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硫酸镍间歇结晶过程的工艺优化

硫酸镍间歇结晶过程的工艺优化

硫酸镍间歇结晶过程的工艺优化
硫酸镍间歇结晶过程的工艺优化

玉米的深加工与利用

玉米的深加工与利用 胡新宇,宁正祥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州五山510641) 粮油食品科技2001,9(1):6-11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的玉米产量十分可观。长期以来,由于受各种因素困扰,我国的玉米工业一直未得到良好发展。本文对国内外玉米发展历史、现状及方向进行了介绍、分析,并针对我国玉米工业的生产状况归纳出玉米综合加工与利用的模式,以期对促进生产实际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玉米;加工;利用 1998年,我国的玉米产量约在1.24亿吨左右,为历史上第二大丰收。但由于多年来"供大于求",且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9年度我国的玉米市场将技术低迷,形势很不乐观。 玉米原产于南美。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25%左右。我国的玉米产量约占谷物产量的五分之一,居世界第二位。长期以来,由于受观念和技术的制约,我国的玉米加工产品结构单一,质量较差,原料利用率低,致使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与此同时,世界第一玉米大国--美国的玉米应用则一直呈发展趋势,从1980年耗玉米1623万吨到1990年耗玉米3439万吨,再到1996年的4191万吨,在16年里递增6.1%。面对如此鲜明的对比,我们必须转变思想,大力发展玉米的深加工,扩大玉米的综合利用,开发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以提高玉米的经济价值,促进玉米种植业与加工来的健康发展。 1 生产淀粉 1.1 玉米原淀粉 淀粉是自然界最丰富的资源之一,由不同原料制造的淀粉统称为原淀粉,而由玉米生产的淀粉称为玉米原淀粉。它保持了玉米谷粒中原淀粉固有的基本特性,是诸多领域的原料。如在食品中可用作抗结块剂、稀释剂、成型剂、悬浮剂等,在纺织、造纸、制药、建材、淀塑料、味精生产等方面也有广阔的用途。我国的淀粉工业主要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有所发展,1979年产量为28万吨,1991年达到149万吨,年递增14%。进入90年代,玉米淀粉的生产规模迅速扩大,约占淀粉生产总量的80%,最大的企业玉米淀的年生产能力已达25万吨。

SMO254材料在硫酸镍生产工艺中的应用

SMO254材料在硫酸镍生产工艺中的应用 [摘要]针对硫酸镍生产中板式换热器板片腐蚀严重的问题,通过对板式换热器几种材质板片耐腐蚀性能的分析与试验,选用SM0254材料取代原C一276材料,延长了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板式换热器;板片;硫酸镍;浓缩;温度;腐蚀;腐蚀率;使用寿命 板式换热器存在的问题: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稀贵金属厂从铜冶炼系统的电积后液中回收硫酸镍,主要工艺为铜电积后液在蒸发反应釜中加热浓缩,提高溶液中镍的浓度,同时硫酸浓度从14%上升到35%左右,然后使用冷冻机降温,结晶生产出硫酸镍产品。为了提高浓缩工序的生产效率,采用了负压蒸发方式,即使用真空泵降低反应釜内的气压,气压越低,溶液沸腾所需要的温度就越低,进而加快了蒸发浓缩进程。由于蒸发产生的气体会降低反应釜内负压,所以使用板式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稀贵金属厂从铜冶炼系统的电积后液中回收硫酸镍,主要工艺为铜电积后液在蒸发反应釜中加热浓缩,提高溶液中镍的浓度,同时硫酸浓度从14%上升到35%左右,然后使用冷冻机降温,结晶生产出硫酸镍产品。为了提高浓缩工序的生产效率,采用了负压蒸发方式,即使用真空泵降低反应釜内的气压,气压越低,溶液沸腾所需要的温度就越低,进而加快了蒸发浓缩进程。由于蒸发产生的气体会降低反应釜内负压,所以使用板式属厂原有3台板式换热器,型号为BR0.8B一1.0—47一E,2007年4月硫酸镍系统扩能改造,增加了同型号的板式换热器4台。该型号的板式换热器换热总面积为47 m2,单片换热面积为0.8m2,设计压力为1.0 MPa,设计温度为150℃,板片材质为C一276,板片厚度为0.6 mm,板片进口直径为200 mm。 生产中浓缩工序的负压一般仅为一0.06 MPa,蒸发效率不高,不能满足生产要求。2007年1月对3台板式换热器进行解体检修,发现每台换热器板片的进气孔腐蚀严重,此乃造成系统负压泄漏的主要原因;同时导致冷却水与冷凝水混合,已经无法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遂于20o7年1月对所有板片进行了更换。生产运行至2007年4月,浓缩工艺过程又陆续出现负压不稳定、生产产量下降的情况。遂对原3台板式换热器进行了逐一的解体检查,发现存在与2007年1月同样的问题:板片的进气口全部被腐蚀,必须将板片进行整体更换,而从2007年1月至4月二次更换板片的周期仅为4个月。同样的问题出现在2007年9月起新系统扩建投入使用的4 、5 、6 、7 板式换热器上,这4台板式换热器投用后,陆续出现负压不稳定、冷却水量大幅增加的现象,判断为板式换热器板片出现问题。2007年9月20日在对4 板式换热器的解体检查中发现,所有C一276材质的板片进气孔已全部被腐蚀,不得不进行板片的更换,否则生产将无法进行。从2007年4月投入使用到9月所有板片全部被腐蚀,其间扣除因限电等原因造成的停产时间,新投入使用的4台板式换热器板片使用寿命亦仅为4个月,与前3台的使用寿命基本相同。板式换热器板片的设计使用寿命为2年,而实际使用寿命远远低于设计值,故现场对C一276这种材质的板片是否适合预浓缩生产工艺的工况条件产生了质疑。 2 板式换热器板片材质及其应用工况分析角色设置2008(2) BR0.8B一1.0—47一E板式换热器的板片为波纹板片,波纹板片由0.6~1 mm厚度的金属板一次压制而成,其波纹形式有平直波纹或人字波纹,设置波纹可以增加板片的有效传热面积,使流体通过时形成湍流,强化传热作用。每块板片作为一个传热面,板上设有4个分配液体的孔,孔及板片四周粘有密封垫片,使板片之间形成两组独立平行的通道,冷热两种介质在各自固定的通道内流动,达到最佳的换热效果。2.1 C一276材料及其应用工况分析BR0.8B一1.0—47一E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原使用C一276材料,C一276材料为哈氏合金,其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

