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减少直至消灭产品中的异物,本着以防为主,控制异物源的原则,制定此管理办法。本办法所涉及人员,均要认真学习并掌握异物控制办法;同时本办法所涉及到的责任人,在本办法公布后,不愿接受处罚条例中的规定的,可主动申请调离岗位,否则视为自愿接受由于工作失职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对其的相应处罚。

2. 定义:

美国药物管理局对“异物”是这样定义的——任何不是相关食物的组成部分或与之有关的外来的物体或物质(如玻璃、金属、木头、塑料)。

3.各类异物的控制方法及责任

鸡源性异物(鸡体异物):

鸡源性异物主要有:羽毛、毛根、黄皮、嗉料沙石、寄生虫、软骨、硬骨、筋、膜等。

鸡源性异物主要来源于原料,鸡车间原料使用前,要求对原料进行100%检品。鸡车间鸡源性异物控制办法具体参考如下:

羽毛、毛根、黄皮控制办法:

浸烫槽水温控制在57-62℃,温度波动范围℃,搅拌器工作正常,责任人为设备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

打毛机由操作人员依鸡的体重、大小随时调整打毛间隙,以不打破皮为准,打毛机工作运转正常,每天检查打毛胶指,对损坏的胶指随时更换,责任人为设备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

人工拨毛:鸡出打毛机后,对鸡体上的可见羽毛、黄皮,全部人工拨去,残留小于5%,责任人为该区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

产品分割前后,由终端检品装袋人员将皮肤上残留的羽毛(绒毛)、毛根、特别是翅上的毛根、羽毛全部拨下,终端质检员负责逐袋检查,该区品管员根据质量情况进行抽查或全检,责任人为终端装袋工人、终端质检员及该区品管员。

嗉料、沙石控制办法:

鸡场管理员按规定进行宰前8-10小时断料、3小时断水,并优先采用网上养鸡,同时严禁在夏季使用沙石垫料;

毛鸡到厂后,由品管员负责抽检嗉囊内残留嗉料含量,反馈鸡场,由此造成的损失,由饲养户负责;

要按正确的工艺勒嗉、开肛、及掏膛,破损率不得超过5%,由该区品管员负责检查,对

超过5%的情况,有权处罚操作工人及其直接领导,每超过1个百分点,处罚20元(以半天为计算单位);

内外清洗喷头每日冲洗,保证畅通,由品管员负责检查其工作状况;

预冷槽:每日清洗2次,按标准换水,每隔一小时排污一次,鸡出预冷槽后,吊挂区不允许有嗉料,沙石等污物,预冷品管员负责检查,由预冷组操作者执行;

分割及装袋过程中,由操作工人逐块检查剔除异物,再由品管员抽检,符合标准的产品方可进行包装,包装袋在使用之前进行检查,剃除异物;

寄生虫控制办法:由毛鸡检验员和宰后品管员负责,发现体表、内脏有寄生虫者,一律不得进入预冷槽,进行特殊加工处理,并通知畜牧中心,对提供毛鸡者进行责任追究。

软、硬骨控制办法:

去骨前已骨折的产品不能直接加工去骨产品,操作工负责,该区品管员负责监督并抽检,将骨折的产品进行单独处理并仔细检查骨的清理情况;

去骨过程中不得将硬骨折断,对折断硬骨的,一律不再加工去骨产品,操作工负责,该区品管员负责监督;

每半小时刮洗一次加工案台,将检查下来的软骨等异物放入专用容器内,防止再次混入产品,每个检查点均设有专用盆,供操作工人及品管员放置检出的异物使用,卫生人员负责及时换水及清洗消毒,该区品管员负责监督;

软骨与肉的联接处,在去骨后,逐一检查,由操作工人负责,不得有软硬骨残留在肉中,终端质检员复检,该区品管员负责抽检,检验时如出现软、硬骨,对前端操作者实行处罚。

外源性异物(非鸡体异物):

包括:金属类、头发、纸屑、塑料/橡胶类、玻璃、木屑/竹签、蚊虫、瓜子皮/果核等。

金属的控制:

每袋产品至少经过二次金属检测器,金属检测器操作员负责机器的正常使用,出现异常时,对产品标识后暂入库,待机器运行正常后,补检合格的产品方可正式入库。

品管员对金属检测器半小时测试一次灵敏度,并记录。凡通不过金属检测器的产品,存放入专用容器中,由品管员负责单独处理,详细检查,记录并留样,说明金属的来源可能性,向前追查金属进入产品的环节、原因并根据结果对造成金属进入产品内的直接责任人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金属源的控制:

车间内禁止使用金属丝、金属刷、金属片等清洁用工具,生产部经理对此负责;

每周检查一次车间内机械、链条、传送带的轴承、螺栓等小型紧固金属件,以防脱落,由设备维护员负责;

对金属用具(如真空盘、速冻盘、盆、剪刀、刀、尺、锥子等),每天清洗时,由负责清洗的洗消班长、发放人员及品保员检查全部的金属托盘、盆等容器和用具,如有

开裂、折断、变形严重的一律停止使用;

对于炭烤炉等特殊设备器具,极易老化、氧化的设备需增加其清洗更换的频率,员工要了解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对每一产品注意观察,将可能被异物污染的产品单

独选出和存放。

凡维修车间设备(包括供水、供电、排水、空调等)的维护工作,一律安排在非生产时进行,门管员对修理人员带入的工具、用具等进行登记,出车间时复检。现场清

理人员要将全部修理废弃物进行清理,带出车间。生产期间如需对设备进行维修,维修现场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进出时除在门管理处登记物品外,品管员要对维

修全过程监督,确保金属等异物不能混入产品;

设备维修完成后设备人员要对现场进行清理,然后由卫生人员对现场进行清洗消毒,经品管人员对现场进行严格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建立设备使用前检查制度,由设备巡检专员负责每天对车间设备进行点检,并记录。

禁止车间工人(包括特许进入车间的参观人员)佩戴手表、戒指、项链、头夹及其它小件外露金属,此项工作由门管员负责;

纸箱装箱前由操作工人对纸箱逐一检查,如发现金属将实物转交该区品管班长,品管班长进行留样、登记,写明发现地点、发现人及来源呈报品管部经理,由品管部向

相应的纸箱厂提出客诉,对一个月内发现三次以上此现象的纸箱厂,强行停止供

货。

头发的控制:

进员工进车间前必须先进行头发梳理,进入生活区后按更衣程序进行更衣,进行自检、互检,并由门管员逐一检查发罩、帽子佩戴情况并用胶滚粘除工作服上残留的头发,着装不合格者或进入时未粘头发者不能进入,并将不合格者名单登记,报部门经理;

工作期间对工作服要进行清理头发工作,由各班各区域指定人员负责,至少每半小时一次,品管员2小时复查一次;

特许进入车间参观人员,进车间程序及更衣程序同员工要求;

各环节检品点检品人员负责对各环节产品的头发隐患进行逐块检查,发现头发后要留样、记录,并追究可能区域操作工人,由该区域生产班长及全体人员负责。

纸片、塑料袋、手套、废竹签、木制品等的控制办法:

纸片的控制办法:

车间内用记录纸,需选用不易撕破的纸张,不得与产品放置在一起,必须有塑料袋保护,在专区存放,由记录员负责;

每日由品管员检查允许用纸的纸张完整性,如有破损、部分撕丢,应由记录员找到撕落的纸片,否则,记录员应承担责任,;

产品装袋员对每块产品进行检查,发现纸片则要留样、记录,并向上追查,纸片来源,对责任者追究责任;

内外包材使用前专人负责检品,并将发现的纸屑交相应区域内的品管班长,由品管班长留样、记录,写明发现地点、发现人及来源,呈报品管部经理,由品管部向相应

的内外包材供应商提出客诉。

塑料片的控制办法:

塑料袋领用发放要记录,每日核对使用量、剩余量及破损量,三个数要一致,由领取人负责,品管员检查;

残损塑料袋要单独存放,不得随意丢弃;

各区塑料门帘专人负责,如发现破损、开裂现象,及时更换;

塑料袋、膜的处理:使用锋利刀的尖部划袋,划时尽可能划成圆弧形,每天磨刀一次,刀口不得有卷曲、断刃现象,刀尖不得有破损,由操作者负责,品管员检查;用于(IQF)单体速冻等的塑料膜,产品与塑料膜分离时要完整,不得贴于产品上;

装袋前由操作者检查袋内异物,并将发现的异物交相应区域内的品管班长,由品管班长留样、记录,写明发现地点、发现人及来源,呈报品管部经理,由品管部经理向

相应的供应商提出客诉。

手套的控制

有轻微手伤或特殊岗位员工可带手套工作。手套由各班班组长及专人负责发放。工作过程中手套不得随意摘下,并随时检查其完整性,发现破损的应尽快查找并上报。工作期间手套不得随处乱放,班后班长及专人负责手套的回收和清点,发现哪位员工丢失或破损没有及时上报的要追究其责任。

竹签、木制品的控制

设置专区存放竹签,并由专人发放,班组长要进行核对每天使用的数量、损坏的数量、剩余的数量要进行一一清点。因此品种较多,一定要防止相互混淆。

生产线上更换品种时,一定要对整条生产线进行彻底清理,防止有竹签混入产品中,或混入其它竹签中。

落地竹签由专人(卫生组人员)清理,员工不得随意挑捡,由各班班组长负责监督检查。熟食员工配串时,不同种的竹签一定要分开,做好的产品要一一检查,防止错签混签的

情况发生。

使用中损坏的竹签或发现断签产品,要单独存放,不得随意丢弃,要求将损坏竹签的每段均找到并拼凑完整,品管员进行确认检查。

穿串时班组长对竹签的使用数量、剩余量及损坏数量的一致性负责,并将相关数据、破损竹签、及剩余竹签上报给发签员。

车间内尽量避免使用木制、竹制等器具,特殊使用必须经品管部经理确认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由品管员负责监督检查,避免异物隐患。

玻璃的控制

车间内不允许使用玻璃器具存放产品,如有辅料为玻璃包装,需在进入车间前卸去玻璃器皿方可进入车间;

车间内禁止使用水银温度计,如速度库、冷库外的温度计表面为玻璃时,应用塑料膜加以保护;车间内使用的干湿温度计、钟表、应急灯等也应加以保护,以防破裂溅入产品;

荧光灯管:生产车间内使用照明设施必须有防护装置,更换时必须在非生产情况下进行,并进行适当维护,更换后对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清扫;

品管检测使用的酒精计、盐度计不得存放在车间,要求在生活区专处保管,使用前后进行检查。

一旦发生玻璃破碎的情况,立即停止生产线,对可疑的区域进行彻底的清理,可疑的产品进行周密的检查,必要时废弃。清理后,由生产管理人员和品管人员共同对现

场进行检查,直至确信清理干净为止。对生产线及周围区域进行清洗并消毒后方

可继续生产。

化验室采样用玻璃器具在进车间前由门管员负责检查,出车间后复查,确保无破损隐患。其它外源性异物的控制办法:

车间内禁止使用带盖记录表、铅笔,要求必须使用专用自制统一颜色手卷笔,参观人员进入车间必须使用专用记录笔及记录本,禁止带私人用笔进入车间,门管员及

各区班组长、品保、品管人员负责检查。

车间内禁止使用折刀、图钉、钉书机等办公用品,特殊允许带入车间的记录本、记录纸、工艺等不得有使用钉书机、钉书钉现象,门管员及各班组长、品保、品管监督检查。对卫生手套、记录笔等易混入产品的物品,车间也执行物品登记制度,领出数量、消耗数量、剩余数量,三数要合一,责任人为领物者,出现不明去向的,要登记,报告部门经理,终端产品的装袋员及终端产品的质检员要对每块产品在装袋前进行检查;

对发现的外源性异物必须登记、记录,并由品管员追究混入原因及责任人,并报部门经理。对混入金属等恶性异物的,检查出后要呈报总经理;

定期进行以前区、站台、更衣室、污水处理站、内脏处理间及厂区卫生死角为主的灭蝇活动,对于出、入口等车间与外界相通的通道,必须采用风帘、纱窗、门帘等措施进行有效地屏蔽,防止昆虫飞入,车间内不出现苍蝇等昆虫。

严格执行《个人卫生要求》,防止线头、首饰等异物混入产品。

4. 监督、检查与处罚

总经理至少每月对异物控制办法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品管部负责制定统一的检查表格,对查出的不执行规定或执行不够的部门或个人,由总经理根据处罚规定下达罚令;生产部、品管部经理至少每周对异物控制办法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对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及处罚意见;

处罚:处罚等级为A、B、C、D、E五等:

A等:执行制度不严格。对责任人,调离异物控制点,并处以20元罚款;

B等:不执行异物管理制度,并出现鸡源性异物混入产品,但未超过标准。对责任人调离工作岗位,并处以50元罚款,

C等:不执行制度或执行制度不严,导致鸡源性异物混入产品中造成超标,或非鸡源性异物混入产品(除金属外)。对责任人调离辞退处理,对部门经理警告,并

处以部门经理50元罚款;

D等:不执行制度或执行制度不严,经总经理三次以上检查重复发生的;导致产品销售后,被客户提出除有金属以外的异物或鸡源性超标的;客户要求索赔的;经

济损失在50万日元以上,对责任者辞退,并处以500元罚款,对部门经理记

过处分或降职使用,并处以200元罚款;

E等:经总经理三次检查,制度尚未落实;有金属异物混入产品中,被客户提出要求退货,并赔偿损失在200万日元以上;超出上述由于异物产生的质量事故,造

成公司更大损失的,对责任人辞退并处以1000元罚款,对部门经理降职,并

处以500元罚款。

6.减少物理性危害的重要操作提示:

物理性危害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涉及食品安全的,潜在的物理危害通常是能够引起伤害的外来物或无关的物体,如金属、玻璃、石块。另一种是有碍美观的污染物,如昆虫碎片,毛发和沙砾通常不会引起对消费者的伤害,是产品品质控制的内容。而第一种是涉及产品安全的,必须严格控制。此种异物通常来源于污染的辅料,设计粗略或维护不利的设施和设备,生产过程中不当的工作程序以及不当的员工行为。

