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九天灸

三九天灸

三九天灸
三九天灸

一年两度的天灸日子又要临近了,很多人开始打听天灸,所以这一期就讲讲天灸。

天灸疗法按现代的说法就是借助一些中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调整气血,以达到防治一些疾病的方法。这个说法其实没有说出天灸的精髓。天灸不用火,而是借助天力,在特定的天时,用一些特定的温阳利气的中药贴在特定的穴位,以补充人体阳气,以祛除体内的寒邪,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天灸分两种:夏天的天灸叫三伏天灸,冬天叫三九天灸。中医历来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夏补三伏,顾名思义是在夏天炎热的三伏天里做,而三九天灸是在冬至开始后的二十七天,这一段时间是比较冷的天气,跟三伏天相对应。为什么要在这两个时间段做天灸,而不是其他时间呢?

中医讲“天人相应”,天地之间的阳气一年中一升一降,循环一次,看看日历上的二十四节气就知道,阳气的运行是有规律的。两个天灸,一个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段,一个是阳气潜伏刚抬头最弱的时段,这两个时段做天灸,说白了,给力!在夏日三伏天里做,借天时驱邪外出;在冬日三九做,可以在身体的阳气像小孩没能站立独自走路时,扶一把,让阳气快速健康地成长起来,以更好地抵抗外邪。其他时段帮忙有限。

有相当一部分人听到天灸,好像赶时髦就要去做了,可是,天灸不是万能的,它有适宜人群,并不是所有人都合适。那些常见的慢性病,比如慢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腹泻、慢性风湿病,免疫力差,因为身体虚弱,寒邪长期盘踞折磨的病人,比较适合天灸。这一类人因为身体阳气较弱,容易感冒,在寒冷的天气刺激下,容易上述这些病,而且是耐热不耐寒。相反的,那些容易上火、燥热、皮肤过敏偏实体质的人就不太合适了。

这里只是略讲。天灸对慢性病的效果还是有些,但毕竟是一种保健方式,所以现在的医院有些要求最好能连续做三年。疗效的好坏当然跟配方和选穴应该关系蛮大,平时的饮食起居保养也是很重要。以上仅供参考。

三九天灸时间:

引九:2017年12月13日周三

一九:2017年12月22日周五

二九:2017年12月31日周日

三九:2018年01月09日周二

加强:2018年01月18日周四

治疗范围: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虚人感冒

消化系统疾病: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

运动系统痛症: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

儿科疾病:调节免疫、增强体质、体虚易感冒、厌食、腹泻、遗尿、消化不良、汗证等。

天灸疗法详解

天灸疗法 一、应用举例 二、天灸疗法理论特点和方法 1.理论特点 1)理同内治 病从外入、由表达里,既有外治以应之,故先取其外。病从内生,形诸于外,由里达表,亦可以外治,非外治者不能治内。内服汤药在体内通过经络的“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到达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和四肢百骸,发挥其治疗作用。天灸疗法属于穴位贴敷疗法的一种,在体表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同样作用于经络直达病所,发挥其治疗作用。因此,内服汤药与天灸有“殊途同归”之效,如《理瀹骈文》所言:“凡病多从外入,故医有外治法,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2)经络学说 中医学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经脉“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将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的机能活动。《素问·皮部论》言:“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舍于皮毛。”十二皮部与人体经络、脏腑联系密切,无论病从外入,或由内生,都离不开经络之十二皮部。穴位是脏腑精气输注

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又是脏腑疾病反应于体表的特定部位。因此,经络学说是天灸疗法的理论核心。 3)天人相应:《灵枢·邪客》载:“人与天地相应也”,人体脏腑气血随着节气变化出现周期性变化。如春温、夏热、长夏湿、秋凉、冬寒,人体阳气随之有升、浮、沉、降节律,形成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规律。因此,人体应顺应自然界的节气变化进行调治,才能更好地进行预防和治疗。 4)春夏养阳:《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载:“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一方面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有随之欲升欲旺之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此时扶阳祛寒可以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另一方面为秋冬储备阳气,阳气充足则冬季不易为严寒所伤。5)冬病夏治:一些冬季常发而以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病,夏天气候暖和病情缓解,通过伏夏的调养,可以不失时机地补益正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扶正而祛邪,以预防其在冬季复发或减轻发作症状。 2.操作 (1)药物制备:将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按一定比例(白芥子40%、细辛40%、甘遂10%、延胡10%)共研细末(80目),新鲜老生姜去皮后榨汁,用密闭容器保存在4°~8°低温下,用时倒出(姜汁低温保存下不超过48小时,常温中暴露在空气中姜汁不宜超过2小时),将药末和姜汁按照1:1比例(如10克药末用10ml姜汁)调和,并制成1×1×1cm3大小的药饼,药饼质地干湿适中,并准备5cm2大小胶布以待将药饼固定于穴位上。 (2)操作: 1)充分暴露患者施术部位、选择患者舒适、医者便于操作的治疗体位; 2)施术部位皮肤干燥不湿润,汗液分泌过多应擦干。 3)将药物置于医用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穴位粘贴。 4)贴药后不宜剧烈活动,以免出汗致药膏脱落。 三、适应症 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虚人感冒等)、胃肠疾患(慢性胃肠炎、胃脘痛等)以及慢性颈肩背痛。退行性骨关节炎、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亦可参考使用。 三、注意事项 1、贴药当日戒酒、辛辣、海鲜、蘑菇、牛肉、芋头等易致化脓食物,并避免进食生冷食品及进行冷水浴。

