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定污染源废气测试记录表(20201001040437)

固定污染源废气测试记录表(20201001040437)

固定污染源废气测试记录表(20201001040437)
固定污染源废气测试记录表(20201001040437)

分析人:

复核:

审核:

固定污染源颗粒物测试记录表

共页第 页 总共页第 页

SDG L-04-G50710

烟囱咼度(m)

采样位置

测试日期

烟道尺寸(m) 测试仪器:自动烟尘测试仪 3012H 型 编号:Q2010-24 Q2012-48 ; 电子天平AL204型编号Q2010-05 测试标准:GB/T

16157-1996

恒重温度「C ): 湿度(RH%:

企业名称

设备型号、名称

除尘设备型号、名称

SDG L-04-Y132

分析人: 复核: 室主任审核: 共页第 页

企业名称 烟道尺寸

kpa 采样位置 固定污染源废气测试记录表

设备型号、名称

额定负荷(t/h)

运行负荷(t/h)

除尘设备型号、名称 烟囱咼度(m)

测试标准 GB/T 16157-1996、GB 5468-1991

大气压力 测试日期

(气)

3012H 型 Q2010-24

: :

相关资料

SDG L-04-Y133

固定污染源低浓度颗粒物现场记录表

采样人员:

企业名称 设备型号、名称 除尘设备型号、名称

烟囱高度采样位置 测试标准 GB/T 16157-1996 测试日期

烟道尺寸共 页第

SDGL-04-Y133( 02)

固定污染源低浓度颗粒物分析记录表

企业名称分析标准 DB37/T 2537-2014 分析日期

共页第页分析人: 审核人: 室主任审核:

SDG L-04-Y135

采样人员:

共 页第 页

固定污染源沥青烟采样记录表

除尘设备型号、名称

烟囱高度测试日期

烟道尺寸采样位置 委托单位

企业名称

设备型号、名称

SDGL-04-Y135( 2)

固定污染源沥青烟分析记录表

企业名称分析日期

分析人员: 审核: 室主任审核:

共页第页

HJ 75-201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与HJT 75-2007标准差异

最新版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 75-2017与HJ/T 75-2007标准差异汇总: 1、标准号差异?HJ 75-2017规定较HJ/T 75-2007规定,正式作为行业标准,而不就是推荐性行业标准,效力更强。直接对运维工作具有约束力。 ?2、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与仪表响应时间) ?HJ 75-2017规定了概念术语:系统响应时间与仪表响应时间;增加了验收技术要求:示值误差与系统响应时间。 9、3、3、1条气态污染物与氧气CEMS验收,这两项就是前提条件。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3??、新增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 HJ 75-2017规定:第4条氮氧化物监测单元要求,二氮可直接测量,亦可转化为一氮后一并测量,不允许只测量一氮。在现场与运维,就需要在产品选型时做好产品设计与转换要求。HJ/T 75-2007规定中无要求。? 4、新增监测站房要求?HJ 75-2017规定:第6条监测站房要求-监测站房建设规范化。对于现场人员来说,就需要注意后期签订运维合同、验收项目,涉及该项,注意核实就是否符合技术规范。如不符合,书面提醒业主单位该事项。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5、采样监控平台面积与安全防护变化?HJ 75-2017规定:第7条7、1、1、7采样监控平台面积与安全防护a项。新增加采样监控平台面积与安全防护。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6、安装要求变化 HJ 75-2017规定:第7条安装要求7、1、1、1 b项安装位置细化;采样平台

斜梯(高于2米)与升降梯设置高度(高于20米)细化。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HJ/T 75-2007规定离地高度高于5米,设置Z字梯旋梯升降梯。 ?7、新增了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要求 HJ 75-2017规定:第7条安装要求7、1、1、1 d项参比方法采样孔预留,技术验收应核实此项。HJ/T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8、烟气分布均匀程度判定规则 HJ 75-2017规定:7、1、2、3烟气分布均匀程度判定。前四后二由之前得颗粒物增加为颗粒物与流速;新增了新建排放源采样平台与排气装置同步设计、建设,及烟气分布均匀程度判定。现场仪表在CEMS采样与分析探头安装,监测断面位置就是否合理做好判定。HJ/T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9、旁路增加烟温与流量 HJ 75-2017规定:7、1、2、6旁路增加烟温与流量,HJ/T75-2007规定中仅需增加流量。 10、新增安装施工要求 HJ75-2017规定:新增了7、2 安装施工要求,7、2、1-7、2、10实际施工要求细化。CEMS安装施工要求细化,对工程施工及验收提高要求与考核指标细化。HJ/T 75-2007规定中无此项。 ?11、CEMS技术指标调试检测变化 HJ 75-2017规定:第8条CEMS技术指标调试检测附录A。主要变化有四