在接受原辅料上减少异物

辅料说明书

厂家提供的保证书

供货方提供的检验报告或合格证书

每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减少设备中潜在的物理危害

严格执行GMP, 使用恰当设计的设备, 制定周密的维修计划并实施,减少或避免金属危害的发生;

减少物理伤害的过程/程序: 规范设备操作程序,及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列出不恰当的行为的操作,避免物理危害的发生;

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教育, 使他们认识到遵守现行的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生产按要求检查是否存在五金器具, 按SSOP进行卫生操作。

7. 异物合格标准:

鸡源性异物:硬骨:无

软骨:任意径长>1cm的不得检出,任意径长≤1cm的软骨不计

嗉料、沙粒0个/吨

绒毛、毛根、黄皮(小于1cm)少于600个/吨,大于1cm的不得检出非鸡源性异物:金属0个/吨

玻璃0个/吨

竹签0个/吨

头发0根/吨

塑料片/橡胶、纸片0个/吨

昆虫0个/吨

石子0个/吨

纺织物0个/吨

其它异物0个/吨

级等保,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管理规定

* 主办部门:系统运维部 执笔人: 审核人: XXXXX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管理规定 XXX-XXX-XX-02001 2014年3月17日

[本文件中出现的任何文字叙述、文档格式、插图、照片、方法、过程等内容,除另有特别注明,版权均属XXXXX所有,受到有关产权及版权法保护。任何个人、机构未经XXXXX的书面授权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引用本文件的任何片断。] 文件版本信息 文件版本信息说明 记录本文件提交时当前有效的版本控制信息,当前版本文件有效期将在新版本文档生效时自动结束。文件版本小于时,表示该版本文件为草案,仅可作为参照资料之目的。 阅送范围 内部发送部门:综合部、系统运维部、技术开发部

目录 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细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附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XXXXX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审批、发布、分发、更改、保管和作废等活动,根据《金融行业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引》(JR/T 0071—2012),结合XXXXX 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XXXXX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控制过程和活动。 第三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确保XXXXX信息系统正常运转形成的文书,用于阐述需保护的资产、风险管理的方法、控制目标及方式和所需的保护程度。 第四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XXXXX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各级文件的编写、审核和归档;负责组织体系各级文件的宣传推广。 第二章细则 第五条体系文件的类别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可分为以下四级: (一)一级文件:管理策略; (二)二级文件:管理规定; (三)三级文件:管理规范、实施细则、操作手册等; (四)四级文件:运行记录、表单、工单、记录模板等。 第六条体系文件的编写

外包过程控制程序

外包过程控制程序(总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1 目的:为确保外协加工厂商供应的产品质量符合本公司的需要,保证外协加工产品的加工进度、按时交货,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a)用于本公司人员、设备不足,生产能力负荷已达饱和时。 b)特殊产品无法购得现货,也无法自制时。 C)协作厂商有专门性的技术,利用外协质量较佳且价格较低。 3 职责:a)质保部负责外协加工业务的技术、质量控制。b)采购部为外协加工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正确执行,保证加工进度,按时交货。 4 内容和方法:4.1 审查方式:书面审查及实地调查。4.1.1 根据外协加工量的大小及外协加工单位的生产能力,选择三家以上厂商的资料,填具厂商资料调查表。4.1.2 实地调查时,由质保、生产、技术等部门派员组成调查小组,但每一次不一定所有人员都要参加,要视加工或产品制造的重要性而定,将调查结果填入厂商资料调查表中。4.2 审查标准及流程按《采购程序》“方法和步骤”执行。4.3 外协4.3.1 负责单位:由采购部依据合同评审情况负责外协加工或外协制造的对外联络事务。4.3.2 外协资料:外协加工或外协制造时要为协作厂商提供以下资料:—技术图纸或样品—检查标准—检验标准4.3.4 外协核价a)签订外协加工合同前须由采购部与财务部进行详细预算价格,报总经理批准后方可签订合同,并报财务存档。b)原辅材料耗用量必须要经技术核算,负责的生产管理人员签证。4.3. 5 外协指导管理由采购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外包过程进行检查、指导和督促,以: a)使外协厂商确实按照我们的规定来加工或制造。 b)协助外协厂商提高质量。 c)经常联系协调,了解外协的进度、质量,确保如期交货。 d)对外协厂商实施指导与考核。4.4 质量管理4.4.1 入厂检验:根据双方协定的验收标准及抽样计划,按《采购程序》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检查验收。4.4.2 外协厂商的质量管理为确保试用厂商或协作厂商供应的产品符合要求,市场部/国际贸易部必须组织对各协作厂商进行巡回检查,对每个协作厂商,每月至少要做二次以上的检查。4.4.2 不合格处理 a)验收人员将检验报告通知外协管理人员,并将资料存档,作为下次验收的依据。 b)采购部将验收情况通知协作厂商,使其针对缺陷进行改进,资料存档,作为考核依据。 a)生产中发现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外协而发生时,有关部门要及时通知质保部。 b)由质保部组织重检外协厂商交来的半成品或成品,并通知外协管理人员,资料存档,作为验收依据。 c)采购部通知协作厂商,资料存档,并作为考核的依据。4.4.3 责任分担不合格发生时,除要通知协作厂商针对不合格及其原因进行改进外,还要依照合同规定罚款或退换货。6.相关文件QP管理评审控制程序QP采购控制程序7.质量记录7.1外包厂商质量管理检查表 7.2 外包厂商调查表 2