天灸的作用及原理

天灸的作用及原理 天灸 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称发泡疗法。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天灸 天灸疗法作用机理 l.局部组织的刺激作用:天灸所采用的药物大都带有较强的刺激性,有使皮肤发泡的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起到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作用,甚者发泡化脓,使渗出液增加,能发挥消炎退肿的效果。 2.经络穴位的调衡作用:根据中医脏腑经络相关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能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天灸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使其趋于平衡,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3.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天灸药物透过特异腧穴的皮肤,其有效成分通过血液循环直达病变部位,发挥其药理效应。更重要的是药物通过经络腧穴吸收、传输、利用的同时,经络腧穴对药物刺激做出较强反应,将药物作用放大,其疗效是经络腧穴与药物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 4.神经调节作用:天灸主要通过药物使作用部位的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状态,从而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5.免疫机能作用: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激发机体的调节功能,从而调整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根据贴药的时间分为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 三伏天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利用三伏天气候炎热时机,在背部的五脏六腑俞穴,敷以辛温、逐疾、走窜、通经、平喘药物,温煦阳气,驱散内伏寒邪,提高脏腑生理和抗病能力。 三伏天灸对以下疾病有效: ●哮喘、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肺部疾患。 ●久病阳虚证如五更泄、虚寒胃痛、肾虚腰痛。

三九天灸时间

2014?三九寒冬到?又是天灸时 天灸是我国中医瑰宝之一,坚持贴敷对头痛、颈肩腰腿痛、慢性鼻炎、免疫力低下等疾病疗效确切,天灸治疗处方由著名中医专家提供,在临床治疗多年疗效显著。连续3年,有序的连续贴敷疗效更好。 何为“三九天灸”: “三九天灸”是中医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与夏治“三伏”中的“三伏灸”同属中医治疗学中的“天灸”,它是依据人体经络循行规律和穴位功效,运用年历中24个节气规律和时间治疗学原理,针对人体体质情况和发病特点,在冬季“三九天”将中药贴敷在特定穴位上而达到治疗祛除疾病的目的。此方法对一些虚寒性疾病也有明显治疗作用,部分病症还可达到根治效果。“三九天灸”治疗时间性强,适应病症范围广,疗效好,儿童、成人及老年人均可以接受。 三九天灸适应人群: 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经常感冒(尤其是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如虚寒性胃痛、慢性结肠炎;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过敏、痛经及妇科问题等。 三九天灸时间 头九加强:2013年12月15日--2013年12月22日 第一贴:2013年12月23日--2013年12月31日 第二贴:2014年01月01日--2014年01月09日 第三贴:2014年01月10日--2014年01月18日 第四贴:2014年01月19日--2014年01月27日 御瑶企业灸疗贴调理方法: 每次可跟身体状况增加穴位进行调理,相同的穴位3-5天敷药一次,一般成人10-12小时,根据个体差异,贴敷时间也可以做适当调整,连续三个月。 贴敷后的反应: 1、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搔痒均为正常反应,不影响疗效。 2、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不宜擅自涂抹药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贴敷时间及注意事项: 1、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疗法效果最佳。 2、敷贴期间慎食生冷、油腻、辛辣、海鲜、羊肉、蘑菇等发物。 3、御瑶企业灸疗贴敷疗法针对陈年旧患及病程长的患者可适当延长调理时间。 不适宜贴敷的情况: 1、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 2、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 3、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 4、妊娠期妇女。

