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提公因式法练习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提公因式法练习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提公因式法练习试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提公因式法练习试题及答案

目标导航

1. 理解公因式及提公因式法;

2. 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基础过关

2 2

1.把4a b 10ab分解因式时,应提取的公因式是

2.多项式x2 -9与x2 6x 9的公因式为

3.分解因式:3(a - 2) 2 _2(a - 2)= 2.2提公因式法

;(2) a「b c 二a -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因式:(1) -x -1二-

3 2 2 3

5. 分解因式:12xy —18xy 24xy =6xy

6. 多项式12abc -6bc 各项的公因式为

2

A. 2abc

B. 3bc

C.

7. 观察下列各组整式,其中没有公因式的是

A. 2a b 和a b

)

4b D. 6bc

()

B. 5m(a「b)和-a b

D. 2x -2y 和2

C. 3( a ■ b)和-a - b

8.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2

(1) 3x y _6xy (2) 5x y - 25x y (4) 2(a -3)2 - a 3

-4m3 2

16m -26m

(5) 3m(x - y) - 2(y - x)

2

(6) 18b(a -b) 2 -12(a -b)

(9) a(x - a) b(a - x) _c(x - a)

(10) (m n )(p q) - (m n)( p - q)

三、能力提升

2

9. 把多项式 m (a-2) ? m(2-a) 分解因式等于 ( )

2 2

A. (a -2)(m m)

B. C. m(a-2)(m -1) D. 10.女口果 x y =5 , xy =2,贝 H x 2y xy 2 =

n n42 2n 11. 分解因式: a +a +a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12.观察下列各式:1 ,1=1 2 ; 2,2=2 3 ; 3—3=3 4 ;……,请你将猜想到的规律用自

然数 n(n _1) 的式子表示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13.已知 4x 7x A 4,求-12x -21x 的值.

3 2 2 2 3 (7) 15x 3y 2 5x 2y -20x 2y 3 (8) 6x(x y) 4y(x y)

(a-2)(m - m) m(a-2)(m 1)

22 x y = ______________

四、聚沙成塔

L2x y = 6

x -3y =1

2.2 提公因式法

2 2

1. 2ab;

2. x 3 ;

3. (a 2)(3a 亠4) ;

4.(1)x+1 ;(2)b-c;

5. 2x —3xy 4y ;

6.D ;

7.A ;

2 2 2

8. (1)3xy(x-2); (2) 5x2y2(y_5x) ; (3) _2m(2m2 _8m+13); (4) (a_3)(2a_7) ;

2 2 2

(5) (x - y)(3m - 2x 2y) ; (6) 6(a - b) 2 (5b - 2a) ;(7) 5x2 y(3xy 1 一4y2);

(8)2(x+y)(3x-2y); (9) (x —a)(a —b —c) ; (10) 2q(m n);

9. C;10.10;21;11. a n(1 a 2 a n) ;12. n2 n = n(n 1) ;13. —6 ;14.6;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整理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22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0;若|a|=-a ,则a≤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提取公因式法测试题

