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单元 第三节人口合理容量 导学案

第二单元 第三节人口合理容量 导学案

第二单元 第三节人口合理容量 导学案
第二单元 第三节人口合理容量 导学案

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合理容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2、结合实例,归纳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学习过程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1、区域环境承载力指某区域在既定的、、

条件下,由本地和所决定

的。

2、人口规模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会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最终丧失原有的。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既定的、、

条件下,在保证居民的生活方式,保障的生活水平,同时又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所能的

的人口数量。

3、人口合理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技术水平,资源基础,人民生活水平,人口合理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同一时期,在不同地区,不同、、技术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等条件下,人口合理容量是,在不同时期,同一地区人口合理容量也。

4、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坚持基本国策,鼓励按,充分发挥政策效应,努力提高、以及,扩大,促使与、协调发展。

三、案例: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湖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

1、湖北省位于我国,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全国排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5万元,居中部地区。湖北东、西、北三面,山地占,丘陵占,平原和湖区占。大部分属于气候,充足,长,充沛,素称,主要分布在,总体良好。

2、利用技术,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提高研究的;利用该技术强大的功能,可实现对区内、等的。

巩固练习

1.下图为四个面积均为1万平方千米的区域。读图,回答(1)~(2)

题。

(1)工业文明时期,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

A.甲区域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2)甲、乙、丙、丁四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

A.甲、乙、丙、丁B.乙、丁、丙、甲

C.丁、乙、甲、丙D.丙、乙、丁、甲

2.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图,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木桶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木桶效应”,地球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

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如果木桶代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区域资源环境承

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2)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的数量为依据,测得其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6 000、4 500、10 000,则该地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

A.耕地B.森林 C.淡水 D.矿产

(3)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 B.海南—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D.福建—耕地资源3.复活节岛是位于南太平洋中部的小岛。下图为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可知,复活节岛( )

A.在纯自然状态下提供的物资大约可以养活6 000人

B.t2时期,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

生产力的发展

C.t3时期,整个岛屿的社会发展最为繁荣安定

D.t4时期的生态环境优于t1时期

(2)复活节岛人口数量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联变

化说明( )

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只与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有关

B.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受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制约

C.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不会变化

D.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维持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底线

4.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性。据此完成(1)~(2)题。

(1)利用遥感技术手段可直接( )

A.获取全球植被的分布 B.获取矿产种类

C.获得全球生物量分布状况 D.分析水灾损失

(2)应用GIS软件可以分析出( )

①人类占用生物量的地域差异②人类的生产活动对其他物种造成了巨大压力

③人类大约占用了全球生物总量的3/4 ④农业生产活动对全球生物量的影响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

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四川省也是我国

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

守儿童数量较多,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下图示意

四川省平武—盐源人口界线。完成5、6题。

5.影响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的主导自然因素( )

A.河流

B.气候

C.地形

D.植被

6.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B.城郊农业发展快,乡镇企业多

C.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D.育龄妇女比重较小,生育率低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锋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泰稷,江中已民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茴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

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完成7、8题。

7.两时期环境人口容量差异很大,下列因素对此现象影响最小的是( )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8.下列决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

A.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

B.放宽生育政策,增加人口数量

C.追求高消费,改善生活质量

D.建设高耗能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区目前迁入人口规模与工资水平相关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下列影响迁入人口规模

大小因素中影响最小的是( )

A.工资水平

B.房价

C.空间距离

D.教育资源

10.对西藏当前人口迁移状况原因解释正确( )

①经济、交通的快速发展②迷人的风土人情及文化魅力

③高寒缺氧的自然环境④与沿海差异较大的工资水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位于东北边陲的黑龙江省,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达16万平方千米。至2014年年底,黑龙江省人口总数为3 835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609万,占人口总数的15.9%。有关资料显示,黑龙江省的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两项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2年总人口已经变为零增长。黑龙江省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外来移民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省份,但在近二十年里,人口呈加速流出状态。除辽宁和山东外,北京和天津成为黑龙江省跨省流出人口的主要流向地。据此回答11、12题。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30年,黑龙江人口大量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丰富

