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摘要]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我国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依法治国方略更加深入人心,依法行政的理念在政府各职能部门得到不断深化,传统的行政理念逐渐发生了改变与提升,为建设法治政府、法治国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从具体工作实践来看,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基层政府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因此,本文针对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切合我国基本国情进行完善与优化。

[关键词]基层政府依法行政问题原因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0-0035-02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提出,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也在转变观念,要求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行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一份力量。因此,特别针对基层依法行政工作展开了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支持我国基层政府的相关工作执行。

一、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原因及效果

(一)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政府的工作得到改革与完善。创新的工作理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依法行政。而基层政府更是与人民群众最直接接触的公务人员,能否切实让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体会到法治带来的公平正义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也体现在基层政府的行政行为中。推进依法行政不仅能够让行政执法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基层政府中行政执法人员的工作认识,还可以掌握社会大众对于基层政府服务的重点需求,政策实施的具体效果也能得到明确和认知。在开展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工作体系过程中,从形式的层面上进行提升和改革,需要行政基层部门能够充分认识到法律、法规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依法行政对于整体社会体系的管理与约束具有良好的影响性,也能够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对于社会整体的法律意识提升同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作用。[1] (二)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效果

从基层的政府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遇到的行政问题不

难看出,当下依照法律途径和相关的制度内容进行思维和理念上的转变,有助于实际工作的执行,能够取得良好的政府职能工作效果。从基础的思维和理论层面进行观察,依照法律、法规形式的政府职能工作内容,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进行科学的普及,能够让社会大众积极配合相关的工作内

容,符合政策指导意见下的行政管理工作开展,也能够在一定的思想能力指导下让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与社会大众实

现良好的沟通,实现对行政管理工作质量的进一步完善与优化。[2]依法行政的模式在执行的体系上能够看出基层的政府和相关组织对于制度完善和提升的实际工作质量,在不断优化体系和制度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具有价值的运作和管理

结构。依法行政的模式不断在工作的体系上寻求新的转变,还保证了各项工作公平、公正面对大众和人民的态度,让社会大众更加认可基层政府的工作质量。[3]

二、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

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以来,党和政府深知依法行政的重点在基层,特别重视基层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从多方面多手段采取措施,大力推进,也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层政府的依法行政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的法治意思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们的政府更加廉洁、高效、透明。但不可否认的是,也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违法、违规行政、以权压法,暴力执法、野蛮执法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拍”决策的问题也还偶有出现……这些状况也恰恰是经常发生在基层政府

的行政行为当中。综合来看,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观念和思想层面

基层政府在推动依法行政工作执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

来自于各方面的问题,针对不同层面的问题进行了解和分析,更加有助于工作的继续开展,实现工作完善与优化的目标。从观念和思想层面进行观察和分析,能够发现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思维中的观念仍然保持着官僚主义、教条主义,需要进一步拓展和优化,才能够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行政要求行政理念绝不是仅仅停留在空泛的执行法规、条例上,而是要能够真正在实践工作中做到以人为本,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采取适当合理的法律手段去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4]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让法治的思维方式牢固地树立在我们的头脑中,在实际工作中自然就能以这样的法治方式去处理问题。就目前我国基层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观察和分析就能够发现,根据人治思维进行管理的方式仍然存在,基层政府在这方面确实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教条地去执行规定,有时候并不能促进问题的解决,也会导致社会大众对于依法行政的工作缺失信任度。[5]

(二)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层面

近年来,我们虽然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与调整,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对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体制进行观察可以发现,一方面基层政府在机构人员设置方面仍然存在不合理因素,职能交叉、工作协调困难,包括职权划分不明确的问题依然存在,难免出现有的问题多家管,有的问题无人理的情况;另一方面,条块结合的管理体系使得政府对部门的

管理难以到位,这就导致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出现阻力,在人财物的配备和保障上也存在一定的弊端。除此之外,现代化政府更要有顺畅的、规范的运行机制,要有合理的激励、奖惩机制,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只有在这种良好的运行机制的保障下,才能依法高效地行使职权。[6] (三)行政执法能力不足

基层政府部门的执法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也是法治政府树立公信力的重要途径。近期我们也可以发现,大量的在执法领域里出现的问题被报道出来,暴力执法、野蛮执法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引发了部分群体性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这类事件绝大多数都发生在基层政府执法过程中,也反映了我们个别执法人员的人治思维,以权压法。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遭到人身攻击、谩骂等不公平对待的状况,甚至一些地方的基层执法部门为此还设立了“委屈奖”。这两种极其矛盾的现

象充分显示出了我们基层执法人员行政执法的能力不足。执法人员自身的法律素养、综合素质、判断能力等都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才能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问题。

(四)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当前社会所反映出的行政执法层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说明了我们在权力行使的监督上确实存在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在政府内部的监督上,上下级的这种权力监督显得较

