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树林的作用

红树林的作用

红树林的作用
红树林的作用

红树林作用

生态效益

生态繁殖: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徒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广西红树林区还有159种和变种的藻类,其中4种为中国新记录。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有红树林存在的海域,几乎从未发生过赤潮。据中国林科院专家介绍,红树林每年每公顷能吸收150~250公斤的氮和15~20公斤的磷,对水体起着净化的作用。无怪乎有位诗人曾这样热情洋溢地赞美它们:“红树林——根的迷宫,防浪护堤的铜墙铁壁,天然的污水净化厂,海洋生物的伊甸园。”

海岸卫士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在我国沿岸防护林体系中,消浪林带是构筑防护林体系的第一道海岸防线。消浪林带树种要求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耐水泡、耐海水间歇性冲刷和抗风固土能力,这需要根系发达、枝干富有韧性的林木,红树林自然成为理想的选择。“只可惜红树林只能分布在热带或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在我国浙江沿海以北,就只能另寻其他树种了。”

广东红树林现状与林业生态建设研究

广东红树林现状与林业生态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24T16:30:05.50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作者:全吉文[导读] 促进广东省环境资源保护及经济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其他地区红树林保护及林业生态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湛江市林科所广东湛江 524000 摘要:红树林根系发达,多生长在陆地与海洋交界处的滩涂地带,属于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这类树种不仅能够防浪护堤,还有助于净化环境,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对其进行合理保护和利用。文章简要论述红树林生态功能,分析广东红树林现状,深入探讨广东林业建设及红树林保护措施。 关键词:红树林;生态建设;林业保护;森林资源 一直以来,广东省都很重视灭荒绿化工作,在林业建设方面实施战略调整,始终把林业大省作为生态建设目标。结合广东省湛江市区域特征,了解红树林分布情况、种类和生态功能等,提出具体的林业生态建设方法,在该地区营造良好宜居环境,达到防风消浪、护岸固堤、净化污染等良好的生态效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红树林生态功能 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是红树林主要分布区域,涨潮时,会有一些红树林被海水浸泡,退潮后又浮出水面,因而,其又被冠以“海岸带森林资源”称呼。据统计,红树林植物一共28科38属98种,我国占19科21属29种,有真红树和半红树之分,前者的生长环境为潮间带,后者属于两栖木本植物,既可生于潮间带,又能够在非盐渍土地中生长。 在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缓冲地带种植红树林,生态环境特殊,植株根系发达,能够避免海浪侵蚀海岸、冲击海堤等,还能够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有效预防。具体而言,红树林枝繁叶茂,能够抵御风浪,规避或者减少暴风潮危害。除此之外,该树种还能够对环境进行绿化,拦截污染物等,避免陆地垃圾流入海洋[1]。红树林作为珍贵的木材资源,还能够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为水生禽类、动植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无论环保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比较好。 2.广东红树林现状 广东省的海岸线比较长,大小河流共计92条,最终都汇入了海洋。无论河流,还是海洋,都为红树林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使该区域红树林资源比较丰富,净化海水的同时,还有效避免了海啸、滩涂流失等问题。其中,湛江市境内有鉴河、南渡河、九州河。 2.1红树林种类、面积及分布 据统计,广东省红树植物共计29种,其中,秋茄、桐花树等真红树占13种,海芒果、水黄皮等半红树则有16种之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建立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在2000hm2以上。该保护区中,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共计15科22种。其中,白骨壤、红海榄等品种数量多,分布广。在引种造林工作中,可优选海桑、无瓣海桑等树种。 当前,广东省红树林面积占据我国红树林种植总面积一半以上。据统计,郁闭度0.2以上红树林面积达5021hm2,其中,尤以湛江市红树林面积最多。如表1所示,湛江市红树林分布情况。由于区域气候条件、地理情况差异,该树种以南部居多,北部则偏少,维度越低,树种越丰富[2]。 表1 湛江市红树林分布情况 2.2广东红树林存在的问题 (1)面积减少,沿海生态环境恶化。湛江市红树林面积共计2000hm2以上,因海岸线开发不合理,使湛江地区岛屿海滩、海湾河口的很多红树林被破坏、占用等,该树种面积越来越少。相较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红树林面积丧失73%,由原来的55万公顷减少至15万公顷。据专家预测,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加剧,大概到2030年,随着海平面上升,部分红树林很有可能被潮汐淹没,树种资源面积日益减少,沿海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 (2)协调不足,违规侵占红树林用地。因实际工作中,没有结合区域气候、环境特征等,对红树林建设发展实施总体规划,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加之,海域、滩涂管理使用权等都对红树林建设产生了限制,导致很多红树林面积被占用,还包括一些宜林滩涂面积等。又因海域和红树林主管部门分别为海洋渔业部门和林业部门,前者在海域使用权审批过程中,很少与林业部门沟通,导致大面积红树林用地和宜林滩涂被开发,林业部门红树林种植用地难以保障。 (3)法律法规不完善,各类经费不足。红树林资源管理需要以具体法律法规为支撑,倘若非法采伐或破坏生态公益林会受到法律制裁。但红树林建设和资源保护方面无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也没有具体的立案标准,导致红树林生存环境被破坏,面积减少,甚至出现物种灭绝,却不能够追求刑事主体责任的情况[3]。加之,红树林保护管理宣传工作落实不到位,项目资金不足等,增加林业管理工作难度,制约红树林种植及保护。 3.广东林业建设及红树林保护措施 湛江红树林保护区已经建成28年,1997年被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278.8hm2,其中红树林面积9200hm2,占全国33%,广东省79%。该自然保护区中,红树林种类多,分布集中,生态系统完整,生物种类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截止目前,这个地区红树林面积已经恢复到9200hm2以上,并且每年以5%的速度持续恢复。尽管,近年湛江市红树林资源恢复状态良好,但海南海桑、红榄李、银叶树等红树林品种仍然处于濒危状态,需要引起政府和林业部门的重视,从多个方面加强红树林资源保护及生态建设工作。 3.1林业生态建设措施 (1)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依据湛江市具体情况,在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区域或生态环境脆弱的地方开展造林工程,增加红树林种植数量。通过这种方式,把景观林地带拓宽,使城市绿色空间面积不断扩大,充分融合绿色城市理念和生态工程建设,将红树林用于防风防潮减灾中,降低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红树林湿地改造工程