固定源污染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空气和废气监测技术规范试题考试时间: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的颗粒物。 2、采集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样品时,小时均值采样时,U型吸收管内装10ml 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24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ml吸收液,以()L/min流量采样。 3、我国规定气体的标准状态是指温度为(),压力为()时的状态。 4、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平均浓度要求每日至少有()h的采样时间。 5、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日平均浓度要求每日至少有()h的采样时间。 6、测定锅炉烟尘时,测点位应尽量选择在垂直管段,并不宜靠近管道弯头及断面形状急剧变化的部位。测点位臵应在距弯头、接头、阀门和其他变径管段的下游方向大于()倍直径处,特殊情况下,最小()倍直径处。 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原理是:将烟尘采样管由采样孔插入烟道中,采样嘴正对气流,使采样嘴的吸气速度与测点处气流速度相等,并抽取一定量的含尘气体,根据采样管上捕集到的颗粒物量和同时所取的气体量,计算排气中颗粒物浓度。 8、按等速采样原则测定锅炉烟尘浓度时,每个断面采样次数不得少于()次,每个测点连续采样时间不得少于()min,每台锅炉测定时所采集样品累计的总采气量应不少于()m3,取3次采样的()作为管道的烟尘浓度值。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应使用经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的大气采样器,使用前必须经过流量校准,流量误差应()。 A.大于5% B.不大于5% C.10% D.小于10% 2、当选用气泡吸收管或冲击式吸收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应选择吸收率为()%以上的吸收管。 A.85 B.90 C.95 D.99 3、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日平均浓度要求每日至少有()h采样时间。 A.10 B.12 C.14 D.18 4、在环境空气监测点采样周围()空间,环境空气流动不受任何影响。如果采样管的一边靠近建筑物,至少要在采样口周围要有()弧形范围的自由空间。 A.90°,180° B. 180°,90° C. 270°,180° D. 180°,270° 5、在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m范围内不能有明显的污染源,不能靠近炉、窑和锅炉烟囱。 A.10 B.20 C.30 D.40 E.50 6、除分析有机物的滤膜外,一般情况下,滤膜采集样品后,如果不能立即称重,应在( )保存。 A.常温条件下 B.冷冻条件下 C.20℃ D.4℃条件下冷藏 7、在进行二氧化硫24h连续采样时,吸收瓶在加热槽内最佳温度为( ) ℃。 A 23-29 B 16-24 C 20-25 D 20-30 8、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中的二类功能区是指( ) A.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

固定源废气检测技术规范 考试试题及答案

固定源废气检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颗粒物是指燃料和其它物质在燃烧、合成、分解以及各种物料在机械处理中所产生的悬浮于排放气体中的物质。 2. 3. 根据监测方案确定的监测内容,准备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所需仪器设备。属于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内的工作计量器具,必须按期送计量部门检定,检定合格,取得检定证书后方可用于监测工作。测试前还应进行,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 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采样断面的气流速 5. 必要时应设置采样平台,采样平台应有足够的工作面积使工作人员安全、方便地操作。平台面 10cm的脚部挡板,采样平台的承重应不小于200kg/m2,采样孔距平台面约为 6. 对正压下输送高温或有毒气体的烟道,应采用带有采样孔。 7. 在烟尘采样中,形状呈弯成90°的双层同心圆管皮托管,也称型皮托管。 8. 、、和静等四种。 9. 烟气测试中,采样时间视待测污染物浓度而定,每个样品采样时间一般不少于。 10. 测定烟气流量和采集烟尘样品时,若测试现场空间位置有限、很难满足测试要求,应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倍,并应适当增加测点的数量。 11. 空白滤筒称量前应检查外表有、或,有则应更换滤筒,如果滤筒有挂毛或碎屑,应清理干净。 12. 采样位置应尽可能选择气流平稳的管段,采样断面最大流速与最小流速之比不宜大于倍,以防仪器的响应跟不上流速的变化,影响等速采样的精度。 13. 排气压力测定时,事先须将仪器调整水平,检查微压计液柱内有无气泡,液面调至零点;对皮托管、微压计和系统进行检查。 14. 在采集硫酸雾、铬酸雾等样品时,由于雾滴极易沾附在采样嘴和弯管内壁,且很难脱离,采样前应将采样嘴和弯管内壁清洗干净,采样后用少量冲洗采样嘴和弯管内壁,合并在样品中,尽量减少样品损失,保证采样的准确性。 15. 用定电位电解法烟气分析仪对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测试,应在仪器显示浓度值变化趋于稳定后读数,读数完毕将采样探头取出,置于环境空气中,清洗传感器至仪器读数在以