9.1~9.2 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法同步练习 【基础能力训练】 一、因式分解 1.下列变形属于分解因式的是() A.2x2-4x+1=2x(x-2)+1 B.m(a+b+c)=ma+mb+mc C.x2-y2=(x+y)(x-y)D.(m-n)(b+a)=(b+a)(m-n) 2.计算(m+4)(m-4)的结果,正确的是() A.m2-4 B.m2+16 C.m2-16 D.m2+4 3.分解因式mx+my+mz=() A.m(x+y)+mz B.m(x+y+z)C.m(x+y-z)D.m3abc 4.20052-2005一定能被()整除 A.2 008 B.2 004 C.2 006 D.2 009 5.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ax+xb+x=x(a+b)B.a2+ab+b2=(a+b)2 C.a2+5a-24=(a-3)(a-8)D.a(a+ab)+b(1+b)=a2b(1+b) 6.已知多项式2x2+bx+c分解因式为2(x-3)(x+1),则b,c的值是()A.b=3,c=1 B.b=-c,c=2 C.b=-c,c=-4 D.b=-4,c=-6 7.请写出一个二次多项式,再将其分解因式,其结果为______. 8.计算:21×3.14+62×3.14+17×3.14=_________. 二、提公因式法 9.多项式3a2b3c+4a5b2+6a3bc2的各项的公因式是() A.a2b B.12a5b3c2C.12a2bc D.a2b2 10.把多项式m2(x-y)+m(y-x)分解因式等于() A.(x-y)(m2+n)B.(x-y)(m2-m) C.m(x-y)(m-1)D.m(x-y)(m+1) 11.(-2)2001+(-2)2002等于() A.-22001B.-22002C.22001D.-2 12.-ab(a-b)2+a(b-a)2-ac(a-b)2的公因式是() A.-a(a-b)B.(a-b)2C.-a(a-b)(b-1)D.-a(a-b)2 13.观察下列各式: (1)abx-cdy (2)3x2y+6y2x (3)4a3-3a2+2a-1 (4)(x-3)2+(3x-9)(5)a2(x+y)(x-y)+12(y-x)(6)-m2n(x-y)n+mn2(x-y)n+1 其中可以直接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有() A.(1)(3)(5)B.(2)(4)(5) C.(2)(4)(5)(6)D.(2)(3)(4)(5)(6) 14.多项式12x2n-4n n提公因式后,括号里的代数式为() A.4x n B.4x n-1 C.3x n D.3x n-1 15.分解下列因式: (1)56x3yz-14x2y2z+21xy2z2 (2)(m-n)2+2n(m-n) (3)m(a-b+c)-n(a+c-b)+p(c-b+a)

北师大版初二数学下知识点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 不等关系 ※1. 一般地,用符号“<”(或“≤”),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 要区别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表示的是相等的关系;不等式表示的是不相等的关系. ※3. 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负数 <===> 大于等于0(≥0) <===> 0和正数 <===> 不小于0 非正数 <===> 小于等于0(≤0) <===> 0和负数 <===> 不大于0 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1) 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那么a+c>b+c, a-c>b-c. (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c b c a >. (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那么a-b 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 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 等于0;反过来,如果a-b 等于0,那么a=b; 如果ab <===> a-b>0 a=b <===> a-b=0 a a-b<0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三. 不等式的解集: ※1.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 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与方程的解不同. ¤3.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①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 ②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课堂练习 1.判断正误:(1)不等式x -1>0有无数个解;(2)不等式2x -3≤0的解集为x ≥ 3 2 . 2.将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1)x >4;(2)x ≤-1;(3)x ≥-2;(4)x ≤6. 1.解:(1)∵x -1>0,∴x >1∴x -1>0有无数个解.∴正确. (2)∵2x -3≤0,∴2x ≤3,∴x ≤ 2 3 ,∴结论错误.

八年级数学教案-《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知识点归纳

《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知识点归纳 ★★知识体系梳理◆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变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化和为积)注意:1、因式分解对 象是多项式;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 再分解为止;3、可运用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检验 因式分解的正确性;◆分解因式的作用分解因式是一种重 要的代数恒等变形,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常见的用途有化简多项式和进行简便运算,恰当的运用分解因式,常可以使计算化繁为简。◆分解因式的一些原则(1)提公因式优先的原则.即一个多项式的各项若有公因式,分解时应首先提取公因式。(2)分解彻底的原则.即分解因式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 项式因式都再不能分解为止。(3)首项为负的添括号原 则.即如果多项式的首项系数为负,应先添上带“-”号的括号,并遵循添括号法则。◆因式分解的首要方法―提公因 式法1、公因式:一个多项式每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 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2、提公因式法: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把各项共有的因式提出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3、使用提取公 因式法应注意几点:(1)提取的“公因式”可以是数、单项式,也可以是一个多项式,是一个整体。(2)公因式必须是 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有的因式,在提取公因式时,要把这些公共的因式全部找出来,并提到括号外面去,才算完成了提取公因式。(找最高公因式)(3)对多项式中的每一项的数字系数,在提取时要提出这些数字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字母,要提取相同字母的指数的最低指数。◆提公因式 法分解因式的关键:1、确定最高公因式;(各项系数的最大

公约数与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之积)2、提出公因式后另一因 式的确定;(用原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公因式) ★★典型例题、方法导航◆考点一:因式分解的意义【例1】判断下列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1) ------------ ---------------()(2) -------------------()(3) -------------------- ()(4) ----------------------------------()(5) -------------------------------()【例2】根据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关 系连线 【例3】已知关于的多项式分解因式为,求的值。 ◎ 变式议练一1、下列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因式分解 的是()a、 b、c、 d、 2、辨析下列因式分解是否正确,若 错误请改正。(1)分解因式不彻底:(2)提出公因式后漏项:◆考点二:提公因式法【例4】分解因式: (1)(2)(3) (4)(5)

