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释性心理治疗

解释性心理治疗

解释性心理治疗
解释性心理治疗

解释性心理治疗

(一)概述。解释指对心理、行为及人际情境中的关系或意义提出假设,促使患者用新的词汇、语言及参照系,来看待、描述心理和行为现象,以帮助患者澄清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新观点看待和理解病理性问题与各种内外因素的关系,获得领悟,学习自己解决问题。

该疗法适用于以下情况:

1.增加患者对自身人格发展、当前临床病理问题及其处理策略的认识,改变功能不良的信念、态度和思维方式。

2.健康教育,指导康复。

3.临床其它专业领域参考、借用于日常医患交流,保障患者知情同意及知情选择权,增加依从性。

(二)操作方法及程序。根据施用于患者时引发的感受、干预的力度和发挥作用的时间的不同,解释分为以下4个层次:

1.反映:治疗师给患者的解释信息不超过公开表达出来的内容。

2.澄清:只是稍微点明患者的表达中所暗含、暗示的,但自己未必意识到的内容。

3.对质:治疗师利用患者呈现出来的情感和思想作为材料,提醒病人注意暗含的,但没有意识到或不愿承认的情感和思想。

4.主动阐释:按照与当前临床问题有关的理论,治疗师直接导入全新的概念、意义联系或联想。

5.隐喻性阐释:通过利用譬喻、象征的方法进行交流,以促进病人及其相关系统产生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的方法。

(三)注意事项。

1.重视对方反应,注意其接受力,避免说教式的单向灌输;

2.注意避免过多指责、批评患者。

3.对有意识障碍、明显精神病性症状和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痴呆的患者不适用。

4.对心理分化程度低,自我强度弱,缺乏主见,暗示性、依赖性高的患者,引导、干预力度较高的解释释宜配合其它旨在促进自我责任能力的疗法使用。

90后女生性心理分析

90后女生性心理分析 对影视片中、公园里的拥抱、接吻镜头,对小说中的性描写,画刊上性感强烈的照片、画像,要增强免疫力,培养正确的审美意识,帮助她们取精华去糟粕。有人对未婚先孕而做人工流的90后少女进行了一次调查后发现,发生婚前性行为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心理: 热恋心理: 两人由初恋进入热恋,感情如胶似漆,有"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恋爱达到白热化程度,一旦海誓山盟,性行为也随之而来。这类少女做" 人流"虽有羞涩之感,但并不感到空虚和沮丧,甚至还认为这是自己对男友的一种无私的奉献。 迎合心理: 这些少女认为男友各方面条件都比自己好,当男友提出性要求时,因怕失去对方,便默然应允,迎合对方。 占有心理: 这类姑娘认为男友不错,同时别的少女与她又有一定的竞争性,为了不使自己在竞争中失利,便发生性行为,造成既成事实,达到占有目的。 掩饰心理: 她们常常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与男友发生性行为的。当男友提出性要求时,从她们内心来讲并不想这样做,但又抵挡不住而就之。 侥幸心理: 首次发生性关系后,大多产生怕怀孕的紧张恐惧心理。但时间一长,发现没事,便产生了侥幸心理。结果,怀孕了。 屈从心理: 这些姑娘常有求于男性帮助解决招工等困难时被男方要挟、控制,尽管她们内心并不愿意,但还是忍气吞声地发生了性行为。 好奇心理: 进入青春发育期的少女,随着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增高,在身体发生一系列变化的同时,对性也产生了好奇心理。这些少女是抱着好奇的尝试心理而发生性行为的。 逆反心理: 这些少女的婚姻常常因受到家庭、亲友、组织的阻挠,不准她与心上人交往,于是,产生逆反心理,发生性行为。 无所谓心理: 这些少女受到西方" 性解放" 的影响,对婚前性行为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性觉醒提前:

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方法

支持性心理治疗的方法 时间:2009-03-11 09:05:15 来源:心理培训网作者:ADMIN 所有心理治疗都给予病人某种形式和某种程度的精神上的支持。如果治疗者提供的支持构成心理治疗的主要内容,这种治疗便叫做支持性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者提供的支持主要有下述五种成分:(1)解释;(2)鼓励;(3)保证;(4)指导;(5)促进环境的改善。这些成分可以在概念上加以区分,而实际上却是互相密切联系着起作用的。 疾病对人是一种威胁或危害,同时,它又是不直接依病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病人往往多少有些不安全感。不安全感本身对病人构成一种新的危害。它可以破坏病人稳定而愉快的心情,造成焦虑、疑虑和恐惧,也为有关疾病的错误观念大开方便之门。不良的心情往往造成病人身体功能的紊乱,阻碍疾病的康复,它还使自我感觉恶化,使疼痛加剧。支持性心理治疗是患病造成的不安全感的有效“拮抗剂”。 疾病可以妨碍一个人执行其社会功能,如工作、学习、社交和操持家务等,这在慢性病人身上尤其突出。破相和残疾可以导致严重的自我贬值,使人丧失自信和悲观失望。对于这些病人,支持在于帮助他们看到自己的才能和潜力,鼓励和指导他们循序渐进以达到某种目标。 除了躯体患病以外,需要支持的情况还很多,如失恋;、失业、考试落第、亲人死亡、夫妻感情危机,以及各种生活事件造成的挫折和失败,损失和不幸,都需要支持。精神障碍病人一般也需要支持。 要注意的是,不论是保证还是解释都应该实事求是,言过其实即使暂时有效,将来迟早要出问题。 解释过多不仅没有必要,甚至还有害处。“知识就是力量”这话对社会来说是完全正确的,对于个人却大可怀疑。知识渊博而丧失生活勇气的人大有人在,有些病人医书看得愈多,顾虑也愈多,而病人清楚地知道顾虑多端对健康不利却无法摆脱。可见,知识只是工具或手段而不能成为个人的动力。医生要懂得,病人对医学知识的渴求,或者“打破砂锅问到底”,往往是对疾病对于担心害怕甚至是疑病症的一种表现。 只有当心理治疗者心里很明确,他希望病人达到的目标是什么,鼓励才是有效的。大多数慢性病人需要长期经常的鼓励,结合生活或疗养中的具体处境和实际问题给予鼓励最为有效。含糊笼统的鼓励作用不大。尽管病人的病情和处境千差万别,需要鼓励的情况主要不外两种:(1)在跟自卑作斗争的过程中,加强病人的自尊和自信。(2)当病人犹豫不决时,敦促病人采取行动。治疗者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或病人过去成功的实例进行鼓励。不要鼓励病人去做他实际上办不到的事,这样的鼓励可以起相反的作用,即挫伤病人的积极性,降低病人的自信心。 所谓指导,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告诉病人如何对付疾病,如何安排休养生活。另一方面是帮助病人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问题,特别是因患病而带来的若干新问题。 谈到改善环境,指的是病人的社会环境,这主要也是人际关系问题。从人际关系中除去不初因素,在病人的生活天地里增添某些新的有利因素,这两个方面是同样重要的。帮助病人与家属或同事领导进行协商或展开谈判,调动病人配偶的积极因素(必要时可安排家庭治疗),鼓励病人学习某种技艺或社交技巧、参加适当的社会活动(如老人或残疾人俱乐部),都是可行的。过分牺牲家属的利益而迁就病人,往往对病人来说适得其反,这是值得注意的。 不论用什么方式给病人以支持,最根本的是了解。可以说,了解本身对病人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支持。如果缺乏了解,保证、解释和鼓励等等都可能归于无效。 暗示是医生普遍采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只要医生的意图或建议以含蓄和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可以说是一种暗示。因此,有些作者把暗示视为支持性心理治疗的一种方式。本书为了讨论的方便,另有专题讨论暗示治疗。 引导或允许病人把压抑的情绪尽可能无顾忌无保留地流露出来,叫做宣泄(catharsis)。这在本书中也有专题讨论。实际上,不太显著的宣泄在心理治疗交谈中很普遍。因此,有些作者把宣泄也视为支持性心理治疗的一个成分。 在支持性心理治疗中,有下述三个问题应该特别加以注意。 (1)就一次支持性心理治疗而言,重要的是要防止含糊笼统的支持,也就是谈话要有重点,要结合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交谈。 (2)对于慢性病人,支持性心理治疗要有计划性。隔多久做—次支持治疗,每次治疗花多长时间,整个疗程持续多久,都应该有周密的计划。在进行过程中

什么是表达性艺术心理治疗

什么是表达性艺术心理治疗? (2012-11-08 21:53:56) 转载▼ 标签: 教育 绘画治疗 绘画专业课 博文 “我们越来越富有,可为什么是不开心呢?”据统计,美国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起20世纪60年代高出10倍,而许多国家,也正在步入美国后尘。1957年到2005年其间,英国国民收入提高3倍,但幸福感减半。社会正走向幸福的…大萧条?,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 ——摘自2009年11月23日,中国民航报 中国,人们在参与经济快速发展同时,精神及健康也在为之不同程度的被侵吞: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在今后10年到15年,中国的各类病将井喷,中国将为此消耗250个亿人民币。 ——摘自2009年11月,健康时报 什么是表达性艺术心理治疗 表达性艺术治疗(ExpressiveArtTherapy),是以各种艺术的媒材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思绪、感受及经验。透过音乐冥想、艺术涂鸦与创作、身体雕塑、演剧、重新创作等过程来经验自己的生命故事,是一个从抽象概念转化到生活具象的过程,藉此展现艺术的穿透力,也将开展个人自发与创作的能力。 Robbing(1980)认为表达性艺术治疗强调当事人的创作过程,假定个体的内在事实(reality)能够以外在的创作媒介具体呈现出来。因此,整个表达性创作过程能够让当事人经历到:人类经验的扩增、自动平衡(self-balancing)、生活整合、渐增的自我认识及达至难以接触的内在世界等感觉(Reynolds,1990)。 表达性艺术治疗,其基本信念为相信每个团体成员均有与生俱来的能力,可以自我引导。在一个支持的环境中,透过外在的创作形式来表达内在的情感,藉以发现我们深层的情绪,提供机会给自己更多的力量。进一步而言,表达性艺术治疗是以绘画、隐喻、行动演剧、叙说等方式来处理案主情绪上的压力,以一种非纯口语的沟通技巧来介入,应用在创伤者的心理重建历程上特别有效。从艺术创作中,可以达到沟通、心理宣泄与心理治疗之效果。 艺术治疗的特色 艺术之所以能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近年来更被广为推广,想必艺术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必有其独特之处(Blatner,1992)。 许多的研究中都发现艺术治疗有其特色(Wadeson,1980;Dalley,1984;Liebmann,1986;赖念华,民83;陆雅青,民82): (一)艺术作品不受时空限制,而且是真实存在的。 (二)艺术表达较能突破口语表达的限制。 (三)可以减低当事人的防卫机转。 (四)艺术治疗过程是一个建构、复演(rehearsa)的过程。