红树林湿地改造和景区土石方工程 5.1红树林湿地改造 5.1.1滩涂改建湿地设计要求 在海堤内侧用于公园建设、道路建设的部分采用填筑土方和吹填土增加高程至6.1左右,经过研究,地面高程填高后,有利于绿化的生长,有利于建设滨海绿化林带。海堤外侧滩涂全部保留用于湿地改造,采用吹填土方增加滩涂高程至3.0至4.5,4.5及以下部分湿地种植红树林,4.5以上部分可以种植多样树种。 方法和措施:重点是研究海滩湿地吹填土方施工方案,选择适合海边生长的耐盐碱植物,例如红树林。 5.1.2红树林生长习性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一种沿海沼泽的植物群,于全球南北纬二十五度间的河口及海湾,地区主要由红树目的常绿灌木组成,一般生长在潮汐与海浪比较弱的海湾里,非常适应潮间带缺氧和盐量高的土壤。大部分生长在较少受到风浪冲击的平坦海岸、海湾浅滩,其基质是通气不良、含盐量很大的深厚淤泥,并且是受海水潮涨潮落的规律性浸淹的环境。 5.1.2红树林的生态学意义 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

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 红树林的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 5.1.3适合本地发展的红树林品种 我国的红树资源相比其他地区来讲是比较丰富的,仅广东、海南就有26种,分属于17个科。主要是红树科的红树林是由一类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组成。 适合本地发展的红树品种主要有红海榄、木榄、尖瓣海莲、角果木、秋茄、白榄、海骨根、海漆、桐花树、老鼠勒、水柳、王蕊、海芒果等。见下图。

《红树林》读后感

到底什么才是爱情?爱与性到底是什么关系?看完《红树林》,这两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里。 爱情是个奇怪的东西。它有时坚不可摧,有时不堪一击;它有时天长地久,有时转瞬即逝;它有时千金不换,有时一文不值。 张爱玲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在我看来,谈恋爱,更要趁早!在莫言魔幻的时空穿插写法下,这种感慨被无限放大。现在的林市长,乌烟瘴气,不忍置目,曾经的她,白的像一张宣纸,纯的似一汪泉水。什么使她蜕变?身份,权力,家庭,当然,还有爱情。爱情是个什么东西?对于红树林养珠场的那个知青林岚来说就是一切,就是生命的全部,是最美好的东西;对于秦书记的憨儿子媳妇,宣传局长林岚来说就是苦药,是让灵魂不得安宁的罪恶之源;对于南江市副市长林岚来说就是狗屁,是一钱不值阵阵恶臭的狗屎;对于头发半白,满脸摺皱的阶下囚林岚来说就是救赎,是半辈子荒荒唐唐人生的错误源头。爱情,让她幸福过,高贵过,痛苦过,忏悔过,最可悲的是,她最后却没有提及的资格… 爱与性不能等同,不能分离,等同缺乏浪漫,分离何异禽兽? 铁窗下的林岚在回首自己40多年的经历,在想起马叔的时候,会不会后悔当初的那一次误会呢?起起伏伏,上上下下一辈子到头来才发现,无论心里怎样骗自己,不论身体上怎么糟蹋自己,有一片地方总会是柔软的。不管心里塞了多少世俗,吞了多少珍珠,总会在哪儿,也许会变小,但绝不会消失,也许不会让你大彻大悟,洗心革面,但肯定会在某个时间让你心里一动,沉默不言。 当眼前的欲望浮华散尽,如果你追悔莫及,无颜以对的话,受苦吧,你将受到惩罚;如果你问心无愧,感到欣慰的话,骄傲吧,你是真的幸福。不要妄想着逃避,谁也逃脱不了! 面对爱情,一定要严肃,认真,虔诚。