漏电保护测试

漏电保护器模拟动作试验记录 编号: 010 单位工程名称金地自在城项目41A2公共部位、室内精装 修 分部工程名称建筑电气 分项工程名称照明配电箱(盘)安装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记录》GB50303-2002 试验日期2014年3月24日测试仪器万能表 试验部位施工 图号 漏电保护 器型号、 规格 标准要求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漏电动作 电流(mA) 漏电动作 时间(s) 漏电动作 电流(mA) 漏电动作 时间(s) 32#楼301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02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03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04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05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06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07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08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09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10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11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12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13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14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验收结论符合设计规范及要求。 施工单位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关于采样口的具体要求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关于采样口的具体要 求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关于采样口的具体要求 5.1 采样位置 5.1.1 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5.1.2 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 急剧变化的部位。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 向不小于 6 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 3 倍直径处。 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最好在 5m/s 以上。 5.1.3 测试现场空间位置有限,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选择比 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 1.5 倍。 5.1.4 对于气态污染物,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可不受 上述规定限制,但应避开涡流区。如果同时测定排气流量,采样位 置仍按 5.1.2 选取。 5.1.5 必要时应设置采样平台,采样平台应有足够的工作面积使 工作人员安全、方便地操作。平台面积应不小于 1.5m2,并设有 1.1m 高的护栏和不低于 10cm 的脚部挡板,采样平台的承重应不 小于200kg/m2,采样孔距平台面约为 1.2m~1.3m。 5.2 采样孔 5.2.1 采样孔 单 位 为 毫 米a)带有盖板的采样孔 b)带有管堵的采样孔 c)带有 管帽的采样孔图 1 几种封闭形式的采样孔 5.2.1.1 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采样孔,采样孔的内径应不小 于 80mm,采样孔管长应不大于 50mm。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 管帽封闭(图 1)。当采样孔仅用于采集气态污染物时,其内径应 不小于 40mm。 5.2.1.2 对正压下输送高温或有毒气体的烟道,应采用带有闸板 阀的密封采样孔(图 2) 图2带有闸板阀的密封采样孔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监测固定污染源废气必须确保其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然而因监测过程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给监测带来极大难度。为此,监测人员应对废气全程监测进行把握,以确保检测数据及监测质量的可靠和真实,为监测技术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标签: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影响因素 一、影响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的因素 (一)对工业生产状况及其废气排放的监测 工业生产是重大的污染源,工业生产工况的变化给其废气排放量带来极大影响,而排放量的变化给监测质量带来一定影响。工业生产的工况不同时,其废气排放量存在较大差异,废气中污染物的含量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所以,监测污染源废气需要对监测时间进行准确控制,并明确工业生产工况周期,把握好各个时间段内的工况内容。监测废气排放的前期,必须明确污染源是否处于正常工作情况下的负荷量。而后对不同时段的废气排放量进行测量,并掌握其排放量變化状况,以进一步明确工况同废气排放量间的关系,为数据参照系统的构建及完善提供依据,对废气排放特征进行分析和把握,为监测的准确性提供保障。 (二)滤筒质量对监测效果的影响 样品采集时,通常以滤筒为介质来计算样品浓度和确定污染因子。因此,滤筒是监测废气的必备工具,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监测效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因而选择滤筒时应严格关注其材质,挑选滤筒管壁好的滤筒,并确保其型号同检测器的匹配。使用滤筒过程中,对滤筒重量进行严格测量,以避免或降低其他因素对滤筒质量的影响,进而使废气监测的质量得以提高。 (三)样品数据的计算对监测结果的影响 如果样品数据计算不够准确同样会影响对固定污染源废气的监测结果。所以,计算样品数据时应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及相关操作标准来计算样品浓度,计算参数必须准确,以此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计算排放筒废气排放量时,应以及其速率和浓度的合理分区来计算,并依据有关参数进行整个分析和计算。 二、提高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准确性的对策 (一)采样工作的精细化 采样工作同监测质量的关系密切,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应做好采样工作,达到精细化的程度。比如进行现场勘查,以此明确固定污染源废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关于采样口的具体要求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关于采样口的具体要求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关于采样口的具体要求 采样位置 5.1.1 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5.1.2 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采 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 6 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 3 倍直径处。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最好在 5m/s 以上。 5.1.3 测试现场空间位置有限,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 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倍。 5.1.4 对于气态污染物,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但应 避开涡流区。如果同时测定排气流量,采样位置仍按 5.1.2 选取。 5.1.5 必要时应设置采样平台,采样平台应有足够的工作面积使工作人员安全、方便 地操作。平台面积应不小于 1.5m2,并设有 1.1m 高的护栏和不低于 10cm 的脚部挡 板,采样平台的承重应不小于200kg/m2,采样孔距平台面约为 1.2m~1.3m。 采样孔 5.2.1 采样孔 单位 为毫 米a)带有盖板的采样孔 b)带有管堵的采样孔 c)带有管帽的采样孔图 1 几 种封闭形式的采样孔 5.2.1.1 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采样孔,采样孔的内径应不小于 80mm,采样孔管长 应不大于 50mm。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图 1)。当采样孔仅用于采集气态污染物时,其内径应不小于 40mm。 5.2.1.2 对正压下输送高温或有毒气体的烟道,应采用带有闸板阀的密封采样孔(图 2) 图2带有闸板阀的密封采样孔