心理咨询方法 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Psychoanalysis therapy)又叫心理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中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奥地利精神科医师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创立的。弗洛伊德通过对大量精神病患者、神经症患者的观察与治疗,以及对他自己内心世界的艰苦分析,提出精神分析理论。该理论有无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婴儿性欲论及精神病理学理化。精神分析疗法实施,精神分析的技巧,主要由自由联想、解释、释梦和移情四部分组成。 概述 精神分析的启蒙者是催眠术的先驱者麦斯麦,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创立并发展和完善了精神分析学说。应用此疗法使病人从无拘束的会谈中领悟到心理障碍的症结所在,并逐步改变其行为模式,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适应病症 这一疗法的适应症是心因性神经症。这种会谈显然不适合儿童或已呈精神错乱症状的各种精神病人。由于它耗时长、效率低、费用开支大,而今很少有人应用。但这一经典心理分析的技术仍在各种改良的分析疗法(如分析性心理治疗)中适用。 三种显示效果的方法 精神分析一般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显示其效果。 精神宣泄 患者能自由表达被压抑的情绪,或对早年经验的再体验。如果让患者重新在心理上体验过去的挫折,并把潜抑的感情宣泄出来,患者就有了认识它、克服它的可能性。 自省 通过分析,让患者了解自己内心冲突、焦虑的根源,于是就有了自省的可能性。经过自省,把症状的无意识隐意和动机揭露出来,使患者意识到症状的真正隐意而达到领悟,并要求从理智上感情上都能接受。 反复剖析

即反复扩通。由于患者的症状已成为其心理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即使患者领悟病症的隐意,但在行为中仍会出现反复。心理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要求医者和患者都必须要有耐心,不断分析、理解、更正、体验,才能逐步从根子上改变患者的思维逻辑方式。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 精神分析的基本原理在于由治疗者的解释来协助病人能对自己的心理动态与病情有所领悟与了解,特别是压抑的欲望,隐蔽的动机,或不能解除的情结,通过由自知力的获得,了解自己的内心,洞察自己适应困难的反应模式,能进而改善自己的心理行为及处理困难的方式,间接的解除精神症状,并促进自己的人格成熟。精神分析的理论特别强调情感与欲望是行为的主要原动力,如何纠正更改感觉,情绪和情感乃是治疗的焦点。 治疗方法与步骤1,心理活动的探讨2,综合了解心理3,指导解释4,工作修通[1]。 理论背景 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潜意识深藏于意识之后,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弗洛伊德把它形容成浮在海里而沉入海水中的冰山的主体部分,虽然我们意识不到潜意识的内容,但我们大多数的动机是潜意识的。潜意识的动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各方面的行为,人的重要行为表现是源于人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 精神分析学说以潜意识的理论为基点,所要探讨的“是一个人为什么是他那个样了”的真正原因,它设法将潜意识的东西进入意识中来(如采用自由联想法),然后通过自我认识,以摆脱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精神分析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它能够挖掘出深藏在潜意识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童年 的精神创伤和痛苦经历),使之被召回到意识中来。患者借助于医生的分析、解释,理解这些关系,彻底顿悟和认识自己;医生再加以疏导,使患者宣泄并消除深藏在潜意识中童年的精神创伤、心理矛盾和痛苦体验,最后矫治不良行为,达到治疗目的。精神分析的奠基不是出于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其中包括了诸如抗拒、压抑、性欲、攻击、恋亲情绪等诸多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探讨病人的深层心理,识别潜意识的欲望和动机,解释病理与症状的心理意义,协助病人对本我的剖析,解除自我的过分防御,调节超我的适当管制,善用病人与治疗者的移情关系,来改善病人的人际关系,调整心理结构,消除内心症结,促进人格的成熟,提高适应能力。 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3个层次 , 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各种心理冲突,虽然感知不到,但并未

心理学论文 自我个性分析

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姓名:李浩 系别:化学系 专业:应用化学 学号:2010122204 时间:2011.12.15

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李浩 (化学系,应用化学,104班,学号2010122204) 摘要心理分析可以做好心里治疗;能够完善心里教育;能够帮助自我个性发展。通过三种方法去认识自我,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在每一段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中,每一步成长都是我学习积极面对人生的机会。在自我分析中,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关键词自我分析,成长经历,个性,气质,心理健康 1引言 本次研究以“我”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法、经验法、反省法来审视研究自己的个性,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以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出发点分析其养成的原因,并以研究结果制定完善自我的方案。 2自我分析 自知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心理学家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这次我通过自我分析,对自己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同时也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了一番分析。 2.1自我分析的方法 2.1.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我们先从家庭中的感情扩展到外面的友爱关系,进入社会又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有自知之明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但是通过和人比较认识自己应该注意比较的参照系。 2.1.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即我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一般人通过自己所取得的成

心理治疗分为那几种类型

心理治疗分为那几种类型 什么样的身体才能称得上是健康的身体?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为: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美好状态或完全安宁。心理学专家则告诉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些需要打开的“心结”。于是越来越多人开始试着说:“我要去看心理医生。” 选择怎样的心理医生才能解决我们的心病?用何种治疗方法才 能帮助我们找回快乐? 大体上说,中国现有的心理医生分为两类:一类是社会心理医生,另一类是临床心理医生。前者主要由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法律学家、教育学家等构成,后者则主要从事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医学。 人,如果有了心理问题(心病)如果自己没有及时化解,或自己没有掌握能够及时化解此心病的方法;建议及时去看心理医生,或及时找到化解心灵情结困惑的方法,以防长期下去,此种情结纠缠自己的心灵,影响自己的健康,工作,正常生活。 以下心理治疗模式的分类 心理治疗师会因不同的派别理论而采用不同的心理治疗方式,大致有以下5种型类: 一、精神分析术 心理学祖师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建立了这个理论———童年期伤创经验导致压抑本能冲动或情感,是成年后焦虑的根源。