天灸治疗别偷懒连贴3年才见效

天灸治疗别偷懒连贴3年才见效 专访专家: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李滋平教授.hzh 每年一次的三九天灸12月22日已经开始,还未结束。专家称,天灸穴位敷贴治疗的过程相对于打针 吃药、手术治疗时间更长,需要连续坚持3年(一个疗程)才能看到疗效,有效率可达80%。原则上,一个三九天灸疗程为3次,为了加强和巩固疗效,有的医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增加1-2次。如果可以连续几年都 贴天灸,效果会更好。但若因特殊情况不能坚持,也不会有副作用,但疗效会打折扣。 三九天灸是三伏天灸的有效补充 天灸疗法(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是具有中医特色的在特定穴位专门治疗某些特定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黄帝内经》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故选择三九天,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人体容易遇寒腠 理不固密,卫外机能不健全容易患呼吸道疾病时,进行天灸治病及保健。 有人问,夏天已经贴过三伏天灸了,是不是就不用贴三九天灸?错! “三九天灸是三伏天灸的补充,可加强和巩固三伏天灸的疗效。”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李滋平教授这 样解释:三伏天重在补阳,给身体点“燃料”,以供冬天御寒;而三九天灸重在养阴,给身体补点“水分”,这样来年夏天身体不容易燥热。冬夏共治,疗效相得益彰。番禺玛莉亚医院中医科医生也表示, “三九灸”与“三伏灸”相配合,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能显着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其疗效相得益彰。 连贴3年,有效率可达80% 一般情况下,很多人会选择在初伏、中伏、末伏三天里进行穴位贴敷,也有的人敷过一次或两次药后,觉得症状没有多大改善,不禁怀疑“天灸疗效显着”的说法。对此,李滋平指出,天灸的原理是通过刺激 性的药物贴敷、持续刺激穴位,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和周围组织营养,最主要的是起到预防保健、增 强身体免疫力的作用。由于天灸贴中还加入一些温经散寒的药物,有温经通络、祛湿散寒、行气活血、消 瘀止痛功效,所以其对颈肩腰腿痛、慢性盆腔炎、痛经等疾病有一定治疗功效。 “三九天灸跟三伏天灸一样,既能治病又能防病,不能机械地比较是‘防大于治’,还是‘治大于防’。况且,中医有‘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说法,防病也可以看作是治病的一部分。” 李滋平说。 然而,天灸贴敷不同于一般药物治疗,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广东省中医院近三年的调查统计发现, 贴天灸的效果一般要连续贴3年才看得出来,有效率可达80%。“如果觉得身体状态改善很多,还可以继续贴一个疗程。” 购药回家自己贴敷不靠谱 每年一到贴天灸的日子,医院往往会挤满贴敷的人龙,等候医生贴药,有市民提出干脆买药回家自己 贴敷。对此,李教授表示反对。由于天灸是药物作用于特定穴位上的一种疗法,穴位的准确与否对疗效好 坏起关键作用。所以,一般不提倡买药回家自己贴敷。需要注意的是,贴药后有很小的几率可能出现局部 皮肤水泡、过敏、破损,由于该疗法是“发泡”疗法,故这些反应是正常现象。但对皮肤容易过敏者,我 们不提倡使用“发泡”疗法,因为水泡可能会引起皮肤破损、瘙痒,影响日常生活。因此,贴药时间过长 引起水泡时,应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必要时前来医院处理或搽烫伤软膏,并注意饮食控制,不宜食 用“发物”,如鸡、鸭、烧鹅、牛肉、虾、蟹、海产品、花生、韭菜、芋头等;若个别出现皮肤过敏者, 可搽抗过敏药膏并及时前来医院处理。 4类人适合做三九天灸三九天灸适合于体质偏虚、阳虚以及风寒湿型痹症(疼痛)的人群。主要适应症有: 1.呼吸系统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慢性咳嗽、感冒后咳嗽、多痰、虚人感冒等。 2.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虚寒性胃脘痛、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虚性便秘等。 3.疼痛性疾病,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腰肌劳损、膝骨关节病、风湿性关节炎等。 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包括慢性盆腔炎、虚寒性痛经、遗尿、夜尿症等。 贴天灸前你必须知道的事1.因天灸药膏中含有较强的刺激性药物,故孕妇不宜进行三九天灸;由于天 灸药物药性偏温,易动血,建议月经期妇女不宜贴药。 2.湿热体质、体温超过38摄氏度患者不可进行三九天灸。

