部,地形平坦。在湖的北侧有一由土堆成的小山,在湖的西侧北边是武工大图书馆,其余都被四周的岸边景观带环绕。湖底河床平坦,

在湖的中心处略微较其他地方深但是不超过5米,其余大多数水深2米。河床主要由地底有机物淤泥,沙石贝类组成。 2、气候 主要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气候特点:冬季寒冷湿润,夏季炎热高温。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丰沛,雨热同季。全年均温15~17℃,7月均温为27~29℃,平原地区最高温在40℃以上。全市平均日照1150―2245小时,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年均水量在800―1500毫米之间,由于受地形影响,大神农架南部等地为全省多雨中心,江汉平原在梅雨期长的年份常发生洪涝灾害。鄂本北山区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在15-22之间。 3、降水量 武汉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雨量充沛,但是全市年内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丰水期4~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9.2%,六七月中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雨带北上至江淮流域,与北方不断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在地面上形成持久稳定的准静止锋面,在高空形成近东西向的切变线,故出现梅雨季节,降水量明显增多。并且由于武汉周边密布大大小小数百座大小湖泊水库湿地使得夏季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很高,在遇到炎热晴朗高温天气,当水蒸气急剧上升遇到相对较冷的上层大气时遇冷凝结,短时间的强对流天气也提供了大量的降水。 4、湖周边生物概况水体中的细菌、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毕业实习周记范文原创全套

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毕业实习周记全套 (本人在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相关岗位3个月的实习,十二篇周记, 总结一篇,全部原创,共6500字,欢迎下载参考) 姓名:杜宗飞 学号:2011090118 专业: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 班级: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01班指导教师:赵晓明 第1周 作为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的大学生,我很荣幸能够进入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相关的岗位实习。相信每个人都有第一天上班的经历,也会对第一天上班有着深刻的感受及体会。尤其是从未有过工作经历的职场大学们。 头几天实习,心情自然是激动而又紧张的,激动是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进入职场工作,紧张是因为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职场环境。刚开始,岗位实习不用做太多的工作,基本都是在熟悉新工作的环境,单位内部文化,以及工作中日常所需要知道的一些事物等。对于这个职位的一切还很陌生,但是学会快速适应陌生的环境,是一种锻炼自我的过程,是我第一件要学的技能。这次实习为以后步入职场打下基础。第一周领导让我和办公室的其他职员相互认识了一下,并给我分配了一个师父,我以后在这里的实习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都可以找他帮忙。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原以为实习的日子会比较枯燥的,不过老实说第一周的实习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嘿嘿,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了,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的。生活并不简单,我们要勇往直前!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下去,只要坚持着,总会有微笑的一天。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虽然第一周的实习没什么事情,比较轻松,但我并不放松,依然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进取,以最大的热情融入实习生活中。 第2周 过一周的实习,对自己岗位的运作流程也有了一些了解,虽然我是读是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但和实习岗位实践有些脱节,这周一直是在给我们培训那些业务的理论知识,感觉又回到了学校上课的时候。虽然我对业务还没有那么熟悉,也会有很多的不懂,但是我慢慢学会了如何去处理一些事情。在工作地过程中明白了主动的重要性,在你可以选择的时候,就要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有时候遇到工作过程中的棘手问题,心里会特别的憋屈,但是过会也就好了,我想只要积极学习积极办事,做好自己份内事,不懂就问,多做少说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只有自己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第二周实习快结束了,来这里有一段时间了,虽然同事们都很好,工作也轻松,对工作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但真正在这里生活了,还是会觉得有些不适应。与当初想象中的职场状态似乎有些差距,我相信我会适应职场生活。 第3周 不知不觉进入了实习的第三周,生活还在慢慢的适应,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除了学习岗位相关的业务知识,我还加强大学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相关知识与自己岗位相结合,努力让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相关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习不想在学校,很多工作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只能自己钻研,不过好在有很多资料可以查,大学里学习的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相关知识能够帮上忙,也不枉大学的学习。不懂时就查查资料,也培养了自学能力,同时了解许多相关的知识,一举多得。

郑州大学环境监测水质评价报告

眉湖水质监测评价报告 院系:水利与环境学院 班级:给水排水工程1班 姓名:兰文俊 学号:20120570106 日期:2014.12.15

目录 一、调查目的及项目 (1) 二、基础资料收集 (2) 三、采样点的布设 (3) 四、采样的时间、频率和方式 (4) 五、实验方法 (5) 六、实验数据 (6) 七、质量保证 (13) 八、水质评价 (14) 九、个人总结 (19)

