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

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

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
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

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酯胶)和氢化松香甘油酯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以精制过的特级、一级脂松香或氢化松香为原料,经酯化,再精制而得的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本品可在饮料中作乳化稳定剂,也可在口香糖中作咀嚼组分。

结构式: CH2-O-OC-C19H29 CH2-O-OC-C19H31

||

CH-O-OC-C19H29 CH-O-OC-C19H31

||

CH2-O-OC-C19H29 CH2-O-OC-C19H31

枞酸三甘油酯二氢枞酸三甘油酯 (松香甘油酯主要成分) (氢化松香甘油酯主要成分)

2 引用标准

GB 1722 清漆、清油及稀释剂颜色测定法

GB 601 化学试剂标准溶液制备方法

GB 8146 松香试验方法

GB 8450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方法

GB 8451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法

3 技术要求

3.1 性状本品为黄色透明玻璃状固体,无异味。

3.2 项目和指标项目和指标见表1: 表1

项目指标

松香甘油酯氢化松香甘油酯

溶解度(与苯1:1) 清清

色泽(铁钴法)≤ 8 8

酸值,mgKOH/g 3.0~9.0 3.0~9.0

软化点(环球法),℃ 80.0~90.0 78.0~88.0

比重,25℃/25℃ 1.080~1.090 1.060~1.070

灰分,%≤ 0.10 0.10

砷(As),%≤ 0.0002 0.0002

重金属(以Pb计),%≤ 0.002 0.002

4 试验方法试验中除特殊规定外,所用水为蒸馏水。

4.1 溶解度的测定

4.1.1 试剂:苯(GB 690)分析纯。

4.1.2 测定方法:样品与苯按1:1(重量比),溶解后应清澈透明。

4.2 色泽的测定将样品与苯按1:1(重量比),溶解后装入洁净干燥的比色管中。按GB 1722的规定测定。

4.3 酸值的测定

4.3.1 试剂和溶液

4.3.1.1 中性苯-乙醇溶液:将苯(GB 690)与95%分析纯乙醇(GB 679)按2:1(容积比)混合,以酚酞为指示剂(每100mL加两滴)。用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 不褪为止。

4.3.1.2 1%酚酞指示剂:称取1.0g酚酞(HGB 3039),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至100mL。

4.3.1.3 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称取3.3g分析纯氢氧化钾(GB 2306),用少量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加95%乙醇至1000mL,摇匀。称取0.2~0.3g(准确至0.0002g)于105~110℃烘至恒重的基准苯二甲酸氢钾(GB 1257)。参照GB 601中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方法进行标定,准确至±0.001mol/L。

4.3.2 测定手续称取除去外表部分并粉碎好的样品约2g(准确至0.001g)于250mL锥形瓶中,加中性苯 -乙醇溶液50mL溶解(必要时可微微加热,使样品全部溶解后放冷),加酚酞指示剂4~5滴,然后用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30s不褪为止。

4.3.3 结果的表示和计算按下式计算酸值X1(mgKOH/g):

V×M×56.11

X1=━━━━━━ (1)

W

式中: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氢氧化钾乙醇标准溶液的摩尔

浓度,mol/L; W--样品的重量,g; 56.11--1mol/L氢氧化钾的1mL的相当量,mg。

4.3.4 重复性两次平行试验结果允许相差0.2,取算术平均值表示,报告至小数点后第一位。

4.4 软化点的测定(环球法) 按GB 8146的规定测定。

4.5 比重的测定

4.5.1 仪器 a.恒温水浴锅;b.直径小于0.15mm金属丝若干;c.分析天平:准确度不低于

0.001g;d.烧杯,架子等。

4.5.2 测定手续取约10g样品块,除去表面除屑,检查应无裂纹及气泡,表面光洁。金属丝称重,准确至 0.001g。将金属丝加热,趁热插入样品块约2~3mm,冷却,用该丝将样品挂在天平一端,称重,准确至0.001g。将悬挂着的样品浸入25±0.5℃的水中恒温0.5~1h后,取出。随即浸入盛有25±2℃ 水的烧杯中(烧杯支于三角架上,不与称盘接触)。样品上端距液面不少于1cm,样品表面不应附有气泡。迅速称重,准确至0.001g。

4.5.3 结果的表示和计算按下式计算比重X2(25℃/25℃):

D25℃(G-g)

X2=━━━━━━ (2)

G-G1

式中:G--样品加金属丝在空气中的重量,g; G1--样品加金属丝在水中的重量,g; g--金属丝

在空气中的重量,g; D25℃--温度25℃时,水的比重。

4.5.4 重复性以三个样品块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结果报告至小数点后第三位。

4.6 灰分的测定

4.6.1 仪器一般试验室仪器及下列仪器: a.高温炉;b.瓷坩埚50mL;c.可调节电炉或带调压变压器电炉。

4.6.2 测定手续将新坩埚用6mol/L盐酸水溶液浸泡处理,洗净。放入高温炉内,经550±20℃灼烧至恒重。取最后一次称重结果(连续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0.0003g)。称取样品5~

6g(准确至0.01g)置于已恒重的坩埚中,先以小火加热使样品充分炭化至无烟放出,然后将

坩埚置于550±20℃的高温炉内2.5~3h,使其炭化完全,再移至干燥器内冷却0.5h,称重。准确至0.0001g。重复灼烧,冷却,称重。直至连续两次称重之差不大于0.0003g。