透过精神分析术,使个案能回顾、重现过去的情感经验而达到排遣潜意识冲突,人格重建的目的。现实生活中,则帮助个案较少出现不由自主地反复自我挫败行为。这种治疗需要非常密集且持续至少3到5年的时间,在这个阶段治疗师不能给个案任何的心理支持、保护或建议,因此个案要能忍受高度的焦虑和挫折感。阻碍常伴随而生,中断治疗时有发生,心灵的伤痛也在所难免。因此,接受这种治疗模式的个案焦虑忧郁症状必须仅具较轻微程度,否则在治疗过程中,因紧张挫折的关系,经常导致症状恶化。甚至在极端的个案中,还会产生精神病症状。 二、支持性心理治疗 治疗师以各种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营造一种温暖安全、适合沟通的氛围。治疗师采取的策略包括鼓励、保证、忠告、加强现实感、建议说服等较积极的做法,以期在短期内达到协助个案度过难关,恢复生活常态,提高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度,增进个案的沟通技巧等目的。所以支持性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 三、行为治疗 依据动物实验得到的学习理论,有系统地应用在协助人们改变、适应不良的行为,因此,行为治疗的内容大都是教导性的,培养个案有效的自我管理技巧并且将学习到的心理技巧不断地在生活里练习。治疗者和个案采取合作关系,个案必须主动积极地配合。 四、认知心理治疗 50年代末,临床心理学家艾里斯发展出“理性情绪治疗法”,

心理健康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心理健康自我个性心理分析 一、我是一个白羊座的女生,个性比较冲动、爱冒险、慷慨、天不怕地不怕,而且一旦下定决心,就不到黄河心不死,而且脾气很大,不过都是炮仗颈,绝对不会放在心上,很快就会没有事。有时候我说话会不经过大脑,心直口快,直肠子,好听的不好听的都一口气的都说来工作上学习上,我做事情都很积极、热情有活力,乐观进取有自信,有明快的决断力,坦白率真、爆发力强,勇于挑战一切,对朋友也很讲义气,但是缺点就是做事比较急缺乏耐心粗心大意的,说话欠缺考虑,三分钟热度。经过一学期关于心理学的学习,我学会了从心理学角度科学的分心自己性格上的优缺点,这让我更加客观的认识并了解了自己。 二、我是一个热心、真诚、坦率、乐于助人的人。在气质类型上属胆汁质和粘液质混合类型。平时严于律己,常常给自己定一个稍微高一点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学习和提高。凡事往好的方面想。 善于忍耐,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为人处事会为他人着想,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能和集体融为一体。能处处尊重、信任他人。 热爱工作,有上进心,要求自己有进步,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充实自己,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 能调节管理情绪,心境良好。虽然也会有消极的情绪,但一般不

会长久。能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谦虚不卑,自尊自重,学会满足。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能够与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 总的说来,本人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会享受美好人生,知足常乐。 三、我是一个安静内向,敏感,稳重、情感体验深刻,观察力敏锐,做事审慎的人。我心地善良,温柔热情,有责任感,富有人情味。我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态度稳重,不易分心,遇事谨慎,持久力强。情绪较稳定、平静,我大多数情况下能很好地管理自己,不太会生气。有较强的觉察情绪的能力,比方说面临较大的压力或抉择时,我会有一点点焦虑,但是我会及时觉察并调节。

表达性艺术治疗游戏(心理课必备)

艺术游戏辅导活动 游戏1:你说我画 1、将A4纸对折。 2、第一轮请一名自愿者上台担任“传达者”,其余人员都作为“倾听者”,“传达者”看样图(一)下达画图指令。 3、“倾听者”们根据“传达者”的指令画出图上的图形,“倾听者”不许提问。 4、根据“倾听者”的图,“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 5、第二轮再请一位自愿者上台,看着样图(二),面对“倾听者”们传达图画指令,其中允许“倾听者”可以提问,看看这一轮的结果如何。 6请“传达者”和“倾听者”谈自己的感受,并比较两轮过程与结果的差异。 四、注意事项 1、第一轮与第二轮两张图构成基本图形一致,但位置关系有所区别。 2、两轮中的“传达者”可以为同一人,也可以为不同人。 3、邀请“倾听者”谈感受时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如画得较准确的和特别离谱的,这样便于分析出造成不同结果的多种因素,从而找到改进的主要原因。

游戏2:缠绕画 1、在17cm*17cm的正方形卡纸上,分别在四个角上画四个点,各点离各条边的距离 是1cm。 2、将这四个点连起来,随意什么线条(直线、虚线、曲线等),连成一个框 3、用淡淡的线条在框里分区块,随意什么线条。 4、在一个区块里用同一种图形把该区块画满。每个区块画不同的图案,可以是线条、 符号、数字、图标等。 5、用铅笔在每个图案上,涂上阴影。 游戏3:扭扭棒 材料:2根扭扭棒、2团2色黏土 1、用上以上这些材料,做出一个造型,并且要能站立。 2、把小组做出的造型全部放在牛皮纸上,然后结合折纸、画画等艺术方式,丰富画 面,要立体。 3、完成后交流过程心得。 4、站起来,转圈,从不同角度看作品,会发现什么? 5、欣赏其他组作品。