B.经济快速发展

C.交通运输便利

D.生态环境优美

12.对近二十年里黑龙江人口状况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①自然环境恶化→人口大量外迁→人口老龄化加剧②人口大量外迁→育龄妇女减少→人口自然增长率减缓③经济发展滞缓→收入提高缓慢→人口外出务工经商④人均耕地减少→就业机会减少→农村人口大量外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众多的人口》学案2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学习目标: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 教学重点:1、我国人口总数与增长趋势。 2、会运用人口密度图指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 教学难点:简要分析人口分布的成因 一、学前准备 1、人口大国: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__亿,是世界上人口__的国家。 比例: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__以上。 2、读P.11图1.9,可以得出结论:我国人口增长。 3、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 相适应,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人,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倍多。 5、读图1.11(P13),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小。从黑龙江省__市至云南省__县一线,此线东部人口__,西部人口__。 6、读图1.12(P14),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__,其次是__;面积最大的省区是__,其次是__。 二、探究合作 1、人口过多,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2、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P.11图1.9),回答问题 a、___年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以后人口增长开始加快。从___年到___年人口增长几乎是呈直线上升态势。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b、人口迅速增长后,从___年开始人口增长速度放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12页图1.10,说说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 4、根据读图填下表 面积人口人口密度 江苏 山东 新疆 西藏 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能不能把东部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使人口分布均衡呢? 三、学习体会 1、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 四、自我检测 1、选择题 1)、下列省区人口最稀疏的是() A、新疆 B、湖南 C、江苏 D、黑龙江 2)、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30﹪ B、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C、我国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D、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

人口的合理容量编号:024 日期:4.13 【考纲要求】 1.环境承载力 2.人口环境容量 3.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提示】 1、对比人口容量与合理容量的不同 2、分析影响人口环境容量的因素 【导学流程】 一、了解感知:(看课本找到以下内容) 1、什么是环境承载力? 2、环境承载力重要衡量指标 3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及相关性 4环境人口容量得估计及三种观点 5、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人口数量、合理人口容量分别是多少? 二、深入学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5~6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约14~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约15~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15.1亿或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约8~9亿 5.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约15~16亿B.15.1或16.6亿 C.约8~9亿D.约14~15亿 6.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D.国家人口政策 三、迁移运用(高考题重现) 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表”,读表探究下列问题。

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亿 人) 人口合理密度(人/平方千 米) 热带雨林气候区28.00 200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9.30 100 地中海气候区 2.25 90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及温带季风气候区7.35 30 (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什么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表格推算,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人口合理密度的气候区是哪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堂检测 (2011·四川文综)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0.5%左右。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 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 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9~10题。 9.某地以耕地、森林、淡水、矿产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6 000、4 500、10 000,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取决于() A.耕地B.森林C.淡水D.矿产 10.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D.福建——耕地资源

【2019最新】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的变化第3节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新人教必修2(1)

【2019最新】高中地理第1章人口的变化第3节人口的合理 容量学案新人教必修2(1) 1.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理解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联系和区 别。(重难点) 3.掌握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重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阅读教材P12至P13上部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环境承载力 (1)含义: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 (1)概念: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 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不同估计:乐观者、悲观者、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三种。 正误判断: (1)环境承载力就是环境人口容量。( )