4.6.3 结果的表示和计算按下式计算灰分X3(%):

G1-G2

X3=━━━━×100 (3)

W

式中:G1--坩埚加灰分的总重量,g; G2--坩埚的重量,g; W--样品的重量。

4.6.4 重复性两次平行试验的结果允许相差0.01%,以算术平均值表示,报告至小数点后第二位。

4.7 砷含量的测定称取样品5g(准确至0.1g),按GB 8450中干法消化后测定。

4.8 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称取样品2.5g(准确至0.1g),按GB 8451中干法消化后测定。

热熔胶简介

热熔胶简介一、热熔胶定义 热熔胶是一种可塑性的粘合剂,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其物理状态随温度改变而改变,而化学特性不变,其无毒无味,属环保型化学产品。热熔胶粘合是利用热熔胶机通过热力把热熔胶熔解,熔胶后的胶成为一种液体,通过热熔胶机的热熔胶管和热熔胶枪,送到被粘合物表面,热熔胶冷却后即完成了粘合。 二、热熔胶分类 (一)按化学组成分类 1.聚烯类热熔胶粘剂 1)聚乙烯热熔胶 ——概念:由乙烯与少量α-烯烃或其他单体聚合而成的热熔胶; ——特点:粘接性能良好;价格低;易粘接多孔性表面等; ——应用:纸箱、纸盒包装、食品包装容器密封、无纺布制作、地毯拼缝胶粘带、汽车地毯衬背、服装衬布粘接等。 2)聚丙烯热熔胶 ——概念:由丙烯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主要是无规聚丙烯(等规、间规); ——特点:一定的粘接性;固化速度稍慢;耐热性不高;常与低分子聚乙烯或结晶型聚丙烯混合以改善固化速度与耐温性; ——应用:纸、聚丙烯、聚乙烯、铝箔等粘接;较多地用于纸包装、地毯衬背、纸张复合、填隙、电视机显像管偏转线圈固定等。 2.乙烯及其共聚物类热熔胶粘剂

1)共聚单体:丙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酯)、马来酸酐、氯乙烯等;可二元以上; 2)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热熔胶 ——概念:由乙烯与醋酸乙烯酯经高压本体聚合法或溶液聚合法制造而得到的; ——历史: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发展起来; ——特点:优异的粘接性、柔软性、加热流动性和耐寒性;耐药品性、热稳定性、耐候性和电气性能较优;强度较低、不耐热、不耐脂肪油等; ——应用:强度不高的场合,一般不作结构胶。书本装订、木器加工、包装、制罐、制鞋自动化操作、纸制品的加工、建筑工业、电气部件、车辆部件等。 3.聚酯类热熔胶粘剂 ——概念:聚酯(PET)是主链中含有酯基(-COO-)的聚合物的总称,分不饱和聚酯和热可塑性聚酯(线性饱和聚酯,由二元酸和二元醇或醇酸缩聚而成);作为热熔胶需用可塑性聚酯; ——特点:优异的电绝缘性;较好粘接强度;耐冲击性、耐水、耐热、耐寒、耐介质及弹性都较好;可粘接多种材料;熔体粘度高; ——应用:服装、电器、制鞋、建筑等行业。 4.聚酰胺类热熔胶粘剂 ——概念:聚酰胺(PA)以重复的酰胺基(-CONH-)为分子主链的聚合物;用于配置热熔胶的PA相对分子量为1000-9000; ——特点:优良的耐热性、耐寒性、电性能、耐油性、耐化学和耐介质性能;无味、无色;快速固化;可粘接多种金属和非金属;与其他树脂相容性良好; ——种类: 1)高分子量聚酰胺热熔胶:俗称尼龙型热熔胶,由内酰胺或氨基酸衍生物均聚,短碳链二元酸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 油酯》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参与协作单位、简要起草过程、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 作 (一)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参与协作单位 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下达2008年国家标准补助项目经费第三批通知》要求,2009年3月,卫生部将1项食品添加剂质量标准-“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GB 10287-88)”的修订工作委托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 承担。项目编号为:20081027-Q-469。研究所 (二)修订标准的目的意义和编制工作的简要过程 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是以特、一级的脂松香、氢化松香为原料,经与食用级的甘油酯化反应,再经蒸汽除嗅处理而得到的。可用于果汁(味)型饮料、胶姆糖基础剂、乳化香精,以及畜禽脱毛处理。 1988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和南京市卫生防疫站起草了GB12087-88《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标准发布实施以来,对提高产品质量、规范市场行为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生产的发展、工艺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产品质量已较标准制订时有了较大提高,用户对产品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标准中的部分内容与当前的生产实际也有一定的脱节,如原标准中未对产品的感官指标进行规定,一些技术指标与实际产品指标不符,相关指