为薄弱,上下级之间有从属的关系,下级很多时候都是在执行上级部门的命令和意见,很多时候也导致监督力不强。而社会层面在现有的监督体系下又很难发挥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基层政府小区域范围内,诸如社会监督、媒体监督的效果显然是不尽如人意的,这就创造的滥用权力的空间,不符合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7]

三、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存在问题的原因

关注到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细致分析引发的原因,才能够对未来的工作提供更好的完善和优化对策,才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降低工作中出现失误和偏差的相关问题。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涉及到四个方面:

(一)观念转变不彻底

由于我国传统的行政理念与现代法治行政理念存在着

较大差别,个别的领导干部和行政人员的思维意识中,传统的官本位的思想仍然留有残余,在日常工作中“管理”意识强,服务意识差。这种思想反映在具体的工作中就容易出现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不依法行政的行为,甚至出现以权压法、暴力执法的情况,这些情况从根本上说都是思想上没有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

(二)法律法规不完善

依法行政顺利推行的基础就是,依“法”的法首先要是良法,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立法科学,全面、细致、

有操作性,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然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在具体的行政管理和服务的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法律依据不充分,规定不够明确的地方,给依法行政造成了一些阻碍。甚至一些具体规定明显存在着滞后性以及操作性差的问题,不科学的制度拟订影响了整体的工作执行,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8]

(三)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运行机制更加合理顺畅,特别是进一步简政放权,不仅调节了政府职能,也使得政府工作更加高效。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科学决策、问责追责等等。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行政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任何权力没有监督都容易被滥用。就我国目前的监督体系来看应该说是比较完备,不仅有行政体系内的监督,而且还有权力机关的监督、党的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等等,但问题的关键是让监督体系更好地发挥效果,形成合力。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面、多领域的制度设定,需要逐步改革和完善。

(四)公务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自我国实行公务员制度来,公务员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选拔也更加规范严格,但在基层政府中个别工作人员

特别是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仍需提高。从现实状况来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化,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呈现出了高发态势,这对我们的行政工作特别是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时候甚至是不仅仅行政行为要合法,而且要做到行政行为合理。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不仅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更要有法治意识,工作中要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能够采用法治手段平缓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四、结论

综上所述,依法治国是立国之本,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的根本,基层政府的依法行政更是让人民群众直接受惠的重要保证。2020年我国法治政府基本建成,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基层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法治进程,必须对基层政府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完善,培养基层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式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吴传毅.基层政府依法行政问题及体制机制完善[J].湖

湘论坛,2011(01):87-90.

[2]胡海,旷仁秋.衡阳石鼓区加强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成效与建议[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04):100-103.

[3]夏小青.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困境与对策[J].企业研究,2012(20):14-16.

[4]石亚军.当前推进政府职能根本转变亟需解决的若干深层问题[J].中国行政管理,2015(06):8-20.

[5]张杰.县级政府依法行政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03):161-163.

[6]陈青山.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动力探究:困境、机制与建议[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4(03):33-38+43.

[7]张宏达.依法行政在乡镇延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观察,2014(27):51-52+55.

[8]当前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国司法,2013(01):87-91.

责任编辑:杨柳

公务员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

公务员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

————————————————————————————————作者:————————————————————————————————日期:

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 试卷满分:10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0分,共30分)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的基本方略。 A 、国家 B 、社会 C 、民生 D 、政权 自己得分:3.0 2.法治中国必须改革()体制。 A 、执法 B 、学法 C 、立法 D 、用法 自己得分:3.0 3.下列选项不属于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 、依法治国 B 、依法执政 C 、执法为民 D 、依法行政 自己得分:3.0 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是要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A、依法办事 B、合法执政 C、合理执政 D、依法执政 自己得分:3.0 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A、依宪治国 B、法治政府 C、依宪执政 D、以人为本 自己得分:0.0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是()。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D、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自己得分:3.0 7.()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A、政治建设 B、经济建设 C、市场经济 D、改革开放

自己得分:3.0 8.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A、重要 B、首要 C、主体 D、主导 自己得分:3.0 9.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 A、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 B、公有经济与私营经济 C、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D、公有经济与个体经济 自己得分:3.0 10.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是()。 A、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B、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D、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自己得分:3.0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科目:行政法学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年级2012 专业法学 班级大连瓦房店 学号122118 姓名

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制国家政府行使权力时普遍奉行的基本原则,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根本标志。只有依法法行政,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但是,当前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依法行政进程和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保证依法行政落到实处,保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目标如期实现。 一、依法行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行政既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各界的普遍要求。因此,立法步伐明显加快,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己经初步形成并日趋完善。据有关资料透露,20多年来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约400个,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约1000个。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实施,规范和调整了社会法律关系,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尽快予以解决。 (一)政府对依法行政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

