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髓损伤护理常规

颈髓损伤护理常规

颈髓损伤护理常规
颈髓损伤护理常规

颈髓损伤护理常规

颈部脊髓损伤(injury of cervical spinal cord)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损伤,由于颈椎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往往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大小便功能障碍及一系列生理紊乱,并常造成死亡或残疾。1.脊髓损伤易发生四肢瘫痪,如果膈肌和肋间肌瘫痪,可发生呼吸困难,常致迅速死亡。2.颈下段脊髓损伤在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肢体瘫痪,上肢呈节段性感觉和运动障碍。由于胸部呼吸肌瘫痪,患者仅有腹式呼吸,同时伴有括约肌功能障碍和Horner综合征。

备皮范围:前路:上至下颌,下至乳头连线,左右至腋中线。男患者要剃胡

须。后路:不论男女患者均需剃光头后再做局部备皮,后颈部上至双耳尖连线,

下至肩胛下缘,两侧至腋中线。

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八章损伤病人的护理 病因分类 1.机械性损伤:又称创伤,为损伤最常见的原因。 2.物理性损伤 3.化学性损伤 4.生物性损伤:除可引起局部机械性损伤外,还可经伤口带入毒素和致病微生物。 伤口修复过程 ①炎症反应约3~5日 ②组织增生和肉芽形成1~2周 ③组织塑形约需1年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①年龄②营养状况③慢性疾病④药物⑤伤口因素 伤口愈合的类型 ①一期愈合 ②二期愈合 ?治疗和护理创伤,应采取恰当措施,创造条件,争取达到一期愈合。 第一节创伤病人的护理 分类 1.闭合性创伤:损伤处皮肤或黏膜完整性保持良好,无开放性伤口。常伴有深部器官损伤。 (1)挫伤(2)扭伤(3)挤压伤:挤压综合征(4)爆震伤(冲击伤) 2.开放性创伤: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完整性遭到破坏,深部组织经伤口与外界相通。(1)擦伤(2)刺伤(3)切割伤(4)裂伤(5)撕脱伤(6)火器伤 护理评估:健康史 ?应询问有无锐器、弹片、钝性暴力及高气浪等暴力作用于身体 ?了解受伤的时间、部位、所处姿势以及伤后处理经过 身体状况 1.局部表现 ?一般均有疼痛、肿胀、瘀斑和功能障碍 严重创伤并发休克时病人常不诉疼痛;内脏损伤所致的疼痛常定位不确切。为避免漏诊或误诊,创伤引发的体腔内疼痛,在确诊前慎用麻醉止痛剂。 严重肿胀可致局部组织或远端肢体血供障碍,出现远端肢体苍白、皮温降低。此时必须及时切开减压。 神经或运动系统创伤所致的功能障碍,对诊断有定位价值。 ?开放性创伤者还可见到伤口和出血 ?合并重要的神经、血管及内脏损伤表现 2.全身反应 ?轻者无明显全身表现 ?重者可有发热、脉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炎症反应综

7.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常规

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和观察要点 1.神志、面容、表情、营养状况及精神变化。 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 3.日常活动的耐受水平。 4.严密观察呼吸变化,有无呼吸困难,保持呼吸道通畅。 5.颅骨牵引的观察。 6.皮肤完整性。 二、护理措施 1. 执行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 卧硬板床,加强基础护理,协助病人生活自理。 3. 严密观察呼吸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给予雾化、吸痰、吸氧,气管切开者执行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 4. 胸腰椎骨折术后病人平卧6h以压迫止血。 5.颈椎骨折术后给予颈围固定,观察病人呼吸及颈部切口出血情况。 6. 执行牵引护理常规。保持颅骨牵引的有效性,翻身时保持脊柱呈一直线的轴线翻身,防止加重脊髓损伤或牵引弓脱落。 7.给予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多进食水果、蔬菜等,防止便秘。 8.健康教育预防肺部并发症,指导呼吸功能康训练:定时翻身拍背,深呼吸及咳嗽,可采取吹气球或吹气泡的方法。指导进行瘫痪肢体功能训练;髋关节练习伸直、外展活动,防止发生屈曲、内收、内旋畸形。膝关节练习伸屈活动,防止膝关节强直。踝关节练习背屈活动,防止发生足下垂,影响行走功能。以上功能锻炼应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钟。 三、健康指导要点 1. 给予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多进食水果、蔬菜等,防止便秘。

2. 预防肺部并发症,指导呼吸功能康训练:定时翻身拍背,深呼吸及咳嗽,可 采取吹气 或吹气泡的方法。指导进行瘫痪肢体功能训练;髋关节练习伸直、外展活动,防止发生屈 曲、内收、内旋畸形。膝关节练习伸屈活动,防止膝关节强直。踝关节练习背屈活动,防 止发生足下垂,影响行走功能。以上功能锻炼应每日3-4次,每次15-20分钟 四、注意事项 1.保持颅骨牵引的有效性。 2.维持呼吸循环功能。 2012年8月修订

八、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

1 目的:统一内科疾病专科护理常规,使护理工作更趁规范,提高工作效力和服务水平。 2 适用范围:全院内科病区 3 权责: 3.1 本制度由护理部负责制订 3.2 护士长负责本科落实 3.3 护士执行 4 护理常规 按内科及本系统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4.1 病情观察 4.1.1 严密监测患者意识情况P、R、BP、CVP、尿量、 肢体温度、颜色注意有无休克的表现。 4.1.2 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注意呼吸的形态及频率。 4.1.3 观察腹痛的特征、无腹膜刺激症,判断是实质脏 器损伤还是空腔脏器损伤。 4.1.4 观察患者的体位及局部软组织损伤、肢体活动情 况。 4.2 护理要点: 4.2.1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吸 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予以人工呼 吸。 4.2.2 迅速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静脉通道2-3 条,以 上肢静脉为宜1 路扩容输血输液、1路滴注或推 注各种药物,必要时行深静脉置管。 4.2.3 体位:抬高下肢15°-20°,合并休克者,取休克卧