红树林的价值

1958年8月23日,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该地区的堤岸安然无恙,农田村舍损失甚微。 2005年7月18日,湛江东海岛沿海防护林遭受蝗害(据新华社电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因受今年持续高温少雨的影响,750亩沿海防护林遭受蝗虫危害。目前,蝗虫危害已得到有效控制,周边防护林和农作物耕种区没有受到影响。湛江市东海岛是湛江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沿海防护林带面积近5万亩,长达30多公里,保护着沿海2.7万亩农田。这次虫害主要集中在东海岛东简镇,受害的沿海防护林木麻黄面积有750亩,严重受害面积300多亩。在遭受蝗害的沿海防护林区,记者看到被蝗虫危害过的木麻黄树树叶几乎被吃光。据林业技术人员介绍,危害东海岛沿海防护林的这种蝗虫叫棉蝗,现大部分处于3龄至6龄期,成虫数量极少,现在是除治的关键期。) 19世纪50年代14000公顷 1985年5800 2006年7700 10年来北海红树林面积扩大了12% 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些湿地保护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压力下,湿地保护的脆弱性令人担忧:是把湿地当成“摇钱树”,还是还其环境“调节器”的原有功能?如何找到湿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 1. 红树林湿地的价值- 相信,现在人们已经开始通过一些报导事迹也了解到一些红树林的功能价值,或者说多数人还对它不够深切的了解到。但是,这些事迹无论是之前的还是现在的,都已经成为了铁证。例如:1958年8月23日,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该地区的堤岸安然无恙,农田村舍损失甚微。或者1986年,广西沿海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风暴潮,合浦县398公里长的海堤被海浪冲垮294公里,但凡是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被冲垮,经济损失就小,当地群众便称红树林是他们的“保护神”。因此,红树林也逐渐被人们认可,并开始受收到人们的尊重。所以,有很大一部分地区的人们开始自发性的形成了一些民间组织来保护红树林。 下面就具体说一下红树林的功能价值以及它给湛江市人民所带来的福利。 它的价值,通过两点来分析 1、直接价值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碳库及碳汇潜力的时空动态分析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碳库及碳汇潜力的时空动态分析 林光辉1,2* 卢伟志1 陈卉1 王参谋1 李蕊1 杨盛昌1 张宜辉1 陈鹭真1 王文卿1 1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厦门 361005 2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摘要:随着对海洋“蓝碳”研究的日益深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特别是在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源汇特征以及碳汇潜力方面。本文通过综述当前红树林、盐沼、海草床等滨海湿地碳循环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本研究组近几年来开展的野外研究工作,揭示红树林等滨海湿地碳库(植被生物量碳库以及沉积物有机碳库)的现状及其碳汇潜力。研究结果显示:(1)单位面积基础上盐沼、红树林和海草床分别比成熟的热带雨林能封存高得多的碳,全球的盐沼、红树林和海草床每年可固定的碳足以抵消全球因使用交通工具释放碳总量的1/3左右;(2)不同地点以及不同群落类型的红树林生物量碳库(单位面积生物量)存在较大的差异;(3)红树林沉积物有机碳密度随着沉积底质和群落类型的不同存在显著的差异;(4)红树林湿地显示出较强的固碳能力,广东湛江和福建云霄两地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交换量相近,且略低于美国佛罗里达的红树林,但显著高于同纬度的陆地生态系统;(5)红树林碳库与河口以及周边海域联系紧密,在潮汐作用的影响下,红树林的掉落物不断输送到周边海域,影响了近海海洋碳的循环与平衡。由此可见,全球范围的红树林等滨海湿地恢复和保护可以有效抵消人类活动每年向大气排,但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会对红树林碳库及其动态变化产生显著影响。放的CO 2 关键词:滨海湿地;生物量;土壤碳;红树植物;碳收支;碳通量;气候变化*通讯作者:lingh@https://www.doczj.com/doc/e69990517.html,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3001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前期研究专项(2009CB426306)、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5009) 28

我国红树林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之欧阳光明创编

我国红树林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 欧阳光明(2021.03.07) 10生本蒋莎莎 10112324120 摘要:红树林被称为“海底森林”,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宝库之一本文主要对我国红树林的现状、致危因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红树林;现状;致危原因;措施 引言 红树林被称为“海底森林”,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宝库之一。是一种自持的和可更新的生物资源,是生物海岸的一个基本组成类型。【1】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多分布于泥滩上,其生长发育依赖于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红树林是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全世界约有55种红树林树种中国红树林共有37种,分属20科、25属( 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这类树种的皮,含有丰富的单宁素,当它曝露在空气中,就会变成红色,故生物学家赋予其“红树”的美称。【2】

一、我国红树林的现状 中国红树林湿地断续分布于东南沿海热带、亚热带海岸港湾、河口湾等受掩护水域。其宏观纬度分布主要受温度控制,包括气温、海水表层温度、霜冻频率等。寒流或暖流的存在影响气温、水温及红树植物繁殖体的传播而影响其分布。中国有20科37种,包括26种真红树、11种半红树,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沿海及香港和澳门地区,以及浙江省人工引进的红树林区,自然分布北界为27。27,,人工引种北界为28。25’N,分别位于福建省福鼎县、浙江省乐清县(具体见表1)。【3】我国红树林分布南界在海南岛南岸。中国南海诸岛地处中热带和赤道带,雨量丰富,适宜红树林生长,但尚未发现红树植物,仅有若干半红树植物生长,不能形成红树林群落。【4】 表1.我国各省(区)红树林面积及主要分布【5】 一般认为,我国红树林面积在历史上曾达25万hm2,50年代(如1956年热带亚热带资源勘测或1956年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为4万hm2或4.2万hm2。【6】由于20世纪70年代围海造田和80年代初围垦养殖,至1986年锐减为21283hm2;80年代末又遭围垦造陆