各部门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运作的基本准则。各地方、各部门的行政首长作为本地方、本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对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但从现状看,首先在省市政府的考核体系中,始终未把依法行政作为独立指标进行考核,由此使各级政府不能对依法行政产生足够的重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政府对依法行政的推进。其次中国是世界上经历封建社会最长的国家,长期封建人治思想和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很深,在政府管理中,重人治轻法治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各级政府对行政权利的喜好还没有消除,基层政府在处理矛盾、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时偏好行政权力,而不重视依法行政。最后基层领导干部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也往往使他们认识不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导致在基层依法行政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依法行政意识淡薄。依法行政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是带有方向性和全局性的工作,做好依法行政工作就必须使依法行政成为自觉的行为,并使之真正融入到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中去。但在现实工作中,一些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依法行政还存在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和做法,认为依法行政不管

当前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主 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推进依法行政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途径。最近,我们深入部分区、县政府进行依法行政工作调研,通过召开部分区县政府领导、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人、街道办事处(乡镇)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等形式,就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实施六年来基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基本情况;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基层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做了调研。调研工作结束后,笔者重点针对当前制约基层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做了一些分析: 一、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后,各区、县政府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对依法行政工作的组织领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西安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制定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落实工作措施,强化监督指导,以依法行政考核为抓手,扎实有效地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依法行政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区、县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还存在诸多突出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的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还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与依法行政的冲突比较明显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基层政府及部门领导推进依法行政的意识不断增强,但在处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关系上,还存在模糊的认识,没有真正认识到依法行政是国家赋予行政机关管理经济社会的主要手段,有的认为依法行政是软指标、软任务,有的甚至认为依法行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束缚,缺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责

浅谈乡镇政府依法行政问题

提纲 乡镇政府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乡镇政府在农村政策执行得怎样,直接体现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直接影响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更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乡镇政府作为我国一级政权的行政主体,处在国家行政管理的最前沿,与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最直接、最经常,乡镇政府是否依法行政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保障和社会法制环境的形成,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府,以往在农村具有很高的权威。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乡镇机构设置、职能设定的变更和政府行为立法的相对滞后,乡镇政府的权威在农村受到严峻的挑战。乡镇逐步演化成一个权力空壳化、责任无限化的政府,被人戏称为“芝麻大的官,巴掌大的权力,天大的责任”。笔者所在的留营乡,是桥西区唯一建制乡镇,乡政府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实效都直接影响到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因此,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和查阅其他各地乡镇工作经验,针对乡镇政府在执政中遇到的如:法律法规数量庞杂,法律的现实适用性差,法律部门化、利益化倾向严重,重实体、轻程序,现实行政中政策依据多余法律依据,机构设置与职能变更的“垂直运动”导致权利虚化,行政权力的“租借行驶”导致权利风险加大,搞“运动”的行政方式导致乡镇行政的高成本、低效益,“三农”问题等矛盾的日益凸现导致乡镇权利难以招架,行政成本难以接受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从当前乡镇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乡镇政府行政权力的困惑和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保障三个方面简要阐述了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

乡镇政府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是直接跟农民打交道的机关。乡镇政府在农村政策执行得怎样,直接体现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直接影响农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程度,更直接影响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了使乡镇政府行政行为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符合科学发展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三个方面浅谈乡镇政府的依法行政问题。 一、当前乡镇政府行政的法律依据 为了保障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中央到地方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在农村的一级国家机关,其行政行为依据都应当来自这些法律法规。考察这些法律法规,我们可以看到,当前乡镇政府行政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有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法律法规数量庞杂。如在网络全文数据库上搜索涉“农”法律法规多达14664篇,涉及“乡镇”的就有4006篇。涉农法律除了少量基本法律法规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制定外,大多数法律是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其中尤以部门规章为多。各个省及以下政府对口部门依据部门规章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更是难以统计。 二是法律的现实适用性差。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后在网上可搜索

公务员依法行政有关法律法规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为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执政为民,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实施纲要。 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行政也取得了明显进展。1999年11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主要是:行政管理体制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适应,依法行政面临诸多体制性障碍;制度建设反映客观规律不够,难以全面、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不到及时救济;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妨碍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依法治国的进程,必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执政为民,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透明度,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基本理顺,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基本到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比较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