(2)某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数值是不会随时间变化的。( ) (3)自然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 【提示】 (1)× 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而环境人口容量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来衡量一 个国家和地区的承载能力。 (2)× 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开发自然资源 的能力不断提高,环境人口容量也会不断扩大。 (3)√ 人类生存必须不断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丰富 程度直接影响到环境供养的人口数量。 教材整理2 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阅读教材P13至P14图文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 2.意义?????影响人口战略影响人口政策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1)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 (2)生活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 ) (3)大多数发展家应不断追求高水平的生活质量,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合理容量教案 湘教版必修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人口爆炸的事实。 (2)了解地球的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以及人口容量的特点。 (3)理解资源、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4)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5)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思维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众多文字材料、照片、图表、录像等,采用感觉上强烈的对比冲击让学生比较和综合分析地球人口爆炸的事实、原因以及后果,引导学生得出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提高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尝试让学生从众多资料和自己的知识积累,发现人口爆炸、环境对人口如何限制、地球能容纳多少人、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切实弄清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能力。 (3)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学习过程要增进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使其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通过对各自见解的对话、协商,完善对事物的理解,构建起新知识。所以本节课把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位学生在融洽的氛围中成为学习和探索的主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2)通过观察图片、影像资料、动手计算等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3)关心我国和自己家乡基本人口国情,从内心树立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环境对人口的限制性。 2、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3、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难点:1、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差别。 2、人口容量的三特点。 【教学过程与方法】 近几千年来,世界人口一直在增长,而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公元初年时,全世界的人口也就是2亿到3亿,而目前已超过了60亿,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人口增长了20多倍。据预测,下世纪末全球人口可能达到处100亿以上。地球只有一个,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呢?一个国家或地区,又能容纳多少人口?多少人才是最合适的数量呢?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五章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教学案(新版)商务星球版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世界人口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2、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学会计算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3、通过读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单分析其形成原因 4、认识人口问题的影响 【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预习展示教师展示预习内容,要求学生回答,并 提出对本节内容还有哪些疑问。 1、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______亿人。 2、人口增长的快慢通常用_____ __表示。 3、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是______洲、 ______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是 ______洲、 ______洲和、____洲。 4、我们通常用______来表示人 口分布的疏密。 5、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______和______ 、欧洲、南北美洲的 ______等______平原区。 学生自主学习后回答预 习内容,并提出自己没理 解的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的能力。 复习导入教师播放新闻视频,要求学生认真观看 视频并思考,视频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什么?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视频 中提到世界第70亿人口 诞生时会发生的一些问 题引起同学们的思考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 趣,激发学生的学 习动机 过渡刚才同学们说出视频中反映的一些问题,其中有位同学说人口增长过快,那么,现在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第一个问题:人口增长

讲授新课教师展示图片,请学生看图思考,人口 增长有什么特点 18世纪以前增长十分缓慢,20世 纪以后增速加快 曲线平缓增长慢曲 线 陡 增 长 快 学生思考后回答,1800年 以前增长较慢,1800年以 后人口增长较快。 培养学生,学会分 析人口曲线图 过渡教师出示题目,要求学生回答思考,引 出下一个知识点。 读图,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 60亿,人口每次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把结果填 入表中,看看这些数值的变化规律 50 ~ 60 1830~1930 时间(年) 人口/亿时间间隔(年) 10 ~ 20100 20 ~ 30 30 ~ 40 40 ~ 50 60 ~ 70 1930~1960 1960~1974 1974~1987 1987~1999 1999~2011 想一想:我们如何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 学生思考后独立完成, 得出答案:30、14、13、 12、12 学生回答后并思考后得 出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 可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 表示。 运用图表加深学生 对人口增长的理 解。 讲授新课教师展示图片,根据学生对人口自然增 长率的理解,要求学生说出图片中表示 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部 分。 学生思考后回答各部分 表示的内容 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就是自然增长率 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 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出生率是一年内出 生的婴儿数占总人 数的比率 ⑴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死亡率 (一般用千分数来表示) 运用图的形式,加 深学生对人口自然 增长率的理解。 练一练1、某一地区人口总数为1000人,一年 内出生成活的人数是25人,死亡人数 是10人,这个地区在一年中的出生率、 死亡率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个是多 少? 2、计算下列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国家出生 率‰ 死亡 率‰ 人口自然增 长率‰ 德国8.3 10.3 印度22.8 7.4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得出 答案: 出生率25‰ 死亡率10 ‰ 人口自然增长率15 ‰ 德国:-2 印度:15.4 通过练习,加深学 生对出生率、死亡 率、人口自然增长 率的理解。

2018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2导学案 第一章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2

《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 1.理解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及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2.理解人类要在世界各地消除贫困并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各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3.通过对比分析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培养辩证的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1.结合教材理解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分析二者的区别。 2.结合“木桶效应”,分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知道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3.结合教材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三种观点,分析三种不同观点的理论依据,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4.结合我国实际,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并区分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不同。 5.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并分析不同国家要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所应采取的政策和对策。 课程导学建议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及其制约因素。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本节课主要学习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1.本节的难点之一是区分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对于学习知识面不够广、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一定难度。因此可以通过对“木桶效应”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各种资源决定环境承载力的大小,而最小的环境承载力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道理,同时该理论还揭示了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揭示了人类发展与环境的深刻矛盾,说明了有限的资源只能供应有限的人口。对于世界环境人口容量的三种不同观点,可以采取辩论的方法,让学生明白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假定条件下得出的,假定的条件不同,估计的方法不同,结论也会不同。 2.对于人口合理容量的教学,应该结合我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理想人口与极限人口这部分知识,让学生知道合理人口容量是一个最适宜值,同时应让学生知道我国人口与资源矛盾十分突出,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我国计划生育的人口政策。对于不同地区出现的人口问题,应引导学生分析合理人口容量对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地制定本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既可以保持好生态平衡,又可以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人口的合理容量》参考学案