漏电保护器检测记录

漏电保护器检测记录 保护设备名称设备编号额定功率 漏电保护器型号额定电流 额定漏电 动作电流 维护电工姓名电工证号 检测日期 A相对地 B 相对电C相对地 检测 结论 检测人动作电 流 动作 时间 动作 电流 动作 时间 动作 电流 动作 时间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注:每月检测一次

进场机械设备验收表 机械编号机械名称进场日期规格型号备注 序号项目验收内容验收结果 1 整机及附属装置 2 传动系统 3 工作部分与结构 4 操作与安全装置 5 其他 验收结论: 年月日 项目所属单位 项目经理部 主管部门

工程名称机械名称 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安装日期 序号验收内容验收结果1 安装场地砼硬化,机身安装稳固,设有可靠的防护棚,有安全操作规程牌,有良好 排水措施 2 锯盘护罩、分料器、防护挡板及传动部位防护罩齐全可靠 3 设备金属外壳做保护接零并连接牢固,符合要求 4 有专用开关箱并符合要求,漏电保护器匹配合理、灵敏可靠 5 开关箱距圆盘锯距离应不大于3m 6 作业场地应配有符合防火要求消防器材 验收意见: 年月日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装负责人机管员安全员机械操作工

工程名称机械名称 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安装日期 序号验收内容验收结果1 搅拌场地混凝土硬化,机身安装稳固,设有可靠的防护棚,有安全操作规程牌,有 良好的排水措施 2 离合器、制动器灵敏可靠,各部位润化良好,运行平稳无异常 3 传动部位防护罩、料斗保险勾齐全可靠 4 钢丝绳完好并润滑良好,端部固定符合要求 5 设备金属外壳做保护接零并连接牢固,符合要求 6 有专用开关箱并符合要求,漏电保护器匹配合理、灵敏可靠。功率大于5.5KW应采 用自动开关或降压起动装置 7 作业平台稳固,操作箱箱体完好,按钮开关灵敏可靠 8 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验收意见: 年月日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装负责人机管员安全员机械操作工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技术规范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 11/ ****—2016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 监测技术规范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emitted from stationary source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6.07.01) 2016-XX-XX发布2016-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测定项目的确定 (2) 5 监测方法的选择 (2) 6 采样技术要求 (3) 7 样品的运输和保存 (5) 8 结果与计算 (6) 9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苯系物的测定气袋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 (8) 附录B(资料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非甲烷总烃或总烃标准监测方法表 (14) 附录C(资料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特征项目标准监测方法表 (15) 附录D(资料性附录)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流程 (16)