防御机制与心理治疗

防御机制与心理治疗 李孟潮,上海林紫心理咨询中心 讲座内容 1防御的定义及动力学心理治疗 2口欲期的防御:3种 3肛欲期的防御:15种 4性蕾期的防御:21种 5潜伏期的防御:11种 6青春期及成人期的防御:6种 7其他防御:45种 8防御机制在心理病理学诊断中的使用; 9心理发育的精神分析诊断性用表; 10动力性支持性治疗的技术及防御机制的使用;(备择) 11动力学探索性治疗及解释动力学简介(备择) 教材: Blackman, J.S. 101 defenses: how the mind shields itself. 2004, New Y ork , Taylor and Francis books Glen. O Gabbard , 2001,Psychoanalysis and psychoanalytic psychothrapy , Kaplan & Sadock's 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 WHY??? 1)防御机制的分析是精神分析治疗的核心和基础; 2)防御机制是通往精神分析理论的捷径; 3)防御机制理论是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是古典精神分析和现代精神分析的结合点;4)防御机制也是自我分析的起点。 1防御的定义及动力学心理治疗 防御是阻止各种想法、冲动、情绪进入意识层面的心理操作,某些防御机制也同时是心理结构形成的重要机制。 1.1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的共有成分 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一般是指每周4-5次,多使用躺椅的精神分析。 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y 或psychodynamic therapy从1-4次不等,是心理治疗的一种。 动力学心理治疗的共有成分 1)来分析者可分析性的判定 2)治疗进程。 治疗早期、中期和后期的划分 治疗师-患者的配对。(自由联想-均匀悬浮注意) 治疗同盟的联系 移情-反移情配对,阻抗的出现 3)分析性解释 阻抗解释,移情解释,沉默反移情解释,梦的解释 此时此地解释,起源学解释 1.2精神分析和动力学心理治疗技术发展的历史 1900-1920 弗洛伊德:释梦,自由联想,移情 阿德勒:心理教育

第六章心理治疗练习题

【选择题】 (一)A型题 1.精神(心理)治疗的主要适应证是 A.神经症 B. 抑郁症 C. 躁狂症 D. 精神分裂症 E. 精神发育不全 2.从事特殊心理治疗的人员应为 A.具有医师资格者 B.心理学本科毕业者 C.经过特殊心理治疗培训的医师和心理学工作者 D.经过特殊心理治疗培训的各级人员 E.具有一定学历或自学成才者 3.某女性患者,25岁,诊断为癔症性抽搐发作。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患者的症状是对心理冲突“压抑” (或潜抑)而导致的,这种心理防御过程是 A.有意识的 B.潜意识的 C.有计划的 D.有目的的 E.没考虑后果 4.下列哪种情况不适用于特殊的心理治疗 A.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幻觉妄想状态 B.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问题 C.恶劣心境 D.强迫症 E.恐怖症 5.在开始心理治疗时,哪项最重要 A.认真记录病人的谈话 B.树立治疗者的权威性 C.为病人提供治愈疾病的保证 D.制造神秘气氛,使病人容易相信 E.建立信任感 6.心理治疗中治疗者与被治疗者的关系应是 A.相互促进的关系 B.职业性关系 C.亲密无间的关系 D.互助关系 E.盈利关系 7.心理治疗时下列哪种态度是不可取的 A.在任何情况下都遵守职业道德 B.在任何情况下都尊重患者的人格 C.在任何情况下都严守保密的原则 D.在任何情况下都严格地执行原治疗计划 E.在任何情况下都强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8.心理治疗理论发展的趋向是 A.精神分析理论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通用理论 E.认知理论 9.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 A.情绪决定认知和行为 B.行为决定情绪和认知 C.情绪、行为与认知互为因果 D.认知决定情绪和行为 E.行为与认知关系不大 10.Beck的认知治疗首先是对哪种病人进行研究的 A.人格障碍 B.躁狂症 C.抑郁症 D.强迫症 E.精神分裂症 11.厌恶疗法的原理是 A.心理防御机制 B.交互抑制 C.人本主义 D.自我强化 E.条件反射 12.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发现者是

浅谈对表达性艺术治疗的理解

浅谈对表达性艺术治疗的理解 表达,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透过自发、创作可以展现最原始且直接的情感与意念。原始人还没有文字甚至语言之前,就懂得在山洞的岩壁上用图画来描绘所看到的事物或表达对自然及宇宙的看法,在绘画的想象中寻找生命的意义。而人类通过艺术的形式去发现自身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同时在艺术创作或表现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寄托、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 在心理学上,表达性艺术治疗(Expressive Art Therapy)也源于这种基础的能力,借助音乐、绘画、舞动、戏剧、角色扮演等方式,舒缓、化解情绪。 【概念】 表达性心理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游戏、活动、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媒介,以一种非口语的沟通技巧来介入,释放被言语所压抑的情感经验,处理当事人情绪上的困扰,帮助当事人对自己有更深刻的对不同刺激的正确反映,重新接纳和整合外界刺激,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表达性艺术治疗的魅力在于其是一种心象思考,这种心象思考的历程常常能启发更多的想象及灵感,促进创造力及洞察力的产生,同时也可以减少防卫,让人在不知不觉、无预期的情境中把内心的真实状况表达出来。 在心理学上,表达性艺术治疗有助于个案在治疗过程中开放自己、降低防卫心理,让个案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导致洞察、学习和成长的产生。同时,艺术的表达也比较能够将一个人内心的情绪或意念具体地表现在作品上,帮助其认知这些情感和意念的存在,从而促使其进行自我整合。 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并且可以保持原状,比较不容易被记忆扭曲,可以让个案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然可再完整地回顾或比较它,从中产生新的发现及洞察,触动更深一层的感觉。 表达性艺术治疗并不神秘,因为生活即表达,人活着每时每刻都在表达,心理疾病的根源其实也是因为无法很好地表达所造成的。表达是每个生命的渴望,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充分地表达自己,从而使心理疾患得以修复和愈合。 那么概括来说的话,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媒介囊括了绘画、雕刻、舞蹈、音乐、文学等多方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使用团体形式。艺术治疗的气氛是一种无危险、无威胁性的环境,可以穿越时空的限制,达成与自我的对话。