近20年来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收稿日期:2004-10-25; 修订日期:2005-01-07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31647);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 NEP)/全球环境基金(GEF)湿地专题;国家水利部/珠江河口综合治理 规划0专题(03-32110-4108164);/985工程0中山大学GIS 与遥感的地学应用科技创新平台(ò类)项目 作者简介:王树功(1971-),男,讲师,从事资源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已发表论文30多篇。E-mail:esswsg@https://www.doczj.com/doc/e69990517.html, 近20年来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王树功 1,2 ,黎 夏3,刘 凯 4,5 ,周永章2,陈桂珠 1 (1.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2.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275;3.中山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广东广州510275;4.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64; 5.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70) 摘要:该文分析近20a 来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演变,采用遥感和GIS 相结合的方法,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 对3个时相(1988年、1995年、2002年)的Landsat TM 遥感图像应用专家系统方法分类;结合ARCGIS 811,辅助FRAGSTATS 3101景观软件计算斑块和类型水平上的景观格局指数。淇澳岛红树林面积呈上升趋势,1988年、1995年和2002年分别为20116hm 2、28108hm 2、57196hm 2;斑块数目从1988年的1个增加到2002年的18个,总斑块密度、平均斑块周长面积比呈上升趋势;平均斑块大小、平均斑块分维数、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呈下降趋势。近20a 来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景观受人为干扰,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扩大,需对湿地多功能景观进行科学调控。关键词: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分析;遥感;GIS;淇澳岛 中图分类号:Q1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04(2005)02-0053-05 湿地景观空间格局是研究湿地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可以揭示湿地景观变化的动因、规律和机制,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依据,并对湿地恢复有所帮助。20世纪80年代以来,遥感和GIS 的发展为湿地景观的定量研究提供了条件。景观格局指标已成为景观生态学界广泛使用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最近应用到湿地景观研究中。国内外[1-16]已有较多利用遥感与GIS 进行湿地景观格局的研究。针对红树林湿地景观,笔者选择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RDAS 对3个时相(1988年、1995年、2002年)的遥感图像应用专家系统方法分类;结合ARCGIS 811,辅助FRAGSTATS 3101景观软件进行景观指数计算,在斑块和类型水平上进行空间指数分析,揭示导致其变化的驱动力,为淇澳岛红树林湿地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淇澳岛位于珠海市唐家镇东北约2km 处,面积约24km 2,常住人口约2000人。它是珠江口伶仃洋内的一个小岛(图1),位于伶仃洋水道(西槽)西 侧,金星门的东北侧,横门浅滩、进口浅滩、西边滩的南面。该岛分布有大围湾、石井湾、金星湾等海湾。淇澳岛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平均气温为2214e ,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 图1 研究区域略图 Fig.1 The sketch of the study area 215e 。\10e 年积温为804313e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0714h,年平均降水量为196414mm 。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潮,平均高潮位为0117m,平均低潮位为-0114m 。淇澳岛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冬季以东北风为主。海水盐度年平均值为1812j ,土壤属于滨海盐渍草甸沼泽土,其表土(0~13cm)含盐量为20182j 。淇澳岛泥沙主要来源于横门水道来沙以及涨潮时金星门小环流的输沙,其海岸滩涂广阔,历史上曾生长大片红树林。1984年在石井湾、大澳湾、大围湾分布有红树林10912hm 2 ,至1998年仅大围湾有3212hm 2 保存下来,且40%为桐花树、老鼠勒和卤蕨群落,高度仅为018~215m [17]。 从1998年开始,珠海市政府每年投入120万元 第21卷 第2期 2005年3月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Geography and Geo-Infor mation Science Vol.21 No.2March 2005

爱心观后感

爱心观后感 爱心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爱心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爱心观后感1 星期五下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电影《爱心》,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应该走一条怎样的人生之路…… 电影中的柯正男的母亲中年丧夫,为了儿子,她艰苦创业,创办了一家知名的饺子公司,并不断地帮助周围的人。而柯正男却花天酒地,不务正业,让母亲着急。可以说柯正男的母亲给他创造的生活环境已经很不错了,那为什么柯正男却走向了歪路呢?虽然他在母亲的一年来精心策划下,幡然悔悟,走向了正途,但是母亲已经略带遗憾永远的去了。对于柯正男来说,母亲生前未能见他最后一面是否会成为他永久的痛? 作为一个孩子,作为一个学生,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怎样才能少走歪路?我觉得从这个影片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一是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家长在学习上为我们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我们更要积极上进。比如认真学习,努力完成作业,把学习搞好,不让家长操心;二是我们要在生活中多实践,自己的事自己做,锻炼自己,感受

劳动的快乐,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爱好劳动的人。比如平时可以自己整理书包、床铺、做饭,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想我们从小严格要求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爱心观后感2 看完《爱心伴孩子成长》后,令我不禁的感触起来,《爱心伴孩子成长》观后感作文。想起许许多多自己在校读书时候的回忆,想起了为我孜孜不倦地教导我的老师;肖陈颖老师说得很好,做人真的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尤其是我们的父母亲,小学六年级作文《《爱心伴孩子成长》观后感作文》。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过程,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愉快的心情,那必须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那么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前提是要有一个颗仁慈的心,要让孩子感受老师对他们的爱...... 想要真正帮到孩子,我们就要体会什么是真正的爱。爱是用心感受,绝对不是控制和占有,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爱,我们昨天唱歌,是无私无我的为对方付出,甚至无求的付出,那才是真爱。不是说我对这个孩子,我现在这样对你的目的是要你考一个好成绩给我,那是交换,那是在逼孩子走一条路,那不是真爱。但是我们去想其实父母都是很爱自己的孩子,没有父母不爱的。我们愈来愈感受到,不管是老师也好、父母也好,都得回到原点,从头学起什么是爱,才能真正帮到孩子。