《人口的合理容量》参考学案 【学习目标我预览】 1.了解环境承载力和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以及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2.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3.理解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树立适度的消费观念。 课前预习篇 【基础知识我填充】 1.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①实质:环境能 _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②衡量指标:___________ 。 (2)环境人口容量①定义: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___________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________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_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②制约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 __________ 是主要制约因素。 (3)估计: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_____左右。 2.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按照合理的___________,保障健康的_________,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___________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_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 (2)人口合理容量的保持措施①世界: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___________之内;建立___________。②地区:尊重 ___________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___________战略。 课中探究篇 问题探究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 历史时期农业革命之 前 农业革命 时期 工业革命 时期 20世纪以 来

数量情 况 增长情 况 人口变 化原因 问题探究2: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假如某地某年有20万人,第一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那么,这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假设其他条件保持不变,10年后,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若降至1.7 %,到那时一年会增加多少人口? 2.对比十年前后的新增人口数,从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明白了什么道理? 问题探究3:请根据教材P3的图1.4,小组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 1.排序说明各大洲人口增长的多少? 2.排序说明各大洲人口增长的快慢程度? 3.目前世界上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哪些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又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问题探究4:结合P5的图1.5,思考下面的问题:为实现人口与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共同目标,各国或各地区能否采取相同的人口政策及措施?为什么? 课堂练习篇 典例1:下图为“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读图完成下题。 1.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习题(1)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单选题 读某城市2016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下列1-2题。 1.该城市2016年的人口容量为 A.351万 B.105.6万 C.97.3万 D.85.4万 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A.土地资源 B.市政 C.教育 D.劳动就业 读下图,完成下列3-4题。 3.图中a、b分别表示 A.a人口合理容量b环境人口容量 B.a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 C.a环境人口容量b环境承载力 D.a环境承载力b人口合理容量 4.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是①对外开放程度②资源数量③科技发展水平④地区消费 水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下图示意2030年对我国人口规模变动约束性较强的若干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这些资源环境条件在未来的可能开发利用情况作为参考标准得出单项因素制约下的适度人口目标值,寻求未来不同年份我国的适度人口目标:可能-满意度达到0.99最高值时的人口叫做最优人口,可能-满意度大于0.9作为理想人口,可能-满意度大于0.8的叫做满意的适度人口,可能-满意度大于等于0.6的人口叫做最大人口。据此完成下列5-6题。

5.制约我国2030年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是 A.水资源 B.林地 C.粮食 D.能源 6.如果2030年我国实际环境人口容量超过预测数值,最可能的原因是 A.西部大开发 B.科技水平提高 C.消费水平降低 D.全面二胎政策实施 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指广州市的环境人口容量 B.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成正比 C.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 D.是一个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8.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市应采取的发展战略是 A.大量调入资源,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B.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C.广泛接纳移民,缓解劳动力的短缺 D.扩大区域开放,承接污染工业转移 读下面“我国某地常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9-10题。 9.由图可知 A.该地最有可能为北京市区 B.大量青壮年向国外迁移 C.该地的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D.该地的养老服务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 10.该地应该 A.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鼓励人们进行性别选择,以平衡性别比 C.完善儿童教育设施,加强安全设施建设 D.鼓励老年人向外迁移和自主创业