一、调查目的及项目: (一)目的 1、对郑大新区眉湖进行资料收集及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对水质现状进行监测分析及评价。 2、对郑大新区眉湖水质现状进行监测,得到相关数据,为学校进行园林管理时提供基础数据。 3、为评价郑大新区眉湖水质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二)项目 1、pH、电导率的测定 2、COD 3、总铬 4、溶解氧 5、BOD 6、铜 7、氨氮 8、总磷

二、基础资料收集: 1、眉湖简介:2001年郑州大学高新校区内构筑的景观湖,宽度从窄处的30米到宽处的100米左右,长度为800米左右,半包围核心教学楼的西半部,西临厚德大道,东临湖滨路,呈长弧形,因其整体外形像眉,故取名为“眉湖”。也是公认的“眉湖”,因此现在有两个眉湖,一个在郑州大学南校区内,一个在郑州大学新校区内,但现在通常指的是郑州大学高新校区内的眉湖。眉湖又名“博雅湖”,此核心景观湖设计了一系列富有中原特色的人文景观,旨在展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高雅文明,寄予学子博采众长、雅趣共享。 2、水体基本结构:眉湖采用的是循环水系统,包括局部的喷泉和上扬式曝气管的循环和整体的南北循环。供水的水源有地下水和雨水两部分,其中地下水补给占主要部分,雨水来自处理过的贮存的雨水,贮存池在校园侧边杨树林。供水水源头有两个:南端一个,北端一个;湖面较大,春夏秋蒸发量较大,在雨水较少的季节里,为保持湖面维持在一定的水位,后勤管理部门每三天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水;由于湖中放有大量的观赏鱼,为保证湖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维持鱼类的生存,整个湖共设计了11个潜入式曝气机,3个上扬式曝气机,采用交叉方位安置,不仅有充氧的功能,还能促进水的流动,防止湖水腐败。湖分北、中、南三段,中段较长且水流和水质相对稳定,北端地势高(高10CM左右)相对比较封闭,南端因为设计有高低阶,因此南段和中段流通性好于北端和中段的流通。 3、可能的污染来源:绿化施肥、自身净化能力低、外来垃圾、饲养家禽。

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 ()

环境监测 一.名词解释? 1.?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标准:它是为了保护人群健康,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同时又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依据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政策,对有关环境的各项工作所做的规定。? 3.?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维持生态平衡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4.?水体污染(PPT):当污染物排入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和作用。? 5.?水体自净: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6.?瞬时水样:是指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水样。? 7.?混合水样:是指在同一采样点于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 8.?综合水样:把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的样品。? 9.?空气污染:有害物质排放到空气中,当其浓度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改变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这种情况即被称为空气污染。?? 10.?一次污染物:是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11.?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它们与空气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12.?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有两种表示方法:? 单位体积质量浓度: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质量数,常用mg/m3或μg/m3表示。(这种表示方法对任何状态的污染物都适用。)????? 体积比浓度:指100万体积空气中含污染气体或蒸气的体积数,常用mL/m3或μL/m3表示。(仅适用于气态或蒸气态物质。)? 13.?硫酸盐化速率: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SO2,H2S,H2SO4蒸气等含硫污染物,经过一系列氧化演变和反应,最终形成危害更大的硫酸雾和硫酸盐雾,这种演变过程的速度称为硫酸盐化速率。? 14.?空气污染指数(API):是一种向社会公众公布的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标。它将常规监测的几种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经过处理简化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分级表示空气质量和污染程度,具有简明、直观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15.?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16.?危险废物:是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或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17.?生活垃圾:是指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抛弃的固体垃圾,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医院垃圾、市场垃圾、建筑垃圾和街道扫集物等,其中医院垃圾和建筑垃圾应予单独处理? 18.?渗沥水:是指从生活垃圾接触中渗出来的水溶液,它提取或溶出了垃圾组成中的物质。? 渗沥水的特性决定于它的组成和浓度。特点:?