位,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 4.2.4遵医嘱立即行备皮、皮试、合血、导尿、胃肠减压等, 协助做好术前准备。 4.3 术后护理 4.3.1 体位:根据麻醉方式,采取必要的体位,6 小时后可 取半卧位。 4.3.2 遵医嘱准确给药、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3.3 严格记录24h 尿量,观察尿量颜色,并做好护理记录。 4.3.4 切口护理:定时观察敷料,是否有出血及不正常分泌 物,敷料被浸湿时注意其颜色、性质及量,并及时更 换敷料保持干燥,并做好记录。 4.3.5 疼痛护理:如采取合适体位、遵医嘱使用止痛剂、辅 助疗法等 4.3.6 引流管的护理:明确各种引流管的位置及作用,妥善 固定和保护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 物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定时更换引流袋。 4.3.7评估肠蠕动恢复情况,据情况鼓励适当活动。 4.4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感染: 4.4.1 病室定期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留置氧气管、胃 管、导尿管按相应常规护理。 4.4.2 口腔护理2 次/d,协助翻身、拍背、指导咳嗽咳痰, 及时吸痰,防止肺部感染。 4.5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指导饮食。 4.6 心理护理:鼓励开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7指导要点: 4.7.1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情绪。

损伤病人的护理习题题库

第十一章损伤中毒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创伤病人的护理 A1型选择题 1、下列哪一种是闭合性损伤: A.擦伤 B.剌伤 C.挫伤 D.切割伤 E.裂伤 2、下列哪项是开放性损伤: A.挫伤 B.擦伤 C.扭伤 D.挤压伤 E.爆震伤 3、开放性损伤的局部表现,不同于闭合性损伤的是: A.疼痛剧烈 B.压痛明显 C.肿胀和瘀斑 D.功能障碍 E.伤口和出血 4、受伤肢体严重肿胀,组织广泛破坏,出血和坏死,多为: A.扭伤 B.挫伤 C.挤压伤 D.冲击伤 E.创伤性窒息 5、受伤关节肿胀、疼痛、瘀斑,关节活动受障碍,多为: A.扭伤 B.挫伤 C.挤压伤 D.爆震伤 E.撕脱伤 6、受伤大腿肿胀、疼痛、瘀斑,软组织血肿,局部压痛,多为: A.扭伤 B.挫伤 C.挤压伤 D.爆震伤 E.裂伤 7、擦伤的特点是: A.皮肤青紫、瘀斑 B.皮肤水肿 C.皮肤呈多处小裂口及渗出 D.皮肤呈广泛破损出血 E.表皮破损,点状出血及渗出 8、由旋转外力或碾压,牵拉等造成大块皮肤及深部组织广泛分离为: A.剌伤 B.切割伤 C.擦伤 D.裂伤 E.撕脱伤 9、伤口边缘不整齐,周围组织损伤广泛,应为: A.剌伤 B.切割伤 C.擦伤 D.裂伤 E.挫伤 10、伤口小而深,深部组织的神经,血管可能被损伤,应为: A.裂伤 B.剌伤 C.擦伤 D.撕脱伤 E.切割伤 11、创伤后因致热原产生,可使体温升高到约: A.37.5℃ B.38℃ C.38.5℃ D.39℃ E.39.5℃ 24、使用止血带止血时应: A.每隔1小时放松1-2分钟 B.每隔1个半小时放松5-10分钟 C.每隔2小时放松10分钟 D.每隔2小时放松15-30分钟 E.持续几小时不放松,以免再出血 27、手外伤后6小时,伤口污染严重者,宜: A.彻底清创缝合伤口 B.只清创,不缝合 C.清创后延期缝合 D.单纯换药 E.单纯清洗伤口 28、清洁伤口是指: A.污染伤口经清创后 B.消炎后的伤口 C.无菌手术的伤口 D.伤后6-8小时内的伤口 E.引流以后的伤口 X型选择题 1、某病人由高处跌下,引起骨盆骨折,左肱骨骨折及右股骨开放性骨折,伤口正在大量出血,急救治疗要首选: A.抗休克 B.加压包扎止血 C.骨折复位 D.清创缝合 E.骨折临时固定 3、一大面积烧伤患者,补液后血压10.8/9.2(80/72),尿量20,中心静脉压42O,表示患者仍有: A.心肌受损 B.肾功能受损 C.血容量不足 D.肺水肿 E.补液过量 4、成人,男,因车祸致伤,有骨折和多处开放性损伤,并疑有内出血。首要措施是:

脊髓损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脊髓损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由于椎体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多发生于颈椎下部和胸腰段。 【护理常规】 1.术前 (1)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2)加强营养,预防感冒。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并合理搭配,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等方法,吸烟患者劝其戒烟,以增加肺活量,减少气管及肺内分泌物,增加肺的通气功能。 (4)术前练习:①训练床上使用便器排尿、排便,避免患者术后因姿势不适应而发生便秘、尿潴留;②练习轴线翻身法,为术后配合翻身打下基础;③平卧硬板床,保持脊柱的稳定性,搬动时保持脊柱水平位。 (5)术前准备:①皮肤准备,备皮并清洁切口处皮肤;②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③术前禁饮、禁食,常规禁食10h,禁饮 4h;④必要时给予灌肠。 (6)手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生义齿、眼镜、首饰等附属物品,贵重物