标的检验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部分条款已不适合生产实际,没有规定生产过程的控制,使得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含有硫、酚等有害添加剂的产品,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以及包装形式的规定不适合目前市场要求等,因此原有的标准亟需进行修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接受任务后,立即和协作单位广西梧州日成林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以走访生产企业和信函的方式联系了国内主要的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的生产企业,调查了部分企业对标准的修订要求,还收集了部分样品用于检验分析,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结合标准发布实施以来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标准进行了修改,于2010年3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并在全国范围对生产、使用单位、高等院校、质检部门对该标准进行了广泛的征求意见, (发送《征求意见稿》单位数: 21 个,收到回函的单位17个,收到回函并 有建议或意见的单位10个,没有意见的有7个,没有回函的单位4个) 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完成了标准的送审稿。 (三)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宏、商士斌、李前、林克忠、饶小平。 标准起草人员承担的工作为: 高宏:项目负责人,主要确定工作思路,组织标准资料及样品的收集,布置实验验证计划及标准的起草工作,起草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 商士斌:协助项目负责人确定工作思路,标准的编写制定与审核; 李前:实验设计、组织验证; 林克忠:标准资料及样品的收集,征求意见; 饶小平:技术参数的验证工作。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

中国松香酯行业的分析报告

中国松香酯行业的分析报告 第一章松香酯的概况 一、松香酯的简介 1、定义 松香m酯是松香酸的多元醇酯,常用的多元醇有甘油和季戊四醇。多元醇松香酯是浅黄色的透明固体,软化点在90~110℃,酸值为10~20。用以制漆,质量比松香钙皂所制者略高。季戊四醇松香酯的软化点高于甘油松香酯,制成清漆后的干燥性能、硬度、耐水等性能优于甘油松香酯制成的清漆。如使用聚合松香或氢化松香为原料制成的相应的酯,变色倾向减少,其他性能也有一定提高。聚合松香酯的软化点高于松香酯,而氢化松香酯的软化点则有所降低。 2、特点 酯是松香最重要的衍生物,松香酯通常酸价低、熔点高、粘度强,在一般溶剂中的溶解性好,并能与许多树酯和聚合物相混,赋以硬度和光泽、粘结力和塑性,使其抗候、抗潮、耐酸和碱。由于有上述性能,松香酯广泛使用于油漆印刷、电缆、橡胶、家俱、电子工业塑料等工业。 3、松香酯的分类和用途 (1)松香甘油酯 外观:透明液体、片状或浅黄色粒状固体,颜色愈浅质量愈好

相对密度:1.095 软化点:>80℃ 折射率:1.545 酸值:<10mgKOH/g 溶解性:溶于芳香族和脂肪族烃类溶剂(石油汽油,矿物的精神,苯,乙酸乙酯,丙酮),酯,酮和氯代烃。 不溶于:水和低分子量醇。 特性 与松香相比酸值显著降低,发脆性和发粘性减小,耐候性得以改善,不再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与乙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EVA),乙烯丙烯酸乙酯,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 SIS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SBR,天然橡胶,丁基橡胶,氯丁橡胶,丙烯酸酯,低分子量聚乙烯,聚丙烯,其它非晶体高分子聚合物,邻苯二甲酸和聚2酯增塑剂,醇酸树脂,碳氢树脂及萜烯树脂等相容。 制备 松香甘油酯系由松香与甘油酯化而成,通过真空处理后制成不规则透明块状、片状或粒状固体。与NR、CR、EVA、SIS、SBS等高聚物在大比例范围形成透明体系。 质量指标引 指标名称 136 138 138(精) 外观透明固体

天然产物化学答案

天然产物化学答案 1.研究天然产物化学与利用的意义 答: 2.天然产物化学成分的分离方法 3.树脂在植物界中的存在和采取、树脂的分类 4.连续蒸汽法松脂加工 5.松脂间歇蒸馏与连续蒸馏不同处 6.下降采脂法、上升才脂法 7.松香分类 8.松香化学组成 9.松香化学性质歧化 10.松香用途 11.分散松香胶制备方法 12.氢化松香缩水甘油酯的合成反应方程式 13.氢化松香特点及应用 14.歧化松香特点及应用 15.紫胶来源及应用 16.紫胶树脂组分分离路线 17.紫胶片的加工方法 18.紫胶蜡的提取工艺 19.生漆特点和应用 20.栲胶的主要成分

21.单宁的化学性质 22.列举栲胶具体应用 23.栲胶的净化方法 24.冷杉树脂的采集 25.冷杉胶生产工艺 26.冷杉胶的用途 27.桦树漆的用途 28.桦树皮漆的生产工艺 29.精油的定义 30.松节油的分类 31.松节油的分离技术 32.松节油连续法分离技术工艺流程 33.松节油化学成分的典型研究方法 34.柠檬油分类 35.白柠檬鲜果加工工艺流程 36.橙油的生产方法 37.压榨法生产橙油工艺特点 38.薄荷油生产工艺流程 39.精油加工工艺要求 40.芳樟油生产方法 41.桂花浸膏的萃取生产方法工艺 42.桂花浸膏萃取溶剂的选择要求

43.桂花浸膏萃取工艺的分类 44.萃取工艺要求 45.桂皮浸膏的生产流程 46.桂油应用 47.桂油加工的三种方法及比较特点 48.桉叶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 49.a-蒎烯合成香料简图 50.松油醇合成工艺 51.a-松油醇的合成工艺,比较一步法和两步法 52.异龙脑酯的皂化生产工艺 53.芳香醇的合成方法 54.合成檀香生产工艺过程 55.异龙脑脱氢合成樟脑生产流程 56.樟脑用途 57.天然高分子的定义和特点 58.淀粉的分类 59.淀粉的水解方法 60.氧化淀粉采用的催化剂‘ 61.交联淀粉性质和应用 62.变性淀粉的分类 63.干法生产变性淀粉定义和特点及生产工艺 64.变性淀粉优点