果糖结晶粉碎方案

果糖结晶粉碎系统第三方案 粉碎难题:在不破坏晶体结构的前提下,达到粒径要求。容易在粉碎后马上粘结,物料容易堵塞物料流通管道,物料粉碎过程中容易吸潮,在大产量的要求下,很难保证物料没有粘结的块状进入成品粉末内。北京环亚天元机械技术有限公司陈工根据现场及物料特性,通过试验后得出的完善的粉碎方案。 一、生产流程 1、客户的物料进入储料仓(预定2立方米),由储料仓下部的电动卸料阀(暂定四只)定时投入输送螺杆料仓(排式多螺杆联动,每组3螺杆联动,共四组),由送料系统匀速送往各个粉碎机主机粉碎仓,粉碎机设计为多个机头联动粉碎。 2、物料与冷风通道送入的冷干空气经共同粉碎机主机粉碎后,在机头风扇的作用下,向底部公用料仓排料,合格品通过筛网进入共用料仓,经由下部特设的螺杆排出。料仓设计另一排风通道和空间,再设计袋式除尘器,尾端设有中压或常压风机排风,目的是有利于料仓的容料能力,因风压较低,沉降空间较大,粉尘量可以做到极少。 3、料仓下部采用统一的螺杆输送装置(预计为无轴螺杆)输送至卸料阀们,经阀门投入到电磁除铁装置之中除铁。 4、除铁后的物料通过螺杆输送至振动筛,进行进一步分级,较粗颗粒可以进行再一次粉碎(如果粉碎机各部配合得当,较粗颗粒含量会很低,此一步有可能省略)。 5、筛分后的合格物料经由输送管道进入下一车间进行称重包装。

二、机器要点介绍 1、客户物料平均密度约为0.8,如一次投料1吨,,所需体积为1.25立方,如有其它混料,则会大于此体积,所以储料仓预设定为3立方。仓体外部设有振动电机,料仓下部设有4只卸料阀或从一点而出的四通道供给装置,用于投入粉碎机送料系统粉碎机的送料装置与料仓送料装置不可做成连体的,因为要考虑粉碎机的维护开启等因素。 2、粉碎机构有如下特点: ●采用圆心投料,大通道设计。此一点是利用离心力原理,促 使物料离开粉碎机构,由于客户方的经验表明,高压输送会引起物料进一步粉碎并且影响晶型结构,所以粉碎的出料方式经我方深思,采用了这一形式 ●粉碎机内置大风扇结构,目的是加大出料气流 ●采用周圈筛网的形式以利于快速出料 ●刀型仍采用我方的齿刀形式,但是固定在刀盘之上 ●这一形式的粉碎机单机产量有限,并且如果直径过大,会引 起过度粉碎,所以我方设定采用多机头联动形式达到客户要求的产量,经过推算,预计10-12台机头联动,可以实现小时产量2-3吨的目标。 ●每台机头配有专用的螺杆推进以及冷风通道,在长期大工作 量的情况下,冷风必不可少,冷风机仍采用上一方案之中的配置 3、冷风温度预设为5—10摄氏度,如吸入自然空气,冷风自身相对