试论基层政府在依法行政中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试论基层政府在依法行政中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论文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确定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任务。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得到各级政府的全面坚持,才能尽快达到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的目标。本文以基层政府与笔者的所见所闻为出发点,指出基层政府在依法行政中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论文关键词基层依法行政依法治国 基层政府作为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与人民群众联系最为紧密,所以坚持依法行政对基层政府来说非常重要,基层政府是否坚持依法行政及执政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随着法治社会进程的发展,基层政府的执政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部分地区的基层政府与领导在贯彻依法行政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及时找出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提高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 一、基层政府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人情轻法律,无视法律程序 以笔者所在的乡派出所办理身份证为例,本来办理身份证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按照规定的流程,既不复杂也不麻烦。但事实是如果你想办个身份证至少要去派出所三次以上,工作人员才有可能理睬你。如果你认识他们也就是俗称的有关系,则就不一样了,他们很快为你办好,这些口口声声宣扬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人员完全没有程序概念。在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观念中,所谓法治就是指用法律来控制和统治老百姓,法治的对象只包括群众,他们忘记自己也是群众中的一员也要受到法律的约束,而且比普通群众要承担更大的责任。 依法行政要求行政人员在执政时必须严格依照法律为根据,行政机关要坚持在法律面前是人人平等,而不是亲属朋友至上,不能重人情而轻法律。法律并不是摆设,它应该切切实实用在执政过程中,让行政人员感受到它的威力,让人民感受到它的平等和合理。如果法律得不到遵守,那法律还有何存在的意义呢?如果行政人员带头违法,那该让人民如何去相信法律呢?如果执政不按照规定的程序,那社会何来的秩序呢? (二)执法人员素质不高,存在暴力执法等不文明行为 以城管执法为例,近几年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不断曝部分地区的城管暴力执法现象,比如广州天河黄村的小贩遭城管殴打血流一地、湖北监利县城管队在执法中与商贩发生口角并殴打一名过路人、苍南县灵溪镇城管人员执法时将拍照男子打伤并引发与群众冲突事件等等。近年来,在一些城市,城管与小贩的矛盾日趋尖锐,各级政府官员的也应思考为何此类暴力执法事件层出不穷,怎样才能根治类似的不良执法行为,缓和执法人员与大众的矛盾。行政人员作为法律的执行者,作为人民的代表,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在执法中出现种种的不文明现象都会损害人民对他的信任。一个思想道德素质高的执法者不会随便将群众踩在脚下,或者肆意殴打,更不会对一个行使监督权的拍照公民施加暴力。由此可见,在基层政府中存在少数道德素质水平较低的行政执法人员,要想实现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的目标,就必须提高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缺乏有效的法制机构和监督机制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要求,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切实加强法制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政府机构依法行政方面的重大作用,而且政府要为法制机构开展工作创造必需的条件。目前,由于部分乡镇政府缺乏有效的法制机构,导致了乡镇依法

当前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当前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13221101210007 行政管理李敏一、依法行政的内涵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依法行政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活动的要求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本身发展到一定程阶段的必然要求。依法行政是对各级行政机关提出的要求,也是当今社会人民群众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对政府部门提出的要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依法行政也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对政府活动的要求,中国是在八十年代末提出“依法行政”这一基本原则的,它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政治、经济及法治建设本身发展到一定程阶段的必然要求。 二、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1、实行依法行政能够在行政管理中维护宪法权威。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要求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坚持依法行政,是对宪法精神的贯彻,是宪法权威性的体现。 2、实行依法行政能够有效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宪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我国政府的行政权力是由人民通过宪法赋予的,因此,行政机关必须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3、实行依法行政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政务公开的前提下按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管理行政事务,并且在管理行政事务时必须接受各种监督主体依法对其开展的监督,这样就能够有效防止行政权力被滥用,或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暗箱操作或以权谋私。 三、当前我国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工具主义观念颇为流行。“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目前,在相当多的基层行政机关领导思想观念上,“视法为器”,“用法律”的意识已经形成,但是“信法律”的思想尚未确立。虽然许多人认为我国社会管理最终要走向依法治国,但是,在目前情况下,相当多的人普遍认同我国社会管理仍是人治占主导地位,甚至认为目前情况下,只有人治手段才能有效管理好社会。 (二)、行政特权思想意识仍旧根深蒂固。“法律是管人的,不是管自己”的思想仍较为普遍。依法行政基本上等同于依法“治事”,尚未认识到依法行政的本质是“治官”和“治权”。很多基层行政机关领导在行政管理实践中“有选择”地运用法律:部分行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对涉及其他单位、他人利益的事情,较能够依法处理;对涉及自己单位及其自身利益,或者自身因利益牵涉其中的事情,便希望通过行政关系“协调”、私下“利益协商”等方式处理。在行政系统内部,“政府守法”带有选择性,法治“以吏为师”离人民群众期望仍差距较大,严重违背了行政法治的三方面基本要求:即政府的一切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所遵守的法律必须符合正义的标准;在政府与公民之间实行平等保护。 (三)、行政立法的不规范和不完善。依法行政的前提和依据是要有健全和

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改方案

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改方案 篇一:依法行政突出问题承诺整改方案 按照**市**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依法行政突出问题承诺整改工作的通知》(青依法行政办〔**〕3号)要求,为更好地依法行政,履行职责,我局成立了工作小组,以走访、座谈等多样的方式,广泛征求意见,积极查找自身问题。现就“我局做好依法行政突出问题承诺整改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承诺整改方式,形成群众监督倒逼机制,更好地推动依法行政突出问题的解决,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普遍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断提高公信力。重点解决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解决行政执法中态度生硬、工作方法简单,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政策解读不够深入。 二、整改事项 在行政执法中,群众反映还存在态度生硬、工作方法简单,政策解读不够深入的突出问题。 三、责任分工 本项整改工作牵头领导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瑛,牵头科室(单位)为社会事务科,整改时限为**年7月—10月。