聚合松香甘油酯合成过程中酯化率的测定(修改1)

聚合松香甘油酯合成过程中酯化率的测定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07化学本科(S) 20070701xx xxxxx 指导老师:xxxxx 摘要:本文以聚合松香和甘油为原料,以ZnO为催化剂合成聚合松香甘油酯,对聚合松香的酸值和酯化后聚合松香多元醇酯的酸值测定进行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甘油用量、反应温度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通过测定聚合松香甘油酯的酸值,进而计算酯化率,得到了合成聚合松香多元醇酯的适宜条件。对于聚合松香甘油酯,在催化剂用量为0.15g(即聚合松香用量的0.3%)和甘油用量为4.8mL的条件下,酯化率最高。 关键词:聚合松香甘油聚合松香甘油酯酯化率合成 1 引言 1.1 聚合松香概况 聚合松香是松香重要的改性产品之一,既可直接应用,又可进一步与多元醇反应酯化合成为聚合松香酯。与松香相比,聚合松香酯具有更耐氧化、热稳定性更好、内聚力更高,与更多溶剂存在广泛的相溶性,还具有高软化点,低酸值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造纸、涂料、油墨、日用化工、食品、粘胶剂、橡胶、油田及电气等行业。聚合松香的开发和利用,对增强我国的松香深加工能力,提高松香产品的附加值以及稳定松香原料价格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我国聚合香产品质量尚不能与国外优质产品相比,存在着成本高、产率低、色泽深、Zn2+ 含量高等问题限制了其深加工品的利用和出口创汇,仍需要攻关解决。聚合松香的制备一般采催工艺,催化剂有H2SO4、ZnCl2、AlCl3、BF3等[1~6],但现有工艺存在着二聚体的含量低( 30 % ~65% ) 化点低(110 ℃~150 ℃)和产品收率低(60 %~80 % )等缺陷。聚合松香中二聚体的含量测定,主要采用色谱法,并假定松香中树脂酸和二聚体的校正因子同,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计算。事实上,检测器对同系物的响应值是与同系物的碳原子数有关的二聚体分子的碳原子数比树脂酸的多一倍,如果假定这两种物质的校正因子相同,将会在定量计算时产生较大的误差。为了提高聚合松香的质量和更准确地测定聚合松香中二聚体的含量,有人研究采用GC-MS测定树脂酸与二聚体的相对校正因子,用GC分析聚合松香中二聚体的含量。通过改进聚合松香合成条件,大幅度改善了二聚体的含量、产品的软化点和酸值等质量指标。 1.2聚合松香甘油酯 松香是我国优势资源,年产50 万t ,占世界产量的40 %以上,年出口35 万t ,占世界贸易的60 %以上。聚合松香多元酯是其中的重要深加工产品之一,由于它具有良好的耐氧性,热稳定好,内聚力更高等特性,具有适宜的溶液粘度和广泛的相溶性、溶解性等特性,部分树脂还具有高软化点的特点。聚合松香多元醇酯广泛用于油墨、胶粘剂及涂料等行业。从市场来看,产品的色泽越浅,软化点越高,产品的价格就越高。在20 世纪末,我国高等级公路的高速发展,传统使用的溶剂型马路线漆已经基本上被热熔性马路线漆所取代。而热熔性马路线漆所用树脂便是浅色松香酯,而树脂在马路线漆中占50 %左右。可见,在交通领域,浅色松香酯使用量也十分可观。

松香的作用及用途

松香的作用及用途 松香的作用:要根据分类来分析其作用 按原料来源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松香可分为:脂松香、木松香、浮油松香。松节油可分为:脂松节油、木松节油、硫酸盐松节油。 (1) 脂松香 使用采割的形式收集松脂再加工提炼而成的松香叫脂松香。其特点是对松树能连续采割,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中国松脂资源丰富,是脂松香产量最大的国家,脂松香产量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会保持35万吨以上。所以,估计今后20-30年内,世界脂松香年产量仍可保持在65-70万吨。 (2)木松香 是将松根或树干切碎,用溶剂浸提出树脂,经加工提炼出来的松香。主要产于美国,原料依赖于该国东南部的原始松林,现在由于森林资源减少,导致木松香原料短缺,产量由1950年31.6万吨,降至目前2万吨。前苏联也生产木松香,由于资源减少,产量也急剧下降。估计世界现木松香产量只占松香总量5%以下。 (3)浮油松香 来自木材制浆造纸工业,从硫酸盐制浆中回的黑液经加工而得,原来在性能上不如脂松香,后来由于质量不断提高,如今性能己与脂松香相近。由于造纸所用松木比例减少,降低了浮油分馏所得松香产率(从27%降至21%)。所以近年来虽然粗浮油分馏能力增加,但是浮油松香产量仍只保持相对稳定,约占松香总量30%-35%。