2019年春七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因式分解4.2提取公因式法练习新版浙教

第4章因式分解 4.2提取公因式法 知识点1多项式的公因式 一般地,一个多项式中每一项都含有的相同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1.多项式-6m3n-3m2n2+12m2n3的公因式为( ) A.3mn B.-3m2n C.3mn2D.-3m2n2 知识点2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可把该公因式提取出来进行因式分解.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取公因式法. [注意] 当多项式的某项恰为公因式时,提公因式后,另一个因式中不要漏掉“+1”或“-1”.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x2-5x; (2)2x2y2-4y3z; (3)-5a2+25a; (4)14x2y-21xy2+7xy. 知识点3添括号法则 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 3.添括号:1-2a=+(________);-a2+2ab-b2=-(____________). 一用提取公因式法处理较复杂的因式分解题 教材例2变式题分解因式: (1)x2(y-2)-x(2-y); (2)2(a-3)2-a+3.

[归纳总结] 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关键是确定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公因式可以是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和多项式. 探究二提取公因式法的简单应用 教材补充题523-521能被120整除吗? [反思] 分解因式:-6ab2+9a2b-3b. 解:-6ab2+9a2b-3b=-(6ab2-9a2b+3b)①=-(3b·2ab-3b·3a2+3b)②=-3b(2ab-3a2).③ (1)找错:从第________步开始出现错误; (2)纠错: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试题提取公因式法.docx

提取公因式法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如果二次三项式21x ax +-可分解为()()b x x +?-2,那么a +b 的值为( ) A. -2 B. -1 C. 1 D. 2 2.若关于x 的多项式x 2﹣px ﹣16在整数范围内能因式分解,则整数p 的个数有( ) A .4 B .5 C .6 D .7 3.多项式8x m y n-1-12x 3m y n 的公因式是( ) A .x m y n B .x m y n-1 C .4x m y n D .4x m y n-1 4.多项式2x 2﹣2y 2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 A .2(x+y )2 B .2(x ﹣y )2 C .2(x+y )(x ﹣y ) D .2(y+x )(y ﹣x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5.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2210x -= 6.分解因式:a 2(x ﹣y )+(y ﹣x )= 7.多项式的公因式是:x 3﹣x=. 8.已知a+b=3,ab=2,则a 2b+ab 2=.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9.我们对多项式x2+x-6进行因式分解时,可以用特定系数法求解.例如,我们可以先设x 2+x-6=(x+a )(x+b ),显然这是一个恒等式.根据多项式乘法将等式右边展开有:x 2+x-6=(x+a )(x+b )=x2+(a+b )x+ab 所以,根据等式两边对应项的系数相等,可得:a+b=1,ab=-6,解得a=3,b=-2或者a=-2,b=3.所以x 2+x-6=(x+3)(x-2).当然这也说明多项式x2+x-6含有因式:x+3和x-2. 像上面这种通过利用恒等式的性质来求未知数的方法叫特定系数法.利用上述材料及示例解决以下问题. (1)已知关于x 的多项式x 2+mx-15有一个因式为x-1,求m 的值; (2)已知关于x 的多项式2x 3+5x 2 -x+b 有一个因式为x+2,求b 的值.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各章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 一、全等三角形判定、性质: 1.判定(SSS) (SAS) (ASA) (AAS) (HL直角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定理: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定义)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及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是以底边的垂直平分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 有关的定理及其推论 : 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 反证法: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四、直角三角形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判定 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互逆命题、互逆定理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

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 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五、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 :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外心)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角平分线。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内心)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定义: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基本性质: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或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a>b,那么 a+c>b+c, a-c>b-c.(注:移项要变号,但不等号不变)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c b c a >. 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 <===> a-b>0 a=b <===> a-b=0 a a-b<0 3.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4.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5.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点,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 6.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 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7.解不等式的步骤: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合并同类项; 4、系数化为1。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数学2《提公因式法》