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一.环境卫生的控制: 1.每日班前由车间主任对车间各地方门帘、纱窗、物料进出口、垃圾口进行检查,对防蝇虫措施,下水道防鼠措施,消毒设施等彻底检查,并确保无误。 2.生产车间所有光趋捕虫器的工作情况由卫生员每日检查一次,并做好捕虫记录,每一周更换一次捕虫纸,捕虫器安装位置应远离人员工作处及储存容器上方。 3.设备在生产前1-2天应进行清洗,并清洗彻底。 4.员工、原料、物料、下脚料出入车间,各有专用的通道;人员通道应设有风幕,物料出入口均设有水幕,防止蝇虫的飞入。 5.每日班中利用吃饭时间对工作区域的卫生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并保持清洁;下脚料不能随时冲入下水道,应及时清除车间。 6.每日班后,工器具、设备等应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并用含有效氯为100ppm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对不宜挪动的设备用大于85度的热水进行消毒;夏天更应该注意滋生粘膜、长霉现象; 7.洗手消毒、鞋靴消毒每4小时更新一次消毒液,或采用补加氯水法,吸收控制在30-50ppm,鞋靴消毒控制在200ppm 二.人员的控制: 1.车间进入口设立卫生员,检查进入车间人员的着衣情况,进行滚动粘发,并监督执行消毒情况:清水皂液清水消毒液(泡30秒)清洗干燥;检查项目:内帽、头发外露、工作服情况、手表、饰品等其他生产无关的物品不准带入车间。 2.进入车间人员衣帽必须整洁、穿戴整齐、头发不得外露、指甲不得涂指甲油、不得留长指甲、不准带戒指、耳环及其他装饰物。 3.严禁衣帽不洁剂闲杂人员进入车间,操作人员在生产区域内严禁吃零食。 4.严禁非生产用工具进入车间,并对工器具进行下班清点,并记录工器具的数量,发现偏差及时追查,并把问题及时上报。 5.严禁随地吐痰及一切影响工艺卫生的举止,若工作中划伤手及时出车间进行包扎,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停修,若可以工作,但必须佩戴橡胶手套。 6.员工不得把脚放在工器具上或坐在周转箱上。 三.容器的控制 1.精加工区和粗加工区使用的工器具与周转箱应严格区分开来,盛放原料的周转箱、下脚料的周转箱、盛放半成品的周转箱、盛放碎玻璃的容器应按不容色泽区分开来,不得混用,适用前均应消毒干净,每班用完彻底清洗干净分类存放。 2.所有容器应保持内外清洁,不得随意落地,不得随意带出工作区域,以免交叉污染。 3.对使用新购置的容器,应把标签及其他一些标签撕掉,以防混入产品中,不能用破烂容器及碎玻璃容器。 4.不能用玻璃温度计测量中心温度,以防破碎。 5.维修工进入车间必须填写《物品清点记录》,确定物品的件数,维修工作完,必须清理现场,特别是螺丝帽、铁钉等小配件,必须前后一致,否则对当日的产品进行隔离。 6. 碎玻璃瓶预防程序和应急措施: (一).预防程序 1.车间内所有照明设施必须安装“三防灯”。 2.生产车间玻璃窗户必须贴防护膜。 3.对于挑选出来的碎玻璃及不合格的碎玻璃应放在指定的碎玻璃回收处,并由专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新编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新编版) 1.目的 对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施工管理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满足合同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承建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控制。 3.职责 3.1投标管理部负责工程合同交底; 3.2项目中心负责施工准备、施工过程、项目组建与收尾的检查、监督、组织、协调工作。 3.3项目监察部负责工程质量、环境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的检查与监督; 3.4劳务管理部负责劳务分包方的考评;

3.5采购管理部负责供应商、专业分包的考评; 3.6项目经理负责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的组织实施工作以及对分包方的管理。 4.工作程序 工作流程图:详见流程图一 4.1范围管理 4.1.1项目中标后按照公司招标文件、投标报价、投标承诺的内容进行项目交底,明确施工范围。 4.1.2项目部依据交底范围进行核对,识别投标范围与施工现场状况的不同,并及时进行沟通,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补充或明确。 4.1.3项目部就施工范围进行分解,并制定范围控制措施,责任到人。 4.1.4项目部要进行范围变更管理。 4.2项目规划管理 4.2.1项目规划大纲由项目中心总经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编写。祥见项目管理手册《项目规划管理程序》

异物管理制度

1.目的 为防止生产产品被异物污染,确保产品质量,规范员工良好的行为规范,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舒适,特制定本制度。 2.定义和范围 2.1.罐体中不应该有的物质均称为异物。 2.2.工厂部经常出现的异物主要分为:人体异物、环境异物、虫害异物、金属异物、 尖锐物品、玻璃制品和化学制品、原辅材料的包装物等。 2.3.适用于公司所有区域 3.职责 3.1.各部门主管负责安排人员对该区域进行异物管理控制。 3.2.各部门主管负责监督检查该区域的异物管理控制状况。 3.3.公司食品安全小组负责对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 4.人员的控制 4.1.疾病控制:经体检或监督人员观察,凡是患有或似乎患有疾病、创面,包括疖、 疮或感染性的创伤,或可成食品包装材料的微生物污染源的员工,直至消除上述病症之前,均不得参与作业,否则会造成污染。必须要求员工,发现上述疾病,要向上司报告; 4.2.上岗前必须体检,凡患有或可能患有妨碍食品生产卫生的人员不得进入工厂部; 4.3.所有与产品可能接触的人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工作;4.4.所有进入生产区的人员上岗前应在更衣室穿戴好清洁、完好的工作服和工作鞋, 工作服应无毛絮;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不得涂抹口红、睫毛油、香水,男员工严禁留长发、留胡须;不得将与生产无关的个人用品和饰物带入车间;不得佩戴不稳固的饰物,如手表、钥匙、项链、耳钉、耳环、发卡等,不化妆;保持公共场所(更衣室、厕所、沐浴室、工间休息室等)整洁、卫生; 4.5.工作区域不得有抽烟、饮酒、嚼口香糖、零食等行为,不准随地吐痰,吸烟到公 司指定吸烟区。 4.6.随手关门,防止外界昆虫进入车间。

文件资料有效控制制度

文件资料有效控制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管理,对包括职业健康安全在内的管理体系运行中使用的各类文件实施有效控制,以确保各过程、环节/场所使用的文件具有统一性、完整性、正确性和有效性,与体系运行相关的部门均使用有效的现行版本文件,防止误用作废文件。 对安全记录档案进行有效控制,以证实符合规定要求,为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在必要时实现可追溯性。 2范围 本程序包含了文件的编写、审批、发放、使用、更改及作废等子过程。规定了各过程负责人的职责,适用于各过程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 本程序包括记录的填写、收集、保管、处置等子过程。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综合管理体系运行中形成的所有记录的控制。 3职责 3.1各过程管理部门职责: 3.1.1负责确定所管理的过程的文件需求。 3.1.2负责对所需的文件进行策划并安排专人编写。 3.1.3负责过程管理文件的(程序、规定、制度、表格)组织编制。

3.1.4负责严格执行过程管理文件的规定,并按规定的表格做好相应的记录。 3.1.5负责文件更改内容等。 3.2生产部职责: 3.2.1负责管理手册的编制。 3.2.2负责体系的认证和日常维护管理工作。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各过程文件的编制、评审和批准。 3.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记录的建立与管理。 4程序内容 4.1确定文件种类 4.1.1为便于文件管理,根据不同的管理方式将综合管理体系文件分为外来文件、综合管理体系文件。 4.1.2外来文件:外来文件系指国家、地方政府部门发布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标准(见法律法规的识别与评价程序);上级部门下发的通知、要求、规定和办法;相关方的期望和要求。 4.1.3综合管理体系文件 a.方针、目标和指标; b.实现方针、目标和指标的策划; c.控制各业务过程的程序、规定、指导书、表格。 4.1.4资料和记录 相关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文件控制管理规范