松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部门,主要用途如下:1、肥皂工业松香与纯碱或烧碱一起蒸煮,形成松香皂。松香皂具有很大的去污力,易溶于水,能溶解油脂,易起泡沫。松香具有粘性,可使肥皂不易开裂和酸败变质。 2、造纸工业松香在造纸工业上用作抄纸胶料。松香与苛性钠制成松香钠皂,即胶料,胶料与纸浆混合并加入明矾,使松香成为不溶于水的游离树脂酸微粒附着在小纤维上,当纸浆在干燥圆筒上滚压加热时,松香软化填充在纤维之间,这种作用叫“上胶”或“施胶”。纸张“上胶”后,可增强抗水性,防止墨水渗透,改善强度和平滑度,减少伸缩度。 3、油漆涂料工业松香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而且易成膜,有光泽,是油漆涂料的基本原料之一。松香在油漆中的作用是使油漆色泽光亮,干燥快,漆膜光滑不易脱落。 4、油墨工业松香在印刷油墨中主要用作载色体,并增强油墨对纸张的附着力。油墨中若不用松香,印制成的墨迹就会色调呆滞,模糊不清。 5、粘合剂工业以松香酯和氢化松香酯为基本原料的粘合剂,常用作热熔性粘合剂、压敏粘合剂和橡胶增粘剂。 6、橡胶工业松香在橡胶工业上用作软化剂,可增加其弹性。歧化松香钾皂可作合成

单硬脂酸甘油酯

单硬脂酸甘油酯 单硬脂酸甘油酯 Glyceryl Monostearate(Monosterin) 别名单甘油酯 分子式 C21H42O4 性状白色蜡状薄片或珠粒固体,不溶于水,与热水经强烈振荡混合可分散于水中,为油包水型乳化剂。能溶于热的有机溶剂乙醇、苯、丙酮以及矿物油和固定油中。凝固点不低于54℃。 用途乳化剂 使用方法 1. 用于糖果、巧克力,可防止奶糖、太妃糖出现油脂分离现象;防止巧克力砂糖结晶和油水分离,增加细腻感。参考用量为0.2%~0.5%。 2. 用于冰淇淋,可使组织混合均匀,组织细腻、爽滑、膨化活度,提高保形性。 3. 用于人造奶油,可防止油水分离、分层等现象,提高制品的质量。 4. 用于饮料,加入含脂的蛋白饮料中,可提高稳定性,防止油脂上浮,蛋白质下沉。还可用于乳化香精中作稳定剂。 5. 用于面包,能改善面团组织结构,防止面包老化,面包松软,体积增大,富有弹性,延长保存期。 6. 用于糕点,与其他乳化剂配伍,作为糕点的发泡剂,与蛋白质形成复合体,从而产生适度的气泡膜,所制点心体积增大。 7. 用于饼干,加入面团中能使油脂以乳化状态均匀分散,有效地防止油脂渗出,提高饼干的脆性。 用量可在各类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毒性 1. GRAS FDA-21CFR 18 2.1342。 ADI 无需规定(FAO/WHO,1994)。 推荐品牌日本理研公司 (一)分子式:C21H42O4 分子量: 358.56 结构式: (二)性状:单硬脂酸甘油酯是含有C16-C18长链脂肪酸与丙三醇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得。是一种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它既有亲水又有亲油基因,具有润湿、乳化、起泡等多种功能。本品一级品为乳白色似蜡固体,可溶于甲醇、乙醇、氯仿,丙酮和乙醚等溶液。 (三)用途:单硬脂酸甘油酯是食物的乳化剂和添加剂;化妆品及医药膏剂中用作乳化剂,使膏体细腻,滑润;用于工业丝油剂的乳化剂和纺织品的润滑剂;在塑料薄膜中用作流滴剂和防雾剂;在塑料加工中作润滑剂和抗静电剂,在其他方面可作为消泡剂、分散剂、增稠剂、湿润剂等。 (四)质量标准:项目指标外观白色到微黄色切片碘值(g I2/100g) ≤ 2.0 酸值(mg KOH/g) ≤ 2.0 凝固点ºC 55 - 60 皂化值(mg KOH/g) 160 - 175 编辑词条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大纲

《食品添加剂》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4301326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修读学期 5 学分 2 学时32 课程英文名称Food Additive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先修课程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 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 《食品添加剂》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原理、分类使用等基础知识,了解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性质、化学结构、毒理学性质、功能特点、作用原理、使用方法和应用范围等内容,学会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为今后进一步运用食品添加剂知识从事食品产品开发、食品质量管理与监督等工作打下基础,为培养工科应用型人才扩宽专业知识面和应用食品添加剂从事食品生产与管理的适应能力。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的重要组成,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而得以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背景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合理合法地利用食品添加剂进行食品开发、生产与研究,对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因此,本课程的设置对培养食品工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各类食品添加剂的基本知识,学会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提高食品营养,简化食品加工方法,改进工艺,提高质量,培养学生在食品工程领域运用食品添加剂从事产品开发、质量分析与质量监督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此外,课程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在学生学习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等前期课程的基础上,主要达到如下教学目标:

2019年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手册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19年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手册 本手册按我国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2760)中类别的顺序,分别介绍了我国截止至2019年允许使用的21 类食品添加剂,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其他。各类中具体品种依次按名称(别名)、分子式、性状、用途(使用范围)、使用方法、用量(限量)、毒性、推荐品牌等逐一介绍。本手册的特点是:⑴按我国国家标准选辑,⑵新:截止到2019年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全部收录在内,为最新颖而全面的版本,⑶较详细介绍了使用范围和方法,⑷推荐了产品的品牌和购置办法,⑸实用性强。 本手册附录收集了我国新近颁发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最后为主要参考文献和中、英文索引。 本手册可供食品、卫生、化工、医药、商业、外贸等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营销人员等使用,也可供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科研、生产、应用、教学、监督、检验人员参考。 酸度调节剂