品交其家属保管,不化妆,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按手术需要将病历、术中用药、X线片等带入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交接。 2.术后 (1)术后体位:瘫痪肢体保持关节于功能位,防止关节屈曲、过伸或过展。可用矫正鞋或支足板固定足部,以防足下垂。 (2)吸氧:给予氧气吸入,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给氧浓度、流量和持续时间,改善机体的缺氧状态。 (3)病情观察:严密观察躯体及肢体感觉、运动情况,当出现瘫痪平面上升、肢体麻木、肌力或不能活动时,应立即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4)伤口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术区敷料清洁干燥,若有积血渗出应通知医师及时更换敷料。 (5)管路护理:观察引流量与引流液颜色,保持引流通畅,以防积血压迫脊髓。 (6)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感染、减轻脊髓水肿、预防尿道感染、预防便秘及压疮。 (7)心理护理:进行心理疏导,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房间空气新鲜,保持适宜的温度及湿度,每日开窗通风,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休息、劳逸结合。 2.饮食指导鼓励患者进食高营养、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小儿惊厥的护理及护理常规

小儿惊厥的护理 一、概念 惊厥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突然发生不自主收缩,常伴有意识障碍。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以婴幼儿多见,反复发作可引起脑组织缺氧性损害。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感染性疾病 (1)颅内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引起的脑膜炎、脑炎及脑脓肿。(2)颅外感染:如高热惊厥、其他部位的感染引起的中毒性脑病、败血症、破伤风等。 2.非感染性疾病 (1)颅内疾病:原发癫痫、脑占位性病变、脑外伤等。 (2)颅外疾病: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各类中毒、各类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及严重的心、肺、肾疾病。惊厥是一种暂时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因为小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因此较弱的刺激也能在大脑皮层形成强烈兴奋灶并迅速泛化,导致神经细胞突然大量、异常、反复放电而引起惊厥。 三、临床表现 1惊厥典型表现:惊厥发作时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头向后仰,面部及四肢肌肉呈强直性或阵发性收缩,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面色青紫,部分有大小便失禁。

2惊厥持续状态是指惊厥持续30分钟意识,或两次发作期间意识不能完全恢复者。多见于癫痫大发作,破伤风,严重的颅内感染,代谢紊乱,脑瘤等。 3 高热惊厥 多见于1~3岁的小儿,是由单纯发热诱发的惊厥,是小儿惊厥常见原因。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初期,当体温骤升至38. 5-40℃高时,突然发生惊厥。根据发作的特点和预后分为两型: (1)单纯型高热惊厥:多呈全身强直性阵发性发作,持续数秒至10分钟可伴有发作后短暂的嗜睡等。 (2)复杂型高热惊厥:惊厥形式呈部分性发作,发作后有暂时的麻痹,惊厥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发作后清醒慢,体温不高时即出现惊厥,可有高热惊厥家族史。 四、辅助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做血常规、便常规、血糖、血钙、血磷、脑脊液检查。必要时可做眼底检查、脑电图、心电图、B超、CT、MRI等。 五、治疗要点 控制惊厥发作,寻找和治疗病因,预防惊厥复发 1 镇静止惊 (1)地西泮:为惊厥的首选药,对各型发作都有效果,尤其适合惊厥持续状态,其作用发挥快,较安全。缺点是作用短,过量可呼吸抑制,血压降低,需要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血压的变化。 (2)苯巴比妥钠:是新生儿惊厥首选药,抗惊厥作用维持时间长,也

创伤护理常规

急性创伤的护理常规 1 按一般外科护理常规,昏迷患者执行昏迷护理常规。 2 根据病情适当休息或绝对卧床休息,昏迷,狂躁者由专人护理,必要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 3 饮食:根据病情给予流质,半流质,重症患者禁食或鼻饲或静脉补充液体。 4 立即协助医生进行抢救,保护气道。对于开放性伤口给予包扎止血,如有骨折应进行夹板固定。充分暴露患者,检查有无其他出血及骨折。 5 严密观察创伤患者的病情变化: (1)正确判断伤情,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瞳孔和生命体征,重症患者专人护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2)保持气道通畅与充分给氧,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合并伤。 (3)察患者出血及骨折部位,检查纱布敷料是否干燥,有无再次出血。检查夹板固定部位皮肤温度,末梢血运是否正常。 (4)椎脊柱骨折患者,应注意保护患者气道,减少不必要的搬运,做好轴线翻身工作,保护好患者受压部位皮肤。 6 对昏迷,惊厥及重症患者,加强口腔护理及会阴护理,定时翻身,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 7 备好各种抢救设备及药品,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电除颤。 8 对于需要各种检查及手术患者及时开放绿色通道,协助做好检查及护送入手术室,并做好交接。 9根据患者伤情做好心理护理,对于因骨折需长期卧床的患者做好精神安慰,减少不良刺激劝导患者及家属树立抢救治疗信心。 健康指导 1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解除顾虑,建立信心。 2 指导患者学会观察骨折固定部位皮温及血运。 3 指导患者进行腹部按摩,减轻便秘。 4 指导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防止褥疮发生。 急性颅脑损伤的护理常规 1 按一般外科护理常规,昏迷患者执行昏迷护理常规。 2 根据病情绝对卧床休息,昏迷,狂躁者由专人护理,必要时采取保护措施,加床护栏,必要时时可用约束带进行约束,避免发生意外。 3 饮食:根据病情给予流质,半流质,重症患者禁食或鼻饲或静脉补充液体。 4 立即协助医生进行抢救,保护气道。对于开放性伤口给予包扎止血,充分暴露患者,检查有无其他出血及损伤。 5 正确判断伤情,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瞳孔和生命体征,重症患者专人护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6 保持气道通畅与充分给氧,及时处理患者的呕吐物,做好口腔护理。 7对于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清创缝合,争取在6小时内进行。 8根据病情及医嘱做好留置导尿,正确记录患者尿色尿量,定期更换尿管及尿袋。 9对昏迷,惊厥及重症患者,加强口腔护理及会阴护理,定时翻身,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10备好各种抢救设备及药品,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电除颤。 11对于需要各种检查及手术患者及时开放绿色通道,协助做好检查及护送入手术室,并做好交接。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一)严密监测患者意识情况,T、P、R、BP、CVP、尿量、肢体温度、颜色,注意有无休克的表现。 (二)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注意呼吸的形态及频率。 (三)观察腹痛的特征、有无腹膜刺激症,判断是实质脏器损伤还是空腔脏器损伤。 (四)观察患者的体位及局部软组织损伤、肢体活动情况。 二、护理要点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予以人工呼吸。 (二)迅速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静脉通道2~3条,以上肢静脉为宜(1路扩容输血输液、1路滴注或推注各种药物),必要时行深静脉置管。 (三)体位:抬高下肢15°~20°;合并休克者,取休克卧位(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 (四)遵医嘱立即备皮、皮试、配血、导尿、胃肠减压等,协助做好术前准备。