文件控制管理规范 1、目的、编制、范围: 为了保证公司各区域与物流运作管理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四阶文件的编制、更新及管理符合质量 管理体系规范及公司管理需求,对文件的编制、评审、批准、发放、培训、使用、更改、作废和收回等环节进 行有效控制,确保相关区域及时得到并使用有效版本,防止误用失效或作废的文件和资料,以推进各项工作 的标准化和持续改进,上汽(烟台)实业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持续改善部特编制此文件,对公司质量管理体 系的相关文件管理规定如下: 2.术语: 2.1 本文件术语引用自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上汽(烟台)实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文件号:SAIC-YT/ZL-2007); 2.2 公司部门划分:运作部、计划&物控部、持续改善部、综合管理部、生产管理部、仓储运输部、标准 化推进办公室; 公司区域/职能块划分:运作部:LOC-GA、LOC-BD、整车RDC、厂外RDC、LOC-PT,计划&物控部:接收 数据组、接收验证班、单证组、发运班、对账组、发动机物流数据小组;持续改善部:规划块、生产管理部:包装、质量、综合管理部:行政块、安全管理办公室:安全块、体系块。 2.3各类型文件含义: 2.3.1 程序支持规范性文件:是程序文件的具体展开,描述为实施程序文件活动具体途径的文件。它一 般涉及多个区域,但不涉及技术的细节。内容包括5W1H,即开展活动的目的(Why)、做什么(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谁(Who)来做;应采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How)等。此类 文件属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第三阶文件。(程序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第二阶文件,描述实施质量管理 体系所需的相互联系的过程和活动。上汽(烟台)实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文件号:SAIC-YT/ZL-2007)已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 2.3.2 管理文件:公司各项管理制度、规定、办法、导则、细则等。它可以是区域内文件也可以为跨区域文件,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阶文件。 2.3.3 作业文件:详细的作业活动的描述文件,内容涉及技术的细节(如:流程、STS/TIS 、技术/操作 要求&规范等)。作业文件一般只涉及一个区域,有时也涉及多个区域,但它强调的是产品或作业过程的规范性,而程序支持规范性文件强调的是区域间的沟通、联络、协调。作业文件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阶文件。 2.3.4 外来文件:(各类标准和必要的参考资料及顾客提供的技术文件),为质量管理体系第三阶文件。 2.3.5 记录:为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依据的文件。记录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第四阶文件。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标准版)

施工过程管理控制程序(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目的 对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施工管理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满足合同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承建的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控制。 3.职责 3.1投标管理部负责工程合同交底; 3.2项目中心负责施工准备、施工过程、项目组建与收尾的检查、监督、组织、协调工作。 3.3项目监察部负责工程质量、环境安全、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的检查与监督; 3.4劳务管理部负责劳务分包方的考评; 3.5采购管理部负责供应商、专业分包的考评;

3.6项目经理负责施工准备和施工过程的组织实施工作以及对分包方的管理。 4.工作程序 工作流程图:详见流程图一 4.1范围管理 4.1.1项目中标后按照公司招标文件、投标报价、投标承诺的内容进行项目交底,明确施工范围。 4.1.2项目部依据交底范围进行核对,识别投标范围与施工现场状况的不同,并及时进行沟通,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补充或明确。 4.1.3项目部就施工范围进行分解,并制定范围控制措施,责任到人。 4.1.4项目部要进行范围变更管理。 4.2项目规划管理 4.2.1项目规划大纲由项目中心总经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编写。祥见项目管理手册《项目规划管理程序》 4.2.2项目实施规划是依据项目规划大纲要求进行编写,主要内容有:工程概况、项目组织、施工目标、经营管理规划、文明施工及临设布置、进度管理策划、技术质量策划、物质管理策划、安全管理策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

生产工艺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建立与生产相适应的生产工艺管理制度,确保生产条件(人员、环境、设备、物料等)满足化妆品的生产 质量要求。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应于各车间生产工序的工艺参数、材料、设备、人员和测试方法等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阶段。 3.职责 3.1计划:负责制订《生产计划》负责生产过程中的综合调度。 3.2生产部:负责生产动力设施及时供给合格的水、蒸压缩空气、空气、电力等资源;编制设备的操作规程, 设备维护保养; 负责按生产指令单,在规定的工艺要求和质量要求下,组织安排生产,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 3.3仓库:负责按照生产派工单所开具的领料单进行原辅材料发放接收对各车间退回的物料做入库工作。 3.4技术研发部:负责生产工艺技术及半成品标准制定。在首次生产时进行指导。明确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 负责编制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 3.5质保部:负责所有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按品质标准进行检验 负责安排现场巡检员对生产现场的产品质量进行过程监督。 4.内容 4.1生产前的准备工作 1)计划调度员考虑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的生产能力,制订《生产计划》,经经理批准后,发放至相关部门作为采购和生产依据。 2)在确保每个生产订单所有原物料配套齐全后下达,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生产指令,生产前由车间负责人下达批生产指令,包含批号、批生产量、执行标准、生产流程、生产配方等信息。 3)生产部根据周计划编制《车间每日作业计划》,车间主管/班长把计划分解到各小组或生产线直至各岗位,并对每日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 4)各车间均须严格按确定的日生产计划安排工作,一切有影响计划实施的因素或异常现象产生,车间主管需做有效的记录,每周统一汇总,报备生产部。 1)各相关责任人员根据生产需要,确认供给合格的水、蒸汽、压缩、空气、电力等资源,保障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

041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减少直至消灭产品中的异物,本着以防为主,控制异物源的原则,制定此管理办法。本办法所涉及人员,均要认真学习并掌握异物控制办法;同时本办法所涉及到的责任人,在本办法公布后,不愿接受处罚条例中的规定的,可主动申请调离岗位,否则视为自愿接受由于工作失职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对其的相应处罚。 2. 定义: 美国药物管理局对“异物”是这样定义的——任何不是相关食物的组成部分或与之有关的外来的物体或物质(如玻璃、金属、木头、塑料)。 3.各类异物的控制方法及责任 3.1 鸡源性异物(鸡体异物): 鸡源性异物主要有:羽毛、毛根、黄皮、嗉料沙石、寄生虫、软骨、硬骨、筋、膜等。 鸡源性异物主要来源于原料,鸡车间原料使用前,要求对原料进行100%检品。鸡车间鸡源性异物控制办法具体参考如下: 3.1.1 羽毛、毛根、黄皮控制办法: 3.1.1.1浸烫槽水温控制在57-62℃,温度波动范围0.4℃,搅拌器工作正常,责任人为设 备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 3.1.1.2打毛机由操作人员依鸡的体重、大小随时调整打毛间隙,以不打破皮为准,打毛 机工作运转正常,每天检查打毛胶指,对损坏的胶指随时更换,责任人为设备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 3.1.1.3人工拨毛:鸡出打毛机后,对鸡体上的可见羽毛、黄皮,全部人工拨去,残留小 于5%,责任人为该区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 3.1.1.4产品分割前后,由终端检品装袋人员将皮肤上残留的羽毛(绒毛)、毛根、特别是 翅上的毛根、羽毛全部拨下,终端质检员负责逐袋检查,该区品管员根据质量情况进行抽查或全检,责任人为终端装袋工人、终端质检员及该区品管员。 3.1.2 嗉料、沙石控制办法: 3.1.2.1鸡场管理员按规定进行宰前8-10小时断料、3小时断水,并优先采用网上养鸡, 同时严禁在夏季使用沙石垫料; 3.1.2.2毛鸡到厂后,由品管员负责抽检嗉囊内残留嗉料含量,反馈鸡场,由此造成的损 失,由饲养户负责; 3.1.2.3要按正确的工艺勒嗉、开肛、及掏膛,破损率不得超过5%,由该区品管员负责检