2 提公因式法 第1课时直接提公因式因式分解 总体说明: 本节是因式分解的第2小节,占两个课时,这是第一课时,它主要让学生经历从乘法的分配律的逆运算到提取公因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主要思想——类比思想,运用类比的数学方法,在新概念提出、新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如学生在接受提取公因式法时,由整式的乘法的逆运算到提取公因式的概念,由提取的公因式是单项式到提取的公因式是多项式时的分解方法,都是利用了类比的数学思想,从而使得学生接受新的概念时显得轻松自然,容易理解,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1)学生的技能基础: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解了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能通过观察、类比等手段,寻求因式分解与因数分解之间的关系,这为今天的深入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2)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有了上一节课的活动基础,由于本节课采用的活动方法与上节课很相似,依然是观察、对比等,学生对于这些活动方法较熟悉,有较好的活动经验.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确定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2.通过与因数分解的类比,感悟数学中数与式的共同点,体验数学的类比思想.

3.通过对因式分解的教学,培养学生“换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直接提公因式因式分解. 2.教学难点:正确找出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 三、教学过程 环节1自学提纲,生成问题 阅读教材P95~P96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1.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2.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3.当多项式第一项的系数是负数时,通常先提出“-”号,使括号内第一项的系数成为正数.在提出“-”号时,多项式的各项要变号. 4.把多项式6a2b+10ab2分解因式时,应提取的公因式是2ab. 环节2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1小组讨论 例1多项式6ab2c-3a2bc+18a2b2中各项的公因式是() A.abc B.3a2b2 C.3ab D.3a2b2c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如何确定一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分析: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为3ab.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考试知识点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1性质:全等三角形对应 角 相等、对应 边 相等 ※2判定:①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SSS 、SAS 、ASA 、AAS ). ②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独有的方法: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即HL 二. 等腰三角形 ※1.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2.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3. 推论:等腰三角形 顶角平分线 、 底边中线 、 底边上的高 互相重 合(即“ 三线合一 ”). ※4.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 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 图形,有 3 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三.直角三角形 ※1.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关系22b a =2 c ,那么这个三角 形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满足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常见的勾股数有:

(1)3,4,5; (2)5,12,13;(3)6,8,10;(4)8,15,17 (5)7,24,25 (6)9, 40, 41 ※2.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应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要点诠释: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语言叙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说成“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应该说成“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 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②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HL还有SSS,SAS,ASA,AAS,一共有5种判定 方法. 四.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五. 角平分线 ※1. 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整理(供参考)

1、一支蜡烛长20厘米,.点燃后每小时燃烧5厘米,燃烧时剩下的高度n (厘米)与燃烧时间t(时)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2、已知正比例函数kx y =(0≠k )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k x y +=的图象大致是( ) A C D 3、甲、乙两人同时沿着一条笔直的公路朝同一方向前行,开始时,乙在甲前2千米处, 甲、乙两人行走的路程S (千米)与时间t (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乙的速度为4千米/时 B 、经过1小时,甲追上乙 C 、经过0.5小时,乙行走的路程约为2千米 D 、经过1.5小时,乙在甲的前面 4、当14+a 的值为最小值时,a 的取值为( ) A 、-1 B 、0 C 、4 1 - D 、1 5、若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169的算术平方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121的负的平方根,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的平方根为( ) A. 2 B. 4 C.±2 D. ±4 6、满足-3<x <5的整数x 是( ) A 、-2,-1,0,1,2,3 B 、-1,0,1,2,3 C 、-2,-1,0,1,2 D 、-1,0,1,2 7、如图,有一圆柱,它的高等于8cm ,底面直径等于4cm (π=3).在圆柱下底面的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与A 相对的B 点处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大约等于 ( ) A .10cm B .12 cm C .19cm D .20cm 8、直线y kx b =+经过点(1,)A m -,(,1)B m (1)m >,则必有( ) A. 0,0k b >> .0,0B k b >< .0,0C k b <> .0,0D k b << 9、如果0ab >, 0a c <,则直线a c y x b b =-+不通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10、如图,两直线1y kx b =+和2y bx k =+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 ) x y x y x y x y O O O O S(千米) 1 2 3 4 0.5 1 乙 甲 O t (时)

八年级数学 提公因式法(一)