广西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开发及保护

广西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开发及保护 吴永华 摘要:广西沿海红树林分布广、面积大、种类丰富。由于广西经济欠发达,加上传统方式的滥伐开发、盲目围垦 等原因,使红树林遭受了严重破坏,作为沿海防护林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生态系统,加强红树林生态系统恢复与 重建对维护沿海地区的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广西省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现状以及遭受破坏的原因,并对 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红树林;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发及保护 1 广西沿海红树林资源分布状况 1.1 红树林的分布 广西沿海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南濒北部湾,地理位置为北纬21°24′~ 22°01′,东经107°56′~ 109°47′;包括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岸线总长14891.64km, 岛屿海岸线长600km, 其中海堤总长75614 km。沿海滩涂面积1000多hm2。广西现有连片分布、面积大于0.1hm2的红树林斑块863个, 总面积8374.9 hm2[1]。 根据群落类型、起源、覆盖度和平均树高等级的差异情况,共划分为973个小班[4]。沿海14个海湾中, 红树林主要分布于茅尾海、铁山港、大风江、珍珠港、廉州湾、防城港东湾和丹兜海, 其他港湾相对较少[2-3], 详见下表 [4] 广西红树林资源分布 与广东84.80%的红树林集中分布于雷州半岛[8]的情况相比,广西的红树林在东起合浦山口,细致东兴北仑河口对整个海岸带中都有分布,详见下图

[4] 广西红树林分布图 在宏观上,红树林在整个海岸线呈展开式较均匀分布。在关系大陆海岸线中,红树林分布间断的最大距离为31.90km,从廉州湾至北海东海岸岸段。经测算,红树林分布间断长度超过2 km的大陆岸线公有49段,总长361.62km。其中长度超过10km的大陆岸线共有13段,主要位于海湾之间的岸段。在广西1489.64km大陆海岸线中,平均每公里海岸线有红树林5.6hm2,高于广东的4.8hm2/km[8]。 1.2 红树林植物种类组成 红树林主要由红树科植物和其他科树组成,红树科植物又分真红树、半红树和伴生植物三种[15],其区别是:真红树植物是转移生长在潮间带的木本植物,他们只能在潮间带环境中生长繁殖,在陆地环境中不能自然繁殖;半红树植物是既能在潮间带生存并成为优势种,又能在陆地生境自然繁殖的两栖性木本植物;伴生植物是指在红树林中或林缘偶尔出现,但不成为优势种的木本植物以及红树林下的附生植物、藤本植物和草本植物[13-14]。 2004年,梁士楚等记载广西红树植物8科10属10中,半红树植物3科4属4种,关于伴生植物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7]。其中红树科(红海榄、木榄、角果木、秋茄),马鞭草科(白骨壤),紫金牛科(桐花树),爵床科(老鼠簕),使君子科(榄李),梧桐科(银叶树),夹竹桃科(海芒果),锦葵科(黄槿、杨叶肖槿),卤蕨科(卤蕨)[6]。相对广东、海南等地的红树林,广西沿海的红树林保存算是比较完整的,其中保存比较完好的有山口红树林区、北仑河口红树林区、茅尾海红树林区、七十二泾红树林、区珍珠港红树林区。山口国家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是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1994年被列为中国重要湿地,2002年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北仑河口红树林保护区于1990年建立,2000年4月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 红树林面临的生态破坏及原因 尽管红树林在保持生物物种多样性、防风固堤、净化海洋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价值,并且在渔业生产和旅游开发上也有巨大的潜力;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红树林认识不足,对红树林的价值功能缺乏系统的认知,甚至认为红树林是无价值的湿地,盲目的围垦砍伐开发,红树林生态受到严重威胁,资源日趋枯竭[17]。如北海原有红树林约2000hm2。现在仅残留113hm2;钦州大榄坪红树林围垦砍伐红树林约700hm2;合浦英罗湾红树林区1994年的渔业产量比1990年减少了80%[16]。加上害虫的捕食昆虫寄生等虫害、特殊天气影响(如特大暴雨、台风)和外来物种入侵等,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维持与发展已经受到严重的

我国红树林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

我国红树林的生存现状及保护措施
精心整理
1
摘要:红树林被称为“海底森林”,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宝库之一本文主要对我国红树林的现状、致危因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红树林;现状;致危原因;措施
引言
红树林被称为“海底森林”,是海洋生物资源的宝库之一。是一种自持的和可更新 的生物资源,是生物海岸的一个基本组成类型。【1】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湾河口泥 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多分布于泥滩上, 其生长发育依赖于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红树林是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全世界约有 55 种红树林树种 中国红树林共有 37 种,分属 20 科、25 属( 另有资料为 16 科、20 属、 31 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 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 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中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这类树种的皮, 含有丰富的单宁素,当它曝露在空气中,就会变成红色,故生物学家赋予其“红树” 的美称。【2】
一、我国红树林的现状
中国红树林湿地断续分布于东南沿海热带、亚热带海岸港湾、河口湾等受掩护水域。 其宏观纬度分布主要受温度控制,包括气温、海水表层温度、霜冻频率等。寒流或 暖流的存在影响气温、水温及红树植物繁殖体的传播而影响其分布。中国有 20 科 37 种,包括 26 种真红树、11 种半红树,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沿 海及香港和澳门地区,以及浙江省人工引进的红树林区,自然分布北界为 27。27,,