世界人口导学案

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图表、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能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3能够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重点难点: 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39——40页 1 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亿,预计到2025年人口将达到亿。世界 人口前三位的国家是。 2 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1800年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 的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目前,世界人口仍以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3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表明了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情况,它是 由和决定的。 ()() 出生率=———————×100% 死亡率=——————×100% ()() 自然增长率=()─() 最后结论:通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可以看出人口的,它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 上表是2005年统计数据,从中可以看出世界上有常住人口的大洲中,人口增长最快,其次为,亚洲居第位,人口增长最慢的是,已经出现负增长。【合作探究】 1 读图3——1世界人口增长图完成下面内容: 10亿——20亿用了年, 20亿——30亿用了年 30亿——40亿用了年, 40亿——50亿用了年 50亿——60亿用了年 结论:每增加10亿人口,所用的时间是,说明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的。2 世界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是什么? 【跟踪练习1】 下列地区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A 拉丁美洲 B 非洲 C 欧洲 D 亚洲 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在数量和速度方面的特点是() A 速度慢数量少 B 速度慢数量大 C 速度快数量少 D 速度快数量大 有一个省总人口为6562万人,出生率为1.15%,死亡率为0.68%,则这个省自然增长的人口大约是() A 0.47万人 B 47万人 C 31万人 D 310万人 知识点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自主学习】读课本P41——42 1 人口密度 概念:。人口密度反映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程度。 计算方法:() 人口密度=———————— () 如:宜昌人口约400万人,面积2.1万平方千米,则其人口密度约为 2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读图3——2世界人口分布图。 世界人口的分布,有的地方,有的地方。 世界人口密集区: 原因是。 世界人口稀疏区 原因是。 【跟踪练习2】 ①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地区,②热带雨林地区③欧洲的大部分地区④极地和沙漠地区,属于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知识点三世界的人口问题 【自主学习】读课本P42——44 人口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3人口城市化问题(农村人口大规模迁入城市,给城市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原因: 好处:不足:。 【知识拓展】“城市化”与“逆城市化” ①“城市化”:农村人口大规模迁入城市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逆城市化”:城市人口大规模向农村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

高中地理_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人口分布与人口密度的概念。 (2)让学生通过图表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3)根据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探究世界分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关图表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2)以中国人口分布为例,利用地图叠置法,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3)通过问题讨论,强化学生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 (2)树立联系的观点,养成有条理、全面地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回顾人口增长与人口迁移切入主题。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内容切入主题,板书课题。 先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明确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格局的关系。 师:“衡量人口分布的指标是什么?” 生:“人口密度”“人口分布格局” 师:“那么,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格局相同吗?” (可利用课本图1-3-1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帮助理解,强调如果单独讲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并不能说明这个地区内部的人口分布状况,存在“被平均了”的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引入人口问题,形象生动,直接切入主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这节课的学习。 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利用教材中的表1-3-1、1-3-2、1-3-3,引导学生从纬度、距海远近、地形三方面分析世界

人口分布特征。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出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 (学生在分析表格的过程中,思路清晰的学生能很快给出答案,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无从下手的情形,所以这在部分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读图:判读地理分布图时,遵循以下步骤:1.读图名;2.读图例;3.寻找归纳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4.根据所学知识,对该事物的分布规律进行原因分析) 设计意图:新课改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储备和经验转化为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需要经历体验、思考、协调和内化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如巧妙铺设从经验到新知转化的桥梁,开启学生自主建构新知的思维通道;合理提供课堂交流和探索的时间,等待学生自主体会并领悟新知;耐心教会学生表达和描述的方法,启发学生对新知内涵作出科学的概括。 世界人口稠密区及原因。首先给出世界人口分布图,结合活动,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有什么共同特点?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每个地区有哪些自己的优势?通过填空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掌握知识。拓展思考:世界人口稀疏区及原因?有前面的知识铺垫学生基本都能分析出各地人口稀疏的原因。 其次,在总结归纳世界人口分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世界人口会这样分布?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导入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首先学生通过预习已明确有哪些因素,所以在讲解时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然后填空的形式进行。在讲解地形对人口分布影响时,为提高学生自学水平,可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高原、山地人口都不多呢?并举例。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窗”,得出结论。 教材对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讲述并不多,但并不是说明它比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弱,实质上,当今社会经济因素往往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第一位因素。 小结:人口分布是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文化因素等共同影响的结果。当今社会,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弱,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案例分析 分析以下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①我国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②东北黑土分布区人口较为稠密 ③塔里木盆地人口分布在绿洲地区

(八年级地理教案)中国的人口学案

中国的人口学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学习目标】 1、记住我国人口数量、增长特点、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基本国策。 2、理解我国人口的增长状况及原因、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学习重点】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自主学习】 1、回忆世界人口居前三位的国家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课本P11图1-9,思考活动题第一题。 3、阅读课本P12活动题,思考: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4、阅读课本P13-P14,回答:(1)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原因是什么?人口分界线? 5、我国的人口国策及制定该国策的原因。 【学习过程】 任务一:

阅读课本P11,完成: 1、根据____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_____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_____ ,是世界上人口_____的国家。 2.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______,人口最少的是_______.山东省人口居第 _______ 位。 3.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区有哪九个?它们主要分布在哪?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来。 任务二: 绘制课本P12人口增长曲线图,思考: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我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 读1-10中国人口分布图,找出: 1.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体以黑龙江的____到云南_____ 为界线,此线东南人口___________,西北人口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导学案1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图表资料,了解世界的人口分布趋势。 2.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说明世界人口分布趋势的原因。 [重点难点]: 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学法指导]: 图表分析法、对比法 [知识链接]: [学习过程]: 一、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一般以为衡量指标,但事实上,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格局 却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人口分布的状况,而且要分析研究人 口格局。 2、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半球的20。—60。;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距海岸 km范围内;近8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低于 m的范围内。 各大洲中,洲人口最多,洲至今没有常住人口。人口分布密集区:东亚、、和国东北部。人口分布稀少区:高山和寒冷地带。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 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 布的影响越,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主要自然因素包括: 地形:平原人口,高山、高原地区人口较。 :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人口稠密。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 水资源和土壤: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和片状分布。不同 的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影响到人口分布。 矿产资源分布也影响人口分布。:矿产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教育状 况等。其中,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包括:、、科技发展水平、的人口与发 展政策、战争和历史因素等。政治因素有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高中地理 1.3《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鲁教版必修2

第三节 :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学习过程: [自主探究一]读世界人口密度图(图1-3-1),参照世界政区图,按要求填图。 (1) 世界人口密集地区在东亚、南亚、西欧、北美洲的东部,在图中分别用字母A 、B 、C 、D 标出东亚、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等世界人口密集地区的位置。 (2) 在地图册上找出10个人口过亿的国家:中国、印度、日本、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尼日利亚、巴西。 [自主探究二]在下表中填写相应现象的影响因素,并将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总结成纲要形式。 [自主探究三]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及其他相关资料,归纳我国人口分布的显著特点。 从东西方向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地形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经济发展水平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民族类别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环境因素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减小 社会经济因素 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影响最为显著 政治文化因素 、 、

[自主探究四]说出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讨论环境人口容量的特性及影响因素,并用纲要的形式表示出来。 回答点拨: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 2.人口合理容量:指保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 3.主要制约因素——, 4.重要制约因素——、、、 、。 5.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的理解: 6.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我国谋求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 课堂小结: 1.3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大洲中,人口增长最快与人口最多的大洲分别是( ) A.亚洲、南美洲B.南美洲、非洲C.非洲、亚洲D.南美洲、欧洲2.下列4个地区中,人口最稀少的是( ) A.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B.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

1.1《人口的数量变化》导学案(必修2)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班级 姓名 _____ 【学习目标】: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3.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中重要图表等的解读,掌握常见的人口统计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学会对人口变化相关知识点的迁移。 【重点难点】 1.理解不同时期和地区世界人口增长的差异。 2.掌握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特点及转变影响因素。 3.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差异。 【学法指导】 重视概念理解。弄懂概念内涵,准确理解把握概念;人口的增长模式要采用比较法,会因时间、空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比较、分析其不同的特点,把握其不同的影响因素。 【学习过程】夯实基础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决定因素: 、 。自然增长率= 。 2.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 。 (1)时间变化特点: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 不同, 以来,人口快速增长。 (2)地区分布特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在地区上是 。目前,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保持在 的水平,人口增长 。人口政策(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 ,人口死亡率 ,人口增长 。20世纪70年代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采取了 的措施,使人口增长趋于 。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指标: 、 、 。 2、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 、 、 。 3、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特征 原始型: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高高低型)人口增长_______(特征)。 传统型: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高低高型)人口增长_________。 现代型: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三低”型)人口增长________。 4、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转变 (1)过程:原始型 。 (2)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 和 等 (3)人口增长模式的区域差异:①原因:不同国家、地区的 和 差异的扩大 ②表现:以 为代表的发达地区已经进入 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 。③总体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 ④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基本实现了 。原因是我国大力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教材第5页、第6页“活动”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