(五)术后护理: 1.体位:根据麻醉方式,采取必要的体位,6小时后可取半卧位。 2.遵医嘱准确给药、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严格记录24h尿量,观察尿量颜色,并做好护理记录。 4.切口护理:定时观察敷料,是否有出血及不正常分泌物,敷料被浸湿时注意其颜色、性质及量,并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干燥,并做好记录。 5.疼痛护理:采取合适体位、遵医嘱使用止痛剂、辅助疗法等。 6.引流管的护理:明确各种引流管的位置及作用,标识清楚,妥善固定和保护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定时更换引流袋。 7.评估肠蠕动恢复情况,根据情况鼓励适当活动。 (六)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感染: 1.病室定期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留置氧气管、胃管、导尿管按相应常规护理。 2.口腔护理2次/天,协助翻身、拍背,指导咳嗽咳痰,及时吸痰,防止肺部感染。 (七)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指导饮食。 (八)心理护理:鼓励开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指导要点

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常规

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病史调查需了解患者的受伤情况,询问家族史,过敏史及既往史。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如体重,营养,心肺功能,肝肾功能,血细胞分析,胸片等。 (二)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有无骨折,明确骨折部位,类型等,如曲面体层,CT 等。 (三)心理及社会因素 颌面部损伤常因交通事故,工伤或暴力所致,往往造成颜面部不同程度损害,大多数患者对容貌和功能恢复有焦虑和担忧心理,尤其是年轻的患者。所以伤后最初阶段患者情绪极不稳定,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激怒,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二护理措施 (一)口腔颌面部损伤病人的急救 1.防止窒息防止窒息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处理,把急救工作做在窒息之前。 2.止血要根据损伤的部位、出血的来源和程度及现场条件采用相应的止血方法。 3.休克的急救主要是创伤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两种;创伤性休克处理原则为镇静、镇痛、止血和补液,可用药物协助维持血压;对

失血性休克,可快速输液、输血。 4.合并颅脑损伤的急救病人应卧床休息,减少搬动。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脉搏、呼吸变化,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5.防止感染应尽早行清创缝合术包扎伤口,应用抗生素,注射破伤风疫苗。 6.包扎包扎能起到保护创面、压迫止血、暂时固定、防止污染的作用。 (二)一般护理: 1.体位:一般取半卧位,头偏向健侧,以利于血液回流,减轻局部 组织水肿。伴有脑脊液漏的患者取平卧位,脑震荡患者绝对卧床。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变化。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异物及血凝 块以防止窒息,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缺氧患者及时给氧。 4.创面的护理:对已经发生感染的伤口不宜缝合,可湿敷、清洗, 以控制感染,待创面清洁、肉芽组织健康后作进一步处理; 5.保持口腔清洁。 6.遵医嘱给予抗生素,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 7.颌面部伤口缝合后的护理:缝合后予以暴露或适度加压包扎。 8.颌骨骨折固定病人的护理:颌骨骨折固定的目的是恢复正常咬合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常规

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常规 【概述】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占全身创伤的0.2%-0.5%。 【临床表现】 一、闭合性脊髓损伤: 1、脊髓震荡:暂时性的脊髓功能障碍 2、脊髓休克:脊髓失去高级中枢控制,损伤水平以下感觉完全消失、肢体迟缓性瘫痪、大便失禁、尿储留、生理反射消失 3、完全性损伤:(1)脊髓损伤水平,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2)脊髓损伤水平以上,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表现 4、不完全性损伤:脊髓半侧损害综合征,对侧同温觉障碍,同侧瘫痪;脊髓前部综合征,双侧运动障碍,可伴有痛觉温觉消失;脊髓中央损害综合征,与外周部分传导束保留多少有关 二、开放性脊髓损伤 1、伤口;脊髓火器伤口多位于胸段,其次为腰、颈及骶段,伤口污染较重,可有脑脊液流出 2、损伤特征:脊髓火器伤多呈完全或不完全性、进行性或非进行性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截瘫平面可高出数个节段 3、合并损伤:脊髓怄气伤颈部损伤可伴有大血管、气管和食管损伤,胸腹部可合并气胸、血胸、腹腔内脏损伤等,休克发生率高。 【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脊髓休克与脊髓损伤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脊髓开放性损伤,或呼吸肌麻痹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脊髓手术后脊柱稳定性差及患者对冷热、疼痛感觉减弱或消失有关 4、尿潴留与脊髓损伤有关 5、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脊髓损伤致呼吸肌麻痹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脊髓损伤致躯体移动障碍有关 7、尿失禁与脊髓损伤有关 8、大便失禁与脊髓损伤有骨干 【护理措施】 1.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幅度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2.痰液粘稠患者给予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 3. 疼痛患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记录疼痛的性质时间,给予患者轴线翻身 4. 体温中枢失调,中枢性高热可达39-40℃。宜用物理降温或冰毯降温;呼吸机麻痹应加强气道护理,保持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5. 观察血压波动情况,血压低时积极查找原因,通知医生。 6. 脊髓损伤患者应睡硬板床,翻身时轴线翻身法,即保持脊柱呈直线,动作一致,防止再次脊髓损伤。 7.瘫痪患者预防压疮,保持大小便的通畅,鼓励和指导患者最大限度的自理部分生活;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改善肢体营养,防止肌肉萎缩。 8. 严密观察四肢活动,监测感觉平面是否有上升,观察意识、血压等变化,及早发现脊髓休克等异常,避免发生继发性损伤。 9. 饮食宜少食多餐,多事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多饮用果汁;少食或不食甜食、豆类产气食物。