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醋酸)盐酸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包括无水碳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柠檬酸一钠磷酸三钾磷酸钙 抗结剂 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矽)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 消泡剂 乳化硅油 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DSA-5)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戊四醇醚(PPE) 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BAPE) 聚氧丙烯甘油醚 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 聚二甲基硅氧烷 抗氧化剂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食品级松香甘油酯

1.食品级松香甘油酯:粒/块状,袋装/箱装 食品级松香甘油脂(XDEF),原料来自松树的脂松香(衍生物氢化松香、聚合松香)和药用甘油经脂化而成生成松香类甘油脂。符合FDA172.615和FDA172.735和我国国家标准GB10287-88和GB2760-86标准的食用级松香类甘油酯可安全用于食品。 1.1感官指标:松香甘油酯是由脂松香与丙三醇酯化反应而成的浅黄色透明固体。 1.2理化指标: 项目指标试验方法 溶解度(与苯1:1)清按GB690的规定进行 色泽(Fe-Co法,号)≤8按GB/T 1722-1992的规定进行 软化点(环境法),℃ 80.0~ 90.0 按GB8146第4章的规定进行 酸值,mgKOH/g ≤3.0 ~9.0 按GB8146第5章的规定进行 比重,25℃/25℃1.080 ~ 1.090 按GB10287-88中的4.5规定进行 灰分,%≤0.10按GB8146第8章的规定进行砷(以As)计,% ≤0.00 02 按GB/T5009.76方法进行测定重金属(以Pb)计,%≤0.00按GB 8451中干法消化后测定

2 1.3产品应用:松香类甘油酯是有优良的乳化性能增粘性能作为胶姆糖基础剂,赋予胶姆糖成泡、增型、耐咀嚼性、有较好的口感。并广泛用作胶姆糖基础剂,在饮料中作乳化稳定剂,在禽类加工中简单脱毛,在脱毛蜡中作增粘剂,还可作食用热熔胶的基础粘合剂。 公司严把食品安全卫生关,按照HACCP体系和标准卫生操作程序。从进货、生产、中控、包装、质检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监控,确保符合食品安全卫生各项法规要求。并经过政府部门严格审批,取得了食品级石蜡(国内首家)、食品级松香甘油酯的国家许可证办公室颁发的工业生产许可证。此外,企业接受了国外权威机构的第三方的安全认证。其它相关认证如下: 1.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登记证书 2.江苏出省卫生厅,卫生许可证 3.无锡市伊斯兰教协会,伊斯兰认证 4.Kosher,Star-k Kosher认证 5.中国检验认证集团,HACCP认证 6.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管理ISO9001:2000认证 7.产品SGS认证

松香系列深加工产品汇总

一、松节油创新系列产品 α-蒎烯(新产品) 产品类别:脂松节油 产品特性标准:α-蒎烯是合成香料的重要原料, 主要用于合成松油醇、芳樟醇以及一些檀香刑香 料。也可用于日化以及其他工业品的加香。也是 合成润滑剂、增塑剂等的原料。 产品名称:α-蒎烯 包装:桶装:镀锌铁桶装,净重175公斤/桶;客户指定包装。 β-蒎烯(新产品) 产品类别:脂松节油 产品特性标准:1.烃类合成香料。主要用作各种萜 烯类的合成香料的起始原料,用于制造柠檬醛、香 茅醇、羟基香茅醛、香叶醇、芳樟醇、紫罗兰酮、 甲基紫罗兰酮、薄荷酮等合成香料。β-蒎烯是松节 油分馏后的产品,它主要用于香料生产,还是合成 β-蒎烯树脂和生产维生素E等的重要原料之一。 2.精制的β-蒎烯可用于日化香精的调配和为其 深加工业品的加香。 产品名称:β-蒎烯

包装:桶装:镀锌铁桶装,净重175公斤/桶;客户指定包装。 二、松香系列产品 1、松香 产品类别:马来松香 产品特性标准;松香是一种天然有机物,主要由各 种树脂酸组成、易溶于多种溶剂。具有特有的化学 活性。是造纸、涂料、油墨、橡胶、肥皂、电子、 食有酯胶、松香茄树脂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包装:镀锌铁桶包装,每桶净重225.0kg ±0.5kg

2、精制松香 产品类别:浅色松香 产品特性标准:精致松香是一种天然树脂,主要由各种树脂酸组成、易溶于多种溶剂,具有特有化学活性。是造纸、涂料、油墨、橡胶、肥皂、电子、食用酯胶、松香酯树脂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3.松节油 产品特性标准:松节油的主要组份是蒎烯,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是一种优良的溶剂,是涂料、合成樟脑、合成树脂、香料和其他有机合成工业 的重要原料。