间歇精馏技术及其模拟优化进展

2012年第15期广东化工 第39卷总第239期https://www.doczj.com/doc/e6877054.html, · 5 · 间歇精馏技术及其模拟优化研究进展 周年忠1,田文广2,顾宇昕1,李雁2*,陶红秀2,解新安2 (1.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00;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 510642) [摘要]间歇精馏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分离手段。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间歇精馏技术及其常用的数学模型,其中主要阐述了严格模型和简捷模型,简要讨论了降价模型、半严格模型,同时探讨了间歇精馏优化的发展及其应用,并展望了间歇精馏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间歇精馏;操作方式;数学模型;优化 [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12)15-0005-02 Development in Batch Distill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Zhou Nianzhong1, Tian Wenguang2, Gu Yuxin1, LI Yan2*, Tao Hongxiu2, Xie Xinan2 (1. China National Electric Apparatus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 510000;2.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Abstract: Batch distillation is an important unit operati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operation model of batch distill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was particularly introduced. Several kinds of mathematical models that are usually used, such as rigorous model and short-cut model, price reduction model, semi-rigorous model were reviewed. And development of batch distillation optim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were discussed;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will become a trend. Keyword: batch distillation;operation model;mathematical model;optimization 在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中,间歇精馏也是较重要的化工分离手段之一[1]。间歇精馏也叫分批反应精馏,一般用于小规模生产。与连续精馏相比,间歇精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单个塔就可以完成多个组分的分离,能够适应进料组分浓度在较大范围的变化,设计和操作过程非常灵活[2]。但同时也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由于处理原料量较小,使得生产的周期较长;二是操作过程中各参数变化较大,使操作过程的控制比较困难,很难实现自动化管理[3]。 目前,间歇精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关于间歇精馏的数学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的研究。由于间歇精馏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模型中含有复杂的微分方程组,求解比较困难,因此,模拟难度大[4]。另一方面是关于操作过程的优化研究。从不同的目标出发,采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优化方案和新的操作模式和新的塔结构,虽然缩短了操作时间,但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得到广泛应用。因此,对间歇精馏的综合优化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5]。 1 间歇精馏技术的发展 1.1 间歇精馏全回流操作 1967年,Barb和Block等[6]最早提出了塔顶累积全回流操作。随着研究的不断发展,Sφrensen等[7]研究了塔顶累积全回流操作的优化问题,与传统的恒回流比和恒塔顶浓度操作方式对比可知,这种操作在分离含有少量轻组分的原料时,可节省大量的操作时间。白鹏等[8]提出了动态累积全回流操作,目标是使全回流浓缩和无回流内部迁移操作交替进行,并在2000年对间歇精馏的动态累积操作方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无返混动态累积操作,有效降低了塔顶累积罐中组分的返混,极大地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间歇精馏的分离效率。白鹏等[9]在2006年提出了采用塔顶和塔中温度进行控制操作状态转换的全回流间歇精馏控制方法,并以异丙醇-正丙醇为实验物系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进一步提高了塔的分离效率。2011年,黄丽丽等[10]人研究发现了通过塔顶、塔中上以及塔中3个温度控制进行操作状态转换的无累积罐循环全回流间歇精馏控制方法,并以理想物系—乙醇-正丙醇混合物为分离物系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三温控制方式与双温控制方式相比,前者所用操作时间短、分离效率提高。1.2 反向间歇精馏塔操作 反向间歇精馏又称为提馏式间歇精馏。1950年,Robinson和Gilliland发现此种操作的最大优点是能在塔顶冷凝器中获得高浓度组分,并简要讨论了利用正常精馏塔去除轻组分,然后利用反向间歇精馏塔去除重组分的可能性。1991年,Chiotti等[11]在准稳态的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此模型对一般间歇精馏操作和反向间歇精馏操作分离两组分混合物的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2008年,王超[12]使用塔身分散式加热,对热敏物系的间歇提馏过程进行了操作方式的改进,该方法通过在塔身进行加热,减少了再沸器的加热功率和时间,能有效缩短受热时间,减少热敏物质的损耗。1.3 中间罐间歇精馏塔操作 中间罐间歇精馏塔也叫复合式间歇精馏塔,被认为是常规间歇精馏塔和反向间歇精馏塔的复合体。1950年,Robinson等[13]提出了中间罐间歇精馏塔操作。2006年,Thomas A等[14]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中间罐间歇精馏应用于一个可逆的化学反应过程,即中间罐发生反应的半连续间歇精馏,进一步提高了精馏的分离效率。2009年,Leipold等[15]对中间储罐间歇精馏多目标的优化建立了模型,并利用进化算法求解,结果显示,中间储罐方法的经济效益更好。 1.4 多罐间歇精馏塔操作 多罐间歇精馏塔又叫多效间歇精馏塔,Hasebe和Skogestad 于1995年提出了这种新型的精馏塔。2005年,Low等[16]对多储罐操作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优化,采用自适应搜索技术,对关键设计和操作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发现,待分离混合物中组分越多,多储罐精馏塔较常规间歇塔就越高效。2008年,Mahmud 等[17]在特定产量和产品纯度基础上对多储罐间歇精馏进行了优化,对于特定的分离任务,多储罐间歇精馏塔更加节能、环保。 2 间歇精馏的模拟、优化研究 2.1 间歇精馏的数学模型 间歇精馏过程的数学模拟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包括严格模型、降阶模型、简捷模型、半严格模型。 2.1.1 严格模型 1963年,Meadows等[18]提出了第一个严格的多组元间歇精馏模型,它基于两个假设,一是各塔板上液体全混和,二是塔身绝热,恒体积持液量,忽略塔板汽相持汽量。1981年,Boston等在Meadow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中间加料、中间换热以及汽液相侧线采出,将先前用于求解稳态精馏问题的“由内而外”技术应用到求解间歇精馏问题中来,并证明了该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的方法,使模型得到进一步完善。1999年,Furlonge等人[19]提出了更为严格的数学模型,此模型与实际塔非常接近,但计算时所消耗的时间较多。2007年,美国科学研究者对严格模型做进一步研究,它可以灵活的建立单元模拟流程,也可以自动生成矢量。 2.1.2 降价模型 1983年,Cho和Joseph[20]提出了降价模型,间歇精馏分离的模拟过程中,难度较大的就是利用数学模型对多元函数进行模拟分离,而他们两个将原料组成及流量函数近似成塔的高度的连续函数,并采用多项式的形式来表示,而理论板数是离散的整数。这样,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数将大大减少。在此模型中,配置点的位置及个数直接影响结果的精确度,由于配置点的个数比精馏塔的级数少得多,再加上理论板数不再是离散的整数,又通过多组分系统的分离的间歇精馏装置应用,因此,此模型可较好的应用于填料塔。 2.1.3 简捷模型 1991年,Diwekar等[21]在恒塔顶组成和回流比不变的操作条 [收稿日期] 2012-09-18 [作者简介] 周年忠(1965-),男,高级工程师,华南农业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开发与新工艺研究。*为通讯作者。