手外伤患者护理常规

手外伤患者护理常规 一、执行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急诊手外伤者出血较多时,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局部加压包扎止血、 2。积极作好术前准备。 (1)患者受伤后即开始禁食、禁饮,争取手术最佳时间。 (2)协助完成术前各项检查。 (3)给予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3.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三、术后护理 1.了解术中及麻醉情况。遵医嘱进行各项指标监测。 2.术后取平卧,抬高患肢、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3。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4、严密观察伤口渗液,出血等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5。行血管吻合术者参照断指再植术护理常规(局部保温,使用解痉抗凝药物汇等)。 6.神经吻合者注意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了解指端就是否有麻木感、感觉恢复得情况等,注意避免损伤、烫伤及冻伤。 7.遵医嘱用药及饮食指导(宜清淡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8.遵医嘱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血管吻合后固定2周,肌腱缝合后固定3-4周,神经修复后根据有无张力固定4—6周,组织愈合后尽早拆除固定开始主动与被动功能锻炼,并辅以物理治疗,促进功能早日恢复、 上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护理常规 适用于: 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干骨折,colles骨折,锁骨骨折等上肢骨折后手术治疗得护理。 一、执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护理与处置: 2.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

三、术后护理

四、出院指导 1、药物:遵医嘱用药、 2、饮食:普食。 3、运动与休息:遵医嘱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4.特别指导: (1)继续进行功能锻炼, 防止关节僵硬或萎缩。 (2)如出现患肢疼痛不适,及时来院复诊。 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护理常规 适用于:股骨颈骨折、臀骨干骨折,胫腓骨骨折等下肢骨折后手术治疗得护理。 一、执行骨科一般护理常规。 二、术前护理: 1.护理与处置 2.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

一例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查房

一例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 查房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一例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6年8月27日 地点:急诊科医护办公室 内容:高热惊厥的护理查房 主持人:陈英华 参加人员:全科护士 陈英华护士长:今天我们进行一个有关高热惊厥的护理查房。热性惊厥是小儿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婴幼儿更为多见,好发年龄为6个月~5岁,以9个月~20个月为高峰,其发病率约为2%~4%。热性惊厥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多伴有双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面肌或四肢肌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发作时间可由数秒至几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严重的热性惊厥可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简要介绍一下后,接下来请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责任护士汤海燕:首先,我简要介绍一下病人的情况:1床,刘子媛,女,2岁,因“发热一小时,惊厥一次”拟诊为惊厥待查:高热惊厥于6月25号入院,入院时患儿体温:40.7℃,脉搏:110次/分,呼吸:26次/分,患儿神志清醒,热性面容,无皮疹,有寒战,四肢凉,心律齐,家属诉患儿在门诊就诊时突然惊厥一次,表现为双眼上翻,口唇发绀,牙关紧闭,四肢抽动,立即予物理降温,10min后缓解。入院后未有抽搐现象,腹软,无呕吐,大小便外观无异常。入院后医嘱予一级、普食,头孢曲松、炎琥宁、利巴韦林抗感染治疗,完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心肌酶,等检查,其中白细胞×109/L,中性粒细胞%。患儿既往无家族遗传史,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仿,预防接种按计划进行。现在是患儿入院的第2天,根据问诊和体格检查,现汇报如下:患儿至今仍有发热,无抽搐,无咳嗽,无皮疹,咽部充血,腹软,无呕吐,胃纳可。根据患儿病情有以下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病毒感染有关 2、潜在并发症: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时意识不清,可发生误吸有关 3、潜在并发症:脑疝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与惊厥发生时意识障碍,可能跌伤或咬伤有关 5、恐惧与家长缺乏急救的护理及预防知识有关 我对这个患儿的护理措施有以下几点: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 ㈠观察要点 ⒈严密监测患者意识情况,P、R、BP、CVP、尿量、肢体温度、颜色,注意有无休克的表现。 ⒉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注意呼吸的形态及频率。 ⒊观察腹痛的特征、无腹膜刺激症,判断是实质脏器损伤还是空腔脏器损伤。 ⒋观察患者的体位及局部软组织损伤、肢体活动情况。 ㈡护理要点 ⒈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 切开,予以人工呼吸。 ⒉迅速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静脉通道2~3条,以上肢静脉为宜(1路扩容输血 输液、1路滴注或推注各种药物),必要时行深静脉置管。 ⒊体位:抬高下肢15°~20°;合并休克者,取休克卧位(抬高头胸部10°~20°, 抬高下肢20°~30°)。 ⒋遵医嘱立即行备皮、皮试、合血、导尿、胃肠减压等,协助做好术前准备。 ⒌术后护理: ⑴体位:根据麻醉方式,采取必要的体位,6小时后可取半卧位; ⑵遵医嘱准确给药、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⑶严格记录24h尿量,观察尿量颜色,并做好护理记录; ⑷切口护理:定时观察敷料,是否有出血及不正常分泌物,敷料被浸湿时注意其 颜色、性质及量,并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干燥,并做好记录; ⑸疼痛护理:如采取合适体位、遵医嘱使用止痛剂、辅助疗法等; ⑹引流管的护理:明确各种引流管的位置及作用,妥善固定和保护引流管,保持 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定时更换引流袋。 ⑺评估肠蠕动恢复情况,据情况鼓励适当活动。 ⒍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感染: ⑴病室定期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留置氧气管、胃管、导尿管按相应常规护 理。 ⑵口腔护理2次/d,协助翻身、拍背,指导咳嗽咳痰,及时吸痰,防止肺部感染。 ⒎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指导饮食。 ⒏心理护理:鼓励开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㈢指导要点 ⒈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情绪。 ⒉适当休息,注意锻炼,促进康复。 ⒊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⒋告知患者若有不明原因的发热(>38℃)或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不适应及时就诊。