固定污染源废气的采样检测

固定污染源废气采样与检测相关问题 1.采样时如何对锅炉的负荷进行调查? 答:可找企业陪同人看蒸汽流量表或到控制室看自动记录装置或锅炉生产运行记录;小锅炉若无蒸汽流量表,可核查锅炉入水量,即查水表;还可以用燃料消耗量和热值,结合燃烧效率、锅炉热效率推算蒸汽所含热量来折算蒸汽产量。比如记录锅炉热工仪表输入和输出量,通过热水量及热水升高温度计算热耗量,来测算实际生产负荷。计算示例:锅炉负荷=(监时蒸汽产量/锅炉公称产量)×100%。 2.采样开孔位置不满足方法标准和规范要求时该怎么办? 答:采样位置不符合方法标准和规范要求时,可要求排污企业对烟道进行改造,若因场地和工艺条件限制不能改造,很难满足要求时,可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应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并应适当增加测点的数量和采样频次;也可对采样位置的流速场进行预测,如监测断面最大流速与最小流速之比大于3,则采样点至少加密1倍,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开孔来采样。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只给出了GB/T16157-1996,其它污染物监测应采用何方法? 答:GB16297-1996除引用了GB/T16157外还引用了GB3095,因此凡与GB3095同名的污染物监测均应采用GB3095表3规定的各污染物分析方法;对于其它污染物根据环函【2010】90号精神;“在监测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污染物项目时,任何部门或单位都应采用依法制定、现行有效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如硫酸雾和沥青烟的监测应分别采用HJ544-2016和HJ/T45-1999的方法来监测。 4.含氧量不属污染指标,但为什么固定污染源原排气监测还要测含氧量? 答:在固定污染源排气监测中,为了消除燃烧设备运行工况差异和人为稀释因素的影响,必须用标准规定的基准含氧量或过量空气系数进行折算,以避免基准含氧量或过量空气系数过小造成“浓缩”,使排放浓度“增加”;或因基准含氧量或过量空气系数值过大造成“稀释”,使排放浓度“降低”造成达标排放的假像。所以必须通过测氧含量来计算排放浓度。 5.是不是只要固定污染源颗粒物浓度小于20mg/m3,便不能用 GB/T16157-1996的方法? 答:根据根据环保部GB/T16157-1996修改单(2017年第87号公告)的含义,GB/T16157-1996只适用于颗粒物浓度>20mg/m3的废气。因此当颗粒物浓度小于20mg/m3时,除单台出力65t/h及以下的锅炉外,均不宜再采用GB/16157-1996监测,而应采用HJ836-2017来监测。 6.当烟气流速太低,烟尘采样器不能自动启动采样时该怎么办?

城市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监测的安全防护-精选文档

城市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监测的安全防护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工业企业生产所带来的废气排放量大量增加。城市总的固定污染源除了工业生产的炉窑,还有锅炉、加热炉、民用炉灶等,其中以工业炉窑的废气排放量最大。废气向大气中的排放,使得大气环境中的空气成分和浓度发生变化,大气环境发生改变,污染的大气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为了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有效控制城市固定污染源的废气排放,对废气排放进行监测十分必要。但是对于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进行监测,除了监测点的设置,监测方法的正确使用以及监测数据的分析等环节之外,对监测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也是十分必要的。 1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监测进行安全防护的必要性 对城市固定污染源的废气排放进行监测是指对排放到大气中的气体中的有毒有害成分进行样品采集,并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用以检验这些污染源排放的废气中含有的污染物是否符合排放标准要求,对废气净化的装置的配置、性能进行评估。样品分析结果和废气净化评估结果作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在对废气进行监测时,废气中存在多种污染物,而且通常浓度较高,同时城市固定污染源监测的环境和地点通常是在高温情

况下的高空作业,这就使得监测工作中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对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必须安全防护措施十分必要。 从当前废气监测工作中安全防护措施的应用现状来看,安全防护工作做得并不到位,污染物中毒的事故层出不穷。对此,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安全防护,这不仅是对监测人员人身安全的防护,更是监测工作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 2安全防护的重点问题 2.1 有毒有害气体 城市固定污染源中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生产类型的不同,废气中污染物种类烦多,浓度也不同。大多数的大中型企业都对废气的排放采取了必要的净化处理措施,但是资金和技术有限,处理工作不到位使得处理后的气体中仍然含有浓度较高的有害气体。对于监测工作人员来说,如果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废气中的毒害物质即时有少量进入人体内,都会对人的机体组织造成影响,或者发生物理作用,或者发生化学作用,导致机 体组织遭到破坏发生病理变化,影响人体的健康。例如SO2硫 酸雾等有毒气体进入呼吸道后会引发呼吸道疾病,烟尘被人体吸 入后会引起肺病,苯并芘等物质能够致癌,如果是co中毒,则所引发的后果将更为严重。 2.2 高空作业 在两米以上的高基准情况作业都属于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根据高度的不同,也有等级之分。在对城市固定污染源废去排放进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采样口的具体要求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采样口的具体要求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关于采样口的具体要求 采样位置 5.1.1 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5.1.2 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 急剧变化的部位。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 向不小于 6 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 3 倍直径处。 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最好在 5m/s 以上。 5.1.3 测试现场空间位置有限,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选择比 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 倍。 5.1.4 对于气态污染物,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可不受 上述规定限制,但应避开涡流区。如果同时测定排气流量,采样位 置仍按 5.1.2 选取。 5.1.5 必要时应设置采样平台,采样平台应有足够的工作面积使 工作人员安全、方便地操作。平台面积应不小于 1.5m2,并设有 1.1m 高的护栏和不低于 10cm 的脚部挡板,采样平台的承重应不 小于200kg/m2,采样孔距平台面约为 1.2m~1.3m。 采样孔 5.2.1 采样孔 单 位 为 毫 米 a)带有盖板的采样孔 b)带有管堵的采样孔 c)带有 管帽的采样孔图 1 几种封闭形式的采样孔 5.2.1.1 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采样孔,采样孔的内径应不小 于 80mm,采样孔管长应不大于 50mm。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