牵头领导: 牵头科室(单位): 责任人: 协办科室(单位):局办公室、优抚安置科、救灾救济科、基层政权科、老龄办、婚姻登记处、综合福利中心整改时限:**年7月—10月。 四、整改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严格依法行政,做好民政。 1.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持证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严格执行《**市**区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推进标准化执法,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执法工作水平。 2.强化行政权力运行监督制约。进一步精减行政审批事项,优化行政审批程序,实施行政权力事项公开、行政权力运行透明、行政监管实时到位。 (二)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和加强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解读。 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凡可以马上办理和解决的问题,立即办理和解决;对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向群众讲清讲明,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1.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行政审批、救助政策等政府信息都必须公开,在决策前通过政府网站等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反馈或公

浅谈乡镇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乡镇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围,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的活动。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是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最前沿阵地,同人民群众的接触最经常,联系最直接,因此,在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切实抓好乡镇依法行政工作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迫切的社会需要。 一、乡镇人民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一)执法机构管理混乱,队伍素质不高 1、乡镇机构管理的制约。乡镇干部大多身兼多职,工作点多面广,面面俱到,既是计生员又是农技员,有时还要根据中心工作的需要兼任其它工作,乡镇干部一般都还要联系村,本部门的行政工作只是其中的小部分。乡镇政府人员流动性大,每年都有人员调进调出,每三五年就要轮换一次工作岗位,其间,有阶段性工作来了,又抽去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干其它与本业务无关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乡镇统筹协调措施不配套,缺乏统一管理指挥,对各部门是否依法行政放松了监管。 2、执法队伍素质不高。公务员作为行政机关的组成要素,本身不是行政机关,不具有独立法律人格,但行政机关的职权是通过公务员实施的。因此,公务员依法行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水平。当前,在乡镇公务

员中,极少有从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员,而大量的乡镇干部都是高中以下学历,他们在个人素质锻炼方面相对要欠缺些,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短期的培训班,而法律是成系统、成体系的博大精深的知识。仅仅依靠短期的突击培训是难以吸收、消化和具体操作的。这样,自身素质的不足,加上客观上学习深度的不够,造成了乡镇执法主体法律意识淡薄和个人素质低下。盲目行政,充分暴露了个人素质的欠缺。导致行政、土法行政实践屡见报端。 执法不到位,定性不准确。部分执法人员不严格执法,程序混乱,工作不认真履行职责,敷衍草率,使者有可乘之机,钻法律空子,进行不合法行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如一些无证经营者,受执法单位个别人的庇护,有持无恐,不缴税费,获取暴利,破坏了经济秩序。 (二)当前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任务,仍留恋过去的工作方法 虽然农业税取消后,乡镇干部的工作相对来讲轻松了一些,但是计划生育、新农村建设、社会稳定工作也越来越难,而且都是“一票否决”,样样工作压头,个个任务必须完成。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万能,行使行政权包罗万象。过去几年在落实计划生育、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收缴农业税任务等方面工作中,习惯用高压政策和行政命令,而面临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我们的基层政府和基层干部采取老办法不行,新办法不灵,软措施不顶用,随之而来的还是采取了过去不依

政府为什么要做到依法行政

★政府为什么要做到依法行政? ①必要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权力必须 依据宪法和法律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意义:1、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2、有利于加强廉政 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3、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4、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怎样做到依法行政? 1、具体要求: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 守信、权责统一。 2、基本要求: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规范行政行为; ②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③深化行政 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3、政府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4、政府必须依法行使权力还需要在民主和法律的监督之下。 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坚持这一原则的要求: 第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第二: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第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政府为什么会是便民利民的政府?为什么服务于人民? 我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的工作基本原则。 我国政府的性质: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意旨在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是: 第一: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第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议的职能: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第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第四: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包括市场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人口、生态环境等。 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政治参与区别是:31页