胸部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

胸部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 1生活护理 (1)体位:生命体征平稳者,取半卧位,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和循环,也利于保持引流通畅;有支气管胸膜瘘者取患侧卧位,以免脓 液流向健侧或发生窒息;若昏迷或血压波动者,取平卧位。(2)饮食:非手术者,饮食没有特殊要求,加强营养支持,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手术者,术前术后常规禁食禁 饮。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每30分钟测量一次生命体征。 (2)观察神志变化、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有无烦躁、口渴、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发绀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3)密切观察有无合并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有无出血,尤其注意有无进行性血胸,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4)观察气管移位或皮下气肿有无改善;有无寒战、高热、头痛、头晕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5)观察胸腔引流液量、颜色和形状。 3.配合治疗的护理 (1)维持有效气体交换 1)现场急救:以抢救患者生命为主。对于出现反常呼吸的患者,可用厚棉垫加压包扎以减轻或制止胸壁反常呼吸运动。

2)维持呼吸功能 A对开放性气胸者,立即用敷料(最好是凡士林纱布)封闭胸壁伤口,使之成为闭合性气胸,阻止气体继续进入胸腔。 B闭合性或张力性气胸积气量多者,应立即行胸膜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 C供氧:及时给予气促、呼吸困难和发绀患者吸氧。 D体位:病情稳定者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有利呼吸。 E.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密切观察呼吸机工作状态和各项参数,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参数。 (2)预防感染 1)协助患者咳嗽咳痰:帮助患者咳嗽咳痰:帮助患者翻身、坐起、拍背、咳嗽,指导其做深呼吸运动,以促进肺扩张,减少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2)对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患者,加强呼吸道护理,必要时吸痰和超声雾化吸入。 3)气管插管超过72小时者,应免气管粘膜受压、缺血、坏死。 4)适当使用抗菌药物和破伤风抗毒素。 (3)减轻疼痛与不适 1)保持病房安静,以保证患者的休息时间。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半卧位时可在胸腔引流管下方垫一毛巾卷,防止引流管受压及牵拉而引起不适。 2)为减轻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指导患者适当地应用放松技巧,

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护理常规

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的护理常规 脊柱骨折是指脊椎骨的连续性中断,常表现为椎体的压缩。是较为常见的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5﹪~6﹪。它可见于各年龄段,青壮年多见。脊柱骨折常见于外伤,尤其是暴力因素;椎体瘤、感染、骨质疏松等也可导致骨折。骨折以胸腰椎段最为常见。 脊髓损伤是指脊髓由于外伤、肿瘤、感染等因素造成脊髓内出血、水肿、炎症反应,导致脊髓细胞坏死、轴突崩解,并出现肢体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 【护理评估】 1、脊柱局部望诊:损伤节段是否有肿胀、皮下瘀斑或皮肤破损。由于脊柱骨折骨折破坏了人体的生理弯曲,可初相脊柱侧弯、后凸甚至是脱位畸形。这些畸形一方面同外伤有关,另一方面与椎旁肌受疼痛刺激发生痉挛有关。病人是否维持一种保护性体位,翻身或腰部用力时疼痛是否加剧。触诊:损伤节段棘突有无压痛,腰背肌有无痉挛、压痛。 2、合并症①有无四肢或下肢的麻木或无力,是否出现损伤平面以下肢体的肌力、感觉减退,是否出现肌张力升高、腱反射亢进及病理行椎体束征,这是区分骨折是否合并有脊髓损伤的重要依据之一。②有无多发伤:外伤性脊柱骨折常有较大且突然的外力作用,常合并有颅脑外伤(如颅底骨折)、血气胸、肝脾破裂、骨盆骨折、跟骨骨折等。③有无腹胀。④有无尿潴留或溢出性尿失禁及肛门括约肌能否自主收缩。 【护理措施】 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脊柱手术风险性较大,病人及家属对手术效果信心不足,往往会出现焦虑,从而影响康复。手术前,应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目的及探查、减压,复位及固定的基本方法,稳定其情绪。 2.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纤维素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但饮食种类需依据是否有腹胀而定,可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软食。 3.体位卧硬板床,定时以流动法翻身。胸椎或腰椎骨折的病人可在仰卧位时胸背部的后方垫一软枕,以利骨折的复位。卧床时间一般为6~8周。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和剖析,以供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借鉴。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一年间所接收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51例,对其个人基本资料以及急救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治疗及护理临床效果进行相关介绍。结果:51例患者中显效37例,占72.55%,有效14例,占27.45%,总有效率高达100%。结论:小儿高热惊厥后若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窒息情况从而引发患儿脑部缺氧的情况 发生,因此对该类疾病患儿采取合理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极为关键且必要的。 3 讨论 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年龄躲在半岁至4岁之间,其发热初期往往在24小时之内,但存在少部分患儿在48小时之内,在其体温达到约39℃时会出现惊厥情况,主要临床表现为双眼球凝视、斜视或上翻等并伴随意识丧失情况,惊厥的时间一般持续在10分钟左右,有少数患者会处于半个小时以上,在惊厥后患儿的意识可逐渐恢复,临床生化脑电图检测可在患者发生惊厥后两周左右恢复正常。 对该类疾病患儿进行治疗主要要对其进行惊厥控制、降