文件控制管理制度

文件控制管理办法 1、目的:有效管理公司内部文件几记录表单等文件编号具有唯一性、统一性、识别性、控制性,达到信 息资料可追溯性、可延伸性的有效运转。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内部管理文件几外部文件。 3、一级文件:M—质量手册 二级文件:P—程序文件,H—Haccp规范文件 三级文件:W—部门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工艺流程、技术文件、检验标准书、技术图纸等 四级文件:R—记录单、表单 其他文件:通知、公告、合同 4、管理职责: 1)一级文件和二级文件的制订/修改/废止由总经办负责,管控权限归总经办,行政人事部存档。 2)三级文件和四级文件的制订/修改/废止由相关部门负责,管控权限归总经办,其中部门管理制度归行政人事部管控。 3)通知公告类的制订/修改/废止由行政人事部负责,管控权限归行政人事部。 4)合同类文件的制订/修改/废止由相关部门负责,管控权限归总经办。 5、文件编码: 1)新文件的编码:所有编写单位需要根据文件编码规定对文件进行编号;必须准确描述文件的内容;文件必须有统一、唯一的编码。 2)一级和二级文件的文件编码: RT/**—**—****—*** 版本(版本号无需在文件名中体现) 年份如2018 流水号(填写01/02/03) M/P/H 瑞腾公司简称 3)三级文件的文件编码: RT/W—****—****—*** 版本(版本号无需在文件名中体现) 年份如2018 部门缩写代号+流水号

举例:公司行政人事部2018年编写的人事管理制度第A/0版本:即 RT/W—XZ01—2018 部门缩写,填写如下: 4)四级文件的文件编码: RT/R—****—*** 版本(版本号无需在文件名中体现) 部门缩写代号+流水号 举例:公司行政人事部的一张员工入职简历表第第A/0版本:即 RT/R—XZ01 部门缩写,填写如下: 5)文件的版本号:文件的版本号无需在问题中体现,版本变更以数字0、1、2顺序排列,版本A/0表示第一版,当版本变更3次后,若再做版本变更,则原文件编号为B/0开始。 6)页数:以数字1、2、3顺序排列,统一放在页面的右下角。 7)文件格式:文件每一页必须包括文件名称、文件编号、生效日期、版本号、页数,文件首页还必须包括编制、审核、核准及公司统一标识。 6、文件编写、修订、废止 1)文件编写:视实际需要由公司指定人员或部门负责人,以各类文件的标准格式依要求编写,经部门负责人核准后,依职责规定上交总经办核准后,由总经办发行及控制(三级文件中部门管 理制度交由行政部发行及控制)。 2)文件修订:文件若不适合于现状,需修改增订,由提议部门填写《文件修订、废止申请表》经部门经理核准后进行修改,修改后的文件,依职责规定上交总经办核准后,由总经办发行及控 制(三级文件中部门管理制度交由行政部发行及控制)。 3)文件废止:由提议部门填写《文件修订、废止申请表》依职责规定上报总经办核准后,回收各相关文件交由总经办废止(三级文件中部门管理制度交由行政部发行及控制);需做保留的, 经职责规定核准后,在存档文件上加盖“保留”章方可保留。 7、文件的发放回收和标识: 1)文件的发放要求:由相应文件管控部门人员依需要填写《文件发放记录表》,经总经办批准后,按发放范围发放,文件发放人和领用人签字确认,《文件发放记录表》标明文件名称、编号、

异物的控制管理规范

四、异物的控制管理规范 1 目的 为更好的控制异物,提高产品的质量,特制订本控制管理规范。 2 职责 2、1 生产部及相关部门负责实施异物的控制。 2、2 品控技术部监督指导。 3 术语与定义 异物的定义:非源自食品本身的所有物品,包括金属、玻璃、塑料、砂石、线绳、纸壳、木屑、头发、纸渣、筐渣、手套碎屑、刷子毛、昆虫等。 4 工作程序 4、1 外来异物类型

4、2 手套的控制 1)手套材质的要求,不得戴易脱落纤维的手套,应戴食品级乳橡胶手套。 2)加工过程中手套破损时,需将破损手套及碎块收集完整以旧换新;严禁将手套随意乱丢。 3)须使用与产品颜色不相似的彩色手套,尽量使用蓝色手套。 4、3 玻璃、硬质塑料的控制 1)严禁员工私自携带玻璃及硬质塑料制品进入生产区域及库房区域,如水杯、塑料饭盒、搪瓷或陶瓷制品等。车间内使用的玻璃仪器等需专人负责每天检查数量及玻璃仪器的完好程度,并记录于《玻璃制品进出车间登记检查表》中。 如发生丢失应立即报告有关负责人,并展开追查,且必须有追查结果,同时对产成品及在线产品进行仔细检查,确认产品就是否被玻璃物品污染,并按下面第6)进行处理与记录。 2)所有与车间生产区域、储存区域相邻的及工人穿工作服可能会经过的区域的门、窗的玻璃必须贴好防护膜,如发现有玻璃裂缝,通知维修人员下班后进行更换。 3)根据风险分析结果,高风险玻璃及硬质塑料物品每日由卫生员班前检查并记录。检查如发现破损,及时通知维修人员班后维修;如有缺损,按纠偏规定执行。 4)根据风险分析结果,低风险玻璃及硬质塑料物品每月由各部门专人检查并记录。 5)品控部带进车间/库房的取样或检测用的玻璃仪器,进入车间时需要车间进行登记,出车间时根据登记核对就是否全部带出,并记录玻璃仪器的完好程度,如发生破损必须找到碎片,并记录于《玻璃制品进出车间登记检查表》中,确定对在线产品就是否造成污染,如发生污染接下面第6)条进行处理。 6)紧急情况处理:当意外发生玻璃制品破损时(如灯管、衣镜、车间窗户玻璃等),工序班长应先停止本工序人员加工,划定涉及的范围并报告带班长;带班长组织人员进行清理现场,保证无残渣遗留,并且由班长确认现场清洁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生产。待下班后即刻对破损的玻璃进行修复。 被涉及的产品需进行隔离存放并标识清楚,待品控部检验后确定对产品的处置,未受到污染则放行,被污染则由品控技术部下达处置意见由生产车间完成处置。 该工序班长或车间主任填写《纠正及预防措施处理单》,记录整个玻璃破损的处理情况,