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

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酯胶)和氢化松香甘油酯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以精制过的特级、一级脂松香或氢化松香为原料,经酯化,再精制而得的松香甘油酯和氢化松香甘油酯。本品可在饮料中作乳化稳定剂,也可在口香糖中作咀嚼组分。 结构式: CH2-O-OC-C19H29 CH2-O-OC-C19H31 || CH-O-OC-C19H29 CH-O-OC-C19H31 || CH2-O-OC-C19H29 CH2-O-OC-C19H31 枞酸三甘油酯二氢枞酸三甘油酯 (松香甘油酯主要成分) (氢化松香甘油酯主要成分) 2 引用标准 GB 1722 清漆、清油及稀释剂颜色测定法 GB 601 化学试剂标准溶液制备方法 GB 8146 松香试验方法 GB 8450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方法 GB 8451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法 3 技术要求 3.1 性状本品为黄色透明玻璃状固体,无异味。 3.2 项目和指标项目和指标见表1: 表1 项目指标 松香甘油酯氢化松香甘油酯 溶解度(与苯1:1) 清清 色泽(铁钴法)≤ 8 8 酸值,mgKOH/g 3.0~9.0 3.0~9.0 软化点(环球法),℃ 80.0~90.0 78.0~88.0 比重,25℃/25℃ 1.080~1.090 1.060~1.070 灰分,%≤ 0.10 0.10 砷(As),%≤ 0.0002 0.0002 重金属(以Pb计),%≤ 0.002 0.002 4 试验方法试验中除特殊规定外,所用水为蒸馏水。 4.1 溶解度的测定 4.1.1 试剂:苯(GB 690)分析纯。 4.1.2 测定方法:样品与苯按1:1(重量比),溶解后应清澈透明。 4.2 色泽的测定将样品与苯按1:1(重量比),溶解后装入洁净干燥的比色管中。按GB 1722的规定测定。 4.3 酸值的测定 4.3.1 试剂和溶液

第二节-松香作为化工原料重点应用领域

第二节松香作为化工原料重点应用领域 一、肥皂工业 二、造纸工业 三、油漆涂料工业 四、油墨工业 六、橡胶工业 然而,近十年多来经过各方的不懈努力,并通过与外商合作,我国松香深加工产品已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已形成了松香树脂系列、歧化松香系列、聚合松香系列、马来松香系列、氢化松香系列、松香造纸施胶剂系列、松香盐系列、浅色松香系列等系列约几十种产品,年产量已达二十万吨左右,约占到松香产量的30%,且每年还有6万吨左右的松香深加工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法国、西班牙、比利时、美国、台湾、香港等国家与地区,改变了我国松香工业只能生产初级产品和出口初级产品的落后面貌。 我国目前松香深加工产品年产量大约在18~22万吨之间。其中,歧化松香及歧化松香皂年产量约4万吨,松香树脂年产量约10-14万吨,马来松香年产量约1.0万吨,聚合松香约3~5千吨,氢化松香约3~5千吨,浅色松香约3-5千吨,强化造纸施胶剂约1.0-1.5万吨,其它产品约共5千吨左右。松香树脂中,主要产品则是松香及其改性产品的甘油酯、季戊四醇酯、酚醛树脂等。从生产布局看,我国松香深

加工产品70%以上是在松香产区生产。松香产区中,广东、广西的松香深加工产品产量又占了全国的60%以上。广东的产品主要有松香树脂、歧化松香、聚合松香、浅色松香、马来松香等产品,年产量约7-8万吨左右;广西的产品主要有松香树脂、歧化松香、食用松香、造纸强化施胶剂、聚合松香、氢化松香、浅色松香等,年产约5-6万吨。福建、江西的松香深加工产品主要有松香树脂、聚合松香、马来松香、电缆松香等,两省年产量合计在2万吨左右。湖南的产品主要是氢化松香,年产在2千吨左右。松香销区中的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吉林等省市也有部分松香深加工产品生产,主要产品为歧化松香、松香树脂、马来松香、造纸施胶剂等。 以精深加工为导向以精深加工为导向以精深加工为导向以精深加工为导向,,,,全面提高林化产品档次全面提高林化产品档次全面提高林化产品档次全面提高林化产品档次发挥林业产业链长、环境相容性好的优势,引入绿色提取、深加工技术,重视林业资源应用技术研究,着力发展林产化工品种系列,拓宽林产化工产品应用领域,加快安全、健康林业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和产业化。支持发展林业精细化工、能源化工,开发木材药用和保健新产品。鼓励发展污染少、毒性低的林副产品。制定采脂技术标准,加强农民采脂技术培训。在巩固松香、松节油等传统主导出口产品的同时,大力发展以松香、松节油为原料的精深加工产品,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引导、扶持一批林业