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对修通的研究讨论

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对修通的研究讨论 发表时间:2018-01-26T10:06:37.18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期作者:佘继祥 [导读] 能够理解和识别他的特征性移情反应,不断的自我探索,并将之作为一种解决内部冲突的方法或许我们就得到了修通。(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精神分析或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最终目标就是要在治疗过程中修通来访者,但心理治疗师对修通的认识和理解可能停留在对词语表面的认识、理解阶段,没有深入到精神分析中来认识、理解修通。本文从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理论实践中,深入的认识理解病人的心理防御机制,面对接纳病人症状下面心灵的创伤,进而改变人们的人际关系应对模式的角度来认识、讨论、理解精神分析中修通的含意。 【关键词】精神分析;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精神分析技术及理论;心理防御机制;人际关系模式;修通。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323-02 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y for the study of the study She Jixiang Yunnan provincial mental hospital, Kunming,Yunnan,650000,China 【Abstract】Psychoanalysis or 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y is the ultimate goal to process in the treatment of new visitors, but the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 therapist may stay in the understanding,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erm, not deep into the analysis of the spirit of understanding, understanding the new analytical psychotherapy. This paper from the spiritual,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ient's face accept trauma, and change people'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mode point of view, discussion, analysis of meaning in the new spirit of understanding. 【Key words】Psychoanalysis; Psychoanalytic psychotherapist;Psychoanalytic theory and technology;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mode; The new. 作为一名精神科主任医师,已知天命。然在而立之年,幸运的我于97年,参加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精神分析组,当时我就是奔着学习心理治疗去的。20年的理论技术学习及临床实践,对学习及应用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有了系统的认识和领悟,对修通一词“耿耿于怀”,于人生中不断的处在修通自己和想修通他人的状态之中。在以前学习开始,德国老师要求我们学员报心理治疗案例。在这之前,本人没有系统学过心理治疗实际操作技术,只是从书本上学习了部分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如今回忆起来,当时做心理治疗,只简单的精神科医师对精神疾病患者现病史的采集和精神症状检查过程。经过一轮培训后,德国老师发现了学员们的问题,也发现了我的一些问题,于是笔者加强了心理治疗关系的学习培训。中国心理治疗的前辈为当时学员们翻译并讲解了精神分析治疗指南,许多学员将此治疗指南作为简单、系统的精神分析培训教材,我也于此认识了精神分析中修通这一概念[1]。 1.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有关“修通”概念 治疗师协助患者将有关愿望和冲突带入意识,然后帮助患者识别、理解和掌握它们:那么这些愿望和冲突就不再那样强迫重复了,这个过程就称为修通。 在治疗工作中,治疗师与患者形成安全的治疗联盟,面对过去的创伤情景或过去形成人际关系模式和防御机制一次又一次不停的工作,这一过程,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就叫做‘修通’。 现代精神分析对修通的观点各不相同,也各有说法,科胡特认为,修通是继续使个体得到的发展成熟,直到形成一个能比较完整的自我。科胡特[3]说:“在分析中,原有的精神状态被治疗师这一客体打开,再对其进行分析,随后使其与病人之间产共情的流动,重新活跃起来。然后病人又一次被与他一致的治疗师所包容、支持、理解、共情。”结合所学,笔者认为:修通意味着理解病人症状下面心灵(自我)所经历过的创伤,即自我为了缓解心灵的伤痛,痛苦所应用的应对方式,即心理防御机制,得到了理解、认识后形成新的应对方式,新的人际关系模式。而于现实环境里,心理防御机制影响着我们的修通。 2.心理防御机制及防御机制的四个层次 第一层:“精神病性”心理防御机制[2] (1)妄想性投射——对外界现实的直率与妄想,往往是被害性的。 (2)否认----对外界现实情况不承认,给予否认。 第二层: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4)投射——个人自己有所不能承认的感受,并把这些归与别人的所作所为。 (5、幻想——个体自己潜意识中的存在有矛盾冲突,为了解决这些冲突,也或者为了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而进行想像(幻想),进而使自己经常沉湎于“孤独的隐退状态”之之中。 (6)疑病——怀疑自己有病,不听人解释。 (7)被动攻击——针对别人的攻击性,应用者会直接、间接地或者说通过被动性表达于自我之上。常见的以受害者、拖延、抑或是疾病的形态出现,如“我这么不容易都这样了,为什么还会呢?” (8)付诸行动是——是幼儿无须借助语言便能表达内心想的另一种方式。 第三层:“神经症性”心理防御机制 (9)理智化——人人都会面对冲突性的话题,在体验和谈论时,处于极端的认知层面,并表现很现实,与此同时缺乏相关的情感体验。 (10)压抑——是指个体面对痛苦的记忆、情感和冲突之时,主动地将它们排斥于意识范围之外。 (11)置换——指将驱力、情感、关注或行为从初始目标客体转向其他客体,因为若将其施加于前者,将引发焦虑。(12)反向形成——具有某种不能被人接受的本能性冲动,而表现出正好相反的行为方式。 (13)解离——潜意识冲突引起的情绪苦恼之时,自己暂时改变自己的性格或某种感觉,以期达到回避之目的。 第四层: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14)利他——为他人服务,并且在其中使自己感到满足。 (15)幽默——生活中,被作为升华的一种亚型,其因成为成熟性的防御机制而值得一提。