西王果糖凭什么成就新产物营销传奇

精心整理 猜个谜语: 有一种新产品,美国有12万吨的需求;欧洲4.7万吨,日本4.5万吨,韩国5000吨,然而在中国的零销市场,还处于空白阶段。 有一种新产品,他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是可口可乐的神秘配方之一,百度百科里还没有它的准确注释; 度迅猛发展—— 它就是果糖。 询集团和山东西王集团。 ”的渴望和挑战 “果糖”的直观印象是水 ……其实不然,果糖是属于和传统白糖用途一 技术能力所带来的成本限制,果糖一直难以在国内普及(其生产成本是传统白糖的2-3倍),截止目前,国内能够生产这种产品的企业只有西王集团一家。 西王集团作为中国500强企业,荣获“全国淀粉糖行业第一名”,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冠名“中国糖都”,此次耗资3个多亿,耗时长达3年,建成一个年产达到五万吨

的全球最大的结晶果糖生产基地,是西王集团向高端产品发力,对打造品牌的渴求及二次创业的需要,是西王集团在战略上的一次重大跨越。 和果糖生产项目一同进行的,从2008年底开始,为了能够成功推广果糖,西王集团便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战略合作伙伴。西王糖业的高层深知,对果糖这个相对高价的新产品来说,市场推广的难度更大。西王集团有一个给中国老百姓带来健 糖的群而攻之…… 同时,B2C 企业而言,进军B2C 业战略意图,最能根据企业需求提出实际的解决性方案。2009年9月,西王集团和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签订了年度全案合作。集团上下对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接手充满了信心。 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重新定义中国糖市场 市场透视:诞生于基础性行业,立足大空间

“糖”是国家战略储备物资,是每个家庭、每个人的日常必需品。仅白糖一项,广州消费者1-4斤/月,杭州消费者2-4斤/2月,成都消费者1-2斤/2月,北京消费者1斤/月,基本都用与家庭消费,烹饪菜肴、甜品、冲调品用糖等。西王果糖诞生于这个巨大的基础性行业,无论是从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还是从消费者利益出发,满足消费者长远的需求,西王果糖都不能满足于糖尿病患者用糖等这样的狭小空间。 行的引擎。 品类透视:“ 同时,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食糖市场的尴尬,必然带来商机凸现。即在“后无糖时代”,糖行业必将有一个新的动迁,而我们正是要把西王果糖打造成这样一个应运而生、无限市场活力的全新品类。 品牌透视:消费者为什么不关心品牌?

硫酸镍分离除杂工艺概述

镍溶液除杂工艺研究进展 周晴 摘要:针对目前的硫酸镍、氯化镍等镍盐产品标准对镍盐中杂质含量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以及公司现有工艺对产品中的Cu,Fe,Zn,Ca,Mg,Mn处理不够理想,现介绍国内外镍溶些液中出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和研究现状,并指出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硫酸镍除杂沉淀溶剂萃取 2009年,新的硫酸镍和氯化镍产品标准[1]相继颁布。硫酸镍新标准取消了原I类产品合格品等级,对镍、钴、铁、铜、铅、钙、镁及水不溶物的含量进行了调整,增加了钠、锰、镉、汞、铬的指标,删除了硝酸盐、铵沉淀物、氨、氯化物4项指标。电镀用氯化镍新标准对镍、钴、锌、铁、铜、铅、镉、砷和水不溶物指标也进行了调整,增设了汞、锰2项指标。新的标准增加了对杂质种类的要求,对杂质含量要求也更加严格,如电镀用硫酸镍,新增了对钠的含量要求,对钙镁的含量也明确给出了限值。因而对镍溶液除杂工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镍溶液中常见金属杂质离子的情况,概括了从镍溶液(主要是硫酸镍溶液)中去除杂质离子的方法,并分析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溶剂萃取法除杂工艺 溶剂萃取法,作为有色金属分离、提取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和方法,它具有操作连续化、杂质分离完全、产品质量稳定、金属回收率高、传质速度快、对环境的污染小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净化手段,目前,在有色金属的生产过程中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应用领域也正在日益扩大。因此在硫酸镍的生产工艺上溶剂萃取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硫酸镍除杂常用萃取剂有:P204,P507,除铜萃取剂,Lix84I,N902等 现主要以P204和P507的作用机理及分离效果做个论述 1.1 P204萃取剂简介 P204 的代表产品二-(2- 乙基已基)磷酸是一种烷基磷酸萃取剂,其分子式简式为HR2PO4,它相当于国外的D2EHPA。P2O4 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稀土分离和有色金属冶金中的分离提取,它对钴和铁以及其他杂质元素有着优良的萃取能力,用得较多的是从硫酸溶液中分离铁、铜、锌。 1.2 P204萃取过程机理 因为P204 是一种酸性萃取剂,它萃取金属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如下: Men++nHL = MeLn+nH+ 上式中Me 表示金属离子,n 表示其价数。反应方程式的萃取平衡常数K 与萃取本身的性质、萃取温度、稀释剂等因素有关,它的分配系数D 可用下式表示: lgD = lgK+2lg[HL]+2pH 式中,L 代表有机离子。从上述看出,分配系数D 是pH 的函数,即P204萃取过程的分配系数