关于“三九”天灸,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关于“三九”天灸,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我中心将于12月开启今年“三九”天灸贴药服务,时间表如下: ◆引九:2019年12月13日-周五农历十一月十八 ◇一九:2019年12月22日-周日农历十一月廿七 ◆二九:2019年12月31日-周二农历十二月初六 ◇三九:2020年01月09日-周四农历十二月十五 ◆加强:2020年01月18日-周六农历十二月廿四 地点:阳山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院(连江大道108号) 天灸 天灸是指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敷后皮肤可起泡,或仅使局部充血潮红。因天灸的药物是自动透到皮肤或腧穴中,所以称“自然灸”或“自灸”:又因天灸是不用任何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又称“无热灸”或“冷灸”:“三伏天灸”、“三九天灸”,是指根据“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的原理,在三伏天、三九天进行天灸的疗法。现代统称天灸为“药物发泡灸”。 三九灸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 2.消化道疾病:慢性腹泻、胃炎、消化不良等; 3.疼痛性疾病:慢性腰腿痛、筋骨肌肉痛、肩周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等; 4.免疫力低下疾病:体虚易感冒等。小儿和老年人因抵抗力低下者,效果尤佳。 天灸的历史

天灸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就有以“蓟”(芥子泥)敷“中巅”(百会)发泡以治疗毒蛇咬伤的记载: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也载:“斑蝥,主恶疮……其末和醋,涂布于疮疽上,少顷发泡脓出,旋即揭去。”说明当时已用刺激性的药物外敷治病。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关于药物发泡灸的验方很多,该书载“临发时,捣大附子下筛,以苦酒和之,涂背上”以发泡截疟:又载“治疔、痈、肿毒,以斑蝥一枚,无足、翅,捻破,复以针画疮上作米字,以之封上,候发赤起即揭去”:当时虽无“天灸”之称,但外敷药物发泡治病已被较广泛的运用。 宋代王执中明确提出“天灸疗法”,他在《针灸资生经》中说:“乡居人用旱莲草椎碎,置在手掌上一夫,当两筋中,以古文钱压之,系之以故帛,未久即起小泡,谓之天灸,尚能愈疟。” 明清时期天灸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草纲目》卷十七毛茛条中记载:“山人截疟,采叶贴寸口,一夜作泡如火燎,故呼之为天灸。”清朝张璐《张氏医通》中治冷哮灸方:“白芥子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麝香半钱,姜汁调涂”,堪称治疗哮喘的经典天灸方,被后世广为应用。 晚清外治专家吴师机专著《理瀹骈文》的问世是天灸疗法成熟的标志:该书载有膏、丹、丸、散、饼、栓、泥等多种发泡剂型。发泡验方更是不胜枚举,吴氏认为“须知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不药补亦可”,提出外用膏贴亦具补益之效。 中医机理 ①药物发泡对局部的刺激能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活血通络、消肿散结的作用。如《理瀹骈文》指出,天灸需“借生药、猛药、香药开结行滞……”。

天灸疗法

天灸疗法简介: 天灸疗法是人体特定穴位上贴敷有治疗作用药物的一种疗法。“三九天”天灸是“三伏天”天灸的延续和补充。 早在《内经》就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的记载。 三伏天灸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通过穴位贴药防治冬天寒冷时容易复发的支气管哮喘等顽固性疾病; 三九天灸则是在一年最寒冷的时候,通过穴位贴药来加强三伏天的作用,提前预防冬天容易复发的疾病。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能够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 天灸疗法适应症: 1.肺系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体虚感冒等。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慢性消化不良等。 3.部分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膝骨性关节炎、慢性盆腔炎、痛经等。 4.亚健康人群:心慌、疲倦、失眠、消化功能下降、经常出虚汗、怕冷等。 天灸疗法禁忌症: 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者。 2.孕妇、血证、发热者;恶性肿瘤患者;患有感染性疾病者。 3.贴敷部位的皮肤有创伤、溃疡者;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者。、 天灸治疗每次贴敷时间

儿童:30分钟内 成人:30-90分钟为宜。 若自觉皮肤灼热难以忍受,可以提前揭除药贴,以防灼伤皮肤形成水泡。揭除药贴后,宜以柔软的纸巾擦拭干净,忌用冷水清洗贴敷部位。 贴药地点和时间: 地点:广宁县人民医院门诊三楼中医康复科 时间:8:00-12:00,14:30-17:30 天灸治疗的注意事项: 1、衣着:天灸当天宜穿宽松,易于暴露贴药部位的深色衣物,不宜穿紧身衣服,连衣裙。不宜穿颜色太淡的衣物,以防药物粘在衣物上,影响美观。 2、饮食:贴敷期间的饮食应清淡,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易化脓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芋头、豆类等),戒食鱼虾等易致过敏的食物。 3、其他:天灸当天忌洗凉水澡及游泳。