基层反映: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基层反映: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 建议 今天,好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十九大报告强调了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这就要求基层政府将依法行政作为自觉行为,并使之真正融入到行政管理的各个环节和领域中去。近年来,尽管我省基层政府行政法制工作不断完善,取得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不少值得引起高度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依法行政意识不强。部分基层政府在履行其行政职责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片面强调地方经济发展,认为按法定程序办事太麻烦、难以跟上区域发展的步伐。他们的依法行政,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是写在纸上、钉在墙上,却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有的领导干部唯上、畏上,唯权、畏权,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只重视领导的讲话、批示,认为领导指示重于法、执行会议纪要强于法。在其行使行政职权时忽视法律的规范性与程序性规定,片面强调行政相对人应当服从行政机关管理,重权力轻责任,重利益轻服务,导致对依法行政认识水平不高。 2.执法队伍建设不足。国家公务员队伍需要经过严格的公务员考试选拔,基本保障了其具有依法行政的基本法律素质,但基层行政机关存在大量的聘用临时人员。大量临聘人员加重了财政负担,使现有财政供养的公务员人浮于事,不愿做事,其中部分公务员缺少行政服务意识,懒政怠政,明知国家禁止临时人员执法,明知严禁没有行政执法证的人员执法,在具体行政行为中仍指派临时人员执法。临时人员没有经历过系统的法律知识学习,自身具备的业务能力素养参差不齐,造成主观武断、简单粗暴的行为,降低了基层政府的依法行政能力,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3.临时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政府职能部门的基本权责划分是基本清晰明确的,但在旧城改造、旅游开发、开发区建设等具体事项上,往往通过设置旧城办、开发办等临时行政机构去负责这些事项。这些机构在设置时,并没有依据法律规定明确详尽地界定职能,其职权和政府常设机构存在职能交叉、权限不清的问题,由此导致有权有利的事争着管、有权没利的事推着管、没权没利的事没人管的现象时有发生。 4.行政执法监督乏力。在权力监督问题上,历来就有“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的困境。目前,对政府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一是外部监督,主要来自同级党委的监督、人大的依法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媒体的舆论监督、社会的群众监督,以及因提起诉讼而受到的司法监督,但这些均属事后监督,存在滞后性。二是上级的行政复议,其是行政机关内部自我层级监督的有效路径,但由于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自成一体,许多具体行政行为是下级行政机关贯彻上级行政机关意图所为,甚至是事先请示上级行政领导首肯后所为的,在这

公务员群体在依法行政新背景下面临的新挑战与应对之策2015930

公务员群体在依法行政新背景下面临的 新挑战与应对之策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法治政府的内涵进行了全面阐释,即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监督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其中,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关键环节,而能否实现依法行政,又取决于公务员群体的施政行为。也即,公务员群体,肩负着建设法治政府的重任。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我们的依法行政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广大公务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逐步增强, 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督制度也逐步完善。但与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现实中仍面临许多挑战。突出表现在一是思想亟待转变,法治思维待确立。行政出庭的应诉率不高,信访的法治化解决渠道不畅,责权利还没有真正统一;二是制度亟待完备,法治机制待健全。法治考核指标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行政法规、政策仍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突发事件的法治处理机制或属空白,或难以发挥效用;三是学习亟待加强,新载体待采用。很多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公务员,还不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的施政环境,不能正确对待工作“八小时”之外的监督,往往存在抵触情绪。挑战是客观存在的, 1

但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客观面对、冷静分析、科学谋划、依法实施,最终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挑战与应对之策 在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的大背景下,结合当前的实际状况,笔者经过梳理归纳,认为当前公务员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八个方面,可以归结为三大类,第一类涉及转变思想、依法办事方面,具体包括出庭应诉的常态化,信访问题的复杂化和责权利统一的机制化。第二类涉及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方面,主要包括法治指标考核的明确化,政策滞后性危害的显性化和突发事件应对的高要求化。第三类涉及加强学习、更新载体方面,具体包括互联网施政的普遍化和八小时之外监督的经常化。 一、转变思想,依法办事 (一)挑战:出庭应诉成常态。2014 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其中第三条第三款规定:“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的《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规定,改革人民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连续出台的两份文件,彻底将行政机关推向了法治的前台。以往由于官本位思想不愿出庭,法院不予立案不出庭等情况将成为历史,行政机关可能动辄坐上被告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将成为常态。 对策:一要抓住根本,从源头上杜绝。行政机关坐上被告席,根本原因是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过程中,做到于法 2

关于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

关于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调研报告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必要前提和实现基础,离开了依法行政,依法治国便成了一个空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依法行政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就目前来看,依法行政难,执行难的问题仍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城市管理执法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查处和强制性执行。研究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已成为当前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 一、依法行政的历史与现实 依法行政是一个与社会形态、经济建设、文明程度动态发展相适应的历史演变过程。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不仅锻造了令中华民族引以为荣的"贞观之治"和"康乾盛世",而且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这种历史文化就其本质来说,仍就是一种封建专制文化,其本质就是为维护封建统治阶段利益服务的,所谓"刑不上大夫"、"利不与官争"就是这种封建文化的最好注脚。这种封建专制文化对近代法制的演化进程造成了极大的桎梏,影响和束缚了法制社会的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制度保证。但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再加上长期的"左"的错误思潮干扰,极大地制约了依法治国的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序幕,从而为推进依法治国战略,提供了现实条件。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和扎实推进,有力地促进了依法治国的进程,依法行政也成了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具体到城市管理工作,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需求,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的城市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被纳入整个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管理监察组织应运而生。从*市城市管理监察组织成立8年来的实践看,体现了国务院提出的"统一、精简、高效"的组建原则和相对集中行使处罚权的基本要求。在体制上较好地解决了交叉执法、多头执法的弊端,较好地发挥了综合执法的合力优势;在机制运作上,形成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格局,管理主体、责任主体、监管主体进一步明晰化;在管理效果上,城市管理的水平逐年呈上升趋势,城市环境秩序有了显著改善。