精心整理 人工引种北界为 28。25’N,分别位于福建省福鼎县、浙江省乐清县(具体见表 1)。 【3】我国红树林分布南界在海南岛南岸。中国南海诸岛地处中热带和赤道带,雨量丰 富,适宜红树林生长,但尚未发现红树植物,仅有若干半红树植物生长,不能形成 红树林群落。【4】
表 1.我国各省(区)红树林面积及主要分布【5】
海南
4836 35
海口、琼山、文昌、琼海、万宁、陵水和崖
县等地
广西
5654 14
合浦、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
广东
3813 18
福田、湛江、珠海、江门、汕头和阳江等地
福建
260
9
厦门、云霄、晋江、莆田等地
台湾
120
17
台北、新竹和高雄等地
香港
263
11
米埔等地
澳门
1
5
氹仔岛与路环岛之间的大桥西侧海滩等地
浙江
8
1
瑞安等地
一般认为,我国红树林面积在历史上曾达 25 万 hm2,50 年代(如 1956 年热带亚热
带资源勘测或 1956 年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为 4 万 hm2 或 4.2 万 hm2。【6】由于 20 世
纪 70 年代围海造田和 80 年代初围垦养殖,至 1986 年锐减为 21283hm2;80 年代末又
遭围垦造陆破坏,至 90 年代初仅余 15122 hm2。在我国海岸线最长、红树林分布面
积最大的广东省,1956 年、1986 年和 90 年代初的红树林面积分别为 21273、3526 和 3813hm2,最高减少了将近 85%。【7】据不完全统计,从 60 年代至今,海南红树林 面积减少了 52%;广西减少了 66%;广东减少了 83.5%;福建减少了 50%。【8】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观后感作文5篇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观后感作文5篇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观后感作文1 深圳位于广东中南沿海地区,东接大鹏湾,西连珠江口,北靠东莞惠州,南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全市面积2020平方公里,深圳经济特区是从深圳市境内划出的狭长地带,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 深圳市常住人口405万人。主要民族为汉族,官方语言为普通话。深圳的亚热带海洋气候适宜常年旅游,夏长冬短,年平均温度22.4度,最高温度36度,最低温度1.4度,雨水充足,是一座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的海滨城市。深圳市花勒杜鹃,市树为荔枝树,深圳多大鹏鸟,又名鹏城。 深圳是我国重要对外口岸之一拥有良好的通讯设施和简便的出入境手续,目前对外国人已经实行144小时免签证待遇。海陆空交通便利,国际机场开辟了近百条航线,现已跻身我国四大繁忙空港之列:蛇口港赤湾港盐田港的海运可达世界各国广九京九铁路机贯穿其中,广深高速公路畅通无阻。 深圳的旅游业迅速发展,除历史名胜古迹外,以主题公园为代表的新建景点,景区接连涌现,世界之窗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野生动物园青青世界欢乐谷水上乐园海洋世界“明思克”号等都颇具规模,名闻遐迩。深圳这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如今已经以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雄资屹立于中国的南海之滨。现已先后建成了风格各异的近60处旅游景点景区,近百家星级酒店,数以千计不同档次,各具特色的购物及娱乐场所,使深圳旅游硬件设施的密度和档次都跻身于全国前列,1998年,深圳被评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深圳旅游已成为旅游大环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展望未来,深圳旅游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深圳将成为具有民族和时代特色的中国旅游胜地。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观后感作文2 40年弹指一瞬间,如今的我已经属于中年人了,2020年的某一天: 我朦胧地睁开眼睛,狗狗乐乐趴在床边,用它黑乎乎地眼睛看着我。于是,我不情愿地起来,带着乐乐一起出去散步,一出门没多久便撞见了以前地高中同学,“嘿!40年不见了,还是老样子,没怎么变!”我笑了笑:“是啊!一眨眼40年就过去了!”“来吧!上车,我带你去逛逛!”我与狗狗坐上车。车沿着长长地路开着,我望着窗外地高楼大厦,同学转过来,对我说:“我的车不错吧!我前几天刚换上CN净气系统,既能净化空气,又没有发动机的嘈杂声音,也不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影响。现在车上还装有红外线系统,只要有车主按了中间的键,那么就相当于以前的喇叭,前面的车内就会自动播报后面的情况。”“哇!那不就很方便,而且对周围的居民也不会有干扰,对环境也不会造成污染!”“以前的深圳总是烟雾迷蒙,对许多人的健康也带来了危害,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车子上都装上了这种自动净化系统,可算是人类社会上的一次重大发明阿!”我惊叹道:“那不就要很高的价格才能买到这种系统?”“不,不用的,由于这种系统能够对环境问题有着很大的改善,所以国家已经对所有的车辆提供免费安装。”我仔细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的确啊!随着深圳的人口越来越多,车辆也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改善,可能会对人体和环境有着更大的危害 一路上车来车往,却很少出现有塞车的情况,道路也比以前更宽了,也没有出现人车抢道的现象。广播里传来了一则报导:据深圳市政府统计,近40年来发生的交通事故明显减少,空气污染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近十年以来,我市医院病例中,呼吸道感染而造成的疾病案例也逐渐减少。这的确是个很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教育