管帽封闭(图 1)。当采样孔仅用于采集气态污染物时,其内径应不小于 40mm。 5.2.1.2 对正压下输送高温或有毒气体的烟道,应采用带有闸板阀的密封采样孔(图 2) 图2带有闸板阀的密封采样孔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6.2.5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HJ/T 75—2007代替HJ/T 75-2001 2007-07-12 发布 2007-08-01 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目次前言...................................................................... .I 1 适用范 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 件............................................................ 1 3 术语和定 义 (1) 4 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 的组成..................................................3 5 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 技术性能要求......................................... 6 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 安装位置要求 7 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 技术验收................................................6 8 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 日常运行管理要求...................................... 10 9 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 日常运行质量保证.. (10) 10 固定污染源烟气CEMS 数据审核和处理........................................13 11 数据记录与报表...........................................................14 附录A(规范性附

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流程及质量控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68277819.html, 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流程及质量控制 作者:温俊郁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年第17期 摘要:固体污染源会产生大量的废气,从而对大气环境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文章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固体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流程及质量控制的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固体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固体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流程;质量控制;大气环境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X83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18-0099-02 DOI:10.13535/https://www.doczj.com/doc/e68277819.html,ki.11-4406/n.2015.18.051 1 概述 现今,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固体污染源还会不断向大气中排放烟气及烟尘,加重大气污染的程度。对固体污染源的废气排放情况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是进行大气污染控制的关键。在固体污染源废气监测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监测流程,并提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同时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才能取得较好的监测效果,为固体污染源废气的治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2 固体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前准备 要取得较好的固体污染源废气监测效果,就要将相关监测工作贯彻落实到现场中,同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要对固体污染源废气的排放种类及浓度、监测设备的性能及工艺流程、废气治理的净化原理及工艺流程等进行清楚、全面的了解。此外,还要对固体污染源的数目、位置、废气输送管道的形状与布置、周围环境等实施有效的勘察,对采样点数量、采样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才能确保固体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在采样位置确定的时候,要尽可能选取垂直的管段,并避免在断面变化幅度大、烟道弯头的位置采样,而应该将离变径管、弯头及阀门下游方向大于6倍、上游方向大于3倍直径的地方定为采样位置。如果受到监测现场空间的影响,导致采样位置确定难以满足上述条件的时候,可将采样位置确定为弯头及断面间距大于1.5倍的烟道直径管道,但是采样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地增加采样测点数目及频次,以提高固体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的采样质量。 3 固体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及其质量控制 3.1 固体污染源工况的现场监测