发酵过程及优化实验

发酵过程及优化实验 ——产淀粉酶细菌的优化实验 淀粉酶是一类能催化淀粉糖苷键水解的酶类,作用于淀粉分子产生糊精、低聚糖及葡萄糖等多种产物。而淀粉酶是应用最广的酶制剂之一,占全球酶工业市场份额的25%-33%。淀粉酶广泛分布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机体中。 目前,已报道的能够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种属包括不动杆菌属、微球菌属、黄隐球酵母、盐单胞菌属、青霉菌属、类芽孢杆菌属、链霉素属、假单胞菌属和杆菌菌属等。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置、灭菌 一、实验目的 1. 温故配制微生物培养基的原理及配制的一般方法、操作步骤。 2. 了解鉴别性培养基的原理,并掌握配制鉴别性培养基的放到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鉴别性培养基是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需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如对于淀粉酶产生菌的筛选,选用的是在含有淀粉的培养基中培养微生物,滴加碘液进行染色,若出现透明圈,则表明该菌能产生胞外淀粉酶。 三、材料和器材 (1)培养基: 普通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自来水1000mL,pH7.2~7.4。鉴别型培养基:牛肉膏3g,蛋白胨10g,可溶性淀粉10g,NaCl 5g,琼脂20g,自来水1000mL,pH7.2~7.4。另一个鉴别性培养基加可溶性淀粉15g每1000ml。(2)器皿:电子天平,烧杯,锥形瓶,量筒,培养皿,玻棒,涂布棒,移液管等。 (3)其他:药匙,记号笔,报纸等。 (4)碘原液:称取碘化钾22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加入碘11g,溶解后定容至500mL,贮于棕色瓶中。 稀碘液:取碘原液2mL,加碘化钾20g,用蒸馏水定容至500mL,贮于棕色瓶中。 四、方法和步骤 1.配制基本培养基,分装50mL至250mL锥形瓶,供实验菌株扩增。 2.配制鉴别培养基,检测实验菌株是否能产胞外淀粉酶。

结晶果糖

结晶果糖 结晶果糖具有高甜度的特点,它的甜度是蔗糖的1.3~1.8倍。同时,具有风味强化、甜味强化、高保湿性、低水活性、可强化Maill ard反应、高渗透压、降低凝冻温度、快速/强化成胶等功能特性。由于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其应用领域愈加宽广。果糖在水果罐头、果冻、果酱、调味品和糖果等产品中对提高质量、降低热量和成本以及新产品开发都有很大帮助。 结晶果糖为单糖,是糖类中化学活性最高的糖,天然存在于蜂蜜及菊芋、菊苣等菊科植物中。果糖甜度高,有水果香味,热值低,在体内代谢比葡萄糖快,易被机体吸收利用,且不依赖胰岛素,对血糖影响小,适用于葡萄糖代谢及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补充能量。在人体内能促进有益细菌如双歧杆菌类生长繁殖,抑制有害菌生长,改善人肠胃功能和代谢,降低血脂,不致龋齿,是糖尿病人、肥胖病人、儿童食品的理想甜味剂。 果糖甜度高、热能低,健康饮品常使用果糖来降低甜味剂的固形物的含量。果糖与其他甜味剂如葡萄糖、蔗糖以及阿斯巴甜混合使用具有甜味强化的效果,从而能够降低甜味的材料成本。试验表明,将果糖与蔗糖以1∶1比例混合添加在饮料中,可比单纯用蔗糖减少20%的甜味剂用量

结晶果糖是一种高档食品糖料,是一种天然健康糖,结晶果糖是一种单糖、吸收快、不会引起血糖升高、不至龋齿、是一种新的健康食糖,代蔗糖放面效果好 摘要:纯果糖虽是一种天然营养甜味剂,但过去难以应用于各种食品配方中,原因是价格昂贵。但随着工业化生产,纯结晶果糖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用于功能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冷饮食品以及低热值食品和运动型饮料配方中。随着纯结晶果糖逐渐在我国进入工业化规模生产,可以预计这种天然营养甜味剂在食品中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多。 山东西王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研发结晶果糖的上市公司、也是亚洲最大的结晶果糖生产企业。 结晶果糖 英文名:Fructose 分子式:C6H12O6 分子量:180.16 性状:吸湿性极强的白色无臭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甜,舔度约为蔗糖的1.6倍,为糖类中最甜者。熔点:103-105°C。易溶于水,溶于甲醇(1g/14ml)和乙醇(1g/15ml),不溶于乙醚。 用途:主要用于饮料,乳品,方便食品,焙烤及谷类中。 标准:FCC 水分%:≤5.0 灰分%:≤1.0 铅mg/kg:≤1.0 砷mg/kg:≤0.5 果糖%:≥99.0 菌落总数(个/g):≤1000 大肠菌群(MPN/100g):≤30 致病菌:不得检出 功用: ★饮料:在软饮料中,可以和大多数甜味剂起协同增效作用,掩盖甜味剂后苦味。果糖是运动饮料最理想的甜味剂,因为果糖的胃排空速度大于蔗糖和葡萄糖,有助于机体的再水合作用;此外,果糖还能促进矿物质的吸收。 ★乳制品和甜食:果糖是奶油布丁、果冻、奶油甜食、酸乳酪和冰淇淋的理想甜味剂。由于果糖增加了甜度,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热量,同时水果味和巧克力风味得到增强。由于果糖的冰点降低作用,用果糖作为甜味剂的冰淇淋较柔软,没有粉质口感。 ★蜜饯(果脯)、果酱:因为渗透压高,所以果糖加工蜜饯时渗透快,生产时间可

蒸气间接加热浓缩生产粗硫酸镍工艺应用

蒸气间接加热浓缩生产粗硫酸镍工艺应用 余智艳 (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南昌市,330002) (摘要)介绍蒸气间接加热浓缩法生产粗硫酸镍工艺在铜电解液净化过程中的应用对该工艺的工艺原理、操作参数的确定、所用设备特点及配置要求作了论述。 〔关键词〕蒸气间接加热浓缩法粗硫酸镍工艺 近年来,为了充分利用铜资源,满足市场需要,以废杂铜为原料生产电铜的铜电解厂日益增加。由于受资金、原料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些铜冶炼厂的规模一般为1~2万t/a。而以杂铜为原料产出的阳极板含镍较高有的高达0.3%以上,这些镍必须在电解液净化过程中脱除。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适合中小型铜冶炼厂、设备简单、投资省的脱镍工艺。而蒸气间接加热浓缩生产粗硫酸镍工艺正满足了这一需要本人曾在几个工程的设计中运用该工艺现就其工艺原理、操作参数、设备选择及配置等方面做一些分析和论述。 1、概述 镍是铜阳极板中的主要杂质之一,在电解过程中若电解液中的镍离子浓度超过15g/L,对电铜质量将产生不良影响,必须在电解液的净化过程中除去,以保证电解的正常生产。 电解液中镍的脱除方法主要有结晶法、萃取法、离子交换法等。而国内主要采用结晶法生产粗硫酸镍,如一些老冶炼厂采用的直火浓缩法和冷冻结晶法、80年代贵溪冶炼厂从日本引进的电热浓缩法等。直