第1题(单项选择)__年深圳市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 A. 1980 B. 1982 C. 1984 D. 1988 正确答案:C 第2题(单项选择)广东内伶仃福田自然保护区于__年提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A. 1984年 B. 1988年 C. 1990年 D. 1992年 正确答案:B 第3题(单项选择)红树林是__的特殊森林。 A. 海洋过渡到陆地 B. 陆地过渡到陆地 C. 陆地过渡到海洋 D. 海洋过渡到海洋 正确答案:C 第4题(判断对错)福田红树林东起新洲河口,西至深圳市红树林海滨生态公园,曲线长约9公里。 正确答案:对 第5题(判断对错)填海不会对红树林保护区构成影响 正确答案:错 第1题(单项选择)所谓湿地,一般是指不管是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及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__的水域。 A. 8米 B. 10米 C. 6米 D. 4米 正确答案:C 第2题(单项选择)湿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方,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和__、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是非常重要的物种基因库 A. 草地 B. 森林 C. 山脉 D. 湿地 正确答案:B 第3题(单项选择)直到20世纪__年代,湿地的重要性及其作用仍未被人类所认识。 A. 50 B. 60 C. 70 D. 80 正确答案:D 第4题(单项选择)在__中,沉淀物常常是主要的水中污染物质,由于湿地通常位于低洼地区,可以充当沉淀物的沉降地点,加上芦苇和水草的生长使水流速度减慢,更有助于增加沉淀物的滞留和沉降。 A. 水库 B. 冰川 C. 湖泊 D. 河流 正确答案:D 第5题(单项选择)湿地提供的莲子、菱角及浅海水域的__、虾、贝、藻类等是富有营养的食品 A. 鱼 B. 鸡 C. 鹅 D. 鸭 正确答案:A 第1题(多项选择)深圳市政府红树林四大修复工程是__ A. 河口水质净化 B. 红树林修复 C. 建筑与园林 D. 巡逻道改造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多项选择)红树林保护区两个外来红树是__ A. 海桑 B. 无瓣海桑 C. 秋茄 D. 海漆正确答案:AB 第3题(判断对错)现在红树林保护区滩涂以每年3厘米的速度在沉积 正确答案:对 第4题(单项选择)红树林保护区的原有面积是__ A. 304 B. 404 C. 204 D. 504 正确答案:A 第5题(单项选择)米埔保护区核心区外保留住__生态 A. 树林 B. 草地 C. 农田 D. 鱼塘 正确答案:D 第1题(判断对错)西部通道建设,对缓解现有口岸压力、促进粤港合作,意义非常重大。对 第2题(单项选择)深圳是内地惟一一个与香港连接的陆路交通枢纽城市,深港之间往来的公路运输车辆占全国出入境车辆的__%, A. 50% B. 60% C. 70% D. 80% 正确答案:D

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

概括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的类型1.植被土壤 福田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水热条件好,适合红树林生长。保护区红树林总面积为lll.lha,福田保护区内有真红树植物4科5属5种,半红树植物5科5属5种。保护区内除缺少榄李(Lumnitzera racemosa )外,分布有大陆上所有的红树林种类。受半日潮周期淹浸,形成深厚的淤泥,土壤没有结构,表层土壤(0-3 Ocm)含盐量14.5 ,pH值为5.3;中层土壤(3 0-60cm)含盐量18.2,pH值为6.6;底层土壤(60-90cm)含盐量19.3,pH值为7.1。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植物主要组成种类 2.鸟类资源

福田保护区内有陆鸟5目19科55种。其中,数量较多的优势种有16种,占总种数的30.0%;珍稀保护鸟类有8种,占总种数的14.0%;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1种(白肩雕);II级保护鸟类有7种,分别为赤腹鹰、莺、鹜、白头鸦、游集、红集和褐翅鸦鹃,除了褐翅鸦鹃属杜鹃科外,其余的都属鹰科。从食性方面来看,食鱼兼食虫的鸟类有47种,占总种数的85.0%;食鼠的鸟类有6种,占总种数的11.0%。从觅食和栖息习性方面来看,喜欢空中盘旋和飞翔捕食的鸟类有12种;经常出现在乔灌林地的鸟类有20种;多在基围草灌丛活动的鸟类有12种;适应各种环境的鸟类有11种。从物候方面来看,冬候鸟有21种,夏候鸟有6种,迁徙鸟有4种,留鸟有24种。 3.底栖动物 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外泥滩常见底栖动物是羽须鳃沙蚕、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 )、德氏狭口螺(Stenot 彻ra divalis )、尖刺樱虫(Potamilla acuminata )、寡鳃齿吻沙蚕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应用实例研究