《人口容量》导学案 1.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 个人意见小组意见 2.地球到底能容纳多少人? 个人意见小组意见 3.整理思路、知识点(一定时空范围内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人口容量) 4.探究练习

附: 材料一以色列创造节水农业神话 在美丽富饶的地中海东岸,有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小国——以色列,意为“与神较力的胜利者”。该国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其中2/3是沙漠,人均耕地仅0.058公顷;全年7个月无雨,人均水资源仅为270立方米,约为我国的1/8。农业生产的基本自然条件之差,举世少见。然而,就是在这块水资源奇缺的贫瘠土地上,以色列入创造了奇迹般的现代节水农业佳绩:农业灌溉用水连续30年稳定在13亿立方米,而产出却翻了5番,已占据了40%的欧洲瓜果、蔬菜市场,被誉为欧洲的“冬季厨房”,并成为仅次于荷兰的欧洲第二大花卉供应国。 水资源的自然枯竭迫使以色列在大限度地采用节水灌溉方法,首先提出土壤局部灌溉新概念,也就是说给作物浇水,而不是给土壤浇水。在以色列得到普遍推广应用的节水压力灌溉技术已成为一个系统工程,该系统是把水通过塑料管道直接送到植物最需要水的根部,用水效率高。压力灌溉先将化肥融入水,水肥灌溉一起完成,这给施肥技术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它导致了另一个全新的概念——“水肥灌溉”。这一切全有电脑自动调节和控制,根据土壤的吸水能力、作物种类、作物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等定时、定量、定位对农作物供水,不仅节水、省力而且大幅度地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以色列所有的灌溉农田都采用了喷灌和滴灌现代灌溉技术,使灌溉水平利用率达90%,滴灌面积占其全部灌溉面积的三分之二。 材料二西北地区概况 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大致包括内蒙古中西部,新疆大部,宁夏北部,甘肃中西部以及和这些地方接壤的少量山西、陕西、河北、辽宁、吉林等地的边缘地带。 西北地区年降水量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甚至50毫米以下。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为半干旱、干旱气候)。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地面植被由东向西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石质戈壁、沙丘。内流河、内陆湖。绿洲。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植被还有逐渐减少的趋势。 材料三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因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中线工程从第三阶梯西侧通过,从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引水,可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东线工程位于第三阶梯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 东线工程: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等。东线工程开工最早,并且有现成输水道。 中线工程: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开凿河渠后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

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学设计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目标要求: 1. 课标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本条课标的行为动词是“说出”,属于了解层次的水平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分辨这两个概念。其目的是要学生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或阈值),人类活动如果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这一长远目标。 2. 能力要求 ⑴培养自我探究能力; ! ⑵培养小组合作能力; ⑶培养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德育目标 ⑴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⑵树立正确的人地观与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 教学难点: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学方法:启发式、小组合作与探究、讨论法、归纳法等 教学手段:学生活动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教学过程:

反思 关于教学设计: 第一:人口问题是我国较敏感的问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与每个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容易理解。于是首先以“人口的合理容量”此主题让学生进行开放性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资料完成相关作业。然后选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较好的小组在课堂

上给大家展示自己小组的论点和论据。这样,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又能挖掘出学生的潜在能量。再者给学生在课堂上作展示的话,既表扬积极分子,又使同学之间有一个很好的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也能避免教师满堂灌的呆板模式。 第二,在讲正课前让学生玩一个有助于理解课本知识的游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供了一个深入浅出理解课本知识的机会。 关于评价:自我感觉上课的效果和学生掌握得还可以。但是在让学生展示的时候,没能把握好时间,以致在进行小结的时候,有点匆忙的感觉。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导学案)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学习目标] 1.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衡量指标。2.理解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学会分析某一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3.掌握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理解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意义和措施。 一、地球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1.环境承载力 (1)概念:环境能__________的人口数量。 (2)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__________。 2.环境人口容量 (1)作用及意义: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__________。 (2)影响因素:资源、______________以及人口的生活和__________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______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判断 1.环境人口容量是固定不变的。() 2.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一定很小。() 二、地球上适合养活多少人 1.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按照______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__________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______的人口数量。 2.当前社会的人口问题 (1)主要表现:人口__________、人口________等。 (2)影响:引发严重的______问题和环境问题。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________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____________,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______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__________,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