漏电保护器的可靠性检测方法

漏电保护器的可靠性检测方法 发表时间:2020-01-15T10:30:47.9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8期作者:沈嘉蔡益州刘珍珍[导读] 摘要:漏电保护设备旨在防止电气事故,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漏电保护设备的性能和工作状况是否良好,对其自身功能的发挥影响巨大。 (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 310051)摘要:漏电保护设备旨在防止电气事故,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漏电保护设备的性能和工作状况是否良好,对其自身功能的发挥影响巨大。如果漏电保护的可靠性不符合标准,则不能保证设备和人身安全,就不能有效地防止电气故障。因此,本文将漏电保护器作为漏电保护设备可靠性研究的对象。首先,将简要描述漏电保护器及其功能。随后,具体说明了漏电保护器的漏电防护方法。 关键词:漏电保护器;可靠性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因电气设备使用不当或低压配电系统的布线紊乱而导致电气事故。电气设备泄漏也会因过载和短路或流经金属焊缝的接地电流而引起火灾。因此,避免因漏电,电源损坏或接地故障而引起的电击事故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高漏电保护的可靠性,有效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1、漏电保护器的简短描述 漏电保护器(也称为剩余电流设备保护装置)主要用于保护线路或电动机,使其在出现故障电流时对过载或短路起保护作用,并且保护人体避免因剩余电流造成致命危害。在正常情况下,也可以用作不经常的线路转换。这种类型的设备安装在电源和电气设备之间,无需进行特殊检查和连接电缆。它易于使用且运行方便,因此经常用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下图1所示)。在运行项目中,放电保护功能可检测到流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泄漏电流。如果发现电缆泄漏,则三脚架会自动关闭电源,及时断电,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1]。 图1 2、漏电安全调查 漏电保护器可以保护人员,并避免因漏电而导致火灾的发生,其中一些还可以用于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电流和电压保护等。漏电保护器可以用于中断无泄漏管线,也可以用于中断漏电管线。漏电保护装置的损坏会影响机械性能。漏电保护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中一种是有缺陷动作,主要表现在:漏电保护未达到动作值,并且由于外部干扰或材料产品的劣化,漏电保护起不到相应作用。另一种是拒绝动作,即如果泄漏量达到动作值,而漏电保护装置在产品本身受损的情况下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漏电保护故障问题会影响用户,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断电,从而影响百姓的生活,甚至因停产而导致重大损失,影响程度具体取决于漏电保护影响的类型。拒绝动作的影响更大,拒绝动作会导致人受电击死亡或引起火灾。防漏可靠性理论已发展成为防漏可靠性指标,制定了相应的评估标准以提高和保证防漏安全水平,从而减少了漏电保护的损失。因此,漏电可靠性的研究非常重要。 3、漏电保护器检测方法分析 3.1、确定漏电保护器失效状态的依据 根据规则,如果在检测到漏电时发生以下情况之一,则认为漏电无效。特殊条件包括:1)触点闭合时,触点两端的压降高于指定的极限值。例如,当负载电流为额定电流时,触点两端的压降极限为触点电路中额定电压的5%或10%。如果超过10%,则认为漏电保护器处于故障模式。2)当开关断开时,触点两端的压降极限为触点电路中额定电压的90%。如果超过90%,则电气保护被认为是有缺陷的。3)触点具有某种形式的连接,例如焊接或类似形式。4)关闭开关时,泄漏不起作用。5)如果未连接泄漏,则不会返回泄漏保护。6)漏电保护器的内部零件具有破坏性,零件松动,连接线磨损。7)检查外观,如果有老化,损坏等问题,则视为无效,必须更换。8)测试绝缘电阻和介电电阻。若是它们每个都不符合产品规格条件,则表明漏电保护器是失效的。 3.2、额定漏电流不起作用 具有额定漏电的额定静止电流是指如果起动器无法在所示条件下运行,则泄漏所没有的静止电流值。由于每个电网都有一个三相不平衡泄漏电流,在正常运行期间不允许这样做,因此有必要确保漏电保护器正常工作,以便将其包含在网络中。例如,漏电保护器没有泄漏电流的限制,其将不会进行工作。显然,额定漏电流没有达到额定动作值,并且漏电保护装置的性能越高,制造起来就越困难。国家标准规定,具有额定泄漏电流的不工作电流必须至少为额定泄漏电流的一半。由此发现泄漏保护值的泄漏电流高于不工作电流,但不应超过额定泄漏电流[3]。 3.4漏电保护器的检测如何记录 第一,漏电保护装置在安装前或安装后,要做模拟动作试验,用漏电开关检测仪表漏电开关动作电流值;通电后交验前应通过试验按钮和插座检验器检查动作可靠性及相序。第二,环境温度:填测试时所处环境温度。第三,分项工程名称:按实际发生的所在分项填写。第四,序号:将所有漏电开关编号按顺序填写。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关于采样口的具体要求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关于采样口的具体要求 5.1 采样位置 5.1.1 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5.1.2 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 位。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 6 倍直径,和距 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 3 倍直径处。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最好在 5m/s 以 上。 5.1.3 测试现场空间位置有限,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时,可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 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等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 1.5 倍。 5.1.4 对于气态污染物,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 但应避开涡流区。如果同时测定排气流量,采样位置仍按 5.1.2 选取。 5.1.5 必要时应设置采样平台,采样平台应有足够的工作面积使工作人员安 全、方便地操作。平台面积应不小于 1.5m2,并设有 1.1m 高的护栏和不低于 10cm 的脚部挡板,采样平台的承重应不小于200kg/m2,采样孔距平台面约为 1.2m~1.3m。 5.2 采样孔 5.2.1 采样孔 单 位 为 毫 米 a)带有盖板的采样孔 b)带有管堵的采样孔 c)带有管帽的采样孔 图 1 几种封闭形式的采样孔 5.2.1.1 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采样孔,采样孔的内径应不小于 80mm,采 样孔管长应不大于 50mm。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图 1)。当采 样孔仅用于采集气态污染物时,其内径应不小于 40mm。 5.2.1.2 对正压下输送高温或有毒气体的烟道,应采用带有闸板阀的密封采样

孔(图 2)

图2带有闸板阀的密封采样孔 .