火浓缩法因具有设备简单、镍直收率高等优点,曾一度在小型铜冶炼厂广泛采用,但由于其燃烧与蒸发设备不密闭、酸挥发多、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操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在日益重视环境保护及强调劳动安全卫生的今天已不再推荐使用。冷冻结晶法由于需要设备多、占地面积大、脱镍率低等因素一直未得到广泛采用。而电热浓缩法由于自动化程度高、环保效果好、脱镍率高等优点正被越来越多的工厂所采用,但因所需设备复杂、投资大且生产粗硫酸镍成本高,使其在中小型铜冶炼厂的使用受到限制。所以,蒸气间接加热浓缩法(在某一压强下,采用蒸气间接加热使溶液蒸发的方法)则受到中小型铜冶炼厂的普遍青睐。它既解决了操作条件恶劣、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又利于环境保护,且设备简单、投资省,对资金有限的中小型铜冶炼厂是较为适宜的。 2、蒸气间接加热浓缩法的工艺原理及操作参数的确定 2.1蒸气间接加热浓缩法的工艺原理 电解液净化系统生产粗硫酸镍的溶液一般为二次脱铜终液,其成份主要为H2SO4和NiSO4。根据硫酸盐结晶理论,溶液中的硫酸浓度与硫酸盐溶解度在不同温度下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即溶液中硫酸盐溶解度会随其酸度、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同时溶液在不同的酸度、不同的压强下,其沸点也不同,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平衡关系。图1为溶液中硫酸镍的饱和浓度与酸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关系曲线。图2为溶液的沸点与酸度在不同压强下的关系曲线。

中国乳业发展的 趋势及变化

中国乳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及变化2006年的中国乳业可谓风起云涌,作为时刻关注着乳品行业发展、并与广大乳品企业一起成长的原料供应商,我们将对乳品行业的所见所思所感作一下浅述和交流。 行业结构的变化 集团化、规模化。目前我国乳品企业大约有1500家,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及行业整合的需要,乳品企业的数量将急剧下降,伊利、光明、蒙牛、完达山、三鹿等乳业巨头的下属企业会继续增 科技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国内乳品巨头均建立了自己的科研中心,有的科研中心已成为国家级科研中心。引进国外最先进生产线、最先进生产工艺,大力投入科研开发,成为乳品企业竞争的有力武器。 企业所有制多元化。外资、民营经济逐渐涉入乳品行业,这些经济体

的介入将给乳品行业的发展带来新鲜的活力。 产品的差异化 乳品行业的竞争主体仍旧是产品本身,产品差异化是应对乳品行业激烈竞争的最有效手段。产品的差异化无非体现在功能上、口感上、品质上、概念上。如何开发功能更新更完美、概念更创新、口感更好的乳制品是每个乳品生产企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果葡糖浆、果糖等甜味剂,维生素族、氨基酸系列、矿物元素、低聚糖系列、活性益生菌、膳食纤维、核苷酸、 且层出不穷, 出了相应的产品:光明最新开发的健能益菌奶、广州益力多乳酸菌饮料就是很不错的产品,这类产品都将功能性集中在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加肠道有益菌数量、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如何冲破中低档、同质化、缺乏创新的竞争瓶颈是每个有实力、有责任感、有决心和信心的乳品企业必须首要思考的问题,差异化产品的开发决定着未来乳品的竞争。

市场的变化 乳品企业如何在白热化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市场的细分很关键。功能性乳品是乳品发展的一大趋势,未来的乳品市场可细分为:婴幼儿专用奶、学生奶、女士专用奶、中老年专用奶、亚健康人群专用奶、白领族专用奶、运动员专用奶等。谁能抢占市场细分的先机,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竞争焦点的变化 “得奶源 曾经有权威机构和专家对比了酸奶、纯奶、豆奶等三种重要营养食品的营养价值,得出的结论是酸奶的营养保健价值最高、豆奶其次、纯奶次之。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消费观念的不断加强,酸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我国人均酸奶消费量不足0.5千克,远低于欧洲人均20千克的消费水平。近几年,我国的酸奶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近两年在