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分析

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 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成平刘和祥王惠梅韩静 【关键词】支持 【关键词】支持性心理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大部分阳性症状消失,而阴性症状单靠药物治疗则难以使之康复[1]。因此,对于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治疗是长期困扰精神科医师一个棘手的问题。笔者通过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在药物维持治疗的同时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并与单用药物维持治疗者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均为本院长期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症状以阴性症状为主,至少2年未完全缓解,近2个月病情无明显变化,阴性症状量表(SANS)≥50分[2];③排除严重的躯体疾患、脑器质性精神病、酒精及药

物依赖。符合入组条件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年龄35~50岁,平均年龄(38.6±2.4)岁;病程9~34年,平均(18.6±3.3)年;住院时间6~18年,平均(11±2.6)年。对照组40例,年龄36~51岁,平均年龄(39.6±2.5)岁;病程10~35年,平均(19.4±3.6)年;住院时间7~19年,平均(12±2.4)年。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药物治疗均由2名精神科医师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及时调整药物,每日2次口服给药;治疗组另由2名心理咨询者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每2~3d一次。具体治疗方式为:①与患者的主要家属取得联系,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其信任,并就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解释,提出对家庭的要求,教会家庭成员如何关心、照顾、帮助和指导病人等;②细心倾听病人的诉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对病人的遭遇表示同情,给予疏导、支持和安慰。帮助他们解决对此病的偏见、长期服药有损身体、治病无信心等问题。向病人及其家庭讲述此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等有关知识,使他们对此病有较正确的认识,指导他们面对现实,如何去做的更好,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掌握康复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③对病人有目的的进行恢复生活功能的基本训练[3]。 1.3评定工具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4]作为评定工具。分别对两组每个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结束时进行评定。SANS评定由2名高年资医师进

表达性心理治疗

表达,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透过自发、创作可以展现最原始且直接的情感与意念。原始人还没有文字甚至语言之前,就懂得在山洞的岩壁上用图画来描绘所看到的事物或表达对自然及宇宙的看法,在绘画的想象中寻找生命的意义。而人类通过艺术的形式去发现自身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同时在艺术创作或表现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寄托、肯定自我存在的价值。 在心理学上,表达性艺术治疗(Expressive Art Therapy)也源于这种基础的能力,借助音乐、绘画、舞动、戏剧、角色扮演等方式,舒缓、化解情绪。本期心理专家的强项就在表达性艺术治疗方面,且听她如何为我们解读。 如果你有任何心理问题想要咨询或答疑,欢迎与我们联系,读者信箱:joyxkb@https://www.doczj.com/doc/e65201315.html,。 【概念】表达性心理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心理治疗方法,它通过游戏、活动、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媒介,以一种非口语的沟通技巧来介入,释放被言语所压抑的情感经验,处理当事人情绪上的困扰,帮助当事人对自己有更深刻的对不同刺激的正确反映,重新接纳和整合外界刺激,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 表达性艺术治疗的魅力在于其是一种心象思考,这种心象思考的历程常常能启发更多的想象及灵感,促进创造力及洞察力的产生,同时也可以减少防卫,让人在不知不觉、无预期的情境中把内心的真实状况表达出来。 在心理学上,这种治疗方式有助于个案在治疗过程中开放自己、降低防卫心理,让个案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导致洞察、学习和成长的产生。同时,艺术的表达也比较能够将一个人内心的情绪或意念具体地表现在作品上,帮助其认知这些情感和意念的存在,从而促使其进行自我整合。 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并且可以保持原状,比较不容易被记忆扭曲,可以让个案经过一段时间后仍然可再完整地回顾或比较它,从中产生新的发现及洞察,触动更深一层的感觉。 【渊源】心理专家告诉我们,现代艺术心理治疗是由1930年—1940年精神医学运动发展而来的,它的理论基础有心理分析、心理动力学的概念。许多艺术心理学者往往以形象来联结三个意识层面,他们认为,在前意识中体会到的形象,可以作为潜意识及意识的媒介。 其实,艺术治疗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人类出于对自然现象的畏惧与恐慌在岩洞中留下壁画以表达敬畏之心。近代心理学蓬勃发展,艺术因为具有表达、符号象征和创作等元素,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心理治疗当中。像弗洛伊德、荣格等心理学大师都曾用绘画的方式来记录梦境和分析。 表达性艺术治疗并不神秘,因为生活即表达,人活着每时每刻都在表达,心理疾病的根源其实也是因为无法很好地表达所造成的。表达是每个生命的渴望,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充分地表达自己,从而使心理疾患得以修复和愈合。 那么概括来说的话,艺术治疗的媒介囊括了绘画、雕刻、舞蹈、音乐、文学等多方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使用团体形式。艺术治疗的气氛是一种无危险、无威胁性的环境,可以穿越时空的限制,达成与自我的对话。 “艺术治疗”这个词往往让人以为一定要作出优美的作品才可以,其实美与不美不是关键,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关键是表达。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很多复杂的情感,如果不表达出来,就会产生所谓的心