《公共服务、法治政府与依法行政能力》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法治府建设要解决的核心是()。(3.0分) A.政府的服务范围如何来划分 B.政府的职能如何来设定 C.政府的服务形式如何来设定 D.政府的执法范围如何来确定 我的答案:B答对 2.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 3.0分) A.依法行政 B.有法可依 C.依法管理 D.违法必究 我的答案:A答对 3.《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规定。(3.0分) A.国家法律 B.地方法规 C.行政法规 D.单位规章 我的答案:A答对

4.法治的第二要素是指()。(3.0分) A.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强制性 B.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唯一性 C.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高度权威性 D.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多样性 我的答案:C答对 5.公务员联系群众的能力表现为()。(3.0分) A.一切从国家的利益出发 B.一切从党的利益出发 C.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 D.一切从集体的利益出发 我的答案:C答对 6.法治的核心是要求()。(3.0分) A.政府执法 B.政府守法 C.政府颁布法律 D.政府制定法律 我的答案:B答对 7.目前,在中国行政体制管理改革中,最基本的问题是()。(3.0分) A.市场管制和政府参与

B.宏观调控和政府参与 C.微观调控和政府职能 D.市场管制和政府职能 我的答案:D答对 8.法治的根本在(),落实在()。(3.0分) A.治官治权 B.治官治商 C.治权治官 D.治民治官 我的答案:C答对 9.()以合作为基础,主要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和公民的权利。(3.0分) A.公共经济 B.公共服务 C.公共行政 D.公共政策 我的答案:B答对 10.转变政府职能,主要是从管制型政府转向()的政府。(3.0分) A.管理型 B.民主型 C.集权型

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内容提要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活动。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的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利益,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依法行政。一是依法行政的内涵;二是实行依法行政的必要性;三是目前我国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四是做好依法行政的对策。

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马佩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十六届四中全会由进一步提出依法执政,以及国务院出台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均对依法行政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的依法行政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因此,深入分析我国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依法治行政的研究,对于实现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依法行政的内涵 依法行政,是指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有效管理活动。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做到既不失职,有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实行依法行政的必要性 我们的国家是法治的国家,依法治国尤为重要。然而,依法

基层政府依法行政问题研究

基层政府依法行政问题研究 摘要: 依法行政直接影响民生,从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社会法治环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市场秩序管理、经济宏观调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政府职能的转变,依法行政都是一项硬件。 党的“十八大”一系列工作对整个国家进行法制管理和长期稳定的建设进行了系列化、科学化解读,将有力地促进、构建和谐小康社会。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这一数据显示维护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才能更好的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提供动力和保证。如何解决目前新型农村由经济转轨、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多元化问题?依法行政是关键,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更是对基层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和执政能力的检验。 我结合自己五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总结出基层政府依法行政中出现的问题,及整改的措施。 一、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一)法律宣传方式欠妥,法律意识淡薄。驱使地方经济发展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 体现在五个层面:1、乡镇村组对法制宣传的内容没有明确的界定,就轻避重走形式。驱使农民自觉性弱化、认识弱化,认为普法解

决不了实际问题,2、普法学习“上热下冷”问题极为突出,弱化趋势十分明显,未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3、个别地方少数领导,为了本地区、本部门甚至个人的利益,对违法行为不闻不问,包庇纵容,对正常的执法横加干涉,致使一些地区违法活动猖獗。4、是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把法律赋予的职权当成一种为我所用的“工具”。5、是部分干部认为依法行政是软指标、软任务,有的甚至认为依法行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束缚,缺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执法机构混乱,队伍素质不高。 主要表现在:1、政治素质低,有的工作员不注重世界观的改造,不加强政治学习,宗旨观念淡薄。2、业务素质低,有不少的执法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自身又不注重学习,造成不能胜任行政执法工作。3、三是执法水平低,不讲究工作方法。 (三)体制不顺畅,执法缺乏严肃性。 表现为:1、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造成工作难协调,有利的事,几个部门争着管,麻烦的事,部门之间踢皮球,部门之间工作不协调2、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使政府对部门的管理难到位;省级以下政府的管理职能支解,乡镇政府更是没有任何行政管理职能。3、强制执法难,影响了行政执法的效果。行政执法强制执行案件小而散,人民法院执行人员少,往往顾不过来,没有达到强制执行的应有效果。4、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执法主体不明确、监督与执行混为一体等现象严重印象了执法的严肃性。