温、病因对症治疗以及预防惊厥复发处理,对于患儿用药而言首先要采用相关安定类药物进行静脉注射,在患儿惊厥症状得到控制后可采用苯巴比妥钠类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在患儿出现惊厥情况时间过久引起颅内压升高时尽快对其进行浓度为20%的甘露醇进行降颅内压理。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也要加强对患儿的惊厥预见性护理,一旦发现患儿的体温、面色等出现异常时尽早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预防惊厥的再次发生。 4 结论 小儿高热惊厥后若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窒息情况从而引发患儿脑部缺氧的情况发生,因此对该类疾病患儿采取合理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是极为关键且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雪.小儿高热惊厥的的急救护理[A].Proceding of Clinica Medicine,2010(06):4548 [2]张换梅.小儿高热惊厥病人的急救护理[C].护理研究,2010(05):1374-1375 [3]孙红霞,程万里.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J].中国医药,2013(05):88 [4]黄花新,李美杏.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B].广西医学,2011(12):1975-1977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

腹部外伤性多脏器损伤护理常规 (一)观察要点 ⒈严密监测患者意识情况,P、R、BP、CVP、尿量、肢体温度、颜色,注意有无休克的表现。 ⒉观察气道是否通畅,注意呼吸的形态及频率。 ⒊观察腹痛的特征、无腹膜刺激症,判断是实质脏器损伤还是空腔脏器损伤。 ⒋观察患者的体位及局部软组织损伤、肢体活动情况。 (二)护理要点 ⒈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予以人工呼吸。 ⒉迅速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静脉通道2~3条,以上肢静脉为宜(1路扩容输血输液、1路滴注或推注各种药物),必要时行深静脉置管。 ⒊体位:抬高下肢15°~20°;合并休克者,取休克卧位(抬高头胸部10°~20°,抬高下肢20°~30°)。 ⒋遵医嘱立即行备皮、皮试、合血、导尿、胃肠减压等,协助做好术前准备。 ⒌术后护理: (1)体位:根据麻醉方式,采取必要的体位,6小时后可取半卧位;

(2)遵医嘱准确给药、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严格记录24h尿量,观察尿量颜色,并做好护理记录; (4)切口护理:定时观察敷料,是否有出血及不正常分泌物,敷料被浸湿时注意其颜色、性质及量,并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干燥,并做好记录; (5)疼痛护理:如采取合适体位、遵医嘱使用止痛剂、辅助疗法等; (6)引流管的护理:明确各种引流管的位置及作用,妥善固定和保护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定时更换引流袋。 (7)评估肠蠕动恢复情况,据情况鼓励适当活动。 ⒍做好基础护理,预防感染: (1)病室定期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留置氧气管、胃管、导尿管按相应常规护理。 (2)口腔护理2次/d,协助翻身、拍背,指导咳嗽咳痰,及时吸痰,防止肺部感染。 ⒎饮食护理: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指导饮食。 ⒏心理护理:鼓励开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指导要点 ⒈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减轻焦虑情绪。 ⒉适当休息,注意锻炼,促进康复。 ⒊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

脊髓损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脊髓损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脊髓损伤是指由于外伤、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颈段脊髓损伤造成四肢瘫痪时称四肢瘫,胸、腰段脊髓损伤造成躯干以下肢体瘫痪而未累及上肢时称截瘫。 【护理常规】 1.休息与运动四肢瘫的患者肩关节应处于外展位,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腕背伸,拇指外展、背伸,手指微屈。指导对瘫痪肢体的关节进行每天1~2次的被动运动,每个关节应至少活动每次 20下。颈髓损伤患者应注意轴线翻身。 2.饮食护理饮食宜定时、定量,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保证充分的水分摄入,饮水量不少于每日1000ml。 3.用药护理按时遵医嘱服药,应用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药物,注意用药后反应。按医嘱早期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 4.病情观察与护理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注意是否发热、颤抖、出汗、烦躁不安,排尿、排便是否通畅;观察双下肢皮肤颜色,温觉、触觉,肢端动脉搏动情况,注意双下肢有无肿胀。 5.基础护理保持床铺清洁,平整干燥,置气垫床,每2小时翻身1次,颈部受伤或手术患者要轴线翻身。气管切开的患者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留置导尿患者做好会阴护理。 6.心理护理患者因突然失去独立生活能力,表现为抑郁、愤怒

等,针对不同心理状况,组织病友联谊会,同病友之间互相交流,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 (1)防止直立性低血压,卧位-坐位变换时要逐渐过渡,先抬高床头30°适应30min,没有不适再逐步抬高床头进行体位锻炼。应用弹性绷带、围腰增加回心血量。必要时按医嘱应用升压药物。 (2)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定期夹闭和开放尿管(小膀胱炎患者除外),一般每3~4小时开放1次,保证水摄入量每天在2500~3000ml;可根据病情采用间歇导尿法,能站立的男性患者指导站立排尿训练,对不完全瘫痪患者,指导患者屏气呼吸,增加腹压,以腹压排尿,减少残余尿。 (3)预防肺部感染,定期翻身、叩背,辅助排痰,当合并呼吸道梗阻时可联合体位引流,鼓励患者进行主动呼吸功能训练,防止发生肺不张及上呼吸道感染。 (4)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栓塞,加强静脉通路的管理,避免不必要的穿刺,保证患者液体入量是防止血液浓缩的关键,尽早进行下肢被动运动并按摩,促进肢体静脉回流和血管神经功能恢复。指导患者每天进行下肢被动运动,开始起床时需用弹性绷带或穿弹性袜,增加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5)预防自主神经过反射,对第6胸椎以上的高位脊髓损伤者,不要长期留置尿管形成挛缩膀胱。从急性期开始就要充分管理排尿、排便。对自主神经反射引起的血压升高等症状,尽快找出和消除诱因,