天灸

天灸 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称发泡疗法。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简介 天灸(自灸、冷灸),方法是把毛茛等植物(如毛茛、石龙芮、铁线莲、铁脚威灵仙等)的新鲜全草捣成糊状,放入直径约 4 厘米的酒杯内,平杯口为度,不要压紧,然后贴附在一定穴位上固定约一小时左右、病人觉局部有烧灼或痛痒感时即应取下,此时皮肤上可产生大的深黄色水泡。然后用消毒镊子将水泡挑破,局部敷以消毒敷料以保护创面(但不要用凡士林纱布处理)。此法多用于治疗疟疾、哮喘、关节炎等病。 主要种类 天灸的种类很多,临床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蒜泥灸 将大蒜(以紫皮蒜为优)捣烂如泥,取3~5g涂敷 于穴位上,敷灸时间为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变红起泡为度。如敷灸涌泉穴可治疗咯血、衄血;敷灸合谷穴可治扁桃体炎;敷灸鱼际穴可治喉痹等。 斑蝥灸 取斑蝥适量研为细末。使用时先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小孔如黄豆大,贴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中,上面再贴胶布固定,以局部发痒、变红、起泡为度,然后去除胶布与药粉;也可用适量斑蝥粉,以甘油调和外敷;或将斑蝥浸于醋或95%酒精中,10天后擦涂患处。适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黄疸、胃痛等病症。 白芥子灸 将白芥子研末,醋调为糊膏状,取5~10g敷贴穴位上,用油纸覆盖,胶布固定;或将白芥子末1g,放置于5cm直径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敷贴在穴位上,敷灸时间

三九天灸

一年两度的天灸日子又要临近了,很多人开始打听天灸,所以这一期就讲讲天灸。 天灸疗法按现代的说法就是借助一些中药物对穴位的刺激,激发经络,调整气血,以达到防治一些疾病的方法。这个说法其实没有说出天灸的精髓。天灸不用火,而是借助天力,在特定的天时,用一些特定的温阳利气的中药贴在特定的穴位,以补充人体阳气,以祛除体内的寒邪,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天灸分两种:夏天的天灸叫三伏天灸,冬天叫三九天灸。中医历来有“夏补三伏、冬补三九”的说法。夏补三伏,顾名思义是在夏天炎热的三伏天里做,而三九天灸是在冬至开始后的二十七天,这一段时间是比较冷的天气,跟三伏天相对应。为什么要在这两个时间段做天灸,而不是其他时间呢? 中医讲“天人相应”,天地之间的阳气一年中一升一降,循环一次,看看日历上的二十四节气就知道,阳气的运行是有规律的。两个天灸,一个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段,一个是阳气潜伏刚抬头最弱的时段,这两个时段做天灸,说白了,给力!在夏日三伏天里做,借天时驱邪外出;在冬日三九做,可以在身体的阳气像小孩没能站立独自走路时,扶一把,让阳气快速健康地成长起来,以更好地抵抗外邪。其他时段帮忙有限。 有相当一部分人听到天灸,好像赶时髦就要去做了,可是,天灸不是万能的,它有适宜人群,并不是所有人都合适。那些常见的慢性病,比如慢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腹泻、慢性风湿病,免疫力差,因为身体虚弱,寒邪长期盘踞折磨的病人,比较适合天灸。这一类人因为身体阳气较弱,容易感冒,在寒冷的天气刺激下,容易上述这些病,而且是耐热不耐寒。相反的,那些容易上火、燥热、皮肤过敏偏实体质的人就不太合适了。 这里只是略讲。天灸对慢性病的效果还是有些,但毕竟是一种保健方式,所以现在的医院有些要求最好能连续做三年。疗效的好坏当然跟配方和选穴应该关系蛮大,平时的饮食起居保养也是很重要。以上仅供参考。 三九天灸时间: 引九:2017年12月13日周三 一九:2017年12月22日周五 二九:2017年12月31日周日 三九:2018年01月09日周二 加强:2018年01月18日周四 治疗范围: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虚人感冒 消化系统疾病: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 运动系统痛症: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 儿科疾病:调节免疫、增强体质、体虚易感冒、厌食、腹泻、遗尿、消化不良、汗证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