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应用实例研究 摘要 以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其生物组成分为红树植物、底栖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鸟类和碎屑等15个功能组,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构建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EWE模型,探讨了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状态、特征及不同物种之间的营养关系,并评价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当前的健康状况。 福田保护区内有陆鸟5目19科55种。其中,数量较多的优势种有16种,占总种数的30.0%;珍稀保护鸟类有8种,占总种数的14.0%;国家I级保护鸟类有1种(白肩雕);II级保护鸟类有7种,分别为赤腹鹰、莺、鹜、白头鸦、游集、红集和褐翅鸦鹃,除了褐翅鸦鹃属杜鹃科外,其余的都属鹰科。从食性方面来看,食鱼兼食虫的鸟类有47种,占总种数的85.0%;食鼠的鸟类有6种,占总种数的11.0%。从觅食和栖息习性方面来看,喜欢空中盘旋和飞翔捕食的鸟类有12种;经常出现在乔灌林地的鸟类有20种;多在基围草灌丛活动的鸟类有12种;适应各种环境的鸟类有11种。从物候方面来看,冬候鸟有21种,夏候鸟有6种,迁徙鸟有4种,留鸟有24种。3.底栖动物深圳湾福田红树林外泥滩常见底栖动物是羽须鳃沙蚕、奇异稚齿虫(Paraprionospio pin-nata)、德氏狭口螺(Stenot彻ra divalis)、尖刺樱虫(Potamilla acuminata)、寡鳃齿吻沙蚕

莫顿长尾虾(Apseudes mortoni)、沼蚓(Limnodriloides sp.)和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几种大型底栖生物在3种深度的平均栖息密度及其t检验值 注:上一中表示某生物在上层与中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上一下表示某生物在上层与下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中一下表示某生物在中层与下层间平均栖急密度的r检验值.我们可以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划分为15个功能组,分别为:桐花树、秋茄(6年)、秋茄(20年)、海榄雌、无瓣海桑、海桑、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弹涂鱼类、多毛类、其他底栖动物、浮游动物、浮游植物、鸟类和碎屑。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模型基本参数(黑体为模型估算的参数:B.生物量;p生产量;Q.消耗量;EE-生态营养转换效率为简化复杂的食物网关系,用聚合营养级的方法将来自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15个不同功能组的营养流合并为6个整合营养级。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总流量为4158t.km'2.y一,其中总摄食消耗量为160.5t,km-2·Y~,总输出量为3768tokm-20y一,总流入碎屑量为123.6t.km-2.y一,总呼吸量为105.4t.km-2.y~,和不再参与生态循环的矿化沉积物部分。福田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总能流(t.km-2·y-1)由于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红树植物,但在系统中没有被任何生物摄食,只能以碎屑的形式重新进入循环。所以能量流动中,直接来源于碎屑的占总能流的几乎全部,这说明系统的能流以碎屑食物链为主导。除第一营养级之外,营

关于航拍中国观后感800字5篇

关于航拍中国观后感800字5篇 关于《航拍中国》观后感800字1 早在几年前,我曾无意中看到一部名为《看见台湾》的'纪录片预告,摄影师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以俯瞰的视角、航拍的方式展示台湾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象,并以此获得2013年第五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我当时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全片,无奈因没找到资源而一直遗憾。终于,在2017年,这个遗憾因另外一部纪录片而弥补,而且这个弥补来的极其丰厚,这部让众人震撼不已的纪录片就是《航拍中国》。 很喜欢《航拍中国》片头的这一段引言:“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这段引言由类似于演员张涵予的男声念出,再配以遨游天际的美景,很轻易的就将我带上旅程。 第一个遨游地点是海南省。在此之前,我对海南省的认知实在浅薄,作为文科生只知道那是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那里适合度假,有椰林树影、海浪沙滩。上大学时,机缘凑巧认识一个海南的女孩,为人热情大方、活泼开朗,笑颜里永远有无尽的灿烂,当时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乡使她如此灿烂。现在我终于得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来就是这个道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一直对灯塔情有独钟,觉得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带给人无限的希望,海南岛上也有三座风格迥异的

灯塔,分别为木兰头灯塔、临高角灯塔、兵马角灯塔,它们在漫漫岁月长河中,给无数的航海人指引方向,让他们得以平安返航,同时也见证了无数历史。看完这集,才知道海南岛上椰树的由来,对在海水中生长的红树林印象深刻,对“蓝洞”之内的世界充满好奇,也终于看到了“南山海上观音”,莫名就想起来之前南海问题被热议时的一个段子,在此就不做详述。 对于新疆,最初的记忆是小时候姑父在乌鲁木齐当兵,逢年过节总会带来好吃的葡萄干和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干果,听说那里冬天雪能下的没过膝盖,后来奶奶去那里待过一段时间,因为她是裁缝,看到维吾尔族小孩美丽的服饰,回来就亲手给我和弟弟做了一样的帽子和衣服,这成为我童年时期向小伙伴炫耀的物件,也是我人生中值得珍藏的宝贝。看完这集才知道,新疆远比我想象的要辽阔很多,各区域的差异之美出乎意料之外,每一处都是绝佳的电影取景地,天山天池、喀纳斯湖的每一个角度都美的令人窒息,开都河的日落叫人留恋,安集海大峡谷的大地抽象画让人连连称奇,伊犁河谷的杏花的确改变了我对新疆的印象,“杏花微雨”原来不止在江南,赛里木湖的美景与宫崎骏电影中的场景不谋而合,魔鬼城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沙漠上空俯瞰大地原来如此壮观,“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胡杨林很轻易就勾走了我的魂魄,当然火焰山也心向往之…… 今年春节,本打算去东北感受冰雪纯净的美,可惜未能成行,但很幸运的是这个遗憾也得到了弥补。第四集走进冬的故乡—黑龙江,我很轻易就被雾凇上冰花的美所惊艳,很想去看看能工巧匠雕琢的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