果糖的作用机理

药品名称】 注射用果糖 【英文或拉丁名】 Fructose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 Zhusheyong Guotang 【主要成分】 果糖 【化学名】 D-(-)-吡喃果糖 【结构式及分子式、分子量】 分子式:C6H12O6 分子量:180.16 【性状】 本品为白色的粉末或结晶性粉末。 【药理毒理】 果糖是一种能量补充剂。果糖比葡萄糖更易形成糖元,主要在肝脏通过果糖激酶代谢,易于代谢为乳酸,迅速转化为能量。 【药代动力学】 文献报道:健康志愿者以0.1g/kg/hr的速度输注10%果糖30分钟,停止输注后血药浓度呈一级动力学形式迅速下降,清除速度常数为3.5,清除率为750ml/min,t1/2平均为18.4分钟,2小时左右完全从血浆中清除,尿排泄量平均小于输入量的4%。果糖和葡萄糖同为糖源性能量物质,利于维持血糖水平,减少肝糖源分解以及节约蛋白质,和葡萄糖不同的是,果糖磷酸化和转化为葡萄糖不需要胰岛素参与,口服和静脉输注和葡萄糖等剂量的果糖产生血清葡萄糖波动小、尿糖少。果糖主要在肝脏、小肠壁、肾脏和脂肪组织通过胰岛素非依赖途径代谢,比葡萄糖更为快速转化糖元。过量的果糖以原型从肾脏排出。 【适应症】 用于烧创伤、术后及感染等胰岛素抵抗状态下或不适宜使用葡萄糖时需补充水分或能源的患者的补液治疗。【用法与用量】 一般每日使用注射用水溶解后稀释为5%或10%的溶液500~1000ml。缓慢静脉滴注,以不超过0.5g/kg/hr 为宜。也可以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稀释为5%的溶液500~1000ml使用。根据病人的年龄、体重和临床症状调整。 【不良反应】 1、循环和呼吸系统:过量输注入可引起水肿,包括周围水肿和肺水肿。 2、内分泌和代谢:滴速过快(≥1g/kg/hr)可引起乳酸性酸中毒、高尿酸血病以及脂代谢异常。 3、电解质紊乱:稀释性低钾血症。 4、胃肠道反应:偶有上腹部不适、疼痛或痉挛性疼痛。 5、偶有发热、荨麻疹。 6、局部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感染、血栓性静脉炎等。 【禁忌症】

纯结晶果糖的性质及应用

结晶果糖的性质及其应用 0 前言 纯果糖虽是一种天然营养甜味剂, 但过去难以应用于各种食品配方中, 原因是价格昂贵。但随着工业化生产, 纯结晶果糖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用于功能食品、营养保健食品、冷饮食品以及低热值食品和运动型饮料配方中。 随着纯结晶果糖逐渐在我国进入工业化规模生产,可以预计这种天然营养甜味剂在食品中的应用也将会越来越多, 下面就与食品加 工有关的果糖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代谢特性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作一介绍。 1 果糖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理代谢性质 1. 1 甜度 果糖是最甜的天然糖品, 甜度一般为蔗糖的1. 2~1. 8 倍。温度、pH 和浓度都会影响果糖的甜度, 其中温度的影响最明显, 温度降低, 甜度升高。除了高甜度外, 果糖的甜味独特, 图1 舌味蕾对几种糖的甜味感觉反应。舌味蕾对果糖的甜味的感觉比对葡萄糖和蔗糖快, 消失得也快。使之能很好地应用到果汁、饮料和其它多汁食品中。果糖甜味的快速消退, 具有甜度爽口的效果,同时不会掩盖食品的其它风味, 有利于保持食品的原有风味。

图1 舌味蕾对几种糖的甜味感觉反应 果糖还具有很好的甜味协同作用, 可同其它甜味剂混合使用。10% 的果糖和蔗糖的混合溶液(果糖/蔗糖=60/4 0) 比纯蔗糖的10% 的水溶液甜度提高30% , 50/50 的果糖、蔗糖混合物的甜度为纯蔗糖 的1. 3 倍。这种协同机制在果糖与其它高甜度甜味剂, 如糖精钠、 蛋白糖的混合使用中显得更加突出。一方面可使甜味剂甜度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可减少或清除糖精钠或蛋白糖的苦涩味和其它不良后味。 1. 2 果糖的风味增强作用 食物不同成分的风味为人们感觉的时间有所不同,不同成分的 风味峰值的先后和重叠将大大影响整个风味的体现。果糖的甜味峰值 出现在其它成分风味的峰值之前, 因而不仅不会掩盖其它风味, 而 且还能起到增强其它风味的作用。另外, 果糖在水中的扩散速度比其 它甜味剂快, 以及果糖溶液的粘度低也是使风味增强的原因。 1. 3 保水作用 较低的水分活度对很多食品是非常重要的, 水分的活度直接影 响食品的化学稳定性、酶稳定性和组织质构。表1 为25℃时不同类型 的糖和糖醇水分活度和溶解度。从表1 和表2 中可以看出: 果糖在

结晶果糖说明书

结晶果糖 一、结晶果糖是以优质玉米淀粉为原料,经液化,糖化,异构,色谱分离,再经过结 晶、离心分离、干燥等工艺流程制成。不加任何添加剂和色素,是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一代甜味剂和医疗保健品。 经医学证明,结晶果糖对人体有益无害,适应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食用,经常食用,无副作用,不刺激人体胰岛素,起保护肝细胞作用,能抑制害生菌生长,有利于人体糖核代谢和脂肪代谢,对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肥胖症等患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对婴儿、妊娠产妇、老年人、体质虚弱者等,有明显的功能性保健作用。 结晶果糖作为新型甜味剂,具有明显区别于其它甜味剂的特点,例如甜感纯正、甜度高、纯度高、保健功效明显等特点。试验表明,结晶果糖的甜度大约是蔗糖的2倍;纯度达到99.5%以上;入口清甜新爽,保持血糖平衡。 产品技术指标 外观:白色结晶体 滋味纯净、天然甜味 比旋度:-88~-92 含量:>99.5% 葡萄糖<0.1% 熔点103-105℃ 硫酸盐(S04)%:<0.01 氯化物(C1)% <0.01 重金属PPM::<5 砷(以As计)PPM <1 干燥失重% <0.5 灼烧残渣% <0.1 二、结晶果糖用途: (1)在食品行业,用作高甜度甜味剂、甜味增效剂、保湿剂、香味增强剂、具有高渗透压、低活性水分、降低冰点等特点。 1、甜味 果糖是所有营养甜味剂中最甜的。在大数食品应用中,果糖的甜味差不多是蔗糖的甜味的1.2-1.8倍。 2、风味增强 果糖的风味释放的峰出现在葡萄糖和蔗糖之前,不会遮蔽果味的香气释放,所以能更好地体现出水果类的风味。 3、与其它配料的协同作用 果糖如果与其它糖类或甜味剂协同使用,能使甜味的感觉增强,起到提高食品和饮料的甜度,同时保持烘烤食品松软度和饮料的低粘度。 4、货架期的稳定性