自我个性心理特征分析

自我个性心理特征分析 人的一生伴随着生理的和心灵的病痛。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理的病痛算不了什么,只要你有生命的欲望,我们就会战胜病魔好好的活在这阳光的世界上;而心灵的病痛则让我们苦不堪言,折磨着我们的灵魂,让那些调节能力和毅力薄弱的鲜活生命去了另一个世界。为什么他们离我们而去呢?因为他们没有心灵病痛的良药------心理学!他们有的心灵生病或者服药太少或者太多、有的压根不知道还有要可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的心理学,心里有一股想自我剖析的冲动。像看看自己到底是怎么的一个人,也心理有个底,生活中客观一点。但是呢!有时你的心理让别人来分析更容易,所谓的当局者迷。但是我觉得还是要自己认识自己才能为以后的发展方向打好基础。所以我也决定来个自我个性心理特征分析。这些文字可能描述不全面也不是很专业准确,但是我还是很珍惜这第一份我系统的自我客观认识。 个性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倾向性主要有兴趣、需要、动机、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有性格、能力、气质、智力等。前者比较复杂,后者也比较奥妙。我来自我解剖一下。 性格:表现在人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我的性格:(一)现实态度特征:1,对别人,集体社会的态度:偏向于爱祖国,爱集体,有同情心,诚实、正直、礼貌。但是行为表现还不够积极,还有些漠不关心,也没有实际行动表现于爱祖国,有同情心。我一向主张每个人都做好最好的自我,独立。自我认为很诚实,很正直,以后有经济绝对慷慨资助有需要的人。2,对劳动工作的态度:偏向于勤劳,但有时也十分懒惰,有责任心但是还是有点粗心大意,马虎,节约。对家庭和父母:思想前卫,希望自己为自己、父母而活,不想结婚,认为没有能力养育孩子而让孩子不优秀是对孩子的命运不公,自己也累。3,对自己的态度:未来的生活有信心,有理想。自信但很客观,很现实。 (二)意志特征:1,自觉性:对自己要做的事能清楚认识,但是不够坚持,没有十足的耐性,能把自己的热情和力量投入,能冷静分析问题,但是遇到挫折也会气馁。有时过于独断,武断,考虑不够周全。2,坚定性;毅力不够顽强,但精力比较充沛,能总结经验,不为不符合实际的愿望所驱动。但是离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境界还相差甚远,当然也不是一遇困难就垂头丧气。3,果断性:能迅速作出决定,当机立断,积极采取行动,但有时考虑不够周到,勇气可嘉,但

表达性艺术治疗

表达性艺术治疗 (一)概述 表达性艺术治疗简称为表达性治疗或艺术治疗,是将艺术创造形式作为表达内心情感的媒介,促进患者与治疗师及其他人交流,改善症状、促进心理发展的一类治疗方法。其基本机制是通过想象和其它形式的创造性表达,帮助个体通过想象、舞蹈、音乐、诗歌等形式,激发、利用内在的自然能力进行创造性的表达,以处理内心冲突、发展人际技能、减少应激、增加自我觉察和自信、获得领悟,促进心理健康、矫治异常心理。表达性艺术治疗适用于大多数人群,从一般人群到适应困难者,再到多数精神障碍患者。 表达性艺术治疗包括很多形式,常见的如绘画治疗、戏剧治疗、音乐治疗、舞蹈治疗、沙盘治疗、诗歌治疗、园艺治疗等。 表达性艺术治疗可以以个别治疗方式进行,也可以以团体治疗方式进行。 由于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异质性,没有明确统一的禁忌症。一般而言,精神障碍急性发病期,兴奋躁动、严重自伤和自杀倾向的患者,不宜接受表达性艺术治疗。 (二)操作程序及方法 1.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主要形式。根据不同的理论取向,表达性艺术治疗有多种形式。 (1)舞蹈治疗:利用舞蹈或即兴动作的方式治疗社会交往、情感、认知以及身体方面的障碍,增强个人意识,改善个体心智。舞蹈治疗强调身心的交互影响、身体-动作的意义。 (2)音乐治疗:在音乐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治疗关系,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可分为接受式、即兴式、再创造式音乐治疗等不同种类。 (3)戏剧治疗:系统而有目的地使用戏剧、影视的方法,促进心身整合及个体成长。戏剧疗法通过让治疗者讲述自己的故事来帮助

他们解决问题,得到宣泄,扩展内部体验的深度和广度,理解表象的含义,增强观察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的能力。 (4)绘画治疗:通过绘画的创作过程,让绘画者将混乱、困惑的内心感受导入直观、有趣的状态,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获得抒解与满足,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5)沙盘游戏治疗:采用意象的创造性治疗形式,通过创造和象征模式,反映游戏者内心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沟通和对话,激发个体内在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发展。 (6)其他方法:应用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原理,还可以结合其他的创造性、娱乐性方法,如陶艺、书法、厨艺、插花艺术等,为患者提供丰富多彩的心理帮助。 2.表达性艺术治疗的过程 大多数表达性艺术治疗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准备期:热身、建立安全感; (2)孵化期:放松,减少自主性意识控制; (3)启迪期:意义开始逐渐呈现,包括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4)评价期:讨论过程意义,准备结束。 四个阶段大体是一个从理性控制到感受,再到理性反思 的过程。 (三)注意事项 1.表达性艺术治疗师需要受到专门训练; 2.对于严重患者,有时只是其它治疗的一种补充,需要和其他专业人员一起合作; 3.注意艺术性、科学性原则的结合,注意伦理界限。表达性艺术治疗很多时候会强调身心灵一体,要防止出现强烈的情感反应失控、非常意识状态(或意识改变状态);避免在治疗师与被治疗者之间发展不恰当的崇拜、依恋关系;不可引入超自然和神秘主义的理念和方法;避免不恰当的身体接触; 4.根据不同对象选择合适的表达性艺术治疗种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