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7-02-22T15:58:52.8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25期作者:金波 [导读] 摘要:跟中央政府略有不同,地方基层政府具有不同的工作条件和任务目标。 辽宁社会科学院法学所 110031 摘要:跟中央政府略有不同,地方基层政府具有不同的工作条件和任务目标。地方政府是我国法律法规的执行者,通过基层政府能有有效的体现出法律的争议性和实用性。目前我国基层政府的行政人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都在逐步增强,但是一些地方政府还是存在行政不规范行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行政行为失范等现象。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存在的一些问题展开调查,并提出了几点优化策略,希望能帮助我国基层政府提升地方立法质量,提高行政执行力,加强队伍建设,强化行政监督。 关键词:基层政府;依法行政;问题及对策; 依法行政指的是国家机关单位和工作人员刑事和执行法律责任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依法针对国家举行的正、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活动依法进行管理。依法行政要求必须要按照法律法规办事,既不能失职也不能越权,更不能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基层政府是我国法律法规的重要执行者,其是否能依法行政关系着法治社会的建设,所以必须加强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建设道路。那么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现存问题 1.依法行政的意识不足 我国社会受到多年封建思想的影响,基层政府的行政特权意识根深蒂固,法治受到了政治、社会还有经济体系结构的多方面因素所制约,发展较为缓慢。一部分原因是基层政府并没有充分的理解依法行政的真正内涵,仅仅把依法行政体现在口头和文件传达上。另一部分原因是基层政府并没有引起重视。一部分基层政府过于强调当地经济,用老经验、土办法来依法行政,另一部分则没有理解依法行政的科学理论,片面的认为依法行政就是政法部门的工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使用特权思想,导致很多违法贪污行为出现。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意识不严,会导致滥用职权、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等现象,侵犯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的公众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因此建立依法行政意识刻不容缓。 2.依法行政能力不足 基层政府的日常工作关系着公民利益,但是目前我国的基层政府法治能力薄弱,并没有建立起独立的法制机构,依法行政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法制机构的独立性是维持公正的基本要求,如果行政执法工作缺乏独立性则会降低公正的可能性。我国一部分基层政府的法制机构人员日常工作较多,压力比较大,自身具备的能力素养和业务能力残次不齐,很多人并没有经历过严格的法律学习和培训,具备的法制工作相关知识不全面,同样会造成依法行政能力不足的现象。 3.依法行政措施不完善 目前一部分基层政府尤其是县乡级政府并没有采取有效的依法行政措施来工作。针对于已经制定相关制度的各项工作,仍然显现出工作重点不突出、可操作性不强、流于形式等现象。在基层政府行政决策和执法过程中如果没有规范化的制度监督,容易带来松散和临时性的缺点,工作中缺乏深入研究和全面部署的积极性,影响基层政府的工作质量。在基层政府的一部分工作人员存在过于重视个人利益现象,缺乏严格的制度监督,而人民群众又无法做到全程监督,所以建立切实有效的长效监督机制非常重要。 二、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优化策略 1.强化依法行政理念 首先基层政府必须要正确的认识到依法行政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工作理念,法治权威、行政服务、民主参与、平等互动、程序透明等。结合到日常工作中具体如下:一是基层政府需要把工作重心从管理放到服务上,基层政府直面群众,所以必须要为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服务。在为公众服务过程中要抛弃传统思想,重视保护群众利益,坚持法律之上没有权威的理念,保证法律之内人人平等,才能更好的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而是从重视治民转为中式控权。依法行政顾名思义就是要依靠法律法规来制约和规范基层政府行使行政权力,所以基层政府不能仅仅把法律作为市管理公众的工具和手段,还需要自身严格按照法定职权要求,正确行使自己的行政权力。基层政府必须要积极的吸取现代化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奖罚分明、人人平等,才能在工作中切实有效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做到依法行政。 2.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针对于我国基层政府目前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不足现象,首先要明确领导干部是否能够起到带头作用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很多工作人员没有受到专业的法律知识培训工作,所以在工作中无法正确的进行依法行政工作,所以首先当领导干部要做到榜样,带头相信法治、坚守法治、尊敬法治、了解法治,必须要准确地把握好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理论,然后针对部门行政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的法律知识培训,用理论来武装头脑,从根本上提升行政人员的职业水平。在培训中要加大专业技术培训的力度,从正式、法律、管理、经济和社会等层面来进行培训,提高行政人员的政治素质、认知素质还有依法行政水平。第二是把握好基层政府行政人员的招收入口,严禁出现“走后门”现象,通过严格的考核来吸收高素质、高水平的行政人才,针对考核不合格的行政人员要根据情况进行清理。 3.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只有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才能真正的推动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道路。首先是强化内部监督,建立起严格的审计制度和行政监察机关来强调依法行政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然后完善基层政府行政部门的内部责任考评制度,针对于单位中的审批和决策等重要岗位进行监督和制约。第二点是强化社会监督,加大社会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保障好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确保工作参与到基层公共事务管理工作中来,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服务对象是人民,只有人民群众参与监督才能体现出真实意义上的的公平、公正和公开。 结语: 综上所述,基层政府作为我国依法行政的有效执行者,必须要加强依法行政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建立完善的依法行政机制,加大社会人民群众的监督力度,才能有效地实现依法行政,基层政府的依法行政为我国法治社会发展过程提供了长期有效的保障,也关系到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否能够实现,所以必须要加快依法行政工作的发展脚步,才能有效加强依法治民的发展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