环境检测实验报告

环境工程专业2009级《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学生: 学号: 班级编号: 二○一一年十二月

《环境监测实验》成绩评定表 类别实验内容(名称)应完成 指标 已完成 指标 完成 学时 成绩 实验模块一三角湖水质监测必测DO、氨氮;至少选测一个指标 实验模块二工业废水监测必测COD、悬浮物;至少选测一个指标 实验模块三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合作完成SO2,NO X 和TSP的采样与测定,计算API,评价校园环境空气质量 实验模块四生物或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1、样品采集、制备与预处理 2、铅、铜、锌等金属离子的测定 实验模块五环境环境噪声监测

实验模块一 三角湖水质监测 同组者: 1.1碘量法测定溶解氧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溶解氧测定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溶解氧的采样技术。 3、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操作技术。 4、了解氧膜电极法测定溶解氧的方法原理。 二、实验原理 在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水中溶解氧能迅速将二价锰氧化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沉淀。加浓硫酸溶解沉淀后,碘离子被氧化析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标准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溶解氧的含量。反应如下: ()()6 42422422224222423 22O S Na KI I SO Mn OH MnO O OH Mn O S Na +???→?→→→+++-+ 三、实验仪器 1、250~300mL 溶解氧瓶; 2、250mL 碘量瓶或锥形瓶。 3、25mL 酸式滴定管 4、1mL 、2mL 定量吸管 5、100mL 移液管 四、实验试剂 1、硫酸锰溶液 2、碱性碘化钾溶液 3、1+5硫酸溶液(标定硫代硫酸钠用) 4、0.5%淀粉溶液 5、硫代硫酸钠溶液 6、0.025mol/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五、实验步骤 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在250mL 的碘量瓶中加入100mL 水、1.0gKI 、5.00mL 0.0250mol/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5mL 3mol/L 硫酸,摇匀,加塞后置于暗处5min ,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浅黄色,然后加入1%淀粉溶液1.0mL ,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用量。平行做3份。 2、溶解氧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用碘量法测水中溶解氧时,采集的水样应装到溶解氧瓶中,采集时注意不要使水样曝气或残留气泡,可沿瓶壁缓缓注入水样或用虹吸管插入溶解氧瓶底部,注入水样直至装满并溢

水质监测与评价方案

水质监测与评价实习——监测与评价方案

一、监测目的 1.对凌地区水资源(渭河,渭惠渠、高干渠,饮用水)进行资料收集及调查,运用所学知识对水质现状进行监测分析及评价。 2.对凌地区灌溉水源和饮用水现状监测,得到相关数据,使农民了解其农业及生活用水质量。 3.为评价陵地区水质是否符合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二、调查研究 1.基础资料的收集 (1)凌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及水源方面; (2)凌河流沿岸人口分布、污染源及其排污状况; (3)凌河流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农业用水和饮用水; (4)凌历年水质监测资料。 2.实地调查 (1)凌灌溉水源的河宽、水深和沿岸排污等方面的情况; (2)凌饮用水水源分布及利用现状,附近的交通情况; (3)社会环境状况。 三、确定监测对象 通过对凌地区的资料收集及现状调查,确定监测对象为渭河水(地表水)、后河(地表水)、灌溉水(渭惠渠和高干渠)及饮用水(井水或自来水),其中饮用水按三级阶地划分: (1)地表水调查: (2)灌溉水:

(3)饮用水调查: 容村庄饮用水源 一级阶地五星村等井水、自来水 二级阶地陵角村等井水、自来水 三级阶地三合村等井水、自来水 黄土台塬沟村等井水、自来水 四、布设监测网点 以调研资料为依据,按照监测断面和采样点设置方法,布设监测网点如下: (一)地表水 渭河: 从河流的上游(揉谷乡)到下游(水运中心)依次设置四个采样点:分别为渭河三、渭河二、渭河一、水运。 后河: 从河流的上游(五泉镇)到下游(沟村)依次设置四个采样点:分别为卧龙寺、帅家村、家村、沟村。

(二)地下水 自来水:在农户家取样 水井:在每个村随机选取水井取样 (三)灌溉水 渭惠渠灌溉水: 从河流的上游(凌边界)到下游(南校北门)依次设置七个采样点: 边界上(对照断面)、边界中(控制断面)、边界下(污染源下游500m)、织布厂上(污染源上游500m)、织布厂中(控制断面)、织布厂下(污染源下游500m)、南校北门(消减断面)。 高干渠灌溉水: 从河流的上游(玉佛寺)到下游(南卜村)依次设置三个采样点: 分别为玉佛寺、陵角村、南卜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