八年级数学提公因式法(一)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让学生了解多项式公因式的意义,初步会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二)能力训练要求 通过找公因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时,先让学生自己找公因式,然后大家讨论结果的正确性,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还能使学生初步感到因式分解在简化计算中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教学重点 能观察出多项式的公因式,并根据分配律把公因式提出来. ●教学难点 让学生识别多项式的公因式. ●教学方法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两张 第一张(记作§2.2.1 A) 第二张(记作§2.2.1 B) ●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投影片(§2.2.1 A) [师]从上面的解答过程看,解法一是按运算顺序:先算乘,再算和进行的,解法二是先逆用分配律算和,再计算一次乘,由此可知解法二要简单一些.这个事实说明,有时我们需要将多项式化为积的形式,而提取公因式就是化积的一种方法. Ⅱ.新课讲解 1.公因式与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概念. [师]若将刚才的问题一般化,即三个矩形的长分别为a、b、c,宽都是m,则这块场地

的面积为ma+mb+mc,或m(a+b+c),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ma+mb+mc=m(a+b+c) 从上面的等式中,大家注意观察等式左边的每一项有什么特点?各项之间有什么联系?等式右边的项有什么特点? [生]等式左边的每一项都含有因式m,等式右边是m与多项式(a+b+c)的乘积,从左边到右边是分解因式. [师]由于m是左边多项式ma+mb+mc的各项ma、mb、mc的一个公共因式,因此m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各项的公因式. 由上式可知,把多项式ma+mb+mc写成m与(a+b+c)的乘积的形式,相当于把公因式m 从各项中提出来,作为多项式ma+mb+mc的一个因式,把m从多项式ma+mb+mc各项中提出后形成的多项式(a+b+c),作为多项式ma+mb+mc的另一个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2.例题讲解 [例1]将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3x+6; (2)7x2-21x; (3)8a3b2-12ab3c+abc (4)-24x3-12x2+28x. 分析:首先要找出各项的公因式,然后再提取出来. [师]请大家互相交流. [生]解:(1)3x+6=3x+3×2=3(x+2); (2)7x2-21x=7x·x-7x·3=7x(x-3); (3)8a3b2-12ab3c+abc =8a2b·ab-12b2c·ab+ab·c =ab(8a2b-12b2c+c) (4)-24x3-12x2+28x =-4x(6x2+3x-7) 3.议一议 [师]通过刚才的练习,下面大家互相交流,总结出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生]首先找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如8和12的最大公约数是4. 其次找各项中含有的相同的字母,如(3)中相同的字母有ab,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 4.想一想 [师]大家总结得非常棒.从例1中能否看出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与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有什么关系? [生]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形式. Ⅲ.课堂练习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提取公因式法知识点-word文档资料

七年级数学知识点:提取公因式法知识点 多阅读和积累,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在此查字典数学网为您提供提取公因式法知识点,希望给您学习带来帮助,使您学习更上一层楼! ◆ 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变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化和为积) 注意: 1、因式分解对象是多项式; 2、因式分解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不能再分解为止; 3、可运用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检验因式分解的正确性; ◆ 分解因式的作用 分解因式是一种重要的代数恒等变形,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常见的用途有化简多项式和进行简便运算,恰当的运用分解因式,常可以使计算化繁为简。 ◆ 分解因式的一些原则 (1)提公因式优先的原则.即一个多项式的各项若有公因式,分解时应首先提取公因式。 (2)分解彻底的原则.即分解因式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 因式都再不能分解为止。 (3)首项为负的添括号原则.即如果多项式的首项系数为负,应先添上带“-”号的括号,并遵循添括号法则。

◆ 因式分解的首要方法—提公因式法 1、公因式:一个多项式每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2、提公因式法: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可以逆用乘法分配律,把各项共有的 因式提出以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3、使用提取公因式法应注意几点: (1)提取的“公因式”可以是数、单项式,也可以是一个多项式,是一个整体。 (2)公因式必须是多项式的每一项都有的因式,在提取公因式时,要把这些公共的因式全部找出来,并提到括号外面去,才算完成了提取公因式。(找最高公因式) (3)对多项式中的每一项的数字系数,在提取时要提出这些数字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字母,要提取相同字母的指数的最低指数。 ◆ 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关键: 1、确定最高公因式;(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与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之积) 2、提出公因式后另一因式的确定;(用原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公因式) 提取公因式法知识点整理的很及时吧,提高学习成绩离不开