文控管理办法

文控管理办法

文控管理办法 1、编制目的 为确XXXXX项目部文件、资料控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与竣工资料的有效对接,规范工程文件管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XXXXX项目部和下属各机组施工全过程,包括施工、验收、试运投产各阶段。体现于文件、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分发传递及存档全过程。 3、职责 3.1工程参建各机组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成立相应的文件控制管理部门,负责本机组所有文件书写、打印、印制、审核、收发及管理工作,认真执行监理、业主制定并下发的各项文控管理制度,记录并保管所有质量、安全、施工管理、环境保护的施工资料。资料记录必须真实、完整、齐全,填写及时、准确、字迹清晰,符合标准要求,不得随意涂改。 3.2 项目部各专业负责人负责对接收文件及资料审核,拟定处理计划并报项目经理审批后,交项目部文控统一处理。 4、工作内容 4.1 文件分类方法 4.1.1各机组按文件来源单位编制目录;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编制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三级目录。 4.1.2电子版文件按文件亦应建立一、二、三级文件目录. 4.1.3纸制版文件按一级目录分类建立文件柜,按二级目录进行分区,

按三级文件目录建文件夹。 4.2文件控制编码 4.2.1为了规范文件编码,便于文件索引、查阅和分类归档、规范文件管理,各机组的文件编码应遵守项目部编制的《文件控制编码细则》。 4.2.2 所有收到和发出的文件,必须进行编码和登记,并录入电子表格和电子数据库,以方便查询。 4.3 文件控制和管理 4.3.1 文件发放管理 4.3.1.1 发文登记 1)待发文件需经文控核稿并登入台帐,登记时,应注明文件标题、密级、文件编码、拟稿部门、分发情况、份数、发文时间。 2)文控人员应按发文所列收件人进行发文,做好发文记录,并跟踪文件办理状态。 4.3.1.2 文件盖印 文件盖印表明文件的严肃性,对于涉及投资、质量、设计变更等重要事件的文件须加盖印章后发送,否则视为无效文件。盖印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印章使用须经项目经理同意后由资料员盖章,任何人无权私自盖章,根据签发资格人和文件类型、性质选择相应权限之印章; 2)盖印份数与原稿标准印刷份数相同,多余份数不盖章; 3)盖印位置应在落款正中央,上不压正文,下不压日期,印章下沿要稍稍压盖在落款年月之上,即“骑年盖月”;

文件控制管理办法

1 目的 1.1 对公司内部文件的管理做出规定,确保各有关场所能得到适宜的文件并确保文件的有效 性,防止过期文件的非预期性使用。 2 范围 2.1 适用于公司内部文件的控制与管理; 2.2 记录的控制参见《质量记录控制》。 3 定义 3.1 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如工程规范、程序文件、图样、报告、标准等。 4 涉及部门 4.1 所有部门 5 一般原则 5.1 文件必须得到适当的批准,所有文件的版次、修订状态必须清晰。顾客的工程规范与工 程更改应得到及时评审,限于两个工作周内完成。顾客工程规范与工程更改在生产中实 施日期的记录应保持; 5.2 文管中心是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所有受控文件的发放、销毁、保存等工作,并确 保各有关场所使用文件的有效性; 5.3 对于新发行的文件其文件版次为A0,修订一次后版次号变为A1。依次类推,当文件修改 次数达到五次或文件内容修改幅度较大时,文件版次升为B0。外来文件、工程图纸等原 则上以批准日期作为版次状态的标识; 5.4 文管中心只接收已得到适当的审核批准与/或签字确认的文件,对状态不清的文件一律被 视为无效文件退还文件送交人员或部门; 5.5 各类文件的保存期限参照《受控文件清单》。 6 程序 6.1 文件的编号 6.1.1 文管中心负责文件编号的给定,文件的编号具有唯一性,文件编号的具体规定参照《文 件编号规则》; 6.1.2 编写人员在需要对文件进行编号时,应到文管中心进行取号登记,由文管中心给定文件 号并在《文件取号登记表》中予以登记。 6.2 文件的编写与审批 6.2.1 质量手册由质量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并审核,由总经理批准;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程序.doc

生产过程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使公司的生产管理工序控制规范化、制度化,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合同要求和生产处 于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生产准备过程、制造过程的控制。 3权责 3.1生产部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对过程进行安排,编制相应文件并监督实施。 3.2质量部负责过程检验,对过程状态进行监控。 3.3生产部负责现场管理,确保生产实施规定的过程控制要求。 3.4工程设备部、管理部配合生产部做好相应的工作。 4工作程序 4.1过程策划 生产部根据同客户确定的供货合同及仓库产品库存、现有生产能力、原料采购周期等 情况,进行生产计划的安排。 4.2生产准备 4.2.1仓库接到通知后,负责核对库存原材料数量,对缺货数量应及时向采购部门和生产 部门联系。 4.2.2 采购应根据生产的动态和库存情况及时将原材料采购进厂 , 进厂后 , 质量部门对原材料进行检验。 4.2.3生产部门提前做好生产前的设备检修、人员安排、清场工作。 4.3原材料准备 4.3.1 计划下达后,由生产车间根据生产批量填写领料单(或配料单),交由仓库准备原料。 4.3.2 仓库接到领料单(配料单)后,进行原料准备,并在规定时间送达车间指定存放地 点。 4.4设备、工具管理 由工程设备部相关人员对生产设备、工具进行维修、保养、管理与控制。特殊设备由厂家定期维修、保养。

4.5过程质量控制 4.5.1 生产车间在确认人员安排妥当、设备运行生产、原材料到位后,开始组织产品的投 料生产。 4.5.2 生产管理人员根据具体生产质量要求,下发生产批记录(记录中含作业指导书内容),并交代操作人员操作注意事项。 4.5.3 操作人员根据工艺规程进行操作,生产过程注意过程变化,操作内容和过程参数记 录在生产批记录内。 4.5.4 质量部负责生产过程的有关中控工作,并对生产软硬件环境进行监控管理,对违反 有关质量管理规定的操作有权对车间提出整改建议。 4.5.5 对于设备、工艺等条件的变更,质量部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有关方案进行验证,验证 通过的,可以同意车间组织生产。 4.6 人员管理 4.6.1 操作人员上岗前需经过员工手册教育、安全教育、岗位操作技能和岗位操作规程教 育后并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 4.6.2 特殊岗位需按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持证上岗。 4.6.3 按工艺规程、产品质量标准等技术规定进行生产,并做好自检。 4.6.4 人员需做好操作记录、交接记录等的填写工作。 6支持性文件 6.1 工艺规程 6.2 岗位操作规程 7相关表格 /记录 使用各相关文件规定的表单