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测定重量法

附件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201□ 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 粒物测定重量法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Particulate matter at low concentration-Manual gravimetric method (征求意见稿) 201□-□□-□□发布2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 布

目次 前言 (ii)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方法原理 (3) 5 试剂和材料 (3) 6 仪器和设备 (3) 7 样品 (6) 8 分析步骤 (6) 9 结果计算与表示 (7) 10 精密度与准确度 (8) 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8) 附录A(规范性目录)采样平台要求 (10) i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范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方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的低浓度颗粒物的重量法。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河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验证单位:青岛崂山应用技术研究所、青岛容广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敏有环境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i

固定污染源废气 低浓度颗粒物测定 重量法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排放低浓度颗粒物烟道内过滤采集的方法、样品整体称重方式和计算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燃煤、燃油、燃汽锅炉、工业窑炉以及其它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浓度低于50 mg/m3(标干浓度)的颗粒物的测定。当其实际排放浓度在50 mg/m3-200 mg/m3(标干浓度)时,本方法与GB 16157标准方法同时适用,当其实际排放浓度大于200 mg/m3(标干浓度)时,应采用GB 16157标准方法。 当标干采样体积为1 m3时,本标准最大方法检出限为1.0 mg/m3(标干浓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48 烟尘采样器技术条件 HJ/T 76 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 HJ/T 373 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燃料和其他物质在燃烧、合成、分解以及各种物料在机械处理中所产生的悬浮于排放气体中的固体和液体颗粒状物质。 3.2 等速采样isokinetic sampling 将采样嘴平面正对测点处的气流,采样嘴的吸气速度与测点处气流速度相等(其相对误差应在10%以内)的采样方法(见图1)。 1

HJ 57-2017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培训试题

HJ 57-2017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 电位电解法培训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标准HJ 57-2017 的方法检出限为mg/m3,测定下限为 ( mg/m3。 2、二氧化硫浓度结果应保留位,当高于 mg/m3时保留3位有效数字。 3、监测前后应测定零气和二氧化硫标准气体,计算示值误差应不超过;系统偏差不超过,否则应查找原因,进行仪器维护或修复,直至满足要求。 4、样品测定结果应处于仪器的20%--100%之间,否则应重新(校准量程。 5、干扰显著,测定样品时必须同步测定一氧化碳浓度,一氧化碳浓度不超过 umol/mol时可用本标准测定样品。 6、用于气袋法校准测定仪的集气袋,容积为,内衬材料应选用对被测组分影响小的铝塑复合膜、等惰性材料。 7、标准给出的测定仪量程校准方法主要有a) 、b) 。 8、启动抽气泵,以测定仪规定的采样取样测定,待测定仪稳定后,按分钟保存测定数据,取连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一次测量值。 9、测定仪更换二氧化硫后,应重新一氧化碳干扰实验。 10、定电位电解法传感器使用寿命一般不超过,到期后应及时更

换;校准传感器时,若发现其动态范围变小,测量上限达不到,表明传感器已失效,应及时更换。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可采取包括采样管、导气管、除湿装置等全系统示值误差的检查代替分析仪示值误差和系统偏差的检查。() 2、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和环境空气以及无组织监测中的二氧化硫的测定。 3、取得测量结果后,待其示值回到零点附近后,可以不用零气清洗测定仪,直接关机断电,结束测定。() 4、除湿装置里的冷凝水,因其对测定结果不产生影响,可以不用排空。() 5、对于燃烧充分的燃气锅炉可以不用做一氧化碳的干扰性实验,因为排出的烟气里一氧化碳浓度低,不影响。() 6、在测定前需要事先检查二氧化硫测定仪、一氧化碳测定仪的气密性,确保系统气密性合格。() 7、测定仪长期不用时,每月应至少通电开机运行一次,以保持传感器的极化条件。() 8、采样器的滤尘装置应及时清洁,防止阻塞气路。() 9、零点漂移、量程漂移检查应每六个月进行一次,且符合标准7.1.2条c)和d)的要求,否则应及时维护或修复仪器。()10、二氧化硫采样时,应将采样管前端置于排气筒中的取样点上,堵严采样孔,使之不漏气。。() 二、选择题(每题 3分,共15分) 1、进入定电位电解法传感器的废气温度应不高于℃()。 A、80℃ B、 60℃ C、4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