腹部脏器破裂的病人护理常规

腹部脏器破裂的病人护理常规 【护理措施】 (一)急救护理 腹部损伤可合并多发性损伤,在急救时应分清轻重缓急。首先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可行以下措施:1)心肺复苏,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2)合并张力性气胸,配合医师行胸腔穿刺排气。3)止血; 经静脉采血行血型及交叉配血实验。4)迅速建立2条有效的静脉输液通路,根据医嘱及时输液,必要时输血。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6)对有开放性腹部损伤者,妥善处理伤口,如伴腹内脏器或组织自腹壁伤口突出,可用消毒碗覆盖保护,切勿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强行回纳。 (二)非手术治疗护理/术前护理 1.休息与体位:绝对卧床休息,若病情稳定,可半卧位。观察期间 不随意搬动病人,以免加重伤情。 2.病情观察:内容包括:1)每15-30分钟测定1次脉搏、呼吸、血 压。2)每30分钟检查1次腹部体征,注意腹膜刺激征的程度及范围变化。3)动态了解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变化,以判断腹腔内有无活动性出血。4)观察每小时尿量变化,准确记

录24小时的输液量,呕吐量、胃肠减压量等。5)必要时可重复B 超检查、协助医师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术。 3.禁食、禁灌肠:因腹部损伤病人可能有胃肠穿孔或肠麻痹,故诊 断未明确之前应绝对禁食、禁饮和禁灌肠,可防止肠内容物进一步漏出,造成腹腔感染和病情加重。 4.胃肠减压:对怀疑有空腔脏器损伤的病人,应尽早行胃肠减压, 以减少胃肠内容物漏出,减轻疼痛。在胃肠减压期间做好口腔护理,观察并记录引流情况。 5.维持体液平衡和预防感染: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补充足量的 平衡盐溶液、电解质等,防止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使收缩压升至90mmHg以上。 6.镇静、止痛:全身损伤情况未明时,禁用镇痛药,但可通过分数 病人的注意力、改变体位等来缓解疼痛:空腔脏器损伤者行胃肠减压可缓解疼痛。诊断明确者,可根据遵医嘱给予镇静解痉药或镇痛药。 7.心理护理:关心病人,加强交流,向病人解释腹部损伤后的病情 变化,之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及预后,使病人能正确认识疾病的发展过程。告知相关的各项检查、治疗和护理目的,注意事项及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使病人能积极配合各项检查、治疗和护理。避免在病人面前谈论病情的严重程度,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并加以疏导。 8.完善术前准备:一旦决定手术,应争取时间尽快地必要时术前准

腹部损伤护理常规

腹部损伤护理常规 一、概念 腹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类。多数腹部损伤同时有严重的内脏损伤,如果伴有腹腔实质性脏器或大血管损伤可因大出血而致死亡,空腔脏器受损伤破裂时可发生严重的腹腔感染,临床上常以肝、脾破裂和肠破裂多见。 腹部开放性损伤:多系利器或火器伤所致,均有伤口与外界相通。 腹部闭和性损伤:伤后腹壁完整,但可合并内脏损伤,绝大多数是因为钝性暴力作用于腹部或下腹部引起。 二、临床特点 (一)闭合性损伤:一般伤情不重明无明显临床表现,如肝脾破裂主要表现 为内出血。出血多者有明显的腹胀和移动性浊音甚至休克。如胃肠等空腔脏器破裂时表现为腹膜炎体征,由于血容量减少及毒素吸收也可出现休克。 (二)开放性损伤:外伤后实质性脏器破裂造成出血,空腔脏器破裂造成腹 膜炎。 三、医疗目标 抢救生命、修复创伤、预防感染。 四、护理目标 减轻焦虑配合治疗,身心舒适预防并发症。 五、护理问题/关键点 (一)体液不足 (二)组织灌注量的改变 (三)疼痛 (四)潜在的并发症 (五)焦虑/恐惧 (六)教育需求 六、评估 (一)了解伤情及受伤后病情发展,如受伤时间、暴力程度、方向、速度及受伤部位,受伤后有无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 (二)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腹膜剌激征的程度、范围,注意有无休克表现。 (三)病人红、白细胞计数,血色素、B超、CT等辅助检查结果。 (囚)病人情绪反应,有无烦躁、表情淡漠、紧张等。

七、术前干预措施 (一)观察期病人的护理 1.严密监护,每15~30分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神志。 2.体位观察期间病人应绝对卧床,不能随意搬动病人(包括大小便也应不离床)。如做特殊检查.应护送病人,轻抬轻放,病情平稳后可取半卧位。 3.病人应绝对禁食,给予胃肠减压,可减轻腹胀,减少肠液外瘘,应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并注意引流液的性质、色、量。 4.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必要时留置导尿。 5.观察期间禁用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6.禁止灌肠,防止受伤的肠管破裂后灌肠加重病情。 7.根据医嘱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和治疗腹腔感染。 8.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关心病人,解除紧张、焦虑情绪以配合治疗。 9.如经观察不能排除腹腔内脏器破裂,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应终止观察,进行手术。 1)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对休克病人做好抗休克,及时补充血容量。 2)紧急配血,术前留置胃管、尿管。 八、术后干预措施 1.了解手术、麻醉过程,手术有无异常情况及各种引流管放置部位、注意事项。 2.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吸引和引流。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并及时准确记录,如发生血压下降、少尿、无尿、高热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积极处理。 4.饮食术后应禁食并继续胃肠减压,直到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可拔除胃管,然后逐渐恢复流食、半流食,肠道手术者进食时间应酌情推迟。 5.协助病人咳嗽、排痰,鼓励病人做深呼吸,早期下床活动,防止术后肠粘连、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