(完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数学试题和答案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4的平方根是( A ) A .2± B .2 C . D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3,-2)在( D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下列实数2 1 - , 0, π , 4 , 31 , 5中是无理数的有(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在下列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B ) A .7,24,25 B .3,5,7 C .8,15, 17 D .9,40,41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 A .632= ? B .532=+ C .5315= D .235=- 6.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 数轴的原点为旋转中心,将过原点的对角线顺时 针旋转,使对角线的另一端点落在数轴正半轴的 点A 处,则点A 表示的数是( B ) A .3 2 B C D .4.1 7.点(2,6)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为( A ) A .(2,-6) B . (-2,-6) C . (-2,6) D . (6,2) 8.已知直角三角形中一条直角边长为12cm ,周长为30cm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B )A .2 20cm B .2 30cm C .2 60cm D .2 75cm 9 -( D ) A B .2 C . D . 10.已知平面内的一点P ,它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且与原点的距离是2,则点 P 的坐标是( C ) A .(-1,1)或(1,-1) B .(1,-1) C .( , ) D )

11.实数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 ()a b a ++2 的化简结果为( B ) A .2a b + B .b - C .b D .2a b - 12.如图是放在地面上的一个长方体盒子,其中' ' ' 9,5,6AB BB B C ===,在线段AB 的 三等分点E (靠近点A )处有一只蚂蚁,'' B C 中点F 处有一米粒,则蚂蚁沿长方体表面爬到米粒处的最短距离为( A ) A .10 B .106 C .5+35 D .6+3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中,请将答案填 在题后的横线上.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P a a -在x 轴上,则a = 2 14.比较大小:23 < 52 (填“>”或“<”或“=” ) 15.x 为无理数21的小数部分,则x = 214- (结果保留根号) 16.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剪一剪, 拼成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5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边ABC ?的顶点(6,0)A -,(2,0)B ,则顶点C 的坐标 为 (2,43),(2,43)--- 第12题图 第16题图 第11题图

(完整版)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数学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 不等式组 一. 不等关系 1. 一般地,用符号“<”(或“≤”),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区别方程与不等式:方程表示是相等的关系,不等式表示是不相等的关系。 3.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 负数<===> 大于等于0(≥0)<===> 0 和正数<===> 不小于0 非正数<===> 小于等于0(≤0)<===> 0 和负数<===> 不大于0 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灵活运用: (1)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 a>b,那么 a+c>b+c, a-c>b-c.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 如果 a>b,并且 c>0,那么 ac>bc, a >b . c c (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 如果 a>b,并且 c<0,那么 acb,那么a-b 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 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 等于0;反过来,如果a-b 等于0,那么a=b; 如果ab <===> a-b>0 a=b <===> a-b=0 a a-b<0 (由此可见,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就可以了. 三. 不等式的解集: 1.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与方程的解不同. 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七年级数学因式分解复习题

因式分解 一、知识梳理 1、因式分解的概念 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多项式因式分解. 注:因式分解是“和差”化“积”,整式乘法是“积”化“和差”故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之间是互为相反的变形过程,因些常用整式乘法来检验因式分解. 2、提取公因式法 把ma mb mc ++,分解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其中一个因式是各项的公因式m ,另一个因式()a b c ++是ma mb mc ++除以m 所得的商,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用式子表求如下: ()ma mb mc m a b c ++=++ 注:i 多项式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ii 公因式的构成:①系数: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②字母: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字母; ③指数: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 3、运用公式法 把乘法公式反过用,可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运用公式法. ⅰ)平方差公式 22()()a b a b a b -=+- 注意:①条件:两个二次幂的差的形式; ②平方差公式中的a 、b 可以表示一个数、一个单项式或一个多项式; ③在用公式前,应将要分解的多项式表示成22b a -的形式,并弄清a 、b 分别表示什么. ⅱ)完全平方公式 2222222(),2()a ab b a b a ab b a b ++=+-+=- 注意:①是关于某个字母(或式子)的二次三项式; ②其首尾两项是两个符号相同的平方形式; ③中间项恰是这两数乘积的2倍(或乘积2倍的相反数); ④使用前应根据题目结构特点,按“先两头,后中间”的步骤,把二次三项式整理成222)(2b a b ab a ±=+±公式原型,弄清a 、b 分别表示的量. 补充:常见的两个二项式幂的变号规律: ①22()()n n a b b a -=-; ②2121()()n n a b b a ---=--.(n 为正整数) 4、十字相乘法 借助十字叉线分解系数,从而把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十字相乘法.对于二次项系数为l 的二次三项式,2q px x ++ 寻找满足,ab q a b p =+=的