1间歇精馏塔的模拟

间歇精馏塔 概述信息 间歇精馏单元操作模拟一个宽范围的精馏塔实际操作过程。间歇精馏装置可以在真实的 间歇模拟模式下运行,进料填加到沉淀釜中先期蒸馏,在不同的时间从贮料塔取出产品,或在半间歇模式下在蒸馏期间进料可以被填入,并在一定的时间间隔下从精馏塔或贮料塔中提取产品。间歇精馏计算也可以是整体的进入稳态过程模拟。装置构造自动为持续流动的物流提供隐含的贮料罐,这些物流随时间变化进入间歇装置。同时由于循环操作,也考虑所有产品流(如在不同时间从贮料罐或在蒸馏时从精馏塔提出物流)的隐含罐。持续流动物流产品来自被间歇循环时间分离的产品。 热力学系统 间歇精馏的热力学系统的选择可以针对整个装置,也可以针对某一层塔板。间歇精馏也 允许使用电解质热力学方法。 详细信息 有关间歇精馏单元操作的详细信息,见PRO/II Add-On Modules User’s Guide。蒸馏器 概述信息 精馏塔单元操作可以用来模拟任何蒸馏和液-液抽提过程。液-液抽提装置在本章的 “液-液抽提精馏”部分进行叙述。一个精馏塔至少应包括一个平衡级或理论塔板。塔板应考虑与从每一塔板进入较高层塔板的蒸汽的连接问题。在精馏塔模拟中塔板的数量是不被限制的。 蒸馏器可以模拟气/液、气/液/水或气/液/液平衡过程。 进料和产品 精馏塔进料和产品是在PFT 主窗口建流程时输入的。在精馏塔主数据输入窗口单击Column Feed and Product…按钮,打开Column Feed and Product 窗口。 在此窗口中可以添加和改变进料塔板数。一个精馏塔的进料数是不限的。用单选按钮选 择进料闪蒸方式: Vapor and Liquid to be on the feed tray:此项为缺省。 Flash the feed adiabatically,vapor onto the tray above and liquid onto the tray.对于此选项,当进料塔板为精馏塔的最底层塔板时,蒸气被放在进料塔板上。 对于产品来说,产品类型、相数、塔板数的流量都在此窗口中输入。一个蒸馏塔的产品 数量是不限制的,产品从精馏塔的任何一层被提出。产品类型包括:塔顶、塔底、固定抽取率、总抽取相和假想组分。每一个精馏塔必须有一个从一号塔板流出的顶层产品以及从最高号塔板流出的底层产品。Sure,Inside-Out(IO)和Enhanced (IO)算法可以有一个出自顶层(冷凝器)的倾析水产品。Sure 算法也可以从任何塔板提取水。对于气/液/液平衡过程,从精馏塔的任何层可以提取液相。 你必须为所有固定流量提取的产品提供摩尔流量、质量和液体体积单位。还必须为顶层 和底层产品提供估计值。对全部提取的产品提供的流量均为估计值。为了更好地收敛,顶部或底层流量应尽可能地精确。你必须用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运行说明)顶部和底层产品设置所需的流量。 虚拟产物 虚拟产物用于设置与精馏塔内部物流相符的物流,使之能用于流程计算。在Column Feed and Product 窗口单击Pseudoproducts 按钮,出现Clumn Pseudoproduct 窗口,在此窗口中定

结晶的定义(终极版)

(一)大批结晶的概念 (2) 1、结晶的定义: (2) 2、结晶的特点: (2) 3、结晶的分类: (2) 4、结晶过程4个阶段 (2) (二)过饱和溶液 (2) 1、过饱和溶液 (2) 2、溶解度定义: (2) 3、溶解度作用: (2) 3、工业结晶方法: (2) (三)成核 (2) 1、成核过程分类 (2) 2、影响接触成核的因素 2 3、影响初级成核的因素 2 4、均相成核与非均相成核 的判别 (2) (四)成批结晶条件下的晶体生长 (2) 1、单晶法和大批结晶法 2 2、粒度分布的矩量方程 (堆积密度) (3) 3、悬浮密度: (3) 4、晶面消长律 (3) 5、Kossel与Strauski理论 (理想晶体模型) (3) (五)重结晶 (3) 1、重结晶定义: (3) 2、重结晶发生的原因: 3 3、重结晶对产品的影响: (3) 4、重结晶应用: (3) 5、结晶物质及产品的主要 性质 (3) 6、堆密度 (3) 7、结块性: (3) (六)溶液结晶过程与设备 . 3 1、DTB型结晶器 (3) 2、DTB结晶器优点 (3) 3、分批结晶与连续结晶操 作比较 (3) 4、间歇结晶优缺点 (4) 5、连续结晶优点 (4) 6、连续结晶缺点 (4) 7、分批结晶器操作 (4) 8、冷却速率对及加入晶种 对结晶操作的影响 (4) 9、晶种质量粒度和产品质 量粒度的关系 (4) 10、连续结晶器的操作.. 4 11、连续结晶过程中采取 的措施 (4) 12、细晶消除 (4) 13、细晶消除的好处 (5) 14、细晶消除方法 (5) 15、结晶器模型放大方法 条件为: (5) (七)熔融结晶过程与设备.. 5 1、熔融结晶过程与设备 5 2、熔融结晶的基本操作模 式三种方式 (5) 3、提纯手段 (5) 4、倾斜塔结晶器 (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