食品添加剂清单

食品添加剂清单 1.酸度调节剂(acidity regulators) 柠檬酸乳酸苹果酸酒石酸偏酒石酸磷酸乙酸(醋酸)盐酸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包括无水碳酸钠)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柠檬酸一钠磷酸三钾磷酸钙 2.抗结剂(anticaking agents) 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矽)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 3.消泡剂(antifoaming /defoaming agents) 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DSA-5)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PPE) 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BAPE)聚氧丙烯甘油醚(GP)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GPE)聚二甲基硅氧烷 4.抗氧化剂(antioxidants)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4-己基间苯二酚抗坏血酸(维生素C) D-异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抗坏血酸钙硫代二丙酸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茶多酚(维多酚)植酸(肌醇六磷酸)迷迭香提取物甘草抗氧物 5.漂白剂(bleaching agents) 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保险粉)亚硫酸氢钠硫磺 6.膨松剂(bulking /leavening agents) 碳酸氢钠(钾)碳酸氢铵轻质碳酸钙(碳酸钙)硫酸铝钾(钾明矾)硫酸铝铵(铵明矾)磷酸氢钙酒石酸氢钾鲜酵母(活性)干酵母 7.胶姆糖基础剂(c hewing gum bases) 聚乙酸乙烯酯丁苯橡胶糖胶树胶(氢化)松香酸甘油酯 8.着色剂(colour) 苋菜红(铝色淀)胭脂红(铝色淀)赤藓红(铝色淀)新红(铝色淀)诱惑红酸性红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铝色淀)亮蓝(铝色淀)靛蓝(铝色淀)二氧化钛 叶绿素铜钠盐β-胡萝卜素 甜菜红姜黄红花黄紫胶红(虫胶红)越桔红辣椒红辣椒橙焦搪色(不加氨生产)焦糖色(加氨生产)红米红栀子黄菊花黄浸膏黑豆红高粱红 玉米黄萝卜红可可壳色红曲米红曲红落葵红黑加仑红栀子蓝沙棘黄 玫瑰茄红橡子壳棕多穗柯棕桑椹红天然苋菜红金樱子棕姜黄素酸枣色 花生衣红葡萄皮红兰锭果红藻蓝(淡、海水)植物炭黑密蒙黄紫草红 茶黄色素茶绿色素柑桔黄胭脂树橙(红木素/降红木素)胭脂虫红 9.护色剂(发色剂)(colour fixatives) 硝酸钠(钾)亚硝酸钠(钾) 10.乳化剂(emulsifiers) 蔗糖脂肪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单、双、三甘油酯)

添加剂分类表

食品添加剂分类表 1酸度调节剂 柠檬酸乳酸酒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 磷酸乙酸(醋酸)柠檬酸钠柠檬酸钾碳酸氢三钠(倍半碳酸钠)己二酸富马酸氢氧化钠碳酸钾碳酸钠(包括无水碳酸钠)柠檬酸一钠磷酸三钾磷酸钙 2抗结剂 亚铁氰化钾硅铝酸钠磷酸三钙二氧化硅(矽)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 3消泡剂 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DSA-5)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聚戊四醇醚(PPE)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BAPE) 聚氧丙烯甘油醚聚氧丙烯氧化乙烯甘油醚 聚二甲基硅氧烷 4抗氧化剂 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酯(PG) D-异抗坏血酸钠茶多酚(维多酚)植酸(肌醇六磷酸)植酸钠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甘草抗氧物抗坏血酸钙 磷脂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4-己基间苯二酚抗坏血酸(维生素C)迷迭香提取物 5漂白剂 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钾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钠 低亚硫酸钠(保险粉)亚硫酸氢钠硫磺 6膨松剂 碳酸氢钠(钾)碳酸氢铵轻质碳酸钙(碳酸钙) 硫酸铝钾(钾明矾)硫酸铝铵(铵明矾)磷酸氢钙 酒石酸氢钾 7 胶姆糖基础剂 聚乙酸乙烯酯丁苯橡胶 8着色剂 苋菜红苋菜红铝色淀胭脂红胭脂红铝色淀 赤藓红赤藓红铝色淀新红新红铝色淀 柠檬黄柠檬黄铝色淀日落黄日落黄铝色淀 亮蓝亮蓝铝色淀靛蓝靛蓝铝色淀 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发酵法)

二氧化钛叶绿素铜钠盐 诱惑红甜菜红 姜黄红花黄 紫胶红(虫胶红)越桔红 辣椒红辣椒橙 焦搪色(不加氨生产)焦糖色(加氨生产) 红米红栀子黄 菊花黄浸膏黑豆红 高粱红玉米黄 萝卜红可可壳色 红曲米红曲红 落葵红黑加仑红 栀子蓝沙棘黄 玫瑰茄红橡子壳棕 NP红多穗柯棕 桑椹红天然苋菜红 金樱子棕姜黄素 酸枣色花生衣红 葡萄皮红兰锭果红 藻蓝(淡、海水)植物炭黑 密蒙黄紫草红 茶黄色素茶绿色素 柑桔黄胭脂树橙(红木素/降红木素) 胭脂虫红酸性红 9护色剂 硝酸钠(钾)亚硝酸钠(钾) 10乳化剂 蔗糖脂肪酸酯酪蛋白酸钠(酪朊酸钠) 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司盘60)山梨醇酐三硬脂酸酯 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单硬脂酸甘油酯(单、双、三甘油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山梨醇酐单棕榈酸酯(司盘40) 硬脂酰乳酸钙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 硬脂酰乳酸钠松香甘油酯(酯胶) 氢化松香甘油酯乙酸异丁酸蔗糖酯 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吐温60)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聚氧乙烯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辛、癸酸甘油酸酯 改性大豆磷脂丙二醇脂肪酸酯 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聚甘油单硬脂酸酯 聚甘油单油酸酯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司盘20) 乙酰化单甘油脂肪酸酯硬脂酸钾 聚甘油蓖麻醇酯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 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月桂酸酯(吐温2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