(完整)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 工作计划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八年级(2)班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现就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计划制定如下:一、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成绩不太理想。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大部分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但个别学生连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学习能力上,一些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本章将证明与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有关的一些结论,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将研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进一步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了解一般不等式的解、解集、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通过具体实例渗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内在联系.最后研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应用.第三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本章将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

面图形的平移与旋转,探索平移,旋转的性质,认识并欣赏平移,中心对称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第四章《分解因式》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揭示分解因式的实质,最后学习分解因式的几种基本方法。第五章《分式与分式方程》本章通过分数的有关性质的回顾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能解决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第六章《平行四边形》本章将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还将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的规律;经历操作,实验等几何发现之旅,享受证明之美。 三、本学期教学内容目的要求,重难点 第一章主要让学生经历证明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图形性质与判定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第二章主要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不等关系,进一步体会模型思想,体会不等式,函数,方程之间的联系;第三章主要让学生经历平移与旋转的认识及应用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增强观察,归纳,抽象,概括等能力;第四章主要让学生体会因式分解的意义,体会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五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分式的概念,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能用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模型思想;第六章主要让学生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及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推理能力。 重点:(1)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能证

初二数学上册北师大版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1)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 平方,即2 22c b a =+ (2)勾股定理的验证:测量、数格子、拼图法、面积法,如青朱出入图、五巧板、玄图、总统证法……(通过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得到验证,也叫等面积法或等积法) (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直角三角形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2c b a =+,那 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2c b a =+的三个正整数a ,b , c ,称为勾股数。 常见的勾股数有:(6,8,10)(3,4,5)(5,12,,13)(9,12,15)(7,24,25)(9,40,41)…… 规律:(1),短直角边为奇数,另一条直角边与斜边是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两边之和是短直角边的平方。即当a 为奇数且a <b 时,如果b+c=a2那么a,b,c 就是一组勾股数.如(3,4,5)(5,12,,13)(7,24,25)(9,40,41)…… (2)大于2的任意偶数,2n(n >1)都可构成一组 勾股数分别是:2n,n2-1,n2+1 如:(6,8,10)(8,15,17)(10,24,26)…… 4、常见题型应用: (1)已知任意两条边的长度,求第三边/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积…… (2)已知任意一条的边长以及另外两条边长之间的关系,求各边的长度//斜边上的高线/周长/面积…… (3)判定三角形形状: a2 +b2>c2锐角~,a2 +b2=c2直角~,a2 +b2<c2钝角~ 判定直角三角形a..找最长边;b.比较长边的平方与另外两条较短边的平方和之间的大小关系;c.确定形状 (4)构建直角三角形解题 例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之比为3:4,斜边为 10。求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 解:设两直角边为3x ,4x ,由题意知: ∴x=2,则3x=6,4x=8,故两直角边为6,8。 中考突破 (1)中考典题 例. 如图(1)所示,一个梯子AB 长2.5米,顶端A 靠在墙AC 上,这时梯子下端B 与墙角C 距离为1.5米,梯子滑动后停在DE 位置上,如图(2)所示,测得 得BD=0.5米,求梯子顶端A 下落了多少米? 思维入门指导:梯子顶端A 下落的距离为AE ,即求AE 的长。已知AB 和BC ,根据勾股定理可求AC ,只要求出EC 即可。 解:在Rt △ACB 中,AC2=AB2-BC2=2.52-1.52=4, ∴AC=2 ∵BD=0.5,∴CD=2 ∴EC=1.5 答:梯子顶端下滑了0.5米。 点拨:要考虑梯子的长度不变。 例5. 如图所示的一块地,AD=12m ,CD=9m ,∠ADC=90°,AB=39m ,BC=36m ,求这块地的面积。 思维入门指导:求面积时一般要把不规则图形分割成规则图形,若连结BD ,似乎不 解:连结AC ,在Rt △ADC 中, 在△ABC 中,AB2=1521 答:这块地的面积是216平方米。 点拨:此题综合地应用了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判定条件。 第二章 实数 基本知识回顾 1. 无理数的引入。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 得要领,连结,求出即可。AC S S ABC ACD ??-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