041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 异物控制管理办法 1.目的: 为了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减少直至消灭产品中的异物,本着以防为主,控制异物源的原则,制定此管理办法。本办法所涉及人员,均要认真学习并掌握异物控制办法;同时本办法所涉及到的责任人,在本办法公布后,不愿接受处罚条例中的规定的,可主动申请调离岗位,否则视为自愿接受由于工作失职所应承担的责任以及对其的相应处罚。 2. 定义: 美国药物管理局对“异物”是这样定义的——任何不是相关食物的组成部分或与之有关的外来的物体或物质(如玻璃、金属、木头、塑料)。 3.各类异物的控制方法及责任 3.1 鸡源性异物(鸡体异物): 鸡源性异物主要有:羽毛、毛根、黄皮、嗉料沙石、寄生虫、软骨、硬骨、筋、膜等。 鸡源性异物主要来源于原料,鸡车间原料使用前,要求对原料进行100%检品。鸡车间鸡源性异物控制办法具体参考如下: 3.1.1 羽毛、毛根、黄皮控制办法: 3.1.1.1浸烫槽水温控制在57-62℃,温度波动范围0.4℃,搅拌器工作正常,责任人为设备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 3.1.1.2打毛机由操作人员依鸡的体重、大小随时调整打毛间隙,以不打破皮为准,打毛机工作运转正常,每天检查打毛胶指,对损坏的胶指随时更换,责任人为设备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 3.1.1.3人工拨毛:鸡出打毛机后,对鸡体上的可见羽毛、黄皮,全部人工拨去,残留小于5%,责任人为该区操作工人及该区品管员; 3.1.1.4产品分割前后,由终端检品装袋人员将皮肤上残留的羽毛(绒毛)、毛根、特别是翅上的毛根、羽毛全部拨下,终端质检员负责逐袋检查,该区品管员根据质量情况进行抽查或全检,责任人为终端装袋工人、终端质检员及该区品管员。 3.1.2 嗉料、沙石控制办法: 3.1.2.1鸡场管理员按规定进行宰前8-10小时断料、3小时断水,并优先采用网上养鸡,同时严禁在夏季使用沙石垫料; 3.1.2.2毛鸡到厂后,由品管员负责抽检嗉囊内残留嗉料含量,反馈鸡场,由此造成的损失,由饲养户负责; 3.1.2.3要按正确的工艺勒嗉、开肛、及掏膛,破损率不得超过5%,由该区品管员负责检;. .

项目部文件控制管理办法

项目部文件控制管理办法 一、工作流程: 1、收文流程: 2、发文流程: 3 二 、文件的分类 1、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文件。 2、技术性文件、资料:施工组织设计、项目质量计划、施工方案、施工图集、施工图纸。 3、法律法规性文件:与工程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工程合同、协议、规章及制度等(包括外部文件)。 4、外来文件:上级主管部门下发的指导施工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关文件等。 5、其他文件:非上述文件。 三、文件的编制和审批 文件的制发与转发由制发部门严格控制拟稿,部门负责人审核,联合相关部门会签后,呈项目经理审批签发。 四、文件的编号与标识 1、文件经项目经理审核批准后,由办公室统一编号登记予以发布。文件发布编号格式如下: 项目部内部发文:汉口项目部[2008]001号(由001开始); 向集团公司发文:汉口项目部[2008]01号(与01开始); 向外单位发文:汉口项目部[2008]1号(由1开始)。 2、项目部受控文件有,体系文件清单: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文件;技术文件清单:施组、质量计划、施工方案、施工图集清单、施工图纸清单。受控文件在发文稿纸

密级栏内注明“受控”,并在其上以阿拉伯数字标注“发放序号”。 3、外来文件由办公室分送各承办部门识别是否受控,并由各部门提出分发、更新意见,由办公室办理受控登记和标识。 4、所有已被替代或作废文件应加盖“作废”印章。需保留的作废文件,应在受控标识“发放序号”上加盖“作废”印章。 五、文件的登记和发放 1、项目部所有文件统一由办公室收集、登记后负责下发。公司管理类受控文件(红头文件)的发放,体系文件及支持性文件由各主管部室负责发放,标注受控编号,办理发放登记和签收手续。 2、各部室、项目部所需的法规、标准、规范、由工程管理部提供光盘或文件查询路径。如需购买原文版本,应向主管部门或领导申请。 3、确保与体系运行有关的场所及关键岗位操作使用人员使用现行有效版本。 4.6文件登记 4.6.1各单位、部门及项目部应设专职或兼职资料员,负责文件的登记、编号、标识、发放、更改、回收及保管。 4.6.2资料员应按文件编号、受控编号、文件名称等内容填写“收文登记表”和“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所有登记都应字迹清晰、日期准确。 4.6.3项目部建立受控文件一览表,报公司行政办公室汇总。公司行政办公室发布受控文件总目录。 4.6.4项目部资料员应对所管文件的有效性进行核查清理。 4.7文件的更换 4.7.1当文件因破损严重影响使用时,应到文件发放部门办理更换手续,交回破损文件,补发新文件。 4.7.2新文件的受控编号仍沿用原文件的受控编号。资料员应负责将破损文件销毁。4.8文件的评审、更改 4.8.1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应进行评审,根据实施一年或出现重大变更的情况下(根据发生问题的重要程度),由原编制部门起草,按4.2条规定的权限再次进行审批,决定是否需要修改或更新,若修改经再次批准。 4.8.2文件内容需要更改时,由文件更改提出人或单位、部门的负责人填写“文件处理通知单”。 4.8.3文件更改的评审,应获得原审批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经批准后更改。 4.8.4文件更改批准后,由文件发放部门负责填写“文件处理通知单”,按原文件发放范围发放。 4.8.5文件持有人接收到文件更改通知后,必须按规定及时对文件进行修改。 4.8.6文件更改时,与被更改文件相关的所有文件,必须同时进行修改。在原文件更改处

1、文件控制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加强对公司内所有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控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所需要的各种文件能及时有效地得到应用,防止各种文件的误用,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包括外来文件及电子档文件)。 3 职责 3.1总经理负责批准发布相应文件。 3.2分管领导负责审核相应文件。 3.3 各职能部门主管负责相应的支持性文件的批准和发布; 3.4文件档案管理人员负责上述文件的综合管理; 3.5各部门对相应的内部文件期限有效性负责。 4 作业流程: 4.1文件分类 4.2 内部文件管理 4.2.1受控标识 内部使用的受控文件需在每页加盖“受控”红色印章;技术文件必须在每一页加盖“受控”红色印章。 内部文件 1、体系文件: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如设计图纸\采购标准\验收标准\检验标准\技术规范\样品\工艺要求等)\质量记录表格 2、各职能部门形成的管理规范性文件; 外部文件 1、国际\国家\地方\行业标准、法律、法规等 2、顾客提供的各种图样、产品技术要求等 文件

注1:为其它目的而分发的质量手册属非受控文件,应在其封面上加盖“非受控”印章; 注2:技术文件、体系文件及其所附表格的原件不用加盖印章,用来复印。 4.2.2文件编号形式 a.质量手册的编号形式 HZ-QM-2016 X/X 表示发布年份及版次 表示文件类型 公司 b.程序文件编号形式 HZ-Z×××-2016 表示发布年份 表示文件类型和流水号 XX公司 c.作业指导书或管理规范性文件编号形式 HZ-××-Z×××-2016 表示发布年份 表示文件类型和流水号 d.记录表格编号形式 HZ-QR×××-2016 表示制定年份 表示质量记录和流水号 表示XX公司 e.技术文件的编号形式 技术文件的编号形式由技术研发部统一确定。 注:总经理、总经理办公室、技术研发部、销售部、工程部、采购部、行政人力资源部、财务审计部分别用01、02、03、04、05、06、07、08来表示。 4.2.3文件编制 a.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由总经理负责制定; b.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各种表格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制; c.技术类文件、检验标准类文件由技术研发部负责组织编制; d.施工安装、质量检验等用各类作业指导书由工程部负责编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